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華盛頓的美國律師到內地公幹,上飛機前搵賓架 P,要求代訂陸羽飲茶,賓架 P叫左丁山訂位,當然照辦。呢位律師 A自一九九七年到陸羽搵位被拒後,對陸羽着咗迷,每次有機會來港,都會去陸羽飲茶,連張點心紙都攞番華盛頓做紀念品,無他者,外國人來港見到有超過七十年 歷史嘅茶室,自不然想知多啲,外國人到中國做生意,事先睇埋一啲英文書,例如 How To Do Business in China之類,但係呢啲書只屬皮毛。例如呢日佢一坐低,問起李嘉誠,佢已經知得好少,問吓 David Tang(因睇 FT專欄),就知道佢對香港舊事無認識。
賓架 P打張好牌佢上,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咗一本新書,叫做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Biography, edited by May Holdsworth and Christopher Munn,買咗之後,可以知道香港好多舊人物與舊事,例如鄧永鏗嘅祖父鄧肇堅爵士。呢本書邊度有得賣呢?左丁山去過中建大廈嘅 Dymocks,唔見有噃。賓架 P話:「去大書局啦,九龍辰衝、中環香港圖書中心吖嘛!」兩間即係一間啫,彼此相通嘅,飲完早茶就帶律師 A行去安樂園大廈地庫嘅香港圖書中心,雖然好近文華酒店,律師 A話未到過。呢間書局服務好好,即刻搵到,書架上有三本,我地一人一本,買咗先,價錢並不便宜,五百零頁,賣四百九十五元。
呢類書供參考用,平時唔會睇嘅嘞,但要搵番香港幾代前嘅名人資料,呢本書確實資料詳盡,譬 如劉鑄伯( 1867-1922,第 246頁),就係屈臣氏買辦,保良局、東華三院總理,廣華醫院創始人之一。關於何東( 1862-1956)就更寫得詳盡,有關十九世紀之英國人在香港嘅故事佔了不少篇幅,現代人有李小龍、林黛等等。如果要搵一本英文書關於香港舊人舊事嘅 話,呢本應該係最權威,報館資料室起碼要有一本啦!今天之年青記者對舊事認識少,不求理解,上星期睇「蘋果日報」講選委會選舉,提到高等教育界,將中大榮 休教授閔建蜀列入內地學者之列,錯得離譜,閔公係新亞書院學生,未畢業就攞獎學金去咗佛萊堡大學( Freiburg),曾師從海耶克,得博士學位後到新加坡大學教書,後返回新亞做教授直至退休,點計都算係本地學者啩?
| ||||||
引發“最壞私有化”的深航案,開審第二日因被告人病發而中止。那場驚天並購案背後的疑團,尚無從揭開◎ 本刊記者 羅潔琪 文loujieqi.blog.caixin.com “我不怕死。我是坐過牢的人,最多再進一次。 ”約七年前,時為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深航)實際控制人的李澤源,曾如此對他的朋友說。 一語成讖。2013年4月9日,57歲的李澤源走上刑事被告席接受審判。不同于當年競購深航時的意氣風發,如今他面臨著人生第四次牢獄之災。 李澤源,曾用名李宜時、李宜興,遼寧興城人。在上世紀80年代,他曾擔任38軍汽車應急幹部。他身材不高,戴一副黑邊眼鏡,說話一口一個 “妹子” 。 “印象中,他是大聲講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講義氣的東北漢子” ,其一熟人如此描繪李澤源。 他以往的人生,有14年是在監獄里度過的。1979年在長春,23歲的李澤源因銷贓罪被處有期徒刑兩年; 1988年在廣東,他因詐騙罪被處有期徒刑三年;1994年,他又因偽造證件、詐騙和走私罪被解放軍總直屬隊軍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據說因有高人護佑,服刑九年之後,2003年1月李澤源被准假釋。次年,他把名字改成“李澤源” 。他認為自己命里缺水,冀望左右逢源。 出獄後的第三年,他果然迎來了人生最為璀璨的光景。2005年,國有企業深航股權大洗牌。外行人李澤源半途殺出,參與爭奪,最後贏得深航65% 的股權,深航實現了私有化(相關報道參見財新《新世紀》2010年第12期封面報道: “最壞的私有化” ) 。 但是,禍福相依。 當年收購深航,讓李澤源等人旗下相關公司深陷債務,拆東牆補西牆,為李澤源第四次牢獄之災埋下伏筆(相關報道參見財新《新世紀》2010年第27 期: “清算李澤源窟窿” ) 。2013年3月左右,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起訴李澤源涉嫌挪用資金罪。 與其同案被訴的還有5名原深航高管,包括原深航董事長趙祥,原深航總經理、董事李昆,原深航董事、監事會主席徐海偉,原深航董事、西北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彪,原深航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謝雲雙。 ”6人被控在近兩年時間內,挪用深航資金20.3億元左右,用于李澤源等人所控制的公司償還債務,其中7.5億元資金未歸還。 4月9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對該 案開庭審理。 緊急休庭 盡管李澤源自稱不怕再經一次牢獄,但是,如今的李澤源已年邁體衰,甚至經不起一場庭審。從庭審第一天起,李澤源就因腰椎間盤突出過於嚴重,需要法警攙扶才能站立。 庭審第二天,即4月10日下午五點左右,被告席上的李澤源突然鼻子大量出流,鮮血淌入嘴里,沾滿牙齒。參加庭審的律師告訴財新記者,李澤源當時 說,他血壓肯定超過180了,旁邊的法警趕緊讓他離開法庭,法官當即宣告休庭,庭審中止。 該律師介紹說,此前的庭審中,主審法官比較耐心、認真,光是法庭詢問階段就花了近兩天的時間,給了每個被告人充分的陳述時間。在中國當下的司法實踐,這是難得一遇。 當天的庭審原計劃持續到晚上八點鐘。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法官還安排被告人們吃點東西,讓辯護律師們休息,準備下一步的質證環節。但質證剛 開始,李澤源已再也無法堅持。前述律師說,畢竟他被關押在看守所將近三年了,身體狀況很差。 同案另一被告人趙祥,原深航董事長,後來因病獲准取保候審。4月9日,年過七旬的他穿著病號服進入法庭,隨行有醫生,而且手持氧氣袋。 趙祥因與李澤源的合作中發生衝突,後來反目成仇,是深航案的舉報 者。但是,其當初在深航的行為也涉嫌犯罪,最終淪為被告人。 9日上午,法庭首先進行了非法證據排除程序。被告人之一,原深航監事會主席徐海偉對法庭稱,他受過刑訊逼供,偵查機關所獲取的口供是非法的;被告謝雲雙也稱在偵查階段患病,受到了誘供。該非法證據排除程序是封閉式的,只有徐海偉和謝雲雙本人及其律師參加。其他律師和旁聽人員全部被要求離開法庭。 據財新記者瞭解,法庭沒有認定謝雲雙關於非法證據排除的請求,但對於徐海偉的請求,法庭認為,檢方沒有足夠證據否定非法證據的存在,法庭將要進一步調查。 驚天大競購 為完成對深航股權的競購,李澤源在2005年3月匆匆成立了項目公司深圳市匯潤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匯潤公司) ,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李宜時(即李澤源) 、趙麗、秦畹江、宋祖玉四名自然人股東發起,其中李澤源個人持股89%,後三者在此後的一系列運作中並未現身。曾參與李澤源收購的人士稱,李僅借用這些人士的背景和名聲為收購打點關係。 不過,僅有區區1000萬元註冊資本的匯潤公司,本身並不具備“淨資產不低於15億元人民幣,資產總額不低於30 億元人民幣”的競購資質要求。 李澤源又找來哈爾濱億陽集團,攜手競購,最終以27.2億元的“天價”競買下廣發銀行持有的深航65%股權,獲得對深航的控股權。 事後的發展證明,億陽集團無意于取得深航股權,其僅充當了匯潤公司的“跳板” 。億陽集團在2006年將競拍後持有的深航10%股權,轉讓給匯潤公司。 盡管獲得這些支持,但是競拍所需的真金白銀仍是李澤源的最大難題。贏得拍賣後,匯潤公司甚至還未籌措到第一筆30%的股權款8.16億元。李澤源為此四處奔走。 在此關頭,原西北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彪登場。劉文彪不僅為李澤源引來了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約5億元的資金,亦幫助其解決了因所付股權款未達到預定的80% 數額,而無法完成股權過 戶的難題。2005年11月,在劉文彪旗下公司提供1億多美元擔保的支持下,匯潤公司將所持深航20%股權抵押,從而得以順利完成股權過戶。 在收購深航時,因為競爭對手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施壓,李澤源將所持匯潤公司股份全部轉給趙祥。事後證明,實際上是由趙祥代持股份。 國航一個重要的反對理由是,李澤源當時在假釋期間,仍是戴罪之身,而且李澤源還有相關犯罪記錄。 收購完成之後,趙祥成為深航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而李澤源則置身幕後,以深航高級顧問身份遍訪各地政府官員,以在各地開設分公司以及開通相關航線為條件,在各地從事房地產開發。 當時已67歲的趙祥,是李澤源的東北老鄉,曾任遼寧錦西煉油廠廠長,1982年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之後出任遼寧省錦州市市長,1989年出任遼寧省葫蘆島市市長。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退休後,趙祥往來于遼寧和深圳之間,多有人脈,在深圳本地也有著自己的生意。 趙祥浸淫官場多年所獲的人脈關係,正是李澤源所看重的。 挪用資金指控 2007年,新華人壽原董事長關國亮涉嫌侵佔、挪用資金被查。曾從新華人壽拆借資金的李澤源暫避風頭。其間,趙祥低價賣出深航在沈陽的翡翠城項目地塊。據一原深航高管稱,此事導致趙李兩人徹底互失信任。 盡管李澤源認為趙祥只是名義上的董事長,但是,在法律的效力上,趙祥是深航的法定代表人。經過鬥爭,2008年,趙祥卸下深航董事長一職,由李澤源之子李默出任。 此時兩人已然反目成仇。他們的怨恨成為深航案的導火索。趙祥被踢出局之後,開始舉報李澤源。而舉報者最後也淪為被告人,則因趙祥涉嫌參與多筆資金騰挪。 據起訴書稱,關於挪用資金罪,檢方主要指控了七項犯罪事實。 2005年12月,李澤源、趙祥和徐海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了深航收購大成飯店項目的資金6億元,用于東方集團財務公司及李澤源個人控制的深圳市匯潤投資有限公司。上述資金案發前尚未歸還。 2006年4月,李澤源、趙祥、徐海偉挪用深航投資重慶 “駿逸·第一江岸”房地產項目的資金人民幣3億元,用于匯潤公司償還債務。2009年9月,匯潤 公司已歸還深航1.5億元。 2006年6月至7月,李澤源、趙祥、李昆、劉文彪和謝雲雙挪用深航預付租賃飛機的資金10.2億元,用于匯潤公司和劉文彪個人控制的西部租賃公司償還 債務。 2008年11月,該筆款項歸還深航。 2006年9月,李澤源挪用深航收購廣州空港酒店項目的資金6000萬元,用于匯潤公司償還債務。後來,該筆款項歸還深航。 2006年11月,李澤源挪用深航預付廣州基地基建工程的資金3000萬元,用于匯潤償還債務。2009年8月,該筆款項歸還深航。 2007年1月,李澤源挪用深航預付配餐樓工程的資金500萬元,用于匯潤公司支付咨詢費。2009年8月,匯潤公司歸還此款項。 2007年7月,李澤源挪用深航資金1500萬元,用于匯潤償還債務。2009年8月,已經歸還深航1000萬元。 一名旁聽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對於這一系列指控,李澤源和趙祥在庭上互相指摘。 李澤源稱趙祥才是匯潤公司和深航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05年,他出資890萬元成立了匯潤公司,是最大股東。 他的假釋期截至2008年8月。2005年底或者2006年初,因深航股東之一國航公司施壓,他與趙祥簽署了代持股協議,並委托趙祥擔任法人代表。 李澤源稱,從那以後,他就失去了對匯潤公司的控制,對深航公司的經營活動也沒有決策權。他主要是負責公關,到北京為深航跑人際關係,要飛行時刻表和航線等。 2008年,其假釋期滿,李澤源威脅趙祥,方爭回匯潤公司的控制權,進而實際接手深航。 不過,趙祥否認李澤源的說法,稱李澤源才是匯潤公司和深航的幕後操控者。當法官問他為什麼在一系列合同上簽字時,趙答稱,李澤源讓他簽,他就簽了。其他人都簽了,他是最後簽的。 由於庭審因故中止,質證和辯論程序並未完成,法院還將擇期繼續開庭。 指控罪名變遷 深航案案發于2009年11月。盡管案發地在廣東,但由於牽涉廣泛,案件偵辦由相關部門指定北京市公安機關負責。 據檢方起訴書介紹,2009年11月29 日,李澤源以涉嫌挪用資金罪被監視居住,第二年6月17日被逮捕。趙祥則于2010年3月26日,因涉嫌詐騙罪被監視居住,同年6月17日以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逮捕。李昆和徐海偉、劉文彪、謝雲雙也在2009年至2010年間被採取強制措施,涉嫌罪名均有不同。 2011年1月27日,北京市警方以趙祥、李昆、徐海偉、劉文彪涉嫌合同詐騙罪,謝雲雙涉嫌挪用資金罪,向檢方移送審查起訴。因案件“重大、複雜” ,該案曾三次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並退回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兩次。 到2013年3月,北京市檢方正式提起公訴,六人被指控的罪名,均為挪用資金罪。此外,李澤源還被控偽造公司印章罪。檢方指控,李澤源指使孫繼民(另案處理) ,于2006年4月非法制作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世紀晶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北租賃有限公司、東方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的印章各一枚。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北京市公安局向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提交的《起訴意見書》中,警方認為李澤源等人的行為涉嫌合同詐騙罪。 《起訴意見書》稱,2004年4月至2009年11月間,李澤源伙同趙祥、徐海偉、李昆、劉文彪等人,為達到詐騙深航資金的目的,在明知自身既無資質又無資金,根本不具有收購深航公司實際股權實際履行能力的情況下,由深圳市匯潤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欺詐手段取得深航公司65% 股權,從而取得對深航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公安機關認為,李澤源收購深航這一行為本身就是詐騙。但該案的一名辯護律師向財新記者解釋說,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收購國有企業,要經過政府多個部門的審查,李澤源不可能通過欺詐手段取得股權。前述警方《起訴意見書》還認為,李澤源等人利用非法獲取的深航公司控制權,通過深航公司與其他公司簽訂虛假經濟合同,虛增利潤進行分紅等方式,騙取深航公司人民幣22.85億元,用于匯潤公司償還收購深航公司股權過程中形成的借款,支付股權轉讓餘款以及由李澤源個人使用。 但前述律師認為,最初公安機關認 為的合同詐騙罪,顯然不能成立。因為所謂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財物。可是案卷顯示,很多交易行為是真實發生的,並非虛構。檢察院最後以挪用資金罪起訴,是花了工夫去研究的。 從合同詐騙罪到挪用資金罪,從量刑後果來看將大為減輕。根據 《刑法》規定,合同詐騙罪,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而挪用資金罪的最高刑罰是十年。 另外,檢方最終還剔除了偵查機關的一項重要的指控,即深航在多個省市獲取土地的行為。 前述 《起訴意見書》稱,李澤源和李昆、徐海偉等人涉嫌利用深圳市深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深航公司在各地建立基地、設立分公司需要用地為名,在沈陽、無錫等地獲取土地共計47.2萬平方米,以支付土地出讓金、土地轉讓 方式騙取深航公司資金共計人民幣14.5 億余元。 而檢方的起訴書只保留了一項關於房地產方面的指控,即2006年4月,挪用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重慶“駿逸·第一江岸”房地產項目的資金3億元,用于匯潤公司償還債務。 此外,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時,除了目前被檢方起訴的前述六人外,還有四人被指控犯罪。其中包括原深航公司監事郭迎軍。郭同時是深圳市深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深圳市中源信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他先是被以涉嫌詐騙罪監視居住,後被以涉嫌職務侵佔罪逮捕。 另一位是原廣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副行長高豔,她曾被指控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 原深航辦公室副主任兼物資採購中心副總經理孫繼民、深圳市寶安彭氏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武,也曾被警方指控涉嫌挪用資金罪。 而最終由北京市檢方提起的公訴,提及孫繼民被另案起訴,對其他三人的情況,未有提及。 當年轟動一時的驚天收購,終結于一場刑事審判。警方和檢方曠日持久的偵查和審查起訴,以及對起訴事實和罪名的反複斟酌,旁證了此案的複雜性。 當初尚在刑罰假釋期內的李澤源,作為航空業的外行人,何以能左右逢源,騰挪資金進行一場大收購,僅就目前公開的起訴內容來看,還有很多疑團無法揭開。 而庭審持續了兩天就因李澤源身體狀況而中止。李澤源曾在法庭上稱,他也遭到逼供,有部分口供不真實。但是,他沒採取直接對抗的方式,而是在簽筆錄時用了其他類似的簽名,悄悄留了記號。 李澤源,這個大半輩子都在刀尖上跳舞的精明商人,未來將如何自辯?第四次牢獄是否是他的人生終局?還有待下回庭審分解。 本刊記者盧彥錚對此文亦有貢獻 |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12 08:54 編輯 新“蘋果三劍客”: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作者:格隆匯 天成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論詩》 清·趙翼 自古以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王朝更替、鬥轉星移,萬事萬物都在不斷變化革新當中,舊的事物會慢慢褪去,新的事物則會不斷興起。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迎接和擁抱新的東西,如此,才不至於落後於人。對於正處於轉型升級大窗口期的中國而言,各行各業,萬象更新,尤其在眾口難調、競爭激烈的科技圈更是如此。 科技業是一個更新換代極其迅速的行業。你能想象,世界上第一臺真正具有實用性的移動電話出現於1985年,當時這款摩托羅拉的產品重量達到了驚人的3公斤,功率竟然達到了3瓦特,僅僅30年過去,今天我們所用的智能手機平均重量只有300克,功耗只有500毫瓦,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科技的進步。 蘋果引領科技變革,蘋果劍客們受益 科技為王的時代,我們必須密切跟蹤科技的進步,而毫無疑問,蘋果公司當前在這一領域擁有至高無上的榮耀。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憑借著無與倫比的高超技藝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和福利,未來,相信在智能穿戴領域,蘋果還將引領世界潮流,引領科技變革。 所以,在資本市場,那些頭頂“蘋果光環”的小夥伴們,因為能夠分享蘋果的快速發展,一躍變得更加顯貴。這些“達官貴人”如:瑞聲科技(2018.HK)、富智康集團(2038.HK)和舜宇光學科技(2382.HK),號稱“蘋果三劍客”,相信大家都已熟知,市場也願意給予相當的溢價。 舊“蘋果三劍客” 這三劍客經過一輪蘋果成長的沐浴,已經羽翼豐滿,後續機會當然還有,但也許不多。此時,我們當關註的是那些具有潛力的新“蘋果劍客們”,這些公司還沒有被市場完全認知其價值,或因為剛上市不久、或是業務與蘋果沒有直接關系但卻是頂著“蘋果概念”的不錯公司、或是股東背景非中資等等原因。然則他們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新生代的“蘋果劍客”,因此,我們不妨來領略下他們的風采,瞧瞧這些後起之秀價值如何。 新“蘋果三劍客”:安捷利實業(1639)、高偉電子(1415)、丘鈦科技(1478) 可以發現,與原“蘋果三劍客”相比,新的“蘋果三劍客”市值都較小,PE估值也更低(安捷利88倍PE,因為考慮到其從事柔性封裝基板業務之蘇州工廠二期已於二零一四年底前基本完工,市場預期不久將為其貢獻大幅利潤)。 新三劍客之性感: 1、高偉電子(1415):蘋果直接供應商,未來潛力無限 背景:高偉電子主要生產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機的倒芯片相機模組,原先在2008年於韓國創業板科斯達克上市,但公司在2011年的一項私人股權收購後摘牌。在2009年,高偉電子成為蘋果產品的相機模組供應商。根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IBS),高偉電子現時是世界上第六大相機模組生產商,並於2013年擁有5%的全球市場份額。該集團主要向蘋果、LG電子和三星電子供應產品。 高偉電子的性感之處: (1)純正的蘋果概念股 公司是所有蘋果概念港股中,蘋果占其收入最高的公司,去年達78%。也許這樣,大家可能會認為公司的單一客戶風險太大,但是由於客戶是蘋果,則可另當別論。蘋果對於審核供貨商非常嚴謹,打進蘋果供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穩定情況下,蘋果很少換供貨商。未來,公司如果加大產能發展其他智能手機客戶,將會極大增加公司收入來源。 (2)業績確定高增長:倒芯片相機模組增長潛力無限 集團向蘋果公司供應的倒芯片相機模組應用於iPhone / iPad的前置攝像頭,這些倒芯片相機模組較為薄而且重量較輕(與COB設計相比)。倒芯片相機模組的平均售價較COB高2.5倍,這導致前者擁有較高的盈利。由於其平均售價較高,導致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唯一使用倒芯片相機的智能手機品牌,而目前只有數家供貨商包括夏普、LG伊諾特、索尼和高偉電子向蘋果公司供應倒芯片相機模組。夏普和LG伊諾特供應後置攝像頭,而索尼和高偉電子則供應前置攝像頭。由於蘋果公司對這些產品的要求嚴格、認證過程較長,以及市場參與者需要有強勁的研發能力,所以對希望進入該市場的企業來說,入行門坎較高。自2009年起,高偉電子與蘋果公司就iPhone / iPad的前置攝像頭展開合作,而該集團現在已是蘋果公司的高級相機模組供應商。 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看點: 一是Iphone6的持續增長。公司去年生產線為配合Iphone6,於上半年空置了一段時間作自動化的升級調整,導致了去年上半年出貨量同比下降了7.6%。今年以上原因已消除,再加上Iphone6銷售理想,在去年上半年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這部份將錄得大幅增長。 二是有預期公司業務將擴展到蘋果產品的後置鏡頭。基於公司擁有與蘋果的良好往績和FC技術,加上Sharp可能推出後置鏡頭模組業務,公司有望成為蘋果後置鏡模組供應商之一,為公司帶來業績新的業務增長點。 估值: 高偉電子是一家大型韓資企業,上市時獨家保薦人又是外資摩根士丹利,這樣的組合能吸引外資的資金,但往往忽略了國內投資者,這導致其上市後居然破發,不過隨著國內資金越來越認識到這種低估值但增長確定性高的股票之價值所在,其股價也一路走高。 高偉電子股價走勢 目前其PE達到15倍,與瑞聲、舜宇20—30倍的PE相比,還是有一定估值優勢的,不過近期漲幅有點大,風險還請自行把握。長期來看,絕對是一只值得跟蹤的潛力新星! 2、安捷利實業(1639):蘋果與軍工概念齊飛,受益未來可穿戴市場增長 安捷利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柔性電路板(簡稱FPC)設計、制造、銷售、SMT裝配和COF模組服務的香港上市公司,產品廣泛銷往日本、韓國、美國、歐洲及大中華地區。目前公司總股本9.73億,大股東中國北方公司,持股占比37%。二股東歌爾聲學持股29.9%。 中國北方公司是中國是做軍火的軍工企業,中國兵工集團和中國兵裝集團各持有50%中國北方公司的股份。安捷利實業是歌爾聲學關鍵材料供應商。 關於安捷利實業具體情況,可以參考之前格隆老師的文章:格隆匯“珍珠白菜系列之四”:安捷利實業(1639.HK),里面對安捷利有詳細、精彩的分析,這里我就不重複了。 關於安捷利走勢:作為前段時間港A股最先啟動的大牛股之一,安捷利最高從1塊左右漲到3.8塊,漲幅3.8倍。這段時間港股回調,安捷利也是最先回調的股票之一,從3.8塊到2.5塊,而這兩天看其走勢,似有啟動跡象,也許第二波馬上來臨,我們且看且分析。 3、丘鈦科技(1478):攝像頭模塊市場老三,間接的蘋果概念股 丘鈦科技去年12月初才上市,其產品主要面向中國品牌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制造商的中高端攝像頭模塊市場。按2013年的收益及銷量計,公司在中國攝像頭模塊市場分別排名第二及第三,而按分辨率在500萬像素及以上的攝像頭模塊收益及銷量計,公司在中國本土均排名第二位。2011-201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23.1%和108.7%。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聯想、中興、宇龍酷派、TCL、步步高及海信,其中聯想、中興及宇龍酷派亦為2013年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也屬於公司同期的前5大銷售客戶。其中,2013年公司是酷派的最大的攝像機模塊供貨商。 中國攝像頭模塊市場由少數國內主要參與者領導,其余市場則高度分散。中國制造商主要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包括丘鈦科技、舜宇光學科技、信利國際及歐菲光等擁有技術及市場份額優勢的制造商。 也就是說,丘鈦在攝像頭模塊這塊和舜宇光學是競爭對手,不過市場份額沒有舜宇高,目前其估值比不上舜宇是合理的,因為舜宇還有其他概念,如車聯網(生產車載鏡頭)等,不過受益於攝像頭高端化,智能設備持續增長,丘鈦科技還是有增長潛力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舊的“蘋果三劍客”正活躍在市場當中,新“蘋果三劍客”已經悄然登臺,是否會新人換舊人我們不得而知,但能夠肯定的是“新劍客”將繼續成長,往後必將占據屬於他們的一席之地。 未來智能手機仍將平緩增長,可穿戴之風也已經呼嘯吹來,上一波蘋果引領的智能手機之風造就了舊“三劍客”中瑞聲科技30倍(2.3塊—60塊)、舜宇光學43倍(0.46塊—19.76塊)的漲幅(富智康做代工的,就不提了),而這一次,蘋果或許還將繼續引領可穿戴設備之風,如此,咱們的新“三劍客”未來走勢將如何演繹?我們拭目以待。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在國會首次亮相講話時誓言,今年年底前要完成一次歷史性的美國稅法改革,全盤推翻奧巴馬醫保系統以及進行監管系統的徹底改革。這些任務,哪項都不是容易完成的。
然而,在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面前,特朗普面臨一個更為緊迫的問題:他沒有足夠的人手,準確的說,是缺乏大量的人手。
94%的空缺
協調總統競選和白宮政權交替的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合作關系(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發布的報告顯示,特朗普內閣總共有549個主要職位。這些職位中,目前只有15個提名已經得到參議院的批準,還有18個提名等待批準,而516個席位至今仍然沒有提名人選,空缺占職位總數的94%。
而需要得到參議院批準的內閣成員職位還只是特朗普內閣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內閣職位,包括政治提名人選的職位其實不需要得到參議院的確認,只需要特朗普的提名就可“上崗”。
目前只有15個內閣提名被確認的狀況,也使特朗普遠遠落後他的前任:8年前的此時,即2009年2月底,奧巴馬政府當時提名的30個內閣成員都已經得到參議院確認;2001年同期,小布什的19名內閣成員已經得到確認;克林頓同期有25位內閣成員已經得到確認。
分析人士將內閣大規模的職位空缺,歸結於特朗普過渡團隊此前沒能對提名人進行仔細篩選和背景調查。最近3位被提名內閣成員先後因醜聞而退出,更能說明這一點。
然而,特朗普上周將提名確認滯後歸咎於參議院民主黨人的攪局,導致“動作太慢,而讓拖延程度達到歷史紀錄”。
忙著招新人,也忙著換“舊人”
在到處尋找合適的新人填充內閣席位的同時,特朗普還在忙著為那些已經出現問題的內閣成員尋找替代人員。此前因陷入俄羅斯問題“撒謊門”而辭職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特朗普已經提名陸軍中將麥克馬斯特 (H.R. McMaster) 接替;勞工部部長提名人選普茲德(Andrew Puzder)陷入“家暴門”和“雇用非法移民門”事件而退出提名後,特朗普在24小時內提名了佛羅里達州法學院教授阿克斯塔(Alexander Acosta)。還有此前陸軍部長提名人選,億萬富翁韋拉塔(Vincent Viola)因為商業利益分歧退出後,特朗普仍然在尋找接替他的人選。
特朗普招人為什麽這麽慢
目前內閣多個重要職位人員遲遲不到位,特朗普的“過度參與”被認為是一個重要原因。通常,在特朗普提名一位內閣部長人選後,這位提名人可以指定自己的副部長等人選,但現在,這些副部長等人選通常要經過白宮的“點頭”才能到位。
根據CNN等美國媒體報道,白宮官員曾多次否決之前對特朗普發表過批評言論的政府機構人選,盡管這些候選人都擁有合格的簡歷並得到共和黨高層內部的認可。例如,教育部長德瓦斯(Betsy Devos)曾推薦過一位教育部要職人選,但被白宮駁回,原因是,這個人“曾經為一個與特朗普政策背道而馳的組織工作過”。還有,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提名的副部長和助理部長等要職候選人,都被白宮以“太偏自由化立場,同特朗普政府不合拍”的願意而駁回;再有就是在目前最缺人的美國國務院,國務卿蒂勒森曾提名了多位副國務卿和助理國務卿等候選人,但最終都被白宮以“同特朗普總統的外交政策有嚴重分歧”而駁回。
“白宮招人首先必須要看見的一條是,對總統的忠誠。”一位白宮高層官員告訴美國媒體。
6樓提及
CEO 黎嫁嘛, 人地唔係白出糧
7樓提及6樓提及
CEO 黎嫁嘛, 人地唔係白出糧
他袋一銀美元人工呢....
8樓提及7樓提及6樓提及
CEO 黎嫁嘛, 人地唔係白出糧
他袋一銀美元人工呢....
有分紅
9樓提及8樓提及7樓提及6樓提及
CEO 黎嫁嘛, 人地唔係白出糧
他袋一銀美元人工呢....
有分紅
間公司好似唔派股息,只派Option....
做到死都仲要做,為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