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电气换股吸并上电股份启动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111/0135548967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4

54.7亿港元债务待偿 中新地产欲回购可换股债解“近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19/HTML_IV0EKY50WN50.html


停牌近16个月、饱受资金链紧张传闻困扰、近期又披露有雇员被廉政公署调查的中新地产集团(0563.HK)陷入多事之秋。但中新地产总裁刘义5月14日向记者表示,“我们的资金链没有任何问题,复牌也一直在努力之中。”

此前一天,中新地产以6.3折的价格回购该公司发行的13.4亿零息可换股债券的提议,获得了债券持有人大会的通过。根据之前的协议,这批债券将于2011年到期。

如果中新地产从债权人手中全部回购这部分可换股债券的话,将使中新地产获得5亿多港元的非经常性损益。“这只是赋予了债券持有人这个权力,至于到时 候债券持有人是否行使权力,还不确定。我们有一个行权日前20天的反悔条款。债券持有人也可以等到2011年,我们按照相当于债券面值120.01%的价 格回购债券”。刘义向记者表示。

此前,中新地产曾经提出以4折价格回购这笔可转债,但债券持有人用脚投票,因召集人数不够而最终未能成行。

中新地产向来行事低调,但近期却被推至风口浪尖,甚至屡有“破产”之说传出。“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回款额有28个亿,签约额将近30个亿,今年的目标是冲击100个亿。”刘义回应外界传言。

而另一方面,自从2008年1月23日起停牌以后,中新地产就一直没有复牌,这也令外界疑窦丛生。2009年5月11日,中新地产曾经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一名涉嫌贪污的前雇员为香港廉政公署所调查。

虽然中新地产方面表示,发布此公告与两天之后的债券持有人大会并无关联,但正是在这一悲观气氛的弥漫下,债券持有人不得不忍痛退让。

债务违约风险仍高

根据投票结果,上述可换股债券的持有人,有权力要求中新地产于2009年6月12日,按照6.3折的价格,赎回其发行的债券。

这也意味着,如果债券持有人行使这一权力,每10000港元的债券回购价格为6300港元。而按照债券发行时的约定,中新地产本应以120.01%的价格回购债券,即10000港元债券需支付12010港元。

投 票结果显示,有99.3%的与会债券持有人投出赞成票。这与之前中新地产提出以40%的价格回购债券相比,结果迥异。当时,因为出席人数未达到法定人数, 该议案最终流产。随后中新地产将折扣提高至63%。颇为巧合的是,在第二次投票前两天,中新地产就该公司雇员被调查发布公告。

“债券持有人选择投赞成票,主要还是出于对全球经济和地产行业的不乐观前景的预期。”中新地产总裁刘义向记者解释。中新地产此举,亦是步绿城中国(03900.HK)后尘。此前,绿城中国)以85%的票面价格提前回购了一笔4亿美元高息票据。

但另一方面,刘义表示,根据相关条款,即使是发出认股权通知的债券持有人,也有权力选择不迟于6月12日前20日,将其撤销。

在此之前,中新地产颇有些风声鹤唳。

先是2009年1月23日中新地产4亿美元债券利息的付息日,该公司并没有按期支付1.52亿元的利息。随即标准普尔将中新地产长期外币信用评级由CCC+下调至D,同时将其2014年到期的利率为9.75厘的4亿美元优先债券的发债评级由CCC下调至D。

刘义表示,目前这一利息已经支付,而标准普尔也随即将评级提高。

而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投资5月15日表示,维持中新地产“Caa3”评级。穆迪表示,虽然重整债券安排缓和即时违约的风险,但目前评级反映中新仍有 很高的违约机会。其中包括一笔4亿美元(按7.7511港元/美元计算,相当于31亿港元)债券将于今年7月到期,集团需要安排付款,同时银行短期贷款总 额亦达20亿港元。

此外,中新地产5月4日曾经发布公告称,其与成都中泰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之间的诉讼达成和解。中新地产下属公司中置 (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向成都中泰支付1.2亿元股权转让款,收购成都中泰在公园大道项目中30%的股权。此外,中新地产还需向成都中泰偿还3.26 亿元人民币(按5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0.88073人民币/港元中间价计算,相当于3.7亿港元)的股东贷款。

实际销售回款高于公告数字

中新地产前身是北京新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董事局主席郦松校系工程建筑专业科班出身,1987-1996年间,分别任职于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物资部。

目前,中新地产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重庆、西安、长沙、成都、沈阳、珠海等地开发了20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2008年,中新地产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29位。

虽行事低调,中新地产在扩张拿地方面却颇为凶悍。而与此前频出的“地王”不同,中新地产绝大多数土地储备都是通过购买项目的方式取得,在土地拍卖市场鲜有出手。“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拿地成本要比在交易市场拍卖低得多。”刘义表示。

高速扩张的同时,中新地产承受的资金压力也与日俱增。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4月,中新地产的土地储备只有300万平方米,到2007年底,已高达1500万平方米,20个月内陡增了1200万平方米。

其中饱受质疑的项目之一,就是其31亿元豪赌珠海淇州岛。2007年9月,中新地产收购珠海市裕卓虹基集团有限公司及运德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珠海淇州岛影视城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而入主该项目,交易涉及资金31亿元。

但迄今为止,这一项目仍未开工。刘义表示,未开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项目设计上需要符合珠海地方政府的总体规划,“目前正在积极沟通”。

2009年1月21日,中新地产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的六个月中,中新地产营业额仅为5780万港元,较2007年同期的10.25亿港元大幅减少94.4%。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14亿元。

中新地产曾在5月8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09年4月30日止的这一会计年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及盈利“将录得显著下降”。

刘义对中新地产资金紧张一说予以反驳,“我们的销售回款情况很好,因为香港会计准则是财务审计认可的数字,要以业主拿到产权证为准。所以实际回款的数字要高于上市公司公告的数字。”

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新地产资产净值为84.59亿元,而其非流动性负债方面,银行贷款为24.25亿元,可换股票据、高级票据、衍生财务工具-发行人购回权和延迟税项负债合计为50.2亿元。

据刘义介绍,中新地产正在积极准备复牌,“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给交易所解释清楚。”中新地产停牌之时,香港恒指亦在牛市的末端。而今部分在港上市的地产股股价已经被腰斩,中新地产复牌之后股价的走势估计难言乐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2

平安并购深发展 新桥获得现金保底的换股方案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83928&time=2009-06-13&cl=100&page=all


  【《财经网》深圳专稿/记者 符燕艳】一个看似“二选一”的收购方案,事实上是一个有“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备受关注的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案最大谜底昨晚揭晓。

  根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8)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01,下称深发展)6月12日晚间发布的一系列公告,整个交易方案仍然是“先融资后换股”的结构。

  首先,深发展将向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5.85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融资约为67亿元至107亿元。平安寿险将获深发展新增三个董事会席位。平安寿险为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

  其次,在2010年底前,新桥有权选择以现金作为对价,即以114.49亿元人民币向中国平安转让其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或者,中国平安新发行2.9亿股H股作为交易对价。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收购交易的核心是“有现金保底价的换股方案”。即:新桥投资最低获得114.49亿元的现金,只要届时中国平安H股股价不低 于43.51港元,则新桥投资选择换股将对双方更加有利:中国平安不需现金支付;新桥投资也将获比114.49亿元更丰厚的收益。根据中国平安新闻通稿披 露的信息,换股基于每1股中国平安H股换1.74股深发展A股的比例,中国平安以停牌前30个交易日的H股平均交易价格计算,深发展股份则按每股人民币 26元计算。

新桥投资去意已决
  6月12日晚,停牌四天之后,中国平安与深发展同时发布公告,以深发展控股股东、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投资(即Newbridge Asia Aiv III,L.P,下称新桥)和中国平安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股份购买协议》为前置条件下,深发展将向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 公司(下称平安寿险)定向增发股票。


  根据双方协议,这份《股权购买协议》必须全面生效、不可撤销。然而,深发展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是否完成,则无碍于平安寿险和新桥的股权转让,这宣示了五年前进入深发展的战略投资者新桥,已决意尽快退出。

  两个交易如最终完成,中国平安将取代新桥,如愿以偿成为深发展新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按约定不高于30%。

  据了解,上述方案均获得当日召开的董事会全票通过。同时,交易的关联方董事唐开罗(Daniel A. Carroll)、单伟建、马雪征、刘伟琪回避表决。

增发股数尚具弹性空间
  公告显示,深发展将平安寿险定向增发3.7亿股至5.85 亿股,发行价格敲定为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交易均价,即18.26元/股。以此计算,深发展此次融资总额约67亿元至106.83亿元。


  预案规定,本次发行及平安寿险收购新桥持有的深发展股权后,平安寿险和中国平安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0%。

  公开数据显示,在本次交易发生前,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对深发展已经合计持股约1.453亿股,持股比例为4.68%。按增发股份3.7亿股至5.85 亿股之间计算,则中国平安和平安寿险合计持股比例将在29.8%至33.89%之间。

  若要不触及30%的要约收购的比例,如不考虑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减持其已持有的股份,则此次新增发的数量不高于3.768亿股,逼近下限,融资额达67亿元;若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全部减持1.453亿股,则深发展可增发5.221亿股,融资最多达到95亿元左右。

新桥五年收获颇丰
  按照此次协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新桥将实现获利退出。


  2004年,新桥出资12.35亿元,以每股3.545元的价格受让深发展34810.33万股,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今年底其入股时五年“锁 定期”将届满。此后,通过对深发SFC2认股权证的行权,以及深发展2008年实施的10股送3股,新桥目前持有深发展5.2亿股,持股总成本约 22.36亿元。

  根据《股份购买协议》,新桥向平安寿险转让所持深发展股权后,可获得114.4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对价,或者是中国平安新发行的29亿股,有可能获得更大利益,收获颇丰。

  随着新桥的退出,新桥的最终控制人David Bonderman、James G. Coulter 及Richard C. Blum也不再作为深发展的最终控制人。而中国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和新的战略投资者。

平安分步介入董事会
  根据双方协议,在深发展完成向平安寿险的定向增发后,深发展将尽快召开一次股东大会,平安寿险有权提名增选三位新董事候选人,届时深发展董事会的董事总人数应为18人。


  目前,中国平安在深发展董事会中没有成员。新桥目前至退出之前,其在深发展的董事会上拥有四个席位。目前的设计意味着在新桥最终退出之前,中国平安已将获得与新桥接近的话语权。

  同时,在股份认购完成后的18个月内,平安寿险仍有权再提名改选三位深发展董事会候选人。此外,平安寿险提名的董事还必须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中分别拥有一个席位。

  就双方持股比例来看,即使以3.7亿股的增发下限,在新桥退出前,中国平安将对深发展持股合计5.15亿股,而新桥持股5.2亿股。双方持股比例接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33

類似泓鋒的可換股債-中國金融租賃(2312)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15/LTN20021015076_C.htm


這 隻股前稱金豐21,是21章的產物,在股市低潮的2002年,以1元發行1億股上市,2007在數日內炒上幾倍,之後又1拆10又1送1,之後又1送 3,1股變成80股,作為散貨手段,以進軍海陸空作及引入龔耀輝,為散貨題材,並一度炒上20仙的水平(即拆送股前的16元),即是較上市價升了15倍。

王海翔先生也講述過該公司歷史: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77

其後,股市開始向下,股價合了兩次,均為5合1,即25合為1股,由頭計起,即上市後1股,變成3.2股,其後試過跌到6仙8,該時市值只2,000萬大元,其後股市轉好,股票慢慢上升至現水平。

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梁文傑 101(L)
25,000,000(L)
HKD 0.166 25,000,000(L)
7.42(L)
07/05/2009
蔡哲仁 104(L)
45,000,000(L)
HKD 0.166 9,828,000(L)
2.91(L)
07/05/2009
梁文傑 102(L)
25,000,000(L)
  0(L)
0.00(L)
05/05/2009
管亮 101(L)
25,000,000(L)
  25,000,000(L)
7.42(L)
05/05/2009
蔡哲仁 104(L)
6,000,000(L)
HKD 0.184 54,828,000(L)
16.27(L)
21/04/2009
何卓勤 117(L)
    20,000,000(L)
5.93(L)
19/12/2008
陳志鴻 136(L)
    7,084,000(L)
2.10(L)
19/12/2008
陳嘉玲 117(L)
    20,000,000(L)
5.93(L)
19/12/2008
蔡哲仁 117(L)
    62,228,000(L)
18.45(L)
19/12/2008
鄧文麗 117(L)
    20,000,000(L)
5.93(L)
19/12/2008
陳志鴻 123(L)
40,000,000(L)
HKD 0.035 45,000,000(L)
2.67(L)
10/12/2008
何卓勤 101(L)
100,000,000(L)
HKD 0.003 100,000,000(L)
5.93(L)
20/10/2008
陳嘉玲 101(L)
100,000,000(L)
HKD 0.003 100,000,000(L)
5.93(L)
20/10/2008
鄧麗敏 101(L)
100,000,000(L)
HKD 0.003 100,000,000(L)
5.93(L)
20/10/2008
陳志鴻 121(L)
85,000,000(L)
HKD 0.025 85,000,000(L)
5.04(L)
24/09/2008
蔡哲仁 104(L)
85,000,000(L)
HKD 0.025 311,140,000(L)
18.45(L)
24/09/2008
蔡哲仁 104(L)
9,500,000(L)
HKD 0.023 396,140,000(L)
23.49(L)
23/09/2008
傳山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02(L)
1,700,000(L)
HKD 0.088 83,280,000(L)
4.94(L)
08/07/2008
傳山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7(L)
7,720,000(L)
HKD 0.084 84,980,000(L)
5.04(L)
07/07/2008
傳山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01(L)
92,700,000(L)
HKD 0.101 92,700,000(L)
5.50(L)
03/07/2008
蔡哲仁 103(L)
2,000,000(L)
HKD 0.150 405,640,000(L)
24.05(L)
03/06/2008
蔡哲仁 103(L)
3,000,000(L)
HKD 0.254 389,140,000(L)
23.07(L)
01/02/2008

從股權披露可見,舊人蔡先生退出,新人管先生進入,梁先生有疑似轉倉的行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5/LTN20090615389_C.pdf


今日,公司宣佈發行4批不多於4,125萬的可換股票據,年息2%,換股價為2.75仙或資產淨值的110%,以較高者為準,以現時股價20.3仙,折讓86.45%。


若並無任何發行高價新股的行動,最多可換15億新股,為現時股本的444.65%及擴大後股本的81.65%。


由此可見,這是一項洗殼的行動,目的是以低價讓新主進入,亦為未來有收購作準備,以用光這筆集資款項,亦可以加快入主的進程,減少炒作的時間。


另 外,此批可換股債券的潛在利益超過258,250,000元[(20.3仙-2.75仙) x 15億],令其不用炒得太高就可以賺錢,所以雖然明天可能會大升,但應該是曇花一現,其後可以慢慢壓低股價,並放大量,引人購入,之後作出收購,輕輕炒一 把,加上鼓手的推動,令其成功退出。


因為我近來不太精神,應該猜得不準,加上近來投資成績不前,維持在40%-50%的回報水平,有些更要打靶,真是痛苦,所以不要過於相信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5

建业地产发行7.6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06/2009080601471936.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在登陆香港联交所上市一年多以后,河南地产开发商建业地产(00832,HK)终于启动了其上市后的最大规模融资。建业地产昨日宣布,将以发行可换股债券的形式,共融资7.65亿港元,以进行增加土地储备等扩张动作。

方源资本注资6.87亿港元

        建业地产昨日上午停牌,午间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经与相关方面签订协议,据此,建业地产将发行本金总额为7.6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

        据 了解,此次建业地产发行的这批换股债为期5年,年利率4.9%,初步行使价为每股3.1港元。该价格较建业地产停牌前收市价每股2.39元溢价了 29.7%。若所有可换股债券悉数兑换后,将转换为246774193股公司股份,占建业地产目前已发行股本的约12.34%以及经扩大后股本 10.98%。

        扣除相关费用后,此次发债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62亿港元。建业地产表示,此次融资所得公司将用作收购少数股东权益、购买土地储备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建业地产发行的这总计7.65亿港元的债券中,有绝大部分是由方源资本的全资附属公司FVGreenAlphaII认购的,认购总额约为6.87亿港元,而另外的7800万港元则是由WestHill认购。

        据了解,方源资本创立于2007年12月,投资方包括多家国际知名机构投资人,如加拿大国家退休基金、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等。去年11月方源资本成立了10亿美元的基金,正式启动了其在中国的投资业务。

利好刺激股价大涨8.787%

        在宣布上述融资计划的同时,建业地产还对该公司的现状进行了通报。

        公 司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对河南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鉴于市场低迷,所以公司之前采取审慎的决策,推迟了若干项目的推出及竣工时间。另外,在市场低迷 的情况下,公司在今年的商业物业收入贡献比例下降,这也影响到公司的利润率。基于这些原因,建业地产认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以及全年的业绩均将较2008年 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建业地产董事会预计,今年上半年及今年全年公司将交付的总建筑面积将分别约为16.6万平方米及 80万平方米。按全年基准计算的话,董事会预计今年的每平方米平均售价将介于3700元人民币至3900元人民币之间,这较2008年的平均售价4151 元有所降低。

        此外,今年上半年建业地产订立的销售合同总值约为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7.5%,因此,公司将今年全年的销售合同总值目标修订为30亿元人民币。

        建业地产表示,今年公司的利润下滑只是暂时性的,未来集团的发展重点仍将为住宅项目。

        尽管业绩可能出现大幅下滑,但是在融资利好的影响下,昨日午后复牌的建业地产估价还是受到支撑,全天涨幅高达8.787%,报收2.6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79

福邦控股(1041)可換股債券認購人之謎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6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93

大幅提高骏威换股率 广汽上市不计代价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9/yMMDAwMDE4MTQyMA.html


为了尽快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计划,6月7日,广汽集团、骏威汽车(0203.HK)联合公告,大幅提高换股比例。根据调整后的方 案,投资者持有的骏威股份每股可换0.474026股广汽H股(原为0.378610股),并成为后者的股东。同时,广汽将以换股介绍方式在港交所发行H 股。

广汽称,已修订的换股将进一步提升要约的吸引力,显示了广汽尊重股东利益并与其分享广汽长远发展的诚意。集团并不会对比率作进一步修 订。

早前由于私有化出价令投资者失望,骏威股价5月19日复牌后一度累计大幅下挫近四成。6月8日,骏威复牌曾一度大升12.4%,最终收 盘涨幅为2.26%。

持有骏威逾15%权益的邓普顿资产管理早前已表示,满意广汽提出1∶0.37861的换股比例,并会在股东会上投票支 持私有化计划。而持有骏威逾5%主要股东Platinum亦承诺支持私有化建议。因此,从理论上讲广汽这次私有化骏威汽车已经基本扫除障碍。令人意外的 是,今天广汽还是决定提升报价。

5月底,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接受本报提问时,曾强调,集团正积极通过调整资本关系,优化管理架构,为广汽 本田的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张房有还详细说明了,由于历史原因,广汽集团、骏威汽车、广汽本田在持股结构上的复杂关系。

成 立于1999年的广汽本田起步于广州标致,当时骏威汽车(0203.HK)间接持有广州标致46%的股权,在中日双方重组广州标致后,广州标致则转变为现 在的广汽本田。目前广汽集团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隆投资持有骏威汽车37.9%的已发行股份,骏威汽车再透过全资附属公司广州骏威持有广汽公司股份,而广汽 公司持有广汽本田50%的股份。

张房有解释,所谓整理资本关系就是要通过集团整体上市简化广本过长的持股链。据广汽集团的上市方案,换股计 划实施后,骏威汽车下市,广汽集团上市,届时广汽集团H股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广汽本田50%股份。

而由于广汽自主品牌在2011年才能正式 上市销售,预计两三年内,广汽本田等旗下合资业务仍将是广汽集团最主要的业绩来源。

据京华山一的数据显示,广汽丰田及广汽本田作为广汽旗下 两大主要合资企业,2007至09年度,广汽丰田占广汽总收入及总经营溢利的比重分别是38%/34%/38%及53%/40%/55%,而同期内广汽本 田的贡献比重为48%/53%/51%及51%/68%/65%。

可见,广汽对这次私有化骏威汽车以达到H股整体上市的计划是志在必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5

瑞房發可換股債券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0226

瑞安房地產(272)建議發行2015到期20.4億人民幣4.5厘可換股債券,另可加碼6.8億人民幣,初步換股價4.87元,較9月7日 收報有溢價36.41%;悉數行使可兌換6.39億新股,佔擴大後股本11.03%。所得淨額最多26.28億人民幣,擬用作房地產業務、收購相關資產或 業務、償還現有債務資本開支及一般營運。

昨日,請重新啟動認為現在瑞房發換股債時機不對,在$5高價時發債更適宜,但瑞房在去年未才見$5高價,之後股價一浪低於一浪,基本上沒機會高價發 債,如果發沒換股權債,債息可能會相當高,例如人和商業(1387)最近公布發行2016年到期的3億美元優先票據,年息達13厘,再者,在資金壓力下, 如果選擇賣掉優質的國內收租物業,實屬不智,發換股債可能是較佳選擇。sheep又引大行報告,話發換股債會攤薄每股NAV,這種分析實在斷章取義,大家 試想想,如果發債得到的現金能夠加快公司手上的地產項目發展,自然為公司創造更大利潤,NAV自然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對小股東來講,換股債會攤薄現有股東股權約一成,但買入換股債的投資者每年只收4.5厘息,到2015年先能換股,如果五年後股價是$4.87,持 正股的投資者會賺$36.41%,但持換股債的投資者只賺4.5% x 5 = 22.5%,而且持正股的股東還可以收取每年數厘股息,當然,如果瑞房股價繼續下跌,持換股債沒有虧損,但如果投資人認為瑞房增長存疑,股價會一路下跌, 我建議大家應該沽出所有瑞房股票。

事實上,發換股債只是發新股與發不換股債之間的一種選擇,如果發債後資金能夠有效運用,未來公司一樣能夠壯大成長,小股東如果怕股權被攤薄,隨時可 以在市場以現價加碼一成,公司本年一共派息$0.12 + $0.06 = $0.18港元,可選擇以股代息,上期換股價是$3.18,今期未宣布,如果小股東全數換股,手上持股可以增加超過5%,以現價計,每年可收5%股息,相 當於換股債息率,如果未來瑞房股價持續上升,股價回報+股息收入一定遠高於持有換股債,可見瑞房發換股債是除笨有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5

潛在可換股債券市值

 (按: 謝謝hopingu的整理,如各網友認為有問題,敬請告知,我會儘快更正。)

經網友hopingu多個月的整理後,筆者終於完成了可換股債券潛在市值的計算,並放在Editgrid上,連結如下:

http://www.editgrid.com/user/greatsoup/%E4%B8%8A%E5%B8%82%E5%85%AC%E5%8F%B8%E5%8F%AF%E6%8F%9B%E8%82%A1%E5%82%B5%E5%88%B8

現時十大最多可換股債券市值如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7

大眾銀尋找股價具爆發力的新買主 凱雷精打細算 「換股操作」力求逆轉勝

2012-03-26  TWM


大眾銀行即將易主,進入最後緊鑼密鼓階段,呼聲最高的元大金能不能順利迎娶嬌娘?會不會半路殺出程咬金?

撰文.劉俞青

三月十六日,大眾銀行二十周年的酒會上,久未露面的南台灣大家族陳田錨夫人陳黃淑惠親自出席。但同一時間,外界更關注的出售議題,董事長、也是陳田錨長子 陳建平上台致詞時直接宣告:「確實有人上門來談,但大眾銀尚未簽署任何合併意向書。」一句話,等於為大眾銀行的出售,拉開序幕。

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第一次私募基金要賣股,私募基金在世界各地向來以狠角色著稱,但這一次,要在台灣真實上演了!

凱雷拖、買方急 誰將勝出?

凱雷私募基金目前是大眾銀行的最大股東,持股大眾銀約三六%,其次第二大股東是陳田錨家族,第三大則是光陽工業柯家。據了解,三大股東都有共識:要賣股, 但不同的則是,怎麼賣?賣多少錢?

事實上,這筆交易的關鍵在於,縱橫全球金融市場所向披靡的凱雷私募基金,投資大眾銀四年下來,竟落得「認賠出場」!

也因此,這筆交易有三大特色;首先,凱雷一開始就鎖定「換股」為主,換句話說,私募基金不是要出場,只是「換股操作」,要把上一回合在大眾銀身上賠掉的, 在下一回合扳回來。

由此著眼,目前凱雷鎖定的對象,無論是呼聲最高的元大金或富邦金,都是優質、股價有爆發性的公司。

其次,私募基金絕非省油的燈,購併談判節奏掌握分明。根據內部人士透露,目前購併進度,暫時卡在凱雷的聯貸銀行團身上;由於二○○七年入主大眾銀時,凱雷 向銀行團借了一筆聯貸,如今若「換股操作」,標的物、屬性全部改變,所有條件必須重談,因此凱雷以此為由,暫時拖慢購併腳步。

但時間一拖,各種變數都可能跑出來,站在買方角度,絕非好事,因此,凱雷祭出拖字訣,顯然讓潛在買方都急了。

潛在買方不只有呼聲最高的元大金,包括富邦金在內多家金控都與凱雷接觸過,而市場更傳言凱雷由於曾在前年將手上凱擘有線電視高價出售給蔡明忠名下大富媒 體,雙方合作愉快,因此這次一度也屬意賣給富邦金。

最後,無論富邦或元大誰勝出,買家買進大眾銀的同時,等於也引進私募基金這位大股東,這恐怕將是這筆交易最長期、衝擊也最大的一項特色,因為私募基金致力 追求短期績效與股價表現,與台灣家族金控的經營模式可能大不相同,得失折衝之間,考驗買家的經營智慧。

大眾銀行

董事長:陳建平

總經理:蔡榮棟

股本:218億元

市值:270.32億元

每股淨值:11.75元

3/20收盤價:12.65元前三大股東:凱雷持股36%、陳田錨家族24%、光陽工業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