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福建泉州小服装厂基本灭绝致贴牌加工悄然回流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117/0700551334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

福建藥業股-武夷藥業(1889)(初步研究)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31/LTN20080331521_C.pdf

公 司公佈驚人的財務業績,公司上年賺2.721億(人民幣,下同)較上年1.191億人民幣上升超過150%,經調前年可換股債的帶來的虧損6,390萬 後,上升48.5%,以1人民幣等於1.1港元計,公司實際盈利有2.9931億港幣,公司有17億多股,其每股盈利17.50仙港幣,並派股息3.8仙 港幣,股息率3.09%,尚算合理。

公司擁現金近11.02億,扣除所有負債1.22億,公司淨現金有9.80億,以港元計則有10.78億(以1人民幣=1.1港元計),折合每股0.63元。

以公司今日收市價1.23元來計,其P/E為:

實際P/E
= 1.23 x 1,709,772,500 / 299,310,000
= 7.026 倍

扣除現金後P/E
= (1.23 x 1,709,772,500 - 1,078,000,000) / 299,310,000
= 3.424倍

以表面數據看來,這家公司確實是非常吸引,但公司仍有幾點憂慮。

(1) 公司不用繳付稅項,但是只是短暫政策,後年要重新付稅,盈利會受影響。
(2) 公司存貨顯然過低,公司做6億生意,但存貨只2,000多萬,即只有10天存貨,確實神奇,以規模較大和業務相近的的聯邦製藥看,公司做20億生意,大約都要有4億存貨,即要有72日的存貨,所以對業績較有保留。
(3) 公司是福建企業,可能有造假的情況出現。

公司現價吸引,但派息頗低,其賣點實是其低P/E及增長,並不是派息,但這種股票現在隨街都是,若對這企業有信心,現在實可以即時購入,因這家公司受惠中國醫療的大潮流,加上已經收購一地皮作擴廠之用,所以盈利仍會顯著上升,不過由於規模過小,加上市場不暢旺,另外有造假數風險,所以可能要捱價,並必須有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4

福建蠱票


福建股票除了爆了煲的第一天然及遠東生物製藥外,還有超大現代、中國綠色外、博智藥業、華翔微電、特步、安踏、星辰、武夷、DBA、中國稀土及泛亞環保、華豐、錦藝、等等等,大多好似好多現金,但有些都是用印度軟件公司招,買資產或增加投資來抹掉帳上的現金。

超大已由原復生年代講到現在,還扳而不倒,公司盤數已多為人質疑,零一及零三年均差點撐不下去,前者經澄清而沒事,後者請惠理基金低價入股,才解決基金界的疑慮。後來多次換核數師,大股東也在高位減持股權,大家都應該知道這家公司質素如何。

中國稀土在騰達智能假數事件前後發生(約2002年),當時也引起對民企的質疑,前述的公司更受到不少打擊,但是公司仍能撐到現在,且近年又成功用其「現金」收購其同業,但派息和盈利仍不太合理。大股東又把有大量現金的泛亞環保上市,究竟他以甚麼葫蘆賣甚麼藥,真是大惑不解。

兩年前孔少林(蔡東豪?)寫過中綠,他都講過中綠有大量現金,但發行可換股債給高盛集資,派息也和盈利不相稱。這個已經夠人疑惑。DBA也有相同的現象,為何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星辰我有點懷疑的是,公司有大量現金,為何帳上有一項抵押存款?但是上市前有私募入股,可能水分少一些。我懷疑抵押存款是用作貿易融資之用。

武夷盤數更令我迷惑,為何公司生意不像大規模的公司一樣,存貨及應收帳佔的比重奇低,難度公司有獨特的銷售模式及客戶對公司付款有特別之處?

錦藝是紡織股,但是公司帳上卻不像是一隻紡織股(通常這些股是負債極高、固定資產多,但現金不多,但這公司現金是極多,無負債),另外好像用現金買了一個地皮及公司,完成美妙動作,如有財經記者有心研究,可能會發現一些好東西。

我覺得浩倫盤數有點問題,應收帳有些虛高,但總算大致真實。

如大家有高見不妨寫幾篇來研究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177

福建股票新聞


(1) 華翔微電


根據港交所紀錄,Webb兄持有約6%股權。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上市法團名稱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作出披露的原因 每股的平均價 緊接在有關事件之後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相關法團股份權益 債權證權益
03/01/2008 華翔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 800,000(L)
103(L)
HKD 0.886 34,064,000(L)
6.09(L)
   
04/04/2007 華翔微電子控股有限公司 200,000(L)
101(L)
HKD 1.000 27,784,000(L)
5.02(L)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31/LTN2009033103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30/LTN20090330013_C.pdf


公司上半年虧損兩億,但現金增加到9.25億人民幣,即10億港幣。


不過,公司上半年做2億人民幣生意,以現金找數有餘,又假設他無現金,數期90日,負債不應超過5,000萬。不過短期負債有2.5億,長期負債有4,600萬,共2.96億,簡直不合情理。


公司之前中了福建幫專中的德意志利息掉期衍生工具之毒,虧損逾億。這種工具是公司可以拿到錢,但是其後按兩個利率的相差來計出公司向德意志賠錢,或是德意志賠公司錢,但大部分時間,都應該是前者居多。如果自己有10億現金,又何必要玩這些衍生公具拿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1/LTN20090401052_C.pdf


德意志來向公司追錢,看來公司是拿不出這款項,好快如1076逃之夭夭。


1076和其兄弟572之事跡,可看廢柴兄的博文。


1076: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html


572: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3/572.html


(2) 博智國際藥業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12,000(L)
HKD 0.420 116,000,000(L)
25.01(L)
23/02/2009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568,000(L)
HKD 0.403 113,580,000(L)
24.48(L)
15/12/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520,000(L)
HKD 0.363 108,248,000(L)
23.33(L)
11/1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7,640,000(L)
HKD 0.409 103,656,000(L)
22.34(L)
05/1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4,796,000(L)
HKD 0.340 94,416,000(L)
20.35(L)
24/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6,740,000(L)
HKD 0.399 89,512,000(L)
19.30(L)
21/10/2008
AAM Alpha Funds PLC Ausonio Fund Ltd 102(L)
14,936,000(L)
HKD 0.420 10,660,000(L)
2.30(L)
20/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2,000,000(L)
HKD 0.400 80,216,000(L)
17.29(L)
08/10/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824,000(L)
HKD 0.840 74,528,000(L)
16.07(L)
22/07/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720,000(L)
HKD 0.755 69,836,000(L)
15.05(L)
04/06/2008
AAM Alpha Funds PLC Ausonio Fund Ltd 101(L)
13,596,000(L)
HKD 0.821 25,596,000(L)
5.52(L)
13/05/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340,000(L)
HKD 0.888 65,256,000(L)
14.07(L)
23/04/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956,000(L)
HKD 0.802 60,800,000(L)
13.11(L)
25/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044,000(L)
HKD 0.855 55,792,000(L)
12.03(L)
21/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48,000(L)
HKD 0.874 51,100,000(L)
11.02(L)
03/01/2008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628,000(L)
HKD 0.864 46,472,000(L)
10.02(L)
11/12/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308,000(L)
HKD 0.840 42,928,000(L)
9.25(L)
29/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500,000(L)
HKD 0.937 37,248,000(L)
8.03(L)
15/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000,000(L)
HKD 0.879 32,580,000(L)
7.02(L)
05/11/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3(L)
1,500,000(L)
HKD 0.946 28,980,000(L)
6.25(L)
29/10/2007
Katsomalos Nikolaos 101(L)
3,968,000(L)
HKD 0.959 24,316,000(L)
5.24(L)
23/10/2007

近來,有位Katsomalos Nikolaos不停購入此股的股票,花了一年多時間,持股已達到25%,迫近大股東的4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01/LTN20090401879_C.pdf


公司今日宣佈盈警,主要受到成本增加及資產減值所致。關於這次發盈警的目的是甚麼我不知道,成本增加都是合理,但是資產減值方面,之前熟藥的鱷兄就曾提出了一些東西。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517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7/LTN20080507096_C.pdf


你想研究我可以送個給你研究,詳情就不方便直說,亦不容易三言兩語說清楚。延誤公佈是一定,但可以不理,問題是為何當初不願公佈。可以從批准文號開始入手。

題外話是員工數目很少;第一天然跳車人士齊生是前員工。


greatsoup:
上網一查這個名的藥一大堆,但查過批准文號,竟然沒有呢。肯定是哈哈哈哈的玩意。


鱷兄:
第一個有錯別字都算了,正如你所說,買賣雙方都無批准文號,他們如何可以轉讓?這隻藥發明者是1177,商品名叫甘利欣。

第二個複雜一點,買方是確實已經擁有批准文號,問題是它從那裡來。這批准文號的原擁有者並非賣方,而是05年2月與買方進行交易的那間公司,而那間公司之後從此消失,傳說是被兼併。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專利藥其實是一些甚麼東西,正如錦藝紡織無端端買一個無生產的大廠房一樣,目的是如何,大家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18

福建首富陈发树成青岛啤酒三股东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12/2009051203000506.html


每经记者  黄清燕  发自福建

        以新华都起家,在紫金矿业(601899,SH)中“暴富”的福建首富陈发树,此次把目光转向了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600600,SH)日前发布公告称,英博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BJade与陈发树于5月7日签订一份股份买卖协议,A-BJade向陈发树出售所持青岛啤酒9164万股H股

(约占已发行总股本的7.01%及已发行H股股份总数的13.99%),涉及金额2.35亿美元。

        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对外证实,该公告中提到的自然人陈发树就是新华都的董事长。

陈发树或重点投资传统产业

        新华都方面昨日在回应媒体时表示,陈发树的此次投资为个人行为。唐骏则认为,“这是一次好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但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发树可能下一步会继续增持青岛啤酒,因为这将是陈发树壮大新华都系的绝佳机会。

        该人士推测的理由是,新华都最近业绩下滑,金融危机对零售业的影响在所难免,而每年利润只有几百万元的港澳资讯也很难能成为新华都系的支柱产业。为此,寻找可投资的传统产业一直是陈发树的愿望,入股青岛啤酒仅仅是第一步。

        另一方面,曾给陈发树带来巨额财富的紫金矿业作为周期性行业,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存在较大不稳定性。紫金矿业副董事长刘晓初日前就曾表示,“今年将是紫金矿业最艰难的一年,因为没有新的项目投入。”

背后的投资团队

        “ 此次入股青岛啤酒,应该是唐骏在操作一切。”上述知情人士指出,陈发树一向低调,除了不接受媒体采访外,与其他同行都甚少交往。在外的投资活动一般都是由 他的职业经理人完成。此外,《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福建部分企业协会处获悉,一向低调的陈发树近年来几乎不参加任何协会活动,在各协会的理事名单上也难觅 陈发树的身影。

        新华都集团内部,陈发树还有三个兄弟负责部分业务,在外投资的主要工作,陈发树则通过多位熟悉资本市场运 作的职业经理人操作。除了以天价“转会费”加盟新华都的唐骏外,作为新华都代表入驻紫金矿业的刘晓初当年曾是福建省体改委股份制与证券管理处处长;分管新 华都旗下武夷山股份公司的叶芦生曾是福建省证管办主任;负责新华都购物的周文贵则是陈发树从沃尔玛挖角过来的。

        据悉,在享受了资本市场的溢价后,新华都计划将成立独立的PE或VC基金。对此,业界人士分析,不排除新华都以PE为孵化器,不断孵化出企业来,然后由旗下上市公司收购,实现较为顺畅的变现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3

“福建首富”陈发树10亿买一个“资本帝国”梦?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9/5OMDAwMDE4NTk5OQ.html


新 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左)与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右)

 




编者按

2008年 4月15日,“微软终身荣誉总裁”、原盛大网络总裁荣誉等身的唐骏,以中国第一经理人的身份,踌躇满志地投奔刚刚从紫金矿业里大发其财的福建新晋首富陈发 树旗下,唐骏当时的豪言壮语是:“未来3-5年内将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圆老板陈发树进富豪榜前三名之梦”,其后,又表示“已经为新华都做了5年规 划,要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陈发树除了因为号称捐赠83亿,受到广泛质疑,被放在公众舆论的 火山口烤了一把之外,新华都集团旗下并无新增上市企业,唐骏承诺的100亿帝国现在看起来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微博上有人说“你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是,你的学历可以复制。”

如今,唐骏“博士门”丑闻曝光,当时豪掷10亿请来“中国第一经理人”的陈发树依然躲在幕后,不肯透露只言片语,只有唐骏的秘书 对外宣称,唐骏不会从新华都集团辞职。“福建首富”和“中国第一经理人”之间戏剧化的结合,如今看上去像不像一个“土财主”和一个“老军医”之间的离奇故 事呢?

同题报道:唐骏又一谎言: “联游三个月登陆纳市”

专题策划:真假唐骏

一向擅长娱乐的“打工皇 帝”唐骏,正在品尝被娱乐的滋味。

连日来,“打假斗士”方舟子一路穷追猛打,旁征博引直指唐骏学位造假、创业经历不实等“皇帝新装”,一石 激起了千层浪。

饶有意味的是,唐骏举证从PacificWestern(太平洋西部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方舟子却也有证据表明这是一所没 有获得认证的、卖文凭的野鸡大学。

“为什么在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找不到他的论文?”方舟子指出。

但唐骏对方舟子的进一 步发难已不再理会,并且明确表示:第一,今后我的名片上会加印一个博士在名字后。第二,法律会让现在和今后那些捏造事实污陷他人者付出代价。

而 此番唐骏被推上风口浪尖,亦牵涉了其此前任职的盛大网络(SNDA)和目前服务的新华都集团。

上市公司牵涉其中

此 次大肆吸引眼球并引发热议的方舟子质疑唐骏事件,已呈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

据方舟子举证,盛大网络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公 布的招股书中,称唐骏是太平洋西部大学电子工程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电子学的双料博士。

而唐骏近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却声称,由于没有在日本获得 博士学位,感到很遗憾,所以要在美国读一个博士学位。在其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唐骏也提到他放弃了将到手的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去了美国。

“如 果招股书提供了虚假信息,问题严重了。”方舟子认为,“如果唐骏并没有名古屋大学的博士学位,却在招股书中声称是名古屋大学的博士,那么是向美国证监会 SEC提供了虚假信息,依据美国法律,将会被追究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对此,有分析认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文件造假被认为是严重的过错, 即使是非故意的瑕疵,也容易引起股东集体讼诉。但也有律师表示,总裁学历介绍存在纰漏,毕竟和业绩关系不大,不同于专利或者商标,不足以引发公司的法律责 任,要处罚也是针对提供虚假信息的本人。

资料显示,唐骏离开微软后,于2004年2月加入盛大网络任总裁,当年5月13日,盛大网络在纳斯 达克正式挂牌交易。而盛大网络给予唐骏的薪酬是,约250万股的期权,分4年执行。

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版本是,在盛大网络4年,唐骏三次 赴华尔街路演,每次都演绎出一段股价翻倍的故事,他自豪地称其路演为“唐骏模式”。

不过,方舟子质疑盛大网络招股书关于唐骏的信息披露问题 已有两天,截至发稿,盛大网络及美国监管部门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事实上,新华都集团实际控制人陈发树为第三大股东的青岛啤酒 (600600.SH,00168.HK),唐骏亦代表其出任董事一职,但该公司在2009年9月15日公布的董监事候选人简历中,对唐骏只是简单提到 “分别在中国、日本和美国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受聘为北京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的模糊介绍,与另一董事候选人山崎史雄和监 事候选人小路明善均公布毕业院校及专业的简历,存在明显差异。

但影响更大的无疑是唐骏担任总裁兼CEO的新华都集团,而唐骏秘书已明确对外 宣称,唐骏不会因此从新华都集团辞职。

“新华都集团旗下已有企业正在运作上市,唐骏事件或多或少都会给其上市进程带来负面影响。”福建一位投资界人士认为。

5 月29日,唐骏在参加2010年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时透露,上海联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于3个月内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

联游网络官网资料显 示,唐骏为董事长,曾任盛大网络旗下浩方在线CEO的梁永伦为该公司CEO。

唐骏还是港澳资讯董事长,此前,唐骏亦公开表示,未来3年让港 澳资讯成为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在与券商进行接触,希望能尽快上市。此外,唐骏6月10日在长沙说,在3到5年的时间内,将新华都集团的房地产业务运作上 市。

“按唐骏的说法,新华都集团将要上市的企业至少已有3家,联游网络的目标是登陆纳斯达克主板,这种做法显然就是唐骏在复制当年盛大网络 的经验。”上述投资界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方舟子质疑唐骏事件是否对新华都集团构成影响,在不到两个月后即可见分晓,因为按唐骏说法推 算,联游网络在8月底之前就可在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其成功与否就是一块检验结果的试金石。

“偶像”的坍塌

“唐 骏更像娱乐明星,而非他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一位多次与唐骏接触的媒体人士认为,“他比一般娱乐界明星做得好是,只要采访过他,基本都会记得你,只要有开 新闻发布会,就会往你的邮箱发邀请函,甚至一家媒体重复邀请好几个记者,有些重大节日还会寄送小礼品。”

唐骏更是在其著作《我的成功可以复 制》中表示,2008年4月15日,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发出邀请的每份邮件、每条短信、每个电话都出于我自己之手,应 邀前来的媒体记者,我能叫出绝大多数人的名字。

但与对待媒体记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新华都集团人士透露,唐骏极少与公司其他高层沟通,也 几乎不到各部门走动,即使是高层聚餐,他大都一言不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集团后,据唐骏自称,2009年, 合计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000538.SZ)两笔投资,新华都集团的股权投资回报30亿元,投资收益高达84%。

公开资料表明,2009 年5月7日,A-B Jade向陈发树出售其所持青岛啤酒约7.01%的H股股份,每股作价19.83港元,总价2.35亿美元,该交易于当年6月24日完成过户手续。

2009 年9月10日,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云南红塔集团将其持有的占12.32%的65813912股国有股,转让给陈发树,每股价格33.543元,转让总价款 为2207596050.22元。

至7月8日收盘,青岛啤酒H股和云南白药股价分别是36.85元与64.83元,陈发树的投资账面收益已 接近翻倍,这表明当初陈发树减持紫金矿业转手这两家公司堪称明智。

不过,据云南白药一季报披露,陈发树受让的股权尚未得到国资委批复,且股 份转让协议约定这笔股权过户至陈发树名下之日起20个月内,不通过任何方式转让或委托他人持有、管理所持有。

“从时间上看,青岛啤酒和云南 白药的投资应与唐骏有关,但港澳资讯就与其宣称的有出入,一些新闻报道皆称是唐骏主导。”前述投资界人士表示。

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 新华都(002264.SZ)招股书申报稿表明,新华都集团持有港澳资讯1706万股,占比51.7%,法定代表人是陈发树。以此推算,早在陈发树聘用唐 骏之前,新华都集团就控制了港澳资讯。

而在2008年6月30日举行的收购港澳资讯新闻发布会上,唐骏放言,将用3年时间,将港澳资讯成功 打造上市,“上市地点应在国内,创业板或A股”。

实际上,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之初,曾承诺“未来3-5年内将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以圆老 板陈发树进富豪榜前三名之梦”,其后,又表示“已经为新华都做了5年规划,要从16亿元发展到100亿元”。

但时至今日已经两年多时间,新 华都集团旗下并无新增上市企业。

不仅如此,虽然投资收益明显,但新华都集团的实业经营却不尽如人意。

2008年7月31日挂 牌交易的新华都,首日开盘暴涨136.1%,成为当月开盘涨幅最大的上市新股,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其2007年至2009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1 元、0.71元、0.64元,呈现逐年递减之势。

“业界对唐骏的质疑还很多,比如新华都慈善基金在福建注册成立,属于地方性的基金会,约束 不小,但其第一项捐助基金是建立100所希望小学,却没明确建在哪里,而据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却因农村人口减少导致小学校弃用。”上述投资界人士表示。

该人士表示,虽然投资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的账面收益看得见,但唐骏前后矛盾或摇摆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声称要将新华都集团打造成 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企之一,可是其之前所说的战略是多元化投资,后来又改为多元化实业经营。

或许对于唐骏来说,正如其所说的“我经营我自 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这个企业在打工”。

一份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唐骏演讲片段可以互为映衬:唐骏要离开微软时,比尔·盖茨打 电话给其——你真的不可以留下吗?我可以给你任何位置,随便你选。而唐骏回答,我离开中国太久了,我得回去参加祖国的建设。随后盖茨立即召开董事会会议, 一致同意授予唐骏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

“这是历史上唯一的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就因为 我曾经给盖茨讲了一个八卦的故事……授予我终身荣誉总裁,盖茨就可以一辈子把我留在微软了。”

而唐骏,很大程度上依靠那本被指称前后版本 博士学位表述不一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成为青年导师。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的管理可以复制,我把微软的经验,复制到了盛大,复制到了 新华都。”唐骏说,“我相信我的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中国的任何一个企业,在中国、全世界任何一家企业,我都可以去做管理。”

而唐骏和 陈发树的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他们之间戏剧化的开始,如今又有了戏剧化的插曲,是否也会有戏剧化的结局呢?陈发树真的掏了10个亿吗?又或者 只是又一场瞒天过海的炒作而已?








福建幫炒礦辣傷

2009-10-15 NM


上市公司變身能源股的故事,經常在股壇上演;但做到如百營環球主席施展望般「倒瀉籮蟹」,則比較少見。去年他借殼詹培忠的北京時裝,注入印尼鎳礦大搞資源 概念,並找來一眾鄉里撐場,非常威風。可惜這年間金融海嘯,百營股價勁插,一眾入局富豪,包括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德昌電機主席汪穗中,以及全國政協委 員施子清,賬面都蝕到一仆一碌。

最近施展望因涉嫌開出空頭支票而被入稟控告,據知亦多次被債仔上公司拉橫額追數,而他的富貴好友也怨聲載道。曾借錢予施展望的詹培忠,對本刊明言要他「還殼」:「如果我告佢,佢即刻有事!希望佢珍惜前途!」

施展望這幾個月馬不停蹄出外公幹,為命懸一線的百營環球尋找新希望。近日百營四出尋找投資者,又透露日本路演的反應不俗,拜訪了逾十間日本金融機構,並舉辦逾百人參與的投資推介會,公司指投資者對百營於今年七月在印尼收購的煤礦業務都興趣極濃云云。

不過百營環球的股價仍無甚起色,繼續在兩毫左右間浮沉,相較○七年底變身能源股時的一元六角高價,跌幅達七成!當時百營購入施展望等人持有、從事印尼鎳礦 買賣的公司,收購價高達二十三點四億元,其中三千萬元以現金支付,八千多萬元以每股六毫發新股,其餘二十二億多則全數以每股六毫發行可換股債券支付。

為了令百營環球更星光熠熠,施展望找來一眾福建鄉里及友好認購,他們大都以每股六毫子兌換百營可換股債券,當中包括世茂房地產主席許榮茂、德昌電機主席汪 穗中,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施子清,其時百營股價高達一元二至三角,○七年九月更炒高至一元六角高位,相對於每股六角換股價自然皆大歡喜;甚至有人在市場以一 元多價格掃入股票,各自成為公司持股逾百分之五的股東。

但現時股價跌至一毫多,三人仍持有股份,每人賬面計損失數千萬元。據知三人對施展望的「好帶挈」怨聲載道,一名知情人士說:「汪穗中覺得被拉落水,有心有不忿嘅感覺,對施展望講嘢已經好唔客氣!」

股價大瀉露底

股價下瀉,施展望的財政問題亦陸續曝光。今年一月,他被內地企業西安嘉僑電力入稟申請破產,二月再遭入稟高院,指他於同月向譯名郭秀萍的人,開出兩張面額 分別一億及二千五百萬元的空頭支票,故被追討有關款項。據知近月陸續有人上門「收數」,「佢開咗好多期票,並沒有兌現。有自稱黑社會嘅債仔上門講數,施錄 咗音又報警;又有人喺佢公司門口等,要求欠債還錢。」知情者說。

據股壇中人透露內情,這原是一個「貪字得個貧」的故事。事件的主角施展望,出生福建晉江,現為福建省政協委員,又曾是保良局主席及香港申訴專員公署委員。 他曾指自己六歲已識做生意,二十四歲即一九七八年創立百營環球。百營屬私人公司未有上市,寓意要經營「百樣業務」,當中包括鋼材、煤炭、金屬等貿易項目。 但據福建幫的商家表示,施展望在九七年金融風暴後突然銷聲匿跡,最近幾年才「蒲出水面」。

乘勢買礦熱炒

「佢一直想東山復出,贏番九七年輸咗嘅。」一名熟悉他的人說。這個機會在○七年中來臨,在方興未艾的資源股熱中,他在印尼找到一個鎳礦(Nickel), 並與礦主達成協議取得開採權;與此同時透過一名從事股票的親戚搭路,結識了金牌莊家詹培忠。詹當時剛購入上市公司北京時裝,正好可賣殼予對方,「詹培忠要 其以四千多萬元購入手上部分股份,另現金六千萬元;並要施展望收購時,回番三億股CB(可換股債券)俾佢,而施亦根本有欠實力,要將部分股票再按予詹借 錢,才能完成交易。」一名活躍莊家說。

交易完成後,施展望即意氣風發開展其「催谷」大計;既拍膊頭找老友入股,又高調接受傳媒訪問,自言每週親自飛礦場巡視一次,猶如奪寶奇兵;並宣稱該礦有五 千萬噸鎳藏量,並剛得全球一流鎳礦勘採專家坐鎮,及有大量鑽探器材和吊船,他甚至自誇:「我好享受身為超級礦主的滋味,我希望成為鎳礦大王!」施展望去年 九月還一擲三億八千萬元,買入山頂天比高十六號屋,入市呎價高達五萬一千元,是當時全港呎價新高之一,以壯聲勢。當時他的福建同鄉對他的財力也竊竊私語。

海嘯後盡地一煲

施展望不斷死撐,自然是希望引來基金及投資者入股,以「吸納充足資金開採鎳礦」,自己亦可金蟬脫殼,乘機放股骨水甩身。但千算萬算,無人算到雷曼卻同時在 去年九月爆煲,金融海嘯淹至,他公司的股價跌至一仆一碌,「施太天真了,他以為搵評估公司寫一份報告書基金就會有興趣,但行內人都知呢類資源股充滿水 分。」一名知情人士說。

已然「洗濕了頭」的施展望,唯有施計救亡,除了維持秩序,公司不再收取餘下總值逾八億元的債券權利,以免隊冧股價,又「動員」親朋戚友入股托高股價。事關 若任由公司股價下跌,持大股的他及一眾老友,會傷亡慘重,無得翻身;在兵行險着下,有人表示其公司股價可以大升,並以公司股票作抵押開出期票,向人借錢。 只是借錢之後,公司股價依然長跌長有,而期票亦未能兌現,結果有債主逼得入稟高院控訴。而施展望購入天比高的交易亦悄悄然取消。

「佢(施展望)周圍問人借錢,借得嘅都借晒,有啲無奈咁話當長線投資,有啲梗係唔肯罷休;而家佢公司去日本路演,話好多人有興趣,就係要布番個局等唔知情 嘅人信佢,作最後一擊!」一名知情人士說。今年七月百營環球又公布以四億多元收購印尼兩個煤礦權益,企圖藉市況轉佳力挽狂瀾。而施展望會否「爆煲」,關鍵 還在詹培忠,「阿詹仲有好多貨喺手,如果佢斬倉掟晒出嚟,呢隻股票就會玩完!」

金勞詹最後忠告

本週一本刊致電詹培忠,他透露施展望曾最多欠他六千萬元,部分已還清,他手上仍有一億股百營環球,市值一千七百多萬,而施展望相信仍欠詹培忠的殼價尾數未 找,「我會放心做我嘅小股東,我唔會放嘅,對我嚟講現值千幾萬好濕碎啫,我都無蝕底o架!之前我揸咗一成幾股權,係第二大股東,許榮茂喺股災前幾乎幫我買 起晒啦!我係好運,有人要,股票就係銀紙;無人要,衰過廁紙!」許榮茂與施展望同是福建同鄉,估計是向施出手相助,同時保持股價穩定。

話雖如此,詹培忠對施展望依然有氣,多次用「呢個嘢」來形容他:「我俾機會佢東山再起,送埋上市地位俾佢咁滯,但佢太唔自愛!我相信佢借落好多錢,出面怨聲載道。我要告佢,佢實有事!希望佢珍惜自己前途,交番個『殼』俾我!」究竟兩人交手之間有何瓜葛,只有他們知道。

根據土地註冊處記錄,施手頭上只有一個市值五千萬元的富豪海灣單位,但仍然有按揭,另有市值五千多萬的百營環球三億多股權(未計及未兌換的可換股債券),仍不夠冚街數。有熟悉他的人嘆言,施展望不懂財技又要貪心,結果一鋪累死自己。


上海钢贸福建帮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50247.html

到上海已经17年了,福建周宁人肖家守已经俨然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由于亲戚和子女基本都在上海,很多时候过年也都在上海过,只有清明节才回去祭拜一下逝去的老人。

虽说是在上海,被人称作“钢贸大王”的上海新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松江钢材城总裁肖家守每天打交道最多的还是老乡。每天,在上海投资过多家钢材市场的肖家守可以操着家乡话做生意,因为与他有生意往来的相关企业,也大多是他的老乡。

一般人可能很难想象,在上海及周边有6万周宁县人,其中不少人从事钢材贸易及相关行业,而周宁县全县的人口还不到20万人。

如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福建涌入上海的创业大军,已经占据了上海建筑钢材市场70%的贸易份额,而这其中的70%又是周宁人控制的。

老乡做老乡生意

周宁县地处闽东北山区,那里地势陡峭,几乎没有平地,既不靠海,也不靠近福建省任何一条通往省外或省内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虽然可以靠山吃山,但商品外运的条件并不理想,因此长期以来,周宁都是福建山高、土薄、县小、经济落后的县份。

为了谋生,很多周宁人都开始到外地寻求打工或者做生意的机会,当地人把这些外出的人叫做“出门人”。

肖家守就是“出门人”的一员。一开始,他选择在广东做生意,1994年听说浦东大开发,肖家守打算到上海寻找机会。当时,在上海的周宁企业还只有十几家,经商人员不过80人,主要经营上下水管道等小店面。

肖家守刚到上海做的同样是上下水管道用钢生意,为此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取名“宁昌物资公司”,没想到之后的经营也的确像他所希望的一样昌盛和顺利,到1996年,肖家守一年就可以赚到两三百万,经营的钢材品种也越来越多——这被他称为来上海后的第一桶金。

“广东市场很单一,上海市场就不一样,辐射很大,江浙等地的需求都能覆盖到。”肖家守这样总结其赚取到第一桶金的原因。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更多的福建人来到上海。1990年至2000年,仅周宁县就有30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了2万多人,他们很多都是通过亲戚和老乡之间的推荐来到上海的,所经营的企业也就大多是与钢材贸易有关。

1999年,肖家守利用赚到的资金,与几个朋友在七宝开设了一家钢材市场,钢材市场中聚集了不同的钢材贸易商,由于实行统一仓储,统一运输,谈业务、签合同、提货可以一步到位,这样的模式也迅速得以扩张。

“成立钢材市场后,需要吸引更多的商家聚集,我们都在招呼更多的老乡来做生意,我的亲戚几乎都是那个时候走出周宁,来到上海做钢材贸易的。”肖家守回忆道。

随着钢材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肖家守又在松江开辟了更大的“钢材城”,商户也从七宝的200多户增加到了松江的1800多户,不变的则是商户依然是老乡。

如今的松江钢材城已经号称“小周宁”,包括周宁县当地吃的、用的、土特产,全部可以买到。

独立小王国?

多位上海钢材市场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周宁人之所以可以在上海钢贸圈占有如此巨大的份额,除了肯吃苦、敢拼敢闯之外,更重要的是 当地人比较团结,喜欢“互帮互助”。由于钢贸行业属于大宗商品交易,需要的资金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依靠散兵游勇式的经营,就很难做强做大,而周宁人喜欢 依靠裙带关系发展,一旦资金不够就可以找到老乡先垫付。

一位非福建籍的钢材贸易商就透露,周宁籍的钢贸商之间经常会“串货”,也就是如果有人找到客户但没资金买货,就可先拿“空头支票”到老乡那里提货, 等客户付钱后再让老乡去收钱。“这种现象在福建人中间很常见,但在浙江或者其他钢贸商之间就很难形成如此紧密的纽带,个体之间相对比较独立。”上述钢贸商 告诉记者。

而随着部分周宁钢贸商的生意越做越大,资金雄厚的钢贸商也就如肖家守一样开设了各种钢材市场,并组建了一些担保公司,为缺乏资金的老乡钢贸企业提供担保以获得贷款,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缺乏资金的钢贸商的融资渠道。

根据周宁上海商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周宁在沪企业数已达一万多家,比2008年增加了1000多家;担保公司也由2009年初的26家增加到现在的32家。此外,“周宁商帮”在上海创建的钢材市场已经达到近50个。

如今,周宁上海商会的会员数,在各地驻上海商会中也是最多的。每逢春节,一些在上海做生意的钢贸老板们就纷纷开车回家过年,据一位周宁钢贸商回忆, 有一年春节,周宁县就先后涌进了 2000 多辆私家车,由于道路狭小,一些乡镇紧急开放当地的学校操场用来充当临时停车场,“小车闹春”当时也成了山城周宁的一道独特风景。

长大的风险

“周宁商帮”在上海站稳脚跟后,又开始向江浙一带扩张。如今,单单江苏地区就有100多家钢材市场陆续开设,大多数也是周宁人投资。而除了从事钢材 贸易,一些周宁人也开始向钢材深加工、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拓展。“老乡们亲帮亲、邻帮邻互相做生意,这也就有了互补性。”肖家守说。

不过,也有非福建籍钢贸商指出,周宁钢贸商虽然比较团结,但个体实力相对弱小,而且在经营上比较喜欢“钻空子”。由于目前的钢材贸易市场鱼龙混杂,从业者众多,对相关材料的质量标准或者发票税收等方面的监管并不严格,一旦今后从严管理,他们的竞争实力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通过老乡之间的借贷做生意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扩张过快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产生的连带影响就会很大,甚至造成多米诺骨牌的全面倒塌。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就有大批钢材贸易商因为钢材的大幅跌价而关门倒闭,留下一笔笔坏账跑路走人。

“现在有实力和没实力的老乡都开始做钢材市场,扩张是太快了点。”肖家守也承认,最近,他也开始选择与非周宁籍的企业合作,并希望拓展更多钢材贸易之外的业务领域。

去年年底,松江钢材市场就与央企中铁物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借助后者的资源把松江钢材城打造成一站式钢铁综合服务基地。



福建驚曝傳銷式高利貸案 公務人員、農行前員工入甕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17/zMMDcwXzM1NzgzMQ.html

\

\

理學家朱熹未能滅其故里南平的「人欲」。

8月5日,隨著主要嫌犯劉斌(音)、向庭興(音)分別在南平和建陽公安局投案,5億元高息詐騙借貸案浮出水面。南平的縣級市建陽、武夷山、邵武等地擔保公司和私人高息借貸市場風聲鶴唳。

「據擔保公司一些老闆們私下統計,單建陽當地擔保公司的損失其實累積已超過10個億,當然這個數字可能包括部分重複計算和利息。」建陽一位房產開發商翁老闆向記者透露。

「但目前,報案的並不多,一方面是一些擔保公司損失了但還沒破產;另外高息借貸本身也違法,(擔保公司)只能打破牙齒自己吞了。」他說。

建陽,這個鄉鎮總人口僅35萬的小山城,去年GDP不過60個億。

建陽市公安局一位葉姓副局長稱,「目前我們只是在偵查劉斌(音)這個案件,涉案金額多少有不統一的各種算法,我們掌握的情況大約是5個億。至於沒發案的民間借貸,我們無法調查,現在為止還沒有擔保公司來報案。」

傳銷式高利貸鏈條

劉斌(音)是此次案件的始作俑者,也是警方稱的最上線,A級。

2008年開始,劉斌開始以向森嵐木業(當地一位明星企業)等木製企業提供木板為由,隱秘地向身邊人以口口相傳的方式集資。由此形成了上下線的鏈條,與傳銷的層級推進相似。

「這 個鏈條每層所獲得的收益是不一樣的,最下線的普通拆借資金者,一般能拿到1.5-2分的月息(去年以前基本為1.2-1.5分,月息1分即月利率1%,年 利率12%),每往上一線,轉手再拆借都要加一兩分,最上線一般有8-9分,高的可達1毛2。」當地一位做鋼材生意的人士稱。

劉斌(音)最後將這五個億用到了哪裡至今仍是個謎。坊間多傳聞,主要資金進入了賭場。建陽市公安局方面稱,5個億資金的流向,將是偵查重點。

在劉斌(音)的拆借中,建陽市人大的一副科級人員向庭興(音)貢獻了1個多億,成為鏈條的B級。

向與劉為親戚關係,8月5日,二人幾乎同一時間自首,一個為下午,一個為晚上。2008年開始,向開始協同劉斌進行高息募資。

「向 庭興(音)之所以能融到這麼多的資金,應該是他和公務人員接觸的機會比較多。現在從建陽高息放貸人群來看,除了企業主和做生意的,不少是公務人員,他們比 較容易獲得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貸款是目前高息借貸的重要來源,一轉手就能賺不少利差。農民和一般市民其實並沒有什麼錢來放款。」上述翁老闆說。

他同時表示,「向庭興與當地銀行的關係也不差。」同樣涉入劉斌案件,目前無法取得聯繫的農行一前員工,就與向庭興有往來。

前述建陽市公安局葉副局長稱,該農行前員工為向庭興(音)的下線,即鏈條的C級。

記者多方求證後瞭解,此次涉案的農行員工剛在7月從農行離職了。上述葉副局長稱,此人與劉斌案件有一定關係,屬於第三線人物。目前警方還沒找到此人。

坊間傳聞,此農行前員工的涉案金額為2400萬元,但這一數額並未得到公安部門的證實。

近兩年來,建陽雨後春筍般出現近百家擔保公司(流量,有的已倒閉),也有涉入此案,不過公安部門稱,因為都是私下的借貸關係,目前還無法確定有多少家。

擔保公司在此案借貸鏈條中,充當的是B、C級的角色。

不少建陽本地人稱,此次案件本身涉及擔保公司的資金可能只是公司目前無法追回賬款的冰山一角。建陽小湖鎮一位做建材生意的吳先生告訴記者,他目前能夠掌握的數據,小湖一個鎮上的損失已超過了3億。

在此次「劉斌(音)案」最下線的借貸者(統稱D級),不少已經血本無歸。建陽公安局稱,東窗事發後,每天都有人到公安局「反映情況」,大部分為已無法追回本金的最下線。據瞭解,這些人的損失從5萬元到百萬不等。

一位建陽擔保公司內勤人員稱,還不上下線的錢,有些人或者逃跑、或者就去自首了。

「現在D級別有的人損失得挺慘的,不少做小生意的人,幾年賺的錢都打進去了。」上述地產開發商翁老闆稱,她一位朋友191萬放出去了,其中一些錢還是用地基、股份抵押的貸款,現在追回的只有30多萬。


福建廠房直擊 體育股未見底

2011-11-03  NM

本週一、二,港股回吐,體育股板塊再遭洗倉。安踏(2020)兩日內急挫一成三,更遭高盛將目標價劈至接近招股價。一個月內經歷兩次「股災」,名副 其實的「黑色十月」。 由李寧(2331)領軍的體育用品股,在北京奧運及內需概念力谷下,過去數年一直當炒。其中,○七年後才陸續上市的五間體育用品股,竟然全部來自福建一個 小市鎮晉江。熱潮於去年達到高峰,李寧及安踏股價先後創下上市新高,七間上市公司的內地分店合共達四萬四千間。升得快亦跌得急,李寧率先爆煲,十月時發盈 警兼回購存貨,股價跌殘,而過度擴充的後遺症亦迅速蔓延至整個體育板塊。 揭開年報,倍升的存貨數字正式打破體育股份高增長神話。本刊更踩上晉江,直擊多間體育品牌工廠,發現因訂單放緩,部分已有開工不足的情況,而一、二線城市 的直銷店亦紛紛劈價散貨,爆煲現象逐一呈現。


從福建廈門機場出發,一小時車程就來到中國鞋都——晉江陳埭鎮。香港 上市的七間內地體育用品股中,有五間來自晉江,包括安踏、特步、361度、匹克及美克。走進陳埭鎮的「鞋都路」,到處都是運動鞋的廣告牌,鞋店、鞋廠比比 皆是。 星期四下午三時許,記者在一條小溪旁遇到數名身穿印有「美克」標誌制服的工人。其中一名姓張的工人稱,早上已把訂單做完,下午「沒活幹」,更慨嘆今年收入 大不如前,「去年每天都加班,做也做不完,一個月有三千多工資,今年幾乎都只做半天,每月工資才一千多。」張負責鞋底黏合的工序,他指自己工作的車間,四 條生產線只得一條運作,有工人因開工不足而辭工。另外,位於泉州豐澤區的匹克廠房外,剛下班的姓馬工人亦指,十月份很少加班,「以前一組二十多人每天做六 百雙鞋,現在只做四百多雙。」馬續稱,以往每月四天假,十月份剛過一半已放了六天。 安踏及特步的廠房未見異樣,但內地大型體育用品商均會以外判方式生產部分服裝及鞋類,其中特步的球鞋更有九成是外判生產。因此,自家工廠生產量未受影響, 不代表能獨善其身。除了工廠,本刊亦踩上品牌店鋪匯集的一、二線城市,與掌握銷售命脈的分銷商對話,揭開體育用品股四大爆煲跡象。

一、劈價散貨
各 個品牌在總部附近都設有「工廠店」(即outlet)。上週二,天氣轉涼,匹克廠房前的工廠店忽然「加碼」推出一箱箱厚身棉褲及外套,以三折散貨,冷清的 店面隨即熱鬧起來,不少人乘摩托車過來幫襯,當中更有匹克工人。 內地二、三線城市是內地體育用品商「必爭之地」。離晉江十五分鐘車程的泉州,市中心步行街上,大部分國產牌子的秋季貨品,低至八折,但門庭冷落。走進一間 匹克分店,夏季及去年秋冬季衣履仍未下架,佔去超過三分一面積,售價低至五折,變相跟秋季新款貨品「搶客」,售貨員落力推銷道︰「其實去年的款式跟今年的 差不多,價錢更便宜,試試看吧。」 一線城市如廣州大多是品牌的直營店,新貨亦乏人問津,北京路最旺的安踏散貨場,全場買一送一,夏季貨買一送二,¥119人民幣(下同)買到三件運動衫。 「今年第一次做買一送二㗎。」店內員工表示。李寧位於北京路旗艦店,亦將三樓頂層闢作散貨場,門口豎立「二折起」廣告牌吸客。

二、高增長神話破滅
過 去每年銷售額以雙位數字增長的內地體育用品股,九月舉行的訂貨會顯示,訂單增長速度創新低。現時,內地體育用品商每年會舉行三至四次訂貨會,訂下六個月後 的訂單數目。本週一,「一哥」安踏「爆響口」,指明年首兩季的訂單僅錄得「低單位數增長」,較今年同期跌逾一成。同樣創出「新低」的匹克,明年第二季訂單 金額由首季增長20.2%放緩至9.5%。有晉江體育用品廠家透露,行內傳出有在香港上市的體育品牌,今年秋季訂單下跌逾三成,情況比公布的更惡劣。 事實上,市場出現飽和,匹克第三季度同店營業額增長,由第二季的12.2%大幅降到6.2%,安踏亦「放風」指第三季度同店銷售增長放緩。

三、關店止血
匹 克於月中宣布,明年底前會關閉五百家效益低的分店,率先「止血」。安踏亦將今年的目標開店數量減少最多四百間。截至今年中,七間上市公司在國內的零售店, 合共超過四萬四千間。福建泉州中山中路,八百米內已有十五間國產體育用品專賣店,四間匹克,三間安踏,兩間特步。另三線城市惠州,同一商場內,赫然發現三 間安踏,二間匹克。 大部分店鋪均為加盟店,由於入場門檻低,過去吸引不少個體戶入場。他們向分銷商買貨,在不設回購下,「賣剩蔗」的風險便轉嫁至加盟商身上。上星期,記者聯 絡特步廣東省的分銷商廣州能盛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稱有意於惠州開加盟店。其市場部負責人葉先生指,加盟特步保證金只需一萬元,鋪面實用面積不少於八十平方 米(約八百平方呎),裝修連入貨資金約四十五萬(人民幣)。葉先生不諱言地叫記者要有「心理準備」,「依家做零售要賺好多錢係無可能,甚至乎蝕都唔出奇。 依家客戶太多,我都唔想俾咁多新人入嚟,都無地方俾佢哋開新鋪。」他指,惠州市中心租金比較貴,多數是品牌自己開的直營店,用來清理存貨,「庫存一定要搵 店鋪嚟清,無可能擺喺倉庫發霉。」

四、存貨急增
翻開各體育用品股今年的中期報告,與去年同期比較,存貨增幅驚人,以特步存貨最多,較去年多出逾一倍半,當中的製成品更較去年多出五倍。另外存貨周轉天數,由四十六日增至八十一日。數字愈大,代表存貨套現速度愈慢。 貨品滯銷之餘,應收貿易賬款急升。安踏上半年的應收貿易賬款按年上升八成,應收貨款周轉天數亦由去年同期十七天增加到二十四天,顯示客戶「拖數」情況增加。資金回籠慢,五間體育用品股的現金流均下跌,其中,匹克大跌七成,特步現金流量更錄得負$3.4億。

奧運帶挈炒足四年
體 育股爆煲味濃,成為跌市火車頭。本週一、二,體育股於十月內第二次被洗倉,安踏暴跌一成三至$6.97,一個月內累跌23%;另外,已跌穿招股價的特步, 再跌14%。 這場「存貨風暴」,方興未艾,追根究底與行業奧運前後「黃金四年」的過度發展息息相關。內地運動熱始於北京成功申辦○八年奧運,○四年上市的李寧,股價飛 升。○七至○八年,安踏、中國動向及特步搶閘於奧運前上市,安踏上市首日,已被炒高42%。○八年奧運前夕,李寧股價炒高至$30,是招股價的十三倍。 奧運熱過後,內需概念「接棒」,體育股再被炒上。○九年,361度及匹克相繼上市。去年,李寧由海嘯時的$8低位重上$31,其他體育股亦紛紛創下新高, 安踏十個月內急升六成至$18.5。可惜,升得愈高跌得愈傷,帶頭爆煲的正是「老大哥」李寧。

李寧帶頭爆煲
去年十一 月,李寧的存貨問題浮面,要重組分銷網絡,整合五、六百間分銷商,及提升批發價折扣,減輕存貨壓力。十二月,又爆出一一年第二季訂貨數量,按年跌7%至8 %,是上市後首次錄得倒退。頹勢難挽,今年七月,公司終於發盈警,預期全年純利最少跌五成,更破天荒斥三億元向分銷商回購存貨,股價一日急挫一成六。另一 邊廂,中國動向亦步李寧之後發盈警,需大幅撥備作回購。 去年底,安踏如願以償坐上一哥位置,更揚言三年內要超「Nike趕Adidas」。但「賣剩蔗」風波愈滾愈大,今年中,安踏存貨亦按年急升,應收賬項亦急 升821%。今年十月,安踏先遭瑞銀、德銀、麥格里出報告降級,本週一再被高盛將目標價狠劈至貼近$5.28的招股價,觸發新一波的「體育板塊股災」。

過度擴充埋炸彈
在 上海經營外國體育產品店Sport100的老闆張國倫表示,內地體育品牌的「成與敗」,均與其經營模式有關。「佢哋喺奧運前後幾年,不斷開加盟店,谷大分 店數目及營業額。」張國倫表示,內地品牌不管加盟商質素,只懂「狂開店」,「好多加盟商都係實力較弱嘅個體戶,賣唔晒啲舊貨,冇錢入新貨,逼住生產商要回 購。你試吓將佢哋嘅營業額除番店鋪數目,每間店只係做到十萬、八萬生意。」根據今年中期年報,李寧半年盈利¥2.94億(人民幣,下同),零售點達 8,163間,即每間每月盈利平均只有¥6,003,最高的安踏亦不到二萬元,匹克、特步則約一萬元。「Nike喺中國有六千間鋪,仲少過李寧,但李寧的 營業額唔夠Nike(中國)一半。」張國倫指。 有歐資分析員指,國產體育品牌李寧及中國動向減價散貨拖累,市場促銷氣氛濃厚,相信存貨壓力要一至兩年才可紓緩,重點是調低價格,打入三、四線城市,開拓 新市場,「嗰啲城市好多老百姓都未有第一對有牌子嘅波鞋,Nike及Adidas為打入三線城市,都新增咗二百幾蚊一對波鞋嘅平價系列,相比之下,現時內 地品牌平均二百四十元嘅定價偏高。」他表示,內地體育股份仍舉步為艱,散戶不要貪平撈底,反而代理Nike及Adidas的寶勝國際(3813)可看高一 線。

元朝穆斯林後裔造鞋致富
四間在港上市的內地體育用品商,包括安踏、特步、361度及美克,都來自晉江市陳埭鎮, 老闆都姓丁,是同宗兄弟。丁氏一族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後裔,元末遷居晉江陳埭鎮,歷經七百餘年;其始祖是元代著名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現時的漢姓「丁」乃 由「贍思丁」簡化而來。 目前,聚居於陳埭的丁氏回族人口有逾二萬人,主要分布於岸兜、溪邊、江頭等七個回族村,也是安踏、361度等廠房現址或舊址所在。丁氏位於陳埭的祖屋,如 同迷你博物館,詳盡介紹宗族起源及各代名人,安踏及特步亦榜上有名。祠堂內更擺放了安踏主席丁世忠父親丁和木的銅像。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