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君子愛財…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2/07/blog-post_30.html
2012年5月25日,素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公開宣布分家方案,由李澤鉅管理長江實業(00001:HK)。當年四會時代造就華資崛起的千載難逢的機會,長實於1972年以每股3.00港元發行4,200萬股上市。後來再遇上當年手執香港經濟牛耳之英商投資失誤,加上香港回歸問題,超人在以匯豐銀行(00005:HK)為首的銀團支持下在香港甚至海外打了多場商戰。其中在1979年9月25日長實宣佈從匯豐銀行以每股7.10港元收購當年英資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00013:HK)9,000萬股(相當於22.40%)的股權,而一年後更增持至40%而成功控制和黃,從始超人奠定其香港首富地位。
也許憎人富貴厭人窮是人性,故李超人近年亦被冠以「地產霸權」、「食人嘅魔鬼」、「李氏力場」等「美名」。對於筆者來說,超人是否君子或其賺錢之道是否合理皆不是本人所關心。反而筆者想認真看看長和系(即長實和和黃系統諸上市公司)可尚有投資價值矣!
根據自2004年至2011年年報所載,長實(00001:HK)每股賬面淨值由74.99港元上升至132.30港元,複合增長7.35%;每股溢利由4.02港元上升至19.88港元,複合增長22.12%;每股股息由1.80港元上升至3.16港元,複合增長僅7.29%。
把李超人稱為「地產霸權」其實有點「誤導」,皆因李氏家族以Li Ka-Shing Unity Trustee Company Limited持有40.43%長實(00001:HK)股權,再由長實持有49.97%和記黃埔(00013:HK)而成為長和系中樞,再分別掌控以長江基建(01038:HK)和電能實業(00006:HK)為首諸公司。根據自2004年至2011年年報所載,長實總資產由港幣2,035.32億元上升至港幣3,731.86億元,複合增長7.87%。其中「磚頭」(以投資物業和物業存貨計)比例由17.86%上升至25.22%;同期以和記黃埔(00013:HK)為主的聯營公司資產比例則由60.11%上升至63.31%!
無獨有偶,期內攤佔和記黃埔之淨溢利由港幣64.84億元(佔總收益比重58.93%)上升至港幣279.87億元(佔總收益比重58.19%),複合增長20.06%;攤佔「磚頭」(以投資物業之公平值增加和物業發展、投資和其他經營溢利計)之淨溢利由港幣35.54億元(佔總收益比重32.30%)上升至港幣146.43億元(佔總收益比重30.45%),複合增長19.36%。值得留意的是期內以投資物業之公平值增加衍生的經營溢利比例由6.16%上升至8.34%(2009年更高達17.57%)。另外長實租金收入亦僅佔集團一個不大的比例,以2011年計總額只有港幣18.17億元,佔總溢利僅3.78%。
由2004年至2011年間,總負債/股東權益比率由13.82%上升18.74%。由期內每股淨現金流看,由2004年負0.48港元下跌至2011年為負2.21港元。不過2010年則有淨現金流入5.84港元。
由上述可見,李超人的長和系與會德豐(00020:HK)持控九倉(00004:HK)手法類似,皆是以控股公司加槓桿操作持控大規模上市資產。與其說長實是地產公司,不如說其是以和黃共榮辱的控股公司,皆因不論以資產和溢利計和黃均佔長實的Lion Shares!以Li Ka-Shing Unity Trustee Company Limited持有40.43%市值港幣141.15億元(以2012年7月30日計)長實(00001:HK)股權,再由長實持有市值港幣296.31億元和記黃埔(00013:HK),正是一元控制兩元資產而尚未計其他的上市公司和土地。
由2004年至2011年間每股溢利和每股淨現金流走勢看,李超人的神奇利潤似乎是Cashless profit!既然和黃對長實利潤遠較「磚頭」重要,則研究和黃這個Astute Asset Trader SPV肯定能進一步解讀李超人的盤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70

君子難成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658109.html
Q&A:請問你一般會為了顯得好相處,而吞掉很多真實的想法嗎?你覺得自己是好合作的人嗎?

創業初期,自有資金不足,找了一些投資人共同參與,除了親朋好友之外,也包括一些企業家。

我永遠記得,有一位知名企業人士,當我找他投資時,他一口答應,還告訴我,他百分之百地相信與支持我,讓我放手去做,不要擔心。

有這樣的股東,我十分感激及慶幸。

可是日後的演變,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我創業遇到困難、要繼續增資時,他不但不願意增資,反而指責我工作不力,怎麼這麼快就把股本賠光?他完全變了一個人,還要求退股,當初說全力支持的話,完全只是虛言。

反而是一些投資時不太爽快的人,投資前反覆質疑、詢問再三,但投資後,當我遇到困難時,反而對我勉勵有加,也願意繼續支持。在創業的過程中,我看到兩種人:偽君子和真小人。而之後,這兩種人都跟著我一輩子。我還發覺,社會中大多數都是這兩種人。

根據我的觀察,社會上真正的君子與小人,都非常稀有。因為君子和小人都是社會中的異類,而大多數人都在偽君子和真小人之間徘徊、擺盪。

君子是芸芸眾生中的十步芳草,我期待自己成為一個君子,堅持了許多年,也堅守著許多原則,朝著它邁進,但尚未成功。這也是個讓我臉紅的夢想。

它要求的是一個人一生的行事作為這是一輩子永無休止的考驗,而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考驗。每一次的決定、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影響到我是否背離「君子」的原則。

因此,這是一生的堅持,許多微不足道的踰矩,都會背離君子之道,不到最後一刻,我不敢得出結論。

如果說表裡如一、說到做到的是君子,而口是心非的是小人,那多數人都是努力做好人而最後做不到的偽君子。而真正願意從一開始就不掩飾自己的醜陋和複雜的人,極為少見。這種人在我的定義中是真小人。真小人反而我不是那麼討厭。

君子最基本的層次與道德無關,只與說話算話、表裡如一有關。

大多數人期待自己是好人,也以各種正向價值自我期許,如仁慈、和藹、寬容、大方等,在沒事時,大多數人也能儘可能地遵守這些原則。而在處境艱難時,才會忍不住露出本性,最後君子做不成,就成了偽君子。

大多數人在公共場合、在人前,都會努力裝出偽善的樣子,而把一切複雜的算計,隱藏在外人看不見的地方,而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只有自己在夜深人靜時,才能真實面對。

當我想清楚這種自我偽裝的真相時,我就以「真小人」自居。我也開始喜歡與他們往來。因為他們不偽善,直道而行,不至於會有令人意外的舉動。

「小人」對別人的傷害也不會太大,因為人盡皆知,大家都會遠離他,避開他,但偽君子讓人不知提防。他身邊可能也圍繞了很多人,一旦發生傷害,常讓人措手不及。

與人合作,我會把我的期待、我的禁忌說清楚。把醜話講清楚,以免別人有不正確的期待。我不偽裝仁慈,不偽裝慷慨,也不偽裝好相處,我更不偽裝自己是好人,因為我自己清楚我離「好相處」很遠。

我可以不說話,但我說出來的話,一定是我真心誠意相信的話,我做的承諾,也一定全力以赴去完成。

我不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遇到討厭的人,我只有躲開,因為一旦見面,我不會掩飾我的討厭,這讓我不自覺得罪人,變成一個不好相處的人。我一輩子嘗試努力做君子,在做不成君子之前,我只能這樣。

儘管「小人」這是個高度負面的字眼,「真小人」也不是什麼好詞。我在50歲之前,也絕不會使用它。但是50歲之後,我知道君子難成,在我們真正做成君子之前,還是真實一點為好。不要隱藏我們的喜好,不要粉飾我們的缺點,不要讓別人有不正確的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00

講男講女(1):正人君子 五加皮

http://notcomment.com/wp/4546

你在投資銀行做著普通的電腦系統支援工作,幾組銷售團隊像在比賽聘請美女員工,你並沒有漁人得利,只覺每天也心驚膽顫。

你禮貌地和美女同事們相處,她們讚賞你是正人君子,實際上是你心知根本沒有一絲配得起她們的本事。你的樣貌普通,英語還未能流利地說得到,而她們都從英美回來說著流利英語法語甚至西班牙語,你的薪資只剛好買到她們最便宜的那個 Gucci 。你看著她們的追求者日夜送花過來,放工有不同的名車輪流接載。

 

某天放工你和一位心儀的美女同事一起等待升降機,你大膽盤算著怎樣開口邀請她去喝杯咖啡,怎料走到大堂你已經看到有個比你高五吋的英俊男人站在等同你五年薪金的名車旁等著她。美女同事給你介紹,向俊男說你便是平日提及那位友善又正直的男同事。西裝筆挺的俊男對你感激地笑,談吐氣質都勝你八百萬公里遠,他握著你的手,你自卑得連正眼都不敢望向他,對方的牙齒潔白亮麗得閃出星光,而你一星期有五天不刷牙便去睡。你看著他們的車子絕塵而去,內心閃出不明所以的憤怒,憤怒過後,第二天你還是要繼續裝你的「正人君子」。

 

你無法忍耐每個週五放工時的寂寞,週五未夠六時同事們都坐立不安像在起跑線上等待起跑衝出大門赴約。六時十五分,你望望四周,只剩一位男同事和你一樣毫無目標四處遊蕩,你興奮地上前說一起去吃大排檔,他卻回答你在等待同區工作但還未放工的女朋友。你死心回家看電視,你的小狗在你身旁擺尾。你輕嘆,是不是要和牠廝守終生?工作五天的你忽然羡慕朋友的六天工作週,至少可以每週減去一天這種的寂寥。

 

周一上班,美女同事們繼續把嘴唇塗得性感美艷、長長眼睫毛溫柔地拍動、新衣源源不絕形象百變看得你心花怒放。一位衣領寬鬆的美女同事走到你桌子彎身問你電腦系統事宜,你花盡力氣把視線留在文件,極力按捺自己快要失控的心跳,美女同事道謝離開後你擔心繼續在這間公司工作遲早會有心臟衰竭。

 

心跳才剛回復正常,你看見另一位長腿美女同事正向著你微笑走過來……正人君子正人君子正人君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02

品火鳯(42):君子貪婪/小人無義(第11冊第89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3308

網上有很多有心人收編《火鳳燎原》的精句,今次講的是經常被引用:

「貪婪天下之王道,無義天下之小人,正是陳宮眼中的霸主。」

這句話多人講,筆者卻找不到有人解釋此句,筆者就試一試。

 

第十一冊,第八十九回 貪婪道義

貪婪道義01

貪婪道義02

貪婪道義03

 

很多引此句的留言,均只引上兩句,卻忽略了第三句,就是陳宮認為呂布是霸主。
甚麼是霸主?這名稱始自東周春時代的春秋五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B8%E4%B8%BB

在先秦古籍中,「伯」「霸」兩字可以互通,「霸」本來是指諸侯中的長者,就像「伯」是指家族中的長子一樣。春秋五霸在古籍中往往也寫作「五伯」或「五侯伯」。

春秋時期的第一個公認的霸主是齊桓公,他是周朝第一大非宗室諸侯國齊國的國君,藉助名臣管仲的輔佐,多次舉行諸侯會盟,救援被戎狄進攻的衛國、邢國,壓制北進中原的楚國,並調解周王室的繼承危機,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稱。齊桓公舉行的諸侯會盟,周天子的代表經常出席,為齊國的霸主地位帶來了合法性。

齊桓公之後,曾經稱霸的諸侯還有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歷史有春秋五霸之稱。鄭莊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諸候有時亦在其列。

後世士人研究帝王稱霸的方法,稱霸道,與王道相對。

這裏留意:王道和霸道,是兩個概念。太平盛世,自有其規律秩序,為政者當以仁德行王道。
可是到亂世,原有的規律秩序已被打破,若要天下重回正軌,當行霸道,單憑義理已不管用。
貪婪和無義,正是講為建立新秩序而不揀手段。

 

貪婪道義04

 

《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所述,是君子所考慮的是道德(義),小人所考慮的是利益(利)。
在盛世中,當然可以高談道德義理,但在亂之中,空有仁德之虛名,是不會成功的。
火鳳中,陶謙所代表的是義,呂布所代表的是利,陳宮棄陶謙而就呂布,正是他看到呂布的霸道。

儒家經典中常有君子、小人這兩個詞的出現。
除了分辨兩者在道德上的高低外,也含有在上位者君子,在下位者小人。
所以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貪婪,天下之王道;無義,天下之小人。」
正如呂布所說,要貪婪才有原動力,行王道也要有利益才有推動力。
至於小人,反正都沒有甚麼地位,也就不能顧得上道義了!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780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46

君子之爭 長話短說

來源: http://szetoyau.blogspot.hk/2014/10/blog-post_82.html

WhatsApp創辦人Jan Koum與Facebook結緣,早就在5年前開始。這段小故事的背後意義,值得學習。

Jan Koum IT出身,2009年曾經與好拍檔一起到Facebook見工,結果被拒。不過,二人胸襟廣闊,既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在Twitter和高登「數臭」Mark Zukerberg。這次失敗更激發他們的潛能,抓緊通訊市場的需要,寫出一個簡單而實用的App,踏上世界舞臺。

雖然Jan Koum曾經在Facebook慘敗一仗,但Mark Zuckerberg也沒有看小Jan Koum的才華,5年後今日還以宇宙價收購對方的心血之作,以彌補Facebook的弱點。當然,Jan Koum很有量度,沒有計較往事而拒絕。二人識英雄重英雄,正是一場美妙的君子之爭!

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要有無限的胸襟。

相反,在遠東地方,有些人區區贏了一場「小圈子」選舉就沾沾自喜,口說「打完波一齊飲啤酒」,背地裡向對手窮追猛打,這種人是註定失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91

讀書札記170325不當行為(廿一)君子愛(小人之)財,取之有道。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3/2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32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bb%bf%e4%b8%80%ef%bc%89%e5%90%9b%e5%ad%90%e6%84%9b%ef%bc%88%e5%b0%8f%e4%ba%ba%e4%b9%8b%ef%bc%89%e8%b2%a1/

讀書札記170325
不當行為(廿一)君子愛(小人之)財,取之有道。
朝日執筆

上集講到,由於人類普遍的「不理性」,因此往往未能 “諒解”很多明明符合「標準理性模型」的價格調整。 故此,一家企業若不想自己的生意 “有今生無來世”,較為「理性」的做法,大概就是寧願維持「公平交易」的名聲和形象,而不會按照「標準經濟模型」調整價格 “賺到盡”。不過,正如情境19a2的MBA學生,以及大量歷史告訴我們,企業高管中確有不少 “堅離地”的「理性經濟人」。今集我們主要就是講故事。

情境21a: 1990年代中期,芝加哥都會區銀行界龍頭「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The First National Bank of Chicago」為鼓勵顧客更多使用(剛推出不久,尚未很流行的)自動櫃員機ATM,推出了一項新措施以增進成本效益。 嫻熟經濟理論的高管深諳「誘因」(無論正負)的力量,於是決定若顧客要到「真人櫃臺」辦理任何ATM已有的服務,每次收費US$3。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銀行也有類似的「收費櫃員服務」政策(雖然執行其實並不怎麼嚴格),不過在當時,芝銀實在很「前衛」。

芝銀以「新世代銀行服務」為口號,在媒體展開一連串的公關宣傳。儘管當年還未有 高登,但公眾的反應也相當迅速和激烈。當地的各大報章果然頭版報導了這項「劃時代的新措施」:「芝銀告訴我們,什麼才是1990年代的服務呢?那就是為了得到職員親自服務的特權,請支付US$3!」
競爭對手當然也不會錯失「抽水」良機。例如某家銀行就即時在所有分行門外舉起大幅橫額:「免費櫃員服務」。
經過NBC名嘴 Jay Leno在其脫口秀中的調侃後—「壞消息!想和人類說話得付三美元。好消息!付三美元你就可以當面X佢全家!」—芝銀聲名狼藉。

為了這其實沒有多少人付過的US$3,芝銀接下來的幾年形象低落,業績一直不振。不過這「US$3」,還是要等到2002年該行歷經併購後,才被新的管理團隊廢除。正如阿寶一再重複的那一句:「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違反「公平原則」的公司仍是「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

情境21b:2012年2月11日,流行天後Whitney Houston猝然離世!顯然,她作品的銷量會在短時間內暴增,而且主要的購買平臺都會集中在iTune之類付費下載網站。當此「幾十年一遇」的良機(流行天後猝逝大概並不常見吧!畢竟每位天後都只能「死一次」。),Apple和Sony Music(版權人)應該怎樣才能「利潤最大化」呢?

在Houston死訊傳出後的第十二個小時,也不知道是出於某個「理性經濟人」,抑或某個「精明的計價程式」的「合理反應」,英國iTune中Houston所有專輯的價格都上調了,漲幅由25%至60%不等。
向來「急民所急」的《衛報The Guardian》(立場偏左的「大報」)搶先向公眾報導了這件「令人噁心」的事!樂迷以至一般公眾同聲對這種「發死人財」的卑劣行徑表達「強烈憤慨」!那一邊廂,「憤怒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iTune竟然利用歌手的死牟取暴利,這根本就是寄生蟲Parasite的行為!」《每日郵報Daily Mail》(立場偏右的「小報」)引述一位樂迷如是說。這兩份報紙對同一話題竟然表達出一致的立場,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多見。公眾的憤怒,應當比「爆水管時水桶加價」還要大很多很多。因為iTune裏的專輯並沒有「稀缺Scarcity」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下載者眾而缺貨,而且(邊際)成本也近乎零!
在消費者的抵制下,英國iTune上的Houston專輯下載量未有顯著增加,但Apple和Sony Music在英國則成為眾矢之的,賠上商譽,整體業績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回復。
不過,大多數(奉行「思想門羅主義」的)美國人,並不知道大洋彼岸的這宗「大新聞」,因為美國iTune並沒有漲價。根據A. C. Nelson的資料,在Houston逝世後的一周間,專輯銷量由上周的1,700張上升至101,000張;單曲下載量由15,000上升至887,000!請註意,上升的每一元營業額,其毛利幾乎都是100%!
大佬呀!都「無本生利」㗎啦!使唔使賺咁盡呀?

不過,我們在現實也會發現不少例子,證明消費者並不一定會對企業「不公平」的行事施以懲罰。芝銀因為三美元而受到顧客和媒體的抨擊,但航空公司不斷巧立名目新增的額外收費,似乎並未令出行的旅客減少。究其原因,就是「壟斷」的力量。只要你是行業唯一的壟斷者,或者能夠說服其他寡頭跟隨你的步伐,這個調整後的價格,就成為新的「慣常交易條件」,也就是新的「參照標準」了。各大油公司「前後腳」加價,百佳和惠康的糧油價格「同步上升」,消費者對此似乎並沒有用行動展現他們的「布衣之怒」,此非不為,實不能也!

當然, “太不公平”還是會有麻煩的,尤其是在大多數 “父母官”都比較關心 “人民情緒”的 “民主社會”中。

情境21c:不少商業合約,均「在紐約」(即依照「紐約州法律」)訂立。這是因為紐約州的商務法律,在全美國以至世界都有一定的指標性。正如全球大多數地方的Uber一樣,紐約Uber採用的是「動態定價模式」。叫車價格會隨著不同時間的需求,按某條公式而浮動,稱為「繁忙時間加成」。無論任何原因,反正每當需求上升時,系統就會把價格逐步上調。按照Uber公司的解釋,這一方面會讓「沒有急需」的客人避開「繁忙時段」,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司機在「繁忙時段」投入服務的誘因。事實上紐約的士也有不同時段的收費,但Uber的價格浮動幅度卻大得驚人。雖然Uber的計價公式並未公開,但據「紐約版東張西望」報導,「繁忙時間加成」可達「正常價格」的十倍以上。

Uber這種收費方式,本來並沒有受到太多的責難。只是到了2012年10月,颶風Sandy蹂躪紐約期間,Uber的「動態收費模式」招致廣泛的批評。Uber最後與紐約州達成協議,將「多收的錢」退回給顧客,而司機「本應收到的錢」則由Uber支付。
不過Uber仍然堅持這種「合乎理性的收費模式」。2013年12月,紐約遭受暴風雪侵襲期間,Uber的價格上升了八倍。民怨沸騰, “急民所急”的紐約州總檢察長Eric Schneiderman(民選官員)忍不住要出手了。他主導通過「反趁火打劫法」,禁止企業在任何「市場遭受不正常幹擾」時,收取「昧於良心的過高價格」!
當然,法律最大的用途還是在於「備而不用」。在經濟邏輯上,動態定價把買賣雙方的「生產者/消費者剩餘Producer/Consumer Surplus」都榨取得「涓滴不漏」,當然堪稱是「供求均衡模型」的完美典範。不過,考慮到現實世界的「現實」,Uber(終於)作出了妥協,為計價程式設定某種形式的上限,且願意把此後這些「附加費」中的20%捐給美國紅十字會。
及後,在2015年的紐約暴風雪(紐約經常都有暴風雪)和2016年的華盛頓地鐵大癱瘓中,Uber的「價格上限」分別「只是」「正常價格」的2.8倍和3.9倍。至於這是否「昧於良心的過高價格」,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在華盛頓的那一次,另一叫車程式Lyft(正如芝銀的競爭對手)即時「抽水」,只要顧客輸入優惠碼「METROHELP」,即可獲最多達US$20的車資優惠!

雖然有很多時候消費者確實是別無選擇,唯有被迫就範。然而,若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人是否願意「不理性地」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懲罰「不公平」的行為呢?我們下一集再說。

PS. 香港Uber每逢打風落雨的價錢,其實也是動輒五六倍。不過一來香港Uber的使用者較少。二來由於香港地方小,而且公共運輸系統往往在惡劣天氣下仍能維持有限度服務,再加上救護車等緊急服務也是「風雨不改」,真正「極有需要叫車」,而支付「不合理高價」的人數極少,所以對整體社會的影響自然也很有限。

21集關鍵字:
「公平交易」
前衛的「收費櫃員服務」
發死人財
Uber動態定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15

讀書札記170325不當行為(廿一)君子愛(小人之)財,取之有道。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3/2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32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bb%bf%e4%b8%80%ef%bc%89%e5%90%9b%e5%ad%90%e6%84%9b%ef%bc%88%e5%b0%8f%e4%ba%ba%e4%b9%8b%ef%bc%89%e8%b2%a1/

讀書札記170325
不當行為(廿一)君子愛(小人之)財,取之有道。
朝日執筆

上集講到,由於人類普遍的「不理性」,因此往往未能 “諒解”很多明明符合「標準理性模型」的價格調整。 故此,一家企業若不想自己的生意 “有今生無來世”,較為「理性」的做法,大概就是寧願維持「公平交易」的名聲和形象,而不會按照「標準經濟模型」調整價格 “賺到盡”。不過,正如情境19a2的MBA學生,以及大量歷史告訴我們,企業高管中確有不少 “堅離地”的「理性經濟人」。今集我們主要就是講故事。

情境21a: 1990年代中期,芝加哥都會區銀行界龍頭「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The First National Bank of Chicago」為鼓勵顧客更多使用(剛推出不久,尚未很流行的)自動櫃員機ATM,推出了一項新措施以增進成本效益。 嫻熟經濟理論的高管深諳「誘因」(無論正負)的力量,於是決定若顧客要到「真人櫃臺」辦理任何ATM已有的服務,每次收費US$3。我們都知道,現在很多銀行也有類似的「收費櫃員服務」政策(雖然執行其實並不怎麼嚴格),不過在當時,芝銀實在很「前衛」。

芝銀以「新世代銀行服務」為口號,在媒體展開一連串的公關宣傳。儘管當年還未有 高登,但公眾的反應也相當迅速和激烈。當地的各大報章果然頭版報導了這項「劃時代的新措施」:「芝銀告訴我們,什麼才是1990年代的服務呢?那就是為了得到職員親自服務的特權,請支付US$3!」
競爭對手當然也不會錯失「抽水」良機。例如某家銀行就即時在所有分行門外舉起大幅橫額:「免費櫃員服務」。
經過NBC名嘴 Jay Leno在其脫口秀中的調侃後—「壞消息!想和人類說話得付三美元。好消息!付三美元你就可以當面X佢全家!」—芝銀聲名狼藉。

為了這其實沒有多少人付過的US$3,芝銀接下來的幾年形象低落,業績一直不振。不過這「US$3」,還是要等到2002年該行歷經併購後,才被新的管理團隊廢除。正如阿寶一再重複的那一句:「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違反「公平原則」的公司仍是「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

情境21b:2012年2月11日,流行天後Whitney Houston猝然離世!顯然,她作品的銷量會在短時間內暴增,而且主要的購買平臺都會集中在iTune之類付費下載網站。當此「幾十年一遇」的良機(流行天後猝逝大概並不常見吧!畢竟每位天後都只能「死一次」。),Apple和Sony Music(版權人)應該怎樣才能「利潤最大化」呢?

在Houston死訊傳出後的第十二個小時,也不知道是出於某個「理性經濟人」,抑或某個「精明的計價程式」的「合理反應」,英國iTune中Houston所有專輯的價格都上調了,漲幅由25%至60%不等。
向來「急民所急」的《衛報The Guardian》(立場偏左的「大報」)搶先向公眾報導了這件「令人噁心」的事!樂迷以至一般公眾同聲對這種「發死人財」的卑劣行徑表達「強烈憤慨」!那一邊廂,「憤怒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iTune竟然利用歌手的死牟取暴利,這根本就是寄生蟲Parasite的行為!」《每日郵報Daily Mail》(立場偏右的「小報」)引述一位樂迷如是說。這兩份報紙對同一話題竟然表達出一致的立場,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多見。公眾的憤怒,應當比「爆水管時水桶加價」還要大很多很多。因為iTune裏的專輯並沒有「稀缺Scarcity」的問題,並不會因為下載者眾而缺貨,而且(邊際)成本也近乎零!
在消費者的抵制下,英國iTune上的Houston專輯下載量未有顯著增加,但Apple和Sony Music在英國則成為眾矢之的,賠上商譽,整體業績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回復。
不過,大多數(奉行「思想門羅主義」的)美國人,並不知道大洋彼岸的這宗「大新聞」,因為美國iTune並沒有漲價。根據A. C. Nelson的資料,在Houston逝世後的一周間,專輯銷量由上周的1,700張上升至101,000張;單曲下載量由15,000上升至887,000!請註意,上升的每一元營業額,其毛利幾乎都是100%!
大佬呀!都「無本生利」㗎啦!使唔使賺咁盡呀?

不過,我們在現實也會發現不少例子,證明消費者並不一定會對企業「不公平」的行事施以懲罰。芝銀因為三美元而受到顧客和媒體的抨擊,但航空公司不斷巧立名目新增的額外收費,似乎並未令出行的旅客減少。究其原因,就是「壟斷」的力量。只要你是行業唯一的壟斷者,或者能夠說服其他寡頭跟隨你的步伐,這個調整後的價格,就成為新的「慣常交易條件」,也就是新的「參照標準」了。各大油公司「前後腳」加價,百佳和惠康的糧油價格「同步上升」,消費者對此似乎並沒有用行動展現他們的「布衣之怒」,此非不為,實不能也!

當然, “太不公平”還是會有麻煩的,尤其是在大多數 “父母官”都比較關心 “人民情緒”的 “民主社會”中。

情境21c:不少商業合約,均「在紐約」(即依照「紐約州法律」)訂立。這是因為紐約州的商務法律,在全美國以至世界都有一定的指標性。正如全球大多數地方的Uber一樣,紐約Uber採用的是「動態定價模式」。叫車價格會隨著不同時間的需求,按某條公式而浮動,稱為「繁忙時間加成」。無論任何原因,反正每當需求上升時,系統就會把價格逐步上調。按照Uber公司的解釋,這一方面會讓「沒有急需」的客人避開「繁忙時段」,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司機在「繁忙時段」投入服務的誘因。事實上紐約的士也有不同時段的收費,但Uber的價格浮動幅度卻大得驚人。雖然Uber的計價公式並未公開,但據「紐約版東張西望」報導,「繁忙時間加成」可達「正常價格」的十倍以上。

Uber這種收費方式,本來並沒有受到太多的責難。只是到了2012年10月,颶風Sandy蹂躪紐約期間,Uber的「動態收費模式」招致廣泛的批評。Uber最後與紐約州達成協議,將「多收的錢」退回給顧客,而司機「本應收到的錢」則由Uber支付。
不過Uber仍然堅持這種「合乎理性的收費模式」。2013年12月,紐約遭受暴風雪侵襲期間,Uber的價格上升了八倍。民怨沸騰, “急民所急”的紐約州總檢察長Eric Schneiderman(民選官員)忍不住要出手了。他主導通過「反趁火打劫法」,禁止企業在任何「市場遭受不正常幹擾」時,收取「昧於良心的過高價格」!
當然,法律最大的用途還是在於「備而不用」。在經濟邏輯上,動態定價把買賣雙方的「生產者/消費者剩餘Producer/Consumer Surplus」都榨取得「涓滴不漏」,當然堪稱是「供求均衡模型」的完美典範。不過,考慮到現實世界的「現實」,Uber(終於)作出了妥協,為計價程式設定某種形式的上限,且願意把此後這些「附加費」中的20%捐給美國紅十字會。
及後,在2015年的紐約暴風雪(紐約經常都有暴風雪)和2016年的華盛頓地鐵大癱瘓中,Uber的「價格上限」分別「只是」「正常價格」的2.8倍和3.9倍。至於這是否「昧於良心的過高價格」,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在華盛頓的那一次,另一叫車程式Lyft(正如芝銀的競爭對手)即時「抽水」,只要顧客輸入優惠碼「METROHELP」,即可獲最多達US$20的車資優惠!

雖然有很多時候消費者確實是別無選擇,唯有被迫就範。然而,若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人是否願意「不理性地」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懲罰「不公平」的行為呢?我們下一集再說。

PS. 香港Uber每逢打風落雨的價錢,其實也是動輒五六倍。不過一來香港Uber的使用者較少。二來由於香港地方小,而且公共運輸系統往往在惡劣天氣下仍能維持有限度服務,再加上救護車等緊急服務也是「風雨不改」,真正「極有需要叫車」,而支付「不合理高價」的人數極少,所以對整體社會的影響自然也很有限。

21集關鍵字:
「公平交易」
前衛的「收費櫃員服務」
發死人財
Uber動態定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668

陳德霖口術治樓:調整必來 議員學者齊轟 「只防君子 不防小人」

1 : GS(14)@2010-11-03 00:06:33

明報專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繼續「出口術」,試圖為熾熱樓市降溫,指本港樓市泡沫風險正增加,金融市場調整一定會來;又稱明年初適合推出「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有意減低銀行信貸風險。不過,議員批評,招數軟弱無力,有學者更稱「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


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時稱,「現在全球金融環境很不正常,亦不可能長期持續這情,調整一定會來到,屆時會有大震盪,希望大家都好準備 。」他指美國聯邦儲局表態會作進一步量化寬鬆。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會「加強」對亞洲市場產生副作用。低息環境下,房地產泡沫風險正增加,故他呼籲市民置業時要量力而為,以免利息回升時,受到影響。

警告泡沫風險正增加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在另一公場合表示,也擔心第二輪量化寬鬆計劃推出後,資金可能會再流入亞太區。王稱,要小心留意香港樓價持續上升。

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認為,「咁鮋口術對炒家真係冇乜力,係軟弱無力。」議員林大輝指小市民急於置業,他們並不知道現時的水平有多大風險。

陳德霖又稱,設立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屬急切問題,銀行之間並無相關訊息互通,屬一個漏洞,明年初或首季是合適推出時間。所謂正面按揭信貸資料庫,會顯示按揭申請人所擁有之按揭貸款,讓銀行或金融機構決定應否再批出貸款予申請人。現有的信貸資料庫,並不包括按揭資料,主要是私人貸款、透支戶口、信用卡、汽車貸款,以及超過60日逾期還款紀錄。

私隱專員:按揭資料庫須修例

不過,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要將按揭信貸資料,作為銀行及金融機構共用資料,須要修訂《個人信貸資料實務守則》。公署正籌備修訂守則的工作,希望明年初進行公眾諮詢。因此,陳德霖希望明年初可推出按揭信貸資料庫,此如意算盤未必能如期打響。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與公署保持溝通,希望資料庫愈早實施愈好。

星展香港存款及有抵押貸款高級副總裁鍾少權指出,按揭正面信貸資料庫旨在保障銀行風險,無意圖遏止樓價。銀行界普遍認同,資料庫可提高按揭申請人資料的透明度,保障銀行風險。不過,渣打香港個人銀行業務抵押貸款部主管文偉成認為,銀行之間互通的客戶資料範圍需要細作研究,過多過少均不適合,要在風險和披露客戶資料中取得平衡。

蘇偉文:不能阻嚇真正炒家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指出,陳德霖「出口術」,「只能對付無膽匪類,想炒又唔敢炒的人,但對真正炒家冇用」。不過,他指金管局的角色是關注金融秩序,關心銀行的風險有否提高,並非要穩定樓市。但他認為,按揭資料庫可方便銀行知道貸款人士的背景,「只可防止師奶炒家,✈住幾層樓供按揭。如果是離岸公司炒樓,則未必阻止到。」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官員警惕市民投資要小心,是恰當的做法。但要立即令樓價降溫並不容易,「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量,而半租半買的『置安心』計劃,都要數年後才見成績,並非即時起作用」。

(明報記者李家欣、陳健佳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99

戴君子面具 才是妖股王 周顯

1 : GS(14)@2015-06-15 15:51: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在股市,有很多所謂的「妖股」,當然也有人認為,周顯大師周不時會推介一些妖股。不過,如果從邏輯的角度去看,要討論妖股這個問題,首要的條件,是要釐清妖股的定義。

一般人心目中的妖股,就是令到他們輸錢的股票,網上常常有關於妖股的討論,但在我的心中,大部分在網上提出的妖股,其實都不夠班、不夠妖。這好比股市跌幾百點,已經有人呱呱嘈,說要輸死了,但在我這種見過跌兩萬一千多點的老雀而言,跌幾百點就叫苦的股民,應該回家打機,不應該在股海活動。

以上的主觀定義,當然不能夠作為標準。在我看來,妖股就是一隻不合理地高價的股票,以現時的市,沒有100億市值的股票,根本不能夠算是妖股,那些幾十億的股票,通街都有,點可以叫「妖」呀?

電盈香港史上最具殺傷力

就算是有百幾億市值,也只是區區小妖而已,比較像樣的大妖、老妖,至少要像「高銀孖寶」,有幾百億市值,先至可以見人啦!

至於呢一期真正的「妖王」,不消說的,必然是漢能薄膜發電(0566)了。但這好比黑社會,小嘍囉會被拉,但大龍頭可能是統戰的對象,警司級以上的警官也會同他們講數,所以,百幾億的小妖近期紛紛爆煲,但漢能薄膜發電會不會做到死中求活,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至於香港股史上最「妖」的「妖股」,當然是電訊盈科(0008)了,皆因戴君子面具的妖股,才具最大殺傷力。其次則是思捷環球(0330),至於利豐(0494)會不會是最新的「妖王之王」,則誰也說不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97

魯比奧撕君子面具 粗鄙發炮

1 : GS(14)@2016-03-01 18:55:09

面對特朗普氣勢如虹、眼見自己出線機會越見渺茫,暫時在共和黨選戰排第三的魯比奧雖說過永不會學特朗普那套低俗競選方式,但到了這一刻已顧不得那麼多,近日撕破謙謙君子面具,連番用上特朗普招牌式的粗鄙、污衊和尖酸刻薄口吻回敬對方。魯比奧過去幾日連珠炮發,狠批特朗普是騙子、國家安全威脅、甚至是種族主義者。他嘲諷特朗普的領帶「俗不可耐」,繼而抨擊對方把以他命名的時裝系列放在中國生產;又指特朗普大學只是榨取學生血汗錢的騙局;對於特朗普和3K黨千絲萬縷的關係,魯比奧更集中火力狂轟。他在華盛頓市郊向3,000群眾拉票,「周二我需要你們的票,朋友是不會讓朋友支持大騙子」,暗諷特朗普。



共和黨大老難挫特朗普銳氣

魯比奧的高級顧問哈里斯坦言:「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若要先成為馬戲團一部份才可以講論實質政策,我們會繼續這樣做。」不過,平日道貌岸然的魯比奧突然潑婦罵街,還未對特朗普的超人氣帶來衝擊,反而先令自己的忠實支持者呆一呆。俄克拉何馬州退休居民懷特利說:「平時魯比奧不是這樣的人,最衰都是特朗普。他也要捍衞自己,因為特朗普正踐踏所有人上位。」特朗普常常口沒遮攔,但這種個性跟他承諾會帶來翻天覆地轉變的政綱,卻出奇配合,贏得廣泛支持。相反,共和黨內的大老們就視他為災星,本來提名戰早期有許多機會把他擠出局,偏偏當時過於輕視這位局外人,但現在想挫他的銳氣,卻群龍無首,只得繼續任由他坐大。近日特朗普獲得黨內重量級人物、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公開支持後,更是如虎添翼。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1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