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家信息中心: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全面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09

20140612rmb

從今年三季度以來,不論從實體經濟指標、金融指標還是先行指標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當下正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關鍵時期,市場最關心的是在經濟下行期間央行究竟會不會全面降息。那麽要如何判斷降息的時點呢?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表示,全面降息需要滿足三大條件。

範劍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更多是一個技術性手段,貨幣政策中的各種政策工具本身不帶有道德判斷。我們需要定向放松還是全面放松,要根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當我國經濟還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時,我們不需要全面放松,這時候用定向的手段先解決最薄弱環節的棘手問題是對的,當然這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全面降準、全面降息的可能,形勢需要時也要果斷選擇適當的政策工具。

以降息為例,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產價格,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價。去年我國CPI平穩、PPI明顯回落、房價居高不下,參考CPI就沒必要調整,看PPI就應該降息,看房價就應該加息,綜合考慮後我們的決策是不加息也不降息。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我們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

談到未來央行貨幣政策方向,另一位重要人物、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於上周六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 沒有任何理由在可預見的未來對中國經濟實施大規模的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馬駿表示:

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並不會在每次經濟增速放緩時出現,這是外界需要認識的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之一。盡管經濟增速放緩,目前中國的就業狀況依然穩定。但同時房地產、部分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杠桿已經過高,對於這些領域的進一步放貸應該予以避免。

上周《中國證券報》評論預計,三季度數據將顯示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需求不足持續甚至加重、仍未解決企業融資難且貴的問題,央行可能以多種手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擴大定向降息範圍,甚至在必要時啟動全面降息。該評論還指出,三季度GDP情況不容樂觀,四季度壓力依然較大。最為突出的是,目前實體經濟實際利率較高。

央行數據顯示,6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考慮到當前PPI長期運行在負值區間,企業融資成本普遍在8%以上,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更高,甚至可達10%以上。因此,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已成為當前貨幣政策穩增長重要目標。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降低融資成為可能將體現三大特點

1、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間。

2、未來可能繼續定向降息。

3、如果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穩增長面臨較大挑戰,不排除可能全面降息。

浦發銀行分析師曹陽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央行仍然有必要降息,而且考慮到目前國際貨幣政策環境,中國央行降息的成本並不高:

我們認為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低利率的擔保會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套息交易”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影響會更大些,而這些資金未必進入實體經濟領域。這使得未來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依然是較為必要的。

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副所長李雪松稱,對於明年的經濟目標,有的建議繼續設定為7.5%的觀點,也有建議設在7%的,以及6.5%-7%的,但是即使是要實現7%的增速,也需要努力才可實現。

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對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速做出預測,2014年為7.3%-7.4%,2015年為7.1%-7.2%。他甚至表示,明年政府如果沒有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GDP增速很有可能在某些季度低於7%。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長速率將在7.3%左右,明年是7%或者略低於7%。

IMF的經濟學家則預測,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在7.4%,明年預計在7.1%,然而,即便是經濟增速放慢,IMF仍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應被視作“健康”的進展。

《華爾街日報》對15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可能僅有7.2%,較二季度的7.5%將有所放緩,也將是2009年3月以來最低經濟增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5

日本直擊 在不起眼的角落淘金 他們懂得滿足缺口 搶先賺到橘色財

2014-10-20  TWM  
 

 

撰文‧孫蓉萍

旅遊 客製化﹁悠閒之旅﹂熱銷跟上時代的潮流,而且不斷求新求變,日本的旅行社推出各種適合熟齡人士的行程,特殊之處在哪裡?

「我的腰和腳愈來愈差,想趁還能走的現在趕快去旅遊,可是旅行團的行程早出晚歸,太累了!」「我很想跟團出國玩,可是得坐輪椅,怕對其他團員造成困擾。」俱樂部旅遊觀光公司(Club Tourism)聽見顧客這樣的需求,因此設計了各種觀光行程,讓熟齡、各種身體狀況的人都能享受旅遊樂趣。

日經產業地域研究所去年九月底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中高齡受訪者(六十到七十四歲)把「旅遊」列為優先支出的項目,其中約三○%是國內旅遊,一八%是國外旅遊。俱樂部旅遊觀光瞄準商機,推出各種個性化旅遊。

每年接待旅客近三九○萬人次的俱樂部旅遊觀光總務部公關副理田中貴說:「除了一般的旅行團之外,我們還為高齡人士準備了各種行程,體力稍弱但健康的人,可以參加『悠閒之旅』;需要坐輪椅或拄枴杖的人,則適合『無障礙之旅』。」

中高齡行銷術奏效

「一個人旅行」、「臨終之旅」報名者眾「悠閒之旅」每天平均步行時間約一到二小時,少有很多的階梯和太長的坡道,每天下午四點前一定抵達住宿的飯店,住西式飯店(不是日式榻榻米的旅館),即使年過七十歲,只要還能走,就能參加。

若須坐輪椅,該公司也有「無障礙之旅」,特色是國內旅遊的參加人數上限為二十人(國外為十五人),乘坐的巴士附有升降裝置,每一到一個半小時固定設有如廁時間,房間也是無障礙空間。除了導遊同行,依需求還附有旅行伴遊,負責到府迎接、幫忙入浴和如廁、同房協助照護等。而且公司會在顧客報名時,先掌握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務必以安全為重。

俱樂部旅遊觀光總務部公關企畫青木之說:「有一對夫妻讓我印象很深刻。太太健康狀況不佳,屬於『須照護第五級』(是最嚴重的一級),但他們想出外旅遊,慶祝五十周年金婚。於是太太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復健,最後進步到『須照護第二級』,也因此終於成行,創造了屬於兩人的美好回憶。夫婦兩人很感謝日本有這樣的服務,否則這個願望很難達成。」俱樂部旅遊觀光聆聽顧客的心聲,開發設計多樣化商品,最近很受歡迎的是「一個人旅行」,不論國內外,想走就走。一人住一間房,交通工具由旅行社安排好,一團最多二十五人,全程有導遊同行,安全無虞。一位六十多歲的女性說:「原本我想找親朋好友一起去旅行,但因為時間談不攏,而且想去的地方不同,還要考量費用,總是作罷。參加一個人旅行就能避免這些問題,又能結交新朋友,收穫很多!」有關中高齡行銷,俱樂部旅遊觀光也有獨特的方法。一些中高齡者會上網看行程報名,但該公司約三十年前就開始發行《旅友》月刊,目前發行量為三百萬份,免費配送到顧客手中。月刊內容豐富,並非一味推銷行程,容易吸引渴望吸收新知的中高齡人士,在閱讀過程中就可能產生商機。該公司也舉辦專題講座,例如喜歡攝影的同好聽完大師講解後,學員們參加實際到外地拍照的「攝影之旅」,結合理論和實際。而最新的特色行程是一天來回的「臨終之旅」,帶顧客體驗「海葬」和「樹葬」。若是「海葬」,就帶顧客到東京灣模擬體驗;至於「樹葬」則參觀多所墓園,看樹葬的地方。田中貴說:「參加者都是健康有活力的人,只是未雨綢繆為身後事著想。」俱樂部旅遊觀光年營業額達一六二九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四六七億元) ,行程從當天來回的一萬日圓行程,到一千萬日圓的南極之旅都有,甚至還推出二千五百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七一五萬元)的太空之旅!預定明年出發,正等美國批准。公司透露已有十九人報名,都是中高齡人士,半數以上是老闆。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旅遊業努力不懈的永久課題。

創業 開創新事業 四成為熟齡族中高齡人士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屆齡退休之際,如何結合興趣與經驗,讓退休後的人生更有意義?

日本《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日本五十歲以上的創業者約占整體四成。支援中高年創業的銀座第二人生社長片桐實央認為,「中高齡人士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且多數還有體力,不少人離開工作崗位後,會選擇挑戰事業第二春。若只當保全或清潔工,和以往的工作缺乏連結,不會覺得人生有意義。但他們有的經驗並非「當社長」的經驗,因此熟齡創業者會向諮詢顧問公司求助。銀座第二人生二○○八年成立以來,累計創業諮詢超過六千件,協助創設企業約八百家,該公司還出租辦公室,目前有準備創業或剛創業的一千五百人租借辦公室,一年增加一倍。社長加員工七人,創造出一年一億日圓的營業額。

片桐實央指出,他們提供的創業支援服務包括:平均每周舉辦一到兩次研討會,主題有如何制定創業計畫、如何行銷、如何籌資等。還有每月舉辦一次百人交流會,參加者包括想創業的人、會計師、製造業者等,彼此可以尋找創業夥伴或銷售機會,這樣的活動六年內舉辦了七十二次;另有租賃辦公室的服務。

完成夢想

創業結合興趣,更要定計畫、嚴控成本相較於年輕人,熟齡人士創業並非要賺大錢,可能只是要完成自己的夢想。上個月商品剛問世的Run Be公司社長服部真,也是其中一人。五十七歲的他,在一家玩具企畫公司已經當到董事,但他不願就這樣做到退休,於是去年底提出辭呈。之前他已經參加許多研討會,對創業有基本概念。今年初起成為銀座第二人生的會員,展開創業相關的各種準備。

「要做什麼?」服部思考許久,他想到自己很喜歡跑馬拉松,甚至有指導員的資格,因此決定創業要和自己的興趣結合。他運用開發玩具的經驗,設計了專門吊掛獎牌的吊牌。他說:「我常參加馬拉松比賽,家裡有很多獎牌,不知如何處理,我想其他人應該也有這種困擾,所以想到開發這種商品。」每面馬拉松獎牌都是跑者辛苦換來的,所以他非常要求質感,於是用高知縣的檜木製作,聞到木頭香的同時,會回想起跑場上的辛苦和完賽的喜悅。他租借銀座第二人生的辦公室當聯絡處,從自家出貨,除了在網路上銷售,還努力拓展東急手創館等通路。服部真說:「我最大的願望,是打響Run Be的品牌知名度,並且藉商品交友,讓大家都來跑馬拉松。」但中高年創業也難免失敗,片桐實央說:「因為多半是低風險的創業,靈活度高,有人因為短期內沒賺到錢就換行業,結果一事無成。解決方式是制定企畫,控制每個月的營運成本。」總而言之,創業要有自己的堅持或想法,搭配健全的計畫,才能持久。

學習 六成人想為興趣進修藝術、歷史、外語、茶道,不同領域的課程,讓日本的熟齡族更能與世界接軌,拓展視野是他們的目的。

索尼壽險公司去年九月舉行的「銀髮生活意識調查」結果顯示,中高齡人士最重要的生存意義來源是「興趣」,比率達六一%。成立三十五年的NHK文化中心提供各類型課程,到去年十月底為止的一年內,在全日本四十九個據點上過課的學員人數高達六十萬人,會員數則有二十六萬人,講座數目達六萬八千種,營業額高達八十三.四億日圓。

NHK的課程涵蓋了藝術、歷史、外語、舞蹈等,不但課程多樣化,上課頻率也有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等各種形態。例如十二月五日知名指揮家查理斯.愛德華.迪圖瓦要帶領NHK交響樂團演出,NHK文化中心就開了一門課||「和法國文學者野崎歡一起徜徉在法國印象派德布西的世界」,講師東京大學教授野崎歡會在公演一周前先講課,十二月三日學員們一起看彩排,五日再正式參加音樂會,因為先前就做足功課,聽音樂會時就能有更深一層的享受。

又如今年即將推出的講座「思考人類||給人類的訊息」,由不同領域的四位重量級專家一周上一次課,各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同一個題目,靈長類學者從黑猩猩看家族的誕生、旭山動物園前園長告訴大家從動物園內外的動物學到什麼、鶴岡市立加茂水族館館長從水母的美姿看人類、攝影大師談自然與人類的共生,上完這四堂課,想必收穫滿滿。

走進NHK文化中心的交誼廳,可以看到三兩成群、甚至將近十人聚在一起談天,非常熱鬧,而且女性居多。NHK文化中心東京本部長三原渡指出:「我們會員的男女比例是二比八,而且男性就算來上課,通常也是上完課馬上走人。相形之下,女性非常渴望充實自己,很愛上課,也喜歡交朋友,下課之後還會留下來一起聯絡感情,看起來總是活力充沛。」至於熱門課程,三原渡指出,「重新看日本」這個概念最近正夯,舉凡茶道、書道、日本畫等課程都人滿為患,頗受熟齡人士的喜受。以茶道為例,穿著和服的講師,會依初學者或中高級程度而有不同的指導方式,每次兩小時,每個動作的要求一絲不苟,務求做到位。由於能感受到心靈平靜,動作又變得優雅,茶道課一直歷久不衰。

婚姻 找個伴,配對服務夯熟年離婚的人數十年內增加一倍,在完成人生第一階段的任務之後,日本熟齡人士更要找伴度餘生。

日本初婚年齡不斷提高,二○一二年男女的初婚年齡分別是三十.八歲和二十九.二歲,比五年前分別增加了一歲和○.七歲。另一方面,結婚超過二十五年的夫婦出現「熟年離婚潮」,熟齡離婚的人數,過去十年內增加了一倍,使得中高齡男女尋找伴侶的需求愈來愈高。

二○○○年成立的M's婚禮日本公司瞄準這個市場,針對中年以上的男女提供婚姻諮詢服務。有別於年輕男女的聯誼,這個年齡的男女多半有明確的目標,就是要有另一半,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因此該公司每個月也會辦宴會,但主要提供的還是一對一的服務。

入會方式是有結婚意願的人先到M's婚禮填寫自己的基本資料,並且向諮詢人員提出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例如年齡、經濟能力、結婚經歷、學歷、職業等,接下來公司就會幫忙配對,會費是十萬日圓起。

社長宮崎央至說:「目前會員有一千七百人,會員人數逐年成長中,每個月增加三十人左右,撮合成功率大約是每月四、五對,平均婚前的交往時間是三到五個月。」M's婚禮的會員從三十多歲到八十多歲都有,男性多半在四十五到五十五歲,平均年薪是九百萬日圓;女性則以四十多歲居多。

會員中年紀最大的是八十六歲的男性,另有一位八十四歲的女性。四十多歲女性的會員中,沒有結過婚或離婚、喪偶的人大約各半,男性則有三成是離婚或喪偶;到了五十多歲,女性離婚或喪偶者占三分之二,男性則占三分之一。相較於男性,女性離婚之後還是希望有個伴。

對於另一半的要求,女性首先看的多半是財力,希望生活有保障;至於男性則多半先看年齡,以及感覺對不對,宮崎央至說:「多數男性還是期待有女人味。」高齡者再婚時容易遇到一些阻力,例如遺產繼承、子女反對等,不過「女性覺得有一張結婚證書比較安心,因此還是希望走入婚姻。」一位六十五歲的男性說:「我是熟年離婚,年紀大了還是希望有一個伴能一起過生活,可是這把年紀又不知道怎麼找伴,所以加入了會員,也很高興真的遇見了小我六歲的妻子。」不論幾歲,能和心愛的人攜手共築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不但心中會感覺踏實,還能因此對明天充滿了希望,過得更有朝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062

格羅斯新年展望:好日子結束了 應對低回報感到滿足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42

JanuaryIO

債券之王、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創始人格羅斯(Bill Gross)在2015年投資展望中警告投資者,2015年風險資產的好日子將會結束,許多資產都會出現負回報。

他建議投資者,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資產將是首選。比如國債,優質企業債,低杠桿、高分紅、營收在業務和地緣分布上多元化的公司的股權

他指出,投資者“應該對很低的正回報感到滿足,因為風險資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格羅斯警告,目前全球經濟的難題是超低利率抑制經濟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增長。在市場上漲多年後,投資者在低回報資產上面臨太多風險,冒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格羅斯現任駿利資產管理集團(Janus Capital Group)基金經理,以下為他新年展望的全文編譯,華爾街見聞網站略有刪節:

當心3月的某一天,以及2015年每個月的任何一天。到了年末,許多資產都將出現負回報。好日子已經結束了。

我們很難預言某個資產牛市的終結,大多數市場觀察者都不敢妄下結論。歷史的漲勢讓大多數投資者都很樂觀,而賣家也不會預言自己產品的價格會下跌,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然而,總有那麽些時候,大家都能看出眼前的景象不過是“皇帝的新裝”。如今,這個時刻就要到了。

我的投資模型和Martin Barnes以及Bridgewater的Ray Dalio很像,並從他們那里有所借鑒。我們三個都相信市場背後的經濟周期,以及盛極必衰的法則。在過去幾十年中,受到長期信貸快速增長和低利率的推動,全球經濟都處於上行之中。這期間出現了雷曼時刻、亞洲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等戲劇性反轉,還有1987年的一天崩盤,但每次反轉後央行都會推出新的貨幣政策,讓牛市得以延續。持續寬松的監管政策也助推了牛市。

Martin Barnes將這段時期稱為“超級債務周期”。顧名思義,每當經濟下行,金融市場就迎來更為寬松的信貸環境。而推動這些寬松環境的正是低利率、金融創新和監管放松,近年來變成了央行直接購買資產,也就是QE。自1981年以來,大量廉價信貸催生了一個超級經濟增長周期和金融資產牛市。

甚至在2008年,投資者意識到“明斯基時刻”到來,並熟知他的經典名言“不穩定終將取代穩定”,但他們依然寄希望於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夠繼續維持美國和新興市場資產的繁榮。

不過,有的時候即便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都無法為經濟提供足夠的動力。雖然零利率會自動推高債券價格,拉升市盈率,但他們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會消失,甚至起到反作用。企業家願意借錢,但主要用來回購股票,而不是投資生產。

如今,人口、技術和全球化開始逆轉,經濟正在進入美國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稱為的“長期停滯”狀態。早在2009年,我就將其稱為“新常態”。在這種狀態下,利率保持在零水平,企業的投資回報率(ROI)和股權回報率(ROE)也越來越低。私人部門越來越不願意將錢投入實體經濟,因為總體需求疲弱正在成為主旋律。借入廉價資金去投資聽起來像是沒腦子的人才會做的事。

因此,邏輯上來看,神奇的“超級債務周期”將會終結:資產的價格和收益率,以及巨量的信貸讓風險和回報難以平衡——回報太少而風險太大。如果零利率無法讓大多數高杠桿的發達經濟體實現真正的增長,那麽投資者最終將尋找新的避風港。這不會立刻發生,而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整個系統將隨之轉向,現金和那些能真實看見的資產將會成為市場的新寵。長時間的信貸擴張和超級債務周期的奇跡將會停止。

理解這一點也許讓人很沮喪,就像是知道了牛頓物理學和量子物理是不能相容的兩套體系一樣。謹守著各種歷史模型的央行們大概不知道,信貸擴張無法解決實體經濟的增長問題。隨著投資回報率逐漸接近零水平,信貸越來越像現金,正在失去其設計之初所應有的乘數效應。

金融本應該成為實體經濟的助推器,但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由於ROI和ROE降至零,投資受到了抑制而不是增強。而歷史投資回報如果不能償還未來的負債,反過來又會導致貨幣基金、銀行、保險、養老金甚至家庭資產負債表出現問題。存款者的收益率也低到無法償債。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金融市場都將受到零利率的威脅。

這就是為什麽,在未來的某一天,可能是3月、5月或11月的某天,資產回報可能會變為負數。在這個奇怪的新世界里,投資者應該怎麽辦?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資產將是首選。比如國債,優質企業債,低杠桿、高分紅、收入在業務和地緣分布上多元化的公司的股權。

2015年,我們可能會看到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需求越來越小。你應該對很低的正回報感到滿足,因為風險資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48

滿足40萬種挑剔需求 它變亞洲最大設計電商

2015-03-23 TCW
 
 

 

面對四十萬個用戶,四十萬種獨一無二的需求,這到底是門好生意,還是想令人退避三舍的棘手活?

第一站,我們來到亞洲最大設計電商Pinkoi,它以超過兩萬名設計師人數、二十八萬件商品數領先同業,販售商品囊括紙膠帶、手作飾品到包包、家具。和其他電商最大的不同,是該網站商品標榜「原創設計」,由經審核的海內外設計師供貨,賣到四十萬名會員手上,平台從中抽成。

Pinkoi的生意模式,正好與台灣製造業習慣的量產思維,完全背道而馳。但它所面臨的處境,卻正是小眾時代來臨時,最犀利的挑戰:每個消費者,都想要獨一無二的產品。

「玉兔鉛筆一枝不到十元,但這群人,就是願為手工木製鉛筆,花上五百元的那種人!」Pinkoi創辦人兼執行長顏君庭口中的會員,多為二十五至四十四歲的女性,她們不願和主流靠攏,也因「不想和別人一樣」,每個人喜好都不同,即使和其他會員買到同樣商品,都會覺得很感冒……。

Pinkoi是如何讓這群史上最難討好的客戶埋單?

來自矽谷、民國六十七年次出生,曾任職美國雅虎總部的顏君庭,與七年級生、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畢業的創意長林怡君、交大畢業的技術長李讓,在二○一一年夏天創立Pinkoi。

只賣原創,設計師錄取率僅一○%

他們是這樣幫客戶找產品的:該公司成立四人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專職審核每個月超過百件的申請書,進行原創性、年份鑑定(Pinkoi也販售十年以上的骨董品)、照片表現、賣家銷售經驗等近十關審核。

第一關,只要商品樣貌「似曾相識」、有侵權可能,或上架後被顧客檢舉,就直接淘汰。Pinkoi的賣家「錄取率」僅一○%,被刷掉的九成,幾乎都敗在原創性。

一年前,曾有一名貢獻Pinkoi月營收達一成的重量級賣家,因被檢舉貨源來自淘寶、並非自創,商品遭全數下架、賣家亦被列入永久黑名單,不再合作。「沒錯,直接複製(淘寶)貼上的商品,可能是大部分顧客想要的;但為了那小部分的人,我不想妥協,」顏君庭說。

然後,為了讓品味小眾的顧客,都能在平台上找到喜歡的商品,設計師的數量,成為Pinkoi維持商品多樣性的關鍵。但在台灣設計師未成熟的情況,或多是兼職工作下,Pinkoi竟還要自己培養設計師。

創立初期,顏君庭與團隊每週開車南下拜訪,每季寄卡片、電話問候,花了一年,才開發出前一百個設計師。

引水幫魚,撥六成年營收教育賣家

甚至,為了讓設計師有更多利潤可以生存,Pinkoi把對設計師的抽成降至一成,是實體通路的五到三分之一, 當同業行銷預算不到營收五%,該網站卻撥出近六成年營收、每年約三千萬元的行銷費用,為賣家舉辦工作坊,教導拍照、包裝、運費計算方法;每月還舉辦不抽成的實體市集,讓設計師與粉絲互動。

以川水森林設計師林泓森、賴志祥為例,原為專業翻譯的他們,加入該網站後,因每月增加三萬至四萬元營收,便轉為專職設計師,對Pinkoi支持度自然較高。

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就評論,國內網站多追求短期獲利,台灣第一個去做生態系(Ecosystem)的,就是Pinkoi。

客戶明明要的是一棵樹,他們卻為客戶蓋了一座森林。

Pinkoi做這麼多,只為了最初的承諾:「有一個人想要,我們就賣。」

它的「刁鑽」客戶們,也沒辜負 Pinkoi。Pinkoi目前的顧客回購率高達七成,數字高於PChome與雅虎奇摩。即便,這些「打底」性的投資,導致Pinkoi至今每年仍虧損約數百萬元,但投資過日本最大手機遊戲公司Gree、KKBOX的日本一線創投IVP、心元資本入駐資金還是搶著埋單,近期還傳出美國重量級創投也在洽談。

鄭博仁說:「讓再孤單的顧客、設計師,都能彼此能找到對方,這就是好幾個billion(十億美元)的生意!」

「以後,不能再像大商城,用大量『已完成』的商品,要顧客勉強接受,」資策會MIC產業顧問王義智觀察,Pinkoi堅持原創、不追求規模經濟,讓設計師、平台、顧客形成金三角:經由平台,即使再刁鑽的顧客需求,都能傳達到設計師耳裡,只有一個商品也能為其量身訂做,「這,才是對小眾溝通最有效的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78

小頭家》滿足愛美天性 讓女人一年掏二千萬 七年級大男生 創光療美甲DIY紅到美日

2015-06-08  TWM


撰文•黃玉景

王子綱和呂祥禎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好哥們,三年前創立台灣第一家居家光療美甲品牌,連日、中、美、星馬都買得到,成了第一個進軍國際美甲市場的台灣品牌,年營收二千萬元,兩個大男生怎麼會投入美甲產業呢?

傳統指甲油容易日久掉漆,光療指甲油則是愛美女性的救星,它的成分添加了凝膠,塗在指甲上可以維持更久,光澤度飽和,廣受市場喜愛。

然而,光療指甲油的程序複雜,得先上平衡液,再上底層膠、還有光療指甲油和封層膠,最後用LED燈的光療機快乾等繁複的手續,女性多半尋求專業美甲師,一次美甲消費從一千兩百元起跳,往往得花上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雙美美的手。

仿咖啡膠囊機模式,自創美甲品牌「有沒有可能在家自己上光療指甲油呢?」王子綱和呂祥禎提出假想。

就像是咖啡膠囊機與咖啡膠囊的消費模式,他們打造居家光療品牌ME&WE也是如此:賣一台光療機以及季節性推出的新色光療指甲油,平均單筆消費包 含指甲油和光療機大約三千到五千元不等,女性可以買回家,自己在家做光療指甲,第一次購買後,未來視需要添購指甲油即可,非常方便划算。

兩個大男生接觸美甲市場,是一個意外。王子綱是廣春成建設董事長王鼎然的兒子,從小在家人期許下念電子工程系,在代工廠上班時,偶然接觸到裝置LED燈的 光療指甲機,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到社群媒體,竟引發女性朋友熱烈回響:「好想要自己在家做。」「這個現在很夯耶。」留言一大串,頓時他嗅到商機,找來大學同 學呂祥禎一起研究市場。

花了一年時間,他們發現:「居家光療簡直是藍海市場。」原來,據國際美甲雜誌《Nail Magazine》統計,二○一三年全球兩大美甲市場的美、日規模就逾一百億美元(約三千億元新台幣)。

這塊大餅中,台灣的居家光療指甲都是進口貨,且只占了整體美甲市場的十分之一,潛力無限,呂祥禎分析:「台灣自創光療品牌的好處是,在亞洲美甲市場上,台 灣的形象其實僅次於日韓,進軍國際是很好的利基點。」認定市場的潛力,兩人決定向王子綱的父親王鼎然提案,卻被狠狠地拒絕。「我告訴我爸,就算你不讓我 做,我還是會去做。」王子綱堅定的態度軟化了父親,抱著父親資助的五百萬元,開始創業的第一步。

第一年,五百萬元很快在行銷和研發上燒光,為了拓展網路外的通路,他們一家家地向美甲工作室、美材行、百貨公司敲門,卻處處碰壁,連送產品給美甲師使用還被拒絕,「當時瞪著一箱箱幾百萬只的光療指甲油,心情盪到谷底,心想:到底要不要放棄。」王子綱回憶。

營造尊榮感,打進誠品、日本雅芳終於,一次刊登在少女雜誌的形象廣告上,被誠品看見,打開進駐百貨通路的門,進駐松菸誠品,繽紛浪漫的店頭形象、不時舉辦 DIY光療教學,讓過去只有專業美甲師才買得到的產品,也得以接觸消費者,「把美甲市場的餅做大,有助於推動整體市場。」經銷日本美甲品牌Nail Labo的凱登美甲負責人吳鴻捷指出。

「ME&WE的單價不便宜,如果消費者看到我們用這個品牌,會覺得備受尊榮。」TNA(國際美甲競賽)評審陳欣渝評論,「他們的凝膠不含傷肝傷腎 的溶劑,上膠後照射LED燈也不會縮膠。」由於產品好用,不少外國經銷代理來到松菸誠品就提出經銷邀請,因此獲得日本雅芳上架的機會;六月底,還將進駐中 國四川藍天百腦匯;接著,更準備進軍美國、巴西等地。

回顧過去三年,王子綱說:「創業當時很年輕,不懂品牌、公司營運管理,也沒什麼人脈,如果再多懂一些,我可能就不會創業了。」話雖如此,但是獲得父親的肯定,一路上苦澀的淚水也甜美了,一切辛苦還是值得的。

ME&WE

創業者:王子綱(1981年生)、呂祥禎(1979年生)

初期資本:500萬元

行業:美甲業

特色:DIY光療指甲組合成績:2014年營收2000萬元

創業日記:

2011.02 光療為何只能給美甲師做?有沒有可能突破DIY居家光療?

2012.10 一年了,網路正式開賣,好像懷胎十個月生下寶寶,ME&WE是我的第一個小孩。

2013.03 第一次參加台灣美容展,真是太神了,沒有一家產品像我們的人潮一樣蜂擁,覺得欣喜。

2013.12 今天再度突破業界先例,要在松菸誠品設櫃了。帶著誠品的背書和肯定,不能驕傲,要步步為營。

2014.12 ME&WE在日本雅芳通路上架了,業界第一個正式進軍日本市場的台灣品牌,是台灣的驕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47

滴滴快的不能滿足阿里野心,又投了做共享巴士的接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191.html

滴滴快的不能滿足阿里野心,又投了做共享巴士的接我

一財網 趙陳婷 2015-09-09 17:15:00

接我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輝認為阿里巴巴決定再度投資這一市場更多是考慮資本的目的,但我們比較在乎的是阿里巴巴帶來的技術資源支撐和數據資源。

在滴滴快的已經進入的共享巴士市場,作為滴滴快的投資方之一的阿里巴巴投資了另一家做垂直共享巴士的創業公司。

9月9日,接我科技宣布獲得阿里巴巴投資的Pre-A輪融資,但具體的投資金額並沒有對外公布。

對於阿里巴巴在快的之後再度投資移動出行市場,接我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輝認為阿里巴巴決定再度投資這一市場更多是考慮資本的目的,但我們比較在乎的是阿里巴巴帶來的技術資源支撐和數據資源。

公開信息顯示,接我科技的共享巴士業務現在主要有連接工作聚集區和住宅聚集區的上下班“通勤車”以及地鐵站5公里內的“擺渡車”。

按照接我科技方面公布的數據,目前公司在北京的線路總里程超過2000公里,達到北京地鐵線路里程的5倍,每天解決1萬人次的出行需求,占據行業將近80%的市場份額。

但作為共享巴士細分領域參與者的接我科技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如何面對滴滴的競爭者。

而這背後,擅長“攪局”的滴滴快的已經在今年7月份把試運行了3個多月的巴士業務滴滴巴士推到公眾面前。這個2015年4月13日開始試運行的項目此前一直被叫做“直達班車”,直到7月16日才將全部業務轉移到“滴滴巴士”公眾號。

在車輛方面,滴滴巴士主要與旅遊公司和租賃企業合作,結合線下閑置大巴資源進行數據匹配,搭建平臺完成用戶找車需求。而大巴車的通常做法是,周一到周五用於上班族的上下班定制,周末接待遊客,服務景區。以北京為例,車輛主要以京B牌照為主。

對此,劉輝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接我目前在北京的巴士線路和滴滴巴士有將近30%的重合率。

也許滴滴快的方面並不願意直接承認,但補貼、免費的確是拓展新業務最為有效的打法。

按照滴滴快的方面公布的信息,7月16日開始的上線首周滴滴巴士推出“1分錢”體驗活動,屆時所有用戶在未來一周內只需花費1分錢即可乘坐。而按照正常的價格標準,目前滴滴巴士整體價格在7元到13元不等。

“在(與滴滴巴士)重合的線路,要不拼價格,要不拼服務,要不拼用戶獲取成本,特別是在滴滴搞低價的線路。”在劉輝看來,這個市場不是能用燒錢燒出來的,必須要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戶群。

雖然在共享巴士市場,與接我科技產生直接競爭關系的是滴滴巴士、考拉巴士。但劉輝認為未來接我的競爭場景是美團而不是滴滴。“滴滴核心框架解決的是出行中一個人和一輛車的需求,而共享巴士要解決的是一群人同樣存在的需求。滴滴目標是在巴士市場會做出最大規模的上下班巴士市場覆蓋,而我們是要把每一個大巴的可能性都做完。”

有統計數據顯示,商務專車的日出行需求量為150萬~250萬,出租車的日出行需求量為3000萬~5000萬,拼車則為1000萬~2000萬,公交車日需求量最龐大為2.2億。

對此,有業內預計,定制大巴市場潛在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但相比單純車票的收入,更值得期待的是隨著上座率提高、客流量增大,車載廣告、車上售貨、客戶端衍生服務等都可以成為盈利點。

“現在做公交車的人,至少有30%的人願意走下來坐到共享巴士上。”劉輝解釋道。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61

共享經濟五法則:不只滿足需求,更要讓人渴望


2015-10-05  TCW

今年七月,美國共享經濟家政服務鼻祖Homejoy宣布結束營業,為新興崛起的共享經濟趨勢,敲響一記警鐘。共享經濟創業潮方興未艾的中國,更有媒體天天在網路上更新「死亡名單」,讓人擔憂,是否第一波共享經濟的泡沫即將被戳破?

「其實早就泡沫化囉!」矽谷、舊金山知名的種子基金500 Startups合夥人Marvin Liao分析,過去一、兩年,熱錢瘋投共享經濟,許多商業模式不佳的企業也能輕易拿到第一輪種子基金,如今這些公司有些已經拿不到第二輪創投資金,準備要一家家倒閉。

「共享經濟是個硬趨勢(hard trend),但投資這類新創公司的資金正在減少,」他口中的硬趨勢,指的是無論人們喜歡或不喜歡,都將會發生的趨勢。共享經濟甚至不因泡沫消退,發展態勢已更明確。

《商業周刊》訪問舊金山及兩岸三地的創投與共享經濟業者,剖析Homejoy這場四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三億元)的教訓之後,歸納出避免共享經濟失敗的五大法則。

光解決需求還不夠!須找出讓人「非你不可」的渴望

同樣是解決一般人的日常需求,為什麼Uber或Airbnb的市值能破百億美元,但Homejoy卻黯然倒閉?長期觀察新創企業的AppWorks共同創辦人詹益鑑認為,是否讓人「渴望」,是其中的差異。

「服務推出的早期,一定要讓人渴望,而不只是解決需求,因為需求早就被滿足了。」詹益鑑認為,共享經濟的平台,如果只做到媒合,則獨特性不足,要有足夠的誘因讓人去使用,甚至主動為你宣傳、推廣,得讓消費者「渴望」該服務。

當一般人聯想到Uber的時候,可能是車內空間比計程車更乾淨、叫車方便等,甚至是帶點尊榮感的乘車體驗;當你要出遊時,選擇在Airbnb上找民宿,而非訂一般的旅館,可能是想住在當地人家,融入在地生活與文化,或體驗如同裝潢雜誌中的美好家居生活。

但反觀Homejoy提供的居家清潔服務,與市場上現有的家事幫傭無法有明顯的差異化,因此缺乏理由,讓消費者非得透過該平台獲取家事服務不可。

「要創造出渴望的需求,創建更多場景,(才能)讓原來已經供過於求的閒置資源被調動出來,滿足更多需求。」研究創新商業模式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策略學副教授陳威如分析。

最重要的是供給方!非傳統雇傭,提供服務者可隨時走人

當你每次使用叫車軟體,卻都叫不到車;或每次使用送餐App,結果都因人手不足得等上兩個小時,你還會使用該項服務嗎?

「一定要讓服務供給者賺到錢,不然,久了他們就不願意在你這平台上提供服務。」於香港起家、共享經濟式機車快遞Gogovan的台灣區總經理許文忠認為,經營共享經濟式的公司,搞定供給,比一般公司還更重要。

因為,共享經濟的服務提供者,多半為兼差,賺的是「第二份薪水」,這群人比一般雇傭關係下的員工更有彈性、更有選擇,要是平台無法讓服務提供者賺到錢,或「奧客」太多,他們隨時可以走人。

「例如有些客人比較苛刻,這種案子通常就沒快遞員要接,我們得多給一點補貼。」許文忠分享,為了留住服務提供者,除了補貼,也得為他們開拓客源。就像Uber會提供搭乘優惠給乘客,目的其實是為了留住服務提供者。

Homejoy過去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給予服務提供者的薪資,低於市場行情。因此,也只能請到素質不佳的家事幫手,提供劣質服務,在「體驗為王」的共享經濟中,自然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引發勞資糾紛。

特別需要口袋深!供需都得補貼,擴張過快撐不久

任何創業,都需要本錢,但為什麼成本控管對共享經濟而言更重要呢?因為共享經濟初期,往往得靠著對供給與需求雙方的補貼,建立用戶群與知名度,是一場建立供需雙方媒合的平台戰爭。

「本要夠大,不管是錢夠多,或是使用人數夠多。因為你要同時處理供給跟需求兩端,蠟燭如果是兩頭燒,一定是燒超快。你要讓人,不管是供給者或消費者,忠誠於你的平台,一定要給額外的好處。」詹益鑑分析。

以去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Uber為例,代客停車服務的「呼叫阿福」共同創辦人余致緯表示,中國許多Uber司機近兩、三個月的收入,都比台灣的上班族 好,靠著補貼,月入新台幣十萬元不是問題,「這個產業有很多先天限制,要有足夠的金錢補貼,或其他獎勵,讓供給需求雙方長久存在平台上。」

Homejoy失敗的原因之一,便是因擴張太快、營運資本殆盡。因此,如果對資本市場的運作不熟悉,沒有管道跟創投募資打交道的話,或沒辦法有效的撙節成本,或許共享經濟不是你適合進行的創業。

別讓人只消費一次!最怕私下接案,平台須有高價值

如果有一個阿姨,每週透過線上平台媒合,來你家打掃,你會一直付出較高的費用,讓平台抽成,還是從此以後跳過平台,直接跟阿姨約好下一次打掃的時間,你付出的費用比較少,而且阿姨反而賺更多?

這個被跳過的平台,正是Homejoy。

「這是忠誠度的問題。我跟你借電鑽,或跟別人借電鑽,對我來說沒有特別性,就像Uber也沒希望你一直搭同一台車。平台最怕的,就是你自己私下接觸。」余致緯表示。

詹益鑑也認為共享經濟,應該避免從事高信任門檻的服務,像是居家清潔或家教等等,因信任感很高後,容易跳過平台,使用者以及服務供給者,會直接變成長期依存的關係。

最理想的狀況,是讓供給與需求雙方,都對平台產生高黏著度。陳威如表示,如果供給與需求雙方,每次的交易成本是高的,例如民宿找客人、客人找民宿,才能彰顯出平台的價值。

用標準化精準媒合!須提供評價,才能媒合「對的人」

媒合,是共享經濟服務的靈魂。例如Uber幫你找到就近的司機,Airbnb替你找到旅途中理想的住宿。但如何才能做到精準媒合呢?陳威如認為,關鍵在於服務要可標準化、且可公平的被評價。

「像是Uber,它的服務是把你從A點載到B點,這是服務裡面最容易標準化的一種。」陳威如認為,反之,像居家清潔,便是很難標準化,且好壞難客觀評量的 一種服務。「同一個家政阿姨,有的媽媽覺得她好,有的覺得她壞,這中間是有『Kimochi』(日文情緒之意)的,就不容易標準化,也更不容易衡量評 價。」當服務難以標準化與評價,就很難切合使用者需求,為雙方媒合服務。

【延伸閱讀】為何有人靠共享經濟勝出,有人卻賺不到錢?

法則一:服務不能只是解決需求,得讓人渴望●出租電鑽等工具:Neighborrow*5年前至今,網站已無獲利*敗:買仍比租借方便,誘因不足

●做二手衣交換:Twice*今年7月起將服務移轉給eBay*敗:服務與現有拍賣網站重疊

法則二:建立共享名號,搞定供給服務比需求更重要●中國版清潔工媒合:身邊家政*去年6月關閉*敗:缺乏穩定服務人力

法則三:搞定供給、再創需求,資金「蠟燭兩頭燒」是必經之路●做到府美髮:時尚貓*今年1月倒閉*敗:使用頻率不高(月剪1次髮)資本很快就燒光

法則四:讓人愛上你的平台,而非愛上服務供給者●媒合一對一家教師生:老師來了*今年9月停止營運*敗:只能做到一次性媒合

法則五:服務要可標準化、可評價,才能媒合「對的人」●賣生鮮半成品:砧板先生*今年3月停業*敗:中菜備料複雜,難標準化

●做清潔工媒合:Homejoy*今年7月底關閉*敗:法則1到5都沒做到,未能跟現有清潔服務區隔,更給低薪、搞不定供給,引發勞資糾紛,即使募到4,000萬美元,最終仍倒閉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71

台灣出擊》搶金融業生意變容易,38兆商機重分配 滿足用錢痛點 你也能變銀行大亨

2015-12-28  TCW

科技改變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金融服務不再是銀行的專利,台灣也將加入這場由科技帶動的劇烈金融革命。

在倫敦,金融科技搶食原有銀行業務,支付、借貸、投資管道不再為銀行所獨占。但台灣銀行法限制非金融業者投入銀行業務,許多國外的創新模式無法在台營運。

然而,這樣的情況,從今年開始已經改變了,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腳步,隨著法規的鬆綁,正快速的邁開。

金管會今年立志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把二○一五年定義為金融科技元年,立法、修法開放非金融業者加入戰場。

純網路銀行,金管會下一步開放目標

「這波金融科技是金融民主化,」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接受專訪時說,「大家都有機會,我們只要準備好,就能抓住機會。」

搶攻金融服務這塊大餅的門檻大幅降低。今年以前,只有銀行能做支付的服務,你必須擁有億百億的資本額來開一家銀行。但今年一月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後,一家 公司只須五億元就能經營電子支付、儲值,如果只做代收代付,規定資本額更降低到一億,更多人能在這規模高達八百九十億元的行動支付市場裡競爭。

四月時金管會開放股權的群眾募資,無實體分行的純網路銀行,也是未來金管會擬開放的項目,曾銘宗表示,以LendingClub、Zopa為代表的P2P借貸,只要「時機成熟」,也不無開放之可能。

面對侵蝕業務的金融科技,銀行和保險公司也開始加速數位轉型,而這給非金融業者的,是更多的參與機會。

「新創可以跟金融機構合起來做事情,一個出錢,一個出技術,」則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陳沖說。例如銀行要做精準行銷需要的大數據分析,或讓保險業保費個人化的物聯網技術,甚至生物科技產業也能加入,在生物辨識領域大展身手。

金管會已開放銀行一○○%投資金融科技公司,鼓勵雙方的合作關係,十二月金管會已同意玉山銀行持股資訊系統公司金財通至超過六成,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 合作開了第一槍。台灣金融科技正起步,代表的是還有很多的市場空缺。觀察歐美金融科技成功的發展路程能發現,非金融業者如何找到市場、占得先機的關鍵在於 解決人的需求。

「金融科技絕對是機會,」玉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處數位長李正國說,「就看你平常有沒有去發掘顧客的痛點,看到哪些

服務是顧客覺得不夠的。」Lending Club執行長拉普朗契(Renaud Laplanche)看到借款人需要更高利率的需求,而不是以不到一%的利率借錢給銀行,全球最大、市場估值逾十億美元的P 2 P貸款平台因而產生。首個群眾股權募資平台Growdcube的誕生,也是由於創辦人看見新創對資金的需求。

成功秘訣:看到消費者生活需求

需求不僅是金融需求,更多的是生活需求.「現在看到的金融科技,很多是把生活種種元素連在一起形成商業模武,」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說。例 如,吃飯占了人的生活很大的一部分,中信銀跟餐廳系統iChef合作,讓消費者能用平板電腦刷卡付餐,就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的金融服務,周郭傑說。

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落後,電子支付僅占消費支出的二六%,剩下七四%的商機,掌握在創造消費者對電子支付有需求的人手上。曾銘宗說,金管會目標兩年後, 讓電子支付占消費支出比率超過五成。當科技打破保護著金融業的高牆,任何看見需求的人都可以搶占誘人的金融服務市場,在還是金融科技處女地的台灣,有更多 的新機會等著被發掘。

撰文者陳彥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199

敢捨棄暢銷車款 速霸陸翻身獲利王 不以日本市場為滿足 要做全球都能賣的車

2016-01-18  TWM

富士重工業的汽車品牌速霸陸(SUBARU)雖然銷售量只排名日本第八,獲利能力卻是全球最強。八年前,該公司改變原本集中「小型車」的經營策略,改為重視休旅車,而且把重點從日本栘到北美,如今大豐收。

現在獲利能力最高的汽車製造商是哪一家?很多人以為是全球銷售千萬輛、淨利破兩兆日圓的豐田,但其實是富士重工業,品牌名是速霸陸(SUBARU)。

該公司一五年度全球銷售估計為九十五萬輛,是日本八家轎車廠商中最少的,但一四年度的營業利益卻有四二三0億日圓(約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這已是日產或 本田的七成了,它的銷量卻只有這兩家公司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已。令人驚訝的是,達九.一%的稅後淨利率,在全球的汽車業界也堪稱數一數二。連富士重工 業社長吉永泰之也說,「這數字很特殊」。

改做大車搶攻北美市場

十年前,該公司面對的可是完全迴異的景象。二000年代中期,其他競爭者的銷量與業績不斷成長,該公司卻持續低迷。0五年,該公司首度裁員,也接受了豐田出資(比率是八.七%,現為一六.五%)。產能過剩的美國工廠,還接豐田的訂單來彌補。

反轉的攻勢在0七年展開,富士重工業大幅修正之前的策略,把經營資源集中在北美市場。當時該公司的最大市場是日本,北美只是第二大。速霸陸車子的特點在於 水平對臥武引擎以及四輪驅動,在雪地等路況差的地方照樣能行駛自如。因此當年在北美市占率雖只有一%,但在這種降雪的地區有一定的存在感。

為集中在北美發展,雖然在日本營收有六成以上都靠利潤薄的小型房車,但因為市場局限在日本,該公司仍決定結束這種小型房車的開發與生產。這等於捨棄「原點」,因為該公司的汽車事業,正是始自「速霸陸三六0」這款迷你車。

「以我們的規模來說,與其把開發資源分配到小型房車上,還不如投注於全球能賣的車款上。這不是什麼勇氣或決斷,只要理性地考量過,捨棄是唯一的路。」吉永說。

接下來新車的開發完全針對北美市場需求,從車子的尺寸和設計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富士重工業把招牌車款Legacy與休旅車Forester加大一號,公司也做好了大車在道路狹窄的日本會賣不好的心理準備。

富士重工業在北美也改變宣傳策略。過去強調的是狂熱粉絲喜愛的性能,後來政為強調開速霸陸去露營等戶外活動的情境。加上原本就擅長的安全性,主打「安心又開心」。

安全、環保都符合高規格

金融海嘯後,美國市場很低迷,但或許是新的宣傳奏效,速霸陸在當地的銷售較前年成長。只是由於日本銷售下滑,0八與0九年度整體來看還是虧損;但北美銷量穩健增加,工廠的開工率也改善了。

一二年底,安倍經濟學推動日圓貶值。對多半出口到北美的富士重工業來說,只要日圓兌美元匯率貶一日圓,就能增加約一百億日圓營收。那時速霸陸人氣高漲,年產能八十多萬輛,就算加班,把開工率拉到二0%,依然無法滿足以北美為中心的全球需求。

由於速霸陸規模小,車款偏向休旅車,人氣若能維持倒是還好,若其中一款不暢銷,銷量馬上會縮水。但因美國的供需落差已大到不容忽視,富士重工業仍決定擴大 產能,把原本預計在二0年度前才要實現的計畫,提前到一六年底,也就是將美國工廠的二十萬輛產能,提高到近四十萬輛。

問題在於,一五年美國汽車銷量創有史以來最高,美國景氣穩健、利率超低、汽油超便宜等環境因素,可以說市場不可能更好了;換句話說,市場的成長餘地正在減少。

想維持並擴大目前的人氣,就要多磨練自己擅長的安全技術。在美國的安全評鑑中,速霸陸所有車款得分都是最頂級的。「具體手法不能透露,但在下一代車身平台中,我們的安全性能還是維持在頂級。」技術本部長武藤直人說。

還有一個關卡是環保。美國在這方面的規範趨嚴,對美國市場依存度高,就必須因應。「研發費用可能得提升到一千億日圓,我們已做好獲利率下滑的心理準備。」吉永說。

吉永的座右銘是「莫妄想」,意思是不拘泥於成功或失敗,做現在該做的。該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踏實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譯者 · 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13

女王 為伴侶付出 是最大滿足 我的幸福時刻 暢銷作家從公主變好老婆

2016-02-08  TCW

女王暢銷書作家女王坦承以前談戀愛是以「大仁哥」標準,任性要求對方; 現在,她最享受的卻是燒一桌熱騰騰的飯菜等老公下班,為他按摩紓壓。經過婚姻試煉,她最終體認到,付出才是幸福。

以前,偶像劇看太多,常不自覺用大仁哥的標準檢視對方,總希望對方能付出更多心力在我身上,比如累的時候幫我按摩啊,做一些比較任性的要求。吵架了也是甩門就走,我是不低頭的,反正大不了分手。

婚後,這些不切實際的愛情幻想,都被我拋在腦後,吵架也會想,甩門出去以後怎麼辦?怎麼跟爸媽交代?一起住的房子誰要搬出去?婚姻不是兒戲,就試著磨合溝通,現在生氣,我都盡量忍住不要回話,避免爭端一觸即發。

如果是以前,可能會覺得忍讓是很委屈的事,但婚後,對他的付出都讓我有幸福感,這和單身時把對方單向的付出當作幸福,完全不一樣。其實所有付出對方都有感覺;一次、兩次,他感受到我的退讓,會主動在其他方面回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比如說我們以前都沒在做家事,但我現在會為他煮飯,他看了,一聲不吭就主動洗碗、拖地;我看了心裡也感動,結果現在他下班,都是我在幫他按摩,和婚前的期待根本相反嘛。

維繫幸福,是能帶動對方成長燒好一桌菜,等老公回家,期待他吃下去的滿足表情,其實是我婚後最幸福的時刻。我以前從來沒上過菜市場,剛開始學煮菜,還傻傻上超市買菜,後來才知道菜市場是王道,便宜又新鮮。

婚後對財務規畫也不同,婚前花錢不手軟,現在偶爾想買些奢侈品,老公都會委婉勸退,但如果我買廚具,他就開心地稱讚我,我們還計畫生小孩,現在就得精算奶粉錢。

老公職務和財務相關,他是個「計畫控」,連出遊都要做Excel報表。個性耿直的他,常常指出我的缺失與盲點,例如偶爾網路遇到酸民攻擊,我想反擊,他都會勸我,「謙卑謙卑再謙卑。」忍一時風平浪靜。的確按照他說的冷處理,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風波。

遇到他,我改變很多,待人處事更成熟,才意識到維繫一段幸福關係的前提是彼此都能帶動對方成長,而正直的品格是關鍵,有品格才能建立信任,讓付出更心甘情願,進一步滋養愛情。

女王(本名陳怡利)

出生:1979年

現職:部落格作家

經歷:香緹卡化妝品企畫公關、

新光三越百貨行銷企畫

學歷: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著作:《我是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我是女王2——那些壞男人教我的事》、《女王i曼谷》、《相信你值得幸福》等撰文 / 口述•女王 整理•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