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知識:談網絡炒作的五種方式和病毒式傳播的效用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068.html

【導讀】當前,網絡炒作現象日益突出,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網絡炒作的日趨氾濫與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浮躁的社會心態息息相關。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常用的幾種炒作方式。

一、爆炸性型7

微博微信是媒體平台起家,每天微博微信上都傳播著各種各樣故事。故事的效果就看故事本身是否具有顛覆性和故事發生在誰身上。社會暴力事件,全民狂歡……人人都是新聞家,人人都有窺探社會的慾望。每一個爆炸性新聞都會對人的道德觀,人性底線進行挑戰。很多時候,人們關心事件背後,關注更多的是對時事的悲涼或感動。

二、出其不意型

微博微信是娛樂性質比較強的平台,很多顛覆常識性的內容更容易得到關注。出其不意的內容更容易得到網友的奔走相告。舉個例子,有曾經爆料,男性衣服前襟的紐扣一般在右側,女性衣服前襟的鈕子一般在左側。此收到很多人的轉發和評論,像這樣出其不意的內容就很容易得到網友的關注。

三、信息整合型

網上會退出很多生活常識的總結和大全,比如知識性的「四書五經」、「三山五嶽」具體指哪些?生活常識「十種抗衰老的食物」「哪些食物不能同食」等等,很多人遇見這樣的微博微信,都會進行轉發。不管用不用得上,備上總是好的。這樣的默默成了你的百科,最後一句,轉給你身邊需要的人,於是鼠標一點,就這樣擴散開了。

四、約戰型

街頭吵架總有一群人圍觀,微博微信上吵架更是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有人需要被圍觀,有人喜歡看熱鬧。雙方很多情況下各取所需。比如618電商大戰拉開序幕,不少網友熱切關注。希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好,噱頭也好,真性情也罷,網友們絕不會錯過看熱鬧的機會。

五、心靈雞湯型

現在社會不管人的心房設置多麼高深,人本能的感性情緒都會在一刻坍塌。勵志故事、親情故事、愛情故事,不管多麼陳舊,多麼老套,總會撞擊一部分人的心房,感觸、感慨、感動的故事人們不會吝嗇傳播。

六、自嘲型

不知何時,「矮矬窮」「屌絲」成了熱門話題。其實很多自稱「矮矬窮」的網友,也不一定真的就是矮矬窮,而是一種娛樂至死的心態反應。甚至那些「高富帥」也被切糕黨娛樂了一把,很多時候呼喊的「屌絲逆襲」實際上是人們生活在大城市一個心靈的宣洩窗口。

什麼是病毒式傳播

是一種常用的網絡傳播營銷方法,常用語進行網站推廣、品牌推廣等。其訊息傳遞策略是通過公眾將信息廉價複製,告訴給其他受眾,從而迅速擴大自己的影響。信息像病毒一樣才煥波和擴散,利用快速複製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通過別人為你宣傳,實現擴散傳播的作用。病毒式營銷已成為微博微信營銷最為獨特的手段,被越來越多的群體成功利用。初始階段主要是通過各大關聯賬號,互相轉發,擴大受眾面,形成一個傳播集群。

病毒式傳播的效用

病毒式在於找到炒作的引爆點,如何找到能夠吸引大量的爭論,關注,轉發的內容是關鍵,而傳播技巧的核心在於如何挑起網民的情緒,無論是感人、亦或者是憤怒,讓傳播內容深入受眾心中,潛移默化製造自己的影響力。病毒式傳播是網上傳播最快,受眾最廣的。而一旦影響力形成,你將是網上最有話語權的人之一,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其他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16

好生意的試金石:用戶參與效用建設 二元思考

http://xueqiu.com/5395815496/25065389
好生意,是價值投資者嘴邊長掛的「術語」,究竟啥時好生意,詮釋多樣。二元的理解,好生意大致可以理解為具有護城河的生意。

M群一場關於「數字化」和「模擬化」的探討對於如何尋找好生意很有啟發,其將模擬和數字定義為:「模擬,我們可以認為可以比較的,但是不能計數的一切概念,用經濟學的屬於描述就是相對效用;而數字基本上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計數的,絕對效用。」根據定義,二元將可以標準化複製的產品或服務引申為數字化,將不能完全複製的概括為模擬化。即數字化就是0和1的組合,流程複製。而模擬化,是無法完全詮釋為0和1,也就無法全複製。

關於護城河,巴老給出了「低成本」第一要素:「多數人都認為(各家公司的)服務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接近的,所以成本是他們的決定因素。所以,我就要找低成本的公司,這就是我的護城河。」從數字與模擬化的角度,低成本的要素實質就是完全複製,即數字化。

巴老給出的護城河另外一個要素為「重置」:「給我10個億,我能對競爭對手有多少打擊?給我100個億,我對全世界的可口可樂的損失會有多大?我做不到,因為他們的生意穩如磐石。」這裡闡述的又是好生意不可完全複製,即模擬化!那究竟什麼樣的生意不可以通過金錢完全複製呢?看看以下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蘋果的IPHONE和IPAD,其系統由機器和軟件APP組成,硬件是標準化複製的,即已數字化。但每個用戶的APP卻是不同的,即系統的整體效用建設加入了個性化,這是模擬化。你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山寨出類似蘋果的機器,卻無法組建用戶的APP系統,前者是低成本,後者是重置可能。

有人說這個好生意不是早就有嗎?微軟?!是的,二十多年PC機的飛速發展,可持續確定性賺錢的就是微軟,它是用戶參與效用建設的平台商鼻祖。做硬件的就是搬運工,比爾·蓋茨位列全球富翁三甲是個必然。

第二個案例為宜家。遍佈世界各地的宜家家居賣場,具體到每個產品是那麼的一致,標準數字化。而聚焦到每個用戶的家裡,卻又是那樣的繽紛多彩,很難看到一致,這就是數字化基礎上的模擬。這是宜家好生意的巨大利潤來源,是其寬廣護城河的根本:可以複製單一家具,但無法複製的是用戶個體參與的家居建設,模擬化部分。

第三個案例看淘寶。抽絲剝繭,淘寶最難複製的是什麼?點評下的信用體系,這是淘寶存在的基石。複製或是擊敗淘寶,就必須超越一個個由用戶和商家彙集的龐大信用生態圈以及內在的消費大數據。有木有可能?超越信用生態圈,微信似乎可能,它比淘寶更牛掰的要素在於平台基於線下的熟人圈,其信用權重大於淘寶,可能以少勝多。但超越消費大數據,卻只有時間的積累了。

人類的經濟史是需求發現和創造與滿足的發展史。效用最大範圍的複製是其極致的目標,千方百計法將個體的滿足轉化為多數人的滿足是工業化的追逐,這就是數字化,賺取規模的利潤。但大工業過程中,逐利者又發現規模化產品或服務帶不來持續的高利潤,數字化意味著低成本後的利潤消失,一價定律填平價值窪地。養豬、養雞,能賣高價的卻是小規模放養的土豬土雞。於是又折返模擬化,以非工業化尋求高毛利。

模擬是否就很好?複製和傳承的困難。以私房菜為例,好吃因為大廚。大廚今天拉肚子,二廚的菜就走味,因此私房菜開連鎖店是斷然不行的。但資本永遠想著的是賺大錢,賺規模化的錢,這是模擬再次走向數字的必然。人類的經濟發展史就是在模擬、數字化中螺旋上升。

那有沒有辦法既能賺取模擬化的高毛利,又能獲得數字化的規模效益呢?數字化基礎上的模擬!即建立複製基礎上的個性化產品或服務,這是個好生意。而由用戶參與完成的效用就是最好的體現!這個參與完成的積累就會轉化為好生意的護城河。

尋求投資好生意難不難?核心在於有沒有掌握方法論。「判斷用戶是否參與了效用完成」,一個可能的試金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60

「土豪金」背後是如何做用戶慾望管理的?幸福=效用/慾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276.html

最近一年,蘋果股價跌了大約30%。與之相對應的是,這家在喬布斯時代以創新安身立命的公司,被外界認為創新乏力。

iPhone5S/5C強化了這一印象,乃至蘋果公司於9月11日發佈這兩款年度新品後遭遇吐槽無數。資本市場也以下跌來回應,蘋果股價在新品發佈的當天以下滑2.28%收盤。

這裡面,羊群效應某種程度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時此刻,不說兩句蘋果沒有創新似乎已經跟不上時尚潮流了。應該說,iPhone5S/5C儘管無法像蘋果此前幾代產品(尤其是iPhone4、iPhone4S)那樣帶給用戶尖叫般的驚喜,但放眼市場,其仍是當下典範。

舉例來說,iPhone 5s採用的64位A7處理器、攝像頭技術,以及Home鍵上加入的指紋識別功能,就足夠那些亦步亦趨的跟隨者模仿上一陣子了。事實上,一向對蘋果產品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莫博士(Walt Mossberg)就對iPhone5S讚賞有加,稱「iPhone5S是目前最好的智能手機」。

評論者口沫四濺,消費者該買還是會買。9月20日首銷當天,廣東聯通天河南一路的營業廳一度排起了500多人的隊伍,最早的凌晨四點就前來排隊,尤其被果粉暱稱為「土豪金」的金色版iPhone5S更是一機難求,早早就賣斷了貨。廣東電信牽手電商平台唯品會自9月18日開始的iPhone新品預約預售也吸引不少擁躉。

廣東聯通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首銷的當天上午,「每兩分鐘就銷售出一台」。在黃牛市場,金色版iPhone5S的拿貨價更逼近萬元。而從全球來看,最新款iPhone發售三天就銷售了900萬台,較去年iPhone5同期銷量翻番。

不過,本文的重點並不在於討論蘋果的創新引擎是否仍在轟鳴,抑或新款iPhone是否熱賣。比這些更有趣的是,「土豪金」怎麼就火了?以及蘋果為什麼同推5S和5C?

從製造工藝和供應鏈來看,似乎沒有什麼理由能支撐「土黃金」的生產要比另外的灰色、白色要難,成本要高。但蘋果對「土豪金」的供應明顯採取了區別對待。廣東聯通工作人員在首銷現場向記者介紹,首銷日金色版iPhone 5S全國僅約300部,分到各地數量更是有限。

蘋果此次針對「土豪金」的飢餓營銷,其實是創新力衰減下的用戶慾望管理。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過一個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慾望。當效用既定時,慾望越小越幸福。蘋果的用戶慾望管理邏輯在於,當5S和5C的邊際創新空間愈來愈小時,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從中獲得的滿足程度(即效用)越來越小,此時,要提高用戶的幸福感,唯有降低慾望值

消費者對蘋果的期待原本是一如既往的顛覆式創新,這個慾望庫克無法滿足,而有意控制「土豪金」的供應量造成的飢餓感,成功轉移了消費者的慾望方向,現在消費者夢寐以求的是買一台「土豪金」。相對於無法滿足的顛覆式創新,消費者被轉向的「土豪金」慾望,蘋果完全可以通過追加產能來解決。這樣一來,在衰減的創新力面前,蘋果通過降低消費者的慾望訴求,成功維持住了消費者的幸福感。

與之類似,小米的定時、限量銷售模式,實質上也是運用了這一幸福方程式。

不過,蘋果、小米的用戶慾望管理並不是處處適用,其前提是自己的產品具有一定的差異化特徵,消費者願意在慾望被轉向時持幣待購。蘋果的產品領先是差異化,小米的用戶互動模式也是一種差異化。而那些致力於在配置大戰中你來我往的廠商,比如中華酷聯,其差異化特徵就很有限,或者還不足以讓消費者持幣待購。這樣一來,其中任何一家的飢餓營銷只會讓用戶轉投其他競爭對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75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石敏俊:高鐵對城市經濟增長存在滯後性 人口虹吸效用明顯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798.html

_2___.thumb_head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石敏俊 每經記者 靳水平/攝

每經記者 靳水平 每經實習編輯 任芷霓

一個城市擁有發達的高鐵線路網絡,不僅對人流量導入和資金流通助益明顯,也會加強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高鐵對城市的帶動能力突出表現為,加強周邊城市與中心城市的聯系,帶來龐大的客貨流量,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那麽高鐵對城市經濟效用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是否高鐵沿線的城市都會極大受益於高鐵的發展?12月9日,由西南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每日經濟新聞》等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石敏俊針對高鐵對城市經濟增長和人口影響兩方面作了分析。

城市規模越大獲益越大

“高鐵對城市經濟增長具有一定滯後性”石敏俊表示,高鐵的作用途徑是通過增強高鐵沿線城市的產業、資本、勞動力的流動性,促進城市經濟增長。但他提到,2011、2012年開通高鐵的城市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顯著,這說明高鐵對經濟增長存在著滯後性。

但石敏俊表示,高鐵開通,將使得初始經濟規模大的城市實現更快經濟增長。“由於高鐵建設時序不同,先建高鐵的城市獲益更大,區域差距在短期內可能擴大”石敏俊說。

他認為,高鐵沿線城市中,不同規模城市的獲益是不同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越大的城市在高鐵及建設獲益越大。因為,這些城市在基礎設施、資本積累、消費市場和管理體制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另一方面,這些城市市場潛力更大,高鐵開通會加速生產要素向其聚集。“高鐵對中心城市空間溢出效應大約為150公里,相當於30~40分鐘的車程。”

石敏俊表示,高鐵對不同區位城市經濟增長具有不同影響。他舉例說,距離北上廣三大中心150公里以內的高鐵沿線城市,經濟增長幅度要高於至三大中心的距離大於150公里的城市,以及遠高於150公里內沒有開通高鐵的城市。這表明高鐵能夠增強中心城市向鄰近高鐵沿線城市的空間溢出效應。

為此,石敏俊建議到,應加強高鐵沿線中小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投入,引導人口合理流動。鑒於初始規模大的城市從高鐵的獲益更大,可以考慮選擇若幹初始規模大的城市作為門戶城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同時,需要考慮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聯系,推動城市群的形成與發展。

增強人口虹吸效應

高鐵開通,不僅促進經濟發展,也對人口有一定吸引作用。在石敏俊看來,越早開通高鐵的城市,對城市人口增長的作用越顯著。這種作用是通過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就會,帶動人口增長來實現的。

但他同時表示,高鐵直接提升城市便利性和生活質量來增強人口吸引力這一點尚未得到證實。

石敏俊說,高鐵對城市生活質量的提升作用能夠抵消一部分人口規模對城市生活質量的負面效應。他認為,高速鐵路對鄰近中心城市的高鐵沿線城市的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實證結果尚未觀察到對這些城市人口增長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人口增長滯後於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高鐵增強了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促使人口向中心城市流動。”石敏俊說,高鐵建設會加劇人口和經濟要素向中心城市進一步聚集。

最後,石敏俊指出,高鐵不是萬能藥,高鐵對沿線城市經濟增長的作用存在差異,有的城市獲益較多,有的城市獲益較少。同時,高鐵對沿線城市既能帶來機遇,也會形成挑戰,沿線城市關鍵還是要練好內功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01

大熱的九價HPV疫苗:效用是高的,但防癌還未有定論

坐飛機去中國香港或韓國接種九價HPV疫苗的人們,很快可以在家門口接種了。

4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準用於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即“HPV疫苗”)上市。九價疫苗適用於16至26歲女性接種,采用三劑免疫接種程序。

5月2日,重慶智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122.SZ)發布公告稱,已與美國默沙東公司(Merck)簽署補充協議,確認獲得了默沙東九價HPV疫苗在內地市場的進口、經銷和推廣權。

默沙東方面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們正在與公司內外部相關方緊密合作、協調資源,逐步推進九價HPV疫苗在中國內地的上市銷售進程,力爭讓中國內地女性盡早擁有更多HPV疫苗的選擇。”

宮頸癌是目前人類唯一一個找到明確原因、可“消滅”的癌癥。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價”代表了疫苗可預防的病毒種類。

被追捧的九價HPV疫苗在內地的上市已指日可待。

但是,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疫苗到底能不能預防癌癥,臨床試驗的結果需2020年才能揭曉。對於HPV疫苗仍需理性對待。

並不是所有的HPV都致癌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中僅次於乳腺癌的第二位常見惡性腫瘤,在發展中國家則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15萬,死亡人數約5.3萬,約占全部女性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8.4%。可見宮頸癌是危害我國女性健康與生命的重要疾患。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HPV都致癌,人類可以預防,但是不至於恐慌。

“感染HPV,有點像一個人得宮頸的‘感冒’,小感冒過了就自己好了。如果一個女性有性生活,超過80%都會感染HPV病毒,但是絕大多數病毒在一定時間內會排除,最終發展為宮頸癌的幾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原衛生部副部長、婦科腫瘤專家曹澤毅教授近日在國家藥監局舉行的媒體座談會上表示。

HPV即人類乳頭樣瘤病毒,家族極為龐大,擁有一百多種亞型的家族成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亞型都能導致宮頸癌,只有HPV16和HPV18這兩個亞型最為高危,70%以上的宮頸癌、80%的肛門癌、60%的陰道癌、40%外陰癌都與這兩者關系密切。

而事實上,即便感染了HPV,與宮頸癌的發生,仍然距離很遠。

原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癌癥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與子宮頸癌專家組組長喬友林表示,事實上,感染HPV的女性不一定最終會患上宮頸癌, 超過90%的病毒隱性感染後會被抗體清除掉,不會引發宮頸癌。只有長期持續感染HPV病毒,才會發生癌前病變,再發展到宮頸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10多年時間。而持續感染的比例不到10%,發展成宮頸癌的不到1%。

“並不是一沾上HPV病毒,就會得宮頸癌! (它們)多半自動離開!”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譚先傑表示,“只有長期的、持續的、高負荷的親密接觸,才會引起宮頸的癌前病變和宮頸癌。但是,如果身體免疫能力下降、環境適宜(多個性伴、不潔性生活),HPV病毒就會定居了。”

即使如此,也不是必然致癌。從感染HPV到癌變,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只要進行宮頸篩查仍然可以戰勝HPV。

“早期發現很重要,所以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一生只需要對宮頸進行7次篩查,就可以防止宮頸癌的發生。事實上,更為重要的是要宣傳性衛生教育。如果從小養成好習慣,每天清潔一次,一半的HPV病毒就可以消滅。衛生習慣的改善,對所有的癌癥和疾病,都有積極作用。同時,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提高免疫機能,HPV的清除率也會相應提升。”曹澤毅表示。

除此之外,在WHO(世界衛生組織)的三級預防中,篩查與疫苗同樣重要。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組織收集的中國部分地區(19個省市48個地區)宮頸癌臨床診療的數據顯示,中國宮頸癌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農村高於城市、山區高於平原。從大數據來看,宮頸癌患者以農村人口居多。25547例宮頸癌患者中,農村患者占16483例(64.5%),城市患者占 9064例(35.5%)。

數據來源:中國大陸13年宮頸癌臨床流行病學大數據評價(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劉萍分析認為,農村之所以發病率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城市和農村婦女參加宮頸癌篩查的不均衡性。

譚先傑強調,無論接種二價疫苗、四價疫苗還是九價疫苗,接種疫苗後仍然需要定期篩查。

“原因很簡單,現有疫苗,包括九價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高危型HPV,可能還有一小撥高危型HPV目前沒有得到鑒定確認,當然更沒有針對性疫苗。”譚先傑說。

低價還是高價

隨著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的作用越來越被醫學證明,疫苗的價數也越來越高。但是不管高價還是低價,都不能把防癌的任務全部交給它。

“現有疫苗經過臨床驗證,可以產生抗病毒抗體,可以顯示降低癌前病變(HSIL)的發病率。不過,疫苗能不能預防宮頸癌,這個結果到2020年才能揭曉。”北京大學一醫院宮頸病變診療中心副主任趙健對第一財經表示,“所以現在這個疫苗不能叫宮頸癌疫苗,也不能稱之為抗癌疫苗,只能叫HPV疫苗,所以打完疫苗仍需要定期篩查。”

4月29日,國家藥監局在官網上對此做進一步說明:HPV疫苗是預防由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宮頸癌,不是針對已經患癌的患者,所以稱它為抗癌疫苗是不確切的。

“大家會不會這樣認為:疫苗的價位每增加一價,保護效果也增加一個數量級?事實上不是這樣的。HPV疫苗保護效果並不是疊加的,HPV疫苗二價/四價的保護率在鱗癌達到84.5%,疊加另外五種型,在鱗癌只能上升7.7個百分點的保護,在腺癌從62.6%的基礎上也只提升7.6個百分點的保護。九價HPV疫苗不是疊加,是小小的累積作用,是錦上添花,要正確對待。”趙健表示。

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上也明確指出了三種HPV疫苗的不同:二價疫苗,可以預防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國際研究數據顯示,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四價疫苗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感染。二價適用於9至25歲的女性,四價適用於20至45歲女性。九價疫苗是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九種亞型,國際研究數據顯示,九價疫苗能預防90%的宮頸癌。

利用國外臨床數據,有條件上市

九價疫苗審批速度之快,在中國藥品審批歷史上史無前例。

“收到九價HPV疫苗進口註冊申請後,國家藥監局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多次就產品在境外臨床數據及上市後安全監測情況與企業溝通交流,並基於之前四價HPV疫苗獲批數據的基礎,有條件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與境外臨床數據相橋接,在最短時間內,有條件批準了產品的進口註冊。同時,國家藥監局要求企業制定風險管控計劃,按要求開展上市後研究工作。”國家藥審中心專家表示。

2017年12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臨床急需藥品有條件批準上市的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根據早期或中期臨床試驗數據,可合理預測或判斷其臨床獲益且較現有治療手段具有明顯優勢,允許在完成確證性臨床試驗前有條件批準上市”屬於“有條件上市”情形之一。

由此,九價宮頸癌疫苗的審批坐上了火箭,從4月20日提出申請到批準,只有8天。

事實上,作為有條件上市的九價宮頸癌疫苗,也面臨隨時被撤市的可能。

《征求意見稿》已經明確指出,在以下情況下,藥品監管機構可撤銷已經獲得的有條件上市許可:要求證實產品預測臨床獲益的試驗未能證實該獲益;其他證據證明產品在使用條件下未顯示安全或有效;申請人未能盡職開展所需的批準後藥物試驗;申請人傳播與產品有關的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資料。

無論是藥品還是疫苗,依然存在種族差異——這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藥品審批中心存在的理由。利用國外臨床數據的九價HPV疫苗,存在隨時被收回許可的風險。

“我們將嚴格遵照相關監管部門要求,制定風險管控計劃,開展上市後研究工作。一旦有更多確切信息,我們將及時公布。”默沙東如此回複第一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86

中門大開:效用遞減

1 : GS(14)@2012-09-04 12:44: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04/18007361
政府干預樓巿,係巿民同政府之間一場博弈,千祈唔好以為出招越快越多,頻率越密越好。一聽到膠波開口埋口鸚鵡學舌,乜嘢「方方面面」,「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等內地官腔就眼火爆,由奶媽林鄭、振英同膠波人人如是,好學唔學,學內地官腔。
[梁振英] 梁振英
政府控樓市能力 冇人信
中國官場是長官意志,先有「方方面面」,「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港府施政係有規有矩,有政策制訂的必須程序。殖民地時代公務員定政策,係由下而上,反覆在執行細節層面推敲論證,管理好公眾期望,即所謂Under Promise, Over Deliver策略。港人對殖民地政府的施政能力,投以信心一票,其來有自。
回歸後實行問責制,專業政務官交出手上決策權予業餘政客,自02年實行以來,一班業餘政客來來去去,卻對提升政治專業水平毫無幫助。到今屆政府人事任命更比前兩屆大幅倒退,梁振英籌組的是一個少數派政府,所謂梁營人馬,根本無人脈,亦非有地位人馬,拉雜成軍卻急於求成,主動搶攻。政府出手處理樓巿係同巿場及公眾鬥智鬥力,每出一招,係有政治代價。若效用不彰,則自我削弱政策公信力,恐嚇作用也隨之下降。上次無厘頭出手搞居屋,已係失敗一著,居屋二手巿場樓價急升,巿民睇到對振英能力已開始動搖,今次慌死俾人鬧,東拉西扯搞出十招來,密集式腦震盪會議之後便推出,根本冇諗過一出閘如果又脫腳,巿民再一次見到樓市無良策,振英再次露底,必定更放心入巿,樓價必升無疑。
柴灣工廈改造提供180個單位也獨立成一招,好過份啫,至於原社區設施改用途,如果政策係由下而上,在執行細節上反覆論證,可能爭議較小,你問居民原本社區設施變成40層高資助房屋,你話當區區議會點睇?能否輕易過關?雷聲越大,雨點越小,樓巿期望管理能力越低,冇人信政府有力調控樓巿時,未來兩季將如脫韁野馬。
添馬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91

新推法律服務效用細

1 : GS(14)@2013-03-12 23:55: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12/18192512
【本報訊】政府斥資920萬元,下周一起推出兩年試驗計劃,為無律師代表的民事訴訟人提供免費法律意見,惟僅限解釋法庭文件、擬備狀書等民事訴訟法律程序,並不會就案情提供專業法律觀點及意見。有立法會議員表示,一般訴訟人面對最大難題是如何將事實與法律結合,再向法庭講解;若只邀請律師解釋程序,「用小冊子都得啦」,批評計劃意義不大。
記者:馬志剛
民政事務局斥資920萬元試行兩年計劃,為已在本港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原訟庭及上訴法庭以及終審法院提出訴訟,或是訴訟一方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意見,當事人必須未獲法律援助,並要通過入息審查,限額為月入5萬元或每年收入60萬元。與法援一樣,申請人配偶收入將計入限額之內,除非配偶屬訴訟另一方,或已和配偶分居。計劃無限制申請者是否港人身份。
每節諮詢僅15分鐘

現階段申請人必須親身前往計劃辦事處提出申請。如屬簡單個案,申請人可按先到先得形式,獲每節不超過15分鐘的諮詢會面;較複雜的個案則須提交所需文件,之後會獲安排預約每節少於45分鐘的會面。每名訴訟人就同一宗個案,每三個月最多獲安排五次會面,辦事處可運用酌情權,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額外會面。
辦事處設兩名全職常駐律師,另已有24名大律師及16名律師登記成為義務性質的社區律師,每兩小時酬金500元。此外,有110名法律系學生已登記成為計劃義工,累積相關經驗。

對申請人保障有限
不過,計劃服務範圍只限解釋法院規則及程序、法庭頒發的命令,又或就擬備狀書等法庭文件提供指引等,並不會就案情提供意見,有需要仍須另行徵詢律師。此外,涉外國法律、資料不足、涉複雜法律問題須研究及閱覽文件等個案,同樣不屬計劃涵蓋範圍。
身兼執業律師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計劃「好虛」,認為只便利法庭工作,對申請人的法律保障幫助有限,「對訴訟人嚟講,最重要係點樣將事實,用法律形式表達,而唔係講解點寫狀紙、上訴要等幾多星期呢啲,用小冊子都得啦」。

2 : GS(14)@2013-03-12 23:55: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12/18192514


【特稿】
2004年,長毛梁國雄就立法會誓詞問題提出司法覆核,選擇自辯,這只是民事訴訟無律師代表的其中一例。政府資料顯示,2007至2011年間,約有一半區域法院民事訴訟人並無律師代表出庭答辯,高等法院的無律師代表訴訟人比例亦佔約四成。
最高提供96節簡短會面

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公民事務)馮雅慧昨表示,2011年高院和區域法院,分別有約36%和51%的民事案件的訴訟人無律師代表,與前四年的無律師代表訴訟比率相若。今次推出試驗計劃,主要為協助未能負擔私人法律服務,及不認識本身權利和責任的無律師代表訴訟人。
馮又說,試驗計劃每日最多可提供96節簡短會面,而目前高院已設有的「無律師代表訴訟人資源中心」,每日接獲40至50個查詢,相信試驗計劃的服務使用率會相若。
《蘋果》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10

議員斥試行計劃無效用

1 : GS(14)@2016-06-21 07:21:35

【本報訊】教育局小三TSA試行計劃,邀請50間小學參與,本月中剛完成考試,有教師指修改版試卷難度雖下調,但仍有學校出現TSA缺席潮,最近更有部份小學重操TSA,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試行計劃作用不大,質疑TSA操練未有減退,促取消TSA。



促取消考試

考評局就TSA的檢討報告預計年底前才出爐,但教育局早前已決定明年全港小三生復考TSA,引起外界抨擊,而今年TSA試行計劃剛於月中完成考試,隨即有學校被指悄悄準備新學年重新加入TSA操練,葉說:「當學校仲用緊(練習),出版社都仲出緊,證明咗TSA操練情況根本冇減退過。」他批評試行計劃實際作用不大,即使題目形識及程度較淺,不代表校方停操,更有學校把TSA操練滲入日常課堂中,他直斥情況反映TSA操練問題嚴重,促政府盡快取消TSA。教育局指,TSA的2016試行研究計劃(小三)尚在進行,計劃除了解調整後的試卷能否更配合課程及學生學習外,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和教育局會透過不同渠道了解持份者建議,以優化以後的系統評估安排,現階段評論言之過早。■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1/19663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15

利率市場化 加基準利率效用微

1 : GS(14)@2017-02-05 10:30:54

【明報專訊】人行今次採用上調政策利率而非直接增加貸款基準利率,主要原因是考慮到利率市場化之下,調整基準利率去達到控制貨幣價格的效果已經愈來愈微。

前年減息1.4厘 金融機構只減1厘

過去人行的利率調控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是直接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另一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再進一步傳導至存貸款利率的間接調控方式。不過,隨着利率市場化的進行,2013年首先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到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存貸款基準利率實際上已經只剩下參考作用。以國家信息中心報告指出2015年5次減息為例,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累計減少1.4厘,但金融機構貸款的平均利率累計才減1厘,減息效果有限。

人行優先調整政策利率

事實上,當2013年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同年人行先後建立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和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新貨幣政策工具,逐漸構建出一個以短期利率走廊加上中期政策利率引導的間接利率調控模式。

據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對中國利率形成機制的一篇文章解釋,在完全利率市場化之前,應先建立一個以常備借貸機制利率為上限,超額準備金利率為下限的利率走廊,並用公開市場操作來維持一個事實上的利率,以取代過去用存貸款利率為基準的管制。因此在新貨幣政策框架下,人行自然會優先調整政策利率,再非過去單純加息或減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42&issue=20170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80

財經評論 :梁特辣招零效用

1 : GS(14)@2017-04-22 10:41:37

特首梁振英在離任前,終於都是忍不住出多一轉樓市辣招,不過,在出招的翌日,即時由超人李嘉誠旗下長實(1113)告訴大家,效用是零,不夠24小時已經宣佈失敗。港府上周二堵塞「一約多伙」印花稅漏洞後,長實北角維港頌翌日星期三隨即開售,售樓處繼續人頭湧湧,人龍繞住個商場半圈,場面墟冚,反映樓市未見降溫,結果項目首批152伙,單日售出逾九成單位,而且全部以一約一伙登記,未有一約多伙成交,最貴4房雙套樓王,更以近7,000萬元售出,呎價4萬多元。完全反映出何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豪宅買家無視辣招,上車盤一樣視辣招如無物,出招後首個公佈定價新盤--新地(016)屯門珀御,氣勢雖然遠遠比不上同系其他新盤,而且最平折實都要差不多400萬元,折實即供平均呎價接近1.3萬元,比起毗鄰,去年7月公佈開售的豐連,首批單位折實呎價僅8,826元,高出逾4成。但珀御連日來累積收票都千千聲計算,展銷廳都算是旺場。兩大家族新地同長實,齊齊狠狠打了梁特一大巴。市場對於今次4月同去年11月的政府出招,完全視若無睹,皆因政府已經被人看穿底牌,出來出去,都是用稅一招。就正如英超榜首球隊車路士,三中堅戰術用得多,終於都被昔日領隊摩連奴看穿,藍戰士剛剛周日在奧脫福完全被技術性擊倒,慘負曼聯兩球。更何況,梁振英玩辣稅來壓抑樓價呢一招,可以斷定,從來沒有成功過,分別只是在於,宣佈失敗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而已。記者:黃嘉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