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北車5月7日停牌合並 央企大規模合並潮難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1834.html

南北車5月7日停牌合並 央企大規模合並潮難現

一財網 劉寶強 2015-04-28 21:46:00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並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兩公司董事會稱將盡快實施本次合並。但是對於市場上期盼的央企大規模合並潮,有業內專家稱,市場主要在國內的央企公司,目前很難出現大規模的合並潮

4月28日晚間,中國南車(601766.SH)和中國北車(601299.SH)同時公告稱,為確保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和合並實施順利進行,公司A股股票將自5月7日(即公司A股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申報日)起連續停牌,直至本次合並的換股完成後以“中國中車”股票簡稱複牌。5月6日為公司A股股票複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的合並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兩公司董事會稱將盡快實施本次合並。但是對於市場上期盼的央企大規模合並潮,有業內專家稱,市場主要在國內的央企公司,目前很難出現大規模的合並潮。

資金逃離

在4月20日,中國南車創下39.47的高價,中國北車創下42.31高價後,近期股價已經開始出現回調。有機構投資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如果公司明確表示將在5月7日停牌,那麽這兩個公司股價近期或將連續走低。

上述機構投資者表示,兩公司一旦停牌,其中整合時間長短無法判斷,許多投資者肯定從兩車的投機中撤出,畢竟現在股市太火,投資者無法判斷兩車合並複牌時,大盤是大漲還是大跌,一旦複牌期間市場大跌,那麽複牌後將面臨補跌的局面,很多資金會從兩車撤出。

另一方面,A目前兩車合並的利好,市場已經充分炒作,這次合並停牌前交易,往往被投資者視為逃離機會。

4月28日,中國北車股價大跌7.91%,股價收在32.94元,東方財富通軟件顯示,公司動態市盈率為68.63倍,中國南車4月28日大跌7.71%,股價收在31.71元,動態市盈率為81.31倍。中國南車從去年合並公告前停牌的5.91元起,到28日收盤價31.71元,股價大漲500%多,而中國北車上漲也是接近500%,已經充分反映了兩者合並的利好,上漲幅度遠遠超過同期大盤的上漲幅度。

合並高潮?

在南北車合並後,關於央企強強聯合的傳言甚囂塵上,4月27日市場更是放出消息,中央企業將進行大規模兼並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當天中國石化(600028.SH)與中國石油(601857.SH)傳言合並導致股價漲停,但是從28日兩公司的股價走勢來看,明顯有資金在借助傳言拉高出貨。

27日當天,寶鋼股份 (600019.SH)、武鋼股份 (600005.SH)、中海集運 (601866.SH)、中國遠洋 (601919.SH)等具有央企改革整合概念的“國家隊”均以漲停板報收。其他央企:中國中鐵(601390.SH)與中國鐵(601186.SH),甚至中國聯通(600050.SH)與中國電信(00728.HK)等紛紛傳出合並消息。

但是國務院國資委迅速發布聲明稱:經查該消息未向國資委進行過采訪或核實。

有市場評論人士稱,當初南北車之所以被國務院要求合並,主要是兩家上市公司在海外互相打價格戰,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目前是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三強。但是緊跟其後的南北車並沒有聯手對外,而不是窩里鬥。

上述評論人士表示,南北車的合並有助於減少央企的內耗,避免惡性競爭,推動中國企業在海外搶占市場。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撰文稱,從目前已確認的南車與北車合並重組、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並重組來看,本輪央企合並重組的瞄準對象並非那些產能過剩的行業、企業,而是對具有戰略重要性行業中的巨頭央企同類之間進行強強聯合。反之,暫時不會排到日程上去的。因此,“一帶一路”上的交通運輸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產業、能源建設相關產業、商貿與文化旅遊產業、信息產業都可能成為熱點。

對於電信運營商的合並傳言,李錦認為,電信運營商的市場目前還是在國內,還需要競爭,越是這樣的競爭越有利於民生,對國內壟斷容易失去活力。像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這樣的央企,他們的競爭主體都還是國內的消費者。目前主要市場在國內,合之後對國內壟斷很可能推高價格。因此,對於這樣的央企,還是要保持一定的競爭,不應該合。

李錦認為,央企重組是一項艱巨和複雜的工程,沒有兩三年是合並不起來的。眼下,對央企而言,是保增長、國企改革和反腐敗三大主題的交合期。合並風出來,容易擾亂改革節奏。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71

家電業漲價潮難持續 | 如數家珍

家電漲價了?別慌!漲不到哪里去。

過去十幾年,住家保姆的月薪從900元漲到4500元;32英寸彩電,由純平CRT變為液晶電視,從每臺4000多元降至約1000元。

降價向來是家電行業的主旋律,價格戰是家電廠的殺手鐧,也是家電普及的有力推手。一旦家電產品均價有所上浮,也不過是小波動而已。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7年前兩個月,彩電、白電均價全線飄紅,彩電線下均價上漲7.2%至3759元,空調上漲4.9%至4086元,洗衣機上漲6.5%至2479元,冰箱微漲1.9%至3582元。

 

去年,無論彩電還是白電行業整體均價是下降的。輕微的漲價,只是扭轉了家電均價下跌的勢頭。舉個例子,一臺55英寸4K液晶電視3000元,一臺5.5英寸的智能手機也3000元,你說家電貴還是不貴?

這輪家電漲價有三大特點:一是總體終端價格並不高,一臺大家電兩三千元,平均14000元就能買齊“四大件”,家電廠家的凈利潤率不足5%;二是結構性的漲價,彩電漲價相對明顯一些,白電漲價相對平緩,彩電產品中又以超大尺寸漲價較多;三是階段性的漲價,它是上遊成本傳導帶來的價格上漲,彩電漲價主要受面板成本上升影響,下半年一旦面板供應從緊張到放松,家電漲價難以持續。

消費者買家電一點兒都不用慌,至少用不著像買房子那樣“買漲不買跌”。

2016年上半年,隨著互聯網品牌的積極進攻,彩電均價迅速下降,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樂視甚至提出“買三年會員服務、硬件免費”,引發爭議。伴隨樂視資金鏈緊張以及上遊電視面板價格擡升,樂視在2016年年底一改激進的做派,表示不再補貼硬件費用。接著,小米也對電視提價兩三百元。成本增加,逼使“瘋狂”的彩電顛覆者們回歸“理性”。

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最近兩個月,彩電面板價格,49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產品基本持平,超大尺寸面板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三星關閉了一條7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使得49、65英寸的面板供應偏緊。而彩電市場的大尺寸化趨勢明顯,去年55英寸成主流,今年60~70英寸彩電銷量增加,又令超大尺寸面板需求擴大。短期內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揚。

但是,下半年彩電繼續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前期的漲價已開始抑制部分需求;二是彩電整機庫存增加;三是今年二季度,從液晶面板供應來看,有新增產能,京東方福州8.5代線、惠科重慶8.6代線、群創8.6代線都在二季度量產。隨著面板供應增加,下半年彩電價格上漲會存在變數。

空調行業情況類似。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空調價格相對平穩,均價略有走高。但2月下旬以來,美的搞了一輪促銷,導致了行業整體價格不漲反降。如,美的一款一級能效空調新品比原來的價格低10%左右。格力、海爾、誌高等空調,價格相對平穩。

大宗原材料銅等價格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但在格力宣布不漲價後,壓制了部分廠商漲價的沖動。不過,原材料漲價也封殺了價格大幅下降的空間,空調整體價格平穩是當前的主基調。

其實,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無論彩電還是空調直接漲價都不現實。

價格戰曾讓中國家電業很受傷——利潤薄如刀片。上遊成本漲價,扭轉了疲軟市場下的低價競爭態勢。但下半年,原材料價格漲不動,你還敢漲價嗎?

當前,中國每百戶城鎮居民的彩電擁有量已超過100臺。中國消費者已過了“用上家電”的時代,到了“用好家電”的時代。怎麽做出好家電,才是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12

國策透視:人仔拋售潮難擋

1 : GS(14)@2017-01-05 07:59:39

年關又至,人民幣滙價又將迎來大幅波動。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的跌浪,投資者應記憶猶新。中國人傳統在春節前結算,尤其大量留學生、生意佬過完年後再出國,需要大筆出境資金。更重要是,人行規定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換5萬元美金,醒目的市民一般都會在年頭先把額度用完,否則人民幣持續貶值,之後再換更蝕底。既然這已是全民共識,必造成龐大市場沽壓,問題在於這種來自民間拋售的力量有多大。在2016年,比特幣(bitcoin)升幅逾一倍,而且與人民幣滙價走勢比較,會發現其價格變動領先人民幣,故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現時中國比特幣交易量佔全球90%以上。中國投資者在境內的交易平台購買比特幣,取得認證密碼後,再轉交境外的交易平台放售,即可完成走資步驟。雖然內地正擬堵塞漏洞,但這目前內地剩下唯一可以合法將大額資金轉移境外的渠道,而且價格不受人行干預,因此更能真實反映內地走資需求。比特幣最新升穿1,000美元水平。當局已嚴控購滙用途,以應付年初貶值壓力,但以比特幣的升勢來看,未必能頂得住民間的人民幣拋售浪潮。黃尹華
http://www.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3/198845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1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