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滯脹隨想隨寫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3385


恆指大升1108.48點,重返萬八點以上,收報18171點,平均成交上升52.39億至750.9億。

個半月前有網友留言,想我寫滯脹的所知所聞,但懂事以來從未見過,實在唔知點寫。唔知將來通識題目會唔會考?入題都會由定義出發,就來一篇娛人自娛的文章。

滯脹定義,物價上升同時經濟衰退,後者引伸至失業率的上升。長期處於 這種狀態,可以用民不聊生來形容。理論上,經濟好,失業率下跌,人們收入上升,在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時,百物需求上升而引起通脹。相反,賤物鬥窮人,通縮出 現。在國與國貿易並不普及的時候如此,當全球一體化的時候也如此,只需作微調便可以同一理論解釋。

經濟好與壞是果,可從人民生活中看到,引至經濟的方向是經營利潤的轉 變,經營利潤率上升代表經濟繁榮,國泰民安,穩定的生活令人追求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百物的需求增大,令需求上升,若果供應未能同步跟隨,價格便有上升空 間。另一個影響利潤的原因是技術的發展,例如工業革命至近十數年網絡普及,加速全球一體化,商人在成本低的地方生產而運往成本高的地方出售,成本下跌因而 擴闊利潤空間,而產生一段經濟好的日子。

自由貿易的驅使下,供應與需求無分國界的大趨向,物價轉趨穩定,這方 向在蘇聯解體及中國經濟改革後漸見成果,中國農民轉到工廠工作,香港由工轉商,都在擴闊利潤空間,經濟整體向好,但物價並無因此大升,主要原因是成本向 下,貨品成本主要由原料、製造及運輸組成,中國加入大世界之後,先搞經濟,制度無形地跟著走,走得慢,但少走錯路,比印度蘇聯等人口大國前搞制度走得明顯 好。製造成本減得厲害,而原料成本是固定,無論在美國生產或者中國生產,原料都要使用,油價長期低企,令運輸成本保持低水平,由中國運往全世界的運輸成本 遠比於中國生產節省的製造成本為低,最終經濟繁榮,但通脹遲遲未見出現,情況是滯脹的相反。

不少人都認為這現象是中國人工低令全先進國家受惠,但更具說服力的說 法是,中國制度的改變,新制度產生成本下降的得益與世界分享,有人認為這是民主戰勝共產的結果,並不恰當,就算話自由貿易贏社會主義,也不恰當,因為兩種 制度本質都有優點,但加入人性的陰暗面,兩者都有明顯缺點,新一代的經濟學家,嘗試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上世紀社會主義先領風騷,民主逐步取代,之後開始 走回頭路,在兩者之間調來調去,實際兩者都有問題,但沒有人願意付出代價,來個經濟革命。再簡單點說,是制度改變,利益重新分配,引至經濟繁榮與通脹沒有 同時到達。

逆思而行,通縮與衰退也不一定同時出現,只要制度轉變,需要補充的是,制度可以指貨幣、外交、種族等等,或者用較流行的說法,遊戲規則的轉變。最簡單的例子,戰爭時期,難言經濟增長,由於供應大量減少,物價飛升,情況與滯脹無異。

滯脹會否來臨,到現時為止,在遊戲規則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就算金 融海嘯,也只是世界經濟循環的調整,在地區性相互調整,動力仍然向前,正如過往大國逐一執位,但世界還是向前行。短期而言,執位過程會引起動蕩,無形之手 左調右撥,到達新的均衡點。影響遠比戰爭為細,中長期而言,遊戲規則的變化,會引起較大的衝突,例如全球人口變化、國與國之間的保護政策、美元崩潰、大型 戰爭等等,除此,我還會加上民主制度的末落。最後,以僅有知識,作出以下總結:滯脹非一般經濟現象,觀察經濟數據並無作用,重點放在觀察遊戲規則的變動會 事半功倍。

金融海嘯如何發展,變數仍多,值得樂觀的,並非經濟見谷底,而是喜見奧巴馬正視舉債度日的問題,更喜見中國經濟制度可以停一停,作出改善後迎接下一個,也可能是最後一個黃金十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49

做人、做事、做股票的隨想 羅善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9cd5410100xqag.html
 

人活著要有學習的榜樣。青少年時期,傳統教育我們要向英雄學習,現在時代不同了,我的目標是想向大師學習。近期思考各行業大師級人物的一些共同的特點,有 所感悟。認為大師級人物的共性是具有如下四個特徵:1、禪透人生。做事先做人,大師們對人生的本質、意義、自己的使命、人生態度都有透徹的理解。2、知識 廣博,融會貫通,他們往往在學習多種知識後兼收並蓄,獲得了對事物的規律性認識。3、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創新、建樹,或者達到新高的水準。4、知道一切得 來不易,珍愛自我,珍惜現有。

 

    想到人生的問題,想到待人處世的問題,縱觀歷史風雲,風流人物上下沉浮,回想自己的經歷,得得失失溝溝坎坎,我有了這樣一種感慨,同時也想以此來經常勸誡 自己:「一切皆浮云,切莫事事計較,寬以待人,寬以待己,始終為自己營造良好的心情、良好的環境;現實如牢籠,不必件件糾結,解放思想,小心行事,總是讓 自己心中海闊天空,行為不惹麻煩」。這裡有點佛教的味道,有一些善待自己的味道,還有一些高尚的情懷。

 

    談一下我的工作觀:1、不任多老了,一生都不能離開工作,我認為不做工作生命就失去了靈魂。2、不關緊要的工作馬虎一點做;所有的事都一絲不苟地做,人會 累死的。3、想把事情做好,做得出色,就要做出下列特點:「精」、「道」、「趣」、「絕」。「精」即精品,非精品不感興趣;「道」即能道出深刻的道理,寫 作、講課能有點道道才有意思;「趣」即有趣味,凡說話做事皆能讓與已共處之人高興、快樂;「絕「即為絕活,要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想別人想的出的理,說別人 沒說過的話。

 

    人活著都要處理生活、思考和工作三大問題。有的人工作上有所成就,有了點權力,便自認為了不起,生活上因此講究得很,在電梯中遇著部下頭朝天花板上看。有 的人生活上講吃講穿,但從不讀書,思想貧乏得很。有的人是一個思考者,但書呆子氣很重,成了「孔乙己」式的人物。怎樣處理好這三件人生大事,我想出一句 話:「生活中要做平常人,思考時要做批判者,投資時要做反常者」。好像此話有些道理,一位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還專門為我把這句話寫了一幅作品贈予我。

 

    我很幸運,通過二十年股票投資的學習與實踐,首創了股票投資技術、藝術與哲學的理論體系,總算在理論上攀登了一下自己想上的高峰。我始終還是這樣想的,技 術、藝術與哲學的問題,並不是一個高深的陽春白雪的問題,而是一個到處都存在的普遍的問題。世界上的行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各不相同,但每個行業都有技術、 藝術與哲學的問題。技術,讓我們看到的是樹木:藝術,讓我們看到是森林;哲學,讓我們看到的是春天。我還想對朋友說的是,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都不妨研究 一下你的那個行業的技術、藝術與哲學的問題。

 

    為人處世要從容、超脫,股票投資也是同理。在股票投資操作上,需要講究8個字:「超脫、休息、戒急、用忍」。超脫者,不被每天都有股票漲跌或賺錢機會所 動,始終與股市保持一種距離美;休息者,熊市能像熊一樣冬眠,不停地泡在股市中的人不可避免地會成為輸家;戒急者,買賣股票時,耐心等待好的點位出現;用 忍者,做差價時不急不躁。

 

    我在去年寫作出版的著作取名《反常者贏——股票投資的技術、藝術與哲學》。「反常者贏」,是我對股票投資悟出的哲理。股市是一個買賣虛擬價值符號的非常規 的地方,股價上天入地地波動使正常人的思維變得可笑和無效,人性的弱點在股票投資中暴露充分,使正常的行為方式變得不正常。因此,股票投資是一種修行,只 有反常者才能成為贏家。感謝一位中國書畫院副院長特意為我書寫了一幅精美的「反常者贏」書法作品贈予我珍藏,並使我牢記這一哲理。

 

 

                                                           2012年4月1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4

福建隨想 八戒港股手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838ff0101gt73.html
週五輕裝上陣來到廈門,第一次踏足福建版圖.飛機飛行45分鐘後開始下降,這不最短的一次飛行距離嘛.忙了一年最後一站緩緩降落於旅遊城市-廈門.機場就在市區,去酒店放下行李後,直奔"鼓浪嶼".

 

 由於沒有做功課,只知道鼓浪嶼名聲在外,帶著一堆期待登上了擺渡船.隨著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成功大道的燈光與對岸的"鼓浪嶼"夜色遙相呼應.絡繹不絕的人群及0點才停航的船舶,讓鼓浪嶼成了一個不夜島,島上建築物不超過三層樓,有幾棟人去樓空的歐式別墅,友人玩笑說了句這是空宅,呵呵!登島後明白廈門出名在于于台灣跟還相望.島上都是一些特色小店,主要賣一些台灣跟閩南的特色產品,水果、海鮮之類的。很遺憾的是晚上沒參觀到「鄭成功紀念館」。只能用到此一遊來形容鼓浪嶼之旅。但感受到了廈門了悠閒氣息,的是司機也很好客為我們介紹旅遊景點。回到酒店,在紅酒陪伴中,與周公共商股事。

 

 來福建之前,作為港股投資者,第一印象是「老千股」之鄉,但另一個側面看,一個不起眼的城市有那麼多的上市公司,為什麼會集體成功,也是值得思考跟學習的。在去泉州的高速公路上,一塊塊熟悉的上市公司廣告牌掠目而過,利郎、安踏、柒牌、天福、中駿置業、明發集團......

 

 下午跟美林黃書耀對話中,再次提及一個每年用一次的笨蛋投資法則"狗股理論","狗股理論"是指每年恆指成份股或國企成份股中當年表現最好或者最差的幾隻票會在第二年走出完全相反的走勢.這個理論在前幾年一直很有效,例如前兩年的1121330 762之類.明年找出的狗股是什麼呢,回家開始找找再跟大家分享.其中一隻,肯定是中興通訊(07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48

投資隨想錄(二十一):不斷尋找和獵殺「嚴重低估」 牽牛星李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ce9290102ectv.html

 

   沒有不斷尋找和獵殺「嚴重低估」的強烈意識,沒有掌握股票估值的全套本領,就不可能在去年夏秋播下銀行股豐收的良種。

   在去年的夏秋季,有些銀行股甚至跌到號稱最苛刻安全標準即格雷厄姆標準的程度------低於淨資產的三分之二。我的收穫雖然沒有史玉柱先生那樣顯赫,但喜悅感是明顯的。這其中也包括收到了幾位朋友的感謝信,他們認為這次銀行股抄底之戰,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操作。

   喜悅之餘,就是感嘆。最大的感嘆是:不斷尋找和獵殺「嚴重低估」的意識至關重要,估值至關重要!

   投資是如此美妙。去年在A股中出現了一個優勢行業嚴重低估,低估到停業清算也比股價總市值更值錢,低估到買入它就相當於買入年息20%的存款……而不遠的將來,也許另外一個優勢行業在行業產量泡沫、塑化劑、限制三公消費和反對大吃大喝等各種不利情況的影響下,又會到壞得不能再壞,跌得不能再跌,最終出現嚴重低估的時候(當然,嚴重低估不能完全憑感覺,最好是在一二年之後,這個行業排除掉公款消費的因素,主要靠商用消費和民間消費的利潤增長率或自由現金流增長率數據出來之後,經過估值計算之後的嚴重低估),在那個時候殺一個回馬槍,把可能漲至四倍市淨率以上,明顯高估,在當時市場上被不理性追捧的銀行股換成它們,豈不妙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59

隨想: 美國樓市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9808.html
大洋彼岸,是否隱含跨年大趨勢?





原來美國樓價,終於回升至2003年的水平!



 香港傳媒好像沒怎樣提起美國樓價的變化? 




 IVR (iShares U.S. Real Estate ETF) 股價圖


CUP Sir好像也持有的VNQ(Vanguard REIT ET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83

對幾種常見估值方式的一些隨想 rubato

http://xueqiu.com/9599205441/26449982
為了減少年度總結的工作量,現在提前寫一些想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對人、社會、行業和企業的理解,和對安全邊際的把握,才是投資之「道」,而今天談的估值方法,只是「術」層面的東西。水平有限,對「術」也只能談點感想,與大家交流。

一. 價格/未來現金流折現

毫無疑問,這個是投資的「終極問題」,而「終極問題」的問題在於,無法直接計算求解。為什麼呢,因為嚴格來說未來的事情是誰也不知道的,未來的現金流「怎麼流」,天知道,對一個未知的東西折現,怎麼算?芒格先生說得好,沃倫是用現金流折現估值的,但是我從沒有看到他算過現金流折現。意思應該是說,現金流折現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種具體方法。常常看到有人,尤其是一些研究報告,煞有其事的以某折現率、某年限等算出一個未來現金流折現,有時還取不同情況算出一個列表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好。雖然這是別人的自由或工作方式,我無法篤定地說是錯的,但是這樣做至少可能會有很強的心理暗示:我用的是最權威的未來現金流折現方法+我算出了一個很確切的值+我還考慮了不同情況下的折現值–>我算出來的值是可靠的可以直接與公司價格比較進而得出低估/高估的結論。

個人覺得如果要用現金流折現,就應該用芒格先生所暗示的心算,如果無法用心算出現金流進而得出高估或低估的結論,那就是還處於模糊地帶,應該繼續跟蹤公司價格與價值的變化,而不能為了得出結論而去作太多假設得出一個精確但往往錯誤的結論。

二.市盈率(PE)

市盈率是廣大股民最喜聞樂見的估值方式,但是很不容易用好。首先是這個E, earning, 盈利,怎麼理解?是去年的盈利,還是過去3年5年的平均盈利,還是今年的預期盈利,抑或是未來3年5年的預期平均盈利?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白PE是價格/未來現金流折現這個「終極問題」的一個啟發式替代問題(也即是說從計算PE得到的答案並不一定是價格/未來現金流折現問題本身的答案)。所以,至少我們應該計算的是未來的PE,對應替代未來現金流,但是,因為未來的E也未知,那麼就只能用已知的E來替代或估計,最終,我們計算的PE是一個替代問題的替代問題。從這一角度而言,PE對於解決終極問題的幫助似乎非常有限。

順著這一思路來看第二個問題:PE怎樣算高,怎樣算低?因為PE 是更簡單,更粗略的近似解,所以只能在PE明顯過小或過大時才能佐證終極問題,才會有意義,其它值並不能支持決策。第三個問題,無論決定採用哪個E來計算PE,這個E常常是失真的:實際稅率變化,政府補助,折舊率(尤其是高固定資產比率的公司),存貨減值/跌價準備(如最近股價低迷的服裝行業),大的費用性投資(如醫藥公司擴大銷售規模),槓桿率,利率變化,偶發事件(如自然災害等),行業政策變化。。。所以並不是從利潤表中找到上市公司股東應佔利潤就能算PE了,應該仔細分析這個已知E是怎麼來的,即這個公司的業務過程是怎樣的,客戶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東西具體怎麼賣出去,錢怎麼收,有哪些成本,哪些費用,行業競爭態勢,上下游關係。。。說到底,還是得依靠對行業與公司的理解,來還原一個更為客觀的,能夠作為參考的已知E,而這個還原的過程,也會讓人對未來E的變化的趨勢會有更深的認識。最後,再以足夠的安全邊際為這個已知/未來E給出一個大致的目標價格P。

三.  市淨率(PB)

表面看來,市淨率與清算價值聯繫更直接,而與未來現金流折現的聯繫要遠一些。大家買公司股票不是為了清算,那麼市淨率是否無法用於估值?非也,因為資產淨值相較當期利潤而言往往失真度要小一些,所以如果使用得當,市淨率也可以成為較好的估值方法。具體而言,市淨率PB與淨資產收益率ROE相結合(PB/ROE = PE),可以較好的為公司的估值:具有這樣盈利能力(ROE)的資產,值多少錢(PB)?個人而言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思維方式,可是問題又來了:1. 怎麼判斷和看待資產淨值的失真?2. 怎麼知道某具體ROE的資產應該值多少錢?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還是那句話,得回到對行業與企業的理解。1. 如何看待資產淨值的失真?比如賬面價值1億的生產線,也許清算價格其實只值1千萬,有的「輕資產」公司如互聯網企業,賬面資產只是一些辦公桌與服務器,抑或有的公司剛剛上市,賬上一大堆現金,ROE低得很。。。這就需要對行業與企業進行深入分析,認清公司的盈利能力來自於哪些資產(無論是在賬面上還是沒有在賬面上),而這些資產是否在現有價格中有充分的體現。個人而言我對於挖掘所謂的「隱蔽資產」不是很感興趣,因為如果這些隱蔽資產是產生現金流的(如著名品牌),那麼它的價值已經體現在ROE裡了,即公司往往有著高ROE,或者ROE處於/未來會有健康的增長趨勢;而對於不直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比如公司某廠房處於繁華地帶旁,如果變賣會有一大筆收入),這樣的公司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我們沒有能力去把這些資產變現,單純持有等待的機會成本可能太高,除非有明顯的信號表明催化劑會在近期出現。在PB/ROE估值法中不得不提到的概念是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這個概念對於認識ROE的質量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槓桿率較高的企業。總之,淨資產可能失真,但是不用太執著於資產數值本身,而應該更多著眼於資產的盈利能力,包括過去的盈利能力和未來盈利能力的可能變化。2. 怎麼知道某具體ROE的資產應該值多少錢?如果對於過去與未來盈利能力的認識很充分且接近準確,那麼應該值多少錢的問題就較為容易:你覺得大概該值多少錢?比如大約3 PB~4PB?到這種程度就差不多了,再精確下去沒有太大意義。

四. 股息率

股息率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可靠簡單的估值方法。股息率可以有兩種理解:1.股息值/盈利值;2. 股息值/市值。

前者是一個很有用的指標,可以與該公司所處行業特點、公司的發展階段及公司的股權結構等相對應考察(此處暫不展開討論),如果有背離的話往往可以發現一些潛在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除了處於高速連續複合增長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企業外,絕大部分正常的企業都應該合理的派發股息,股息過少或不派發股息的公司,其現金流或大股東的誠信往往是有問題的,這樣的企業可能不值得投資。

後者將股票看作債券性的投資,但是除了在熊市之外,高股息值/市值(如大於5%)的股票常常是陷阱,因為很高的股息率是一個明顯低估的信號,市場讓其保持該股息率往往有背後原因的,常見的是行業/公司即將出現調整或較長低谷期時,或行業/公司即將走入衰退期時,這時以已知年份的股息率來看是會比較誘人的,但只有弄清楚調整/衰退的程度,以及是否能夠恢復等情況,才能知道未來真正可能的股息率,而不被眼前虛高的股息率所迷惑。

五. 結語

還有不少的估值方法,比如市銷率等等,就不一一談了,原因主要是我更不瞭解,就不亂說了。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估值方法只是「術」,投資之「道」在於對人、社會、行業和企業的理解,和對安全邊際的把握。但是「道」還是得依靠「術」來實現,所以認清各種「術」的本質與侷限,瞭解如何運用這些「術」是很有意義的,而且要綜合運用各種「術」從多個角度衡量,追求模糊的準確而不是精確的錯誤。

時間與精力有限,只能大致寫一些感想,如果大家覺得有意思,我也有時間的話,可以嘗試寫一些具體的例子與大家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08

Barry Ritholtz:格林斯潘3.0與新年隨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513

反思過去,展望未來,然後踏踏實實的活在當下,現在我(Barry Ritholtz)有一些隨想跟大家分享,共有九個問題,他們縈繞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 1. 常常聽說人們將未來的美聯儲主席耶倫稱作伯南克2.0,這話也不錯,但是為了準確起見,稱她為格林斯潘3.0豈不更好! 2. 有些聲稱對斯蒂夫·科恩的起訴是一場政治迫害,這個我可不敢茍同,這些人大概忘了我們還是一個法制國家。如果說SAC有錯,當然它的問題真不小,它的錯處是它的監管工作真是爛得一塌糊塗。說句題外話,如果你了解交易員的壓力有多大,那麽你就理解了內幕交易為什麽會發生了。 3. 我對2014年的展望 道格瓊斯指數:沒想法~ 標準普爾500:管我啥事? 10年期債券:這個真不好說 新興市場:WHO KNOWS? 聯邦基金利率:先看看~ GDP:親,別擔心,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失業率:去TMD 歐洲央行利率:$%^&*! 2014年中期選舉結果:為啥你覺得我會知道? 看完這些預測,您是啥想法?無聊?其實這是最誠實的預測! 4. 親,我還要做一個預測,聖誕節的零售狀況既不會像我們以前想的那麽糟,也不會太樂觀,哎!您又覺得我在說廢話了。 5. 有的人說空頭已死絕,這有點兒太過誇張,其實人群中有悲觀的就有樂觀的,一人不可能永遠悲觀下去,也不可能永遠保持樂觀,因為他們常常會發現自己走過了頭。但對於群體來說,他們總會在某些時候一致的樂觀或悲觀,對這種動物性的沖動,個體是無法抗拒的。 6. 2014年會不會成為債券牛市向股票牛市切換的一年?這個切換成為股票多頭們的碎碎念已經好久了!這樣時刻也許真會在2014年到來,誰知道呢! 7. 漫長的假期里沒有書的陪伴怎麽行?度假的時候我都會帶很多書,雖然常常只看過封面!今年我帶的書有: 《音樂之謎》 作者:David Byrne 《壽司的故事:魚和米飯的奧德賽之旅》 《成功方程:商業、體育和投資中的運氣與無形的技巧》 《被高估的天賦:到底是什麽造就了世界級的大師?》 《大爆發:娛樂經濟的大機會》 《大數據》 《有關這個世界的幾個小故事》 等等,還有一個《超悲劇的愛情故事》 如果我足夠勤奮,我可能看完其中3到4本。 8. 如果我聽到誰說:“股票市場是專業玩家去的地方”,我一定要海扁他。 9. 每當我想起自己生活在一個變化萬千的世界里,我的感激之情就油然而起,過去半個世紀里我們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是智慧的所羅門王曾經告誡我們:“一切都會過去的,美好的時代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恩的活在當下。 最後,聖誕節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999

[ 佰世勤隨想 4 ] 錢荒2.0、心慌ing,2014 我們來了

來源: http://xueqiu.com/9363465340/26857061

“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沒錢幫你買,扯上一段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這段具有相當歷史年代感的歌詞,我想,現在的80後一定沒聽到過,甚至75後都不一定知道。每每我在給女兒梳頭發時,總不由自主地唱起這段歌。女兒盡管不完全明白這首歌背後的全部含義,但她能體會父親對她濃濃的愛。愛女,2014新年快樂!年底了,回唱起這段歌,會有別樣的感受。生活在現代社會,勤勞、忠厚、善良的楊白勞不會再窮得沒飯吃,因借錢還不出而四處躲債。如今,弱勢群體逢年過節反而要呆在家里,運氣好的話,平時見不到的大領導,會上你家門送慰問金,還順帶著可以上回電視露露臉。作為普通投資者,只要不是因為過於自信和貪婪,而滿倉並融資買入“2013年A股最大慘案”昌九生化,這年還是能過得太太平平。其實,13年上半年,ST宏盛因為重組終止,也發生了股價腰斬的悲劇,只是因為ST宏盛不是雙融品種,股民損失有底線,還不至於被清零,這事沒鬧大,也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對於這種發生在身邊的、血淋淋的重組失敗案例,沒有引起昌九生化投資者的高度重視和足夠警惕,確實值得他們反思。類似的慘案,年年都有發生,從11年的重慶啤酒、12年的酒鬼酒、到2013年的昌九生化,受傷的投資者一撥又一撥。陰溝里翻船之後,人們習慣性地怪天、怪地、怪人、怪制度,唯一沒有怪自己。其實,在中國股市這個大染缸里,玩久了,應該對隱藏在背後陰暗角落里的東西見怪不怪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類似的慘案還會發生,只是,案發地點和情節會略微不同,所以,作為投資者,為了自己、為了家人,還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作為2013年最後一篇隨想,今天再次提及“昌九生化”慘案,主要是表示自己對此類事件的重視,警鐘長鳴!談談年底的市場,“錢荒”自然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年終要結帳,就像春節要回家過年一樣,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從2013年中開始,“錢荒”一詞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大家在市場上呆久了,自然能體會錢對於股市的重要性。市場有錢了,豬都會飛,人人都是股神;市場沒錢的時候,股債雙殺、裸泳裸奔更是常態,什麽黃金底、鉆石底都成笑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年中的“錢荒1.0”還意猶未盡,年末的“錢荒2.0”已如期而至。作為A股的投資者,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錢荒出現的原因。那麽原因到底是什麽呢 ?“滴不盡基金血淚拋短債,借不進隔夜七天資金來。HOLD不住回購利率九天外,耐不住季末SHIBOR登瑤臺。”“你發央票我發狂,鬧錢荒,債滿倉。隔夜難求,拋債最心傷。燒香哭求逆回購,幾時有?問周郎。一念頭寸就發慌,天蒼蒼,野茫茫。Shibor瘋狂,直線往上漲。垂死病中驚坐起,西北望,跪央行。”這兩首在債市交易員中流傳的打油詩,道出了2013年債市的悲情和交易員的無奈,更道出了他們的期盼。其實,央媽的印鈔機沒有閑著,我們創造人民幣的速度可謂驚人。超過百萬億的M2,把全球霸主美國都比下去了;截至2012年末,中國的M2與GDP之比達到1.88,而美國只有0.635。美元是全球貨幣,向全球輸出美元,而人民幣國際化的路才剛起步,相比之下,可以想象國內的貨幣總量應該是充足的,甚至是泛濫的。可現實是,缺錢!問題出在哪里呢?有分析認為,“錢荒”絕非真的流動性供應短缺,而是扭曲的銀行資金結構、亟待轉型的經濟結構使然。也就是,並非經濟運行缺少資金,而是經濟運行缺乏合理的資金規劃。解決“錢荒”,已非央行一己之力可及。實體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國企和地方改革等組合政策,才是解決“錢荒”的根本舉措。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以上的分析和邏輯是合理的,那麽可以預見,有了“錢荒1.0”,未來就會有“錢荒2.0、3.0、4.0 ……”就好比近期上海的霧霾,以前沒有出現過爆表的極端霧霾,今年既然出現了,那麽,未來還會不斷地光臨“魔都”,提前準備好口罩、空氣凈化器,關窗,盡量少出門。同樣,做投資也需要為未來“錢荒”的時常光顧,提前做好準備,做到“心不慌”。在A股市場,只要註意一下$GC001(SH204001)$ 和$GC007(SH204007)$ 這兩個品種的價格,就能依稀看到市場缺錢的影子。除了長假以外,平坦的走勢中突兀而起的高度有多高,錢荒的程度就有多嚴重。對照股指的走勢,在13年中的“錢荒1.0”之前,從6月初開始,滬綜指和創業板指都開始了一波猛烈的下跌走勢,直到6月末才見底;其中,原本弱勢的滬綜指創出了1849點的年度新低,直到8月份才展開一波向上的反攻,而相對強勢的創業板指7月中旬就創出了新高。無獨有偶,年底“錢荒2.0”之前,也是從12月初開始,滬綜指和創業板指雙雙展開了下跌調整。同樣,強勢的創業板率先探底回升走強,而滬綜指還在低位徘徊。後市將如何演繹,是否會重複上次的軌跡呢 ?需要具體分析:創業板(這里泛指小市值的公司)的反複走強,背後的邏輯不外乎有以下幾個:1、它們代表著中國經濟轉型未來發展的方向,小企業靈活的機制、創新的模式,發展空間巨大。反過來思考:在經過了2013年巨幅上漲,面對年報期的到來,它們能交出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嗎?這是一個需要密切關註的要點。2、今年以來,美國納指漲勢如虹,創4年來新高,作為“中國納斯達克”的創業板市場,13年來的運行軌跡與納指的擬合度非常高,納指的強勢,帶動了創業板的上漲。反過來思考:目前,納指已漲到了接近4200點,距離2010年3月科技股泡沫破滅前最高的5132點只有20%的空間,一旦納指回調,同樣會影響創業板的做多情緒,需要密切留意。3、  IPO開閘,作為創新型公司上市的聚集地,只有擁有深市市值,才能參與深市新股的申購,有助於創業板投資者持股的穩定性,新股的熱捧會帶動原有相關小市值公司的上漲,很多投資者據此而拋棄滬市,專攻深市。反過來思考:IPO可帶來短期的資金對於深市的聚集效應,但新股上市帶來的資金分流作用,也將逐步顯現出來。短期的盲目熱捧,是否會帶來盛極而衰的情況出現?同時,大量新股的集中上市,投資者可選的余地大了,老股的吸引力會下降。上市通道重新打開後,上市公司利用其資本優勢,實施收購兼並的難度加大,購並式增長的空間反而被壓縮了,講故事玩預期的風險就更大了。4、  在流動性收緊導致的股債雙殺背景下,小市值的股票,反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反過來思考:果真如此嗎? 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嗎? 有專家提醒“歷史告訴我們,流動性收緊的前半段,大家猛剁大票,後半段,猛剁小票。” 呵呵,不管你是否認同,不要拍磚、也不要去預測。記住這句善意的提醒,用心去感知市場的溫度,提前做好準備。以上四點創業板走強的邏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未來市場的發展,一定會發生變化、甚至逆轉。屆時,需要睜大眼睛、開動腦筋,思考並及時采取行動,規避市場風險。過了明天,IPO閘門正式開啟,新股洪流將撲面而來,1月份必將是個新股集中發行的月份。而且,本次新股采取了市值和資金結合的發行申購辦法,首批集中發行的新股,中簽率將會比較高,上市後也會受到市場的追捧。搖新股是14年第一個確定性的盈利機會,要合理安排好持倉市值和資金的配比,這個過年紅包,一定不要錯過!多閱讀、勤思考,充實和武裝好自己頭腦,滿懷信心地宣布: 2014 我們來了 !                                                                   佰世勤    2013年12月31日   於 上海 浦東----------------------------------------------------------------------------------------------------------附:節後首批發現的五只新股我武生物  擬發     3000萬股     1月8日網上申購新寶股份  擬發     7600萬股     1月8日網上申購紐威股份  擬發      1.2億股     1月9日網上申購楚天科技  擬發     2200萬股     1月9日網上申購全通教育  擬發     2000萬股    1月13日網上申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99

回應港視與隨想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093005

LoneSirius兄就文章回應提問與補充(三)的留言:『葉兄明顯沒有看過王維基的記者會。王維基曾在記者會中明言願意替全港的天線安裝filter以阻擋港視訊號,但為當局拒絕。當時官員講過一句:你王維基一個人做生意,要攪倒十萬戶香港人…通訊辦拒絕指出那一種制式符合其監管,其理由為通訊辦只是監管者,沒有責任提議制式。

小弟以為王維基之所以覺得走投無路,其一為其斥巨資購入的牌照實為廢物,雖則司法覆核肯定會嬴,但抗持日久,沒有三五七年沒法完成程序。其二為港視如無法成為一個載體,無法justify其投資額,亦非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更重要王維基覺得被針對,政府辦事模式已變成對人不對事。最後,小弟利申並無持有無線或港視權益,但小弟對共產黨有嚴重偏見,亦對香港的大陸化握腕。』

LoneSirius兄,小弟承認自己沒有直接看過王維基的記者會言論,有可能以偏蓋全。關於「一個可以只被流動裝置接收而同時不能被住宅天線(尤其是老舊的魚骨天線)接收的廣播制式是不存在的……」問題在於大家都同意的一點:條例落後於科技發展,而問題的死結在王維基堅持鑽漏洞,政府則堅持不退讓。

政府有沒有針對?小弟認為有,因為這是梁氏政府,最堅持打擊鑽政策漏洞;一如方卓如指出,香港與以前唔同,以後鑽政策漏洞此路多數唔通。不過,王維基的港視不是唯一鑽漏洞被阻事例,更早的長實拆售葵涌雍澄軒酒店被叫停也是一例,結果長實中止該項目。小弟不接受港視事例表面不損市民利益就讓路,雍澄軒事例有損小股東利益就堅持,如是者則更損害香港的公平原則,將香港推向更「大陸化」。

談到「通訊辦拒絕指出那一種制式符合其監管,其理由為通訊辦只是監管者,沒有責任提議制式。王維基……斥巨資購入的牌照實為廢物……」小弟再上網search相關新聞,最接近的報道是商業電台在3月15日的短新聞:『……港視回應說,明白通訊辦的執法者角色,之前邀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討論現行法規,但不得要領,又指同通訊辦在1月會面,港視四次發信,希望通訊辦澄清制式建議的法律解釋,但未獲回應,到今個月12日,通訊辦與部份傳媒閉門會議,才透露通訊辦原先建議的制式,在港視節目普及後,亦有機會被視作違法,面對這些矛盾,港視尋求清晰答案,是合情合理,絕非混淆角色。』

小弟只可以肯定的說,在王維基與通訊辦雙方的互碰中,夾雜了大量互相卸責、語言偽術,我們這些小市民絕對無法知道事實的全部。例如港視希望通訊辦澄清制式建議的法律解釋,這個「法律解釋」就真的可圈可點;至於「……通訊辦原先建議的制式,在港視節目普及後,亦有機會被視作違法」,如果原發問問題是:『若港視用通訊辦原先建議的制式,就可以不違法嗎?』小弟肯定通訊辦的答案必是『任何制式都有機會被視作違法……』

記得多年前,小弟跌斷手臂,在公立醫院做完手術後,覆診時詢問醫生拆除手臂內人工支架的意見,其專業回覆竟是可拆可不拆;我再問大部分案例選擇拆還是不拆?其回覆仍然是有人拆有人不拆。面對着我這等蟻民的私人問題,公立醫院醫生都可以答得如此卸責,試問通訊辦就制式的公眾問題,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嗎?而這又反映甚麼事實?

 

小弟始終認為,雙方各自追逐「法律解釋」,利用「法律」逃避責任,對解決事件全無效益,為何不能各盡本份?香港人越來越專注於鑽「法律責任」,結果事事訴諸法庭,事事辦起來都是拖拖拉拉,互相制衡。小弟未對香港的大陸化握腕前,卻早已對香港的慢性自毀感到心碎。

小飛飛兄對同文的留言:『楓葉兄,個人已不再持有港視股票一段時間了。做回旁觀者,港視被玩弄已再明顯不過。加上電視盒子普及,網上串流越加流暢,又國外神劇如半澤直樹、星星的你等亦不斷出現。港視應已錯過切入電視市場的時機。無線看似少了個對手,但收視同樣每況越下。正如I.T,思捷倒下,佐丹奴也不見得便得益,原因在於國際級對手打到黎。至於主觀一事,那是人性弱點,人之常性。若我是無線股東,王維基應也不會太順眼。』

飛兄做回旁觀者最好。兄覺得小弟對王維基看不順眼嗎?小弟只承認我對其所為不滿,對王本人,以投資者看大股東角度,小弟以往對他印象中性偏好,明顯好過Richard Li;經此事後,仍好過Richard Li,但距離明顯收窄。至於這個看法是否因為我是無線股東,小弟不承認,但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我不會亦不能阻止。

港視已錯過切入電視市場的時機了嗎?難怪報紙開始有人唱王維基有Plan CPlan D啦!希望真金白銀投他一票的小股東有回報啦!但跟他過檔的電視人會有甚麼安排?其實我是希望王維基堅持下去的,這才對得起相信他的電視人和潛在觀眾。

同時回應LoneSirius兄有關港視無法成為一個載體的說法,這幾個月我左思右想都找不到合理的答案,就是王維基為何不走內容製作公司路線,一定要走免費電視台之路?市場上早有聲音指出,港視大可以提供劇集與節目製作內容形式,向有線寬頻或NOW這些有平台有牌照有固定觀眾的電視平台提供內容。這樣,一方全力提供節目內容,一方無意製作節目但有意提供平台,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如此電視人不用被裁,觀眾也可以有更多選擇。然而,王維基就是不走這一步。

後來,林少陽在Q&A中遇到這個題問:『我在想:既然基哥仔對個牌慾火焚身,我地Richardn哥咪林林計同佢孖住做咯。又或者蝕底D,基哥仔做牛做馬,Richard哥做收租公。再唔係,Richard哥將NOW有線捆綁埋免費電視牌作為一個殼賣比基哥仔,基哥仔一伸個龜頭入個殼就生曬,仲可以明剃香港政府眼眉。Richard哥在商言商姐,香港政府不會小家子氣到秋後算帳吧?呵呵,我天馬行空,請見諒。』

林少陽的答覆是:『Richard及Ricky均自視甚高,合作的機會不大,除非Ricky出價甚高向Richard買斷NOW。但是,甚麼價錢Richard才會心動?這個「心動價」Ricky未必攞得出。』答案原來是自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845

古巴遊隨想 二月立春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st.html

一個月前,熾烈驕陽下,站在革命廣場的切格瓦拉肖像面前,和這位舉世聞名的理想主義者合影,歷史已經翻頁,輸出革命成為過去,格瓦拉物化成一個精神偶像,成為商家喜歡的一個精神圖騰閃現在世界各地,伴著革命廣場的空曠與流淌著的熱浪,古老的哈瓦那處處斑駁,三百多年前建造的老城區,厚重黑灰的外表下還散射出不俗的光芒,和今天那些濃妝艷抹,坐在這里靠合影維持生計的老嫗們,形成強烈的撞色,落寞的輝煌和衰老惡俗的艷麗,成為哈瓦那老城區的一道奇異的風景線。

 

從網絡世界來到這個今天還在實行配給制的國家, 一切都充滿了新奇,制糖業和旅遊業是古巴的支柱性產業,為了吸引外國遊客,除了天然的極致美景,還開辟出一塊吃喝玩樂,供應無節制的特區,我們就住在這樣的特區里,二十四小時,各類原裝酒、飲料與幾十種調配的雞尾酒暢飲,七個主題餐廳加一個巨大的自助餐廳在每一個飯點向你開放,上百種美食供遊客享用,再加上每晚的精彩演出,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用不了花太多錢,都可無節制盡情享用,不論在海灘還是人造泳池,都有伸手可及的酒水和餐點服務,隨時滿足你的口腹之需,這一切,不禁讓我想起基督教里關於人類惡行的七宗罪,這貪婪和貪食之罪怕是要難免了,而相比整體民眾還在物資短缺的配給制中生活,如此的物欲橫流,吃喝玩樂,怕是太過於紮眼了。

 

出生豪門,年輕時遊歷南美的切格瓦拉,看到窮人疾苦,遂立誌通過革命來戰勝貧窮,如今多年過去,這個阿根廷人所效力的古巴,是戰勝了赤貧,但卻沒什麽發展,街道上稍現代一點的車是中國宇通的大巴,更多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爺車和俄國東歐造的老車,工業基礎較差,甚至不成體系;金融上實行兩套貨幣,自己國民用一套(本地比索),外國遊客用一套(叫CUC),兩者幣值差20-25倍,購買力卻基本相當,一瓶水,當地人花2個比索,外國人就要花2個CUC,而一個CUC 可以換20-25個比索。

外國遊客享受超級物質供應待遇,可以無度無節制,但同時要接受貨幣歧視;另一方面,本國居民至今還在實行嚴格的配給制,米面油蛋,每人每月按定量出售,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沒有什麽比較選擇的余地,超量的需求雖然可以高價購買,但是超市里能夠選擇的商品實在乏善可陳,空空貨架是常態;長期的物資匱乏歸咎於美國的禁運,過去的同盟者蘇聯解體後糖業需求量大跌,對古巴更是雪上加霜。

城里伸手討要的乞丐不少,老少都有,他們不是真的饑餓,他們應該都受過教育,因為古巴的國民教育率幾乎99%,他們還享受免費醫療,古巴雖落後,醫療體系卻一點也不差,家庭醫生制度運行良好,滲入到每一個社區,每年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因此其國民人均壽命很長,不亞於發達國家,這一點,除了仰賴很好的醫療體系,也受益於古巴物資的貧乏,吃飽就好,沒有營養富余,也就沒有富貴病的拖累;再加上古巴人天性快樂,再怎樣每年的狂歡節一定要隆重對待,因此,聯合國發布的幸福指數排行榜中,古巴排名居前,是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國家不能比的。

 

來自最先進的互聯網時代,體會這個“快樂”的社會主義古巴,該做何感想呢?這是一塊從來就和饑餓不相幹的土地,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古巴島上本就有的三大土著民族過的和平友好,相安無事,我想那時候如果有聯合國評測幸福指數的話,中世紀的古巴仍然會排名靠前的,主義之爭和實施某主義並不是幸福指數高低的根本原因,在社會主義陣營里,古巴是相對很好的一個,沒有過多的折騰本國人民,沒有像中國一個接一個的搞運動,沒有像東德和蘇俄那麽多白色恐怖和秘密警察,更沒有駭人聽聞的紅色高棉,卡斯特羅家族比較清廉,政府官員也基本做到公平廉潔,熱衷於輸出革命的格瓦拉,死後成為流行世界的精神符號,不管怎樣,追求理想的精神是不朽的。

但是理想主義的古巴除了獲得一個幸福指數高的肯定之外,其他很多方面都舉步維艱,世界已成一體,當理想主義已經成為一種旅遊資源的時候,理想本身就已經消亡了,卡爾卡斯特羅和勞爾卡斯特羅百年以後,美麗的哈瓦那還是要回歸世界的吧,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把全民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作為重大成就和發展目標,這一點古巴不僅實現,還執行得很到位,絕不是敷衍的,然而發展緩慢,物質貧乏,經濟波動性太大,人民普遍貧窮也是事實,長期下去,免費醫療和教育也都不可持續,今天整體民眾還在計劃中獲取基本生活品,而外國遊客卻可以無度消費,就公平性來講,也是說不過去的。

既有無窮盡的物質追求,同時又要求輕松幸福,這樣的理想國有沒有?我看是沒有的,美國這樣的國家,絕不可能是個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我們看到的精彩和卓越,不管是喬布斯創造還是好萊塢制造,那都是高強度精神壓力下的產物,人類如果僅僅以追求幸福為宗旨,能夠果腹的原始社會未必不可以是個終極狀態,反正最終太陽系都要消亡,何不及時行樂呢?何不天人合一呢?但是事實發展不是這樣的,在跳桑巴舞狂歡和手持IPHONE /IPAD看這個神奇的世界兩者里,我選擇後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