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人民日報》斥繁簡之爭淺薄無知無綫J5簡體字幕 一日逾萬投訴

1 : GS(14)@2016-02-24 07:51:24

■公民黨楊岳橋昨參與新民主同盟抗議無綫簡體字幕活動;新界東立法會補選其他候選人為劉志成、黃成智、周浩鼎、梁思豪、方國珊及梁天琦。司徒世華攝



【本報訊】無綫電視J5台前晚普通話新聞報道及天氣報告中使用簡體字,惹觀眾強烈不滿。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短短一日內收逾萬宗投訴,但指牌照無規管新聞字幕表達形式。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昨亦「火上加油」,發表署名文章批評港人將繁簡強分優劣屬淺薄無知,又反諷指若講歷史「應擁戴篆書甲骨文」。有立法會議員憂港文化會步疆藏後塵,名作家倪匡則直指簡化字是「殘體」,「電視台出現殘體咪唔好睇佢」。記者:佘錦洪


截至昨日下午5時,通訊事務管理局共收到逾萬宗投訴,主要不滿無綫J5於黃金時段播放普通話新聞及使用簡體字。翻查紀錄,今次單日投訴數字與2012年投訴亞視本港台《ATV焦點》內容失實並列第二,僅次於前年投訴無綫《東張西望》評論港視發牌。




牌照無規管字幕形式

通訊局發言人指,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規定,所有新聞、天氣及時事節目均需提供中文或英文字幕,但牌照並無規管字幕表達形式,會按既定程序處理有關投訴。無綫昨日再度回應,稱新安排可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照顧不同需要。昨晚J5普通話新聞報道及天氣報告仍使用簡體字幕及圖表,惟記者發現J5下午播出的台灣普通話節目《別讓身體不開心》卻使用繁體字幕。浸會大學學生會發聲明批評無綫電視向大陸屈膝獻媚,要求馬上撤回簡體字幕,更指「上世紀,香港人令你攀上電視大亨的神台。今世紀,香港人就有能力把你拉下來,成為喪家之犬」。政黨新民主同盟及公民黨毛孟靜和楊岳橋昨日到無綫將軍澳工業邨廠房外抗議,毛孟靜稱無綫電視使用大氣電波,有責任保障公眾利益,已去信要求改正,「唔係冇違規就想點就點」。她斥內地想從語言入手消滅本地文化,「殖民咁耐都冇放棄(繁體字)」,憂慮繁體字將步疆文、藏文後塵被消失。有網民則發起一人一信行動,呼籲集體向通訊局投訴。繁簡之爭持續,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昨發表標題為「繁簡之爭莫讓『亂花』迷了眼」的署名文章,指繁簡體非先天對立,不應附有政治含義,更批評香港激進反對派以繁體字歷史悠久為名,鼓吹「文化優越論」,稱「把繁簡強分優劣甚至當作身份標籤,只能說太過淺薄無知」。



倪匡:見殘體打冷震

名作家倪匡則直指簡體字為「殘體」,「正體係由甲骨文進化,殘體先係倒退」,會繁體自然會看簡體,毋須另行學習,「唔識正體自己蝕底」。他指文化無侵略性,只有接不接受,「電視台出現殘體咪唔好睇佢」,又稱自己曾收到簡體字版《紅樓夢》,「打開見到殘體打個冷震,即刻畀番佢」。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因社會氣氛改變,導致簡體字成敏感議題。他認為現時只是一節電視節目使用簡體字,在多元社會中不應嚴厲批評。他稱不能因在書寫貪快用簡體字而演繹成「賣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24/195035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66

圓方集:繁簡體字之爭

1 : GS(14)@2016-03-08 00:06:06

如果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反共,另一種是擁(或媚)共;如果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情,一種是政府路線,另一種是反政府路線;那麼,法官的工作便輕鬆得多,我們這班寫評論的也可以提早告老歸田。我覺得近日鬧得火熱的繁簡字之爭和之前「一地兩檢」問題一樣,撇除政治有色眼鏡,很容易得出一個中間路線的理智答案。



繁體字變藝術感婉惜

早前,有傳聞政府會在小學推行簡體字,雖然教育局澄清這只是謠傳,但社會反應已很激烈。我覺得提出這意見的人和提倡「普教中」般,不離庸人自擾、好心做壞事或擦鞋,在目前的政治環境提出這意見,既不通民情復沒有政治智慧。我對中國文字有一種迷戀,很自然偏愛繁體字。我家孩子啟蒙時,我給他們買一本幼兒版的說文解字,解釋中文字的來源和結構,我自己讀後,也感趣味盎然。我也是名報人容若先生的忠實讀者,很喜歡看他寫的嶺南文化、香港報業歴史和中國文字的演變,容先生是堅決反對簡體字的。我愛好書法,但並不覺得沒了繁體字,中國書法便會在世上消失。正如今天已很少人用隸書溝通,但隸書仍被不少人視為習字的進階。如硬性規定日常生活獨推簡體字,繁體字便會如篆書隸書般,走進藝術的高閣,這很可惜。但我既不抗拒簡體字,更不抗拒簡體字書,畢竟今天大部份的中文創作都是通過簡體字進行。我對兩岸三地的中文是有看法的:大陸的報紙被共產黨的八股文章漬得太久,言詞空泛,10個字寫得完的事情,往往用上30、40個字,悶!台灣的中文撇除日語的影響,根底相對仍比較厚和乾淨。香港坊間的文字,近年引入不少大陸用語——其實文字受異地影響正常不過,那天我寫文章不用「甘廼廸」而用「肯尼地」,遭我的一位年輕本土派朋友非議,其實洋名中譯隨着祖國崛起,越來越以普通話主導是全球趨勢。



簡體字始於五四運動

簡體字不是共產黨發明,歷史上,漢字既有繁化簡,亦有簡化繁,後者是因為社會經濟發達,人的活動越來越多元化,要用更多的字去描繪日常生活。中國近代的簡體字運動,可追溯到1920年,五四運動先鋒錢玄同在《新青年》月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底提議》,提出8種方法推行簡體字,得到胡適等人支持。中共統治大陸後,1956年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漢字簡化方案」,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簡體字基礎,當時目的是減低文盲。早些時候,看了漢學大師周策縱教授(1916-2007)的文章《中國語文改革與教學芻議——特論簡化字問題》*,周教授的文章詳細分析簡化漢字的原則和應該避免的缺失,談得很深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原文。周認為科技對文字的演變有深遠影響,過往曾因用打字機打中文太不方便,有人提倡將中文全面拉丁化,改為拼音。近年電腦普及,中文輸入法亦有長速發展,已很少人再提這意見。文字是活的,今天我們看到的簡體字不合理處甚多,例如肖蕭字不分,乾幹都是干,但種種缺憾,不是不可以改的。早前無線電視J5台新聞報道用簡體字幕,惹來超過1萬人向廣管局投訴。無線電視普通話新聞報道的對象是大陸觀眾,用簡體字無可厚非。其實繁簡之辯無須處處與政治掛鈎,文字的美與不美更為重要。*註:《周策縱文集》。商務印書局。2010年12月。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7/19519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13

航天展繁簡體字錯漏百出

1 : GS(14)@2017-07-01 09:09:33

■主辦單位疑用軟件將簡體介紹譯為繁體字,惟展板部份詞語無法順利繙譯(紅圈示)。



【本報訊】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創科推動成就夢想」展覽,展示包括神舟飛船模型和長征一號火箭備用箭等百多件展品。有參觀人士批評,創科展內地遊客太多,遊客爭先恐後,感到失望,「好似返咗大陸咁」。亦有人批評展板繁簡夾雜,難以理解介紹內容。創新科技展昨在維園開幕,不少內地遊客、本港團體入場。與父母結伴前來的蔣同學指,無預期展館有大量內地遊客到訪,他斥內地客排隊「打尖」,令他遊覽意欲減低。至於展品,他大嘆兒戲,除展出火箭外,人造衞星等展品「好似用紙砌出嚟咁」,文字介紹繁簡夾雜,「睇唔明想講乜」,稱不會再來。展館主要用簡體字標示和介紹太空艙、火箭各部份,展板方面,主辦單位疑似用繙譯軟件直接將簡體介紹譯為繁體字,部份詞語無法繙譯為繁體字,出現「于是」、「裏程碑」等容易使參觀者誤會的詞語。■記者廖梓霖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