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越迷信 竟然就能越快樂!

2013-11-18   TCW
 
 

 

有人說「散兵坑裡沒有無神論者」,也說航過全能岬(Cape Omni)或是任何把漁人跟汪洋大海隔開的海岬之外,沒有無神論者。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指出,商業捕撈是目前美國最致命的工作,這行擁有最多的儀式跟禁忌文化。

迷信存在因為我們總想掌握些什麼

海上傳說有一長串得遵守的規則,像是:絕不要帶黑色行李箱或香蕉上漁船、不要在舵手室裡吹口哨,以免招來暴風雨;上下顛倒艙蓋,船隻也跟著會翻覆;想在週五的阿拉斯加捕蟹船隊上找到人影,祝你好運囉──這些頭髮灰白的海員絕不在週五離港。

「有次星期五我們離開城裡,到海上試航『巫師號』。」奇斯.寇本(Keith Colburn)告訴我,他是「帝王蟹巫師號」的船長跟船主。他只是想試試那艘船,應該無妨,只要不是真的打魚。但是另外一艘漁船的船舵卡死,差點失控撞上燃料槽。「完全是僥倖逃過,」他說:「現在我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說,我會盡量避免週五出城。」至於船隊其他成員,「他們總是午夜十二點後過一分鐘出發。」

迷信儀式和各類禁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企圖想要掌控些什麼。我們相信「做或不做」某些事情,世界就會在你掌握之中。想避開天羅地網的陷阱,只須選對路線。

有三種熟悉迷信的主要方法,三者間可交互作用:

第一是透過相似律:某些行為或事件的象徵意味顯著。呼氣像風,所以吹口哨會招來暴風雨;上下顛倒的船艙蓋,代表上下顛倒的船隻。

第二是透過社會傳導。要不就是你觀察別人怎麼舉行儀式,要不就是別人教你該怎麼做。某個迷信要是對其他人有效,你不會想要開玩笑的,畢竟如果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為什麼要冒險自己犯錯呢?

最後,我們在單純的情況下累積各類迷信。

有時候我們不認為成功和自己的所作所為有關,反而把成功和環境中的某些因素聯想在一起,會想試著複製這些狀況。

「如果錄音機湊巧播某首歌時,我們正好抓到一大群鮭魚,不管這歌有多難聽,我們就會一直重複播放。」布萊得福德.馬森(Bradford Matsen)告訴我,某個早上他跟夥伴在阿拉斯加海域捕魚時,放著《律師、槍、現金》這首歌,他說:「我們遇上一群三十磅重的帝王鮭魚,個頭一致,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我們不停收網,手都快斷了,接下來一整個禮拜,我們一直不斷重複放這首歌。」馬森說不只他會把漁獲量和音樂聯想在一起:「大家回港時會說,某個樂團在這次捕撈作業中表現真不賴。」

這類迷信稱為「錯覺關聯」(illusory correlation)──過分誇大兩件事情間的關係。真正的關聯性應該是由這四種狀況可能發生的相對頻率來決定,不是我們憑直覺就能算清楚的,但我們很容易只注意到「命中」的情況,就是那些有放歌又滿載而歸的日子,因此很可能高估了兩者之間的關聯。

一九八○年代,羅德島大學的約翰.伯吉(John Poggie)和李察.波納克(Richard Pollnac)訪問一百零八位漁民,請他們列出所有自己熟知的迷信,受試者同時也要告知每次出海的平均時程。

伯吉和波納克發現,航程時間越長的人,列出的迷信越多。在海上的每一天,你都離岸更遠,離危險更近。要是受傷或設備壞了,完全孤立無援,暴風來襲也讓人不再安全。面對各種壓力時,人會更加迷信,以求重新掌控全局。

迷信原因與三種心理過程有關

研究者認為,相信自己有能力向命運挑戰,有部分靠的是三步驟的心理過程: 首先,有些行為會導致特別差的結果,因為強調了已發生和差點發生事件之間的對比。

當你困在慢吞吞的結帳隊伍中感覺很差,尤其是你又才剛換過去,而不是本來就在那兒,你會想:「我剛剛還在比較快的那條隊伍啊。」

再來,比起正面情況,負面情況更容易激發想像力。一般而言,壞事對我們造成的傷害,遠比好事能幫助我的程度大(一條魚能讓人一天溫飽,一條河豚則會讓人失去一生),所以我們會對壞事保持警戒。

此外,事情不對勁的話我們就會想辦法去改變,演化下來,我們變得比較注意負面刺激。所以,你想換櫃檯結帳這個念頭會使得結帳速度變慢,比留在慢吞吞的隊伍裡的更糟,這想法在你腦中揮之不去。

最後,你越是去想某件事情,那件事情感覺就越有可能,這都是由於可得性法則的緣故。

總結這三步驟,大膽挑戰命運後的負面結果令人感覺更糟,也因此更引人注意,感覺更容易發生。(本文摘自第三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32

齋用清水沖涼可能越沖越臭

1 : GS(14)@2015-03-19 09:12:18





生活上不少小習慣,原來會影響個人衞生,你又有沒有犯下這些小錯誤?1.清水沐浴晚上睡前來個溫水浴(35至45℃),能使全身肌肉、關節放鬆,加快血液循環,幫助你安然入睡。有不少人不是每天洗澡時都使用沐浴露,只是用水沖身而已。有專家稱,洗澡時應否用沐浴露,要根據當日出汗情況而定。因為導致一個人身體發臭的細菌,是以汗液、特別是腋窩和腹股溝排放的汗液為生。汗多時,光用水沖是洗不乾淨,會導致細菌滯留,滯留時間越長,人就越臭。2.晚上不刷牙睡前刷牙比早上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有些人會睡前偶爾忘記刷牙,但專家提醒,睡眠時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功臣」。偶爾一次不刷牙,也可能令口腔細菌乘虛而入。3.如廁後只用清水洗手很多人知道,飯前及如廁後要洗手,但你又洗得是否夠乾淨呢?但如廁後會用肥皂洗手、兼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的人始終不多。專家指,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洗手,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上完廁所後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只用清水沖洗了事。前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21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