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強北蛻變進行時: 部分新興產品賣家稱生意變好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397.html

華強北蛻變進行時: 部分新興產品賣家稱生意變好了

一財網 王玉鳳 2016-02-22 17:00:00

本報記者走訪華強北之後發現,不少傳統的電子行業賣家仍處在陣痛期,但是商鋪空置率與兩年前相比,變化不大,經營穩定。此外,在傳統電子行業商家感嘆生意難做的同時,一些積極的變化也在悄然出現:諸如無人機和3d打印機之類的新興產品進駐華強北的數量增多,部分留守華強北的企業也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徑。

“去年生意還不錯,比預想的要好。”華強北大賣場之一華強電子世界二樓一位銷售無人機的商家笑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在經歷了多年的繁榮後,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正在艱難地轉型。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華強北之後發現,不少傳統的電子行業賣家仍處在陣痛期,但是商鋪空置率與兩年前相比,變化不大,經營穩定。此外,在傳統電子行業商家感嘆生意難做的同時,一些積極的變化也在悄然出現:諸如無人機和3d打印機之類的新興產品進駐華強北的數量增多,部分留守華強北的企業也找到了新的發展路徑。

零售商日子不好過

賣智能手表的張鵬在華強電子世界租了個約兩米長一米寬的櫃臺,幹了快四年了。他告訴本報記者:“日均人流量從當初的100多人跌到現在的十來人了。”他將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於地鐵7號線施工帶來的沖擊。

此前,市場大環境不好和門檻低、易複制的低端產業模式已經使華強北的商戶面臨巨大壓力。地鐵7號線自2012年10月開始動工後,對於他們長遠來說雖然是個利好,但是短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這條全長約30.2公里的軌交線路貫穿羅湖、福田、南山三個行政區,南北走向的施工面與華強北主街道重合,機動車主幹道會全程封閉三年,商鋪門口出現圍擋會長達22個月。

華強北的櫃臺和商鋪主要分為零售類的電子賣場﹑百貨商場以及電子元器件市場三大類。業內人士認為,前兩者受到人流量的影響非常大。

無論是否出於自願,華強北各界都在試圖共度艱難時刻。去年下半年,張鵬的房東終於調整了租金,每月從9000多元降到8000元,但是張鵬現在又開始徘徊起來,不知道究竟該留還是及早離去。

他也想過搬去旁邊主要針對批發客戶的賽格等賣場,但是那里好鋪位難找,租金也貴一半,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關鍵是那里的生意也蕭條了很多,就算是找到一個好鋪位,生意也未必能好多少。”

批發商也在徘徊

張鵬的顧慮不無道理。下午三點,在賽格大賣場二樓,絕大部分櫃臺已經開張,但是並未出現人流如潮的現象,一眼望去櫃臺與櫃臺之前狹窄的通道上只有寥寥數人。

部分櫃臺前有三五位顧客佇立詢問價格,或是商家拿出計算器,在快速核算報價。二樓一個角落處,賣電源的曹明(化名)正在櫃臺里低頭看著手機,百無聊賴地瀏覽新聞。

他對記者嘆息:“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差。”最輝煌的時候,他這兩三平方米的櫃臺一個月能有十幾萬元的收入,但是現在去掉租金和人工成本之後,每個月也就剩下一些“生活費”。

在和記者交談間隙,不遠處突然響起一陣撕膠帶的刺耳聲音。曹明起身張望了一下,看看是哪個商家在打包發貨。他說,那是他最喜歡聽到的聲音。

2010年左右是華強北最輝煌的時候,但是智能手機崛起之後,山寨手機仿制成本大增,利潤空間被擠壓。

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對本報記者表示,從2011年到2012年底,華強北的人流量減少了10%,總營業額也下降了20%~30%。

在曹明檔位的斜對面,有個櫃臺中放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粗體字“招租”。附近的商家介紹,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櫃臺不太容易租出去。

目前,關於空置率還沒有最新的官方數字。不少商家估計,空置率大約在兩成左右。馮向陽說:“華強北目前的經營還是很穩定的,撤離的基本都是小櫃臺,主要集中在手機及周邊配套產品,山寨機最為突出。”

根據本報記者此前了解到的數據,已有約3500家企業離開華強北,這里本有大企業40多家、小企業2萬多家。馮向陽說,商家有出有進,現在的企業數量和之前差不多。

新變化

繁華落後,華強北該何去何從?借由7號線修建的契機,當地政府試圖擺脫山寨文化的帽子,將最初從廠房改造而來的華強北打造成以電子業為龍頭,集服裝﹑珠寶等產業形態的一個綜合性商業中心區。在官方人士的說法中,華強北的名稱早在兩年多以前就已經從“中國電子第一街”轉為“國際電子商業名城”。

不過,這個轉型目標還有不小的一截路要走。馮向陽說,這兩三年來因為受到地鐵施工的影響,珠寶和服裝等時尚產業的發展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但是,他預計今年年底地鐵圍擋撤掉之後,人流量會大大增加。此外,接下來他們也會舉辦更多的時尚購物節和走秀之類的活動,為進駐的商家吸引人氣。

對於華強北的主導性產業電子業來說,一些變化也在悄然發生。在華強電子世界二樓,約有1/3的區域被單獨劃出,專門用於吸引新興產品賣家進駐。附近的商家介紹,這一區域的生意去年大多還不錯。

梅玲(化名)是上述生意還不錯的商家之一。此前她主要賣通訊類電子產品,兩年多前開始改賣3D打印機,產品售價從三四千元到四五十萬元不等,客戶主要是創客、設計商和磨具廠等。

去年,她將檔口從賣場三樓搬到了二樓,雖然租金一月一萬多元,比之前貴了一倍,但是銷售額也多了一倍。“雖然3D打印機叫好不叫座,但是感覺這兩年客戶一年比一年多。前幾年3D打印機賣家多處在給客戶科普的階段,現在市場正逐漸被開發出來。”

華強北街道辦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劉仁根告訴記者,這幾年來,市區兩級政府共同努力對華強北的外部環境進行改造,比如說修建地鐵7號線。商家也在積極地對賣場外觀進行改造,企業則在內部轉型。

在他看來,新興產品的進駐只是華強北轉型的一個方面,這里的眾多企業正在尋找各自的轉型之路。去年十月他在調研華強北企業時發現,有位做3D打印機的老板引進一些項目來孵化研發,他主要是提供平臺,並在每個項目初期提供2.5萬美元的扶持資金,項目得到市場的認可並進入生產階段後占有一定的股份。“他的項目吸引了很多剛從國外回來的有想法、無資金的人。去年十月他引進的30個項目中,有29個落地了,研發的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成功率相當高。”

深圳市電子商會執行會長程一木對記者表示,華強北從最早的工業區到現在的商業區,是個不斷轉型和演變的過程。“華強北最初賣電子元器件,後來個人電腦進入家庭後,就開始賣電腦,然後又開始賣數碼產品和手機,什麽好賣就賣什麽,一直跟隨信息產業發展的步伐,已經經歷了N次轉型。”

他認為華強北現在的轉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無需杞人憂天。“過去電子信息產業有兩個革命性的產品:個人電腦和手機。這使得產業規模急劇擴大,也帶來了華強北市場的繁榮。大家都在等待下一個能帶來革命性的產品。”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18

【直击新三板】华强文化定增受追捧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602/t20160226_767318.htm

 尽管“熊出没”仍是当下最强的少儿动漫IP,但对华强文化旗下另一品牌“方特乐园”尚未形成良好辐射,来自政府的优惠补贴在公司营收中占很大比例。能否打造出全新的接力形象,并将其引入方特乐园,是华强文化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张伟靖/文 

  本文刊载于《新财富》2016年2月号

  1月16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首日公映,票房达到了5600万元,获单日冠军。此前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的纪录是3280万元,创下这一战 绩的是同一系列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曾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以2.47亿元和2.93亿元的超高票房成绩,先后两次刷新 当时国产动漫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在熊大、熊二受到观众热捧的同时,其所属公司华强文化(834793)挂牌不足一个月也迎来了各路大腕资本的加盟。1月15日,华强文化发布股 票认购公告,以29元/股向14位投资人发行不超过426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35亿元,以2014年每股收益计算,增发市盈率为 16.29倍。

  经过6年的筹划及排队等候,华强文化最终放弃创业板,在新三板完成了与资本的对接,新增投资者中包括新华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重量级文化产业投资资本。

  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虽然华强文化拥有目前最强的低龄儿童动漫IP“熊出没”,但从其营收构成来看,最主要的业务为旗下另一品牌—方特系列科技主题公园。

  华强文化最初是一家数字化设备研发生产商,1998年进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智能化设备研发和生产。到2000年左右,其开发的数字电影系统、环幕电影系统等已经远销欧美、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华强文化从主题公园的技术提供者转型为经营者,2007年10月建成第一座大型主题公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该乐园2015年进入亚太地区TOP20主题公园排名。截至目前,方特系列主题公园已达到16家,预计2016年将增至20家。

  在中国,主题公园的拓展因与地产如影相随而受到多方诟病。为摆脱地产绑架,华强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中探索产业发展模式,试图建立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经营理念,以及“创意、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从布局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华强文化的业务架构与迪斯尼的版图最为相似(附图)。作为全球最大的主题乐园品牌,迪斯尼已有60年历史,其成功的秘 诀可以归于当年创始人迪斯尼先生的一席话:“迪斯尼乐园是一个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完成的项目。它应该是一个一直在发展的,一直能够增加新元素的地方。”数十 年来,米老鼠、唐老鸭经久不衰的同时,迪斯尼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超级动画IP,从电影出版到服装玩具、再到主题乐园,正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动画形象造就了 享誉全球的文化巨人。

  再回头看华强文化,旗下两大品牌“熊出没”与方特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相互辐射。动画连续剧《熊出没》自2012年初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 出,成为小朋友喜爱的动画形象,彼时,另一超级IP喜羊羊已垄断电视屏幕多年。2009年,《喜羊羊》开始推出大电影,首片票房过亿,接下来的三部《喜羊 羊》大电影票房连续攀升,成为“国产动画片霸主”。但到2013年,《喜羊羊》票房开始下滑,2014年,《喜羊羊6》仅获得8620万元票房,同期《熊 出没》大电影启动,获得2.47亿元的超高票房,彻底完成了交接。2015年,喜羊羊未再现身大屏幕。

  “熊出没”取代喜羊羊成为最强少儿动画片也已有3年历史,华强文化能否打造出全新的接力形象,并将其引入方特乐园,形成良好的相互带动,将成为未来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三线城市布局+高额政府补贴

  尽管华强文化“科技+文化”的模式已获初步成功,并打造出一个国内领先的动画IP,但从其公开财报来看,距离“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尚有一段路程。

  与其他大型乐园相比,华强文化旗下的方特主题公园在数量的扩张上无人可及,且基本设在二三线城市。兴建大型主题乐园能够引入旅游消费人群,从多 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因此地方政府对此类项目一般持欢迎态度。文化产业属于政策鼓励的新兴产业,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对优秀项目的需求度更高。而华强 文化是从技术设备提供商转型而来,在硬件的建设中自然有绝对优势,因此方特主题乐园在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商业模式,通过不断复制扩张版 图。

  在华强文化的收入结构中,来自政府的补贴与税收优惠占了很大的比例(表1)。公开信息显示,华强文化共获得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超过50亿元,在税收上也同样享受高额优惠。

  在高额政府补贴的驱动下,方特主题公园得以超速扩展,成为数量上最占优势的品牌。不过,从游客人数可以看出,与国内其他几个大型主题乐园相比,其运营尚有一定差距(表2)。

  主题公园在开发初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但后续运营则更加依赖于公司内力。通过新三板与资本市场打通后,华强文化获得了新的资金驱动,不过,最终发展比拼的依然是公司的创意与运营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32

華強方特:迪士尼來晚了!我們要翻倍主題公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187.html

從入住酒店到入園、吃喝玩樂所有消費,未來遊客只需一部手機,即可免排隊暢遊;信用良好的遊客還可以先入住酒店、先遊玩樂園,後付款,“分文不帶”遊樂園。

這是華強方特集團與阿里旅行剛剛達成的合作,雙方就方特旅遊度假區接入包括信用遊、當面付、地圖導覽等在內的“未來景區”全線產品,為在阿里旅行平臺購票的用戶開辟專門的入園通道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

第一財經記者6月23日采訪了解到,擁有“熊出沒”等動漫產品、主題演藝及文化衍生品等文化內容產品服務,以及以方特系列主題樂園的華強方特集團正在海內外大力擴張主題公園。

面對上海迪士尼的到來,華強方特集團高級副總裁丁亮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迪士尼來晚了,我們會深入腹地城市,在全國甚至海外擴張主題公園,擬未來5年翻倍方特主題公園至約40家。”

迪士尼來晚了,也來少了!

方特這一陣有些忙,除了接待《極限挑戰》等攝制組拍攝之外,還剛剛和阿里旅行達成“文化+科技+”合作,雙方希望通過直播試水,讓網友對方特有更加立體的了解。同時,雙方還將開展“信用遊”當面付合作,信用良好的遊客還可以先入園、再付錢,享受“信用遊”——提前一天在阿里旅行App進行預約,到了景區門口可以直接刷身份證入園,不需再另外排隊買票或換票,門票錢會在遊客刷碼入園後24小時自動從遊客支付寶賬戶中扣除。遊客也可以分文不帶在方特玩遊一天。從線上到線下,從在線預訂到景區消費、體驗,阿里旅行和方特希望通過移動終端實現無縫對接,打造“未來景區”的消費閉環,

不過在雙方達成合作的發布現場,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剛剛開業的上海迪士尼樂園是否會給同樣經營主題公園的方特帶來壓力?

“我們認為迪士尼來晚了!這幾年中國本土主題公園也有蓬勃的發展,我們有自己的主題文化,中國歷史悠久,那麽多的故事都可以引入主題公園,這和迪士尼是差異化的。我們還覺得迪士尼來少了!中國市場太大,迪士尼要深入腹地很難,而我們本土主題公園可以在二三線城市擴張。另外,迪士尼也來對了!因為中國市場的潛力太大了,遊客數量眾多,這個市場的確應該來!”丁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丁亮進一步表示,迪士尼的開業,被業內喻為“狼來了”,但是迪士尼進駐中國,既是說明國際巨頭就是看好了中國主題樂園領域廣闊的發展前景,也證明了華強方特耕耘主題樂園這個領域是正確的。但迪士尼只有一個,而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人口,迪士尼如何消化?迪士尼的進駐,只能算作是為中國遊客增加了一個選擇,並不能算作是對中國主題樂園行業的沖擊。

“這就和餐飲一樣,西方的肯德基、麥當勞一點也不影響川菜、湘菜等的生意。而現實中,華強方特主題樂園正是以中國本土文化如《孟姜女》、《牛郎織女》、《哪咤》、戲曲等為主打,更接地氣。”華強方特總裁劉道強說。

“從本質上來說,迪士尼與方特並不純粹只有競爭關系。迪士尼的進入拉高了整個主題樂園行業的票價水平,現在迪士尼的門票價格是400多元,華強方特的門票價格是200多元,有了對比,結合中國遊客的消費水平,大家會發現,方特的性價比更高。”丁亮認為。

 

方特模式:自主打造IP、快速擴張

在采訪中,記者註意到,迪士尼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其強大的內容制作能力,在創造了《獅子王》、《玩具總動員》、《冰雪奇緣》、《加勒比海盜》等一系列作品後,一些全球知名的IP形象被大眾所認可,而這些IP之後就衍生發展為音樂劇、主題公園等。相對而言,中國本土主題公園缺乏IP,大多依靠高刺激度的過山車等器械遊玩設施經營,因此本土主題公園主要依靠門票收入,而迪士尼則主要依靠衍生品收益。

但方特則略有不同。方特已通過《熊出沒》動畫系列等IP為基礎衍生的大量主題項目,包括“熊出沒”主題酒店、樂園內的“熊出沒”項目、“熊出沒”系列玩偶等,其在模式上有些靠近迪士尼。

方特正在尋求內容上的本土化和差異化。

“從內容上來說,迪士尼是西方的文化,華強方特更加註重中國文化,孟姜女、牛郎織女、梁祝等,華強方特用全新的高科技互動手段提出華夏五千年璀璨文化的精華,打造出的經典項目,這些是迪士尼做不到的。”丁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方特也註意到科技的重要性,目前已運用環幕4D電影、環境4D影片、球幕電影、天幕、巨幕、水幕、實景、虛擬現實(VR)等方特自有技術升級設施。

記者采訪了解到,華強方特經營模式是自主經營,其打造《熊出沒》、《十二生肖總動員》、《小雞不好惹》等動漫產品,業務覆蓋包括特種電影、動漫、主題演藝及文化衍生品等。方特的主題樂園從規劃設計、景觀設計、特種電影創意設計到舞臺表演創意設計等方面均由自己的團隊完成。

不過,與迪士尼“十年磨一劍”相比,方特最大“法寶”可能是速度。

“我們已在蕪湖、濟南、青島、株洲、沈陽等十幾個城市投入運營‘方特歡樂世界’、‘方特夢幻王國’、‘方特東方神畫’、‘方特水上樂園’四大主題樂園品牌,已建成運營主題樂園20個,我們還將主題樂園輸出到伊朗和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未來5年,我們擬將方特主題公園翻倍擴張到40家左右。”丁亮表示。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迪士尼在IP打造、科技運用和精細化管理上都較有優勢,本土業者是有差距的。但本土業者的談判和建設周期短,深入二三線城市的可能大且快速,比如上海迪士尼樂園從談判到建成耗時超過10年,且對合作方要求非常高,而方特的海外的項目建設周期約5~6年,本土項目則2年左右。因此方特這類本土主題公園經營者可以從市場覆蓋面和擴張速度上取勝,但本土業者還需要在IP打造和精細化管理方面下功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8

華強北商鋪的關與開:深圳創客們拉動了整個產業鏈

近日的華強北正經歷所謂“史上最嚴查貨”,俗稱打假。

深圳的華強北是“中國電子第一街”,電子業大賣場林立。外界盛傳,許多商鋪因為這場打假風暴而撤退,華強北“一夜空城”。

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走訪多家賣場發現,商鋪的空置率與半年前相比,的確高了一些,但並未像外界描述的那麽誇張。不可否認的是,在市場大環境和電商沖擊之下,華強北的一些傳統商家在走還是留之間徘徊。

與此同時,創客正成為華強北轉型中一個非常突出的亮點。華強北的元器件種類齊全,成為智能硬件創客們繞不過去的創業聖地,在賣場蕭條和山寨式微後,再次站在了硬件創新的浪頭上。

一些商家抓住華強北創客湧現的機遇,迅速轉身,代售創客的創意產品,迎來了銷售的春天。“我們開業不過8個多月,銷售額已經接近1000萬元了。”28歲的鄭堅傑對記者說起他們公司代理的無人機和掃描儀等創意產品的火爆時,頗為喜悅。

“經營仍然穩定”

10時半,記者在華強電子世界和賽格等大賣場發現,寫有“嚴打收贓銷贓行為 規範市場經營秩序”等字樣的紅色橫幅高高拉起。與半年前記者走訪時相比,商鋪空置率沒有太大的變化,目測下來也就在兩成左右。在賽格二樓的一個拐角處,一個空鋪位上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寫著“面積8平方米,租金6850元/月”。

隨後,記者來到愛華市場和龍勝配件市場等規模較小的賣場,發現一樓商家滿滿的,二樓及以上樓層關門的店鋪要多一些。

在龍勝配件市場的二樓,雖然已近中午,一條過道兩側的店鋪仍是鐵將軍把門。附近的商家說,貼著招租白條的是要轉租的;沒貼的要麽是回家“避避風頭”了,要麽是覺得上午人少,等到下午再來營業的。

上到市場的三樓,記者跟一位售賣對講機的商家聊起來。他說,這次查貨的力度和以前差不多,就是今年查貨頻率高一點。

華強北雖然在電子產品領域出盡風頭,但山寨產品出沒,既損害消費者利益也不利於市場的長期發展。這些年來打假行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開展,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手華強北街道辦等主管部門主導進行。不過,據媒體報道,本次嚴打的力度相比以往更大、時間更長、範圍更廣。

在華強北街道辦副主任劉仁根看來,打假只是常態化的工作,對市場的長期發展有好處,華強北目前的經營還是很穩定的。

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過去一些經營服裝的大賣場現在也開始做電子產品,另外即將開通的地鐵7號線將釋放超過2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空間,這些擴容的面積需要時間消化,這就使得華強北現在看起來有點空。

“華強北以前是以手機和配件為主導,現在則以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安防產品和LED為主打產品。”他說,“在轉型的陣痛期,有進有出是自然現象。這30多年來華強北從來不缺轉型,也不怕轉型。”

2010年左右,是華強北最輝煌的時候;但是智能手機崛起之後,山寨手機仿制成本大增,利潤空間被擠壓。

福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馮向陽告訴本報記者,從2011年到2012年年底,華強北的人流量減少了10%,總營業額也下降了20%到30%。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櫃臺的撤離,不過撤離的以小櫃臺偏多,主要經營的是手機及配件,其中山寨機最為突出。

目前關於空置率還沒有官方數字,但是記者采訪過程中,多位商家估計稱,空置率一般保持在兩成左右。

一個較為樂觀的聲音是,華強北的電子業市場以B2B為主,與其他地方一些以B2C為主的電子賣場相比,受到的沖擊相對會小一些,至少受電子商務的沖擊會小很多。

“每個月去掉租金等各方面開支,還能賺個萬把塊錢,相當於給人打工了。先熬著吧,實在不行再撤。”賽格一位賣相機的檔口老板說。因為修建地鐵,華強北已經封路三年,他盼著,今年10月底地鐵通車重新開街後,日均客流量能比現在的兩三百人翻一番。

國外創客來到華強北追趕時間

同時,智能硬件的創客正在華強北風生水起。

劉仁根說,華強北目前較大的創客空間將近十個,比如華強和賽格集團各自組建的創客中心,至於小規模的創客空間,那就太多了。

馬歡(化名)在華強電子世界的一個創客空間里研發一款創意耳機。他告訴記者:“這個創客空間按人頭收費,我們團隊一共有3個人,每個人每個月租金1200元,包括物業費和水電費。在外面租個單獨的辦公場所的話,差不多也是這個價格。”

他最滿意的是,下了樓就能買到原材料和零配件。他感嘆:“無論你在華強北哪個位置,買到元器件都是分分鐘的事,頂多幾個小時,這是沒有一個市場能比的。”

馬歡感覺,大概就是這兩三年,身邊的創客多了起來。

2015年新年伊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訪位於深圳南山區華僑城創意園里的柴火創客空間,勉勵深圳加快轉型升級,打造創新發展的高地。

深圳也在簡政放權、機構改革等一系列機制方面出臺措施,走在全國前列,不僅激發了創客(Maker)們的熱情,國際創客也蜂擁而至。

當年7月,來自世界各地的15支創業團隊,加入了全球知名的硬件孵化器HAX在華強北的分部。

去年6月華強集團成立的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目前有40個創業團隊,其中5個為海外團隊,創始人分別來自美國、以色列、荷蘭和日本。

他們為什麽來到遙遠的深圳?在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總經理李諾夫看來,華強北擁有全球任何一個創業中心無法比擬的優勢。

他以美國矽谷為例:在矽谷,采購一部手機所需要的400個元器件可能得2個月,在深圳3天就可以全部搞定。在矽谷做一款產品,可能要8個月,在深圳只要2個月。

“矽谷大多是精密工廠,要麽生產芯片,要麽提供方案,其他的生產包括集成制造幾乎全部在中國。雖然芯片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但是沒有集成,他們能做得出來麽?”李諾夫對本報記者分析,“在硬件領域,領先半年就是生命,他們來這里是為了追趕時間。”

借創客東風轉型

創客也不再停留在“make”的階段,他們已經成為華強北持續繁榮的推手。

在上述40個創業團隊的項目中,一大半從設計走到了生產。其中,新穎的智能硬件頗受市場歡迎。

李諾夫介紹,有個項目研發了小型智能體溫計,只要插在手機上面,下載安裝App後,使用者用手接觸手機就能測體溫,正負溫差千分之二。其主要客戶群體是孩童,因為小孩子量體溫時喜歡扭動,傳統體溫計不好測量。上市9個月,該款體溫計銷量就達十幾萬只,目前估值已過億元。

在深圳的創客可以接觸到整個產業鏈。華強北的櫃臺幾乎都是“前店後廠”的模式,每一家櫃臺都連接著一家或幾家工廠。劉仁根說,創客們在華強北能輕易地找到傳統制造業老板,將創意落地;而傳統制造業工廠的生產也會被創客拉動。

他說:“華強北之所以發展到今天,就是因為創客的持續推動,從手機到現在的數碼產品等。創客是永不落幕的,是華強北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

創客的奇思妙想變成看得見的產品後,一些傳統櫃臺也敏銳地抓住機遇。文章開頭提到的鄭堅傑此前曾在華強北蹲了半年的櫃臺,但是今年年初他和朋友在華強北開了一家體驗店,專門代理新鮮出爐的智能硬件,品種多達600個,單價從60元至20萬元不等。

他指著一款新研發的掃描儀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種掃描儀一分鐘能快速掃描並打印60多張不同的頁面。“傳統的掃描儀能打印的張數取決於你的快慢程度,打印每一頁都需要將之前的一頁取出來,很慢,而我們這款產品不需要這個動作。價格也不貴,1999元。”

他們的體驗店被視為智能硬件對接消費者的中間渠道。他說:“新奇的智能硬件和新款手機不一樣。消費者在未接觸新手機前,其實對產品多少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為新手機和上一款手機相似之處會比較多。而我們的智能硬件產品很新,消費者會覺得新鮮。”

鄭堅傑說,目前他們的客流量大概是400~500人次,周末的時候會多達1000人次。據記者了解,這要比一些傳統產品櫃臺一兩百人次的客流量高出一大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61

華強、創維近底價前海拿地 深圳12月迎26宗土地出讓高峰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5/1058932.html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隋丕寧

在土地市場沈寂2個月後,深圳前海開啟深圳12月土地出讓高峰。整個12月,深圳將有26宗土地出讓,成為全年土地出讓數量最多的月份。

12月5日下午,前海桂灣片區兩宗商業用地正式掛牌出讓,起始價分別為17.4億元、16.65億元,出讓起始總價超過34億元。

最終創維集團以16.7億元競得T102-0264地塊,深圳華強集團以17.4億元競得T201-0094地塊,兩地近底價成交。

前海兩地依然采取定向出讓的形式,在申請人資格上做出嚴格限限定,其中T201-0094宗地、T102-0264宗地申請人須為中國電子信息行業50強”,須控股不少於1家持牌金融機構。應在深圳市無總部企業用地,可獨立申請競買,不接受聯合競買。

記者查詢2016年(第三十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顯示,創維集團、深圳華強集團分別位列第17、41位。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2月,前海管理局就與深圳華強集團簽署合作共建前海華強集團海外總部的框架協議。華強集團計劃在前海投資200億元設立集團海外總部,以發展多元化創新金融業態,建設集團離岸結算中心。

在拍地現場,創維方面亦表示,該地塊將用於建設海外總部基地。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表觀點稱,面粉貴過面包”的地塊在深圳樓市已較為普遍,再加上近期市場對前海區域的熱捧”,深圳的地價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房地產市場投資者也於區內躍躍欲試。包括匯豐銀行、恒生銀行、前海人壽及銀華基金,上述企業皆已在前海設立分行。

與此同時,世茂集團興建的世茂前海中心目前也正在興建。前海迎來項目集中井噴期”,而桂灣片區是前海的中央商務區,也是前海自貿新城大會戰的突破口,將率先按國際標準打造成為前海蛇口自貿新城形象,伴隨著各大項目相繼開工、落地,片區的區域價值將再次得到提升。

年底歷來是深圳土地市場出讓高峰期,深圳規土委網站公布12月份深圳土地市場將推出26宗地,土地面積共計超1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75萬平方米。

在目前公布的2016年底出讓的土地情況中,南山區無疑是最受矚目片區,9宗地起拍總價高達213.77億元,其中前海6宗商業地、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2宗商業地、後海中心區1宗商業地。

對購房者而言,最受矚目的是龍華、坪山、光明三宗居住用地,但本次是深圳首次推出雙限雙競”規則,料難最終成交情況。此外,光明新區高新片區也有7宗工業地地集中入市,樓面價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同時,寶安中心區、羅湖也有土地出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46

揭秘“華強北”山寨VR頭盔產業鏈:最低只要10元,員工自己都稱“垃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39.shtml

揭秘“華強北”山寨VR頭盔產業鏈:最低只要10元,員工自己都稱“垃圾”
尋找中國創客 尋找中國創客

揭秘“華強北”山寨VR頭盔產業鏈:最低只要10元,員工自己都稱“垃圾”

我們能等到高端VR頭顯真正落地的那一天嗎?

本文由尋找中國創客(微信 ID: xjbmaker)授權i黑馬發布

2月初,Facebook被爆關閉了200家Oculus Rift線下體驗店,差不多砍掉了在全美開設的500家體驗店的40%。

國際巨頭VR生意難做,而國內的VR頭顯市場,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也有了“寒冬”的提法。

從2016年開始,VR成為了創投圈的熱潮概念,隨之而來的是大量VR頭顯設備的出現。一些創業公司開始獨立生產VR硬件設備,而另一些則專註開發VR內容。

但目前國內市場上9成以上的消費者,購買的都是不足百元的VR盒子,而這些盒子幾乎都產自華強北的小工廠,其成本價最低在10元左右。甚至有一些創業公司的“品牌”VR盒子,也是直接從這些廠家訂購盒子直接貼牌”。

由此,尋找中國創客探訪了多家VR盒子生產工廠,揭開了一個廉價VR頭顯設備的江湖,其中有殘酷的低價競爭,也有毫無顧忌的粗暴抄襲;有工廠薄利多銷背後的無奈,也有供應鏈的不屑與貪婪。

在VR行業仍舊處於寒冬的情況下,過度泛濫的劣質山寨頭盔,毫無疑問將對VR技術在消費領域的未來產生負面影響。

現狀 :從消費級產品淪為促銷禮品

“VR盒子”的構造非常簡單,兩片透鏡,加上一個塑料盒子,再加上一個舒適的綁帶,有的還有可調的近視鏡片,就算是一個完整的產品了,再借用插入手機的運算能力和顯示屏幕,就可以直接觀看VR內容了。

但其實,在VR盒子里,並沒有任何運算發生,透鏡也只是用來放大盒子里面的手機顯示屏,讓圖像占據你的整個視野,本質上是一種“視覺欺騙”。

1

2017年2月9日,東莞市一家工廠中,工作人員正將鏡片裝入VR盒子中。

在華強北的賽格通信廣場,多數商鋪在售賣的VR設備,幾乎都是簡單的“VR盒子”,價格一般在40元到100元之間。這正是過去一年間,大多數中國人所接觸到的唯一的VR設備。

VR盒子最早由Google發明,2014年,Google正式發布了Cardboard,這是VR盒子的原型。不過因為沒有技術含量,Google並沒打算把它做成生意,反而將所有技術公開。

但在中國,華強北系的大量工廠卻硬是把沒有技術含量的VR頭顯做成了一筆“大生意”。

GfK通過在線市場監測數據發現,2016年中國零售市場VR硬件月平均銷量達到38.2萬臺,單臺平均價格137元,市場相關的品牌數量多達480個,其中絕大多數是眼鏡盒子類產品。

VR頭顯剛進入消費者視野時,仍然帶有“黑科技”的光環。一些知名企業和初創公司紛紛進入VR領域,VR也成為2016年初最火的風口之一。憑借手機的VR內容和屏幕顯示,很多“小白”用戶第一次戴上手機盒子還是會被虛擬現實的世界吸引。

風口催生了創業公司,也催生了下遊的代工廠。為VR頭顯生產鏡片的供應商劉先生透露,從2016年初,公司的訂單就一路增長,很多以前不做VR頭顯的公司也開始咨詢價格或者直接下單了。

但尷尬的是,大量質量低劣的VR頭顯湧入市場,消費者對VR的興趣急劇衰減。在一個VR消費者的群里,尋找中國創客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已從一年前的新奇期待變成了失望,“這就是傳說中的VR嗎?體驗太差了”,一名網友表示。

一名店家證實,VR頭顯剛推出時,還有不少消費者感興趣,會在店里詢問,但如今,VR頭顯的線下幾乎賣不動了。華強北賽格的一名售貨員透露,VR盒子一個月也就賣100多臺,高端一點的VR一體機更是很少有人問津。

尋找中國創客記者發現,如今的VR頭顯,已經悄然淪為了各大企業的促銷禮品。

VR創業者朱晨旭透露,VR頭顯如今的出貨靠的是商家、企業客戶批量采購,然後以禮品的形式送到了消費者手中,“總之,市場上大部分VR頭顯都是別人贈送的禮品。” 

千幻魔鏡的阿強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據他介紹,大部分客戶都是為贈禮定制,“有的是購買手機送禮,有的是購買食品贈送,甚至還有一個工地老板訂購了一批送給工人。”

探訪 : 廉價頭顯多來自“華強北”,沒有技術含量

在淘寶上以VR為關鍵詞搜索,超過95%的VR頭顯都在100元以內,價格十分低廉。

在多個VR行業交流群中,叫賣VR盒子的消息也是連綿不絕,大多賣家都以“廠家直銷”、“批發低價”、“定制研發”等為售賣標簽,吸引顧客。

追溯這些VR頭顯的“廠家直銷”源頭,大部分都是深圳、東莞等地的電子制造工廠。公眾更熟悉的名字,則是“華強北”。

2

2017年2月10日,深圳華強北,電子商城內賣VR頭盔的店鋪。

讓消費者“體驗太差”的VR盒子,很可能正是來自聞名遐邇的華強北。

一組數據從側面印證著這一觀點,捷孚凱全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在VR硬件市場中,截至2016年6月,售價200元以內的VR頭顯設備市場占比高達96.4%,其中售價低於50元的占比達到44.3%,而且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增長。而這些廉價的VR盒子大部分出自深圳、東莞等工廠。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知名VR品牌的總銷量達到630萬臺。而華強北的小工廠,一個月的出貨量超過30萬臺是通常水平。也就是說,尋找中國創客記者走訪的十家工廠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索尼、HTC等國際巨頭將近一半。

2014年9月,暴風影音發布了暴風魔鏡第一代產品,這算是國內巨頭發布的首款VR頭戴產品,宋先生迅速嗅到了商機,立刻決定“搞幾臺樣機來看看”。覺得很簡單,就主動找客戶談訂單,然後開始了VR BOX的組裝之路。

“什麽熱就做什麽,早些年還做過平衡車,後來平衡車不行了,我們就開始做VR頭顯。”宋先生說。

這幾乎是如今多數VR頭顯生產廠家的共同故事。這些小型工廠的生產線幾乎都遵循兩個標準:什麽熱做什麽、什麽沒有技術門檻就快速複制什麽。

這正是早年“華強北”全國聞名的原因。如今,盡管華強北已轉型升級,但以前遍布的山寨工廠基因卻保存了下來,在廣東遍地開花,華強北,成了“山寨王國”的代名詞。

宋先生的小型電子加工廠蝸居在寶安區安樂工業區的一棟工業樓中,是一間大約60平米的房屋,兩排雙層櫃臺加上二十幾張塑料板凳就構成了簡單的生產線,很少有人能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廠房什麽都能組裝,VR盒子、充電寶、平衡車、音響等,幾乎都是技術門檻低的消費級產品。

宋先生表示,大部分原材料都從外采購,組裝完了貼上各種logo和標簽就開始對外銷售,其中賣得最好的是VR BOX系列。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工廠都在生產VR Box這個品牌的盒子,因為“VR BOX”意思直白易懂,而且是“通用名詞”,誰也無法註冊成為商標,不涉及侵權糾紛。

事實上,即使註冊了商標,申請了專利,但如果走訴訟渠道,流程一般都要 1-2 年,兩年後,VR盒子的風口可能早已不在。

這一切,都在讓VR盒子變成一個越來越廉價的生意。

困境 : 越做越便宜,員工自己都稱是“垃圾”

在國內最早發布VR盒子的暴風魔鏡,其系列產品從59元到499元不等,其中在市場上頗受關註的第一代產品和第四代產品分別定價為99元和199元。

百元左右,是現在的VR頭顯的平均價格。但尋找中國創客記者調查發現,很多VR創業公司的VR盒子,基本都是在深圳和東莞的電子制造工廠采購並貼牌成為自主品牌的。

3

2017年2月9日,東莞市一家工廠中,工作人員正在組裝VR盒子。

根據GfK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月,手機VR產品均價為188元人民幣,到2016年6月,其均價已經跌至91元人民幣,降幅超過50%。到了2017年,這一價格早已更低。

記者以客戶身份走訪多家工廠發現,普通VR盒子的單個采購價在20元左右,最低10元就能拿貨,經過貼牌後變成“自主品牌”的VR盒子。

降低質量,壓低成本,薄利多銷是深圳、東莞的山寨制造工廠的賺錢法寶。但對於技術含量就不高的VR盒子來說,多次壓縮成本的結果就是VR盒子的質量和用戶體驗越來越差,以至於很多工廠員工、 供應鏈客戶都對VR產品本身並不看好。

為加工廠提供VR頭顯綁帶的劉先生就深有體會,據他介紹,以前客戶定制的VR綁帶是8塊錢一條,後來客戶的成本控制越來越嚴重,一條頭帶要做到8毛錢。“現在的頭帶沒有要求可言,根本沒有底線,綁帶從四毫米、兩毫米的松緊帶做到零點幾毫米了。”

在創投圈看起來高端、神秘的VR產品,卻被很多生產線上的員工形容為“垃圾”,老板自己都沒有體驗的意願。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在走訪的近10家工廠中,很少有老板的辦公室中放有VR頭顯設備,在他們的手機應用中,也沒有一個VR資源播放器。

劉先生也體驗了不少客戶送來的VR頭顯,但他卻非常失望 “說白了,這些都是垃圾,沒有什麽未來,無非是賺錢而已。”

但VR盒子的惡性競爭和持續低迷,讓賺錢的可能也在減少。當VR盒子的價格壓低,利潤空間也就被擠壓,早期一個VR盒子的利潤能有幾十元,現在一個VR盒子的利潤最低時不足一塊錢。

轉型 : 山寨VR頭顯傾銷海外

在中搜創投副總裁王歡看來,盡管VR盒子的競爭十分激烈,但只要還有利潤,工廠就還可以去做,“他們已經習慣了薄利多銷的生產模式,很多創業公司的毛利比這個還低。”

“技術含量肯定沒有的,我們只能一代一代地往前滾產品,通過不斷叠代更新去賺銷售利潤。” 千幻魔鏡的銷售經理阿強坦言。千幻魔鏡,正是華強北的一家擁有自主品牌的VR頭顯公司。

遺憾的是,這樣的叠代只是換了個品牌名,在技術上沒有根本性突破。這使得原本賺熱錢的代工廠們陷入了困境。

4

某VR盒子組裝工廠中,一名員工正在準備組裝VR盒子半成品。

吳華(化名)曾在2016年初入局,花了近40萬開發了一套VR盒子模具,但等到做出來時,市場上的VR盒子早已是另外一番價格,平均售價比他開模時低了好幾倍。

當記者以客戶身份找到吳華時,他反問“利潤太低,我也不懂營銷,這套模具加600個存貨10萬塊處理給你,你要不要?”

決心放棄的還是少數,大部分廠家都把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阿強介紹,目前千幻魔鏡的大部分訂單都來自國外客戶,其中東南亞、歐美是主要市場。

海外市場對於VR盒子的需求確實比較旺盛。王歡分析稱,對於東南亞、南亞等發展中國家而言,電子化水平遠遠不及中國,用戶對於新型電子產品的獵奇心理非常強;而歐美的制造力較弱,又存在很多“一美元店”,需要大量廉價單品去補充,VR盒子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記者近日在深圳、東莞走訪的工廠來看,約有80%的VR盒子銷往了海外市場,而且海外市場的訂單數據上漲幅度遠高於中國市場。前文提到的生產VR綁帶的工廠,更是有95%的訂單都來自海外客戶。

機會稍縱即逝。有投資人分析,長久來看,低劣的用戶體驗,一定會影響市場的長遠開拓。

趨勢 : VR一體機市場尚未打開

在VR硬件的系列產品中,除了盒子之外,還有以HTC等巨頭為代表的外接式VR,以及更被業內看好的VR一體機。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一定意義上說,VR一體機才是真正合格的VR設備。VR一體機是指具備了獨立處理器的VR頭顯,它配備了處理器、存儲空間、屏幕和陀螺儀、顯示屏。雖然VR一體機在顯示效果、功能上不如HTC vive等外接式VR頭顯強大,但是沒有連線束縛,自由度更高,一度被業內看好,認為一體機才是VR硬件的未來希望。

但是一體機的價格一直都令消費者望而卻步,索尼旗下的VR產品PlayStation VR售價約在2800元左右,在國內,暴風魔鏡的一體機售價2499元,大朋VR一體機售價2999元。 

華強北的工廠,也在悄悄等待一體機的新機會。尋找中國創客記者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生產VR盒子的工廠,也同時生產VR一體機。

但記者走訪發現,很多人反映,一體機有不少成本是硬成本,很難降下來,要想用戶體驗達到“及格線”,600元是最低價格。

在深圳、東莞等地的工廠直銷產品中, VR一體機價格在600元—1500元不等。雖然比索尼、暴風、大朋的產品價格低了很多,但是銷量並不樂觀。

“坦白講,目前為止,還很少有訂單一次性要幾千臺的。” 千幻魔鏡的銷售員阿強說。

而宋先生的工廠則更為慘淡,據他透露,VR一體機每個月的出貨量基本都是個位數,“之所以還堅持做,就是想看看它未來會不會突然爆發。”

作為專業生產綁帶的公司老板,劉先生處在產業鏈的上遊,對於VR盒子和VR一體機的出貨量更為敏感,在他所接訂單中,一體機綁帶的訂單數量不足盒子綁帶的千分之一。

“未來也是盒子走貨多,一體機不是剛需,價格貴,操作複雜,只要它無法取代手機,它就很難大賣。”劉先生認為VR盒子之所以能熱賣,主要還是得益於價格低廉,很多人為獵奇而買單,但獵奇心理不足以支撐用戶買一個千元檔的VR產品。

李海濤是深圳浪尖設計有限公司的創意總監,參與設計了多款VR盒子和一體機,在他看來,目前一體機整體體驗還是很差, “說白了,一體機還是要看巨頭的研發能力,看HTC、oculus、sony這些公司願不願意砸錢去研發。” 李海濤對於一體機的未來比較悲觀,他認為三到五年內,這類產品無法普及。

未來 : 廉價盒子會毀掉VR行業的未來嗎?

華強北的競爭從來都是激烈而殘酷的。

和手機、充電寶、手環等行業一樣,價格戰一旦打響,所有的工廠都沒有回頭路,只能越做越便宜,VR頭顯的價格也在半年之內從199元降到了最低10元。

在中搜創投副總裁王歡看來,這就是中國所有電子產品的宿命,“越做越便宜,最終全部變成了電子垃圾,然後賣不出去。”

5

2017年2月10日,深圳華強北,電子商城內賣VR頭盔的店鋪。

從表面上看,深圳、東莞的工廠是VR頭顯山寨產業鏈的“罪魁禍首”,但真正在背後驅動這一切的卻是整個電子制造業的無奈。

王歡解釋了山寨電子產品背後的驅動力,一旦一個電子行業產品化之後,複制門檻就非常低,對華強北的兄弟而言,這非常容易。但是他們處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前端都沒有準備好,訂單數量、體驗質量都跟不上,“也許研發公司等得了三五年,但是工廠等不了。”

“他們只能先賺一些是一些,可能成熟期的錢他們就賺不了了。” 王歡認為VR頭顯和手機行業類似,“當小米、華為等品牌手機定位確立以後,就沒有這些小工廠什麽事兒了,他們只能去打之前的山寨機市場。”

回到VR頭顯產業本身,也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當工廠出貨的產品價格無限壓低時,暴風魔鏡等超過100元的眼鏡盒子的市場自然也會受到嚴重的價格沖擊。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現在市場上的VR盒子大部分出自工廠直銷,而創業公司或者巨頭的產品市場份額很小。

這輛高速行駛的廉價VR盒子列車終將會停下來,只不過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會以何種方式停止。

一種可能是高端VR頭顯在三年內成熟,成本降到用戶可以接受的範圍,VR內容供應也跟上,此時,VR盒子的生產工廠就可以調轉車頭,直接去生產高端VR頭顯。

另一種可能是,VR高端頭顯五年內也無法真正落地,廉價VR盒子的熱度會逐漸下降,當把市場上對VR抱有好奇心的市場都吃完一遍後,VR盒子也就謝幕了。

廉價VR盒子湧入市場是一把顯而易見的雙刃劍,一方面對於市場啟蒙意義重大,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VR,但令人惋惜的是,90%的消費者第一次接觸VR都是廉價盒子帶來的不太美好的體驗,很多VR創業者因此擔憂“廉價盒子會毀掉VR的未來”。

王歡認為,這確實會對未來高端VR頭顯打開市場增加一定的難度,本質上,用戶買單的就是用戶體驗和性價比,“只要把這兩項做好了,用戶就會買單。”

但我們能等來高端VR頭顯真正落地的那一天嗎?誰也不知道。 

VR 山寨VR 調查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64

華強北淘金客:逃離與留守

“以前,出租商鋪的價格都是我們說了算。現在是你要多大我們割多大,再談價格。”在華強北負責遠望二期的招商經理潘建東無奈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華強北的今時已經不同往日。

上世紀90年代,深圳電子商圈華強北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刻。這里的商家,生意好的時候甚至日入百萬。這里成為了許多年輕人南下淘金的第一站,在華強北擁有一家自己的店面是他們奮鬥的目標。

華強北彼時擁有一種罌粟般的魔力:上下遊供應鏈、信息流、物流以及人流在此處交匯,形成了這個龐大的電子集散地的內核。在最好的日子里,這里1平方米的櫃臺可以賣到30萬,一張商鋪申請登記表可賣到5萬。

那時的華強北,是創業者的搖籃,是草根的天堂。在這小小的1.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少誕生了50個億萬富翁,也孕育了騰訊、神舟電腦、同洲電子、金證、洪恩軟件等一批在國內響當當的知名企業。

隨著互聯網發展,線上電子元器件崛起,實體店人流逐漸稀少。電子商務掃蕩舊經濟,華強北失去了往日風光。技術浪潮起伏,財富在此聚散。有人留下了,有人散去了,華強北和它的淘金客們正在經歷一場漫長的蛻變。

以前,商鋪價格“我們說了算”

2013年3月,是華強北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由於地鐵7號線施工,華強北主幹道被圍擋,進入四年的改造期。

主街道被圍擋之後,交通不便、漫天塵土的施工環境讓人流量驟減,另一方面,線上的元器件電子商城呈現出銳不可當的勢頭。

改造期間,跑路潮、空鋪潮之說喧囂不止。高峰期時,離開華強北的企業大概在三四千家,這比鄭州或濟南等城市電子市場的總量都要大。

華強北街道2013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商圈中14家代表性單位,有13家日均人流量下降10%~20%,4家營業額出現下降,6家出租率降低,出現較大空置,並且有5家出現了租金下跌的情況。

新買主盤下已經虧損經營的舊樓,最後不得不在虧損中尋找下一任買家——店鋪頻繁易主成為常態。

“那段時間只能熬”,張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張堅的櫃臺設在遠望數碼城的二樓中心,原來主要做水貨手機的生意。和眾多來深圳的淘金者一樣,帶著夢想和幹勁一頭紮進了華強北。在他的觀念里,這里是創造奇跡的地方。

坊間有這樣的傳聞,華強北一條900米的街每年的銷售額能達到4000億元。一個月賺二三十萬對於肯吃苦的年輕人來說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不過,一夜暴富的神話最終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相反,隨著華強北商圈優勝劣汰的產業鏈整合,張堅在華強北開的檔口生意越來越差。

和其他地方論檔口出租的形式不同,在寸土寸金的華強北,大多數電子市場都是按平方米收租。一個看上去不到5平方米的小檔口,通常會有兩三家共享,而租金便宜些的櫃臺也常常被分割成幾塊,一張每日更新的水貨單,一個十幾元就能買到的卡西歐計算器,就組成了交易的店面。

在最困難的時候,張堅選擇了和別人合租,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櫃臺租給了三家人。但這樣的日子也沒有過多久。

如果說零售品牌直營店的崛起壓縮了水貨手機的空間,那麽深圳的大力度打擊走私手機市場則成為了張堅的噩夢。

此前,淘寶上3C類產品中,超過50%的貨源都來自華強北,每天吞吐蘋果的產品都在四五千部以上,貨源一斷,像張堅這樣的小批發商就會很“受傷”。並且,不少供水貨商存貨買貨的賣場自華強北改造起已經打出了轉型升級的口號,張堅不得不再找新的地方來維持穩定的客源。

“小賣家必須要適應商場的規劃和節奏,不過,表面上怎麽變化,生意還得繼續。”張堅關閉了自己的店鋪,還在尋找新的商機。

“朋友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潮汕人基本都會互相幫忙。”同樣在華強北起步的阿凱對這個地方也擁有著深厚的感情。

曾經山寨手機生意的衰敗讓阿凱和他的老鄉們苦不堪言。

“不用看網上的數據,單單是看遠望二樓這邊的店鋪就知道了。”在地鐵圍蔽期間,阿凱帶記者參觀過他的“戰場”。一眼看上去,過道兩邊都是做手機背殼的商家。而據阿凱介紹,在過去,這里大多數都在賣水貨手機或者翻新手機。

阿凱所說的遠望二期位於主街上,與一期毗鄰。開年之後,遠望二期開始了新一輪的招商,“等了一整天,也沒見幾個人過來問,更不要說租了。”負責二期的招商經理潘建東告訴記者。

與主街的熱鬧場景不同,記者走訪發現,遠望二期二樓店鋪的空置率達到了50%以上,大部分店面鐵閘緊鎖,而零落的商家也是閑庭信步,並無忙碌跡象。“以前,出租商鋪的價格都是我們說了算。現在是你要多大我們割多大,再談價格,就是這樣人家都不願意跟你談。”潘建東無奈地對記者說道。

阿凱告訴記者,作為山寨手機廠商,從事iPhone外殼業務所投入的資源並不需要太多,只要弄到iPhone的模具,然後迅速開工來搶占市場,同時,原有山寨手機的銷售渠道還可以重新利用,相比從事其他行業,做手機殼並不是完全的白手起家,只是將原有的生產產品更換而已。

“雖然和過去相比,每部手機賺的點數波動並不大,但是加上鋪租和人流量等因素,生意並不好做。”

尋找新名片

年後的第五個工作日,第一財經記者走訪華強北。彼時,每年一度的醒獅賀新春活動剛過,電子競技嘉年華也如約而至,給這里帶來了不少人氣。

店主手指在計算機上快速按下一些數字,店里的小工則忙著裝卸一盒盒不同品牌的手機。手拖車拉過的聲音夾雜著吆喝聲,對著店主問價的客人也不自覺提高自己的音量。

四年改造將華強北主幹道變成商業步行街,從深南大道入口到紅荔路出口,930米長的華強北,從此結束人車混流歷史。

此前,淘金客們熱愛的華強北已經經歷過幾輪變革。

1982年深圳特區成立不久,城區面積很小。原電子工業部、兵器部、航空局、廣東省電子局等單位迅速進駐當時相當於市郊的上步工業區,成立了一系列的電子工業企業,並建成了愛華、京華、華發等大廈。這時,還沒有華強北的概念,此處以電子工業生產為主。

彼時,一棟20層的深圳電子大廈拔地而起,不僅是深圳當時最高樓,也是全國最高樓——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深圳特區的地標。

1988年1月深圳電子集團公司正式更名為賽格電子集團,1988年3月28日成立了賽格電子配套市場,當時由來自深圳本地和內地的160多家廠商以及10家港商,以自營自銷、聯營代銷的方式經營。此時形成了華強北的雛形,上步工業區也從一個工廠區變成了一個國內舉足輕重的電子元器件交易市場。再後來,電子產品起家的華強北成了深圳一處商圈。

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初,華強北從最初的工業區向商業區升級,吸引不少百貨進駐;2006年開始,手機零售配件行業迅速占領市場並讓華強北名聲在外;在2013年3月,由於地鐵7號線施工,華強北主幹道被圍擋,進入四年的改造期。

封街減少了客源,但也正是這四年間,華強北憑借其完備的電子信息產業鏈,打造“創客天堂”,無人機、LED、機器人、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新型可穿戴設備等科技含量更高的產品正在成為華強北的新名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認為,華強北的未來應當是東京秋葉原。

改造後,華強北僅地下空間的增量就達200萬平方米。約有一半面積會發展消費電子的展銷,將電子商場從地面延伸到地下。另一半將引進餐飲、百貨、珠寶、休閑等項目,形成體驗式為主的商業業態。

如今的華強北主街兩邊形成較為明顯的不同風格,一邊是以賽格、遠望、曼哈等電子以及手機零配件為主的商城,而另一邊則是女人世界、茂業等商業區。這兩種風格在這條不到1000米的街道上共存著,風格迥異卻也和諧共存。

“對於華強北的改造一方面要保證華強北電子元器件的魂;另一方面,數碼安防、配套的生活服務也要有所承載,但如果只是改成純商業步行街,那這種改造是失敗的。”半導體應用聯盟副秘書長、獵芯網副總裁吳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而如今,電子元器件在華強北所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漸淡化,盡管賽格電子市場里仍有不少店面,但三三兩兩的客人詮釋了僧多粥少的行業情況。

在遠望電子商城,記者對比了兩家店面給出的報價單,華為P9全網32G的差價不過5元,而同款機型,京東報價比線下高出600多元。如此微薄的利潤難以維持高昂的租金,此時的華強北,一個一米長的鋪面,報價從5000到8000元不等。

線下生意越發艱難,不少人選擇離開,而仍然留下的只能擁抱轉型。

去與留

“沒有辦法,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即使虧損也要做。”

遠望數碼城二期所處大樓原來是一家免稅商店。潘建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總公司盤下這個地段的時候,商城是處於虧損狀態,經營了之後起色並不大。

由於與一期僅有一街之隔,龐源集團對於二期的規劃必須與一期區分開來,VR、無人機等新興智能硬件市場成為新的投資目標,而這個定位正好順應商圈的轉型升級。

實際情況不甚理想,“小的店面招不出去,像大疆那樣的大品牌不願意來。”談起招商進展,潘建東頗為頭疼,“一天下來,來問的人都沒幾個,更不要說租了。”

對比尚不成熟的無人機與VR產品,潘建東更傾向與大品牌合作打造線下體驗店,來提升鋪面出租率。“目前我們四樓半層都租給華為建線下售後中心,樓下也要改造一些鋪位給OPPO做展示廳。”

在華強北,沿街鋪面均以手機大廠為主。除此之外,就是小吃、餐飲等較容易吸引客流的小店。

華強北的傳統產業——電子元器件正逐漸通過網絡渠道分銷出去。

作為分銷商,老謝很早便到了華強北,從學徒開始做起,到如今擁有自己的公司,在華強北其完成了個人資產的原始積累。

如今老謝在華強北租用著一個櫃臺和一個40平方米的辦公室。樓下櫃臺接待客戶,樓上是專門的倉庫,整個公司員工不到十個人。

這種模式已經成為華強北的標準經營模式。在與電商的融合中,承擔不起昂貴經營成本的商家已逐漸撤出華強北,只留下接待客人用的小櫃臺作為提貨點。

電子元器件電商平臺獵芯網將辦公室選在了龍崗萬科旗下的一個互聯網產業園里,這里離華強北將近11公里。

對比華強北上千元一個小櫃臺,科技產業園價格更加適合互聯網公司,加上廠房改造的結構,實際使用空間比普通寫字樓高10%~20%。

而身處關外的電商平臺與華強北依然保持聯動關系。對於平臺來說,華強北是其向外界展示的一面窗口。

“用同樣的錢,在關外可以租到很大面積的辦公區域。互聯網電商教育用戶的過程已經過去,無論買賣都不需要把所有東西鋪設在上面(華強北)了,我們只需要(在華強北)設一個收發貨的地點就可以了,很小的一個據點。”吳波說道。

現在的阿凱主要打理網上的銷貨平臺,而華強北的店鋪主要做批發生意。

但由於IC元器件行業沒有什麽門檻,一兩個人就能撐起一個店鋪,平時這些人的工作就是幫朋友找貨,像手機上的一個小部件,打個電話,竄個場子就能找到,電商對於阿凱等人來說無疑是個搶飯碗的事,從主觀意願上來說,並不是太多的人願意去嘗試。但大勢所趨下,線上轉型能夠帶來更多機會。

走入遠望的一家店面,里面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正月初八開始,每天的手機批發量在2000部左右,而這些訂單大部分來自線上。

“(如今)櫃臺拉新業務的概率已經變得很小,現在去華強北的很多是工程師、老熟客或者企業買家,他們一般都在線上已經找好自己想要的,去櫃臺只是提貨或者看看質量。”吳波告訴記者。

轉型浪潮撲面而來,生存下來比什麽都重要。線上電商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為華強北帶來新的機會,如何把握機會成為留守的華強北人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70

深圳華強:控股股東擬在河北未來3-5年投資600億元

深圳華強5月16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擬在未來3-5年在河北投資項目6到10個,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爭取在雄安新區建設新能源總部和研發中心,爭取在雄安新區或者周邊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此外,還要利用華強特有的“儲熱+”技術參與雄安新區或河北其他城市的供熱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雄安新區和河北省綠色低碳發展。上述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尚處於商討、草擬、征求意見階段,簽約時間待定。目前在雄安新區尚未開展任何業務。

公告稱,5月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就華強集團在河北省的投資項目建設及以參與河北省(含雄安新區)建設為重點進行了深入交流。要點如下:

1、華強集團在河北的項目進展情況。華強集團先後建設運營了以電子產品交易和雙創基地為特色的石家莊華強廣場,開工建設了華強兆陽張家口 15 兆瓦光熱電站和大型文化科技主題公園“中華成語文化博覽園”,累計在河北總投資已達100億元。

2、華強集團在河北未來 3-5 年的項目計劃。華強集團擬在河北投資項目6到10個,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其中包括華強方特“美麗中國三部曲”項目、張家口華強清潔能源綜合開發項目和石家莊創意智慧產業園項目等。服從服務於雄安新區建設大局,爭取在雄安新區建設新能源總部和研發中心,努力把清潔能源產業做大做強。同時爭取在雄安新區或者周邊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推動雄安新區文化產業發展。此外還要利用華強特有的“儲熱+”技術參 與雄安新區或河北其他城市的供熱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雄安新區和河北省綠色低碳發展。

3、雙方商議在此次會見的基礎上,草擬河北省人民政府和華強集團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經詢問,上述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尚處於商討、草擬、征求意見階段,簽約時間待定。

據悉,目前,華強集團在河北省開展的業務包括:2011年開始開發石家莊華強廣場項目,並在該項目基礎上運營電子專業市場;2016年公司與石家莊新華區政府簽署了框架協議,在石家莊華強廣場的地理和產業優勢基礎上共同打造眾創空間。

公告同時提示風險,公司目前在雄安新區尚未開展任何業務。河北省人民政府和華強集團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尚未最終簽署,同時該協議對我公司業務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謹慎決策,註意投資風險。

深圳華強5月16日漲停,報收27.42元/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24

深圳華強異動公告:公司目前在雄安新區尚未開展任何業務

5月18日消息,深圳華強發布異動公告,稱華強集團在河北的框架協議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尚處於商討、草擬、征求意 見階段,簽約時間待定。框架協議簽約主體為公司控股股東華強集團,不是深圳華強公司。公司目前在雄安新區尚未開展任何業務。

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5月16日、5月17日、 5月18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

針對公司股票異常波動,公司對有關事項進行了核查,並詢問了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目前華強集團在河北的項目包括:建設運營了以電子產品交易和雙創基地為特色的石家莊華強廣場,開工建設了華強兆陽張家口15兆瓦光熱電站和大型文化科技主題公園“中華成語文化博覽園”,累計在河北總投資已達100億元。其中,石家莊華強廣場為深圳華強公司旗下項目(2011年開始開發石家莊華強廣場項目, 並在該項目基礎上運營電子專業市場;2016年公司與石家莊新華區政府簽署了框 架協議,在石家莊華強廣場的地理和產業優勢基礎上共同打造眾創空間)。

華強集團未來3-5年在河北的項目計劃包括:華強方特“美麗中國三部 曲”項目、張家口華強清潔能源綜合開發項目和石家莊創意智慧產業園項目等; 其中,石家莊創意智慧產業園屬於深圳華強公司石家莊華強廣場眾創空間項目的長遠規劃內容,該規劃希望努力將業務拓展至整個河北省地區。華強集團擬在河北投資項目6到10個,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該金額為預計金額,未來能否實現有經營、政策環境、行業變化等各方面的不確定性。預計深圳華強公司石家莊創意智慧產業園項 目的未來投資金額較小,因此不會對公司整體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同時公告強調,前述框架協議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尚處於商討、草擬、征求意見階段,簽約時間待定。框架協議簽約主體為公司控股股東華強集團,不是深圳華強公司。公司目前在雄安新區尚未開展任何業務。

除此之外,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或處於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在本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未買賣本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58

殺死最後一個華強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46.shtml

殺死最後一個華強北?
DT財經社 DT財經社

殺死最後一個華強北?

想當年王石在這兒給超市顧客裝過塑料袋,馬化騰在這兒給地方政府做過黃頁,這里曾是中國大陸交易額最大的商業街,據說現在還有人稱其為極客們心中的“麥加”……現在,你們居然說它已經死了?!

來源 |DT財經社(ID:DTcaijing)

作者 |  唐也軟

對於深圳以外的人來說,深圳早些年的名片就是華強北與世界之窗。

但是,華強北這張名片,讓深圳人又愛又恨。

關於華強北之生死,這里有一個新的視角

如果只看媒體報道,這條930米長的“中國電子第一街”曾經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衰敗。隨著我們的手機消費一路從“諾基亞”到“蘋果”、從山寨機到“小米”,深圳不再是“世界工廠”,華強北一米櫃臺也失去了一夜暴富的吸引力。

一切都要升級的大時代,山寨的華強北很自然地被看衰,“華強北,是時候離開了嗎?”、“誰殺死了華強北?”都是新近發表的大作。而哪怕7年前華強北就開始嚴打山寨,清退了2000多家手機商戶;今天的華強北,依然撕不掉山寨的標簽。

1

華強北真的死了嗎?這成了DT君開始深入探索深圳這座城市時,最先關註到的問題。

從諸多文章的描述來看,它確實具備了一個城市中心逐步走向崩塌的條件:在區域內部過度複制成功案例——數碼電子商業,從而擠壓了其它城市功能,以至於失去多樣性。一旦唯一的長處不再強勢,便泥沙俱下

一座持續生機勃勃的城市及其城市區域,應該是複雜而有序的。如何評判之?我們進行了一次艱難但頗有成效的嘗試:將深圳165個地鐵站周圍直徑1公里的區域劃定為輻射圈,對作為城市節點的地鐵站輻射圈進行數據描像,試圖為描述城市的複雜有序性提供一個新的視角,重構城市的認知坐標。

DT時代的倏然降臨,讓地鐵站輻射圈內可采集的數據極大豐富:大眾點評、高德地圖、中原地產、e成科技、百度地圖......將這些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形成了涵蓋商業、居住、吃喝玩樂等14個功能指標的城市區域綜合實力評價體系。

所以,在這個全新的視角下,華強北站在了哪里?

華強北仍然是一個有可能創造活力的街區

華強北這一區域的數據表現還真沒有想象中那麽喪,“你大爺即使老了,還是你大爺”,哪怕不複當年榮光。

東起上步路、西到華富路、南至深南中路、北抵紅荔路,占地面積僅1.45平方公里的華強北商圈內,一共有華新、華強北、通新嶺、燕南、科學館、華強路6個地鐵站,1號、2號、3號、7號四條地鐵線方正整齊地在區域內交叉。

由於站點分布密集,6個地鐵站點輻射區拼起來便覆蓋了華強北商圈全部區域。最中心的“華強北站”,綜合實力得分在深圳165個地鐵站中排進了前10。

2

從這6個站點輻射區的各項指標表現來看,功能多樣性倒沒有被華強北最突出的電子數碼特長完全抹殺掉,各項功能至少在數量上都展現了蓬勃的姿態。尤其是商業與休閑娛樂這兩項,體現出絕對的密度優勢,不過線上評論活躍度與消費力這兩個代表等級的指標表現不佳。

多樣性是維持街區活力的源泉。從這一點上來看,華強北仍舊是一個有可能創造活力的街區。

值得註意的是,華強北的“交通友好度”數值非常高,這得益於去年新增了一條可多線換乘的7號線。公共交通資源尤其是地鐵線路的投入,帶來的不僅僅是人流增加,更有開拓地下商業空間的各種可能。

3

不過,在華強北路街面櫃臺的店主眼中,這大概是將華強北推向死亡的一大幫兇。

因地鐵站施工而封路改造的過去4年,每一天都將他們的造富夢再打碎一些,熬不過的便也逃了——這也成為診斷華強北正在死去的一大證據。

這鍋地鐵背的多少有些冤,在華強北路主街剛被圈圍時的2013年,就發生了諾基亞被拆賣給微軟、黑莓被收購,電子數碼業的歷史進程,已經正式步入新的階段。

不妨來回望一下過去的華強北,從而能更全面地用數據描畫今天。

快40歲的華強北,按照政府當年的規劃,是要建設主打電子產業的上步工業區的。

如果不是深圳市政府經費不足,無法拆掉電子大廈多占的10米主路,導致現在華強北段的深南大道比西段窄了10米,這里應該會建起更多廠房。但歷史的吊詭之處就在於,道路的縮窄卻無意間為商業活力創造了條件,1988年賽格開辦的電子配套市場順風順水,將華強北推為深圳第一批發展起來的核心商業區域,工業相關功能反而逐漸遷出。

進入新世紀,誰也沒想到聯發科推出的低價芯片解決方案打破了手機制造業的技術壁壘,為山寨手機創造絕佳條件,華強北的山寨盈利模式迎來新的高潮,終於在2008年打敗中關村贏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名號。

頂端之後便是意外的失意,拋物線向下走,國家發改委批準深圳為全國首個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世界工廠要華麗轉身,華強北的先富者逐漸離開,衰退的故事開始一個接一個講起來。

計劃趕不上變化在深圳格外正常,被時代大潮推著趕著,城市就這麽風風火火地建起來了。華強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順勢而為是這位“大爺”取得昔日成就的主要原因,這也格外需要今天的華強北人有能力自發形成複雜而有序的區域體系。從14個細化的功能指標分別來看,華強北做到了麽?

商業足夠多元,但多元還未共榮

在華強北多樣性組成中,商業無疑是最核心的功能。華強北域內的6個地鐵站點中,有5個在商業規模一項上表現優異,商鋪密度大、類別多,可以滿足人民群眾豐富的購物需求。但整體看來,消費力仍舊保持在親民的階段。  

4

華強北早年的商業戰績威名遠揚不必多說。但在這個我們想象中應當密密麻麻全是配件或手機櫃臺的區域,電子數碼卻已經不是最強勢的一個商鋪品類。

從全部6個站點輻射區的數據來看,電子數碼相關的商鋪占比不到1/5,雖然電子數碼配件賣場排滿了區域中軸線“華強北路步行街”兩側,還是中心位置,但區域內其他類型商業繁茂得根本不像配角。服飾鞋帽店的數量比電子數碼的還要多,便利店/小賣部/超市遍地都是,看起來氣質最為不搭的珠寶商店,也能與它們和諧共存。

5

華強北的零售大業可以追溯到23年前,萬科投建的全國首家倉儲式平價超市萬佳百貨在華聯發大廈一樓開業。臨春節生意太好,王石也去超市里幫忙收銀裝袋。那時所謂電子第一街還沒形成氣候,去華強北必逛的地方是萬佳百貨。

跟想象不同,十幾年前開始的電子數碼的大爆發,並沒把綜合零售趕出這個區域。紫荊城、茂業百貨、女人世界、順電家居廣場等綜合零售漸次入駐。2003年第1期的面積就達到5萬平方米的茂業百貨,在21世紀初單店的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

但隨著傳統電子配件商業式微,這種多種商業業態組合顯得愈發詭異,相互之間差距拉開很大,我們甚至很難將元配件批發、綜合購物中心與一站式珠寶展示交易中心放在同一購物鏈條上。

從現在的數據來看,商業功能在完成區域功能多樣性時,本身也在演繹多樣性,但這種多樣性還沒有生出一個有序的平衡體系。並不寬廣的1.45平方公里內,已經出現發展不均的情況,直接體現在業態之間人氣的巨大差距上。

九方購物中心里充滿了年輕人,一樓奈雪の茶隊伍排得熙熙攘攘,相連的世紀匯商家們卻經營堪憂甚至跑到運營方樓下請願;曾經人擠人的華強北步行街如今顯得太過寬闊,數碼商場的空鋪率一直沒救回來;或許是因為珠寶本來就不是個熱鬧的生意,華強珠寶世界里也十分冷清。

星巴克的高度青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這家商業選址模板對華強北區域人氣的認可,但所有站點在休閑娛樂活躍度這項指標上都表現得不溫不火,也是活力不夠高的一個證明,這讓我們不由得對多元業態是否真的可以共生共榮產生懷疑。

商務和交通功能也開始刷存在感

對於華強北這樣一個商業出盡風頭的城市區域,其余城市功能都屬於圍繞它匹配的次要功能。

先看商務功能。華強北並非典型的商務區,區域內公司人聚集最密集的站點是華強北站-華強路站,公司人數量不及CBD市民中心站的1/5,即使跟老街相比,也只到一半。或許是由於我們的商務指標選取原因,一米櫃臺就能開業的數碼公司與正在被華強北十分重視的創新創業公司,可能都會逃出指標監測範圍。

6

當下,商務功能這一項正在被更多地提起。盡管商業見強,華強北還是能講不少創新創業的故事。1998年的馬化騰在賽格科技園二棟東的一個辦公室內,一邊給地方政府寫黃頁賺錢一邊把QQ養大。只是,我們更熟悉的華強北創業是一大波圍繞著電子產品櫃臺的造富故事,一米櫃臺後面是一條完整的電子產業鏈,從珠三角的某個工廠一直連到物流末端。

現在的創業故事又升級了——建起創客中心,要做硬件矽谷。要做這事兒全靠過去幾十年創業的積累,比如電子櫃臺背後的產業鏈可以提供“智能硬件生態系統”,比如山寨手機公司可以提供“創客”,再比如騰訊可以投資重點扶持硬件創業公司。

除了商務,華強北交通功能的存在感也越來越強。封街修地鐵引起商戶們強烈不滿可能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是,被地鐵改造的華強北,向下挖掘空間能為商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居住指標大概是華強北指標中最不顯眼但也最不會被改造的,區域內的居住功能主要集中在燕南與科學館兩個站附近。這塊居住區處在大劇院與華強北之間,實際上是兩個中心的居住輔助區。與華強北緊密相連,保證了居住便利度。

重塑華強北氣質,需要時間

我們在上面將華強北的各項指標得分拆為兩部分進行分析,其實已經可以回答“華強北真的死了嗎”這個問題。

重新將14項指標合起來之後,再來具體感受下華強北的氣質。

正如前面提到,華強北仍具備活力型城市區域基本品質:多樣性。但是這些多樣的功能內部暫時失去了穩定的運行秩序,表現在數據上就是,商業等級已經拔高,但消費力仍停留在較低的水平;各項功能規模都龐大,但能凸顯該區域對年輕城市人吸引力的休閑娛樂活躍度一項表現並不好。

城市更新可能是造成氣質分裂的主要原因。華強北在穩住原有電子商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零售與創新,希望以此來找到新的增長點,曾經很好地支撐“中國電子第一街”運行的複雜系統,需要重新適應達到新的平衡。這需要時間,當然也可能會重組失敗。

華強北style並非個例,我們將深圳地鐵站點輻射區中特征相似的歸到一起,發現與華強北站特征最為相似的是老街站,同是正在進行城市更新的老兄弟。獲得這一發現的前提是,我們用海量數據完成了對深圳165個站點輻射區的考察,每個站點都生成了14項指標,華強北是其中一個研究樣本。

華強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