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悅控股(653)噚日喺土瓜灣大本營開股東會,主席葉俊亨同華華講,嚟緊會放多啲時間搞醫學美容,佢仲親自試過啲彩光同射頻技術,發覺皮膚真係firm咗 好多,佢仲爆料話,佢啲妹成日去蒲,所以個個都好勤力做treatment!葉俊亨唔止自己做白老鼠,佢話,以前每次有新舖開張,佢同老婆都會親身試吓啲 護膚品,冇問題先賣出街,大大話話試過萬件產品,咁耐以嚟都未試過敏感爛面,不過,佢就冇試過自家嘅facial同按摩服務,皆因呢啲項目一試就要兩三粒 鐘,所以留番畀老婆。呢排市場流行講「兄弟內訌」,兄弟姐妹多嘅葉俊亨好老實咁話,除咗自己,老婆同其中一個細佬葉國利係董事,另外仲有4個屋企人喺公司 幫手,但唔會怕有爭拗,因為個個都有自己崗位,分得好清楚,況且公司係自己創立,仲係第一代,唔似得人哋係老竇剩落喎!
中環在線:新股搞推介財圈老鼠呃飯食 李華華
2008-10-02 AppleDaily 市 況差,搞到新股上市活動幾乎絕迹,不過近排仍然有一兩隻新股唔怕冇人吼照招股。新股翻生,最高興除咗係啲i-banker,仲有一眾財經公關。講開招股活 動,華華就諗起所謂嘅財圈老鼠。話說新股招股,例必會搞上市前推介會,等啲上市公司管理層可以接觸吓啲基金經理,推銷吓自己嘅公司。搵得芬佬嚟捧場,點可 以失禮,喺大酒店搞個午宴食吓魚翅、鮑魚唔少得,而呢個正係金融老鼠最活躍嘅時候。財經公關都想搵大行出席,雖然好多都係by invitation,但推介會嘅資料流出去一啲都唔出奇,有啲豆膶咁細嘅基金公司收到料,不請自來。如果佢哋真係嚟捧場又冇所謂,最麻煩係佢哋當嚟食晏 兼聯誼。據講呢啲金融老鼠唔少都有互相聯繫,而且幾猖狂,自己友覇埋一圍嚟坐。你知五六星酒店一圍酒席分分鐘五六千蚊,啲公關朋友都唔知點向個客交代,但 為咗唔想搞大件事,好多公關都息事寧人。 五星級酒店有黑名單 不過,如果遇到一啲好搶手嘅新股,要請嘅基金經理太多,連真正嘅 基金經理都可能唔夠位招呼時,啲公關朋友就會要求酒店方面幫手「趕客」。唔講唔知,原來四季酒店同麗嘉酒店已經有張財圈老鼠嘅黑名單,啲waiter見到 呢啲財圈老鼠都會出手,以「私人宴會」為由,唔畀佢哋入場。對於公關嚟講,呢啲先至係五星級服務。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借老鼠過橋李嘉誠發腫瘤財
|
|
和黃旗下的屈臣氏,本週一頒了個暢銷獎項給長江生命科技的新出品「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和黃、長科背後的大股東都是李嘉誠。
但「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在宣傳上卻很有問題。它的包裝外表完全沒提到癌症,但長科就另出版小冊子、設電話熱線,暗示這產品已經過港大、中大及科大測試,能加速癌細胞「凋亡」!
然而那些測試只是在老鼠身上做,未經人體臨床測試,腫瘤科專家謂該等數據根本不能作準。而負責替長科做老鼠測試的科大教授,更表明不同意長科將數據用於宣傳上。
長江生命科技○二年在創業板掛牌,主席是小超人李澤鉅,李嘉誠則透過兩間公司持有長科七成三股權。
本週一清晨,李超人駕駛寶馬坐駕前往深水灣高爾夫球會,記者當面問他:「長江生命科技嘅產品,宣傳講及可加速癌症細胞凋亡,想請李生回應。」李超人只迴避地答:「唔該,每間公司有每間公司嘅組織。」然後駕車離去。
近兩個月,長科在報章大賣廣告,分別宣傳「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和一本售價二十元、名為《癌來治有方》的小冊子,小冊內聲稱長科已發展出一套抗癌方案。
腫瘤專家︰冇臨床數據!
本港的《不良醫藥廣告條例》,嚴禁任何產品聲稱可治療癌症,因此「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包裝上只寫上人參、五味子、白朮等常見中藥材,完全沒有提到癌症;而《癌來治有方》內則絕口不提產品名稱,只不斷指出「產品能直接抑制癌細胞的增長」等訊息。
小冊子封底亦刊有一個長科的癌症熱線,聲稱由腫瘤科醫生解答,但記者致電時,接聽的卻是銷售代表梁小姐,她直認小冊子內提到的抗癌產品就是「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這產品是水劑,每盒六支,每日要飲兩支,每兩盒售七百三十六元,一個療程要飲三個月,即要花費過萬元。
據該小冊描述,長科分別和中大、港大及科大合作,進行「產品」的臨床前研究,發現肝癌腫瘤體積減了26%至65%,胃癌腫瘤體積減了32%至56%,前列腺腫瘤體積減了37%至66%,「療效」可謂十分驚人,然而這些測試原來只是在一種名為祼鼠的鼠類身上進行。
內科腫瘤專科醫生邵祖德看完該小冊後,直言裡面引用的數據不能作準:「任何藥品對老鼠有效唔一定對人有效。人地啲著名醫院搵二千幾個病人測試隻產品,證明有效,有晒足夠數據先會登出嚟做宣傳,唔係搵幾隻老鼠,就當係臨床數據宣傳自己隻產品。」
至於負責研究的三間大學的教授,對於長科利用他們的動物測試數據作為產品宣傳,則各有不同回應。
中大教授卸膊
上週四下午,中大跟長科合作搞了個聯合癌症講座,負責「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動物測試的中大生化系講座教授馮國培,一開場便大捧長科︰「我們很高興可以跟長江生命科技合作舉辦癌症講座,這只是第一炮,希望日後陸續有來。」
講座完結後,他知道記者來採訪,立即再擦長科的鞋︰「希望多些廠家像長江生命科技一樣,支持大學做研究搞講座,他們的產品也可以透過研究獲得提升。」
記者問︰「但你們早前用老鼠替長科測試抗癌產品的結果,被刊登在小冊子上宣傳,這樣做會否誤導顧客?」
馮國培即顯得不知所措,「我冇辦法理解你嘅問題,你將問題fax(傳真)俾我,我唔想答錯。」
○三年時是他負責「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老鼠測試,但現在他竟說不知測試的是什麼產品,「我哋當時唔知產品係乜嚟,長科俾我哋嘅測試樣本只有一個產品代號CKBM。」然而在○三年八月,他卻開發布會,說那種他不知是什麼的東西「抗癌效果令人鼓舞」。
科大的生物學系教授吳汪黔生則表示,不知道長科拿測試結果來宣傳︰「佢冇講過會將報告登喺小冊子宣傳,咁唔係太好,因為個測試只係用老鼠做,唔係正式臨床實驗。」
記者再問:「咁你哋會唔會追究澄清?」她突然變得有點避忌,猶疑了一下說︰「我唔會再回應。」
港大藥理學系講座教授曹之憲亦說:「我唔知道佢哋會咁用個報告!我發表嘅報告係動物測試,究竟用喺人身上得唔得呢?我唔知,因為我冇做過。」科大和港大測試的產品,同樣只得一個代號。
屈臣氏藥劑師不推薦
長科和三間大學做的測試,令「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大收宣傳功效,但原來納稅人也有份出錢做那些測試,撥款給長科的是創新科技署署長王錫基做主席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據該基金回覆承認,○三年撥出三百二十四萬元予科大,替長科測試有關產品抑制腫瘤生長的效能及機制。
整件事最大的疑惑,是假若長科確信「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有治癌功效,在進行老鼠試驗後便應儘快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本刊查詢會否進行臨床試驗,長科卻沒有回覆。
這 產品本週一獲屈臣氏頒發「最暢銷免疫力產品品牌銀獎」,但事實上,若你講明想購買對癌症病人有幫助的食品,就連屈臣氏的註冊藥劑師都不推薦它。記者到一間 屈臣氏問藥劑師,「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是否對癌症病人有幫助,她立即說︰「嗰啲係中草藥,我唔太清楚。」然後從抽屜取出一張「oral IMPACT癌症治療專用營養品」單張說︰「呢隻係西藥廠出嘅,有醫學臨床研究證明,啲醫生多數叫病人食呢隻。」
記者在將軍澳東港城的屈臣氏,找到一位買該產品的女士,她表示聽朋友說有患癌親戚吃後「覺得幾好」,於是她也買來給患癌的親人吃,親人已吃了一段時間,花了幾千元,說精神似乎好了點。但邵祖德醫生指出:「癌症病人食多啲蔬菜水果,做吓帶氧運動,都有同樣效果。」
長科股價插水
根據長科公布的○四年業績,全年盈利一百九十三萬元,今年初推出「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後,上半年盈利已有三百三十萬。但股價仍不斷下跌,○二年以二元上市,但本週二的收市價是一元五仙,跌了近一半。
而身為大股東的李嘉誠,表面上雖不參與長科業務,但近半年就透過連環捐款,和本港及海外多間高等學府的醫學院及健康研究所建立關係,其中最矚目是今年五月一筆過捐十億元予港大,令港大擬將醫學院改名為「港大李嘉誠醫學院」作答謝,更引起醫學院師生及醫學界群起反對。
香港醫學會會董謝鴻興醫生直言:「嗰啲所謂有病醫病、冇病補身嘅補藥,擁有龐大市場,如果得到有名氣嘅醫療機構一齊推廣,就必然會賺大錢。問題係,呢啲醫療機構會唔會因為受 到某啲利益影響,而發表唔真確嘅論據?」
藥學會會長質疑
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質疑,負責測試的機構沒可能連測試什麼也不知道:「我會質疑間大學幫人做測試係純為搵錢囉!尤其當間公司引用研究報告嚟推銷產品,大學更加要出面澄清,指出佢哋唔肯定間公司所推銷嘅產品,就係佢哋當日測試嘅產品,否則若有病人投訴產品貨不對辦,大學有必要負上責任。」
衞生署表示會跟進
根據《不良醫藥廣告條例》,任何人不得發布可能導致他人為治療良性或惡性腫瘤,而使用任何藥物的廣告,否則即屬違法。
「唯健免疫素特強配方」包裝盒上無癌症字眼,但盒內的產品說明,就有「直接減慢癌細胞增長」的字句,本刊向衞生署查詢這字句有否觸犯《不良醫藥廣告條例》,該署並無直接回覆,但表示會跟進有關產品的廣告。
|
|
「貓捉老鼠」遊戲繼續 高佔軍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9-02/100297701.html
將保證金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計繳準備金,更深層的含義在於堵口子、補漏洞,提高貨幣當局的調控效率
高佔軍
一石激起千層浪。央行日前下發通知,將因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及保函業務產生的保證金存款,納入上繳存款準備金的一般性存款範圍,並在未來六個 月內分步實施。按此規定,屆時銀行體系將繳存準備金9000億元左右。文件的落款日期為8月25日,被普遍解讀為政策收緊的進一步舉措,引發股票、債券市 場雙雙下跌。
此前一週,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頗受關注:8月16日,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上升8.58個基點;18日,3年期央票在時隔三週之後重啟,當天發行的3月期、3年期央票利率,較前分別漲8.17個基點和8個基點,91天正回購利率也 上升8個基點至3.16%。由此,3月期、1年期、3年期央票發行利率分別達到3.16%、3.58%和3.97%,與二級市場的利差已經非常小,3月期 較二級市場持平,3年期低5個基點,最多的1年期則低至12個基點。即便如此,發行量並未顯著增加——此現象的預兆作用雖常被誇大,但有時也耐人尋味。
市場有所警覺是自然的。種種跡象表明,雖然周邊國家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歐洲債務危機正處於水深火熱,但國內大的政策基調之一還是抑通脹、調房市,加之其他因前期迅速擴張帶來的潛在風險的日益顯現,基本可以斷定中國的貨幣政策不會輕易放鬆。
然而,對是否應很快再度出台緊縮政策,分歧很大。在筆者看來,近期國際形勢突變後,加息手段不急動;而提高準備金的需求也不迫切:雖然央票難 發,但今年前八個月,基礎貨幣的回籠力度並不弱。據筆者估算,回籠比率達75%,相較去年的63%高出很多,且銀行體系的超儲率已經很低。
但擴展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是一項制度建設,其正確性毋庸置疑。此時推出,當然具有緊縮的作用,並釋放出調控不會輕易放鬆的信號;更主要的目 的在於堵口子、補漏洞,以強化貨幣當局的調控能力和效率——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貓捉老鼠」遊戲。此措施的出台,某種意義上似乎超越了「有關時機選擇」的 討論,也恰與銀行業靚麗半年報集中發佈的時間同步。凡此種種,頗具深意,顯示出決策層態度堅決,指向性強,應引起充分重視。
貨幣當局調控能力的縮減問題,近年來日益突出。截至今年6月底,貨幣當局的總資產27.8萬億元,商業銀行體系則高達106.2萬億元,前者只 佔後者的四分之一。另外,脫離於正規銀行體系的「影子銀行」不斷發展壯大。游離於表內、表外之間的各類理財產品層出不窮。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僅四大行所 銷售的銀行理財產品,累計突破了9萬億元。這導致貨幣當局的金融調控效力常大打折扣。正因如此,一段時間以來,有關方面開始關注「社會融資總量」這一指 標,逐漸將其作為調控操作的參考對象;注重對各類理財產品的監控;提高了對「影子銀行」的關注度。
此前各上市銀行紛紛發佈了異常靚麗的半年報,淨利潤大都同比增長30%以上。這顯示出銀行體系創新力度的加大、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業務結構的 優化,但其背後強烈的擴張動力,也潛藏風險和隱憂。比如,半年報顯示,不少銀行的逾期貸款在顯著增加。在此時擴大存款準備金的上繳基數,通過健全準備金制 度的功能來加強貨幣當局的調控能力,實為未來系統性金融改革的一環,迫切性極強。
當然,該措施的緊縮效應可被其他政策對沖。如減少央票發行的規模,不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對中小銀行下調準備金率,以及暫緩加息或不加息等。在減少新發央票的前提下,僅未來兩個月公開市場到期的6500億元資金,自身就具有對沖的功效。
所以,在金融改革之外附帶的調控效果,取決於跟進的配套政策。
作者為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
公訴人說:「他為人生做了最壞的資源配置」——「史上最大的老鼠倉」李旭利案上海開審
http://www.infzm.com/content/77000根據起訴書,李旭利老鼠倉涉案金額超5000萬,獲利超1000萬,刷新公募基金歷史上最大的老鼠倉紀錄。
「被告人李旭利曾經是基金管理行業中的明星、傳奇。除去2009年4月的行為,調查發現其違規交易行為貫穿其職業始末。此次是李旭利為其人生做了最壞的資源配置。」公訴人一連串的惋惜語氣針對的是昔日金融行業的著名基金經理李旭利。
2012年6月12日,被稱為「史上最大老鼠倉案」——李旭利內幕交易案首度開庭審理。一早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門口,場面頗為壯觀,多位來自新聞媒體、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要求入庭旁聽,有限的旁聽證很快發完,一些人仍怏怏不願離去。
由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此案曾三次延期判決,而現場因為申請旁聽的人數眾多,一中院還特意開放了可容納數百人的大會議室以供旁聽。
涉案的李旭利少年成名,是當年和「王亞偉」齊名的明星基金經理,業內人士評價:「北有王亞偉,南有李旭利。」他26歲成為基金經理,30歲當上投資
總監,36歲時直接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影響的基金規模則達到千億——這個金額跟有些中西部省份全省一年的財政收入差不多,單從資本權力來看,李旭利
堪比幾個省長。
2009年5月,李旭利轉投私募基金,他領軍的新重陽投資首隻產品就大賣11.5億,刷新了陽光私募產品首發的最大募集金額。而此前,陽光私募單只產品規模多在1億元以下,新重陽的管理規模甚至超過了百億,就管理規模而言,業界評論李旭利將私募做成了公募,足見其號召力。
正當李旭利憧憬著在新重陽的平台上實現人生理想時,2011年8月13日,在北京,他以涉嫌非公開信息交易罪被上海公安局刑事拘留,8月26日,被執行逮捕。
被捕10個月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的李旭利似乎變化不大,他身著休閒條紋T恤出庭,聲音低沉,神情輕鬆。庭審中,他曾數次向觀眾席回望,娃娃臉上似乎閃過一絲笑意。
在此後共計4小時的庭審中,自舉證階段起,法庭上就充溢著濃重火藥味,這番唇槍舌劍一直到法庭辯論結束還顯得意猶未盡。
老鼠倉獲利1071萬
在12日的開庭中,公訴人宣讀了起訴書,根據起訴書,李旭利所涉的非公開信息交易罪主要發生在他執掌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期間。
公訴人稱,2009年4月7日,在交銀施羅德公司旗下藍籌基金、交銀施羅德成長股票證券投資基金進行股票買賣的信息尚未披露前,作為投資總監,李旭
利指令時任五礦證券深圳華富路證券營業部總經理李智君,在李旭利控制的「岳彭建」、「童國強」賬戶內,先於或同期與李旭利掌管的藍籌基金、成長基金買入相
同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股票,股票交易累計成交金額達5226萬元,同年6月,李旭利直接將上述股票拋出,交易累計獲利899萬餘元,並分得紅利
172萬餘元。
公訴人稱李旭利利用職務便利獲得該基金公司尚未公開的信息後,一共違法獲利1071.6萬元,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所謂的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就是通常而言的「老鼠倉」,是指基金經理在使用公有資金買入、拉升某隻股票之前,先用個人(機構負責人、操盤手及其親
屬、關係戶等)的資金在低位「建倉」(即買入該股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建倉,待公有資金將股價拉升到高位後,個人倉位率先賣出獲利,而公有資金則可能
被套牢或者損失應得利益。
然而,根據刑法規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構成要件極為複雜,司法機關必須證明犯罪嫌疑人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才能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
(1)實施的老鼠倉交易行為系「違反規定」;該交易利用了「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2)未公開信息的獲取是基於「職務便利」;(3)交易行為
必須與未公開信息「相關」等。
在證券期貨犯罪的司法實踐中,上述構成犯罪的核心要素都是很難證明的,並且,由於現階段司法解釋沒有明確「違反規定」、「未公開信息」等犯罪構成要件的操作標準,司法機關根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起訴或者審判基金「老鼠倉」犯罪,在實踐中勢必引起極大爭議。
因此,在李旭利的庭審中,控辯雙方的交鋒也主要集中於此。
李旭利是活雷鋒?
是否利用非公開信息,成為控辯雙方交鋒的首要焦點。
檢方認為當時李旭利作為投資總監,利用職務便利,引導下屬基金公司經理買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滿足非公開信息的未公開性和價格敏感性兩個特徵,構成利用非公開信息行為。
李旭利的律師金城同達律師事務所朱有彬律師則認為,沒有證據能證明李旭利「利用」未公開信息。針對「利用」兩字,該律師表示,利用的意思是以獲取利益為目的;除了李旭利的口供沒有其他證據證明。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46條,大意是在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的情況下,僅以被告人口供不足以證明。而作為唯一證據的口供也有漏洞。
朱有彬律師同時給出了在情理上不可能的理由:若是李旭利真有心牟利,就不會買獲利排位比較低的大盤股,根據同期交銀施羅德基金的持倉情況,在獲利排名中,工行排第八,建行排名第十。可以買獲利更高的股票。因而他考慮得更多的是資金的安全,並不是利用非公開信息牟利。
「李旭利簡直是個活雷鋒。」這位律師說。因為他的賬戶購買股票的時間是2009年4月7日之後,但李旭利名下的基金是在3月底和4月初買入工行建
行,基金的拋售時間是在4月21日,而李旭利直到5月底離開交銀施羅德基金之後才拋售這兩隻股票,這個交易行為對股票有正面意義,未損害公有資金利益。
爭鋒的焦點之二,在於李旭利是否實施了老鼠倉的交易行為。由於檢方未找到李旭利直接操作賬戶的證據,論證的關鍵在於李旭利是否指令了李智君進行交易。
檢方提出,李旭利、李旭利妻子袁雪梅、李智君都承認李旭利曾和李智君通電話,且時間正好在買入股票前後。2009年4月7日,時任交銀施羅德投資總
監的李旭利,接到五礦證券深圳華富路證券營業部總經理李智君電話,在電話中李旭利指令買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股票,成交額5226.38萬元,獲利
899.92萬元,並分得紅利172.33萬元。
但被告律師指出,李妻、李智君的口供都說是記不清楚,特別是李智君的口供,通話時間點無法確認,無法證明對方令其買入。他的口供說,記不清電話說什
麼了,只說了是拋出,所以不排除是李智君為了打交易量自作主張購買股票。而且李智君口供中說的是拋出,與指控其買入的行為大相逕庭。
被告律師還指出,李旭利當時只是建議,並非主觀故意,該營業部是否買了以及買了多少他並不知道,並且檢方沒有提出李旭利下指令的證據,無法以此量刑。
「瞧不上旗下基金經理的水平」
非法獲利如何計算,股票分紅是否算獲利,也成為本次庭審控辯雙方爭論的第三個焦點。
檢方稱,只要利用非公開信息交易,不論是否賣出,所涉資金都應為涉案金額,紅利亦應包含在內。
辯方律師稱,計算非法獲利金額,應從李旭利2009年5月27日從交銀離職算起,而當日的股票價格遠低於賣出價格,工商銀行的172萬元分紅不應計入獲利金額。
除上述三點,辯方律師還就問詢筆錄的可信度及案發後是否曾逃匿做出辯護。
而根據李旭利的最後陳述,他否認了之前媒體所稱的逃逸,「兩年前知道被調查時,正和家人在美國度假。並沒有逃走,而是回國配合調查。」
李旭利也為自己沒有投案自首做了辯解:「一直想投案,但不知道後來由證監會轉由經偵調查,一直在等證監會的消息,失去了投案自首的機會。」
李旭利表示,在此期間自己一直積極還原事情真相,並坦承:「自己不是無辜的,但並沒有主觀惡意。否則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買更賺錢的股票,而不是工行和
建行。同期盤子較小的煤炭股和地產股漲幅遠超銀行股。讓基金賣出工行的決定也是自己做出的。」李旭利的辯護律師也稱,李的賣出行為不在基金之前,並非典型
的老鼠倉行為。
「我並不關心基金是否買入,坦率地說,自己不太看得上旗下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李旭利在最後陳詞中依然一顯自己當年作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傲氣。
蘭桂坊之父盛智文何以成為「米老鼠殺手」?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32288.html俗話說,玩物喪志。可是,香港有位家喻戶曉的外國人,用「泡」的理念建立了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他叫盛智文(Allan
Zeman),是中國香港籍猶太人。他旗下的產業都與吃喝玩樂有關。他是香港蘭桂坊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主席,被坊間稱為「蘭桂坊之父」;還是永利(澳
門)的副主席。此外,他在泰國、美國和內地還有度假別墅和酒店項目、電影發行公司和幾個蘭桂坊項目。2003年開始,盛智文分文不取出任香港海洋公園的董
事會主席,因業績常打敗迪斯尼樂園,而被稱為「米老鼠殺手(Mouse Killer)」。
這樣一位所有生意都離不開「吃喝玩樂」的商人,會不會是一副放蕩不羈的模樣?
8月28日,記者走進盛智文的辦公室,暢聊其構建商業帝國的來龍去脈,之前的所有臆想化為烏有。
他將辦公室安在蘭桂坊鬧市中一棟高樓裡。走進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辦公台和電腦,而是造型各異的陶器、陶瓷雕塑、毛筆字幅和中國農村攝影作品。整個辦公室簡單而清爽,像一個乾淨的家。白襯衫、黑色西裝褲,盛智文的穿著樸素而不失高貴。
盛智文說,這些東西全是他從各地一件一件淘回來的,這些簡單而有創意的藝術品常常是他創意的來源。
問他,財富在他心裡的定義。他說,追逐財富從來不是他工作的動力,財富是伴隨快樂而來。
一個細節是,2003年的一天,盛智文接到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的電話,問他能否擔任海洋公園董事會主席。
2001至2002年度,海洋公園年度盈餘為1530萬港元,此前一年度虧損8050萬港元。2002年該園的旅客僅340萬人次,生存得並不輕鬆。
「當時我想,一個從沒做過主題公園生意,甚至沒去過海洋公園的商人,怎麼能去管理海洋公園呢?」盛智文那時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為此,董建華給盛智文打了幾次電話,盛情難卻,最後盛接下了海洋公園董事會主席的職位,竟然一做就是9年,且分文不取。
在這位「米老鼠殺手」的重新定位策略下,目前海洋公園的年遊客已接近710萬人次,2011年度盈餘達1.05億港元;而香港迪斯尼樂園2011年入園人數為590萬人次,淨虧損2.37億港元。
從服裝大亨到「包租公」
盛智文是白手起家的典型。
他的父親在他童年時代就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從德國到加拿大打工。高中畢業後,他加入一家服裝公司,並在19歲那年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上世紀70年代初,他帶著100萬美元隻身來到香港。他坦言,在香港,除了嗅到了商業機會,低稅率政策也是吸引他的地方。
1975年,盛智文在香港成立了Colby,專營成衣貿易。因為生意關係,他認識了許多外國買家。他們常向盛智文抱怨,在香港沒有像樣的酒吧能光顧。
那時的蘭桂坊還是一條短小、狹窄,名不見經傳的斜坡小巷,基本被花店、肉攤等佔據。但這條小巷坐落在香港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中環旁邊。 盛智文從中看到了商機。上世紀80年代,他先是在蘭桂坊開了一家加利福尼亞(Califonia)餐館,本想用作招待他的客人,結果業績卻超出他的預期。
因看到了商機,20多年前, 盛智文以不到兩億港元, 買下了蘭桂坊的加州大廈及毗鄰的加樂大廈。
2010年,他決定將這兩棟大廈拆卸,合併發展重建成樓高28層的全新大廈California Tower(加州大樓)。
這座新大廈將於明年底落成,並引入食肆、酒吧、會所及高端健身中心等悠閒生活設施。目前,大廈的市場估值約為40億港元。
如今,小小的蘭桂坊巷裡,已開滿了100多家餐廳和酒吧,而盛智文的蘭桂坊集團約持有這些物業七成業權。蘭桂坊街區物業的租金水平,約為每月每平方呎85至250港元。單憑租金,蘭桂坊集團每個月的收益就不菲。
蘭桂坊進軍內地:只選二線城市
如果說讓蘭桂坊從「貧民窟」變成他的「金礦」是好的開始,打響蘭桂坊的品牌則是決定這個集團未來發展決定性的一步。
如今,蘭桂坊已經成為香港夜生活的代名詞。在TVB的劇集裡,蘭桂坊頻頻出鏡,這裡是影視明星、社會名流云集的地方。現實生活中,蘭桂坊則是各地遊客到香港旅遊必到的景點之一。
蘭桂坊集團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經營住宅及商業地產併購、開發與管理,同時兼營高級餐廳酒吧的企業。也就是說,它的商業模式與許多商業地產商類似,其每進入一座城市,勢必會擁有一批尾隨而來的商家。
這種模式深得追捧。
2010年,蘭桂坊成都街區落成。不僅如此,目前已有大概15個內地城市政府官員向盛智文伸出了橄欖枝。
盛智文笑言,蘭桂坊進入成都是源於成都市錦江區政府官員的「三顧茅廬」。「三年前,成都錦江區官員電話我,希望我能在那裡開一個蘭桂坊。」他說,此前自己從未去過成都,對在那裡開蘭桂坊心存疑慮。政府領導主動與他接觸了三次,他最終被打動。
對於蘭桂坊在內地的選址,他有著「雷打不動」的三個標準。
首先,規劃地塊必須靠近中心商務區(CBD),這樣才能保證人流;其次,這塊地方必須是淨地,言外之意,他不希望這塊土地會因居民拆遷等其他原因帶
來麻煩;最後,地價合理。以上三個標準還有個大前提——中國內地二線城市。他認為,一線城市的娛樂設施已被過度開發,市場競爭飽和。二線城市的娛樂消費力
方興未艾。
目前,蘭桂坊在海口與觀瀾湖打造的旅遊項目將在明年開業。未來幾年,蘭桂坊還很可能在無錫、青島、寧波和重慶設點。
盛智文估計,內地每個蘭桂坊項目,均需要投資約2.5億美元。他坦言,希望能以融資形式設立基金來解決內地蘭桂坊發展的資金問題。5年之後,待項目步入穩定收益期,集團會考慮香港上市計劃,預計籌資8億美元。
他透露,目前已與數家投資銀行接洽,探討引入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這些項目的可行性。
子承父業
今年,盛智文已經62歲了。步入耳順之年的他,也在悄然部署自己的帝國傳承計劃。
一向對妻女保護有加的他對記者透露,最近他剛把在蘭桂坊工作了近9年的兒子Jonathan Zeman從首席運營官的職位升至首席執行官。
盛智文有一兒一女。他們在大學畢業後,都加入了父親的蘭桂坊集團。大學學服裝設計的女兒目前已不太參與蘭桂坊的運營工作。她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和公司,這家名為「nude is rude」的服裝店亦坐落在蘭桂坊。
盛智文自豪地說,自己與兒子Jonathan的性格很像,都是務實的人。兩人在工作中是非常棒的合作夥伴。
他還得意地告訴記者,兒子與其妻正是在蘭桂坊的餐館裡「一見鍾情」,並定下終生的。
對於家族產業繼承問題,他只淡淡地說,「我會隨他的意願。只要他做得好,也喜歡,就可以把這個帝國交給他。」
從博時精選10億元老鼠巨倉到廣匯能源600256 天地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98kf.html10億元巨額老鼠倉,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經理馬樂被查!詳情請見7月26日《經濟觀察報》記者李保華的文章《監管系統查出巧合賬戶原博時基金經理被控制》(附後)。
資料顯示,截止2013年6月30日,廣匯能源600256為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第三大重倉股,其共持倉2710萬股,持倉市值佔基金淨值的4.89%。貴州茅台與五糧液分別為博時精選第一、第二重倉股。
博時精選,2012年年底持倉廣匯能源僅100萬股,2013年一季度大舉增倉1489萬股到1589萬股。考慮二季度廣匯能源10送5,這些股票折合2383萬股,博時精選二季度依舊加倉327萬股。
另外一隻博時基金,博時新興成長股票基金2013年一季度也大舉建倉廣匯能源,持股從2012年年底的區區30萬股,大舉增倉到1511萬股,但6月底其基金中報,已無持倉廣匯能源的蹤跡。
今年以來,在公募基金大舉增倉廣匯能源的同時,以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為平台的私募基金大戶,融資買進廣匯能源的金額,也從年初的18億元,一舉最高增加到48億元,位列各大上市公司股票融資買進金額的前三名。
廣匯能源600256,以其52.56億的股本,頭頂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與孫建波的無限光芒,挾帶私募價值投資明星但斌的推崇備至,2013年二季度,市值一度高達到770億元,位列A股市值前40名的行列。
以博時精選股票基金10億元老鼠倉為突破口,徹底調查近幾年來,廣匯能源600256背後龐大的公募、私募基金交易,一定能擰出中國金融市場裡一連串、一大串的基金老鼠倉來!
《監管系統查出巧合賬戶原博時基金經理被控制》
《經濟觀察報》李保華
騰訊財經鏈接:http://finance.qq.com/a/20130726/017927.htm
在藍籌股持續低迷、小盤股不斷瘋狂、演繹新高的A股,公募基金爆炒小盤股的道德風險正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經濟觀察報(微博)從多個渠道獨家獲悉,一位博時基金原基金經理馬樂近期已因兩個可疑賬戶被控制。馬樂在2011年4月12日至2013年6月21日期間,曾任博時精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兩個可疑賬戶部分股票與博時精選的持倉高度重合,其中一個賬戶的資金高達十億元,主要通過小盤股的先進先出獲利豐厚。
這對於7月23日開始接任博時基金總經理的吳姚東而言,可是一個壞消息。
本報多次聯繫馬樂,其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博時基金相關人士表示,馬樂已經從博時離職,對馬樂目前的情況並不瞭解,公司沒有接到任何被調查的信息。
揪出巧合賬戶
一位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今年5月份,時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的馬樂和家人準備出境游時,發現其已經被邊控。
大約一個月後,6月21日,博時基金公告稱,馬樂因個人原因離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同時沒有轉任公司其他崗位。這意味著馬樂辭別了博時基金。
「馬樂因為涉嫌內幕交易在7月初就已經被相關部門控制。」上述基金公司的人士稱,由於馬樂是辭職後才被控制的,具體是哪個部門出手目前不得而知。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了這一事件的發現過程:深交所的交易監控系統查出,有一個資金總量達10億元的賬戶,其倉位特別是小盤股的倉位,與博時精選的倉位高度重合。監管部門順藤摸瓜,還查出了另外一個隱秘賬戶,該賬戶可能是由馬樂間接控制,賬戶資金從不到1000萬元通過股票操作炒到了3000萬元。
接近交易所的人士也向本報透露了馬樂目前已經被控制及有兩個賬戶涉嫌內幕交易的說法,但沒有透露具體的賬戶金額和獲利數量。不過,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基本認同兩個賬戶涉及金額分別為10億元和3000萬元的說法。
「兩個賬戶應該主要都是通過對博時精選倉位中的小盤股進行先進先出的操作來獲利。小賬戶的操作相對靈活,其操作可能追溯到馬樂任基金經理之前。」一位接近馬樂的人士稱,馬樂人很聰明,健談,也非常勤奮,在博時內部很被看好。
公開信息顯示,馬樂從2006年7月起至辭任基金經理,歷任博時基金公司研究員、研究部公用事業與金融地產研究組主管兼研究員、特定資產投資經理。
2011年4月12日,有5年證券從業經歷的馬樂被提拔為基金經理,與余洋共同管理博時精選基金。2011年5月4日,余洋離任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該基金由馬樂單獨掌管。
博時基金方面稱,馬樂已經從公司離職,對其目前的情況並不瞭解。博時基金一直在合法合規地運營,目前沒有收到任何被調查的消息。
如果馬樂涉嫌向上述兩個賬戶進行利益輸送,將這可能是國內公募基金史上最大的老鼠倉。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已經有包括上投摩根原基金經理唐建、南方基金原基金經理王黎敏、交銀施羅德原投資總監李旭利和交銀施羅德原基金經理鄭拓等10人涉嫌老鼠倉而被查處,其中4人承擔刑事責任。被處罰金額最高的是交銀施羅德原投資總監李旭利。2012年底,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李旭利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名成立,判處有期徒刑4年,罰金1800萬元人民幣。同時,其違法所得一千餘萬元予以追繳。此前據證監會通報,李旭利涉嫌通過控制的兩個證券賬戶,先於或同期於自己管理的基金買入和賣出相同股票2只,非法獲利1000多萬元。
根據2009年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七)》,其中將「老鼠倉」行為規定為犯罪,罪名補充規定(四)將該罪確定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最高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小盤股的道德風險
博時精選股票成立於2004年6月份,Wind資訊截至7月24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最近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的同類回報來看,博時精選股票的排名分別是149/150、139/146、138/143、112/130、109/123和81/92,幾乎處於同類墊底的位置。但該基金在2007年的牛市中獲得了較為領先的回報,所以其總回報和年化回報排名處於前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
本報統計的數據顯示,在馬樂接任前,博時精選的2010年報顯示,博時精選共持有60只股票,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合計只有9只,佔當時基金資產淨值的14.57%和當時基金中股票資產淨值的17.16%。如果剔除中小板市值較大的蘇寧電器,另外8只小盤股佔當時基金中股票資產淨值的比例只有7.89%。
公開信息顯示,蘇寧電器在2010年曾超過千億市值,按市值算,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的主板股票。
馬樂在2011年4月份接任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後,博時精選迅速進行了較為激進的調倉,大量加倉了小盤股。2011上半年,該基金大幅加倉金融、地產類股票,隨後又減持了部分大盤藍籌股,加大了小盤股的配置。
上述接近深交所人士表示,交易所是從兩個可疑賬戶中大賬戶裡的小股票與博時精選持倉的高度匹配,進一步確認上述兩個賬戶之間存在關聯。
博時精選2012年報顯示,其持有的65只股票裡有27只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佔基金股票資產淨值的比例為26.53%。儘管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在2011年和2012年快速擴張,但對小盤股調倉的幅度也非常巨大。截止到2013年7月24日,該基金總規模為71.95億元。
洽洽食品和美盈森兩隻小盤股票分別在今年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進入了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此外,博時精選的業績基準是75%×富時中國A600指數+20%×富時中國國債指數+5%×現金收益率。而公開信息顯示,富時中國A600指數包含中國深滬兩個市場流通市值最大的600家上市公司。博時精選的持倉顯示,其持有的絕大部分小盤股都不在這600家之列。
2013年以來,大盤股和小盤股的走勢分化越來越明顯。在藍籌股持續低迷的同時,創業板絕大部分股票都創出了新高。二季度末,基金重倉持有的創業板股市值達404.34億元,創歷史新高。
近期網絡上流傳一個熱帖《一位基金經理的懺悔》,引出了基金聯合炒作小盤股控盤以做高業績的話題。
「小盤股暴漲的巨額收益讓很多基金經理有動力鋌而走險做內幕交易,更多的基金經理只是因為更為隱蔽或者金額較小等原因沒被查出來而已,公募基金爆炒小盤股的道德風險正成為一個新的課題。」上述接近深交所人士稱。
一位私募基金負責人也透露,在一些暴漲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中,公募基金高位入市接盤的案例屢見不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幫人出貨,但這種操作方式取證非常困難。
儘管倉位經過大幅調整,但馬樂在接任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27個月的時間裡,並沒有扭轉該基金的頹勢。新浪財經關於離任基金經理的統計數據顯示,馬樂的任期回報為-14.98%,同類基金平均回報為-13.04%,處於同類基金後一半的位置。Wind的上述統計分析也可看到,在最近1年裡,博時精選的下行風險為15.0386,大於同類平均;收益標準差為0.0280,大於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波動率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
史上最大老鼠倉案 金牌基金「養」碩鼠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444馬樂事件既是博時基金管理亂局的一個縮影,又暴露了公募基金存在諸多制度性缺陷。從更深層原因看,也與缺乏誠信與道德的社會大環境有關。 「我的夢想就是尋找能漲10倍的股票。」2011年,在廣州一場投資策略會上,博時基金投資經理馬樂給投資者做了一場演講。這句頗有激情的宣言讓台下的基金持有人印象深刻。 然而,讓這些基金投資人大失所望的是,馬樂在兩年半任期內管理博時精選基金的業績為-14%,不僅給基金帶來10億元左右的虧損,還涉嫌操作高達10億元的老鼠倉,其規模之大在中國基金業史上首見。 根據證監會2013年8月初通報,馬樂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博時精選基金交易的非公開信息,操作他人名下賬戶,先於或同期於其管理的基金買入相同股票七十餘隻,交易金額和獲利金額較大。 博時基金是中國內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公司之一,其管理規模達到2000億元,堪稱業界翹楚。馬樂的巨額老鼠倉並非證券行業孤立個案,與此同時,深交所前員工李洪弢也被舉報通過手機微信傳遞上市公司內幕信息牟利。在更早前,萬家基金、中信證券還曝出巨額利益輸送的債市老鼠倉事件。 這些事件凸顯中國資本市場內幕交易之猖獗,也讓證券基金行業再次行走在危險的邊緣。 「鼠患」橫行「馬樂那個時候是否有老鼠倉不太清楚。」該博時前員工解釋說,那些靠老鼠倉一夜暴富的人都過上悠哉的奢侈生活,相比之下,馬樂仍然保持勤奮工作的本色。 馬樂10億元老鼠倉規模再度刷新基金業內幕交易紀錄。此前被稱為「史上最大老鼠倉」的明星基金經理李旭利的涉案規模不到3億元。馬樂的一位博時前同事將此形容為「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據該名博時前員工介紹,馬樂2006年來到博時基金,還是個小字輩,擔任研究員的馬樂非常勤奮,平時分析上市公司資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為了調研上市公司,一年有1/3的時間在外出差,調研記錄的筆記本裝滿了大紙箱。 「馬樂幾乎狂熱地尋找Ten-bagger(能漲十倍的股)。」該人士說,馬樂十分推崇成長投資,這與當時股市流行的價值投資理念顯得格格不入;但馬樂獨樹一幟的另類做法,讓當時的博時總裁印象深刻,並逐漸受重視。 當時股市正處於2007年的大牛市中,老鼠倉已開始在基金業氾濫。這一年,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成為老鼠倉被查處的第一人,撕開基金業老鼠倉黑幕之一角。不久,南方基金王黎敏也被前妻舉報有老鼠倉而被證監會處罰。 彼時,老鼠倉已經是基金業公開的秘密。據上述博時前員工透露,當時公司裡膽子小的同事幫著親朋好友操作幾十萬的小賬戶,「膽子大的同事剛工作兩三年就能在深圳買上千萬元別墅」。 「馬樂那個時候是否有老鼠倉不太清楚。」該博時前員工解釋說,那些靠老鼠倉一夜暴富的人都過上悠哉的奢侈生活,相比之下,馬樂仍然保持勤奮工作的本色。 2009年深圳基金業再曝老鼠倉亂象。融通基金的張野、景順長城基金的涂強、長城基金兩名經理韓剛和劉海分別落網,老鼠倉在基金公司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根據深圳證監局通報的資料,在該局對基金公司的現場檢查中,有不少基金經理直接在辦公室電腦裡為自己的老鼠倉賬戶下單買賣股票;還有諸多基金員工通過MSN、QQ等網絡聊天工具洩露各種內幕信息。 甚至在證監局的現場檢查中,還出現各種離奇的滑稽情節,比如有人當場抱起電腦就跑了。 深圳基金業「鼠患」成災的同時,博時基金老鼠倉問題相對來說並不突出。據知情人士透露,博時領軍人物肖風當時對此也頗為頭疼,為杜絕老鼠倉,博時一方面高薪養廉,給基金經理年薪高達數百萬;另一方面,肖風積極推動高管股權激勵計劃,希望基金經理的利益能和公司利益捆綁在一起,減少其道德風險。 在肖風謀劃管理層持股計劃的同時,馬樂仍然樂此不疲地尋找所謂的十倍股,並以其激進的成長投資策略在博時內部嶄露頭角,並於2010年成為博時管理專戶的投資經理。 2011年7月,由於管理層持股計劃長期遭到大股東招商證券反對,肖風辭去博時基金總裁。肖風離職前一口氣提拔五位副總裁,馬樂也被提升為博時精選基金經理——此舉也令博時內部人士意外,因為那時馬樂資歷尚淺,比他資格老的同事大有人在。 從2011年4月起,馬樂掌握超過80億元資金的生殺大權。在其朋友看來,馬樂膽子逐漸變大,經常與各類股市江湖人物應酬,其中不乏豪華遊艇之類的聲色派對,「從那時起,他開始明白了權力的作用」。 升級版老鼠倉他們仔細研究李旭利等基金老人違規手段的漏洞,並找出一些應對的辦法,彌補老鼠倉的破綻,「反調查的意識和能力都非常強」。 就在馬樂擔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之時,前明星基金經理李旭利「老鼠倉」東窗事發,遭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及調查。李旭利之前曾在南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私募重陽投資任重要職務,是投資界大佬級人物。 李旭利被抓後,基金界一度噤若寒蟬。監管層此時也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讓不少老鼠倉老手惴惴不安,悄悄減倉。2012年,擔任證監會主席不久的郭樹清警告說:「小偷從菜市場偷一棵白菜,人們都會義憤填膺,但是若有人把手伸進成千上萬股民的錢包,卻常常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但令人吃驚的是,馬樂對監管層的警告置若罔聞,不僅頂風作案,還把老鼠倉逆勢增倉到10億元之巨。 「操作手段越來越複雜隱蔽,馬樂不愧是高智商犯罪。」接近深圳證監局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據其介紹,在馬樂等新一代基金經理案件中,他們仔細研究李旭利等基金老人違規手段的漏洞,並找出一些應對的辦法,彌補老鼠倉的破綻,「反調查的意識和能力都非常強」。 比如,李旭利等人的老鼠倉大多是親屬的股票賬戶;老鼠倉下單的互聯網IP地址,來自其所在基金公司辦公室;MSN、QQ常常留下聊天記錄,這些都成為公安機關偵破案件時輕易拿到的有力證據。 在馬樂等新一代基金經理「升級版老鼠倉」中,這些破綻均被有效彌補。他們在操作中從不留下真實身份——操作的股票賬戶,全都是他人的名字,任何親朋好友的賬戶都不用;與他人簽署的合作合同,也用的是假名;在外租房、辦寬帶網,同樣使用假名,以此避免在辦公室下單;也從不使用MSN和QQ聊天,甚至連手機微信都很少。 一些創新的金融產品也成為升級版老鼠倉的「避險天堂」。例如,融資融券的信用擔保賬戶,可以讓老鼠倉掩飾得更隱蔽;某些傘形信託產品,也成了老鼠倉棲身之地,一位信託人士則諷刺說:「這些金融產品在以創新的方式耍流氓。」 「他們把一些調查手段、取證方法、金融產品都研究得非常透徹,甚至交易所、監管層發現異常交易的賬戶後,都很難確定操縱股票嫌疑人的真實身份。」上述人士說。 從公開信息推測,馬樂老鼠倉疑似賬戶有四:其一是名為「趙秋怡」的自然人賬戶;其二是銀河證券等數家券商信用擔保賬戶;其三是以華潤深國投信託尊享5號等3款私募信託產品;其四是平安創新資本。以上疑似賬戶與馬樂任職期間的博時精選基金重合度較高,多次同時精準跟隨該基金。 目前馬樂老鼠倉的具體涉案賬戶還未得到監管層和博時基金證實。但能確認的是,華潤深國投信託尊享5號是博時公司專戶理財的私募信託產品,投資顧問正是博時基金和馬樂。據知情人士介紹,這3款私募產品是公司層面推出的信託產品,有公募向私募進行「利益輸送」的嫌疑,但很難算作馬樂個人的老鼠倉。 目前媒體對馬樂老鼠倉賬戶的諸多猜測,也凸顯其操作的隱蔽性。市場諸多傳聞聲稱,深交所排查出300個可疑賬戶,在得到博時內部人的舉報線索後,深交所將可疑賬戶的交易記錄與博時精選基金一一作對比,從而找出一個10億元賬戶和一個3000萬元的賬戶,這兩個賬戶與馬樂管理基金的重合度最高;據稱3000萬賬戶獲利甚多,賺了2000萬。 「10億元資金應該是他人提供馬樂合作操盤的,馬樂即使賺錢再厲害,也不可能兩年裡掙10億元。」一位接近馬樂的博時員工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馬樂在公司很謹慎,很少談私人買賣股票,偶爾有次酒後失言聽他說賺到3000萬就收手。」 「估計看到老鼠倉賺錢如此容易,馬樂實在收不了手,人性的弱點——貪慾在金錢面前暴露無遺。」該名馬樂同事嘆息說。 百萬富翁與千萬富翁的戰爭對外低調的馬樂,在人事鬥爭中異常興奮,是衝鋒陷陣的風頭人物,很有可能由此招來報復,「馬樂也是派系傾軋的犧牲品。」一位接近博時基金的人士說。 自從肖風離職兩年多來,博時基金一直深陷人才流失和人事紛爭的泥沼。隨著新總裁何寶的加盟,博時開始形成三個派別。一個是所謂的國際派,即何寶積極擴張的國際業務部門;另一個是元老派,這是由博時一些老人組成;此外,還有代表大股東招商證券的人,所謂「招商派」。 元老派和國際派對立日趨嚴重,博時多名副總裁和總監辭職,留下來的中層幹部因不滿2012年年終獎分配,發動一場針對總裁的逼宮事件。這場中層幹部對總裁的對抗也被業內戲稱為「百萬富翁與千萬富翁的戰爭」——早在肖風時代,博時中層幹部就有超過百萬年薪,總裁年薪則高達千萬元。 公司由此陷入派系混戰,員工開始站隊,許多老人支持代表大股東招商證券的董事長,國際業務員工則站在總裁一邊。2013年中,博時進行一次由公司中層給高管的內部打分,結果,總經理失利,最終離職。 「馬樂還是嫩了點,被當槍使了還不知道。」上述博時員工說,對外低調的馬樂,在人事鬥爭中異常興奮,是衝鋒陷陣的風頭人物,很有可能由此招來報復。 馬樂的被舉報過程,外界並不清楚。而有關舉報過程的傳聞由此在坊間流傳——一種說法稱,在秘密蒐集證據時,舉報者甚至使出了竊聽技術,還請黑客攻破其電子郵件和賬戶。不過,博時基金方面並未證實這一傳聞。 馬樂似乎一切都被蒙在鼓裡。直至五一,他準備與家人出境旅遊,才發現自己護照被「邊境控制」,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但為時已晚,他於2013年6月被證監會正式立案調查。 馬樂事件只是博時基金管理亂局的一個縮影。派系鬥爭不僅讓博時風控體系形同虛設,同時也讓高管失去進取精神,更多考慮自身得失和短期利益。 從行業層面看,公募基金存在諸多制度性缺陷,諸如激勵機制扭曲、管理層不能持股、基金經理個人投資缺乏正常渠道,等等。從更深層原因看,缺乏誠信與道德的社會大環境決定了老鼠倉是基金業的常態。 「貪念一起,步步都錯。就算沒人舉報,馬樂遲早也會東窗事發,」上述員工稱。
博時基金經理馬樂涉嫌「老鼠倉」被捕 非法交易獲利近2000萬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077據國際金融報報導,博時基金經理馬樂涉嫌「老鼠倉」交易,通過非公開信息先期買入股票建倉,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獲利近2000萬元。目前,馬樂已經以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被深圳檢察機關逮捕,涉案三個股票賬戶計3700萬元被凍結。 偵查機關初步查明,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馬樂在擔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期間,利用博時精選交易股票的非公開信息,操作自己控制的三個股票賬戶,通過臨時購買的不記名神州行卡電話下單,先於或同期於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買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額人民幣10億餘元,獲利近2000萬元。 2013年7月11日、12日,證監會凍結涉案三個股票賬戶,共計3700萬元。2013年7月17日,馬樂到深圳市公安局投案。深圳市公安局於同日對其立案偵查並對其刑事拘留。 在接受訊問時,馬樂供稱:「我利用控制的三個證券賬戶,先於基金賬戶買入,基金賬戶再買;先於基金賬戶賣出,基金賬戶再賣,使控制的賬戶獲得穩定的較高收益。」
據查,該三個證券賬戶開戶人為馬樂妻子的親戚或同學,但賬戶均由馬樂操作,密碼也由他掌管。 出生於1982年的馬樂2006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進入博時基金工作,2010年7月起擔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 辦案檢察官郭嘉表示,「犯罪嫌疑人馬樂作為基金管理公司的從業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交易,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了刑法第一百八十條之規定,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
檢方表示,根據現有事實和證據的情況,馬樂有干擾證人作證的可能,具有社會危險性,有逮捕的必要,因此對其批准逮捕。 根據刑法規定,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英國當局調查外匯交易員老鼠倉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117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正在調查外匯交易員私人賬戶的使用情況,此前有指控稱,外匯交易員在交易客戶訂單前,交易自己私人賬戶牟利。 FT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稱: FCA已要求多家銀行調查交易員是否存在未申報的私人賬戶。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FCA上月聯手香港金管局對可能的外匯操縱案展開正式調查。涉案銀行超過15家,包括巴克萊和瑞銀。而瑞士和美國也已加入外匯市場調查的行列。 外匯操縱案醜聞至少導致6大銀行的12名交易員停職,但暫時還沒有人被正式指控存在任何不當行為。 投資者和外匯交易員長期以來猜測,一些不夠嚴謹的同事可能利用其掌握的內部消息進行價差交易,從而使自己的私人賬戶獲利。一名交易員稱: 「很明顯,隱瞞私人賬戶是違反規定的,如果有人利用私人賬戶在定盤前買賣,我一點都不會同情他。」
一般情況下,交易員必須向銀行(上級)申報自己的個人賬戶(Personal accounts)。還必須申報(通常通過電子郵件自動發送)交易是何時完成的。 倫敦一位外匯經紀商主管說,雖然受FCA監管的公司裡面的交易員都知道不應該(通過私人賬戶)進行交易,但當他們真的想這麼做的時候,這些規則是無法阻止他們的。 而投行對類似的私人賬戶監管也鬆緊不一。 
兩年前,瑞銀成為為數不多的,嚴令禁止交易員價差交易的銀行之一。而摩根大通一般而言不允許進行重大交易的交易員同時使用私人賬戶交易。 通常,銀行致力於確保交易員不要太快買入或賣出證券。舉例來說,花旗外匯部門的交易員在賣出貨幣前,必須持有該貨幣超過2天時間,這避免任何通過個人賬戶操縱貨幣定盤價的企圖。 監管機構正在全力調查一項對關鍵利率,下午4點的WM/Reuters定盤價可能存在的操縱行為,正如Libor利率操縱醜聞一樣。 知情人士稱,鑑於正在進行的調查,大型銀行的合規部門正考慮制定針對外匯交易員私人賬戶的更為嚴密的規則。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