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派派派-南華集團(265)、南華中國(413)、南華置地(8155)


緣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024/LTN200610240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131/LTN2007013118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502/LTN20070502060_C.PDF


派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2/LTN2009052227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5/LTN20090705007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5

證監會突訪南華


2003-10-30  NM




吳鴻生旗下間南華融資,近日風雨飄搖,喺雙十節那日,證監會一隊人馬突然「造訪」,要調查一下佢哋早前保薦一間叫搜豹嘅公司上市事宜。呢間搜豹話自己喺珠海生產保健食品,南華幫佢申請在Gem掛牌,點知不斷被港交所上市科質疑,指間公司得十丁友,既無廠房、又無R&D設施,唔多似有兩年營運歷史;仲話招股書內容有誇張成分。最後,港交所喺十月九日回覆,reject唔俾搜豹上市。跟住第二日,證監會就殺到,搵處理呢單deal嘅陳姓董事,及負責响上面簽名嘅吳鴻生頭馬,Howard Gorges傾傾偈。證監今次效率咁神速,除咗因為今年四月開始生效嘅dual filing外,SFC對中小型嘅財務顧問特別留意,而南華早與SFC交過手。事緣南華系分拆Jessica及《資本》雜誌上市時,都巧妙咁運用財技,繞過上市條例,激到SFC生蝦咁跳。《Jessica》及《資本》,本來屬於已上市嘅南華集團旗下,根據上市條例PN15,要分拆一間公司上市,母公司最低限度要喺過去五年內,有三年共有五千萬嘅純利紀錄,但係人都知南華經常蝕到嘔,梗係唔符合分拆條件。南華於是先將Jessica及Capital嘅股份,派發給吳鴻生及其他揸住南華集團嘅小股東,咁呢兩間公司就可以獨立於南華集團,然後自己招股上市。兩公司總共集咗二千七百多萬!吳鴻生本來還打算分拆埋南華裡面,喺瀋陽生產藥物嘅津昌上市,SFC今次及時發覺,即刻落閘唔放,最後先分拆唔成。自此以後SFC亦加倍留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8

上海自貿區方案遲遲不出台引發猜測,南華早報稱法律漏洞導致規則難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25

自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設立上海自貿區後,自貿區的具體實施方案一直沒有出台,這也引發外界猜疑。昨日《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引發各大媒體大量轉載,該報導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部分官員在諮詢了法律專家的意見後意識到,上海自貿區與現有的關於金融監管法律存在衝突。

據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計劃,中國政府應該在7月下旬公佈相關新規則,但政策制定者敦促立法者對規則進行更多商榷,因為他們認為應該收緊法律框架,以減少牽扯到海外投資者的法律衝突風險。

據報導,提議中的新規則可能包括旨在吸引海外投資的21項激勵措施,涵蓋了各個行業,其中包括金融服務、大宗商品交易和文化行業等。在諮詢了政府法律專家後,部分中國官員意識到,上海自貿區與現有的融監管措施以及相關法律存在衝突。

知情人士透露,「在21條新規中,一些規則看起來非常微妙。如果你公佈並開始執行自貿區的新規則,在國外投資者與其國內合作夥伴存在爭議時,政府就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爭議最後到了被訴諸法庭的地步,事情就會變得更加糟糕。屆時,政府將會面臨兩難選擇:遵守國內現行法律,還是遵守關於上海自貿區的新法律。」

此前,同樣是南華早報報導稱,自貿區計劃在提出後面臨著大量反對意見,但李克強總理堅決地推進這一計劃。「總理非常熱切地想要將自貿區計劃打造成伴隨而來的經濟改革方案的一個重大成就。」

這些反對意見主要來自銀監會和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在最新的報導中,該報稱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法律漏洞或許會成為這些持反對意見的監管者的藉口。

一名政府內部人士稱,「現在我們遇到了所謂的『法律漏洞』,我不知道這些是否只是一些監管者想要緊緊控制中國金融行業的藉口。」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援引上海財經大學國際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的觀點時稱:

——陳波透露,最大的癥結點是在金融開放方面,包括「人民幣怎麼自由結算,在區域內的企業如果能夠自由兌換美元,放開的額度又該多大,如何去監管」。

——陳波表示,這些都要中央放權,跟上海進行協調,「但是協調非常困難,上海想要成立國際金融中心很久了,老做不成,就是因為這種博弈過程太複雜。」

——此外,貿易開放方面也並非一帆風順,需要與海關總署協商免稅商品種類、免稅範圍、建立多少個免稅區、如何建立等,陳波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44

據稱是香港第一隻紅籌股: 華盛玩具(413,後易名南華控股、南華工業、南華中國)

1987年5月25日,華盛玩具開始招股。

華盛玩具在1976年成立,主要生產洋娃娃及電子玩具等,主要市場為美國,客戶以孩之寶等為市。1981年把生產移至中國內地,在上市前獲廣州市窗口公司越秀集團入股50%,成為主要股東,次年即上市,以1元發行6,200萬股,佔擴大後股本25%,淨集資額5,700萬元,預計用於購置柴灣的工廠大廈。上市後,越秀及主要股東控制的公司,股權被攤薄至各37.5%,董事除了越秀人士外,亦有光大集團董事長王光英及合和實業之主席胡文瀚,確實厲害。

當年,公司預計盈利不少於3,200萬,以推算出的總股本2.48億計算,全麵攤薄每股盈利不少於12.90仙,市盈率約7.75倍,預計上半年派發股息2仙,下半年派發6仙,合計派發8仙,即股息率8%,以工業股來看,只是股息率較吸引,估值則較貴。但因為他有獨特的紅籌賣點,加上當時市況非常好,最終有20倍認購。

1987年6月16日,公司掛牌,股價沒有破底,開市報1.18元,升18%,曾一度降至1.1元,僅升10%,其後輾轉上升至1.3元收市,升30%,當日市值達到3.224億,市盈率10.08倍,股息率6.15%,處於略貴的水平。

但其後公司在股災後,經營可能不振,最終賣盤予南華集團相關人士,並由玩具業務,轉成投資業務,又把這業務曾經分拆至新加坡上市,後因股價低沉又私有化,之後後轉營中國地產,名稱也多次變更,變為現時的南華中國,如果有機會再向大家細述其財技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80

南華早報:阿里巴巴考慮赴倫敦上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708

《南華早報》週二援引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集團正考慮赴倫敦上市。上週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訪問香港期間,阿里巴巴高層曾與英國官員會談。

知情人士稱,倫敦副市長Kit Malthouse與阿里巴巴高層討論了赴倫敦上市等一系列投資和市場相關問題。其表示,阿里巴巴對赴倫敦上市表現出了「極大興趣」,Malthouse也對該公司赴倫敦二次上市持開放態度。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消息人士證實,阿里巴巴一直在與倫敦證交所(LSE)保持接觸。但該消息人士沒有關於雙方會談情況的進一步消息。

阿里巴巴此前希望以合夥人架構赴港上市,即少數高管可提名董事會大部分成員,但香港方面表示無意為其改變上市規則。隨後,阿里巴巴CEO陸兆禧也發表聲明稱:「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上週宣佈,公司合夥人制度已獲得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書面確認。這意味著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成為可能。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可能會遭到投資者冷眼相待。該報稱,阿里巴巴的方案是將控制權永久性授予公司的合夥人,而這些合夥人在美國不為人知,因此它很可能會引發質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177

南華早報:雙匯計劃下周提交60億美元在港IPO申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974

雙匯計劃下周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60億美元,將為近年來亞洲最大的IPO之一。 據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雙匯集團計劃最早下周向港交所遞交官方上市申請,並等待到農歷新年之後進行聽證。如果順利,雙匯將於今年四月完成上市。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為止,雙匯的計劃進行的很順利,春節休假回來之後,所有事情的進展都會加速。 不到5個月之前,雙匯剛剛斥資47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豬肉農商Smithfield食品,後者將成為雙匯IPO中的核心資產。 目前,雙匯已委任6家投行為上市護航,包括中銀國際、中信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和渣打銀行。 另外,雙匯有可能采取雙幣雙股的模式進行IPO。資料顯示,港交所推出“雙幣雙股”模式至今,尚未成形一單IPO。 對招股有信心、不需要大額集資的發行人,可以采用單幣單股。不希望全部以人民幣進行集資,抑或擔心人民幣風險的發行人可選擇雙幣雙股。已經有港幣股票的發行人,也可以根據需要用雙幣雙股機制發行人民幣股票。 目前,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大多只能進行存貸款業務和拆借業務,使用範圍不大。如果香港以人民幣和港幣計價及買賣的“雙幣雙股”股份上市,將為香港人民幣資金增加新的投資選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70

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集團媒體資產 將保持其采編獨立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1/153202.shtml

導讀 : “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里。”同時蔡崇信還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在一定時間和準備之後,完全免費開放《南華早報》的網絡付費內容。

阿里巴巴

i黑馬訊 12月11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收購《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媒體資產,這其中包括《南華早報》的紙質和網絡版,雜誌和戶外媒體等業務。

對於收購理由,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南華早報》獨特的地方在於,她用英語專註於報道中國。任何一個希望了解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都會關註這樣的報道。我們的理想是,通過阿里在數字時代的優勢,讓更多人能方便的讀到《南華早報》的內容,幫助這家媒體獲得全球的讀者,並建立起在全球的影響力。”

同時,蔡崇信發表了一封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信。蔡崇信在信中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在一定時間和準備之後,完全免費開放《南華早報》的網絡付費內容。

信中蔡崇信還強調,阿里巴巴將不幹涉《南華早報》的采編工作:“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里。”

南華早報集團CEO胡以晨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專長已經得到證明。這家公司有出色的能力,利用科技更有效的創造內容,並且觸達全球。我們歡迎阿里巴巴在南華早報的采編和運營中投入更多資源,這將讓《南華早報》更加強大。”

在協議中,阿里巴巴向南華早報集團收購的資產,除了報紙旗艦《南華早報》外,還包括《星期日南華早報》,南華早報電子商務網站,中文網站,招聘業務、雜誌業務,戶外媒體,會議業務,教育和數字媒體業務。

以下為蔡崇信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一封信:

親愛的讀者:

當您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您可能已經獲悉——阿里巴巴集團即將收購《南華早報》。

我們這兩家企業有將近100年的年齡差,這真是一次新與舊的交匯。《南華早報》見證並記錄了這一地區的百年歷史、傳統和文化,阿里巴巴也很幸運誕生於數字科技新時代。成為這家報紙的新所有人,阿里人對此既充滿敬意,又覺得十分興奮。

我們的商業邏輯

您肯定在疑問為什麽?為什麽阿里巴巴要投資進入傳統媒體,一個不少人眼中的夕陽產業?道理很簡單:我們不這麽看。

在我們看來,《南華早報》在所在地區擁有標誌性的地位。基於《南華早報》編輯記者團隊努力打造的優良傳統,多年以來,《南華早報》都以其高質量和可信度的新聞報道而享譽國際。然而就像很多紙媒一樣,在新聞報道和發行的劇烈變化過程中,《南華早報》遭遇了挑戰。但這種挑戰,恰恰是數字時代的阿里巴巴的優勢所在。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相信,兩家公司能很好的互補。

我們看到了這次收購令人信服的商業前景,我們深信,阿里是最有能力帶領《南華早報》更進一步的。在更進一步的將來,內容的質量是這一切的基礎,打下這一基礎無疑要依靠我們卓越的采編團隊:這是保證讀者的信任,最終尋求商業上成功的先決條件。請放心,我們很明白。

傳媒行業依舊處於快速的變動之中。這個行業不僅已經完成數字化采編,眼下,這個行業的傳播形態,也正從網站瀏覽,向其他方式轉變,特別是通過社交媒體和移動轉移。媒體現在的受眾是全球性的,但媒體的挑戰在於如何用最有效,最易懂的方式向全球受眾傳播內容。阿里巴巴在數字傳播領域上的能力已經被證明,特別是在移動端,阿里巴巴有充分的技術和能力,讓《南華早報》的內容生產更加高效,超越地理限制,觸達廣大讀者群。

換句話說,我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機會:能夠把《南華早報》的深厚傳統和我們的科技結合,創造一個屬於數字科技時代的新聞業未來。

我們的理想

我們的理想是把讀者擴展到全世界範圍。我們相信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南華早報》地處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她以客觀,有深度並有見解的方針報道中國。從紐約到倫敦再到報紙所在地香港,整個英語世界里只要是關心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們,都對這樣的內容存在需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希望越來越多有需求的用戶,能夠更容易方便的讀到《南華早報》。秉持這樣的理念,在經過充分時間的準備後,我們會開放《南華早報》的網絡付費內容——讓大家能在網上和移動設備上隨時隨地免費讀到《南華早報》的報道。

我們將投資並繼續培育出色的采編力量。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投入和資源,強化並延續《南華早報》的核心價值觀——堅持質量、誠信和可靠。此外,《南華早報》也會更貼近其根基:聚焦中國,同時涵蓋貿易、商業、經濟和社會等領域,以獨特的視角帶來豐富的新聞和透徹的分析,繼續成為一家具有權威性、記錄香港以及更廣闊地區的成長、歷史、創造和文化的報紙。

編輯獨立

有些人暗示,阿里巴巴的收購會影響《南華早報》的編輯獨立性。這種批評本身就帶有偏見。仿佛報紙的擁有者一定是擁護某種觀點,而那些持相反意見都是“不適當”的。

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麽我們認為,當世界在通過媒體報道了解中國時,需要獲得多種觀點。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對世界穩定的作用已經太過重要,實在不應該只用單一的論調來涵蓋。

在報道新聞上,《南華早報》會秉持客觀,準確與公平的原則。這也意味著有勇氣去挑戰傳統思維,下功夫去確保新聞真實,核查信源,並且探索所有的觀點。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里。

我們滿懷敬意的承擔起成為這份傳奇報紙所有人的責任。我們感謝郭氏家族,他們一直是你們信賴的卓越守護者。

感謝諸位,能夠讓阿里巴巴獲得這樣一個機會;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時間中,阿里巴巴能贏得諸位的信任。

此致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

2015年12月1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353

從阿里巴巴買《南華早報》看互聯網巨頭的話語權布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15/153248.shtml

導讀 : 對於阿里而言,投資一家資訊類媒體,尤其是收入在阿里大盤中零頭都沒有的媒體,自然不是財務上的考慮。

去年阿里巴巴大舉投資中國互聯網時有人說馬雲想要買下半個中國互聯網,現在看來馬雲的野心顯然不只是互聯網。阿里巴巴近日收購香港著名媒體《南華早報》之後,其媒體布局在地域上覆蓋了中華大地的東南西北,在屬性上則包括了紙媒、電視、視頻、垂直媒體、社交媒體、內容發行商和內容生產商。

阿里為何收購《華南早報》?

收購《南華早報》確實讓許多人詫異,之前阿里巴巴在資訊類媒體中都只是占股,並未全資持有,對於這一香港英文報紙,阿里巴巴直接買下了,便宜是原因之一,還有別的原因嗎?

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第一時間發表了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一封信,表明阿里會將《南華早報》與阿里移動技術和資源結合,幫助《南華早報》做好內容、改變其分發方式,並強調編輯獨立。之所以進入這一不少人眼中的夕陽產業,是『期望能夠把《南華早報》的深厚傳統和我們的科技結合,創造一個屬於數字科技時代的新聞業未來。』

我們知道,這是公關辭令。關於編輯獨立的解釋,筆者是相信的,企業投資媒體阿里巴巴並非首例,媒體接受企業投資並不意味著在內容上將完全被企業控制或絕對受企業影響。只是,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的原因,或許並沒有蔡崇信所說的那麽複雜。

如果說阿里是因為業務布局去投資一家資訊類媒體,自圓其說並不容易,因為資訊媒體距離阿里集團戰略太遠了,不論是電商,還是『數據、平臺、金融』,抑或馬雲現在所提的『Double-H』戰略,都與資訊類媒體並無太大關系。娛樂驅動的內容媒體則是另外一回事了,內容產業本身就很龐大,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新興產業,騰訊和阿里都在大力布局。不過,資訊媒體不在其列,它是另外一種內容。

能否從生意角度來解釋呢?不能。阿里巴巴投資CCTV這類商業化不錯的媒體倒是能對其業績造成影響。但《南華早報》2014年全年收入3.02億港幣,2015年上半年收入僅為2300萬港幣,業績下滑嚴重,其所代表的紙媒在新媒體影響之下整體示微。對於阿里而言,投資一家資訊類媒體,尤其是收入在阿里大盤中零頭都沒有的媒體,自然不是財務上的考慮。

答案是什麽呢?我認為其解釋邏輯只有一個:媒體話語權的布局。

互聯網巨頭的話語權之爭

我相信蔡崇信在讀者信里面所提到的『編輯獨立』承諾。不過,對於一個在財務上已經100%歸屬與某家企業的媒體而言,其獨立只能是相對的,控制卻是絕對的。媒體對於巨頭的價值而言,早已不是當年閻錫山對『宣傳』的理解:每天都誇某家企業好,抑或說其競爭對手不好。這樣做無異於對媒體的『殺雞取卵』式利用,阿里巴巴不可能去買一個媒體來做這樣的事情,實際上之前其投資了不少媒體,也並未這樣做過。

媒體對企業的話語權價值體現在關鍵時刻,抑或潛移默化上的影響。

不妨先看看國內其他互聯網巨頭在媒體的布局。

新浪、網易和搜狐是曾經的三大老牌門戶,媒體出身的它們延展到許多非媒體業務,例如視頻、遊戲等等,進而形成一個巨頭企業控制一家媒體的事實,之後發生了什麽?門戶並沒有像公司內刊那樣每天在首頁彈出『領導很忙』的報道,不過在關鍵時刻,還是能夠看到公司更希望看到的內容的,你在網易,就很難見到陌陌的內容——原因僅僅是因為陌陌創始人唐巖是網易前員工並且不太受丁磊喜歡而已。這大概可以解釋『話語權』這三個字的涵義。

最早意識到話語權重要性的互聯網巨頭是騰訊。

騰訊是做IM出身,之後延展到遊戲,騰訊網為主體的媒體業務是2003年才開展的,此時門戶網站已經有網易、新浪和搜狐三座大山了,桌面QQ的mini窗許多人應該都有深刻印象,隨著mini窗頻率不斷增加,騰訊網悄然壯大為第一門戶。移動時代騰訊則擁有三駕馬車:騰訊新聞App、微信公眾平臺和天天快報App。許多優秀的傳統媒體人被騰訊網招至麾下,用傳統媒體人做門戶的戰略,再加上社交與媒體的天作之合,騰訊網大獲成功。

關於這一歷程網上有報道說,十多年前,馬化騰確定讓騰訊做門戶並進入前三時,不少人勸其剝離騰訊網,一是當初這看上去是『抱著金礦找煤炭』得不償失的做法;二是三大門戶已形成了巨大的優勢;三是當時還有MSN中文網這一『外來和尚』的威脅。事後證明,馬化騰的媒體布局很具前瞻性,騰訊已經掌握媒體話語權的主動性。

馬雲今天在投資媒體上做的事情,正是馬化騰十多年前在做的事情。與騰訊自己做門戶思路不同,馬雲希望通過直接投資或者收購來走捷徑、趕時間,就跟阿里巴巴移動轉型戰略類似。

不只是騰訊,雷軍在正式啟動小米之前,先投資了一家專註於智能硬件和移動互聯網的科技媒體,之後還投資了ZEALER、TECHWEB、驅動之家等科技媒體。京東則投資了中關村在線。360、UC等小巨頭也有自己的新媒體投資布局。百度是互聯網巨頭中投資媒體較少的巨頭,作為流量第一的網站,百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媒體屬性,『搜索引擎』是與『社交媒體』並列的網絡媒體類型,百度新聞雖然並沒有自己做內容,卻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抄底傳統媒體的時機已經到了?

圍繞手機的移動互聯網已成為註意力黑洞,未來的媒體重心在快速移動化。媒體內容通過手機、平板、智能電視、VR設備諸多方式快速地達到讀者,生產和消費方式都變了,效率都高出了數倍,媒體的存在價值、內容形態、商業模式,似乎一切都變了。正是因為此,不少聲音都說這是一個夕陽產業,更悲觀的說法是『紙媒將死』。

傳統媒體形式是夕陽產業是事實——這里是指報紙、雜誌等紙質媒體形式,抑或基於衛星或有線的電視媒體。不過,傳統媒體機構,《南華早報》們,卻依然還有巨大的價值。

一是傳統媒體,尤其是許多大報大刊,啟動了『自救』模式。

它們在意識到移動互聯網崛起之後嘗試了一系列轉型,比如重視微博和微信的『雙微平臺』,願意與今日頭條諸多移動閱讀客戶端通力合作,並提供自己的專屬App等。只是,這個過程是痛苦的。

在進行移動轉型的同時,過去基於傳統媒體的營收必然會受到影響,任何轉型都要付出代價,關鍵要看能否在新的方向找另謀出路——大部分傳統媒體轉型後沒找到。傳統媒體的痛苦跟所有互聯網巨頭面臨的問題都是兩個:如何讓業務轉型移動?如何再讓收入轉型移動?《南華早報》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先會去回答這兩個問題。

二是傳統媒體,具有新媒體、自媒體所不具備的專業優勢。

如果你去看微信上表現好的『大號』,其內容特色大概有這些點:

1、扁平化地生產進而效率非常高,傳統媒體還在校對錯別字層層審稿時,新媒體的內容在朋友圈已經開花了,不過未經證實、假消息亂傳、錯別字泛濫這些現象時有發生;

2、面向閱讀量的生產進而討喜用戶,傳統媒體編輯只為內容質量負責,每篇內容的閱讀情況內容生產者並不知道也不care,新媒體顯然不是,內容質量甚至讓渡給內容目的,即分享和閱讀目標。

3、非專業新聞人士越俎代庖的大問題,新聞對於社會的價值無需多言,它的生產本身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要求,新媒體降低了生產內容的成本,卻讓內容良莠不齊,甚至發生良幣驅逐劣幣現象。

這幾個問題,反過來正好體現了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價值。傳統媒體不再是核心渠道了,它們的內容會在各種渠道到達用戶,每一個傳統媒體都是一個『內容開發者』,就跟App開發者與App Store關系一樣。從數據上來看,《南華早報》只是一家擁有11萬發行量的報刊,在大多數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大V』面前不值一提,但其影響力、媒體價值和商業潛力,卻是大過大部分新媒體大V的,因為它的價值不是那11萬訂戶,而是其內容生產能力和內容品牌優勢。

有人說,傳統媒體現在被嚴重低估了,『抄底』時間點到了,阿里巴巴在可見的未來很可能還會繼續買入優質傳統媒體。在大多數時候,這是為了強化媒體話語權布局,財務匯報、業務增值等都是附屬效應而已。未來某天阿里巴巴投資CCTV這類體量巨大、營收可觀的傳統媒體時,答案將會有所不同,話語權可能會成為附屬品。不過,阿里巴巴倘若想要把媒體當做業務來布局,恐怕就真的是『抱著金子找煤』了,互聯網媒體布局騰訊已占上風,阿里要趕上太難了,對於其最切合實際的還是擁有自己的媒體話語權。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luochaotm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40

南潮控股(0583,前南華早報)賣盤予長城資產管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812/LTN201608121197_C.pdf

1. 嘉里集團終於可卸下公眾股權不高於25%,又不願賤賣負擔了?
2. 公司有沒有足夠業務維持呢?
3. 現金公司靠派息解決?
4. 變相的實物分派後派息能否完成?
5. 長城資產應該是相信熟人,多於相信買靚殼,不然為何經常購入垃圾公司?
6. 看來華聯國際(969)認購新股會失敗了?
7. 這一切一切都是因為殼股有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79

偉俊礦業集團(0660,前耐力國際)專區(關係:賀學初、南華、0547)

1 : GS(14)@2010-07-04 19:52:43

新聞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329

相關人物:
賀學初、胡翼時、張揚專貼 -202、8137、660、175、1215、307、851、380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36
2 : GS(14)@2010-07-04 19:54:0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55

http://renlifang.msra.cn/result.aspx?q=%E6%9E%97%E6%B8%85%E6%B8%A0&action=follow

http://www.21cbh.com/Content.asp?NewsId=31476

林清渠亦有購入660的股權,收購後,股票已分拆兩次,一次一拆十,一次一拆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127/LTN20061127056_C.PDF

林先生,48歲,於項目投資及證券投資累積逾14年經驗。林先生曾從事中國工業及住房物業發展以及
香港商業物業投資,並透過其投資公司投資於多個項目,其中包括在中國開採金紅石礦、煤層氣勘探
及營辦專業訓練學校。於完成後,林先生不會參與耐力國際之管理,因此彼不會獲收購人提名為耐力
國際董事。

公司股權曾非常集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3/LTN20070613042_C.pdf

1013 相關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6/LTN20080406007_C.pdf
林清渠先生,現年50 歲,在項目投資及證券投資方面擁有逾16 年的經驗。林先生一直在中國從事
工業及住宅物業開發及在香港從事商用物業投資,並曾投資於上市證券及再生能源。林先生透過
其控股公司成為耐力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股份在聯交所主闆上市)之控股股東,兼為其主席及執行
董事。林先生將獲委任為本公司之主席及執行董事,以及將負責本集團的總體戰略規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19/LTN20080819527_C.pdf    
3 : GS(14)@2010-07-14 23:04: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714205_C.pdf
4 : 自動波人(1313)@2010-07-15 00:41:17

......报称居于山顶施勋道的刘志雄,外界对他所知不多,但他近年多番卷入官司,包括去年被丹麦投资者追讨1.19亿元投资,本月初他被一名住在李郑屋邨的人士追讨4300万元等

超級富戶
5 : Fan Fei(1306)@2010-07-16 22:28:17

爆升 点玩法尼次?
6 : GS(14)@2010-07-16 23:10:20

5樓提及
爆升 点玩法尼次?


吹水
7 : GS(14)@2010-11-12 14:54:3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111199_C.pdf
本公司希望告知股東,中國鐵路資源通知本公司,中國鐵路資源和投資者正進行內部決議
程式,對該擬進行交易仍未有最後決定。目前中國鐵路資源未能確實會否進行該擬進行交
易。各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或沒有任何確認的收購意向。

8 : GS(14)@2010-12-02 07:52:5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130541_C.pdf

1013繼續蝕
9 : tolkien(4201)@2011-01-04 23:18:48

湯兄可否睇下呢隻? 見佢今日跌咁多,心思思想入少少
10 : GS(14)@2011-01-05 09:47:41

9樓提及
湯兄可否睇下呢隻? 見佢今日跌咁多,心思思想入少少


just a expensive rubbish
11 : kamfaiAthrun(1488)@2011-03-22 22:08:41

二零一零年年度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2477_C.pdf
12 : GS(14)@2011-03-22 22:46:31

11樓提及
二零一零年年度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2477_C.pdf


660,好貴的垃圾
13 : kaipplppl(7299)@2011-03-30 17:47:11

1013 收到風個殼有人想郁, 跟雞碎咁多睇下戲
14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0 17:49:49

13樓提及
1013 收到風個殼有人想郁, 跟雞碎咁多睇下戲


唔好放流料, 我聽日就入定1手等睇戲

-------
買入  賣出
0.039
5.00M   (1)
3.84M   (4)
2.15M   (5)
3.20M   (5)
  
0.040
104K   (1)
580K   (2)
48K   (1)
200K   (1)

0.039 1709 - 康宏
有托孤之味道
15 : kaipplppl(7299)@2011-03-30 19:32:46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013 收到風個殼有人想郁, 跟雞碎咁多睇下戲
唔好放流料, 我聽日就入定1手等睇戲 ------- 買入 賣出 0.039 5.00M (1) 3.84M (4) 2.15M (5) 3.20M (5) 0.040 104K (1) 580K (2) 48K (1) 200K (1) 0.039 1709 - 康宏有托孤之味道

我都係聽返黎
買返一萬幾千擺係到無傷大A
你話多既都咪預我
16 : GS(14)@2011-03-30 21:13:33

13樓提及
1013 收到風個殼有人想郁, 跟雞碎咁多睇下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1523_C.pdf
郁? 睇下仲有幾多貨未換?
17 : GS(14)@2011-03-30 21:13:57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013 收到風個殼有人想郁, 跟雞碎咁多睇下戲


唔好放流料, 我聽日就入定1手等睇戲

-------
買入  賣出
0.039
5.00M   (1)
3.84M   (4)
2.15M   (5)
3.20M   (5)
  
0.040
104K   (1)
580K   (2)
48K   (1)
200K   (1)

0.039 1709 - 康宏
有托孤之味道


短線都還可以,長線肯定合股
18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0 21:15:26

呢D 唔可以大注, 成日成交咁少
真係爆升左, 證X會查起好煩
19 : GS(14)@2011-03-30 21:15:49

18樓提及
呢D 唔可以大注, 成日成交咁少
真係爆升左, 證X會查起好煩


成交少都唔錯的
20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0 21:18:21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
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21 : GS(14)@2011-03-30 21:31:16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
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22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0 21:34:16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再乾亦可以推你去0.01, 再合一
23 : GS(14)@2011-03-30 21:38:04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再乾亦可以推你去0.01, 再合一



然後我想就至少二十合一,然後一供四,個殼大約一億,剛剛好
24 : kaipplppl(7299)@2011-03-30 22:08:07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再乾亦可以推你去0.01, 再合一
然後我想就至少二十合一,然後一供四,個殼大約一億,剛剛好

所以都係小注宜情,大賭可以亂性.....
25 : GS(14)@2011-03-30 22:11:10

24樓提及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再乾亦可以推你去0.01, 再合一
然後我想就至少二十合一,然後一供四,個殼大約一億,剛剛好

所以都係小注宜情,大賭可以亂性.....


所以你見到人重注入,真是要勸止
26 : kaipplppl(7299)@2011-03-30 22:12:15

25樓提及
24樓提及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21樓提及
20樓提及
幅圖係OK, 似有D 野, 不過成日得四十萬你買得幾多? 四萬已經係10%
好乾wor
再乾亦可以推你去0.01, 再合一
然後我想就至少二十合一,然後一供四,個殼大約一億,剛剛好
所以都係小注宜情,大賭可以亂性.....
所以你見到人重注入,真是要勸止

玩呢d股雞仔注
easy come... easy go..haha
27 : GS(14)@2011-03-30 22:24:42

所以我懶得煩
28 : kaipplppl(7299)@2011-03-31 01:03:14

27樓提及
所以我懶得煩

認同,千幾隻股票
29 : kaipplppl(7299)@2011-03-31 09:53:49

盤愈來愈乾smiley
30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1 10:09:42

乾不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喜歡這一隻
31 : 鉛筆小生(8153)@2011-03-31 10:41:50

像不像百餘萬成交的散貨計劃 smiley
32 : GS(14)@2011-03-31 21:50:56

仲有百零億股未換,哈哈
33 : kaipplppl(7299)@2011-04-01 11:28:43

32樓提及
仲有百零億股未換,哈哈

會唔會黎個供股,叫公司俾返錢贖返d cb呢
34 : 鉛筆小生(8153)@2011-04-01 11:40:50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仲有百零億股未換,哈哈

會唔會黎個供股,叫公司俾返錢贖返d cb呢


你重貨?這些股, 少玩為炒
35 : kaipplppl(7299)@2011-04-01 21:31:33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仲有百零億股未換,哈哈
會唔會黎個供股,叫公司俾返錢贖返d cb呢
你重貨?這些股, 少玩為炒

雞仔注, 0.04入,琴日0.047都俾返一半佢,仲有個d 事 贏都係得淡笑
36 : GS(14)@2011-04-02 11:48:59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仲有百零億股未換,哈哈

會唔會黎個供股,叫公司俾返錢贖返d cb呢


成本價好似好低,是1仙,除非現價低75%以上,否則應該唔會咁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1523_C.pdf
37 : joeeee(10148)@2011-05-02 20:17:49

呢隻野我由佢2008年復牌買入渣到而家, 當然輸緊錢,想問下放唔放好? 個百零億股如果換股係咪一定會繼續跌? 我再看一下,好似仲有300億未換!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smiley
38 : GS(14)@2011-05-02 20:55:51

37樓提及
呢隻野我由佢2008年復牌買入渣到而家, 當然輸緊錢,想問下放唔放好? 個百零億股如果換股係咪一定會繼續跌? 我再看一下,好似仲有300億未換!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smiley


If this stock is only <5% of your portfoilo, no need to sell it, otherwise, should sell it anyway...
39 : joeeee(10148)@2011-05-02 21:19:17

我得番呢隻, 其他都賣晒, 真係唔知個莊會點玩
40 : GS(14)@2011-05-02 21:29:12

39樓提及
我得番呢隻, 其他都賣晒, 真係唔知個莊會點玩


你點駛理個莊點玩,佔你個倉重唔重先?
41 : joeeee(10148)@2011-05-02 21:31:15

其他股票都賣晒, 我成個倉得番呢隻
42 : GS(14)@2011-05-02 21:31:55

41樓提及
其他股票都賣晒, 我成個倉得番呢隻


佔你身家有幾多?
43 : joeeee(10148)@2011-05-02 22:03:26

大約2分1
44 : GS(14)@2011-05-02 22:12:30

43樓提及
大約2分1


全部賣掉較好
45 : GS(14)@2011-06-21 08:09:2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20566_C.pdf]
一稿兩用
46 : GS(14)@2011-06-21 08:10:10

45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620/LTN20110620566_C.pdf]
一稿兩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20538_C.pdf
47 : GS(14)@2011-08-05 08:14:3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4704_C.pdf
根據買賣協議條款,本公司與賣方協定,倘若目標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年度之除稅後溢利淨額合共少於人民幣8,000,000元,則賣方須以偉俊實業支付之收購相同
代價從偉俊實業購回股權。本公司注意到於二零一一年三月公佈之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業績中,目標集團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除稅後溢利淨
額合共少於人民幣8,000,000元。根據買賣協議內約定之購回機制,賣方須從偉俊實業購回
股權。然而,基於本公司與賣方的諒解,目標集團業績未如理想,主要因為新工廠投產期
比預期較長,而且下半年度訂單比預期較遲,大部分銷售因而錄入二零一一年度。
48 : fineram(806)@2011-08-10 20:19:2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0463_C.pdf

偉俊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
第13.09條作出本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相對於截至二零一零
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錄得之溢利,預期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一年六
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將錄得虧損。本集團預期的虧損主要是由於本集團之
銷售開支增加及缺少去年同期出售本集團附屬公司之收益所致。
本公司正在落實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本公告所載資料僅基於董
事會參考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及現有的資料
而作出之初步評估。本集團之財務資料預期於二零一一年八月底前刊發之截至二零一一年六
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告內披露。
49 : GS(14)@2011-09-06 21:13:3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9406_C.pdf
660
半年蝕650萬,有幾年蝕,負債重
未來前景
本集團將持續透過增強與現有客戶之業務關係,繼續專注經營其現有業務,並會尋求機會擴
大其客戶基礎。與此同時,本集團將繼續物色新的投資機會,盡量提高本公司股東獲得的長
遠溢利和回報。
本集團相信,上述對新近開展的變性澱粉及其他生化產品業務構成影響的因素純粹屬暫時性
質。該業務分部的營運已於過去數個月內重拾動力。本集團相信,該個業務分部的表現將於
往後年度有所提升。
50 : gundamlotte(13580)@2012-03-29 19:28:46

660   末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292468_C.pdf

又蝕多d,變爛殼未?
51 : GS(14)@2012-03-31 14:02:32

今次又蝕千幾,爛啦
52 : Clark0713(1453)@2012-06-26 17:14:49

二零一二年之年度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26188_C.pdf
53 : GS(14)@2012-06-28 01:08:2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27276_C.pdf
660 買陳振xD藥
54 : GS(14)@2012-09-03 17:32:1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9267_C.pdf
虧損多50%,至1,050萬,超重債

前景
本集團將持續透過增強與現有客戶之業務關係,繼續專注經營其現有業務、改善溢利率以及
尋求機會擴大其客戶基礎。與此同時,本集團將繼續物色新投資機會,盡量提高本公司股東
獲得之長遠溢利及回報。

55 : GS(14)@2012-11-17 17:03:5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16148_C.pdf
1013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通知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根據本集團之初步管理賬目及本公司現有資料,本集團預期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將錄得溢利,相比二零一一年同期則錄得虧損。中期業績之轉虧為盈主要由於營業額及毛利上升及持作買賣投資之未變現虧損淨額大幅下降。本公告所載之資料僅為本公司根據本集團之管理賬目作初步審閱,惟該賬目並未經本公司之核數師審核或審閱。本公司現階段仍在落實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並預期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下旬刊發。
56 : greatsoup38(830)@2012-12-02 10:51: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26336_C.pdf
1013
虧損增加14%,至800萬,爛殼
展望將來,管理層將繼續致力鞏固其銷售及市場團隊,以及提升經營效率,帶領本集團獲得更高盈利。為改善其業務表現,董事會亦將採取審慎方針,在可接受之風險水平物色不同行業之潛在投資機會。
57 : greatsoup38(830)@2012-12-29 12:50:1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28173_C.pdf
660
關於偉俊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於2012年6月27日所發出的公告(「該公告」)。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 謹宣佈,於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偉俊興業有限公司(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買方」)與陳振興先生(八間控股公司「標的公司」之合法及實益擁有人及/或獲授權人士)(「賣方」)訂立無法律約束力之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據此,買方有意收購而賣方有意出售及須促使其他標的公司擁有人(「其他擁有人」)出售標的公司之全部己發行股本(「待售股份」)予買方(「可能收購事項」)。
如公告所披露,完成可能收購事項須符合若干條件,包括對標的公司完成法律、 財務和業務盡職審查。本公司未能在盡職審查過程中獲得足夠的相關材料/資訊,因此將不會進一步進行此可能收購。本框架協議將於2012年12月31日起自動終止,雙方在框架協議下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將不能實行,失效和不可執行。
本公司董事會認為本可能收購事項及無法律約束力之框架協議的終止將不會對本集團現有的業務運營有任何不利的影響。
58 : qt(2571)@2013-03-18 21:10:24

660

盈利警告
59 : qt(2571)@2013-03-19 20:18:13

盈利警告
60 : qt(2571)@2013-03-29 23:28:19

660

年度業績
61 : greatsoup38(830)@2013-03-30 19:33:25

虧損增20%,至2,400萬,重債空殼
62 : GS(14)@2013-06-30 15:42:24

虧損增5%,至2,200萬,重債空殼
63 : greatsoup38(830)@2013-07-28 19:07:29

660 貸款資本化
64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1:42:33

660

虧損增40%,至1,600萬,負資產爛殼
65 : greatsoup38(830)@2013-11-27 01:11:31

盈警
66 : greatsoup38(830)@2013-12-01 22:23:22

1013
虧損增125%,至1,800萬,1,000萬現金空殼
67 : sunshine(3090)@2014-03-12 23:14:57

some movement yesterday
68 : GS(14)@2014-06-10 01:11:31

1013盈警
69 : GS(14)@2014-06-27 17:19:20

1013

虧損增加110%,至4,800萬,重債
70 : GS(14)@2014-08-28 16:52:51

虧損降16%,至1,000萬,重債
71 : greatsoup38(830)@2015-01-15 10:00:23

stop issuing shares
72 : greatsoup38(830)@2015-01-27 02:22:20

買野
73 : greatsoup38(830)@2015-02-10 01:50:39

搞油氣
74 : GS(14)@2015-04-23 02:37:59

阿聯酋地產
75 : greatsoup38(830)@2015-09-01 23:33:20

虧損增5%,至900萬,負資產空殼重債
76 : GS(14)@2016-01-24 22:36:20

貸款資本化
77 : ninomiyau(41302)@2016-01-29 22:16:54

買垃圾。
同時擬易名為為「偉俊文化」。
78 : greatsoup38(830)@2016-01-29 22:50:58

老闆好多垃圾畀他
79 : GS(14)@2016-02-07 01:39:52

不合股
80 : GS(14)@2016-04-01 12:00:28

虧損增15%,至1,700萬,負資產重債
81 : greatsoup38(830)@2016-04-25 23:53:07

10仙配5億股
82 : greatsoup38(830)@2016-05-17 03:28:21

配售失效
83 : greatsoup38(830)@2016-05-19 01:02:45

買入博物館業務展覽權,作價最高8億
84 : GS(14)@2016-08-17 12:04:44

盈 利 警 告
85 : GS(14)@2016-12-07 12:17:51

自 願 公 佈
本 公 司 中 間 控 股 股 東 的 變 動
86 : GS(14)@2017-04-13 02:04:14

虧損增75%。至4,000萬,負資產重債
87 : GS(14)@2017-06-01 12:39:06

終止買賣協議
關於收購標的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
謹此提述偉俊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於二零一六年五月十八日、二零一六年六月
八日、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二零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二零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二零一六年十月二十八日、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及二零一
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刊發之公告(「該等公告」),內容有關(其中包括)建議收購事項、延
長最後完成日期及進一步延遲寄發通函。除另有指明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等公告所
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88 : GS(14)@2017-09-24 22:24:25

笑左
89 : greatsoup38(830)@2018-04-09 00:43:05

虧,負資產重債
90 : GS(14)@2018-04-09 01:12:26

虧,負資產空殼重債
91 : GS(14)@2019-03-14 03:28:49

偉俊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稱為「本集團」)根據香港聯合交
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2)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
貨條例第XIVA部內幕消息條文(定義見上市規則)發出本公佈。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通知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十
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將受於本年度向本集團部分顧問及一名員工授予購股權而
須確認之購股權開支所影響。比對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佈之全年業績,
本集團預期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淨虧損及股東應佔虧損將錄得顯著上
升。

據現時可獲得之資料,董事會進一步通知導致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淨虧損及
股東應佔虧損顯著上升之主要原因,乃因為於期內向本集團部分顧問及一名員工授予購股
權而須確認之購股權開支,金額約為39,864,000港元。董事會同時認為此前述購股權開
支為非現金項目,其並不會為本集團之經營現金流帶來顯著不利影響。

於本公佈日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尚未審定完成。
謹此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公告將於二零一九年三
月底發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