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真功夫蔡達標被捕 管理層強調「正常經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2/yNMDAwMDIzNzgyNA.html

5月11日,廣東省公安廳在其官網發佈公告證實,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蔡達標已於4月22日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公告顯示,經廣州市公安機關偵查,證實蔡達標等人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犯罪行為。經廣州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於4月22日對蔡達標等4名嫌疑人執行逮捕。

真功夫現任董事長、蔡達標妹妹蔡春紅方面11日對本報表示「暫未看到相關消息」,並強調蔡達標已於3月17日委託蔡春紅擔任真功夫董事長,蔡達標個人問題不會影響真功夫日常經營。

今年3月17日,廣州市公安局對廣州市真功夫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個別高管人員涉嫌經濟犯罪展開調查,並在廣州、東莞兩地與該公司部分管理人員接觸並核實情況。

自此以後,蔡潘兩家的內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4 月11日,蔡達標的前妻潘敏峰在其微博上傳了數份密件,表示真功夫監事、同時為真功夫副董事長潘宇海妻子的竇效嫘已起訴蔡達標,指控其通過中介機構進行公 司資產和業務轉移;5月11日,一位接近潘敏峰人士對本報透露,針對有爭議的25%股權,潘敏峰已於上個月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06年9 月,蔡達標協議離婚,潘海峰所持有的25%股權歸蔡達標所有。

始創於1994年的真功夫,最初由蔡達標夫婦與潘宇海共同出資成立,經過17年的發展已成為擁有近400家門店、年銷售額十幾億元的本土餐飲連鎖企業,但蔡達標與潘敏峰的離婚,最終引爆了兩大股東之間的家族紛爭。

2007 年10月,蔡達標為實現真功夫上市,引入今日資本和聯動投資兩家風投,聯合向真功夫注資3億元。至此,真功夫的股權結構為蔡達標、潘宇海各佔 41.74%,雙種子公司佔10.52%(其中蔡潘各佔5.26%),今日資本和聯動投資各佔3%。後來,蔡達標通過控股真功夫股東之一的中山聯動創業投 資公司,股權比例反超潘宇海。

目前,潘宇海實際控制了真功夫的日常管理。儘管公告和真功夫管理層都強調「在公安機關偵查期間,真功夫各連鎖店均正常經營」,但家族糾紛已令真功夫的上市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0

海外上市強調透明與誠信

http://www.howqee.com/yuedu/ydpage/?raid=1603

C=CBNweekly
W=T. J. Wong(黃德尊)

 

《金融時報》公佈的2012全球商學院排行榜中,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名列第28位。在包括事業晉 升、薪酬增幅百分比、就讀MBA的目標達成等項目中,香港中文大學MBA的排名分別高踞全球第四 位、第五位和第九位,並同時在以上三項排名中,全部居全港之首。


黃德尊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商學院院長及會計學講座教授,並同時擔任公司治理中心主任。 在加入中文大學以前,他曾在位於美國College Park的馬里蘭州立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任教。黃 德尊教授在多份學術期刊,包括Review ofAccounting Studies 編委會,任職並擔任《中國會計學刊》的顧問編輯。

 


  C:要判斷某個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會計造假,是否有一些外部的判斷依據?


  W:我們對在美國通過借殼上市的企業和在中國IPO的企業進行了比較,發現了一些特徵,包括地區環境(體制環境)、上市前的業績以及管理團隊的構成。這些特徵可能會導致它們會計做假,以及這些企業是不是更有動力會計做假。我們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確實是這樣。我們發現,借殼上市的公司,比如說它的獨立董事的比例要比其他公司多,董事會中有會計、法律、銀行等專業背景的董事比例也偏低,而它們更有可能處在法律指數比較低的地區。這樣一些企業的會計問題就比較多,比如說聘用四大會計事務所的概率更低,不能按時披露財務報表或財務報表重塑的概率也很大。


  C:要防止企業財報造假,僅僅通過調整會計準則就夠了嗎?還需要做些什麼?


  W:它們需要改變的,現在也已經開始做了,比如上市的門檻已經提高了。我們現在研究的這些公司是借殼上市,或是反向收購,它們避開了那些關卡,所以它們上市了,這是一個漏洞。這種反向收購美國是用來解決別的問題,但是中國一大堆公司藉著這個漏洞進入了美國市場。它們進入美國市場後,需要融資。融資也是需要一定標準的,你的淨資產,你的股價。這些其實根本不符合標準,所以它們通過會計造假的方式來進入美國。這種會計造假不僅僅是會計的問題,而是因為它們要達到融資的標準。我們目前的總體感覺就是,中國最好的企業和最差的企業都去了美國。凡事都有兩面性,中國概念股的問題就是很多中國企業應該知道,你通過這種方式進去以後仍然是沒用的,遲早要出事情。


  C:中國的公司治理現狀如何,能夠向國外的公司治理借鑑些什麼?


  W:其實中國的公司治理和美國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又是沒有好壞的。中國是一個大股東主導的,而美國有一個比較成熟完善的體系,很透明。而且公司和經理之間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制度,看重契約的安排,這一套東西發展得非常好。而中國很多都是靠人之間的關係去監督。比如說,大股東與他的經理之間的關係很密切,他不需要公開的會計信息披露來監督這個經理,他自己直接就可以監督經理。家族企業也是一樣,不靠外力監督。這裡也有好處,你自己也可以監督,而且很多時候,大股東和其他股東之間也會有很多衝突。於是從這個角度,你也可以看到會計的發展不理想。因為在美國很需要會計,所以能發展很好的會計制度,而中國對會計的需要偏低。但是如果大家都留在中國這種環境可能可以,因為大家沒有這種需求。如果我是股民,我會知道股東會監督經理人,但是海外的公司對信息的披露非常注重,它不喜歡大股東直接對經理人進行監督。這種公司一到海外,一旦有問題,股民就是會覺得你是壞公司。所以如果你要去海外上市,就可能會很需要好的會計師,會計制度要很規範,不然一定會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4

投資札記:為何我強調不關注大盤的漲跌 卓-_-遠

http://xueqiu.com/1905796387/24191610
今日股市大跌,我的持倉倉位很重,賬面損失不小。但即便如此,我仍舊認為自己的操作沒有問題。在股市大跌的時候仍舊重倉,造成資金的縮水,這種操作並不完美,甚至有些問題,但於我而言,這仍舊是最好的操作方式。無論投資者在市場中採取哪種操作方式,採用何種方法,都不能徹底排除缺陷。沒有完美的操作方式,任何投資方法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在享有一種操作方式的優點的同時,必須承擔它的缺點。而我的操作方式,決定了在今天這樣的時刻,要承受損失。當然,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可以隨時改變這種操作方式,但是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式。

我之所以會這樣操作,在於我認為大盤的短期漲跌是無法預測的。至今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人能夠準確的預測大盤短期的漲跌。大盤今日下跌之後,各種解讀文章接踵而來,比如美國可能提前終止寬鬆貨幣政策、匯豐6月製造業PMI數據不及預期、資金流動性不足,等等原因有很多。但是這些解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事後諸葛亮。人們總是傾向於在結果出現之後,去尋找原因,但其本質還是馬後砲。如果今日股市沒有大跌的話,這些利空因素絕不會引發足夠的重視,至少大部分人不會去關注。只有當市場下跌了之後,人們才轉而去重視它們。關於人類思維的這種事後諸葛亮和思維缺陷,可以參考《窮查理寶典》、《思考,快與慢》、《誤區——思維中常犯的6個基本錯誤》、《生活的暗面》等書,以及諸多的心理學書籍,裡面有很好的解釋。

很顯然,人們並沒有自己通常認為的那麼聰明。至於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提前預測到了這次的下跌,我並不關心,因為他們即使沒有刻意的去欺騙別人,也可能收到了不自覺的自欺的影響。簡單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犯了何種錯誤。在股市中造成大幅度虧損的,不是那些人們看不好的股票,而恰恰是那些他們非常看好的股票。如果一隻股票我不看好,我會在它下跌很小的幅度之後及時止損。但相反的,如果一隻股票我強烈看好,在它下跌的時候我會一路持有,直到它一路下跌看不到盡頭我才會賣出,而這樣的票造成的虧損是巨大的,難以承受的。

風險總是來自於未知。決定投資者在市場中盈利與否的關鍵,不在於他們知道什麼,而在於他們不知道什麼,以及他們是否真的知道他們自認為知道的那些東西。很顯然,人們不僅受到貪婪和恐懼的影響,同樣還受到盲目樂觀的影響。在牛市出現來臨的時候,盲目樂觀者大量湧現,遍地股神;而當股市大跌的時候,大量唱空者笑開了花,殊不知他們已經唱空了很多年。

人們會記住自己的成就,忘記失敗的記錄,甚至不會吸取教訓。關於投資方法,從來不少爭論,但是無論何種理念,都應當為更多的盈利服務。有的時候,運氣會給人加分,會使人信心膨脹。當人們操作成功,很難分清是源自於智慧的判斷,還是運氣的垂青。作為投資者,最難的是認清自己,突破限制,挑戰自我。讀書的人,讀的書越多,會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越少,而投資也是。在市場中久了,才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懂得去把握自己能把握的機會,學會控制風險。而那些卓越的投資者,必然有常人不具備的能力,他們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把握到別人無法把握的機會,而且不會斷的拓寬自己的能力圈。我深知,如果我不願忍受今日的下跌,也就沒有能力在反彈出現的那一刻在場。這就是我能做的事情,它可能不完美,但也只能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91

魏武揮:還在強調「讀者」的媒體離死不遠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93.html

創業服務平台黑馬大賽,6月29的寧波半決賽不僅聚集的眾多大佬,也云集了很多媒體人。自媒體人、媒體界的遊俠魏武揮,也到現場觀戰。在會場間隙,魏老師和i黑馬聊了聊他眼中的媒體變革。

傳統媒體的敵人不是新媒體

見過魏武揮的人,都對他滿手的非主流戒指印象深刻,據他介紹,滿手戴著戒指的原因,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做生意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現在依然戴著,是因為習慣了。事實上,這種標新立異的方式確實卓有成效,小編就是因為在一次大會上,瞄到了魏老師滿手的戒指和大鈦金鏈子,而對他產生了深刻印象。

讀者減少,用戶注意力轉移,傳統媒體們感受到了挑戰,紛紛推出自己的新媒體平台,人人開始玩UGC。對於媒體的個性,魏武揮說,「做媒體一定要有自己的態度,UGC的媒體運作方式,惡果之一可能就是沒有鮮明態度。國內在態度上做得好的有兩家:南方週末和環球時報。有人狂熱愛他,有人無比討厭他。」 小編私以為魏老師說得很對,想要用戶看你,給哥理由先。

但是傳統媒體的敵人真的是新媒體嗎?

新媒體沒錢賺,傳統媒體也難過。廣告商的錢去了哪裡?

在業界瞭解點風聲的都知道,今年的傳統紙質群體,廣告營收持續下降,某財經週報,已經減了八個版,原因是上半年的廣告份額至少下滑了30%。這些曾經的媒體大亨,紛紛意識到,靠以前的路子只能是死路一條,紛紛在謀求變革,市面上陸續湧現新媒體平台,但是做了一家「博客網站」就真的能自救嗎?目前已經很成熟很有影響力的科技博客們,並沒有營收大增,相反,他們也在為營收苦苦掙扎。正如草根堂主人所說「互聯網、新媒體和印刷雜誌之間的關係並非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錢沒有進傳統媒體的腰包,也沒有進新媒體的腰包,那麼到底去了哪裡?魏武揮說,原因是廣告商的分發的渠道分散了。30年前,費翔在春晚唱《冬天裡的一把火》,一夜成名,品牌商在央視做標王,立刻全國人民都知道他。現在完全沒有這樣強勢的媒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以前受眾單一的接受渠道,廣告主投錢不能再集中在某一兩個渠道。以前廣告主手上有1000萬,500萬給電視,500萬給報紙,大家日子都好過,現在1000萬的廣告費,要投20家,每家50萬,哪家都沒有拿到大錢,所以日子都不好過。媒體人的苦逼日子,怎麼破?難道坐以待斃?這不符合傲嬌媒體的個性,必須痛定思痛思考轉型。

變革,必須產品化,還在強調「讀者」的媒體離死不遠了

以前的媒體是一幫專業的人做出的內容給讀者看,雙方的互動很有限。新媒體是什麼?魏武揮的理解是,數據為支撐的,人人都能參與的的平台,這是媒體發展的必然。還在強調「讀者」的媒體,還活在20年前。讀者是不會付費的,頂多花1塊錢買你一份報紙,然後靠廣告商生存,但是現在這種賴以生存的方式被打破,還在強調「讀者」的媒體只有死路一條,你必須找到你的用戶在哪裡。

魏武揮舉了創業家的例子,創業家有《創業家》雜誌,黑馬大賽、黑馬營、黑馬會、青年天使會等為創業者服務的產品,這也是一個內容UGC的生產方式,企業家生產內容給創業者,創業者把內容反饋給企業家、投資人,雙方均有所得。所有產品的服務對象只有一個——創業者,大家知道你能提供什麼,來你這裡能得到什麼。

「其他雜誌是一本雜誌,但是創業家不是,當然,我也看到其他的雜誌也在嘗試。」

魏武揮說,傳媒媒體的危機並不來自新媒體,變革,要從找到你的用戶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52

中緬天然氣管道開通,中石油強調其戰略意義重大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304

北京時間7月28日,由中國、緬甸、韓國、印度四國六方投資建設的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這標誌著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通過橫跨印度洋擴大了其能源輸入的戰略通道。

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是原油、天然氣雙管並行的管道工程。天然氣管道起於緬甸皎漂,途徑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等地,經南坎進入中國瑞麗。天然氣管道在緬甸境內段長793公里,設計年輸氣量為120億立方米,約佔中國天然氣年消費量的6%左右。該段與天然氣管道平行的原油管道,預計明年動工。

FT評論稱,

中緬天然氣管道對於中緬兩國意義重大,對中國來說該段管線的完成打開了一個新的能源走廊,而緬甸政府則能通過天然氣收入發一筆橫財。

從中國的石油天然氣消費需求來講,中緬天然油氣管提供十分有限而且所佔比重較低,但該段管道對中國的能源安全來說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裁王東進評論稱,

「該段天然氣管道為中國額外輸送一些天然氣,但石油管道則將減少運往中國的中東石油對馬來西亞和印尼之間的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這為中國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緬天然油氣管道的起點建在若開邦皎漂,設有6座工藝站場接收從緬甸海上氣田生產的天然氣和來自中東的原油,再途徑緬甸境內的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撣邦,經南坎輸入中國瑞麗。這使得中國進口中東原油不必再經馬六甲海峽,目前中國80%的原油進口依賴馬六甲海峽。

該段管線自計劃開建以來,爭議和阻礙不斷。其中緬甸北部地區部分民眾對於環境和資源的擔憂抵制管道的建設,而緬甸政治局勢也導致工程建設曾一度被延緩。但越來越多的質疑來自國內的專家和學者。北京大學能源安全問題專家查道炯表示,

「我不太明白,關於馬六甲海峽問題在建設該段管線的有效性。理論上講,如果一些敵對勢力相破壞你的石油運輸,為什麼他們只會專注在馬六甲海峽?!圍繞這個項目已經有一些爭議了。因此中石油強調戰略要素,應該對其批評。」

事實上,中國與緬甸的關係近幾年開始變的微妙。隨著西方對緬甸的制裁基本已經解除,全球投資者蜂擁而至,準備爭奪這個擁有6000萬顧客、未來數十年都需提升基礎設施的市場。而緬甸當局對中國投資者的態度卻在轉變。長期以來,中國在緬甸大力投資礦業和能源開採,但緬甸政府認為中國的舉動並沒有解決緬甸長期的能源緊缺問題。2011年,緬甸政府突然叫停中資「密松大壩」的建設項目,聲稱該工程將會影響緬甸克欽少數族裔的生活,而且會淹沒該族的主要生活區。

國際關係學專家認為,這些問題是中國對緬政局變動的戰略誤判造成的。中國對緬戰略一直側重於走「上層路線」,中國企業對緬甸社會變局和公民訴求缺乏瞭解,對該國政局走勢缺乏準確預判,在緬甸政局不穩的2007年至2008年中國企業仍大規模進入緬甸,並在中電投「密松大壩」事件後仍堅持擴大投資。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計劃總投資為25.4億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資額為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投資額為10.4億美元。但若加上緬甸和云南興建相關設施、維護等費用後,項目總成本或將高達50億美元。雖然在高層決策者認為這條油氣管道肩負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意義。但對一個跨境商業項目而言,強調戰略意義並不等同於可以忽略商業價值。對於該條管線如何收回投資,未來盈利模式以及對西南省市經濟拉動力大小,甚至是中國是否真的可以擺脫」馬六甲困局「實現能源安全低風險等問題都無從解答。

目前能看到的是,中石油麵臨該段管線投運後每年不菲的過境費,以及變數日益增長的中緬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45

今天忍不住說點自己對房地產的看法,強調只是自己的看法。 PorcoRosso_dw

http://xueqiu.com/4106591084/29574249
今天忍不住說點自己對房地產的看法,強調只是自己的看法。
1、在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房價一直會漲的。大家估計要拍我一臉磚了,好吧,我說另外一個會讓大家高興的話,股市也一直會漲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要回到6000點需要多久。房價現在就是6000點的時候。
2、為什麼有上述判斷?說到房價不會跌的理由無外乎是稀缺,剛需。先說稀缺,什麼叫稀缺,每個房子都是稀缺,因為你在宇宙中不可能在有第二同樣位置和空間的房子,從時間維度上更是如此,所以說稀缺是胡扯。我不排除有位置非常好的房子,但是那種不是普通人住得起的,在A股1%的賬戶交易金額在100萬以上,那種房子估計是萬分之一的人去購買的;再說剛需,啥叫剛需,我想買townhouse,我想擁有美國綠卡,我想開法拉利,這些都是「剛需」,可是我沒這個能力。誰都有需求,那也得看看購買力不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說過,房價在個別城市會有適當的調整,但別指望下降到你買得起,這不大可能,所以大家買房還是要趁早。我當時就震驚了,經濟學家的邏輯太牛逼:們要趕緊買一個即使降價我們也買不起的東西。這尼瑪不得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簡直天理不容。
3、繼續聊購買力。我們國家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15年的繁榮,這其中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購買力的提升、國家拚命放水、國人對於住宅的特殊感情以及稀缺的教育資源等等原因造成的,可是大家想過沒有經過這麼多年的增長,一套110平方米房子在北上廣深價400-500萬元已經是普通住宅的價格,我想問下偉大雪球的球友們,有多少人能在30歲之前拿到這筆錢,即使是在這4個城市?我假設有50%以上的人吧(這個假設連國家統計局都不信),大家可以去翻一下統計數據,這些城市的開工量和保有量吧,我在這裡不具體細說了,會讓大家震驚的。我毫不客氣的說,過去5年的房價上漲已經把社會中層兩代積累的財富已經吞噬乾淨了,再過5年、10年大家拿什麼去買?
4、房貸。有人說,可以房貸啊?這個話題我更不想說,大家看看自己的周邊或者問下自己,就知道壓力有多大了。我就簡單說下自己吧,在深圳,月供3500塊(房子買的小),物業管費加水電加停車費1000,油錢1500塊,吃飯1000塊,非常偶然的飯局、非常偶然的逛街買衣服、鍛鍊身體1000塊,合計8000元,這是我單身的狀態。上述數據只有少算沒有多算。我不知道我處於城市的收入何種地步,也許我真的太屌絲了。如果有了家庭,有了大房子,有了孩子這個支出會更加的恐怖。
5、供給也有數據,我也不用多說,最新統計數據,深圳目前房屋保有量按照過往的銷售記錄來說需要一年。2013年算是一個瘋狂銷售的年份,所以這個時間只會長,尤其是在經濟下行期間,其他城市的更長。
6、實際感觸。我所在區域的一個」新開「樓盤,已經新開快3年了,目前仍然處於50%入住率不到的程度。我坐高鐵每到一個城市,最大的風景就是正在開工的樓盤,當然給我最大震撼的是武漢,那個架勢我看是要重新再建設一個武漢,當時目測僅僅三環附近,新開工的樓盤和快封頂的樓盤近50棟,更別提還有廣闊的土地。
7、我經歷過08年,所以我見過房價恐怖下跌的情況。追漲殺跌,人性使然。
8、我依然不相信崩盤論,但我想如果是作為一個資產,房產已經是一個非常差的投資,說是48塊買中石油有些誇張,但是應該是在90元買入了中國平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97

政府官網再度強調降息並非調整改革大方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52

中國政府網和官方微信今日齊齊轉發文章《降息背後的民生情懷與經濟邏輯》(下文稱報道)。文章強調“此番降息無法說明中國就此進入降息通道,也不表明改革定力受到幹擾”,降息只是中央政府解決當前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必要手段,它客觀上會有滋潤企業、激活股市樓市等作用,但這並非調整改革大方向,只是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從大局出發讓經濟保持活力。

此前央行在宣布降息決定後的第一時間發布解讀稿件,強調降息並非貨幣政策轉向。

報道寫道:

降息猶如一場春雷,既給渴望普降甘霖的市場主體帶來及時雨的消息,同時也驚醒那些唱空中國的人士,中國政府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時體現出對貨幣政策的收放自如。這種適應性的調整並不是說改變了政策取向,更不意味著“重改革、輕刺激”的定力動搖。

降息背後既有民生情懷,也有經濟邏輯,它的第一大好處就是降低融資成本,對企業或個人而言,貸款利息就少了一截。過去一段時間,融資難、融資貴常常成為企業吐槽的內容,國務院也屢屢出臺措施改善部分企業的信貸饑渴。

然而降息是否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呢?華爾街見聞網站註意到: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1yr Loan Prime Rate,簡稱LPR)周一只下降20個基點,至5.56%。顯示即便對於最優質的客戶,銀行們也並不願意按央行計劃下調貸款利率,預計對於質量較低的客戶貸款利率下調數量可能更低。

報道認為降息的理由在於:

今年3月至今的大半年時間里,李克強總理不下十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這個問題,想方設法緩解中小微企業以及三農等領域的信貸饑渴。最近一次常務會議又推出十條新政,還是劍指融資難。不過,政策的見效總不免有滯後性,所以央行在會後不久啟動降息,不讓實體經濟等到花兒已謝了。

市場也註意到此番降息也伴隨著改革的步伐,那就是推動利率市場化,除了非對稱降息與擴大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外,還有簡並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這將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提高它們市場化定價能力。

這也是一舉多得的措施,存款利率上浮空間更大就意味著儲戶的利益可以免於“誤傷”,如今不少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都采取一浮到頂的策略,儲戶並沒有損失,如果物價漲幅還繼續保持低位,那麽實際存款利率則可能更佳。

當然,金融機構可能不會樂見這種非對稱降息,因為銀行頗為看重的利差空間被壓縮了。所以,證券分析師多認為如此降息短期利空銀行股,不過他們也看到長期的好處,因為只有與企業共渡難關,銀行才有長遠的未來。何況銀行長久以來行業利潤都偏高於實體經濟,如今,銀行適當讓利為實體經濟減壓降負,其實也是它們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然而市場對此頗多質疑。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報道,MFI的江勛認為,今年以來,央行多種工具齊出,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依然很高。本次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個BP,與央行一貫的作風並不相符。央行完全可以逐步的小幅降息,為什麽沒有這樣做?這反映了本次降息的投機性。央行試圖一步到位,而不給市場形成降息降準通道已中期打開,貨幣政策轉向之預期。中國央行的獨立性並不高,若明年經濟複蘇乏力,甚至出現海通所言的就業問題,央行會或有更多“不情願”的寬松措施。

華泰證券央行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則在降息當天表示,此次降息節奏超預期,將助力股債雙牛,但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效果短期內有限,須緊跟降準等數量化貨幣寬松政策。

報道最後寫道:

值得註意的是,降息只是中央政府解決當前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必要手段,它客觀上會有滋潤企業、激活股市樓市等作用,但這並非調整改革大方向,只是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從大局出發讓經濟保持活力。

此番降息無法說明中國就此進入降息通道,也不表明改革定力受到幹擾。實際上,要想解決實體經濟之憂,降息雖然務實,但並不包治百病。實體經濟要想迸發新鮮生命力,只能通過深化改革、強化創新解決,國務院近兩年來推動簡政放權、減稅降費、扶持創新、推動創業等舉措已經逐漸生效,這些改革的紅利正在等待春暖花開時。

向改革和創新要動力,依然是未來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最堅定的方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15

歐央行變臉:強調“通縮不會發生”兩個月後警告“負通脹正來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60

r

在強調“歐洲央行並未考慮通縮會出現”兩個月後,歐洲央行就改了口,開始警告未來數月歐元區將出現負通脹。

路透社報道,歐洲央行副行長Vitor Constancio接受一份雜誌采訪時表示,“我們現在預期未來數月歐元區通脹率將出現負值,這是歐洲央行必須密切關註的。”該采訪文章定於周一發表。

不過,他表示,幾個月的負通脹率不能等同於歐元區陷入通縮:

通縮需要負通脹率持續更長時間。如果這只是個暫時性現象,我認為這不會很危險。

Constancio還稱,歐元區沒有出現通縮,也不是每個成員國都面臨著通縮風險。他舉例稱,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家生產力的提高可以為工資增長創造條件,從而應對通縮風險。

他表示,歐洲央行尚未決定明年會采取什麽樣的措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明年初,歐洲央行將評估今年所采取的措施的效果。

但就在兩個月前,Constancio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歐洲央行並未考慮通縮會出現。

此外,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比利時央行行長Luc Coene也提到,為了應對歐元區疲弱的投資者信心和低通漲,歐洲央行應該開始購買政府債券。

《自由比利時報》(La Libre Belgique)周六發表了對Coene的專訪。Coene告訴該報,歐洲央行已經等待了很久,購買政府債券可以作為一項工具刺激歐元區18國的經濟活動和抗擊通縮壓力。

在這種環境下,購買主權國家債券可能是有效的應對工具。

……

2014年初以來,我們就系統性地低估了通縮風險…如果明年年初通脹率降至負值,歐元區陷入通縮,其對家庭和商業行為的影響將會相當負面。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歐元區11月CPI終值為同比增長0.3%,與市場預期和初值相同,繼續維持於五年低位,且大幅低於歐洲央行2%的通脹目標。該數據顯示歐洲央行采取全面QE的壓力依然較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93

證監會證實將檢查券商融資類業務 強調不宜過分解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92

QQ圖片20150128201057

據新華視點,證監會晚間證實了將對券商融資類業務進行現場檢查的報道,但表示屬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

證監會新聞辦向新華社記者表示:

1月16日,我會曾向市場通報對45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根據整體安排,近期將對剩余46家公司融資類業務開展現場檢查。這屬日常監管工作,不宜過分解讀。

證監會表態後, 新加坡交易的A股期貨新華富時A50指數跌幅大幅收窄,當前跌1.28%,此前一度暴跌5%:

QQ圖片20150128204446

今天早些時候,路透援引三位消息源稱,中國證監會將於近日再次啟動對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的檢查。消息人士還透露,多家銀行接獲監管層通知要求加強信貸管理,嚴控信貸資金流入股市。

消息傳出後,仍在交易的新加坡新華富時A50指數盤中暴跌5%,與上次如出一轍。證監會兩周前就兩融合規問題處罰中信等十余家券商,A股次交易日盤中暴跌8%,股指期貨幾乎全線跌停。

上述消息人士稱,第二輪的“兩融”業務檢查或將於下周開始,為期兩周,預計檢查將持續到2月16日,此輪檢查將針對上次未受查的券商進行,範圍仍集中在券商以往兩融業務,目前各家券商兩融業務做法大同小異,未滿六個月開戶和合約六個月到期後展期等違規行為仍是檢查重點。

上次證監會對多家券商兩融業務處罰的市場反應超出預期,證監會隨後即對市場做出澄清,以安撫市場路透社援引的業內人士預計此次處罰力度或將減輕,市場反應也將遞減。

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告訴路透:

關鍵還是起到震懾作用。(證監會)想抑制過多資金流向股市,太多生產用、生活用資金往股市里沖,這個也不是監管層願意看到的事情。

“高層對11、12月信貸投向已表示出擔憂,要求銀行要嚴查,堅決不能流向股市。”另一消息人士則稱。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A股昨日震蕩收跌,滬指午後一度重挫超2%,有市場傳言稱,銀行正在收緊傘形信托。

市場傳言提到了兩則消息:1,銀行收緊傘形信托,以光大銀行為例,非A級客戶配資,原來可做到1:3,現在降到1:2.5;2,證券業協會下發通知,要求會員上報各機構內政協委員名單。

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肖立強、許榮聰昨日表示,大跌是部分銀行理財去杠桿傳聞造成,以下傳聞被證實:

某股份制銀行自下周起

A)傘形新增子單元最高比例1:2.5,預警止損修改為0.93/0.88

B)觸及止損需要在T+1日上午10:30前補倉,否則平倉

C)本周1:3不受影響

D)下周起客戶簽署信托合同+補充協議後才可操作。

此前中國證監會已經對券商兩融業務進行過合規檢查,並處罰了十余家券商,包括中國大型券商海通、中信和國泰君安證券。

1月16日,證監會表示對45家證券公司的融資業務檢查中發現部分違規問題共警告或處罰了十二家券商,包括暫停中信、海通、國泰君安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責令兩家券商限期改正、增加兩家券商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並對另外五家券商采取警示措施。

同一天,銀監會也出手擬限定銀行委托貸款來源及用途,遏制進入股市資金的杠桿。當天發布的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對銀行委托貸款嚴格管理,明確商業銀行對委托貸款不承擔信用風險,對資金來源及用途做出具體限制,禁止將銀行授信資金作為委托貸款資金來源。

在這兩大重磅利空的打擊下,滬指次交易日盤中暴跌逾8%,創近八年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跌逾7%,期指各合約幾乎全線跌停。大盤所有板塊均下跌,銀行、證券、保險集體跌停。煤炭、石油板塊跌幅超過9%。兩市超過2000只股下跌,近120只股跌停。

如今券商兩融檢查再度重啟,明日市場可否安好?不管怎麽樣, 如上次一樣,仍在交易的新加坡新華富時A50指數再度大跳水,盤中一度跌超5%:

QQ圖片2015012818222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98

國務院常務會議簡評:強調眾創,中概股回歸可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28

國務院常務會議簡評:強調眾創,中概股回歸可期
作者:李慧勇 牟冰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等措施。我們對此做如下簡評。

再次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五點要求。一要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二要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三要取消妨礙人才自由流動的戶籍、學歷等限制,營造創業創新便利條件,四要盤活閑置廠房、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五要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雙創”。本次會議推動建立良好的創業創新成長環境,在融資方式、人才流動、創業場所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更切實際的完善創業環境,更多地激發經濟活力。

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中概股回歸可期。會議指出,要堅持改革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鼓勵發展相互保險。國務院持續強調創業和創新,旨在通過推動改革釋放市場活力和創造力,打造新增長點,促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特殊股權結構類的企業可以是指紅籌架構和VIE模式的企業。此前,許多具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由於財務硬性指標的約束和較長的審批時間,只得通過境外搭建“紅籌+VIE”架構,籌集海外資金並在境外上市。大部分中概股在海外的沈寂表現與國內A股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再加上國內的上市門檻逐步降低,將會吸引更多優質中概股回歸國內市場。

簡化機構審批、支持股權融資等籌集發展資金,為社會辦醫再松綁。本次會議為鼓勵社會辦醫,提出五點要求,一要簡化醫療機構設立審批,取消床位規模等前置條件,二要支持通過股權、項目融資等籌集社會辦醫開辦費和發展資金,三要探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四要落實社會辦醫各項稅收優惠,將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範圍,五要完善監管,建立退出機制,嚴打非法行醫、過度醫療等。2014年以來,公立與社會資本的合作逐漸加強,混合所有制醫療機構數量增多。今年1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指導我國未來五年(2015-2020年)醫療資源配置的綱領性文件《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表明要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繼續深化改革。本次會議提出的五點具體要求表明政府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辦醫,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貫態度,這將對增加醫療資源,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滿足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會議指出,要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醫療資源規劃,取消數量和地點限制,要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要探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建立區域性檢驗檢查中心,並要落實社會辦醫各項稅收優惠。


(來自申萬宏觀)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