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伟深陷上海商业地产成引发中盛粮油案导火索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22/0240233889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2

「電視教父」回憶「廣告教父」 王偉忠:孫大偉的創意改變了台灣

2010-11-15 TWM




「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病逝,與孫大偉有超過二十年交情的「電視教父」王偉忠,事發當時,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第一時間從祕書口中得知噩耗,難過得久久不語。

口 述‧王偉忠 整理‧林讓均編按:「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溘然長逝,王偉忠憶及好友不勝唏噓,人在成都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說孫大偉是一代傳 奇,他的廣告風格影響了整個廣告業界。兩人相交二十年,回憶老戰友像子彈一樣犀利的創意、最後一瓶陳年高粱酒,滿滿是不捨的情誼,以下是王偉忠的專訪全 文。

孫大偉九月發病的時候,我正在美國、送女兒去讀書,馬上請公司的人送花慰問,一方面幫我看看David(孫大偉英文名字)的狀況。回國之後幾次想去看,但David和他的家人都很低調,不希望被打擾,我就尊重,沒去看他。

我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一直到周日聽到這消息,心裡非常難過 。他出身於廣告界創造力非常蓬勃的八○年代,很多外商廣告公司進來,創意開始大鳴大放。他得到過很多獎項,例如時報廣告金像獎;但最重要的是,他帶動了很多人不一樣的思考,在廣告界締造了很多奇蹟!

各有精采 卻都一見如故我那時正在做「連環泡」,電影有侯孝賢、楊德昌那些人,舞台劇也有賴聲川,廣告界有孫大偉、奧美公司等等,當時整個台灣的文化非常精華、有趣!

我和David以前不是那麼熟,但大家都互相珍惜,因為都各自在自己領域上,做出了新東西,顛覆了既有的想法。非常神奇,平常都各玩各的,但一見面就好像老朋友,這批人是非常惺惺相惜的。

大 偉是三十二歲才進廣告界,一直耳聞孫大偉這號人物很厲害,在奧美廣告做創意總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奧美,真的看到這個人,覺得果然是一位「廣告金童」。 那時人家介紹他,我就說「久仰、久仰」,我早就聽過他嘛,有點把他當偶像一樣!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在做「連環泡」,但就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了,哈 哈!

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傳奇,當時鼓勵了很多人進廣告業。(從那時起)廣告就不再是叫喊,孫大偉的東西不需要重複,你就會很記憶深刻,他讓那個行業產生變化。

我 跟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受到David很多作品的影響。例如他做裕隆March做得非常可愛,「March不只是March!」(廣告口號),從CI(企業 識別)、從廣告、從圖形,讓March這種小車進入台灣人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台灣女孩子就是應該追求這樣的小小天地。他一個大男人,卻可以去設想女人的需 求,能讓女孩覺得March是私有的產品,像是自己的貼身衣物一樣,這創意非常迷人!

如狙擊手般精準的創意

(做創意)我比較大刀一點,他就玩小刀,反覆周延推敲。總歸講起來,他是小量而精準,就像狙擊手,每一顆子彈出去要很精準,不浪費子彈;但我就不一樣,有時候打散彈,聲音很大、氣勢很大!

我有時會對David說,東西打動人就好,不要往裡面鑽,因為很多人沒有這麼高的高度。但廣告人就是喜歡千錘百鍊,他們會想「高人三等」,但我們(電視人)有時候只想要「高人一等」!

今 年,我們一起當「建國百年」基金會籌備委員時,就開始撞一些點子。跟他撞點子很有趣,他是個自我要求很嚴的人,他常想出點子之後,又自我否決,他習慣否決 自己點子,很會自我挑戰。我跟他破了一關,這關就是,他不會因為我說他不好,他說我不好,然後讓彼此都感到不舒服,沒有!我們就真的像兄弟一樣,不會心裡 有疙瘩,我覺得這點特別難得!

一九九五年,我創辦「台北之音」電台時,David在「泛太廣告」當副總,我的辦公室在樓上,他的在樓下,我常去他辦公室跟他聊天。他很好玩,收集很多木頭,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削木頭。

David那時開始練三鐵(鐵人三項),還鼓舞我去練,我就說我不行,我最多只能「半鐵」。後來他練三鐵,心臟有問題(註:曾經心肌梗塞、裝支架),我還糗他,我說「你就好強吧,糗了!要注意喔。」當然也很為他擔心。

去年,他去中國與捷安特老董(劉金標)參加單車活動(註:「京騎滬動」,北京到上海的一六六八公里單車長征),還邀請我去,我說我不去!

他打電話給我,說「你要去!」我嘴上說我真的忙不過來,其實我心裡想說,「這真的太苦了!」呵!他數度想感化我,去做這種艱苦的運動,我都不去(笑)。

他就是這樣一個很簡單的人,工作、運動、家人,有餘力就寫寫書!還有我愛吃羊肉,他也愛吃羊肉,他最愛的酒就是「黑金龍」(陳年特級高粱酒)。這種酒沒有賣了,市面上很少找得到。

我 喝得比較少,還剩下一瓶,完整的一瓶!(加重語氣)結果,今年三、四月,他跟我說他吃羊肉就想到黑金龍,我只好忍痛說我還有一瓶,好吧,我現在喝得少了, 就忍痛送給他了!他經常在我公司附近吃烤羊腿嘛,我送給他,他非常、非常高興!跟他最後一次開會,我還問他「你喝了沒?」他說「我留著慢慢喝啊!」他開心 得不得了!

我上一次見到他,他好像也是去吃烤羊腿吧,在我公司附近,大約是今年六、七月的時候,那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

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生鮮O2O若只剩一家,那一定是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20/152874.shtml

導讀 : 天天果園,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現代鮮果服務供應商,成立於2009年上海,主營中高端水果產品,搭建從產地到消費者之間的直供平臺,自建冷庫,冷鏈物流。

圖片1

天天果園,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現代鮮果服務供應商,成立於2009年上海,主營中高端水果產品,搭建從產地到消費者之間的直供平臺,自建冷庫,冷鏈物流。

為了用O2O撬動北京市場,天天果園花數月在北京布局數十個前置倉,準備商品資源。為了打好這次的戰役,其創始人王偉寫了一封信給北京員工,信中他分析了北京在其全國戰略中的重要性、競爭現狀、自家的優勢,最後他豪言道:生鮮O2O如果最終只剩一家,那家一定會是天天果園。

以下是內部信全文

各位參與北京項目的夥伴們:

從今年四月份開始試水到現在,我們進入北京市場已有半年時間。坦率地說,對比同步進入的華南市場,我們在北京市場取得的成績遠遠沒有達到預期。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無法接受的挫敗,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員都需要深刻反思。

考量很久,決定給大家寫這封動員信,是希望大家能夠統一思想,勁往一處使,拿下北京戰役的最終勝利。

之前有北京項目的同事找我反映,吐槽北京市場的諸多難點。一是競爭對手太多,對手們燒錢燒得太厲害,到了不惜成本的地步。另一個是北京市場的消費特點偏平民化,天天果園相對較高的客單價不太適應這個市場。

這里我想跟大家說一下,誰會拒絕好的東西呢?你們說北京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不高,那是因為他們沒體驗過好的服務。說北京消費者對水果的要求不高,是因為他們沒吃過好的水果。接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將天天果園更好地商品和服務,滲透到更多的消費人群中,讓他們從手機里卸掉中糧我買、順豐優選、許鮮和一米鮮。

這里我想先談一下北京市場對於天天果園的重要性。天天果園的目標一定是一家全國性的公司,而不是偏安華東一隅的小打小鬧。要做全國性的公司,一定要拿下北京市場,這樣公司才具備向全國其他城市複制的基因和底氣。之前不斷有人跟我說,營銷界有個魔咒,得上海失全國,得北京得天下。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魔咒。1號店、易迅和光明食品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來做。天天果園創業以來的使命感,決定了我們絕不滿足於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我們重新成立的項目組,首先,一定要有歸零的心態,忘掉之前在北京做的基礎,一切重頭再來;其次,要有創業心態,公司會傾斜大量資源給到你們,包括在北京給你們建全國設備最好的冷庫,包括在APP上將天天到家放到首頁位置,用O2O更高頻更高效的去接觸消費者,還包括我們把受北京市場認可的褚橙談下來給到你們。你們要做的,就是放下市場第一的架子,重新去了解北京市場,重新了解消費者,重新去研究競爭對手的打法。

具體的打法我不管,你們去研究,我只提3個要求。一、務必保證商品質量。寧可不做這個生意,也不做昧良心的事,這是天天果園的企業文化,也是我們的初心所在;二、11月底之前務必做到北京五環內全覆蓋+2小時內送達,服務必須不落人後;三、圍繞辦公室、家庭全場景,滿足用戶的生鮮需求。

我們就拿北京市場當試驗田或特區,給你們最好的資源支持,你們給我做一個最好的商業模式出來。

最後,我想跟你們聊一下在北京市場面臨的競爭。最近無論是我們開內部董事會,或是出去跟投資人聊,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即O2O的投資寒冬即將到來,我們要提前做好禦寒的準備。當投資潮褪去的時候,你會發現別人在裸泳,而我們還穿著衣服。

之所以做這樣的判斷,首先是從投資的角度去考慮的。經過6年的發展,投資人已經熟悉並認可了我們的商業模式,這就意味著別人還要做很多刷單之類的事情給投資人看時,我們已經能夠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些觸動用戶的事情了。他們做的事情是為了明天不餓死,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明天更美好。

其次,我們搭建的采購體系、物流體系、IT系統,足以支撐我們的商業夢想。而我們的對手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相應的支持體系。在供應鏈上,我們遠未做到百分百的好,但一定已是國內最好。還是那句話,別人能做的我們一定能做,別人能做好的我們一定做得比別人好,我們能做的別人根本做不了。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開董事會的時候,大家開玩笑說現在各種“鮮”字輩在做的是O2O2VC,拼命燒錢做kpi給投資人看,買一送一算兩單,現在開始買一送二了。玩笑歸玩笑,但你們需要堅信,O2O絕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燒投資人的錢去補貼用戶,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而是更好去服務用戶的一個手段。

我們也須認清對手的優勢。這些勇猛無比的對手們,光腳不怕穿鞋,今天做的決定,第二天就能實施。而我們逐漸已經開始有大公司病,包袱太重,考慮事情總是在瞻前顧後縮手縮腳。你們在北京市場,要丟掉這些包袱,擺出進攻姿態,打出我們在華南市場的氣勢來。

祝順利!請記住,生鮮電商最終的決勝因素是商品和服務,而支持這一切的則是供應鏈和企業的格局。生鮮O2O如果最終只剩一家,那家一定會是天天果園!

王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69

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為風口而創業的人,早點回家洗洗睡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2/154819.shtml

導讀 : 2015年是生鮮電商最為熱鬧的一年。“互聯網+”和大眾創業的號召下,無數的資本和聰明人進入這個行業,各種商業模式在不斷刷新大家對生鮮電商的認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鮮電商被更多的用戶所接納。

 2015年是生鮮電商最為熱鬧的一年。“互聯網+”和大眾創業的號召下,無數的資本和聰明人進入這個行業,各種商業模式在不斷刷新大家對生鮮電商的認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鮮電商被更多的用戶所接納。

硬幣的另一面,我們也看到水果營行的倒閉,原聯想佳沃市集CEO 崔曉琦和自媒體人魯振旺先後寫文章說“今後再也不碰生鮮電商了”,也包括華為多點近期出現的人事調整。水面之下的動蕩會更多,未來可能會更多的案例出來。

憋了很久,圍觀者有很多評論,我想說說自己對生鮮電商這個行業以及這個行業創業的一些看法。

生鮮電商的風口遠沒到來

生鮮電商行業的風口到底有沒有來?這是很多創業者共同關心的問題。我的觀點,生鮮電商的風口還遠未到來。現在吹來的是電商的風,不是生鮮的風,但生鮮的風一定會來。電商風去的時候可以看到誰的衣服穿得比較少,生鮮風來的時候就看誰準備好了。

2015年,專業咨詢機構尼爾森做過一份調研,中國的生鮮市場有2.5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而生鮮電商經過10年的發展,規模是多大呢?2013年是100多億,2015年450億,只占整個市場的2%不到。對比市場規模同樣在2萬億級的服裝市場,電商的滲透率早就達到30%。

同樣的數據,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有的人會看到,這個行業是整個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增長空間無限。另外會有人說,這個行業做了這麽多年了也沒起來,說明它在電商的基因上是有缺陷的。

生鮮電商是一個潛力無限的行業,卻不是一個能夠賺快錢的行業。滴滴那樣異軍突起的案例在生鮮電商行業並不適用。

究其原因,在於生鮮商品的易損耗和非標準化。易損耗的特點,決定了初入行業的公司面臨著比同行高得多的運營成本和投訴。非標準化的特性,決定了公司不可能做一個甩手掌櫃——只要搭好了平臺,做好了流量就萬事大吉。它需要行業公司比農民更懂農業,比物流商更懂物流,比包裝廠更懂得設計包裝。

所以,做生鮮的這幾年,我的頭發都熬白了。我不是很確定,那些盯著風口的創業者,是否擁有和我一樣的耐心和熱愛程度。生鮮電商行業的風口何時來?我的答案,可能是2年,也可能是10年。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如中國的冷鏈程度、消費者的習慣培養、資本的耐心程度等等。

互聯網+生鮮很熱鬧,生鮮+互聯網才有未來有價值

我一直認為,鑒於生鮮行業的高門檻,這個行業的創業走“互聯網+生鮮”道路不靠譜,“生鮮+互聯網”的模式才能贏得未來。互聯網只是一個優化商品和服務的工具而已,切莫將其當作一個商業模式來做。

這就像龜兔賽跑,走生鮮+互聯網道路的公司就像那只慢行的烏龜,雖然走得慢,但走得踏實,也一定是最後的勝利者。這是我成立天天果園7年來所得出的最大經驗。

比如草莓這個水果,如果包裝材料用的不對,那損耗率就是100%,而像耙耙柑這樣的水果,如果包裝不好,那用戶收到的就可能是橙汁了。經過7年摸索,我可以很自豪地說,天天果園的水果生鮮因為包裝材料不好而導致的損耗率幾乎為零。

還有很多以前大家覺得不可能發快遞的水果,如海南小番茄、草莓、櫻桃、李子等,我們通過對供應鏈的持續優化,已經能夠做到將最好的品質呈現在用戶眼前。

近段時間行業里也有觀點認為,只要引入專業的人才,給他足夠的資金,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或者幹脆將倉儲、物流外包出去。個人認為,持這種想法的創業者,在這個行業里很難有所作為,生鮮電商說到底還是一個唯重不破的行業。首先,供應鏈只有形成體系,將采購、幹線物流、倉儲、配送等環節無縫銜接起來,才能發揮最大效應。其次,在各個環節上,電商已經是國內最專業的,很難找到供應商能提供比電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再拿天天果園來說,以前我們的配送方式是“一次性泡沫箱+幹冰”,水果生鮮損耗率在5%左右,但後來改進為“保溫箱+幹冰”,水果損耗率一下子降到了0.2%。僅這一項,天天果園每年節省的成本就達千萬元,用戶也能體驗到品相、口感更好的商品。供應商不會幫我們去做這樣的事情,他們缺少這個動機。

怎麽樣才能做到好的品質?水果生鮮篩選標準如何確定?存儲溫度如何設定?應該選擇什麽樣的物流進行配送?這些都是學問。而且這些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獲得的,是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從公司成立第一天起,我們就逐一在解決這些問題。

行業不缺資本和流量,缺的是貢獻價值的人

09年創業以來,我就不停地問自己:用戶為什麽來?為什麽買我們的東西?如果有一天電商都不補貼了,不再打低價了,用戶還會來嗎?最後我得到一個答案,回歸商業本質,即保證商品品質和用戶服務。

為了確保服務最佳,從用戶的APP下單開始,我們建立了一整套的流程。我們對公司的APP設計有一個要求?我們認為一個女性剛剛學會開車,開到路口碰到紅綠燈,從綠燈換紅燈她把手機拿起來,一定要在變成綠燈之前把單下完。

此外,從創業第一天起,我們就建立了48小時無理由退換貨機制。在這個行業,無論你多用心,水果都是會有損耗的,所以我們想消除用戶購買的擔心,提出48小時內免費退換貨,太甜我們退,太酸我們也退,心情不好可以退,心情很好不想吃也可以退。她們怎麽開心我們就怎麽來。

商業的本質是什麽?我常跟我同事講,一個好的生意一定是對社會有幫助,對這個行業有所幫助的,如果只是做一個噱頭,那麽對這個行業有什麽意義?回歸商業本質是生鮮電商的創新之道,而不是說創造一個偽的需求。天天果園內部的理念就是好品質和好服務,這是我們公司的生存之本。

另外,天天果園的進口水果,雖然已經在用戶心目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認知。但我們堅持認為,中國同樣有條件產出品質一流的水果。無論是新疆阿克蘇的梨、雲南的冰糖橙,或是煙臺的蘋果,都具備成為一流的潛力。中國的農業,長期以來缺少一個在種植和用戶間做信息溝通、品質把控的平臺。

天天果園去年在雲南做了一個試點。我們引入國際一線的水果分選設備,通過對每一顆冰糖橙大小、甜度值的篩選,將橙子進行分類定級,並對應上相應的價格。這件事情的意義在於,我們通過建立標準,鼓勵農戶產出更多優質的水果,以獲得更好的收入。對於用戶端,他們也可以更加明白的消費非標準化的水果商品。

這些都是我非常引以為豪的事情。常有人問我,BAT這樣的巨頭都殺入這個行業了,天天果園的優勢還會保持住嗎?我想說,這不是一個單純拼資本和流量的生意。潮水漲的時候,我們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待潮水褪去的時候,別人在裸泳,我們還有衣服。

送給那些盯著風口而創業的人一句話,“立足行業,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做出價值,才有估值”,這也是天天果園的價值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31

王偉中任山西太原市委書記,吳政隆另有任用

11日下午,太原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山西省委副書記黃曉薇出席會議,宣布中央和省委決定,並提出有關要求:根據工作需要和幹部交流的精神,中央決定,吳政隆同誌不再擔任山西省委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省委研究決定,吳政隆同誌不再擔任太原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王偉中同誌任太原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據悉,9月29日,太原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吳政隆當選為太原市市委書記。

王偉中

王偉中簡歷

中共黨員。1984年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畢業,1987年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7年至1991年在水電部全國水資源辦公室、水利部水資源司工作。

1991年至1998年任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副處長、處長、司長助理;1995年在美國能源部國家氣候變化研究辦公室作訪問分析家。

1998年至2001年任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科學技術部生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代主任、主任(副局級);1998年評為研究員。

2001年至2006年任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正局級);2004年至2006年任雲南省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

2006年至2010年任科學技術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司長;2006年獲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4月起,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014年9月任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秘書長。

吳政隆

吳政隆簡歷

吳政隆,男,漢族,1964年11月生,江蘇高淳人,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工學學士學位。

1980.09—1984.08太原機械學院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學習

1984.08—1987.01兵器工業部民品辦公室幹部(其間:1984.08—1985.02內蒙古第一機器制造廠實習)

1987.01—1988.04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幹部

1988.04—1990.12機械電子工業部綜合計劃司幹部

1990.12—1993.12機械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辦公廳秘書

1993.12—1996.06機械工業部辦公廳副處級秘書

1996.06—1998.03機械工業部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1998.03—1999.06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1996.12—1998.11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投資系投資管理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在職學習)

1999.06—1999.12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副局級)

1999.12—2002.12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2002.12—2003.02重慶市萬州區委副書記、代區長

2003.02—2007.02重慶市萬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其間:2005.06—2005.09參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美國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學習)

2007.02—2007.05重慶市萬州區委書記

2007.05—2011.06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其間:2009.09—2009.11中央黨校第46期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11.06—2011.12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兼)

2011.12—2013.05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

2013.05—2013.11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萬州區委書記

2013.11—2014.01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

2014.01—2014.09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市委改革辦主任

2014.09—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

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30

太原市委書記王偉中任深圳市委書記 許勤不再擔任

近日,中央批準,王偉中同誌任廣東省委委員、常委、深圳市委書記,許勤同誌不再擔任深圳市委書記職務。

4月2日,深圳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

4月2日下午,深圳召開全市領導幹部會議,宣布中央和省委關於深圳市委主要領導職務任免的決定。

近日,中央批準,王偉中同誌任廣東省委委員、常委和深圳市委書記,免去許勤同誌的廣東省委常委、委員和深圳市委書記職務。許勤同誌不再擔任深圳市長職務,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辦理。省委批準,王偉中同誌任深圳市委委員、常委,免去許勤同誌深圳市委常委、委員職務。

根據中央決定,許勤同誌已擔任河北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鄒銘在會上宣讀了中央和省委的決定,並代表省委作了講話。王偉中同誌、許勤同誌在會上作講話。

許勤同誌主要經歷

許勤,男,1961年10月生,漢族,江蘇連雲港人,198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博士、工程師。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學生;

1982年8月-1984年9月,兵器工業部第五五九廠科研所工作;

1984年9月-1987年7月,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光電工程系光電專業研究生;

1987年7月-1988年6月,國家計委機關黨委幹部;

1988年6月-1992年7月,國家計委工業二司、機電司電子處幹部;

1992年7月-1997年8月,國家計委機電司電子處副處長(其間:1994年10月-1995年10月,赴加拿大、美國高級管理培訓);

1997年8月-1998年8月,國家計委機電司電子處處長;

1998年8月-2001年2月,國家計委高技術產業發展司信息產業處處長;

2001年2月-2003年5月,國家計委高技術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其間:1999年9月-2001年7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2000年9月-2001年1月,中央黨校國家機關分校學習);

2003年5月-2005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2003年10月起主持工作)(其間:2001年11月-2004年11月,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2005年7月-2008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

2008年4月-2008年5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

2008年5月-2010年5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掛職)(2008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

2010年5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10年6月-2016年12月,廣東省深圳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2016年12月-2017年4月,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深圳市委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2017年4月,河北省委副書記。

(資料來源:人民網)

王偉中同誌主要經歷

王偉中

王偉中,男,漢族,1962年3月生,山西朔州人,198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4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學位。

1979年9月,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水資源工程專業學習;

1984年9月,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工程水文及水資源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年4月,水利電力部水資源辦公室幹部;

1988年7月,水利部水資源司規劃處幹部、主任科員(其間:1990年1月-1991年8月借調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工作);

1991年8月,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資源環境處主任科員;

1992年5月,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綜合資源處副處長;

1994年8月,國家科委社會發展科技司生態環境處處長(其間:1995年3月-1995年12月在美國能源部國家氣候變化研究辦公室做客座分析家);

1998年7月,科學技術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生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代主任(正處級);

1999年3月,科學技術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生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副局級);

2001年12月,科學技術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正局級,其間:2004年2月-2006年2月掛職任雲南省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長);

2006年3月,科學技術部條件財務司、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司長;

(1999年5月-2006年7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3月-2008年7月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一班學習);

2010年4月,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其間:2012年8月-2012年12月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做高級研究員);

2014年9月,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

2015年8月,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兼);

2016年10月,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兼),太原市委書記;

2016年11月,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

2017年4月,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

(資料來源:人民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