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準不準“專車”為民服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214

在國外,打車軟件也引發了許多爭議。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5日,法國巴黎,出租車業者抗議示威,希望政府禁止使用Uber等手機應用程序在線叫車。 (CFP/圖)

當下遭遇輿論激烈反彈的所謂“專車被禁”,實際上在各地並非全面禁止。一方面,一項巧妙的“四方協議”模式,築起了專車軟件與“非法營運”風險之間的防火墻。另一方面,各地政府的高調宣揚,抑或有安撫出租車公司和司機,並試探民意和政策走向的考量。

與此前紅火的“打車軟件”相比,同樣身攜互聯網新技術和巨量資本而來的“專車軟件”,真正觸動了出租車這一頑疾深重行業的根基:牌照管制、價格管制、運營權壟斷。

風向尚不明晰,但這一次,新技術終於有望顛覆舊制度了麽?

“專車”真正被掐住命門,是在2015年1月14日,成都。

這一天,成都交委和公安局共同發出公告,明確表示,嚴禁汽車租賃公司利用從事租賃業務的車輛開展專車等客運出租車業務,否則依法予以查處。

此時,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冬開始,已有包括北上廣在內至少18個城市交管部門通過下文和公開聲明等方式,措辭嚴厲地指出私家車為主的部分專車屬於非法營運,要予以“嚴查”、“大力打擊”,同期各地官方披露的非法營運專車查處數量總計近百輛。

但此前這些地方打擊的多是私家車加入“專車”運營的方式,直到成都第一個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確否定“專車”業內通行的“四方協議”。

這一文件,也與交通運輸部的精神並不一致。

2015年1月8日,交通運輸部公開表態,既肯定了專車軟件的創新與價值,也強調了“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這條紅線。

不過,簡單幾句表態,並不能真正解決這種以租賃汽車之名行出租車之實的經營模式本身的合法性問題,接下來中央層面如何“定性”,還是一把懸在專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專車”變“黑車”

便捷的手機軟件下單、高檔的車型、幹凈整潔的車廂、彬彬有禮的司機、礦泉水和手機充電等貼心小服務,還有可當車資使用的不菲的紅包優惠,很難不讓人產生拋棄出租車的念頭。

這就是眼下正深陷打擊風暴中的“專車”。

自從互聯網公司近年挾巨資沖進打車領域,推出打車軟件以來,掀起過數次風暴。在2013年下半年左右,打車軟件普遍具有的加價叫出租車功能,就曾在多地被叫停。

2014年下半年以來,“專車”這種新的出行方式在中國一二線城市風生水起。

和已經流行了兩年的打車軟件區別在於,提供服務的不是有著特別塗裝的出租車,而是來自汽車租賃公司不同檔次和車型的車,有的甚至就是私家車。

兩大打車軟件公司滴滴和快的是積極推廣者,並將旗下這項業務命名為“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使得“專車”一詞成為這種新模式的代稱。他們和易到用車、Uber等同行,已把專車業務推廣到全國幾十個城市。

無法確知專車的具體規模,業界估測一些一線城市的數量可能已有幾千輛之多,並在快速增長之中。

這時,各地交管部門的態度,似乎與專車在市場上得到的青睞背道而馳了。

進入2015年1月,各地官方表態更加頻繁,也因此在社交平臺上被群起而攻之。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因為專車一定程度搶了出租車的生意,官方是在保護出租車公司這個壟斷群體的既得利益。

出租車公司的公眾形象一向不佳:在中國許多城市,出租車行業都處於嚴格的政府管制,只有極少量擁有特殊“資源”的國有或民營企業擁有牌照,並借此源源不斷地從出租車司機手中攝取“份子錢”,被看作是在躺著掙錢。

除了對壟斷的不滿,在北京等大城市,抗議聲還夾雜對出門堵塞、開車受限、打車困難、乘車臟亂差等出行困苦的種種不滿,就像是一次“出行難”情緒的大爆發。長期以來交管部門似乎對此無能為力,但當市場利用新技術嘗試化解矛盾的時候,官方迅速出手“封殺”的姿態,激起了輿論的強烈反彈。

這一次,《人民日報》等官媒也站在了“專車”這邊。1月9日的一篇文章寫道:“網招‘專車’掙的什麽錢?是正常出租車服務缺失的溢價。光做減法不做加法,這個減法的正義性就不夠,效果也不會好。老百姓的旺盛需求,不能視而不見。”

更讓各地政府撓頭的是,過去兩周內,沈陽、南京、濟南、成都、南昌等城市正相繼發生部分出租車司機抗議“份子錢”,抗議“專車”。

眼下,一邊是代表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新勢力,一邊是抱守和依附於壟斷的舊勢力,彼此都在奮力發聲、遊說乃至抗爭,前者在尋求身份的認可,後者要捍衛既得的利益。

專車“黑”在哪

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交管部門公開發聲中,“專車是黑車”、“專車服務屬變相黑車”等言論在過去二十天里屢屢見諸報端。

生活中,人們對黑車的認知還停留在街頭:在打不到出租車的地方或者打不到車的時候,一輛破舊小轎車在你面前停住,一個面色兇狠的司機搖下車窗問你去哪里,然後雙方一番討價還價……

“我們怎麽會是黑車呢?專車的車況、司機駕齡和犯罪記錄等個人信息是經過審核的,司機上崗前需要通過培訓和考試;除了專車自帶車險,我們還給乘客購買了意外保險,總賠付金額高於正規出租車;專車的價格體系是透明的,行程即時追蹤,可以評價司機,出問題還有一套投訴機制……這些專車在安全性和保障乘客權益方面的特點,哪一個是黑車所具備的?”快的旗下一號專車的CEO李祖閩不厭其煩地向南方周末記者列舉專車與黑車的種種不同,同樣的“委屈”,也出現在另外幾家專車軟件公司高管口出。

這些不同點,央視主播李小萌第一次使用專車就略有體會,專車變“黑車”風波後,正是因為對上述流程的認可,她兩次發微博表示自己還要堅持使用“黑車”。

官方視角里的“黑車”,另有一套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指的是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非法營運”。

在此基礎上,各地又有諸多地方性法規。比如,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發言人梁建偉近期曾公開介紹,查處專車的依據為《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和《北京市租賃汽車行業管理辦法》;上海則包括《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若幹規定》和《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辦法》。

要想滿足“合法營運”的租賃汽車資格,也是複雜得很,沒有一個全國統一規定。

在大多數城市,通常需要滿足兩層資質,第一,這些車輛必須與擁有汽車租賃經營資質的公司存在一定的隸屬關系,第二,這些車輛本身需要有租賃汽車牌照。

這兩層資質在各地的獲取難度不一。公司資質方面,有的是備案即可,有的則需要報批;車輛牌照有的只需要備案,有的是走招投標,有的是向政府申請,還有的是政府按考核制度分配。至於租賃汽車公司與車輛的關系界定,也是松緊不一,嚴格的要有產權,寬松的只需要屬其“管理使用”。

“我們進入每個城市後,發現各地實際執行的政策尺度,和當地紙面規定內容還有出入,而且有的地方規定本身就寫得很模糊,通常越小的城市越寬松。”一位不願具名的專車軟件公司高管稱。

政策的寬嚴和操作中的松緊,直接影響到了當地專車中“黑車”的比例。一位長三角省會城市交通部門人士根據調研情況推測,其所在城市至少2/3的專車屬於官方界定下的非法營運。“幾個主要大城市都對租賃汽車牌照實行總量控制,就算是有資質的租賃汽車公司買了車,想上牌都難。”

易到用車市場部品牌總監胡緒雷也表示,專車在獲取牌照方面比較受限的,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實行數量管控的大城市,小一些的城市本身政策寬松,當地專車可以相對容易地辦理到相關手續,獲得合法營運資格。易到用車是國內起步最早、覆蓋城市最廣的專車軟件公司之一,自稱已進入超過80個城市。

但對於私家車來說,即便在獲取資質不難的城市,很多車主也不願意去辦租賃手續,因為要遵守報廢年限等約束,租賃汽車的身份也會影響二手銷售價格。按照現行政策,私家車沒有報廢年限。

現實中,“專車”主要由兩個群體構成,一種是租賃公司的車,另一種就是私家車。

在各地正在進行的打擊中,對租賃車的處理意見少有涉及,但對於私家車做“專車”,都明確要大力打擊。

圖為民眾搭乘Uber。 (東方IC/圖)

反“被黑”之路

“據我們所知,最近被查處的主要集中在‘雙無’專車,也就是既不具備汽車租賃公司資質,也沒有租賃汽車牌照。”上述專車軟件公司高管承認,其公司合作的近萬輛專車中,這種“雙無”車輛在一半以內。

這些“雙無”專車的主要構成者,便是私家車。

“單無”車輛則相對安全,“由於長期以來租賃汽車的牌照數量控制,為了滿足業務需求,許多正規汽車租賃公司本來就擁有或者掛靠一定比例無牌汽車,不過他們往往和當地交管部門關系匪淺,彼此心照不宣,不予嚴查。”多位專車行業從業者均向南方周末記者提出這一點。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最近各地交管部門對打擊涉“黑”專車表態頻頻,但這種查處行為並不是突然出現。

2012年,南方周末曾報道過《別叫我“黑車” 智能招車的中國式困境》,當時還沒有“專車”概念,這個領域的少量創業者就已在遭遇被“黑車”之苦。

2014年上半年,一號專車的前身“大黃蜂”專車,也有“雙無”專車被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查處,要求公司“自查自改”。另外,2015年1月北京披露專車查處47輛等情況時,也提到這是2014年5月起的查處數量累積。

這些常規的執法行為和零星的曝光案例,沒有被廣泛傳播。

如今,隨著各地一波波的措辭嚴厲的官方表態,各個專車軟件平臺上的私家車司機們如坐針氈。

在南方周末記者加入的幾個專車司機交流QQ群里,過去一周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接不接單”,有人說“休息幾天,等風聲小了再說”,也有人猶豫後照樣接活。

司機們還在群里分享著各自聽到的政策風向、最新查處情況,分享判斷和應對執法人員“釣魚”的經驗:

“釣魚也綁信用卡(編者註:指在專車軟件上綁定支付),真特麽敬業!”“車里準備個攝像頭,釣魚的給他錄下來。”

一位司機分享了隱藏軟件的辦法,還有人貼出了某家專車軟件公司推送給司機的應對教程:

問:你這種接送有沒有向客戶收費?

答:我只負責按照公司安排接送客戶,不收費用。

問:把你的手機給我看一下。

答:手機是私人物品,不好意思,不能給您看。

這里的關鍵在於,對非法營運的認定,除了車輛的資質問題,還有一點是是否發生經營行為,由於專車軟件主要是通過手機支付而非現金交易,這兩組對話和隱藏軟件,都能讓司機規避執法人員對經營行為的調查。

偶爾,司機們也會討論如何才能獲得官方認可的營運資質,這樣做是否劃算。

“專車VIE結構”

嚴格地說,汽車租賃公司對外租賃汽車時,只為承租人提供汽車,並不能提供駕駛服務——最早交通部和國家計委1998年頒布的《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里就有明確說明,雖然這一規章已經廢止,但各地現行政策還是一脈相承。

這也是汽車租賃行業區別於出租車行業的一個重要特征。

現實中,用戶對汽車和司機的需求經常是捆綁存在的,汽車租賃公司就以其他勞務公司勞務派遣的方式,把司機一起提供給租車人。法律關系上,司機是租車人向第三方勞務公司另行雇用的,能規避政策限制。

這種操作由來已久,只是過去汽車租賃公司面對的主要是機構客戶——酒店、旅行社、公司等,極少涉及個人日常出行。由於客戶群體差別較大,傳統的商務租車模式和出租車,彼此並無市場競爭,一直相安無事。

2011年左右中國開始出現專車軟件公司起,這種做法就被“借鑒”。

據滴滴副總裁朱平豆介紹,在專車模式下,乘客、專車軟件公司、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構成一個“四方協議”關系:

其中,專車軟件公司負責接受乘客的用車需求並生成汽車預約訂單,汽車租賃公司根據訂單提供租用車輛,勞務公司根據訂單提供駕駛服務,三方共同為乘客完成用車服務,而乘客通過專車軟件支付車費,專車軟件公司再與另外兩方結算,並收取一定比例信息服務費,目前行情約在車費的10%左右。

朱平豆戲稱為“專車VIE結構”。VIE結構,被稱為協議控制,是互聯網等行業一種慣用投資模式。因為中國有些領域存在外資投資受限,境外投資人會設立一個境外離岸公司和境內內資公司,離岸公司通過協議關系控制內資公司,最終實現外資間接投資原本被限制或禁止的領域。

在朱平豆看來,專車的四方協議模式,同樣也是一種通過協議關系的設計,巧妙繞過政策限制的做法。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解到,滴滴、快的、易到用車和Uber等專車軟件公司主要都是采用這種“四方協議”模式。

數量龐大的私家車群體能夠成為專車,正是這種模式的延展。一種常見的做法是,私家車主把自己汽車通過租賃等方式“掛靠”給租賃公司,自己再和勞務公司簽署勞務派遣合同,以派遣司機的身份前去駕駛自己的私家車,以符合租賃汽車的規定。

為了規避黑車風險,一家專車軟件公司下發給司機的培訓材料中寫道,如果執法人員查車時問及為什麽行駛證上汽車屬於私人時,要回答稱,因為自己給公司交了一筆保證金,公司把車過戶給個人名下作為抵押。

四方協議模式巧妙之處在於,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成為了專車軟件公司與“非法營運”風險之間的防火墻。

所有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專車軟件公司都強調,其對租賃公司、勞務公司行為合規性有明確要求,並通過合同等方式予以約束,如果對方違反要求,就要承擔對應法律和經濟責任。

但這樣一種約束,現實中並不能阻止大量“非法”私家車成為專車。不過,在回避了自身法律風險之後,正處在市場開拓階段的專車軟件公司,一定程度上是樂見其成。按照一位軟件公司高管的說法,“合法的租賃車數量實在太少,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專車軟件公司,沒有一家能不帶私家車做起來的。”

“目前這種專車實際面向不特定乘客、提供連車帶司機的運輸服務,它符合公共交通產品的特征,實質上就是出租車業務。”在一位地方交管部門從事政策法規工作人士眼里,四方協議是專車軟件公司等“攻入出租車這個壟斷市場,又努力規避法律風險的劍走偏鋒之舉”。

事實上,目前各地交管部門對專車打擊,也基本是圍繞其中沒有營運資質的“黑車”,除成都外,並沒有觸及四方協議這個背後更為關鍵的法律爭議——這直接關乎現行專車模式本身的合法性。

“很少有城市願意在上級不表態的情況下,率先斷定這種模式是非法行為,這是有風險的,尤其是涉及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群眾得到便利的情況,更是誰也不敢魯莽。”這位交管部門人士說。

把四方協議比喻為專車VIE結構的朱平豆也感受得到這種來自官方的容忍,“要關掉專車軟件很容易,想關早就可以關了。就好比新浪、百度等采用了VIE結構的中國各大互聯網巨頭,官方隨時可以認定非法,但一直沒有這麽做。”

1月8日,交通運輸部的一則公開表態,對創新有肯定之意。這條新聞發出後第二天,滴滴專車通過專車軟件給司機群發通知,直接表達為這是“交通運輸部肯定了四方協議,意味著專車被官方正名……專車師傅們自此可以吃下一顆定心丸了,開幹吧!”

四方協議之外,還有其他模式存在。比如專車軟件領域的矽谷鼻祖Uber,在中國的產品線之一人民優步。

這是一款專門針對私家車的拼車應用,私家車主可以在Uber上註冊並登記個人和車輛信息,審核通過後即可入網,並不需要和租賃公司、勞務公司發生關系。

“想象一下,下班高峰期你站在南京西路邊上,怎麽都打不到車,卻有一輛輛空車從你面前呼嘯而過,而你幾乎沒有辦法與他們商量載你一程,因為這其中牽涉太多困難——沒有價格體系、沒有信任體系……這需要構建一個生態,現在我們用技術去實現。我們和政府都希望為人民服務,所以這條產品線取名為人民優步。”Uber上海總經理王曉峰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一番這項應用的美好願景。

只是,和為了繞開政策精心編制的四方協議模式相比,這個簡單而充滿共享精神的做法,看起來更為大膽。

“至今我還沒有聽說有人民優步司機被交管部門處罰的情況。”王曉峰稱。

但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盡管人民優步仍在運行,Uber網站上的人民優步司機註冊通道,最近已經看不到了。

沖擊和出路

背靠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的專車軟件公司,采取了和一年前推廣打車軟件時同樣的招數——將動輒數億的補貼砸向司機和乘客,以至於很多專車價格趨同甚至低於出租車價格。

這在一些城市已經引起了矛盾。

目前發生的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司機訴求除了傳統的降低“份子錢”等問題,還包含了對專車掠奪市場的抗議,給地方政府造成維穩壓力。

這也是成都在各地觀望之時,冒著可能與交通運輸部精神相違背的風險,率先站出來推倒四方協議模式的最主要背景。成都發布的公告,第一句即提到目的是“進一步……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出租車司機的不公平感不難理解,從事幾乎同樣的業務,他們需要承擔“份子錢”這種高額的準入成本,專車司機尤其是私家車司機,既無涉準入成本,還享受專車軟件公司為了培育市場而提供的補貼。

“在行政壟斷背景下的出租車公司和司機認為有人分享了原本專屬於自己的蛋糕,而自己是繳納了出租車經營權費(政府收取)和管理費(經營權人對司機收取)的,政府應當保障自己的壟斷利益。”長三角省會城市一位交管部門公務人員說。即便是在交管系統政府內部,也認為近期各地高調宣揚打擊專車,有安撫出租車公司和司機的考量。

對交了“份子錢”的出租車司機群體而言,如果把租賃汽車徹底趕出自己的“領地”,無疑是更大的勝利。

不難想象,如果專車繼續做大,這種矛盾會繼續升級,因此接下來官方對專車的“定性”,和對其操作方式的約束力度,對專車和出租車兩方都至關重要。

值得留意的是,交通運輸部2014年9月通過、2015年1月開始執行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里,出現了一種有別於傳統出租車的預約出租車(簡稱約租車)門類,和普通的出租車區別發放執照和管理,不過約租車只可通過電話和網絡等方式預約,在規定的地點待客,不得巡遊攬客。這和現在市場上自發生長起來的專車,業務形態幾乎一致。

約租車在國外許多大城市比如紐約,都是與出租車共同存在的一種類型。

“如果專車被界定為這種約租車,它合法的條件包括:車輛所屬的公司必須具備出租車業務經營資質、車輛必須獲取預約出租車營運證。”上述地方交管部門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如果把專車納入約租車,意味著需要和現在四方協議體系相脫離。如果把專車作為約租車之外的獨立生存體系,市場格局將更為複雜。

“其實,在廣州、杭州等城市,地方政府已經在醞釀推出約租車,只是最近專車突然爆發增長,引發各種政策爭議,暫時還沒有一個城市出現‘正牌’約租車上線。”

2014年11月,廣州已舉行聽證會投票通過,計劃新增2950輛約租車,很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個推出約租車業務的城市。

快的是嗅到這個苗頭的專車軟件公司之一,李祖閔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正與廣州方面積極接觸,參與約租車業務。

2015年1月8日,廣州市交委在宣布打擊“黑”專車的同時,也替約租車廣告了一把,稱“廣州已完成約租車投放的市場調研、組織聽證、政府審批等決策程序,現正在全力開展後續籌備工作,同時歡迎社會互聯網平臺企業積極參與約租車的試點工作”。

不過,在交通運輸部針對專車的公開表態中,並未明確專車和約租車之間的關聯,只說要繼續對專車開展調研,註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適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市場充分競爭與規範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68

準不準“專車”為民服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214

在國外,打車軟件也引發了許多爭議。當地時間2014年12月15日,法國巴黎,出租車業者抗議示威,希望政府禁止使用Uber等手機應用程序在線叫車。 (CFP/圖)

當下遭遇輿論激烈反彈的所謂“專車被禁”,實際上在各地並非全面禁止。一方面,一項巧妙的“四方協議”模式,築起了專車軟件與“非法營運”風險之間的防火墻。另一方面,各地政府的高調宣揚,抑或有安撫出租車公司和司機,並試探民意和政策走向的考量。

與此前紅火的“打車軟件”相比,同樣身攜互聯網新技術和巨量資本而來的“專車軟件”,真正觸動了出租車這一頑疾深重行業的根基:牌照管制、價格管制、運營權壟斷。

風向尚不明晰,但這一次,新技術終於有望顛覆舊制度了麽?

“專車”真正被掐住命門,是在2015年1月14日,成都。

這一天,成都交委和公安局共同發出公告,明確表示,嚴禁汽車租賃公司利用從事租賃業務的車輛開展專車等客運出租車業務,否則依法予以查處。

此時,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冬開始,已有包括北上廣在內至少18個城市交管部門通過下文和公開聲明等方式,措辭嚴厲地指出私家車為主的部分專車屬於非法營運,要予以“嚴查”、“大力打擊”,同期各地官方披露的非法營運專車查處數量總計近百輛。

但此前這些地方打擊的多是私家車加入“專車”運營的方式,直到成都第一個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確否定“專車”業內通行的“四方協議”。

這一文件,也與交通運輸部的精神並不一致。

2015年1月8日,交通運輸部公開表態,既肯定了專車軟件的創新與價值,也強調了“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這條紅線。

不過,簡單幾句表態,並不能真正解決這種以租賃汽車之名行出租車之實的經營模式本身的合法性問題,接下來中央層面如何“定性”,還是一把懸在專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專車”變“黑車”

便捷的手機軟件下單、高檔的車型、幹凈整潔的車廂、彬彬有禮的司機、礦泉水和手機充電等貼心小服務,還有可當車資使用的不菲的紅包優惠,很難不讓人產生拋棄出租車的念頭。

這就是眼下正深陷打擊風暴中的“專車”。

自從互聯網公司近年挾巨資沖進打車領域,推出打車軟件以來,掀起過數次風暴。在2013年下半年左右,打車軟件普遍具有的加價叫出租車功能,就曾在多地被叫停。

2014年下半年以來,“專車”這種新的出行方式在中國一二線城市風生水起。

和已經流行了兩年的打車軟件區別在於,提供服務的不是有著特別塗裝的出租車,而是來自汽車租賃公司不同檔次和車型的車,有的甚至就是私家車。

兩大打車軟件公司滴滴和快的是積極推廣者,並將旗下這項業務命名為“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使得“專車”一詞成為這種新模式的代稱。他們和易到用車、Uber等同行,已把專車業務推廣到全國幾十個城市。

無法確知專車的具體規模,業界估測一些一線城市的數量可能已有幾千輛之多,並在快速增長之中。

這時,各地交管部門的態度,似乎與專車在市場上得到的青睞背道而馳了。

進入2015年1月,各地官方表態更加頻繁,也因此在社交平臺上被群起而攻之。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因為專車一定程度搶了出租車的生意,官方是在保護出租車公司這個壟斷群體的既得利益。

出租車公司的公眾形象一向不佳:在中國許多城市,出租車行業都處於嚴格的政府管制,只有極少量擁有特殊“資源”的國有或民營企業擁有牌照,並借此源源不斷地從出租車司機手中攝取“份子錢”,被看作是在躺著掙錢。

除了對壟斷的不滿,在北京等大城市,抗議聲還夾雜對出門堵塞、開車受限、打車困難、乘車臟亂差等出行困苦的種種不滿,就像是一次“出行難”情緒的大爆發。長期以來交管部門似乎對此無能為力,但當市場利用新技術嘗試化解矛盾的時候,官方迅速出手“封殺”的姿態,激起了輿論的強烈反彈。

這一次,《人民日報》等官媒也站在了“專車”這邊。1月9日的一篇文章寫道:“網招‘專車’掙的什麽錢?是正常出租車服務缺失的溢價。光做減法不做加法,這個減法的正義性就不夠,效果也不會好。老百姓的旺盛需求,不能視而不見。”

更讓各地政府撓頭的是,過去兩周內,沈陽、南京、濟南、成都、南昌等城市正相繼發生部分出租車司機抗議“份子錢”,抗議“專車”。

眼下,一邊是代表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新勢力,一邊是抱守和依附於壟斷的舊勢力,彼此都在奮力發聲、遊說乃至抗爭,前者在尋求身份的認可,後者要捍衛既得的利益。

專車“黑”在哪

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交管部門公開發聲中,“專車是黑車”、“專車服務屬變相黑車”等言論在過去二十天里屢屢見諸報端。

生活中,人們對黑車的認知還停留在街頭:在打不到出租車的地方或者打不到車的時候,一輛破舊小轎車在你面前停住,一個面色兇狠的司機搖下車窗問你去哪里,然後雙方一番討價還價……

“我們怎麽會是黑車呢?專車的車況、司機駕齡和犯罪記錄等個人信息是經過審核的,司機上崗前需要通過培訓和考試;除了專車自帶車險,我們還給乘客購買了意外保險,總賠付金額高於正規出租車;專車的價格體系是透明的,行程即時追蹤,可以評價司機,出問題還有一套投訴機制……這些專車在安全性和保障乘客權益方面的特點,哪一個是黑車所具備的?”快的旗下一號專車的CEO李祖閩不厭其煩地向南方周末記者列舉專車與黑車的種種不同,同樣的“委屈”,也出現在另外幾家專車軟件公司高管口出。

這些不同點,央視主播李小萌第一次使用專車就略有體會,專車變“黑車”風波後,正是因為對上述流程的認可,她兩次發微博表示自己還要堅持使用“黑車”。

官方視角里的“黑車”,另有一套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指的是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非法營運”。

在此基礎上,各地又有諸多地方性法規。比如,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發言人梁建偉近期曾公開介紹,查處專車的依據為《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和《北京市租賃汽車行業管理辦法》;上海則包括《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若幹規定》和《上海市查處車輛非法客運辦法》。

要想滿足“合法營運”的租賃汽車資格,也是複雜得很,沒有一個全國統一規定。

在大多數城市,通常需要滿足兩層資質,第一,這些車輛必須與擁有汽車租賃經營資質的公司存在一定的隸屬關系,第二,這些車輛本身需要有租賃汽車牌照。

這兩層資質在各地的獲取難度不一。公司資質方面,有的是備案即可,有的則需要報批;車輛牌照有的只需要備案,有的是走招投標,有的是向政府申請,還有的是政府按考核制度分配。至於租賃汽車公司與車輛的關系界定,也是松緊不一,嚴格的要有產權,寬松的只需要屬其“管理使用”。

“我們進入每個城市後,發現各地實際執行的政策尺度,和當地紙面規定內容還有出入,而且有的地方規定本身就寫得很模糊,通常越小的城市越寬松。”一位不願具名的專車軟件公司高管稱。

政策的寬嚴和操作中的松緊,直接影響到了當地專車中“黑車”的比例。一位長三角省會城市交通部門人士根據調研情況推測,其所在城市至少2/3的專車屬於官方界定下的非法營運。“幾個主要大城市都對租賃汽車牌照實行總量控制,就算是有資質的租賃汽車公司買了車,想上牌都難。”

易到用車市場部品牌總監胡緒雷也表示,專車在獲取牌照方面比較受限的,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實行數量管控的大城市,小一些的城市本身政策寬松,當地專車可以相對容易地辦理到相關手續,獲得合法營運資格。易到用車是國內起步最早、覆蓋城市最廣的專車軟件公司之一,自稱已進入超過80個城市。

但對於私家車來說,即便在獲取資質不難的城市,很多車主也不願意去辦租賃手續,因為要遵守報廢年限等約束,租賃汽車的身份也會影響二手銷售價格。按照現行政策,私家車沒有報廢年限。

現實中,“專車”主要由兩個群體構成,一種是租賃公司的車,另一種就是私家車。

在各地正在進行的打擊中,對租賃車的處理意見少有涉及,但對於私家車做“專車”,都明確要大力打擊。

圖為民眾搭乘Uber。 (東方IC/圖)

反“被黑”之路

“據我們所知,最近被查處的主要集中在‘雙無’專車,也就是既不具備汽車租賃公司資質,也沒有租賃汽車牌照。”上述專車軟件公司高管承認,其公司合作的近萬輛專車中,這種“雙無”車輛在一半以內。

這些“雙無”專車的主要構成者,便是私家車。

“單無”車輛則相對安全,“由於長期以來租賃汽車的牌照數量控制,為了滿足業務需求,許多正規汽車租賃公司本來就擁有或者掛靠一定比例無牌汽車,不過他們往往和當地交管部門關系匪淺,彼此心照不宣,不予嚴查。”多位專車行業從業者均向南方周末記者提出這一點。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最近各地交管部門對打擊涉“黑”專車表態頻頻,但這種查處行為並不是突然出現。

2012年,南方周末曾報道過《別叫我“黑車” 智能招車的中國式困境》,當時還沒有“專車”概念,這個領域的少量創業者就已在遭遇被“黑車”之苦。

2014年上半年,一號專車的前身“大黃蜂”專車,也有“雙無”專車被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查處,要求公司“自查自改”。另外,2015年1月北京披露專車查處47輛等情況時,也提到這是2014年5月起的查處數量累積。

這些常規的執法行為和零星的曝光案例,沒有被廣泛傳播。

如今,隨著各地一波波的措辭嚴厲的官方表態,各個專車軟件平臺上的私家車司機們如坐針氈。

在南方周末記者加入的幾個專車司機交流QQ群里,過去一周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接不接單”,有人說“休息幾天,等風聲小了再說”,也有人猶豫後照樣接活。

司機們還在群里分享著各自聽到的政策風向、最新查處情況,分享判斷和應對執法人員“釣魚”的經驗:

“釣魚也綁信用卡(編者註:指在專車軟件上綁定支付),真特麽敬業!”“車里準備個攝像頭,釣魚的給他錄下來。”

一位司機分享了隱藏軟件的辦法,還有人貼出了某家專車軟件公司推送給司機的應對教程:

問:你這種接送有沒有向客戶收費?

答:我只負責按照公司安排接送客戶,不收費用。

問:把你的手機給我看一下。

答:手機是私人物品,不好意思,不能給您看。

這里的關鍵在於,對非法營運的認定,除了車輛的資質問題,還有一點是是否發生經營行為,由於專車軟件主要是通過手機支付而非現金交易,這兩組對話和隱藏軟件,都能讓司機規避執法人員對經營行為的調查。

偶爾,司機們也會討論如何才能獲得官方認可的營運資質,這樣做是否劃算。

“專車VIE結構”

嚴格地說,汽車租賃公司對外租賃汽車時,只為承租人提供汽車,並不能提供駕駛服務——最早交通部和國家計委1998年頒布的《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里就有明確說明,雖然這一規章已經廢止,但各地現行政策還是一脈相承。

這也是汽車租賃行業區別於出租車行業的一個重要特征。

現實中,用戶對汽車和司機的需求經常是捆綁存在的,汽車租賃公司就以其他勞務公司勞務派遣的方式,把司機一起提供給租車人。法律關系上,司機是租車人向第三方勞務公司另行雇用的,能規避政策限制。

這種操作由來已久,只是過去汽車租賃公司面對的主要是機構客戶——酒店、旅行社、公司等,極少涉及個人日常出行。由於客戶群體差別較大,傳統的商務租車模式和出租車,彼此並無市場競爭,一直相安無事。

2011年左右中國開始出現專車軟件公司起,這種做法就被“借鑒”。

據滴滴副總裁朱平豆介紹,在專車模式下,乘客、專車軟件公司、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構成一個“四方協議”關系:

其中,專車軟件公司負責接受乘客的用車需求並生成汽車預約訂單,汽車租賃公司根據訂單提供租用車輛,勞務公司根據訂單提供駕駛服務,三方共同為乘客完成用車服務,而乘客通過專車軟件支付車費,專車軟件公司再與另外兩方結算,並收取一定比例信息服務費,目前行情約在車費的10%左右。

朱平豆戲稱為“專車VIE結構”。VIE結構,被稱為協議控制,是互聯網等行業一種慣用投資模式。因為中國有些領域存在外資投資受限,境外投資人會設立一個境外離岸公司和境內內資公司,離岸公司通過協議關系控制內資公司,最終實現外資間接投資原本被限制或禁止的領域。

在朱平豆看來,專車的四方協議模式,同樣也是一種通過協議關系的設計,巧妙繞過政策限制的做法。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解到,滴滴、快的、易到用車和Uber等專車軟件公司主要都是采用這種“四方協議”模式。

數量龐大的私家車群體能夠成為專車,正是這種模式的延展。一種常見的做法是,私家車主把自己汽車通過租賃等方式“掛靠”給租賃公司,自己再和勞務公司簽署勞務派遣合同,以派遣司機的身份前去駕駛自己的私家車,以符合租賃汽車的規定。

為了規避黑車風險,一家專車軟件公司下發給司機的培訓材料中寫道,如果執法人員查車時問及為什麽行駛證上汽車屬於私人時,要回答稱,因為自己給公司交了一筆保證金,公司把車過戶給個人名下作為抵押。

四方協議模式巧妙之處在於,汽車租賃公司和勞務公司成為了專車軟件公司與“非法營運”風險之間的防火墻。

所有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專車軟件公司都強調,其對租賃公司、勞務公司行為合規性有明確要求,並通過合同等方式予以約束,如果對方違反要求,就要承擔對應法律和經濟責任。

但這樣一種約束,現實中並不能阻止大量“非法”私家車成為專車。不過,在回避了自身法律風險之後,正處在市場開拓階段的專車軟件公司,一定程度上是樂見其成。按照一位軟件公司高管的說法,“合法的租賃車數量實在太少,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專車軟件公司,沒有一家能不帶私家車做起來的。”

“目前這種專車實際面向不特定乘客、提供連車帶司機的運輸服務,它符合公共交通產品的特征,實質上就是出租車業務。”在一位地方交管部門從事政策法規工作人士眼里,四方協議是專車軟件公司等“攻入出租車這個壟斷市場,又努力規避法律風險的劍走偏鋒之舉”。

事實上,目前各地交管部門對專車打擊,也基本是圍繞其中沒有營運資質的“黑車”,除成都外,並沒有觸及四方協議這個背後更為關鍵的法律爭議——這直接關乎現行專車模式本身的合法性。

“很少有城市願意在上級不表態的情況下,率先斷定這種模式是非法行為,這是有風險的,尤其是涉及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群眾得到便利的情況,更是誰也不敢魯莽。”這位交管部門人士說。

把四方協議比喻為專車VIE結構的朱平豆也感受得到這種來自官方的容忍,“要關掉專車軟件很容易,想關早就可以關了。就好比新浪、百度等采用了VIE結構的中國各大互聯網巨頭,官方隨時可以認定非法,但一直沒有這麽做。”

1月8日,交通運輸部的一則公開表態,對創新有肯定之意。這條新聞發出後第二天,滴滴專車通過專車軟件給司機群發通知,直接表達為這是“交通運輸部肯定了四方協議,意味著專車被官方正名……專車師傅們自此可以吃下一顆定心丸了,開幹吧!”

四方協議之外,還有其他模式存在。比如專車軟件領域的矽谷鼻祖Uber,在中國的產品線之一人民優步。

這是一款專門針對私家車的拼車應用,私家車主可以在Uber上註冊並登記個人和車輛信息,審核通過後即可入網,並不需要和租賃公司、勞務公司發生關系。

“想象一下,下班高峰期你站在南京西路邊上,怎麽都打不到車,卻有一輛輛空車從你面前呼嘯而過,而你幾乎沒有辦法與他們商量載你一程,因為這其中牽涉太多困難——沒有價格體系、沒有信任體系……這需要構建一個生態,現在我們用技術去實現。我們和政府都希望為人民服務,所以這條產品線取名為人民優步。”Uber上海總經理王曉峰向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一番這項應用的美好願景。

只是,和為了繞開政策精心編制的四方協議模式相比,這個簡單而充滿共享精神的做法,看起來更為大膽。

“至今我還沒有聽說有人民優步司機被交管部門處罰的情況。”王曉峰稱。

但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盡管人民優步仍在運行,Uber網站上的人民優步司機註冊通道,最近已經看不到了。

沖擊和出路

背靠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的專車軟件公司,采取了和一年前推廣打車軟件時同樣的招數——將動輒數億的補貼砸向司機和乘客,以至於很多專車價格趨同甚至低於出租車價格。

這在一些城市已經引起了矛盾。

目前發生的出租車司機罷運事件,司機訴求除了傳統的降低“份子錢”等問題,還包含了對專車掠奪市場的抗議,給地方政府造成維穩壓力。

這也是成都在各地觀望之時,冒著可能與交通運輸部精神相違背的風險,率先站出來推倒四方協議模式的最主要背景。成都發布的公告,第一句即提到目的是“進一步……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出租車司機的不公平感不難理解,從事幾乎同樣的業務,他們需要承擔“份子錢”這種高額的準入成本,專車司機尤其是私家車司機,既無涉準入成本,還享受專車軟件公司為了培育市場而提供的補貼。

“在行政壟斷背景下的出租車公司和司機認為有人分享了原本專屬於自己的蛋糕,而自己是繳納了出租車經營權費(政府收取)和管理費(經營權人對司機收取)的,政府應當保障自己的壟斷利益。”長三角省會城市一位交管部門公務人員說。即便是在交管系統政府內部,也認為近期各地高調宣揚打擊專車,有安撫出租車公司和司機的考量。

對交了“份子錢”的出租車司機群體而言,如果把租賃汽車徹底趕出自己的“領地”,無疑是更大的勝利。

不難想象,如果專車繼續做大,這種矛盾會繼續升級,因此接下來官方對專車的“定性”,和對其操作方式的約束力度,對專車和出租車兩方都至關重要。

值得留意的是,交通運輸部2014年9月通過、2015年1月開始執行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里,出現了一種有別於傳統出租車的預約出租車(簡稱約租車)門類,和普通的出租車區別發放執照和管理,不過約租車只可通過電話和網絡等方式預約,在規定的地點待客,不得巡遊攬客。這和現在市場上自發生長起來的專車,業務形態幾乎一致。

約租車在國外許多大城市比如紐約,都是與出租車共同存在的一種類型。

“如果專車被界定為這種約租車,它合法的條件包括:車輛所屬的公司必須具備出租車業務經營資質、車輛必須獲取預約出租車營運證。”上述地方交管部門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如果把專車納入約租車,意味著需要和現在四方協議體系相脫離。如果把專車作為約租車之外的獨立生存體系,市場格局將更為複雜。

“其實,在廣州、杭州等城市,地方政府已經在醞釀推出約租車,只是最近專車突然爆發增長,引發各種政策爭議,暫時還沒有一個城市出現‘正牌’約租車上線。”

2014年11月,廣州已舉行聽證會投票通過,計劃新增2950輛約租車,很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個推出約租車業務的城市。

快的是嗅到這個苗頭的專車軟件公司之一,李祖閔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正與廣州方面積極接觸,參與約租車業務。

2015年1月8日,廣州市交委在宣布打擊“黑”專車的同時,也替約租車廣告了一把,稱“廣州已完成約租車投放的市場調研、組織聽證、政府審批等決策程序,現正在全力開展後續籌備工作,同時歡迎社會互聯網平臺企業積極參與約租車的試點工作”。

不過,在交通運輸部針對專車的公開表態中,並未明確專車和約租車之間的關聯,只說要繼續對專車開展調研,註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適時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市場充分競爭與規範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81

私家車主變專車司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212

2015年1月10日深夜,我以一名私家車主的身份加入了一個專車微信群,很快聯系上了一家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蘭蘭,她登記了我的姓名電話,通知明天參加培訓。

蘭蘭告訴我,培訓和考核通過之後,會將我的車掛靠在租賃公司名下,我的人掛靠到勞務公司名下。她解釋,按照國家規定,只有汽車租賃公司才能和這種專車軟件公司合作。

隨後她把相關註意事項發給了我,簡單地說,我需要帶上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銀行卡、保單,並把車帶去驗車。這份註意事項寫得頗有招徠四方之意,里面還寫著“朋友有合適車型可一起來”。

培訓地點是在廣州白雲區一幢寫字樓里,趕到後我告訴蘭蘭,因為其他事走得匆忙,沒帶證件。蘭蘭說證件回頭拍照發給他們就成,先去登記培訓。

“第一次來?”

“嗯。”

“驗車了嗎?”

“沒。”

“證件帶了嗎?”

“沒。”

聽我這麽一說,工作人員先是讓我下次再來。我拿出手機上的對話記錄向他們解釋,已和這家汽車租賃公司的蘭蘭說好。其實工作人員並不認識蘭蘭,但經我這麽一介紹,就沒再追究驗車和證件問題。

整個內訓環節圍繞軟件操作和司機禮儀兩個方面講,持續一個半小時,並沒有涉及最近的黑車爭議等敏感問題,也沒有教授如何搪塞和應付執法人員的檢查。不得不說,培訓的內容相當細致,對司機的禮儀要求很高。

提問環節時,有人試圖詢問最近廣州官方對專車的表態,被授課老師及時打斷:“咱們培訓的是軟件使用和禮儀服務,不好意思。”

內訓結束後馬上考試,十幾道題,五分鐘即可勾選搞定,其中只有一題是培訓中沒有講到的。題目問“我和滴滴公司”的關系,二選一:

A.我是專職司機,車是租賃公司的,我為滴滴公司服務。

B.車是我的,我是滴滴公司的。

正確答案是A。

後面的環節我沒有參加,工作人員告訴我,接下來是路訓,即到車上現場教學,一是檢驗駕駛技術,二看服務禮儀。如果滿足上述條件且通過考核,恭喜你,你可以成為一名專車司機,現場就可開通滴滴專車司機賬號——當然,像我這樣的情況,還需要把各種證件信息拍照後補發過去。

(蘭蘭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82

神州專車第一手體驗報告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77

神州專車第一手體驗報告
作者:郝雲帆


神州租車近期開始低調測試旗下專車服務-神州專車。作為神州租車老客戶的我第一時間收到了測試信息,正好趁這次出差體驗了一下神州專車的服務。我用路上堵車2個小時的時間與接我的司機師傅深入了解了神州專車的一些運營和管理的細節,從交談中我能感覺到神州做專車的決心以及優勢。體驗報告在此奉上供大家參考。

服務流程:

1)手機下單,司機師傅接單後主動聯系我溝通見面地點詳情。
2)上車後司機師傅讓我檢查里程表,然後將里程數輸入手機中司機端應用
3)啟程前司機師傅問我是否認路,若認路會按我的喜好走,不認路將使用百度地圖選擇最近路線。
4)到目的地後,司機師傅讓我再次確認里程表,之後輸入手機中。
5)司機師傅輸入完畢後我的神州專車應用中會顯示計費詳情。計費方式主要依據車輛檔次(普通、商務、豪華)、行駛距離以及時間。
6)付款後進行服務評價,之後結束整個服務流程。


整個體驗過程最深的印象是司機師傅的服務意識很強,對最後用戶的評價非常在意。原因是這些司機師傅都是神州專車的正式員工,月收入由兩部分組成:底薪+浮動獎金。司機師傅說底薪很少,與公開招聘信息上描述的6500底薪相差甚遠(根據對話,我估算應該在3000上下)。而浮動獎金主要取決於拉單次數以及用戶評價。由於神州專車采用了派單而非搶單的機制,司機師傅無法控制接單數量,所以用戶評價就變得非常重要。神州專車規定如果有一個客戶的評價不到滿分(5星)就會在浮動獎金中扣除相應的數額。

一些服務細節:

1)車是新的帕薩特,車上提供wifi。實際上是司機師傅手機共享出來的熱點。
2)在碰頭的階段,由於見面地點地形複雜導致我們互相找了15分鐘才找到,以至於司機師傅一路上好幾次表示不好意思。
3)說話態度很友好
4)開車平穩,基本沒有出現急加速和急剎車的情況
5)路上堵車,司機師傅主動查詢路況,告訴我前方900m行駛緩慢
6)神州專車對司機師傅有標準的著裝和服務用語規定。例如必須穿深色西裝。


一些運營和管理細節:

1)神州專車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補貼行動。比如充值500以上多送20%,上無封頂。
2)支付車款不能用現金。只能通過預先充值或者綁定信用卡。若結賬時尚未綁定信用卡仍可離車,並在兩小時內完成支付。
3)司機招聘至少5年以上駕齡,並且會有路考
4)神州專車有一個很專業的調度後臺。所有接到的但都會通過後臺接收並進行分派。後臺還有計費、監督及客服等功能。
5)派單是隨機的,馬上用車派單範圍5km,預約用車派單範圍40km
6)沒有被派單的司機師傅理論上是不能開車移動的。後臺會根據司機師傅使用車輛的行駛里數和接單情況進行監控。
7)運營車輛全部屬於神州專車
8) 神州專車已經覆蓋了36個城市


一些其他細節:

1)司機師傅原來在私企做司機,後來看到神州專車招聘就來了。過來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看好專車市場;第二,覺得神州是大公司,說出去倍兒有面兒
2)司機師傅說神州專車是目前最為合規的專車服務供應商。在北京事件之後,現在查的很嚴,公司特別進行了如何與臨檢的執法人員溝通的培訓,並且有專員隨時接聽司機師傅的求助電話,以便溝通不順時有專員與執法人員溝通。
3)司機師傅後來陸陸續續介紹了好多朋友加入神州專車
4)司機師傅目前為止還沒有碰到沒給5星評價的用戶,工作也很開心
5)神州專車規定每日平均在線接單時間要達到11小時
6)司機師傅說對P2P租車模式很不放心,主要是考慮問責的風險。


最後如果大家覺得類似的第一手體驗報告有幫助可以在後臺告訴我,未來我會增加類似的內容。


下面是一些神州專車APP圖:



(來自雲帆互聯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32

強龍VS.地頭蛇——專車的興起與未來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87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2-2 12:35 編輯

強龍VS.地頭蛇——專車的興起與未來

近期關於專車和出租車的爭論一直很激烈,反方認為專車為“黑車”提供了繁衍的土壤,安全性很難保障,且仗著幾位不差錢的 “爹”,利用補貼和流量優勢,對原有的出租車市場形成不公平競爭;但正方觀點認為,專車興起是一種必然,這是對原有效率低下的出租車市場的一種改造,對傳統思維下法規的挑戰,該用市場化的方法來監管引導,而不是簡單的”扼殺“。

對此,筆者作為一個常年出差打車的優質用戶,還是傾向於第二種觀點的。倒也沒覺得出租車司機像之前一篇流傳甚廣的帖子一樣說得那麽不堪,只是在北京街頭,瑟瑟寒風中提著一個大箱子著急打不上車,被迫走上半個小時的那一瞬間,使我不由自主的站在了專車這一邊。至少現在可以訂一輛專車在開會的樓下等著,不用擔心趕不上飛機,也不用擔心誤了下一場的路演(但由於北京的交通實在是太無法捉摸,本人還是會經常路演遲到,願看到此文的客戶小夥伴們能夠繼續寬容,好人有好報,你們的股票組合收益一定會遠遠超出大盤的!)。

而且,專車作為旅遊鏈條中目的地小交通的組成部分,移動端的快速發展將高效的推動在線旅遊的滲透率提升(這從攜程投資易到用車也可以看出專車對於旅遊行業的價值),為此,我們對專車市場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梳理研究。

由於目前專車尚屬於新興事物,尚無官方數據可以估算其市場容量,但我們可以從租車(租車屬於自駕租車,而專車屬於代駕租車,都屬於以共享模式來彌補用車需求和購車需求之間的空白)的快速發展來窺見專車市場的巨大市場空間。

羅蘭貝格數據顯示,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4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9%;車隊數量則從2008年的10萬輛增至2013年36.9萬輛,複合增長30%。預計2018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將增至650億元,車隊數量達到77.9萬輛。

中國租車市場行業增速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主要是因為中國這幾年的汽車保有量增長飛快,而租車市場又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租車市場滲透率(租賃車輛數占車輛總數比例)還很低。羅蘭貝格數據顯示2012年只有0.4%,而同期的日本2.5%,美國1.6%,韓國1.4%,巴西1.3%。

這里可以看到,日本的租車市場滲透率高於美國;主要是因為日本的人口密度高,在大城市的持有車輛成本高;當然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公共交通發達後對駕車出行依賴也降低。

再來看中國,國土面積和美國差不多,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在全國人均GDP還不到1萬美元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限牌政策。這里有城市規劃不合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口密度太大導致的城市交通傭擠而不得不采取的降低城市交通壓力的措施。這樣的環境下必然推高車輛持有成本和降低自有車輛帶來的便利和舒適度。美國現在人均擁有的汽車數為0.7輛左右,假設中國的國土面積上承載車輛數和美國一樣,中國的人均車輛數只有0.2輛左右。所以,中國人更多的休閑旅遊需求和商務用車需求需要由租賃車輛來滿足。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的租車/專車市場會比美國大許多。




從專車市場的參與者來看,除了知名的易到用車、一號專車外,還有滴滴專車、Uber、百度專車,神州和一嗨等。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與出租車相比,各個專車的最低價格與出租車價格範圍基本一致(以上海價格為例,出租車起步價14元、里程費2.4元/公里,而專車最低檔用車的起步價均為15元、里程費2.17-2.9元/公里),而專車的車輛和服務又好於出租車,正是這部分用車流失導致了對出租車需求的強烈沖擊。


資料來源:各專車軟件APP、華泰證券研究所整理(引用請標明出處)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專車之間比較來看,由於運營模式的不同,滴滴專車,一號專車,易到用車、Uber、百度專車等相對更輕,以搭建平臺為主,而神州租車、一嗨租車、AA租車除搭建平臺外,還擁有自己的車隊。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專車之間的價格範圍相差不大,其中uber的人民優步最便宜,而滴滴專車的豪華型價格最貴。

資料來源:各專車軟件APP、華泰證券研究所整理(引用請標明出處)


國內的專車模式大多在uber的模式上進行改進創新,那麽uber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同樣值得國內專車企業借鑒。
一、Uber面臨的挑戰:
1、悉數Uber成立至今面臨的各種挑戰:
Uber 可以說是矽谷近幾年來最成功的新創公司,2009年在美國成立,如今估值超過 400 億美元,目前已經在全球 50 個國家、250 個城市推出線上租車服務。除了愈來愈大的市場和公司估值,Uber 最需要面對是遍及全球範圍的監管危機,以至於 Uber 租車服務合法性備受質疑。

2、2014的沖突升級



總結:Uber 所面臨的爭議大致有三個方面:當地法規、司機政策、安全問題。由於 Uber 開啟了公共交通分享經濟的新模式,許多國家和城市並沒有相關的法規,Uber 是否合法無法定論。究其根本是侵害了相關利益集團的長期壟斷。


二、作風一貫強硬的Uber在不斷的官司與抗議中是如何擴張的
1.身份的轉換,2009年,Uber成立之初叫”UberCab”,2年後為了規避法律風險,更名為Uber,將自己與出租車分離開來。
2.規模的擴大,Uber一直在挖掘那些潛在的、願意吃苦受累的專車司機。但是,這類人往往沒有車,甚至還有不良信用。Uber通過次級貸款,讓這些沒車的人按揭購買車輛,加入自己的車隊,形成規模優勢;但是其中的風險卻甩給了金融機構。
3.靈活的價格,通過降價、補貼吸引用戶,提升用戶基數,同時用滿意的服務留住用戶。
4.法律的模糊,在北美,出於交通方便以及能源的考慮,共享打車合法且被鼓勵,Uber堅稱共享行程;另外在普通法的國家,法官判例可以被引用。
5.公眾的支持,通過自身的服務與價格優勢以及接二連三推出賣雪糕、搬家、快遞、送餐等服務得到公眾的認可,通過公眾的支持向有關部門施壓。


Uber的成功總結:
1、平臺化的連接撮合作用,大數據時代下的分享經濟模式
2、對用戶需求的實時滿足
3、人、車、物的流動資源配置


三、中國專車市場環境:
1、政策:就在多地認定“專車”為非法服務時,2015年1月8日,交通部公開表示,當前各類“專車”軟件將租賃汽車通過網絡平臺整合起來,並根據乘客意願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服務,是創新服務模式。不過,交通部將私人駕駛車輛混入專車經營的行為定位為黑車。由此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政府鼓勵創新。

2、競爭:傳統的出租行業,與滴滴專車、一號專車類似的服務平臺,與神州專車類似的傳統租車公司、Uber這樣的外來競爭者。

3、展望:隨著信息溝通成本、物品流動成本、人員流動成本的降低,很多美好事物的擁有成本會更低。資源整合平臺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對人們生活理念的沖擊,生活可以變得更自由,變得有更多選擇。我們不需要擁有,也可以享受。我們可以提供專車、也可以提供搬家、快遞、送餐等延展服務。將來會有數以千計的O2O終端,也許新的整合正在悄然進行。但就專車這個市場而言,相信只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一流的服務與信用以及對用戶需求的實時滿足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來自華泰旅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27

神州為什麼這時候大舉進入專車市場 從易

來源: http://xueqiu.com/6313049521/36185324

出行用車是個非常大的市場,租車是其中的一塊;陸正耀給$神州租車(00699)$ 的定位是“出行入口”,比租車更高頻的專車應該是其中一塊。所以,早在2011年的時候神州租車就做過一段時間專車,但政府一直沒有明確的政策;2012年神州想赴美上市說不清楚這點,就先暫停了這塊業務。今年1月8日,交通部發文說:專車平臺只要接入的是正規汽車租賃公司的車輛,司機用的是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即合規。有了政府明文規定後,神州便大舉進入專車市場;很多人應該看到了神州專車的宣傳廣告。

從另一個角度說,神州租車做專車業務也可以提高其原有汽車租賃業務的車輛利用率。2014年Q3,神州短租車輛的出租率只有63%;意味著整體而言有三分之一的車輛是空閑的,這些車輛空閑的時候配上司機完全可以變成專車用車。在北上廣深租過車的朋友應該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周末租車價格比工作日貴,這是因為周末租車出去完的人比較多;而專車恰恰是工作日用的人多,兩塊業務對車輛的使用剛好是互補的。

怎麽做

專車相對於神州租車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市場,需要很大的投入;為了避免上市公司財報業績波動太大,神州租車采用聯合運營品牌的方式將運營部分隔離在上市公司之外。簡單說就是,神州租車原來的兩個副總裁出去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公司優車科技,負責產品技術開發和神州專車品牌的推廣運維;神州租車負責提供車輛,以公允價格租給優車科技;優車科技和神州租車共同擁有神州專車的品牌。目前神州租車不持有優車科技任何股份,但未來優車科技需要融資時神州租車擁有優先入股權。優車科技目前需要的推廣運營資金來自外部融資。

這樣,神州租車一方面可以通過專車業務擴大其汽車租賃業務的規模並提高車輛利用率;另一方面又通過聯合品牌和優先入股權的方式獲得了專車業務期權。不過,這里神州租車租給優車科技的車輛租賃價格還沒有明確說,神州租車能賺多少錢還不確定;此外,未來神州租車參股或控股優車科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還不確定。

神州專車的優劣勢

如果以後的專車市場會嚴格按照交通部的規定來做,那神州租車最大的優勢是車輛及牌照。神州租車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最有能力為專車平臺提供規模化的用車需求;特別是在那些已經限牌的一二線城市,神州租車之前積累的牌照資源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在北京,整個汽車租賃車輛的牌照有4萬張,神州租車一家就有1.3萬張;而排在其後的公司規模都很小,擁有1000張以上牌照的租賃公司只有9家。其他專車公司即使可以租用正規汽車租賃公司的車輛,要馬上擴大到比較大的規模也很困難,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小。

不過,目前各地方政府對專車的態度並不一致;接入私家車的專車平臺也沒有被嚴格限制。所以,目前各類專車平臺都依然可以繼續服務用戶,未來政策會如何變動也不好說。所以就目前而言,神州專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他們的服務相對專業一些,司機都是培訓後轉西裝、打領帶上崗;價格上也有一定的優勢。

從上表,神州專車最低端的公務車型起步價與滴滴專車、一號專車一樣,但每公里單價都會便宜一些。易到用車的經濟車型在各類專車中最便宜,主要是其車輛不一樣;如果以舒適型來對比,其起步價也是最便宜,每公里單價和神州專車一樣,時長費比神州專車貴一些。

神州專車的劣勢則是他作為一個後來者用戶對他的品牌認知;原來神州租車的註冊用戶數還在百萬的量級,即使全部能轉化到專車去也比易到、滴滴、快的少很多。所以,神州專車現在廣告投放的力度很大,並且通過首次免費體驗(註冊就給50元券)吸引用戶體驗,同時用戶首次充值享受“充多少送多少”的補貼(折合下來和打車差不多甚至更便宜)。現在神州專車已經在60個城市開展了業務,陸正耀表示要補貼25億以獲取5000萬的用戶。

有了神州專車這個新進入者,2015年的專車市場肯定會更熱鬧;應該又會有許多的福利讓用戶享受。歡迎各地球友反饋當地專車市場情況!

文 / i美股資產管理 吳桑茂
聲明:本人所在機構持有$神州租車(00699)$ 多頭倉位!

@梁劍 @Ricky @陰陽魚 @求漏 @張丙軍Eddy @燕歸來 @沙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19

在滴滴快的合併前夜 - 和神州專車深喉司機的對話 云帆

http://xueqiu.com/1250695410/36681657
$神州租車(00699)$ 今天再次乘坐神州專車,體驗以及服務與上一次差不多,我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去我的公眾號查看「神州專車第一手體驗報告」。這次主要以八卦和爆料為主。

這次的司機師傅越聊越覺得是個知情人,所以索性開始探討深一些的話題 。師傅說:你不知道老柳的女兒在滴滴做老闆嗎,柳家看好的市場準沒錯。

北京是個專車的大市場,用師傅的話講,這麼大的市場一家肯定吃不下去,與其說競爭激烈還不如說大家都有的賺。而且適逢春節訂單明顯增加,所以這次我雖然訂的是經濟型轎車但是因為實在排不過來,所以給我安排了更加高檔的車型。

師傅說私家車在北京專車行業裡還是非常的普遍。其中又以滴滴和易到的私家車為多。比如說滴滴,在北京的私家車加盟的數量超過2萬輛(之前滴滴負責人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目前自己的專車車隊一共有22000輛,顯然是呵呵了)。而易到在北京的車隊裡只有800-1000輛是自己的車,其他也都是私家車加盟。不過師傅說這裡面很多車都不是每天全職做的,而是比如說下班以後掛上滴滴拉幾趟賺點兒零花錢。

關於政策的影響是我這次收穫最大的地方。師傅說1月初交通部表態私家車不允許做專車後,政府的嚴打實際上只持續了十多天,但僅僅是這十多天,滴滴受到的影響就非常的大。交通部表態僅僅幾天後,這幾家專車的大佬們就被某部委叫去喝茶,沒人知道喝茶時候大家談了什麼。但是茶話會後,一方面查私家車的力度明顯緩和了,另一方面私家車的活動範圍也收斂了許多。目前私家車基本上只在高峰時段跑跑居民區和寫字樓區,而不會出現在機場和火車站了。所以很顯然專車公司和監管部門是在背後達成了某些協議。「不過私家車是絕對不會允許做專車的」師傅很肯定。談到這裡師傅說,你不知道老柳的女兒在滴滴嗎?我們神州也是聯想在背後。老柳家看好的市場肯定沒錯。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昨夜看到的一條新聞:神州租車早已做好滴滴和快的合併的準備。滴滴在這次合(shou)並(gou)裡是明顯強勢的一方,我不禁要想,滴滴和神州為什麼不合作?當然,陸老闆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聯想控股作為神州的大股東難道不會有什麼計劃嗎?而且就算滴滴和快的合併後還是邁不過北上廣深汽車牌照的門檻和私家車的風險。我想來想去,騰訊入股神州租車或者優車科技可能是比較合理的推測了。總之,我們永遠不能忽略在樹後躲著的那個人。

說回神州專車,師傅說目前北京在街上跑的專車已達2000多輛,節後馬上又要上一批。目前北京的車輛基本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司機師傅每天早晨6-9點及晚上5-10點必須在線,其他時間可有選擇在線。如果在線則必須要接受總台派的單。上篇文章提到,神州專車的司機師傅都是全職聘用。這回進一步瞭解到,神州專車雖然上線不久,但是在司機圈子內口碑很好,最主要的是穩定+正規。師傅特別和我說在這麼多專車公司裡神州是唯一一個給司機師傅上五險一金的公司。從收入層面來講,6500保底,加上分檔提成的制度。

總之,專車市場今年一定是精彩紛呈,序幕拉開,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云帆互聯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12

滴滴快的想停戰? 神州租車陸正耀:專車市場還要打大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6421.html

滴滴快的想停戰? 神州租車陸正耀:專車市場還要打大仗

一財網 邊長勇 2015-02-15 21:57:00

陸正耀明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神州對專車市場的投入不會改變,“你打不打沒關系,我還跟你打呢。”

滴滴快的合並,出租車市場的爭奪或會降溫,但更受關註的專車之爭將怎樣?

“圍繞專車市場的爭奪預計還要持續兩年時間。”2月15日上午,神州租車有限公司(00669.HK)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陸正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一個多月前,神州租車殺入專車市場,並迅速成長為場上的重量級玩家。資本市場的普遍觀點即為正是神州租車這樣的重量級玩家們加入,才加速了滴滴快的融合。融合後的滴滴快的是否會減少補貼?神州租車又會怎樣出招?

陸正耀明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神州對專車市場的投入不會改變,“你打不打沒關系,我還跟你打呢。”而且,現在神州租車資金充足,“IPO進來幾十個億,銀行有70個億左右的授信,最近又發了5億美元的債。”

神州租車陸正耀

陸正耀

成本戰

陸正耀坦承任正非是自己欣賞的企業家,低調、務實、創新的企業文化也是他希望在神州租車看到的。也許正因此,在去年9月上市之後的4個月內,陸正耀沒有接受任何采訪,也沒有出現在任何論壇上,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接觸客戶和研究戰略等方面。其間,他和高管們還進行了種種沙盤推演,其中就包括快的和滴滴的合並。

對快的和滴滴合並,陸正耀認為出租車市場爭奪的激烈程度肯定會降低,這個不難理解,因為場上的主要玩家就這兩家,不過對專車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合並之後它們會員端的成本會降低一點,原來補貼多,現在少補一點,但降低補貼後,還有易到、Uber跟你搶呢。”

進入專車市場一個多月內,神州租車已在60多個城市招募培訓了1萬多名司機。陸還透露,2015年將投入200億購置新車,這意味著其專車數量將有成倍增長。目前,在促銷力度方面,神州租車施行充一千送一千及首單免費的策略,“比出租車都便宜。”據記者的體驗,搭乘出租車需付費30多元的一段路程,搭乘神州專車需要付費50多元,充值打折之後實際付出26元左右。

神州專車敢在價格戰上如此投入緣於其成本結構。“我的成本是固定的,車租金、人員工資、油費等都是固定的”,而競爭對手們為爭搶私家車資源,往往會付出更高的成本。例如,神州租車每輛車每天成本為600元,每天跑25單,意味著每單成本在二十四五元。這也是神州租車大手筆打折的原因,最低也在成本線之上。假如,“神州租車一單成本是25元,對手一單成本是50元,它一天比神州租車多燒25塊錢,100萬單就是2500萬,一年就是70多個億到80個億。”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說。

所以,陸正耀覺得,“我們沒有進入專車市場,行業的競爭不算開始”,“我把我的錢都貼給客戶了,他們把他們的錢貼給了車主。”

爭入口

最近一位朋友向陸正耀抱怨:搭乘某競爭對手的專車之後,司機發短信希望和這位漂亮女士“交朋友”,這讓他更堅定了神州專車模式的信心:私家車模式在服務上有局限性。

陸認為行業競爭最後都是客戶之爭,爭奪客戶有賴於兩個方面:價格和產品質量(客戶體驗)。為此,神州租車走了另一個模式,“第一全部為租賃車輛,絕大多數是新車。第二個所有司機是公司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只有這樣,神州租車向消費者提供標準化服務的期望才有實現的可能。因為,他覺得“APP是一個購物環境,我覺得專車服務核心就不是APP,最重要的還是產品質量與線下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的專車模式是國家政策允許的合法模式。對私家車放開的政策預期,陸正耀認為不要太樂觀,“我這個年代的人,一般不挑戰政府。”

目前的專車業務並非只是陸正耀期望的終點,他說神州租車要做出行的入口,在去年9月的上市文件中神州租車就有這樣的規劃。陸正耀大學專業是計算機,“邏輯性會相對比較強一些,不會拍腦袋做決策。”神州租車成立之初,在客戶獲得方面也沒有依賴任何第三方比價平臺,例如跟攜程、去哪兒等平臺合作,而是通過大量廣告把客戶吸到自己平臺上,其用意就在於此。

他認為,未來中國70%的18歲到75歲人口都可以駕駛汽車,可中國國土面積跟美國差不多,美國汽車保有量是2.5個億,中國也將會處於這樣的水平,也就是意味著中國7億到8億的人口都有駕照沒有車,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陸正耀覺得神州租車從來都不是一個傳統的租車企業。“過去幾個月,神州進入P2P汽車市場,接下來還會進入拼車市場”,在他心目中,神州未來會形成兩主兩輔的業務架構:兩主就是自駕及專車;兩輔就是P2P租車和拼車。

現在經常有投資人找到陸正耀,希望神州收購一些同行,他從來都是一笑置之。“我花十億、八億美元收你,我吃飽撐的,我打死你遠遠比收購你便宜。”對於快的和滴滴的合並,投資人希望上市獲取回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就是為了能在今後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重要競爭對手之一當然包括神州租車。不過陸覺得,“它們是否合並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我就把客戶服務做好,把成本結構打到最低。”

目前,神州租車是聯想控股投資企業,而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誌是滴滴快的合並後新公司總裁柳青的父親,特殊的關系是否讓他們有化學反應。陸正耀笑著說,和柳青溝通確實挺好,都是好朋友。不過這種猜測的背後顯然忽略了這樣的事實:兩家公司有著不同的股東結構。

“大家肯定得打一仗,這一場仗還不會小。”

編輯:於百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92

專車司機:睡到自然醒月入3萬的日子還有多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1030.html

專車司機:睡到自然醒月入3萬的日子還有多久?

一財網 蘇米 2015-03-03 17:38:00

做了十多年司機的老張,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過上一覺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不過,在去年下半年全職轉做專車司機後,這樣的“美夢”竟然實現了。一般到晚上八九點鐘,他給自己確定的每天1000元的收入目標就可以完成了。

做了十多年司機的老張,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過上一覺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不過,在去年下半年全職轉做專車司機後,這樣的“美夢”竟然實現了。

在此之前,老張是租車公司的一名司機,由於出車時間不定,去年興起的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等打車軟件,給了他賺外快的機會。

做了幾個月的兼職後老張發現,做專車司機遠比租車公司司機要好賺得多,於是在去年年底幹脆辭掉了租車公司的工作,自己租了一輛別克君威成為全職的一號專車司機。

“現在的節奏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再出車,營業額做到1000元就收工,”雖然與其他專車司機相比,老張說自己“不貪心”,但還是像很多人一樣,同時註冊了滴滴專車、一號專車、Uber等多個平臺,每天車上兩個手機滴滴答答響個不停,“用巧勁比蠻幹更好賺。”老張笑說。

專車司機

平臺獎勵各有千秋

老張的君威車,是去年從租車公司租來的,每月租金8000元,在專車平臺的介紹下掛靠一家租車公司後,老張每單賺到的車費加上專車平臺給的獎勵,扣除一部分平臺要上交後(滴滴20%,一號28%,人民優步不扣平臺費),剩下的就都歸自己了。

由於在多個專車平臺都進行了註冊,老張也對各個平臺的獎勵政策了如指掌。“一號專車的獎勵比滴滴專車要多,Uber的高峰時段獎勵最多可以達到3倍,但客人都不如滴滴的多,易到目前的獎勵最少,前段日子一段取消獎勵,所以不同時段主做哪個軟件都有門道,”老張說,一般到晚上八九點鐘,他給自己確定的每天1000元的收入目標就可以完成了,“去掉油錢和每天要分攤的租金,到手凈賺500元還是挺輕松的。”

其實,目前像張師傅這樣租車的專車司機並不屬於多數,據記者了解的信息,不管是在滴滴還是一號專車,用自己的私家車加盟的專車司機都占據90%以上,由於不用交租金,月入兩三萬就成了平常事。

專車平臺也很會通過獎勵政策發揮司機們的積極性。比如記者拿到的滴滴專車3月2日出臺的獎勵政策就顯示,如果每天完成18單及以上,獎勵88元;28單及以上,獎勵188元;38單及以上,獎勵288元;48單及以上,獎勵388元。

再比如Uber在陰雨天氣還有“閃電加價”的獎勵,獎勵費用就是基本車費的好幾倍,一晚上5個小時到手2000元並不是難事。

空車刷單“鉆空子”

對於對道路熟悉、搶單快的司機來說,上述獎勵政策無疑使他們優勢更大,記者與多位專車司機交流後發現,很多“月度冠軍”都是從出租車司機轉行而來。

開專車兩個多月的老王以前就是個老出租司機,轉行專車後發現以前真是虧大了。“開出租車一天要交‘份子錢’350元,辛辛苦苦一天做50單,到手也就600元左右,開的還是桑塔納手動擋,離合器踩到晚上睡覺腳抽筋;而如果是租車開專 車,一天租賃費350元,做30單就能輕松賺到超過千元。”

不過,能開上專車也並不是沒有要求。老王指出:“基本條件是要有三年以上駕齡,自帶的車子要是五年以內的,價格在10萬以上的,還需要是滬牌;加盟專車後,還有很多細節上的要求,比如要給客人開門,車上要有水、紙巾和無線wifi,一號專車甚至要求穿襯衫打領帶。”

而隨著做專車時間的增加,包括老張、老王在內的司機們,也摸索出了一些“鉆空子”的門道,比如空車刷單。

據記者了解,由於一號專車等有邀請新用戶可獲得數十元的獎勵政策,一些司機開始買很多手機號註冊來賺取獎勵,之後再用拿到優惠券的不同的手機號叫自己的專車,不用開車就可以賺取車費;還有的關系比較近的司機則在微信群里互相幫忙刷單,比如上述滴滴專車28單以上的額外獎勵,就可以通過司機之間的互幫互助完成。

滴滴快的合並之後

這樣的刷單“互助”,在滴滴和快的宣布合並之後變得更加方便,因為叫車和支付渠道被逐漸打通了。

2015年的情人節,滴滴和快的出人意料的宣布合並,是否停止獎勵和補貼,就成為專車司機們最關心的後續話題。不過,記者從多位專車司機處了解到,無論對客戶還是司機的補貼仍在繼續,而且一號專車也可以通過微信公號叫車了。

不過,多位專車司機也反映,不管是滴滴還是一號專車,每單的獎勵政策的確在減少。“以前一天的營業額能輕松做到1300~1500元,現在可能只有1000元,高峰時段的獎勵從基本車費的2倍到1.5倍,又從1.5倍到沒有。”一位專車司機對記者透露,“獎勵政策每周都在變,總體感覺是以前一號專車的獎勵標準明顯高於滴滴,現在獎勵政策在逐步趨同。”

當然,即使獎勵政策在減少,由於客戶在增加,車費單價本身就高,專車平臺依然吸引越來越多的司機“轉行”。記者從一家擁有租車牌照、與專車平臺有合作的小型租賃公司就了解到,目前前來咨詢加盟專車平臺的司機依舊很多,而沒有自帶車的司機,目前租車的成本也已經水漲船高,比如前文提到的每月8000元就可以租到的別克君威,如今的租金都要上萬。

“按照目前的監管政策,理論上從正規租賃公司租賃的具有營運牌照的車子做專車才不會被處罰,但如今一些大型租賃公司已經不願做跟專車平臺生意相關的對外租賃業務,而沒有營運牌照的車輛一直有被查進而罰款的風險。”另一位專車司機告訴記者,不過,目前滴滴和一號都說會承擔罰款,只要對客戶端的補貼不取消,合並後的大量客戶資源依舊可以支撐開專車賺到不少錢。他表示:“對消費者的補貼能持續多久不知道,希望能夠持續吧。”

編輯:陳姍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72

人大代表蔡繼明:請不要一再給專車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1/149318.html

\黑馬說:在牌照管制下,現有的出租車運營模式在損害著國家、司機和乘客的利益。移動互聯網叫車平臺把社會的力量動員起來,正在改變這種局面,它甚至是一種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的革命。人大代表蔡繼明要為新技術正名。

文 | 蔡繼明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 | 鄒蔚 



長期以來,出租車行業有目共睹的現狀是:富了老板、肥了官員、虧了國家、苦了司機、坑了百姓。從2002年著名記者王克勤深度調查揭露北京出租車行業黑幕,到朱镕基、溫家寶兩任總理承諾進行出租車行業改革,至今十余年出租車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同時全國各大城市出行難、打車難問題日益成為城市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常態,嚴重影響了居民幸福指數和社會生產效率。

自2013年起,一場由移動互聯網技術掀起的城市出行方式變革在全國悄然興起:2014年的打車軟件補貼大戰深度改變了上百萬出租車司機運營和上億城市居民的打車方式,也給一直以來鐵板一塊、始終未能邁出實質性改革步伐的出租車行業吹來了一陣清風。2014年下半年,繼快的打車、滴滴打車之後推出的互聯網專車業務,以遠高於傳統出租車的硬件設備和服務水平快速被廣大城市居民所接受,也給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改革打了一劑強心針。

建議政府借助當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快速實現城市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化和市場化,徹底解決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出租車行業壟斷問題和出行難問題,從而為未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打下夯實的基礎,使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發生實質性改善。

一、  打破出租車行業壟斷性特許經營制度迫在眉睫

2015年新年伊始,遼寧省沈陽市發生嚴重的出租車停運事件。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類似的停運事件先後在內蒙古包頭、廣東清遠、陜西寶雞、安徽黃山等地接連上演。在過去的數年、十幾年間,同樣的出租車罷運事件層出不窮,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一方面,出租車司機收入微薄,不滿從業現狀,另一方面,老百姓“打車難”的抱怨與日俱增。這充分表明出租車行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亟待政府著力解決。作為與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的出租車行業和城市出行領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聲中,沒有理由成為最後堅冰一塊的“特區”。



二、對專車等互聯網出行模式創新的鼓勵應當落實到具體政策上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與各種應用的使用、普及,互聯網打車軟件的橫空出世、“專車服務”等全新的出行理念和技術手段的革新,新的技術手段在為廣大乘客帶來重大利好的同時,也刮起了顛覆傳統出行方式的旋風。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打車軟件契合了當前人們日漸更新的生活、出行、消費方式,類似快的一號專車、滴滴專車等新興互聯網專車服務在車輛硬件、司機服務水平、安全技術監控條件以及保險理賠制度上都遠遠高於傳統出租車。

然而,這樣受到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服務卻屢屢遭到各地方交通執法部門的“嚴打”,被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一方面地方交通執法部門對出租車行業因壟斷造成的供給不足、服務低劣、黑車橫行(據統計全國黑車超過200萬輛,接近出租車的兩倍)等問題長期視而不見,卻對車輛、服務、技術和安全性更高的互聯網專車進行針對性執法,阻撓人民群眾選擇更加符合自身出行便利的服務,強迫大家去忍受出租車惡劣的服務或乘坐毫無組織和管理的黑車,這恰恰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批評的“為官不為、懶政怠政”行為。

因此,為互聯網專車等技術驅動下的新興出行方式正名,並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使其在陽光下健康發展,不僅能為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難問題提供可能,同時也將為其他領域的改革提供新的樣版。

三、具體建議

針對當前我國城市出行現狀,為了廣大人民群眾能享受到更舒適、便捷、安全、實惠的出行體驗,特提出如下建議:

1. 將政府職能由出租車行業管制和審批者轉向服務和監督者,改變對出租車行業的行政計劃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出租車行業的傳統管理方式是通過出租車公司對司機進行組織、調度和日常管理,政府相關部門並不直接面對車輛和司機。這種以審批為關鍵的管控方式,有著極為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色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計劃經濟色彩明顯的傳統出租車行業管理機制暴露出越來越多的體制弊端和危害,其造成的結果是老百姓抱怨打車難、出租車司機抱怨收入底,且所有怨氣最終都指向了政府,而出租車公司卻成為了暴利行業。

傳統的出租車運營管理機制有效簡化了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僅是審批給出租車公司運營執照,而管理司機、車輛,以及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滿意的出行服務的責任也相應推給了出租車公司,有著明顯的“惰政”嫌疑。因此,改革出租車行業首先應從改革政府角色入手,徹底改變單純審批牌照的單一管理模式,而更多轉向監管出租車從業者和經營企業,並為之提供相應的政策環境。

2. 打破出租車特許經營的行業壟斷,實行真正的市場化運營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出租車行業的政府管制行為主要包括出租車的質量管制、數量管制與價格管制。這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某些出租車企業的行業壟斷,因為在總量控制和出租車特許經營制度下,出租車行業沒有實現充分的市場化。憑借總量控制和出租車特許經營制度,出租車特許經營權成了出租車公司手中的稀缺資源,出租車司機和消費者都處於弱勢。這其中,運營牌照的審批是現行出租車運營機制的核心,我國幾乎每個城市都由政府部門控制出租車運營牌照的總量控制。因此,這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出租車運營牌照的價格高企。據媒體報道,上海出租車牌照轉讓價格一度被炒到50萬元以上,沈陽的出租車車標價格上漲到80萬元,仍供不應求。

此外,出租車價格也實行政府管制,政府定價,沒有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推動出租車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就是根據車型、駕駛員素質與服務水平、上下班高峰期、油價浮動等多方面因素,由市場競爭形成出租車數量的有效供給和均衡價格。

3. 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優勢,實現城市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化和市場化

僅僅在2012年才成立的快的打車、滴滴打車等互聯網打車軟件,憑借革命性的互聯網思維、借助移動互聯技術,以高效、快捷的特點精準對接老百姓的出行需求,為老百姓提供了快速、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體驗。據媒體報道,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打車軟件累計賬戶數量達1.72億。

打車軟件的一個特色服務是“專車”。在2014年10月開始,互聯網“專車服務”快速發展,極大地沖擊了傳統的城市出行方式。在這背後,體現的正是城市公共出行的旺盛需求和差異化發展趨勢。根據媒體報道,互聯網專車具備以下功能:

 1)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提供動態的運能供給,解決人民群眾打車難、出行難問題;

 2)能夠為不同群體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出行服務,例如為有孩子的乘客提供兒童安全座椅、為殘疾人提供專業設備、為商務人士提供高端商務車型等等;

 3)能夠將大量閑置的交通資源利用起來,包括租賃車輛和社會車輛,同時避免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的浪費,提高整個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

 4)能夠促進就業和環保,據統計未來專車可以創造2000萬工作崗位,同時大大減少公車、私家車的購置和使用;

 5)能夠從根本上擠壓黑車的生存空間,同時促進出租車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

 6)能夠通過技術手段為城市交通部門的決策和日常工作提供龐大精準的數據支持和分析依據。

“專車服務”的異軍突起生動地表明,現在公眾的出行需求遠未被滿足,尤其是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還存在巨大的缺口。當前,圍繞各類“專車服務”還存在不少爭議,但簡單的禁止、取締、打擊無助於我國出租車行業的改革。“專車服務”帶來的主要啟示是,如何把“出行的人”與“有車的人”通過合理方式連接起來。政府作為監管部門,應建立打車軟件、“專車服務”的市場規範,整合閑置運營資源,在合理的政策監管規範下,完全可以嘗試開放社會車輛資源(前期可以嘗試在部分城市進行試點),讓社會車輛通過交管備案、考核等審核機制,加入到城市出行體系中。

4. 大力支持專車等新生事物的發展,並為其創造健康的發展環境

盡管各地交通部門紛紛給互聯網專車扣上“非法營運”的帽子,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並不買賬,輿論也堅決地站在了市場和創新企業的一邊,這說明地方交通部門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在2015年1月由於全國多個城市粗暴地打擊專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個月之久的出租車改革和專車合法化的全民大討論。最終,國家交通運輸部公開表示,“專車”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化需求有積極作用,並明確承認由租賃公司提供具備租賃資質的車輛、由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代駕服務,由互聯網信息平臺進行信息撮合提供給消費者的專車服務是合法的。

然而,專車問題並未因此而得到根本解決,首先,由於交通運輸部只是做了一個聲明性的表態,並未下發具體文件和政策條令,各地方交通執法部門仍然可以以現有法律政策沒有更新為理由繼續打壓符合交通運輸部聲明中標準的“合法專車”;其次,由於租賃行業長期和出租車行業一樣存在嚴重的計劃經濟痕跡,同樣是一個牌照數量高度管制的行業,許多租賃公司因為拿不到牌照,為了生存和發展只能采取社會車輛掛靠的形式獲得車源,隨著專車的逐漸發展,合法的運能必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果不破除租賃行業的牌照數量管制,使其從審批制轉向備案制,讓符合安全標準的社會車輛可以合法租賃,其結果必然會重蹈出租車行業的覆轍,而專車也將一直被扣著“非法營運”的帽子,無法在陽光下健康發展。

政府的作用在於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可以提供質量最優、價格最合理的服務市場,而不是以自己便於管理為出發點,甚至人為地提高社會的交易成本、限制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為既得利益者提供保護傘,從而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租車公司的整體性盈利、無淘汰機制的現狀和租賃行業的管理混亂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政府的角色發生了錯位,不合理的管理體制扭曲了出租車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真正放開城市出行的市場,在互聯網技術下實現“共享經濟”,讓社會車輛和更多的社會資源可以光明正大地參與到城市出行服務當中,這既是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也是切實解決目前國內各大中型城市交通資源匱乏、出行日益困難的根本路徑。


本文為作者投稿,不代表本刊觀點,如需轉載或有疑問請聯系微信號heimage00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