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殺牛又殺熊 左丁山

2011-10-28  AD

涂國彬婚宴之夜,左丁山與股評名家鄭家驊講股市走勢,實在難以預測,暴升暴跌,買乜股都死,散戶可以沽空,但 難度甚高,而沽空被挾倉,死得仲慘。家驊話最近佢睇股市交易數據,偶有心得,就係牛熊證街貨聚在一邊嘅話,大市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譬如眾人睇淡,羣起買熊 證,於是熊證街貨遠多於牛證街貨,此事一旦發生,大市就會暴升,令大量熊證強制收回(俗稱打靶),相反地,若大量牛證街貨出現,大市就會大跌,大舉屠牛。 家驊話連日來,每次都係咁,唔通真係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一個星期之後(十月二十三日)蘋果財經版以大篇幅報導「破解牛熊證三大陷阱」,談及「牛 熊證街貨量與恒指成反比」,談及相反理論之準繩,連發行商也嘖嘖稱奇,既然咁準,究竟原因何在?左丁山唔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仙士教授,唔識得從眾多數據 之中,找出「因果」關係,難以作答,不少人用圖表顯示兩三種數據走勢,走勢同時向上,或同時向下,或一種向上,二種向下,於是得出呢三種數據有「正相 關」、「負相關」嘅結論,但「相關」( correlation)並不等於「因果」( causality),如果從陰謀論出發,咬定「大戶」、「莊家」睇定嚟食,熊證多就殺熊,牛證多就殺牛嘅話,答案好容易搵到,但港股指數因受國企股股價 影響,本地「大戶」、「莊家」並無指揮恒指大權,恒指往往受隔夜美股,當日滬深股嘅走勢帶動,換言之,往往外圍升港股升,外圍跌港股跌,輪不到「本地大 戶」憑殺牛殺熊之主觀意願將恒指舞上舞落。事實上,近幾個月全球股市備受歐洲債務危機主導,歐洲消息日日不同,大戶即使消息比我哋靈通,亦唔見得佔咗好大 優勢,否則嘅話,對冲基金 Perry Capital駛乜在香港扯白旗投降,執笠關門而去?美國沽神保爾森駛乜輸到面青?其實今年大部份投資者都唔敢買入股票,最多只係「有嘅不賣,新嘅不 買」,平日就一於乾炒恒指期貨與牛熊證,賭大市上落而已,故此現貨市場成交甚少。德國堅持要希臘債券持有人四折收數,歐洲金融機構會蒙受大損失必想盡辦法 集資,此乃利淡消息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37

殺牛倒奶非正常,中國乳品行業將走向何方?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79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1 14:42 編輯

殺牛倒奶非正常,中國乳品行業將走向何方?
作者:金鳳,姚彥君
提示:

近期,原奶價格持續下行,媒體報道部門地區開始出現殺牛倒奶現象,在這個時點上如何看待原奶價格未來走勢?對於上下遊有何影響?中國乳品行業將走向何方?我們在此篇報告里進行詳細闡述。

有別於大眾的認識:

1、預計2015年全球原奶價格保持低位,2015Q3後可能進入上漲通道,但上升幅度有限。根據原奶價格波動周期來看,預計在2015年Q3以後可能進入上漲通道。但由於歐盟牛奶配額制在2015年取消,如果奶價上升,歐盟的供給量有望增加,從而壓制原奶價格的上漲,不考慮有大規模疫情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預計全球原奶價格上漲幅度有限。中國原奶價格與全球奶價聯動性增強,預計走勢與全球奶價接近,波動區間在3.5元-4.5元/公斤之間。

2、對於國內下遊企業的影響:15年有望享受成本紅利,下遊企業調控成本能力增強,盈利波動相對穩定。目前國內下遊乳品行業競爭格局已經穩定,兩大龍頭企業伊利、蒙牛構建起較深的品牌、渠道壁壘,終端零售產品價格掌控能力較強,同時可利用庫存對生產成本進行調節,並且已逐步加大了國際奶源布局,近幾年毛利率持續提升,預計2015年繼續享受低成本優勢,預計伊利、蒙牛等龍頭企業利潤提升大於收入增長。

3、對於國內上遊養殖的影響:15年陣痛後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長期來看促使行業向效率提升的良性方向發展。從2008年以後,國內奶牛養殖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散戶退出的速度加快,目前國內奶牛養殖的集中度已經大大提高。本次奶價下跌承壓最大的預計是實力薄弱的小型牧場和散戶,預計國內2015年仍將是原奶價格承壓的一年,陣痛後國內上遊養殖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4、我們認為,對於整個乳品行業產業鏈,由於原奶價格短期仍然承壓,上遊企業2015年的業績仍然不容樂觀,可關註2015年下半年是否出現改善;對於下遊企業,2015年將繼續享受成本下降的紅利,雖然終端的促銷有可能會增加,但是整體利潤仍然會高於收入,看好伊利、蒙牛等龍頭乳企2015年業績較高增長,維持伊利股份“買入”評級。

1.計預計2015年原奶價格保持低位,下半年到16年可能上漲,但上升幅度有限

1.1全球原奶供給分析及價格預判

原奶的價格受奶牛養殖量、下遊需求量、原料成本、疫病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奶價有波動周期,從歷史數據來看,18-22個月為一個波動周期:

從全球的原奶供給格局來看,產量最大的為歐盟、美國、中國、俄羅斯、新西蘭等地(見圖3),歐盟等國主要是自己需求為主,從全球貿易來看,貿易量占比最高的新西蘭、歐盟、美國等國(見圖4)。

本輪全球原奶價格下跌起始於 2014 年初,主要原因是新西蘭增產、歐盟配額放開預期等因素影響:

由於14年以來原奶價格下降,逼近原奶成本線,參考原奶價格波動周期(18-22在個月),預計在2015年Q3以後可能進入上漲通道。近期新西蘭開始頻頻爆出奶農退出等新聞,去產能的信號明顯。
我們判斷全球奶價將溫和上漲。由於2015行歐盟配額制的解禁,如果全球奶價大幅上升,歐盟的供給量有望明顯增加,從而壓制原奶價格的上漲,如果不考慮有大規模疫情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預計原奶價格上漲幅度有限。

1.2中國原奶價格與國際聯動性增強。中國原奶的供給主要由國內養殖+進口兩部分構成,近年來,由於國際奶價成本優勢顯著,國內企業也紛紛布局國際,進口在全部原奶供應中占比不斷提高,國際與國內的奶價聯動性增強。我們預計國內奶價會跟隨國際奶價走勢,時間上可能有所滯後,波動區間在3.5元-4.5元/L之間。
隨著國內外貿易的增強,進口相關政策的放松,預計國內外奶價的關聯度進一步增強,按照中新自貿協定,到2019年,中國進口新西蘭全部乳制品關稅將降為0,對中國影響最大。

2.原奶價格波動對於國內下遊企業的影響較小

2.1下遊競爭格局穩定,企業毛利率逐步提升

目前國內下遊乳品行業競爭格局已經穩定,兩大龍頭企業伊利、蒙牛構建起較深的品牌、渠道壁壘,終端產品價格掌控能力較強,同時可利用庫存對生產成本進行調節。具體表現為:在原奶價格下降時候,加大庫存儲備,終端可能加大促銷;在原奶價格上升時候,通過終端提價、產品結構優化對沖成本上漲。中國乳業仍處於消費升級進程中,從近幾年的走勢來看,龍頭企業的毛利率處於提升的過程中。

2.2國內企業已加大國外布局力度

由於國外奶牛養殖模式使其養殖成本明顯低於國內,尤其是新西蘭、澳洲等國,國內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加大國際奶源布局。奶源布局的國際化,有利於企業調節成本,同時加大食品安全質量的控制。

3.對於國內上遊企業:陣痛後集中度有望繼續提高

從2008年以後,國內奶牛養殖的集中度不斷提高,散戶退出的速度加快,客觀來說散戶“殺牛倒奶”的現象其實一直在進行中。到目前來看,國內奶牛養殖的集中度已經大大提高。本次奶價下跌承壓最大的預計是實力薄弱的小型牧場和散戶,預計國內2015年仍將是原奶價格承壓的一年,陣痛後國內上遊養殖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我們從亞洲國家乳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日本、韓國都屬於高奶價國家,日韓與中國飲食習慣接近,國內養殖也屬於高成本模式。日韓能保持原奶價格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政府對乳業有政策保護,另一方面是由於以巴氏奶為主,對鮮奶的依存度高。長期來看,我國乳業應往良性方向引導,一方面,引導居民消費習慣,但預計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另一方面,引導上、下遊企業從利益機制上加強合作,促使行業向效率提升的良性方向發展。

近期多家媒體報道“殺牛倒奶”現象,根據我們草根調研,從目前國內市場來看,屬於局部影響,主產區內蒙、東北等地相對穩定。

中國乳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上遊養殖業內受高成本困擾,外受低價進口大包粉沖擊,波動較大。政府和龍頭企業應共同努力提升中國乳業品質消費,從機制上理順產業鏈的上下遊利益分配,使其良性發展。

5.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對於整個乳品行業產業鏈,由於原奶價格仍然承壓,上遊企業2015年的業績仍然不容樂觀,可關註2015年下半年是否出現改善;對於下遊企業,2015年將繼續享受成本下降的紅利,雖然終端的促銷有可能會增加,但是整體利潤仍然會高於收入,看好伊利、蒙牛等龍頭乳企2015年業績較高增長,維持“買入”評級。

6.風險提:意外疫病爆發導致原奶價格大幅波動。



來源:申萬研究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30

進口大包粉3年來首度貴過國產 國內“倒奶殺牛”困境能否得解?

苦熬了2年多的國內原奶行業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在11月1日舉行的最新一次全球乳制品拍賣上,全脂奶粉價格大漲2成,達到3317美元/噸,這也意味著其到中國的到岸價折原奶約為3.5元/公斤,這也是31個月來,進口大包粉價格首度反超國內原奶收購價。

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主導的全球乳制品拍賣,一直是全球乳制品價格走勢的風向標,而新西蘭也是中國市場大包粉的主要出口國,此前由於國內外價格倒掛,導致廉價進口大包粉無序湧入,而這也被認為是引發中國原奶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進口大包粉終於不再“廉價”

第一財經記者在全球乳制品拍賣網站上看到,第175次拍賣結果顯示:全球乳制品交易平均價格指數上漲11.4%,平均價格為3327美元/噸,成交量27735噸,而這也是1年多來,乳制品拍賣價格首度突破3000美元。

其中最受關註的全脂奶粉中標價格環比增長19.8%,達到3317美元/噸,到中國港口的到岸價約為29700元/噸,按照1噸奶粉可還原8.5噸原奶,折合原奶價格為3.5元/公斤。而農業部最新公布的10月第四周數據顯示,國內生鮮乳平均收購價格3.44元/公斤。這也是自2014年4月份以來,進口大包粉的到岸價格首次超過中國生鮮奶收購價格。

大包粉是鮮奶噴粉制成的工業奶粉,主要用於乳品和食品企業進行再加工或生產使用。新西蘭一直是中國進口大包奶粉的主要來源地,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1-9月中國共進口奶粉49.67萬噸,同比增加9.7%,新西蘭進口量占到其中的84.2%。

2013年之前,由於進口大包粉成本高於國內原奶價格,國內企業多以國內原奶為原料。但從2013年10月起,進口大包粉的價格從5208美元/噸的高位開始回落,並在2014年快速跳水,期間最低時曾接近2000美元/噸,同期的進口大包粉的到岸價格比國產奶粉的成本要低1萬元/噸。

兩者巨大的價差,導致國內部分乳企和食品企業放棄使用國內原奶,轉而使用更便宜的進口大包粉還原生產,進而對國內原奶產業形成沖擊,國內原奶價格不斷下跌,收購平均價從4.26元/公斤跌至3.39元/公斤,部分地區收奶價格低過瓶裝礦泉水。多地出現了“倒奶殺牛”的現象,大批中小養殖戶退出。

而2016年上半年,沖擊的影響進一步從中小養殖戶擴展到國內大型原奶企業,包括現代牧業(01117.HK)、西部牧業(300106.SZ)、原生態牧業(01431.HK)等國內主要原奶上市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原奶產業陷入危機。

在苦熬了2年之後,進口大包粉的價格終於開始回升。

記者看到,從2016年7月份開始,大包粉拍賣價格開始不斷震蕩上漲,9月末和10月初的兩次拍賣價格雖然有所反複,但此後三次拍賣價格快速攀升,本次拍賣創下了年內的最大漲幅。

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輪大包粉拍賣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由於主要產奶國在供應端產能上進行控制,新西蘭從去年到今年的產奶季,減少了約10%的總產量;歐盟也實施了牛奶減產計劃。另一方面,北半球已進入冬季,部分國際貿易商囤積奶粉應對冬季奶源不足的問題,也拉高了拍賣價格。

進口大包粉不再廉價,這對於國內原奶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短時間內國內大包粉和原奶價格倒掛的局面還會持續。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進口奶粉均價為2517美元/噸,同比下降2.9%,折合原料奶2.53元/公斤,而同期國內原奶收購價為3.44元/公斤,依然要貴0.91元/公斤。

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拍賣結束後不會馬上拿到奶粉,而是有一定的滯後性。此次拍賣的大包粉預計會在明年3、4月份到貨,因此對目前的市場價格影響不大,但拍賣價格帶來一種上漲的預期,預計未來大包粉的拍賣價格整體還會保持上漲的態勢。

國內原奶危機能否得解?

在今年10月底農業部舉行的奶業發展座談會上傳出的信息顯示,國內奶業形勢已經有所好轉,國內奶業有開始複蘇的跡象。

據《中國乳業》雜誌社社長馮艷秋介紹,目前國內乳品企業積壓的非正常庫存奶粉已經基本消化完畢,國內生鮮乳收購價格也開始企穩反彈,9月份的平均收購價格為3.48元/公斤,同比上漲了2.1%,預計奶價還會繼續回暖,但解困任務依然艱巨。

宋亮告指出,目前國內生鮮乳價上漲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冬季奶牛產奶量有所減少,另一方面由於之前長期的低價運行,部分養殖戶賣牛退出,奶牛整體存欄量有一定的下降所致。

記者了解到,從7月份開始,國內奶粉進口量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下滑。9月份,由於價格的上漲,當月奶粉進口額下降了12%,但進口總量只有1.64萬噸,同比大幅減少49%,環比下降53%。1-9月份國內累計進口奶粉50萬噸,預計全年進口奶粉總量為60萬噸,而在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則被預估為70萬噸。

按照此前的操作規律,國內企業往往借助進口大包粉來平衡成本,國內奶價高,就使用進口奶粉代替,而當國內鮮奶價格便宜,就用國內鮮奶。進口大包粉價格的持續上漲,會否讓企業轉向使用國內原奶,從而緩解持續了2年已久的原奶危機。

宋亮認為,目前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這一輪國際奶價的上漲主要是由於供給端減少的結果,並不是消費端回暖帶動,因此國內奶價並不具備快速上漲的基礎,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還會緩慢回升。與此同時,目前新西蘭正進入產奶高峰期,國內原奶產業成本整體依然偏高,大包粉的市場走勢和行業複蘇情況都還有待觀察。大包粉的上漲會對國內原奶價格有拉動作用,但並不能只靠期望大包粉漲價來解決原奶危機問題,國內畜牧業還是應該堅持適度規模化發展,以中小牧場發展模式為主,應給與相應的補貼;同時提升中小規模牧場的管理水平,把成本降下來,讓奶價具有國際競爭力才是出路。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並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哦,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48

美國黃石公園笨遊客救牛變殺牛

1 : GS(14)@2016-05-21 13:13:31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隻野生初犢,被無知遊客「收留」在車尾(圖)避寒後,從此無法融入牛群,最終要人道毀滅。肇事遊客卻只被罰款110美元(858港元)了事。園方指上周一有遊客以天氣寒冷為由,將一隻獨行的初生黃牛放進車子後駕駛至停車場,園方人員及後多次嘗試將小牛送返牠被發現的地點,卻未能讓牠重新融入所屬族群。園方形容接近野生動物的行為危險,因成年野牛會為保護幼小而具有攻擊性,「更會令母牛排斥後代,影響牠們的福祉與存活」。由於小牛「落單」後不時接近人群及車輛引發危險,因此園方為牠進行安樂死。公園一向限制遊客與野生動物保持至少23米距離,更要遠離熊和狼等猛獸至少91米。人類的不智行為經常引發野牛傷人事件,去年7月密西西比州一名女子就因自拍、近距離接觸野牛而遇襲。美聯社/路透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8/196166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