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周三發布研報稱,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推動,以及家長逐步認可線上教育,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到2025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據瑞銀統計,去年,全國課外輔導市場規模為5800億元左右,其中線上市場僅占290億元,在所有互聯網垂直領域中,教育是線上滲透率最低的行業。
這290億元的線上教育市場規模中,占比更重的還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而最受關註的K12(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占比不足5%,尚處於早期階段。
UBS Evidence Lab調查1200位家長的反饋顯示,目前家長普遍認為在線教育的效果不如線下,所以還是青睞線下教育。
“對K12的學生來說,尤其相對低齡的學生來說,效果不好與自控力有關,教室里面畢竟有老師、同學跟你互動,看著你,你的投入程度會更高。線上教育除非是一對一,否則很多學生的專註是不夠的,但一對一的成本和可複制性又受到限制。”瑞銀證券亞洲中小企業研究聯席主管諶戈表示。
不過,瑞銀報告預測,K12在線教育將成為拉動課外輔導市場的重要力量。未來五年,教育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將在18%左右,到2025年達到兩萬億元水平,其中線上教育市場將達到7140億元。
K12教育滲透率將從目前不到40%上升到2025年的60%以上,即100個孩子中,有超過60名接受過在線輔導。
“大家還是有提升成績的客觀需要,都想上好大學,”諶戈稱。“並且學校在推進減負,校內學習數理化、英語這些學科的時間會被挪到校外。”
他認為,線上增量的大部分將來自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因為減負力度將向大城市看齊。同時,優秀教師仍然願意呆在一二線城市,在全國統一考試標準下,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孩子將更需要依靠線上輔導。
“(線上教育公司)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競爭壓力比一線城市小很多,容易獲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定價能力也更強,體驗也會更好。農村的孩子能聽到北京特級教師的講課,還是很有吸引力的。”諶戈表示。
瑞銀報告指出,隨著精通互聯網的家長群體擴大(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在線教育也有望進一步普及。
根據瑞銀的調研,目前K12教育的家長主要為70後、80後,30%的家長偏好純線下教育,對線上完全不感興趣。50%多的家長偏好線下,願意接受線上作為補充。10%多偏向線上,因為比較方便,不用接送孩子,並且更便宜。
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面部識別等技術發展也有望將提高在線教育質量及用戶體驗。
“人工智能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學生的反應會被記錄,被大數據分析,機器針對性地把你缺的東西補齊。”諶戈說。
他表示,“VR技術的應用空間比較廣。很多低齡的學生坐在電腦前,沒有課堂里的參與感或者儀式感。但是可能隨著VR技術的進步,周圍看到的都是你的同學,前面看到是老師,同樣是課桌,給你一個現實的場景,讓你的專註度和投入度更高。”
瑞銀證券預計,在線課外輔導將追隨其他在線垂直市場足跡整合為由少數大企業把控的市場。研發、營銷所需投入巨大有助構建行業壁壘,在線模式將打破線下物理限制(如教師、地點等),這些因素將令小規模區域性企業出局。
諶戈認為,目前在線教育企業仍然受到技術瓶頸、價格低於線下等限制。未來,一些在線下積累了很多教學經驗的企業,如果加大對線上技術投入,結合品牌的認知度,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