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屁股 味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426
大口銀行的供股價定在28蚊,包銷商不是別人,正是唱得最落力的高佬同大魔,鑑於市場最近突然出現很多大口的ELN,最低低至31蚊,是否又是由高佬同大魔發行的?黑歷史又多一頁了在香港是冇沽空限制的,當大口的供股權一出,市場就會出現套戥的機會,對沖基金又可以上下其手了,佢地做咁多功夫目的都係咁啫.黑歷史又多另一頁了無論蜘蛛男定係蝙蝠人等低等動物都不具備金融知識,唯一能夠警惡懲奸的人看來只有來自奧馬哈的X-MAN了這次供股權的計算方法,用2月26日的笨蛋蟹金說明 名稱 股數 買入價 現價 成本 現值5 匯豐控股 400 122.5 57.45 49000 22980-------------------------------------------------------------------------------現金 54712供5調整後 名稱 股數 買入價 現價 成本 現值5 匯豐控股 400 122.5 48.81 49000 19524
? 匯豐供股 166 0 20.81 0 3454
-------------------------------------------------------------------------------現金 547如果賣出供股權 名稱 股數 買入價 現價 成本 現值5 匯豐控股 400 113.87 48.81 45546 19524-------------------------------------------------------------------------------現金 4001如果行使供股權 名稱 股數 買入價 現價 成本 現值5 匯豐控股 566 94.78 48.81 53648 27627-------------------------------------------------------------------------------現金 -2907假如大口原本每股淨值80,股價50,供股後新股的淨值同股價會分別為64.7同43.5計算方法(80x12+28x5)/17=64.7 (50x12+28x5)/17=43.5所以接受供股等於白拿走唔供股的股東的錢,由於供一手要4千幾蚊,果d可憐蟲4千蚊人工係冇本事供的,這就是越窮越見鬼的道理,冇錢就只能任人魚肉每日都有錢源源不絕由窮口袋流進富口袋,但這不一定是不義之財,因為好多時是窮人自己放棄的我之前一直都不認為大口缺錢,現在也是,但大口本人話我錯都冇法子,投資策略要立即調整了今次供股我肯定接受,而且我不打算減持,但在期內我會盡量嘗試套戥,笨蛋蟹金唔計手續費應該可以做到幾次,但現實方面由於買賣一次手續費約350, 當一手大口20000,差價要夠大先賺到,假如股50權21,差價4.5%,即400蚊,沽正股買期權一次,先賺得50,不過一試無妨,兩三手起手續費比 例少或者可以容易賺d,這就是散戶同大戶比最大的不利點如果搵到5蚊証卷行就另計
雪茄屁股─連達科技(889) 艾馬財經分析
http://amalyst.blogspot.com/2009/04/889.html
讀過有關巴菲特的書籍的讀者都知道他的投資技巧及心得均是緣自葛拉罕,而筆者今天要討論 的是葛拉罕的雪茄尾巴投資法,他的投資理念是買入股價遠低於清算價值的企業,透過清算企業或待市場發現企業的價值後沽出獲利,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只需耐心等 待,而不需承擔風險。這些企業的股票就像吸食了一半但被拋棄在地上的雪茄一樣,只要用心分析及收集,仍可以抽上一口,而這一口雪茄就是完全免費的。然而, 這枝雪茄屁股卻未必是理想的投資標的,雖然其具有安全邊際,但這企業所在的版塊可能競爭嚴重,或長遠不具成長前景。
筆 者現舉一例以作說明─連達科技(889),連達科技從事電子零件銷售及與其有關之業務,涉及5個範疇:軍事及航空、保健、通訊及網絡、數據處理、工業應用 物品,而客戶包括XEROX、美國太空總署、HONEYWELL等。連達科技2008年營業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9%,但純利則下降29%至 55,263,000港元,純利率為19.17%,主要是因為銷售成本及行政成本大幅上升所致,全年息率則高達9.1%(以今日收市價0.7計算),公司 現金約有2億4千萬,總負債為4千萬,股東權益報酬率為14%,比上年同期下跌7.4%,每股現金價值則為0.64港元(註:只計算現金及等同現金項 目),而筆者撇除最難變現之存貨及固定資產,則清算價值約為0.75~0.8港元,過往5年現金流都有穩定增長,每年持有之現金均有增加。
以 現價計算,該股具有安全邊際,然而,從業務而言,其業務8成集中於美國,有7成以上盈利來自5個最大客戶,而保健、軍事及航空業務佔公司營業額的41%,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得悉企業風險過份集中,一旦有重要客戶轉用其他企業,則會對企業盈利造成重大影響。雖然軍事及航空範疇需要極高之技術門濫,這是基於安全 及技術考慮,客戶不會輕易轉用其他公司之產品,這能提供極好的保障,但美國經歷金融海嘯,為減輕國庫開支,美國政府已作出裁減軍費開支的決定,而且其他國 家亦大力發展本國的航天技術及零部件,故為該公司增添不明朗因素。而就管理層而言,此企業為家族生意,主席控制公司72%股權,市場成交量偏低,貨源已經 歸邊。集團主席出身電子工程,故能掌握公司產品之發展方向,然而,他已經達67歲退休高齡,而潛在承繼人則並非出身自相關專業,未必能為公司制定合適之產 品定位。
綜合以上所述,投資者只需付出 0.06元的價錢就可以擁有她的經營事業,而公司的現金流穩定,9.1%股息回報合理(以現價0.7計算),安全邊際已經足夠。然而,管理層已屆退休年 齡,承繼人又未必馬上能接手並創新企業,最後只能依循舊有模式運作,因經濟不景氣,美國軍事政策已改變,同時影響航空企業的設備更新速度,加上其他國家紛 紛發展屬於自己的航天科技及零部份,都為企業盈利增添變數。
[惡搞文]大傻仔:「買雞屁股好過買雞」
原文參考
該文,原文如此
連結。
今日大頭蔡又講雞市,仲要選六四,真撞鬼,主角又是香港屁股神你食雞。你食雞成日建議師奶「買屁股好過買雞」,特別是雞屁股。他認為,雞屁股和他的肉地出現左折讓,非常抵買。不過,他強調雞屁股不可要求即刻去食,要持有兩到三年,到時個雞屁股壞左啦,仲食乜鬼? 你食雞就話,要用鹽醃住,等他乾左就好食。
生果市場記者唔知點解咁有興趣雞市,翻下舊帳就話你食雞成日講「以我地痕脾(0012)和心紅雞(0016)屁股來睇呢,雞屁股過去一年是跑贏過雞市」,大傻仔之前話大頭蔡拿晒那些雞去醃,特別他唔知點解要搶埋人地隻雞屁股,雞屁股太少,你食雞又成日買埋一大堆痕脾屁股,咁梗升啦,所以生果市場記者證明左屁股是升得快過雞。
雞屁股出現左折讓,原因是師奶根本質疑他的「保鮮」能力,大傻仔簡單咁講,即是把持有的屁股肉地,轉變為可見到的美味。二、三線的劣質雞屁股折讓可以平到二折、三折,真是唔是好奇怪。但是話時話,如果二三線的雞屁股咁平,當然就一分錢一分貨啦,因為那些二三線雞商根本無能力賣咁多貨,因為他們根本賣左他個小少的項目後,因為雞市畀大雞場霸左,賣左就唔知點賣番,所以唔敢賣,但是如果市場逆轉,他們雞場都唔值錢啦,所以可能周轉不靈。不過以現時僅餘的雞場營運商來睇,就算是二三線雞場,其實都唔會執,但隻雞就會好老,老雞的皮好韌,所以雞屁股就唔好食,價錢就梗有折讓啦。
大頭蔡因為好喜歡買靚雞去醃大頭蔡,但雞屁股平,他都搶埋來做,所以當然就會支持買埋那些雞屁股,不過他聲明就要買晒那些龍頭雞屁股,咁大傻仔連雞屁股都無埋,今次都大傻仔頭都大。
雪茄屁股的公司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15.html有一天止凡收到一位朋友的whatsapp,這位朋友知道我有寫blog,亦不時有在這裡留言,於是就問我一些有關股票投資的問題。在whatsapp中間短回應了兩句,今天讓我拿這個題目來發文討論。
朋友的whatsapp內容如下:
「請教下,認不認同原本一家營運得不算理想的公司,反而是「雪茄屁股」?有研究價值呢?」
首先解釋一下「雪茄屁股」這個概念,意思指香煙或雪茄等物,被人吸食過後,一般人都不會把所有煙支部份完全享受,到尾尾部份還剩下一點時就會把它棄掉。然而,這個「雪茄屁股」還在燃燒著,還有價值可言,只是被人們所遺棄。一些價值投資者,包括股神在內,就是最喜歡找尋這類被人遺棄的股票作投資,從中獲利,過程跟現實中的拾荒者沒多大分別,是人棄我取,尋找價值。
在行使價值投資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了解一個投資項目的真正價值何在,而所付出的價格與所估計的真實價值不付時,價值投資者就是賺取當中的差價。當然,市場有效論者所信奉的都是否定價值投資方法的,因為他們認為市場所給的價格是每時每刻都確實反應著每個投資項目的真實價值,根本不存在差價。不過,如果市場有效論成立的話,股神等人的巨富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好了,回應這個問題,其實了解了「雪茄屁股」及價值投資的概念之後,大約都會明白其實「雪茄屁股」正正是價值投資的一種。無論投資對象的定位是經營有道的公司,是全城熱追的股票,還是被人遺棄的股票,還是經營不當的公司,全都可以行使價值投資,關鍵是你能否分析評估其價值,再找尋價格及價值之間的差別。所以,不能說一家經營不當的公司就一定沒有價值,或是一定是「雪茄屁股」而可以大手買入。
舉個例子,一家經營不當的公司,近年都年蝕1億,還有傳它會被申請清盤,市場上人人都把它沽售,市值由30億跌至10億,可是看過年報後,發現公司內的淨現金超過20億,沒有或很少負債,過去亦不時有賺錢,只是近年經營環境欠佳之類。這樣的一家公司,就好比一家店舖,烏燈黑火,沒有好生意,每月還要付員工薪金及管理費,燈油火蠟,每月蝕10萬,又被人話會被清盤,合伙人話要用200萬賣給你,不過店舖內有一個夾萬,夾萬內有現金400萬,又沒有負債,你覺得這樣的投資有問題嗎?
另一個例子是一家經營很厲害的公司,每年賺過億,每年盈利增長率還超過15%,市場上人人都追買其股份,因而被超買了,市值超過100億,公司管理層還不時增加負債、發新股集資去擴大生意版圖,這樣的公司又一定值得投資與否?
以上兩個例子都說明經營差的公司不一定不值得投資,而經營好的公司又不一定值得投資,不過請不要誤會,不是在說投資就是要「與眾不同」才正確,專買一些經營差的公司就行,這並不是我的意思。我想帶出的意思是價值投資的目標跟公司經營好壞關係不一定很大,公司經營好,可以是好投資,也可以是壞投資,而相反,公司經營不好,在投資角度而言亦有好有壞。
所以,經營不善的公司是否就是「雪茄屁股」呢?這可不一定的,人家不吸的煙支尾部,但要你拿10元來交換,這也不是一個有利的投資。加上,經營不善的公司說不定真的現金流出問題,又資不抵債,一下子被人申請破產,到時你的投資可是「一鋪清袋」噢。
我認識有朋友,很喜歡研究恒指成份股之中每年股價表現最差的一兩支股票,覺得有利可圖的話就大手買入,看看來年會否大幅反彈,早幾年有中信泰富,近年有煤炭股份,有時他會大賺,但有時他所買入的股份到來年會被踢出恒指成份股之列,令股價低處未算低。所以,大家研究分析股票的領域可以各有不同,我較喜歡經營有道的公司,但你喜歡研究被人遺棄的股票,兩者都可以是價值投資,重點是要看估值的功夫了。
從雪茄屁股到增長股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30.html
巴黎:
幾年前初學價值投資,受Graham影響至深,一直認為雪茄屁股是投資王道,
事實上Graham寫的時候是大肅條,筆者學習的時候也是70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海嘯,
在街上拾到的不只是抽剩雪茄屁股,而是一些甚至只抽了一口的大雪茄,在金融海嘯年,
以Graham 的方法很容易拾到好東西,故一直不太重視增長股的挑選。
因為受了Michael Burry 的啓發,最近首次番看非常潛力股英文版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時,便小了一份對增長股的抗拒。
作者Fisher 非常著重營銷,條數是這樣計的:
假如一支股票現在的盈銷是市值的一半,行業內的除稅後利潤是10%,並全派息,行業的Yield就是5%,20倍PE(1除以(50%x10%)),而若當中一支股票,每年把10%的銷售額增加研發費並在當年出數,它的盈利就變成0。但因為不斷硏發,在行業銷售不進步情況下,這支股票的營銷卻大幅上升,然後再投資研發,沒有利潤,再提升營業額。
若十年後營業額因為不斷硏發新産品而上升十倍,只要停止研發費用,馬上獲得盈利是十年前的100%,如果全派息,這支股票股東獲的現金息就是十年前投資資金的50%,等同行業內投資任何其它公司十年所收息的總和。
第十一年這支股票只一年的股息就是其它公司要再等多另外十年才能獲得的相同金額。
投資增長股必須要用Fisher 的閒談法,即以八掛的方法聽取行業的競爭對手丶內部職員去真實描繪這公司能否不斷研發丶管理能力大並圖。
筆者從行業中人獲知P公司的U客戶對下遊原料商要求非常嚴,只要供應商達到他們的要求,関係不易改變,U公司付款期也非常,在全球零售地位不斷上升至第四位,這都反映在供應商P公司的營銷增長和非常低的應收呆帳期內。另外P公司的競爭對手都是一些內銷和喜歡拖數的客,對手的會計追數也不落力。
P公司的機器產出率高達九成也不是意外做成,而是管理層增加庫存流轉面績,庫存流轉面績不同倉庫,後者是靜止並會堆積庫存,前者是加快制造業因場地面積不夠做成塞車,下部門不暢通,上部門要暫停機器產出,或產出一些久久才獲下部門加工的半原成品,這都會反映在年未庫存金額中,P公司庫存流轉數較同對至少低50%或以上。
另外對P公司認識多年的曾是行內一哥競爭對手高層也不斷購入P公司股票,這支公司名字筆者不便說出。
最近筆者也特別留意另一支因為和它的競爭對手高級員工閒聊穫悉的公司,同樣是本身的工作関係因利成便,這種方法據Fisher 說要投資多年才能有成果,筆者所以對是否能增長十倍股也不存期望,只要用這方法能減小踏地雷的機會,有合理的回報,滿足矣!
腦袋 VS 屁股 西點老A:
來源: http://xueqiu.com/1512170192/34903904
【以下是摘自《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的一段,本人十分喜歡,
腦袋和屁股那個更重要?經過這幾年的行情磨練,相信都有所悟,寫給自己。】
在我解決一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跟自己說得清清楚楚,我認為找到解決方法時,我必須證明自己正確。我知道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證明,就是用我自己的錢去證明。
這里讓我說一件事情:
在華爾街經歷了這麽多年,賺了幾百萬美元,又虧了幾百萬美元之後,我想告訴你這一點: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我堅持不動替我賺大錢,懂了嗎?是我堅持不動!對市場判斷正確絲毫不足為奇。你在多頭市場里總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作多的人,在空頭市場里也會找到很多一開始就作空的人。我認識很多在適當時間里判斷正確的人,他們開始買進或賣出時,價格正是在應該出現最大利潤的價位上。他們的經驗全都跟我的一樣——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從中賺到真正的錢。
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我發現這時最難學習的一件事。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確實了解這一點之後,他才能夠賺大錢。這一點千真萬確,作手知道如何操作之後,要賺幾百萬美元,比他在一無所知時想賺幾百美元還容易。 原因在於一個人可能看得清楚而明確,卻在市場從容不迫,準備照他認為一定會走的方向走時,他變得不耐煩或懷疑起來。
華爾街有這麽多根本不屬於傻瓜階級的人,甚至不屬於第三級傻瓜的人,卻都會虧錢,道理就在這里。市場並沒有打敗他們。他們打敗了自己,因為他們雖然有頭腦,卻無法堅持不動。老夥計在做他所做的事情、並且堅持下去時,實在十分正確。他不只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也很聰明、有耐心地堅持下去。
不理會大波動,設法搶進搶出,對我來說是致命大患。沒有一個人能夠抓住所有的起伏,在多頭市場里,你的做法就是買進和緊抱,一直到你相信多頭市場即將結束時為止。要這樣做,你必須研究整個大勢,而不是研究明牌或影響個股的特殊因素,然後你要忘掉你所有的股票,永遠忘掉!一直到你看到——或者你喜歡說,一直到你認為你看到——市場反轉、整個大勢開始反轉時為止。要這樣做,你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和眼光,否則我的建議會告訴你低買高賣一樣白癡。任何人所能學到一個最有幫助的事情,就是放棄嘗試抓住最後一檔——或第一檔。這兩檔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總計起來,這兩檔讓股友耗費了千百萬美元,多到足以建築一條橫貫美洲大陸的水泥公路。
一個人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在這種遊戲中走不了多遠。這些大概是我學到的一切——研究整體狀況,承接部位,並且堅持下去。我可以沒有半點不耐煩地等待,可以看出會下挫,卻毫不動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現象。我曾經放空10萬股,看出大反彈即將來臨。我認定——正確地認定——這種反彈在我看來是無可避免,甚至是健全地,在我的賬面利潤上,會造成100萬美元的差別。我還是穩如泰山,看著一半的賬面利潤被洗掉,絲毫不考慮先回補、反彈時再放空的作法。我知道如果我這樣做,我可能失去我的部位,從而失去確定賺大錢的機會,
大波動才能替你賺大錢。
破產是很有效的教育機構。
別讓屁股控制腦袋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1/idiot.html
巴黎:
有科學家嘗試用支針拮某人屁股,並用儀器監控腦部的電流,希望知道到底腦袋那地方是連接屁股的神經。
不過讓他們吃驚是如果以lphone6每秒240格慢動作重播,腦袋反應的電流點著時間,較拮你的屁股更早。
原來我們的腦是先痛,並預知下一秒發生的事,或許原來有一樣東西預先安排要我們拮自己的屁股。
另一方面,如果把腦袋這著燈地方切除,無論如何再拮屁股,這人都沒有反應。
原來我們的腦可以什麼已發生的事也不知道。
這出現了一個迷離境界,是先出現結果然後原因,還是有了原因也不出現結果?
大眾一直以為的因果論,原來所知甚少。
到底投資是因為不理想而悲觀,還是悲觀做成不理想?
------------------------------------------------------------------------------------------------------
除夕晚筆者囘家路途上不知什麼原因,察覺到南車A會有30%升幅的機會,囘家後馬上上網查成交。
A股因爲有升停板的機制,如果投資者在5/1/2015那天,以除夕日6.38 收市價再加10% 7.02買入,便可以賺到和H股30%的差價。事實
31/12/2015至今天,無論南或北車A股,每天都有幾百萬股的成交,昨天南車A甚至有過千萬股成交。
因此節後開市第一天5/1/2015,筆者用盡Margin掛了7.03買入,但因為高於10%的7.02一分錢,所以我買不到。
收市後再問清楚經紀,並加10%掛7.72在昨天早上求買入,但集體競價時段要在前一天的16:00開始下盆,因當天未成交的買單,大陸是要等到19:00才自動撤單和釋放Margin額度,所以筆者昨天仍然排得很後買不到。
今天南車A仍然升了10%至8.49,但以用這價買到,已經和H股同價,風險代價已不值筆者追入,就這樣閃電間流失了可能賺大錢的機會。
而連續三天排第一買入者必定是個績極的投資好手,這億元的賞金是應得的,筆者在此向他致敬!
-----------------------------------------------------------------------------------------------------
資本主義是要讓那些把資金流向同等價值又最低價格的人獲獎賞,唯有這種流向,世界才能向前,而資本市場有幾多阻礙和幾多困難,把價值價格分離,便有幾多好的投資機會把它紏正。
悲觀者只能看到和抱怨A股市場的不成熟,他們相信黑天鵝,讓悲觀掩蓋眼睛,看不到一起帶來的機遇。
每天跳著Tic Tac 往股票市場,看到的是無盡的投資機會。
筆者越來越覺世界是美好的!
全球最大飛行器“飛天屁股”遭遇不幸 試飛撞電線桿墜機
據CNN報道,全球最大的飛行器 Airlander 10 在英國倫敦北部進行第二次試飛,在空中飛行了一個半小時之後準備著陸時,機身失去平衡,撞上電線桿,駕駛艙遭到損毀,所幸並無人員受傷。
Airlander10 的制造商混合空中飛艇公司(Hybrid Air Vehicles,HAV)在聲明中表示:“ Airlander 遭受了一次沈重的著陸,駕駛艙前身有一定程度損壞,目前我們正在評估受損狀況。”但該公司並未解釋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這架超級飛行器機外形像巨型的飛艇,身長92米,比世界最大型客機空客A380還長18米,被網友戲稱為“飛天屁股”。
Airlander 10 在其上周的首次試飛的過程中也並不順利。首先由於技術問題,首飛被推遲了 3 天,然後當天的起飛也推遲了幾個小時,原計劃 90 分鐘的飛行,最後也只進行了 20 分鐘。
起初,Airlander 10 是美國軍方計劃項目,隨後美國軍費裁減的大潮中於 2013 年出售給 HAV 公司,HAV 公司後又因資金不足而停止開發,並停泊在貝爾福德郡。2015 年,通過英國當局的資助和 HAV 的眾籌,改造得以繼續進行。
這架“巨無霸”采用最新型材料,配備最新科技,最新航空電子設備以及最新的電腦軟件,是21世紀的飛行器。嚴格來說,它是飛艇和直升機的綜合體。跟一般飛機不同,它不需要跑道,也不局限於在陸地降落,可在水面、冰、沙漠等平面都可以著陸。
金融雲端:滙控一屁股屎
1 :
GS(14)@2012-08-01 10:45:1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1/16565005
滙豐控股(005)日前公佈上半年賺82億美元,按年下跌9%。業績倒退,是因為大笨象為英美等地的違規事件,撥備近20億美元。由於英美監管當局仍然對滙控窮追猛打,又有民事索償訴訟緊咬不放,滙控這區區156億港紙的撥備金額,肯定還未足夠。
違規事件 恐越揭越多
我認為這些違規罰款,絕非昨天一些證券分析員所言只是 One-off Items,而是反映滙控管理上有根本問題,將來被揭發的違規事件,恐怕會越來越多。
困擾着滙控中期業績的,既有歐洲經濟低迷,導致歐洲業務上半年由盈轉虧,也有一連串違規事件,包括要為英國多項不當銷售投資產品,撥備13億美元,用來向客戶作出補償及繳付罰款;另外要為美國和墨西哥滙豐防範洗黑錢不力,預留7億美元,應付可能的罰款。但這7億美元之數,與外界估計的10億美元總罰款,仍有一段距離。
今次撥出的20億美元,已佔去2009年辛苦供股集資回來的177億美元的11%。但曾經標榜「環球金融」的滙控,未來因應環球各地違規問題而要付出的代價,應該遠不止於今次的撥備金額。
英國針對銀行操控同業拆息的調查,在成功懲罰巴克萊(罰款4.5億美元)後,調查範圍已廣及滙控等其他銀行;美國、新加坡等各國政府也紛紛仿效英國,調查銀行有否操控拆息市場。歐美銀行業在金融海嘯後,聲名狼藉,歐美政府針對銀行違規操作,是順應民意而行,懲罰絕不手軟,滙控行政總裁歐智華難以安枕。
歐智華去年上任後,不斷出售非核心業務,撤出多個沒有經營優勢的市場,賣產收益上半年貢獻了43億美元,稍為抵銷了歐洲業務大倒退和巨額撥備的影響,否則滙控的業績會更加難睇。
管理監督不足 種禍根
儘管如此,證券行似乎普遍對滙控業績收貨。高盛、摩通和花旗等大行,都認為撇除所有一次性因素後,滙控第二季稅前盈利與它們的估計相若,甚至更高一些。
不過當所謂個別事件、一次性問題,不斷重複出現時,其實就不會是 One-Off。由大做次按生意的美國滙豐融資,到放任洗黑錢的墨西哥滙豐,都是滙控在市道好景時,為了擴張版圖,收購回來。滙控過去以聯邦形式管理環球業務,讓近80多個地區主管,自由發揮「地方智慧」,不過,總部未有發揮有效的管理和監督能力,種下禍根。
滙控不只管不好海外眾多收購項目,連總部所在地英國的本土收購,一樣弄得自己焦頭爛額。
去年12月,滙控因為英國附屬公司 NHFA違規向老人家銷售高風險投資產品,遭金融服務管理局( FSA)罰款,並要向客戶作賠償,合計損失近5億港元(部份金額列進今次半年賬目中)。那時候我在本欄寫過,根據 FSA的調查報告, NHFA長期違規銷售,是源於滙控處理新收購時竟然漫不經心,任由在2005年買回來的 NHFA「冇王管」多年,銷售合約由自己原來的法規部門審核,滙控的干預好像從來不存在,令違規銷售問題不斷累積。
FSA的報告,甚至要教導滙控日後應該如何跟進收購交易:「……(金融企業)需要確保收購新業務後,實行適當的系統和控制,作有效管理和監督。」
即使是在總部所在的英國本土,滙控對收購對象都是如此放任自由,自招禍端,它對分散在數十個國家的環球業務的監督,又怎可能有效和到位?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又有多少還未曝光?
去年的文章,題為「滙控大小失控」,今日請容我再直接一些,但粗俗一點:滙控一屁股屎,豈是一兩下手勢能夠清理乾淨?
丘亦生
2 :
wilsonchui(9055)@2012-08-01 17:59:17HSBC 同妖股無分別
3 :
GS(14)@2012-08-01 18:33:34現在唔識玩,淨是知他的人才死的死,走的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