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永義國際(1218)供合拆情況

筆者突然發現,原來沒有人由上市開始計算過他們股本分合的情況。今日因為時間不足,所以為了省時間,所以寫這個比較簡單的題目。

根據港交所的上市資料,永義國際(1218)在1995年1月30日上市,招股價為1元,雖然公司小小,但是由於官永義主席的進取下,在1997年曾經購入瑞興百貨(241,後易名永富建設、21世紀通,現為中信21世紀)的控股權,開始進行較大規模的供股,後來因為金融海嘯,資產價格大跌,導致財政困難,又悟出供股和配股的高超財技,於是進行更進取的供股,使小股東的財富加快流失,雖然在2000年永富建設獲中信注入科網業務,股價暴升,解決了一部分的財務問題,但由於出售股權不及,加上收購證券的眼光不太好,以及2003年購入永義實業之前身i100(616,前身益泰集團、亞洲聯盟)的控股權,資金需要頗大,所以仍處重大負債,故繼續瘋狂集資,後來他更說「唔供股百分之一千死左」,足見他們財政之困難,直至2004年財務有所改善後,公司才願意發放小量股息。

但由於供股後股權變得分散,故此公司又進行多次供股,以阻檔其他敵意股東入侵,這些供股直至2006年停止,這使大股東官永義贏得「抽水大王」的名譽,但輸了股民的信任,股價長期不振,又再次合股。直至2010年,官永義的妻子雷玉珠以3.3元提出購入其他股東的股份,終使股權集中在他們家族,終於停止供股之旅,並開始大手派發股息,但由上市至今持有的股東已傷痕纍纍。

綜觀上市這18年的時間,他們主要的股本分合有以下13宗:
1. 1997年1月,1送2紅股。
2. 1997年5月,2供1,每股38仙。
3. 1998年1月,2供3,每股10仙。
4. 1998年7月,40合1。
5. 1999年10月,2供1,每股合股後30仙(合股前0.75仙)。
6.  2000年1月,1供1,每股合股後23仙(合股前0.575仙) 。
7. 2001年7月,2供1,每股合股後15仙(合股前0.375仙)。
8. 2002年2月,1供1,每股合股後8仙(合股前0.2仙)。。
9. 2002年8月,10合1,後1供3,每股合股後12仙(兩次合股前0.03仙,上次合股前1.2仙)。
10. 2004年5月,2供1,每股合股後11仙(兩次合股前0.0275仙,上次合股前1.1仙)。
11. 2006年3月,2供1,每股合股後12仙(兩次合股前0.03仙,上次合股前1.2仙)。
12. 2006年8月,10合1,後1供3,每股合股後35仙(0.00875仙,兩次合股前0.35仙,上次合股前3.5仙)。
13. 2009年12月,10合1。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上市時的13,333.33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0075股,如下圖:


2. 如果以供股的情況下,上市時的10.9739369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即是上市時1股,變成0.091125股,如下圖:


3.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投入的13,333.33元至現時會變成3,696.85元左右,跌幅達72.274%,年複合減少6.943%,如下圖:



4.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加供股投入30.58元,至現時會變成9.03元左右,跌幅達70.482%,年複合減少6.616%,如下圖:



有些人說是small is beautiful,但是smail 得來都要看他的過去,市值細不等於一定炒,市值細可以來個大額供股,到期small 就變big ,big 完又small ,如果small 到這樣殘酷,大家的金錢都是—樣smaller than smaller,千萬不可一見small 就衝入去,一衝入去就變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萬年身,讀者們不可不察。下星期有機會再談另一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84

永義實業(0616)由永義國際(1218)入主後供合拆情況

永義國際(616)上市時稱為益泰國際,當年從事生產潔具及相關用品,在1991年上市,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業績大降,頓生賣殼之念,在2000年2月由漢鼎亞太及i100等財團以認購新股方式入主該公司,並進軍科網及短訊業務,其中1名董事就是中信21世紀(241,前瑞興百貨、永富建設、21世紀通、中信21世紀)的牽線者、現任黃河實業(318,前金龍船)主要股東及主席黃達揚。

但最後科網泡沫爆破後,公司因大幅虧損,陷於財困。在2003年,正式獲永義國際以1仙入股,較最前一交易日收市價5.5仙大幅折讓81.82%,然後開始進入漫漫的股本分合旅途。在固本培元後,公司轉營中國湖州紡織廠業務,易名亞洲聯盟,在2006年間大幅上升,至2007年市值急增至100億港元,以換股收購美國礦業公司為高點,但最後告吹,之後股價又進行慢慢熊途,又供又合,又購入永義國際的貿易業務,最後中國湖州廠的投資失敗,最終進軍至香港地產發展業務,以供股方式購入多個地盤發展,最終引得印度人狙擊,但由於大股東早有準備,最終印度人又失敗,並購回他的股份,但又繼續漫漫的供股旅途,直至現在。綜合入主10年的股權變化交易,合股6次,送紅股1次,供股11次,包括以下各端:
1. 2003年8月,40合1,同時2供1,每股1元(最早合股前2.5仙)。
2. 2004年1月,1供5,每股25仙(最早合股前0.625仙)。
3. 2005年7月,10合1,然後1供10,每股合股後40仙(最早合股前0.1仙)。
4. 2006年5月,1送9紅股。
5. 2007年12月,2供1,每股5.2仙(最早合股前0.13仙)。
6. 2008年8月,100合1。
7. 2008年12月,1供10,每股15仙(最早合股前0.00375仙)。
8. 2009年8月,10合1後,1供4,每股38仙(最早合股前0.00095仙)。
9. 2011年1月,2供1,每股35仙(最早合股前0.000875仙)。
10. 2012年8月,2供1,每股7.7仙(最早合股前0.0001925仙)。
11. 2012年10月,20合1,後1供5,每股40仙(最早合股前0.0002仙)。
12. 2013年4月,1供3,每股10仙(最早合股前0.00005仙)。
13. 2013年11月,40合1,1供5,每股60仙(最早合股前0.000075仙)。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在2003年8月的40萬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00025股,未來合股後會變成400萬股,等於現時的股1股,或者上市上市後1股,變成0.00000025股,估計已創下香港合股股數最多紀錄,如下圖:


2. 如果以供股的情況下,在2003年8月的18.14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即是上市時1股,變成0.0551股,未來供股後會變成120.92股,等於現時的股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82696股,如下圖:


3.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投入的2.2萬元至現時會變成5.7仙,已經接近全部輸光,年複合減少69.809%,如下圖:


4.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加供股投入28.55元,至現時會變成5.7仙左右,跌幅達99.8%,年複合減少43.94%,如下圖:


這個禮拜又有個傻仔講,大股東財力好掂,隻股就會炒上。這隻股老闆身家不下20億,比他說的老闆有錢得太多,公司市值也是很少,結果向下炒得瘋狂,其實兩者根本沒有關係,如硬說這些結果,就累死街坊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22

中國星(0326)自1996年起的供合拆情況(1)

中國星(326)當初稱為星光娛樂,由香港著名發明家、前星光傳呼(383,後易名星光電訊、現名中國網絡資本)黃金富創辦,並在1992年上市,後來因為星光傳呼在中國投資失敗,黃金富陷入財困,最終由向華勝購入股權,並易名中國星,經營娛樂及電影業務,但其後因為電影業不振,公司多次轉營,例如科網、電影光碟分銷、地產、澳門賭業、中藥等,併入股多家上市公司,包括大同集團(544,前大同混凝土)、海岸集團(764,後易名丰采多媒體、中國星投資、現永恆策略)、銀河影像(8130、後易名采藝多媒體、杏林醫療、現智城控股)、寶利福(8172,前衛科創業,後易名中國星電影、嘉匯投資、中國傳媒影視)等,但全部以失敗無終。在多次投資失利下,故以供股或配股集資方式以籌得所需資金供發展用途,情勢惡化則多以供股、合股籌得資金,使情況變得更差。

2012年因資本投資告一段落,故提出回購股權,終於把股權集中起來,又派息,終於使股價反彈,但因為又需要資金投資,又進行供股之旅,看來未來情況仍會持續,股價仍有向下機會。由1996年7月8日建議改名為中國星,當日股價是未分合前的39.5仙,其後公司有以下各端供股集資紀錄,合共供股10次(其中1次失敗)、5次合股、1次送紅股。

1. 1996年10月,1供8,每股10仙。
2. 1997年9月,2供1,每股30仙,後取消。
3. 1998年5月,10合1。
4. 1998年11月,2供1,每股22仙(即合股前2.2仙)。
5. 1999年3月,1供1,每股26仙(即合股前2.6仙)。
6. 2002年3月,2供1,每股5仙(即合股前0,5仙)。
7. 2002年8月,50合1,後1供2,每股62.5仙(即最初合股前0.125仙)。
8. 2007年8月,2供1,每股20仙(即最初合股前0.04仙)。
9. 2008年3月,10合1。
10. 2008年12月,1供8,每股1.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25仙)。
11. 2009年2月,20合1。
12. 2010年8月,2供1,每股10仙(即最初合股前0.001仙)。
13. 2011年2月,10合1。
14. 2011年4月,1供3,每股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025仙)。
15. 2012年6月,1送2紅股。
16. 2013年10月,5供2,每股12.5仙(即最初合股前0.000375仙)。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約333,333.3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是當時1股,變成0.000003股,如下圖:


2. 如果供股的情況,約24.192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是當時1股,變成0.0413343股,如下圖:


至於對股東的回報,我們稍後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12

中國星(0326)自1996年起的供合拆情況(2)

因為時間所限,之前寫到股本分合情況已結束,今日再寫對股東的回報。


1.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易名日1996年7月8日以34.5仙購入333,333.33股,即115,000元,現在只剩下1股,即13仙,並取得11.8仙的股息,合共24.8仙,損失率接近是全部,每年折損率52.718%。



2.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易名日1996年7月8日投入的33.87股,每股34.5仙,即11.685元,後來經多次供股又投入49.09元,最後剩下1股,13仙,取得股息6.2仙,合計19.2仙,跌幅達60.843元或99.684%,年複合減少28.136%,如下圖:


這隻股的教訓就是,如果以為拍電影一定賺錢、搞賭一定賺錢,電影有多少票房都沒有用,最重要就是老闆是否有利股東的心,否則就是空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43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1)

永恆策略最初稱為海岸集團,主為從事電影VCD之生產,股東包括當年的中建電訊(138,前連域集團、中翹電訊)及中國星集團(326,前星光娛樂),在2000年2月初承著科網熱潮上市集資,雖然有良好的概念,但卻一反常態股價沒大波動,不久甚至下跌,當年網上名人fai 當年說他自己正收集該公司之股權,把股價炒高。

在2001年6月,主要股東把股權出售予中國星集團,其後股權陸陸續續向中國星集中,就開始它的瘋狂變化之旅。2001年,收購中國影視銷售網絡之外,中國星也把其電影版權注入,把公司轉型成為電影版權發行公司,並在次年易名采藝多媒體,但後來電影業也不振,於是開始進軍其他業務。

2005年間,進軍疊碼仔業務,2006年又進入北京地產業務,2007年又開始進入澳門地產業務,購入2塊地皮發展,2008年加強賭業發展,其後策略又改變,把土地售予相關公司寶利福(8172,前衛科創業,後易名中國星電影、嘉匯投資、中國傳媒影視),後又成為中國星集團和寶利福的輸血機,在以上的變化下,公司所需資金不少,開始發動抽水機集資。

2010年又購入亨達國際(111,現信達國際)前母公司亨達集團之5%股權,進軍金融業,後又出售,同年又進軍有機農業失敗,不久又欲購入尖沙咀酒店又失敗,但不久成功購得嘉域集團(0186,前隆輝集團)前總部嘉域大廈,並易名樂基官塘工廈,後又出售,之後又購得于文鳳哥哥持有的港建財務,並開始向文化地標投資(674,前金島、友力投資)購回當時稱為嘉匯投資的寶利福,又拯救財困的中國金豐(8176,前富麗花譜),關係非常複雜,但持續需要資金下,當然就是不停集資。

在這13年的過程下,公司的自上市以下股本變化,有1次送股,1次供股,4次合股,5次供股,列之如下:
2001年10月,1送1紅股。
2005年1月,1拆10。
2007年5月,10合1。
2007年11月,2供1,每股3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60仙)。
2008年5月,10合1。
2009年2月,2供1,每股1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2仙)。
2009年4月,10合1。
2010年8月,1供3,每股4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8仙)。
2011年7月,1供5,每股4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08仙)。
2012年5月,40合1。
2013年3月,2供1,每股1.2元(即經股本調整後0.06仙)。

至於對股本之影響及股東權益方面,下一篇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00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2)

上一篇談及了公司過往的股本變化歷程,這一篇談及的是經過多次合股供股的股東股數變化情況。

1.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5股:


2. 如果自拆股後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40,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025股:


3.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405股:


4. 如果自自拆股後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2025股:


下一篇再談及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23

天行國際(0993)自2011年起的公司變遷及供合拆情況(1)

天行國際(993)自張德熙、蔡朝暉出售股權以後,公司股權變化頗大,至2011年前變化如連結。至於2011年之後的交易如下:

(a) 2011年12月13日,公司宣佈收購金山能源(663,前恆光行、恆光實業、南嶺化工)的2.89億可換股債券,作價2.89億元,該批債券是當年以18.55億收購高價礦產所得發行的,後作價降低10%

(b) 2012年7月,向吳佳聯收購從事融資租賃的北京融晟聯合財務顧問有限公司,擔保人為的澳門賭壇及股壇名人紀曉波的母親崔麗杰及徐岩,作價在1,300萬人民幣至4,000萬人民幣,並有擔保盈利機制,不足需補償。

(c) 2012年8月,公司建議供股,但最終告吹,並牽涉入停牌中的美亞控股(1116)的官司。

(d) 2012年11月,公司再向吳瑜珊購入索羅門國際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作價585萬。

(e) 2012年12月,公司向周敬文、周寶英、馬春山、李海、陳會姐購入從事借貸業務的北京東方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作價3.14億元。

(f) 2013年2月,紀曉波辭任。

(g) 2013年4月,公司購入5,100萬股昊天能源(474,前永保時)的股份,作價2,142萬。

(h) 2013年4月2013年5月間,公司把1,000萬美元及8,200萬借予一家百慕達註冊成立的上市公司,公司名稱及業務不明。

(i) 2013年5月,公司認購從事借貸的萬寶創富有限公司的8,000萬優先票據。

(j) 2013年5月,公司增購1億股昊天能源(474,前永保時)的股份,作價4,300萬。

(k) 2013年10月,公司向萬磊、郝鵬飛及楊小勇以2.61億購入從事融資的北京弘天創銘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現仍未完成

(l) 2013年10月,公司分3批出售2.4億股中國農產品(149前港澳發展、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股份。

(m) 2014年4月,公司宣佈有5億可換股債券,由劉彥紅轉至華能投資有限公司之手,據稱後者是中國著名飲料公司娃哈哈屬下的公司,所以有人認為是借殼先兆,但我認為只是看中這公司的業務而矣。

從這家公司的收購看到,公司因為在收購中國融資租賃業務需要資金,所以不停需要進行資本運作以應需求,從而造成股本的變化,下篇再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224

天行國際(0993)自2011年起的公司變遷及供合拆情況(2)

上篇談到這3年來的業務變化後,我們現在談談這幾年的供合拆變化。

這3年間,公司進行2次供股、2次合股、1次送紅股。
1. 2011年7月,1供20股,每股3仙。
2. 2012年4月,50合1。
3. 2013年3月,1供3股,每股9.5仙。
4. 2013年10月,40合1。
5. 2014年4月,1送9紅股。

1. 如果自2011年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5股:


2. 如果自2011年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38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42股:


3. 在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2011年1月1日以27.5仙購入200股,即55元,現在只剩下1股,即4.04元,損失50.96元,損失率是92.655%,每年折損率54.890%。


4. 在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在2011年1月1日以27.5仙購入2.38股,即65.5仙,經2次供股後,出資1.713元,現在只剩下1股,即4.04元,獲利1.672元,獲利率是70.584%,每年增值率17.683%。



總的來說,這隻股在你一直堅持到底供下股,較不供股損失下,竟然有一定利潤,這是供股竟會贏錢的特例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96

周顯﹕內地大款 不明港供合遊戲

1 : GS(14)@2016-05-17 03:38: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話說在上星期五,某周刊的記者來電,問我關於永義國際(0616)被兩名投資者,龍松之和胡榮買入超過18%的股份,問我知不知道其中的內情。

我說,我都是看報紙才知道這個故事,你們可能知得比我更多呢!

我看報道,看到這位龍松之除了持有永義國際,還持有首都創投(2324)14.14%,是最大股東,也持有智易控股(8100)6.18%,可算是突然興起的細價股大玩家。

A股不准低過資產淨值發新股

照說,永義國際、首都創投、智易控股的幕後玩家不同,你一家,我一主,應該不會撈埋來玩噃!不過,我都無料扮四條,講了一些大家都知的公開資料出來,費事畀記者話我不合作啦!(按﹕我向來對傳媒朋友的立場,是坦白從寬,因為同記者做朋友,總比同他們做敵人為佳。)

在晚飯後,我也循例四出收風,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喂!呢位龍松之,好像真的是街客來㗎喎!大家都唔知他的來龍去脈,不過應該是大陸佬。」

我當然不知道,這位線人所收之風,究竟準不準確,更不可能知道,這位龍松之究竟是不是來自內地的散戶。不過,在細價股的世界,的確有很多內地投資者,無緣無故地突然大手買入,據說,這是因為內地股票不能用低過資產淨值的價格去發新股,所以內地資深股民往往看到港股資產折讓七、八成,便撲進買入……直至他們遇上港股獨有的供供合合,才後悔不已。

總之,在細價股莊家而言,有大陸股民的加入戰團,就好玩得多啦。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126

周顯﹕供合拆配 垃圾股宿命

1 : GS(14)@2017-03-03 00:14:52

【明報專訊】那天同朋友講起意科控股(0943),我的結論是﹕「這是一隻不折不扣的垃圾股。」隨即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常常在這垃圾股中贏錢,皆因本人正是一個垃圾佬。」

不消說,作為一隻垃圾股,它必然是供合拆配,長揸之下,蝕到渣到無剩的那一種,這些是垃圾股中的慣例,也不消提了。

它居然有一盤生意,但年年蝕大錢,2015年蝕了接近5000萬元,因此也不乏理由年年集資,先前搞過煤礦,好像蝕了幾億元。

炒仙股成本低 吸引散戶

查實它是一家高負債的公司,長期欠債幾億元。我記得,在我第一次評論這隻股票時,殼價是3億元左右,其負債已經超過了殼價,因此算是負資產,市值只有幾千萬元,在主板之中,也算是奇葩了。

然而,就是那一次,在我評論後的幾天之內,其股價爆升了差不多兩倍。升得這麼快,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細細粒容易食,市值小,少少成本已經可以打至很高,仙股當炒,很多散戶湧入,就是這麼簡單。

現時它的殼價7億元,它的市值是1.5億,可知其聲譽和帳目差到了哪個地步。不過,它在去年以0.083元配售了股票,一直沒有沽過,股價在0.1元以上,從市值和往績,加上今年開始復蘇的市况,我認為,它遲早會大炒幾日,沽番三幾千萬元股票,跟着又回到供合拆配的歷史循環,這是此股票的宿命。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48&issue=2017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