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共享單車將現倒閉潮,小品牌沒有並購價值”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383

昆明一個共享單車停車點。(新華社記者 胡超/圖)

從2017年6月開始,紅極一時的共享單車走到了節點,首現正式出局者——2017年6月13日,悟空單車發布聲明,當月起正式終止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

悟空單車的運營主體是重慶戰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國科技”)。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戰國科技成立於2016年9月30日,註冊資本只有10萬元,大股東雷厚義持股95%,另一個股東劉科持股5%。戰國科技在2017年4月12日進行了一次股權變更,股東雷厚濤將股權轉讓給了劉科。

1991年出生的雷厚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考上了大連大學機械設計專業,但一年後退學,到北京大學做過旁聽生和保安,後來賣過房子和電腦,這幾年回到重慶,涉足互聯網金融創業。

2017年1月7日,悟空單車正式對外運營,但短短五個月後就宣布由於供應鏈問題無法解決,公司決定退出市場。

2017年6月初,悟空單車成立了善後工作小組,全額退還了投資人的投資款,並對市場上留存的單車進行了回收,現已基本回收完畢。

一位匿名共享單車行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每輛單車每天要有三四個訂單才能滿足支出,摩拜和ofo有可能做到,但行業整體還做不到。目前大品牌可以依靠押金和融資維持,小品牌日子會越來越艱難。

700Bike公司產品副總裁郭晶晶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共享單車行業在國內的競爭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節點,這是個只有第一名的競爭,市場第三名以後的公司會比較艱難。這些公司,要麽被大平臺並購,要麽直接倒閉。尤其是對於小品牌來說,很難被大品牌並購。

“小品牌車輛很少,大品牌與其並購他們,不如用這些錢來自己投放一批車。而且大品牌供應鏈能力強,生產的車成本會更低,車體顏色等也能保持一致,沒有動力去並購小品牌。”郭晶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郭晶晶預測說,政府會越來越重視對共享單車行業的監管,比如一些城市已經給共享單車劃定了一些專門停放區域。共享單車其實一直在挑戰城市的秩序,最終會納入城市的管理體系。

“現在已經形成了摩拜和ofo雙寡頭,這兩個小朋友坐在賭桌前,自己只有100元,但賭註已經下到了一億元,這是奇跡,更是奇葩。”上述匿名從業者說,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共享單車行業的融資想象力已經消失,行業燒了太多錢,但沒有燒出盈利模式。相反,兩家公司只能繼續往前走,把賭桌搬到海外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66

“共享單車將現倒閉潮,小品牌沒有並購價值”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383

昆明一個共享單車停車點。(新華社記者 胡超/圖)

從2017年6月開始,紅極一時的共享單車走到了節點,首現正式出局者——2017年6月13日,悟空單車發布聲明,當月起正式終止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

悟空單車的運營主體是重慶戰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戰國科技”)。工商登記資料顯示,戰國科技成立於2016年9月30日,註冊資本只有10萬元,大股東雷厚義持股95%,另一個股東劉科持股5%。戰國科技在2017年4月12日進行了一次股權變更,股東雷厚濤將股權轉讓給了劉科。

1991年出生的雷厚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考上了大連大學機械設計專業,但一年後退學,到北京大學做過旁聽生和保安,後來賣過房子和電腦,這幾年回到重慶,涉足互聯網金融創業。

2017年1月7日,悟空單車正式對外運營,但短短五個月後就宣布由於供應鏈問題無法解決,公司決定退出市場。

2017年6月初,悟空單車成立了善後工作小組,全額退還了投資人的投資款,並對市場上留存的單車進行了回收,現已基本回收完畢。

一位匿名共享單車行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每輛單車每天要有三四個訂單才能滿足支出,摩拜和ofo有可能做到,但行業整體還做不到。目前大品牌可以依靠押金和融資維持,小品牌日子會越來越艱難。

700Bike公司產品副總裁郭晶晶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共享單車行業在國內的競爭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節點,這是個只有第一名的競爭,市場第三名以後的公司會比較艱難。這些公司,要麽被大平臺並購,要麽直接倒閉。尤其是對於小品牌來說,很難被大品牌並購。

“小品牌車輛很少,大品牌與其並購他們,不如用這些錢來自己投放一批車。而且大品牌供應鏈能力強,生產的車成本會更低,車體顏色等也能保持一致,沒有動力去並購小品牌。”郭晶晶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郭晶晶預測說,政府會越來越重視對共享單車行業的監管,比如一些城市已經給共享單車劃定了一些專門停放區域。共享單車其實一直在挑戰城市的秩序,最終會納入城市的管理體系。

“現在已經形成了摩拜和ofo雙寡頭,這兩個小朋友坐在賭桌前,自己只有100元,但賭註已經下到了一億元,這是奇跡,更是奇葩。”上述匿名從業者說,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共享單車行業的融資想象力已經消失,行業燒了太多錢,但沒有燒出盈利模式。相反,兩家公司只能繼續往前走,把賭桌搬到海外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67

格力、誌高再掀空調業擴產潮背後:是否將現供過於求隱憂?

空調業正掀起新一輪擴產潮。

誌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近日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透露,誌高將新打造年產400萬套空調的先進整機制造基地。而格力電器本周也在公告中透露,規劃在洛陽、南京建設新空調基地,杭州空調基地已在建設中。

去年,海爾、奧克斯、長虹都曾公布空調擴產計劃。如今,空調業再次掀起擴產潮,各家有什麽不同的盤算?是否將出現供過於求的隱憂?經歷2017年空調業的“大年”,這些都將決定著空調業在2018年能否繼續取得“好收成”。

放棄低附加值的OEM

李興浩表示,空調業從以變頻空調主導的2.0時代(定頻空調地為1.0時代),進入智能雲空調的3.0時代。為把握智能時代機會,誌高不僅擴大智能雲空調的產能、打造智能空調的生態圈,還要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將新打造年產能400萬套的先進整機制造基地。

擴大產能,不只滿足國內市場,還有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的份額。從1998年誌高第一臺空調出口黎巴嫩起,誌高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今年,誌高將繼續擴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海外市場的出口,並大力推廣自主品牌。近年,誌高放棄一些低附加值的OEM代工訂單,更多地轉向樹立自己的品牌。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李興浩認為,從中國空調企業在全球產業鏈的布局來分析,一方面中國空調企業無論是在上遊零部件環節,還是在整機制造環節,以及在技術、產品上都有擁有優勢,其產業鏈配套體系短時間內肯定無法被複制或替代,另一方面其它國家短期內也難以消化中國原有的市場份額,所以中國空調產業全球制造中心和市場中心的霸主地位並不會因為此次中美貿易摩擦而受到影響。但短期內在美國市場出現的波折、成本的上升等影響,則在所難免。

據誌高2017年年報,其去年營收107.37億元,同比增長15.4%。此外,誌高在美洲、歐洲及大洋洲的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50.1%、31.1%及11.8%。李興浩透露,誌高已經定下2018年增長10%~20%左右的目標。

空調業醞釀新一輪優勝劣汰

去年,海爾、奧克斯、長虹去年都公布了擴產計劃。海爾將新增1500萬套空調產能,擬全部采取智能制造的模式生產;長虹空調投資 10.9億元在綿陽經濟開發區實施搬遷及擴能升級項目,建設年產 420 萬套空調的生產基地;奧克斯也將新增700萬套年產能。

今年,除上述誌高的擴產計劃外,格力空調業務擴產的版圖也浮出水面。公開資料顯示,格力將在洛陽、南京,分別投資20億元和100億元建設中央空調基地,杭州基地則將生產和銷售家用、中央空調等智能電器。

為什麽這兩年空調業接連掀起擴產潮?

 奧維雲網(AVC)副總裁郭梅德向第一財經解釋說,國內空調市場每百戶擁有量仍然較低:與日本每百戶擁有量248臺空調相比,2016年國內市場空調的每百戶擁有量城鎮僅124臺, 農村僅47.6臺。隨著國家城鎮化進程推進,國內市場還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間。而且,2016年、2017年國內空調市場的快速爆發,部分企業出現斷貨,倒逼企業擴產。另外,老的生產線效率低下,很難滿足市場爆發性需求,企業都在上馬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新生產線。

郭梅德認為,海爾、奧克斯、長虹、誌高擴產的主要是家用空調產品,但是格力擴產的主要是家用中央空調產品。隨著近幾年來精裝修市場的火熱,家用中央空調產品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而且這個市場主要以大金為首的外資品牌主導,市場潛力很大。

擴產背後,空調產能是否有供過於求的隱憂?郭梅德說,從供給端看,空調行業連續兩年的高增長,吸引力眾多企業積極擴產;從需求端來說,2017年房地產政策開始收緊,從2018一季度數據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嚴控城市出現負增長,那麽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經過兩年的增長,市場需求已經被透支,所以基於此,整個空調市場將供過於求。

對空調業來說,有大小年之分。2017年是空調業的“大年”,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各家企業都有不錯的收成。而奧維雲網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空調業將進入“小年”,預計今年國內空調總零售額為1860億元,將同比下滑3.7%;總零售量為5313萬套,將同比下滑5.4%。

這意味著,空調業醞釀著新一輪優勝劣汰。郭梅德說,當市場需求萎靡的時候,對於空調企業來說,拼的就是過硬的產品、良好的服務及強大的渠道體系和運營能力,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具備這些能力。奧維雲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新進入品牌數量多達十幾家。空調市場的馬太效應將會更加明顯,後期將會有部分企業被優化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77

瑞銀證券: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現爆發式增長

瑞銀證券周三發布研報稱,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推動,以及家長逐步認可線上教育,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到2025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據瑞銀統計,去年,全國課外輔導市場規模為5800億元左右,其中線上市場僅占290億元,在所有互聯網垂直領域中,教育是線上滲透率最低的行業。

這290億元的線上教育市場規模中,占比更重的還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而最受關註的K12(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占比不足5%,尚處於早期階段。

UBS Evidence Lab調查1200位家長的反饋顯示,目前家長普遍認為在線教育的效果不如線下,所以還是青睞線下教育。

“對K12的學生來說,尤其相對低齡的學生來說,效果不好與自控力有關,教室里面畢竟有老師、同學跟你互動,看著你,你的投入程度會更高。線上教育除非是一對一,否則很多學生的專註是不夠的,但一對一的成本和可複制性又受到限制。”瑞銀證券亞洲中小企業研究聯席主管諶戈表示。

不過,瑞銀報告預測,K12在線教育將成為拉動課外輔導市場的重要力量。未來五年,教育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在18%左右,到2025年達到兩萬億元水平,其中線上教育市場將達到7140億元。

K12教育滲透率將從目前不到40%上升到2025年的60%以上,即100個孩子中,有超過60名接受過在線輔導。

“大家還是有提升成績的客觀需要,都想上好大學,”諶戈稱。“並且學校在推進減負,校內學習數理化、英語這些學科的時間會被挪到校外。”

他認為,線上增量的大部分將來自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因為減負力度將向大城市看齊。同時,優秀教師仍然願意呆在一二線城市,在全國統一考試標準下,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孩子將更需要依靠線上輔導。

“(線上教育公司)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競爭壓力比一線城市小很多,容易獲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定價能力也更強,體驗也會更好。農村的孩子能聽到北京特級教師的講課,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諶戈表示。

瑞銀報告指出,隨著精通互聯網的家長群體擴大(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在線教育也有望進一步普及。

根據瑞銀的調研,目前K12教育的家長主要為70後、80後,30%的家長偏好純線下教育,對線上完全不感興趣。50%多的家長偏好線下,願意接受線上作為補充。10%多偏向線上,因為比較方便,不用接送孩子,並且更便宜。

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面部識別等技術發展也有望將提高在線教育質量及用戶體驗。

“人工智能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學生的反應會被記錄,被大數據分析,機器針對性地把你缺的東西補齊。”諶戈說。

他表示,“VR技術的應用空間比較廣。很多低齡的學生坐在電腦前,沒有課堂里的參與感或者儀式感。但是可能隨著VR技術的進步,周圍看到的都是你的同學,前面看到是老師,同樣是課桌,給你一個現實的場景,讓你的專註度和投入度更高。”

瑞銀證券預計,在線課外輔導將追隨其他在線垂直市場足跡整合為由少數大企業把控的市場。研發、營銷所需投入巨大有助構建行業壁壘,在線模式將打破線下物理限制(如教師、地點等),這些因素將令小規模區域性企業出局。

諶戈認為,目前在線教育企業仍然受到技術瓶頸、價格低於線下等限制。未來,一些在線下積累了很多教學經驗的企業,如果加大對線上技術投入,結合品牌的認知度,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59

2022年夜空將現新星?應驗《聖經》救世主降臨預言

1 : GS(14)@2017-01-19 08:07:58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預計,地球在5年後將見證兩顆遙遠的恆星相撞,上空將出現新星。以色列的猶太教祭司視之為重大發現,這次超新星出現將會印證《聖經》的預言,表示「救世主即將降臨」。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的天文學家、加爾文大學教授莫利納(Larry Molnar)經過觀測,日前公布觀測發現,指兩顆恆星軌跡越走越近,預計2022年可見證它們相撞,由於期間會釋放巨大能量,產生強烈光芒,亮度是原先的1萬倍,屆時地球也可以用肉眼看見,形成新星。這亦相信是歷來首次可以用肉眼看到恆星相撞所發出的光芒。根據《希伯來聖經》的記載:「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必打破摩押的四角,毀壞擾亂之子。」(民數記,24:17)猶太教祭司伯杰(Yosef Berger)引述這段經文指出,今次新星出現是救世主將降臨的「鐵證」。伯杰解釋,根據12世紀祭司邁蒙尼德(Moses ben Maimon)的預言,指古老的文獻已清楚表明,當若干的新星出現之時,救世主將會降臨。據稱文獻也清楚描述了新星出現的狀況、數量、顏色等,屆時便可一睹真相。美國加爾文大學網站/以色列Breaking Israel News網站/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9/199021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234

胡孟青﹕內銀將現整合併購潮

1 : GS(14)@2018-02-12 07:11:08

【明報專訊】千辛萬苦,內銀股經過六七年的估值下調後,終於有個較像樣的升勢。老實說,對於內銀的估值上調周期可以持續多久,目前仍然不宜太早下定論,尤其是外國投資者仍然視債務為內地經濟最大風險,內銀股近日之所以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外資機構大戶在中資股全面加倉的一個反映而已。

的確,北水不斷增大對內銀的投資力量,但要多隻主要內銀全數上了成交榜頭五大,完全歸功於北水又未必太過切合實際情况。外資基金要加碼投入中資股,不論按行業資金分配、抑或指數佔比來說,他們是沒有太多選擇。千萬不要忘記,3月左右的首季業績,將無可避免會成為內銀的一個考驗,特別是多隻主要銀行股,市帳率已升至1倍以上,能否繼續獲得投資者加碼,就要視乎市場的預測會否獲得兌現。

外資藉內銀加碼中資股

大型內銀近日幾乎獲得多家大行全數建議買入,部分上調目標幅度更是大得驚人,郵儲銀行(1658)上市後長期潛水,現在卻忽然成為行業估值上調的大贏家;反觀內地一批中小型銀行及城商行,按內地媒體報道,部分仍處於瀕死狀態,要與時間競賽,盡快填補資金缺口,應付監管新規定。據報,單是內地,逾十間內地銀行正排隊上市,仍處於上市審批過程中的預披階段銀行就有十家。根據內地報道,監管機構在審核上十分嚴格,過程中提出了不少質詢,包括如何按會計準則處理理財產品風險、銀行不良貸款詳細內容、每年增加情况及牽涉客戶數目、撥備政策等。總之,按內銀業內人士所指,資金緊張,加速了中小銀行上市,但監管機構一切從嚴,並且在上市節奏上進行控制,一些完全名不經傳的內銀苦况,情况跟上市銀行股價火爆,完全是一個行業、兩個世界。

經濟好、貸款需求增,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下,銀行盈利有上升空間,息差更被認為是正處於一個較長的擴闊周期。可是,傳統靠理財產品作為潤飾工具的中小型銀行,此路已經不通,目前既要解決資本缺口,又要在存款資金上盡快招攬,形勢明顯十分輸蝕。據報,內銀的結構存款產品仍然相當普及,這類產品是在普通存款基礎上,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以提供高回報,部分銀行提供的結構存款產品年化收益率都有4厘以上。以上海為例,去年存款餘額增長低於2%,但結構存款產品卻出現火爆上升。

大型銀行受惠去槓桿 中小型輸蝕

去槓桿,銀行要回歸正常的存貸業務,及利用最傳統的方式爭取資金來源,但要在大型銀行間爭取存款,談何容易。所以,內銀會否因為眼見盈利前景亮麗,又想出其它創新方式開拓資金來源,將好事變了壞事,值得關注。其實,內銀之所以出現估值上調,變相是供給側改革出來的結果,近年的內地政策一直以大先行,很多小型銀行及城商行都被忽視。內地銀行數目太多,在估值收復過程中,大型銀行佔上風,但受惠政策之後,會否需要為國家服務?

觀乎內地行業的形勢與發展,似乎內地銀行業不排除會出現一個整合潮,哪管是毫無協同效益,大銀行或終將有一日被指令併購一些小型銀行。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45&issue=2018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