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歐洲響警號 左丁山

2008-03-11 AppleDaily
次 按債券風暴累親金融股,係人都知。美國聯儲局為咗救市托市,不惜連番削減利率,講到下一次可能會減0.75厘咁多o忝;但減息並不是好消息,愈係減息,股 市愈跌,當初盲目相信減息有用而入貨之投資者,現在無不叫苦連天。散戶如此,大戶亦唔係精仔,歐洲已有對沖基金彎咗,銀行大力收緊信貸,加緊追孖展,即使 大大客戶都冇情講,譬如好有名氣嘅Carlyle Group在上星期二承認未能及時為屬下按揭債券基金補孖展,已收到銀行嘅違約通知(default notice),即係話銀行隨時有權將基金持有嘅債券盤清倉。一片風聲鶴唳之下,瑞士銀行(UBS)嘅策略師William O'Donnell公開哀求美國國會出手打救,因為信貸市場已陷入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混亂嘅情況。 信貸市場亂成一片,股票市場就顯得較為表面上寧靜。呢個情形可以維持得幾耐呀?相信股市仍會下跌,尚未見底。貿 易M極少買賣股票,香港人亦唔興買賣債券,故此貿易M一直以為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唔關佢事。點知上星期收到歐洲出口商通知,放賬期由九十天縮短為六十天, 要貿易M立即找咗一批貨嘅賒賬先。貿易M好彩素來理財謹慎,銀行條line(信貸額度)未用晒,可動用部份現金,部份OD(透支額)嚟清咗條數先。以後如 何應付呢?貿易M話:「次按風暴搞死銀行,銀行收緊信貸準則,收縮信貸期限,歐洲出口商無不受影響,呢點我明白嘅,佢哋既然只放六十天賬,我唯有又向香港 批發商放六十天賬啦,信貸期縮短三十天,肯定對一啲財務管理較弱嘅行號有影響o架,特別係嗰啲利用放賬期而去炒兩轉嘅投機商人。」何出此言呢?原來貿易M 知道有啲大型零售連鎖店恃住生意好,日日收現金,但可以九十日後先至找數,於是將手頭上嘅現金拎去炒吓股票甚至炒樓,或作買地舖嘅首期付款。佳寧風暴時代 (一九八二至八四)、金融風暴時代初(九七至九九)就有唔少商號因此而瓜得。現在歐洲出口商開始縮短放賬期,千祈唔好睇輕其連鎖殺傷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8

電聲產品盈利亮起警號-成謙聲匯(27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25/LTN20080725280_C.pdf

之前Consilient Lollapalooza 都講了不少行業見頂的預言,下為其中部分文章:

http://www.xanga.com/consilient_lollapalooza/666481964/item.html

手機行業見頂(續):

現在十分明顯了。











諾基亞逾三年來首次錄得季度純利倒退


2008年7月17日 18:35 海外新聞

<匯港通訊> 諾基亞宣布,第二季度純利較去年同期倒退61%,至11億歐元,乃逾三年來首度出現下跌,主要因為關閉德國的一家廠房,以及去年同期從網絡附屬有收益。分析員原估計該公司期內賺12.6億歐元。

期內收入上升4%至131.5億歐元。


http://www.xanga.com/consilient_lollapalooza/665115438/item.html

手機行業見頂(三):

2007年1月及12月的見頂預言:
http://www.poorinvestors.com/investing.html#102

整體看法不變,手機行業產值周期已見頂。手機缺乏殺手級創新,由時尚變得平民化普及化,更重要的是商業上稱作商品化(commotidized )。價格下降唯有靠量,兩者互相抵消成為放緩,價量齊跌變成萎縮。現在產值才剛見頂不久,市場卻已後知地先覺了。

很多股都比高位跌很多,但比2007年1月跌很多,並非偶然。

2007年1月10日及2008年7月8日的股價比較:
富士康 23.9 -> 6.8 (-71.5%)
晶門 1.28 -> 0.315 (-75.4%)
晨訊 2.95 -> 0.68 (-77.1%)
舜宇 2.88 -> 1.11 (-61.5%)

<匯港通訊> 舜宇光學(02382)發盈警,預期截至0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純利或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該公司去年上半年純利1.02億元人民幣。

舜宇光學指,純利預期將會減少,主要由於現時作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的 VGA 手機鏡頭及模組受到客戶壓價的壓力且市場競爭激烈;人民幣升值、勞工成本上升且公司實際稅率增加;及研究及開發成本增加。


至於之前成謙在業績(2728)盈利只微升,在公告中亦有提及:

....

儘管中國製造業的營商環境於年內充滿挑戰, 但本集團能透過改善效率, 並將部份原料成本及開支轉嫁至客戶, 以維持增長。

....

通訊周邊產品業務


由於若干市場的藍芽無線耳機的需求放緩, 故通訊周邊產品業務進入了短暫停滯期。雖然有多個歐洲國家政府禁止駕駛人士使用流動電話, 但作為流動電話設備重要市場的美國, 執行有關措施的進度卻相對緩慢。因此,通訊周邊產品業務於回顧期間錄得營業額156,885,000 港元, 按年下跌7.4%。然而,分類業績下調4.8%,由14,007,000 港元下降至13,335,000 港元。有見此業務分類的潛力龐大, 受惠於多媒體流動電話、互聯網電話及無線通訊工具越趨廣泛應用, 本集團已配撥更多資源, 專門用作發展通訊
周邊產品。於年內較後時間,本集團成功爭取數個項目,並將於2008 年開始付運。

....

除實行三大目標外, 本集團將繼續盡力提升效率, 據此, 本集團將推行第二階段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並會進一步採納單元製造程序。此外, 本集團將調配較多比例的資本開支, 提高生產自動化及擴充產能用途。人力資源方面,本集團已經及將會進一步招聘人手加強成本控制工作。與此同時,管理層將探索機會開拓新的勞動市場, 以紓解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營運成本上漲的壓力及技術勞工短缺的困境, 該情況亦逐漸令人關注。

從公告中亦可見出其困難之處:

(1)通訊產品銷售放緩

(2)生產成本上升

(3)技術勞工短缺

(4) 出口主導,人民幣升值導致產品毛利減少

而富士高(927)下半年盈利四成,令全年盈利下跌一成三,就是這個大環境下的產物.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03/LTN20080703108_C.pdf

昨日,成謙聲匯(2728)公佈盈警,內容如下: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預期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2008 年6 月30 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業績或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

根據目前可獲得之資料,有關下跌主要乃因:

(1)原材料價格及勞工成本不斷上升,導致生產成本上漲。

(2) 此外,人民幣升值亦對本集團業績有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情況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這類股票的盈利仍會進一步受損.有股票者應儘快沽出為荷.

大衛兄今次又繼順龍(361)後,再一次老貓燒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7

響起警號-中國綠色食品(904)(補充@2009/9/14)


謝akao兄提供原因。


繼利郎(1234)、博智國際藥業後(1149),又來一隻福建股-中國綠色食品(904)


這家公司正如超大現代(682)一樣,都是一隻福建農業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31/LTN20031231035_C.htm


業務概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31/00904/CWP112.pdf

據稱其經營模式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5157


中國綠色(簡稱中綠)與超大是兩間完全不同的公司,超大的規模優勢很明顯是上游的部分較多,中綠則以加工等中下游的部分較多,拓展品牌的價值效益會逐步在長綫裏顯現。」這是與記者同行的機構投資者參觀過後給予的評價。

記 者參觀中綠基地,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其琳瑯滿目的產品陳列室,從飲品、即食麵、零食及糧食品一應俱全,活像個小超市。原來除了「嘜嘜果果」(中 綠零 售新試點)的零食產品為向外購置外,其餘都是中綠的品牌產品。盡管品牌食品佔中綠的營業額僅34%,餘下為新鮮農產品28%,加工食品38%,但品牌發展 卻是中綠的長遠目標。

「中國是世界工廠,企業賣的是產品,消費賣的是品牌,品牌的背後是文化,文化的背後是價值,無限的資產。」中綠主席孫少鋒銳意打造的全程綠色,是從種植、加工,到拓展高附加值的一條龍發展,並強調這是公司成立10年調整出的理念。

扶農政策引來新競爭者

盡 管本港上市的內地農業股不多,但在內地務農者數以億計,由於近年中央扶農政策,亦引來一批新的競爭者,當中亦有部分是較有規模的,面對競爭情況加 劇, 孫少鋒卻笑言:「主流農業是很難說了,但在內地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不多,我們的獨特性在於產品的差異化、特色化,只有這樣才能從紅海中找出藍海。」

「每個企業都有他們的捷徑,這很難模仿的,一如茶料飲品,我們贏不過康師傅和統一,但玉米飲料(中綠的主打飲料)卻不同。」即使如方便麵,中綠亦以非油炸的玉米麵,避開與龍頭企業正面交鋒。中綠管理層更強調,集團的市場目標主要針對中高檔消費群。

雖 然很多農業股的管理層均指出,「不管經濟好壞,基本食物總得要吃。」不過,世紀金融海嘯下,企業發展多少亦會受到制約,如早前管理層指出,為了保 留現 金,會先暫停山東方便麵項目。此外,在產品結構方面,如農產品價格下跌,中綠將降低新鮮農產品的比重,而增加毛利較高的加工產品,包括水煮、速凍、醃製及 罐頭產品等。

「目前企業應該要做好3大準備:一要作出決策,處理業務如何保持足夠的現金流;二在生產加工方面,如現金流夠,則要學會控制成本;最後伺機發掘能配合業務發展方向的低成本投資機會,例如再次增加土地資源及提升品牌等。」孫少鋒表示。

...................

擇善而「栽」

中綠有栽種紫蘇葉銷往日本,主要用作壽司或拌菜,售價平均為一片1日圓,高峰期產量可達1至1.5億片。中綠同樣是利用季節反差,看準每年10月至明年4月,東亞或歐洲地區因天氣關係,把反季節的農作物售往日本以賺取較高毛利(08年度整體毛利率高達53%)。

中 綠10大出口客戶中,日本約佔七成,其餘為德國、比利時及台灣等,形式是先接單後種植,規模較小的客戶通常要先付成本的兩至三成,收貨後兩星期內 須清 繳尾數。因此,管理層強調,公司很少出現應收帳問題。中綠於內地的種植基地遍布40個,總面積達7.9萬畝,每年種植量為32.4萬噸。對於量與毛利的取 捨,孫少鋒指出:「這兩者有一定的關係,企業銷售的產品需要有一定的量才能搶佔渠道,這樣品牌的價值才能彰顯,毛利才能提高。這時如果我們捨棄一點毛利, 用量提升品牌,則明年又可迎來機會,所以量與毛利,必需要根據戰略而定。」

至於看好的文章,可以試試利用首頁中湯財文庫的搜尋功能來看一看吧。

又記得信報孔少林的2006年的一篇文章如下:


想升呀,借錢啦!

  有一些股份不論表面上如何吸引,身邊朋友高呼「明益你」,他日股價果真急升,我也不會羡慕,因為我膽小。約二個月前,多位「演技派」財經演員和相識的「全職炒手」分別力捧中國綠色(904),它的股價果然在一個月內急升逾五成,一切發生得似乎自自然然。


 

 

  農產品這門生意入行門檻不高,多間上市農產品公司股份利潤出奇地持續高企,一直是股壇解不開的謎;中國綠色也不例外,最近期業績顯示,純利率高達42%。請不要懷疑盈利的真實性,中國綠色現金流強勁,做生意不單有現金收,回收期亦快得驚人:一年做五億元生意,應收賬僅一千萬元,平均數期約一星期,略遜於便利店。


  一門業績年年有增長、做十元淨賺四元、有真金白銀落袋的生意,市盈率為何只得六倍?這正是中國綠色在今年1月時候的處境。


 

 

  中期業績報告截至去年10月底,中國綠色持現金五億元,無債,無特別大型資本性支出,表面看全無集資需要;可是在去年11月,中國綠色配股集資一億五千萬元。今年1月底,中國綠色向高盛發行三億三千萬元的五年期可換股債券,息率2.125%,換股價二元六角五點五仙;當時中國綠色股價是二元六角五仙。發行可換股債券後,中國綠色持現金達十億元。一間公司表面來看大把錢賺,沒有現金回籠壓力,沒有大型投資項目,為何要一次又一次集資?


  答案很快揭盅。高盛購入可換股債券消息傳出,中國綠色股價急升至三元七角七點五仙,高盛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行使換股權套現八千多萬元。中國綠色現價三元五角,較高盛持可換股債券行使價二元六角五點五仙,仍存有龐大空間,相信日後將陸續套現。原來今時今日,上市公司想搞活股份表現,途徑是借錢。


-------------------------------------------------


在2009年9月7日,南華早報報導該公司兄弟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Radiance Group Limited 出現了財務困難。

據稱,中國綠色(904)主席孫江榕控制的Thumb China是以Sino-Environment Tech(中華環保科技集團)的56%股份來抵押,向Stark Investment 借了1.2億坡元,以作一項100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


但Thumb China聲稱因金融風暴的影響無力償款,故違反和Stark Investment的借款協定,所以Stark Invesment 陸續出售股份還債。


此外,Thumb亦控制一家亦在新加坡的、且從事線路板製造業務的上市公司Radiance Group Limited(建光集團)。


從其在新加坡的公告可見,中華環保已經延遲公佈業績,上市數年間亦多次換財務主管及董事。另外建光集團亦有這情況。


從其2008年帳上可見,正如上星期日的福建股博智藥業,中華環保亦是借款突然劇增,獲利又是突然減少,變成虧損。


而建光集團的帳上則無異樣。


至於中國綠色來說,則盈利稍降,現金減少,但足夠償債。


另消失的大部分現金都流入一「長期預付款」項上,但無附註,年報並沒說明為何此數會劇增,可能被缺水的大股東挪用了。


據akao兄引述花旗的報告指出,是因為要保障生產能力,所以要預付福建的農地的20年租金,致長期預付款劇增。管理層預期下年開支會降低至1.49億人民幣。


回頭一想,那些農田要一年要4,000萬租金,那可以租多少畝呢?


看看這單法院新聞:


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83997&k_title=%E4%BA%91%E9%9C%84%E5%8E%BF&k_content=%E4%BA%91%E9%9C%84%E5%8E%BF&k_author=


 2007年1月20日,龙海市某镇的林某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村向55名农民承包150亩的田地用于蔬菜种植,并与农民们商量好承包期限为1年,租金每亩每年250元,1年后按时支付田租并归还田地。

    2008 年1月20日下午,当佳洲村村长代表55名农民向林某领田地租金时,林某以蔬菜还未收成为由,拒绝按期支付150亩农田37500元的租金,并表示要延长 租期1个月。21日上午,55名农民集体到林某承包的田地讨要租金,林某又以种种理由推托,双方陷入了僵局。此时,部分农民气愤地提出要将林某种植的蔬菜 全部铲除,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以這段東西來說,以1畝250元計算,是16萬畝。


16萬畝有多大? 有1.3個香港島這樣大。


安排人力已經非常困難,況且建設、種植計劃,完全無提及,那如何產生效益呢?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派息減少,且和股價不成比例,可見財務略有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4/LTN20090824226_C.pdf
---------------------------------------------------------------------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042

In turn, legal action was under way or being prepared by Sun Jiangrong or against Stark in Hong Kong, on the mainland and in Singapore, Sun Jiangrong told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n addition to obtaining an order to freeze his assets, Stark had sold his shares. "This caused me losses. Stark's behaviour was excessive," Sun Jiangrong alleged.


The background to the current legal tussle dates back to 2007 when Stark extended a S$120 million (HK$647.29 million) loan to Thumb China Holdings Group, a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VI) company wholly owned by Sun Jiangrong.

As security for this loan, Thumb pledged its 56 per cent stake in Sino-Environment Tech Group, a Singapore-listed waste management firm.


Thumb defaulted on the loan in February and Stark subsequently sold the pledged Sino-Environment shares, from which it recovered part of the loan.

Radiance is a Singapore-listed electronic product manufacturer majority-owned by Thumb.

Hong Kong records show Sun Shaofeng wholly owns Hero Key, of which he is the sole director.
Sun Shaofeng also owns 45.88 per cent of China Green, a Hong Kong-listed agricultural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Fujian province whose market capitalisation is HK$7 billion.

Sun Shaofeng is ranked No 272 on Forbes' 2008 list of the 400 richest Chinese, with an estimated net worth of US$240 million.

A Singapore court order obtained on August 24 forbids Thumb and Hero from transferring Thumb's Radiance shares to Hero or any other party, according to the Radiance announcement.

Stark alleged that Thumb had breached clear contractual restrictions against further borrowings and created security over its assets, when Thumb pledged its 52.41 per cent stake in Radiance to Hero as security for a purported loan from Hero.


Stark also alleged that Sun Shaofeng was aware of the terms of the investment company's loan to his brother, and had unlawfully conspired with his brother to breach the terms of the loan.

Sun Jiangrong replied that the transaction between Hero and Thumb was a normal one, and that Stark's allegations were not entirely correct.

"This case doesn't really concern Sun Shaofeng much. Matters are not yet totally clear," said Sun Jiangrong.

When asked, Sun Jiangrong declined to give contact details of his brother. Efforts to reach Sun Shaofeng for his comment were not successful.

Claims against Sun Jiangrong and his related companies are also being brought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ourts, which led on June 5 to the Hong Kong High Court granting an injunction against Sun Jiangrong disposing of his worldwide assets.

The claims stem from additional security that Sun Jiangrong procured for the Stark loan in the form of a pledge over shares of a Hong Kong company, Top One International (China) Property Group.

Previously, Top One International owned a Chinese property company, Chongqing Dading Property, which owned properties on the mainland valued at 10 billion yuan, according to a recent Sino-Environment announcement.

Despite restrictions in the security agreements against Top One International and Sun Jiangrong personally, Top One International had transferred to Chongqing Dading a Hong Kong company wholly owned by Sun Jiangrong, Top One Property Group.

Top One Property in turn tried unsuccessfully to transfer Chongqing Dading to a Chinese company majority-owned by Sun Jiangrong's brother-in-law, Sun Jing Sheng.


To protect the value of its security over Top One, Stark obtained a Hong Kong court order in May prohibiting Sun Jiangrong from dealing in the Chongqing Dading shares and subsequently obtained an order in mainland courts which froze the shares.

Two executives of international turnaround and restructuring firm Ferrier Hodgson, John Batchelor and Roderick Sutton, were appointed receivers of the shares of Top One on April 29 and Top One Property on May 22.

違約公告:


http://sinoenvironment.listedcompany.com/newsroom/20090305_215424_Y62_A998260ABBBDE6D64825756D0000F3C0.1.pdf


中華環保科技網頁:


http://www.sino-env.com/


建光集團網頁:


http://www.radiance-sin.com.sg/


其後,公司出公告稱中國綠色集團未受影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0/LTN20090910354_C.pdf


董事會由孫先生告知此司法訴訟,並在此澄清如下:
1. 本公司並未以任何方式涉及以上司法訴訟中,且此司法訴訟並未對本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及


2. 健雄與本公司分別為兩家互不相關聯的法律實體。健雄並非本公司之附屬公司或股東,健雄與本公司並無任何形式之業務往來。


孫先生已知會本公司此司法訴訟並不會對其個人財務狀況或其在本公司的股權造成任何不利影響。且健雄已委任代表律師全力應訴此次於新加坡的司法訴訟。


-----------------


雖然看到這公告,但我也不能安心。


因為,我又想起福建兩兄弟組合同樣出現在中國包裝集團(572,前展鴻控股)及第一天然(1076),而其情況亦相同,當第一天然出問題時,中國包裝聲稱無問題,但是其後一樣玩完,這次是否會案件重演呢。


所以連利郎的評級,亦需一併下降,至即抽即拋吧。

又再奉勸各位民營企業的老總,企業上市不是你們私幫生意的起始,是你上市企業的起始,如果自己的私幫生意大失敗,你的帝國只會全部崩解。

所以做老總一定要先克制欲望,把根基一步一步打好,專注搞好上市公司。不然的話,只會毀滅你的企業和你自己。

第一天然出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9/LTN20081219007_C.pdf


中國包裝出公告澄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068_C.pdf

大廢柴兄對第一天然研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446


大廢柴兄對中國包裝研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6629

中國包裝下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30/LTN2009043065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0/LTN20090710087_C.pdf


第一天然現時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1/LTN200907315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7/LTN20090827559_C.pdf

對中國包裝及第一天然的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4%B8%AD%E5%9C%8B%E5%8C%85%E8%A3%9D&Submit=%E6%90%9C%E5%B0%8B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10&searchtext=%E7%AC%AC%E4%B8%80%E5%A4%A9%E7%84%B6&Submit=%E6%90%9C%E5%B0%8B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829/192042670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5

強勢股生命周期形態分析 - 沽出的警號 (一)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716


自騰訊(700)公布了第四季增長放緩的數據、以及主席「保守」的未來展望後,由於騰訊的股價在上年去得太盡,因此,從增長潛力及圖表分析的 角度去考慮,此股很可能已經見了頂,從此不宜再沾手。

William J. O'Neil 於其著作< How to Make Money Selling Stocks Short>裏,列舉了超過一百個美國歷史股王「死亡」的圖表紀錄,並歸納出強勢股的生命周期,大概可用下圖表示:



 

再來是騰訊的一年圖及半年圖:





 

雖然筆者有機會看錯,但是,技術分析的可貴之 處,不在於準確地預測未來,而在於你從基本因素看到警號後 (50倍PE + 增長放緩 + 競爭激烈),加上圖表形態的「疑似訊號」吻合,便會令你提高戒心,知道絕不能夠沾手這類危險的股票 --- 即使他之後有機會再創新高, 亦不宜用真金白銀「搏佢無事」。

而網友亦可用相同的觀察方法,先從基本因素及增長著手,再從形態分析是否出現沽出信號,也可以在買入一隻股票前,考慮該股票是否「見頂」。

強勢股見頂後,先會於50天線走勢反覆 (5 - 7個月),最後日日大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0

市場警號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09/blog-post_21.html

雖則說股市變幻無常,而且有時高估(Over-priced)、有時低估(Under-priced),但早晚還要依歸基本面。無論如何,在大量雜音之中,總有一些時侯市場會對對某些股票發出明確的警號。

舉2007年尾/2008年年初為例,當時不少人(當時包括筆者在內)認為環球金融股估值不高,仍有上升空間。結果是這個行業(Sector)不但沒有成為大市上升的火車頭,反而已經見了頂。

事後出了事的AIG、Citigroup更在2008年第1季已經開始大瀉,在期間嚴重跑輸其他環球金融股。其後結果是如何,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亦+分清楚。

有兩個"市場警號"是值得我們去留意:
1) 在大市雞犬皆升的時侯,如果有某一些行業升極也升不到,這亦表示該行業可能有一些很大的隱藏風險(Hidden Risk),而且有不少"Insiders"已經知道。(2007年尾的環球金融股)

2) 在同一個行業內,如個有某一兩隻股票早在大盤大跌之前先行暴瀉,這可能暗示這些公司可能將會出現很大的內在風險(2008年初的AIG、Citigroup)

回到2010年第3季,"市場警號"可能又在某些行業上,今次可能是內銀股以及國內保險股,這兩個行業在近12個月的回報明顯跑輸大市。內銀股未來的壞帳水平很有可能會隨著樓市調控和地方政府(municipal governments)的信貸風險而大幅上升,國內保險股更是受A股積弱的投資風險所影響。

另外,一些股票,例如宏利(945; 相比保誠或歐美金融股)和Alibaba (1688; 相比Tencent)亦相比同業大幅跑輸(或是逆市大瀉),看來亦正在暗示一些企業內部的風險。

看來現時仍不是對這類股票進行"Bottom-Fishing"的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08

誠哥發警號絕招散貨

2013-02-21  NM
 
 

 

常聲稱「以港為家」的長實主席李嘉誠,見港人搶樓搶到癲,特別趁超額申請的白表居屋免補地價抽籤當日,贈港人一條「出路」。本週一長實藉地契沒有「不准散賣」的條文,拆售葵涌酒店雍澄軒;實用面積呎價七千多元,較動輒過萬元呎價的新盤吸引得多,兼且可「走辣」,避開只徵收住宅的特別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

政府竭力打擊樓市炒風,不過李超人動一動腦筋,就將打壓措施輕輕卸去,堪稱一絕。近年地產熱潮由拆商鋪、到拆工廈、拆車位,如今連酒店都拆;無寶不落的誠哥,似乎看準樓市高位散貨,未嘗不是見頂啟示。

本週一黃昏,中環長江中心地下電梯大堂擠滿了人,「市面一個幾百呎嘅住宅單位,閒閒哋都要四、五百萬,但而家雍澄軒一個兩房兩廳嘅酒店房,先至三百幾萬,咁平你話去邊度搵?」一名經紀向排了約一小時隊的一家三口謂,父母點頭稱是,穿著球衣的廿來歲兒子則繼續眈天望地。這時,一名在港工作的內地男士,收工匆匆趕來,旁邊女友埋怨道:「去年叫你買樓,你不聽,結果出BSD,現在可別把機會給溜走了。」男的落力點頭,把女友的手拖得更實。

他們守候的,正是長實破天荒拆售的酒店房間;酒店位於葵涌和宜合道,名為雍澄軒,○九年已開始營運。今次發售的酒店房,建築面積由六百五十多呎至九百多呎,呎價平均五千二百元,較旁邊同由長實發展的服務式住宅雍雅軒,平一成。長實指其平均出租率逾九成半,每間房平均月租一萬三千五百元,由於是商用物業,並非住宅,所以無須繳付SSD(特別印花稅)及BSD,亦可以公司及私人名義購買,回報率約四釐。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還得戚道:「呢項係劃時代嘅全新地產投資項目,買咗,你可以好似李嘉誠咁同親友講,嚟我間酒店度住吓啦,幾威、幾型呀!」

其實,最型是酒店房間可套入「住宅」概念,變相拆解了政府針對住宅的兩大辣招,亦因而吸引了大批炒家到場搶購。其中四十多歲、有四層樓揸手的潘太,前晚帶兩名友人一同到長江中心排隊,她其中一位朋友細聲笑道:「佢(個黑色袋)入面係二百萬現金,用來俾首期,佢志在必得啊!」說完向記者展示他拍下的一疊疊未入袋嘅金牛相。潘太把黑色袋夾得更緊,笑道:「你聽佢亂噏。」只是太多人爭,潘太與友人到週二才只分得一間,要夾份炒,「摸得出就摸啦,摸唔出用嚟收租都好。」現時市場錄得幾宗即買即放,摸貨叫價較買入價高百分之八至十五。

律師「試水溫」

就連雍澄軒現場,至週二凌晨十二時,仍然聚集了不少準買家,「而家唔係買棵菜,幾百萬買樓,都無示範單位?」由九龍過來的投資者失望說。「咁日後要俾維修費點搞?租客租金係咪可以自己調整?」經紀們對以上問題都啞口無言,由於長實突然賣樓,很多細節還未公布。就連雍澄軒的住客也說:「係咪有得賣?我都想買。」一位住了兩年的住客稱,居住環境方便,所以考慮買入自己居住的單位。拆售酒店房的消息一出,市場即時訊息混亂,就連地政總署的高層職員,週一晚亦被急call回總部加班,翻箱倒篋去找回當年的地契,看能否拆解長實這招。長實這着早有部署,根據土地註冊處登記的臨時買賣合約,去年十二月雍澄軒三十八樓一個房間,以三百五十九萬元售出,賣方是長實附屬公司Pearl Wisdom Limited,買方是葉建昌。八三年取得香港執業律師資格的葉建昌,是楊漢源林炳坤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該事務所不時與長實合作,位於天光道的半山壹號第二期,及日出康城第三期開售時,葉建昌所屬的事務所也於律師名單上。長實於去年十月曾打算將馬鞍山海澄軒、紅磡海灣軒和海韻軒,及今次主角雍澄軒以商業信託形式分拆於主板上市,到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公告擱置該建議,惟十三日後,便與葉建昌簽訂出售協議,而且,代表葉建昌的正是楊漢源林炳坤律師事務所;代表賣方及酒店營運人的,則是誠哥御用的胡關李羅律師行,亦即與長實現時分拆的代表律師樓一致,擺明長實當時已想出這一條更絕的橋。本週二趙國雄回應記者時,笑笑口謂:「原本係計劃上市,但留意到市況有咁嘅需要同市場,係穩定收入嘅投資品,項目籌備超過一年,翻查過晒地契同埋問咗法律意見先推出,政府會跟進拆售是否違契,係好事。」

雍澄軒自住/出租圖

註:現時的酒店管理人為長實旗下的Horizon Hotels & Suites Limited,酒店牌照於2018年到期,長實執董趙國雄稱,屆時業主可選擇管理人,長實也會再爭取做管理人。

無「不准賣散」條文

長實可將酒店拆售,全拜地政總署以往批地條款寬鬆所賜。○二年,創意無限的長實,將紅磡服務式住宅都會軒拆售。由於服務式住宅及酒店,不論是地積比率或補地價金額,都較住宅着數,形成不公平,觸動了政府的神經,當年為城規會成員的劉秀成憶述說:「服務式住宅的原意,唔係俾你拆售嘅,規劃署內部覺得這是漏洞,最後取消了服務式住宅呢款物業。而差不多時間,地政總署亦睇到酒店的地契條款有同樣漏洞,所以就着手去搞。」而且,○三年因應經濟自沙士後回暖,及自由行增多令發展商一窩蜂向城規會申請起酒店,地政總署終在○三年七月,於日後所有酒店的地契條款,加入「不准賣散」的限制。由於雍澄軒於○二年批出,故未有「不准散賣」條文而可拆售。而地契條款的限制,只是酒店房間只可用作酒店用途,不可作私人住宅;就算是業主,亦不可以直接用作自住,只可以透過委任的酒店營運人,訂立使用准許協議(licence agreement),交了租後,再如左手轉右手般將該租金交回業主。而內籠的裝修傢俬,業主要得酒店一方許可,才可作改變,並要通過酒店要求,如防火等;不過這對長實來說,應當毫無難度。

營運管理全屬長實

一名熟悉地政運作的業界人士拆解長實今次住宅糖衣,認為日後的技術性問題相當複雜:「呢單嘢都幾複雜,似長江搵散戶入股佢酒店多過買單位,長江作為first owner,由頭到尾佢都係庄,賣晒單位都仲存在;小業主係purchaser,其實身份就好似小股東;Horizon Hotel & Suites Limited則係酒店營運者,又係長江旗下公司,賺蝕都要睇佢,而且根據葉建昌的買賣合約條款,即使全體小業主他日有共識亦唔可以換酒店營運者,仲要加埋管理公司又一定係長江自己人,簡單啲講,好似打麻將咁,三家都係自己人,想點誅你都得啦!」

買酒店房知多啲

Q:買賣酒店房間要否俾物業印花稅?A:要,稅率與一般物業無異,以雍澄軒之樓價計,稅率介乎2.25%至3%;摸貨則不須繳付任何印花稅。Q:買賣酒店房間要否繳付特別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A:不用,因為以上兩項稅項僅適用於住宅物業。Q:酒店房間要否繳交差餉及地租?A:要,每季交一次,差餉徵收率為市值租金的5%,地租則為市值的3%;但小業主要注意,雍澄軒乃酒店項目,差管署只會以一個總數發出差餉及地租,小業主如何攤分相關費用則要向長實了解。Q:酒店房間要否繳交物業稅?A:要,由於項目為投資性質,故就算買家將酒店房間自住,亦要「交租」予酒店管理人,所以每年均要繳交物業稅,以個人名義持有,稅率為15%,公司名義持有則為16.5%。Q:酒店房間是否保證租得出?A:長實並無作出此保證,更表明「收益回報須視乎屆時全球及本地經濟及旅遊業狀況而定」。Q:買酒店房間與一般住宅單位有何分別?A:雖然都是「賣斷業權」,但酒店房間因要符合地契的土地用途,故業主必須要委任「酒店營運人」來處理其酒店房間,即買來自住亦要經酒店營運人來訂立使用准許協議(licence agreement),亦因住戶沒有「獨有享用權」(exclusive possession),所以房間作任何改動,細至增加床位,亦要得酒店營運人同意。與住宅享有的使用彈性,相距甚遠。

本週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終走出來呼籲,叫市民在考慮購買該物業單位時,務必小心謹慎,「在○三年七月前批出的地契,雖然並無禁止業權人將單位分拆出售,但買家必須將單位用作旅館用途,否則等同違反批地條款,如證實有違反,地政總署會採取行動,包括收回有關物業。」惟趙國雄卻早已向傳媒自爆,雍澄軒的酒店牌照於一八年到期,並謂:「有信心到時一定續到。」

誠哥絕橋賺到盡

李嘉誠常在市場有新搞作,亦屢創先河。一一年一月,和黃分拆和記港口業務,以商業信託基金(Business Trust)形式在新加坡上市,集資約四百五十五億港元,引起市場爭議。一來相關港口業務屬於香港及深圳貨櫃碼頭,卻老遠走到外國分拆上市;而當時以上限計算,是新加坡交易所有史以來集資規模最大的招股活動。由於香港並沒有涉及商業信託基金的相關法規,為此驚動政府及港交所研究是否可以類似新加坡的信託。至今,香港仍未有同類信託上市。另外,誠哥每項投資都計過度過無走雞,例如:長實與同系的和黃將合作發展鴨脷洲海怡半島,該屋苑的停車場也計到盡,曾經炮製「孖車位」出售,在大車位旁髹上灰線框,佔用屋苑附屬空間。

炮製超人神話

無寶不落的李嘉誠,以往無論是出售英國的「Orange」、印度的電訊業務,抑或是分拆TOM集團上市,都能把握高位出貨或分拆,甚至是非自家業務,例如:facebook,李嘉誠都看準時機,在facebook未上市前的○七年已入股,直到facebook去年五月上市,李嘉誠賬面勁賺二百多億港元。長實近年賣樓之餘,去年十月政府公布雙辣招後,市場資金轉向非住宅物業時,長實於十一月,先後推出大圍名城五百多個及葵涌雍雅軒約九十個車位,套現六億五千萬元。近年香港資金氾濫下,熱潮由炒商鋪、到工廈、車位,是次長實將次級酒店資產重新包裝出售,搶購反應熱烈,狠狠令誓要打擊樓市的政府臉上無光,也令市場估計,在「拆到水尾」下,誠哥又洞悉樓市下滑的先機。

誠哥大作Orange

1993年,李嘉誠頭馬霍建寧帶領和黃以少於100億元,購入英國流動通訊業務Rabbit,其後以Orange品牌進軍歐洲第二代流動電話市場。1999年,和黃以1,130億港元,向德國大企業曼內斯曼公司出售44.8%的Orange權益,創造「千億賣橙」傳奇。2007年,和黄又出售其持有的印度電訊業務Hutchison Essar(HE)約 67%權益予Vodafone(VOD),錄得稅前盈利751億元。近年歐洲低迷,去年底傳出和黃正部署趁低吸納、重新「買橙」。兩個月前,歐盟批准和記「3」收購奧地利Orange,作價13億歐元。

長江生命科技

02年創業板上市,吸引逾百倍超額認購。公司去年8月宣布將旗下、負責癌症疫苗研發的附屬公司Polynoma重組,分拆到美國上市。2011年又以4.19億元收購澳洲葡萄園業務。公司不斷轉型,但路線不明,週二股價0.73元,較招股價2元跌六成多。

tom.com

2000年3月分拆上市,超額670倍,招股價1.78元,一度升至15.38元。隨後科網股爆破,股價下跌,本週二更跌至0.91元。

facebook

facebook上市前,李嘉誠早着先機入貨。07年底通過李嘉誠基金會購入價值約6,000萬美元的facebook股份,當時facebook市值150億美元。隨後逐步增持至3%,去年五月,facebook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估計市值逾1,040億美元,誠哥即時賬面勁賺26.8億美元。

誠哥「鑽」出錢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311

誠哥發警號 香港無得做

2013-07-25  NM
 
 

 

自梁振英上場後,李嘉誠可謂「諸事不順」,先有長實(1)拆售雍澄軒酒店「撻Q」收場,後有和黃(13)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爆發持續個多月的工潮,矛頭直指香港首富李嘉誠。有香港「李氏力場」稱號的誠哥,早在今年三月長和系的業績會上,發出撤資的「預警」︰「如有不喜歡或反對聲音,便往外多作投資!」言猶在耳,誠哥終於「take action」,突然放風出售集團旗下「幫你(李)日日賺」的百佳。成功賣盤的話,香港業務佔和黃收入比重,將再「縮水」至一成左右!另一邊廂,李嘉誠在歐洲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事件反映,梁振英政府出招打擊「地產霸權」、在香港營商環境轉變下,首富都要「鋪定後路」。

誠哥賣百佳,一直幫襯、買開有感情的街坊,都眾說紛紜。有的擔心內地商人接手、令「質素無保證」;有的擔心百佳不會再有「至抵價」。街坊陳先生更指,新買家會比超人賺得更盡,「我哋呢啲窮人,邊度平就去邊度買,啲商人得寸就進『丈』o架,梗係擔心啦!」持有長和股份的百佳顧客冼先生,拿着剛買入的橙,頭頭是道說:「都係同政治氣候唔好有關o架啦,政府唔俾面佢,唔聽話嘅,咪賣緊啲囉。最緊要就係唔好真係撤資呀!」似乎連牛頭角順嫂,都知誠哥為何要賣百佳。上週五晚,外電突然報導,指誠哥旗艦和黃,將持有已四十年的百佳超市「放盤」。消息一出,不單政經界錯愕,多家投行亦紛紛展開「競猜」百佳作價大行動。其中,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百佳香港區業務增長放緩,內地表現又呆滯,出售百佳有利和黃減債,估計「最抵價」介乎一百九十億至二百三十億元。

「日日賺」原是「雞肋」

有三百四十五間分店的百佳,去年營業額高達二百一十七億元,平均每間鋪年做六千二百多萬生意,一直是集團的「現金牛」;聽落「和味」,但原來大型超市的純利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三;以惠康母公司、在新加玻上市的牛奶國際為例,去年超市業務收入約四百七十三億元,但經營溢利只有十四億八千萬,利潤率僅百分之三點一。以此計算,百佳去年利潤料只有六億七千萬元,等於和黃去年共二百六十一億元純利的百分之二點六,頗有「雞肋」之感。計計數,平均每間百佳,其實每月只賺十六萬元!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直言,在商言商,誠哥賣百佳是「精明選擇」,「對和黃嚟講,百佳每年賺嗰十億、八億,唔係咩大數。賣咗之後,社會對佢無咁多怨氣,亦無咁容易被人話佢壟斷,對聲譽都好啲啦!」他續稱,「經營超市好『瑣碎』,又要招呼suppliers同contractors,又勞工密集,百佳請咗近萬人,鋪頭佔地多,最低工資同租金上升,對經營成本構成唔少壓力。與其賣地拖、廁紙,不如賣樓好過!」事實上,百佳雖然經營穩定,但在香港要面對阿信屋等後起之秀的狙擊,在內地擴展又處處碰壁;百佳九四年已進軍大陸,至今全國只有約四十間店,上海兩家店在去年更已結業。

影響力持續減弱

故誠哥這次舉動,背後的象徵意義更大。百佳屬民生性強的業務,推出的「易賞錢」,儲有大量顧客個人資料,政治上較敏感。一名曾跟李澤鉅共事的人士稱,外界認為梁振英擺明車馬對付大地產商,會是和黃出售百佳的最重要因素,但他跟李的言談間,感到對方更看重李家與北京最高層的關係:「江澤民之後,北京領導人來香港,已經冇入住超人旗下酒店。」過往領導人來港,不是住新世界(17)旗下的灣仔君悅酒店,就是長實旗下的紅磡海逸酒店;由江澤民年代的直通天庭,到胡錦濤的漸漸平淡,再到習近平的刻意疏遠,李家認為對北京發揮影響力、從而獲得營商優勢的威力,不及從前,這才是他部署逐步撤出香港市場的關鍵。

外電報導,和黃已聘請高盛及美銀美林負責這次交易。買家背景,會是誠哥另一個考量。據報,和黃早前曾與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初步接觸,但因歐美主要以大賣場形式經營(hyper-market),與香港的超級市場(super-market)模式有別,因此興趣較細。餘下有實力的買家,就只有超市龍頭、市佔率近四成的惠康,及在香港市佔率百分之七點八的「國產貨」華潤創業(291)。其中前者有機會被指壟斷,難以出手,後者手持大量現金,機會較大。華潤創業旗下的華潤萬家,是本港第三大超市,收購百佳可擴大「地盤」,產生協同效應。翻開華潤創業去年年報,公司在中國及香港等地經營超過四千四百間零售店,收入達八百三十五億元,賺二十八億,而負債比率僅百分之二點五,手持現金約一百六十四億元,要「


領匯疲弱, 樓市警號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來源: http://blog.frankyfan.com/2015/04/blog-post_28.html

很多朋友最近都看好股市, 紛紛在談論買什麼.

我對升得急的股票, 通常都不會衝入去, 除非我本身好熟, 覺得正路. 股價大升, 可以引來追續股票的人, 更可以引來食糊或蟹的沽壓. 入得去, 預左要頂得順之後個沽壓, 否則高追回調, 很容易進退失據, 加上心理因素, 短炒變長渣. "上次是這樣, 今次又是這樣".

升市中, 除了買會升的股, 我有興趣的, 是找尋準備沽空的對象. 如果我全部資金看多, 始終風險較高. 無往不復, 升跌是循環的, 如果升市都表現平平的股票, 跌市則可能大散了.

最近我看到了領匯這股王, 在這升浪中, 竟然還能在50天線之下, 十分疲弱. 無他, 佢既沒有中國概念, 又對加息敏感. 同埋, 升市買領匯? 傻的嗎?

中國昨天說要減入口稅, 加上之上開放外遊限制, 香港零售沒有反水貨行動, 也面臨巨大的壓力. 這看似是結構性的問題, 香港在2015是"走頭無路之年". 沒有工業, 沒有零售. 要靠地產及金融, 但大家心知, 有幾多就業是地產金融提供呢?

講返領匯, 比較大的問題係對息口敏感, 從而可能產生投資者結構的改變. 如果領匯由增長股, 變成有經營壓力, 對息口敏感的話, 增長型投資者的離去, 可以造成領匯的估值大幅下調到, 便宜水平. 同樣的事情, 己在賭股中發生.

我一直視領匯為香港樓市的風向計, 或者說買領匯好過買樓, 因為流通量高, 交易成本低, 玩泡沫最重要是走得切. 年輕人借廿年錢, 加問家人再借, 去恐慌性撲進樓市, 成王敗寇, 其實真的比較賭得大. 最大問題年輕人不知自己在賭得咁大, 甚至不知在因為賭性而做"投資", 以為樓 =投資, 冇得輸, 而投資=不怕輸.  領匯則比較簡單, 基本上跟香港樓市都有著近似的基本因素. 我賭, 我寧願賭領匯. 現在領匯疲弱, 如果讀者還看好樓市, 或許現在是領匯好的進場點也說不定.

我認為領匯的走勢值得密切留意, 事關聰明資金對息口的消息十分靈通, 如果領匯出現大跌, 香港樓市成交蒸發, 出現熊市唔出奇. 這是很大膽的假說, 錯的機會很高, 讀者應自行分析~





海一居風波響警號 澳門樓花爆爛尾危機

1 : GS(14)@2015-11-02 00:35:54

2015-10-21 EW
澳門樓宇在過去容許以「遠期樓花」形式銷售,發展商取得臨時批地後,即使現場只是爛地一塊,也可搶閘賣樓。雖然有關狀況於一三年《土地法》及《樓花法》修改後已經絕跡,惟早年埋下的危機,最近終告爆發。

由香港上市公司打造的樓盤「海一居」,臨時批地限期將於十二月屆滿,惟至今連地基亦未完成,以致約三千戶業主大失預算,紛紛向議員求助、上街示威,甚至直闖發展商香港總部追究。

事件引起廣泛爭議,有議員及民間團體贊成政府企硬執法,就算不收回土地讓發展商埋尾,亦要跟足法例徵收溢價金,涉及款項最少十多億元。

當初決定購入海一居的樓花單位,主要因為發展商隸屬大集團,加上當時樓價升得好快,怕不上車再沒機會;而賣樓廣告標明一五年第三季入伙,但這幾年每次經過地盤,都甚少見到有人開工,已經知道不妙,結果真的出事!」一名海一居業主向本刊說。

曾是澳門最大型樓盤的海一居,由香港上市公司九龍建業(0034)擔任大股東的保利達集團發展,一○年開售樓花時仍未定名,僅以「東方明珠區P地段」作登記,規劃中有十八座大廈,提供近五千三百個單位,後來發展商改口表示完工日期為一八年。由於海一居位處港珠澳大橋落腳點附近,佔盡地利,故即使樓花呎價逾四千元仍被瘋搶,共售出約三千個單位。

發展限期二十五年

資料顯示,該地皮早於九○年獲發臨時批地文件,發展限期二十五年,土地用途為住宅、商業及工業用地。無論舊版或一三年修改的新版《土地法》,均列明若果限期內未能完成發展,政府可以收回,以免寶貴的土地資源遭到囤積。

知情人士透露:「回歸前澳門經濟欠佳,縱然獲得地皮,亦非發展時機;直至賭權開放,發展商紛紛啟動項目;由於工業式微,很多用地都申請更改為純住宅用途。東方明珠區P地段,○六年已成功修改為純住宅用地,就算要等待政府一○年初公布該區『街線圖』(等同規劃限制),亦應有足夠時間完成項目,但發展商卻要到上年才動工,當然趕唔切。」

海一居所處土地的臨時批給期限,將於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屆滿。雖然保利達今年二月已向政府申請延長土地使用期,但一直未獲批准。及至本月初,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明言,按照《土地法》,期限一到就不能再續。

銀行拒做按揭

消息引起海一居小業主恐慌,數百名業主向立法會議員及民間團體求助,又到政府總部及保利達澳門總部示威。業主代表說:「絕大部分苦主事前對海一居地皮有限期一無所知,甚至有人剛剛才入市購買其樓花,但被銀行拒絕做按揭,極為無奈。」

年輕酒吧東主黃小姐,一二年購買海一居樓花,迄今繳交的首期及供款近二百萬元。她早前手持買賣合約,直闖保利達香港總部、上市公司九龍建業的辦公室。接待處職員原本表示會有人當面交待情況,但最終只安排她與澳門公司負責人透過長途電話對話。

黃小姐轉述該名女負責人說,公司今年初曾向小業主發出短訊,表示在該月內接受業主退回單位,但結果收不到任何申請,「她又表示預計海一居可於一八年落成,要求我靜心等待。雖然對其答覆並不滿意,但我只想盡快收樓,因為現時附近新樓呎價平均要七千多元,取回原價根本無可能上車。」

保利達曾經解釋,工程延誤源於圖則審批太慢,單是環評報告已糾纏了三年多,直至一四年八月才獲發開工准照。該公司發言人稱,海一居自動工後一直加緊人手進行,目前已完成七成地基,有信心可於一八年落成。不過工務局城市建設廳代廳長區炳堅卻否認批則緩慢,指當中涉及不同範疇。

本刊邀請專業建築師到海一居地盤觀察,以分析其工程進度。現場所見有大批工人在工作,惟建築師指其打樁及地基工程仍屬起步階段。不過他亦同意,如果工程進度理想,特別是天氣配合的話,有機會在一八年落成。

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副會長關偉霖認為,工程出現延誤,發展商肯定有責任,而政府批則效率亦有關鍵性影響,「發展商就好似茶客,一早去酒樓開位,但落單的餸菜等極都未上,這種情況是否茶客的責任呢?近年當局審批圖則嚴謹,態度值得認同,問題是未必有足夠人手處理大幅增加的工作量。」

針對今次風波,有商界人士建議政府再次修改《土地法》,例如設立過渡期,讓臨時批租期將滿、但未完成發展的批地自動續期。然而大部分民選議員及民間團體,均認為不能動輒修改《土地法》。

涉及溢價金逾十億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關翠杏批評,海一居事件中,發展商難辭其咎,政府宜應企硬執法,包括收回土地重新公開競投,讓中標公司接手發展;如考慮再次批給原發展商埋尾,也必須收取溢價金,保守估計涉及款項逾十億元。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說:「目前發展商售出的三千個單位,絕大部分只收到三成首期,一日不交樓都收不到尾數,所以發展商應該最心急。繳交合理溢價金,可以讓樓宇順利完成,發展商除了賺取利潤外,還可維持商譽,是一個雙贏方案。」

澳門在一三年修改《樓花法》前,發展商取得臨時批地後,就算爛地一塊亦可預售遠期樓花,且搶購者眾。今次海一居事件,也令不少購入其他樓花的業主擔心不已。

根據土地工務運輸局公佈,同樣於今年內臨時批地期滿的地皮,還包括氹仔和小潭山腰的豪宅項目,以及偉龍馬路的酒店項目,據悉上述三個項目的工程進度良好,應可趕及完成發展。

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臨時批地期稍後屆滿、惟幾乎全未動工的地皮,在澳門仍有不少,擔心有爛尾危機,「例如筷子基一幅九十年代批出的地皮,規劃可作兩座二十八層高的商住大廈連停車場,土地使用期同樣為二十五年,即二○一八年屆滿;惟該地皮最近才開始動工,連地基也未打,如不特別趕工,到期時未完成發展,便有機會被當局收回。」

寬限執法有先例

一三年修改的《土地法》,出台才一年多即受到海一居風波的挑戰,有聲音要求法例暫緩執行、給予過渡期甚至直接再修改。事實上,澳門政府針對新法例實施可能帶出的問題,寬限執法已有先例。

同為一三年,房屋局推出《房地產中介業務法》,要求經紀最少具備高中學歷,以及必須接受專業培訓和考試,而店舖亦不准再於家中或在其他商舖掛單營業。

然而法例生效時,地產業界發出強烈反響,指經營環境未能追上法例的嚴格要求,結果獲當局給予五年過渡期適應,舊從業員可以申領臨時牌照,但期間要盡力達到領取正式牌照的要求。中介法實施至今,有一千多人考獲正式經紀牌照,另有五千多人基於法例的寬限,獲房屋局簽發臨時牌照,暫保飯碗。

澳門爆料熱線

電話:(853)6220 5562電郵:[email protected]

撰文:社會組︱攝影:社會組︱設計:張文彪

【每日健康】女人要小心 五個身體警號

1 : GS(14)@2016-01-14 13:32:51

以下這些症狀,看來好小事,即使去看醫生也不知道看甚麼科,也不知道跟醫生講甚麼,要是情況更嚴重才再想辦法吧。這種想法大錯特錯,這是身體給你的警號,你有以下問題的話,及早正視,速速求醫!1.突然減磅:女人不努力也減到磅,簡直是天大喜訊!非也。無故減磅,輕則有兩個原因:一,炎症性胃腸病,身體無法吸收;二,糖尿病,你的身體吸收不到所需糖分,惟有燃燒脂肪和肌肉提供能源。體重極速下降最可怕的可能是癌症,而且胰臟、腸或肺癌機會甚高。由於癌細胞搶走身體能源來增長擴大,如果你在6至12個月內無故減重超過10磅,你需要立即改變運動及飲食習慣之餘,亦要及早求醫。2.運動後頭暈暈:有可能是耳水不平衡,亦有可能是心臟出現毛病,因為你的心臟不能輸送足夠血液到全身,令你頭暈暈。疾病例如心律不正或血流方向錯誤,都會增加你中風及心臟病發的機會,應該找內科醫生求診。3.準時有Period但量多得驚人:若然你平均一小時就要上廁所更換衛生巾,甚至要半夜起床,你可能患上子宮肌瘤。它不致命,但會導致貧血及影響懷孕機會及安全性。要求證,就得找婦科醫生照照超聲波。4.半夜肚屙:晚間時分,健康的腸胃應該是最平靜,進入休息的狀態。如果你恆常會半夜醒來上洗手間,你可能患上炎症性胃腸病(另看第一項)、細菌感染、潰瘍性大腸炎,甚至涉及大腸內神經系統的病,應馬上約見腸胃科醫生。5.視力有變:如果你踏入四十歲了,很可能你有老花,但如果無原無故,睇嘢矇查查,這是中風徵兆之一。女性比男性中風風險更高,在1988年至2004年間,35-54歲中風女性已翻了三倍,女生們要多加留神了。資料來源:huffingtonpost記者:馬朗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4/19450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