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先打倒能源股 再收拾銀行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273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巴克萊和富國銀行放給兩家油氣公司的8.5億美元貸款面臨沈重損失,顯示油價下跌的影響已經在更廣泛層面上顯現出來。
原油價格自今年6月的高點已經下跌超過30%。油價下跌的負面影響從能源公司、行業傳遍至原油輸出國的貨幣乃至其財政預算。
首當其沖的就是能源行業,能源、油服巨頭股價全面下跌:6月中旬以來,英國石油公司股價下跌17%,雪佛龍下跌11%。因暫停支付股息,全球油氣鉆井平臺承包龍頭Seadrill股價周三暴跌近23%。由於石油公司取消了開采項目,導致Seadrill的鉆井設備供應過剩。
現在,連銀行業也受到影響了。據英國《金融時報》,巴克萊和富國銀行放出去的與能源行業相關的貸款面臨沈重損失。今年早些時候,它們為兩家美國能源公司Oil & Gas和Forest Oil的合並提供了8.5億美元的過橋貸款。
該報援引市場參與者稱,由於過去幾個月油價大跌和債券市場出現波動,沒有投資者願意接手這筆貸款資產。隨著這兩家原油公司的貸款價值下降,巴克萊和富國銀行面臨沈重損失。
油價驟跌還對高度依賴原油出口來平衡財政預算的國家產生了負面影響。自6月中旬以來,俄羅斯盧布貶值27%,挪威克朗貶值12%,尼日利亞奈拉(尼日利亞貨幣名)匯率 周三跌至歷史低點。
今天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應對措施。外儲緊張、通脹高企的委內瑞拉施壓OPEC,希望采取措施保價。
然而,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周三卻表示,海灣合作委員會達成共識,在OPEC大會上不會提議減產,有信心OPEC組織也會采取相同立場。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這幾個國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牛妹雜談【4】| 打倒偷票房的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2/1000093.html
這幾年打折、團購電影票越來越多,電影卡被當作福利發送,看電影的成本越來越低,電影方越來越會炒作,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始終很單一……等等原因,看電影才逐漸成為全民第一大娛樂項目,票房呈現幾何式暴增,電影產業自然也被認為是有利可圖的一塊肥肉:現如今還能數出哪些行業動輒就能話題度爆棚地賺幾個億甚至幾十億的呢?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確實沒有人不喜歡電影。
最近北京國際電影節辦得挺熱鬧,上映的有些電影我也蠻想看的,因為機會難得,可惜人不在北京看不到。
我人生中投的第一份簡歷就是投給國內某知名電影雜誌。簡歷除了個人資料之外,還需要附上兩篇影評。其中一篇寫的是《最後的時光》,另一篇記不清了,然後接到了邀請去上海筆試和面試的電話。
過去之後,筆試稀里糊塗答了一圈,就等著面試。面試官正是雜誌社的主編,他對準我們圍坐的半圈人開門見山講的就是:“沒有人不喜歡電影。你們以為只有你們特別喜歡電影嗎?錯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電影。”
不知道為什麽,他說完這句話之後,我當場就神遊了,並且一直沒有回過神。最後,我也沒被錄取。
這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而當時電影在國內遠沒有現在這麽火——應該說去電影院看電影遠不如現在盛行。我感覺是這幾年打折、團購電影票越來越多,電影卡被當作福利發送,看電影的成本越來越低,電影方越來越會炒作,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始終很單一……等等原因,看電影才逐漸成為全民第一大娛樂項目,票房呈現幾何式暴增,電影產業自然也被認為是有利可圖的一塊肥肉:現如今還能數出哪些行業動輒就能話題度爆棚地賺幾個億甚至幾十億的呢?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確實沒有人不喜歡電影。
然而電影畢竟還是一種藝術形式。如果要聊電影,純聊電影藝術顯得天真,純聊電影資本顯得俗氣。在絕大部分藝術表現形式中,電影確實是與資本聯系最緊密的一種,因為拍電影必須花錢,這項原始投入比起顏料畫筆要大得多。當然,也正是因為電影的複雜性、主觀性、獨立性,並且帶有一種難以定義的姿態,讓資本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間,影視基金風起雲湧,樂此不疲,但也漸漸的出事了。
對於一部電影的誕生來說,最完美的一種情況可能是:一個懂電影的投資方,一個會拍的導演,一群會演的演員,大家各司其職,但大家對於電影的美學觀點是一致的,基本常識是有的,錢是要賺的但賺錢絕不是唯一的。拍的故事也不是揣測大眾口味,不是跟風,不是山寨,就是一個簡單或複雜的、發自肺腑想說的故事。不好意思,我可能又天真了一回。
但目前國內90%的現狀可能是:一個不懂電影的投資方,和他談藝術估計能當場嘲笑死你;一個水平低劣的導演,可能是歌手主持人或者二手編劇下海轉型的;一群湊數的演員,小鮮肉也好老臘肉也行反正統統沒演技;與此同時美學觀點是什麽鬼?鏡頭絲毫也不講究,更別提什麽儀式感了,最後拍了一個一窩蜂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現在火,能賺錢,參見之前的校園青春系列電影以及電視劇改編系列電影等等。當然好電影也有,但是太太太太太少了。
賣座就是硬道理,票房大過天。因此現在偷票房事件被媒體相繼曝光,也是意料之內情理之中——為什麽我們的資本吹出的泡沫總是這麽巨大而醜陋?甚至不是彩色的而是灰色的?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場國外某部電影的新聞發布會,臺上從編劇到制片,攝像服裝到配樂,以及主演導演(都是巨星)坐了一整排,每個人圍繞電影談了很多,談劇本如何寫的,談角色的心得體會,談色彩如何搭配鏡頭如何構架選擇哪種膠片更能體現電影的年代感……談得都很有水平。不知道這是不是特例,接近一個小時的發布會沒有任何八卦炒作的成分在,一切都很單純。要說國外電影的投資拍攝模式,資本涉入更早更深更成熟,但卻依然能夠在電影呈現之時還原其應該有的話題和面貌,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一個行業的壯大絕對是有眼光可持續的呵護,絕不是竭澤而漁般搶劫。
最終可能還是差距問題,精神文明被物質文明狠狠地拋在了身後。這是文化基礎水平決定的,別不服氣。未來會怎樣誰也不得而知,但中國電影市場眼下這個階段也許是人為的,也許是必經的,同時也是非常難熬的。
每當看到國內拍的爛片票房也能破億,我就很生氣。可能有人又要問了,不看你咋知道是爛片?呵呵,原來爛片票房就是你們這些好奇寶寶貢獻的。那你看到屎,不嘗嘗你怎麽知道是屎的呢?不過據說每年能夠沖出重圍的只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奔著錢來的都被虧損淹沒,我又很開心。真的,虧得越多越好,虧到滾粗為止最好。
當然眼下的營銷手段也是不容小覷,已經超過了正常宣傳的範疇。硬廣軟文一起轟炸,還有潛伏在人民群眾當中的營銷號興風作浪,拿紅包的影評人也不在少數,是罵是誇只看是誰出錢。為了宣傳電影,主角甚至可以傳出死訊——敢正大光明“玩命”的行業,偷偷票房小意思了。所以我覺得,說股民是韭菜,國內廣大電影觀眾差不多也是了,上映一部爛片就被割一盤,不管你看完覺得電影有多差,不重要,你已經被收割完畢,請盡快成長等待下一把鐮刀。
不過作為觀眾自己也要檢討:憑什麽你就該去電影院吃粗糧?為什麽媒體宣傳的賣座與否成為你觀影的最高準則?國內的觀眾呢,可能還是好電影看得太少了。沒看過好的怎麽知道真正好看的電影長什麽樣?畢竟每年引進的外國電影數量太有限、類型也太局限了。別給我提欠誰誰誰一張電影票,我不想欠,但也要我去電影院看得著才行啊。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嚴峻了。如果中國還需要拍電影,需要發展這項藝術,就請國內真正有才華的電影人務必開始捍衛自己的尊嚴。希望逐利電影的資本早日過渡到拼眼光的階段而不是還停留在人傻錢多之上。你們的觀眾真的沒那麽寬容,比如我。
歡迎加入理財不二牛QQ交流群(群號:536986437)
轉載請註明:本文轉自理財不二牛,請關註微信號buerniu518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單車大戰,"互聯網企業都想把對方打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5/162798.shtml
單車大戰,"互聯網企業都想把對方打倒"
單車看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麽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
本文由商業與生活(微信ID:xiaopeizhu8)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朱曉培。
在出行市場上,剛結束的打車大戰讓投資人仍心有余悸,單車大戰又撲面而來。作為滴滴早期投資人,朱嘯虎回憶專車大戰那段時間,仍感到“緊張,很緊張的。”
投資人並不希望惡性補貼的事情再發生,單車的市場空間看起來也足夠大,但是ofo和摩拜的大戰卻一浪高過一浪。
看起來,就像是歷史又重演了一遍。
1
剛剛過去的4月22日。
摩拜單車進城一周年,召集了大批人士共同慶祝,現場胡煒煒還特意舉起了一輛摩拜的新單車。
自誕生以來,摩拜的笨重設計一直遭人詬病,新單車被命名為“風輕揚”,宣示摩拜要與“笨重”的過去告別。

ofo則選在這一天正式宣布獲得螞蟻金服的戰略投資,具體金額沒有公開。
在微博上,ofo“祝賀”摩拜周年,刻意提到,自己才是共享單車的開創者。而摩拜則“回敬”了對方不能更換密碼的機械密碼鎖。
而繼免費騎之後,摩拜和ofo又都推出了騎車搶紅包。ofo最新的紅包金額最高可以達到5000元。這意味著,你每天騎兩次,一天兩塊錢的話,可以免費騎差不多7年。——那個時候,說不定,無人駕駛汽車真的已經滿大街行走了。
而截至4月,兩家公司共計融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估值也都超過了10億美元。其中,ofo背後站著17家投資方,摩拜背後有22家投資方。而這些投資方,大多參與了上一輪打車的大戰。
2
融資大戰,免費騎,騎車搶紅包,就像是打車大戰的歷史重現。
據說,ofo早期的投資人為了避免出現單車大戰,特地拉進了滴滴。希望通過滴滴——目前互聯網里唯一一家同時擁有BAT三家巨頭投資的獨角獸——能夠同時拉攏阿里和騰訊。

騰訊也有意於滴滴。只是,天算不如人算。騰訊關於ofo的投資會議還沒開完,ofo的B輪融資已經被搞定了。
至少,朱嘯虎認為,如果不是騰訊,單車的戰爭就該結束了。
但是,作為投資人,或許可以左右創業者的意誌,卻無法左右BAT,尤其是AT的意誌。在單車這件事上,騰訊和阿里的意圖越來越明顯。
阿里(螞蟻)布局單車,可以利用和完善螞蟻的芝麻信用。目前,支付寶里專門開辟了一個騎行通道,已經入駐了包括ofo、永安行、小藍單車、優拜單車、funbike單車五家出行公司。
面對螞蟻的布局,騰訊如何肯坐觀其成。而且,騰訊推摩拜,可以一舉三得:小程序、微信支付、和國際化。
騰訊和阿里的這一場戰爭,勢必還是要打一打。而且,從燒錢的角度看,單車這件場仗再怎麽打,再怎麽補貼,與打車相比,不過九牛一毛。燒起來,沒那麽可怕。
貝塔斯曼的龍宇覺得惋惜,行業屬性決定了單車不必發動激烈的燒錢補貼戰,短期內在增量市場和平共存本毫無問題。“兩家年輕企業,本來可以很好去修煉內功,可現在又回到了瘋狂鋪量、狙擊對手的老路上。”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因為滴滴那場戰爭,人們都喜歡把單車都套到那個邏輯里面,而忽略了處在風暴最中心的人。這場戰爭說白了不是投資人打,決勝關鍵還是公司。
從團購開始,創業者們逐漸出現了一個錯覺,好像沒有硝煙、沒有戰爭,就不夠激動人心。兩年前,我一個創業者朋友的項目,每年流水2億元,拿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不是BAT),特地來找我聊天,說看著打車、外賣那麽激烈,自己覺得特別落寞。“是不是應該發出點什麽聲音呀?”“騰訊為什麽不來找我們呀。”

朱嘯虎說,“這個(單車)市場太大了,會有幾家一起運行的空間。”但他又說,毫無疑問,“互聯網企業都想把對方打倒。”
3
以下為朱嘯虎關於單車的對話節選:
Q:為什麽投ofo?
朱嘯虎:我們投了滴滴,對出行市場很關註,單車是滴滴後花園,而且,戴威給我們看的數據非常漂亮。因此,投ofo是非常簡單的決策。
Q:聽說,滴滴想過自己做單車,但投資人不讓。
朱嘯虎:滴滴不可能自己做,像騰訊當年一樣。2007年被很多人罵狗X的騰訊,什麽東西都不放。後來馬化騰自己反應過來了,他應該做平臺,做生態。滴滴也是一樣,不可能什麽事情都自己做。現在你看騰訊,(開放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Q:你之前說,單車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但現在並沒有。
朱嘯虎:說實話,單車的潛力遠超出我們的期望值,現在很多人都在騎自行車,不僅是互聯網用戶,大媽和小孩子都騎自行車,現在很多人拿ofo做學自行車的工具,這個市場很大很大。投資上給了很大的幫助,如果不是騰訊在後面,這個戰鬥確實早已經結束了。

Q:單車看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麽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
朱嘯虎:正因為它簡單,所以它的市場很大。我們做過預算,中國一天大概有3億多次騎自行車,現在一天1000萬次,已經夠我們看了。滴滴1000萬單花了三年時間,餓了麽快要接近1000萬單了,花了五、六年時間。ofo只花一年時間就做到1000萬單。
Q:你看到的是單車本身的增速,還是會看到其他的可能?比如無人駕駛。
朱嘯虎:我們先把基本面梳理,單車自己本身是能賺錢的。
無人駕駛太遠了,我們不看那麽遠。我只看六個月,你六個月必須把錢賺回來,你六個月錢賺不回來我不相信。
Q:你是覺得單車六個月可以盈利。
朱嘯虎:對,你布一輛車下去,六個月可以把這個車的錢賺回來,我才相信你,否則你不要跟我說兩年以後的事情。如果兩年以後你才能把這個車的錢賺回來,我不相信你這個。
Q:為什麽是六個月?
朱嘯虎:我們喜歡有一個留很大的容錯空間,六個月是容錯空間比較合適的。如果犯點錯誤,比如九個月賺回來你還能接受,但是兩年時間太長了。現在互聯網變化這麽快,兩年時間有可能發生太多事情。而且這種車再怎麽結實,不可能不要維修,不可能不要損耗。兩年里可以發生太多事情。
Q:ofo的毀壞率特別嚴重,作為投資人會在意這個事情嗎?
朱嘯虎:我們這個車便宜,可以現場修,維修成本沒有那麽高,目前在可控範圍之內。
Q:你認為單車最後比什麽?。
朱嘯虎:長遠來看押金肯定要全免掉,最終還是回歸商業本質。
第一,量很重要。第二,你車好不好騎很重要,如果大家量都很大的情況下,就看選擇誰的車,樣子看誰漂亮。長遠來看,是看誰好騎。
Q:單車戰爭,看起來還是支付寶和微信的競爭?
朱嘯虎:關於掃碼,我們對小程序是有疑問的。小程序占的用戶是騰訊的,不是你的,我們不建議公司用小程序。尤其不建議用掃一掃,掃一掃比小程序還可怕。小程序還是先進到我的小程序里才能用車,掃一掃是直接跳過去了,這是很可怕的。
Q:你現在去看滴滴的補貼,看餓了麽的補貼,還會覺得激進、緊張嗎?

朱嘯虎:緊張,當然緊張。不知道下一期融資在哪里,很緊張的。但那時候停不下來,誰停下來誰就徹底完蛋了,錢白補貼了。停不下來的,只能是咬牙堅持。
Q:你覺得歷史會重演嗎?
朱嘯虎:現在投資人不想在讓這種事情發生,最好一項目把騰訊和阿里一起拉進來,不讓他們做這種事情。
Q:不讓騰訊和阿里打起來。
A:不要發生惡性補貼,誰也不願意看到惡性補貼的事情。
Q:滴滴燒到最後,今天的成果在預期之內嗎?
A:補貼也是有效果的,當初誰能想到這麽快速的做到這麽大。補貼可以迅速加快這個市場的滲透率,迅速讓全國人民都用手機叫車。
Q:用金錢買時間,這個道理放在今天還是成立的?
朱嘯虎:這是被迫的,一開始大家都沒想這個事情。
一開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微信找滴滴推廣微信支付,剛剛微信推出微信紅包,過年的時候非常火,過完年就沒有人用了。微信支付找滴滴說給你預算,讓你推廣滴滴,滴滴報了700萬的預算,三個星期。微信說700萬太少了,我給你1500萬做三星期。結果上線後半天就沒了,微信覺得效果非常好,就追加一個星期,效果非常非常好,微信綁了很多銀行卡。馬上要結束的時候,支付寶跟上了。本來滴滴和快滴的量都9:1了,但支付寶跟進,快的量也跟著起來了。星期天晚上,我們和馬化騰開電話會議,說下星期要不要再繼續補貼,不補貼的話可能到下周末就是5:5了,甚至4:6了。當天晚上馬化騰說繼續補,周一淩晨一點開始補貼。再後來,微信就沒補貼了,根本沒發補貼了,花的太快了。
Q:投資人、創業者,大家都一起被逼著往下走。
朱嘯虎:對,大家一起逼著往下走。後來馬雲也放話了,都說大家被綁架了,誰都停不下來。
Q:再看合並這件事,結果並不是特別的好。
朱嘯虎:滴滴和快的,滴滴和優步合並還算是成功的,但有些案例合並是非常不成功的。你問問這些CEO如果回去願不願意合並,肯定都是不願意合並的。大家現在都認為,合並不一定是好的事情。
Q:你覺得ofo和摩拜合並意義也不大?
朱嘯虎:從目前來看,根本沒意義,這兩個公司的理念和經營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Q:你覺得最後是一家獨大嗎?
朱嘯虎:這個市場太大了,會有幾家一起運行的空間。
Q:但從目前看來,他們還是想一方壓倒另一方。
朱嘯虎:那肯定的,互聯網企業都想把對方打倒。
[本文由商業與生活(微信ID:xiaopeizhu8)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朱曉培。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單車
互聯網企業
贊(...)
分享到:
今天打倒昨天成功的我 Walmart/ 6月之後沒有再開班的時間表
前天出了一篇不要Prediction買股票之後,昨天筆者持有的兩只以營利和增長估值的YUMC 和WMT大升並創52周新高,好像是對自己出文的抗議。
而Walmart更加不負我望,營業額再度囘升,主要是由網店帶動,第一季增長按年再進63%,按季上升29%,而Amazon也只是按年上20%。Walmart這個數量和速度,真的是非常厲害。
而這個阿一阿二的黑洞對局引發的磁吸效應,會把四周其它的實體店的銷售盡吸,並加快它們的終結。
筆者估計現在Walmart的網上營業額已經佔他的縂銷售的7.2%,而Walmart的縂銷售是Amazon的3.8倍,因此,筆者相信Walmart的網上零售已經等於Amazon的2成7。
Walmart能夠增長這樣快是他決定讓自己的Online店打自己的實體店。
寫到這裡我想起幾年前700的QQ如日方中時,有人質疑馬化騰開微信會對自己的QQ不利影響時說,情願死在自己手也不會給這機會對手。
這些商業管理人不單能今天打倒昨天自己,且是一個昨天非常成功的自己,非常令人尊敬。
筆者幾年前也看過Walmart盆數,當時並不喜歡他每年花了很多錢在有關實體店的投資,但這兩年卻相反,實店Capex大跌,就算以高價入股京東和買Jet.com還是省了很多實體店投資用的現金,自由現金流仍然大大高於盈利,於是開始留意。
很多分析員質疑為何Walmart高價買入這些網店阿二。
其實科技股的價值分開兩种,一類是Google,facebook和Amazon,它們的價值是由直接面對顧客的銷售而來,另一類是如JD和 Jet.com, 因爲網絡是勝者全勝,阿二阿三是很難經營和賺取利潤,它們的價值是來自同業的引擎技術。
這些有著如Porsche的Turbo引擎技術,對一些還沒有這技術如Walmart是非常有價值的,配上它就如老虎添翅膀。設想象Walmart是在跑道上最前的跑車,它原來的引擎雖然不錯,但和正在後面殺上來的Amazon用的新技街仍是有一段距離,後者按這速度趕上是很快的事。
如果你是Walmart,差不多要不問價就馬上去配用Amazon的技術,否則就很難保住位置,因此這些科技引擎的價格就很無譜和難以估值。
…..........................
如果你也想從價值投資角度學習分析資產負債表,損益帳和現金流量表,這裡有一個近期的最後機會:像Ben Graham了解財務報表第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