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地方版“壞賬銀行”再擴容 第二批地方試點出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37

《經濟參考報》報道,銀監會最近下發了一份《關於公布北京、天津、重慶、福建、遼寧等五省市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名單的通知》,批複並允許這五省市參與本省(市)範圍內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工作。

具體來看,這五家公司分別是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渝富集團、福建省閔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遼寧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一位接近銀監會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受經濟下行和部分行業調整等因素影響,銀行業整體的信用風險壓力增大,風險仍在逐步暴露,處理不良貸款的力度也有所加大,這也是盤活存量的一個重要途徑。這10個省市基本上屬於不良貸款分布較多的區域,地方政府推動處置不良資產的意願較強。”

銀監會2013年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北京、天津、重慶、福建、遼寧這五地的不良貸款余額規模在全國分別位列第8、第14、第24、第6、第7。“第二批試點兼顧中西部地區和北方地區,和今年不良貸款在地區上的分布走勢相呼應,同時也應該是試點向全國範圍內鋪開的一個信號。”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報道第一批壞賬銀行試點的推出:中國銀監會批準包括上海在內的五省市設立或授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從金融機構購買不良貸款。首批試點省市還包括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知情人士表示,各銀行、信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企業,可以向這些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不良資產。

在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之前,我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只能由長城、信達、華融和東方(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等極少數資產管理公司負責。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風險增大,因此各地迫切需要有專業機構來處置和收購金融不良資產,化解和降低當地金融風險。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金融業的延伸,可通過有效消化和處置金融不良資產,保障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監管層對地方成立資產管理公司設有一定的門檻,與第一批相似,第二批五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也幾乎都是國資背景。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通公司”)成立於2005年2月,是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全額出資的專業化資產管理公司,也是北京市政府授權北京市唯一可開展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業務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

按照銀監會的要求,設立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要具備三大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億元人民幣,且為實繳資本。記者了解到,在2013年2月,國通公司就成立了相關籌備小組,並且今年還在上海、浙江等地進行調研,於8月份將公司增資至10億元,最終獲得北京市政府的授權批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05

上海自貿區擴容 粵津閩自貿區範圍劃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77

據人民網今日消息,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今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會議上說明,國務院決定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並擴展上海自貿區的範圍,在全部試點區內,對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暫停實施企業設立、變更等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此次國務院決定,上海自貿區擴展區域包括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如新華社下圖所示,去年獲批的上海自貿區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覆蓋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和洋山保稅港區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

而上述新設的三個自貿試驗區包括:

     · 涵蓋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的廣東自貿區,此前廣東申報的“粵港澳自貿區”方案中除了這三個片區還包括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四片區總面積931.385平方公里;

     · 涵蓋天津港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天津自貿區,此前國內媒體報導,天津自貿區按功能分東疆保稅港區、天津港保稅區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三個片區,還有報道稱天津申請自由貿易園區的核心區超百平方公里;

     · 涵蓋平潭片區、廈門片區福州片區福建自貿區,此前國內媒體報道稱,福建自由貿易園區範圍涉及廈門、平潭、福州、泉州四地。

據高虎城上述說明,四個自貿區內,4部法律的12個涉行政審批條款將被調整。涉及調整的法律條款包括:外資企業法第6條、第10條、第20條;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3條、第13條、第14條;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5條、第7條、第10條、第12條第2款、第24條;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第8條第1款。

據提交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的草案,上述調整將從2015年3月1日起生效,試行期為三年。

本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在廣東、天津、福建的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同時將上海自貿試驗區部分開放措施輻射到浦東新區。

目前上海獨享的“試點權”越來越少。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上海自貿區“除涉及法律修訂等事項外,在全國推廣包括投資、貿易、金融、服務業開放和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的28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廣6項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

但並非所有自貿區政策都遵從“可複制、可推廣”的原則,比如金融創新。《經濟觀察報》近日就這樣援引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本月17日在公開場合的表態:

“中央對上海自貿區下一步的要求,是希望進一步促進金融改革創新,而且只在上海試驗區進行金融創新的試驗。”

本月初,上海市金融辦主任鄭楊透露,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改革的先試先行,外幣自由貿易賬戶(FTA)正由央行、外匯管理局進行最後評估,“會在不久後推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98

定向降準大擴容 浙江一省23家銀行獲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83

央行定向降準或已由點及面。

今年2月4日,央行宣布對所有金融機構普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降準0.5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今日報道,一份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的文件顯示,就浙江省而言,享受此次存款準備金率額外下調政策優惠的銀行共有23家,包括杭州銀行、溫州銀行、嘉興銀行、湖州銀行、紹興銀行、金華銀行等等。

另據《證券時報》報道,自央行2月初宣布定向降準以來,目前獲批定向降準的上市城商行共有5家(含在香港上市的銀行),執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除了已經公告的北京銀行和盛京銀行之外,還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和徽商銀行獲批定向降準。

今日早盤即將收盤時,券商、房地產板塊明顯拉升。目前,證券板塊漲幅逾5%,建築板塊漲幅近3%,房地產板塊漲幅逾1%。

《證券時報》援引一位東部上市城商行財務部人士報道,定向降準屬於自願信披項目,並非所有獲批銀行會主動向交易所披露;另外,降準屬於利好消息,部分上市銀行主動披露,可能有市值管理的需求。不少城商行2月份經歷了“分段式”降準,即2月5日普降0.5個百分點後,經法人所在地央行分支機構考核達標的,從2月16日開始再降0.5個百分點。

在中國內地或香港上市的地方性銀行(含城商行、農商行)共有8家,分別是A股的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以及H股的重慶農商行、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和盛京銀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39

路透:定向降準再擴容 多省區域性銀行雨露均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70

央行定向降準或再度擴大惠及範圍。

路透社援引多位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近日央行多家中心支行收到通知,對當地符合條件的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實施定向降準;目前,重慶、江蘇、山東、浙江、北京等地央行中心支行已向當地金融機構下發文件。

“這次各省金融機構定向降準的操作流程是央行確定標準,各地方中心支行上報,總行審批確定最終名單後,逐級下文。”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對路透社表示。

路透社獲得的下發給央行山東分支機構關於定向降準的通知顯示,該省32家納入定向降準範圍的法人金融機構中,有26家符合定向降準考核標準,其中24家銀行將執行16.5%的存款準備金率,即獲得定向降準一個百分點。

今年2月4日,央行宣布對所有金融機構普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0.5個百分點,並額外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商行、非縣域農商行降準0.5個百分點。

華爾街見聞2月26日文章介紹過,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份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的文件顯示,就浙江省而言,享受此次存款準備金率額外下調政策優惠的銀行共有23家,包括杭州銀行、溫州銀行、嘉興銀行、湖州銀行、紹興銀行、金華銀行等等。

另據《證券時報》報道,自央行2月初宣布定向降準以來,目前獲批定向降準的上市城商行共有5家(含在香港上市的銀行),執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除了已經公告的北京銀行和盛京銀行之外,還有南京銀行、重慶銀行和徽商銀行獲批定向降準。

對此,路透社援引交通銀行金研中心研究員徐博觀點稱,本次定向降準範圍超出預期,之前只有幾家上市城商行披露獲得定向降準,但並不會影響後續央行全面寬松政策出臺。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宏觀分析師曹陽則認為,此次定向降準實際是執行過去的政策,不用另行公告,對市場預期的影響不會很大,但會多少增強金融機構資金拆出意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97

亞投行有望再擴容 美國面臨三大選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689.html

亞投行有望再擴容 美國面臨三大選項

第一財經日報 周艾琳 2015-03-19 06:00:00

“英國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西方大國加入亞投行,有利於改善亞投行的治理結構。”在3月31日截止日期逼近之際,究竟還將會有多少國家加入亞投行?此前一直勸阻其盟友加入的美國會否最終“入夥”?

在3月31日截止日期逼近之際,究竟還將會有多少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此前一直勸阻其盟友加入的美國會否最終“入夥”?

昨日,《首爾經濟日報》報道稱,韓國已經決定加入中國牽頭的亞投行。不過,隨後韓聯社援引韓國青瓦臺官員的話否認稱,韓國仍在研究,尚未決定。一旦韓國確認加入,有意成為亞投行創始國的國家將增加至32個。

亞投行有望再次擴容

盡管韓國官方否認了加入亞投行的消息,但隨著最後大限逼近,希望加入的國家有望陸續表態。

3月12日,英國成為首個宣布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此後歐洲多國便接踵而至。17日,德國、法國、意大利均宣布表示願意加入亞投行,由此,G7國家已有四國宣布加入亞投行。當前,曾表示加入意願的韓國和澳大利亞尚在搖擺之中。

3月13日,韓國企劃財政部副部長周亨煥表示,韓國正在考慮是否需要加入亞投行;3月16日,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更是表示,澳大利亞“相當有興趣”加入亞投行。

其實,韓國、澳大利亞與中國在各方面的互動已經相當密切。去年12月1日,中韓兩國銀行間的韓元對人民幣直接交易正式啟動;今年2月25日,於2012年5月啟動的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並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簽署協議作為目標。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迄今為止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範圍最為全面的自貿協定。

就澳大利亞而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系可謂唇亡齒寒,尤其是中國大量購買澳大利亞的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此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英國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西方大國加入亞投行,有利於改善亞投行的治理結構。中國應該歡迎西方國家加入,如果美國有意願,美國也可以加入。”

美國面臨三大選項

當前,主流觀點認為美國對於亞投行心存戒備甚至是敵意,但客觀而言,鑒於其自身利益的考慮,美國是否可能最終加入亞投行?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亞洲研究主任易明(ElizabethC.Economy)最新撰文指出,隨著英國的“倒戈”,當前美國面臨三大選項。

第一個選項就是繼續遊說其盟友放棄加入亞投行的行為,直至該行的治理流程完全確定。此前,日本政府官員和美國官員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出對亞投行治理結構等的擔憂。3月17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對加入亞投行持慎重態度,並質疑亞投行是否能夠秉持“公正的治理結構”。

“這一選項顯然失去了價值。美國原本便在相關區域內具有極大影響力,如果繼續耗費政治資本來勸阻其他國家加入,這對美國國家形象不利,反而會顯得在示弱。”易明指出。

第二個選項即美國加入亞投行。不少中外專家認為這是一味良方,首先,美國可在亞投行擁有一個席位,這有利於完善亞投行的治理實踐;加入亞投行也能夠保證美國企業擁有公平的機會來爭取亞投行的基建投融資項目。盡管美國加入後無法避免妥協這一事實,但畢竟體現了其對亞投行填補亞洲基建缺口能力的肯定,美國至少能夠挽回部分顏面,也能盡快和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在加入原則上展開進一步協調。

第三個選項,美國無限擱置亞投行問題,同時不對其他任何希望加入的國家施壓,並讓亞投行自主沈浮。

當前,世界銀行和亞開行無法滿足目前全球的基建需求,且二者主要致力於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減貧工作,而亞投行則是主要投資基礎設施,為亞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持。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59

李小加:滬港通是港股牛市催化劑 港交所檢討擴容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98

李小加:滬港通是港股牛市催化劑 港交所檢討擴容
作者:李小加

北水南下帶動港股邁二千億元成交新時代,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臺北出席第五屆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時接受本報專訪稱,滬港通是港股牛市催化劑,A股股民與國際投資者在港市場碰撞,化學反應將愈來愈大。

長遠內地10萬億美元資金有待出海全球配置,香港應轉變定位,由為中國融資到助中國投資,在其國際化過程中占據有利戰略地位。

倘交易峰值來臨 須管理風險

兩地市場融合的“化學作用”之一,反映港股成交額上。4月以來,港股日均成交逾2,000億元,較2007年高峰還要高,甚至有擔心港股系統不勝負荷。成交額突然急增,李小加稱:“港交所馬上就開會,要做好峰值有5,000億至6,000億的系統準備,有沒有做到準備,不一定是常態。”

他補充,交易所不是預期成交額會到5,000億元、6,000億元,而是希望知道在交易峰值來到時,“那幾分鐘的時候,我們的結算、交易系統能否處理,風險管理的政策如何。”港交所交易系統的處理容量,非以金額計算,而是以每秒交易宗數計,若交易集中在極短時間來到,數十億元的交易也可能出現交易延遲。目前該系統每秒可處理3萬宗買賣盤。

資金流動 化學反應愈來愈大

“世界上第一大市場是世界市場減去中國,第二大市場就是中國市場,這兩大市場終於通過香港、通過滬港通連接起來,如此大規模又如此不同的投資潮流所形成資金流動,未來化學反應會愈來愈大。至於這種反應帶來交易量在甚麽地方是常態,估值在甚麽水平、更接近甚麽,沒人能預測,但幾乎可肯定的是,對兩地市場是非常強大良性互動。”李小加說。

滬港通去年11月啟動初呈現“北溫南冷”格局,直至上月底中證監放寬內地公募基金南下才真正激活港股通交投。4月以來港股日均成交額逾2,000億元,為去年日均成交近3倍。

他稱,實際由港股通渠道下來的錢有限,關鍵在於兩個原本自成體系市場通過滬港通這座橋打通,帶動資金流動,“錢從天上走、從地下走、從滬港通走,來來回回,走出來的錢就大規模了。”

“國際投資者開始認為香港股票哪值那麽多,北邊的錢來要買,就賣給她。但後來發現市場規則不一樣了,又原兵人馬還將家里兄弟姐妹都帶來了。錢要見錢,不單是物理上多少,更重要的是化學變化。”

李小加稱,內地資本市場上面頂著政策之手,下面是成千上萬個人投資者“搬著小板凳”炒股,中間機構投資者的力量相對薄弱。當港股的內地資金多起來時,“A股化”擔憂漸起,他認為互動的影響是雙方面,香港亦為內地市場國際化帶來機構投資者理性投資的影響。

滬港通催化牛市 中外資勢融合

“就像滾滾長江流入東海,長江里的淡水魚(意指內地投資者)流入堿水(意指海外)里肯定死,堿水魚(指海外投資者)一定往長江(指內地)里沖也得死,香港位於長江三角洲,淡水見堿水的地帶,這是香港的特長,讓淡水魚漫漫流入大海,海魚慢慢融入內陸,實現兩個市場融合。”

滬港通後,深港通正積極籌備中,李稱,世界上最後一塊沒有配置的資產就是中國,中國30萬億美元資產在銀行,5萬億美元資產在債市,7萬億美元資產在股市,這個配置的過程將孕育龐大的商業機會,這10萬億美元計的資產配置需要大量的投資產品。

“香港的業務模式過去20年是中國需要資金的人到香港來融資,世界上有錢的人把錢融資給他;今後20年除繼續做這個以外,要將中國有錢的人和世界上需要資金發展的人結合,這樣的中國資金也能投入世界。”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05

杠桿牛市 A股融資盤還有多少“擴容”空間?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2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20 18:09 編輯

杠桿牛市  A股融資盤還有多少“擴容”空間?
作者: 程俊


(以下內容節選自麥格理集團研究報告)

中國股市融資規模在近期繼續增加。在我們4月20日發布的報告《暮光之地》(Twilight Zone)之後,A股融資規模環比增長9.2%,達到1.9萬億人民幣。滬深兩市融資盤占流通盤比例已經達到創紀錄的8.9%。

盡管在其他泡沫市場中,不乏更高的杠桿比例,比如1929年美股股災之前和80年代日本和臺灣的泡沫。然而如此快速的杠桿提升卻是前無古人。




而在新開賬戶規模上,盡管開放一人一賬戶限制使得這一數據的有消息失真,但是在新政策之後的4周內,新開賬戶規模1280萬,比2014年全年新開賬戶還要多36%。



如此高的杠桿比例意味著那些融資買入占比較大的股票面臨巨大的風險,盡管這種風險並不意味著市場的拋售近在眼前。考慮到整體的平均杠桿頭寸償債備付率高達2.6倍,而追加保證金所面和強制賣出的償債備付率則分別為1.5倍和1.3倍,因此信貸風險依然可控。

此外,政府也並不願意見到股市的突然重挫,因此短期突然的打壓措施並不可能推出。

考慮到中國股市流通盤僅有40%——日本和美國則分別高達75%和94%,因此中國股市的泡沫究竟多大並不能簡單的看整個市場的市值。不過融資規模/總市值的對比依然有其參考意義。



中國股市目前融資規模/總市值為3.4%,同樣低於1929年美股的5%水平。如果將5%作為標的的話,A股市場的融資似乎依然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擴展”——大致為2.7萬億人民幣,距離現在還有8540億人民幣。在我們看來,達到這一“上限”並不存在是與否的問題。關鍵在於,中國監管層能多大程度容忍風險的不斷蔓延。

從歷史來看,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銀行股通常是市場的先行指標。在大規模的泡沫破滅之前,銀行股都會率先見頂並回落。當然這是大概率事件,而非絕對的100%。並且中國市場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這一現象並不能作為金科玉律。

事實上,H股的銀行板塊近期環比漲幅13%,為亞洲同板塊中最佳。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也認為,杠桿牛市雖然不會永恒,但是也不會在短期結束。

市場的確可能在博傻,但是正如亞洲區域策略師Viktor Schvets所說的那樣,中國政府並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讓杠桿繼續上漲。這是因為它需要保持信心,避免崩盤,並且在名義GDP增速在未來降至3-6%的範圍時,鼓勵資產價值持續增長是改變企業和銀行資本結構的唯一途徑。

(來自華爾街見聞)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82

資本補充工具持續擴容 險企發行優先股方案將落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209.html

資本補充工具持續擴容 險企發行優先股方案將落地

一財網 楊芮 2015-06-11 21:16:00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6月11日通報行業2014償付能力情況的發布會上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包括銀行間市場債券的發行、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業內都在探索且已有階段性進展,而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方案也將於近日落地。”

和“償二代”的建設相匹配的是,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工具正在不斷擴容。與此同時,創新型的資本補充工具落地速度也在加快。

目前,保險公司外在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三個:資本註入、發行股票、發行次級債。而保險公司對資本的渴求主要緣於負債增長太快。有數據統計顯示,從2004年初至2013年底10年間保險行業總資產增長9.15倍,年複合增長率24.8%。

而去年《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出臺後,資本補充渠道已經擴容至普通股、優先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債務性資本工具、應急資本、保單責任證券化產品、財務再保險8大類,另據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在6月11日通報行業2014償付能力情況的發布會上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包括銀行間市場債券的發行、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業內都在探索且已有階段性進展,而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方案也將於近日落地。”

“償二代”持續推進

2012年3月“償二代”建設啟動,2014年末保監會已完成了償二代17項主幹監管規則的研制工作,並於2015年初正式發布,同時保險業進入了償二代過渡期。

而行業整體償付能力的監管正不斷在發生變化。上述保監會負責人透露:“針對公司層面的償付能力風險,2014年,保監會對外發出了13份償付能力監管函,其中,責令公司提交償付能力不足預防計劃1家次,限制投資範圍5家次,暫停增設分支機構3家次,停止開展新業務2家次,行業通報批評5家次。對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公司和分類監管評級為C、D類的公司,采取了責令增資、停止增設分支機構、停止新業務等嚴厲的監管措施,及時防控行業風險。”

償付能力充足率數據和分類監管評價結果顯示,在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監管制度日臻完善、行業風險意識逐步提高的情況下,2014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數量下降。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和保監會審核後的償付能力報告,2014年末全行業有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較2013年末減少1家,達標公司占公司總數的比例為99.3%,達標公司總資產占行業總資產的比例為99.96%。產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連續4個季度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2014年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處於充足II類(即償付能力充足率大於150%)。壽險公司(含健康險公司、養老險公司)中,除1家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其他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全部達標,且均處於充足II類。

二是行業資本溢額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行業資本溢額為7207億元,較年初增加3199億元,增幅79.8%。三是高風險公司數量下降。

資本補充工具不斷擴容

與風險監管導向相匹配的另一端是,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正在不斷擴容。“征求意見稿”發布後,建立了由“資本分級、資本工具、公司資本管理、監督檢查”組成的行業資本補充機制。

創新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工具方面,新的資本補充渠道也在加速落地。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事宜及海外發行資本工具方面,也有部分險企在加速推進。

另據上述負責人透露:“《中國保監會關於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於近期正式發布,而保險公司海外發行資本工具方面亦取得階段性進展,將進一步打開資本補充的空間。”

保監會還明確,要進一步完善資本補充機制,發布《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指導和規範行業融資行為,豐富資本工具,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行業資本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償二代”制度中,還建立了保險公司資本分級制度,將保險公司資本分為核心一級資本、核心二級資本、附屬一級資本和附屬二級資本四類,這明確了各級資本的屬性、標準和額度,既優化了資本結構,又為保險公司的資本工具創新打開了空間。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31

AMC業務擴容:“非金壞賬”生意合法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5775.html

AMC業務擴容:“非金壞賬”生意合法化

一財網 徐燕燕 2015-08-05 23:32:00

8月5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了解到,目前這三家公司均已經收到來自財政部的文件,允許其收購、處置非金融不良資產。這標誌著一直處於“試點”階段的“非金壞賬”生意正式合法化。

8月5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了解到,目前這三家公司均已經收到來自財政部的文件,允許其收購、處置非金融不良資產。這標誌著一直處於“試點”階段的“非金壞賬”生意正式合法化。

一位接近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告訴本報,該文件下發的目的應該是盤活存量資產,緩解企業債務負擔,支持實體經濟,支持經濟結構轉型,促進資產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於資產管理公司來說,非金不良處置的市場前景廣闊。

市場廣闊

前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認為,這一市場很廣闊,潛力很大,尤其目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很有發揮空間。

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最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處理經濟危機時期的國有銀行的“壞賬”,但隨著經濟回暖,銀行壞賬逐漸減少,資產管理公司面臨轉型。將“壞賬生意”拓寬到非金融企業也是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生存的需要。但是,經過多年的探索,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理銀行不良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和模式,但非金融企業方面,還需要探索。

對此,國家的態度是選擇信達作為試點,先行先試。對於另外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則是“沒有說不允許”,因此,多年來,這三家公司也有所涉獵,只是量不大。

根據中國信達2014年年報,該公司不良資產經營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2.7%。其中,不良債權資產的收購來源主要包括兩類:金融類不良資產和非金融類不良資產,後者是指非金融機構的應收賬款等。

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非金融類不良資產達到1231億元人民幣,占不良債權資產總額的59.5%。非金融類不良資產收入達到126.5億元,占56.6%。

長城資產2014年年報中提到,母公司全面試點開展“非金”收購業務,2014年實施項目54個,出資金額228億元,同比增長581%。重點項目有上海舊區改造項目、西安城中村改造項目等“四改一保”(棚戶區改造、危舊房改造、舊城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

2014年,長城資產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收入總額143.71億元,占比65%。

前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認為,這一市場很廣闊,潛力很大,尤其目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很有發揮空間。“查查企業應收賬款就知道,這一市場有多可觀。”該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為10.5萬億元人民幣。

2013年3月,商務部曾經發布風險報告稱,估計2012年全國企業應收賬款達20萬億。並表示,應收賬款規模持續上升,風險加大,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已經為近十年來最大。

2014年5月,某知名信用保險公司也發布調查報告稱,2013年有八成的中國企業遭受賣家拖欠貸款。其中,化工、工業機械、家用電子及電器行業處於較高風險。

審慎開放

本報記者了解到,同時下發的還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

實際上,在2012年10月,銀監會就曾經向四家AMC下發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

在“征求意見稿”中,對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做出明確的定義。

非金融不良資產主要包括權益類不良資產、實物類不良資產及其他類不良資產。在AMC已經開展的業務中,非金融不良資產主要是企業的應收賬款。

征求意見稿指出,資產公司可以重點選擇現金流暫時短缺但保障程度較高的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和問題機構,在收購或受托的基礎上,根據資產特征選擇追加投資、債務更新、債務轉移、債務合並、債務置換、資產置換、以股抵債、結構性交易等方式,開展問題資產和機構的債務重組、資產整合和機構整合業務。

不過,前述資產管理公司人士指出,由於非金融債權形成原因更加複雜,收入與成本核算更為困難,風險相對較大。此前對這項收購業務的放開,監管層一直持謹慎態度。

征求意見稿中就可以看到,監管層對風險防控做出特殊的要求。

比如,未經資產公司總公司授權,分支機構不得擅自開展此類業務。並要求,資產公司要根據自身資金狀況和風險防控能力,合理確定收購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的總量規模和在整體商業化收購業務中的比重等。

同時,據本報了解,此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也正在修訂。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相關法規一直比較滯後,四大AMC進入轉型,相繼完成股改、上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金融控股集團,此番修訂也是順應發展的需要。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55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5/155614.shtml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i黑馬 i黑馬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

IP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然而,國內IP產業開發尚未能跳出商業模式單一的桎梏,行業亟需構建一個更具成長性、更加健全的IP生態。

5月5日,由著迷網絡(樂享方登,835055)與合一集團(優酷土豆)共同舉辦 “來玩大的——合一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布局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上,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著迷網絡副總裁田非、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等人講述了在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戰略布局。

發布會首次發布“BIG計劃”,宣布將在大資源、大IP、大社交、大生態四大方面進行全面布局,突破傳統遊戲產業鏈的慣性跑道,顛覆式創新推出眾包發行模式,構建優質的泛娛樂生態體系。雙方攜手打造的“來玩”視頻社交平臺也正式宣布上線,通過對IP的擴容與增值將為泛遊戲產業鏈中的各環節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模式升維,突破IP發展瓶頸

在IP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全板塊、全鏈條的“跨界”模式已經相當嫻熟。那些頂尖的“IP工廠”如派拉蒙、迪斯尼、漫威公司,它們塑造的超級IP,總是能與時俱進地出現,並在不同領域綻放出色的經濟價值。

但就目前的中國而言,優質IP極度稀缺且開發鏈條很不成熟,中國IP商業模式也在意圖仿效國際巨頭深挖IP紅利,除了在上遊要接入優質內容供應商,也需要打通內容生產者與市場的壁壘,讓產業鏈各端的人群之間產生良好的黏性與互動,達到不間斷、無邊界、互惠共榮的狀態。

古永鏘在會上指出:“今年4月合一順利完成私有化,和阿里的聯動也在不斷深入,各項業務持續發力。在前不久的優酷春集上我們發布了‘玩轉內容’,講述內容的新玩法,今天也發布了遊戲的各種玩法,歡迎文化娛樂生態的合作夥伴和我們一起玩起來,玩轉遊戲。”對於雙方合作的基礎,陳陽表示:“這是基於對用戶興趣的珍視。對興趣的國度而言,著迷,才有樂趣。”在這個興趣國度下,內容生產、交互體驗與穩健的商業模式如同興趣國度的水、空氣與土壤。

在發布會上,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也宣布,在“BIG計劃”的體系下,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聯手從三個方面對目前遊戲市場普遍面臨的IP瓶頸進行突破:首先,雙方倡導的是大IP,即強調一個優質IP在文學、影視、遊戲等多領域的交互共生,強調持續原創、長期投入、興趣合群、衍生開發、二次創作以及IP間的跨界與聯動。其次,雙方合作後將會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即提供從IP孕育、儲備、孵化、衍生,到變現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最後,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強調產業鏈的協作、分工和共贏,例如遊戲產業鏈條中的遊戲研發、遊戲運營、遊戲發行機構以及泛娛樂文化產業鏈中的文學、影視等內容提供機構,都將有機地納入計劃中。

“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借助與合一的合作,著迷網絡將積極拓展IP容積。開放發行升維,深耕社交升維,深度滿足用戶興趣”,陳陽總結到。

而原始IP如何開發,現有IP如何深化,如何延長IP生命周期?未來IP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也表示,好的遊戲本身也是一個好IP。未來將開放《獸血再燃》、《禦劍情緣》 等一系列重磅IP。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共同通過遊戲布局、資源開放、眾包發行等為整體產業輸出多元價值,推動移動遊戲產業價值提升。

J`[)@BS6(`VJNZ_0P$OZ9{D

(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和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共同啟動BIG計劃)

突破次元,眾包IP遊戲孵化發行

將視角聚焦到遊戲行業,此次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為行業註入的一劑猛藥在於創新的眾包發行模式。

在遊戲生產的以往慣例里,“生產線”上的關鍵樞紐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相關IP的遊戲孵化相對更加封閉,開放合作的前提通常也是出於對利益分配最大化的考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此次推出的BIG計劃,以完全開放的心態向業內喊出了“眾包發行”的口號。對遊戲行業而言,好IP的發行在哪里,吸金口就在哪里。集結了優酷土豆、磨鐵文學、AcFun、羅輯思維等優質網生平臺力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幾乎囊括了華文世界的IP生產源頭。

據著迷網絡透露,眾包發行是對於傳統遊戲單一渠道發行的有效提升,是對傳統發行模式的一次革新。依托IP資源招募行業發行合作夥伴,以開放、合作、協作的眾包發行合夥人模式,將推動實現全產業鏈合作共贏。

調動、整合一切能夠更好體現IP價值的資源,為IP的成長、互動、延伸、發行量身定制服務——這些舉措都利於將IP打造成為一個優質文化標的,從而改善傳統單一依賴渠道的發行弊端,進而實現單一發行到眾包發行模式的升維。將過去競爭關系變為合作關系,為產業鏈合作夥伴間提供多種排列組合的可能,也將為遊戲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攜手共贏,泛遊戲領域的IP價值最大化

除了遊戲開發、發行的眼下困局,當前國內大多數的遊戲推廣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一方面,分散的硬件平臺、單一的渠道和推廣方式、高企的營銷費用讓開發商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內容數量劇增,同質化、劣質化嚴重,缺乏盈利空間等等,也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近興起的遊戲視頻熱潮,盡管似乎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卻面臨著錄制難、剪輯難、分享難、傳播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聯合開發出全新的“來玩”平臺,以視頻社交為切口,融合了著迷網絡UGC運營能力和合一集團下優酷土豆高人氣用戶平臺,打破傳統單一遊戲社交,打造泛娛樂社交平臺,首次實現了遊戲、視頻、社交的全程打通,搶灘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在交互體驗方面,利用便利、多場景、浸入式體驗的“來玩”交互平臺,鼓勵用戶生產,社交,生成社群。在這樣的環境下,興趣型用戶像吸塵器一樣,會把很多用戶吸進來。找到興趣用戶,優化提高體驗,卷入更多用戶。

而且,“來玩”獨有遊戲內嵌入視頻功能,可以幫助玩家快速查看相關攻略,並在視頻頁直接與其他玩家對話。同時,玩家還可以一鍵錄制精彩遊戲過程;切換到前置攝像頭錄制,玩家又可秒變主播,對遊戲玩家的需求進行升維滿足。

同時,生產自用戶的遊戲視頻具備天生的關系鏈屬性,一條發自好友的優質遊戲內容,說服力遠大於各渠道的廣告。依托興趣聚合的“來玩”平臺,加上著迷網絡原有的UGC基因,讓合一擁有了更好的IP孕育土壤。UGC發酵和二次創作,使IP得到廣泛傳播。 

作為新三板市值最高的泛遊戲服務平臺,著迷網絡深耕泛遊戲行業多年,一直專註於內容的運作和沈澱。如本次發布會的主題一樣,著迷網絡與合一的攜手意在“來玩大的”——更巧妙、更暢通地盤活IP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立體的眾包開發,構建更加全面、立體的IP生態環境,以此推動泛娛樂行業生態的開闊發展。

IP 泛娛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