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聯儲愛情故事:Yellen與Akerlof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544

耶倫是在美聯儲碰到自己一生所愛的。那是在1977年的一個午餐會上,一場旋風般的戀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成就了一場閃婚。

在當時臨時在美聯儲研究部門工作的George Akerlof身上,耶倫不僅找到了靈魂伴侶,還遇到了志同道合且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

這兩個人組成了現代經濟學歷史上都稱得上顯赫的夫妻檔。在有前景的研究上通力合作的同時,他們還各自掌握著日趨重要的職位,並且養育了一個繼承了兩人學術熱情的兒子。

耶倫如今已是美聯儲的二號人物,並且預計將贏得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而如果最終獲得國會通過,她將成為美聯儲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

耶倫與Akerlof互相扶持。耶倫幫助Akerlof專心學術,後者在2001年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在此後的自我簡介中,Akerlof寫道:

我們不僅個性完美契合,而且在宏觀經濟學上有著完全的共識。我們唯一的分歧是她比我更支持自由貿易。

據路透對兩人履歷的整理,67歲的耶倫在1977年放棄了哈佛的教職進入美聯儲。當時是負責美聯儲國際金融部門的Ted Truman努力爭取耶倫加入。前者是耶倫在耶魯攻讀PhD時的教授。

而73歲的Akerlof年少成名,其早期的成名作「檸檬市場」在經濟學家裡為人稱道。他當時短暫在美聯儲工作了一年,剛剛離婚的他正要前往LSE任教。

他寫道,在遇到耶倫後,「我們決定很快結婚,這不僅是由於我們對於彼此的認同,也是由於現實的原因...如果我們想要避免分離,耶倫也需要在英國找份工作。」

耶倫隨後宣佈將追隨Akerlof前往LSE任教,Truman在接受路透採訪時回憶道:「我們當時非常失望,儘管我們對此非常理解,但我們花了很大功夫才吸引耶倫加入美聯儲。」

當然,最後耶倫仍然回到了美聯儲,只不過身份已經變成了美聯儲理事,成了Truman的七個老闆之一。

他們兩人在倫敦很快發現了問題,他們都不是英國人。兩年後,他們回到了伯克利,耶倫開始在商學院任教。

他們在學術上的研究也受益於彼此不同的風格。

當時被耶倫招聘,如今已出任伯克利Haas商學院執行院長的Andrew K. Rose認為:「Akerlof天馬行空,有更多的藝術家氣質以及創造力;而耶倫則更加腳踏實地、理性並且尊重常識。」

密歇根大學經濟學教授Jim Adams形容耶倫與Akerlof的關係時表示:「他們都異常的成熟,才能夠讓這樣兩個如此不同的人互相深愛。」

「Akerlof是一個極其有創造力的人。他從不害怕非正統與真正的智力探索。而耶倫則思考問題和其影響非常細緻。」

他們兩人合作的第一篇論文還是在耶倫在耶魯的導師James Tobin的力促下完成的。

耶倫在1994年回到美聯儲擔任理事,而Akerlof繼續執教,並開始在華盛頓和伯克利之間來回。當耶倫隨後進入總統克林頓的經濟顧問委員會後,Akerlof承擔起了照顧家庭和撫養兒子的職責,但他在耶倫白宮時期給了耶倫巨大的支持。

在1999年,兩人回到了伯克利,他們的兒子去了耶魯。耶倫在2004年被任命為舊金山聯儲主席,隨後在2010年被任命為美聯儲副主席。

Akerlof在2001年10月贏得了諾貝爾獎。在媒體報導中,他舉著和耶倫的合照。

這兩夫婦是如此的非同凡響,正如Rose所描述的:「有多少諾貝爾獎得主與配偶從事同樣的工作,卻名氣更小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57

【情人節書摘】當博弈論遇見愛情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4/58658.html

在博弈論中,伴侶作出共同承擔家務的決定實現了“納什均衡”,當這個由獲得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 ・納什提出的概念遇到愛情,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情人節之際,i黑馬為您分享一篇高大上的文章。我從博弈論的角度來考慮兩人之間的忠誠度,建立了我的“信任標尺”。為了深入挖掘信任的問題,我們要采用數學的方法。但是通常來說,數學的目標並不包括解決關系問題!博弈論在冷戰時期頗為流行,因為那時分析師希望通過仔細審視決策過程,幫助他們在對抗時更好地預測敵對集團或者國家的行為。博弈論的基礎便是數學,它是由馮 ・諾依曼和奧斯卡 ・摩根斯特恩在他們的重要著作《博弈論與經濟行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中首次提出的。數學家們如今認為博弈論存在缺陷,但是博弈論的發展仍然獲得了諾貝爾獎,並且激發了一批冷戰專家的預見:計算機可以被用於評估各種外交策略的優勢。我倒是對這種想法表示懷疑。這個工具如果不被用於贏得戰爭而是贏得愛情,它該多麽有用啊!零和博弈可能是博弈論中最廣為人知的概念了。在零和博弈中,雙方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取最大收益,阻止對方獲得任何收益。橄欖球賽就是一種零和博弈:紐約噴氣機隊的勝利必定意味著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失利。但對手之間並非總是你死我活的關系。比如,在公司里使用零和博弈去尋求職業發展是不理智的。盡管兩個同事競爭同一個崗位,他們仍然需要為了業務而彼此合作,因為工作的成功對他們自己至關重要。在這類沖突中,雙方需要關註怎樣使雙方的收益最大化,至少使損失最小化。大多數博弈論的場景都假設,為了讓一方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必須影響另一方的決策。以一對新人為例。想象珍妮和阿爾剛剛搬進了新家,正準備想個好辦法來處理他們最討厭的家務活。博弈論自然會認為,珍妮和阿爾會像美國和蘇聯那樣彼此不信任。這純屬無稽之談。在通常情況下,新婚夫婦和剛剛再婚的夫婦都會比較謹慎。因為這些關系中缺乏歷史記錄,他們會相互奉獻,嘗試著去彼此信任。作為理性博弈者,珍妮和阿爾知道他們只有 4種處理家務的方法:沒人做、一起做、某一個人做而另一個人不做。雙方都想采用那個對自己更有利的方案――至於是否對對方有利並不重要。雙方都認為讓對方做家務就是讓自己收益的最大化的方式。博弈論表 1―1展示了珍妮是怎樣排列她的選擇的。她把這 4種情況看作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然後用 0~10分對收益進行逐項評估。表1-1                           珍妮的收益珍妮打掃珍妮不打掃總分阿爾打掃10414阿爾不打掃202總分12416珍妮不想生活在豬圈里,所以如果雙方都不打掃,對她來說沒有任何收益,所以她給這個選項 0分。如果只有她一個人打掃,她就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自己討厭的事情――盡管這確實可以讓她獲得一點收益(一套幹凈的寓所)。這個選項得 2分。她給阿爾一個人打掃評 4分。她知道他做不好家務,因為他總是對面前的灰塵和雜亂視而不見。盡管如此,她還是寧願讓阿爾來打掃廚房,這總比她自己幹要好。最後一個選項,分擔家務活,讓她既可以保持居所清潔,又不必承擔過多的家務。所以她給這個選項打了最高分: 10分。從博弈論的角度看,你可以從表 1―1中得到很多有趣的結果。至少,它說明不管珍妮做出什麽理性選擇(做不做家務),她的最高收益都必須有阿爾的參與,至少需要他分擔一點家務。請看表 1―1最右邊一欄。如果阿爾做家務,珍妮的總收益是 14分。如果不管珍妮有多累,阿爾連掃帚都不碰一下,珍妮的收益會直降到 2分。換句話說,阿爾的行為可以給珍妮的收益造成 12分的差異。這個差距是巨大的。要讓珍妮要獲得最大收益,最重要的就是,她必須讓阿爾和她一起做家務。表 1―2顯示了她丈夫的情況。表1-2                         阿爾的收益珍妮打掃珍妮不打掃總分阿爾打掃8210阿爾不打掃729總分15419阿爾的收益和他妻子類似,盡管不完全一致。和珍妮一樣,阿爾不想讓家里太亂,但他當然不願自己做家務。他只給自己做家務這個選項打了 2分。他給珍妮一個人做家務打了更高的分數, 7分,但不是最高分。他知道如果讓珍妮一個人幹活,她會不高興,會發脾氣,會不願跟他做愛(他的收益)。我們再看看這張表就會發現,他的兩項最佳選擇都是珍妮幹活。從表中最下面的一欄可以看出,造成阿爾收益差異的根源在於珍妮是否幹活,他自己幹不幹不重要。珍妮幹活時,阿爾給出 15分。珍妮不幹活時,下降到 4分。如果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則只改變了 1分( 10減 9),相反,如果改變珍妮的行為,他就能多得 11分( 15減 4)。為了使阿爾的利益最大化,他就要說服珍妮做家務。阿爾和珍妮也可以像敵對國那樣隔著桌子瞪著對方談判,都堅信如果能說服對方拆除導彈,自己就能獲得最大收益。這種不合作的態度將以永無止境的沖突而告終,就像他們總是試圖讓對方去疊毛巾或者扔垃圾。只要一句總結就夠了――如果沒人打掃或只有一個人打掃,之後不可避免會出現問題。珍妮和阿爾分擔家務的故事看起來不太合乎邏輯,但它精確地說明了不信任的後果。如果你不信任你的伴侶,就會改變對方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樣,你的伴侶也希望改變你來達到其自私的目的。當你們缺乏信任時,就不會再考慮對方的利益了。將這個描述顛倒過來,就是我對信任的定義。信任不是一種在兩個人之間生長的模糊不清的品質。當雙方願意為了對方的利益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時,信任就產生了。你們的關系之中信任越多,對彼此的關愛就越多。你會得到愛人的支持,反之亦然。在信任的關系中,你會為伴侶的成功而高興,會為他的憂傷而煩惱。損他利己的事情,你怎麽也高興不起來。一旦阿爾和珍妮更信任彼此,他們就不會再把洗衣籃當作燙手的山芋了。他們會合作,一起做家務,因為合作可以讓對方獲得更高的收益。阿爾關於利益最大化的想法不會再是“我最好吸一吸塵,這樣待會兒珍妮會願意跟我做愛”,相反,他會想:“我得去吸一吸塵,我可不希望珍妮擔心自己變成她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我可不希望讓她有那種感覺。”同樣,珍妮的決定也會考慮到她丈夫的想法和需要。相信彼此並不意味著阿爾和珍妮會把對方的需要放在自己的之前――這不健康。但這意味著他們的幸福是彼此聯系的。他們會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增加對方的收益。在博弈論中,伴侶作出共同承擔家務的決定實現了“納什均衡”,它是由獲得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 ・納什提出的。在“納什均衡”中,雙方最終會停止在一個點上,這時他們的收益均達到最大,而即使稍作改變也不會增加。但和典型博弈者不同的是,珍妮和阿爾彼此信任,他們是在試圖增加對方收益的情況下達到“納什均衡”的,而不是僅僅考慮自己。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約翰.戈特曼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16

【案例】愛情公寓:「第一神劇」煉成記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26/59905.html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絕對是一款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化產品——儘管成本不高,沒有大製作與大明星,但卻人氣火爆,收入自然相當可觀——《愛情公寓》第四季創收超過一個億。這部看起來傻傻的「第一神劇」,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太陽與流星

同為80後的編劇汪遠和導演韋正,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2004年兩人在校期間,正值校園DV電影非常流行,原本就酷愛話劇的兄弟倆,搭起一個學生班底,嘗試著拍攝了一部校園喜劇電影《我的太陽》。

不料,這部自娛自樂的原創電影竟然一炮而紅,不但在各個高校內上映時場場爆滿,還斬獲了不少獎項,大導演王家衛還給韋正頒過獎。不過,這其中最令兩人難忘的經歷是,為了給電影籌集資金,他們找到康師傅綠茶,拉來了幾千元的贊助費和80箱綠茶飲料。而作為回報,電影中植入了綠茶廣告。

如今回頭去看,《我的太陽》確實為汪遠和韋正推開了一扇門。無論是商業運作,還是劇情風格,在後來大紅大紫的《愛情公寓》中都有《我的太陽》的影子。

2005年,大學畢業後的汪遠創立了高格文化傳播公司,通過運作明星演唱會,賺到了第一桶金。但他的夢想仍然是影視創作。「演唱會做得再成功,還是那些明星的,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糾結了兩年後,汪遠說服韋正從上海電影集團辭職轉而加盟高格。最佳拍檔再度攜手,高格轉型影視製作,兩人斥資百萬元拍攝了《我的太陽》的姊妹篇《逆轉流星》。

然而,真正的市場完全不同於校園。雖然《逆轉流星》拿到了放映許可證,但由於班底和演員都不知名,片子本身也不夠商業化,發行方直接告訴汪遠和韋正:「這部戲根本就沒有賣點,沒有電影院會放映你們這種片子。」

現實給了兩人一記耳光。眼看著幾百萬元投資就要打水漂,一張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邀請函,將他們從懸崖邊緣拉了回來。在這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逆轉流星》憑藉在學生人群的口碑擊敗了同時參賽的《長江七號》斬獲「最佳喜劇片創作獎」,進而被橙天娛樂買下版權,讓他們收回了成本。

闖過一劫後,汪遠和韋正不得不通過廣告製作業務養活公司。「一年能拍30多條,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廣告都做過。」他們輕鬆幽默的製作風格,獲得了不少廣告主的青睞,其中包括《「麥當勞」超值達人》系列廣告。

機會不期而至。一家名叫「愛情公寓」的台灣交友網站慕名而來,表示願出100萬元拍一條廣告,再砸1000萬元做投放。但汪遠認為電視廣告成本太高,說服對方嘗試電視劇,「廣告只是單方面砸錢,但電視劇播出後,不但能夠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而且還能回本甚至賺錢」。

「愛情」與「交友」原本就是80後人群的熱門詞彙,汪遠和韋正的《愛情公寓》定位清晰。因為兩人都是80後,恰恰最瞭解80後最喜歡什麼,最需要什麼。創作劇本時,他們延續了原本駕輕就熟的喜劇風格,講述年輕人都會經歷的故事。

早在拍攝《我的太陽》時,汪遠就喜歡在網絡上找素材。「80後是互聯網的一代,看到好玩的,就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一起笑。」《愛情公寓》裡就有很多網絡段子,儘管遭到過很多質疑,但汪遠堅持認為,80後是網絡的中堅力量,這些網絡笑料更符合他們的胃口。「互聯網像海灘,笑話像貝殼,《愛情公寓》做的就是把貝殼收起來,打磨後串成項鏈送給大家」。

《愛情公寓》第一季樣片出爐後,汪遠和韋正找來100多個年輕白領和大學生當「小白鼠」。結果「笑果」不錯,90分鐘裡「小白鼠們」笑了173次。

然而,由於創作團隊在業界主流名氣不大,電視台也大都不敢嘗試播出這一「有些非主流」的電視劇,僅有江西衛視以低於創作成本的價格買下了它的播出權。但在網絡上,《愛情公寓》第一季的視頻卻被瘋狂點擊。

產品為王

《愛情公寓》很快積累起來了一批忠實的80後粉絲。汪遠和韋正開始通過網絡與粉絲們建立某種聯繫。「如果《愛情公寓》是一個產品,那我們作為產品經理,只需要注重用戶體驗,其他的什麼都不考慮。」

與其他國產電視劇不同,汪遠和韋正採用了數據量化方式來製作《愛情公寓》,其對細節把控的精細程度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比如《愛情公寓》裡插入的笑聲,竟然多達三四百種。又比如,該劇每季只有24集,可是單單上字幕一項工作就花了兩個月時間。韋正對記者說:「要是擱別人,可能一兩個星期就完事兒了,但我們硬是過了五道工序,要求字幕時間點精確到每幀。」

《愛情公寓》第四季後期製作花了近九個月時間,大約是同類國產劇的四到五倍。其耗片比高達30:1,即30分鐘的拍攝素材,剪出來只有1分鐘成片。韋正甚至為《愛情公寓》第四季的笑點密度設定了「死要求」——10秒鐘必有笑點,兩分半鐘一個大的興奮點。韋正告訴記者:「根據國內外收視公司的統計報告,10秒是一個換台的上限,兩分半鐘是一個興奮點,喜劇片必須要有這麼快的節奏。」

除了打好質量基礎,更重要的是,汪遠和韋正重新梳理了影視產業的邏輯。

傳統電視劇必須取悅發行方和電視台,最後才是觀眾。最初不受主流待見的《愛情公寓》,將重心全部放在了取悅80後目標觀眾上。「電視劇不應該牽著觀眾的鼻子走,演什麼觀眾就看什麼,應該觀眾說了算,只要在尺度範圍內,觀眾愛看什麼就演什麼。」

《愛情公寓》採用了類似美劇的季播模式。對於每一季的劇情走向,主創們都會適當參考粉絲們提出的意見。「我們會定期在微博、貼吧、論壇和粉絲會上蒐集觀眾反饋,儘量做到每個觀眾的微博留言都認真閱讀。」

例如,《愛情公寓》第三季播出後,很多觀眾在網上評論劇中主角之一「呂子喬」過於痞氣,不夠正面,汪遠便在第四季裡面設計了很多橋段,為該人物貼上了一些「講義氣、善良」的性格標籤;男主角之一「曾小賢」被網友發現酷似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之後,汪遠便在後面的劇情中添加了關於這個細節的調侃台詞,使得劇情更加接地氣、搞笑;還有一些粉絲不但喜歡《愛情公寓》同時也是《快樂大本營》的粉絲,於是在第四季中汪遠便設法邀請快樂家族中的何炅和杜海濤等人來劇中客串。

類似種種為了迎合粉絲的改動,不但帶給粉絲們極大的驚喜,還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參與感。然而,汪遠和韋正並非對粉絲們言聽計從。「不是每一條意見都照辦,有時候得反著做,吊他們胃口。」

比如,從第一季開始,粉絲們就呼籲讓劇中人物曾小賢與胡一菲「在一起」,但汪遠和韋正在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劇情設計上,刻意讓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若即若離一波三折,直到第四季才稍有定數。這樣的懸念讓《愛情公寓》對粉絲們形成了強烈的用戶黏性。

緊緊抓住粉絲這樣的邏輯起點,讓《愛情公寓》在產業鏈上逐漸掌握了主動權。就拿時長來說,一般的電視情景喜劇每集都在20分鐘左右,而一般的電視劇則普遍為45分鐘,但《愛情公寓》平均單集時長近50分鐘,個別單集甚至長達56分鐘。如果是在過去,電視台一定會拒絕播放,或者是刪減。不過由於觀眾買賬,如今的《愛情公寓》讓很多電視台不惜破例調整播出時間,為其讓路。

這樣的邏輯鏈條反饋出了驚人的成績。《愛情公寓》在第四季播出後的十二天裡,以超過400萬的平均值創下了電視劇「百度指數」歷史之最,同時也創下了影視劇網絡點擊「最快破億紀錄」。

互聯網思維

優質的內容會在網絡上自動傳播。汪遠和韋正常常感嘆,《愛情公寓》的爆發與互聯網密不可分,是互聯網給《愛情公寓》打開了一線生機。

實際上,國內電視劇的銷售模式,是由製作公司賣到電視台,電視台就像是經銷商。而視頻網站更像是超市,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觀眾如果喜歡就能口口相傳,迅速走紅,觀眾不喜歡的內容在網上根本就賣不掉。

2009年《愛情公寓》第一季播出時,整個網絡版權都不夠規範,再加上《愛情公寓》毫無名氣,根本沒有視頻網站願意花錢去買播出版權,所以《愛情公寓》第一季的網絡版權賣了不到2萬元。

待到2013年《愛情公寓》第四季播出時,視頻網站行業已經非常成熟。各個視頻網站不但越來越規範,而且互相之間競爭激烈,走紅之後的《愛情公寓》僅網絡版權就高達每集400萬元。

網絡上聚集起來的超高人氣,反哺了電視台渠道。據汪遠回憶,《愛情公寓》第一季面世後,幾乎無人問津,只能低價賤賣。《愛情公寓》第二季則是被放在收視率最差的下午檔時段,以一天六集的速度在三天內播完。當《愛情公寓》第三季和第四季播出時,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工具開始走紅,《愛情公寓》的粉絲們迅速助其完成了口碑營銷,多家地方衛視紛紛以晚上7點半黃金檔搶播。

儘管《愛情公寓》大紅大紫,但汪遠和韋正卻並不滿足於此——如何才能讓《愛情公寓》成為一個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個「播完就結束」的電視劇?

實際上,自從播映渠道被打開後,《愛情公寓》已經形成了一個針對80後人群的品牌媒體。在廣告植入上,比起撒大網的其他影視作品,《愛情公寓》的廣告傳播目標更為精準。

為了廣告植入不顯生硬,招致觀眾反感,汪遠和韋正採用一種獨特的運作方式——在劇本創作階段就將廣告編進劇情,有了合理的情節,廣告就不會顯得生硬,避免跟其他影視劇一樣,在拍攝期間或者拍攝後才生硬植入廣告。

而對於潛在的廣告主,他們也精挑細選,確保廣告品牌的內涵與《愛情公寓》品牌本身的青春、陽光、活潑等特質相符。比如,知名預調酒品牌百加得,被設計在幾人一起在酒吧喝酒的劇情中,就非常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除了給廣告主們植入廣告,《愛情公寓4》還將「由產品到廣告」的邏輯倒推回來,即「由廣告到產品」。《愛情公寓》第四季熱播後,汪遠和韋正專門在淘寶網上開了愛情公寓網店,根據每天的劇情,售賣當天出現在劇裡的服裝、道具、玩具和床品。

其中有一次,劇中人物張益達有一場以「大魚吃小魚」為線索的戲,韋正就給演員定製了一件印有大魚和小魚T恤,隨後他把這件衣服放在淘寶店裡,劇情播出當晚便被粉絲們搶購一空。

得粉絲者得天下。汪遠發現,其實《愛情公寓》似乎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甚至形成了一種新派影視劇與傳統電視劇的一種對峙——能夠抓住互聯網主流人群這批觀眾,把他們從觀眾變為粉絲,進而主動成為這部劇的口碑傳播者,就是《愛情公寓》最大的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92

SENSE隨筆150325愛情陷阱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3/25/sense%e9%9a%a8%e7%ad%86150325%e6%84%9b%e6%83%85%e9%99%b7%e9%98%b1/

SENSE隨筆150325
愛情陷阱
礎 執筆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想像中的男女關係就像這首詞的這一句, 久經尋尋覓覓,終於相遇相愛….. 不過相遇相愛的人結成連理,是否就意味著愛情故事的幸福終局呢?
男女情愛之事雖然多變, 其基本模式卻離不開以下 “四步曲框架”:
相戀–> 結婚–> 外遇–> 離婚.

〈相戀〉
德國動物行為學家 Irenaus Eibl-Eibesfeldt 進行過一項研究,發現世界各地女人向男人調情的時候, 必先對意中人微笑,然後一邊急速挑眉,一邊定晴凝視。接著垂下眼簾, 頭往上傾,作狀他顧。其間經常以手覆臉,在手的掩護下發出神經質的笑聲。
由於不同文化中的女性都有類似行為, Irenaus 相信這是源於演化,目的是向意中人表示性趣。*** 而男人則有一組『推刺胸膛』(擡頭挺胸, 向前推進)的調情動作, 這行為亦有宣示主權的意思。

男女調情約可分幾個階段, 先是凝視, 再來是微笑, 接著是搭訕與及踫觸, 最後是身體同步。 眼睛是啟動愛情的器官, 先有眼神示意,才有下一步的微笑。 笑容細分的話可達十八種之多, 不同的笑容代表不同的意思。人的肌膚十分敏感, 稍一接觸,當下即成記憶, 所以碰觸動作可作為『情探』:當一方碰觸另一方時, 如對方退縮,則說明到此為止; 相反,如以微笑、靠攏或碰觸回應, 則表示可以更進一步。 身體同步是終極進程, 翩翩共舞為的也是達到這個境地。

陷入情愛的男女會進入「迷戀狀態」, 受到強制性思考的約束— 明明意識到對方的缺點,但可以拋諸腦後, 有時甚至連不足的地方都構成迷人之處; 至於優點則會予以放大加強。
神經學家發現迷戀狀態很可能來自腦部分泌的一種稱為「苯氨基丙酸phenylehylamine, PEA」的化學物質,它能令人興奮、狂喜和欣快, 恆常地處身快樂之中。戀愛受傷的人缺少的其實不是情感, 而是PEA。 ***

不過腦部無法長久負荷這種興奮狀態(即長期持續受到PEA的刺激), 平均只能維持十八個月至三年。**** 激情過後是相伴相依的沈潛情感, 這在成功的夫妻關係中十分常見。 在這種狀態下, 男女腦內的分泌由PEA改為「安多芬endorphins」, 成份與嗎啡相似,具催眠麻痺的效果, 能撫平心靈、泯除焦慮。至於能持續多久時間, 則尚未有定論。***

〈結婚〉
相戀的男女, 常會走到結婚這一步。
婚姻形式有多種, 可定義的包括:
一夫一妻制monogamy;
一夫多妻制polygyny;
一妻多夫制polyamdry; 和
多夫多妻制polygynadry.

在人類迄今853個已知文化當中, 僅有16%明確規範一夫一妻制。 即是說「一夫一妻制」僅屬少數。
「一夫多妻制」才是常態。 在生殖策略上, 男性多妻為的是最大限度散播精子, 增加繁殖後代的機會; 而女性接受多妻制為的是謀取生存資源及養育子女的資本。 所以在擇偶條件上, 男性幾乎一致喜歡年輕有神采的女人; 而女人則欣賞財力雄厚的男人。
不過在大多數多妻社會中, 也只有5-10%的男人真的同時討納數位妻子. (筆按: 這反映出社會中可定義為富有男性的比例.) 對大多數男人而言,多妻只是夢話而不是可達成的現實。娶納多名妻子所需資源並不是平民大眾所能負擔的。
同理, 「一妻多夫制」的社會只會出現在富裕一方是女性的情況之下。
實行「多夫多妻制」的民族, 比多夫制更少見, 全世界不超過10個。例如北印度的帕哈利Pahari人. 當地娶妻成本極高, 所以兩兄弟往往將錢一攤共娶一妻, 當彼此漸富時再娶一妻, 形成雙夫雙妻的四人組關係。經濟決定了這種婚姻模式。

〈外遇〉
已婚男女未必就此從一而終, 外來的機遇常會引起混亂。***
「外遇」亦即婚外情, 牛津字典定義為「已婚之人與配偶以外的對象發生性關係」。

民族誌學者多次進行有關婚外情的調查, 其中1979年 van den Berghe對56個社會做的權威研究顯示, 72%社會有從一般到普遍程度的婚外情。可見在世界各族, 婚外情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不同文化之間對外遇的態度截然不同, 尤其在兩性差別對待上面。*** 最明顯的是在以犂耕作的農業社會, 男人外遇並不構成通姦,只要對方不是有夫之婦即可; 而女性則絕不容許與丈夫以外的男人發生性關係。在這類文化中, 女性的人生職責就是替丈夫產子, 所以必須在婚姻中謹守規範,否則會危及夫家血脈傳遞,使父權有不保之虞。

男性外遇的生理機制簡單易明,能到處留種的男人自然有更多的後代, 於是帶有『好色基因』的男性有更強的繁殖優勢, 久經歲月,男人自然越來越『好色』。
(筆按:在此演化機制下, 不能怪男人好色, 因為 “天命難違”!)

女性的外遇傾向同樣有下列生物遺傳原因:
A能從丈夫以外的情人那兒多得資源, 子女的生存條件較有保障.
B購得人生保險, 如丈夫突然去世或離家出走, 容易找到替補人選.
C若不幸遇上遺傳有缺憾的丈夫, 大可藉情人來改善後代基因.
D不同父親所生的子女差異較大, 能通過環境考驗的機率較高.
所以只要女性善加隱瞞, 偷情為生存之必需,有繁殖之優勢。 於是, 懂得精明地出牆的紅杏便成為優勢種。
(筆按: 所以如有丈夫發現所生子女不是己出,請不要怪妻子, 因為這也是 “天道從來”!) (編按:筆者通情達理,悲天憫人….. 真係要寫多D隨筆,普渡眾生至得剌.)
現時人類建立的種種文化限制已令婚外情動機相對減低。

心理學者Marvin Zuckerman 的研究發現, 四類人較易有婚外情: 第一種人喜歡速度與危險, 常以戶外活動作投射; 第二種人喜歡追求內在經驗, 常以毒品、旅行、藝術和前衛生活方式作探索; 第三種人酷愛標榜時髦, 常喜通宵舉宴、聚賭和酗酒; 第四種人則無法忍受無新意之人, 且厭倦各種常規。***

〈離婚〉
無法維持婚姻的男女, 最後可能會選擇離婚。
人類學者Laura Betzig對160個社會的調查指出, 排頭三位的離婚原因為:
A外遇, 尤其是妻子有外遇; B不孕; 和C暴力, 特別是丈夫行使暴力.
從離婚理由的排名中, 可輕易推論出跟演化論相一致, 結婚主要是為了生小孩。

兩性彼此不互相依賴時, 品質不良的婚姻就很容易挑除。相反, 如雙方在經濟上互相依賴, 則離婚率會大幅下滑。
另一有利離婚的客觀條件為年齡, 越年輕的夫婦越有條件離婚。在生育高峰年齡的人最易離婚, 因為再婚仍可生育。相反, 沒有再婚條件或動機的男女, 離婚機會便會大降, 所以 “老夫老妻”很少會離婚。

〈總結〉
男女情愛關係原是為了物種繁衍, 不過在文化因素修飾,經濟條件形塑之下,慢慢出現了新的形式. 例如結婚但不產子者、長期同居者、獨身者等等。 基本上這一類人不會有後代, 如其行徑形成主流趨勢, 誇張點說可令人類絕種。不過不排除這只是人口過多之時,社會的自我調節機制,也就無謂杞人憂天了。

參考書目《愛慾— 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ery, and Divorce》 (1992) Helen E. Fish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25

同業一家一家關了 最老掛鎖廠隆輝還在 67歲老店變潮 打造愛情鎖突圍

2015-04-27  TWM  
 

 

隆輝,是台灣最老的掛鎖廠。走過一甲子,它仍然堅持著高品質、高技術的理念,曾奪下新加坡國宅訂單、打入國際精品Louis Vuitton等名牌包掛鎖的供應鏈。現在,它要靠文創再闢新疆土。

撰文‧黃家慧

沉甸甸地掛鎖躺在門上、行李箱上……,靜靜地捍衛著主人的財物與隱私,在一九七○年代,台灣是這類掛鎖的全球最大出口國,當時的最大聚落所在的屏東,三步就一家掛鎖店、五步一家製鎖廠。豈料好景不常,十年之間,中國大陸業者起而代之,台灣掛鎖業者不敵競爭,紛紛關門大吉;這種蕭條景氣下,台灣最老牌的掛鎖廠隆輝卻屹立一甲子,不僅創立以來不曾出現虧損,甚至打進名牌包LV掛鎖供應鏈。不斷反映市場的變化,尋求突圍轉型,正是隆輝能在殘酷紅海中不敗的關鍵。

去年,隆輝跨出製鎖的傳統市場,以六十七歲老店之姿,敲開文創大門,把一把把沉重的掛鎖,轉型成繽紛甜美的禮品「愛情鎖」,令人見識到隆輝拒絕被淘汰、不甘於沒落,努力奮起的中小企業精神。

打敗大廠 奪下星國宅訂單早從八○年代接下父親創立的公司,董事長陳金隆就看出,製鎖業僅靠低價競爭不是長久之計,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才是生存之道。他不吝於投入產品研發創新,每年投資超過兩百萬元在生產設備上,並擁有五人的研發團隊,至今已累積約五百項相關專利。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經理侯佰良表示,隆輝是個穩扎穩打的公司,當其他掛鎖廠試圖跨足其他領域,隆輝卻專心聚焦在原有的領域,把自身產品做到最好。

一九九三年,經濟部舉辦第一屆台灣精品甄選,隆輝以承襲中國古鎖設計的橫掛門鎖入選,這副鎖包含著無數的專利,連油壓剪、鋸子也無法破壞。九四年,新加坡政府大規模興建國宅,向全球鎖廠徵求適合的掛式門鎖,隆輝憑著這副高功能產品,打敗歐美各大知名廠鎖,奪得訂單。

這類客製化產品,曾讓隆輝風光好幾年,中國的同業雖虎視眈眈,技術卻落後兩三年,「當時這個鎖可以賣到六、七百元,賣一個賺一個……。」陳金隆回憶當年的情景,透露一種專屬台灣人的驕傲神情。

歐盟分級 打不進高價巿場也因技術到位,隆輝打進歐洲市場,陸續成為歐洲第二大鎖廠法國奧維(Viro)、德國第三大鎖廠堡格(BURG)代工廠,也曾打入精品市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名牌包掛鎖的供應鏈。但陳金隆不甘於僅能代工的宿命,他最大遺憾是無法打入歐盟分級市場,只能在低階的不分級市場徘徊。

二○○一年,歐盟頒布掛鎖分級標準「EN12320」,將鎖類分六級,一旦產品獲歐盟審查通過認證為高階級數,便有機會打入「高價位市場」;同樣品質的產品價格可翻漲四至五倍。

為了突圍,○七年起,陳金隆即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究打進歐盟的方法,他一面開發出符合歐盟第五級的掛鎖產品,同時努力推動台灣鎖製品的分級規範,希望與國際接軌。一一年他陸續舉辦產官學公聽會,將「掛鎖國家標準建議書」送進標準檢驗局,只差最後一哩路,豈料歷經兩任局長,卻遲遲等不到簽署通過。台灣掛鎖業者被擋在歐盟外,陳金隆無奈地說:「(鎖業分級的)路好像越走越長……。」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顏鴻森指出,台灣的傳統產業必須走出代工模式,做出產品差異性,才能在國際間找出自己的立足點。這正是隆輝孜孜努力在做的事。

對陳金隆來說,台灣製鎖業一直是在狹縫中求生,技術層次高的業者若只能接代工單,只要原物料一上漲,利潤就被血淋淋地壓縮,譬如○三年起,國際銅價一路飆升四倍,對製鎖業猶如雪上加霜,隆輝的營業額從原先的七千萬元跌至○五年的三千五百萬元,幾乎腰斬。陳金隆回想那段痛苦的經歷,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追蹤國際銅價。所幸客戶只是減少訂單量,仍維持合作關係,不致造成虧損。

但也因此,陳金隆更積極開發市場,鎖定新市場如墨西哥、巴西等,讓業績逐漸走出陰霾;一一年甚至拜新市場之賜,營業額一度突破八千萬元。

拓展商機 文創顛覆老產業儘管自嘲製鎖業是黃昏產業,但陳金隆一路走來,絲毫沒有氣餒認輸,苦思突圍之道,他與工業局合作,開發出「馬卡龍愛情鎖」,把掛鎖從居家用品變禮品,闖蕩全新市場。

陳金隆表示,鎖除了實用性,也涵蓋各種情誼或宗教祈福的意象。例如法國塞納河畔、韓國首爾塔,都掛滿代表堅貞不移的愛情鎖,但這些鎖多半未經設計而粗糙。他的「愛情鎖」造形、顏色都有新意,去年底一推出就受到網友熱烈回應,今年完整產品系列將正式鎖定飯店、婚宴業者、宗教團體等市場。

隆輝這家年近七旬的老店,在黑夜中走得辛苦,陳金隆感慨地說:「同業一家一家關了,你發覺自己還在,有時候覺得這是一種驕傲。」他強調,社會環境不斷改變,惟有不斷創新求變,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否則就成為下一個被淘汰的對象。

陳金隆

出生:1956年

現職:隆輝金屬製鎖董事長、

台灣鎖業發展協會顧問

學歷:輔仁大學企管系

隆輝金屬製鎖

成立:1948年(正式成立於1972年)

負責人:陳金隆

營業額:7000萬元

主要業務:掛鎖製造(65%代工、35%自有品牌CROWN)主要客戶:瑞典第二大掛鎖廠Anchor Las AB、法國、加拿大、新加坡皆有代理商

老店創新雙重奏

1. 破框:用文創概念轉進禮品

市場

將鎖具重新定義,除了安全功能,也能當成禮品及紀念品。

2.出擊:配合節令推出產品情人節推出「馬卡龍愛情鎖」;屏東東港黑鮪魚季將推黑鮪魚造型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90

創業者的愛情是比融資還難求的奢侈品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3/153586.shtml

導讀 : 一個優秀的伴侶,能讓創業者在前進的路上更為篤定,幫助其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在內心深處連接,形成更強的能量場。

i黑馬 特約作者陳菲菲 1月3日報道

不知不覺,2015年就悄然溜走了,而在年初,我想分享一下我很少碰觸的話題:創業者的“戀愛觀”。

對於戀愛,我一直是保有敬而遠之,而又可望不可即的態度。對於創業者來說,談戀愛就像是自己成為投資人去衡量一份愛情的回報,以及這份沈甸甸的感情是否會影響自己在創業道路上的發展。當然,我不能以偏理性的角度來衡量愛情的回報,對於愛情本身更是應以感性的思維去理解,去體會。

在常態的愛情里,付出與收獲總是不盡人意,對於創業者來講,戀愛更是對自身的一種挑戰。最近有幾篇文章談到了創業者的戀愛問題,觀點大抵是“創業者不應該買車,買房,找對象”。這些觀點戳中了多數創業者的痛點,如果把愛情看成一個創業項目,恐怕很多創業者都會說“這個我還真搞不定”。扒一扒喬布斯、馬斯克的戀愛史,也不像他們在商業上那樣著順風順水。

再舉一個身邊的例子。P先生是我去年認識的一個互聯網前輩,是一個時常掛著微笑而又有著前瞻性的大叔。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某峰會演講,臺上的他從容淡定,思路清晰,且對未來行業走勢有著獨特的視角。臺下我們聊起感情生活,他瞬間就從淡定自若變為靦腆而青澀。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我搞不定,這事情太讓我焦慮”。話說年近40歲的P先生,事業成功,人很nice,但唯獨對於戀愛二字,只能搖頭妥協。他無法專心戀愛的理由很簡單和直接:事業、事業、事業。在P先生的世界里,除了在商場征伐能給他帶來雄性荷爾蒙的快感,也許戀愛無法刺激到他的“G點”。

女性創業者的“戀愛觀”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我身邊的女性創業小夥伴,也是顏值頗高,且經濟相對獨立,更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且常以書籍相伴。她們身上有一種醇厚的質感,沒有半點兒脂粉之氣,ELLE小姐就是這樣的一位姑娘。當我好奇地問她準備何時結婚之時,她驚愕的表情讓我覺得“結婚”二字貌似離她好遙遠。她直面地跟我講,蔡崇達在《皮囊》里說到:“人的這身皮囊是用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並且生來折騰、無止境地尋求自由是她所向往的。而對於愛情,她非常坦然:那是最不靠譜的事情。

我認為,戀愛應該是尋求一種精神上的陪伴與成長。某研究表明:遇到真愛的概率是28萬分之一,那不難看出遇到“真愛”更多是運氣在作祟。一個優秀的伴侶,能讓創業者在前進的路上更為篤定,幫助其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在內心深處連接,形成更強的能量場。Bouvier(布維爾)與肯尼迪,錢鐘書與楊絳,蔣介石與宋美齡都是很好的連接體,看似棋逢對手的戀愛,更是在心靈成長與發展上成為了雙方的助推器,總而言之,創業者對於事業與戀愛的把握,需要尋求一個平衡點,而這也將考察創業者的綜合素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75

于正的“神鵰俠侶”--一人有一個愛情故事

  又是“神鵰俠侶”,我估計這已可屬金庸作品中被兩岸三地影視製作人改編拍攝得次數最多,也最頻密的一部。這次由內地知名製作人于正再度拿來改編拍攝,根據觀眾看過此君上回翻拍“笑傲江湖”,大膽顛覆原著(把大反派東方不敗角色一改為女性,而且與主角令狐沖有著一番感情糾葛)的經驗,不難想像這次定必又會搞出大大的新意。然而,看到目前的二十集為止,卻發現這次製作人倒是出奇地大部份忠於原著,唯一創新的地方,是在眾多角色(包括自創新加的角色)中都加插了一段又一段的愛情故事,幾乎可說是“一人有一個愛情故事”,某程度上可算是符合了金翁這部經典武俠情書的主題。

  不過,坦白說,在首幾集中,當筆者看到編創人員在加入李莫愁“前傳”的那段愛情情節時,卻真的忍不住看得有點失望與意外──居然把陸展元寫成受群豪之托而借意親近其時尚只為小女魔頭的李莫愁,當然最後卻真的對之動了幾分真情,然後再悲劇收場,而李當然從此大受刺激,演變成了更加令人人聞風喪膽的超級女魔頭。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最叫人倒胃兼噴飯的是,在場面設計中十分老套而例牌地又再加插了男女雙方互相輕抱,痴痴四目交投,鏡頭隨之三百六十度旋轉的拍攝手法!幸好,這次于正起用了一位內地美女演員張馨予來飾演李莫愁,也可謂為全劇增添了相當“顏值”。這個李莫愁,相信也可算是歷來扮演李莫愁的演員中最為年輕亮麗的一位吧?

  縱觀全劇演員選角,也不乏偶像級的俊男美女,焦點自然不可不落在楊過與小龍女身上。這次飾演楊過的,是外型十分討好的大帥哥陳曉,小龍女一角,則據說曾一度易角,最後才落到曾憑“那些年”一片榮膺女神的陳妍希身上──不過我相信,觀眾對這點定然仍有各種不同批評意見。筆者唯一最有意見的,倒只是小龍女在劇中那個造型裝扮上,不知如何,那個“頭上起雙角”的髮式,總讓我不期然聯想起“倩女幽魂”的那個樹妖“姥姥”!

  上文說到本劇幾乎是“一人有一個愛情故事”,除了原著中只以三言兩語輕輕帶過的李莫愁那段之外,連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竟也有份,全不放過。我記得原著中,金庸可是全沒提及過洪七公的任何感情經歷的,所以這一段應屬完全的“生安白造”;歐陽鋒呢,則只是曖昧地在“射鵰”中初出場時提過幾句,指他曾與兄嫂有染,所以歐陽克名為姪子,實為其私生子──後來王家衛大導演乃據此在“東邪西毒”電影中大加發揮;至於黃藥師,新修訂版的“射鵰英雄傳”中,則已以曲筆明確寫出了他與梅超風的一段師徒戀,但後者在“神鵰”故事發生時早已死去,故而這次的編創人員只能透過黃在劇中的FB回憶自述中,重拍出來,但卻把梅超風說成是由狼養大的狼女,莫非是連梁羽生“白髮魔女傳”女主角的身世設計也借用過來?然而,值得欣賞的是,黃這段師徒戀恰好可拿來作為楊龍二人師徒戀的一個極好對照呼應,所以算是加插得十分到位和佳妙。事實上,筆者認為這段師徒戀,無論在金庸原來的文字描寫上,以及這次的影象描述中都遠比李莫愁那段愛情故事來得更為深刻、精彩、特別和感人。

  此外,筆者對於本劇還有一點不吐不快的意見,就是在武功、武打的表現上,未免顯得有點誇張過火,雖然這是一部多少有點超現實的武俠劇,也雖然我明白製作人許是有心大賣特技效果以吸引眼球,但個人認為,也實在應該有點適可而止的節制。如在劇中,幾乎所有武功高手都可像神仙般違反地心吸力,平空一飛幾丈,或從天而降,李莫愁的什麼神針則更利害,只要把人射中,被射中者竟可立即全身化冰,繼而整個人碎裂如粉──令筆者幾乎以為自己在看“變種特攻”、“復仇者聯盟”那類的科幻片?

  最後,不得不提一點“小花絮”,在早前熱播的“無心法師”中的那位被封男神的主角內地演員韓東君,居然在本劇中飾演大配角,武家兄弟的其中一位!FAN屎們可得細加留意了。


  猴年將至,謹祝讀者諸君事事如意,身體健康!本來還想找兩句關於猴子的祝語送給大家,可惜猴子除了常令人想到精靈活潑之外,相關的熟語不多,只有“猴擒”、“猴急”等等──雖然海洋公園近日才死了一隻金絲猴,頗煞風景,各位風水命理大師大概又可乘機造一番文章吧──但不要緊,新一年,還望大家百無禁忌,最後,也是個人最衷心希望的是,但願香港人從今少點戾氣,多點化戻氣為祥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15

創投圈里,那些經典的愛情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15/154242.shtml

導讀 : 對創業者來說,娶對一個正確的老婆是至關重要的。

2月14日,西方情人節。

能將一切傳統非傳統節日都過成情人節的天朝,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可以狂歡的日子。大街小巷鮮花紛飛的時候,我們這里想跟風講講愛情故事里最苦逼的角色:不是單身狗,是創業者。

有人說,做創業者的夫人,還不如單身。但是,哪個創業的人生里,能缺少身邊的另一半呢?

記性好的同學,也許還記得在2016年元旦,i黑馬曾經發表過一篇《妻子的自白:我嫁的那個人,叫做創業者》。在開頭,引用了一位名叫羅永浩的創始人的感言:“對創業者來說,娶對一個正確的老婆是至關重要的,這很可能決定了你最後做出來的是一個十億美元的公司,還是一個一千億美元的公司。”

所以,盡管創業苦逼,在創投圈里,也有不少經典的愛情故事在不斷發生著。而愛情,你也必須重視。因為,有時它能成就一個創業者,有時,背棄它也能輕易毀掉你的一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八卦一下。你看,你看,那些被愛情悄悄改變的,男人的臉。

劉強東&奶茶妹妹

2月14日,是個特殊的日子。不僅是情人節,也是劉強東的生日。所以這里,就用東哥和奶茶妹妹打頭陣吧。而他們曝光率超高的愛情故事,也在億萬網友的矚目下一路從追求走到如今即將生子。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下這段圈里最火爆的戀情始末吧。

據說,東哥和奶茶最初是相識於哥倫比亞大學。在2014年4月,劉強東和奶茶在紐約同遊照片曝光,戀情出現在公眾面前。4月7日,劉強東在微博表示:“小天是我見過最單純善良的人”,一時之間,成為網絡金句。

2015年2月,劉強東左手無名指戴戒指照片曬出,同年5月,又有網友爆料兩人在拍婚紗照。8月8日,再度有網友爆料,劉強東和奶茶妹妹在北京朝陽區民政局領證(朝陽區群眾真是太可怕辣)。當天下午,京東高級副總裁徐雷曬出兩人結婚證。2015年十一假期,劉強東和奶茶妹妹在澳大利亞舉行婚禮,這段戀情,終成正果。

劉強東的創業故事,似乎總是和愛情離不開。京東的命名我們就不說了。在奶茶成為京東老板娘之後,雖然京東名稱仍然如前,但京東也在做著改變。2015年5月,京東的JD+智能奶茶店悄然開張。雖然京東極力強調此事和奶茶妹妹無關,但在開張當日,奶茶妹妹前來剪彩,手持奶茶,在東哥身側笑靨如花,兩人同時秀出了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

在京東智能奶茶館中,主要提供的功能包括展示JD+平臺的智能硬件產品,以及充當創業孵化器,輔助京東金融業務。京東O2O、智能硬件和金融的布局愈加擴大。

愛她,不僅是給她一個奶茶店,也包括讓她成為投資人。2015年10月,在作業盒子的A輪融資名單中,章澤天赫然在列。

同時,奶茶妹妹也在悄然改變著京東的精神面貌。比如,京東的創始人,就是這麽從農民企業家,成長為了一個時尚BOY。

比如說,在結識奶茶妹妹之前,我們熟識的東哥,是這樣嬸兒的:

1

當穿上西裝,表現出精英人士範兒來的東哥,是這樣的:

2

而當結識了奶茶妹妹之後,東哥的外表也顯得更加現代和年輕了,開啟了霸道總裁模式:

3

2015年12月,劉強東更是一舉奪下了“2015年度時尚先生”桂冠。在領獎現場,東哥的收腰西裝頗為引人註目。

4

插個花,去年同時和劉強東獲時尚先生獎的還有楊元慶。楊元慶在感言中表示,跟隨習大大訪美時,眾多企業家的裝扮被媒體從頭評價到腳,“寒磣了一遍,回來我只能把長一點的袖子都剪短了”。可現場,你看看,楊元慶和東哥西裝的差異……

5

讓你越來越時尚。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黃曉明&楊穎

還記得黃曉明和AB那場盛大的婚禮嗎?這可能是創投圈兒里顏值最高的一對創業者和投資人了吧。

如果你對黃曉明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那幾部電影和電視劇,那你就錯了。

2010年下半年,黃曉明就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黃曉明說,這麽做的原因是,與其等著被人選,倒不如獲得主動權,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他買下郭敬明的《幻城》影視版權,還投資了《匹夫》、《精忠嶽飛》、《中國合夥人》等。

之後,他就跨進了投資圈。2014年,黃曉明、李冰冰和任泉的Star VC成立。韓都衣舍、秒拍等,都是Star VC投資的項目。

黃曉明還做過紅酒項目,和巫啟賢、曾誌偉等人在北京共同投資成立了“金帝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他還參與的其他投資領域涉及影視、互聯網、飯店、醫療、收藏甚至環保項目,投資額控制在百萬元到千萬元之間。

2014年2月28日,Angelababy 25歲生日,男友黃曉明將自己和豪車、玫瑰花“打包”作為生日禮物,兩人戀情正式公開。並且兩人的寫真也同時曝光,恩愛十足。但其實,兩人的戀情從2009年就開始了,兩人都堅持以“好朋友”的身份對外,也算是“口風緊”的典型。

黃曉明和Angelababy是在2009年一次臺灣朋友聚會上所相識的,當時黃曉明在臺灣宣傳他的電影《風聲》。之後,黃曉明就將Angelababy推薦給了華誼,而後Angelababy得以出演電影《全城熱戀》,從此正式從模特向演員轉型。之後兩人一路熱戀,也一路被拍到,但對此事兩人均不承認。這些年來兩人也多次傳出分手,但事後證明所謂分手都是謠言,而本不被看好的這一對也最終於2015年5月28日走入了婚姻殿堂。

自從婚後,黃曉明的風格開始大變,成為“曬妻狂魔”,兩人一起開奶昔店,一起參加節目,無時無刻秀恩愛。2015年6月,Angelababy成立創投基金AB Capital,首輪投資的是主打跨境電商的洋碼頭和推崇斷食概念的冷壓果蔬汁Hey Juice。在投資領域,兩人看來是要比翼齊飛了。

順便,所有單身狗都來學學,黃教主的追妹紙警句,值得所有人銘記一輩子。

“看她花我的錢,我感覺很幸福。”

賈躍亭&甘薇

“賈布斯”是網友們送給賈老板的外號,前不久他剛剛把樂視體育的股權分割了一部分,並且還勾搭上了思聰他爹。但他貌似從未提起過家中的小嬌妻甘薇,她被外界稱為“樂視老板娘”。在娛樂圈的位置,感覺甘薇應該可以和東哥家的奶茶妹妹有一拼了。

6

甘薇出生於重慶,當年因出演手機電視劇《約定》而出道影視圈,當時和景甜、白冰、韓雪並稱為“京城四美”,在圈內人氣很旺,不過她好像更加懂得“全身而退”,在事業的上升期就火速嫁給了如意郎君,隨後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閨女。

雖然很多人都很好奇甘薇是如何和賈躍亭走到一起的,但目前為止貌似無人提起過此事。這對夫妻雙方從未公開提及過自己的感情現狀與家庭生活,直到2014年12月10日甘薇誕下雙胞胎女兒後才得到證實,確認了賈躍亭是她的丈夫。我們能知道的,只有甘薇自己曾隱約透露過已經銅婚(即結婚7年),如此看來,她可能在20歲出頭之時就已然是樂視老板娘了。感覺她和接下來要提到的王石家的田樸珺有一拼,都是人生贏家啊!

王石&田樸珺

萬科和寶能之爭,讓去年年底以來王石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但是,王石的背後,還有一位女性一直都在。那就是田樸珺。

7

30歲的年齡差距。當年王石和田樸珺的戀情曝光,也曾掀起了圈內一陣八卦熱潮。他們的身份,年齡差,王石的婚姻,都曾引起過很多的猜測和流言。但隨著時間流逝,現在大眾的問題是:他們什麽時候結婚?

田樸珺曾經自己講過王石追求她的“五頓飯”的故事。她說,王石曾經連續五天,請她吃了五頓飯,但前三頓,王石都號稱自己沒帶錢。“到第三頓,我火了,‘你太沒誠意了’。後來,他再請我,我欣然前往,心想,一定要把請他的吃回來。到第五頓時,他說‘你做我女朋友吧’”。

企業家追妹紙,手段都這麽不走尋常路。

喜歡健身、運動的王石,一向風格也是在糙漢和運動型之間遊走,而和田樸珺在一起之後,我們看得到的改變是,除了也變得更時尚之外,王石,也越來越體現出一個暖男的特質。比如,那暖暖的駝色毛衣,還有和他們的故事一起成名的紅燒肉。

8

而和田樸珺在一起之後,他們的生活也有平實的浪漫。他們一起看電影、看演出,一起坐地鐵、坐公交。王石也曾經在尼采小道跪地整出句英文求婚,當然,被拒絕了……在地產界,王石是田樸珺的導師,而田樸珺貢獻的是,是自己的社交能力。現在,王石的萬科經歷風波,而加上了“制片人”等頭銜的田小姐,只怕賺的也不會少吧。在今年,《最強大腦》的錄制現場,田樸珺仍然陪伴左右,在錄制間歇為王石整理衣服。

不管別人怎麽看待這段感情,他們現在還在一起。大不了,將來誰有錢誰養家吧。

馬雲&張瑛

張瑛和馬雲的愛情故事聽起來似乎一點也不傳奇。在杭州師範學院(現杭州師範大學)讀書時,張瑛結識了自己的師兄馬雲。馬雲後來分配到杭州電子工學院任教,張瑛畢業後,兩個人隨即結婚。

未命名_meitu_0

平淡的婚後生活,就此開始……才怪。

這對夫妻真正的波瀾壯闊是從這時開始的……

在教書的時候,馬雲曾經承諾五年內不會“下海“,但是在教書之余,他去做兼職講師,弄英語角,買房子,買了房子又賣房子……當成為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之後,也沒讓家人松一口氣,因為,他丟掉鐵飯碗,”下海“了,去搞翻譯社。為了賺夠房租,他去義烏倒騰小商品……

當海博翻譯社存活下來之後,1995年,馬雲在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於是,他又開始鼓搗起了互聯網創業。他們砸鍋賣鐵創辦了中國黃頁,當時只有三名員工:馬雲、張瑛和何一兵。這時,馬雲和張瑛的兒子才3歲。

然後,張瑛又突然被自己的丈夫告知,他想湊50萬,做電子商務網站。1999年,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當時,除了馬雲,還有16個人願意參加,馬雲忽悠張瑛說,他們是支軍隊,張瑛就是政委,創業這事,不能少了她。於是,張瑛的鐵飯碗也丟了,成為了“十八羅漢“的一員,也是後來的阿里中國事業部總經理。但是,為了兒子,張瑛又聽了馬雲”家庭比阿里更需要你“的話,從前臺轉到了幕後。

”馬雲不是個帥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帥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組建杭州第一個英語角、為外國遊客擔任導遊賺外匯、四處接課做兼職、同時還能成為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張瑛如是說。

馬雲曾經和楊致遠聊天時談起了太太,馬雲說:“張瑛以前是我事業上的搭檔,我有今天,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也一直把她當作生產資料。但現在我覺得,作為太太,她更適合做生活資料。”

張瑛的反應是:“……只有像他這樣滿腦子都是事業的男人,才會把自己的太太也當作資料……“

當然,馬雲也不會意識不到夫人的重要性。2010年5月,馬雲在阿里巴巴員工集體婚禮上對新婚員工們說:“在我們家,張瑛永遠是NO.1。“

馬雲的力量在於,他有夢想,而他也有能力把夢想證明給人看。而張瑛的力量,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信任與支持。

還有,是每一個創業者夫人都具備的特性:禁折騰。

李彥宏&馬東敏

11李彥宏

接下來我們來看段精英範兒的愛情八卦。

李彥宏大家都認識了。身為李彥宏夫人,百度公司聯合創始人、生物學博士馬東敏卻很多人還不認識。馬東敏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9歲畢業後就出國,當時被譽為紐約留學生圈里的“公主”。

1995年,李彥宏在紐約的一次中國留學生聚會上見到了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馬東敏。李彥宏看到馬東敏的第一眼,他想到了“一見鐘情”這個詞。借書,看電影,組織聚會,參加相同的社群活動……李彥宏不會死纏爛打,但發動群眾為其造勢的事兒可沒少幹過。最終,僅僅用了半年,李彥宏如願的讓馬東敏成了自己的新娘。

說到兩人的互相幫助,李彥宏的總結是:“她是個急性子,做出決定馬上會行動,而我屬於慢性子,考慮周到了才去做。我們的性格是互補的。為了我的事業,她毅然選擇回國支持我,這是很不容易的。”

2001年,中國互聯網經歷泡沫崩潰期,百度遇到創辦以來的第一個冬天。這使得李彥宏壓力倍增,甚至去試探妻子的承受底限,問她“如果過沒房沒車子的日子怎麽辦”,結果是……電話被掛斷了。但李彥宏並不知道,此時他的妻子已經買好了回北京的機票。在機場里,李彥宏被馬東敏劈頭教育了一頓,告訴他“Google那兩個小家夥現在每個人都已經擁有30億美元的身價了!”所以,後來李彥宏說,馬東敏就是他“勇氣的來源”。

2014胡潤女富豪榜中,馬東敏以225億財富值排名第五,成為榜單“黑馬”。

講到創業,總也脫離不了夫妻的話題,是因為,在白手起家時,創業者最需要家庭的支持,而妻子,是最好的合作夥伴。萬一失敗,也是夫妻,能做到不離不棄。但兩個人在一起創業,將家庭和事業混合在一起,感情好時無所謂,一旦感情生變,也會容易帶來負面的效應。創業者夫妻們不易,也體現在,不但要處理好公司的事務,同樣,也要理順家庭的關系。而對愛情,如果處理不好,也會影響到一個公司和創業者的前途。

情人劫之:土豆網王微

12土豆

前土豆網CEO王微,在公司上市前夕曾經度過一段不好過的日子。盡管與前妻之前已經離婚,王微向前妻支付了10萬元,但在婚姻存續期間,土豆成立了上海全土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用於獲取運營視頻業務的牌照,王微在該公司中占的95%股份中,有76%涉及到夫妻共有財產問題。

在土豆上市前,王微被前妻起訴,對這部分股份的一半予以權利主張。於是,這38%的股份被法庭凍結進行保全。

後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起案子不僅影響了公司的上市,最終王微還為此付出了700萬美元的現金補償。土豆的上市進程為此擱置了半年有余,錯過了最好時機。後來,土豆被優酷收購。

情人劫之:投資人王功權

13王功權

總是春心對風語,最恨人間累功名。誰見金銀成山傳萬代?千古只貴一片情!朗月清空,星光伴我,往事如煙揮手行。癡情傲金,榮華若土,笑揖紅塵舞長空。

這段歌詞是知名投資人王功權於2011年5月16日發布在微博上的,名為《私奔之歌》,他宣布放棄一切私奔。隨後他宣稱“各位親友,各位同事,我放棄一切,和王琴私奔了,感謝大家多年的關懷和幫助,祝大家幸福!”。王功權此舉引發數十萬粉絲圍觀,毀譽參半,“私奔”一詞則成為2011年網絡熱語。

知名投資人王功權,在創投界也算是頗有名氣,但是在2011年5月,在眾目所睹下,發了一條後來引發網絡熱詞“私奔體”的私奔微博,宣布和江蘇中孚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王琴私奔。一眾網友被驚呆的同時,一時反應不過來,雖然批評聲有之,但在這種“真性情”熏陶下,也忍不住紛紛表示,這也是別開生面的“離婚”宣言和追隨新歡的浪漫情話。

但是,不久之後,2011年6月26日,新浪微博一網友爆料稱王功權已於近日回京,“鶯已飛,鴉歸巢”。6月28日淩晨3點,王功權發表私奔宣言的42天後,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證實了此事:“再尷尬的事情也要面對。王琴建議並送我回到北京處理家里事情。目前我在家。我有錯,請大家理解我們的壓力,給我們一點安寧。”

在桂林陽朔,陪伴妻子旅行的王功權與媒體坦率對話,還原私奔事件真相。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談話中,王功權談起他的愛情,他的選擇,他的痛悔,數度流下眼淚。至此,一出先寫私奔歌,再發微博告知網友的富豪高調私奔演出,在持續月余後終收場,真是驗證了那句話“愛美人更愛江山”。

很多人都說,成功的男人身後一定有個成功的女人。所以,創業者們,要好好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妻子,好好地,去愛。

“跟老婆比,錘子算個P。”——By:羅永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03

張雨綺:女人有沒有男人,和有沒有愛情是兩回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496

肢體表演中比較重要的戲,周星馳有時候會親自示範。 (劇組供圖/圖)

張雨綺覺得田小娥也是一只美人魚。這個在《白鹿原》里奔放而悲劇的角色,被張雨綺比作“擱淺在岸上的美人魚”。

“她是童話世界里的女孩子,可能長得極美無比,但是來到了現實世界里,這里的人和她是不搭的。她也想要一個童話里的男人,要一個家,要一個日子,但是命運沒有給她。”2016年2月21日,張雨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

此前一天,《美人魚》超越《捉妖記》,登鼎國內票房榜首。張雨綺在片中飾演頭號反派若蘭:一個有胸有錢,卻在感情上鬥不過一只魚的霸道女總裁。

2015年,張雨綺結束了一段充滿遺憾的婚姻,學會了拳擊、潛水,還拿到了一張飛機駕駛執照。和南方周末記者討論女性獨立,她第一時間給出的例子是競爭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名希拉里:“女性精神獨立,並不代表著她的私人生活一定要孤老。就算是很可能成為美國總統的希拉里,她也有老公有孩子有家庭,即便她經歷過一段傷心的歷史,這也沒有關系。女性精神獨立,就是一定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接下這個反派角色時,張雨綺身在美國。恰逢車子拋錨,她困在半山腰,突然周星馳來電:“這次找你演一個反派,你害不害怕?真的是很壞很壞哦。”後來開拍前,周星馳還始終不好意思告訴她,這人到底壞到什麽程度。張雨綺問他:“她最後會回頭嗎?”周星馳答:“不會。”張雨綺頓時放心了——像所有稍有追求的演員一樣,張雨綺也期待一個“壞角色”。

與星輝公司解約五年後,張雨綺再度出演周星馳的電影,她覺得周星馳普通話有了許多進步,講戲也比以前更容易理解。

“周星馳不是煩人的班主任,他是好老師”

南方周末:你說周星馳給你打電話的時候,你感覺就像老師點名讓你起立回答問題一樣,這句話該怎麽理解?

張雨綺:他一直都是老師,是恩師。而且我也跟周先生說,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我一定會回來幫忙的,就是這樣。他需要了,就打了一個電話,我一定就是收拾行李趕過去。

南方周末:他是一個好老師嗎,還是像很煩人的班主任?

張雨綺:他肯定是個好老師。他有那麽多成功的喜劇電影,隨便給你教一點,學生就會嗨的。

他對我們主要是語言指導。比如打劉軒那場戲,若蘭要生氣,我說是怎樣的生氣,他說是“爆炸了”。他的語言表達,我大概知道在一個什麽程度上。

南方周末:你說周星馳有種冷冷的幽默感,對人不熱情,但默默關心。

張雨綺:星爺是個比較不太愛表達的人。他比別人不愛表達,但他願意解釋、需要解釋的時候,就會很清楚地解釋。

南方周末:你最喜歡周星馳的哪部電影?

張雨綺:《大話西遊》和《功夫》。《功夫》是他自導自演的,《大話西遊》時他還只是演員,但已經開始和劉鎮偉導演一起,進行指導。這兩部電影,一個是他導演的開始,一個是他導演和演員雙重身份達到巔峰的作品。

南方周末:林允是又一個星女郎,演對手戲時,你會給她一些建議嗎?

張雨綺:林允很不容易。《長江七號》的時候,戲並沒有那麽多,所以我比較輕松。而林允戲量很大、很辛苦,一直在水里待著。我們在現場會給她最多的鼓勵,讓她放松。因為我們演戲時沒有劇本,很多概念都很模糊,所以放松很重要。

南方周末:《美人魚》上映以後,有觀眾對你的聲線和臺詞有所批評,你註意到了嗎?

張雨綺:這個聲線,從頭到尾是導演要求的,包括最後我們的配音,他可能覺得這個人物應該是這樣的說話方式。

“我當然向往童話里的愛情”

南方周末:你覺得若蘭這個角色,是一個純粹的壞蛋嗎?

張雨綺:電影最終的呈現,給大家帶來了怎樣的感受,應該由觀眾評價。創作時,我們並沒有想給她一個能讓人理解的動機:她為什麽會變壞?出於什麽樣的原因?我們就是想塑造一個不回頭的反派。

我覺得若蘭也是一個很單純的女孩兒,其實她內心沒有仇恨,她從小的出身,她的家境,讓她有點兒霸道,她想要的東西就得得到。但她的修養、學識各方面都是很好的。當她看到劉軒和美人魚在一起的時候,她也沒有爆發,只是到最後,才到了那個臨界點。

像珊珊這種角色,也是雙面性的,大家可能覺得美人魚是天使,但是她在電影里出現,背負的是一個複仇任務。我覺得電影好看,往往就在於相反的東西,在於打破常規角色設定的東西。

南方周末:若蘭愛劉軒嗎?這種愛,是出於愛情、金錢還是所謂的嫉妒?劉軒對若蘭呢?

張雨綺:我覺得金錢對若蘭來說應該不是什麽問題了,像她這樣一個人,應該也沒什麽可以讓她嫉妒的。我覺得最終還是因為愛情。

他們肯定是互相吸引的,但是若蘭再一再二再三地去調戲、勾引劉軒,劉軒只是沒有選擇,他肯定是不愛她的。如果劉軒對若蘭也有愛情的話,就不會是這個結尾了吧。

南方周末:若蘭對劉軒的感情和美人魚對劉軒的感情,哪個更現實?

張雨綺:我不知道什麽樣的愛情是現實的,我也不懂什麽東西是不現實的。我覺得愛情應該就是,他想和誰在一起就和誰在一起,他喜歡若蘭就應該和若蘭在一起,他喜歡美人魚就應該和美人魚在一起。它和別的東西有關系嗎?

劉軒和美人魚在一起,這也是一個童話的結尾。孩子們都喜歡王子和公主在一起,按照大眾實際的想法來結尾,不就是最現實的嗎?

南方周末:現實中往往講究門當戶對。就好比春節期間,上海女孩從江西農村逃跑的那則傳聞。

張雨綺:春節我一直在國外,沒有看到這則新聞。什麽是門當戶對,在我這個年代,我覺得根本就沒有這個詞。我是1987年生的,在我的世界里,我沒有聽過這個東西。

南方周末:所以你還是向往電影里像童話一樣的愛情?

張雨綺:當然向往。

南方周末:在好萊塢,男女平等或女性獨立一直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女人一定要有男人嗎?

張雨綺:女人有沒有男人和女人有沒有愛情是兩回事。如果這個男人是愛情的話,那就是對的,如果這個男人不是愛情的話,那可能就有問題了,男女都一樣。

南方周末:你能形容一下你認為的女性獨立嗎?

張雨綺:精神獨立很簡單,就是一定要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喜歡畫畫,你就去畫;喜歡音樂,你就去聽;喜歡運動,你就去跑。一定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極致化,而不要為了別的事情——因為結婚生子我不能跑了不能畫了,這都不是借口,一天24小時,完全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女人千變萬化,哪是一部電影能說清的”

南方周末:《白鹿原》基本上重寫了田小娥,你覺得田小娥這個角色該怎麽定義,是所謂世俗的紅顏禍水,還是一個在男權世界里茍延殘喘的女性?

張雨綺:我覺得你可以把田小娥放在《美人魚》里說,她就是美人魚擱淺到岸上的感覺。她是童話世界的一個女孩子,長得可能極美無比,但是來到了現實世界里面,和周圍的人都不太搭。她一直想要一個童話故事,要一個男人,要一個家,要一個日子,但是就沒有。命運沒有給她。

南方周末:你在《錢學森》里演過錢夫人蔣英,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塑造蔣英,對你算是一個比較不同的嘗試嗎?

張雨綺:錢老家人一致認為我跟他媽媽的感覺比較像。演蔣英老師的時候,我看了許多歌劇的東西,聽了她以前的一些表演。蔣英老師那時身體不太好,我也不太方便打擾。只能從資料和照片里找感覺。

 

南方周末:演過這麽多女性角色,哪個算是你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張雨綺:沒有什麽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我覺得女人千變萬化多姿多彩,哪是幾部電影能夠詮釋清楚的?

南方周末:從《長江七號》到《女人不壞》,到《白鹿原》,這些電影演下來,到什麽時候,你感覺自己進步了?

張雨綺:演技對我來說,還只是剛剛開始。我是一個比較慢熱的人,是一個不太急著去做很多事的狀態。因為我很了解自己想去嘗試的角色。

比如說若蘭,是我很想演的角色。在商業電影層面,我很樂意去表達這樣的角色,並且演得很過癮。但我內心還是喜歡藝術片的,我最終可能還是會做一些和藝術相關的電影,哪怕可能是你們根本不會看而我會很喜歡的。這兩年,商業電影熱鬧,我偏離了些藝術片的東西,有些缺少養分。對演員來說,缺少養分,是得不到快速增長的。

《白鹿原》應該算一個大的文藝片,《親愛的》應該算一個偏文藝的電影。所以我去參演了這些電影。

南方周末:你很喜歡萊昂納多的新片《荒野獵人》?為什麽?

張雨綺:我在美國電影院就看了好幾遍,買碟片回來又看了好幾遍。這個角色就是我夢寐以求的角色。很多人說他想靠這部戲證明演技,我不覺得。他是喜歡演戲,所以要把這個角色做到極致。

電影拍得也很好,整個布景,都在一個真實的環境里,這太難能可貴了。我們現在拍電影,大部分景都是塑造、安置出來的,或者是綠屏特技,如果回歸到原始社會,那真是一次太好的表演經歷了。

當面對這樣的一個環境時,人身上很多東西都卸掉、返璞歸真了。萊昂納多這次的表演毫不華麗,但非常有力量。他卸掉了明星光環,真正成了一個很牛的演員。

我前兩天發朋友圈,說如果他不拿獎,我就去跟他們評委吵架。我也有幾個朋友是那邊的制片人,他們是可以投票的,他們投了萊昂納多,我說幸好你們都投了,如果你要不投,我就找你們吵架。

南方周末:春節檔你另外一部影片《蒸發太平洋》也在上映,片中你和布蘭登·羅斯合作,有什麽特別的體驗?

張雨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試探,因為西方演員的表演方式,和中國演員的表演方式迥然不同。

臺詞來講,他們的語速都會比較快,我是說基本的商業片,不是文藝片。大部分中國電影的臺詞,語速是中速甚至偏慢的。就是因為我們是受了一部分學院派的訓練,所以表演節奏是比較抻的。

另外我們的表演是比較收的,情緒在內里湧動。他們是外化的,性格張揚、極致的表現,是外化的。他們講英文的時候,表情會很誇張,如果中國人也用這種大表情、大動作,那是不對的。你在這之間,要怎麽去做,在對抗的時候,能否保持相平衡,這都是很重要的。這個需要經驗,還需要時間去揣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18

如果說產品忠誠是一紙婚約,那麽品牌忠誠就是矢誌不渝的愛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04/155557.shtml

如果說產品忠誠是一紙婚約,那麽品牌忠誠就是矢誌不渝的愛情
李靖 李靖

如果說產品忠誠是一紙婚約,那麽品牌忠誠就是矢誌不渝的愛情

如果你想讓用戶不再單純拿你的產品當工具,那麽就讓你的品牌和產品一樣,能夠給用戶提供某種額外價值。

文|李靖

黑馬說:

如果忠誠用戶有一天有了更多選擇和彈性需求,怎樣才能吸引他們持續關註企業的產品?品牌忠誠與產品忠誠存在什麽樣的本質區別?品牌能否像產品一樣也能為企業提供持久的價值?

李叫獸說,如果說單純產品忠誠像是通過“婚姻協議”來維持婚姻,那麽“品牌忠誠”則像是通過“感情”來維持婚姻。下面聽聽他是如何解讀的,希望幫助創業者打造有價值的專屬品牌。

下面這些問題,我想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

用戶每天都在使用我的產品,粘性也很高,但似乎對我毫不關心。

幾億人每天都在用中國移動的產品,但好像不論中國移動怎麽包裝,大家都不關心它;

月流水幾千萬的一家淘寶店,它的大部分用戶也從來不關心店主是男是女,甚至都不記得這家店的名字;

絕大部分人每天都在用百度等搜索引擎,但好像也僅僅是“使用”而已,對它並沒有什麽“感覺”。

這是因為在這些用戶的眼里,你的產品僅僅是一個工具——就像水、電和煤氣一樣,大家都在用,也確實離不開,但就是絲毫不關心。

這個時候,我們會說:這個產品,僅僅有“產品忠誠”,而沒有“品牌忠誠”。

用戶的持續使用,僅僅是因為切換產品不習慣或替代選擇少,而不是因為對你品牌的認同。

然而,有的品牌卻不是這樣。比如即使從來不用蘋果產品的一些人,也會經常關註蘋果的新聞、發布會甚至它的廣告。

01 

那麽怎麽解決呢?如何讓你的產品在用戶眼中不僅僅是個工具,而是拉近品牌心理距離,進而獲得品牌忠誠?

這方面眾說紛紜,每個專家都有一套理論,但所有的理論都要回歸一個基本的“做事”原則:如果你想讓別人做某件事,就必須先給他們提供價值。

比如公眾號作者想要用戶轉發自己的內容,首先就要提供有趣的文章作為價值。

同樣的道理放在品牌建設方面,也是一樣。

如果把產品和品牌分開,那麽:用戶持續使用你的產品本身,是因為你的產品本身為他提供了價值(比如百度提供了便利搜索的價值,所以即使品牌有問題,大家還是繼續用)。

用戶沒有關心你的品牌,是因為你的品牌並沒有給他們提供價值。

對於我這樣一個中國移動的普通用戶來說,它的產品本身的確給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價值(比如讓我隨時隨地可以上網),但是其品牌卻沒有給我提供價值(比如我並沒有在看到中國移動幾個字的時候產生自信的感覺)。也就是說,中國移動給我提供的,僅僅是產品的有形價值,而不是品牌帶來的無形價值。

2

而如果沒有提供更多的“無形價值”,打再多的廣告、請再多的代言人,也往往無濟於事。

所以,讓用戶不再單純拿你的產品當工具,拉近品牌心理距離,做法非常簡單:讓你的品牌本身和產品一樣,能夠給用戶提供某種額外價值。

那麽“額外價值”有哪些呢?品牌可以通過幫消費者哪些忙,而讓消費者關心品牌?

提供購買動機

幫用戶簡化決策

幫用戶塑造社會形象

幫用戶強化自我認知

幫用戶增加正面情感

幫用戶減少負面情感

1、提供購買動機

「 你的品牌是否為用戶提供了合適的購買動機?

3

實際上,在戴比爾斯告訴我們“A diamond is forever”之前,沒人會想到“結婚時需要一個信物”的需求,被一枚鉆石來滿足會合適。

4

所以,“提供購買動機”是品牌為用戶提供的重要價值之一。

而當品牌沒有提供購買動機,或者提供的購買動機和用戶使用產品的真實動機不一致的時候,用戶就不再關心該品牌。

比如,我使用“360手機助手”,是因為它可以很方便地幫我下載應用、管理手機,從而節約我的時間。而360品牌宣傳的是“安全第一”,意味著用360手機助手是因為它能保護安全——這跟我實際使用產品的動機根本不一致,就會導致我逐漸疏遠這個品牌,逐漸不再關心這個品牌,即使我仍然在持續使用這個產品。 

5

所以,如果要拉近品牌與用戶的距離,非常關鍵的一個做法就是:讓品牌為用戶提供合適的購買動機。

實際上,很多品牌隨著時代的發展面臨嚴重的品牌老化問題,並不是因為產品過時(可口可樂賣了100年都不過時),往往是因為品牌提供了過時的購買動機。

比如十幾年前一些國產家電品牌主打“民族的驕傲”,提供的購買動機是“愛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電產品已經不再是民眾表達愛國心的重要方式,整個中國的民族主義思想也不再火熱,這就導致整個購買動機已經過時,從而讓整個品牌在用戶面前顯得非常疏遠。

而優秀的品牌往往能夠精準匹配用戶的購買動機,幫助用戶想起“我為什麽要買這個產品”,從而拉近用戶與品牌的心理距離。

比如香飄飄奶茶以前暗含的動機是“冬季暖飲”,後來暖冬越來越多,冬天保暖也越來越好,這個購買動機有所下降。然後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變忙,出現了另一個動機——“輕度勞累解乏”。

所以後來香飄飄主打“小困小餓,喝點香飄飄”,成功激活市場。

6

再比如美術刀本來是一個嚴重同質化的產品,也幾乎難以引起消費者的關註,但是重新定位成“拆快遞神器”(隨著電商發展而出現的新動機),重新激活市場,獲得“第二春”。

2、幫助用戶簡化決策

「 你的品牌如何幫助用戶簡化決策?

前段時間,李叫獸遇到一個遊戲制作公司,之前的做法是一直單獨策劃各種火爆的遊戲,但後來越來越認識到應該打出自己公司的品牌,獲得用戶的認可,所以打算請代言人、增加品牌露出、規劃視覺體系等。

然而單純這樣做幾乎沒什麽效果,因為“增加露出”等實際上並沒有增加一個品牌對用戶的價值,所以我問:

“這個品牌的建立對用戶的價值是什麽?是不是幫助他們簡化了選擇遊戲的決策?

比如我個人喜歡精細制作並且等級體系好的遊戲,以往我需要下載下來慢慢判斷一個遊戲是否具有這個特點,但是現在我只要看這個遊戲是EA制作的,就行了。這相當於簡化了我選擇遊戲的決策。那我們的品牌代表了遊戲有什麽特性呢?如何幫用戶簡化決策?”

而這就是品牌的另一個價值——幫助用戶簡化決策。買電子產品,只要看到小米的品牌,就意味著一定是高性價比,就不用再仔細思考它到底是不是暴利商品了。

7

如果品牌具備了幫助用戶簡化決策的作用,就相當於提供了“產品使用”以外的價值,用戶就會在購買、使用產品以外,開始關心這個品牌。

再比如李叫獸的文章,每篇文章都用類似的風格提供營銷方法,並且形成相對穩定的質量,這樣粉絲一看到“李叫獸”,即使還沒有看文章,腦中就已經有了對文章風格和質量的大體判斷。這個時候,“李叫獸”就幫助讀者簡化了決策。

所以,如果想要讓品牌提供產品以外的價值,從而引起用戶對品牌本身的關註,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讓品牌可以幫助用戶簡化決策。

所以,你需要不斷問自己:

在用戶的眼里,同樣是做一款商品(比如設計手機),我的品牌代表著什麽(比如XX手機代表拍照好)?

我的品牌旗下所有的產品,是否都代表著這個特點,能夠幫助用戶簡化決策?

3、幫助用戶塑造社會形象

 「 我的品牌,如何幫助用戶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身份?

產品品牌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無聲的自我介紹”,幫助他們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是誰。

有國外的一個消費者研究發現,當讓男性用戶觀看“成功人士”相關的視頻後,他們更加傾向於購買奔馳環保電動車,因為突然產生了“向周圍人證明自己是一個註重環保的成功人士”的需求。

而讓男性用戶觀看性感的美女視頻後,他們則更加傾向於購買保時捷跑車,因為他們突然產生了“向異性證明我有吸引異性的資產並且喜歡花費”的需求。

8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維持的社會形象,如果你的品牌能夠幫助用戶完成這個任務,就相當於提供了產品使用以外的“品牌價值”,就會拉近品牌與用戶的距離。

一般來說,幫用戶塑造社會形象有兩種手段:“幫他們表達自我”和“幫他們隱藏自我”。

(1)幫他們表達自我

用戶想向社會和他人證明真實的自我,你的品牌要幫助他們表達這一點。

比如我送孩子去本地最貴的幼兒園,證明我是一個愛孩子的媽媽。

(2)幫助用戶隱藏自我

品牌有時候可以幫助用戶隱藏真實的自我,從而提高他們的形象。

比如電飯煲剛進入日本的時候,主打便利,推廣效果很不好。原來是家庭主婦認為,為了便利性而選擇電飯煲,這是偷懶的表現,自己形象不好。

後來電飯煲改變了說服方向,主打“烹飪最好的米飯”,幫助用戶隱藏了這個動機,結果大獲成功(即使她們真實的動機是便利性)。

9

再比如奔馳寶馬等高級轎車,經常主打性能(即使同等價位下的性能肯定低於豐田等),也是幫用戶隱藏自我——即使人們為了彰顯地位而購買BMW,但是也不想表現出這一點,他們更喜歡說“我買BMW不是為了彰顯地位,而是因為它的最新自動駕駛技術很牛逼。”

總之,如果你的品牌能夠幫助用戶表達自我或者隱藏自我,就相當於提供了產品使用價值以外的價值,就會拉近用戶與品牌的心理距離。

所以,你需要不斷地問自己:

用戶在使用我的產品的時候,一般會想要塑造什麽形象?

我的品牌如何幫助他們這一點?

4、幫助用戶強化自我認知

「 我的品牌,如何幫助用戶在內心認識自己是誰?

用戶不僅僅是想向周圍人證明自己是誰,同時也想向自己證明自己是誰。

記得本科時候,有的同學明明一整天都在玩手機,卻還要背著書包去圖書館。因為單純的“去圖書館”這個行為,幫助他們安慰了自己內心——“這證明我今天是想學習的,而不是在寢室頹廢。”

之所以需要這樣,是因為就像一個人無法直接知道別人的性格一樣,我們同樣無法直接知道自己的性格。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行為來判斷別人的性格(比如看到某人去圖書館,我們會覺得他是用功的人),同樣,我們也需要通過行為來判斷自己的性格(比如看到我自己去圖書館,自己的潛意識也會覺得我原來是一個用功的人)。

10

而如果品牌能夠幫助用戶“認識到自己是誰”,就會拉近用戶和品牌的心理距離,而不僅僅是把產品當工具。

比如李叫獸最近一直懶得去健身,但我的手機上一直裝著一個叫做KEEP的健身APP,因為單純裝這個APP的行為,向我自己暗示“我是一個經常健身”的人。

而如果我直接卸載了這個APP,無疑是向自己宣告:我已經放棄健身了。

當然,我不會這麽做。所以我一直保留著這個啟動率幾乎為0的APP。

總之,人需要不斷向自己確認自己到底是誰,而你的品牌恰好可以幫助這一點。

所以,你需要不斷問自己:

用戶在使用我的產品的時候,想象中的理想自我是什麽?

通過使用我的產品,用戶如何向自己證明自己就是那個“理想自我”的形象?

5、幫助用戶增加正面情感

「 我的品牌,如何幫助用戶增加正面的情感?

之前遇到一個品牌,希望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而不僅僅是被用戶當做工具,所以想主打“為愛而生”或者“溫馨伴你同行”。

但是當我問:你的新情感戰術,如何增加用戶的正面情感?

接著就發現答不上來了——大部分人所謂的“提高品牌情感”,只不過是在增加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幫助用戶增加情感。

而成功的“品牌情感塑造”,應該是幫助用戶增加情感。

比如我記得高中的時候,一度面臨各種艱難的挑戰,當時Adidas不斷宣稱的“沒有不可能”,曾經給我一些內心的力量,增加了正面情感。

11

也就是說:即使我沒有消費這個品牌的產品,但是我通過觀看它的廣告,也相當於在消費這個品牌,獲得了它帶給我的價值(自我效能感),即使這是免費的。

所以,品牌拉近與用戶心理距離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在提供使用價值以外,為用戶增加正面情感。

常見的正面情感有:自我效能感(自信)、快樂感、崇拜感、控制感、懷舊感、共鳴感等。(以後李叫獸會針對每種具體情感,專門寫文章說明刺激方法,這里僅進行簡單舉例)

首先要提的一個正面情感是“自我效能感”(self-efficiency,類似於通俗講的自信),“自我效能”指的是:我在多大程度上,感覺到我能成功做到我想做的事。

大量的研究發發現,如果用戶在看到或聽到品牌信息時提高了自我效能感,用戶就會顯著拉近與品牌的心理距離,而不僅僅是把產品當工具。

比如護舒寶衛生巾做的知名營銷活動,讓更多女性拒絕對自己的低估,相信自己的力量,相當於提高了這群人的“自我效能”。

比如NIKE做的“發現你的偉大”,講了普通人也是一個偉大的運動員,提高了運動者繼續堅持下去的自我效能。

12

甚至很多人之所以能夠獲得民眾支持,也是因為他給民眾提供了“自我效能感”。

比如前段時間的民科事件中,因為引力波而被熱炒的民科郭英森,雖然很多人都分析證明,他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所有的發現也基本沒有價值,而且對科學缺乏敬畏,但是他仍然得到了大量人的支持。

這是因為他為缺乏高等教育的普通大眾提供了“自我效能感”這種正面的情感價值,成為了很多人的心理寄托——“一個沒有學歷的人也可以研究科學”,從而忽略了他其他方面的不足之處,對他產生了支持感。

13

對於這些品牌來說,除了基本的使用價值,給用戶提供的“自我效能感”也是一個重要價值,而這個價值拉近了與用戶的心理距離。

除此之外,眾多品牌還提供了共鳴感、快樂感、懷舊感等正面情感,都在拉近距離。

所以,你可以不斷問自己:

我的主要用戶缺乏什麽正面情感?(比如如果你專門定位給肥胖女性穿的衣服,她們會缺乏自我效能感,對身材不自信。)

我如何提高他們的這種情感?(比如像這群用戶證明,胖人也有美好人生,提高自信。)

6、幫助用戶減少負面情感

「 我的品牌,如何減少用戶的負面情感?

既然品牌可以幫助用戶提高正面情感,自然也可以幫助他們減少負面情感。

常見的負面情感有:恐懼、憤怒、厭惡、悲傷、失控、尷尬等。

比如咪蒙寫過一個文章《我借錢給你,我特麽有錯嗎?》,狠狠罵了那些借別人錢還矯情的人,實際上幫助用戶減少、化解了一些憤怒、厭惡的情感。

你被借錢的朋友坑了很不爽,但迫於人際壓力不能直說,而咪蒙幫你把內心的話都說出來,狠狠罵了他一頓,實際的體驗和你親自罵他一頓是差不多的。

因為大量的研究證明:我們的大腦基本上無法區分是幻想而產生的愉悅感,還是實際的愉悅感(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人自慰)。

也就是說,你把自己假想成咪蒙然後看這篇文章,和你實際罵了朋友一頓,真實的宣泄感實際上差不多,還省去了得罪人的麻煩。

所以,你可以尋找用戶在使用你產品時的負面情感,然後想想你的品牌如何幫用戶消除這種負面情感。

比如“學鋼琴的孩子不會太壞”,幫助很多父母減少了對孩子將來變壞的潛在恐懼感(雖然理智一想就知道,學鋼琴對這個幫助可能並不大),從而拉近用戶與品牌的心理距離——如果說他們的產品提供了“學鋼琴”服務,那麽他們的品牌實際上就提供了“減少對孩子變壞的恐懼感”服務。

14

所以,你需要不斷問自己:

我的用戶可能會面臨什麽負面情感?

我如何幫助他們消除、減少這種負面情感?

(如果無助,我就支持;如果恐懼,我就保證;如果憤怒,我就幫助發泄;如果悲傷,我就安慰……)

結 語 

“產品忠誠”和“品牌忠誠”是兩回事,僅僅通過“重複購買率”,並不能測量品牌忠誠。

產品忠誠,是指用戶純粹因為被動原因而持續使用你的產品(替代品太少、遷移成本太高、使用新品牌風險太大等原因),比如因為我的整個賬號體系都在這個公司里,所以它的下一款產品我不得不買。

而品牌忠誠則,是指用戶因為主動的心理原因而不斷使用你的產品,比如我認可、相信這個品牌,它的下一款產品我一定優先購買。

如果說單純產品忠誠像是通過“婚姻協議”來維持婚姻,那麽“品牌忠誠”則像是通過“感情”來維持婚姻。

而如果你想讓產品不被用戶當做持續使用的工具,並進一步拉近跟用戶的心理距離,就必須要有“品牌忠誠”,而它的關鍵就是:讓品牌本身也能像產品一樣,給用戶提供價值。

15

品牌忠誠 價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