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馬遜CEO貝索斯:互聯網下一任幫主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05/226620.html

「實用主義」與「夢想家」氣質並重。貝索斯開會時常留出一把空椅子,提示未在場的消費者才是最重要的人

上市15年,亞馬遜(Amazon)收穫頗豐。2011財年營收480億美元,淨利潤6.3億美元,市值接近千億美元,給投資者的回報超過百倍。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Bezos)也坐擁19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互聯網界新的精神領袖。

KindleFire平板電腦的成功,既贏得了市場,亦得到了美國著名雜誌《連線》的肯定。甚至有觀察家認為,KindleFire展示了貝索斯的遠見卓識;在引領高科技多年之後,貝索斯有望成為美國科技界的頭號人物。此前,這個角色一直被蓋茨和喬布斯佔據。

創業時間點來看,蓋茨和喬布斯創業時均還沒有互聯網,而真正的互聯網領軍人物應該就是貝索斯。

實際上,亞馬遜的貝索斯可能被低估。借助KindleFire,亞馬遜打通了從「作者」到「讀者」的整條產業鏈,幫助用戶在60秒內找到自己想讀的書。從圖書入手,亞馬遜的產品已經包羅萬象,已經建立了覆蓋全球的網絡服務、物流服務體系。

由於貝索斯的傑出成就,2011年,《福布斯》雜誌將貝索斯評價為科技界最具有夢想家和哲學家氣質的CEO。美國專業財經雜誌《巴倫週刊》發佈2011年度全球30位最佳CEO榜單,貝索斯名列榜首。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內心的嚮往。」用這句話來形容貝索斯初入電子商務時的態度是再適宜不過的。

在參加母校普林斯頓大學2010年學士畢業典禮上,貝索斯說,1994年,萌生創辦亞馬遜的想法緣於互聯網的強大增長力。當時,互聯網使用量每年以2300%的速度增長。創建涵蓋幾百萬種書籍的網上書店的想法讓其興奮異常,因為這樣的規模在物理世界里根本無法存在。

彼時,貝索斯剛滿30虛歲,正在一家金融公司擔任副總裁,事業蒸蒸日上。當貝索斯把網上賣書的創業打算向那些非常聰明的同事描述時,他們都善意規勸:聽起來是個很好的主意,但這對於那些沒有謀到一份好工作的人來說,主意或許更好。

經過48小時的內心掙扎後,貝索斯感到自己不會為嘗試過後的失敗而遺憾,而會為有所決定卻不付諸行動而煎熬。

貝索斯曾說:「當我80歲的時候,我不會因為今天離開華爾街而後悔;但我一定會因為沒有抓住互聯網這個大好機遇而後悔。」於是,貝索斯毅然決定追隨自己的內心。事到如今,他仍「為那個決定而驕傲萬分」。

實際上,電子商務並不是貝索斯熟悉的領域,他此前對電商知之甚少。在亞馬遜之前,貝索斯的人生一直與金融圈掛鉤。

1965年,貝索斯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出生。1986年,21歲的貝索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雙學士學位。畢業之後,貝索斯進入華爾街,並在當時最火熱的行業——對沖基金做得風生水起。此後的數份工作都是金融行業。

貝索斯辭職創業的想法得到了父母與妻子的支持。父母把自己30萬美元的養老金交給他作為公司啟動資金。妻子也給貝索斯打氣說,即便事情會失敗,也要放手一博。

選擇堅持自己的內心,就是選擇一段少有人走的路。1994年7月5日,貝索斯創建了亞馬遜,從此就開始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馬拉松長跑。

公司的名字也暗含貝索斯的夢想。他解釋稱,亞馬遜是世界最大的河流,預示自己的公司前程無量。並且,Amazon以字母A開頭,在搜索引擎中將會始終名列前茅。

亞馬遜在剛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主營業務都是圖書。至於緣何最先選擇賣書,理性的分析者曾認為「圖書是最好的標準化產品,用戶體驗容易達到一 致。」而在貝索斯那裡,更感性的原因是他喜歡讀書,為的是讓喜愛讀書的人們在網絡上能夠買到所有的圖書,而不必去書店搜尋,「由於線下書店無法做到將幾百 萬、上千萬規模的圖書彙集在一起,這是一件很酷的事」。

實際上,自亞馬遜誕生,書店的噩夢逐漸到來。1995年-1999年,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Borders每年仍有超過15%的增長,2000 年,Borders業績直線下滑,大勢已去。2002年之後,亞馬遜的銷售額已經超過這家30年的老字號。2011年,Borders無力回天,申請破產 清算。

篤定長期戰略

在創業開始的前三年,借助互聯網熱潮,亞馬遜成為一隻IPO的香餑餑。

1997年5月16日,成立三年多的亞馬遜順利在納斯達克IPO,當時融資5400萬美元,市值4.3億美元。

但是後來,亞馬遜普遍不被投資界看好。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掌門人貝索斯的經營哲學。在1997年,貝索斯致股東信強調公司注重長遠價值,這與那時很多公司痴迷於滿足股東的短期利益相悖。

貝索斯1997年寫給股東的那封信裡,透露了亞馬遜18年來最重要的戰略管理,指導了它多年發展。在這封信裡提到亞馬遜的幾個核心要點:「以創造長 遠價值為核心」、「專注於客戶至上的理念」、「在最優化GAAP報表和最大化未來現金流二者之間,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吸引並保留那些極具創造力的團 隊」、「配合快速增長的流量、銷售、服務水平,努力擴大公司基礎設施」、「領導的市場地位將帶來更高的收入、更多的利潤、更快的資金周轉率、更高的資本回 報率」。

貝索斯一直將這封信附在每年股東信的後面。多年之後,仍可見他的篤定和遠見,以及亞馬遜整個公司多年的堅持與執行力。其後,無論公司市值蒸發80%,還是業績一直平緩,貝索斯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判斷。

「我基本上是一個樂觀的人。」面對挫折,貝索斯總是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公司創立,亞馬遜有8年處於虧損當中。在互聯網泡沫的2000年,亞馬遜虧損達14.1億美元。

當時亞馬遜股票下跌了80%,華爾街對貝索斯的指責一片。在2010年年致股東信中,貝索斯用華爾街金融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名言來鼓勵自己,「短期而言,股市像一個投票機器,長期而言股市則是一個稱重機器……亞馬遜用長遠眼光專注於用戶……」

即便虧損,貝索斯決定著眼長遠,將亞馬遜主要集中在3個領域:傳統網絡零售業務系統支持、流式視頻和其他媒體業務和產品開發,以及最先進的云計算服務技術基礎架構,進行技術投資和業務擴張。

專注於長期利益,必將犧牲短期利益。由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物流、網絡等服務,亞馬遜持續8年虧損,直到2003年,亞馬遜開始扭虧為盈。

其後由於大量補貼KindleFire平板電腦,2011財年,亞馬遜的淨利為6.31億美元,較2010財年下跌了45%。但面對終端的虧損,亞馬遜已經做好了繼續虧損的準備。

在貝索斯的眼中,KindleFire是iPad諸多挑戰者中的終極殺手。貝索斯稱對這個業務需要足夠的耐心。他甚至對外表示,由於對Kindle的大幅投入,亞馬遜將會連續幾個季度虧損,主動嚇退那些膽小的投資者。

曾經早期在貝索斯手下工作的埃裡克·貝斯特(EricBest)表示:「貝索斯表現出了難以置信的眼光。如果他堅信什麼,那麼就會投入巨額的資金和資源。我不懷疑亞馬遜的任何可能性。」

服務提升佈局

在亞馬遜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當有股東問及Amazon.com是否可以被看作一家科技、基礎架構或電子商務公司時,貝索斯堅決回答說,「是的。」他並不是開玩笑。2011年,亞馬遜不斷擴大產品範圍和投資力度,並把目光瞄向了蘋果、谷歌和Netflix。

在目前炙手可熱的云計算領域,誰也不曾想到領頭羊竟是亞馬遜,而Google和微軟這樣的互聯網大鱷也只是追趕者。目前,亞馬遜的戰略業務主要包括,亞馬遜網絡服務(AWS)、亞馬遜物流(FBA)和Kindle出版業務(KDP)。

目前,AWS已經擁有30種不同的服務,數千家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成為AWS的用戶。其中,S3存儲服務擁有9000億個數據載體,每天新增超過10億個。S3每秒鐘可以處理超過50萬次交易,最多的時候每秒鐘要處理近100萬次交易。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方淦告訴本報,亞馬遜有強大的IT系統的支撐,諸如動態倉儲的庫存、千人千面的顧客營銷等每一項運營的背後,有大數據的支撐。這種服務能力讓亞馬遜在電子商務行業遙遙領先。

而FBA服務也為賣家提供了方便。作為自助式服務,賣家可以進行簡單易用的庫存管理控制。在使用FBA服務後,賣家的商品可以享受亞馬遜Prime服務、SuperSaverShipping送貨服務,以及亞馬遜退貨流程和客戶服務。

從亞馬遜的發展歷程來看,除了云計算屬於無心插柳——云計算的雛形是要解決內部業務的存儲問題,沒想到孵化了一項大業——其他的業務都是貝索斯多年的精心佈局,最終才得以謀局成篇。

貝索斯曾對媒體表示,「在一個面臨高增長和開發者團隊較小的環境下,我們需要獲得用戶的信任,這一點很重要。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提高服務。」

一旦認定,貝索斯亦表現了足夠的耐心去追求某一件事。亞馬遜從網絡銷售音樂和音像製品,再到成功轉型為網絡零售商,亞馬遜的物流倉庫堆滿麻布、服飾、網球拍以及其他任何普通人能夠用到的東西,這整整花費了18年的時間。

中國最大網上超市1號店創始人於剛曾在貝索斯身邊工作過,他表示,貝索斯不喜歡時尚,喜歡從事能夠持久的事情。

目前,在亞馬遜整體營收當中,服務業務貢獻的比例是30%,而在純利潤當中,服務業務的貢獻比例達到70%。

轉型成功後,貝索斯頗有感慨地表示,「有意思的里程碑」,也是他對亞馬遜最偉大的貢獻,促使亞馬遜從在線書店向在線零售商轉型,在互聯網世界中淘到真金白銀。

用戶總是對的

一個世紀前,零售業巨頭馬歇爾·菲爾德有句名言——「顧客總是對的」,不斷激勵各代企業家「低」下頭來看顧客。而貝索斯是互聯網時代最認真踐行這一口號的企業家。

在於剛的眼中,貝索斯是一個追求完美的用戶體驗的人。亞馬遜有500多個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運營表現,其中80%以上的指標圍繞客戶需求來制定。

在公司開會時,貝索斯常常刻意留下一把空閒的椅子,告訴與會人員必須考慮正坐在這把椅子上的消費者的感受。「那是現在這個房間最重要的人物。」貝索斯總是這樣對參會人員強調。

「亞馬遜是一家顧客公司。」貝索斯說,「我們給顧客提供最簡捷的方式,讓其得到最好的體驗。」貝索斯認為,為顧客帶去好的用戶體驗,是一家企業能夠永遠堅持下去的事情。具體到產品策劃上,他的思路是,先搞清客戶要什麼,再進行逆向操作。

在2008年的致股東信中就寫道,貝索斯指出,亞馬遜採用從顧客需求出發的「逆向工作法」(Workingbackwards),來瞭解客戶需求, 耐心探索,不斷磨練,直至找到解決方案。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技能導向法」(skillsforward)則主張「我們擅長做什麼」、「通過做什麼,還 能再做什麼?」儘管不少時候,技能導向法是一種有用並且一定程度上奏效的商業模式。但是,如果沉浸於此,就會喪失創新的動力。

亞馬遜採取「逆向工作法」有很多成功範例。這其中最典型的是Kindle。早在2004年,亞馬遜的天才工程師產生了一個想法,在60秒內給顧客提供任何一本曾經出版的書。當時,他們覺得顧客需要Kindle終端設備,以及該設備提供的與服務緊密結合的用戶體驗。

這個產品花費亞馬遜數年時間。硬件並不是亞馬遜擅長的,此前從未設計或生產,並且還牽涉到資金問題。但是,貝索斯並沒有一點動搖。他是那種「一旦有了這個點子,就不會因為技術的侷限性而改變最初設想的人。」

苦熬數年,Kindle推出後,市場一片叫好,這也再次證明了貝索斯的眼光。在上千萬份關於Kindle的反饋郵件當中,26%的人使用了LOVE(熱愛)這個詞。現在,Kindle售價199美元,蘋果的iPad售價499美元。

貝索斯不指望硬件掙錢,甚至每台平板電腦還賠10美元。借助內容、音樂、書籍、新聞、遊戲等類目,Kindle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生態圈,插足影視、音像市場。由此,亞馬遜成為蘋果iTunes生態系統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為了讓整個出版業讀懂Kindle,貝索斯特意寫了一封標題為《發明的力量》(ThePowerofInvention)的信給股東,解釋Kindle出版業務給圖書作者和用戶帶來的好處。

貝索斯指出,「這些創新性的大規模平台不是零和遊戲,它們帶來多贏局面,為開發者、企業、客戶、作者和讀者創造巨大的價值。」在這篇文章中,他亦用數據與遠見再次展現了自己的「實用主義」與「夢想家」的氣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32

幫主劉強東寫的「小說」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27/230337.html

這兩天玩微博,認識了牛人@萬能的大熊 老師,咱們還共同得罪了號稱「電商微博第一」的@mrbrand龔文祥 老師。那是因為看不過龔老師替@劉強東 吹牛京東靠「微博營銷一天賣了10億」,站出來說了句話,才一起慘遭被龔拉黑厄運。

抱著崇敬的心態,學習了大熊老師的文章,很有營養。竟也發現大熊老師是強東的粉絲,他的一篇文章《大師京東》(文章見 http://weibo.com/1095240537/ytPQaC62K)高屋建瓴,直把強哥京東的宏大佈局和傲世理想娓娓道來,一氣呵成,「馬云 看後非常震驚...」,我想,馬云看沒看不知道,強粉看了也是足以非常震驚的。

不過,我是不同意...而且是十分不同意...對京東的評價如此樂觀的。大熊老師這是捧殺,京東雖好,但也不要貪杯哦...灌迷魂湯貪杯忘乎所以, 會忘了自己還在燒錢虧本經營。叫好的不一定叫座,龔老師們幫強東哥叫春,強東哥果然就把西紅柿當偉哥,你這左聲大師,右一聲大師的,強哥會以為他全家都是 大師...大師,大師...這話太傷不起。

我一直以為,中國的電商界,有三個氣場,從北到南,分別是北京--杭州--深圳,而且做法絕不相同,基本上自說自話,各自無擾。

北京--那是帝都,電商都是先談模式,靠資本燒出來的,所以項目都是構想,再找個投資人拿錢來燒,代表就是京東,還有一大批後來者;杭州--只因為有馬云和阿里巴巴,浙江老闆的精明,賺錢賺瘋了,千萬家淘寶開店的大小老闆也實在,跟著老馬走;廣東--那基本是個吹場,沒啥實質和模式的亮點可言,就連騰訊拍拍還有反淘寶聯盟,也相聲捧哏的。

最近派帶在南方開了個大會,一南一北聚首,集體訴苦,做電商苦逼至極,都在悲情的為燒錢跟不上痛哭流涕,感嘆「冬天來了」,南帝北丐開基友大會,中神通不參加,自我排斥在華山論劍之外。外人看熱鬧這是針對馬云的復仇者聯盟,內裡看門道這實在是燒錢界的失敗者聯盟。

這就是京東,風水輪流轉,昨前天還是陳年李彥宏李國慶,今天變幻大王旗,拳打腳踢,幫主選了強東。

幫主強東有幫主的范兒:格局布得最大,融資最豐,人數最多,營銷最狠,殺價最烈,當然,燒錢也最猛。其燒錢的邏輯無非如下:起項目 --融資--燒大規模--再起新項目--再融資--再燒規模。於是平台開始從3c擴展類目:圖書、消費品...自建倉儲到自建快遞...反正不是自己的 錢,越燒規模越大,估值越高,融得越多。這不是資本驅動操盤的最佳典範,而是操盤驅動資本的最佳案例,由此不得不佩服劉強東的強大氣場,人品比不過氣質,氣質比不過氣場。活脫脫整出方鴻漸耍了洋大人,欲罷不能。

很多人看不懂:規模越大,燒錢越多,為何強東還能繼續融到大錢?甚至超過別家上市的估值?好幾年了現在的資本基本不投平台了嗎?我意味,這就是造神機制--資本靠燒錢造神,最後萬能的神卻收了資本做小弟,不繼續投入,則前面砸的就打了水漂,你只能相信上線做的規模越大,下線募集更多錢進來,才能造出通天塔,這個塔,不是價值幾十億,而是價值幾百上千億。這就是強東遠超陳年的邏輯和魅力,你可以想得到,但只有強東能做到。難怪當軟銀賽富閻炎要談股東利益念叨緊箍咒,強哥反手就給一棍,只因早改了遊戲規則。

獨霸武林最好就是改寫規則,規則就是--把武林用金箍棒劃圈,在圈裡做幫主。整個武林就割裂了,成了劉強東的武林和馬云的武林,兩個武林,一個圈外,一棍圈內,各自做幫主,願者入圈。

大熊老師說,「京東的敵人不是淘寶之流」「阿里系現在已顯頹勢」,強東的敵人的確不是淘寶,因為在不一樣的氣場,但說阿里已顯頹勢,相當的意淫。剛好阿里集團調整,放出了CBBS的佈局,孰強孰弱,我們不妨來盤點盤點兩個幫主的家底:

先說現有的賺錢能力:

【阿里系】

--一淘網收廣告費:直通車一天近億元,加硬廣和鑽展,一年收入200億以上;

--天貓服務費扣點,按平均3-5%計,一年1000億銷售,收入約40億;

--聚划算平均提點和拍賣展位,按平均8%計,一年銷售150億,收入12億;

--阿里巴巴B2B服務,保守估計一年收入30億;

其它忽略不計,支付寶已在阿里集團之外,收入不計。淘寶和整個阿里收入保守估計年收入300億;熟悉Ebay平台的人都知道,Ebay的各種收費遠高於淘寶,淘寶這還是順手就賺了這麼多錢,若放開手,500億年收入不在話下。

【京東】

京東能賺到多少錢呢?劉強東都說,還在燒錢,還在虧本。虧多少,收入多少,都是一團霧水,既然虧本,那談收入就無意義。

但就未來的增長和預計收入,可以估計,若年銷售突破500億,平均收入佔銷售額的10%,則年收入50億。即便年銷售1000億,那也才100億。現在和天貓規模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天貓預計2012銷售1000億)

再說開銷:

電商企業,最大的開銷一是養人,二是軟硬件投資。

京東展現拉得長,用人也最多。如客服,業務增長,人力成本會急劇增加。如倉儲和快遞派送,同客服;

阿里的企業,無論是天貓,淘寶還是阿里B2B,做平台為主,服務人員(客服),快遞,倉儲,採購,運營,都是平台以外的「生態鏈」,靠商家自己解決。

因此,京東商城對等的比較對象,是天貓,而不是淘寶和其它。

與天貓對比,差不多的業務規模,差不多的業務收入,京東需養人是淘寶的15倍以上,即天貓一個人,京東需要15個人。

阿里的平台化策略,和京東的全產業鏈策略有什麼不同呢?

--淘寶+天貓:平台就是個大賣場,各個商家和品牌只是這個賣場的店舖租賃經營戶,阿里系賺的是租金,是商業地產;而售貨員,送貨員,採購員,老 闆,都是店舖自己養的人,與平台無關;所以在大淘寶戰略下,這個平台集中了數十萬品牌,近千萬賣家,數千萬服務人員,數億款商品,這就是「電商產業生態 鏈」

--京東:京東自己做老闆,搞定一切,從招商採購--銷售運營--銷售客服--採購入倉儲--發貨配送--售後服務一體化。需要2-3萬人服務,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則需急劇擴張到5-8萬,甚至10萬,這大概叫通吃的「電商一體化產業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28

像斧頭幫一樣去創業:找副幫主,招小弟,尋長老,交派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256.html

導讀:經常有朋友跟我們說,參加無界沙龍後,現場的創業和學習氣氛感染了他,讓他現在的生活感覺有激情了不少。也有很多朋友在B座12樓的後台向我們表達一種困惑:我有一個很棒的想法,但不知道怎麼去找合適的合夥人,怎麼辦?

這兩個問題看似不相干,但其實是一個問題:和誰在一起。都說創業者是孤獨的,但孤獨不應該等同於孤立。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但我看今時今日,且不說有無聖賢,即便有,也必是左依右傍,以一人之力成大事者,恐怕只能出現在玄幻小說之中了。

今天是週六,我參加完一個聚會剛剛到家,洗了把臉,便開始寫這篇文章。週末對我而言,與工作日也沒什麼區別,像我們搞投資,本身又何嘗不是一個創業的過程。被稱為投資人,我常覺得有壓力,因為真正的投資人身上背負的責任不應該只是賺錢這麼膚淺,而是還包括了扶持社會進步這樣的潛在使命。被稱為創業者,我卻往往有種興奮,因為從這三個字上你能感受到一種衝動,彷彿手握盤古巨斧,隨時準備開天闢地。

不同的是,混沌初開時,盤古兄是一人揮斧,而21世紀,卻需要斧頭幫集體作戰。怎麼找到合適的副幫主,應該招募什麼樣的小弟,聘請什麼樣的長老,怎麼結交其他幫派,就是我們今天要閒扯的話題。

1.怎麼找到合適的副幫主?——找合夥人的問題

沒有副幫主的幫派不叫幫派,叫黑社會團體;沒有合夥人的創業者不能被稱為創業者,應該被稱為個體戶。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創業初期你就要找到你的合夥人。

在你的前同事之中尋找合夥人是一條相對靠譜的路子,這有幾個原因,一是大家同事一場,你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工作當中的表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現出來的東西有時會有很大的差異,在家裡被老婆訓得抬不起頭來的懦丈夫在公司裡可能雷厲風行,而在農貿市場跟攤主為了幾毛錢吵架的悍婦在工作時也可能畏首畏尾,很多好朋友一起創業,結果發現原來所認識的朋友在工作中完全不一樣,那時就有點被動了;

二是你之前在工作中已經與他形成了一定的相對關係及相處模式,這使得在創業過程中的磨合成本相對較低,決策比較容易,在一個高效的公司裡,權力和威信都是呈梯隊的。在之前的相對關係中,你應該處於相對強勢地位,這有利於創始團隊的穩固,如果你要找前領導作合夥人,那搞不好以後會是一場悲劇了。

三是很多人創業,其實選擇的都是與自己之前工作相關的領域,而老同事同樣在這個領域中有著豐富的經驗。領域相似,技能互補,這樣的組合非常有殺傷力。而你對同事的瞭解能夠幫助你準確地找到技能互補的合夥人。

在老同學之中尋找合夥人也是一條相對靠譜的路子,與生活不同,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的表現有相當大的相似度,就如刻苦學習的人更容易成為技術專家一樣。生活中你是下意識的本我表現,而學習和工作中則更突顯了人的社會屬性。老同學的相處時間較長,而且幾乎天天接觸,也有助於你全面地瞭解對方,甚至包括對方的各種毛病。在無利益關係的同學生涯中積累的深厚情感對於創業過程中的彼此互信也非常有幫助。

如果你的合夥人既是你的老同學,又是你的老同事,那就更好了。

找合夥人和找對象一樣,關鍵還是要合適。你們要互相認可,只有認可才能相守創業;其次是大家價值觀一致,對商業模式、發展願景的理解相近,這樣才能保證心往一處使;最後是合夥人的能力相補,合夥就是大家一起幹,當然產品、運營、市場、銷售最好各有所長,這才是團隊作戰。

關於股份結構的問題,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寫的文章:《公司創立時,你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你花了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夥人,我建議你放棄創業。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你自身的問題,讓別人無法接受與你一起創業;二是你所正在努力的創業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2.應該招募什麼樣的小弟?——招員工的問題。

斧頭幫可能因為幾個能砍的兄弟而聲名鵲起,創業者也需要優秀的員工才能攻城略地。

員工之於公司,如同血液之於身體。吸收好的血液,排除淤血,身體才能強健,在對待員工的問題上也是同理。只是創業之初,囊中羞澀,所以每每有面黃肌瘦之象。優秀的員工一般都要貴一些,這是社會公平,比如你從阿里巴巴挖一個產品經理,不割點肉怎麼行?

所以在事實面前,我的建議是進行適當的配比。吸引一些優秀的人才,招一些普通的人才,儲備一些還看不清的人才。優秀的人才在前方負責攻城略地,普通的人才在後方負責保障後勤,看不清的人才機動調用。當然起事之初,糧草匱乏,如何激勵很重要,尤其是對優秀的人才,用期權激勵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什麼是看不清的人才?我指的是應屆生和實習生,他們的可塑性很強。

關於排除淤血的問題,經常有創業公司跟我們表示困惑。有的人做事不錯,但不合群,團隊合作很成問題;有的人是老好人,與上上下下相處非常愉快,但做事不行。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要捨得。對任何一家公司,當然希望「優秀」,能夠接納「普通」,但絕不會容忍「差」。對大公司而言,也許可以通過調整崗位來規避問題,但創業公司不應該花過多的精力去糾結。

3.聘請什麼樣的長老?——創業導師的問題

長老在一個幫派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對幫主的輔佐,也保證幫派的傳承。用長老來比喻創業導師不一定貼切,但兩者都有輔助性的作用。

關於創業導師,可以讀一下我們的文章《說說「創業導師」這事兒》。如果說創業導師指的是「朋友」和「參謀」的意思,那麼,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這樣的「導師」。我們做投資的還得努力成為這樣的「導師」。在創業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這些人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4.怎麼結交其他幫派?——交際面的問題

《笑傲江湖》中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在刀尖上過日子的人,總需要彼此互相依靠,有個照應。如果創業能算是一個行業,那它一定是一個最高危的行業,人面臨危險,反而更加願意抱團作戰。所以創業者非但不會寂寞,而且不能寂寞。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者即將創業,我建議你適當參加一些沙龍或聚會,多與優秀的朋友接觸、接受新思想。首先是感受創業氣氛,看看大家的創業現狀。多交流交流心得體會,這有助於你自我調節創業狀態;其次是認識更多的朋友,學習到新的知識、對整個行業趨勢會有更好的把握;最後,是找到你要的人,這個人可能會成為你的戰友和援軍,或者是你的貴人。

當然,不要怕與投資人接觸,他們並不貪婪。或者說他們愛財,但取之有道。他們見過太多項目的生死,一針見血的本事還是有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77

「業務幫主」靠加臉友 仲介億元案

2013-07-29  TCW
 
 

 

中年轉業很難嗎?這裡有一個運用網路,創立全台最大的業務員網站,並擔任「幫主」的例子。

二○○九年曹順安離開有線電視業務主管職務,追尋創立業務員社群網站的夢想。他整合「虛實」人脈,特地報名知名部落客Mr. 6劉威麟的講座課程,課後邀老師擔任自己創設的「業務幫」網站顧問。他也與講座同學成為臉書好友,連結再連結,結交眾多網路名人。

加保險員好友,衝會員數

前PChome副總經理、Skype入台推手羅子亮就是這樣搭上線的。當羅子亮收到曹順安臉書交友邀請,得知兩人是嘉義同鄉,自己還與曹的哥哥同班,馬上按了接受,有了這層淵源,羅子亮成為業務幫股東。曹順安還在臉書結識時任1111人力銀行執行長的李紹唐,讓規模尚小的業務幫能與1111合作舉辦論壇,爭取曝光。

為擴大會員規模,他將各壽險公司業務員一一加入臉書好友,三個月內把好友增加到一千多名。現在,業務幫網站已有兩萬多名會員,臉書有四萬多名會員。有會員當班底,業務幫舉辦的五十場演講場場爆滿。他最得意的戰績,是幫離開台灣十三年的成功學講師陳安之安排演講,網路宣傳三天,就賣掉三百多張票。

新浪微博人脈,則是進軍中國的秘密武器。在微博剛到台灣時,他在網路上認識了微博行銷人員,以「業務幫幫主」拿到微博的V(名人)認證。目前持有V的台灣人僅百來人,有次遇到大陸學生,學生看他的微博,馬上說:「哇!有V,你是名人嗎?」

當會員夠多,獲利模式漸成形。業務幫將社群移往臉書平台後,今年原網站轉型為「業務傭兵」,仲介會員銷售高單價、高佣金產品,原有會員都可看到委託案,但唯有付費會員能接案,成交後網站也向委託人收取手續費,解決社群網站獲利不易的問題。

新網站剛上線,就受大陸台商委託,發出尋找一億二千萬元未上市公司投資標的英雄帖,一個月內仲介成功,單筆手續費高達數百萬元。

「我的創業人脈,有九成以上來自網路,」他說,他要證明「幫主」稱號名不虛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98

同一天拿手機說事,雷幫主和周教主各自講了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7/149774.html

黑馬說:5月6日,雷軍和周鴻祎,兩個互聯網大佬,在同一天召開了手機發布會。

上午,“小米Note頂配版品鑒會”如約舉行,雷軍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向到場的所有媒體介紹了小米Note頂配版的各項性能。下午,周鴻祎請來了任誌強、潘石屹、王功權等諸位大佬,宣布即將推出手機新品牌“奇酷”。

讓黑馬哥帶你來看看,在各自的發布會上,這兩位大佬都分別都說了什麽?
 

\文 | i黑馬 孔明明、蒲鴿
編輯 | 崔婧


雷軍:終有一天,大家會覺得我們比iPhone好

雷軍在發布會上看起來心情不錯,一上場就開起了自己的玩笑。在宣布2015 Q1小米延續國內市場第一的成績後,他放出了美國著名媒體人莫博士對小米Note的評價:“小米Note簡直美呆了,達到了蘋果產品所期待的程度”。

雷軍連續幾次提問“漂亮嗎”,現場稀稀落落的回應顯得不夠熱烈。當工作人員出乎意料地給每個人送上一臺刻有自己名字的小米Note頂配版後,現場氣氛一下就high了起來。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雷軍手拿手機,依次講解了小米Note頂配版的各項創新和獨特功能。據他介紹,“小米Note頂配版搭載了史上最強的高通驍龍810 八核64位處理器 ,采用4GB LPDDR4 內存;擁有夏普/JDI 深度定制的最強屏幕——5.7英寸2K陽光屏,PPI高達515;在相機方面,小米Note頂配版采用的是索尼1300萬像素光學防抖相機以及高通最強ISP影像處理器,同時配備了頂級芯片的最強HiFi音樂系統;在工藝方面,小米Note頂配版依然使用2.5D + 3D雙曲面玻璃和鋁合金金屬邊框的頂級工藝。”

說真的,這些專業術語現場的人大多聽不太懂。於是,雷軍不時拿著手機跑下臺去,教參會者如何使用相機的各類專業功能,如何打光看到他們的陽光屏技術……甚至,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自拍桿。

在發布會上,雷軍頻繁提到的詞句是:“這項功能幾乎媲美iPhone、這項功能完全秒殺iPhone……”最後,他告訴大家,“終有一天,大家會覺得我們比iPhone好。”

周鴻祎:世界上不能只有一個蘋果

在下午的發布會上,周教主還是一如既往地穿著他標誌性的紅色T恤上場,其間還不忘給現場普及一下他叫“鴻祎”,不叫“鴻偉”。

提到為什麽做手機時,周教主沒有搬出老生常談的答案,比如生態,而是爽快地扔了一句:“年輕一代的你們就是喜新厭舊,手機這樣的快消品,一年也得換個一次。”

網友們還調侃360開發的卸載預裝軟件的功能,當被問到這個功能是否可以卸載360手機衛士時,周教主的回答頗得民心:“手機上一堆亂七八糟的軟件卸不掉,還自動運行占用流量,搞得手機很熱,我就開發了這個功能,在我的手機上,有什麽不喜歡的,用戶也可以用這個功能通通卸載掉。”

面對手機價格,周教主跟大家保證,不光便宜,還能保證友商的手機也能變得更便宜。

在談到手機行業的競爭時,周教主說:“小米我非常欽佩,雷總開創了互聯網手機這個模式,對每個人都有啟發,我認為雷總是中國營銷第一人,他是我國最牛的營銷大師。”

同樣,周鴻祎也提到了喬布斯和蘋果。不過,在其他家手機拿蘋果說事,大肆宣揚性價比時,周教主卻提到,自己親自拆了蘋果看它的精工,還專門跑到工廠看加工出的蘋果手機殼,很驚嘆其中的工藝,希望能多學習蘋果的優點。他表示,自己的態度是向蘋果致敬。

當然,周教主也沒有把話說死,“我尊重競爭,尊重蘋果,但世界上不能只有一個蘋果。”

在各種段子橫飛中,發布會也終於迎來了最有價值、最有幹貨的一刻:發布了新手機名字和股權眾籌。這個新手機的名字不是呼聲頗高的“悟空”,因為周教主說圈內喜歡看耍猴,叫這名豈不被耍了。當然,也不是蝌蚪,最終勝出的是“奇酷”。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想弱弱地問一句,是不是有一款紙尿褲也叫奇酷啊?

好了,兩位大佬在發布會上的精彩言論就這麽多。現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如火如荼,相信發布只是一個開始,更精彩的好戲還在後頭。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孔明明、蒲鴿,編輯崔婧;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一財網 下木 2015-09-10 07:56:00

在蘋果剛剛舉辦完的新品發布會上,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的是:蘋果推出了一款觸控筆!再加上競爭對手微軟公司高管在發布會上突然出現,足以讓喬布斯再受一次精神刺激。

八年前,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舊金山蘋果大會上深惡痛絕地問:“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會用觸控筆?”

八年後,還是在舊金山,蘋果現任CEO、喬幫主的庫克響亮地回答:“我!”

眾所周知,喬布斯生前一大愛好就是當眾嘲笑其他智能手機的觸控筆功能。

觸控筆、微軟站臺還有愛馬仕,喬布斯怎麽想?

但在蘋果剛剛舉辦完的新品發布會上,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的是:蘋果推出了一款觸控筆!

再加上競爭對手微軟公司高管在發布會上突然出現,足以讓喬布斯再受一次精神刺激。

蘋果發布會結束後,蘋果公司股票又遵照“逢會必跌”的慣例下挫2%,倒是和蘋果將合作推出手表的愛馬仕公司股票略有上浮。

不過雖然銷量延續傳奇,會賣愛馬仕的蘋果已經不再是喬布斯的蘋果了。

暫且忘記刷屏依舊的iPhone 6s吧,此次蘋果新品發布會的糟點其實不少。

蘋果股價“逢新又跌”

微軟為什麽來站臺?

每次蘋果大會發布之前,都會有劇透滿天飛,而且基本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

就算這次發布的“會把喬布斯氣活”的觸控筆,也早就傳出風聲,就是為了配合新一代iPad Pro來提高生產效率。

唯一讓人大跌眼鏡的大概就是微軟副總的突然登臺,宣布為iPad推出Office軟件。

要知道雖然iPad和微軟Surface面向不同人群,但總的來講也算是平板門類里的競品。

尤其是蘋果這次推出新一代面向更專業人群的iPad Pro,從戰略上講就是要向生產力工具靠攏,正面單挑辦公能力強大的Surface,更別提喬布斯和蓋茨上一代的恩恩怨怨。

所以在iPad Pro發布之日,微軟來站臺並為蘋果開發軟件,乍一看很不可理解。

iPad Pro上分屏運行的Word和Excel

不過熟悉一點微軟和蘋果歷史的人都知道,雖然兩個公司自上一代就開始互相提防,但微軟為蘋果公司開發軟件由來已久。

微軟當年給蘋果開發麥金塔版Excel 1.0時,完全重新定義了制表軟件的行業標準,從而成了蘋果公司麥金塔電腦銷量的最強勁引擎之一。

實際上,現在被全世界用戶廣泛使用的微軟Office辦公軟件,最初就是上世紀90年代微軟公司為蘋果的Mac平臺設計開發的。

這次微軟office和Adobe等生產力工具們,在蘋果發布會上組隊出現,可能意味著兩家公司在各自新一代掌舵人手中都開始更加務實。

蘋果終於意識到了,在辦公領域,Office是絕對的王者。

而微軟也解決了蘋果設備上缺少Office軟件這個嚴重問題,否則營收減少不說,更缺少了對新一代用戶的控制,還要面對Evernote、Google drive documents等產品的圍攻。

根據分析師預測,微軟因為沒有推出iPad版Office,每年會損失25億美元營收。

至於Surface和iPad Pro的競爭,微軟大概也心中有數。

Surface作為生產力工具已經深入人心,在微軟最新一個季度財報中,Surface當季營收8.8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7%。

作為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辦公平板之一,Surface的地位可不是蘋果推出區區一支筆和一個鍵盤就能輕易撼動的。

從某種程度說,作為高端超級本的Surface更像是蘋果陣營的Mac Air的角色,定位於娛樂產品的iPad哪怕推出Pro版,對移動辦公市場估計也影響有限。

而且按照128GB版本的iPad Pro售價計算,再配齊一套筆和鍵盤,總共價格是949美元+99美元+169美元,共計1217美元,這個價格已經夠買一個新款Macbook Air了。

所以新版iPad Pro能否拉動已經頹勢多年的iPad銷量還兩說,倒是很可能對現有的Macbook Air形成內耗。

銷量不夠,愛馬仕來湊

本次發布會上,打頭陣的產品就是蘋果手表。蘋果手表上市半年,銷量到現在一直是個謎。

根據美國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Slice的數據,蘋果手表在今年六月份銷量出現了斷崖式暴跌,六月底蘋果手表每天的銷量只有幾千塊,銷售速度和剛剛上市時相比,已經跌去了九成。

最近的一個蘋果手表用戶民調也表示,消費者最不滿意的是蘋果手表淪為了手機“附庸”,離開手機就完全歇菜。

這次蘋果手表並沒有重大的功能升級,最吸引眼球的大概是引入了第三方表帶提供商愛馬仕。

蘋果和愛馬仕合作推出的三款皮革表帶會在10月發布,目前尚未公布價格,想來也不會便宜。

不過這種和奢侈品牌合作推出高價產品的做法,在銷售和民意上都不太受歡迎。

像黃金手表、愛馬仕手表這種面向少數富人的奢侈品,在喬布斯時代完全不可能出現

今年發售的黃金版手表創下了蘋果公司的一個歷史記錄,這是蘋果第一次將一款消費電子產品作為奢侈品,以令人咋舌的高價格銷售。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更加關註通過提高產品的滲透率和普及度來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像黃金手表、愛馬仕手表這種面向少數富人的奢侈品,在喬布斯時代完全不可能出現。

哪怕是在實打實的銷售上,這些高端產品其實也沒有占到多大便宜。

Slice公司的另一項數據顯示,在蘋果手表迄今為止的總銷量中,三分之二為價格較低、利潤較低的運動版蘋果手表(起步價為350美元),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了550美元起價的蘋果手表標準版以及價格超過一萬美元的黃金版手表。

這種換個造型再出來混的產品,還包括新一代iPhone 6S手機。

如果說上一次發布的蘋果6是“比大更大”,這次的6S就是“比6再多一種顏色”。這種賣完大小賣顏色,讓很多懷有更高期待的人相當失望。

不過從銷售來講,蘋果此前倒確實是從iPhone5s增加的金色版中嘗到了不少甜頭,這次推出的名為玫瑰金但看上去很像粉色的6s,估計會吸引不少女性用戶。

五年後再掀客廳大戰

現在,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基本上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公司都已經加入了搶奪客廳的混戰中。

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你的客廳留給誰

微軟Xbox部門創始人之一納特·布朗(Nat Brown)曾經表示,一旦蘋果真正進入了客廳市場,那麽它將很有可能會摧毀來自微軟的Xbox、索尼的PlayStation、任天堂的Wii。

這句話現在來看,連蘋果自己都要笑了。

從2006年最早的iTV,到後來的apple TV第二代,蘋果就沒做出過什麽完美的電視產品來。好在其他公司暫時也沒有。

時隔5年的沈寂後,蘋果這次發布會上推出的蘋果電視似乎在正確的軌道上:新的Apple TV將從一開始就註重遊戲,比如可以拿新出的遙控器當遊戲手柄。

同時,遙控器里配的Siri可以被用於更多的地方,而不僅僅是搜尋電影。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蘋果公司最近在瘋狂招聘人工智能(又稱“機器學習”)的專家。

根據最近一篇報道,蘋果正試圖招募至少86名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一名蘋果前員工透露,蘋果公司目前這個領域的專家在過去幾年增加了三至四倍。

蘋果的Siri,在業內一直被嘲笑為口碑之差僅次於蘋果的地圖,PK不過谷歌在安卓系統中開發的Google Now。

不過比起喊Siri來替你操控視頻進度,這一回蘋果TV的真正突破點乃是終於引入了App Store,第三方的應用開發商也可以針對該平臺開發應用。

這大概是蘋果意圖在客廳再造生態最努力的一次嘗試。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千金小姐變「丐幫幫主」

1 : GS(14)@2016-01-18 01:17:50

含着金鑰匙出世的蔡英文,身為孻女備受寵愛。在父親遺蔭和兄姊支援下,助民進黨走出財務難關,讓其起死回生。



兄姊助民進黨過財務難關

蔡英文的人生在台北中山北路展開,她的出生地馬偕醫院、與父母兄姊共住的透天厝、父親的車行和酒店都在這條線上。跟族譜蔡英文應該叫蔡瀛文,父親憐惜怕「瀛」字難寫,改用英。從小家境優渥,有外語和鋼琴家教,家裏養過乳牛、釉鼠甚至孔雀,她獨愛貓,乳名「貓咪可」。大學時舉家搬入陽明山的別墅,母親至今住那裏這個閩南媽媽愛辦家宴經營人脈。她曾說:「我50歲以前都沒為錢傷過腦筋,50歲以後天天為錢傷腦筋。」蔡英文51歲接任黨主席時,民進黨有4億多元新台幣(約1億港元)債務,在扁弊案下信用和財務雙雙破產。她發起小額籌款,旨在凝聚民心和打破政治獻金操控政黨,但遠水難救近火,小英就向娘家伸手,家宴變籌款晚會,大哥笑她接這個黨主席「像丐幫幫主」。家人不涉足政治,卻對她無限支持照顧。她曾被發現周身名牌Prada、Burberry卻衣不稱身,原來買衫一直由姊姊和阿嫂代勞;每朝姊姊還會準備大袋食物,怕她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7/194557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