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投資是比預期比想像力,不是做每股收益計算 梁宏
http://xueqiu.com/9887656769/28300577金山為什麼估值高?是因為金山有很多尚未創造利潤的項目,是因為金山目前是研發投入期,遠沒到業績爆發期。拿每股收益去衡量金山的估值是偏面的。投資是投想像空間。所以小米和雷軍的存在可以讓金山的估值上增加30%也就是100億港幣是合理的。因為小米和雷軍會給金山很多想像空間和可能。 資本市場就會給這種預期高估值。
騰訊為什麼peg這麼高?也是因為微信存在,微信目前不創造利潤。如果在只會分析每股收益的人眼裡,微信是不是分文不值了?但是微信實際上也是給了騰訊想像空間,所以騰訊的估值因為微信的存在也會增加起碼三分之一
當初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為什麼估值那麼高?也是因為預期阿里巴巴集團可能會整體上市,所以阿里巴巴估值非常高,比正常的估值起碼高1倍以上。
YY估值為什麼高?那是因為他在做100教育,這個不創造價值的項目可以給YY增加百分30以上的估值。因為他提供了很大想像空間
亞馬遜只有微利,為什麼市值高達千億美元?因為亞馬遜有想想空間
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告訴大家,資本市場是講預期的,講想像空間的。而不是每股收益計算的比拚。同樣每股收益的兩個公司市值差幾十倍上百倍都是正常的,因為市場對他們的預期不同。 請那些整天在計算eps和pe的同志們歇歇吧
梁宏
2014年3月19日
創業者的愛情是比融資還難求的奢侈品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3/153586.shtml
導讀 : 一個優秀的伴侶,能讓創業者在前進的路上更為篤定,幫助其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在內心深處連接,形成更強的能量場。
i黑馬 特約作者陳菲菲 1月3日報道
不知不覺,2015年就悄然溜走了,而在年初,我想分享一下我很少碰觸的話題:創業者的“戀愛觀”。
對於戀愛,我一直是保有敬而遠之,而又可望不可即的態度。對於創業者來說,談戀愛就像是自己成為投資人去衡量一份愛情的回報,以及這份沈甸甸的感情是否會影響自己在創業道路上的發展。當然,我不能以偏理性的角度來衡量愛情的回報,對於愛情本身更是應以感性的思維去理解,去體會。
在常態的愛情里,付出與收獲總是不盡人意,對於創業者來講,戀愛更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最近有幾篇文章談到了創業者的戀愛問題,觀點大抵是“創業者不應該買車,買房,找對象”。這些觀點戳中了多數創業者的痛點,如果把愛情看成一個創業項目,恐怕很多創業者都會說“這個我還真搞不定”。扒一扒喬布斯、馬斯克的戀愛史,也不像他們在商業上那樣著順風順水。
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P先生是我去年認識的一個互聯網前輩,是一個時常掛著微笑而又有著前瞻性的大叔。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某峰會演講,臺上的他從容淡定,思路清晰,且對未來行業走勢有著獨特的視角。臺下我們聊起感情生活,他瞬間就從淡定自若變為靦腆而青澀。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搞不定,這事情太讓我焦慮”。話說年近40歲的P先生,事業成功,人很nice,但唯獨對於戀愛二字,只能搖頭妥協。他無法專心戀愛的理由很簡單和直接:事業、事業、事業。在P先生的世界里,除了在商場征伐能給他帶來雄性荷爾蒙的快感,也許戀愛無法刺激到他的“G點”。
女性創業者的“戀愛觀”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我身邊的女性創業小夥伴,也是顏值頗高,且經濟相對獨立,更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且常以書籍相伴。她們身上有一種醇厚的質感,沒有半點兒脂粉之氣,ELLE小姐就是這樣的一位姑娘。當我好奇地問她準備何時結婚之時,她驚愕的表情讓我覺得“結婚”二字貌似離她好遙遠。她直面地跟我講,蔡崇達在《皮囊》里說到:“人的這身皮囊是用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並且生來折騰、無止境地尋求自由是她所向往的。而對於愛情,她非常坦然:那是最不靠譜的事情。
我認為,戀愛應該是尋求一種精神上的陪伴與成長。某研究表明:遇到真愛的概率是28萬分之一,那不難看出遇到“真愛”更多是運氣在作祟。一個優秀的伴侶,能讓創業者在前進的路上更為篤定,幫助其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在內心深處連接,形成更強的能量場。Bouvier(布維爾)與肯尼迪,錢鐘書與楊絳,蔣介石與宋美齡都是很好的連接體,看似棋逢對手的戀愛,更是在心靈成長與發展上成為了雙方的助推器,總而言之,創業者對於事業與戀愛的把握,需要尋求一個平衡點,而這也將考察創業者的綜合素養。
特朗普寒磣奧巴馬 稱普京是比他更好的領導者
當地時間7日晚,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克林頓亮相“三軍統帥”論壇。兩人就領導軍隊、處理外交政策等問題展開了激烈辯論。雙方均極力誇贊自己的經驗,同時攻擊對方缺少在危機時刻領導武裝部隊的判斷力和性格品質。
特朗普:若當選總統 將與俄建立“非常好”的關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日消息,特朗普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總統,意欲與俄羅斯建立“非常好”的關系。他說:“我希望我們與普京,與俄羅斯會有非常非常好的關系,我認為,我能與他處好關系。”

論壇現場(圖片來源:美聯社)
而特朗普在NBC News電視頻道演講時還表示,普京在俄羅斯有很高的支持率,普京對於俄羅斯是比奧巴馬對於美國更好的領導人。
激辯國安問題 互斥對方缺少領袖品質
論壇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強調了她在2011年刺殺本拉登的突襲行動中起到的支持作用,並稱她具有成為總統的必要品質:“穩健,如巖石般的絕對穩健,加之以力量。”
這位前第一夫人也承認,曾用私人信箱辦公是一個錯誤,但她否認曾錯誤地處理機密信息。

希拉里在論壇現場(圖片來源:美聯社)
特朗普則陳述了有關中東等地區的問題,他認為,這些問題要歸咎於奧巴馬,以及他的前任國務卿希拉里。
特朗普說:“我們需要改變。”他在當日早些時候的國家安全講話中抨擊了希拉里,指責其在伊拉克和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中起到了支持作用,並稱其十分好戰。
但特朗普的這番言論馬上被希拉里反擊。她指出,特朗普最開始也是支持戰爭的,後來才改變了態度。希拉里說:“我已經為我的決定負了責任,但他拒絕為他的支持負責,這是辨別力的問題。”
特朗普接著又稱他是完全反對伊拉克戰爭的,並表示自己有良好的判斷力。
此外,兩位總統候選人都承諾將努力擊敗“伊斯蘭國”。
任正非: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競爭殘酷性早了一點點認識,才幸免於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1/161996.shtml
任正非: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競爭殘酷性早了一點點認識,才幸免於難
投資人說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任正非。
1 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
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很殘酷。
過去的一百多年,世界經濟的競爭方式是以火車、輪船、電報、傳真等手段來進行的,競爭強度不大,從而促進了資本主義在前一百多年,有序地、很好地獲得發展。而現在,由於光纖與計算機的發展,形成網絡經濟,形成資源的全球化配置,使交付、服務更加貼近客戶,快速而優質的服務;使制造更加貼近低成本;研發更加貼近人才集中的低成本地區……這使競爭的強度大大增強,將會使優勢企業越來越強,沒優勢的企業越來越困難。
世間管理比較複雜困難的是工業,而工業中最難管理的是電子工業。電子工業有別於傳統產業的發展規律,它技術更替、產業變化迅速,同時,沒有太多可以制約它的自然因素。汽車產業的發展,會受鋼鐵、石油資源以及道路建設的制約。而用於電子工業的生產原料是取之不盡的軟件代碼、數字邏輯。正是這一規律,使得信息產業的競爭要比傳統產業更激烈,淘汰更無情,後退就意味著消亡。
要生存,只有不斷創新和艱苦奮鬥。而創新也需要奮鬥,是思想上的艱苦奮鬥。華為由於「不幸的」進入信息產業,我們又不幸學習了電子工程,隨著潮流的波逐,被逼上了不歸路。一天不進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業界巨頭,這是嚴酷的事實。過去30年信息產業發展史上,我們不斷看到一些創新型小企業迅速崛起、成長為巨無霸,但是也看到老牌巨頭企業迅速衰落、垮臺。
另外,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越來越殘酷了,特別是我們電子行業,將會永遠供過於求,競爭極其殘酷。我就舉個例子來看:電子產品的性能、質量越來越高,越來越需高素質人才,而且是成千上萬的需求,這些人必須有高的報酬才合理。但電子產品卻越來越便宜,這就成了一個矛盾。華為能有今天,我覺得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這個競爭殘酷性早了一點點認識,才幸免於難。
還有,我們對著名跨國公司的能量與水平也還沒有真正的認識。現在國家還有海關保護,一旦實現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大家想一想,中國還會剩下幾個產業?為了能生存下來,我們的研究與試驗人員沒日沒夜地拼命幹,拼命地追趕世界潮流,我們生產隊伍,努力進行國際接軌,不惜調換一些功臣,也決不遲疑地堅持進步。
我的憂患意識來自對組織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警覺。世紀之交,我去了日本。日本企業界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連續經歷了10年低增長、零增長、負增長的情況,目前仍然在苦苦堅持中。誰能想到,這十年間日本經受了戰後最嚴寒和最漫長的冬天。正因為現在的所見所聞,是建立在這麽長時間的低增長時期的基礎上,這使我感受尤深。
如今華為算是成功了嗎?當然不。什麽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業那樣,經九死一生還能好好地活著,這才是真正的成功。我覺得華為沒有成功,只是在成長。
2 不論規模,自我批判都很重要
每一次經歷,不論是在成功或是失敗中,我都可以汲取到比別人多一點點的東西,我經歷的事情多,而每一次我的收獲也更多,自然而然我的水平就高了。
自我批判是取得經驗教訓的好方法。
我覺得,一個企業在創業初期,規模、資金、市場份額和知名度都很小時,領導者容易有破釜沈舟的決心與勇氣,員工們也會有團結一致的鬥誌。然而當企業做大之後,領導者往往貪圖安逸享樂,員工心態巨變,內部勾心鬥角,企業親和力急劇下降之後公司崩潰了,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華為還是一個年輕的公司,盡管充滿了活力和激情,但也充塞著幼稚和自傲,我們的管理還不規範。只有不斷地自我批判,才能使我們盡快成熟起來。我們不是為批判而批判,不是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為優化和建設而批判,總的目標是要導向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過去,我們的銷售制度是客戶經理制,而後來我們轉為了客戶代表制。為什麽呢?就是要加強自我批判的強度。客戶經理的目標很明確,是單方向的,推介式的。而客戶代表呢?首先他們必須代表客戶,代表客戶來監督公司的運作。客戶代表的職責就是站在客戶的立場來批評公司,他不批評就失職;他亂批評,沒有在整改中吸取他的批評,考評也不能好。他只有多批評,並實事求是,使批評的內容得以整改,他才會有進步。這樣,我們一定能從客戶代表那兒聽到批評意見。
為什麽實行這項制度呢?因為,我們常常聽不到客戶批評了,客戶認為我們的員工太辛苦,工作中有一點點錯,告訴公司怕影響他們的進步,有意見也不提了。久而久之,我們會認為太平無事,問題的累積則會毀壞整個客戶關系。而客戶代表又不同,他的職責就是批評公司,只要我們時時、處處,把客戶利益放到最高的準則,我們又善於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那麽客戶滿意度就會提高。
我認為,華為要不斷進行自我批判,拋棄一切可以拋棄的東西,虛心向業界最佳學習。中國人就是因為太聰明了,5000年都受窮。日本人和德國人並不比中國人更聰明,但日本人和德國人比中國人富裕不知道有多少倍。中國人如果不把這個聰明規範化起來的話,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3 經歷挫折是對我們最好的錘煉
今天華為日益成為一個規範化的國際公司,可來自內外的憂患卻沒有減少。我曾經悲觀過,我曾經很發愁,覺得很苦悶。華為公司只要稍稍不行了,怎麽發工資?我們剛指望獲得一些喘息,沒想到又要開始更加漫長的艱苦跋涉?
後來我想通了,經歷挫折是對我們最好的錘煉,我們僅是比其他公司對這個競爭殘酷性早了一點點認識,才幸免於難。
彼時,整個全球經濟在經受IT行業的痛苦,我們看清了全球出現一次泡沫化悲劇背後的原因,看清了事物的本質,就能夠根據本質的原因調整我們的策略,使我們同步世界的變化,這樣我們公司危機就會小一點。
那時,我們經歷了嚴酷的冬天,冬天也是可愛的,並不是可恨的。華為在2001年將安聖電氣賣給美國艾默生,這讓我們有了禦冬的「棉襖」。那些日子里,產品我寧肯賣得低一些,也一定要拿到現金。因為我認為,這個冬天過去,沒有足夠現金流支撐的公司,在春天就不存在了。而待到冬天過去,我們的競爭環境就會有大幅度的改善。
由於我們對冬天有著估計和認識,及早做了準備。而西方公司由於巨大的財務泡沫對他們已產生了打擊的影響,他們自己亂了陣腳。他們亂了陣腳我們乘勝追擊,爭取了更多的市場,更多的機會,即使儲備的糧食吃光,帶到春天我們也可以再種。
一生走得很順利的人,你們要警惕一點,因為你們很有可能把華為公司拖進陷阱。
現在,在華為錄用一個幹部,最主要是要考慮這個人曾經是不是在外面受過重大挫折,人的一生太順利也許是災難,我覺得,受挫折是福而不是災難。
我感到:人活在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九八,唯有真正的堅強勇敢,才可以經常戰勝自我,不斷克服困難,由自助而獲得天助。經歷挫折是對我們最好的錘煉,從古到今,許多偉人和名人也都是遭受過多次挫折之後才取得成功的。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任正非。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競爭
管理
創新
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