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藥老字號要建“海外朋友圈” 文化名片該怎麽打

1993年,同仁堂借道香港在尖沙咀開出了第一家海外分店,回憶起開業當天的盛況,北京同仁堂董事長梅群依舊記憶如新:原定早晨十點鐘開業,但是不到6點就已經有人在店鋪外排隊準備購買了。

這距離前段時間里約奧運會興起的“東方紅圈”(拔火罐)現象已經過去了23年。在這23年里,中醫藥在海外從“神秘”到“流行”,每一步可以說步履維艱。

先“占領”最發達的國家

細數老字號中藥企業在海外布局的路線圖,不難發現一些共同的路徑,他們的算盤是從最發達的國家開始布局,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

“海外國家也會看,綜合實力強的國家流行的文化、生活方式會比較容易被其他國家認可和接受。”廣譽遠董事長郭家學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G20召開前夕,他聽聞加拿大總理要在上海參加加中貿易理事會,就特意趕過來和加拿大的政要們會面,目的就是為今年著手的加拿大國藥館布局“吹吹風”。

在最發達的國家布局,目的就是為了更有效地輸入“中藥文化”。盡管全世界的“淘寶們”已經拉近了全球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但對於中藥老字號們來說,在海外布局中醫藥的實體旗艦店、國藥館還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中藥的文化需要通過這些國藥館作為承載,讓更多的海外人士來認知。”梅群說。

老字號的中醫藥企業一直以“博物館”的要求來打造海外旗艦店:比如同仁堂在25個國家的115家零售藥店都根據自身條件設立了專門的中醫藥展覽平臺,向當地居民傳授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健身方法,並且開辦中醫藥文化講座。

“澳大利亞的一位廣播主持人因為在節目中透露了同仁堂的一款產品治療好自己的失眠,結果當月我們的同款治療失眠的產品就賣到了脫銷。”梅群說,不少在海外當地被診為疑難雜癥的患者通過同仁堂醫生的診治得以痊愈,正是這樣的“實效”通過口口相傳讓中藥文化逐步被海外接受。

文化名片的另一個打法是通過影視劇的傳播,東阿阿膠是這一戰略的實踐者。

早在2001年,東膠曾經在電視劇《大宅門》中占盡風頭,劇中對傳統中藥——阿膠生產、食用歷史的真實再現,讓東膠率先捕捉巨大的商機。在《大宅門》連創收視新高之際,東阿阿膠的銷量也是捷報頻傳。那一年,東阿阿膠廣告花費250萬,但銷售業績卻達4.5億。

2007年,在人氣超高的《後宮甄嬛傳》寫到第三本時,導演鄭曉龍決定籌拍同名電視劇,擬植入廣告阿膠,彌補經費。東阿阿膠意識到了機會,代價千萬拿下《甄嬛傳》的廣告植入權。這一次,伴隨著《甄嬛傳》的收視火爆,東阿阿膠將阿膠的“火”燒到了臺灣,甚至美國。

“《甄嬛傳》在臺灣播出,收視出乎意料的好。那一年,我和很多政界人物去臺灣考察,結果發現臺灣的朋友對東阿阿膠的熱情超乎了我們的想象,甚至臺灣的市長還要跟我合影,《甄嬛傳》成為了東阿阿膠打入臺灣市場的一個契機,而且取得的效果非常好。”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們為什麽不通過文化傳播讓中藥走向世界?這兩者本身就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文化之外還需硬實力

在普華永道思略特醫療合夥人孫超看來,之所以文化傳播對於中醫藥走出國門非常重要,一個原因在於國外市場對於中醫藥的“教育”缺乏,而這樣的缺乏往往造成了中醫藥在海外推廣的阻礙:“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考量,要讓外國人接受中醫,仍然需要教育,否則很難原生出需求;供給方面,好的中醫醫生本身就少,中醫培訓是個師傅帶徒弟,要慢慢積累經驗的過程,所以沒有好的中醫師,在國際市場上推廣中醫服務也會很難。”孫超表示。

文化傳播之所以重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更高效地完成消費者教育。

2013年8月20日,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管理署曾發出了一個警告:在包括白鳳丸、發寶、牛黃解毒片等中藥產品中含有過量的汞和鉛,提醒民眾謹慎選用一些沒有經過英國官方註冊通過的中藥。這讓很多布局海外的老字號中藥企業迎來了“生死時刻”,而實際上,正是由於教育缺乏,才讓外國管理者對中醫的療效和用法產生了誤解。

“因為西方國家很多並沒有中醫藥的檢測體系,很多是把中藥和食品歸類在一起管理。食品的標準是每天吃、一次幾十幾百克,但是中藥一人一天只吃幾克,而且並不會長年累月吃,所以其實遵照醫囑服用對人體並沒有損害。”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說,在他看來,正是因為中醫藥還未進入國外主流的藥品管理體系,才會常常出現這樣的障礙和問題。

“西方的質量體系系統都是為西藥設計的,中藥是基於經驗驗證的產品,不是明確有效成分並經過臨床實驗來證明有效的。特別是大多數中藥本身就很難明確有效成分,加上對原料本身控制就難,所以中藥作為藥品註冊在國際市場上才會難度如此大。”孫超表示。

實際上,不僅僅是藥企在努力,比如伴隨著孔子學院在全球各地的不斷建立,國家層面也希望借由文化教育,早日將中醫藥產業推廣出去。

根據國家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國內288個向境外人士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機構和企業共接診外籍患者約20萬人次,接受住院2.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0億元。截至目前,有超過60家中醫藥服務貿易機構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中醫醫院、中醫診所、中醫養生保健機構、中醫藥研究中心等,年接診當地居民25萬人次。而我國每年派出中醫臨床醫師2000人,占外派醫療勞務人員總數的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16

牽手故宮“賣萌” 正在複蘇的中華老字號

老字號企業正在努力的適應新時代。

記者從天貓獲悉,在文創產品合作之後,目前由天貓聯手故宮共同推出了首批清代古方故宮食品,正式進駐天貓銷售。而與傳統文創產品不同,此次推出的故宮食品中出現了一批老字號企業的身影。根據商務部統計,國內目前有1128家老字號企業,但長期以來,老字號在時代大潮面前步履蹣跚,有百年歷史卻少有百億企業,不過記者了解到,老字號企業的生存狀況正在好轉,越來越多的老字號開始努力去適應這個新時代。

老字號現身故宮食品

此次上線的故宮食品包括貴妃餅、海錯圖餅幹等多個品種,叫故宮食品並非只是湊概念,除了包裝設計也和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風格接近,並取名為“朕的心意”,故宮食品的配方也出自清代宮廷“食療”方子的改良產品。

比如光緒六年,45歲的慈禧開始出現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禦醫為她開出的食療方案是人參、茯苓、蓮子、薏仁,山藥等八種補益性藥物制成的糕點,考慮到便於包裝和銷售,這塊糕點配方最終被改造為粥品上市。

“故宮里有很多良方等待商品化。”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故宮宮廷生活及飲食研究權威苑洪琪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這次的合作顧問,苑洪琪此前收集了故宮內大量古方食譜,經過多方討論,最終敲定了一系列產品列表。

值得註意的是,與傳統模式尋找食品企業代加工不同,記者看到,此次推出的故宮食品中,部分產品是由包括壽全齋在內的一批老字號承接研發和量產的。

壽全齋是浙江一家中華老字號品牌,創始於1760年,設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本是一家藥店。

壽全齋副總裁林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雙方合作是推出了三款姜飲產品。故宮方面首先找到了他們,此前故宮在文創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嘗試,而這一次希望能夠開發一批有中國文化符號、以及故宮歷史底蘊的食品類伴手禮。壽全齋近年來一直專註於姜飲,並擁有姜的養生古方,於是雙方根據史料中的膳食方面的記載,做複原和創意。

林磊表示,本身公司近兩年也一直在嘗試老字號傳統古方的年輕化,一方面考慮現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比如以前是熬制,費時費力,現在改成速溶的模式;出於健康和營養學方面的考慮,現代人不喜歡高糖產品,對配方保留原意的基礎上進行了減糖;同時創新時多一些時代的印記,比如將檸檬入方等,將現代營養學上配方綜合其中。雖然林磊並未透露銷售數據,但他表示在姜飲領域公司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百年歷史卻少有百億企業

近年來對於老字號經營和創新方面的討論一直不斷。數據顯示,建國初期,全國中華老字號企業約有16000家,而目前經過認證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數為1128家。這其中,除了茅臺(600519.SH)雲南白藥、青島啤酒等少數企業發展優秀,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雖然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經營卻頗為“羸弱”。

以食品領域為例,公開數據顯示,擁有150余年歷史的,國內烤鴨第一股全聚德(002186.SZ)2016年收入為18.5億元,凈利潤1.4億元;天津老字號品牌,桂發祥(002820.SZ)去年收入為4.6億元。僅有5年歷史的新興零食品牌三只松鼠,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44.2億元。

商務部保護與促進中華老字號專家委員會專家丁惠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老字號的“羸弱”有其歷史原因。中國本身並未經歷工業革命時期,民營經濟發展緩慢,1949年之前更是歷經戰亂。建國之後,老字號企業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又經歷了歷史的坎坷和風雨,包括改革開放後城市和消費的巨大變化,老字號品牌能保留下來就難能不易。

以北京同仁堂(600085.SH)為例,同仁堂成立於1669年,在1954年同仁堂實行了公私合營。時任同仁堂董事長的梅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稱,“文化大革命”當中,同仁堂歷經洗禮,甚至連“同仁堂”這個名字也被迫取消了。那時同仁堂制藥廠被簡單地改名為中藥一廠、中藥二廠。直到1979年,同仁堂廠和店牌號才得以恢複。

丁惠敏表示,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制約著老字號企業發展。一方面老字號企業在歷史傳承上有斷層,傳統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未受到重視和保護,導致當年很多成果沒有傳承下來。另一方面,目前老字號依然面臨歷史遺留問題困擾,還需要包括政府和社會各界關註和推動解決,包括老字號商標和企業品牌剝離、體制問題、文化斷層、精英人才缺乏等等問題。

老樹和新芽

記者了解到,老字號分兩大類,一類是大型國企,一類是個人作坊。除了少數品牌,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雖然在產品、技藝、配方等方面優勢突出,但面對消費群體年輕化、產品同質化競爭等變化,反而有些“守舊”。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研究員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華老字號作為中國文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多老字號企業並未享受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會和紅利,而是受到競爭和沖擊。一方面在國家層面並沒有對老字號企業進行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因為體制限制等種種原因,中華老字號企業也沒有應對消費者的改變而做出改變,無法匹配和適應消費需求的變化。

丁惠敏表示,在科技創新的時代,老字號必須要轉變經營理念,加快商業模式創新。比如包裝要貼合時代的氣息,此外很多老字號產品配方還是幾十年前的風格,重油重糖,在如今關註健康的消費觀念下,並不受歡迎。此外,互聯網時代,產品的營銷也要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口味。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2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推動老字號傳承與創新、加強經營網點保護、推進產權改革三個方面提出了八項任務。鼓勵老字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老字號品牌價值,支持老字號做大做強。

朱丹蓬認為,老字號企業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包括對於政策、趨勢的把握,以及自身創新和造血能力,缺少這些條件,老字號就跟不上社會發展和消費升級的需求。事實上,老字號擁有品牌基礎,創新的難度要低於一般食品企業,但如何在傳播方式、產品、用戶消費需求上實現更新換代,關鍵還看老字號的掌舵人如何來操盤。

在丁惠敏看來,老字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延伸,也具備強大的生命力,目前老字號企業正在複蘇,雖然從數字上看,1128家中華老字號不足建國時的十分之一,但省級老字號待審核的還有5000多家。

“15年前,我走訪300多家老字號,70%的只能維持生存,20%已經湮滅,只有10%健康發展,這個數字已經有些過時,老字號企業正在努力適應這個時代,健康發展的比例已經提高至50%”丁惠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43

上海“老字號”打造新IP 兩個月賣掉雪糕50萬支

“為了年輕化和時尚化,我們把傳統方冰磚變成插棒簽的雪糕狀態,且研發了熊小白系列,有香草、芝士和草莓酸奶三大口味,這款定價在8元左右的熊小白產品也標誌著我們的品牌升級。” 上海益民食品一廠總經理助理李維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針對年輕消費者研發新品是益民這個“老字號”企業的策略。熊小白在試銷的2個月內賣掉了約50萬支,效果非常好。

日前,《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同時,上海還制定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上海要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向往的“購物天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上海英雄(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集團”)和上海益民食品一廠(下稱“益民”)等企業後了解到,目前大量代表上海“老字號”的商業企業都在積極轉型,從業態升級、人工智能化創新、研發新品、打造IP等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年輕客戶,同時聯動電商開拓銷售渠道,把握新零售商機,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老字號”的年輕化道路

除了熊小白系列,益民還對傳統產品“三色杯冰淇淋”進行了改造。李維濤介紹,“經過十幾輪試驗和篩選,最終我們將口味改成了咖啡+香草+百香果,因為咖啡和百香果是現在年輕人喜歡的飲品口味。”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增強搶救式保護老字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經營方式,弘揚優良傳統,挖掘品牌價值,加強老字號保護,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

“我們的目標客戶是90後、00後,我們想結合一些二次元,卡通形象,以後要推出熊小白的家族系列,講一系列故事,既有IP也有新口味。熊小白還有衍生品,比如包、手機殼等,後期打算給熊小白變裝,可以跨界合作IP,如果做到一定規模還可以制作動畫片。”顧旭乾透露。

以生產金筆著稱的英雄集團也在向年輕客戶群靠攏。

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有過低谷,但這幾年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在產品開發上力求經典加時尚,去年我們的業績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潘宏介紹,英雄集團針對時尚消費者推出手賬文化筆以及彩色墨水。此外,年輕人熱衷彩繪,他們便推出了12色到48色的彩色軟筆。另外還向文化禮品方面發展,從書寫走向收藏。

“老字號”們還非常註重智能化與電商化發展。

在百聯創新體驗中心,第一財經記者看到,目前百聯集團正在通過人工智能逐步實現人臉識別入店、虛擬購物、動線觀測和智能地墊等。而英雄集團則研發了智能筆,具備人體心率檢測、紫外線檢測和周圍環境溫度檢測等功能。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創新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湧現,新興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培育和集聚一批新零售、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領軍企業。

“《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之後,我們就積極響應並且制定了打響‘上海購物’的計劃。” 百聯經濟運營部執行總監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史小龍介紹,目前已經啟動了部分購物地標升級改造,比如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等,而第一八佰伴、青浦奧特萊斯、百聯西郊等位於核心商圈、社區商圈和郊區的門店都會做一批重點項目的升級改造。“而且我們註意到生鮮和體驗式購物是消費新趨勢,因此我們在商業項目改造時會適當減少傳統零售份額,增加體驗式和生鮮食品的占比。”

除了業態升級,為響應《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的體現城市對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創新品牌的集聚能力。到2020年,國際高端知名品牌、國際零售商品牌集聚度穩中有升,新品牌不斷湧現。百聯正打算抓住進口博覽會商機,開拓國際商品業務,同時針對不同消費人群打造特色商品,並力拓時尚潮流商品。

“目前百聯已試水買手店,之後我們會在太古匯開設第三家買手店,通過引進、孵化和培育,培養一批設計師品牌。”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30

老字號搭乘互聯網精準營銷,“上海購物”賣出新體驗

人臉識別進店、智能化動線觀測、虛擬購物籃、智能試鞋地墊……這些結合了人工智能的創新零售技術是第一財經記者在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創新體驗中心見到的。

“說到百聯,給人的感覺一直是老字號,好像比較陳舊,但其實百聯在創新、技術和新零售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來拉動新消費和新購物。”百聯集團董事會秘書兼戰略中心高級副總監趙陳斌透露。

近期,《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發布,上海還制定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創造需求、引領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等為著力點,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向往的“購物天堂”。

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了大量上海“老字號”企業後了解到,如今這些企業都在積極擁抱電商,甚至自行建設在線渠道、打造人工智能產品等,將品牌傳播給年輕消費者。部分上海“老字號”還與電商緊密合作,將品牌在國際市場進行傳播推廣。

“老字號”的新科創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更加註重以新供給引領新消費,以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平臺、創新人才激發商業轉型升級新動能。支持傳統企業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向全渠道平臺商、集成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等轉型。

“近幾年技術確實對零售有極大影響力。我們發現如今所有零售的創新,無不被技術所驅動。怎樣的技術才能夠推動零售創新?我們自己內部有個定義,叫做能夠‘高效、精準、滿足需求的’技術,才是我們去衡量它是不是能夠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的標準)。”趙陳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此前提下,百聯在上海浦東開出了第一家新零售店,整個零售環境是按照新零售來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我們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有4000多家網點,每年到百聯的人次超過10億,我們應該把握線下優勢做好全渠道發展。比如建設百聯自己的創新中心、電商平臺、App、結合網點業務等。2016年3月,我們做了百聯的科研和創客中心。我們只研究跟商業相關的互聯網科技和應用。我發覺做基礎研究和創新的不少,但真正集中在商業和零售創新的幾乎沒有。” 趙陳斌說。

在百聯創新體驗中心,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了用熱感應等技術打造的人工智能動線裝置,即顧客在商場內走動的線路、停留時間等信息都能精準捕捉到;而另一項人工智能技術則可以測試出到店客人的年齡區間;智能試鞋地墊則是相當於虛擬試衣鏡;人臉識別則是進店時“刷臉”入場,另外還有虛擬購物籃等科技,以此收集消費者大數據,且精準營銷。

“我們已制定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計劃,包括重點舉措‘五個一批’和四個保障措施,‘五個一批’是打造一批購物地標、匯聚一批優質商品、創新一批商業業態、打響一批知名品牌和組織一批標誌活動。四個保障措施包括落實組織體系、建設人才隊伍、探索容錯機制和強化激勵考核。我們正創新升級一批商業業態,包括融合發展i百聯全渠道平臺、開拓城市奧特萊斯、升級購物中心4.0模式與大賣場升級改造、培育創新業態RISO未來店、加速健康小鎮業態探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互聯網科創中心及‘前店後倉’的跨境、免稅新模式。”百聯經濟運營部執行總監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電商新渠道

“可能人們聽到英雄金筆,大家都覺得是很重很陳舊的款式,但其實並非如此。你看我們研發的這款粉色的筆是我們的新產品,顏色是糖果色系且非常輕盈,你拿在手上,幾乎感受不到太大的重量。非常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更重要的是,這款筆是我們給京東這類電商包銷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通過電商渠道在線銷售,實體店是買不到的。因為這款產品針對年輕消費者,所以我們要精準營銷到這類客戶群,要以符合他們的消費渠道進行售賣。目前這款筆已基本售罄。”上海英雄(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僅如此,英雄集團在研發了48色時尚水筆、各類紀念筆、可測人體心率檢測、紫外線的智能筆之後,都會有部分比例通過京東等電商銷售,且銷售量非常好。

“就渠道而言有幾個要素,第一是移動互聯網,消費者對零售的渠道,不在乎你是線上還是線下,移動互聯網正好滿足需求;第二是物聯網,零售最核心的是人、貨、場,物聯網就是把場進行連接;第三是人工智能,消費者在物資極大豐富的時代,他們不缺選擇,而是缺精準滿足的點。所以電商平臺和渠道非常重要。”趙陳斌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目前,百聯已攜手阿里巴巴拓展電商合作。

“現在我們的很多食品也會在網絡上銷售。就渠道而言,老產品會以賣場為主,一些新研發的產品則會在網絡上比如京東等有合作,我們也嘗試與盒馬合作。”光明食品國際有限公司營運管理中心副總經理顧旭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無人零售、綠色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新零售“試驗田”和“競技場”。支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加快商貿企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消費行為,開展精準服務和定制服務,靈活運用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社交媒體與顧客互動,建立及時、高效的消費需求反饋機制,做精做深體驗消費。

國際化戰略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增強搶救式保護老字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經營方式,弘揚優良傳統,挖掘品牌價值,加強老字號保護,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支持老字號通過跨界融合、創新技術應用等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實施“老字號+互聯網”計劃,支持拓展直營、連鎖和特許經營等商業模式。深化“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和“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建設,培育若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商業創新領軍企業。

上海市商務委方面表示,“上海購物”品牌的集聚度,和“老字號”有很大關聯度,因此支持一批“老字號”自主品牌勢在必行。

為了將自主品牌更好地推廣,“老字號”們還在積極地通過“觸電”進行國際化營銷。

“三槍”商標誕生於1937年,作為擁有80多年歷史的民族品牌。作為中國紡織品牌50強,2016年三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三槍集團在2017年響應“一帶一路”政策,於同年8月底進駐eBay平臺,上線4小時即賣出第一單產品,銷售額連續四周獲得成倍增長,2018年3月銷售額同比上漲79%,4月同比上漲53%,店鋪於4月成功轉變為eBay的Top rated seller。

在“三轉一響”的年代,蝴蝶牌縫紉機曾享受輝煌,但之後也遭遇困局。數年前,根據原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對上海縫紉機行業進行業務整合的精神,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權交易的方式從上海飛人協昌縫制機械有限公司購買了“蝴蝶牌”等縫紉機商標。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工申貝集團一舉收購了德國DA等四家世界頂級縫制設備制造企業,將德國“工匠精神”融入蝴蝶品牌。JD1000系列電子多功能家用縫紉機,使家用多功能縫紉機設計更貼近現代人的使用習慣,更好地滿足如今消費者對服飾用品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還有上海新世界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上海新世界(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從事第三方增值服務、電子商務、互聯網應用和軟件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新雅、杏花樓、功德林、邵萬生、黃隆泰、曹素功、周虎臣等十多家“老字號”品牌,產品涵蓋了衣食住行等。其將“老字號”產品搬上電商平臺,已在天貓、京東、1號店開設了“老字號”旗艦店。用“互聯網+”手段和跨界思維,植入消費者場景,實現“老字號”與國際平臺全球發展模式,使“老字號”產品走向國際舞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59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老字號搭乘互聯網精準營銷,“上海購物”賣出新體驗

人臉識別進店、智能化動線觀測、虛擬購物籃、智能試鞋地墊……這些結合了人工智能的創新零售技術是第一財經記者在百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百聯”)創新體驗中心見到的。

“說到百聯,給人的感覺一直是老字號,好像比較陳舊,但其實百聯在創新、技術和新零售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來拉動新消費和新購物。”百聯集團董事會秘書兼戰略中心高級副總監趙陳斌透露。

近期,《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發布,上海還制定了《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加快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創造需求、引領需求為導向,以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等為著力點,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費市場、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向往的“購物天堂”。

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了大量上海“老字號”企業後了解到,如今這些企業都在積極擁抱電商,甚至自行建設在線渠道、打造人工智能產品等,將品牌傳播給年輕消費者。部分上海“老字號”還與電商緊密合作,將品牌在國際市場進行傳播推廣。

“老字號”的新科創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更加註重以新供給引領新消費,以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平臺、創新人才激發商業轉型升級新動能。支持傳統企業創新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向全渠道平臺商、集成服務商、供應鏈服務商等轉型。

“近幾年技術確實對零售有極大影響力。我們發現如今所有零售的創新,無不被技術所驅動。怎樣的技術才能夠推動零售創新?我們自己內部有個定義,叫做能夠‘高效、精準、滿足需求的’技術,才是我們去衡量它是不是能夠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的標準)。”趙陳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此前提下,百聯在上海浦東開出了第一家新零售店,整個零售環境是按照新零售來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我們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有4000多家網點,每年到百聯的人次超過10億,我們應該把握線下優勢做好全渠道發展。比如建設百聯自己的創新中心、電商平臺、App、結合網點業務等。2016年3月,我們做了百聯的科研和創客中心。我們只研究跟商業相關的互聯網科技和應用。我發覺做基礎研究和創新的不少,但真正集中在商業和零售創新的幾乎沒有。” 趙陳斌說。

在百聯創新體驗中心,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了用熱感應等技術打造的人工智能動線裝置,即顧客在商場內走動的線路、停留時間等信息都能精準捕捉到;而另一項人工智能技術則可以測試出到店客人的年齡區間;智能試鞋地墊則是相當於虛擬試衣鏡;人臉識別則是進店時“刷臉”入場,另外還有虛擬購物籃等科技,以此收集消費者大數據,且精準營銷。

“我們已制定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計劃,包括重點舉措‘五個一批’和四個保障措施,‘五個一批’是打造一批購物地標、匯聚一批優質商品、創新一批商業業態、打響一批知名品牌和組織一批標誌活動。四個保障措施包括落實組織體系、建設人才隊伍、探索容錯機制和強化激勵考核。我們正創新升級一批商業業態,包括融合發展i百聯全渠道平臺、開拓城市奧特萊斯、升級購物中心4.0模式與大賣場升級改造、培育創新業態RISO未來店、加速健康小鎮業態探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互聯網科創中心及‘前店後倉’的跨境、免稅新模式。”百聯經濟運營部執行總監史小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電商新渠道

“可能人們聽到英雄金筆,大家都覺得是很重很陳舊的款式,但其實並非如此。你看我們研發的這款粉色的筆是我們的新產品,顏色是糖果色系且非常輕盈,你拿在手上,幾乎感受不到太大的重量。非常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更重要的是,這款筆是我們給京東這類電商包銷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通過電商渠道在線銷售,實體店是買不到的。因為這款產品針對年輕消費者,所以我們要精準營銷到這類客戶群,要以符合他們的消費渠道進行售賣。目前這款筆已基本售罄。”上海英雄(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英雄集團”)總經理潘宏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僅如此,英雄集團在研發了48色時尚水筆、各類紀念筆、可測人體心率檢測、紫外線的智能筆之後,都會有部分比例通過京東等電商銷售,且銷售量非常好。

“就渠道而言有幾個要素,第一是移動互聯網,消費者對零售的渠道,不在乎你是線上還是線下,移動互聯網正好滿足需求;第二是物聯網,零售最核心的是人、貨、場,物聯網就是把場進行連接;第三是人工智能,消費者在物資極大豐富的時代,他們不缺選擇,而是缺精準滿足的點。所以電商平臺和渠道非常重要。”趙陳斌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目前,百聯已攜手阿里巴巴拓展電商合作。

“現在我們的很多食品也會在網絡上銷售。就渠道而言,老產品會以賣場為主,一些新研發的產品則會在網絡上比如京東等有合作,我們也嘗試與盒馬合作。”光明食品國際有限公司營運管理中心副總經理顧旭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支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無人零售、綠色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打造新零售“試驗田”和“競技場”。支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加快商貿企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顧客消費行為,開展精準服務和定制服務,靈活運用網絡平臺、移動終端、社交媒體與顧客互動,建立及時、高效的消費需求反饋機制,做精做深體驗消費。

國際化戰略

《三年行動計劃》指出,要增強搶救式保護老字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經營方式,弘揚優良傳統,挖掘品牌價值,加強老字號保護,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支持老字號通過跨界融合、創新技術應用等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實施“老字號+互聯網”計劃,支持拓展直營、連鎖和特許經營等商業模式。深化“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和“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建設,培育若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商業創新領軍企業。

上海市商務委方面表示,“上海購物”品牌的集聚度,和“老字號”有很大關聯度,因此支持一批“老字號”自主品牌勢在必行。

為了將自主品牌更好地推廣,“老字號”們還在積極地通過“觸電”進行國際化營銷。

“三槍”商標誕生於1937年,作為擁有80多年歷史的民族品牌。作為中國紡織品牌50強,2016年三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三槍集團在2017年響應“一帶一路”政策,於同年8月底進駐eBay平臺,上線4小時即賣出第一單產品,銷售額連續四周獲得成倍增長,2018年3月銷售額同比上漲79%,4月同比上漲53%,店鋪於4月成功轉變為eBay的Top rated seller。

在“三轉一響”的年代,蝴蝶牌縫紉機曾享受輝煌,但之後也遭遇困局。數年前,根據原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對上海縫紉機行業進行業務整合的精神,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權交易的方式從上海飛人協昌縫制機械有限公司購買了“蝴蝶牌”等縫紉機商標。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工申貝集團一舉收購了德國DA等四家世界頂級縫制設備制造企業,將德國“工匠精神”融入蝴蝶品牌。JD1000系列電子多功能家用縫紉機,使家用多功能縫紉機設計更貼近現代人的使用習慣,更好地滿足如今消費者對服飾用品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還有上海新世界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上海新世界(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從事第三方增值服務、電子商務、互聯網應用和軟件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新雅、杏花樓、功德林、邵萬生、黃隆泰、曹素功、周虎臣等十多家“老字號”品牌,產品涵蓋了衣食住行等。其將“老字號”產品搬上電商平臺,已在天貓、京東、1號店開設了“老字號”旗艦店。用“互聯網+”手段和跨界思維,植入消費者場景,實現“老字號”與國際平臺全球發展模式,使“老字號”產品走向國際舞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26

名牌天價搶舖迎同胞 本地老字號紛紛敗走

1 : GS(14)@2012-01-18 22:53: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95277
【本報訊】內地同胞消費力驚人,國際名牌紛紛以天價搶高本地一線舖位,不少老字號被迫結業收場。位於銅鑼灣波斯富街、以生滾粥馳名的森記粥麵專家,近日悄悄拉閘。據了解,森記選擇離場,是由於難抵租金由每月 10多萬大幅增至 40萬,舖位將由大型錶行承租。日後內地自由行旅客又多一個掃貨點,但銅鑼灣街坊卻從此失去一個聚腳點。
記者:林社炳 盧文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95278
【本報訊】內地自由行旅客近年撐起本港零售市道,但也直接令到商舖租金大升。有學者指出,商舖租金被國際品牌搶高,特色小店可能因難抵租金上升而逐漸消失,市民選擇自然減少。有提供生意轉讓服務的顧問公司估計,旺角將繼銅鑼灣後,有越來越多專做自由行生意的名店進駐。

特色店舖逐漸消失

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兼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指出,商舖租金被著名連鎖品牌搶高,市民選擇少了,有特色的店舖會逐漸消失,「有人願意畀得起更高嘅租金,業主梗係樂意收,香港喺市場經濟,好自然嘅一件事,但呢樣係唔係公平呢?可能會令社區失去咗一啲嘢,社會家改變緊」。
他續稱,商舖租金高低,除了與市場供求有關,部份業主寸步不讓也令租金不斷上升,「有時啲業主寧願張間舖吉(丟空)半年都唔肯減少少租,商舖吉咁耐都唔減租,我覺得有問題囉」。
BOSSible市場總監周騫指出,除了銅鑼灣區外,中環已開始越來越多專做自由行生意國際名店進佔,他估計下一個被攻陷的地方是旺角,「 KFC(家鄉雞)一向好受業主歡迎,佢哋喺旺角原本有四間舖,最近連失兩間,估計又係輸畀啲名店」。
2 : GS(14)@2012-01-18 22:53:2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95279

【本報訊】銅鑼灣地舖租金越升越有,有專營銅鑼灣商舖租務的代理指,不少專做自由行生意的大集團早在現租客租約未到期,已急不及待透過代理與業主密斟,務求捷足先登取得租約。以波斯富街為例,近年名店相繼落戶,街道已變成內地豪客購物區,整條街以金舖及錶行為主,內地客動輒消費數十萬元。

地舖也不愁沒租客

記者所見,波斯富街幾十間店舖,珠寶店、鐘錶店佔去十多間,其餘夾雜二手名牌皮具、海味、藥店、食肆、電訊和投注站等。區內地產代理孫先生說,高檔名牌店進駐銅鑼灣大型商場,帶動附近舊樓街舖同樣搶手。
區內經營多年的老字號店舖,如泉章居出售波斯富街老店,遷到同街的銅鑼灣廣場。一度進駐波斯富街的翠園酒家、星巴克等不敵新租客高價爭位利誘業主,不得不退出這黃金地段。他指大集團無懼短暫經濟逆境,趕走老店,把波斯富街變成內地豪客購物區。
專營銅鑼灣商舖租務的代理主管陳先生說,銅鑼灣地舖不愁沒租客,大集團看中銅鑼灣是遊客高消費購物區。人流旺的大小店舖,現租客租約還沒到期,大集團已透過代理與業主密斟,實行以銀彈政策,預先與業主簽約。待兩年後租約到期,隨即收舖開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21

大閘蟹老字號傳人投資OTT?

1 : GS(14)@2016-09-09 05:18:20

【明報專訊】蕭定一早喺今年7月,已經同傳媒講,諗住發展OTT(線上視頻串流平台)平台「HMV Play」,點知中國3D數碼(8078)自己個平台都未見有咩特別搞作,已經忍唔住出手收購另一OTT平台Anyplex。

Anyplex獲蕭定一收購

Anyplex係由一間叫隨意播嘅公司擁有,主要喺大中華區推出 OTT 數碼點播內容。睇番公司公告,隨意播有7位股東,其中包括邱德根細仔邱達根,Duncan仲咁年輕,加上近年有搞投資,對OTT業務有興趣都唔出奇。但仲有一個股東,小琴真係諗唔到佢同OTT嘅關聯,嗰位就係朱家昌,疑似賣大閘蟹老字號華記永昌號第二代傳人,小琴睇朱生教揀大閘蟹嘅報道就睇得多,唔講唔知,原來投資OTT都有一手!

不過,公告就咁列咗隨意播公司各個股東嘅名,又冇交代股東背景,極有可能係同名同姓,或者世上有另一個朱家昌係投資OTT嘅專家呢!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90&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44

【重陽食鵝】四大滷水鵝片比拼 潮州人:老字號始終最好

1 : GS(14)@2016-10-10 16:14:53

(左起)今次評判有常務副主席張成雄、主席陳幼南及婦女委員會主席潘陳愛菁均是潮屬社團總會代表。



深鬱而蘊斂的滷水膽,越陳越醇香,是潮州人世代相傳的傳統味道,而鵝則是在重陽節後最當造,滷水鵝是傳統潮州美食。今次我們進行一個滷水鵝片比拼,找來潮屬社團總會代表做評判,分別是主席陳幼南、婦女委員會主席潘陳愛菁及常務副主席張成雄。他們都是潮洲人,每星期至少食一次滷水鵝,食得多自然精。為了公平,事前他們不知道四碟的滷水鵝片屬於那間餐廳,今次比試有兩間老字號及兩間後起之秀。老字號代表是68年歷史、曾獲「米芝蓮」推介的陳勤記、60年歷史、明星飯堂的尚興,後起之秀則有開業12年、曾獲「米芝蓮」一星食肆的阿鴻小吃及開業7年、獲獎無數的潮味居,究竟那個會勝出?睇片啦!



(a)陳勤記,$198(b)阿鴻小吃,$198(c)潮味居,$148(d)尚興,$128記者:何嘉茵攝影:王國輝


外賣會附送滷水汁及自調醋,包裝以阿鴻小吃最講究,不怕倒瀉。(b)

尚興的價錢最便宜,得到評判大讚肉質腍,滷得入味,成為今次比拼總冠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0/19796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20

【何文田之情】三間老字號的三件窩心事

1 : GS(14)@2016-10-16 08:22:39

內有原片菠蘿、重份量扒餐是招牌,菠蘿可減膩感,配搭頗新鮮。$46(a)



傳說何文田是因居民陳何文擁有,所以命名何文田,意指陳何文的田……這個無從稽考,但有三間充滿人情味的老字號,一直令人津津樂道。



凱斯的枱凳是由熟客捐贈,在這種老屋邨仍找到這份人情味。(a)

(1)全港首個冬菇亭環保枱凳1975年開張的凱斯快餐店,是全港首個以冬菇亭設計的熟食檔,最初以賣炸雞髀、熱狗等快餐為主,數年前已轉做賣早餐及碟頭飯,只做早午市。內有原片菠蘿、重份量扒餐是招牌,菠蘿可減膩感,配搭頗新鮮。咦!點解這裏所有枱凳都不同?「這些枱凳是熟客好環保,不要的拿給我們用,可以環保,又不用浪費。」老闆娘鄧淑蓮說。在這種舊屋邨,仍見到這份人情味。



燴意粉是奇香的招牌,亦是何文田人的情意結。$33(b)

(2)老字號冰室情意結燴意粉一進這間餐廳,便見到一個怪現象,所有客人差不多都是叫同一款食物—燴意粉!奇香冰室已開業43年,是區內最老的冰室,現已傳至第二代,每日炒過百碟茄汁燴意粉,即叫即燴,可選配不同配料,味道未算特別,但卻是何文田人的情意結,有不少熟客專程前來。



(3)由擔挑做到入舖區內最老豆花有咁上下年紀的街坊,一定記得陳伯,當年他由擔挑、單車做到入舖賣豆腐花豆漿。「陳伯以前在這一帶擺檔,一直好掛住班街坊。我還記得我們一搬入舖,大部份幫襯都是熟客,個個都說好掛住陳伯,好掛住他的豆花。」陳伯妻子陳太說。陳伯已退休,這間家庭式小店,現已傳至第二代,豆花仍香滑,味道如一,不會太甜。陳太經常坐陣舖內,製作糯米糍、餃子及紫米糭。這種實而不華的風味,現已見少賣少。



不少何文田街坊一定食過陳伯的豆花,味道如昔。$13(c)

陳伯當年由擔挑、單車做到入舖賣豆腐花豆漿,現已退休。

(a)凱斯快餐店何文田愛民村11號熟食檔(b)奇香冰室何文田勝利道26號B(c)陳記自家製豆腐花美食店何文田梭椏道5號A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6/198020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299

開業78年 獲頒「中華老字號」廣州大同酒家結業

1 : GS(14)@2016-12-03 05:11:22

■茶客昨早到店才得悉大同酒家結業。



屹立廣州78年、不少港人熟悉的大同酒家,前日深夜突然貼出停業告示,很多趕到酒家的老茶客昨早撲空!即使酒家已經閉門,但門外仍然熱鬧,大批依依不捨的茶客聚集,回味熱辣辣蛋撻等美食,拍照留念,網上更有人聯署公開信,請求政府幫助大同留下。



■大同新鮮出爐的蛋撻深受食客歡迎。

大同酒家的招牌最初在香港創立,1925年在上環開業,當年享負盛名。1942年,香港大同酒家老闆馮儉生買下由日人開設的廣州園酒家,並改名大同酒家,即使1945年再次易主、1997年轉為國營,但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大同酒家亦是廣州最富有代表性的酒家之一,先後獲政府授予「中華老字號」及「國家特級酒家」等稱號。


經營不善 資金鏈斷裂

前晚臨近酒家休息時間,有食客走出大同酒家大門後,發現員工在大門貼出「即日起停業」的公告,有人拍照上載到微博及微信,大同酒家結業的消息瞬即在網上流傳。翌日清早,酒家門外除了有大批傳媒採訪,還有不少忠實茶客準備如常到大同嘆茶,不過酒家及其附屬餅店都把大閘拉下,僅留一道小門供員工進出。有女茶客表示,多年來習慣每天早上到大同飲茶,對於突然被迫轉場,非常無奈。根據大同酒家內張貼的另一張告示,酒家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而需要停業,員工需在指定日期回酒家辦理相關手續。昨早8時陸續有員工回到大同,他們表示從未聽聞資金鏈斷裂,亦收到通知指酒家將至少經營至本月31日,但前晚卻突然被告知「明天開始不用上班」,又指酒家的存貨可以經營至月底。供貨商紛紛趕至搬走剩餘貨尾,以減少損失。昨天不少廣州市民得知大同結業後,先後趕到酒家拍照留影,並在網上分享,廣州80後網民Ben在微信上寫道:「1987年,父親領着我在大同酒家買生日蛋糕,於是,我嚐到了人生第一個忌廉蛋糕」,亦有網民表示「曾經在這裏舉辦婚禮,如今看到它停業,真是感慨萬千」。網民都希望大同酒家能夠重新營業,一篇懷念大同酒家的文章得到大批網民分享轉載,「儘管大同的出品與服務水準總有波動,但我們更願出手挽留,給大同與我們一個機會」。中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2/198526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