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矽谷新趨勢 軟硬包抄風潮起 鴻海集團積極切入 新硬體時代六百億大餅 台廠不缺席

2013-04-15  TWM 
 

 

矽谷有一股新的勢力正在形成:從虛擬App結合實體商品,成為新一波商機,市場規模達六百億元新台幣,新硬體時代即將來臨!

擁有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台灣,是否能藉此走出低毛利的代工王國命運?

撰文‧李洵穎、林宏文

三月下旬,國際媒體《富比世》刊登了一篇新創企業家伍德曼(Nicholas Woodman)的報導,這位企業家年僅三十七歲,因為鴻海投資其公司GoPro二億美元而聲名大譟,並迅速躋身全球億萬富豪榜。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還說,「我第一次看到伍德曼時,我意識到眼前這個人必定是傑出企業家,他絕對有能力在這個產業成功!」能贏得郭台銘這麼高的評價,這位矽谷年輕人到底有什麼能耐?

伍德曼於二○○二年創立GoPro,主打跳傘、潛水、衝浪、滑雪、登峰等極限運動的穿戴式攝影機「Hero」。這台攝影機重量不到一百公克,不僅擁有一一○○萬畫素,更具備一秒連拍十張的功能,若配上頭盔、背袋以及各種防水、防摔配件,就變成極限運動的最佳留影配備。

十年來,GoPro已取得高達九成的市占率,而這種脫離過去純粹硬體銷售商,轉而經營軟體平台的商業模式,正是飽受硬體價值不斷被壓縮、急欲切入軟硬整合的郭台銘,最想學習模仿的對象。難怪郭台銘願意掏出二億美元投資,讓這家小公司市值快速衝高到二十二.五億美元。

矽谷新風潮 硬體搭上App服務行動上網來勢洶洶,改變了整個科技產業和創業環境,尤其是App新經濟的模式,更成為矽谷繼續領先全世界的關鍵。除了靠軟體銷售或內建廣告的既有方式外,另一種獲利模式,就是以硬體搭配App服務,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操作手法。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觀察,過去能夠獲利的手機App只有遊戲項目,美國App商店的前一百名,高達九成以上都是遊戲類。然而,他已注意到,智慧型手機iPhone的遊戲App市場已經飽和近一年,平板電腦iPad則飽和六到九個月,在目前態勢下,矽谷正有一股新的趨勢在成形。

矽谷知名育成創投機構Y Combinator,每年都會在夏、冬季各舉辦一次名為「Demo Day」的新創公司選秀,由矽谷的媒體、投資人選出心目中具有潛力的新創公司。最近一次的選秀剛在二月落幕,與往年不同的是,過去選的幾乎都是軟體公司,但這次有二到三成的比重則是硬體公司。

台灣創意工場執行長王仁中表示,二月和大股東、北京和矽谷的投資團隊在美國舊金山碰面,「虛擬App配合實體商品已蔚為風潮」,就是他此行最大感想。台灣創意工場是由老牌創投中經合、谷歌中國區前總裁李開復以及工研院創新科技創投公司合資組成。

矽谷已經嗅到軟硬包抄的風潮,並且付諸實現。只要結合小道具,手機就可變身行車記錄器、協助改善睡眠、量氣溫,或隨身運動管理工具。這些都是虛擬App結合實體商品,並透過社群分享的概念,運用在現實生活的例子。

像Pebble堪稱全球最熱賣的一款智慧手錶,剛開始研發時,募不到私募基金的資金,只好改在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尋求金援。透過小額捐款,設計團隊在今年三月短短一個月內募款超過一千萬美元,讓手錶順利生產,第一批出貨金額約一二○○萬美元,採限量限時預購,預計第二批金額為二千萬美元,亦將在下半年出貨。

募資熱潮不是只有發生在Pebble手錶上,可以插入手機的溫度計Thermodo也是一樣。在距離四月九日募資截止日的前一周,研發團隊已經募集到二十七萬美元,但這次的募資目標只有三.五萬美元,可見Thermodo產品受青睞的程度。

台廠怎麼想?嗅得到商機卻只看不做王仁中認為,虛擬App結合實體商品,會博得創投界青睞,得要有三元素:「笨」硬體、很棒的App,並且要融入社群分享的概念。其中,從硬體製造廠的角度來說,這些硬體設計並不炫,功能單一,其實是很「笨」的裝置。由於功能簡單,生產成本不高,低於七十美元以下,比起動輒二、三百美元的iPad、iPhone,製造成本降低太多。

除此之外,這些新世代硬體和過去的硬體模式有何不同?

「生產模式有很大的不一樣。」王仁中說。這些硬體都要和App搭配,而App的生命週期最多五個月,加上貼近消費者生活,應用五花八門,硬體的生產模式就得跟著連動;換言之,新一代的硬體就具備了「少量多樣」和「生產快速」的兩項特點。和過去傳統硬體的「大量、標準化」,以及產品生命週期長達半年到一年的情況大不同。

由於App生命週期不長,對傳統的製造生產線十分不利。王仁中認為,想要在新的硬體時代勝出,就要靠彈性的生產和靈活的設計團隊。而台灣就有這樣的優勢,開模、設計、終端消費者的使用經驗,都比中國好很多。以Pebble智慧手錶為例,原本計畫在大陸代工,卻因品質不佳,後來轉到台灣組裝。

App創意,配合小量、品質好的生產,台灣代工廠都已嗅到這個味道,可惜的是,大多停留在觀望階段。

「幾家公司的大老闆通常不願意投入資源!」王仁中說。根據他和幾家代工廠高層接觸後,這些老闆卻回應:「我覺得這不會work(行得通)!」這樣的結果讓他十分沮喪。

其實,投資上述模式,金額不會太多。根據台灣創意工場的經驗,每支團隊的投資約十萬到三十萬美元,不超過新台幣一千萬元,「但企業市值上億元的大老闆們拿錢出來的願意不高!」王仁中感嘆道。

王仁中認為,這些大老闆已五、六十歲,面對新的趨勢,反應速度不如年輕人,「應該要給年輕人機會,適時放手!」如果思惟不改變,台灣就走不出製造代工的命運。以Pebble智慧手錶為例,虧損了五年才有現在的成績,「但台灣的老闆們可以忍受嗎?」台灣創意工場背負著在台灣尋找潛力公司的使命,然而進度不佳。成立至今已一年,原本計畫投資八到十個案子,目前卻只開發出四到五個團隊,其中只有兩個團隊找到投資者,一是Roam & Wander,另一個是馬來西亞的個人化音樂平台團隊Attie TV。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團隊都來自國外,並非台灣人。王仁中說,台灣環境條件並不差,他們希望引進國外團隊來台駐點,為台灣創業市場激勵出新的火花。

在製造門檻降低下,設計創意相形更為重要。配合App汰換快速的週期,硬體製造速度必須加快,於是缺乏製造能力的美國創業者,尋求台灣代工廠,創投扮演的角色就是協助管理。台灣創意工場希望能將新的趨勢帶進台灣,其扶植的Roam & Wander就是一例。這支團隊運用手機、App和實體兔子玩偶,切入幼兒教育市場,創下新商業模式。

跨界新平台 整合另一組郭台銘+伍德曼籌辦國內網路創意展(IDEAS Show)的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副主任何偉光表示,針對軟硬整合的趨勢,IDEAS Show兩年前就有意推動,但一方面政府缺乏經費,另一方面則是台灣團隊偏向單打獨鬥,學設計和學機電的是兩群人,跨界整合較困難。

不過,從去年起,IDEAS Show已逐漸說服一些單位加入,針對具備核心技術的硬體業者,結合網創團隊的創新服務,希望建構一個技術型創業平台,如今已有瑞昱半導體、台科大設計學院等,有興趣共同參與。

過去,台科大要求設計學院的學生,畢業前一定要贏得國際設計獎項,因此學生得獎率非常高。但由於學生過於重視設計,把設計變成產品的比率卻非常低,未來希望產品設計也要結合資通訊(ICT)技術,不僅可形成真正的商品,也可避免產品一量產就被仿冒,讓軟硬整合的概念能夠成真。

過去五年,IDEAS Show吸引了超過五百個團隊參與角逐,包括地圖日記、愛評網等團隊都出自於此。而這些國內網路創業的生力軍,若能與台灣電子業進行更深度整合,就像郭台銘投資GoPro伍德曼一樣,就可以創造出更多軟硬整合的成功案例。

這幾年,業者為了促銷實體商品或既有業務的銷售而開發免費App,以吸引消費者。不過,現在App生態已有所改變,業者開發搭配App的實體商品,不僅開拓App競爭版圖,也可為傳統硬體製造業找新出路。

根據業者初估,虛擬App結合實體商品的市場規模應可達到二十億美元,相當於六百億元新台幣。在這數百億元的市場裡,台灣將有機會擺脫過去「毛三到四」的低毛利代工命運,走向另一個新硬體時代。在這個新的轉折點,擁有製造硬實力和創意軟實力的台灣不應該缺席!

軟硬合一,彈指間遇見 新世界一款笨硬體+很棒的App新運用GoPro攝影機Hero 主打極限運動的穿戴式攝影機,可利用App連結手機,並用最簡單的方式編輯剪接GoPro拍攝的影片,讓玩家能夠快速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網站,與朋友分享。

美國智慧手錶Pebble 下載Pebble的App後,和智慧型手機藍牙連接,便可讓你在跑步或騎車時測速、計時、控制音樂播放。即使手機放在背包,手錶也會提醒,以免漏接電話或來訊。

智慧溫度計Thermodo 丹麥四人團隊Robocat設計開發,只要將溫度計插入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開始測量,立刻得知所在地的溫度。

汽車智慧行動裝置Dash 可自動偵測車種,再透過藍牙將汽車資料同步傳到手機App中,並隨時更新,讓使用者即時掌握車況;而且只要將手機橫著放,打開Dash App錄影模式,就馬上變身為行車記錄器。

移動睡眠管理器LARK

以一條繫在手腕上的腕動儀,來追蹤夜間手腕的所有細微動作,記錄到的訊號可形成一幅紀錄圖,再透過藍牙無線,將紀錄傳送到手機的App,即可分析睡眠狀態或品質,並加以改善。

幼教玩偶(TUTU)

Roam & Wander創辦人傑森設計的App,可讓手機螢幕變成「兔子(TUTU)的臉」,再將手機放進實體兔兔玩具的臉上,賦予兔兔不同表情。還利用3D列印開發出更多的周邊配件,比如奶瓶、書本等,透過與兔兔互動,讓小朋友從玩樂中學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3

淘寶就電商徵稅傳聞表示:一直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研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187

5月30日,有消息稱,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電商徵稅的提案已被相關部委採納,相關部委正在研究調研實施電子商務徵稅的具體措施。新浪科技5月31日消息稱,淘寶方面表示,據其瞭解國家相關部門對電商徵稅一事非常謹慎,目前還在進行調研,「我們也一直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研究探討,但目前並沒有任何稅收新政策出台。我們認為從經營者角度來說,依法納稅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我們也同時關注電商如何徵稅,徵稅後對電商發展的扶持政策,以及如何促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財經日報》5月31日報導,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電子商務的徵稅制度年底前會實施。相關部委目前處於對法律法規的調研和研討階段中,已經涉及到具體措施。但也有數位主管單位相關人士表示,並未聽聞此事。一位相關人士說,目前政府部門沒有辦法解決徵稅的技術性問題。

一位在互聯網上從事與稅務行業相關工作的業內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國家真的對網店徵稅,可能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絡稅收監控中心,將稅收綜合徵管系統、內部發票管理系統與網絡交易平台對接,通過獲得網店經營者真實的網上交易數據,可以實現對每筆交易都有據可查,從而將稅款應收盡收。

今年5月6日,美國參議院對允許各州對網店徵收銷售稅的「市場公平法案」進行投票,最終以69票對27票通過。白宮認為該法案將削弱網購的價格優勢,一定程度上解決實體店淪為線下體驗店的局面,州外銷售低於100萬美元的網店將被豁免,目前,各州僅可向在本州有實體形式的網店收銷售稅。法案仍需眾議院通過。

「如果一批企業不交稅,另外一批企業要交稅,這樣的競爭是不公平的競爭」

張近東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兩會期間,張近東在名為《盡快將電子商務發展納入現有法治軌道》的提案中提出,急需將電子商務發展納入現有法律管理範疇,並提到「建議稅收部門研究電子商務的徵稅方式,在大數據化時代創新徵收手段,從制度層面規避偷漏稅行為」。

張近東的提案引起爭議。「很多小的網店業主們,會因為收稅而活不下去,關門失業?」據21世紀網3月7日報導,對於這樣的疑問,張近東稱,「如果讓我們這樣守法納稅的企業和那些不交稅的企業這樣繼續競爭下去,總有一天,我們這些守法的企業,會因為沒有銷售而活不下去,關門失業。」

張近東還表示,「自由競爭並不意味著可以不用交稅,這哪怕在西方也是一個道理,如果一批企業不交稅,另外一批企業要交稅,這樣的競爭是不公平的競爭,不是自由競爭,更不要說制假販假。」

C2C賣家或將深受影響

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零售交易額已達到1.2萬億,佔社會零售商品總額7%。其中,天貓、京東、1號店等B2C平台上賣家均需納稅,所謂「對電商徵稅」更多的影響C2C賣家,也即個人賣家。

根據目前個體工商戶起征點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增值稅起征點月銷售額為2萬元,不到此額的免稅。超過2萬元全額徵稅,稅率為小規模納稅人3%,連續12個月銷售額超過80萬元的必須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稅率為17%。

淘寶方面曾表示,目前有94%的淘寶賣家年營業額在24萬元以下,大多數並不在徵稅範圍內。

前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稱,據業內人士計算,一家年銷售額100萬元的C2C電商,利潤按10萬元算,如果交稅,要交增值稅、教育費附加、城建稅及企業所得稅等,共約8.866萬元,淨利潤僅約1萬。其中,企業所得稅按企業淨利潤的25%算,小企業稅率減半是12.5%,所得稅為1.25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99

《攻守兼備--積極與保守的投資者》讀書摘錄 米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34cdc10101929o.html

《攻守兼備--積極與保守的投資者》,The Aggressive Conservative Investor, byMartin J. Whitman, Martin Shubik, 1979,2006


普通股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的四個基本特點:
1. 公司的財務狀況必須穩健。無論是財務報表有披露或者沒有披露的信息。
2. 公司由注重誠信的經理人和控制群體經營。
3. 投資者應該能夠獲得大量的有關公司近似充分披露的相關信息。
4. 股票買入價格應該低於投資者合理估計的每股資產淨值。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特徵就足以使我們放棄投資,不管這投資按照其他標準來看是多麼誘人。

基本持續經營因素(利潤將大幅增長,股利增長,新研發潛力、看好產業前景、管理層能力)、基本股票因素(市盈率低於可比股票、技術面將上揚、受到市場追捧)、基本資產轉換因素(再融資、併購、清算、股票回購、收益分配、控股權變更、重組、資本結構調整),可視為促使投資者購買已經被他們根據財務健全標準定為值得關注的證券的「促發因素」。

根據安全低價策略,應該儘量少用或不用令人費解的衍生工具。
安全低價投資的成功秘訣並不是早於別人獲得信息,而在於以勝人一籌的方式來使用可獲得的信息。

穩健財務狀況的三個特徵:
1. 負債相對較少。無論是表內還是表外。
2.高質量的資產,如現金或者可變現資產。不僅是流動資產,例如,我們往往認為一幢維護良好,長期租給AAA級承租人的A級辦公樓是高質量資產。
3. 擁有可分配給股東的自由現金流。

如果政局相對穩定,沒有街頭暴力事件發生,那麼宏觀因素往往對價值投資無關緊要。

根據安全低價的投資原則,第三大街價值基金從不投資於銀行普通股,除非有關銀行資金非常充足,並且可按大大低於賬面價值的折扣價買入。

在考慮一項交易時,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我會虧多少?只有在風險似乎得到控制或者最小化以後,他們才會考慮第二個問題:我能賺多少?

對於絕大多少非控股投資者,創造財富的最佳途徑不是爭取持續的短期回報最大化,而是瞄準一個充分好的長期業績。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資產組合規模不變或者受現金淨撤回的影響,那麼與另一個不斷有新資金投入的資產組合相比,市場表現就比較重要。如果一個組合具有定額定期購買的性質,如果組合由健康的證券組成,過去的不佳市場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現在購買要比過去誘人,而過去良好表現說明現在購買不那麼誘人。

很多過去10年中最成功的長期投資(增值是成本的5-10倍)是那些不分紅或者分紅很少,投資者在2-3年甚至4年裡既沒有實現利潤也沒蒙受虧損的股票。

無論價格如何都必須避免的股票是:公司繼續由從公司搾取私人利益為首要目的,不惜犧牲證券持有人利益的管理層經營。

沒有欠債或者有借新債的能力常常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財務實力也可能來自低成本長期債務的存在。
股票的賣出價格會是一項重要的公司資產(或負債),尤其對於計劃發行股票以籌集新資金或者通過併購獲得追加資產的公司來說。

真相是世上唯一無人相信的東西。-- Georage Bernard Shaw

事後套利的經驗法則:以相當於控股股東最近為獲得控股權所支付的價格的2/3購買事後套利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75

政府積極扶植銀行實力 購併、另闢戰場 馬來西亞變身亞洲金融重鎮

2013-06-17  TWM  
 

 

亞洲金融風暴十五年後的現在,馬來西亞不僅已恢復昔日活力,二○一二年吉隆坡更超越英國倫敦,一躍成為全球第六大IPO市場,一座有別於香港、新加坡的亞太新興金融重鎮,儼然成形。

撰文‧葉揚甲

你對馬來西亞的印象是什麼?除了觀光、房地產熱,你還舉得出什麼強項?

勤業眾信統計,二○一二年全球IPO︵首次公開發行︶市場,吉隆坡交易所超越新加坡、上海,甚至是倫敦交易所,成為全球第六大IPO市場,募資金額高達二二一五億元。這個數字,為台灣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同期間合計募資二四五億元的九倍之多。

亞洲風暴啟動銀行整併潮

大馬金融環境不存在惡性競爭這是大馬政府積極培育金融實力的成績顯現。馬來西亞這個亞洲金融風暴的重災區、每人年均所得只有台灣二分之一的國家,究竟是如何在不到十五年時間,就成為亞洲新金融中心呢?

當《今周刊》採訪團隊踏上馬來西亞,這塊曾經被亞洲金融風暴摧殘到銀行系統全面瀕臨崩壞的土地,我們卻發現,從一走出飛機通道開始,到離開海關,再到落腳處前的捷運上、道路旁,眼光所及幾乎全是馬來亞銀行︵Maybank︶與聯昌國際銀行︵CIMB︶的LOGO。這兩家在馬來西亞市值分居第一、二名的銀行,到處可見其企業標誌或廣告,深植人心的行銷方式,大概不會輸給韓國三星。走在吉隆坡街頭,彷彿走進了金融重鎮。

「台灣金融類股占指數權重約一六%,共七十二家銀行;而在吉隆坡指數高達三四%的金融企業,卻只有八家銀行。」工作地點位於新加坡的摩根馬來西亞基金經理人黃寶麗說道,政府主導的大型整併,成為馬來西亞金融強盛的一劑猛藥。

「其實,亞洲金融海嘯發生前,馬來西亞的銀行也不少。」一位在嘉美克清真寺 ︵Masjid Jamek︶附近銀行區上班的年輕女穆斯林,在說話的同時,仍然沒有放慢腳步地走向馬來亞銀行總部大樓前,那段頗為氣派的電動手扶梯,空氣中似乎有種分秒必爭的氛圍在她周遭,看到這種倉卒的模樣,的確有幾分與香港中環的相似感。

聯昌七年七樁購併

金融服務輸出遍及十七國

從現在一棟棟高聳入雲的金融大樓,實在很難想像九七年時銀行業的慘況。富達馬來西亞基金經理人郭玉蘭表示,亞洲金融風暴觸發馬來西亞當地一連串的整併潮,起先是財務狀況有問題的金融企業併入銀行,之後則是銀行與銀行間的合併。從那時候起,馬來西亞的銀行家數從高達三十家,一路慢慢減少,最終呈現目前八家的局面。

回頭看看台灣,台新金購併彰銀的案子一拖就是七年,而且最後竟然還無法達到雙贏的局面,讓外界著實摸不清台灣政府對於金融業到底是抱持什麼想法。

然而,從○五年到一二年,同樣七年的時間,馬來西亞的聯昌集團,卻能靠著幾乎一年一購併的策略,讓集團業務得以在大馬以外的國家,迅速開枝散葉。這段期間內,聯昌銀行集團的市值,也從四百多億元膨脹到六千億元,對比﹁台灣金控獲利王﹂富邦目前約三千八百億元的市值,聯昌不僅後來居上,現在甚至還超出富邦許多。

聯昌國際銀行集團總裁納西爾拉薩︵Nazir Razak︶接受訪問時指出:「為求擴大經濟規模,跨出馬來西亞的國界,絕對是現今銀行業不得不採取的策略。所以聯昌在○五年展開一連串的購併,收購對象包括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的銀行,另外,還有一家新加坡的證券商。」聯昌這七年間共有七樁主要的購併案,收購總價高達一四五八億元,其中最讓金融界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二年買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亞太區投資銀行部門,在這樁收購案後,聯昌更一躍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投資銀行,涉足的國家增加到十七國。

聯昌能夠成長得如此迅速,納西爾試圖從事後的角度來解釋,「在過往的幾次重要關頭,聯昌確實都做出了正確的決策。」無論如何,七年爆發式的成長軌跡,他認為還只是個開端。

定位與策略明確

獨創伊斯蘭商業銀行模式

或許聯昌的成功關鍵,納西爾已經說得很明白,就是到國外另闢戰場。

一位在吉隆坡金融界打滾將近二十年的專家卻認為,聯昌集團的成功,絕對比想像中要來得難以複製。例如,聯昌在香港、韓國及台北,僅設有投行部門,專門提供給特定客戶證券研究的服務(註:出具投資建議報告),而不設立商業銀行或者證券經紀商,因為沒必要吃力不討好;即使是市場很肥的中國,聯昌目前亦只有在上海設立辦公代表處,畢竟在與資產以兆為單位計算的中國銀行業競爭之前,還是要想清楚哪種方式,最能夠吸引適合自己的客戶,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關鍵。

清楚自己的定位、又知道客戶需要的是什麼,甚至在腦海中模擬競爭對手可能會出的招式後,聯昌才有可能每一著棋都下得如此精準。聯昌集團無疑是馬來西亞整個金融行業具體而微的縮影。

馬來西亞台灣商會執行祕書鄭添丁表示:「若不算華人主導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應該是東協國家中,最適合台灣企業進駐的國家,因為這裡華人多,可用中文溝通,越南、緬甸或是印尼,反而不太方便。」但是記者實際在馬來西亞搭計程車、到便利商店買飲料,或者在銀行櫃台前想詢問關於伊斯蘭債券的訊息,幾乎沒有碰到看起來會講中文的人,即使是吉隆坡地標雙峰塔前最繁榮的購物中心陽光廣場,裡面熙來攘往的人潮,大多還是以馬來人為主。

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為數眾多的馬來人,讓馬來西亞金融業獨創出符合伊斯蘭教義的商業銀行。

第一金馬來西亞基金經理人高君逸說:「伊斯蘭教派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按教義是不得有借貸行為,不過,馬來西亞金融業卻克服了這個難題。伊斯蘭的金融模式,可在不違背信仰的前提下,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客戶服務。」全世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目前粗估接近十六億,而大部分的穆斯林又以中東與亞洲為兩大本營,就地理位置觀察,馬來西亞可說是位於「伊斯蘭國度」的中心。「除伊斯蘭銀行外,馬來西亞更率先全世界發行伊斯蘭債券︵Sukuk︶,該國發行量占全球總量的六四%。」高君逸補充。

根據台灣經濟新報的資料,馬來西亞所發行的伊斯蘭債券金額,從一一年的四千三百億元,倍增到一二年的九一二○億元。若按這樣的趨勢成長,馬來西亞政府自詡為伊斯蘭金融中心,的確是名副其實。

伊斯蘭金融業的快速發展,或許是馬來西亞能夠順利站上國際金融舞台,強而有力的後盾。

福利優渥吸引人才

金融業薪資趕上國際投行水準諷刺的是,掐住東亞海域咽喉、擁中國十三億人口為腹地的台灣,地理位置優越不輸馬來西亞,況且,台灣早在一九九五年就已高喊「亞太金融中心」,照理說,起跑得早、又沒有被亞洲金融風暴重創,現在的發展,先別說香港,至少應該也能與天然資源貧乏、幅員狹小的新加坡較勁才對,可惜,現狀與理想差距實在太遙遠。

「馬來西亞金融業的待遇與福利都很不錯,與新加坡已經相差不遠!」年齡不到二十八歲、就職於馬來亞銀行的黃小姐說道。

這位手中握有台灣名校畢業證書的年輕華裔,其實與很多優秀的七年級生條件相同,只不過,她的年薪在兩百萬元到三百萬元之間。這樣的薪資水平,足以與國際外資投行相提並論,在台灣這筆錢,甚至可以請到三位月薪四萬元的名校商學院系所高材生。

更讓人氣餒的是,對於年資較淺、月薪落於四萬元到七萬元的台灣本土基金經理人來說,恐怕還得努力「衝刺」當年度績效排名,或許才有可能達到與之相同的水準。

聽到台灣本土基金經理人的這般「待遇」,黃小姐不禁輕嘆:「這樣真的還滿少的!」當記者追問,當年是否曾考慮在台灣金融業覓職時,她說:「有被找過,但最後並未去面試,而薪水的確是考量因素之一。」顯然,當初她的抉擇相當正確,畢竟台灣低薪的環境,迫使金融人才外逃,早已不是新鮮事,「如果台灣金融現狀不改變,當然可以選擇離開。除英文要好之外,最好還要有CFA︵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這張證照不僅在新加坡備受重視,在馬來西亞同樣是超級重要!」她強調。

對於馬來西亞金融業的優異表現,大馬政府似乎仍然不滿意。

一一年十二月,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再推出《二○一一?二○二○年金融領域大藍圖》,希望經由政府的主導下,讓金融領域能夠以每年八%到一一%的速度成長;一二年,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Najib Razak︶親自主持一項耗資兩千五百億元,名為「敦拉薩國際貿易中心」︵TRX︶的金融開發計畫,企圖將吉隆坡打造成一座有別於香港、新加坡的金融城市,國際金融機構若是進駐該地,所得稅即可減免十年。

姑且不論成敗,至少馬來西亞敢改革、敢讓利,還有,口號喊出就有做得到的氣魄,這些都值得台灣借鏡。

一分鐘看馬來西亞

首都:吉隆坡

官方語言:馬來西亞文

國家領袖:首相納吉布 拉薩(Najib Razak)

人口:2886萬

面積:33萬平方公里

民族: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民GDP:3035.27億美元人均GDP:10304美元納西爾拉薩(Sri Nazir Razak)

出生:1966年

現職:聯昌集團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經歷:《歐元雜誌》2012年最佳貢獻獎學歷:英國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

要當亞洲金融中心

馬來西亞比台灣更有實力

馬來西亞

2012年IPO募資金額新台幣2215億元2013年亞洲商業展望第4名亞洲金融海嘯前高點至今股市漲跌幅 76%

台灣

2012年IPO募資金額新台幣245億元2013年亞洲商業展望第13名亞洲金融海嘯前高點至今股市漲跌幅 —19%資料來源: 經濟學人企業組織、勤業眾信

馬來西亞與台灣

兩地銀行業財務比較

台灣 項目 馬來西亞

746億 資產規模(美元) 512億0.49 資產報酬率(%) 1.13 8.56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16.74 註:2012年資產排行前十大銀行平均數據資料來源:香港《亞洲週刊》

大馬金融茁壯的啟示

對於銀行家數過多的難題,台灣政府必須擔起振衰起敝的責任經理人郭玉蘭 操盤基金:富達馬來西亞

看法:

拜亞洲金融風暴之賜,馬國開啟一連串的銀行整併潮,造就出目前大馬金融業相對健康的競爭環境。

經理人黃寶麗 操盤基金:摩根馬來西亞

看法:

馬國沒有台灣Overbanking(銀行家數過多)的問題,在經濟看俏之下,該國銀行貸款需求成長強勁。

經理人高君逸操盤基金:第一金馬來西亞

看法:

台灣銀行業呈現高度競爭的不良環境,若能開放更多元的金融性商品,將有助於提升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6

《新興商機》Google、阿里巴巴正積極佈局 線上教育大餅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2014-03-03  TWM  
 

 

想與全世界的人當同學,想聽哈佛商學院教授的課程,不用出國、不用花大錢,這是新形態教育的革命;未來十年,全球教育支出高達十一兆美元的商機,Google、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插旗。

撰文‧賴筱凡

農曆年後,市場再丟出震撼彈,那就是阿里巴巴集團,找了淡馬錫創投與啟明創投,決定投資線上教育集團TutorGroup一億美元。

如果你還摸不著頭緒為什麼阿里巴巴會入股一家線上英語教育公司,或許你可以再看看這個場景。去年十二月底,台達電內部主管的工作會議,特地請來哈佛教授演講,連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都乖乖坐在台下聽講。

而哈佛教授要與台達電主管們分享的主題是——MOOC(大規模網路公開線上教育)。

教育掀起新革命

人人都能線上修課 哈佛商學院承認學分到底什麼是MOOC?就是透過網路平台,讓學生可以自由、自發且免費地學習。也就是說,未來如果你想聽一門由哈佛大學教授開辦的物理課,你並不需要花高額學費,只要到線上教育網站上,就能透過網路教學與互動的方式,修完哈佛一整學期的課程。

聽起來好像只是上網看影片,然而,隨著行動網路技術的演進,即使你看的是教學影片,也能即時與課堂上的老師互動。舉個例子,影片中的老師就與課堂上的老師一樣,他也會提問,要求學生作答,這時你得在跳出的頁面中回答老師的問題,教學影片才會繼續下去。

授課老師也會給學生出作業,你必須完成授課老師的作業與考試要求,才能在最後獲得學分。在美國,已經有許多大學開始承認MOOC平台上的學分,像是哈佛商學院也在今年二月點頭答應,承認自家線上教育平台開的第一門課「創新醫療照護」學分,將有超過一萬名學生,可以拿到這個哈佛商學院的學分。

其實,哈佛商學院承認的這門課大有來頭,因為親自上陣教學的就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赫茲林格(Regina Herzlinger), 她在美國被稱為「健保之母」,更被形容是全美第二有影響力的女性,僅次於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

當赫茲林格決定重裝上陣,親自為哈佛商學院承認學分的第一堂課執教鞭時,自然受到美國媒體矚目。

過去一年,MOOC幾乎成為全球教育界最紅火的詞,不只世界首屈一指的名校紛紛插旗線上教育,還找了亞洲一流大學助陣,像是台灣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等,都開始在EdX與Coursera等線上教育平台開課。

「一直以來,台大的課程都侷限於台灣,這等於是台大第一次將教學課程輸出到全世界。」說話的是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去年他開始在Coursera平台開授機率課,課程還沒開始,就有兩萬名學生報名。「你會覺得,原來自己不再只是教台大的學生,也不只是台、清、交的學生,甚至不只是台灣的學生,因為還有好多大陸的學生,在Coursera上我的課。」就像是和全世界的人一起當同學,線上教育平台讓地域的限制,開始變得模糊。

但為什麼Google、阿里巴巴這樣的網路巨擘,會相中線上教育這塊餅?

全球教育支出十一兆美元

Google副總裁辭職也要投入 搶得先機或許我們可以在下面這些數據找到答案:十一兆美元,是二○二五年全球的教育支出規模;一兆美元,是美國學生貸款近年的債務總額;六倍,則是美國過去二十年教育費用的增加幅度。

「教育,過去一百年都沒有改變過。」身為全球三大線上教育平台之一的Udacity董事李文(Peter Levine)說。

這也是為什麼當MOOC揭開了新形態教育的面紗後,成了各家大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就連麥肯錫都預估,在二五年時,全球教育支出將達到十一兆美元,其中,線上教育就有一兆美元的產值。

於是,網路巨擘們無一不積極捧著錢投資線上教育。一二年,Udacity的第二輪投資,成功募到了一千五百萬美元;去年九月,Google以四千萬美元的價格,投資了Edx;今年二月,阿里巴巴與淡馬錫創投、啟明創投共同投資一億美元,入主TutorGroup。

甚至為了抓住線上教育的機會,Udacity創辦人之一、也是史丹佛大學教授史朗(Sebastian Thrun)寧可辭去吸引人的Google副總裁,放棄最神祕的Google X實驗室工作,也要把Udacity做起來!

這也難怪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侯傑泰感嘆地說:「有了MOOC後,世上就不會再有二流大學,只剩一流大學。」人人都可以在線上成為一流大學的學生,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付錢去念二流大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82

小南國王慧敏口述:餐飲為何應積極擁抱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thread-5176-1-1.html
來源:中國經營報

湘鄂情巨虧,俏江南易主,小南國盈利大幅下滑。當餐飲業走入2014年時,發現圍繞在身邊的,多是負面消息。經濟大勢面前,傳統細節的修補起不到什麼作用。餐飲業尤其是中高端餐飲企業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困境,企業應該如何轉型,如何把握新形勢下的機會?i黑馬則認為餐飲業今天所面臨的困境,在於依然還是在按照傳統的商業邏輯來對現有的商業進行解構,下面一篇王慧敏的反思或許給我們對餐飲業新的思考。以下為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慧敏的觀點。



300個菜不復返,吃鴨就鴨的時代來了!

其實大家對這個行業的有些理解是錯誤的。餐飲業的老闆,基本是低頭做事,抬頭看路的少一點兒。如果抬頭看這個行業的話,其實是大有機會的。從整個行業來說,國家現在給出的統計數據是2.5萬億元的規模,但如果從整個產業鏈來說,有近10萬億元。這麼大的市場和行業,其實是非常有機會的。

高端餐飲受經濟風暴影響,這個是對的。為什麼?因為低端餐飲越來越多,大眾化消費的市場越來越大。大眾化消費的市場發展起來以後,對高端餐飲相對來說是一個打擊。消費者有了更便宜的選擇。

大眾餐飲業對中高端餐飲業的分流作用是非常明顯的。舉個例子,以前消費者晚餐前的對話可能是,「去吃小南國?」現在的對話可能會變為「去吃烤魚?」即從原來選擇去哪家餐廳轉變去吃某種菜系或是某一種食物品類。

大眾餐飲近年來的機會主要來自細分市場。以前我們做中高端餐廳的,提供的菜單上有100、200個菜,甚至300個菜。現在的餐飲市場不是這樣。消費者晚上去吃飯,吃鴨就鴨,吃烤魚就烤魚。對餐飲業而言,大眾餐飲面臨的機會更多。

中央的「八項規定」對中高端餐飲業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幾乎所有的中高端餐廳都受到了影響。就像諾基亞倒了,它的總裁說,我不知道我哪裡做錯了。現在很多餐飲業的老闆也是這樣的心態。我曾經到一個很有名的餐廳去,餐廳老闆跟我訴苦,眼淚都要流下來了。他說,我真的沒有想到我做錯了什麼事。培訓方面,我按500強公司的標準給服務生做培訓,菜品和店面裝修上也都極為用心。

經濟大勢面前,這些細節的修補起不到什麼作用。餐飲業的老闆們應該改掉以往低頭走路的習慣,要多抬頭看看公司的戰略和路上的機會。

小南國早在三四年前就制定策略,即小南國不能固守中高端餐飲市場,要走向社區,做大眾化的一些品牌,比如南小館等人均消費額比較低的品牌。要知道,從籌建餐廳到一家店開出來,是需要時間的,其實早在三四年前我們已經在策劃和佈局社區和大眾化的餐飲,只是形勢來得太快,我們受到了衝擊,直接影響到了利潤。我們也一直在做一些多品牌的嘗試。

像早在八年前,我個人引進了滿記甜品,也引入了一些燒烤產品,都形成了獨立的品牌,吸引了年輕消費者。在這樣的形勢下,小南國還沒有虧損,能守住陣地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我們做一些面向大眾的餐飲品牌,是一個品牌下沉的過程,這比中低端餐飲業向高端滲透要簡單多了。我最近常對我的員工說,我們以前做的高端中餐,一個餐廳要備300道菜,技能要求很高,讀的是「天書」。現在我們去讀小學生的書,有理由讀不好嗎?當然,以後可能在營銷、經營模式、理念上都要有些變化,不可能再像以前那麼傳統。

行業整合與擁抱互聯網

餐飲業的未來是在各個細分市場,誰能做得更專更細。一個大的背景是,互聯網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和滲透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會有一個整合心理。因為互聯網是開放、整合、分享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在餐飲行業也會有滲透,餐飲老闆們也開始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的競爭可能不像以前單打獨鬥的競爭,而是整合,整合比競爭更厲害。對小的企業來說,競爭加劇。從大企業的角度來看,整合更重要。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跟餐飲業的大佬們聊這個事情。你家遼參做得很好,我家還做什麼遼參?你發給我,我給你加工就可以了。我家的鴨子做得好,你為什麼還要自己去做這道菜?如果大家把各自的優勢都整合好了,大家都能節約成本,都可以跑得更快。國內餐飲業的市場容量足夠大,這不是非你即我的競爭。

另外,現在行業裡也已經出現過好幾個案例了,即一家餐廳去商場租店舖的時候,我們一起去。一家投資的時候,我們一起跟投。以往的餐飲行業,大家都是各做各的,各不相關,現在大家意識到餐飲行業和別的行業一樣,需要整合資源。我們想做一件事情,就與行業整合有關。簡單地說,就是先弄一個交易平台出來,將全國重要的原材料基地都吸引到這個平台上來,再將國內主要的餐飲企業吸引過來形成需求方,讓雙方在這個平台上直接對接。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說2014年黑豬肉供應驟增導致肉價便宜。如果上述平台應用得好的話,產業鏈上的需求方提前發佈信息,農民還會受罪嗎?從餐飲企業的角度,原材料價格的透明和穩定,也有利於企業的運營。另一場整合也與互聯網有關。現在網絡上、移動端有太多的餐飲業營銷平台,如團購、會員返利之類。我堅持認為,對這種營銷平台,餐飲企業一定要有控制權。我們懂自己的成本,我們知道行業讓利空間有多大。

如果我們自己先將餐飲業的資源整合起來,然後再去找第三方的營銷平台合作,就會有自主權,避免很多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事情發生。就像攜程之於酒店業一樣,讓所有酒店為一個第三方平台打工。我是最不願意看到餐飲行業面臨這種情況。

互聯網對餐飲業的滲透,是最為直接的。以後的年輕人來餐廳吃飯,可能不再會出現飯後搶著買單的狀況了,因為他們在用餐之前,就已經通過網絡支付將餐費給付掉了。全新的消費習慣下,我們以往的營銷模式已經不夠用了,需要主動地去適應互聯網。

像2014年3月8日,淘寶就幫網友買單,用很低的折扣去看電影和吃飯。未來像這種合作模式會越來越多。餐飲老闆們需要做的,是將餐廳的品牌經營好,商業模式更加積極地向互聯網靠攏,最為重要的是,要有更開闊的互聯網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741

法國政商兩界齊叫板 積極推動“去美元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36

(上圖俄羅斯總統普京、英國首相卡梅倫、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法國總統奧朗德去年合影來自法新社) 法國政界未能幫助法國巴黎銀行(法巴)逃脫美國將近90億美元的創紀錄重罰,國內最大銀行遭此重創使法國政壇與商界對美國的態度更加微妙。他們近來紛紛表示,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法國人也走上了積極推動“去美元化”的道路。 繼法國央行行長、法國石化巨頭道達爾(Total)CEO後,法國財長Michel Sapin近日也對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主地位提出質疑,呼籲全球支付貨幣實現“再平衡”,稱法巴案應該“讓我們認識到,使用多種貨幣的必要性。” Sapin上周末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反問,有沒有必要出售歐洲的商品以美元結算。他還說: “我認為,再平衡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不僅關系到歐元,還有新興國家的主要貨幣,它們在全球貿易的比重越來越高。” 今年6月底,法巴承認2004-12年幫助客戶規避美國對古巴、伊朗和蘇丹的制裁,同意向美方支付創紀錄的89.7億美元罰款,罰金遠超分析師預計法巴今年76億美元的盈利預期。作為懲罰,法巴13位高管將離職,法巴美國分行的美元清算業務將暫停一年,且兩年內不得代理紐約與倫敦第三方銀行的美元清算業務。 對美國因法巴違反美方制裁施加重罰,法國央行行長Christian Noyer在6月中旬就曾表達強烈不滿,稱處罰可能促使法國企業在國際交易中停止使用美元。 他當時說,法國企業盡量多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符合這些企業利益最大化。比如中國和歐洲間的貿易,“我們可以用歐元和人民幣,停止使用美元”。 上周六,歐洲第二大石油生產商、總部位於巴黎的道達爾公司CEO Christophe de Margerie又說,沒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項。原油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但並不意味著必須用美元支付。 他還認為,盡管完全不用美元不現實,但歐元應在國際貿易方面起到更大作用,“如果更多使用歐元,將是件好事。” 在法國政界與商界人士紛紛表態以前,美元的“霸權”就已經面臨多方挑戰。 由於遭受西方制裁,全球主要油氣出口國俄羅斯在設法開辟美元以外的支付體系。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3月底曾表示,要效仿中日,打造俄羅斯自己的國家支付結算系統。 同在3月下旬,俄羅斯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Sberbank首席經濟學家Yevgeny Gavrilenkov 還在第十五屆中國發展論壇上說:“人民幣可能成為未來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 連美國的企業也越來越現實,選擇適時增加人民幣結算。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6月初的報告顯示,今年4月,美國對大中國地區的人民幣交易權重暴漲229%,對全球其他地區人民幣交易規模飆升327%。 至此,美國已經超越中國臺灣,成為第五大人民幣離岸中心。花旗銀行董事總經理Debra Lodge預計:“到2015年年底,30%的中國對外貿易將以人民幣結算,現在只有13-15%。” 上月底,中國央行分別與法國和盧森堡央行簽署了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法國央行表示,這將創造條件,有利於在歐元區的開放系統中安全高效地使用人民幣結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02

英特爾、高通積極結盟陸廠中國砸錢扶植半導體 台廠沒戲?(052-053)

2014-07-14  TWM
 
 

 

這是中國國務院第三度發文,要出手扶植中國半導體,這次挾著英特爾、高通等大廠搶進,明年中國半導體營收要破三千五百億元人民幣關卡,真能讓台灣半導體業拉警報?

撰文‧賴筱凡

「你好,中國;再見,台灣?」這是巴克萊證券在六月底最新發佈的亞太硬體產業報告。報告一出,立刻引起台灣資本市場的震撼,文中以兩岸電子供應鏈的消長,點出中國硬體廠商對台灣的嚴重威脅。但,中國威脅到台灣的,只有下游硬體產業嗎?

六月二十四日,一份從中國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內容明訂了二○一五年的半導體營收要超過三千五百億元人民幣、二○年半導體產業年增率要超過二○%,目的就是要推動中國半導體的水準,從晶圓代工、IC設計到封裝,都要有計畫性地扶植中國廠商。

果然,一週後,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就與台積電的大客戶高通宣佈合作,將在中芯的二八奈米製程投片,生產高通智慧型手機用的驍龍(Snapdragon)處理器;不只這些晶片將供給中國的手機廠,也將進一步拉抬中芯先進製程的成熟度,後續衝擊台灣半導體業的漣漪,已經慢慢展開。

半導體發展慢

中國內部檢討聲浪不斷

中芯和高通的聯手,並不是首例,早在今年五月底,英特爾就找上中國老牌IC設計廠瑞芯微(Rockchip)合作,直接瞄準龐大的平板電腦市場。大和國泰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就直言,「這種合作方式是雙贏的策略,對於英特爾來說,將可以快速進軍中國平板與智慧型手機市場。」當時,陳慧明預言,在英特爾與瑞芯微合作之後,高通、邁威爾(Marvell)勢必將跟進,也找到在中國的合作夥伴,「因為現在中國電子供應鏈的機會,比起以前大非常多。」過去,中國電子供應鏈的水平不比台廠好,即使陸廠挾著國家扶植的補貼優勢,祭出殺價戰,但對於英特爾、高通等國際級大廠,仍會基於品質考量,緊緊擁抱合作關係好、品質又隱定的台廠。

但此一時彼一時,台灣下游硬體供應鏈已經率先被攻破,從電聲元件、揚聲器、機殼到觸控面板,巴克萊證券下游硬體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就預估,多則四○%、少則一○%的市佔率,都已落到陸廠手中。

而這些下游硬體陸廠能夠崛起,靠的就是中國自家品牌的提拔。「以大家都知道的觸控面板來說,當歐菲光還只是小廠時,是聯想、酷派、小米這些品牌願意給機會練兵,歐菲光才有足夠實力去拿三星、華碩的訂單。」一名業內人士說。

中國零組件靠中國科技品牌,中國科技品牌靠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造就了今天中國電子供應鏈的壯大。下游硬體廠能用這套模式崛起,上游半導體廠同樣也有機會用這套模式威脅到台廠。

近年來,中國上游半導體發展緩慢,尤其近兩年中國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熱賣,「全球近八成手機都在中國做,卻只有三%的晶片是出自陸廠,中國一年要花超過兩千億美元進口半導體晶片,比石油還多,都讓中國內部的檢討聲浪不斷。」長期觀察半導體業的一名分析師說。

為此,中國的產業分析師形容,「半導體晶片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心臟』,一個長期無『芯(指晶片)』的國家,只能成為全球產業鏈的下層。」

砸錢未必有用

台廠群聚優勢仍遙遙領先

儘管如此,中國政府大動作扶植半導體產業的企圖心明顯,甚至將以成立基金的模式,解決半導體廠的資金問題。不過,這在台灣半導體業內人士看來,搖了搖頭說:「只是雷聲大,真要落地的雨點還是小。」就拿中東主權基金砸錢扶植的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為例,每年都投資超過三十億美元,打從一○年中東主權基金入主至今,投入資本將近兩百億美元。

「可是,在台積電目前主力戰場的二八奈米製程,格羅方德根本無法跟上,這說明了,晶圓代工和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不是砸錢就有用。」業內人士說。

更別提台灣半導體的群聚效應大,「封測廠、IC設計廠就在晶圓代工廠隔壁,早上晶圓代工生產有問題,隔壁的封測廠下午就趕來想辦法,這種速度是中國半導體廠、格羅方德比不上的。」業內人士直指,台積電的廠房在新竹、南科,封測廠矽品、日月光就在新竹、高雄;相較之下,格羅方德晶圓廠在美國、新加坡,封測廠卻在台灣、新加坡,出了問題都得要一週、半個月才能解決。

「同樣地,中國半導體廠也各自為政,群聚效應不若台廠大,更別說台積電、聯電扶植日月光、矽品的效應明顯,這些都不是花大錢、一時半刻能夠堆疊出來的。」業內人士話說得直接。

長期深耕半導體產業的一名分析師就點出,目前中國IC設計廠在八吋晶圓等成熟製程的產品上,發展速度很快,確實可能會對台廠造成威脅,像是語言IC、MCU(微控制器)等產品,中國半導體廠多有投入。

另一方面,英特爾、高通等國際大廠為了拿到前進中國的門票,積極與陸廠結盟,勢必對於提升中國半導體廠的技術實力,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只是,話說回來,這些外來的助益能否讓中國半導體強化到足以與台灣半導體業相抗衡,現在來看都還太早。」顯然業內人士不以為然。

畢竟,資金能夠靠政府,但關鍵技術、人才,還是要靠自己,因為過去三十年篳路藍縷,台灣半導體廠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32

中國為何積極參與南美跨州鐵路建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2

中國和巴西、秘魯計劃建立一條跨州鐵路,以連接秘魯的太平洋海岸和巴西的大西洋海岸。 去年夏天,中國和洪都拉斯就建立後者境內跨州鐵路達成了諒解備忘錄。中國和哥倫比亞就建立境內跨州鐵路也進行了討論。在巴西境內建立幾條跨州鐵路的工程也處於討論之中。另外,中國電信巨頭也正與尼加拉瓜進行合作,開鑿一條275千米長的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展開競爭。 那麽,中國為何如此積極參與南美跨州鐵路建設呢?部分原因是,中國與南美地區的貿易日益增加。中國需要南美的原材料,也需要將產品出口到這個新市場。現在,中國已經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另外,中國已經與秘魯簽訂了價值7000萬美元的一系列貿易協定。 目前,中國從南美進口的大量商品需要通過巴拿馬運河。然而,在過去5年內,經過巴拿馬運河的運輸成本已經上漲了2倍。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大豆和其它商品若能途徑巴西跨州鐵路運輸至太平洋沿岸,那麽這將顯著降低運輸成本。 下圖深藍色柱狀代表中國與拉丁美洲之間的貿易: (據聯合國數據,中國和拉美之間的貿易增幅超過了其它地區。) 南美的InterOceanica連接秘魯安第斯山脈和巴西太平洋海岸的一條高速公路。它本來是支撐南美與亞洲貿易的一條重要道路。分析師預計,它能夠使巴西到亞洲的商品運費降低100美元/噸。但是,現在這條道路仍然不能夠承載大噸位和長途運輸。 除了降低運輸成本,有助於中國和拉美之間的貿易,中國積極參與南美跨州鐵路建設也能夠擴大在該地區的外交影響。有分析師稱,中國試圖在美國後花園擴大影響是為了應對美國在亞洲的動作。 去年,中國向該地區發放150億美元貸款,是前年的4倍。但是,中國與該地區的聯系已經引發了緊張局勢。中國在巴西Bahia州購買土地已經引發了遊行抗議。巴西官員也因Embraer在中國市場的緩慢進展感到沮喪。然而,中國幫助建設跨州鐵路可能會解決一些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99

股東積極主義浪潮下的A股新常態 dyc1500

來源: http://xueqiu.com/1703837764/31704205

$上證指數(SH000001)$ 每周銳評(2014.09.21)股東積極主義浪潮下的A股新常態



     本周市場表現再度讓大多數投資人大跌眼鏡,在8月經濟數據極差,期指交割周,大盤連續上漲後巨大的獲利盤兌現壓力,新一輪打新申購開始這多重壓力下,指數竟然除了周二放天量回調了一天外,其余四天均維持小陽放量攀升態勢,強勢特征一覽無余。

     中、小市值個股依然成為行情持續強勢上升的主要推動力量,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行為持續升溫。我初略統計了下,截至2014年9月19日,滬、深兩市總市值低於30億元人民幣的上市公司合計518家,處於停牌重組狀態的總共有81家,其中總市值低於20億元的上市公司108家,停牌公司39家。而截至2014年8月31日,滬、深兩市在今年內發布預案,準備通過定向增發,註入資產的上市公司總數已經達到了432家,數目驚人。

     當藍色光標上市4年,已經由上市初2009年度3.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800萬凈利潤,8000萬總股本,30多億市值的小型上市公司,通過三次定向增發,進行了多達12次並購之後,到2014年6月30日,達到15億主營業務收入,1.8億凈利潤,9.64億總股本,200億總市值的中型上市公司,大股東有效的市值管理,並購重組成績斐然。

     而更多的上市公司,受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主業不振,利潤持續下滑,大股東自身也大多缺乏相應的能力來複制藍色光標模式。於是,借用外力,協助上市公司進行並購重組,成為大股東們的最佳選擇。於是,矽谷天堂、聯想弘毅們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們理想的合作對象。我們可以看到,由上市公司和其它投資機構聯手設立的並購基金、產業基金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截至2014年8月,僅 PE機構和上市公司聯合成立的並購基金,就達到40多只。

     而作為產業資本的合法退出渠道,定向增發市場同時開始火熱了起來,光我周邊比較熟悉的大、中型投資機構(管理資產規模15億以上),走訪了一圈,基本都已經或準備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有不少甚至都開始和上市公司合作並購基金、產業基金,成為上市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而根據財通基金的研究數據,2007年—2013年間,通過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作為產業資本退出渠道,收益一直不菲。下表為財通基金研究和Wind資訊對2007—2013年間對所有已實施的定增項目按鎖定一年後解禁後的數據:



     而像矽谷天堂這樣的在並購市場極其活躍的產業資本,作為股東積極主義的典範,更是一二級市場雙管齊下,從最初和上市公司合作體外並購基金,到後期開始直接收購上市公司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下表為矽谷天堂PE+上市公司模式的案例一覽(資料來源Wind):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2012年底以來,隨著大批知名PE機構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在A股市場的低迷期陸續跨界進入二級市場,和大批民企的大股東們不斷融合,以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推動了中小板、創業板指數叠創新高。雖然經濟數據依然很差,但站在產業資本的角度看,實體經濟越差的時候,也是進行上市公司進行產業鏈整合並購最好的時機(經濟好的時候,人家經營得好好的企業誰肯賣啊?),各路投資機構也在慢慢看懂A股新的盈利模式之後也開始不斷的參與進來,市場人氣開始逐步恢複,成交量也持續放大,一輪徹底由產業資本主導的大牛市行情已經呼之欲出。

     展望未來,作為中國產業資本的主體—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才剛拉開序幕。9月14日晚間,中國石化發布公告,披露其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完整的25家引資名單,包括中國人壽、複星、海爾、國投等巨頭紛紛加入,共計斥資1070.94億元認購中石化銷售29.9%的股權,中石化銷售預計明年分拆到香港市場上市,估值3000億人民幣,而母公司中石化A股總市值不過6000億人民幣。作為63歲的傅成玉國企職業經理人生涯的最後一班崗,也是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樣板戲,中石化的混改的開啟,將標誌著幾十萬億國資的的盤活大戲拉開了帷幕。未來,隨著監管部門清理影子銀行的力度不斷加大,更廣泛的社會資本會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的流入中國股市,中國的資本市場必將迎來新的,更大、更猛的股東積極主義浪潮,A股市場,易漲難跌或許將會成為新的常態!

關註更多可可投資雜談文章,請關註:

官方公眾號:可可投資雜談

掃描二維碼關註:



@不明真相的群眾@方舟88@implacebo@O_Livia@sylvan@管我財@灰色鉆石@李雪@梁劍@TAKUN@二元思考@左龍右鯉@Ricky@歲寒知松柏@梁宏@onedo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