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出擊》搶金融業生意變容易,38兆商機重分配 滿足用錢痛點 你也能變銀行大亨

2015-12-28  TCW

科技改變傳統金融的遊戲規則,金融服務不再是銀行的專利,台灣也將加入這場由科技帶動的劇烈金融革命。

在倫敦,金融科技搶食原有銀行業務,支付、借貸、投資管道不再為銀行所獨占。但台灣銀行法限制非金融業者投入銀行業務,許多國外的創新模式無法在台營運。

然而,這樣的情況,從今年開始已經改變了,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的腳步,隨著法規的鬆綁,正快速的邁開。

金管會今年立志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把二○一五年定義為金融科技元年,立法、修法開放非金融業者加入戰場。

純網路銀行,金管會下一步開放目標

「這波金融科技是金融民主化,」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接受專訪時說,「大家都有機會,我們只要準備好,就能抓住機會。」

搶攻金融服務這塊大餅的門檻大幅降低。今年以前,只有銀行能做支付的服務,你必須擁有億百億的資本額來開一家銀行。但今年一月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後,一家 公司只須五億元就能經營電子支付、儲值,如果只做代收代付,規定資本額更降低到一億,更多人能在這規模高達八百九十億元的行動支付市場裡競爭。

四月時金管會開放股權的群眾募資,無實體分行的純網路銀行,也是未來金管會擬開放的項目,曾銘宗表示,以LendingClub、Zopa為代表的P2P借貸,只要「時機成熟」,也不無開放之可能。

面對侵蝕業務的金融科技,銀行和保險公司也開始加速數位轉型,而這給非金融業者的,是更多的參與機會。

「新創可以跟金融機構合起來做事情,一個出錢,一個出技術,」則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陳沖說。例如銀行要做精準行銷需要的大數據分析,或讓保險業保費個人化的物聯網技術,甚至生物科技產業也能加入,在生物辨識領域大展身手。

金管會已開放銀行一○○%投資金融科技公司,鼓勵雙方的合作關係,十二月金管會已同意玉山銀行持股資訊系統公司金財通至超過六成,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的 合作開了第一槍。台灣金融科技正起步,代表的是還有很多的市場空缺。觀察歐美金融科技成功的發展路程能發現,非金融業者如何找到市場、占得先機的關鍵在於 解決人的需求。

「金融科技絕對是機會,」玉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處數位長李正國說,「就看你平常有沒有去發掘顧客的痛點,看到哪些

服務是顧客覺得不夠的。」Lending Club執行長拉普朗契(Renaud Laplanche)看到借款人需要更高利率的需求,而不是以不到一%的利率借錢給銀行,全球最大、市場估值逾十億美元的P 2 P貸款平台因而產生。首個群眾股權募資平台Growdcube的誕生,也是由於創辦人看見新創對資金的需求。

成功秘訣:看到消費者生活需求

需求不僅是金融需求,更多的是生活需求.「現在看到的金融科技,很多是把生活種種元素連在一起形成商業模武,」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周郭傑說。例 如,吃飯占了人的生活很大的一部分,中信銀跟餐廳系統iChef合作,讓消費者能用平板電腦刷卡付餐,就是以生活為出發點的金融服務,周郭傑說。

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落後,電子支付僅占消費支出的二六%,剩下七四%的商機,掌握在創造消費者對電子支付有需求的人手上。曾銘宗說,金管會目標兩年後, 讓電子支付占消費支出比率超過五成。當科技打破保護著金融業的高牆,任何看見需求的人都可以搶占誘人的金融服務市場,在還是金融科技處女地的台灣,有更多 的新機會等著被發掘。

撰文者陳彥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1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