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採購,跟你想的不一樣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23
如果有人跟你說「我是做Sourcing的」,你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把這個單詞轉換成中文,然後再跟對方確認,而不像「我是做HR」的,「我是做Marketing」的,或者「我是做Sales」的一樣,基本不需要通過腦電波就心領神會了。


  儘管在英文表述上,做採購的流行度不算太高,但並不影響這個職位的重要程度。接受《第一財經週刊》這次採訪的資深業內人士和專家都用「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來回答了這個問題。


  「採購就是把一個idea變成一個產品的過程。」美國Target全球高級總監葛維奇說,他負責Target自有品牌在中國區的採購。所以採購是產品 設計和產品銷售之間的橋樑,沒有採購意味著公司沒有產品可賣。「產品是公司的核心,採購基本決定了公司以什麼樣的價格賣什麼樣的產品。」Gap高級採購胡 雋說。所以,如果說HR基本決定了公司的軟實力—員工的話,那麼採購絕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硬實力—產品。


  但有多大的權利就意味著有多大的責任。在採購的工作內容中,成本和庫存是兩個關鍵詞,對兩者的控制也成為了他們壓力和成就感的主要來源。前者直接影響 到公司利潤,後者直接影響到公司資金周轉—除了公司CEO,可能沒有哪個職位比採購到總部的出差和與總部的溝通更多的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連接了生產和銷售,採購需要與公司的很多職能部門打交道,包括外部的供應商,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去平衡很多的因素,但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A.採購工作做些什麼?


  在所有與生產相關的行業中,採購都非常重要。這些行業大致分佈在工業製造、零售和快消,採購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選擇供應商、採購貨品、控制庫存。在我們 熟悉的汽車、能源、電子、食品、服裝和零售物流等行業,以上這些流程環節都和成本相關,在公司財務報表中的直接體現便是「毛利率」。


  ⊙主要工作內容


  「採購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戰略採購,就是sourcing service,一種是日常採購,較少跟生產過程產生關係,更像我們通常所說的buyer。」蘇敏在科銳國際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工業製造行業的獵頭和管理諮 詢工作,她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前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在於根據公司需求選擇和開發合適的供應商,這就需要對所在行業全球資源的分佈狀況和整個市場有大致的 瞭解;後者的工作重心是給供應商下訂單,跟蹤訂單,確保供應商能夠按時交貨。


  但不同行業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重點有所不同。「我們和其他行業採購的最大區別在於對整個產品生產的控制, 必須要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公司要求。」葛維奇說。胡雋則認為相比其他行業,服裝行業是受季節性影響最為明顯的一個行業,也是產品更新速度比較快的一個行業。 「我們的工作內容可以按時間點分為季前、當季和季後。但最重要的是控制庫存,所以要緊盯銷售數字。」


  ⊙需要平衡的因素


  由於處於整個供應鏈的起點,採購和這個鏈條上的所有部門都會發生關係,比如物流部、計劃部、產品部,甚至是與供應鏈沒有什麼關係的財務部。如果以跨國 性的服裝零售為例的話,就是胡雋所說的—「計劃部往往只看到中國市場的數據,而忽略全球市場的流行趨勢,我們就需要去做很多的說服工作。」而在所有行業, 公司的採購預算、增長目標以及利潤率都是財務制定的,採購必須在預算之內做出最優方案。


  對於和外部的溝通,採購經常面臨的一個難題是質量和價格之間的平衡。「這就跟公司風格和公司需求相關了。」蘇敏說。

 

B.什麼人適合做採購?

  

    ⊙入行要求


  職業道德


  任何崗位都需要遵守職業道德,而對採購來說更能被明顯感覺到。「必須要能夠忍得住誘惑,否則影響到的將是你在整個行業的聲譽。」蘇敏說。她曾經遇到過 因為職業道德問題而被公司解僱的採購。「這個圈子很小,隨便一打聽就知道了。即便你再有能力,別家公司也不願意聘用你。」


  溝通能力


  如何把公司的需求準確地傳遞給供應商,並談個好價格;如何把中國市場狀況和需求清楚地表達給公司的Global團隊,並獲得總部的支持;如何爭取到物 流、計劃等供應鏈上的其他部門的配合,這都是對採購溝通能力的考驗。「採購必須要有極強的溝通能力,甚至可以說是說服力。」博世全球採購和物流總裁Kal Nowak告訴《第一財經週刊》,「但也需要與人為善、尊重對方的合作精神,不能輕視別人、以為自己是最好的,這種合作態度對於一個跨國公司來說尤其重 要。」


  基本的財務知識


  採購的最終目的是控制成本,爭取公司利潤最大化。通俗點說,就是要讓財務報表好看。這就需要採購能夠看得懂報表,懂得一些基本的財務知識。能夠從數據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英語能力


  做採購,英文溝通能力特別重要,「因為越往上做,英語溝通能力越重要,跟Global的溝通越來越多。」蘇敏說。胡雋也在採訪中說道,採購部門是除了公司CEO之外,最經常往美國出差的,一年至少四次。


  瞭解認證標準


  在安排產品生產過程中,採購要不斷和供應商溝通,確保產品質量達標,有時是國家標準,有時是國際認證標準,這需要採購對這些標準有一定的認知和瞭解。


  ⊙進階要求


  創造力


  一個優秀的採購需要持續不斷地保持創新。這種創新體現在對採購貨品的創新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創新上。對於服裝行業來說,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你採購的貨品是否有足夠的新鮮度,貨品組合是否有創意,能否吸引顧客到店消費。


  敏感度


  一方面表現在對整個行業流行趨勢的把握,另一方面表現在對整個行業可能遇到的問題的預見性。「面試時,我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你對目前我們店舖中的貨品有什麼看法,」胡雋說,「這往往一下子就能看出來你對時尚的敏感度。」


  專業知識


  在類似化工、機械、電子、醫療等專業化程度高的行業,公司往往更希望由有一定行業知識和技術背景的人來做採購。採購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大多體現在對產品 工藝知識和工業流程的瞭解,這往往會影響到你在價格談判中的主動權。總的來說,採購對專業知識的要求存在彈性空間,可高可低,但不能一無所知。

 

C.當下做採購的挑戰

 

  ⊙行業大環境


  在任何時候,採購都面臨著成本控制壓力,就像Sales被時刻要求提升銷量一樣,採購總是被要求不斷地降低成本。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這種壓力 會更大,比如現在。葛維奇覺得整個中國外貿和生產的環境不夠成熟,他們現在面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是勞動力成本在顯著上升,成本優勢正被蠶食。同時,產業升級 還不夠快,供應商在自主設計、用創新去滿足客戶需求方面還比較差,而客戶其實很希望供應商能夠提供一些新鮮的東西。


  ⊙個人


  胡雋在採訪中談的更多的是個人所面對的工作壓力。「因為我們每一季的產品採購大多是提前10個月就開始準備,一個採購可能同時會做3個不同季節的採購 工作,工作量非常大,需要你的腦子不停地切換。」除此之外,與Global團隊的溝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存在著很大的文化差異,需要儘可能詳細地說 明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比如「中國人不戴綠帽子」。


D.如何衡量採購業績?


  雖然不像做Sales那樣可以用銷售數據直接衡量工作業績,更為直觀的量化標準主要是成本控制率、訂單按時交貨率、庫存控制率以及質量達標率。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對這四個標準的要求都不一樣。


  成本主要體現在產品價格上,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如果能夠為公司爭取到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就會讓公司在市場中處於有利地位。


  能否按時交貨意味著產品是否能夠按照預定日期上市,這對電子消費和服裝行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輸給時間往往意味著失去了市場先機。


  庫存的控制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比如產品種類、產品數量、產品更新速度等。採購需要把庫存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因為庫存會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率。


E.從採購轉行

 

  由於和各個部門的溝通比較多,採購所能選擇的職業發展方向也比較廣。


  ⊙銷售


  採購對公司產品都相當瞭解,不管是產品性能、種類還是賣點,因此也可以把產品信息很準確地傳達給客戶。但需要有一個service的態度,這種心態轉變很重要,此外,要能夠更豁得出去一點,更多一些韌勁。


  ⊙財務


  採購本身就要求具備一定財務知識,如果你在邏輯思維和數據分析方面特別擅長,性格又比較內斂的話,可以考慮轉做財務,如果能再去考個相應的資格證書,會讓你更有競爭力。


  ⊙設計相關


  並不是說讓你成為一名產品設計師,儘管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但跨度比較大。採購精通的是對行業、市場和消費者的瞭解,你可以給予設計師意見。畢竟,設計師的靈感要建立在市場分析的基礎上。


  ⊙諮詢


  你的從業經歷和行業背景,是轉行做獵頭或者相關行業諮詢的天然優勢。

 


Kal Nowak
博世全球採購和物流總裁

C=CBNweekly 
K=Karl Nowak


  C:採購要如何管理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N:你應該多和供應商接觸,及時地瞭解行業信息和市場動向;爭取獲得跨部門和跨地域的輪崗機會,比如可以到產品設計崗位,多去和設計師、工程師們交 流,深入瞭解產品開發的過程,這可以讓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瞭解產品。跨區域的輪崗可以讓你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市場有進一步地瞭解,我就曾經在巴西工作過5 年,在西班牙工作過5年;學習一些談判方面的技能,這可以增加你和供應商談判的主動權。


  C:博世是如何在中國培養採購方面的人才的?


  N:我們對中國供應鏈人才的培養從他們是學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比如我們和同濟大學進行了合作,贊助中德學院的全球供應鏈管理專業。我們還會幫助他們做 一些課程上的設置,給學生們帶來採購以及物流供應鏈管理領域當中最新的發展案例,設定特定的調研項目,讓學生們進行更具實踐意義的研究,並且培養他們的創 新能力,這些人才將來都能有機會到博世實習、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22

哪幾類人不適合跟你一起創業?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091.html

怎麼說呢,經過大半年的創業自己也學習到不少東西,畢竟自己還是很年輕。

這段時間一直在給自己團隊成員進行分類,從離開的和留下來的成員中我發現了3種人不太適合跟著一起創業。怎麼說呢,我跟他們是朋友,因此好聚好散,團隊需要成長和發展就需要做出選擇,也算是簡單的經驗分享,看你能否遇到這類人:

悲觀者

現實中是我們團隊的前重構人員,對於很多事情他是消極的,對人生依然如此,不過認真做事的時候還是很不錯,只不過就幾分鐘

「幹嘛這麼認真,這個東西不可能成功的。就算有使用者肯用,這種產品絕對沒辦法賺錢。況且就算狗屎運成功了,只要Google跳下來做一樣的事情,我們就死定了。我看我們還是再想更好的idea 吧!」

Henry Ford (借用他說的一句話:)說:「無論你相信你可以或是你不行,你都是對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距,就是成功者勇敢的挑戰了不可能,而失敗者還沒開始就先放棄了。創業往往多半是在挑戰不可能,如團隊中有成員持反對意見,那不是你的idea 真的太爛,就是他的個性不適合。

受害者

前設計離開團隊也有半年時間,現在仍然在抱怨,平時喝茶的時候認真還想出一些讓你我都不敢接觸的政治口語

「你相信他們居然要我們這樣做嗎?拜託,我們已經這麼忙了,怎麼可能會有時間?而且光憑這點爛薪水,還要我們做這麼多事情。這個老闆真是個吸血鬼!」

受害者認為所有的「問題」都該被「指控」,但卻不去試著「解決」。每個人或許偶爾都會覺得吃了一些虧,但「受害者」則是從早到晚 都認為全世界的人、事、時、地、物、規則、法律、合約,通通對不起他。他們永遠都在生氣,一點小事就惡言相向,永遠都在抱怨。

受害者在找的不是機會,因為他們在找的是問題本身,而不是解答。製造問題卻不解決問題的人,是沒辦法幫助一個創業團隊的。所以碰到這種人,很抱歉,只好請他們離開。要注意的是,由於他們的受害者心態,離開之後很有可能會對公司採取報復,請你準備好你的相關文件和心臟,接受這個攻擊—

沒錯,這很棘手,誰跟你說創業是容易的?

全知者

這個人應該屬於程序人員:「一般身邊的人說你對這個瞭解嗎」回答90%是「這個我知道啊就是****」,然後就是只是知道皮毛或者度娘身上拔的一根汗毛。

「拜託,我跟你說,我早就知道了。基本上政府一定很快就會來找我們的碴,然後這麼做也必定會惹到一些大廠,重點是我們根本沒有技術門檻,我跟你打賭這個產品半年內就會被老闆砍掉。」

好的創業者應該是永無止盡的學生,而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所以一個好的創業團隊應該以「學習」和「進展」為目標,而不是被已經知道的資訊綁住。一個東西不試試看,怎麼知道結果。如果一個人在你們還沒真的嘗試以前,就不斷唱反調,或許偶爾他是對的,但長期來說會大大減少你們找到成功的機率。

當電報服務的領導廠商Western Union

看到第一代的電話,他們管理團隊的反應是:「這個東西有太多的缺點,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溝通工具,對我們一點價值也沒有。」當Larry Page 和Surgey Brin 把Google 搜尋引擎介紹給Yahoo,希望賣給他們100 萬美金時,Yahoo 對這個東西嗤之以鼻。

其實你我生活中或者創業過程中都會遇到這類似的人,也許你或者我都是其中的一員:我這樣不算是背地說人家壞話吧,平時我們都溝通非常好,只是每個人的性格個想法不一樣,因此在組建團隊或者在你團隊人員決策時 可以考慮一下。

要當受害者、悲觀者、反對者很容易,但是創業成功往往是在最困難、最不可能的地方發生。你需要一個願意挑戰機會,從中找到勝利的團隊。至於那些個性不合的人,相信我,讓他們回去大企業上班,對彼此都是更好的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39

我不在主戰場跟你決戰!

2014-12-15  TCW

 

「我們只問你一句話,是敵是友?」二○○八年北京,和碩剛成立,董事長童子賢與執行長程建中,去拜訪客戶聯想電腦,但對方高層一踏進會議室大門,劈頭就這麼問他。

這只是童子賢當年碰到的窘境之一。華碩因為兼具代工與品牌的身分,讓客戶有機密外洩疑慮,二○○八年選擇把代工業務分割出來到和碩。華碩保留了最賺錢的品牌業務,而和碩所分到的就是一堆不賺錢的子公司、被外界視為日落西山的代工生意,以及客戶的質疑。

分家後的負面訊息,就像滾雪球般接踵而來。

客戶不信任他們是真的分割,除了聯想質疑他,原本將變第二大客戶的戴爾(Dell),也一次抽掉兩百萬台筆電的訂單。

母公司不要它,先是占和碩總營收達五成的母公司華碩,訂單琵琶別抱,然後在童子賢辦公室旁的小會議室裡,曾經情如師徒的施崇棠告訴他:「以後,就切得乾乾淨淨吧(編按:雙方股權完全切割,互不持有)。」

同業也圍堵它,筆電代工市場第一與第二大的廣達與仁寶,偷偷調整超過兩百萬台以上的筆電訂單,報價都壓得比和碩低,以防它坐大。

連員工都看壞自己,「孤臣孽子,人心惶惶」是和碩人當時的寫照。當市場傳言,華碩要把和碩股份釋出給對手鴻海,員工跑來對童子賢說:「我為什麼要跟著你?我直接去(鴻海)工作就好了,我幹嘛變成拖油瓶被賣到他家?」

連股票市場都潑冷水,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現,跟當年緯創與宏?痐嶽a相比,緯創掛牌後一週漲幅逾一成,和碩上市後一週卻是跌幅近兩成。時任高盛證券科技產業研究主管的金文衡在報告指出:「投資人不想要分到二線代工廠的股票。」

童子賢握著一手爛牌,論管工廠效率,和碩拚不過廣達;論全球設廠的機動性,拚不過鴻海;再談成本,廠房位居上海的和碩,光是人均薪資就比鴻海的河南基地高出三成(依兩地基本工資計算)。

在最慘的谷底,他一面要聽客戶客訴員工「不識相」,因為和碩員工以前在華碩習慣做品牌,客戶下單時,和碩員工竟吐槽對方:「ㄟ,你們開這個規格怎麼可能做得出來。」一面還要被媒體探問心情,因為二十多年前,是他讓出董事長的位置,請施崇棠進入華碩,但此刻他卻被迫離開。

突圍:派一軍到邊陲市場放著筆電不賺,連賠三年磨iPhone細工

無路可退的童子賢,只能把目光放在眼前,想辦法帶著這十七萬人突圍。

「我不在主戰場(筆電)跟你決戰!」他沒走九九%的人會選的路——努力降成本,或是把廠搬到內陸,以殺價競爭;相反的,他選擇一個邊陲的市場:蘋果手機代工。

回頭看五年前,這個決策的風險不可謂不大。當時,筆電市場出貨量仍以每年二三%的速度增長,一年出貨一億多台,仍有征戰空間;然而蘋果剛推出的iPhone手機,一年才一千多萬支的規模,僅是筆電的十分之一;而且蘋果還被定位為電腦廠商,能不能站穩通訊設備領域,都還是未知數。

iPhone,正是所有筆電廠商眼中的邊陲地帶。

但在童子賢的眼裡,整個產業就像是一張世界地圖。當時,所有對手都在PC代工的草原上,而iPhone代工市場,就是位於遠方的邊陲地帶。如果廣達要前進邊陲,就要冒著行進途中,獲利兩百億元的筆電業務流失風險,因為手機領域有太多未知變數;對仁寶而言,放下手上既有的全球最大客戶聯想與宏?眴q單去遠征,根本不合乎邏輯。

「如果(廣達總經理)梁次震(跟底下人)說,你看住這(原有筆電業務)不要動,我來開拓蘋果、我親自領軍去,那和碩就倒閉了。」童子賢舉例。

「我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和碩只是全球筆電第五大製造廠,「包袱」輕便。他的算盤是,若前進邊陲敗了,和碩就繼續當個二線小廠;成了,就能走進一個比PC大三倍的市場。

這是段痛苦的過程,九九%的人只會派二軍去探索新領域,讓一軍穩住本業。童子賢卻直接抽派一軍,當時如蘇州名碩總經理許世奇、曾為宏?眳酗U首筆蘋果訂單的和碩發言人姚德慈、研發大將徐衍珍等,都全力前進新領域。

「他們有些就是做品牌,呼喊別人慣了,突然去當細漢仔(小咖),去給人家(蘋果)呼喊,很不習慣。哭的哭,啼的啼。」

無數場員工大會,童子賢對不安的人說:「這條路可以走……,如果會沉,我最後一個下船,我護送你們上岸……。」「像傳教士,一直講。」

和碩承接蘋果訂單最慘的時候,做出來的一半產品都報廢,一年報廢掉新台幣三十多億元,如果以iPhone平均一支約兩萬元換算,等於丟掉十五萬支手機。和碩做蘋果手機,到第三年才賺錢,被郭董笑:「有廠商在後面殺價搶單,卻做不出來。」

代工蘋果產品有多難?技術專家指出,如果你細摸iPhone5的背蓋,會發現機殼與光亮的蘋果Logo字樣是一體成型,沒有任何凸出。這背後經過的流程極其複雜:

先要把機殼拋光到比鏡子亮十倍,只要有一點瑕疵,就要報廢;然後再用印刷方式蓋住所有光芒、只露出蘋果Logo;為讓機殼摸起來有質感,還要噴沙,是用時速幾百公里噴出去的那種細沙,細到奈米單位,比牙膏的顆粒還要細,所以噴出來就像霧,如果不小心噴到Logo,也只能丟掉。

整軍:收16家公司、砍逾10名主管不容許貪污,寧家醜外揚也要告員工

做一支蘋果手機,就像是做精品,這些是和碩人原本不懂的金屬、化學材料等技術。

為了讓隊伍迅速前進,這群移動的獅子像是游牧民族一樣,常要在辦公室裡搬家、換座位。因為童子賢把十七萬人的龐大組織改組四次,不讓部門重複研發產品、浪費資源;他還解散了做連接器的康碩、做電源供應器的綠碩、做PC板的百碩等,將手機貼牌的兆碩重組釋出給華碩,並出售做纜線的聯碩股權,總共收掉約十六家公司。

童子賢甚至砍掉超過十名高階主管,層級達到副總經理以上。「你不真正擺平這個,年輕一輩的都完全沒有辦法提拔,組織會動彈不得。」

「我前面說你(高階主管)要照顧他(部屬),等到我一離開,他(主管)就打壓他(部屬)。如果我再警告一次,他還是聽不懂,第三次我就跟他講,你辦公室搬到二樓,他大驚失色說『我不是幹得好好的嗎?』我說你幹得好好的那是過去,但是未來大概你會把事情搞砸……。」

他不容「獅群」前進時心有旁騖。二○一一年,他揪出了內部貪污員工,以一個一年採購金額三千億元的企業來說,這類事情多少都有;但童子賢寧願家醜外揚也要告上法庭,只為建立紀律。

一個會去關心流浪狗、外勞人權,當愛滋關懷之家志工的企業家,跟眼前自述「殺人的時候,殺得血流成河」的他,沒錯,是同一個人。

「(執行長)程建中說,這樣砍,底下人心惶惶,我跟他講,不會!你不要相信那些壞人的話……。」

童子賢這樣解釋:「要布局長線,必須建立文化,需要一○○%的執行力,」華碩後期的溫情主義文化,已經不適用做代工的和碩,尤其是在轉型的關鍵時刻。

但多數時候,童子賢跟「鐵血」兩個字是絕緣的。他不會讓員工罰站,跟他多年的秘書,甚至沒看他罵過人、拍桌子;他會在上班時間,吆喝設計部門的員工去騎水上摩托車;但,一旦員工越過他最介意的道德界限,他絕不容忍:「幹部看我開除人跟告上法庭都很害怕。」

二○一○年,和碩接iPhone訂單,被人笑稱是「吃毒蘋果」;苦熬了三年,去年iPhone 5C的手機訂單更成熟,但市場接受度不高;直到今年,iPhone 6開始大賣,讓今年和碩獲利預估將比去年成長近五成,算是真正收成。

和碩人,終於揚眉吐氣,短短四年,市值成長一倍。

視野:喊的盤和別人相反別人搶做品牌,他說代工大有可為

郭明錤分析,其他人要跟進,至少要再花兩年虧損代價。但是與此同時,和碩的轉投資卻進入開花結果期,成立才四年的F-鎧勝金屬機殼業務,已緊追在成立二十多年的鴻準、可成之後,股價上看兩百元。

不只如此,隱形眼鏡廠晶碩,預計明年就能掛牌貢獻收益;成功切入利基市場的大型電視牆系統商捷揚,每年則至少賺半個股本。

現在,和碩員工跟分家時相比,已經有一半臉孔不同,股東結構也有八成不一樣。

一些年輕員工,甚至不知道華碩跟和碩當年慘烈分家的歷史。

童子賢這樣定位自己在這場復活之戰做對的事:喊盤,而且態度堅決的導引。

雖然,他喊的盤,跟多數人恰巧相反。 當多數人一窩蜂想搶進品牌,他說,代工,大有可為。

「OEM(原廠委託代工)其實很好賺,毛三到四(編按:指毛利率只有三%到四%)那是假的。」

他要員工不要被表面的低毛利迷惑,「營收把它除以三,然後把毛利率乘以三,比較接近真實。」因為代工業營收有一部分是買進賣出零組件材料所創造,是虛的;真正的附加價值在於整合材料、製程與檢驗,全世界沒幾家公司做得來。

他拿出數字推算,整個產業約有十兆元規模會出自OEM,如果把實際毛利乘以三去看,毛利率有一四%到一五%,「其實很不錯的一個產業,」「平均十年來台灣代工的ROE(股東權益報酬率),一定比品牌高。」

當多數人忙著「專注本業」,他說,邊陲戰場也是好選擇。

他口中的邊陲戰場,是台灣廠商過去不習慣到達的領域。像他選擇進入的隱形眼鏡市場,過去幾十年都是被嬌生等大廠占據,但他沒有從表面判斷,它不屬於資訊產品,就扼殺,而是看到自家的光學與自動化設備做得來;當員工抱怨,這個領域的節奏太慢,他反而高興的說,太好了,只要積極一點,不就能擺脫電子業快速殺價的節奏。

「奇異愛迪生開始創立的時候,是做發電跟燈泡,誰規定它不能做金融財務或飛機?」他說。

「世界很大,真的什麼都有可能……,可以做的事還好多,」「我們可以不要人云亦云嗎?」

採訪時,他要我們抬頭看上面的LED電燈,「LED燈裡面,每一顆燈用的LED電源最高就3V,你(電壓)的一一○跟二二○要降成3V,要無數個regulator(電源調節器)……,市場一年也有三、五千億元……,機會到處都是。」

人生,不會只有一個主戰場,視野多廣,決定活路能有多寬。這是童子賢告訴我們的故事。

跳出框架並不容易,「要不慌亂、不失去理想。因為,規模競賽、虛榮面子、金錢誘惑、頭銜榮耀……,迷惑你的美麗事物太多,」他說,但若堅持到最後,收穫也會比想像甜美。

採訪告一段落,童子賢送了我一句他欣賞的價值觀:舞蹈家許芳宜的「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延伸閱讀】創業3大高峰,登上股王、品牌王、代工黑馬 ——童子賢大事紀

■第1次高峰:未滿30歲就創業

●1960年/0歲六月出生,父親為鐘表師傅

●1975年/15歲升高中考試全校最高分,為了分擔家計,選讀五專

●1982年/22歲台北工專電子科畢業

●1989年/29歲服完兵役後,進入宏??創立華碩,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3年/33歲找來「前師父」施崇棠擔任華碩董事長兼總經理,自己退居副董

●1996年/36歲華碩掛牌上市,身價近百億股價榮登當年台股股王,最高達三百三十八元

●1997年/37歲投資誠品(第二大個人股東)帶華碩團隊發展筆電品牌

●1998年/38歲到北科大就讀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碩士班,三年後取得學位

■第2次高峰:打造台灣筆電龍頭

●2002年/42歲帶領華碩筆電登上台灣市占率第一名

●2004年/44歲華碩躋身全球前十大筆電品牌、前五大筆電製造商帶領華碩筆電營收衝上八百二十三億元,首度超越主機板規模

●2007年/47歲華碩、和碩宣布分家,隔年與另一創辦人徐世昌離開華碩、進入和碩

■第3次高峰:分家後變兆元企業推手

●2010年/50歲和碩與華碩股權正式切割,股票上市購併F-鎧勝前身日騰

●2011年/51歲和碩前兩季虧損,但年底翻轉為正目宿媒體所拍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問世

●2012年/52歲和碩完成轉型,年營收逾八千八百億元,成長率達四七%,創新高

●2013年/53歲擔任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F-鎧勝上市,首年EPS達十八.一元,主要生產iPad mini機殼,另拿下三星、聯想手機訂單

●2014年/54歲預估和碩今年營收將首度破

資料來源:IDC、公開資訊觀測站、《數位時代》、華碩、和碩聯合科技

整理:蔡靚萱、曹淳誠

【延伸閱讀】非典型老闆!他不追求當第1,不要員工死命加班——童子賢另類經營語錄

■當別的老闆認為:追求第1與經濟規模他說:大,不一定是好!第1名通常不快樂,第2名才自由。

■當別的老闆認為:企業以賺最多錢為考量他說:別這麼貪,你沒有付出貢獻給社會和消費者,憑什麼要獲利幾百億?

■當別的老闆認為:親自操盤才能掌握大局他說:我的目標是「享受大權旁落的快樂」。

■當別的老闆認為:股價很重要他說:如果整個社會就是你在弄股票,那你就是欺負在努力的那99%的人。

■當別的老闆認為:瞄準競爭對手他說:不用想敵人,真正敵人不是你眼前看到的這些(代工同業)。

■當別的老闆認為:做事業要全心投入他說:左腦跟右腦又沒有互相衝突。(2008年華碩首次遭遇虧損,公司正在分家,但他同時在籌拍文學家紀錄片)

■當別的老闆認為:代工業沒有機會他說:別人眼中的北風北,才是我們的機會。

■當別的老闆認為:要員工努力工作他說:早點下班啦!去關心流浪狗,看那些社工怎樣為信念而工作。

■當別的老闆認為:獲利與正義難兩全他說: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

■當別的老闆認為:跟著趨勢走就對了他說:先想清楚做這事真正original(原始)的想法是什麼?你得快樂,而不只是被一個制度、被一個趨勢、被一個潮流帶著跑。

整理:曠文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85

神侃中概股回归:谁再说是抢钱,我和村长都会跟你急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575

作者:格隆汇 魏铭


当前国内市场流传一个阴谋论:中概股回归,就是土匪还乡,回来抢钱的!


陌 陌这个当年的“约PAO神器”,去美国转一圈洗白后的“社交平台”(我一直很好奇,陌生人之间能有社交?始于见面,终于床第,这能叫社交?)半年闪退纳斯 达克,更加重了这种阴谋论的成立:6月23日晚,“社交平台”陌陌宣布收到来自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唐岩等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以每股美国存托股 18.90美元的现金收购尚未持有的公司全部已发行A股普通股。公告披露后陌陌股价大涨11%。值得注意的是,陌陌此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距离2014年 12月IPO仅有6个月时间,如果不出意外,陌陌将成为美国资本市场IPO到退市速度最快的公司。


半 年内已经24家中概股公司欲私有化退市,而且超过一半欲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回购股票的价格甚至不及当初的发行价,人人网的私有化收购要约给出的收购价就不 到四年前上市发行价的三分之一,这是先利用上市抢完了美国人,再利用退市抢一把二手股东(多半就是跟着中概出国的中国投资者),最后再回国去抢内地投资 者,一鸡三吃的节奏! 


客 观的说,生气的不单是国内的阴谋论者,美国人也很生气:你拿了我第一笔钱,无偿花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说跑就跑,还连本钱都不还够?相比之下,陌陌较发行价 40%的溢价收购要约算是有良心的了,即便如此,美国人的律师事务所还是准备发起针对陌陌的集体诉讼:想跑?先泼你一身骚再说!


就这样,陌陌还是义无反顾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就算前路漫漫,就算集体诉讼可能拖慢私有化的脚步,但明显阻止不了陌陌回归的那颗“中国心”。 陌 陌上市不过融资2.16亿美元,市值30多亿美元,私有化退市的总开销就要花去融资额8倍以上的代价,陌陌在纳斯达克闪婚闪离就是为了证明到此一游、就是 为了公司去纳市过一把敲钟的瘾吗?地球人都知道这不是真的。所以,陌陌同学的做法,明显更进一步坐实了中概股“回乡抢钱”的阴谋论。


对吗?既对,又不全对。 


抢钱不假。有钱不抢,那是傻瓜。暴风那种怂样在A股都能暴涨45倍,迅雷、优酷还能视而不见,坐怀不乱?真那样,就已经不是智商范畴的问题了,铁定是神经上出了问题。 但阴谋论者们没能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何地球人都知道土匪们是回乡抢钱的,还能被乡亲们列队欢迎,而且各方皆大欢喜?注意,我说的是各方,包括土匪,包括村里的乡亲们,最关键的是,还包括村长。 


国内钱多是不假,说人傻?呵呵,这就太低估中国这个古老大地的智慧了。舍小本,逐大利,大智若愚这些个词,阴谋论的同学们,你们懂吗? 永远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商。如果你只是抢钱,带不来其他任何益处,那就算你是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老百姓的地道战也会把你消灭在村口。 如 果说10亿美金市值以下的中概股,例如完美世界、易居、中国手游、世纪佳缘、航美传媒等等,是由于自身市值小相对容易私有化、且公司规模名气小而被海外市 场低估,被欺侮的原因进行私有化而容易被世人理解,那市值近百亿美金,地位仅次于BAT巨头的奇虎、还有冒着创世界“闪退”纪录及被集体诉讼的风险的陌陌 也毅然决然的趟这趟“浑水”,就真的只是觉得国内人傻钱多?他们没看到退市回国的不确定性与时间风险?没看到A股牛市随时可能戛然而止,抢钱抢不到,抢到 一地鸡毛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认为他们义无反顾的回归,仅仅是眼红目前的A股牛市,仅仅为了抢那貌似诱人但随时可能消失的财富,那就TOO SIMPLE TOO NAIVE! 


现 在我们反过来假想推演一下:就暴风那扫遍中国互联网教室都没看到坐哪的样,都60亿美金市值,奇虎这个仅次于BAT的,回来还不直接500亿美金市值(借 溢价退市大涨一波后,目前也只有90亿美金市值)?连奇虎都回了A股,市值一下蹦到500亿美金以上,那京东、百度还坐的住吗?如果京东和百度都回来了, 那腾讯和阿里还坐的住吗?如果腾讯和阿里都回来了,那苹果、谷歌、脸书、亚马逊、微软、IBM还不立刻分拆中国业务在新三板或者上海战略新兴产业板上市 吗?这样做的话,那全球前十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不就被中国包办了吗?中国牛市不就可以继续创新高甚至上一万点了吗?中国的新经济结构转型不就水到渠成了 吗? 


这才是政府(村长)下的一盘大棋!有没有种恍然大悟的赶脚!我们甚至可以大胆YY他们的行为正是为了响应村长号召或村长直接授意的。


不信?


再 给你点证据:国家积极推进注册制、国际版、战略新兴版、人民币国际化等等,实际上都可以理解成间接为中概股回归扫清障碍!尤其是近期工信部公布将在全国范 围内放开经营类电子商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持股比例可至100%,即电商类中概股再无须拆VIE可直接回归!这是村里出 钱,给中概回来修高速路啊!


所 以很多人担心说中概回归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事,对A股颤颤巍巍的牛市是远水救不了近渴啊?你这笨啊,村里不是拿存公积金在修高速公路吗?再说了,牛市需要的 只是预期以及更新鲜和刺激的故事,是否能卡着点回来,谁在意?何况上交所的战略新兴板,明年才会推出吧?不就时间上正好一拍即合吗? 现在明白何谓共赢了?美国上市的那帮中概股才是中国互联网的精髓,国内目前炒的如火如荼的,不说99%是装李逵的李鬼,说98%是是没有冤案的。现在这帮“真英雄”回来了,蛋糕能不做大?蛋糕大了,能说谁抢谁的钱? 对 中概股公司而言,他们已经较还未上市的公司优先借道美股市场融到了第一桶金,获取了先发优势成为了龙头,然后在海外“被虐”的时候再回归享受国内高估值。 要知道互联网新模式,烧钱是必须的,融资能力的强弱就意味着生命的周期长短,意味着新经济模式能否顺利产生。回归后大大增强的融资能力必将提升他们的发展 速度,虽说是抢来的钱,但最终钱还是用在了发展公司,拓展新模式上,绝对也算是用在正途了——这刘姝威瞄准乐视开枪,结果不出意外脱靶的原因:乐视不是蓝 田,蓝田是作假,乐视可没有,乐视只是在和市场一起吹泡泡,一起抢钱。人家是明明白白抢,是多赢,没人不乐意。


对 国内二级市场而言,被真正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再加上日渐完善的市场制度,中国资本市场就有了让泡沫变实的可能性。然后二级市场的火爆必然会让一级市场直接 受益,而一级市场的火爆,则又可以反映出创业的热情,以及VC、PE股权投资的红火,这间接为咱总理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希望和梦想,这样形 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国都会被做大,何乐而不为?当国内市场真正成为一个成熟市场的时候,海外投资者还会犹豫吗?真正走向国际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也近 在咫尺,最终直接PK纳斯达克:谁说只有美国人能玩纳斯达克?!


但,这一切美梦的背后,假如没有中概股的回归,别说后面的牛市了,是不是啥都没了? 记住了,别再说抢钱了!再说,不仅我和你急,村长也会和你急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会员个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45

平臺牛不牛 跟你有關系麽

這周懶癌發作,跟某位粗線條閨蜜吐槽這事的時候,閨蜜冷不丁問了我下面兩句:

(趕腳應該替老板內心OS一句:連你在哪上班都不知道的朋友,竟然沒拉黑!)

 

Anyway,她這一問倒是讓同粗線條的我感慨道:看來我讓別人記住我,純靠性格(maybe還有化妝後的臉)!

 

接著,我就深深的陷入了:平臺和人,誰成就誰這個哲學問題的思考,今天跟大家匯報一下成果。


 

我們就從剛畢業開始進入職場說起,除了VIP可能在哪里都有自己獨特的牛逼之處外,剩下99%的我們,相對都是從不牛逼(簡稱SB)開始做起的,只不過有人進了高大上平臺(XL),有人進了小平臺(XS)。

 

隨著時間慢慢發展,有些不牛逼的人,依然保持著不牛逼的狀態,有些不牛逼的人逐漸變成了牛逼的人,然後事情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了。

 


小平臺里那些牛逼的人,可以跳去大平臺,這是一般打工仔的路徑。


wuliA股,比如公司原先主營業務不照了,但公司還得繼續經營呀,那領導帶領企業換個主營業務,換個興興向榮的版塊好不好,比如你們還記得當年那個做房地產業務,為了跟時代接軌,把自己名字改成匹凸匹的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多倫股份麽。


 

不要笑,511日改的名字,然後兩個漲停板!你說牛逼不牛逼。


 

還可以認定這個坑,一路黑到底,憑借一己之力,把自己這平臺變成成大平臺,還能有誰比兩位小馬哥更能做此類別的代言人哩。


 

想想馬雲爸爸,盡管被肯德基拒絕過,但牛逼的人就是可以揮別雞翅,幹出電商巨無霸,回頭再把肯德基買回來,再度上演昨日你對我置之不理的反轉大戲。



再來說高大上平臺上的變化,畢竟有能力zuo的人一般都集中於此。


 

最不鬧騰的,一定是默默在公司里一步一步向上爬,殺掉沿途各大競爭對手的大Boss們,這個各大外資行的MD們都挺可以作為傑出代表了。

 

鬧騰+1的,那就跳去另外的高富帥平臺唄。比如之前蝸牛妹寫過中環首席經濟學家系列,基本上不是IMF出身,就是中金出身(讓我明兒給你們舊文再推來溫故下下),所謂基本分析框架紮實,走遍中環都不怕。

 

鬧騰+2的,在一個高大上平臺證明自己並不能夠真正證明自己,有本事就應該丟棄平臺,follow your heart,真正做出另一番事業。

 

這里比較多的是很多明星二級狗,離開原來的大基金、大投行後,自立門戶。早年的比如胡春華,前幾年還有比如季衛東,還有不少湧金系出來的牛逼對沖基金們,另外就是不好牛逼的賣方分析員比如原惠譽的朱夏蓮,幹脆就去個獨立研究機構。

 

hardcore一點還有蝸牛妹的男神Jeff Bezos,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在對沖基金界站穩腳跟,進的是左腦和右腦得同樣發達的D.E. Shaw;轉身為了不讓自己八十歲時候留下遺憾,就這麽把亞馬遜給建起來了,只能說:彪悍的人生無需理由!


還有Peter Thiel,投資創業那些經典成功案例擱在去年只能是BCM,人家可是Trump成功路上的功臣之一啊!


如果要舉一個中國金融優則創業的栗子的話,想想柳青。雖然是VIP,但人家是真的幹活而且有能力的VIP,離開高盛去了滴滴,融起資來比工作加班還要拼命,滴滴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也是有目共睹。

 

當然了,牛逼平臺待久了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牛逼,可能都會覺得自己很牛逼。所以在這股轟轟烈烈的創業大潮中,我們也目睹了很多以為自己牛逼的情懷婊

 

當年我在高盛的時候(還可以有黑石,大摩,大型投資機構等等高大上單位自由替換),每年都是幾百萬的年薪,然而我毅然放棄了!因為這些標簽都是浮雲,我受夠了物欲橫流的金融圈,想追尋兒時的夢想,做出最天然、最純真的味道。相信憑借我們的力量,可以改變這個行業!

 

反正在他們眼中,他們帶給這個世界的是Lots of Love,至於你們會解讀這個LOL嘛。。。



而這些年還有另一種玩法,不少大平臺的牛逼人物,選擇回到一個相對較小的平臺,幫助平臺慢慢發展。


比如之前我們八過的ATMT行業神一般存在的趙曉光,從安信去了之前都沒聽過名字的天風證券。

 

在中環,外資收縮和中資挺進這幾年從寫字樓到人才流動都是非常明顯。比較轟動的比如當年美林的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去了華泰,搭建研究團隊;債市小夥伴也不甘示弱,你看當年雷強去了國泰君安負責FICC業務,基本是中資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equity拼不過鬼佬,我們中資拉資金發債總能贏回來吧。(這里好像我應該感慨下,代表祖國感謝美林證券為我國金融事業培養人才)

 

當然這里可以引發的一個討論是,相對沒那麽大的機構,可以有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比如A股,那就挖新財富第一及其團隊嘍,只要你願意給錢。


在香港,券商們比較喜歡挖TVB美女主播,從最早法巴請趙海珠去做輪後。


小飛俠林燕玲在渣打做輪後。


再到興證國際挖了周嘉儀去做市場拓展部。

 

美女做代言人省了多少市場推廣費用啊

 

這是想要名氣的平臺,但是你們也不要忘了,還有那麽多雖然牛逼,但在香港沒人知道的平臺啊。


比如開篇我那位粗線條的閨蜜,出來見管理層都是和我一樣,靠性格取勝,能讓別人記住她(實在記不住她的單位);後來公司估計開竅了,廣告打起來,知名度響起來;然後精彩的一幕到了,管理層再見到她同事:哦哦哦!我知道你們,你是那誰誰的同事!(你說這種為公司自帶流量的二級狗哪里找哦)

 

所以最後,讓我們再來宏觀的看看分析流程圖,好好想想,平臺牛不牛逼,跟你關系到底大不大?


 

吃貨一句話總結:吃進肚子里的貨才是誰都帶不走的呀!


謹以此文,獻給這位醫治了我懶癌的中環好閨蜜!


PS:上周福利的抽獎結果出來了,請Max,Sasa·Yi大山媽,Ying,Mirolyyy小窗我下地址派送福利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85

“金磚”跟你沒關系?老百姓的這五大福利是“真金白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536

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廈門舉行。從2007年至今,金磚合作機制已走過十個年頭,2017被看成下一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

如何評價這十年的成果?有些人覺得,金磚合作話題“高大上”,內容偏“虛”,似乎沒帶來多少沈甸甸的“金磚”。事實真的如此嗎?看看這五大“真金白銀”你就明白了。

投資障礙減少,就業的“金磚”更多了

金磚,最大的成色便是投資、就業方面的真金白銀。十年來,金磚國家實施了多項政策舉措,促進減少五國間貿易和投資的障礙。

在今年8月初舉行的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上,各國批準了《金磚國家投資便利化合作綱要》,要求簡化投資相關行政程序,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讓企業通過最快捷方式完成投資。此外,金磚五國就加強服務貿易合作達成一致,明確旅遊、教育、醫療等合作重點。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成立以來,已為首批5個清潔能源項目提供了9.11億美元的初始貸款,並為其他項目提供了金融支持。8月30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又批準了四個來自成員國的貸款申請,總額約14億美元。其中中國的兩個貸款項目是位於湖南的湘江治理項目和位於江西的節能項目。

過去十年,金磚國家間貿易額從2006年的93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2440億美元。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這份增長本身就意味著大量就業崗位被金磚合作創造出來,而隨著跨國企業投資更便利,重大項目貸款落實啟動,還將有更多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被創造出來。

(資料圖/圖)

餐桌更豐富,到金磚國家“買買買”真實惠

金磚國家在經貿領域合作越來越緊密,意味著老百姓的生活隨之更實惠,也更豐富。

根據“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俄羅斯糖果、巴西“人字拖”、南非的“百洛油”、印度的香料正通過跨國電商暢銷中國市場,而中國的手機通訊、服裝、電子產品等“中國制造”,也受到其他金磚國家消費者的追捧。

可以想見,隨著金磚國家在經貿領域的進一步深入,一個中國吃貨的餐桌上,除了中華美食,還將出現更多原汁原味的俄羅斯紅腸、印度飛餅、巴西烤翅、南非巧克力蛋糕等等。對普通人而言,足不出戶就能盡享金磚各國美食和各種價廉物美的異國商品,感覺真是賺到大筆的“真金白銀”。

(資料圖/圖)

踢足球、看電影,領略異國人文無需爬山涉水

過去十年,金磚國家在人文領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

金磚五國個個都是“體育愛好者”,幾乎都有自己在世界獨領風騷的體育項目,相互交流帶來的效果顯然值得期待。首次舉辦金磚國家運動會,發起金磚國家少年足球邀請賽,讓各國各自的傳統體育逐步走出國門。如今,武術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獨門絕技,而是金磚國家人民普遍喜愛的項目。

獲得福利的還有各國的電影迷。2017年6月開幕的金磚國家電影節上,不僅有金磚五國的代表電影展映,還有金磚國家導演共同完成的影片《時間去哪兒了?》全球首映。

對於不少熱愛異國人文風情的中國人而言,隨著金磚國家合作不斷深入,說不定哪天,桑巴足球就會被全面帶到中國,人們也會看到更多寶萊塢影人的身姿,更輕松地領略異國風情。

(中新社/圖)

旅遊更便捷,出國也能移動支付了

這些年,隨著旅遊日益成為金磚國家合作的重點內容,彼此間的旅行者越來越多。中國入境遊客中,金磚國家人數占比越來越高。2016年,中國遊客赴俄、印、巴、南非的數量也大幅增加,超過50%,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國的古跡、文化,巴西的狂歡節、印度歌舞、非洲草原、西伯利亞森林,正成為金磚國家背包客相互探訪的熱門景點。

與此同時,背包客們的行囊也越發輕盈。這些年,金磚國家的銀聯卡受理網絡快速延伸,為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及境外的銀聯卡持卡人提供了便利、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務。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的移動支付也走入不少金磚國家:今年6月,支付寶宣布進入南非,7月,莫斯科交通部門與支付寶正式合作。在國外刷一刷二維碼就能購物消費,簡直太便利了。

(資料圖/圖)

出國學習收獲金磚“大禮包”

金磚國家人口超全球人口的四成,在加快教育發展上具有巨大的集體潛力。對這一點,各方均有共識,很早就開始圍繞金磚國家間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合作展開探討。

去年9月,金磚五國教育部長簽署《新德里教育宣言》,強調金磚國家將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教育公平和包容,推動各國加強在職業教育、教育質量保障、終身學習、高校成果轉化和促進師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給金磚各國學子送上“大禮包”。中國在會上還倡議擴大教師學生流動,為他們到對方國家學習和研究提供便利與服務。

除了這些“真金白銀”,更多紅利還將在下一個十年釋放出來。2017年8月30日,外交部長王毅介紹了廈門會晤成果的5大期待,如“形成更強大的發展合力”“打造更牢固的社會根基”,其中包含的“金磚福利”值得期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45

蔡東豪:「這個假期,享受一下懶洋洋的海灘生活,重新跟你的最愛再接觸。」

1 : GS(14)@2012-03-02 22:40:1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02/61545
「這個假期,享受一下懶洋洋的海灘生活,重新跟你的最愛再接觸。」
任何一個旅遊廣告

閉上眼睛,你可以想像自己身穿泳褲或比堅尼,陽光下在沙灘跟愛人拖着手漫步,這樣才似真正假期。
不過,這是旅遊業製造的幻象,我的朋友(不是我!)訂酒店放假,要問清楚上網設施,放假很多時是把工作地點搬去另一個地方。
理論上,放假是關於放開,Letting go,丟掉平日的煩厭,畀心機去做平日無時間做的事,例如發夢。
日日都可以發夢,但平日我們無時間去關心夢想,而放假的時候,夢特別清晰,夢從心底處浮上表面。這是樂趣,也是危機。
人善於抑制自己的夢想,在營營役役生活中,我們不注意夢想,久以久之,我們變得不善於處理夢想。放假的時候夢想澎湃,我們再無藉口要講電話,要硬撼夢想,一大堆平日不會(或不肯或不敢)面對的問題湧現,放假變成考驗。
放假是情侶最容易掟煲的地方,男人用心良苦,放假時Blackberry不離手,是為了保護雙方關係。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063

男友Fb示愛:從今跟你甘苦與共Jeana嘟嘴向翁子光索吻

1 : GS(14)@2016-08-07 02:13:43

■讀者透過「爆相爆片」,分享Jeana與翁子光在暗角拍拖煲煙相片。讀者提供圖片


現年27歲、擁火辣身材的何佩瑜(Jeana)甩拖3年,早前她與年長十歲、憑電影《踏血尋梅》彈起的導演翁子光傳秘戀,Jeana最初被問及戀情,曾以「比普通朋友好少少嘅朋友關係」來形容,翁子光則否認二人拍拖,直至前幾日Jeana在Instagram貼她向翁子光獻吻相,加上翁子光前晚在facebook貼冧爆留言,二人正式公開戀人關係。日前本報亦收到讀者透過「爆相爆片」分享Jeana與翁子光於暗角「煲煙」的相片,當日穿熱褲戴帽的Jeana素顏上陣,與翁子光站在街角「煲煙」,全程手舞足蹈的她,望着男友已經甜到漏,且不時笑到彎腰,要用手扶着對方,全程拿着香煙的Jeana更與男友分甘同味,夾着香煙遞給男友啜,其後二人齊坐的士離開,Jeana上車後更即望着翁子光嘟嘴,疑似向男友索吻。一直避談與Jeana戀情的翁子光,前晚11時多突然於fb貼一張Jeana的相片,然後寫道:「從今只想跟你甘苦與共,願你的微笑伴我朝暮至老。」又於留言tag女友稱:「PS對不起親愛的,我的怯懦和不善言令你獨自承受了被追問的壓力,我為了你的勇敢和擔當而感恩,以後有甚麼我願一起分擔。」



■Jeana服侍周到,煙仔都餵到入翁子光口,認真體貼。

■Jeana上的士後即嘟嘴,似向男友索吻。

■翁子光前晚在facebook貼Jeana的相片,並留言冧爆女友。



讚男友型爆

男友忽然浪漫,冧到暈的Jeana昨日回應本報說:「型到爆!Ha!」她又說:「佢講嘅嘢,我收到晒。識佢咁耐,未試過咁型。」至於翁子光是否算是承認戀情?Jeana表示:「畫公仔唔使畫出腸,多謝大家關心,希望畀啲私人空間我哋。」問她會否閃婚?Jeana謂:「未咁快,大家觀察吓先,事業為重。」採訪:嵐山、楊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6/197245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