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累積你的職場資產,你可以付出多少代價? 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的答案是,她可以放棄老師的鐵飯碗,降薪三分之一,犧牲千萬退休金,只為了打造心目中理想的職場資產負債表。 交大資工所碩士畢業的黃慧珠,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能「挑戰自我,吸收新知及與人打交道的工作。」畢業後,她雖然拿到了教職的鐵飯碗,但「三年就有點無聊。」 黃慧珠放棄鐵飯碗,轉入IBM的金融事業群當業務,一方面是挑戰性高,一方面也累積「財務資產」。「我問過,如果做得好,三年後月薪可以挑戰四、五萬元,當時當老師薪水大概兩萬多元。」她說。 磨營運技能 捨棄當紅部門,請調高難度單位 如果失敗怎麼辦?「我想事情,都不從風險開始,而是機會跟發展,」「就算中間有困難,我就會想,自己的初衷是什麼?」 黃 慧珠之後在IBM的職涯資產累積,目標都很明確,她從IBM的金雞母事業——金融事業群,申請平轉,在主攻中小企業的工商事業群重新開始。她判斷,工商事 業群挑戰雖多,客戶繁雜,但若一戰成名,累積的不只是影響力,還有她在企業內能學到的技能。在這裡,她當上事業群總經理,學到管理、領導與制定策略、組織 規畫與品牌行銷的能力。一年工商事業群上百億的營收,讓她等於有運作一個企業的能耐。但,她顯然不知足,之後申請往亞太發展,因為想要累積操作區域行銷的 技能資產。 「我發現自己的職涯有Pattern(模式),我換到新職位,第一年是先觀察,比較大的改變在後半年進行,第二年會把這業務發展得很好,第三年我就開始思考下一個位置。」「我很怕自己變懶。」 磨 決策技能 捨棄千萬退休金,跳槽當人資長 黃慧珠在IBM後期的驚人之舉,就是降職等與降薪三分之一轉為人資長。「人資是很細膩的,我沒做過幕僚,我想看企業策略制定,甚至是組織變革時,決策是怎 樣形成的。」當她決定跳槽到信義房屋時,在IBM資歷已十九年,只要再六年就可以退休,拿到千萬的退休金,但她仍選擇放棄。 黃慧珠的理由只是,新的工作可以讓她更實現自我價值,因為信義房屋的董事長周俊吉希望透過新的人資制度,扭轉房仲業只會拚命賣房子、但不樂活的刻板印象。 他期許她建立起接班人制度,讓信義房屋進軍國際市場時無虞。周俊吉的夢想,也成就了黃慧珠累積國際影響力資產的方向。 周俊吉說,信義想找懂業務、有國際觀,有以人為本價值觀的人資長,找了一年多都找不到,直到碰到了黃慧珠。現在,雙方的信任度,已經讓黃慧珠很多決策,可以直接執行。 黃 慧珠累積資產的腳步至今未停,「我現在,也滿想要做好人脈網。」黃慧珠回顧過去二十多年的職涯,偏重技能資產累積的結果,往往輕忽了人脈經營,「尤其是女 生,因為要在職場上以專業出線,需要比男生花更多心思。」「但我現在也發現,交情對事情成敗的決定程度,有時也會高到四五成。」她說。 我們訪談黃慧珠時,已經是傍晚七點。去年,她此刻才剛放下手上的公事,每天固定花兩個小時,把過去十年周俊吉的月報談話紀錄,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只為了更了解這個企業的文化與習慣用語,並理解周俊吉的經營思維。 訪問終了,我忍不住問黃慧珠,支撐她辛苦的從頭適應一個新產業,並在資產累積過程中,不斷冒險、忍受外界眼光的動力,到底是什麼?這位外商轉戰本土產業,少數成功的經理人只回答我:「我的初衷。」「還有,我知道,(職涯)選擇權是在我。」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90d8f0100hzk4.html
升到中層管理級別的職場人士,工作離不開PPT。一般PPT文檔用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演講或者匯報時的輔助工具,幫助更好的傳導信息;另一 種則是直接作為閱讀材料,如工作總結、匯報材料等等。就作為演講和匯報的輔助工具而言,PPT起到的作用是:幫助用戶理解演講的邏輯、利用文字、圖表或者 視頻更好的傳遞信息、吸引用戶注意力並且減輕演講者記憶負擔等等。
製作一個好的PPT文檔,首先要明確文檔的創作目標,另外,還需要注意PPT寫作的結構順序、語言以及圖表使用幾個環節。
(問對網/圖)
1、結構順序:首先需要突出重點,演講中的其餘部分都需要圍繞這個重點展開,讓聽眾很容易抓住邏輯脈絡。至於重點突出的位置,可以選擇開門見山,也可以選擇推導式的方式,當然這種情況通常僅僅適用於方案有爭議、需要反覆論證的情況。
2、語言:每一頁PPT都需要在主題上清楚表達核心信息,讓人一目瞭然,儘可能用文字,內容則可以輔以圖表等。文字一定要精練,要記 住PPT不是簡單的把word拆成好幾頁。另外每個要點描述不要超過兩行,儘可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同時每一頁PPT中的字體大小應當儘量控制在三種以 內,否則容易顯得紊亂,讓人覺得不夠專業。
3、圖表:PPT中有相當豐富的圖表功能,圖表的使用目的一定是為了更好地傳遞信息,而不是讓聽眾耳暈目眩,所以要儘量簡潔明了,不能太華麗,更需要注意在投影之後不能太小,不能期待聽眾都帶著望遠鏡。
此外,在使用PPT時也有不少注意事項,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切莫本末倒置,主次顛倒,讓PPT成為了會議或者演說的主角,使用人反而成了個放映幻燈片的角色。其中包括:
1、姿勢儀態方面:PPT使用者絕對不可以背對著聽眾面朝著PPT投影片自言自語,除非需要特別展示一下後背的著裝,否則很容易讓人缺乏耐心繼續聽下去。面對聽眾,當且僅當需要強調PPT中無法用語言說明的圖表示例時可以側身指示——以提醒聽眾注意,否則都應當讓聽眾看到你的眼睛。
2、配合演說方面:既然選擇了使用PPT作為輔助工具,自然需要將工具用的恰到好處才行。除了可以便於暫時走神或者離開的聽眾連貫地 聽你的演講,更重要的是可以更生動、更形象的將一些語言難以表述的東西展示出來,所以使用PPT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演講的進度合理的翻頁,過快、過慢都會影 響效果。
求職之路可謂過五關斬六將,能夠走到最後順利拿到offer的都得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才行。做好了求職的前期準備(整理完簡歷、收集了招聘信息等 等),也就相當於修煉完了「內功」。等你興奮的聽到電話裡說「我們邀請您參加……」,那就要恭喜你了,歡迎進入下一道關卡——「硬氣功」的考核。
所謂「硬氣功」,通常是指一些基礎硬性技能的考核,主要包括英語(口語或者筆試)、數學和邏輯能力(通常也是採用筆試的形式)、專項技能(例如一些 IT編程或者美工小測試,還有類似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能力」類似測試)等方面的內容,用人單位通常會將這些放在簡歷篩選之後進行,目的是通過這些標準清 晰、考核方便的測試進一步縮小可用人才的範圍。那麼在這個階段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問對網/圖)
1、做好時間規劃:同宣講會一樣,往往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同時進入「硬氣功」考核階段,這就需要你有一個很清晰的「考試 日曆」,以便提前做好準備,避免錯過或者撞場。實際上整個求職過程當中的時間管理都是相當重要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並且學會應對各種突發情 況,對自己日後真正步入職場也是很有幫助的。
2、學會職業化溝通: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實際上從用人單位通知你參加下一關考核時開始,你的求職之路上一對一的溝通就已經正式展 開了。很多學生朋友由於過於緊張或者缺乏經驗,很多問題都不知道該不該溝通、該如何溝通。例如,同時收到兩封電子郵件,兩家競爭單位在同一時間安排了筆 試,你該怎麼處理?漏接了可能是通知參加筆試的電話,你該怎麼辦?諸如此類的情況會在你的整個求職過程當中陸續冒出來,這就需要你開始訓練自己的職業化溝 通技巧了。
這方面可以邊走邊學,碰到實際情況建議請教有經驗的師兄師姐,或者參考他人經驗(泡求職論壇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也許在某個時間你無意中看到過某個 帖子裡就提到過這種情況,而當事人是如何處理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足夠給你提供參考)。總之一句話,要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求職是個雙向選擇,給你自 己找機會的同時也是給用人單位一個機會,所以大可以大大方方的和用人單位溝通,當然注意方式方法和小技巧效果會更好。
3、不打無準備之仗:較之後面的面試階段,「硬氣功」似乎更容易突擊訓練一些,成效也會更顯著。主要的準備內容包括查閱他人「面經」 或者「筆經」,下載題庫做練習等等。通常招聘相關的論壇裡會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例如一個簡單的5分鐘英語口語pre-talk,就會有很多同道中人為你 詳細描述各個房間主考官style如何、主要問哪些問題、如何回答比較妥當等等的內容,十分值得借鑑。有時候往年的經驗也同樣可以借鑑,因為大多數用人單 位的招聘套路都差不多,若有改動也通常會在宣講會中做詳細解釋。所以只要前期信息收集夠充分夠準確,「硬氣功」這一關是不難準備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根據自 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修煉時間罷了。
「硬氣功」這一關算是求職之路上的熱身了,一般來說篩除的比例不會很高,只要認真準備努力修煉,相信你一定能夠順利晉級!
| ||||||
還升不到高階主管,也不想當業務,還有什麼辦法拿高薪?據調查,專案管理是高薪職業之一,且看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經理王菁,如何將它做得虎虎生風,有聲有色。 撰文‧孫蓉萍 「你們部門的經理王菁會對我大小聲吔!」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資深協理張世才,不時會聽到廠商向他抱怨這位部屬。張世才不疾不徐地回說:「那我換一位經理和您合作好了。」沒想到十之八九的廠商總說:「不要!我喜歡跟王菁合作!」被罵的怨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王菁的職稱是「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經理」,主要負責執行公司與外部廠商合作專案,讓一群不是她下屬,更不是她公司同仁的人在她的指揮下,如期、如預算地達成專案。 或許你會質疑,這工作有什麼困難?只要細心跟催專案成員的進度,撰寫詳細報告就好不是嗎?事實上,執行起來一點都不輕鬆,隨時都有小麻煩要馬上修補,否則小禍釀成大禍,一個上千萬元的專案泡湯,對任何上班族來說都是莫大的壓力。 密技 :雞婆 把沒人做的工作攬下來有成員拖延進度,專案管理師就得發揮主管似的盯人功力(但實際上,她不是主管);如果有工作「落單」,所有成員都覺得不是自己該做的事,專案管理師也要立刻化身為管家,雞婆地去攬下來。 什麼樣的人適合這種需要「軟硬兼施」的工作?同事林懿貞形容:「她就是俠義性格,雖然很兇,但有專業,又很熱心主動去幫助人。」「小時候我爸很擔心我去從政。因為我是那種看什麼都不順眼,然後就很想改變的人。」王菁說。讓爸爸擔心的好管閒事個性,卻成為她做專案管理很大的優勢。當你不是主管,誰要聽你的?唯一讓專案成員願意聽命的方法,就是專業、熱心的態度。 「她真的很幫我們的忙,有時很晚向她要資料,她也盡量幫我準備好,讓我第二天一大早能交差。」王菁的客戶之一陳小姐說。 王菁說:「我的手機應該十幾年沒關過機了!」時間一久,客戶自然被收服,即使她罵起人來一點也不留情面。 行動力十足的她,盯起客戶也是一絕。有一次,一家委託廠商開發的系統,上線後運作不順,負責的同事回說:「廠商說已經在處理了。」這一回覆就過了一周,她告訴同事「我親自上門去查」。「到了門口,聽到裡面傳出歡笑聲。一進去,他們都嚇到了,我說『你們在這裡打電玩,很歡樂,你知不知道我們已經火燒屁股了』,你們現在就給我改。」王菁插起雙臂,站在那裡監督,「果然有站有差,問題馬上解決。」王菁笑說。 密技 :專業 用工程師的語言溝通客戶喜歡王菁的原因還有「專業、溝通有效率」。當人家問這位王牌專案管理師,妳的祕訣在哪?王菁總回答:「我比較聽得懂他們說的話吧!」要如何懂工程師的語言,甚至可以撂一段工程專有名詞,讓他們覺得你是自己人?大學念國貿系的王菁,其實花在學習的時間很長。「到現在,我都還在上課,現在正打算考中國的項目管理師執照。」張世才說:「王菁總是不斷充實自己,除了拿到專案管理師的證照,透過網路上英文課,並吸收各行業的新知,以應付五花八門的專案需求。除了真誠又直率,更重要的是專業度夠,所以客戶都很信任她。」王菁的個性特質很適合從事專案管理,但若不是她愛好學習的性格,也很難敲開這份工作的機會。 大學畢業後,王菁進一家貿易商做了大約兩年的業務助理,已經可以獨立作業,卻也不想當業務,「因為不喜歡應酬喝酒」。她面臨工作職涯的下一步選擇。那時資通發展正熱,她想起大學修電腦課時,邏輯清楚的她寫程式並不困難,於是報名了資策會的程式設計師養成班,花了整整半年時間學習,打造出自己國貿兼程式的長才。 由於她的特殊背景,資策會想盡辦法說服她留任。她進入軟體實驗室,主要協助主管做策略規畫,了解各種先進的研發技術和內容,並把艱澀的技術轉換成淺顯的文字和媒體溝通,搭起與外界的橋樑。 三十二歲時,王菁離開資策會,和朋友合開了一家系統開發程式設計公司。她說:「其實這不在我的人生規畫中,不過既然有這個機緣,就很想去感受一下創業是什麼滋味。」後來她退出經營,「這三年的經驗讓我學會站在主管的立場思考。現在我在管理專案的時候,很少抱怨長官或客戶,因為我知道他們的困難和壓力。」王菁深知要領導一個團隊,除了「罵人」,更需要鼓勵。有一次她發現客戶寫了一封感謝信給一位部屬,就特別把這封信傳給所有同事,表揚一番。賞罰分明加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她的領導靠的是「感染力」,自然散發出領袖的氣質。 如何當一位好的專案管理師?王菁的答案是「誠信、主動、創新、當責、團隊合作」。將公司的核心價值和自己的工作理念合而為一,正是她受公司內外都信任的原因。 王菁 出生:1972年 現職: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經理經歷:資策會資訊工程研究所專案經理等學歷:台北大學企管研究所、東吳大學國貿系專案管理能賺多少? 專案管理師:起薪平均4.2萬元,5年經驗5.1萬元,增幅21%。 專案管理主管:初期平均月薪6.2萬元,5年經驗7.3萬元,增幅18%。 (資料來源:104職務大百科) |
會溝通的運營才是好運營
一個產品項目團隊通常包括如下幾個工種的成員(具體情況和不同時期人員配置會有增減):產品、設計、研發、測試、運維、運營、市場、商務、渠道。
在產品開發初期,產品和研發同學會作為主導,讓產品從無到有,並且確保產品按需完成。產品上線後的日常管理和數據指標就會變成由運營來扛,產品的用戶量能夠有幾個“0”就看運營和市場、渠道、商務童鞋能做多少事啦。
在為產品攻城略地的運營過程中,我們會大量收到來自用戶的功能和需求的反饋,有時候為了近一步提升產品數據也會為自己的運營項目提產品叠代需求。這時我們就需要向產品提需求、技術提排期,UI提交互…緊接的就是一場漫長而又不得不做的溝通等待著去面對。
美國著名學府普林斯頓大學對一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發現:“智商”、“專業技術”和“經驗”只占成功因素的25% ,其余75%決定於良好的人際溝通;另外,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名被解職的男女中,因人際溝通不良而導致工作不稱職者占82%。
運營為了讓自己不被解雇,與團隊其他成員是否能夠建立良好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關鍵。
做過運營的人都知道,在公司里需要我們經常去溝通的人有三種,分別是產品、技術、UI,(少部分的商務、渠道的童鞋),下面進行一一的溝通方式說明,希望對的項目推動溝通有所幫助。
一、運營如何與產品良好的溝通?
自從有了運營和產品兩個崗位之後,他倆關系向來是最微妙的,非常容易產生相互瞧不起對方的情況。如果公司把運營和產品獨立成個部門,分別由不同的領導帶領,估計他倆是各自盯著對方,抓住問題隨時開撕:
在運營來看,產品占用了那麽多的開發資源,大部分時候做出的是粑粑一樣的功能,每次還得幫他們擦屁股,做他們的接盤俠。
在產品看來,運營除了小打小鬧發獎做活動,帶來一波對產品發展並沒什麽卵用的羊毛黨,其他好像也沒什麽大的作用,就不能整點讓我一樣影響產品震驚行業的事情嘛….
運營和產品這樣相互不對眼可能出現的一個問題是,運營的項目推動排不上期,產品的功能沒後續運營管理,甚至連最核心的產品日活數據也都會下降。姑且不論責任究竟出在哪一方,寶貴的時間都耗在了吐槽上,最後誰獲利?
破這種局的解決方法有花錢和不花錢的,如果公司預算允許可以運營團隊招產品經理,產品團隊招運營人員。不想多花錢的話從組織結構上理順,為一個產品線配備齊全人員的產品事業部制,就比按職能劃分按任務派活的大部門制更能激發員工對產品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似乎調組織架構並不簡單),要麽咱們運營以身作則好好溝通了哈。
1.同頻道的語言溝通
運營每天比較多的工作是做內容、寫策劃書、寫PPT,產品則做是用戶需求分析、競品的功能分析、需求文檔的撰寫、畫原型圖…..做的工作不同,決定了我們溝通的載體和方式不同。
運營用對的運營和產品做溝通,不能只是拿這一份策劃書就去了,還需要寫一份產品需求文檔(MRD),這是能夠快速讓產品知道我們的需求以及他們需求做什麽的文檔,初次溝通細節並不一定都要標清,但核心功能點的交互需求必須寫明。
2.告知收益,不邀功
運營從細節的優化出發,產品則是做產品層面比較大的叠代。運營和產品的所有工作本質目標都是為了最大化產品的價值,只是手段和思考方式不一樣。
作為運營在跟產品溝通項目的功能需求時,可以明確告知該項目對他現在所負責的產品的收益。產品關心的收益無外乎,自己做的產品有更多人在使用,或者證明自己做的那些功能對產品的核心目標數據有促進作用,例如你的項目直接複用產品團隊的某個功能,然後再立項時直接點名感謝某產品經理的功能支持,估計就會溝通起來順暢些。
3.虛心學習,不情緒
心理學發現,當人們發現領袖出現一點個人主義的苗頭,就會變得冷漠,甚至出現敵對的情緒。相反,藏身幕後、不那麽拋頭露面的領導更會受到普遍的尊重。
《紐約世界報》的創始人和出版人普利策就曾對他的編輯們說,如果在一個緊急時期他所發的命令違背了該報的政策的話,編輯們可以不予理睬。學會謙讓,在人際交往中絕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事。
作為運營我們可以想到各種各樣好玩的創意和點子,產品在邏輯上比較好,對產品的所有數據和接口都比較了解。對於小的項目運營的確是可以獨立完成產品需求文檔的撰寫,但是大的產品叠代需求,最好是虛心學習,不情緒,如果能跟產品一起商量合作的話,估計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至少是和技術溝通的時候會把所有產品的細節想的更清楚。
4.借力領導,不沖突
有一次自己在深圳做分享,有童鞋問道“運營如何更好的跨部門溝通”?當時我給的建議是“可以先嘗試自己溝通解決,然後如果實在沒辦法解決,為了避免沖突可以發郵件抄送部門領導,然後讓領導幫助推進項目。在貼吧那會,看到有一位銷售,把郵件抄送給了副總裁,然後產品立馬把問題解決了,哈哈!如果你平常人緣好,可能會有另外更好到方式”
為了項目推薦借力領導,需要提前跟領導知會,讓他們來指導你這封郵件要寫哪些內容。運營需要做的就是在與領導進行知會溝通時,告知項目背景、項目收益、項目現狀、目前遇到的需求問題、然後需求優先級排序(哪些功能必須要做,不做就沒辦法完成項目),希望得到產品怎樣的支持。
二、運營如何與設計良好的溝通?
在優化/開發產品的某項功能時,當運營和PM將功能的原型完成之後,就需要UI針對原型上的文字和互動模塊進行視覺的設計了。
對用戶來說,在這個看臉的年代美觀性是決定他們是否會使用這項功能的關鍵;對於運營來說,功能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的是項目數據,因此運營與UI之間的溝通直接決定了功能的質量和項目數據的好壞。
按理說只要把原型圖畫好,然後給到設計師,我們等著出圖收貨就好。但是真實的情況是做項目時在與UI的合作過程中會經常出現以下狀況,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樣的問題:
a.UI不在意功能的邏輯,只關註產品的美觀,比如“投票按鈕的旁邊的點贊拇指原本是凸顯這個按鈕表示“支持”,但在UI的說這會讓頁面顯得很擁擠,就直接變成了文字“支持”。
b.UI童鞋設計出的頁面效果,差強人意沒有達到運營預期,得返工修改
c.為了讓功能更有趣,運營和產品經常能夠溝通出新的交互方式,UI童鞋不願意修改,覺得沒那個必要。
d.產品、運營、UI都對頁面的視覺很滿意,但自己的直屬領導覺得不行,需要設計繼續修改。
e.功能的視覺做好了,可功能遲遲不上線,UI童鞋老催進度。
良好的合作是建立在尊重與交流上的,要相信對方的專業水平。UI設計師最怕什麽?
最怕自己設計出來的頁面最後沒上線,等於自己這段工作的價值沒有得到承認,作品又只是躺在磁盤的PSD,本質上他們也是希望能夠讓自己作品讓更多的用戶看到,但是他們需要運營給予更多持續修改的動力。所以,通常情況下,遇到需要修改的時候,運營可以嘗試用下面這些方式規避和做說服溝通。
1.提前參與,有效設計
運營在功能設計的初期就可以讓設計參與進來,在和產品畫原型圖時可以咨詢他們的建議,畢竟人家是專業做設計的,看的交互方式和頁面比我們多,指不定能夠有更好的功能呈現方式。當然,最重要的是設計的提前參與能夠在後續的頁面設計過程中,少花時間去重複解釋原型圖每個按鈕的交互,設計師也更能夠理解每個按鈕放置在運營層面的思考。
2.迂回說服,給予肯定
每一個設計師背後都有一群指點江山的神:“你這樣做不好看,把左上角的字放大,顏色調深,整個風格扁平化不夠”。
沒有人喜歡被否定,如果對於產品視覺設計上有自己的看法那麽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如果把這個按鈕填充成藍色,把頁面色系統一下是不是會看著更舒服,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畢竟我沒有你專業,你可能會有更好的修改方案”。
積極的員工,大家都是在為一個好的結果努力,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上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當然前提是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型失誤導致的頻繁修改。
對於有更好的交互完善修改需求,在提自己的修改需求前可以先對他的作品給予肯定“現在這版設計很好啦,我和產品溝通後覺得,這個按鈕可能變成跳動的球可能會更符合整個頁面的風格哈,不知道你是否也怎麽認為?”
3.群組溝通,進度互通
運營作為功能發起人要確保技術、產品、設計各方信息不通,千萬別成為一個傳話筒疲於奔命了,哪里還有精力去思考完成數據目標的其他事情。群組溝通就是拉一個項目討論組,讓UI設計師跟技術對接頁面圖層分布和切圖邏輯,讓設計師來及時響應技術關於顏色RGB數據。
然後技術也可以第一時間在群組里同步開發進度,設計師也更能夠知道整個項目的開發進度,不至於認為是運營不把它的頁面設計作品擱置了。
三、運營如何與技術良好的溝通?
當UI設計師把頁面制作出來以後,運營需要拿著它和產品童鞋完善的產品需求文檔到技術部門尋求排期。為了不需要天天詢問進度,不需要擔心某個需求無法實現,不需要無休止地重複測試提交 bug,為了項目的順利上線,運營在與技術溝通時需要註意以下問題。
1.充分說明,調動積極性
程序猿都喜歡自嘲為碼農,如果你真把他們當作只負責寫代碼的互聯網農民工,那就悲劇了。技術跟運營不是一個部門,只有合作關系沒有領導被領導的關系,千萬別只是運營單方面壓需求下去,說自己要做某個東西,告訴研發自己要這樣這樣實現,而且必須在指定時間點完成。
為什麽現在越來越多的技術同學能夠轉型做產品經理甚至創業做CEO,因為靠譜的研發有想法有上進心的研發,一定不是機械地只管接活幹活的人。
他們對業務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時還能從專業的技術角度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前提是要讓他們充分了解這個需求的來龍去脈,這個需求的背景,不僅僅是知道我們要做什麽事,更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麽要做這個事:現在的這個產品需求是我運營經過調研分析確定的,我的解釋是否能讓你足夠清楚明白了?然後從研發的角度,請你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隱藏問題?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一起再探討。
2.明確需求,別輕易改動
運營的工作廣泛而又瑣碎,很多時候要求「多線程任務並行」,經常要和各種用戶打交道。因此運營的思維是比較發散的,需要具備相當的靈活性,這是運營工作的一大特點,也是在溝通中存在最大的問題。
對功能設計階段添加和修改新的需求,可能還可以溝通,如果在開發階段還對需求有所改動的話,估計和技術的同學友誼的小船離翻不遠了。
所以,明確需求,別輕易改動(錦上添花的需求就等下一版來晚完善吧),給到的技術的開發文檔和頁面最好是最終版的,改動的越大你的項目被其他項目排期擠壓掉的可能性就越大,項目的不能順利落地,估計設計也會跟你急。
3.模塊溝通,讓問題沈澱
技術人員和數據代碼打交代,基本是單進程工作,為了提高單位時間里碼代碼的效率,他們基本上是需要處於“飛行”工作模式,寫到 high 了物我兩忘,完全沈浸在代碼的世界里也是有的。
如果運營隔個幾分鐘就打擾他一下,改個這里,修個那里,問個問題……研發的思路就中斷了,這些單線程的同學們多半會抓狂。所以運營和技術溝通必須利用工具來管理需求。把所有產生的需求說明和建議統一放到項目管理工具中,如 JIRA 就是一種很常用的工具(在大公司基本上也有自己的開發需求溝通工具),匯總一批需求定期和研發溝通,確定優先級和排期。
如果是緊急的需求,或者重大的 bug 出現(比如用戶無法登錄了),這種可以隨時找研發處理,但是盡量不要零敲碎打地報需求,尤其是不要用即時溝通的方式,比如 qq,電話給研發報需求,容易遺漏,不好統計和反饋,而且也給研發造成打擾。
會溝通的運營才是好運營
溝通的本質是——讓他明白你想要什麽,你明白他想要什麽”,就是在團隊中每個人都在自己工作的前提下主動去了解團隊其他成員的工作內容,不關關跟技術、設計、產品同學,和市場部、渠道部也是多溝通可提前知道能夠幫助自己提升數據的可借力的點。
運營的目標是要最大化產品的價值。這中間無論運用何種手段,只要合理合法不違反公司規定都是沒問題的。但如果總想著利用別人,占點便宜,也許一時可以,長久都是不奏效的。
最好的溝通合作方式:不只是單純的部門之間工作配合或者幫忙而已,是讓參與的人有共同的利益,要舍得分享,賞罰分明,產品做得好了,大家都有功勞,該分錢分錢,該團建團建。大家都知道跟你做事不吃虧,時間長了,靠譜的人會願意持續跟你配合,你的口碑和職場信譽也就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