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樓市升到瘋癲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10/blog-post.html 話說止凡是屯門之友, 2008年以120萬左右用九成半買入, 到2010年樓價估值升到150萬時向銀行轉七成按, 順手轉做 H Plan,
供款減了一點, 到今年樓價估值升到220萬左右再加按套多50萬出來。120萬資產, 頭兩年升30萬, 過兩年再多升70萬, 已經離譜。
誰知今天收到經紀電話問我層樓會否放售, 可以叫到300萬, 譁! 好似顛了一點。年初還是220-230萬, 大半年就升到300萬?!
二話不說到恆生估值看一看, 原來估值已經更新至277萬, 經紀提議的放售價只是高出8%左右, 一定是新地的瓏門天價開售的關係吧。
始終是自住, 加上要在同區換樓的話, 都不會找到便宜貨, 所以還未想放售。但有條數可以一計, 就是現在我這個單位租金大約7000蚊左右,
如果能賣300萬的話, 即租金回報率連3釐都不到, 而我放售後所得資金加上早前加按投資的資金大約有200萬,
如果全數放到5釐以上回報的REITS、中電、港燈、內銀等股票, 一年都收過10萬息, 足夠付租之餘還有錢入袋。
不過, 有層自住樓感覺實在好一點, 心理上實在不想做「遊牧民族」, 被人家年年加租年年趕, 而本身間屋的座向及景觀又難求, 始終過不了心理關口, 財叔亦經常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放售自住樓。
然而, 早前金管局主席任總也說過, 連自住樓都沽售就如做空樓市, 做空從來都是「賭單邊」的行為。做空樓市,
即要認為樓市在短期內會大幅下調。但說實在點, 顛價還顛價, 要樓市大幅下調,
我認為短期內實在很難發生。今天有美國的QE3、非常低息環境、大陸資金持續、香港地皮供應有限等因素, 手持資產絕對有利
(雖然就算我放售後也會手持另一種資產對沖住屋支出)。
美國推出QE3印銀紙時, 做空樓市是否太不智呢? 賣樓? 相信還未到時候吧, 加上要我這類心理的人放樓轉租實在太難了。如果是你, 你又會怎樣做呢?
中國赤字率如何升到了10%? 又是一個統計口徑問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15.html
在日前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對於外媒關於如果今年算上直接支出等,中國赤字率可能會達到10%的提問,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稱,不清楚赤字率10%數據是怎麽算的,但去年中國的赤字率是2.4%,今年提高到3%。
據第一財經了解,此前瑞銀、摩根大通等海外投行的經濟學家稱,如果把預算外的支出考慮在內,今年的財政赤字將超過GDP的10%。但上述計算和中國官方所采用的赤字率統計口徑並不一致。通行的官方統計財政赤字率時,政府支出僅指的是預算內財政支出。
王克冰在上述發布會上稱,財政赤字不是簡單說財政部門自己就能定的,因為財政收入要繳國庫,支出每一筆要按照人大批準的預算執行,而且對社會要公開,所以赤字安排都是報全國人大批準的。
對於能夠影響到赤字率的政府或有負債,王克冰還表示,政府或有債務和政府債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有的專家學者喜歡把兩者簡單相加,這是不對的。
王克冰稱,政府債務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是法律上必須要由政府償還的債務。而或有債務的範圍,按照審計署兩次審計,包括政府負有一定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這些債務大多有相應的經營收入為償債來源,只有在被擔保人和債務人自身償債出現困難時,政府才需要承擔一定的償還或救助責任。對政府或由債務的政府代償率,按2013年審計結果20%的上限推算,負債率達到41.5%左右。這一比例低於歐盟目前定的60%的警戒線標準,也遠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水平。
王克冰強調,總體來看,我國政府債務還是有一定的舉債空間。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階段性提高赤字率的要求,今年全國赤字率由去年的2.4%提高到3%。政府適當地加杠桿也有助於企業的去杠桿,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全社會債務收縮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全社會杠桿率水平逐步下降,政府的杠桿也可以逐步釋放。需要說明的是,政府加杠桿要依法規範舉債,嚴禁各級政府違法違規舉債。
市場之所以如此關註財政赤字率,是因為它是衡量財政風險的重要指標。近些年,為應對經濟下行,中國采用積極財政政策,並逐漸加大力度,擴大財政赤字。
根據《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15年中國赤字規模為16200億元(赤字率為2.4),2016年這一規模擬擴大至21800億元,赤字率為3%。
雖然2016年擬安排超過2萬億的赤字規模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紀錄,3%的赤字率也創歷史新高,但在全球範圍比較來看,仍在合理水平。中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當前安排3%的赤字率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按照BIS的測算,中國政府和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並不高,其中政府的債務水平應該是44%,住戶部門是39.5%。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表示,把這兩個數據拿到國際上橫向比較的話,政府部門的這個水平是可控的,住戶部門的債務水平在國際上比主要經濟體都低。
基於中央政府較為健康的財政狀況,政府適當地加杠桿也有助於企業的去杠桿,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全社會債務收縮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今年2月發表的《可較大幅度提高我國財政赤字率》一文稱,經對我國政府負債率測算研究表明,未來一段時期,可將我國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
盛松成在上文中稱,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可以彌補降稅帶來的財政減收,有效進行逆周期調控,更好地支持供給側改革,並且不會給我國政府帶來較高的償債風險。
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的研報認為,截至2016年3月的前12個月,未經調整的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率達3.8%,較上一年同期的1.9%足足翻了一番。其預測,2016年全年,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率將達到4%。
胡孟青:升到你唔信?﹗
1 :
GS(14)@2012-01-26 22:37:37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126/45405
得炒作時且炒作,短線反彈雖已屆假期前高位,俗稱吊頸之陰燭錘頭,配合慢隨機指標超買兼成交縮,足以叫淡友有理由繼續睇淡,好友也會有藉口唞一唞。恒指於假期前,就憑一股提振股市信心的念力,成功推上兩萬,單周升足905點,總算理想達到;說實在,港股真的要癲起上嚟,要單周甚至單日或一、兩日內要升過千點,又何難之有!要立竿見影,一切還要待阿爺發落。
完成震倉再挾上
此刻,假如有人講上望兩萬一即日線圖250天線大限所在,就會被笑「冇新意」;但只要大市歸位後,再翻炒歐債危機,回吐至19000/19300點,又會有人認為,兩萬點當真果然係銅牆鐵壁所在,惟只要指數不再穿萬九,資本大戶要舞高,空間仍不俗;難得連風水指數都話睇足21700點目標,即係話博取心理上,仍半信半疑的普羅投資者,在忐忑之間,隨時可能再度失諸交臂,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家相信負面因素還未在股價裡反映嗎?
新春團拜最大發現,係癡癡呆呆、坐埋一枱,難得人人冇貨,有者都只屬望鄉貨色,如此一算,大市隨時完成震倉再挾上,升到你唔信,到你眼白白見250天線亦獲收復,痕癢難耐之際,才是最危險時候。傳說中,龍的身材正好就是扭身扭勢,全年走雙底雙頂來來去去就係另外幾千點上落,恒指日線圖好似好棧,但周線及月線就唔係好妥兼走樣。當然,經濟基本面有目共睹,六千蚊easy money也不見得可循環再用之餘,乘數效應也七七八八,節後的金融界仍一片風聲鶴唳,連C9都背得出的負面因素,難道股票市場,仍會懵然不知未反映出來嗎?
由希臘以至美國都在人窮思舊債,政府不願意再津貼富人,好彩仍有會計制度,樂於賦予走棧位。現實是,能夠年賺上百萬美元者,多屬有辦法之人,情願付錢大搞tax planning,都唔想益庫房,說到利益輸送,來者不拒,但要付出當然免問,讓政府代你做善事,就要問多句有幾多有錢佬願意做無名氏。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大媽唔炒股去炒金豪買5公斤等升到甘
1 :
GS(14)@2015-07-22 02:28:09 內地股市經歷暴漲暴跌後,不少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大叔大媽,意興闌珊,不想再玩,有人轉身投資黃金。浙江金華市各大黃金賣場,過去的周未擠滿買金的市民,最近一周黃金銷量大增,比同期增逾五成,有的甚至上升一倍。據金華市一名李姓大媽表示,這段時間A股一直長綠(暴跌),讓人堵心。所以前幾天她賣掉一些股票,趁現在金價處於低位,考慮重新買金,穩定保值。另一名股民朱大媽亦說,自己在前期盈利時就從股市退回大部份資金,現在手頭上有點閒錢,想到還是買黃金比較穩健。中國黃金浙江匯金珠寶一名姓楊的女負責人,就指近日買黃金的顧客多了很多,一百克、二百克的金條特別搶手,店舖都來不及補貨。她說:「前幾天一位顧客買了五公斤、一百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單子。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了。」楊女士分析,主要是最近黃金便宜,周末黃金價格是每克二百三十四元,相比二零一二年每克四百六十元的高位,是近兩年難得的低位。加上最近股市行情不穩,自然吸引許多市民投資黃金,像往年六月至八月,是黃金飾品銷售淡季,今年都出現較大增長。對於後期黃金價走勢,有業內人士認為,對黃金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美國經濟復蘇情況和希臘債務問題,近期均沒明確市場訊號放出,預計後期不太可能出現明顯波動。不少黃金投資客則認為,當前的金價處於一個較低位置,下跌空間有限,此時買入還是不錯的選擇。中國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4/19219213
Money Walker:股市明燈升到嘭嘭聲
1 :
GS(14)@2016-04-12 17:44:54 日YEN呢排升到「嘭嘭聲」,明顯係環球市況轉差嘅預警。日YEN自1月29日,亦即日本央行宣佈推負利率當日就開始勁飆,升咗兩個星期左右就轉為橫行整固格局,但到咗3月28日又升過,直至家陣。1月29日嗰輪抽升可以歸咎為市場覺得日本央行已經技窮,寬鬆措施到咗極限,但3月28日至今嘅一輪升勢,就明顯唔關日本自己事。除咗美國加息預期降溫造就日圓兌美元回勇之外,市場避險情緒上升亦推動資金流入日YEN避險。事實上,環球多個股市都不約而同喺3月底開始回軟,意味避險情緒最近個兩星期有所升溫。筆者相信日YEN已進入大牛市,而根據過往幾年嘅經驗,喺日YEN下跌期間,環球股市多數上升,反之亦然,所以大家要有定心理準備,未來幾年資產市場嘅大勢會係環球股市表現麻麻。短線啲,環球股市呢輪risk on行咗兩個月,作為熊市二期嘅反彈,仲會risk on多幾耐好難講,大家亦係時候考慮逐步減低風險持倉,甚至喺市場仲未相信日YEN進入大升軌前,買定日YEN博佢進一步上升。要準確time the market從來不可能,但只要不時留意啲關鍵資產嘅價格走勢,就肯定唔會係最後一個知道市場轉咗風向嘅人。要睇risk off程度,就要睇作為避險資產嘅日YEN,至於睇risk on程度,就一定要睇MSCI新興市場指數,一來因為港股被國際機構投資者視為係新興市場,二來係當連新興市場都炒起埋,環球市場多數都唔會太差。
El.本欄逢周二、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2/19567010
簽收單據曝光大劉鬧呂麗君扮窮「珠寶升到2億」
1 :
GS(14)@2016-11-25 07:36:44 ■呂麗君於09年曾戴上由大劉送贈、以約3,909萬元購入的巨鑽頸鏈出席公開活動,現此頸鏈估價約值4,000萬元。資料圖片
超級富豪劉鑾雄(大劉)決定再婚娶甘比,卻有報道指呂麗君並沒有大劉聲明中的擁有20億身家。大劉前日狂轟呂麗君混淆視聽,面皮厚過恐龍皮,昨日他提出鐵證,展示一封於13年7月的律師信,顯示呂麗君簽收由大劉送贈8件購入價逾1億的鑽飾,而該批鑽飾至今已升值至2億,直言她是說謊的女人,絕非掛名富婆。
劉鑾雄近日入紙再婚,選定與拍拖14年的甘比做劉太,與大劉已分手兩年的呂麗君,一面送上祝福,旋即有報道質疑大劉對傳媒發聲明指呂麗君有20億身家。大劉前日已怒轟呂麗君混淆視聽,指她視錢比生命更重要,面皮厚過恐龍皮,更駁斥送贈過她的200個Hermès「回收」之說,揚言有做過就絕子絕孫。
■大劉昨日向本報提供由呂麗君簽收名貴珠寶的法律文件,證據確鑿她是富婆。
律師見證簽收
其實,大劉月中登報公告與呂麗君已於14年分手,當時提及曾送對方大量現金及珠寶等,前日更謂有支票證據。昨日,大劉坐言起行,公開一封於13年7月5日,呂麗君給他的律師文件,首頁以「Gift of Jewelry」為題,展示呂麗君由律師見證下簽收了大劉送贈8件名貴珠寶作為禮物,另兩頁更有清單詳細列明珠寶資料、購入地點及價錢、珠寶鑑證報告和當時購買的支票紀錄。8件珠寶是大劉於95至09年期間購自佳士得、蘇富比兩大拍賣行及周大福的珍藏,當時購入價共逾1.07億元。大劉昨日找了珠寶鑑證為該8件珠寶估價,當中已升值不少,估計現總值近2億,呂麗君與大劉拍拖時,曾於09年戴過其中兩件首飾出席公開場合。
揚言仲有證據
大劉交出送給呂麗君的珠寶清單密件,進一步證明呂麗君絕非「掛名富婆」,他昨接受訪問時再指明絕冇收回她的珠寶,更指呂麗君是「說謊的女人」:「我最憎俾人屈,仲要講到我咁cheap,要收番送畀人嘅名貴包,有人又話自己係掛名富婆,我而家攞送畀佢嘅珠寶清單出嚟,當年送嘅時候值億幾,今日再搵人估值,已升值過2億,另外送嘅現金加其他超過20億,如果有人要繼續搞小動作同扮窮,我仲可以有好多證據show出嚟!咁大家就知道誰是說謊的女人。」有報道指呂麗君因認識金融奇才激嬲大劉,大劉再爆金句:「佢識金融奇人,清朝旗人係嘛?」對於呂麗君被指失蹤原因,因要為同名的慈善基金會「公幹」,大劉心水清再篤爆:「佢個基金都係靠我畀錢成立,只不過成立咗幾年,但我係講呢十幾年嚟,佢係不停去『公幹』,佢最叻混淆視聽!」採訪:鍾國仁攝影:畢紹基、吳耀輝、黃曉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5/19844618
對沖人生:當股價升到超現實
1 :
GS(14)@2017-04-29 23:02:06 納斯達克指數在星期三收市歷史性升穿6000點。科技股「無極限」被推高,芝加哥波幅指數VIX去到10.75近期歷史新低,誰說行情不高漲?1)亞馬遜購物平台(AMZN)創辦人Jeff Bezos的身家已超越股神畢菲特,亞馬遜的PE去到434倍,我會有點兒焦慮。亞馬遜公佈季度業績後,股價勢必波動。亞馬遜現市值逾4,300億美元。現股價約為907美元,業績公佈後,又會是另一個世界。綜合各分析大行,暫時12個月目標為977美元。你可能覺得,買1,000股近乎100萬美元,如果實力雄厚,在香港買一個「劏房豪宅」還是1,000股亞馬遜?我只可以答你,價值去到超現實,不宜高追。
科網股不進則out
2000年科網股爆破前,和亞馬遜可說是叮噹碼頭的拍賣平台eBay,風頭也是一時無兩。不幸地,獨沽一味的拍賣模式及沒法擴大市場,當年揸fit的CEO Meg Whitman轉工好似有一鋪癮,eBay現市值只為350億美元,網上拍賣已非潮流,也沒有特別新意。eBay講得核突一點,就是out。另一市場新貴,當然是電動車Tesla。華爾街最喜愛產品新驚喜,以及創辦人的魅力。Elon Musk上年曾到香港,他令我想起年輕時的亞馬遜Jeff Bezos,創意無限。現時Tesla市值為505億美元,近期股價為313美元,12個月預計股價值會回落至263美元。2)高盛在過去數個交易日反彈,股價星期三收226美元。綜合12個月未來股價為247美元,PE是12倍,派息率為1.9%。假如我要把100萬美元放在股票市場,又沒有時間緊貼大市,強勢主力股如高盛會是考慮範疇之一。至於何時沽、何時揸,這是「投巧為本」的問題,不同操盤人有不同「揸鑊鏟」的真本領。美國金融股相對科技股成交量偏低,但不代表不可善用「鐵禿鷹」Iron Condor策略,嘗試把時間值壓縮,賺取潛在回報。3)香港「大追捕」,沽定渣?新政府在7月1號上場,多少難以相信梁振英如此落力,來一個終極「大追捕」, political purge is bad for business。梁特也被泛民議員指他以法律之名清算異己,其實也很清晰。我們或許有不同的政見,看到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及數名前助理日前被警方上門拘捕,被指去年非法集結罪及企圖強行進入立法會,其實梁游也只是極力抵禦,希望不至於被DQ走。再看社民連主席吳文遠、香港眾志成員林淳軒等九人被拘捕,就2016年反釋法遊行被警方落案起訴參與非法集結、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等罪名,香港近已去到一個「文革化」的清算時代,大大不妙。當強權政府大力壓迫,人民不會坐以待斃,一撮人始終會選擇抗爭。香港能擁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因過去幾代人的努力不懈,擁有一個多元化的自由社會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各國企業來港發展的其中一個原因,亦是因為香港擁有普世公認的自由價值,各種營商及資訊流動自由不受限制。特區政府必定要切實地保障香港現有的各種自由,不應以任何政治原因而去收緊打壓香港這個百多年來享負盛名的自由之都。Happy Trading!
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http://mdehedgecenter@gmail.com 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8/20003863
陳德豪﹕今年港股難由頭升到落尾
1 :
GS(14)@2018-01-07 13:50:17 【明報專訊】2017年在歡呼聲中結束,筆者再次祝讀者在2018年事事順利、投資有道,最重要仍然是身體健康。在分享我們2018年的投資策略之前,先分享我個人為自己訂立的2018年目標﹕
第一目標,亦是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減少用智能電話時間。智能電話為我們帶來很多方便,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及方式,但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不良的影響,特別是沉迷於手機遊戲、Social and Network,又或者其他層出不窮而有趣的功能。雖然筆者本人從不玩mobile games,也不算沉迷網上社交媒體,但花在智能手機的時間也不少,所以定下第一個2018的目標,就是減少用智能電話的時間。
北水走勢飄忽 國際資金仍流入
另一個想和讀者分享的目標,是多做運動,一星期有至少兩次的帶氧運動。這樣可紓減工作生活壓力,也可以透過運動消減從無數應酬及美食換來的脂肪,對健康或外表而言,一舉兩得。
在去年12月初,基於年底水緊,A股及科技股有回調壓力,我擔心恒生指數會回落至28,000點以下。事實上,回調只在12月初出現,投資者也把握恒指回調至近28,000點的機會,積極買入,在下半月完全收復失地。 最終恒指在12月也是上升,從恒生指數月線圖看,除了9月份是陰燭,另外11個月都是上升月。 這樣的強勢,就算不是前所未有,也絕對是非一般的牛市才能遇到的。
要判斷2018年港股的走勢,就要了解2017年上升的原因。我早在2016年12月判斷美元在該段時間將見頂回落,帶動資金重新流入新興市場,尤其是中港股票。那時港股的估值處於歷史周期低位,相反企業盈利增長在幾年回跌之後,在2016年也有好轉的迹象,多個因素能確認「聰明錢」有機會青睞港股。根據EPFR的數據,在2017年整年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有800多億美元,歷史數據告訴我們,當中有30%至40%流入中港股票。 除了國際市場的資金,另一更容易估計的資金趨向,就是從內地經滬港通和深港通南向流入的資金,在2017年累計買入4400多億人民幣。在雙引擎支持下 ,港股在2017年可說是氣勢如虹。
3月至5月有機會再調整
說回現在,上述的正面因素是否仍然存在? 首先,南向的資金的確定性較高,具體流入量比較難估計,它們傾向會繼續買入內銀,匯控及騰訊等指數股。 至於國際資金,它們會考慮基本面﹕估值及盈利增長 ,現在MSCI中國指數2018年市盈率13倍,仍是合理的水平,市場普遍認為2018年整體市場盈利增長也有10%以上。 從基本面分析,國際資金仍有 買入中港股票的誘因。
策略上,我有幾個判斷:
第一,恒生2018年的交易區間為28,000點至34,000點;
第二,雖然預期是升市,但不會像2017年由年頭升至年尾,很大機會在3至5月來一次的回調,回調幅度在10%至15%之間。
第三,在我們預期年中的調整後,下半年會有另一次的上升機會,除非下半年股市瘋狂上升,暫時看不到熊市或股災出現的機會。
下星期再分享我們看好什麼板塊及個股。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86&issue=20180103
龐寶林:債息升到盡?
1 :
GS(14)@2018-02-27 08:01:49 【明報專訊】美匯指數在稅改計劃以來累跌5%,對嚴峻債務問題的擔憂成為抑制美元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總統特朗普自放出第一支箭稅改計劃之後,再出手第二支箭1.5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並聲稱利用私人投資,但若私人投資不及預期,想要達到刺激目標,只能由政府來填補空缺,債務負擔將進一步加重,似一把雙刃劍,反而傷害實體經濟。
白宮料10年後赤字激增至7萬億美元,幾乎較預期翻倍,屆時政府債務約達30萬億美元;另外,紐約聯儲銀行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債務總額2017年再增5720億美元至13.15萬億美元,已經連升14個季度,佔GDP規模達67%,僅次於金融海嘯之後的87%水平。
美縮表減債成效顯著
過去一周美國財政部拍賣約2580億美元債券,創下歷史紀錄。聯儲局縮表行動進入第四個月,1月減債速度就已超標,至今已減410億美元,成效顯著,難怪美國10年期債息直逼3厘。農曆新年前的一周內,環球投資者從債券基金撤資141億美元,其中高收益率債券基金的淨贖回總額為108.9億美元,創歷史上第二大贖回規模,息升債跌的情况隨通脹預期的上升而繼續惡化。
特朗普主導的激進寬鬆財政政策,加上經濟數據,令今年的加息可能不及聯儲局預期的3次這麼簡單。美國1月CPI及核心CPI分別按年上升2.1%及1.8%,兩者的走勢正在不斷靠近,生果、交通及醫藥等價格齊齊上揚。另外,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2月跳升至99.9,再配合此前非農數據中薪資水平的意外增長,顯示美國個人消費能力正在顯著增強。東驥此前已經預計今年加息可能多達4次,更有一位高盛的高級經濟學家David Mericle預測在財政刺激而通脹薪資終於回升的當下,聯儲局加息可能高達5次!
倘穿3厘 險資價格波動更大
農曆新年前夕,通脹預期及利率上升過快已引起一波環球市場調整,而歷史上每次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抽升至長期趨勢線,往往都在金融市場巨震之際(見圖),包括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2000年科網泡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現時不少機構認為短期內美國10年債息上限為3.5厘,若升穿,股市與債息將可能呈現負相關。東驥認為,牛市轉熊的臨界點恐怕沒那麼高,若今年升穿3厘,風險資產價格波動將大大加劇,在高通脹及加息周期,資產相關性的結構改變將引發市場大幅震盪,各位亦留意相關風險。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78&issue=20180226
股票掌故 |
香港股票資訊 |
神州股票資訊 |
台股資訊 |
博客好文 |
文庫舊文 |
香港股票資訊 |
第一財經 |
微信公眾號 |
Webb哥點將錄 |
港股專區 |
股海挪亞方舟 |
動漫遊戲音樂 |
好歌 |
動漫綜合 |
RealBlog |
測試 |
強國 |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
龍鳳大茶樓 |
文章保管庫 |
財經人物 |
智慧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創業 |
股壇維基研發區 |
英文 |
財經書籍 |
期權期指輪天地 |
郊遊遠足 |
站務 |
飲食 |
國際經濟 |
上市公司新聞 |
美股專區 |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
娛樂廣場 |
波馬風雲 |
政治民生區 |
財經專業機構 |
識飲色食 |
即市討論區 |
股票專業討論區 |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
建築 |
I.T. |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
打工仔 |
蘋果專欄 |
雨傘革命 |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
地產 |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