ZKIZ Archives


簽上億封口密約 微風廖鎮漢大敗黑松家族

2010-6-24  NM





老字號飲料大廠黑松公司,最近完 成董監事改選,微風廖家原本可能被逐出董事會,不料最後大逆轉,董事席次還從1席增加到2席。本刊調查,微風大勝關鍵,在於廖鎮漢大膽跳過黑松第二代,私 下祕密與黑松第三代張斌堂結盟,雙方簽下一紙密約,約定「廖家全力配票,讓第三代張斌堂當選最高票董事長;張斌堂則保證,原只有1席董事的廖家增為2 席。」密約中還有保密條款,誰透露此事,需付上億元賠償金。張家人說:「第三代作法根本是引狼入室!」

廖鎮漢小檔案

年 齡:39歲

家庭:妻孫芸芸,育有1子1女,微風廖偉志獨子

學歷:澳洲格理菲斯大學畢,企管、日文雙修

簡 歷:24歲回國,協助父親承租開發黑松舊廠址,經營微風廣場,成為年營業額85億元以上的精品商區。

現職:微風廣場執行董事、微風國際董事 長、僑漢董事長、三僑國際董事

張斌堂小檔案

年齡:57歲

學歷: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碩士

經歷:黑松 公司董事

現職:黑松公司董事長、來亨投資董事長

六月十五日,老牌飲料上市公司「黑松」,召開股東常會,創辦人張氏家族第三代 的張斌堂,以黑馬之姿竄出,擠下原本掌權的第二代,奪下董事長寶座,意外地提前接班。讓人跌破眼鏡的是,原本極有可能被踢出黑松經營團隊的微風廖家,卻拿 下二席董事,連時尚名媛孫芸芸的老公、微風執行董事廖鎮漢也進入董事會,微風大獲全勝。

家鬥 密約引微風

本刊調 查,微風廖家這次在黑松股權戰大勝,關鍵就在廖鎮漢的暗中操盤。擁有八十五年歷史的黑松公司,一直是由創辦的張氏家族所掌控,近年來公司大權都落在第二代 手中,但日前第二代的董事長張道宏和前總經理張道榕二個堂兄弟,卻爆發嚴重內訌,張道宏引進微風後,被其他家族成員罵到臭頭;沒想到,現在連沒有浮上檯面 的第三代張斌堂,也私下和微風簽密約,讓微風勢力更進一步擴大,也讓張家成員相當震驚。

根據黑松原本股權分配,張家第二代跟第三代握有黑松 四○%以上的股權,只要團結,就能輕易把微風廖家趕出黑松董事會。不過本刊調查,之前與家族成員站在同一陣線的黑松第三代張斌堂,早與廖鎮漢「暗通款 曲」,謀密結盟,雙方還簽下一紙「密約」,才讓廖鎮漢成功拿下二席董事。

黑松張家成員就質疑:「張斌堂這麼做,比起第二代的張道宏有過之而 無不及。當初讓微風一席董事,叫『引清兵入關』;如今微風又多一席,是不是該叫『引狼入室』呢?微風的野心這麼大,如果一不小心,黑松很有可能被廖家給吃 掉。」

和解 第三代上位

本刊調查,今年五月間,廖鎮漢已經提早布局,透過中間人與張斌堂取得聯繫,廖鎮漢甚至釋出不 惜拉下張道宏,支持張斌堂當上董事長的訊息,終於打動張斌堂。了解內情人士透露:「六月一日,張斌堂跟廖偉志、廖鎮漢父子簽署密約,內容主要就是支持張斌 堂出任黑松董事長;張斌堂則承諾,協助廖家多拿下一席董事。至於原本跟微風關係友好的張道宏,也得廖家承諾,雖解除董事長職務,不過仍保有董事資格,留在 黑松的經營核心。」

這位人士說:「因為擔心協議書曝光、合作破局,甚至引來其他勢力撻伐,雙方特別訂立『保密條款』,明確約定,任何一方如 果洩漏協議內容,就必須賠償對方上億元的高額違約金。」針對此事,本刊向張家和微風查證,微風高層說:「我們的立場,是不予證實。」張斌堂方面則回應: 「我們不太清楚。」雙方不承認也不否認。

就在簽署密約的隔天,六月二日,廖鎮漢所布的局便逐一上演,先是張斌堂代表黑松家族,跟堂叔張道宏 共同召開短短五分鐘的記者會,會中雙方握手言歡,大演和解戲碼。六月三日,黑松召開臨時股東會,原本「解除董事長張道宏、微風廖偉志董事資格」、「追究人 謀不臧的法律責任」等不友善的提案,都由張斌堂的哥哥張斌炎提議擱置,也獲得通過。

結局 按劇本演出

同一天的臨時股 東會,也選出新的董監事名單,一切按劇本演出。張斌堂順利拿下第一高票,張道宏排第二,廖偉志、廖鎮漢父子,分居三、四名,至於原本黑松第二代帶頭跟微風 對抗的董事張道榕、監察人葉淑玲夫婦,意外地消失在名單當中,硬生生被幹掉,二人難掩落寞,葉淑玲當場落淚。

因為擔心合法性的問題,六月三 日臨時股東會之後,黑松並沒有依慣例立刻開董事會、選出董事長,而是二週後的六月十五日上午在中壢廠召開股東常會,再次選舉董監事,選舉結果與排名和上次 臨時股東會完全一樣。

當天下午,黑松董事會移師台北總公司召開,二次股東會都沒有現身的廖偉志及廖鎮漢父子,終於以董事身分親自出席。新的 董事會經過投票,張斌堂真如密約所說,獲得最高票當選董事長,微風廖家則拿到二席,悶燒一個多月的黑松「茶壺風暴」,總算暫時塵埃落定。

表 面上,黑松家族第三代張斌堂拿下董事長寶座,延續張家經營權,贏了面子;實際上,微風廣場廖家非但沒被踢出董事會,還多拿下一席董事,才是贏了裡子。廖鎮 漢初試啼聲,代替父親操兵,可以說功不可沒,也奠定了接班的基礎。知情人士說:「為了培養廖鎮漢,廖偉志這一次完全放手,廖鎮漢也證明,自己不是紈絝子 弟。」

締盟 架空主戰派

一九七一年次的廖鎮漢,以往給人的印象,只是個愛泡夜店的富家子弟,沒有商場廝殺的實戰經 驗。這一次初試啼聲,在父親授權下,召集幕僚跟律師團,出面迎戰黑松家族,一個月內就讓微風「吹垮」黑松家族的團結,贏了漂亮一仗。

知情人 士說:「為了黑松一戰,廖鎮漢幾乎天天找幕僚開會,研擬對策。」據透露,黑松第二代張道榕反對微風介入,他打算在臨時股東會改變遊戲規則,企圖根據《公司 法》規定,以掌握過半股權,透過投票修改董事票選辦法,拿下所有董監事,把廖偉志跟張道宏二人趕出黑松董事會。

但廖鎮漢也不是省油的燈,他 知道後,一面透過律師團發函主管機關、敵對陣營,用法律手段,壓制張道榕這一派的氣焰;一面則積極尋求中間人穿梭,希望跟黑松張家的「主和派」搭上線,瓦 解「主戰派」的攻勢。

第三代張斌堂就是主和派。本刊調查,就在五月下旬,張斌堂成功串連家族第三代成員,以「世代交替、專業經營」的訴求, 站上制高點。廖鎮漢見機不可失,鎖定張斌堂作為談判對象;知情人士則說,黑松張家內訌嚴重。三年前,張道榕就因不被家族信任,被迫交出總經理職位,而讓形 象清新的婦產科醫師張道宏當上董事長。現在,張道榕想上演王子復仇記、要復辟,其他家族成員怕他野心太大,侵害家族整體利益,才會轉而傾向食品本科出身的 張斌堂。」

逼退 廖家收漁利

知情人士說:「這次,張斌堂以家族利益的大帽子,逼退張道榕跟張道宏。原本是張道榕想回 鍋,踢走張道宏,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張斌堂跟微風廖家父子反而成了大贏家。」

對於這樣的說法,微風回應:「誰主動、誰被動,其實 不重要,現在紛爭落幕,我們希望回歸平靜。」至於張斌堂方面則說:「是微風主動找上門,我們跟微風的合作關係,絕對沒有『私下』、『密會』的問題,我們做 什麼都是為了黑松的利益。」

早在今年四月,張家發現微風廖家有意入主黑松企業後,張家就展開「護家行動」,沒想到,雙方鬥到最後,張家主戰 派還是慘敗。會如此,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關鍵在於股東會召開前,張家再度鬧分裂,給了微風廖家趁勢坐大的機會。原先家族共識是由張斌堂出任董事長,張道 榕任總裁,薪水比照董事長,但張道榕希望掛名黑松旗下資產公司董事長,胃口太大,家族其他成員都不以為然。」

第三代張斌堂和微風廖家簽密 約,張家成員都知情,只有張道榕不知。瞭解內情人士說:「張道榕最後一刻才知密約一事,他認為被家族出賣,事後他想扳回局面,提出更優惠條件,但廖家因已 簽約,不能反悔。這件事讓廖偉志因此臉色鐵青好幾天。」但張道榕否認有此事。

這次經營權之爭,以黑馬姿態竄出的張斌堂,食品本科出身,擁有 美國碩士學位,也是來亨投資董事長、台灣綠藻公司董事。他在黑松大家族脈絡中,跟張道宏、張道榕並非同一個直系血緣,相對來說形象清新;而張斌堂跟廖偉志 沒有特別私交,跟廖鎮漢也只有公事上的接觸。

停戰 嫌隙埋伏筆

黑松家族內訌,讓微風廖家漁翁得利,原本全力反撲的第 二代張道榕,目前只取得「監察人」一席,黑松老臣說:「監察人雖然不像董事擁有決策權,但是有監督權,就算不能主導公司的走向,但至少可以『亂』。張道榕 雖然落敗,但還是留下後路,埋了伏筆。」

而在黑松一戰中,大獲全勝的微風廖家,第一代廖偉志,白手起家成立三僑實業集團,擁有數十億元身 價,因為經營微風廣場,變成黑松的房客。三年前張道宏接任黑松董事長,才把廖偉志找來當董事,埋下經營權之爭的伏筆。至於廖偉志的獨子廖鎮漢,還不滿四十 歲,澳洲留學回國之後,就擔任父親的左右手,他跟妻子孫芸芸,把微風廣場經營得有聲有色,去年一年營收,就達八十五億元。

微風廖家進入黑松 企業後,已經拿到二席董事,成果輝煌;陪伴很多人成長的黑松汽水,在創立八十五年後的今天,爆發家族爭產內訌,給外人入主一個極好的機會。目前黑松爭奪戰 火,雖然暫時稍歇,但張家第二代、第三代和微風廖家,只要有一方不滿意,戰火立即會再度點燃,這個近百年的老店最後會花落誰家,有待後續觀察!

黑松土地資產多

資料來源:黑松年報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27

挺進信義計畫區 微風十年大出擊 廖鎮漢 左打精品 右攻餐飲

2011-7-11  TWM




微風廣場的掌舵者廖鎮漢,近日以五億年租金天價搶下國泰人壽的A3大樓,轟動百貨業界,其實,除了壯大精品實力,他也積極拓展餐飲版圖,微風十年的大爆發,不容小覷。

撰文‧林讓均

深耕精品多年的微風廣場,搶軍信義計畫區的傳言成真!七月初,微風以五億元年租金的天價,搶下國壽的A3大樓地下二樓到四樓,在百貨一級戰區投下震撼彈,這半年來,微風廣場的動作頻頻,令業界側目。

微風廣場揮軍信義計畫區,百貨業者早有耳聞,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跟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私交很好,搶下A3,並不令業者意外,而善於經營頂級客層的微風廣場,也讓信義計畫區百貨業者嚴陣以待。

六月底,微風集團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才宣布收購國際品牌Giuliano Fujiwara六○%股權,正式從代理商成為國際品牌經營者,而今,再下一城進駐信義計畫區,讓微風廣場勢力大增。

廖鎮漢與嬌妻孫芸芸,這幾年以潮流時尚的夫妻檔裝扮,幫微風的精品形象加分不少,但廖鎮漢在壯大「時尚」界的實力外,也進行跨足「食尚」界的布局。

掌舵十年

經營微風「時尚」精品路

十年前,在被百貨龍頭SOGO封鎖的困境下,掌舵者廖鎮漢帶領微風廣場以「精品購物中心」為定位,成功走出不一樣的路。

即使在金融海嘯襲擊的二○○八、○九年,微風廣場不但沒虧損,還連年成長,直至去年創下新台幣九十億元的營收新高;而今年五月的「微風之夜」,短短六小時就創下十二‧八億元的營收,締造一分鐘搶收三百五十五萬元的驚人紀錄。

「精品的消費力今年才正要爆發!」廖鎮漢說,○一年開幕的微風廣場,除了有一群精品的死忠客戶,而且歷經十年又培養出更年輕的客群,眼看前十年奠定的基礎日漸發酵,年屆「不惑」的廖鎮漢預計從第二個十年開始,複製微風本館的成功模式,A3就是微風廣場的新據點。

除了站穩精品百貨地位,在微風的第二個十年,廖鎮漢也把可以大賺現金財的餐飲業,視為第二部成長引擎。

五年前,微風廣場標下台北火車站二樓、一樓與地下一樓,簽了十二年長約,打造微風美食王國。砸下五億元重金打造、○七年開幕的「微風台北車站」,去年年營收超過十億元。加上「微風廣場」、「微風忠孝」共三個館的餐飲營收,餐飲已占微風整體營收四成。

「餐 飲營收每年都成長二○%,但微風整體營收每年才成長百分之十幾,所以,餐飲當然是微風發展的下一個重點!」五月拿下「阿舍乾麵」經營權後,懂吃又會做菜的 廖鎮漢,又忙著第四季即將開幕的台北車站一樓與地下一樓,屆時,這兩區將專賣台灣特產以及伴手禮,打算一舉囊括兩岸的觀光商機。

曾經荒廢多年、連換好幾手經營者的台北車站二樓,為何可以在廖鎮漢的手中做起來?甚至一樓與地下一樓還沒開張,就受到各界關注?答案或許就是廖鎮漢在精品上的成功之道:敢與眾不同、會創造話題。

槓桿操作

用「食尚」延伸品牌效益

「常董經常告訴我們,美食想打出名號,不只要好吃,還要有話題性!」微風自營品牌「牛大亨」店長潘勁龍說,四年前牛大亨於台北車站二樓開張時,廖鎮漢就告訴他要賣「不一樣」的牛肉麵。

當時,愛吃蔥的廖鎮漢親自參與研發,發想了一道「爆蔥牛肉麵」,將碗裡鋪上重達○.二公斤的宜蘭三星蔥,外加手工麵條、美國三A級牛腱心肉與多一倍牛骨熬製的湯頭。

果然,這碗迥異於傳統作法、噱頭十足、味道濃郁的牛肉麵,曾經一天熱賣超過二五○碗,締造出單日收入達四萬元的紀錄。迄今,在微風台北車站共八家店的牛肉麵專區中,仍位居銷售排行榜冠軍。

「很多人問我,對吃的怎麼這麼有fu,可能是我從小在基隆廟口長大,每一攤小吃的滋味,我都瞭若指掌!」廖鎮漢說,每次逛夜市就像上市場調查課,從涼圓定價到麥芽糖包裝,他都仔細觀察。

除了打造不一樣的小吃,廖鎮漢也到處尋找在「食尚」產業中的精品。

他 從美國引進紐約客最愛的風格超市「DEAN&DELUCA」,以及系出巴黎的經典烘焙品牌「MAISON KAYSER」,其他還握有「勝王子」、「丸壽司」、「魂麵」、「湯布院」等日本料理自營品牌,就像他引進的時尚精品一樣,微風大部分的餐飲自營品牌也都 能在短時間內暴紅。

「在百貨業市場中,『微風』兩個字已經等同於『精品』,這種品牌效益一開始與孫芸芸的名媛形象相互加乘,後來擴及旗下各 品牌,現在又延伸到美食,我只能說,廖鎮漢真的很會玩微風品牌的槓桿操作!」一路看著微風壯大的時尚觀察家袁青說,以自有品牌跨產業經營並不容易,微風廣 場是國內第一個有這種品牌力的百貨業者。

「精品你不會天天買,但美食你是要天天吃的!」廖鎮漢說得很直接,在金字塔頂端已經站穩腳步的微風,下一個十年就是要往下扎根、搶攻「庶民經濟」。

不管是高價的名牌,或一包才十二元的「阿舍乾麵」,廖鎮漢從「穿的」到「吃的」,都有一口吞的壯志雄心。

微風廣場

創立:1995年

開幕:2001年

董事長:廖偉志

2010年營收:90億元2011年營收目標:100億元

廖鎮漢

出生:1971年

現職:微風廣場執行常務董事

學歷:澳洲格理菲斯大學

微風廣場「時尚」、「食尚」品牌版圖布點微風廣場、忠孝微風、微風台北車站、A3

精品自營品牌

(代 理)ED HARDY、MINNETONKA、MYSTIQUE 合資品牌Giuliano Fujiwara 餐飲自營品牌 牛大亨、Breeze Super(微風超市)、勝王子、丸壽司、魂麵、湯布院本川製麵所、甘月堂合資品牌 DEAN&DELUCA、阿舍食堂、MAISON KAYSER

資料來源:微風廣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3

10年蛻變 從被唱衰到百貨小天王 微風廖鎮漢不甘只是個少爺!


2011-11-07  TWM

 


微風廣場精品時尚形象深植市場, 營業額今年將突破百億元,負責經營的廖鎮漢,不但交出好成績,10年累積的充沛能量,迫不及待地接連出手,從自營代理精品、美食品牌到通路擴張;從台灣到 大陸,令人目不暇給。一路走來被唱衰的他,是如何打下百貨小天王的江山?

撰文‧許秀惠

今年微風廣場滿十歲,小 老闆廖鎮漢四十歲,彷彿歡慶﹁逢十﹂大壽,微風今年整體營業額突破百億元,更彷彿要替下一個十年鋪路。廖鎮漢十年累積的能量開始發威,他連番出手:先吃下 網路團購第一名的阿舍乾麵八成股權,再宣布進軍百貨一級戰區的台北信義計畫區,緊接著拿下義大利時尚服飾品牌Giuliano Fujiwara六成股權,而台北車站一樓與B1商場十一月即將盛大開幕。不僅如此,結合金仁寶集團許勝雄、國產集團林孝信、嘉泥張永平、遠雄集團趙藤雄 等A咖老闆資金,微風更將進軍大陸市場,明年六月就要打響第一炮。

送自己四十歲大禮 對得起父親期待這些無疑是廖鎮漢送給自己最好的四十歲大禮;也不辜負當初父親廖偉志為廖鎮漢打造微風的苦心,十年百億元營收,每股稅後五元的數字,證明微 風有進階A+企業的實力,相較同年開幕的京華城,以及同時期全台瘋﹁購物中心﹂,卻幾乎營運不善倒閉以終的慘況,微風成了驕傲的異數。

如今 的榮耀,對照十年前迎接廖鎮漢的,卻是﹁什麼都不會的門外漢﹂﹁不過就是有個好爸爸的少爺﹂﹁要讓微風六個月倒閉﹂的唱衰聲。幸好,噓聲與壓力反而讓人茁 壯,廖鎮漢說,我早練就一身不在乎外人看法的能耐,畢竟﹁你說我好,我真的就是好?你說我不好,我就真的不好嗎?﹂但是他感恩﹁每個人都承受上一代的恩 惠,很少有人例外﹂,﹁我有這個機會,I took it(我接受),並且盡全力做好﹂。

兩年前,微風拿下台北車站這片占地三千坪,宛如廢 墟般空置十幾年的賣場,宣布取得經營權之際,也惹來外界一陣訕笑;當時儼然已成為遊民、外籍工人聚集場所的台北車站,一開始招商情況比當年微風廣場更慘。 第一次預定開幕時間到期,招商率只有三成,一般人此時可能縮減預算、節省成本,廖鎮漢卻反其道而行,預算從兩億五千萬元一路追加到五億元,連父親廖偉志私 底下都想﹁這下子怎麼善了﹂,廖鎮漢承受空前壓力,決定加碼賭下去,提起﹁沒有退路﹂的精神往前衝,一面不斷修改當初的設定,一面奔波從台灣頭到台灣尾, 拜訪餐廳、小吃店、攤販。

廖鎮漢回憶,開幕前一個禮拜,招商才滿七成,許多裝潢還在修改,攤位還在談判,心裡緊張表面卻不動聲色的他,拍著 總經理岡一郎的肩膀說:﹁我們就在這裡打地鋪,做到好再走。﹂如今,微風站前的食尚廣場,一年可以貢獻十億元營業額,隨著台北車站的一樓以及地下B1開 業,未來貢獻將更亮眼。微風甚至因此拿到民間經營團隊的金擘獎優等,鐵路局副局長張應輝連聲驚訝,﹁微風做的比當初我想像的好太多﹂。大陸官員來台,看到 微風經營台北車站的模式,開口邀請微風到大陸複製經驗,這位官員豪氣地說,就給廖鎮漢一○%的火車站經營。大陸有二.五萬個火車站,一○%等於是二千五百 個站體,代表的是肯定。

開業界之先的創意奏功 商人本色畢露廖鎮漢總讓外界跌破眼鏡,把外界看笑話、唱衰聲,扭轉成驚歎聲。站前時尚廣場荒廢十餘年重生,重新匯集人氣;微風超市單一據點,卻能做到賺 錢,放眼台灣頂級超市,不論台北一○一大樓或是遠東集團徐旭東旗下City Super,都得承認微風超市﹁確實有兩把刷子﹂。儘管利潤低得可憐,卻有助於建立品牌獨特性,更遑論廖鎮漢創立的諸多美食小品牌丸壽司、魂麵、勝王子、 牛大亨等,聚沙成塔地累積微風經營自有美食品牌的經驗值。和成中國副董事長邱士楷認為,以廖鎮漢的表現,與其說是接班人,更像創業者。

此 外,周年慶為VIP封館從被謾罵到成為特色,開業界之先把精品設在一樓精華櫃點;引進年輕時尚潮牌「Ed Hardy」、「Mystique」與「Minnetonka」等,以及邀國際精品LV、 寶格麗、GUCCI等駐店談判交手,都是讓微風能夠在新光三越、晶華酒店、一○一百貨等對手環伺下,繳出年營收平均兩位數成長的關鍵。而妻子孫芸芸為首的 微風幫名媛星光,背後不無廖鎮漢順著孫芸芸本性,放大操作的精算在其中。因此,廖鎮漢愛說:﹁與其說我是時尚人,不如說我是生意人,做服務業、開發商的生 意人。﹂自認是生意人,廖鎮漢打算在二○一二年將整合旗下自營美食品牌的微風股份,以及掌管代理、自有品牌服飾的微風國際申請上興櫃。如此一來,微風將可 透過市場集資,作為擴張的本錢,而屆時,已掛名實質負責人的廖鎮漢,經營實力也將面臨市場赤裸裸的檢驗。

鐵血殘酷的栽培法 壓力越大,彈得越高話雖如此,娃娃臉、面相白淨的廖鎮漢面對競爭,當真﹁沒在怕﹂。父親廖偉志對他自小﹁鐵血到殘酷地步﹂的栽培,顯然發揮一定作用。四、 五歲時,廖鎮漢第一次學游泳,廖偉志並不是帶廖鎮漢到兒童池,而是直接丟進成人池!廖鎮漢說:﹁面對父親,求饒不但沒用,可能更慘。﹂不僅父親要求嚴厲, 廖鎮漢七歲以前,曾一度與爺爺奶奶同住,有一次,鄰居看他可愛,給他幾顆糖,卻因此被奶奶關在廁所兩個小時,奶奶告誡他:﹁人要有骨氣,不能拿別人的東 西。﹂十五六歲時他被父親送到美國,一個人住一大棟房子,不遠處就是墓園,他回憶,夜晚時地下室一傳來聲響就﹁好害怕﹂。他一個人這樣住了兩年,受不了的 時候,父親訓勉他,﹁想有一番作為,一定先要學會忍受孤單。﹂當時父親每個月規定他的電話費上限,然而,一想家、想朋友就猛打國際電話的他,電話費總是大 幅超支,只好想辦法打工,去高爾夫球場當桿弟、到餐廳端盤子。他記得當時球場的桿弟大多是墨西哥人、黑人,背一袋十美元,﹁想多背一袋就得跟他們搶﹂。種 種經歷、磨出廖鎮漢﹁沒有求饒、沒有退縮﹂﹁抗壓力十足,壓力越大、彈得越高﹂的性格特質。

廖偉志為了讓廖鎮漢開拓眼界,讓廖鎮漢跟著長榮 集團總裁張榮發﹁出巡﹂,一趟旅行下來,私人飛機足跡遍及長榮集團全球據點以及合作夥伴,見識各國政要、皇室,他視野大開後說:﹁外面世界很大﹂﹁跟長榮 國際級規模比起來,我就像是路邊賣麵線的。﹂懂得天外有天,也刺激廖鎮漢對成長的渴望,想追求﹁更強、更好﹂。

美國地產商,二十幾年的好友 戴偉駿形容廖鎮漢﹁執著、自信﹂。他舉例,在澳洲留學時,很多日本留學生熱中衝浪,台灣留學生卻怕危險很少投入,只有廖鎮漢持之以恆天天到海邊自學衝浪, 最後還交了不少日本朋友。

華南金管理顧問副總林知佑的眼中,廖鎮漢﹁有追夢的膽識,又能冒風險﹂,﹁身邊朋友大都說說而已,他卻把想法付諸 行動,敢追夢,而且說了會做到。這點,我很佩服。﹂而買下義大利服飾品牌,不啻是廖鎮漢勇於追求微風下一個十年成長的具體展現。Giuliano Fujiwara在全球有四百個據點,年營業額達二.五億歐元,隨著微風拿下品牌經營權,未來品牌在亞洲市場的擴張可以想見。

右腳﹁時尚﹂ 左腳﹁食尚﹂ 分散經營風險乍看,廖鎮漢戰線拉得很長、反差也很大。用五億元租下國泰集團位於信義計畫區的地點,新光三越、統一阪急、一○一大樓、寶麗廣場 Bellavita等已各據一方,他最遲進場;另外,他又一邊賣一包一二十塊錢的乾麵,一邊賣一件以萬元計的服飾精品,投資類型反差大會不會分散焦點,打 亂經營步調?

廖鎮漢認為,精品行業與景氣息息相關,業績動輒受影響,而景氣再差,大家還是得吃。五年前他嗅到台灣富裕新世代糾團﹁瘋美食﹂ 的潮流,也認定自營美食品牌是對的方向,於是雙管齊下,替微風打入兩隻扎實的腳,右腳是﹁時尚﹂、左腳為﹁食尚﹂,求取分散經營風險的效果。

身 在服務業,廖鎮漢服膺﹁魔鬼藏在細節中﹂的道理,每天必看賣場的客訴單,在意每一件小事,因為﹁不盯緊,小事就成了大事﹂。他亦凡事親力親為,曾經為了打 造丸壽司,清晨四、五點就到魚市場了解魚貨採購,凡是新菜式推出之前,一定由他親自或找好友一而再、再而三的試菜才能過關。

儘管時尚形象如 影隨形,廖鎮漢卻自言﹁不像時尚人般愛打扮、愛跑趴﹂。他不打牌、不熱中名錶、名酒及收藏,對他來說,喝酒、跑趴都是工作或交誼的工具,而他則正巧是做時 尚生意的人。有趣的是,很早就跟著母親皈依佛教的他,相信生命輪迴,也相信宇宙中有外星人,一度熱中研究飛碟,最近看的書,除了︽時尚是門好生意︾,居然 是︽西藏生死書︾、︽人為什麼活著︾。他說,從小就有興趣探討﹁靈魂﹂與﹁生死﹂,還曾偷偷到安寧病房感受生命的氣息。他這樣評價時尚:﹁時尚,是毒藥, 是對某一個事物沉迷的集體中毒﹂。正因他視「時尚」為事業,所以不論工作或休閒之際,他只穿自家賣場或代理的品牌,他喃喃地說,這是﹁天職﹂。

廖 鎮漢的人脈存摺

  比起妻子孫芸芸的微風幫名媛星光,廖鎮漢蓄積10多年的二代人脈也不可小覷。從國泰集團蔡宏圖兒子蔡宗翰、華南金林明成 次子林知佑、和成集團小開、負責大陸市場的邱士楷、國產集團接班人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金仁寶集團許勝雄兒子許介立、連戰兒子連勝文、出身基隆三功集團 的立委謝國樑、正隆紙業鄭家二代等,都與廖鎮漢有多年交情。

  這些朋友眼中的廖鎮漢「體貼、義氣」,邱士楷更形容廖是「真實的朋友」,不 但微風賣場用的都是和成產品,邱士楷與名模林志玲的感情備受媒體關注,常有媒體向廖鎮漢打探進度,他總是守口如瓶,「信用可靠」。當大夥聚會,林知佑說, 廖鎮漢都是那個「關心誰低潮、沉默或是玩得不開心」的人。

  微風搶租下國泰位於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順利進軍信義計畫區後,雙方洽談租約內 容,一碰上立場不同,出現僵局,廖鎮漢一通電話打給蔡宗翰,「直接溝通,有利於消除誤解、加速進展」。

  就連港星劉嘉玲,來台灣必會廖鎮 漢夫妻,這次買下義大利服裝品牌,正是拿下該品牌中國代理權的劉嘉玲牽的線,想必未來微風進軍大陸,劉嘉玲在兩岸三地娛樂時尚界的人脈,還能派上用場。

廖 鎮漢

出生:1971年

現職:微風實業常務董事、微風場站董事長、微風置地董事長學歷:澳洲格理菲斯大學畢,企 管、日文雙修家庭:妻子孫芸芸,育有1子1女

微風旗下各事業一覽表

性質公司股本

(億 元)負責人

通路微風廣場實業7.3廖偉志

微風場站2廖鎮漢

微風置地5廖鎮漢

微 風綜合開發10許勝雄服飾微風股份0.15廖鎮漢(Ed Hardy、Giuiliano Fujiwara)美食微風國際0.35 廖鎮漢(丸壽司、勝王子、魂麵、湯布院、牛大亨、Trine & Zen、Maison Kayser)微風超市0.7廖鎮漢阿舍食堂 0.5溫壯龍微風美饌0.8廖鎮漢其他微風創投0.5廖鎮漢微風開發3.5蔡明澤長僑投資開發3.5廖鎮漢微風數位科技0.5 廖鎮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12

廖鎮漢赤裸告白豪門接班人生

2011-11-14  TCW

 


這是企業家第二代在身分框架與做 自我間找出路的故事。故事主角,是微風實業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

今年,微風廣場成立屆滿十週年,整體營業額將突破百億元,年初以來,微風先是買下網購名品阿舍乾麵八成股權,再宣布進軍百貨一級戰區的台北信義計畫區;緊 接著,更拿下義大利時尚服飾品牌Giuliano Fujiwara六成股權;十一月,微風台北車站一樓與地下一樓商場即將開幕。

微風廣場,不但不再只是一家精品百貨,更跳脫出傳統百貨業的框架,「微風的確有很多創新做法,走出自己定位,是別人學不來的,」在百貨業界有超過二十年經 驗的京站時尚廣場總經理柯愫吟說。

微風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後,靈魂人物,就是廖鎮漢。「不是只掛個頭銜的第二代,比一般專業經理人還投入,」柯愫吟說。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執行長馮亞敏也說: 「他過了當年開創微風遭受抵制的這一關,真的很拚、也很敢衝。」

坦白說,廖鎮漢給公眾的感覺有時候會很跳tone。當其他大老闆在尾牙裡,都是正經八百的宣示明年目標時,他出現在媒體鏡頭上的畫面,常是滿臉醉意,「我 這一天就是要娛樂員工,為何還要裝個樣子?做什麼要像什麼。」

聽來很我行我素。就像他幾次接受媒體訪問,常回答的一段話:「別人覺得我做得好,我就真的做得好嗎?別人覺得我做得不好,我就真的做得不好嗎?」「我本來 就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自己有沒有看對比較重要。」「我做事是要做給自己看,不是要做給別人看。」

廖鎮漢「忠於自我」的性格,是他領導微風時必須的特質,畢竟,微風一開始做精品百貨的定位就很創新。他一手主導VIP封館的微風之夜,前一、兩年舉辦都遭 到批評聲浪,第三年甚至停辦。但若沒有他堅持繼續再辦,今年不會有一晚新台幣十二億元的驚人業績。

他的出生,是富家少爺享最多資源,卻也背負上一代框架

這也與他年少就看遍眾人質疑的眼光有關。他一直記得十六年前的一幕:當年,他,二十四歲。有一次,陳水扁當台北市長期間,在市政府召開都市計畫的圓桌會 議,但當他到台北市政府要參加會議,才走到會議室門口,就被警衛擋住,原來,警衛看太年輕,認為他走錯路。

「很多人、很多事情,只看表面!」

但廖鎮漢堅持做自己,你可能認為,那是因為他身為企業家第二代,擁有最多資源才能如此,但答案可能正好相反。

名書法家的兒女有兩種,一種是賣上一代的作品賺錢,一輩子就可以吃喝不盡;另一種則是,不想活在父母的庇蔭之下,離開家族事業,進入另外一個領域。「但其 實,還有一種:跟父母學書法,讓自己也變成名書法家,」廖鎮漢說。

廖鎮漢的父親廖偉志出生於基隆的望族,他自行創業,從事五金製造和進出口貿易,累積了雄厚財力,個性作風強勢。二○○四年,廖偉志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 表示,自己是築夢、兒子廖鎮漢負責圓夢。但如果遇到父子意見相左?當時廖偉志霸氣的回答:「當然我說了算,他哪敢不聽我的!」「我是微風唯一的發言人!」

有時候,對一個企業家第二代而言,父親做事的方式,也是個牢不可破的框架。因為父親成功過,所以,很容易想把他的成功模式,套在自己身上。

「以前老一輩的,習慣用霸氣、強迫的方式,我覺得沒有不好,他們也是因此而成功。」而父親與廖鎮漢的互動,也是操控性強,接近軍令式的管理。

他的成長,活在軍令下就算在談生意,父親找也要馬上到

一次,廖鎮漢和朋友在打高爾夫球,才打到第二洞,廖偉志一通電話來,就說要立刻見他。「可是這(球局)是我call的,而且和生意有關,」廖鎮漢回答。 「那你生意可以不要做!」這是廖偉志回他的話。

又一次,廖鎮漢約朋友吃飯,父親來電,「我馬上說:『我當主人。』」結果仍是一句:「我不管,你現在給我過來!」廖鎮漢只好硬著頭皮離開,「所以我後來就 很少約朋友吃飯。」

但廖鎮漢的選擇,不是直接承襲父親江山,也不是完全脫離父親事業,就像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就選擇去做文化創意事業。廖鎮漢回憶,十八年前,父親要他接手 大陸已經營三十年、有三千多位員工的工廠,但他拒絕:「沒有必要因為我姓廖,是他的小孩,就幫我卡一個位置在那邊。」 他選擇第三條路,用家族的資源,自我實現夢想。

一九九五年,廖偉志與黑松公司合組三僑實業,共同開發微風廣場,跨入百貨業,「這是一個從頭開始的事業,做得起來、做不起來都不知道。」廖鎮漢說。但他要 的,是一種成就感。「如果我的能力可以爬到喜馬拉雅山,但是我只爬到玉山,就不爬了,我以後就會遺憾,我就是不要遺憾這件事。」

與父親共事不易,廖鎮漢常「身不由己」。舉例來說,幾年前,有次廖偉志帶朋友在自家百貨內某精品品牌買領帶,因為店面人員服務不周,朋友很生氣,讓他感覺 很沒面子,於是把廖鎮漢和一群幹部叫來罵一頓,然後請品牌經理離職,並發下指令,要該品牌撤櫃,廖鎮漢心裡明知這做法不恰當,他和父親溝通許久,但「他很 tough(強硬),這件事他已成決策,沒有人可以改變。」

不過廖鎮漢並非順著照辦,後來,他另外再找個位置給該品牌,幫對方找台階下。他若完全妥協,接受指令,最後,對微風管理其他品牌,將會造成很大影響。

對廖鎮漢來說,身分框架似乎變得是中性的,他接受好處與壞處,但面對可以迴旋的地方,他從不放棄做出改變。逐漸的,他獲得父親的信任與更多的放手。

最明顯的例子,是「微風台北車站」,廖鎮漢認為,自己和父親的關係產生改變,應該是從這裡開始。

他的突破,取得父親信任入主台北車站賣場,加碼一倍招商

當時,他看到國外很多成功改造火車站的案例,於是標下台北車站二樓占地三千坪的賣場經營權,著手改造。起初,廖偉志不贊成,「我一直跟他說,這是未來趨 勢,並不是說別人做不起來,我們就不能做。後來他就決定讓我去磨練一下。」

結果,一開始招商不順,只有三成,甚至比當年微風廣場更慘。「我有算過,若不加碼投資,失敗機率七○%,如果加一倍,成功機率有七○%,剛好相反。」於 是,在他的堅持下,整體預算從二億五千萬元追加到五億元,「在家族事業就是一次的機會,火車站若沒做好,大概我的事業就停在這裡,直到把它做好為止。」

廖鎮漢坦承,當時的確有一點像是賭注,父親到最後才點頭支持,「可能是他也對我稍微比較放心了。」

如今,「微風台北車站」一年貢獻約十億元營業額,獲得業界正面評價,微風也因此再拿下一樓與地下一樓經營權。現在,廖鎮漢也不會再接到像當年那樣有如軍令 般的來電,「這其實都是過程,」他說。

慢慢的,廖鎮漢把自己的成績單做出來,城邦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在他自己的專欄裡曾經這樣形容廖鎮漢:「這是個有想法,也有執行力的人,和我認識的許多富 二代、富三代大不相同。我喜歡他『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信念,我更欽佩他勇於一試的膽識……,因此他永遠要與既有的經驗對抗。」

「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努力想辦法改變。」這是廖鎮漢的人生觀,他說,自己不會讓自己沉浸在負面的情緒當中太久,「針對哀怨這件事,有人花一星期,我可能 只有兩分鐘,因為再哀怨下去,狀況也不會變好,重要的是,要去想怎麼變好。」

廖鎮漢還有很多夢想要實現,明年將整合旗下的微風股份(掌管與代理時尚、服飾品牌)以及微風國際(自營美食品牌),為興櫃做準備,接著,微風更將進軍中國 市場。廖鎮漢說,如果中期的微風是「挑戰不可能」,那麼,現在的微風,「整個舞台出來了,可以大膽一點,做自己。」「其實以前就要做自己,但要顧慮比較 多,公司內外的看法、金融機構……。」

他的未來,找到完美平衡在實現自我想法中,不忘父親意見

當然,廖鎮漢也仍繼續努力在父親期許與自我實現間,找到更完美的平衡方式。 有一段問答很有趣。我們問廖鎮漢,「『別人覺得我做得不好,我就真的做得不好嗎?』這段話裡的『別人』,有沒有包括父親?」廖鎮漢沉默了五秒,「這很難回 答……,」在記者不斷追問下,終於擠出一句話:「父親的意見很重要……。」

或許,他最常說的「做自己」,有時候也是在面對父親不同意見時,最想提醒自己的事。但,廖鎮漢從沒放棄實現自我的想法。起碼至今,這位富二代真的交出漂亮 的事業成績單:微風每年的營收成長率都有兩位數成長,第十年就創造出上百億元年營收,每股稅後盈餘達五元。

做自己確實不容易,但面對限制,就算當下無法立刻打破,但也不是無條件妥協,只要動念改變,新的路就會在眼前展開。這,就是廖鎮漢告訴我們的故事。

【延伸閱讀】

「世上邁步向前的人,都是那些積極尋找適當環境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們就自己創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如果我們沒有勇氣去嘗試,人生會變成什 麼樣子?」──荷蘭畫家梵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6

微風營收年增率 把SOGO、新光三越比下去 廖鎮漢十人團隊 闖出百貨成長率第一

2014-04-07  TWM
 
 

 

微風廣場雖然在台灣百貨業業績不是第一,但去年在市場一片低迷中,成長率卻領先同業,這背後仰賴的是廖鎮漢領軍的十人經營團隊,包括總經理岡一郎、親妹妹廖曉喬。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許瓊文

去年可說是微風廣場豐收的一年,整體業績年增率雖然只有三%,但是與前三大競爭對手:太平洋SOGO、新光三越以及遠東百貨,三家百貨業績年增率最多只有一.七%相較之下,獨佔鰲頭。

今年微風更預計在信義區開出第四家店微風松高,而接手momo百貨的微風南京,也將在今年重新改裝開幕,第六家店微風信義也預計在明年十月開幕。一連串的展店計畫,讓外界對微風廣場的二代接班人、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刮目相看。「今年將是微風快速成長的一年。」廖鎮漢說。

廖鎮漢跟過去在媒體上看起來,多了些白頭髮,問他是不是因為太忙碌的關係,他笑說,「我本來白頭髮就多,一點也不在意。」去年一整年,確實是百貨業辛苦的一年。

不只是老總》

岡一郎睡北車 力挺廖鎮漢微風廣場開幕時,廖鎮漢才三十歲,在外界不看好下,成功打造台灣第一家貴婦百貨公司;十年後,廖鎮漢打造微風台北車站二樓、一樓及地下室,「證明微風不只會做頂級百貨公司,也能做庶民的微風。」廖鎮漢說。

這一、兩年的快速展店,顯示微風的團隊默契十足,分工清楚,也再次證明廖鎮漢的領導力。首次對媒體曝光的經營團隊,除了外界熟知的微風副總裁兼總經理岡一郎、行銷長廖曉喬之外,其他包括各部門的副總、協理、襄理,也都在微風工作將近十年,多年累積的工作默契,是微風廣場成長最重要的動能。

「我們這個團隊,角色非常清楚,因為我看重專業。岡總,他是台灣百貨的一號人物了,我仰賴他的專業;我妹妹就像是個藝術家,對藝術、設計方面,非常有天分,她的任何設計,我基本上沒有太大意見。」廖鎮漢說。

對廖鎮漢來說,這個團隊是一點一滴累積培養出來的,共同經歷不被看好的「微風廣場」,再打下微風台北車站,培養出共同的革命情感。

二○○七年,微風台北車站開幕時,許多人不敢相信,原本昏暗老舊的車站,竟然可以變身成時尚的美食購物廣場。但其實要標下台北車站,公司內部原本一片反對聲浪,甚至連董事長廖偉志也懷疑廖鎮漢的決定。但廖鎮漢與岡一郎在考察過日本品川、紐約中央車站後,一致認為「機場是一個國家的門面,車站也是,台灣應該要有一個可以跟紐約中央車站媲美的車站。」這是少數廖鎮漢不顧團隊反對,堅決要做的決策。

台北車站之前經過兩次經營團隊換手,都沒能夠做出成績,廖鎮漢標下後也面臨嚴峻的招商挑戰,在兩次延後開幕後,廖鎮漢向岡一郎說:「我們一起睡在台北車站,直到開幕為止。」岡一郎一口答應,力挺廖鎮漢。

就在微風台北車站開幕前兩個月,廖鎮漢與岡一郎幾乎是每天都到凌晨才離開,隔天又一早到現場監工,與經營團隊、廠商不斷地開會討論,終於催生出微風台北車站。

不只是名媛》

廖曉喬掌行銷 熬夜畫提案招商是岡一郎的強項,以他過去在SOGO百貨的經驗,就知道哪些櫃位能發揮最大的坪效。一個經典的例子是,他與廖鎮漢討論以「牛肉麵」作為主題,引進台北票選十大牛肉麵店,按照每年年底的業績競賽,藉此把業績差的店淘汰,讓新的進來。

這一戰,讓微風向外界證明,他們不只擅長經營精品時尚品牌,也能經營庶民文化。

今年六十七歲的岡一郎,與廖鎮漢差近二十五歲,但亦師亦友的兩人,卻培養出獨特的情誼與默契,十多年來聯手打造微風廣場百億成績。岡一郎曾經問廖鎮漢:「你希望我在微風工作到什麼時候?」廖鎮漢用流利的日語告訴他:「我希望你一直做到死,即使你死了,我也要到你的墓前面吵你!」對重視敬業精神的日本人來說,這樣的說法是莫大的鼓舞,「我非常非常感動。」岡一郎笑著說。他對廖鎮漢的肯定,不是只因為他是出資者的身份,而是他看到廖鎮漢在決策上的準確以及細節的要求,令他佩服。

除了岡一郎是廖鎮漢主要的經營核心,自己的親妹妹,同時也是微風廣場的行銷長廖曉喬,更是功不可沒。

過去,外界總是從影劇版認識廖曉喬,「名媛」的稱呼多過「微風行銷長」一職;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廖曉喬每天工作的時間比一般人還長,而且一路從要打卡的專員開始做起。

在美國學習平面設計的廖曉喬,畢業後回到台灣跟著廖鎮漢一起籌備微風廣場,舉凡從平面海報、名片、裝潢設計,到各館的風格走向、外觀,都是廖曉喬負責,「我常常是熬夜畫圖,隔天再到公司向哥哥還有岡總提案,讓他們決定哪一個設計比較好。」若不是廖曉喬自己說,很難相信微風的整體形象、設計,全出自她手。

廖鎮漢也相當信任廖曉喬的眼光,「我告訴她,我沒有背過任何一個女生的包包,不知道為什麼女生要花十三萬元買一個包,所以在品牌或是整體的美感上,我完全授權給她。」廖鎮漢說。

與自己的哥哥共事,對自認「任性」的廖曉喬來說,相當合適,因為廖鎮漢給她很大的空間與包容。「我最不喜歡開會,要我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開會,所以通常是哥哥交辦大方向,我去想設計,畫好圖向他提案,OK就做,不囉嗦。」廖曉喬說。

讓廖曉喬印象最深刻的是台北車站大廳的改裝,雖然不是微風的經營管轄範圍,但為了讓車站整體內裝看起來一致,且有一定的質感,廖鎮漢決定要「附贈」一樓大廳的地板設計、製作送給台北車站。

為此,廖曉喬不知道與設計公司討論過多少次,無論設計、材質都相當重要,「我想要的是大理石、花崗岩那種石材,而且要很大塊,才夠氣勢及質感,但太貴。」廖曉喬因此數次被廖鎮漢拒絕提案。

就在已經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廖曉喬靈光一閃,隨手在餐巾紙上畫出黑白菱形相間的圖案,拿去給設計公司完稿,並採用大塊的磁磚以降低成本,就這樣成為現在台北車站大廳的地板,既經濟又大器,讓廖曉喬相當有成就感。

不只是員工》

老友老同學 年的好默契在高度競爭的百貨產業,廖鎮漢卻有著一支長期共同奮鬥、具革命情感的作戰隊伍。「我週遭的工作夥伴,有超過二十五年以上的朋友,有國小同學,國中時期認識的朋友,很有意思。」廖鎮漢形容公司開會聚餐,就像開同學會。

現任阿舍食堂廠長羅大為,與廖鎮漢是國小同學,在微風開幕後第二年,他就加入微風負責超市部門,有一次在超市被廖鎮漢認出來,廖鎮漢問他為什麼來微風沒讓他知道?羅大為回答:「我不想影響你工作,也不想被你打擾我工作。」現在負責招商的營運部協理高德璇也是廖鎮漢多年的好友,原本負責財務,甚至一度擔任董事長廖偉志的祕書,一路跟著廖鎮漢打拚多年,建立起良好的工作默契。

「很多時候我在外面討論三小時做出來的決策,只要一通電話,團隊就能接手執行。」廖鎮漢形容團隊的合作默契,擅長在成熟的商圈做出差異化,「我們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對於微風未來的藍圖,廖鎮漢非常清楚,「松高店未來會以年輕人為主,台灣目前還沒有一個以teen fashion(青少年時尚),也就是十四歲到二十五歲的流行百貨。」廖鎮漢說,而微風南京則以上班族OL為主要客層,微風信義則走熟齡路線,與微風廣場客群較接近。

過去廖鎮漢接掌微風時,總是被外界批評經驗不足,因此,現年四十三歲的他,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年輕、沒有相關經驗、跨界的人才都好。他們可以為我帶來創新的膽量,這個對我來說很重要。」廖鎮漢希望培養有「膽識」的團隊,「新的人進來才能督促我們創新,不斷創造差異化,就是微風的核心競爭力。」他自信地說。

廖鎮漢

出生:1971年

現職:微風廣場執行常務董事經歷:協助父親廖偉志經營微風廣場

學歷:澳洲格理菲斯大學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微風集團總營收:

2012年:109億

2013年:112億

2014年:預估1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94

百貨王子不再只是大膽做夢 廖鎮漢

2014-12-22 TWM 
 

 

二○一四年,微風集團常務董事廖鎮漢成功帶領微風跨入百貨ㄧ級戰區信義商圈,未來他還將透過微風創投,讓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出頭。

每十年,廖鎮漢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十年後,你要變成什麼樣子?現在的你,有成為十年前想要的模樣嗎?」今年,廖鎮漢四十三歲了,從二十一歲接手籌備設立微風廣場至今,已經歷了二十、三十到四十歲的三個階段。從一開始,沒有人看好招商困難的微風廣場、微風台北車站,到二○一四年微風松高開幕,終於正式踏入了信義計畫區的台北百貨業一級戰區,廖鎮漢心中反而沒了當年義無反顧的衝動與狠勁,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心態,謹慎而穩健。

他說:「因為二十歲,我要自己當個有夢想的人,有夢膽子才會大,創造力才會多。也就是這樣,當初才會不顧一切,執意在寸土寸金的東區,不重視坪效,規畫出擁有城市中森林感的微風廣場。三十歲,我有了經驗,要自己朝設定的目標努力去衝,才會在大家不看好的情況下,衝出了微風台北車站。現在四十歲了,我要的是穩健,發展成熟的信義百貨商圈,正符合現在的心境。」廖鎮漢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與微風綁在一起,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其他工作,時間就這麼快速地飛過。

不過回頭看,他發現一路以來,都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我感到很滿意。」他常常想自己如果有一天躺在臨終的病床上,會不會因為什麼而感到遺憾?「絕對不會是錢!而是有沒有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至於未來,他已經開始培育人才,自己因為家世,年輕時擁有發揮的舞台,現在他也希望能為別人提供舞台,除了積極培養幹部外,還設立微風創投,不只積極尋找台灣文創投資標的,也著重在網購電商上。

「我們是實體的頭腦,自己跳下去做網購只會做出實體的東西,不如將資源交出去,讓更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去打未來的仗,勝利的機會才更高。」話雖如此,但從微風松高LINE FRIENDS STORE大排長龍的人氣來看,廖鎮漢還是有顆年輕的腦袋,就算心態穩健,仍能用滿滿的創意寫出驚奇。

(鄭心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202

廖鎮漢改造三度倒閉的賣場坪效打敗新光三越 微風憑什麼在台北車站 創造奇蹟

2015-07-13  TWM

一個曾是遊民流竄,人潮稀落讓商家退避三舍的賣場,竟然可以起死回生,締造出連萬坪百貨都望塵莫及、外國人也自嘆弗如的成績,微風台北車站是怎麼辦到的?我們為您揭開奇蹟的關鍵。

撰文•李建興

這個賣場面積只有大型百貨公司的三分之一,但它一年二十二億元營業額超越許多知名百貨;客單價只有百貨公司的十二分之一,但它的坪效比全台營業額最高的百貨王—新光三越台中店還要高。

過去五年,當百貨公司的成長率陷入瓶頸,平均不到一成時,它八年成長二十倍。

這是台灣第一個成功的車站型賣場,讓原本暮氣沉沉的台北車站煥然一新,微風食尚廣場締造出台灣賣場新紀錄!

在它之前,台灣沒有說得出名號的車站型賣場。不同於百貨公司的消費者以購物為目的,在車站經營是要能抓住趕搭車的通勤客,兩者模式截然不同。但是,微風食尚廣場經營至今,不僅成功抓住通勤客,甚至讓不搭車的人專程跑來車站消費,創下等同一級百貨公司的營業規模。

根據台灣鐵路局調查,目前每天約有四十五萬人次穿梭台北車站,其中有二十萬人是為了搭台鐵和高鐵,再扣掉路過、轉乘的人口,現在大約有二十萬人是衝著美食廣場而來。這意味著台北車站每年一億六千多萬人潮中,就有七三○○萬人次是微風自己締造出來的。

人潮帶來錢潮,捧出許多業績嚇人的名店。以全台連鎖日式拉麵店龍頭花月嵐為例,二○○七年來台開的第一家店就選在微風食尚廣場,每月五百六十萬元的營業額,不僅讓全台其他十五家分店望塵莫及,更是花月嵐全球業績最好的店。

店王製造機

三個關鍵,讓它一年帶進七千萬人潮除此之外,每天都有粉絲瘋狂排隊搶購的徹思叔叔起司蛋糕,原是在日本銷聲匿跡的老店,靠著來微風台北車站設店東山再起;而標榜韓國最大豆腐煲專賣店的涓豆腐,來台六年後,在微風食尚廣場設置的分店,即以五百多萬元的月營業額,成為全台業績最好的店家之一;至於賣中式料理的小南門,微風食尚廣場店的業績,更是東興路本店的二倍。

小南門點心世界特助楊豐禎說:「微風台北車站是台灣的餐廳店王製造機,任何美食連鎖店都想來這兒試試水溫!」若是台北人,一定會對廣場目前的榮景感到驚奇,因為同一地點,在微風進駐前的十八年間,賣場一直經營不起來,人潮稀落竟讓三個經營者倒閉,一度成為遊民流竄的聚集地。「當初我們來場勘時,還有一堆老鼠從我們腳下跑過。」談起微風台北車站的「前生」,花月嵐督導江致賢記憶猶新。

接下「爛攤子」的微風,一開始也是四處碰壁。前往邀約鼎泰豐、欣葉等名店吃了閉門羹,微風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回憶,「曾有原本答應進駐的夜市小攤,到了簽約時卻推說:『兒子要聯考,沒人顧店,不來了!』」即使後來將抽成金打六折,但到了原訂開幕日,招商還不到四成,最終在廖鎮漢重新擬定策略、加碼投資後,才讓原本開幕遙遙無期的賣場順利開張。

但究竟是怎樣的經營策略讓這個原本廠商退避三舍,更被戲稱為「賣場終結者」的地方,從烏鴉變鳳凰?

「有別於前幾個經營者只急著招商收租金,微風少了『二房東』的心態,真正做到了經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對調』!」曾參與多項政府及民間企業行銷改造方案、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流通管理系副教授劉原超說。

關鍵1:專攻美食

主打消費迅速的產品,瞄準45萬旅客廖鎮漢回述,○六年拿下台北車站二樓賣場經營權時,內部曾為了經營項目爭議不休。有人建議仿效鄰近台北地下街打造專賣便宜雜貨、小吃的廉價商場;更有人提議,既然外勞多,乾脆招攬印尼店、泰國店,專做外勞生意。但對市場敏感的廖鎮漢卻獨排眾議,決定將這近三千坪的二樓賣場全作為美食街。

計畫一出,百貨同業議論紛紛,因為從百貨經驗來看,能創造績效的就是高單價的精品服飾,美食街只是附帶服務,怎麼撐得起業績?微風內部也拿台鐵數據力投反對票:「來台北車站的人,八成為了通勤,吃東西只是順便,更何況鄰近的南陽街、台北地下街、大亞和新光三越都有美食街,如果不賣衣服雜貨,誰會特別來台北車站,上二樓吃飯?」但廖鎮漢的想法不同,他認為,通勤客多才更該主打消費最不花時間的美食;其次,他洞悉全台灣的商圈,雖然餐廳林立,卻過於分散,消費者浪費在找餐廳的時間幾乎和用餐時間一樣,「我把三千坪的賣場打造成全台最大的美食街,這可以有效省下找餐廳的時間,消費者一定會進來!」此外,廖鎮漢更看到了台北車站除了通勤客以外的「約會商機」,「說到約會,你多半想到『車站』嘛,而約會要做什麼?當然是去餐廳吃飯了。」事後證明,這個定位真的抓對了。在微風接手經營的隔年,業績就衝上八億元,是前經營者金華百貨的四倍。

除了定位正確外,「櫃位配置」也是一門學問。如何在空間安排上,同時滿足「通勤客」和「約會客」這兩種目的截然不同的客群?

關鍵2:櫃位配置抓住你

便宜、高單價店交錯,讓人潮川流不息起先,有團隊成員建議,將二樓空間一分為二,西半邊為「自助式的共食區」,迎合通勤族用餐快速、價位低廉的需求;東半邊則是針對約會客而設的中高價「店面式的餐廳區」,但此案遭到廖鎮漢否絕。

一分為二,一下子讓客人往兩邊走,人潮立刻被分散,人氣變得冷清。廖鎮漢腦中想的是,如何讓不同目的的客人在同一空間裡活動,卻又錯落有致,匯集出熱鬧的美食氣氛。

因此,廖鎮漢的櫃位配置,並沒依幕僚建議的分為東西兩區,他發現,微風北車二樓,中有天井阻隔,呈現「回字型」,於是腦海裡,將賣場分為回字型轉角的「角落帶」,和連接轉角的「長廊帶」。

首先,他特別將「角落帶」的空間留給趕時間的通勤客,設置了出餐快速的「自助共食區」,「原因是台北車站的四個樓梯和手扶梯,都在轉角處,這樣才能讓通勤客一上樓就用到餐!」而為了體貼通勤客,廖鎮漢更先依照台灣人最普羅的口味,規畫「牛肉麵競技館」、「咖哩皇宮」、「台灣夜市」和「美食共和國(異國美食)區」四大主題區,每區都引進六至八個店家進駐,而這種口味壁壘分明的分區策略,能夠讓選定主題區的通勤客,一進場就過濾掉不想要的櫃位,更快做出決定。

「也許你會問,萬一上樓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選的主題,會不會直接走下樓?或者即使在角落帶用完餐後,也不願意逗留了?放心,微風早就解了套。」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一手拿著賣場的格局圖,一手豎起大拇指,直呼微風櫃位配置的高明之處。

破解回字型格局

把輕食櫃位設置在長廊帶,接續人氣她解構,回字型的賣場,原是商場最爛的格局,因為很少客人有耐心逛完一整圈,但微風為了破除這項障礙,刻意將咖啡、茶飲、麵包等輕食設置在連接四個轉角的「長廊帶」,這有兩個用意,一是看準了許多在角落帶完餐的通勤客,通常會再買杯飲料上車,因此人潮會自然往前走到長廊帶,增加了消費。

其次,針對起先走錯主題區,想把握時間,隨手買個輕食的人,也被迫往前覓食,不知不覺中就帶動人潮,也增加消費。

有別於「共食區」主打的是快速用餐、平均客單價在二百元以下的通勤客;針對客單價三、四百元以上約會客而設的「餐廳區」,微風也故意設在長廊帶。

李釧如說,這是因為長廊帶離電扶梯較遠,微風算準了這些約會客會願意多花時間挑餐廳,「我每次約會,一定都在微風台北車站二樓繞完兩圈再決定吃什麼。」「你想想,通勤客和約會客都被留下來多逛了,這裡的人潮怎能不『川流不息』?」政大企管系教授別蓮蒂進一步分析,微風繼二樓美食區之後,一一年又加以擴大,在一樓和B1設置伴手禮區,這三個樓面的安排,其實各有學問。

她分析,台北車站一樓為購票區,B1為候車區,微風算準了B1的旅客停留時間約十五分鐘,因此賣的都是單價一百元以下,能快速決定、能立刻帶著走的現成伴手禮或便當;相對來說,待在一樓的,多半為剛買完票,還有半小時左右空檔的旅客,則主打價位較高、得花點時間考慮的高級伴手禮。至於距離搭車區最遠的二樓,則留給還有一個小時左右、有時間用餐的消費者。

「北車二樓像是天堂」

移植微風裝潢,逛美食街像在逛百貨○六年微風剛接手台北車站賣場時,第一案想的是一般平價美食街的規格,但經廖鎮漢翻案後,目標族群擴大了,也必須經營出高質感,所以決定加碼兩億元,將裝潢預算由一.五億元提升至三.五億元。

廖鎮漢移植微風廣場的裝潢規格,運用大片的拋光石英磚,營造大器格局;平淡無奇的牆面,也安上黑色鏡面玻璃,打造出寬闊與時尚感,讓美食區也能有精品百貨的氛圍。就算餐點不變,質感卻加分不少,台鐵局前局長范植谷就坦言,「許多台鐵員工都承認,從台北車站二樓走到一樓,就好像從天堂回到人間!」知名裝潢設計師、將作設計負責人張成一說,微風台北車站二樓的舊米黃色調的地板,是最能促進食欲的顏色,而走道刻意留下四米寬空間,則巧妙營造出街廓感,從種種細節,可看出微風深度掌握消費心理學的一面。

關鍵3:嚴格的選店策略

想進駐得過三關,業績不好一樣被踢出當大環境的氣氛掌握好,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究竟買不買單進駐廠商的商品。

微風台北車站店長劉文茂透露,任何想進駐微風台北車站的店家得過三關:第一關,由微風食品小組帶領進行小組調查、試吃並詢問廠商的意願;第二關加入總經理岡一郎的意見,若再能通過者,便由廖鎮漢親自出馬。照理說,能進入第三階段的應該已經是名店了,但通常會被廖鎮漢刷掉一半。

然而有幸在微風台北車站設店的商家,更得戰戰兢兢,因為根據微風台北車站的內規,只要是業績排名在後一○%的店家,就算招牌再大,隨時都有可能會被淘汰。

以「牛肉麵競技館」為例,當初是從台北市政府評定的十大牛肉麵名店,選了八家前來設店,但後來就有四家捱不過微風的嚴格考驗,被迫撤店。

就算是自己選的店,廖鎮漢同樣不留情面。○七年微風台北車站剛開幕時,廖鎮漢曾仿照東京自由之丘的甜點森林,規畫了集合各家甜點名店的「甜點小路」主題區,但才三個月,發現業績連預估的三成都不到,就立刻撤掉,「在百貨業界,別人是三年一小改(裝),五年一大改,但我們則是三月一小改,九月一大改。」廖鎮漢驕傲地說。

最讓廖鎮漢自豪的,則是微風台北車站有一群「最愛管閒事的樓管」。印象中的賣場樓管,大都是掛著臂章維護櫃位整齊,或是調停櫃姐和顧客間的紛爭,但劉文茂透露,「微風台北車站的樓管,肩負著幫店家賺錢的使命。」她指出,微風台北車站的樓管角色極為吃重,除了要維護賣場環境及秩序,更要定期到別的賣場考察、市調並觀察、解析各櫃位業績,提出菜單配置、定價策略甚至行銷活動的建議,因此有別於一般百貨一整棟只設五到十名樓管,只有三層樓的微風台北車站,就配置了三十名樓管。

「沒有不好賣,只有不會賣」驚人成績,讓日本人都來取經如今,微風不但締造了台灣美食街與車站百貨的奇蹟,更讓外國人瞠目結舌,○六年,微風標下台北車站賣場的經營權時,廖鎮漢曾走訪日本的品川車站、美國紐約的中央車站取經;但去年,在日本操盤過品川、東京、上野等多處車站商場的ecute株式會社,居然反過來赴台考察。

明確的商品定位、精準的櫃位配置以及獨到的稽核管理,造就了微風台北車站讓同業難以超越的奇蹟,證明了「沒有不好賣,只有不會賣」的經營哲理。

一年??22億元營業額,?8年成長??20??倍!

坪效比百貨王新光三越台中店高1萬元!

一天創造???20?萬人次造訪!

微風台北車站是台灣的餐廳店王製造機,任何美食連鎖店都想來這試試水溫!

?3個祕訣,把商場最爛格局變聚寶盆

1. 氣勢磅礡的美食街

微風台北車站集結188家店,是全台灣櫃位最齊全的美食廣場,成功吸引非通勤客前來消費,締造「規模經濟」。

2. 特色分明的主題區

依口味分四大主題,主軸明確並節省消費者選店的時間,迎合車站內趕時間通勤客的基本需求。

3. 配置得宜的主動線

用餐快速的共食區設於樓梯口,迎合趕時間的旅客(右圖);約會客會選的高價餐廳,則置於距出入口較遠的長廊區(左圖)

它的店家禁得起考驗

任何想進駐微風北車的店家,除了得過微風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這關,若業績排名在後10%,一樣會被踢出去。

它的樓管超雞婆!

配置比一般百貨公司多出二至五倍的樓管,除了維持秩序,更要為各店的營運、菜單、行銷、定價提出建議。

它的裝潢走精品路線

比照精品百貨規格裝潢,地板的拋光石英磚散發出能促進食欲的米黃色調,寬闊走道則營造出街廓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15

「父後」150天,廖鎮漢感性告白父子情 每天照舊準備茶與報紙、問祕書一句「董事長今天好嗎?」

2015-10-26  TCW

微風信義將於11月5日正式開幕, 這個費時八年的新據點,對廖家父子意義非凡, 一路在父親廖偉志嚴厲要求下挺進的廖鎮漢,此刻心中悲喜交加, 歷經父後150天,這位將掌控240億元百貨版圖的新舵手心中有何感懷?

晚上八點鐘的台北信義區,燈火輝煌,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小資女、學生漫步信義計畫區香堤大道,就在華納威秀、ATT 4 FUN與新光三越A9、A11之間,這裡是全世界百貨公司密度最高的「一級戰場」。最晚進駐此區的微風集團,下個月將開幕第二個據點「微風信義」,這個百貨新地標籌畫八年過程中,充滿微風新當家廖鎮漢與父親廖偉志的心血及記憶。

八年來,廖鎮漢最常與父親廖偉志一起做的事,就是晚餐後一起散步在信義區這條香堤大道,父子倆聊聊一路以來的奮鬥心路,聊聊微風未來願景或是家族私事。

父子同步的協奏曲,在今年五月劃上休止符,廖偉志擋不住病魔,因肺腺癌過世。六月分父親的告別式上,廖鎮漢一句:「您說的,我都記得。您沒說的,我都懂了!」父親的遺願,早已經刻進腦海裡。

現在應該可以稱你為董事長了吧?「不用、不用,一切如常,還是叫我常董就好。」談起百貨產業,廖鎮漢說「變」是唯一不變的準則;而面對父親逝世,他則是守著「不變」,一切如常、一切沒變,彷彿父親不曾離開。

父親剛走時,廖鎮漢有長達一個多月時間都待在家裡辦公,他說,以前總是和父親兩人一起出門,乍然之間無法適應,就把同事找來家裡開會。月餘過去,他踏進辦公室的第一天,父親的祕書來問,她該做什麼?老董事長的辦公室怎麼辦?

他要祕書「一切照舊」,每天進辦公室照舊開電腦、泡茶、給董事長買報紙,然後照樣替董事長讀報、劃重點,就像父親仍在一般。每當廖鎮漢經過父親的辦公室,看到祕書,還會順口問:「董事長今天好嗎?」

盼父後一切照舊

職銜不願變成董事長

「我們連結度很深,所以沒有動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他的辦公室也跟以往一模一樣,我不準備要變!」廖鎮漢淡淡地說。

各界揣測,廖鎮漢也許會由常董變董事長,他搖搖頭表示,一切如昨,職銜不做任何變動。職稱不變、生活不改,就好像心中支柱永在,唯一差別在於心境。

廖鎮漢說,以前公事不論大小,決策都有父親一起商議,他只要對父親一個人負責;現在什麼事情都要想更多,得扛起對家人以及微風集團逾一萬名員工的責任。

即將開幕的微風信義,與才開一年的松高店,對廖偉志、廖鎮漢意義非凡。當年,廖鎮漢在SOGO獨霸忠孝商圈、大力抵制之下,各界一片看衰中,微風成功突圍;十四年後,微風再度挑戰強敵盤據的信義區,時移事遷,時空已然不同,微風也已非當日的吳下阿蒙。

如今,一年連開松高、信義兩店,商圈內的新光三越、BELLAVITA莫不嚴陣以待。尤其明年起,微風松高店、信義店擁有完整年度業績,兩個據點預計將貢獻八十億元業績,集團整體業績也將一舉墊高到二四○億元,「明年微風將進入豐收年。」廖鎮漢這麼說,這是廖偉志生前期待看到的榮光。

新據點中,松高店主打年輕快時尚,而籌畫八年的信義店,有父親和他共同擘畫的夢想,「我們將把微風廣場的精品精髓搬過來。」其中,為了媽媽林美瑛引進的美國家具家飾品牌Crate & Barrel,打造地下一樓五百坪銷售空間;為了喜愛水晶燈的妹妹廖曉喬,耗費三萬三千顆施華洛世奇水晶,製作全球獨家的水晶燈,將照亮微風信義一樓大廳;為了老婆孫芸芸,引進她喜愛、出現於熱銷電影《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中的英國內衣品牌Agent Provocateur。

在四十五樓將成立的「丸本陣」日式餐廳則象徵著父親的武士道精神,賣的是Shabu shabu(鍋物)與懷石料理,都是父親愛吃的日式料理,店內還將為父親留一個永遠的位子。

微風做餐飲一向很「專」,微風信義這一次號召了二十家餐廳齊聚一堂,「是前所未見。」廖鎮漢自信地說。

經營餐飲眼光精準

明年貢獻七十二億元營收

其中,首次登台的香港點心名店「點點心台灣」營銷總監錢文儀,是廖鎮漢的子弟兵,曾在微風擔任公關的她,回憶有次周末上班,遇到廖鎮漢,當廖得知錢文儀二十九歲後,告訴她:「這是人生的轉捩點,你還有一次失敗的機會。」這句話給了她創業的勇氣,取得點點心代理權後,更回頭與老東家合作。

微風信義四樓規畫了一整層、十六家餐廳,第一個簽約的是犇鐵板燒。董事長楊欣選擇這裡,作為進軍百貨通路的第一個據點,「其他百貨公司也有邀約,但都希望我們調降餐點價格,以平價進駐美食街,而微風信義可以維持我們的品牌定位。」餐飲,是微風集團僅次於精品的第二大業種,廖鎮漢眼光精準,締造微風台北車站的改造奇蹟,自有品牌丸壽司、上海茶樓也多獲好評。他說,明年集團業績預估二四○億元中,餐飲占比近三成,將為集團帶入七十二億元營收。

原本廖鎮漢規劃將自有餐飲品牌獨立IPO,隨著實力成長,「目前沒有資金需求」,IPO計畫已暫緩執行。

認識廖鎮漢的人,不論是員工還是朋友,都異口同聲地說他「超認真」,時時刻刻關注著產業動態。妹妹廖曉喬更直言「哥哥是個工作狂」、「之前每天都跟父親聊到半夜兩三點,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珍惜員工激進建議

「以前這是我對我爸講的」錢文儀任公關期間,常晚上收到廖鎮漢傳來國外的DM,期許微風DM能學習優點、不斷改進。有一次在美國看到肉片的油花、紋理也能布置櫃位,便分享給楊欣,因此犇鐵板燒本店與信義店都採此策略。

廖鎮漢不只樂於分享經驗,「他點子很多,且不會給人遙不可及的感覺。」錢文儀回想在微風工作期間,每周公關與藝人經紀團隊開會,總是從頭笑到尾,因為廖鎮漢覺得,既然這是「點子大會」,就該輕輕鬆鬆暢所欲言。而廖鎮漢的手機裡有超過二十個LINE的群組,員工可隨時與他直接溝通。他說,每天員工LINE來的這些小事情,很可能「會變成公司未來的動力」。

為了微風下一個十年,他大力聘用年輕的幹部,至少招募十五名高階儲備幹部,這群年輕人有時會提出比較激進的建議,「這些建議是我在資深員工中聽不到的」。比方說,儘管公司規定處理一件公文不能超過兩天,他們則揭露,規定是規定,「公文到我們手上,都過了好幾天,競爭力早就沒了。」聽到這些話,廖鎮漢說:「以前這是我對我爸講的;現在換他們來提醒我了。」廖鎮漢正在儲備微風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戰力。

與父並肩散步這條路

成就微風信義布局

從微風信義步行到微風松高,不用五分鐘,但客層完全不同。微風松高附近有影城、夜店,客層年輕,所以讓H&M落腳於此;微風信義,則是承襲精品風格,將帶進本館的時尚精品元素,鎖定高端消費人口。

信義區住了快八年,這裡處處有廖鎮漢陪伴父親散步、父子並肩而行的記憶。

如今散步的理由消失了,廖鎮漢把屬於這條路的記憶定格,他想起在父親最後的那段日子,父子獨處時,兩人講了許多心裡話,父親不再那麼嚴厲,偶爾透露對人生的眷戀與感觸,一向強悍的強人父親,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告訴他:下輩子,還要與他再當父子。

言談至此,不捨的情緒迴盪空氣中,訪談悄然暫停三分鐘。

父後一百五十天,微風信義亮麗開幕之時,廖鎮漢當家的微風怎麼走下一步,格外令人期待。這位百貨的創新者要帶著這艘大船,航向老船長念念不忘的事業新大陸。

撰文 / 許秀惠、林惟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83

北台灣百貨版圖完勝 廖鎮漢

2015-12-21  TWM

十一月初,台北「微風信義」開幕,廖鎮漢特別選在四十五樓高樓層啟動水晶球,他居高臨下看著這塊○.五平方公里的區域,聚集著七大集團,共十一家店的百貨業者,在短兵廝殺的信義計畫區,他終於在北台灣拼上最後一塊百貨版圖。

廖鎮漢自二十四歲回台接手家族事業,與父親廖偉志聯手在北台灣搶下七個據點,在遠百、新光等老字號百貨夾殺下,廖鎮漢從門外漢變成狠角色。

年中父親過世,病中掛念的「微風松高」與「微風信義」接連開幕,「父親沒說的,我都懂」,接棒二十年,父親的嚴厲雖然不再,但深植在廖鎮漢身上的壓力依然不卸。

在電商大舉威脅、實體通路飽和的激戰中,廖鎮漢訂下「二○一六年集團總營收目標將成長逾四成,預計躍升至二四○億元」的成績單。在悲喜交織的這一年,廖鎮漢要證明,未來的二十年,微風的每一戰,他都會做好準備,全力以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