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俄羅斯重拾核籌碼 “普京把核武擺上談判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44

普京,核武器,冷戰,俄羅斯,NATO,北約

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場合講話,一個月來,俄羅斯最高領導人普京都明確提到該國的核武實力。俄羅斯媒體近來也在宣揚本國的核武優勢。西方分析人士擔心,面對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與孤立,俄羅斯頻繁發出核武威脅會導致俄方與西方的關系更緊張、與北約的誤解加深,核武沖突的風險將在冷戰結束二十年後死灰複燃,愈演愈烈。

上月中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在接受白俄羅斯報紙Politika采訪時,普京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警告,稱對方利用烏克蘭危機“敲詐”俄羅斯是徒勞無功,提醒對方不應忘記,“核大國之間不和產生的後果可能影響戰略穩定。”

本月12日,前蘇聯中央黨報《真理報》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俄羅斯為北約組織準備核意外”的。文章聲稱,在戰略核武器方面,俄羅斯與美國勢均力敵,

“至於戰術核武器,與北約相比,當今俄羅斯的優勢甚至更大。美國人很清楚這點。過去他們相信俄羅斯永遠不會再度崛起,現在(醒悟)為時已晚。”

英國《金融時報》國際事務首席評論家Gideon Rachman在專欄文章中回憶起,有件事讓他親眼目睹了“普京把核武放上談判桌”。那是幾周前,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私人研討會上,

普京告訴一位俄羅斯本國的聽眾,“外人不應‘擾亂我們’,因為‘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核大國之一。’”

Rachman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瘋子理論”(madman theory)解釋普京的行為。尼克松首創的這一領導力理論認為,如果領導者讓對手覺得自己難以預測,甚至會不顧後果地行動,對手就不會苦苦相逼,該領導者也許就能趁機大力擴充己方勢力。普京可能就下了這樣一步狠棋,他把核武器擺上了談判桌,即使美國總統奧巴馬很理性,也無法在普京面前占上風。

回顧歷史,核武的威脅體現在意外爆發戰爭的極大風險。因為任何核大國的誤判和失誤都可能讓世界更接近於出乎意料的核戰,這種可能性比如今的共識看法還高。

倫敦的非營利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RIIA)今年4月發布報告稱,冷戰期間,一些因計算機故障引起的事件使美國和前蘇聯都曾誤以為遭到核武襲擊。報告指出,“很多時候,是那種通常有悖於協議和政治指示的個人決策拯救了世界。”

冷戰結束二十多年,世界各國再沒有敞開自家的核武器庫亮出兵器。而俄羅斯現在越來越頻繁地發出核武威脅,這讓Rachman擔心,我們可能又要回到核戰威脅的陰影下,核武器的威脅再也不會只出現在科幻小說里。


:戰略核武器與戰術核武器用途不同。前者指一般意義的核武器,為大當量、遠射程的核武器。後者因為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的核武器,所以可用於戰爭前線。後者對核能技術要求較高,開發後者的前提是擁有前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66

“流动性陷阱”考:中国央行真的必须动用核武器吗?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642

5月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已全面披露,依旧是好坏相生,我们也要逐渐适应经济数据的这种“新常态”。虽然数据很庞杂,但希望我们能尽量把线索讲清楚。

我们在5月中旬的报告中率先提出:中国经济迎来中期拐点并进入大型“L”底,很高兴这个结论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

本篇的研究,将延续上述报告的工作。本篇更重要的工作,是讨论近期同行们新近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已出现流动性陷阱

我们的结论是:无论是从经济周期讲,还是从流动性的内在结构讲,中国都不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问题,似乎也不用央行搬出核武器来对付。

我们存在的是实际上是“流动性阻塞”,它主要是公共部门盈利能力(财政盈余)的恶化与股市的存款逆流运动共同引发的。作为共同的根源,改革的延宕应当为它负责。

 L底:我们应该告别崩盘论了 

先看几个核心指标:

工 业增加值同比6.1%,虽然弱,但已连续两个月反弹,通用设备继续反弹至2.7%,专用设备继续反弹至3.1%,说明设备利用率的反弹是明确的。生产端的 触底也是比较明确的。上游资源行业也发生了明显的反弹,除了石油基本都出现明显反弹,煤炭从上月同比-3.8%到+0.9%,有色从-1.8%到 0.8%,黑色从+2.6%到+3.4%。所以,我们不妨推测,资源行业的供给收缩(也就是所谓去产能)短期可能会暂时停歇了。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累计同比-11.4%,上月是-12%,累计放缓,同时单月同比从9.3%回升到10%,结构很清晰,公共部门仍然疲软,私人部门继续回升,房地产投资从40.2%回升到2.7%,制造业投资从49%回升到10.2%。内需和外需都在起作用。

私人部门在内生需求带动下的企稳,最好的证据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涵盖消费品和耐用投资品的指标,从名义增速上月10%企稳到10.1%,实际增速则从9.9%10.2%,值得注意的是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7%回稳6.8%。这个指标是社消持续恶化最大的负面因素,看起来暂时止住了崩溃的步伐。建材同比增速15%,显然受到房地产中期结构性反弹的支持。 

唯一的问题是政府投资。基建投资从415.9%继续下滑到13.1%。显然,地方政府的供给问题仍然是供应链周期的核心问题。抓住这个牛鼻子,就比较容易去解释金融数据结构上的问题,即所谓货币传导机制仍然不畅的问题。 

M2同比增速从上月10.1%回升到10.8%,略好转,可能与外汇占款有关;不过看看M132.9%43.7%54.7%,这说明私人部门的日常商业活动的回暖是持续的。社融看就比较鲜明,5月社融1.2万亿,环比增加了超15%,止住了今年以来的持续下滑,贷款新增了9008亿,同比约增长300亿,环比约增加2000亿,都是利好数据。不过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萎缩了约900亿,而票据融资新增2233亿,同比增加700亿。

票据一枝独秀,而表内贷款持续萎靡,隐含的,也正是这一组结构:私人部门需求已经企稳反弹,而地方政府信用供给紧箍咒迟迟未能解开。跟踪我们报告的朋友可能理解我们关于中国经济系统模式“公共产权租赁制"的阐述,地方政府主要不是需求方,而是供给方,这种供给是双重的——商品和信用。在市场最大的供给方没有正式入场的时候,私人部门缺乏高质量抵押品,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票据的膨胀,既是私人部门信贷需求回升的证据,也是商业银行在优质抵押品缺乏条件下冲量的表现。

这些数据指标都指向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内生动能已经企稳。这与我们在之前报告中所出的中期触底并进入大型L底,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真的掉到流动性陷阱里去了吗? 

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5月新增各项存款高达3.23万亿,而新增贷款9008亿,那么新增存贷比达到了3.59,这一指标在20147月的极低位置大幅上扬,按照目前趋势还有可能继续升高,甚至很可能创出次贷危机以来的新高。它显然是耐人寻味的。


季节是一个因素。一般说来,5月份出现存款大增有季节性的因素,5月份是国有企业利润和税收核算的月份,往往会使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上升。但是贷款在5月份并没有显著的恶化规律。所以主要原因不在于此。

目前逐渐展开的一种论断是,中国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现象。那么,新增存贷比的异常波动,可能就类似于200710月之后的信贷需求突然断崖的场景。这当然非常吓人。不过,从我们的供应链周期理论来看,可能并非如此。

200710月之后,中国的需求端突然崩盘,叠加生产端的衰退,从而导致了信贷需求的断崖式下跌。但是20147月以来,虽然生产端仍在衰退,一直到我们所说的4月份才触底,但实际上,中国需求端从20148月份就开始复苏,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结构与200710月后并不相同。


再看美国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时期,出现的是生产端、需求端和库存端同步崩盘的结构。这种结构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


另一方面,虽然存贷比上升,但全社会真实利率却居高不下。下图计算的是中国长期实际利率水平。我们从这里也可见到这一次与2007年不同,2007年的实际利率正处于大幅下行阶段。相反,这一次更类似于20057月份。


所以,我们不认为,中国出现了“流动性陷阱”。信贷的疲软,固然与生产端需求削减有关,但不能由此被定义为“流动性陷阱”。在此前《QE还是EQ》报告中,我们实际上阐述了对流动性陷阱这个命题的看法,即它并不等价于“利率趋近于0而货币宽松无用”这一特殊形式,它的本质是货币政策在内外部均衡上同时失效。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在大型泡沫破灭(大型经济危机)中经历过这种痛苦。

但是,中国显然不同,中国只存在“中型经济危机”,这是我们在3月份提出的命题,而且我们已进入中型经济危机的晚期,并将随着大型“L”底的展开,在年内结束。中国不存在失业率失控、汇率失控、资产泡沫破灭同时存在而货币政策无能为力的现象。

我们认为,折衷的办法是把这种场景唤作流动性阻塞。问题的核心是,谁阻塞了流动性?

央行的核武器能否解开地方的紧箍咒? 

我们认为第一个梗塞是财政体系。

值得研究的是,今年1-4月份以来大幅增长的财政支出为何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


在目前的财政纪律管理下,地方政府有效支出水平可能要大打折扣。由于财政乘数的下降,要维系GDP增速7%,公共开支增速需要维系在15%左右。但是考虑到预算内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到个位数,土地出让金持续两位数下滑(一般一级市场滞后二级市场半年左右,故恐怕需要到年底,地产商才会积极拿地),而本年度财政赤字率红线在2.3%。因此地方政府不会轻易去干赔本赚吆喝的事情。5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速5%,低位徘徊,而公共支出则从4月的33%大幅下滑到2.6%。一直到五月份之前,不少地方上马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实际上是唱空城计,克强指数的失效就是证据。


乐观的信号是,5月底以来,地方项目开工率开始回升。这得益于1万亿的债务置换、约束地方招商引资的62号文实质性废除、项目审批的加速。

如何预算硬化基础上,很好的改善公共部门的供给能力,现在是攸关国运的一个大型实验。实际上,我们的财税体制改革、货币发行制度改革和产权改革,都将最终聚焦于这一点。

市场普遍寄希望于央行能做得更多,一言以蔽之,要求中央银行加快推进实质QE(如将PSL推广于商业银行,同时实施卖短买长的扭曲操作),不过既然中国不存在流动性陷阱,则没有必要动用核武器。单方面让央行过于早熟恐怕无助于解决问题,央行把长端利率压低,也很难推动商业银行修复风险偏好,因为问题源头在于,由于房地产景气度的下降,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已经系统性恶化。

进一步讲,实际上是公共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公共资产只有与私人部门资产相融合,才能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改革盈利模式和提升收益率。既然产权改革(混改)实质性推进的条件尚不具备,那么,财政部门可能需要花更多心思去改造PPP模式。

从交易成本最小的角度来讲,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住建部都有动力继续推动房地产结构性的反弹持续下去。受制于大环境,央行将继续围绕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实施宽松,但宽松的斜率将放缓。

从今年开始,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恐怕要实质性的加入一项:商业银行长端息差。央行一根扁担两个筐,左边是商业银行长端利差,右边是中美长端无风险利差。央行需要同时兼顾两边。原则上,在商业银行混业化和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国内名义利率下调的空间是有限的。

这将迫使央行从准备金率及定向量宽工具下手。

大牛市中的存款逆流运动 

上面,我们讲到,新增存贷比异常上升与全社会真实利率的高企并存的局面,类似于20057月份。


20057月和20147月两个时点而言,从供应链周期来说,都处于需求端复苏上升期,库存端的去化阶段,换句话说,都是新周期的酝酿期。而不同在于,前者同时伴随着生产端的见底复苏,而本次生产端的触底要到2014年二季度。这很简单,2005年是中国工业化加速期,而现在已经是成熟期之后的调整期,从结构调整的意义上讲,是去工业化的开端。这是不同历史阶段的类似的两个供应链周期。

有趣的是,这两个阶段,中国都出现了世界级的大牛市,而200710月之后是世界级大熊市。这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并未出现流动性陷阱

同时说明的是,就20057月和20147月启动的两次转型,都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中国股市的崛起同时也是全球大类资产结构性调整的产物。A股大牛市与国内利率水平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大牛市不但不来自于真实利率的下降,反而加剧了真实利率的抬升。这种挑战常识的关系,必须放到全球大类资产的框架下才能看得清楚。中国的边界革命、全球的大类资产革命与长波周期中的货币革命,是三位一体同时发生的,我们称之为三维革命。这是个重要的课题,但不是本篇的核心命题,一些局部阐述,可以关注我们不久前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牛市逻辑》一文。

不过我们这里着重要谈的是,新增贷存比攀升、大牛市与实际利率高企三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除了财政体系是流动性不畅的一个梗塞外,股票市场是否是另一个?

我们很难证明直接融资就比间接融资更为高效,全球也没有这样的镜鉴。相反,在大类资产框架下,金融资产价格水平(可简称FPI)与实物商品价格水平(CPI/PPI)之间存在置换效应。只要股市的流动性没有迅速导入到企业账户,并转化为资本支出和工资,那么就相当于从经济系统中把相应的供给和需求同时抽离出去,FPI相当于在做空CPI/PPI

证 券市场本质上是存款的跨口径跨代际的转换游戏。从存款上看,一般的,股票的“储蓄搬家”,就是把居民存款通过证券保证金通道转换为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但是 同业存款却并没有有效的通过信贷市场重新转换为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这就导致流动性淤积在货币市场,造成我们现在的短端利率低迷的幻境。

我们看到5月居民存款下降了4413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长1.9万亿。这是标准的存款搬家。不过我们发现,主要的问题其实不是居民储蓄搬家,而是企业存款搬家。


统计显示,上一轮大牛市是标准的居民存款向企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但是本领域内却截然不同,居民储蓄在总存款中的占比并未下降而有小幅上升,企业存款却从35%大幅下滑了5个百分点。这当中固然有季节性因素(年末年初企业支付薪酬),不过这种下滑幅度仍然是不正常。

我们还一直跟踪中国A股绝对景气指数=A股流通市值/投资性存量货币),然后我们计算了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存款比值。发现这二者能很好的拟合。大体上,存款从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转移,是与牛市同步展开的,二者之间应当存在正反馈效应。


不过,这一轮也表现的比较奇特。企业居民存款比大幅的滞后于A股绝对景气指数。2002-2005年,中国的企业持续进行资本积累,间接的影响了股市流动性,这是股市长期走熊的一个原因。而2011-2014年间,中国企业似乎一直在进行资本消耗,这个过程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这说明,本轮牛市进行到现在,企业存款的搬家可能比居民储蓄搬家更为严重。而进入股市的流动性并未有效的集中到企业账户,直接融资额显然不足。而上市公司融资之后,并未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分配,譬如说通过兼并收购,将财富转移到个人手中。

这 样,居民存款不断集中(不过也实现了代际转移),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大量沉淀于金融市场而不是消费市场或资本品市场。而这又进一步的支持了上市公司 融资,反过来又加强了财富的转移性集中。并且,银行的结构化融资产品,源源不断的提供着杠杆。商业银行的杠杆效应,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实体经济中投资的乘数 效应。

因此,资本市场上演的,实际上是高净值财富人群(或明或暗的企业股东)、上市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自我强化的复利运动。因此,本轮牛市不是大妈间的游戏。

显然,企业部门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源源不断的资本消耗行动,本质上是一种存款逆流,也是一种巧妙的货币空转。它很可能也是实际融资利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这不仅是一个滚雪球的运行,也是一个反身性运动。由于当局忌惮于直接大幅降息对银行信贷的破坏性、股市飙升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和一揽子改革计划的扰动越来越强,因而更倾向于加快和放大直接融资。其最终结果是,直接融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上述存款逆流,长期利率水平更难下降。

当 然,如果央行对此作壁上观,那么利率的不稳定甚或是上行,总有一天会反噬牛市。如果将金融体系稳定作为头号要务,那么央行在长期利率上的作为就是不稳定 (矛盾)和有限度的。如果当局同时积极推进地方投资的扩张及股市直接融资,如上所述,二者又会产生流动性争夺而做多利率。

扁担的另一头,则是欧美债市的系统性重估的到来,这将逐渐垫高全球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我们之前所谈到的滞胀问题,相信货币当局也会看到。

简单的总结 

总之,无论是从经济基本面讲,还是从流动性的内在结构讲,中国都不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问题,似乎也不用央行搬出核武器来对付。

我 们存在的是实际上是“流动性阻塞”,它主要是公共部门盈利能力(财政盈余)的恶化与股市的存款逆流运动共同引发的。由于全面改革的滞后,这两个“梗阻”目 前基本上是“分而治之”。从而造成,企业部门的存款及与之挂钩的财政存款,相对向居民部门集中。这严重的削弱了经济系统的有效供给能力,当然,也为当局后 续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提供了条件。

这似乎也从结构上,提供了对“克强不可能三角”(股市繁荣、债市稳定及经济复苏三者不可兼得)的一个说明。

这种趋势目前只是隐隐约约看到影子,譬如在地方债务置换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间围绕利率的追求背离。随着经济L底的展开,及通胀水平的提升,可能会更加明显。

最后大胆做一个推测:

上述两个“梗阻”要协同处理,必然需要基于实体融合的,信贷大规模参与的公共化改革,这一步恐怕需要历史倒逼:

国库空虚之日,改革落实之时。

(本文为MFI中国经济研究系列之二。作者为MFI首席经济学家江勋、研究员金淳筠、研究员李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384

用大數據告訴你如何用好期權這個“核武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22/154358.shtml

導讀 : 創業浪潮越來越來演化為人才戰,除了高薪福利,員工期權是其中的核武器。

聲明1:本系列所有數據來自於2007-2015年近100個真實融資案例,主要由創業者自行提供,覆蓋主流的幾十個基金及近百家公司。本系列的分析不針對任何基金及公司,也不單獨紕漏任何基金及公司的信息;目的在於提供冰冷的數據,以及數據的統計信息。同時案例數量在不斷快速擴充中,如出現數據擴充導致結論改變的情況,會盡快更新文章。

聲明2:本系列的寫作不嚴格依照投資協議(SPA)或者框架協議(Termsheet)的順序,會按照讀者的反饋,優先提供大家最關註的問題。

———————————————————————————————————

創業浪潮越來越來演化為人才戰,除了高薪福利,員工期權是其中的核武器。員工期權,標準說法為員工期權池ESOP,一般為預留的期權池,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不斷頒發給有突出表現的員工或用來吸引高質量新員工入夥。所以本文討論的員工期權,不包括在創業初期贈與給或分配給創業合夥人或者重要員工的股份。

隨著創業環境的複雜,員工期權又演化出兩種新情況:大公司分拆某部門單獨創業並給與創業團隊的員工期權(在本文中稱之為“大公司創業期權”);融資過程中將員工期權授予投資基金合夥人,作為其擔任董事的酬勞(在本文中稱之為“董事期權”)。在本文中也會一並討論這兩種特例。

一、標準的員工期權

下圖展示了在每次融資過程中,公司估值與員工期權的關系。

員工期權的均值為6.83%,中位值為7.55%,最大值為20.00%,最小值為0.00%。

很顯然的道理,員工期權越大,跟著老大幹在公司成功後員工的利益越大,公司也越有潛力在發展過程中吸引更多的優秀員工。很明顯的規律,公司估值越高,員工期權(%)所占的百分比越低。理由比較簡單,公司估值越高,往往是經歷了越多輪的融資或者越多投資額的融資,員工期權也就被等比例得被稀釋得越厲害。這里對公司估值進行了自然數取對數,是因為公司每輪融資的估值增長基本為幾何級數。最後的相關系數R=-0.63,考慮到樣本數量,呈現了一定可信度的負相關性,所以規律基本成立。

阻礙相關系數R更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每一輪的融資過程中,大概有接近10%的投資人要求公司對員工期權進行調整,100%的情況都是要求在融資額到賬前提高員工期權的比例。也就是在每一輪融資的時候對員工期權進行了修正,使其部分偏離了規律,這也解釋了員工期權在10%左右的區間數據點特別多的原因。投資人這麽要求的主要原因如下:

為公司發展著想,希望公司有足夠的員工期權激勵現有員工以及吸引新員工。特別是考慮到創始人在公司早期發放期權經驗不足,略顯隨意地很快將期權發完,剩余不多,需要補充子彈。從基金的利益出發,在自己的投資進入前,創始人及之前輪的投資人將員工期權增加,基金的股份避免了稀釋,變向得降低了自己這一輪的估值

二、大公司創業期權

這個情況下,往往是大公司拿出核心資源(包括:流量、品牌、人員、現金等)並從現有公司中拆分團隊開展一個新業務或者大力擴張一個老業務,考慮到業務的創新性以及不確定性,需要極大得激勵團隊。經典案例是:百度做奇藝,百度做愛樂活,58做58到家,中糧做我買網等等。

因為該業務對大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大公司貢獻核心資源而避免了創業的冷啟動,大公司一般選擇控股,而給與整個團隊(包括CEO及創始高管團隊)一個較大的股份作為員工期權,區間一般在10-30%左右,均值在12.5%,這種公司的起步估值往往在500Mn$以上。

三、董事期權

董事期權只出現在個別基金以及早年間,區間分布在0.5%-3.0%,均值為1.12%。創業者授予投資基金的合夥人董事期權的邏輯一般為:希望合夥人作為董事,能夠提供更多更增值的一些服務,促進企業的發展。這一部分董事期權對於基金的激勵很大,理由如下:

是一種增加股份及降低估值的辦法,堤內損失堤外補投資基金內LP和GP的利益分成,對於董事期權往往有特例的照顧,所以投資基金獲取董事期權的利益更大

但是隨著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博弈天平逐漸向創業者傾斜,以及LP/GP合同的修改,這部分董事期權在近兩三年基本消失。

文章來源於知乎專欄:數據冰山,同時歡迎關註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數據冰山

標簽 期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221

互聯網公司的這些核武器你值得擁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1/155127.shtml

導讀 : 每家創業公司的情況都不同所擁有的核武器也有不同,需要找到適合你的核武器才是最重要的要不就適得其反。

pYYBAFXXUaGAF1zNAAJ667RAZCQ521_b_副本

今天我們所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血拼出來的,他們能夠脫穎而出必然在創意點子或者推廣上面擁有一件核武器。

第一個想出創意點子的公司不一定能夠笑到最後,應該說現在活下來的99%的互聯網公司都不是第一個原創的,更多的都是在已有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很小的創新,在推廣上用了核武器。對於眾多的中小創業者來說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太高承擔不了,如果我們在推廣過程中使用某些核武器會讓項目更加容易成功。

第一個核武器:勵誌軟文

事實證明寫得了一手好文章確實要為企業的傳播省不少錢並且效果還不錯,特別是在初創時期資金吃緊的時候這是相當好使的一個武器,但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憋出這樣的大招出來。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我為什麽辭職賣肉夾饃》、《我碩士畢業為什麽要去賣米粉》、《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很多朋友都是從這里知道了那個賣肉夾饃的西少爺、賣米粉的伏牛堂,還有快看漫畫APP。軟文的故事情節都能夠引起人的強烈共鳴,投放的時間節點也是恰當好處,在朋友圈都刷得非常火爆。

從此以後各種“我為什麽”都出來了,每個人都只過1%的生活了。

文人能夠揮筆潑墨武將也可以馳騁沙場,各有各的優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操作。

第二個核武器:段子手CEO

我覺得互聯網公司的CEO都應該要學一點段子,即使先天不善言談為了公司也得要鍛煉一下。

當下PR費用高的嚇人,如果創始人能夠有自帶IP的號召力不光可以為公司省錢甚至還可以為公司賺錢,這不楊元慶這麽內向性格的CEO都開始出來講段子了,至於董小姐早在兩年前就開始轉型了,到現在幹脆廣告代言人的錢都省了自己上反而效果更好。

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聽馬雲和老羅演講,明明知道是雞湯段子還是喜歡關註或許這是所有互聯網人的通病,估計這個病也治不好。

至今我的QQ簽名還是5年前(好多年沒有去打理QQ了)那句帶有濃濃雞湯味道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老羅的一次演講效果估計趕得上一次分眾的廣告投放了。

第三個核武器:低價

這個核武器很多人都不敢用,原因很簡單對於創業公司來說不敢做低價因為沒有錢來燒,畢竟像小米這類靠性價比來取勝還能夠活下來的公司不多。

在小米發布米1的時候,當時的配置是采用雙核1.5G的主頻,Adreno 220圖形芯片,1GB的RAM,4GB的ROM,並支持32GB MicroSD,800萬像素,電池為1930mAh,4英寸屏,按照當時智能手機的手機的定價小米1是1999元,瞬間碾壓競爭對手。

再說說另外一家創業公司名字叫做拼好貨,相信還有不少朋友在上面買過水果。

我詳細對比了其中的幾款產品價格低到無法拒絕,那創業公司豈不是要虧得褲子都沒得穿,其實並沒有。

想象一下場景,我發現了一個5塊錢的榴蓮第一個動作就是買單第二個動作就是告訴我的另外一個喜歡吃榴蓮的朋友,即使我們在天南海北都沒有問題,而對用戶雙方來說都是受益的。

拼好貨盈利的法則在於獲得用戶下單,至於拼團成功與否靠抽獎決定。拼好貨的日訂單量高峰期達到了100萬單,比第2名到第5名的訂單總量還多。

低價絕不是意味著虧本賣東西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效率從而降低成本讓用戶能夠得到更實惠的產品。

第四個核武器:紅包

紅包在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自帶流量的熱詞,如果仔細研究滴滴出行的推廣變化就可以看得出紅包在滴滴爆發式的推廣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功勞。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去下載滴滴打車是因為瘋狂的補貼,不光可以免費坐出租車有的甚至還能夠賺錢,第一波燒錢完了之後就是瘋狂的代金券但是總感覺欠缺了點什麽,總不能說我每次都是把代金券分享給朋友吧,道理是這樣但是缺乏了一點趣味性。

經過微信紅包的教育滴滴終於憋出了大招通過紅包的形式來發放代金券,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朋友圈分享的頻率增加了,直到現在滴滴紅包還保留著只是換了不同形式的券。

同樣的玩法也被用在餓了麽、美團、微票兒等等。

所以紅包是創業者的必修課,基於紅包這個熱詞還會有更多更有趣的玩法。

終極核武器:免費

免費是互聯網最成功的商業模式,看一下全球的互聯網巨頭就知道了,蘋果是個奇葩。如果有一天某人跟你說他們的產品免費那有可能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當然也可能是一家騙子公司。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任何人都不會排斥免費所以就有了一個和全球的用戶一次接觸的機會,如果產品還能夠做到讓用戶滿意那必然就要誕生一個偉大的公司了。

每家創業公司的情況都不同所擁有的核武器也有不同,需要找到適合你的核武器才是最重要的要不就適得其反。

但是這些核武器僅僅是能夠幫我們打勝仗的其中一個環節,如果我們的產品不夠痛點、服務做不到位即使擁有核武器也沒什麽用。

並不是說擁有了核武器就勝利了,如果要取得全面的勝利不僅需要核武器還需要擁有遠程導彈、近程導彈。

拿到互聯網公司來說不僅擁有了一件核武器,更多的我們看到了他們夜以繼日的來完善產品和服務,前一陣支付寶大樓燈火通明的圖片刷爆了朋友圈不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麽。

創業的路上還需要不斷的修煉自己和團隊準備隨時待命,有時候就是某一件事情就成為了轉折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196

英國將投入310億英鎊升級核武系統,這3個問題你得知道

英國當地時間7月18日下午,英國議會就“三叉戟”核武系統潛艇升級進行辯論,最終以472對117的壓倒性優勢批準建造四艘“繼承者”級戰略核潛艇取代現有“前衛”級戰略核潛艇,預計將投入310億英鎊。

目前“三叉戟”項目是英國唯一運行的核威懾手段,以四艘戰略核潛艇為投射平臺。根據英國《2015國家安全戰略、戰略防衛和安全概要》(下稱《概要》),目前的“前衛”級戰略核潛艇將於本世紀30年代初退役,因此英國政府有必要盡快開始新型潛艇的設計、建造計劃以保障至50年代的核威懾能力。

前首相布萊爾在任期間就開啟了更新核潛艇的計劃,他曾表示隨著冷戰的結束英國可能考慮將潛艇數量從4艘減至3艘,並減少攜帶核彈頭數量,但是放棄英國的核威懾能力將是“不明智且危險的”。前首相卡梅倫及新首相特蕾莎·梅均對保持核威懾表示堅定支持。

本次辯論中,230位黨工黨議員中有140人不顧黨魁科爾賓(Jeremy Corbyn)的反對投出了贊成票。最終結果是472票贊成,80票棄權,47票反對。

什麽是核威懾?

核威懾起源於冷戰時期。

二戰結束後,蘇聯很快研制出自己的核武器,核武器的制造成為美蘇兩國軍備競賽的重要部分,最多時達到上萬顆。除了打擊對方的大城市,解除對方的核反擊能力也至關重要。美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特地建設了防空洞,可以抗核打擊,於是蘇聯的對策便是準備多顆原子彈。

那麽,新的問題來了,成本高昂的原子彈究竟要造多少?

雙方的領導人逐漸認識到,核武庫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優先毀滅對方,而是自己一方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時候確保毀滅對方的能力,從而敵對陣營就不敢發動核攻擊,即“相互保證摧毀”(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但是,萬一碰到國土全境遭到對方核打擊的情況呢?於是美國派出B-52轟炸機24小時攜帶核彈在空中飛行,以此保證即使全境遭到蘇聯毀滅性打擊依然具備發射核彈的能力。英國建造4艘潛艇並保證至少1艘處於巡航狀態,正是出於這一思路。

英國核政策有何特點?

英國是《核不擴散協議》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締約國。根據上述《概要》,在當前國際形勢下英國仍然有必要保持核威懾手段,即始終保持4艘戰略核潛艇中至少有1艘進行巡航任務。英國承諾只考慮在極端情況下出於自衛目的使用核武器,包括北約盟國受到攻擊時集體自衛權的使用,同時英國首相是唯一有權發射核武器的人。

英國堅持最小、可靠、獨立的核威懾,依靠持續對海威懾的潛艇投射平臺。三叉戟系統包括3個組成部分:核彈頭、彈道導彈和核潛艇。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最早從1994年開始服役,每艘潛艇裝備16枚美國研制的三叉戟二型潛射導彈。

目前英國據估計有225顆核彈頭,其中160顆處於戰備狀態。潛艇的服役時間為20年,最多延長至30年,預計至2026左右年前衛級核潛艇將退役,新潛艇繼承者級之後開始試航,原定2028年開始服役,先推測至2030年後。

潛艇母港是蘇格蘭克萊德皇家海軍基地(Her Majesty’s Naval Base, HMNB),這一位於蘇格蘭的皇家海軍基地也是英國唯一的核武基地。

根據英國國防部基於2006~2007年公布的數據(此後再未公布過),維持英國的核威懾計劃大約要花費150億~200億英鎊,其中110億~140億用於潛艇,20億~30億用於核彈頭,20億~30億用於基礎設施,這些還不包括日常維護所需費用。

在2007年英國議會就新潛艇設計建造項目辯論時,當時的英國政府提出三點保證:

1. 采取更多措施保證《核不擴散條約》下的核裁軍;

2. 更新計劃不會加強英國的核打擊能力;

3. 當前的項目只涉及研究和設計,以後的政府可以重新考慮並取消建造計劃。

英國未來的戰略核潛艇什麽樣?

出於成本控制考慮,“繼承者”項目被分為多個階段,國防部與英國BAE系統公司、巴布科克國際集團(Babcock International)及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合作開展。2011年底,新型核潛艇的概念構想完成。目前,歷時五年的評估階段已經接近尾聲,此項目將進入論證階段。

在英國國防部最新的報告中,“繼承者”級核潛艇將至少服役30年。

2010年開始服役的“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許多系統將用於新潛艇的設計,以降低設計費用,但軍方未透露具體會采用哪些系統。

動力方面將采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設計建造的新型PWR3壓水反應堆(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 3)核動力推進系統,該系統比PWR2型更易於操作,使用壽命更長。

英國與美國在潛艇技術上進行合作,後者也在研發新型戰略核潛艇。通用電氣公司正在為兩國研制通用導彈艙(Common Missile Compartment, CMC)基本導彈艙,英國將裝備3個分段,每個分段4具發射裝置。通用導彈隔間的特點在於其通用性,可以發射潛射彈道導彈、反導攔截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等,也可以裝備攻擊型潛艇,從而降低成本。

用前國防大臣彼得·拉夫(Peter Luff)的話來說:“建造勝利號戰列艦前十五年,皇家海軍就開始購買橡木了。”勝利號是英國海軍歷史上一艘著名戰列艦,1805年特拉法加海戰英國艦隊打敗法西聯合艦隊,令拿破侖登陸英國的計劃流產,當時勝利號是英軍旗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36

安倍反對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美國《華盛頓郵報》15日援引美國政府高官的話報道稱,有關奧巴馬政府正在探討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傳達了反對意見,稱“對朝鮮的威懾力將因此減弱”。

在一系列核政策的調整中,奧巴馬政府考慮出臺不發動先發制人核攻擊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由於政府高官和日韓等盟國對此表示擔憂,許多人認為修改政策的可能性很低。

據該報稱,安倍向哈里斯直接表達了擔憂,稱若美國政府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將影響針對持續進行核開發的朝鮮等國的核威懾力,地區紛爭的風險將上升。

該報未披露日美上述交流的時間等具體細節,但哈里斯在日本逗留的7月26日曾在首相官邸與安倍舉行了會談。

奧巴馬政府力爭使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呼籲禁止核試驗的決議等,但《華盛頓郵報》稱,由於盟國的擔憂,奧巴馬政府內部未出現推動出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趨勢。

圍繞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和長崎市長田上富久本月聯名向安倍等人提交了請願書,要求推動這一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616

朝鮮外相稱將繼續增強核武,以保衛真正的和平

24日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3號,朝鮮外務相李勇浩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言稱,朝鮮將繼續增強核武能力。

會上,李勇浩表示,只要朝鮮還受到擁有核武國家的威脅,朝鮮就不會放棄核威懾能力的建設。李勇浩警告說,美國戰略轟炸機本周飛越朝鮮半島上空,此舉將令美國“面對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

李勇浩還稱,朝鮮將繼續采取措施,在數量和質量上加強核武力量,以捍衛尊嚴和生存權,在面對來自美國不斷增強的核戰爭威脅時,保衛真正的和平。

朝鮮外務相李勇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

本月9日,朝鮮宣布進行核彈頭爆炸試驗。這是朝鮮自2006年以來進行的第五次核試驗,也是今年以來進行的第二次核試驗。

本月13日,兩架美軍B-1B轟炸機曾從關島美軍基地起飛,施壓朝鮮。朝鮮隨即表態稱,朝鮮革命武裝力量已經進入“決戰態勢”。

本月21日,駐韓美軍司令部發表聲明,證實美軍B-1B轟炸機當天飛抵韓國,並稱這是韓美為加強同盟采取的第一階段軍事措施。美國空軍第七軍司令伯格森還在聲明中說,美軍B-1B轟炸機21日的飛行只是“可選擇的眾多手段之一”。今後美韓同盟將進一步增強軍事威懾力,全力保衛朝鮮半島和域內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389

向印度輸出核電站,日本力主“無核武世界”的形象喪失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與印度11日簽署了核能協定。如果雙方國會批準,將開辟日本核電站向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實際上的擁核國印度出口的道路。

報道稱,日本安倍政府瞄準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巨大市場,以經濟實利為優先。日本作為力爭實現“無核武世界”的“唯一戰爭核爆國”的形象日漸喪失。

“我與莫迪總理的互訪成為了日印關系飛躍性發展的原動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日晚在東京舉行的日印首腦會談上,再次表明了重視印度的姿態。

11日晚,安倍晉三與莫迪在日印核能協定簽署儀式上交換文件。(圖:共同社)

報道指出,對於核爆國日本而言,目前與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國家簽署核能協定的只有印度。作為叫停舉措,日印通過其他文件確認了“如果印度重啟核試驗,日本將停止合作”的內容。共同社報道稱,日本外務省說明“這是國際承諾,將成為擔保”,但究竟能發揮約束力到何種程度尚無法預料。

對日本核電相關業界而言,因為獲得訂單的越南的核電站計劃被撤銷,日印簽署核能協定是一道喜訊。電氣事業聯合會發表評論稱“以核能和平利用為大前提,日本活用自身經驗為國際社會作貢獻,這很重要”。

核爆地廣島與長崎:憤怒之聲不斷

然而,在核爆地,憤怒之聲也高漲起來。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和長崎市長田上富久在日印首腦會談前的7日,分別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要求終止談判的文件。松井稱“此舉背離了以核爆受害者為首的眾多市民的想法”,田上呼籲“希望真誠接受核爆受害者的想法,停止談判”。

據報道,核爆受害者堀江壯(76歲)向廣島地方法院起訴,要求叫停四國電力公司伊方核電站運轉,他憤怒地說:“這是優先經濟的強行推銷不幸。”“抗議核試驗長崎市民會”的山川剛(80歲)也批評日本政府“只看眼前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58

日媒稱奧巴馬政府決定放棄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近日據多名美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奧巴馬政府決定不發表作為核政策調整一環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宣言。

據共同社24日報道,主要原因是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總統大選中獲勝,即使發表宣言,政策能否繼續實施也存在不確定性。此外擔心核威懾力被削弱的日本等盟國以及政府內部的反對意見也不容忽視。

報道稱,5月實現了對核爆地廣島的歷史性訪問的奧巴馬為維持邁向“無核武世界”的聲勢而推進了有關政策的調整,但面臨與俄羅斯對立激化和朝鮮強行實施核試驗等問題。實施大膽的核裁軍變得困難。

還有分析指出,候任總統特朗普曾發表可被理解為允許日韓兩國擁有核武器的言論,對核裁軍的關註較低。奧巴馬廢除核武的努力未果就將於明年1月結束總統任期。

共同社報道稱,奧巴馬政府決定不發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宣言。

相關人士指出:“(不首先使用的)政策轉變需要與盟國進行磋商,但已沒有足夠的時間。”據悉,奧巴馬因盟國反對而對“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變得消極也是原因之一,在政權末期從根本上改變政策被認為很困難。

奧巴馬政府考慮向下屆政府提交削減核武器“現代化預算”的建議書等,但由於特朗普承諾將擴大軍事開支,對此也出現了慎重意見。

作為推進核裁軍與核不擴散措施的一環,奧巴馬政府制定了要求停止爆炸性核試驗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並於9月獲得通過。此外,還曾考慮延長與俄羅斯簽訂的《新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新START)的有效期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85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 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

11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譴責朝鮮9月9日進行核試驗,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和導彈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