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開咖啡館賺錢的不多,但「教人開咖啡館」已經成了一門好生意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86.html

一個35課時的專業班收費是3700元一人,而興趣班就比較便宜,有一個「手工滴慮操作」的班只有兩個課時,收費180元一人。

只要輸入「咖啡」兩個字,美團網立馬跳出了1149個相關團購,大眾點評有1132個,百度糯米也有986個。

這兩年雖然咖啡行業因為高租金壓力不景氣,但是咖啡館的開店速度還在繼續增長,從杭州市咖啡西餐行業協會處瞭解到,目前杭城大約有1100家咖啡館,大多經營情況不樂觀。

 

慘淡歸慘淡,依然有人前赴後繼殺進咖啡館行業,就連上游機構——不少做咖啡豆貿易的商家,也打起了新開咖啡館的主意,不僅自己開出了咖啡體驗館,還提供咖啡師培訓、供應咖啡設備、咖啡豆等業務。

杭城僅3成咖啡館經營較穩定

店面高租金壓力,以及電商衝擊等因素,街邊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如服飾店難以生存。於是,很多店舖趁機轉型。咖啡流行,讓一些人看到曙光,並認為開一家咖啡館既小資又難度不大。還有一些大學生畢業後,家庭條件比較好,不想出去給別人打工,咖啡館就是創業平台。

就這樣,近年來,杭州街頭咖啡館是越開越多了。目前杭州大大小小咖啡館差不多1100家左右,其中包括了星巴克、COSTA等「明星」咖啡館。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經營好的咖啡館櫃檯前排長隊,有些咖啡館則一天也進不了幾桌顧客。

據悉,主城區小咖啡館去年增長了70多家,但很多都是開一段時間就轉讓了,開門關門現象頻繁。杭州市咖啡西餐協會秘書長樓波音說:「不懂咖啡的,不懂經營的,都開起咖啡館,存活時間並不久。和2012年、2013年相比,預計今年咖啡館營業額下降了20%。」

樓波音告訴記者:「杭城大多咖啡館情況都不是太好,經營都在走下坡,只有30%經營得較好,主要是一些像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館。」

怎麼開好一家咖啡館?經營者須轉換思路

儘管眾多咖啡館經營欠佳,但新人新店還是蜂擁而至。

「咖啡市場其實並沒有萎縮,而是咖啡館的經營者要調整開店思路。」很多咖啡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

比如,杭州一些創意咖啡館也慢慢成為街邊風景,這些小咖啡館都以自己獨特的姿態生存著,而且經營得都不錯。另一類,就是類似漫咖啡這樣的大型連鎖咖啡,以強大的陣勢贏得了年輕人的歡心,除了皇后公園店、黃龍店外,7月4日新開張的北城天地店,有5個NBA籃球場那麼大,近2000平方米的面積,被稱為是亞洲最大的咖啡館。每天漫咖啡的收銀台前都是排長隊的架勢。

漫咖啡來勢洶洶,「特別是黃龍店一開,附近咖啡一條街上的咖啡館立馬就沒生意了。」「××咖啡」負責人張斌說,像漫咖啡這樣的外資咖啡店對中國市場是虎視眈眈,如果本土咖啡館不抱團,很快就會遭受吞併或淘汰。

張斌說:「一般一家好的咖啡館至少需要1年時間的經營,但是倒閉只需要3到6個月,更迭很快。」所以說,只要找對經營模式,咖啡業還是一個很有生氣的行業,這也是近兩年越來越多人,明知開店容易守店難,還是爭先開咖啡館的原因。

比如杭州一家以前主要經營咖啡豆貿易生意公司,專門在杭州附近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咖啡店。負責人表示,「國外有很多咖啡便利店,大家喝咖啡站在街頭喝上一杯或打包帶走就行,杭城未來趨勢也一定是咖啡便利館越開越多,越開越好。」

同樣,樓波音也建議:「年輕人多出去看看,多學點東西回來,用心經營的咖啡館一定不會生意差。其實一些經營不善的咖啡館必定是缺少格調、改革創新和多元化,或者對咖啡完全不懂的人在經營。」

有人專做咖啡館配套服務生意

隨著杭城咖啡館的興起,一些身處咖啡產業上游的企業,看到了商機,也逐漸開始向下游發展。

不少年輕人有資金想開咖啡館,但又沒什麼底氣,大多都是邊開邊摸索,有人就是看中了這個市場,立馬轉型做起教人開咖啡館的生意,不少業內人士稱:「這生意還包賺。」

這些咖啡館配套服務提供商,除了提供咖啡館的一些原材料,比如咖啡豆、糖漿等,還有配套的咖啡師培訓,甜點班等,甚至可以根據咖啡館的營業面積和租金等情況,幫經營者定製產品。

杭州歐森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咖啡豆貿易生意的公司。負責人張群保說,一個月前,他們在之江路上開了一家門麵店,對外經營,更設立了展廳,主要是向一些對咖啡商戶開放的。

這家咖啡體驗館進行著差異化經營。除了日常經營外,咖啡館會不定期舉行「第二課堂——咖啡技術培訓」活動。開設不同的培訓課程,指導咖啡商戶或普通消費者進行一些咖啡的製作,然後收取相應的費用。一個35課時的專業班收費是3700元一人,而興趣班就比較便宜,有一個「手工滴慮操作」的班只有兩個課時,收費180元一人。

「這種經營模式讓我們公司的業務量立馬提升。」張群保介紹,「我們這裡只有7個座位,3個包廂,今天包廂就被一家企業包去搞活動了。」張保群介紹,目前,這家咖啡體驗館每天的營業額在3000元左右。

位於杭州城北「××咖啡」也有著類似的路數。作為一家本土咖啡店,「××咖啡」去年11月份開張,除了經營咖啡館門店生意以外,負責人張斌還從事一些咖啡豆的原材料貿易。

張斌一直強調「咖啡文化」這個關鍵詞。「我們可以把咖啡館發展成第三空間、社交空間,畢竟我們喝的不是一杯簡單的咖啡,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咖啡文化,做人文咖啡。」

每個月,這家咖啡館還會開小班化的培訓班,主要分初級、中級和拉花3個班,有獨立的培訓教室,專業的培訓師。在7月份,這家點還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個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咖啡師考試考點,提供專業培訓, 「有不少咖啡從業者或愛好者專門從上海跑來學習、考試的。」張斌說。

另外,平時,「××咖啡」也會做一些推廣,如拉花推廣、原材料推廣等。針對周圍的一些寫字樓,白天也會推出一些簡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9

勸人不善,教人不慧 xuyk的博客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3bs.html

    其實,股市的邏輯規律與基本常識比什麽都重要,它們還都極其簡單。不管你采用什麽樣的方法做股票,只要長期以來是盈利的,就說明,你的方法一定是符合股市規律及常識的,是正確而有效的,否則,就一定是錯誤的。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即便事實擺在他面前,也還會執迷不悟,繼續行錯。

    可不是麽?我有一個連襟,他炒股已經十多年,每天看盤操作很努力。這個星期天,我們碰面,聊起炒股,得悉他,從“鴉片底”(去年6月的1849點)開始至今,總資產大約增長了30%,但本金還虧損25%多點。

    我微微搖了搖頭。
    1、從“鴉片底”以來,大盤上漲了28.5%,你只比大盤稍微好了那麽一丁點!然你炒的都是中小盤股票,而代表中小盤股票的中證500指數同期上漲了67%,是你的2.23倍!
    2、你經歷過2007年的瘋牛時期,也經歷過2009年的小牛市以及這波上漲行情,怎麽現在還虧著呢?
    根據這麽兩個情況,你長期虧損,一定是操作方法錯了!
    “不是的!是我所買的股票不好!”連襟辯解道。
    “絕對不是股票的問題!”我說,“不信你把曾經做過的股票隨手抓一把出來,查看一下它們從‘鴉片底’以來的走勢。”他隨便查看了好幾只,呵!每只漲幅都遠遠超過30%!更不用說從更早時期的歷史大底開始起算呢。
    “我說啊,你與其這樣天天盯盤炒股,還不如幹脆買指數基金或者隨便買幾只股票,放著不動,結果還更好!”我建議說,“現在,你就暫時千萬別再動了啊!”
    “知道了!”他應答。
    剛才我與他通話,得知他本周一開市就又買賣了,還講了一大堆技術理由!
    這殺千刀的股市,害人啊!
    人的習慣思維難以改變,養成的壞習慣更難改變。我又不禁記起先哲的一句話:
    勸人(勸)不善,教人(教)不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58

人生若只如初見,看總統川普當年如何教人創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1110/159697.shtml

人生若只如初見,看總統川普當年如何教人創業
道理學家 道理學家

人生若只如初見,看總統川普當年如何教人創業

我是個優秀的商人,因此可以管理好一個國家。

日後想起 2016 年,川普恐怕是本年度最難以讓人忘懷的一張臉。回望過去一年的競選之路,被戲稱為 “金毛獅王” 的他只要站到聚光燈下,就會吸引所有的關註、支持、甚至唾罵。然而很少有人記得這位政壇新人宣布參選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是個優秀的商人,因此可以管理好一個國家。”

川普作為政客,在此次選舉中的表現暫不討論,但這並不妨礙創業者從他身上學點商業秘訣。盡管外界對於川普的商場戰績懷有諸多質疑,但作為一名聲名斐然的房地產大亨,他在真人秀節目《學徒》中展現出對商業社會的敏感與熟悉,仍然值得每個心懷壯誌的年輕人了解與學習。

在這檔節目中,川普安排參賽者完成銷售、籌款、市場活動等任務——這幾乎是所有創業者都會面臨的挑戰。事後,他還帶領失敗的隊伍進行複盤分析,調整人員架構。如此反複,直到川普選出自己的 “學徒”。

在今天分享的文章中,作者對《學徒》最經典的第一季節目進行回顧,並整理出了每一集節目的任務,各個隊伍的失敗原因與可取之處,以及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麽這位參賽者遭遇淘汰。原因千奇百怪,卻都值得創業者深思。比如在決賽中慘遭淘汰的哈佛高材生,遇到問題過於冷靜,反而顯得懶散。又比如某隊為了銷量選擇自己不喜歡但認為好賣的產品進行推銷,最終遭遇滑鐵盧。川普對此的評價是,“You gotta believe what you sell, (If not) you'll be miserable.” 如此種種,都是創業者值得學習的經驗與教訓。

本文由道理學家授權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劉昱

你想成為眾人關註的焦點嗎?

你想有一百萬美金嗎?

你想上雜誌的封面嗎?

你想有一架噴氣式飛機嗎?

你想讓建築物用你的名字命名嗎?

你想要自己的 TV Show 嗎?

你想多了,這只是《學徒》的第一季的片頭曲。

正經的說,《學徒》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真人秀呢? Donald Trump 每期布置一個商業任務,選手分為兩隊比拼,輸的隊伍中,最差的隊員將被淘汰;最後獲勝的選手將被選為川普旗下子公司,擁有 25 萬美金年薪的 CEO。

《學徒》提供了讓每個觀眾了解商業成功秘密的平臺,在節目中表現出來的殘酷商業競爭和錯綜人際關系是真實商業社會的縮影。這檔真人秀第一季推出是 2004 年,所以下面的截圖畫質會很渣。總共有 14 場比賽,對於每場比賽,我都做了最為幹貨的總結:陳述任務,每隊勝利和失敗的原因,被淘汰隊員打車回家的理由,以及一些亮點。

/ 01 /第一場:紐約街頭賣檸檬水

▌概況

任務:紐約街頭賣檸檬水

規則:盈利多的隊獲勝

分隊:男隊 vs 女隊

▌結果

女隊勝利關鍵:每杯定價 5 美金,買水送親吻或電話號碼。

男隊失敗原因:每杯定價過低,僅售 1 美金,並且選擇了錯誤的銷售地點——充滿腥味的魚市場。

男隊可取之處:說服賣檸檬水的商家配合,與商家分利潤,免費使用商家提供的工具,例如桌子,棚子。

淘汰隊員:David。 David 不懂銷售,用嘩眾取寵的方法根本無法說服消費者,並且沒有關於領導力的任何體現。他學完醫學 PHD 又讀了 MBA ,被諷刺為書讀的太多,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 02 /第二場:給 Marquis Jet 設計廣告

▌概況

任務:給商務飛機 Marquis Jet 設計廣告

規則:被 Marquis Jet 采用方案的隊獲勝

分隊:男隊 vs 女隊

▌結果

女隊勝利關鍵:與 Boss 安排會議深挖需求,采用大膽奔放設計風格,將飛機比作男性生殖器,別具一格。

男隊失敗原因:時間緊迫,項目負責人認為與 Boss 安排會議浪費時間,設計的海報平庸,沒有爆點。

淘汰隊員: Jason 。項目負責人 Jason 作出了致命的錯誤決定,沒有與Boss 溝通需求。 Jason 在底特律有家財務管理公司,是一名草根創業者,能力很強有點倔強,沒想到這麽快就被淘汰了。

/ 03 /第三場:按照清單采購商品

▌概況

任務:按照清單采購商品(黃金,高爾夫球套裝等各類商品)

規則:花費少的隊伍獲勝

獲勝分隊:男隊 vs 女隊

▌結果

女隊勝利關鍵:女隊講價時軟磨硬泡,甚至給老板跳扭屁股舞。

男隊失敗原因:項目負責人 Sam 沒有制定好完善的采購策略,導致采購員往返多次浪費時間,最後只能倉促購買。

淘汰隊員:Sam。人緣不好,飽受隊友非議,並且制定的計劃松懈,當時間緊迫時,他只會告訴隊員要保持鎮定,卻無法給出解決方案。 Sam 常有瘋狂的想法和言論, Trump 認為他要麽會成就一個公司,要麽會毀了一個公司,還是不帶他玩了。

/ 04 /第四場:管理好萊塢星球

▌概況

任務:管理好萊塢星球(一個商店+飯館+酒吧)

規則:與去年同一天比較,營業額多的隊伍獲勝

分隊:男隊 vs 女隊

▌結果

女隊勝利關鍵:女隊認為酒水是成功的關鍵,大力推銷酒水。(但是她們過度利用性別優勢,勸男客人喝酒,終於引來了 Trump 的警告:不許利用性別優勢做生意。)

男隊失敗原因:男隊已被淘汰三人,人手不足,並且內部產生分歧,而且只把顧客吸引到餐廳,並沒有賣出商品。( Trump 認為人手少不是失敗的理由,因為人手再少,都可以通過努力來彌補。)

淘汰隊員:Bowie。不懂銷售,負責吸引客源卻收效甚微。(而諷刺的是,他本職工作就是銷售)

咳咳~已經有兩個人因為不懂銷售被淘汰了,有句古話說的好,創業公司的 CEO 都是 Sales ,可見會賣東西是老板的必備技能。

/ 05 /第五場:擺地攤

▌概況

任務:擺地攤

規則: 1000 美金啟動資金,自由進貨,自行選擇跳蚤市場賣貨,盈利多的隊伍獲勝

分隊:V 隊 vs P 隊( VersaCorp 和 Protege 隊,男女隊人數不平衡後,重新搭配組成的兩隊)

▌結果

V 隊獲勝關鍵:進貨受歡迎(衣服類),場地合適。

P 隊失敗原因:項目負責人 Kristi 缺乏決斷能力,很多事情猶豫不決,內耗團隊精力與士氣,比如在哪擺攤等問題;丟失了 200 美金,財務管理能力較差。

淘汰隊員:Kristi ,缺乏決斷力。(然鵝 Kristi 在加州有一個酒店,還有兩套房產,應該是很會做生意管錢的才對=·=)

/ 06 /第六場:拍賣會籌款捐贈

▌概況

任務:拍賣會籌款捐贈

規則: Trump 為每隊介紹一些名人,隊員利用名人資源拍賣產品,籌款高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V 隊獲勝關鍵:產品有意思,性價比高。

P 隊失敗原因:缺乏溝通技巧,沒有很好的利用名人資源。

淘汰隊員: Jessie。面對別人的攻擊不去反擊,Trump 說 “如果你不反擊,就證明別人說的是真的”,他不喜歡軟弱的人。Jessie 是草根創業者典範,沒上過大學,17 歲創業開了家銷售公司,現在自己買了一個農場,彼時只有 21 歲。

/ 07 /第七場:把臟亂差的房子租出去

▌概況

任務:把臟亂差房子租出去

規則:超出房子本來租金多的隊伍獲勝

分隊:V 隊 vs P 隊

▌結果

P 隊獲勝關鍵:搶到了低價房源,原租金 $1100;談判技巧好,最後成交價高。

V 隊失敗原因: Tammy 太弱,導致大家做任務的時候還得給她擦屁股;談判技巧不行,最後成交價格平庸。

V 隊可取之處:雇傭專業修房人把房子裝飾一新。

淘汰隊員: Tammy。P 隊靠欺詐手段搶得 V 隊的房源獲勝,但是 Tammy 作為 V 隊選手卻為 P 隊辯護,Trump 說他不喜歡不忠誠的人。 Tammy 在華爾街頂級投行做股票經紀。

/ 08 /第八場:售賣 Trump 整箱瓶裝水

▌概況

任務:售賣 Trump 整箱瓶裝水

規則:盈利多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P 隊獲勝關鍵: Troy 想出長遠的銷售計劃計劃,每談一個商家,不僅只談當下交易,而是談未來幾個月的合作。

V 隊失敗原因:沒有好的銷售計劃。

淘汰隊員:Ereka。作為項目負責人,沒有提出好的計劃,並且在評選最差隊員時候根據她個人感情來決定。

/ 09 /第九場:挑選藝術家,辦藝術展

▌概況

任務:挑選藝術家,舉辦藝術展

規則:銷售額高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V 隊勝利關鍵:挑選了他們喜歡的藝術家。

P 隊失敗原因:挑選了標價高、具有粉絲群體的藝術家,但隊員並不喜歡作品本身。

淘汰隊員:Omerasa。因為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要去吃飯,與隊友發生爭執。這個黑妞靠政府資助長大,在哈佛讀 Master,人緣最不好。

備註:這集是對我啟發很大的一集, Trump 說 “You gotta believe what you sell”,否則是很難賣出去的。

/ 10 /第十場:管理紐約街頭三輪車

▌概況

任務:管理紐約街頭三輪車

規則:營業額高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V 隊勝利原因:在三輪車上貼廣告,與多家商家達成廣告協議,賺取巨大營業額,是 P 隊的 10 倍之多。

P 隊可取之處:制定三輪車夫鼓勵機制,掙錢第一名額外獎勵 100 美金。備註:這集是最具 “互聯網思維” 的一場戰役,把三輪車任務變成廣告盈利。

淘汰隊員:Heidi 。在十個任務中沒有明顯進步,雖然沒有犯錯,但是被殘忍淘汰。我能總結成,在大公司待久了的人學習能力退步了嗎哈哈。

/ 11 /第十一場:賭場拉客

▌概況

任務:在賭場拉客

規則:拉來客人賭博總額高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P 隊勝利關鍵:用老虎和彩票輪盤吸引客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 VIP 櫃臺區抓住了很多 VIP 客戶。

V 隊失敗原因:用租跑車吸引客戶,跟P隊的老虎比完全沒有吸引力;雇傭模特拉客,拉的客戶是 P 隊的好幾倍,賭博總額卻依然失敗,因為沒有搶先抓住 VIP 客戶。

淘汰隊員:Katrina。雖然項目負責人 Amy 犯了關鍵的錯誤導致失敗,但 Amy 聲稱自己想不起來決定是她做的,且 Trump 考慮到 Amy 之前表現太過優異,這是第一次失敗,只好淘汰之前沒有犯錯誤的 Katrina ,這個妹子只有 23 歲,卻在全美房地產經紀人中排名第三。

/ 12 /第十二場:租摩天大樓里的一層

▌概況

任務:出租一天摩天大樓里的一層

規則:租金高的隊伍獲勝

分隊: V 隊 vs P 隊

▌結果

V 隊勝利關鍵:談判技巧。V 隊開出很高的價格,最終獲得了 $40800 ,但是運氣也不錯,最後 2 分鐘找到了租客。

P 隊失敗原因:談判策略運用不得當,另外開的價格太低,策略是開低價讓兩家競價,讓客戶感覺到被誘導壓榨,不再想和他們做生意。

淘汰隊員:Troy 被認為是個銷售人員,而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備註:前幾集兩個人因為沒有銷售能力而被淘汰,而 Troy 在後期被認為只有銷售能力而被淘汰。Troy 是個西部牛仔,個人魅力不錯,沒上過大學,高中畢業開了家借貸公司。

插播:面試環節。此時還剩 4 個人, Trump 安排了他的 4 個心腹,對 4 個選手進行面試,淘汰了只失敗過一次任務的 Amy 與銷售能力很強的 Nick 。Amy 姐有 100 萬美金的股票,每次換隊的時候大家搶著要 Amy。Nick 在劇中與 Amy 大搞曖昧,曾經一起贏過一局,面試被一起淘汰了。

/ 13 /第十三場:決賽(Bill 篇)

▌概況

任務:決賽( Bill 部分),舉辦高爾夫比賽

規則:表現水平 Trump 說了算

▌結果

Bill 勝出關鍵點: Full of energy,Trump 說他最喜歡精力無限的人。 Bill 畢業於 Loyola,在芝加哥創業成功過,創立了一個雪茄公司,最後賺了幾百萬美金。

/ 14 /第十四場:決賽(Kwome 篇)

▌概況

任務:決賽, Kwome 負責策劃一個搖滾明星的演唱會

規則:表現水平 Trump 說了算

▌結果

Kwome 失敗原因:畢業於哈佛商學院,Kwome 在紐約投行工作。遇到問題過於冷靜,反而顯得懶散;啟用能力不行的員工耽誤事情,Trump 箴言:“具有欺詐行為的員工應該立即開除”。

/ TO SUM UP /

都說創業成功的關鍵在人,看完這季後可以深刻的感受出來,究竟需要什麽樣的素質才能把一件事情做成。真人秀跟講故事不同的地方在於,把一個人做事的細節都展示給你看。最後決賽的兩個人實力很強,可謂一個學院派,來自哈佛 & 華爾街,一個偏街頭派,白手起家創業成功退出。看完這季,我們得到一些關於創業的小建議:

銷售,首先要相信自己的產品,其次要掌握銷售的技術。

談判的能力,主要用於采購(即提供服務端)。

溝通能力,主要用於協調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洽談。

領導力主要包括做決定的能力,不能用感情做決定,不能優柔寡斷;任用忠誠的員工;做計劃的能力,掌握事情的發展進度。

必須跟上公司成長的步伐,不然不犯錯誤也會被淘汰。

學院派創業者最需要的是實際操作的經驗,在創業過程中應該缺啥補啥,缺少某種能力,應該盡快鍛煉。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13

這個教人修iPhone的網站 年入2100萬美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4-08/1092359.html

Qq__20170408114856.thumb_head

網站截圖

凱爾·維恩斯(Kyle Wiens)的工作棚里面有摩托車、骯臟的自行車、皮劃艇、潛水衣、發電機、壓縮機、焊炬、錘子、扳手和電鉆,以及幾堆拆裝開的設備。雖然大多數人都會把修理工作交給專業人員去做,但有一些人覺得自己動手修理東西是很酷的事情。

對於維恩斯來說,修東西是一項畢生事業。 33歲的維恩斯是iFixi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的使命是“教大家如何修一切東西”。iFixit網站上匯聚著各種詳細的說明書。比如如何調整制動器,如何打開紙張切碎機,如何將鞋底重新裝回到鞋上,如何修複眼鏡鏡片上劃傷等等。 而iFixit的一個專長是對破舊的蘋果筆記本電腦和手機進行各種精細修複。該網站上有超過2.5萬多部手冊,涵蓋了7000多種對象和設備。據維恩斯說,全年世界各地有9400萬人從iFixit上獲得了幫助,學會了如何修理某臺設備,以便讓它達到頂尖的工作狀態。他坦白地說,這個數字有點令人失望。因為他的目標是1億人。

業務現狀

iFixit網站上的一些手冊是公司內部制作的。但大多數來自世界各地的貢獻者。無論如何,信息都是免費的。用戶不必註冊。該平臺上也沒有廣告。iFixit有90%的營收來自於銷售零件和工具。如果人們沒有在網站上看到如此多的有價值的信息,他們也不知道這些零件和工作可以派上什麽用場。其余10%的營收來自於軟件授權使用費(這種軟件是iFixit開發用來編寫其在線手冊的)以及培訓獨立維修技術人員的收入(這些技術人員在iFixit上經營自己的業務,目前約有1.5萬人)。

該公司的業務在穩步發展。 iFixit誕生已經14年了,有125個員工,每年增長大約30%。公司在2016年的銷售額達2100萬美元,利潤也很穩定。 32歲的聯合創始人盧克·蘇勒斯(Luke Soules)說,“我們免費提供很多東西,”他說,“我們願意這樣,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付給我們錢,業務仍然可以經營得下去。”

如今這個時代,我們的生活和電子產品息息相關。沒有電子產品,我們好像就無法過日子了。當設備出毛病的時候,我們感到備受挫折,馬上就想買一個新的。但是,這樣做會帶來環境上的惡果,廢棄的有毒物品會被傾倒在垃圾填埋場。而且這樣做也很消耗資源,因為銥這樣的關鍵元素的供應量是有限的。何況這對我們自己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頻繁購買新設備,一心追求最新最好的電子產品,你很難存下什麽錢。

IFixit對科技巨頭可能不構成太大的威脅,但蘋果卻一直在密切關註著iFixit。蘋果不喜歡iFixit,因為iFixit自己編寫了蘋果機頂盒的維修手冊,並與所有用戶分享它。它用親民的價格銷售可以用來替代蘋果配件的零件,以及定制的鑷子、鑿子和螺絲刀等工具。使用iFixit的材料包,你可以自己替換破裂的蘋果手機顯示屏、充不上電的電池,費用要比你去蘋果商店便宜得多。此外,iFixit也不會試圖向你推銷新手機。

不過話又說回來,iFixit也不喜歡蘋果。在iFixit總部,員工用帶有蘋果標誌的罐子裝垃圾。

蘋果沒有透露自己的維修收入有多少,但是據《Warranty Week》估計,2016年蘋果的延期保修維修計劃AppleCare全球銷售額達59億美元——“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延長保修計劃,比通用汽車的大,比大眾汽車的大,也比百思買或沃爾瑪的大。”

如果不是因為蘋果(以及它的創新技術、高度普及和它的傲慢),Ifixit可能也不會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你可能覺得Ifixit本質上是一個寄生蟲。一條與鯊魚一起遊泳的小魚,跟著鯊魚吃點殘羹剩飯。那可能是因為你不了解這家公司的使命,也不了解其創始人的雄心。

創業之初

維恩斯和蘇勒斯從小在俄勒岡州長大,但直到2003年,他們進入加州理工大學的時候才結識了對方(該校的校訓是“學會學習”)。從那之後,兩人就成了好朋友。他們都是極客,惺惺相惜 。蘇勒斯說:“我記得有一次他坐火車回家過節,他帶著一臺大型老式臺式電腦先跟他回家,然後再回來。”當維恩斯宣布結婚的時候,其他朋友甚至開玩笑說,他必須先和蘇勒斯離婚才行。

和蘇勒斯相比,維恩斯的話比較多,睡覺的時間比較少。他是iFixit的形象擔當和戰略師。 蘇勒斯則主持運營工作,管理iFixit的中國供應鏈。

維恩斯的另一臺電腦是蘋果iBook G3,有一天他不小心把它摔到了地上,壞掉了。他想要查看G3的維修手冊,於是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蘋果不向顧客提供維修手冊。這讓他感到很失望。畢竟那是他的電腦,已經付了錢。為什麽不能把它打開維修?就這樣,維恩斯萌生了一個創業想法。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維恩斯和蘇勒斯創立了這個業務。最初,他們覺得可以自己編寫維修手冊,然後銷售手冊,但是要銷售信息是很困難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銷售零件和工具就容易多了。所以兩人就成了網商,先購買現成的工具,定制少見的工具,然後再搭配著賣出去——就有點像當年的邁克爾·戴爾創辦戴爾電腦那樣。最初公司的名字叫PowerBook Fixit,但維恩斯擔心蘋果可能會起訴他們的商標侵權,於是把公司改名叫PBFixit,但這讓別人誤以為他們是賣花生醬的。他們的生意第一個月沒有賺錢,但第二個月就賺了錢,自那以後一直都在賺錢。

他們住在同一間宿舍里,睡在雙層床上,這樣就會有更多的空間存放貨物。大二那年,他們離開校園,搬到一間兩居室的公寓,然後又搬進一處三居室的房子,那里有個大車庫可以當零件倉庫。但是一邊做生意一邊上學也比較累,最終他們雇傭了幾個雇員。有一天,一名雇員上班忘記帶鑰匙了,所以就直接撬開了鎖。這事維恩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直到今天,我們都仍然會向新員工傳授撬鎖技能。” (iFixit有時候會出售自己品牌的撬鎖套裝工具,不過通過美國郵政所發貨是非法的。)

“從一開始,我們就以零件為中心,非常仔細地建立客戶體驗,”維恩斯說。 “如果客戶看到零件,說,‘我要如何安裝呢?’於是我們就給他們寫一本手冊,然後他們會說:‘呃,但是我沒有工具來安裝。’於是我們就把工具賣給他們,然後他們又說:‘工具好貴啊!’於是我們開始做材料包,並把工具和零件捆綁在一起銷售。結果我們發現,零件業內還沒有其他人這麽做過,我們是第一家。”

畢生事業

他們在2007年畢業,iPhone就是在那一年推出的。他們的公司已經在盈利,而且還在快速增長。賺的錢不僅夠付他們上大學的費用,還能付一棟69萬美元房子的首付款,這棟房子先後成為他們共住的家、員工宿舍、iFixit總部。 蘇勒斯記得自己大四的時候曾經想過,“這可能就是我們的事業。”之前他從來沒有這麽想過,還一度很擔心找工作的事情。

從某些角度來說,iFixit是一個傳統的成功故事。當然,公司確實賺了錢,但是如果兩位創始人一直把賺錢當作主要目標,公司還會賺得更多。維恩斯說,他們拒絕了一些機會,因為不想被更多的潛在投資者指手劃腳。 蘇勒斯說:“不惜代價地實現增長和盈利,這種責任我們兩個都很怕去承擔。”而且iFixit在本行業以及其他領域的影響力還遠遠超過了它的規模——去年它有9400萬用戶,並且在全美各地培養了成千上萬的技術人員。

維恩斯說:“我不能想像其他任何東西比這更加激動人心。他認為,在一個存在巨大經濟鴻溝的世界里, iFixit可以幫助人們以更加低廉的價格擁有和使用設備,同時也能為獨立維修店提供業務機會。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減少電子垃圾,保護環境,給我們所有人都帶來一點點DIY的快樂。

維恩斯最喜歡的書之一是馬修·克勞福德(Matthew Crawford)的《摩托車修理店未來工作哲學》。克勞福德是弗吉尼亞大學研究員,擁有物理學本科學位和政治哲學博士學位,但是還當過摩托車技工。這本書將他的各種經驗教訓結合了起來。 “我們進化成為了工具使用者,”克勞福德說。 “人們尋找的是個人能動性的基本體驗,看看自己的行為有什麽效果,並處理自己的那一攤子事情。”

而維恩斯和蘇勒斯開創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業務,可以在這方面為大家提供幫助。這真的很酷。(編譯/Kath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03

科大生搞app教人呼吸催眠減壓

2017-05-25  NM

香港人生活忙碌,工時長,壓力大,步伐急速,連晚上睡覺時也要牽掛工作或考試,不能安心休息;有大學生因朋友啟發,設計手機應用程式「Void」,透過小遊戲及錄音幫助人放慢節奏,紓緩壓力,減少失眠。我們雖不時把「放鬆啲啦,香港人」掛在口邊,提醒自己和朋友要放鬆心情,但鮮有做到,究竟科技能否在這方面帶來幫助?同名同學校

Void的兩名創辦人除了同是九十後及科技大學學生,名字上也有共通點——陳棨豪(Hercules)和陳啟濠(Harry)。今年就讀科大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四年級的Hercules,讀中學時已對心理學及催眠有興趣,兩年前決定修讀相關課程,並考獲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的「註冊臨床催眠師」,之前曾為約二十個對象提供催眠治療。他表示,設計app的念頭源自一位朋友,他要到外地出差,擔心失眠影響翌日工作表現。於是請求Hercules事先錄下幾段錄音,供他在睡覺前聆聽,讓他放鬆心情,容易入睡。Hercules懷着一試無妨的心態答應,怎料朋友指錄音有幫助,令Hercules決定設計一個有類似功能的app,讓被失眠或焦慮困擾的人士,在無辦法得到專家治療或輔導時,可以先透過程式幫助自己。現正攻讀計算機工程學系博士的Harry,跟Hercules因住同一幢宿舍而認識。他十分認同Hercules的理念,也曾因為學業壓力失眠,並接受Hercules的治療,於是決定跟他一起研發程式,而Harry主要負責程式的技術層面。

畫圈調整呼吸

Void於去年十一月推出,尚在起步階段,功能不多,但已於今年初獲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學生發明大獎。打開程式,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海浪的畫面,傳來陣陣海浪拍岸的聲音。Void暫有兩部分,一是小遊戲:用戶在開始遊戲前,先選擇長度,最少六十秒,最多三百秒。然後以手指跟着畫面圓圈內有色部分,在柔和音樂下緩慢轉動,並跟隨指示吸氣、閉氣及呼氣。圓圈轉動速度極慢,急性子的記者數次把手指超前,音樂戛然而止(提示用家速度太快);不過,當習慣這個速度後,再配以呼吸,記者有感整個人確實(在畫圈時)放慢下來。Hercules表示,這個遊戲是自己設計,因為不同論文及研究結果顯示慢的手指活動,可以令人放慢身體節奏。完成遊戲後,用戶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輸入個人壓力指數(10分為最大)後,聆聽錄音,放鬆心情。程式有七段不同的錄音,鼓勵用戶持續聆聽,而每聽完一段錄音後,要在十八個小時後才可以聽另一段錄音。聲帶由Hercules錄製,長度大約十分鐘,內容主要是請用家坐下,閉上眼睛,並根據Hercules的描述作出幻想,從而令用家忘記日常煩擾,沉澱心情。不過,記者實測後,認為十分鐘的錄音有點長,如果可以視乎個人壓力情況,決定錄音的長度會更好。Hercules強調,這個app同時具備冥想、心理學及催眠的元素,不是要取代任何的心理治療,只是希望可以紓緩港人壓力,提升睡眠質素,同時喚起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不少人出現問題,會諱疾忌醫,覺得只是有少少不開心,便認為是小事。」Hercules坦言,程式現時雖似學生作品,但未來會將其完善,成為商業產品。除現有的免費模式外,他打算未來推出收費模式,向用戶收取十多元的費用,並提供更多功能。

專家盤問

D: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Daisy)H:Void創辦人陳棨豪(Hercules)

D:每一晚也要玩小遊戲?H:我會建議每一次聽錄音前也參與小遊戲,可能是90秒的時間,但可能有用家不想玩,想直接聽錄音,我們也提供「跳過」的功能。雖然是訓練的一部分,但有同學認為將其分拆出來也可以,所以我們新增一個選項,只是玩小遊戲。

D:手機的藍光會影響睡眠質素,會否令app有反效果?H:藍光確實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除了手指練習外,其他時間也不用看着手機畫面。藍光使人眼睛疲勞,但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產品,令人達到放鬆效果。

專家建議

Daisy在出席評審前曾試用app,但不明白遊戲玩法。她認為app的理念雖好,但在介面及功能上仍有不少改善的空間,否則不能吸引港人持續使用。「香港人好實際,用完一次無效便會刪除。」她建議app的指引可以更清晰,增設不同的語言,針對廣大的市民。長遠而言,如果Void可以融入用家生活,其實用家也會大概記得那段錄音的內容,使用app的意慾會下降,所以要思考如何推陳出新,提供更多不同種類的內容,讓用家有更多選擇,例如是肌肉鬆弛練習或者是冥想練習;也配合不同人士需要,因為一些放鬆練習,例如數呼吸反而會令焦慮人士更緊張。介面上也可以更多元化,因為有病人見到海浪是會情緒激動。Void也可以跟其他公司合作,例如是一些保險公司推出的健康程式,增加用家使用的誘因。

終極裁決

手指遊戲是比較新穎,因為香港人的節奏本來是快,可否透過動作的帶動使人放慢下來呢?雖然未必有太多研究數據支持,但是一個新嘗試,理論層面上可能可以。至於聲帶播放,很多時在我們治療時也會用到,這方面是有充足的科學證據顯示可以使人放鬆。我會給八點五分。香港人壓力大,程式迎合香港人需要,推動心理健康。而在香港,類似的app是比較少。事實上,香港的自殺率是比較高,特別是年輕人,我認為未來絕對是有市場。

專家錦囊

臨床心理學家在香港是沒有法定的註冊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稱為「心理學家」和提供「心理服務」或「心理治療」,不會犯上任何法例,與醫生、護士、社工一類有法定註冊制的專業不同。Hercules提出,可能將來會在平台為用戶及心理專家等進行配對,Daisy提醒審查專家資格或提供專家資料時要小心,可能會令人有利益衝突的感覺,所以最好是提供所有專家的資料,但這樣便不是配對。另外,如果牽涉轉介費也是不可以,要留意相關法例。

撰文:王敬蓮攝影:梁正平[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00

人在中環:教人 CK

1 : GS(14)@2013-04-15 00:03:49

http://smartjobscmp.blogspot.hk/2013/04/blog-post.html
作者:CK

面對初出來社會做事的朋友,像我們這些「老人家」總是批評的多,讚賞的少。說話有時尖酸刻薄,坦白講,很多批評的說話的確是蠻難聽的。於是有些「老人家」說:「我響度教精佢地。」有些講得更誇張:「我只係唔忍心我哋未來嘅社會棟樑變成咁…」總之,對年輕人的尖酸批評和奚落,通通只因「為佢地好」,兼且心中有團火,希望好好教化下一代。

「救命呀大佬!可唔可以唔好吹到自己咁偉大?」我身為這群「老人家」的其中一份子,我得承認我也曾經對年輕人作出過不少批評,但要將我這種純粹「發洩動作」美化為「教化下一代」的偉大動機,我想起也會打冷顫。

當然,我們也有想認真「教人」的時候。我們這班「老人家」,大都是在社會上打滾了一大段日子的人,對人性總有點掌握吧。做了幾十年人,大家其實都明白,尖酸批評和惡意奚落是怎樣的一回事。我們是否真的相信,「被教者」會因為你那些難聽又惡頂的說話,而「知恥近乎勇」地作出改變?你上次用同樣的方法,成功地把人改變過來,又是幾多年前的事?二十年?三十年?還是根本從沒有成功過?

小弟的公司,是年輕人佔了絕大多數的一個地方。八十後、九十後,我每天都跟她們近距離相處。她們是不是真的這樣差?當然,她們是缺少了點社會經驗,人情世故和處事手腕自然有待改進磨練。我給她們的形容詞是「Green」,而「Green」和「差」,差別是很大的。我們年紀大了,也許有關十幾二十年前所發生的事,已記得不大清楚。但憑我有限的記憶,當年我初出茅廬的日子,其實跟她們也差不了多少。同樣是處事手法拙劣,同樣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同樣工作態度散漫自私。

我們其實是幸運兒,在出來工作的這些年來,我們遇過無數對自己包容的人,讓我們在跌跌碰碰之下繼續成長,一步一步將自己的工作態度扭轉過來。當日有人包容我們,今天我們變成老鬼了,但面對今天的年輕人,被人標籤了的八、九十後,我們又有沒有同樣的包容?

老鬼們,面對自己吧。在你吐出那些尖酸刻薄說話之際,你真的認為自己在幫那些小朋友?還是幫自己找個動聽的借口,去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透過把別人踩低來得到那丁點兒的快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70

蘋影話: 《末世列車》(Snowpiercer) 人比豬蠢 教人心寒 仰止

1 : GS(14)@2013-11-30 16:08: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1129/18528679

                當這部《末世列車》是充滿動作的韓美大製作看好了,你總不會以為反抗者一段車廂一段車廂地向前打,是階級鬥爭吧?我實在看不到每一個車卡之間的階級距離。奉俊昊要這個故事更有意義,其實應該有更多前段的描寫,例如愚蠢的地球人竟然自己令到地球變成冰河時期,只餘下一群生存的人還在一架不停地向前駛的火車上。這本身很有存在主義的味道。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人是沒有選擇的,被拋到這個車卡上,不斷地往前而又沒有目的地,正好是人類未來,或者縮小一點看是人類生命的本質。

生環者互相殺戮

                然後經過多年後,車頭和車尾之間產生了階級分別,住在車尾的人類成為了苦奴,成了一群被壓迫的貧窮大眾,他們知道前段的車卡是掌控人類全體命運的主人,他們的生活過得十分高尚。最重要是他們不斷地殺戮貧窮大眾,以殘酷的方法來統治。於是男主角帶領一群人起來造反。由最尾的一段打到車的頭段。大概導演想告訴我們,人類一旦生存在一起,即使是同舟共濟,生活於同一火車上,結果還是產生階級,產生一個階級壓階級的殘酷現實,於是在這架火車最初組成時的情況,沒有好好的交代,故事被徹底懸空。
先不理會劇情,既然這部電影講的是階級和人性,我便很有興趣知道當年能夠擠上這架火車的人是甚麼人?用甚麼辦法,是不是周遊列國看誰在廢墟爬出來便可以上車?這絕對不是挪亞方舟的隱喻,因為它好像沒有經過選擇的過程。我想整部影片講的正是人性本身,一種無奈的生活方式,連專制殺害也成為無奈的選擇。艾哈里斯(Ed Harris)最後講的一番說話真是超級似是而非。為了保持人口的平衡,所以要用恐怖手法來統治,還表明說你這些革命分子不要以為自己好偉大,其實我是有心安排各種革命活動的,好讓我更有足夠的理由來一次大屠殺,減少人口的數量。
達爾文的演化論永遠成為進化論,實際上你看看地球上這麼多單細胞生物,和無數的細菌,便明白地球的生命不是在進化。而只是適者生存,不是進化。進化這個概念是以人為中心思想弄出來的結果。所以動物有生必有死其實便是演化的結果,就算真的有長生不老族恐怕也被天擇淘汰。實際上人類便是互相殘殺,不必製造甚麼恐怖統治也會因為各民族的戰爭而死亡枕藉。只要看看人類的歷史,便會明白我們的時候是多麼少,戰爭的時候多麼多,便明白道理了。
當列車不斷地向前駛,代表人類歷史不斷地向前進,人類的本性根本不必任何理由一定會互相殘殺的,一定有階級的,《末世列車》其實根本不必講這麼多大道理,在車上的一切好壞善惡便是人的本性。所有極權國家利用的正是這種人性中的弱點,來合理化自己的統治。

獨裁者愚弄人民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是不是大製作,總覺得那些戰鬥場面應該拍得更刺激更好看,而屠殺的味道也不夠血腥,到頭來有點好像溫吞水般不冷不熱。反正只是設計一個處境去打殺,便應該打得殘酷一點,更符合導演想要表達的人性荒謬。至於所謂前段車卡的生活享受很高級,對不起,我覺得只是普通貨式,一點豪華瑰麗都沒有。最後在冰天雪地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頭熊?牠們也能生活,代表人類其實根本不是太危險,導演是否想告訴我們一切都是獨裁者作出來的危機?為的是要受苦的人們覺得受苦有理?
撰文:仰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06

【辭工開店】小夫妻迷戀古着 教人配搭返工都着得

1 : GS(14)@2017-06-25 11:30:41

由於熱愛60年念的嬉皮文化,遂店面亦改為「Hello Hippie你好嬉皮」。



近來大熱的美劇《Girl Boss》(正妹CEO)是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名曾犯罪的女生,獨具慧眼選擇罕有特別的古着,在ebay售賣大受歡迎,更創立了廣為人知的時裝品牌。這種成功,或許只能發生在外國,香港應該沒有這個「命水」吧。周詩婷(阿寶)與丈夫繆昱佺(阿miu)在觀塘工廈開設古着店「Hello Hippie你好嬉皮」,他們一直都喜歡六、七十年代的產物,所以將店子加入嬉皮兩字。二人曾在澳洲生活過一段時間,觀察到當地盛行穿古着,古着店充斥着橫街窄巷,阿寶當時亦情不自禁地買了大量衣服。直至三年前辭掉文職工作,在市集擺攤售賣古着,去年更成立工作室,讓客人預約到來試身和購買。



阿寶在店子亦會教客人如何配搭古着。

幾何圖案常見於古着中,現在則較為少見。

古着的做工十分細緻,當中的裙款用了「包邊」的技術,亦即白色的布邊包住了遠服的邊位,是防止散口。

不過,阿寶與阿miu大嘆在香港經營古着店不容易,因為香港人對於古着的認識不深入,他們不敢穿着圖案較誇張的洋裝,害怕別人眼光之餘,有些客人亦有既定的想法,認為古着等於二手衣服。阿寶會這樣跟人解釋:二手衣服是早兩季的衣服被人拿出來販賣,但古着其實是指媽媽年代(1940-1980)的衣服,不論款式與做工跟現時的成衣都是無法相提並論。幸而,instagram的相助,讓阿寶與阿miu可以拍一些穿搭照,讓客人對於古着有一個大概,而且有時會教他們如何配搭。同時,夫妻二人在入貨時都務求令客人可以穿着多個場合,好像是上班和去派對都合適的「功能性」古着。



這個皮革袋是阿寶常用的,她很喜歡皮革用過的痕迹,認為這樣很有味道和漂亮。

皮革袋中有一個日本學生的名字,亦是她最喜歡的一部份。

阿miu更明言,香港的古着店不能只賣古着,因為關乎現實問題,難以賺錢生活,令到某些店需要兼賣一些今季流行的元素,好像是韓國衣物。相反在外國,古着已是一種很普遍的服飾,即使是一件tee一條牛仔褲,亦散發濃濃的味道,是生活的must have item了。最重要是,他們會把古着仔細地分出年代,有些更專門只賣一個年代的衣服。有時候,古着古物會寫有別人的名字,相信不少人大呼可怕,阿寶不但沒有感到害怕,甚至很喜歡。因為她認為十分有故事性,更會想之前用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或者當時的情形,大概這就是古着的特別之處吧。透過一件物品或衣服,讓素未謀面的人有所聯繫,會猜想對方的經歷,像走一趟時光旅行。記者﹕陳煥欣攝影﹕許先煜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5/200675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3

林少陽﹕社會反智 教人唏噓

1 : GS(14)@2017-09-16 22:29:50

【明報專訊】上周,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不幸喪子,惹來一班好事之徒在網上及大學民主牆發布冒犯言論。相信絕大部分港人均同意,相關言論明顯有違社會禮儀,只是道德問題應道德解決,找來一兩位教育界有名望的人士,予以恰當的輿論譴責,整件事應該很快便平息了。這本來不過是一場茶杯裏的風波,特區政府竟然大費周章,將幾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小朋友的道德操守問題泛政治化,甚至意圖刑事化,實在非常不智。

整個香港社會,近年正瀰漫着一股反智的風氣。落井下石的網民及懷疑(有待證實)教大學生的言行固然反智,特區政府的反應,亦未見得特別手法高明。事實上,在鏡頭前大聲疾呼的道德高人,如果是真心為受害者一家身心安寧着想,應該盡快讓事件平息,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將事件愈鬧愈大。

修養問題刑事化 教大風波愈鬧愈大

事實上,差不多同一時期,油麻地一對政府公務員夫婦的雙屍命案,網上留言區一樣充斥着涼薄言論。如果連這些無日無之的芝麻綠豆小事,特區政府不論上下都要細管,即使再增多一倍公務員的人手,亦是徒然。

個人修養以外,港人近年的經濟學常識,亦有江河日下之勢。而最令筆者驚嘆的是,這批沒有經濟學常識的人當中,不少更加是社會名流飽學之士。舉個例子,近年港人置業愈來愈困難,納米樓愈起愈細,呎價愈賣愈貴。

全球低息資金氾濫固然是幫兇,但是問題的癥結明顯是供應不足。抑制需求的所謂辣招,就如要本來已經三餐不繼人捱餓捱更久,以求解決整體糧食短缺問題,同樣反智。5年下來的經濟實驗結果證明,辣招除了肥了政府庫房之外,對壓抑樓價並無長遠效力。

環保先於民間疾苦 帶來「多輸」局面

有趣的是,不少讀壞書的社會名流,竟然置全港無殼蝸牛的福祉於不顧,卻對馬騮山的野生猿猴愛護有加,視咸豐年代(1976年頒布)的《郊野公園條例》如大清律例,卻忘記現在是廿一世紀,大批市民即使付上畢生積蓄仍然買不到一個棺材房。這批衛道之士,很有環保意識,就是不懂民間疾苦。當然,亦有部分是因為唔抵得不少官紳名流擁有高爾夫球場或私人會所會籍,認為他們應首先交出土地,才可以動效野公園一條毛髮。

現屆政府有意與多家手持大量農地的地產發展商商討換地條款增加供應,傳媒未了解細節已將之標籤為「明益地產商」。依相關傳媒的邏輯,任何可以令地產商賺錢的方案都是官商勾結,發展商只能做善堂,傳媒才會冇聲出。

情願兩家閉翳 住屋問題難解

無論是先開發高爾夫球場及私人會所論,還是地產商應無償起樓給市民住的心理,都可以概括為「情願兩家閉翳,都不要人家富貴」的邏輯,最終只會落得全港市民多輸的局面。

近年興輿論公審,即使是有識之士的見解,亦往往被曲解為別有用心的言論。結果不難想像,有識之士的言論,最終只會買少見少。香港社會倒退至此,怎不教人懷念已駕鶴西去、滿腹經綸卻從不抱殘守缺的鄧永鏘爵士呢?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11&issue=2017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31

【專題籽】90後試勻各地M巾 開page教人點揀

1 : GS(14)@2018-03-19 04:30:15

90後的Sue在社交網站開專頁,教女生們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月事產品。

【專題籽:港情講趣】女生在選擇護膚品時,可能會千挑細選才決定購買。但講到月事用品,女生們又會花多少時間去選用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呢?年紀輕輕的許善瑜(Sue)才21歲,去年尾在社交網站開了專頁,詳細分析各式月事用品的效用和材質,教人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初見Sue,的確沒想到是一個還是大學生的小女生。她的專頁雖成立不久,但簡潔易明,提供不少月事用品的比拼和測試。所謂月事用品並不單指衞生巾,還有護墊、私處濕紙巾、女性潔膚液、經月爽、熱敷貼、止痛藥、月經杯等。Sue指,自小就對購物很有要求,尤其是月事用品,「我由中學開始已經有經痛問題,直情試過休克,又暈又想嘔,所以一直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她參考不同地方對月事用品的測試方法,改良成為自己一套,拍片再放上網分享用家心得。每當旅行,又必定會買當地的月事產品試用,她笑指曾經在意大利見過直立式M巾,又因日本M巾包裝精美,結果一次過買整個系列試用,更用過泰國薄荷冰涼M巾和韓國漢方人參M巾。「意大利、杜拜、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大陸的M巾我都試過,不過始終最愛香港出品。」


Sue參考不同的月事用品測試方法,再改良為自己一套。

泰國天氣熱,所以推出了添加薄荷的冰涼M巾。



facebook:姨媽到記者:凌梓鎏、列淑華、劉芷晞攝影:許先煜、伍慶泉(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8/203339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8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