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產手機低價困局:陌生品牌勝算幾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8/yNNDE1XzU1NzUyNg.html

又一個國產手機商開創了新品牌,這次是中興通訊。日前中興正式推出新品牌nubia,按照執行副總裁何士友的說法,該品牌定位在「縮小與三星差距的產品」,而其價格則會與HTC手機相匹配,使用獨立品牌,不會附帶中興通訊的LOGO。

從推出nubia,不難看出中興的焦慮。按照京東的報價,目前中興最高價的機型為1999元的U985,與之同屬TD-SCDMA制式且配置相近的三星I9308則報價3899元。相比較下,三星的屏幕稍大,所用的核心處理器業內公認略勝於U985的nVidiaTegra3,其餘差別則主要集中在品牌和外觀上。兩者差價為1900元,相當於又一部U985的價格。

這不僅是中興的焦慮,同時也是包括華為、聯想在內的其他國產手機品牌的焦慮———相同的底層Android操作系統,同樣的硬件配置甚至更好,為什麼價格就是要比三星、索尼這些國際化品牌低一截?據諮詢機構賽諾的統計數據,目前國內3000元以上的手機完全被國際化品牌「壟斷」。

如果放在智能手機剛剛進入市場之時,這種「低人一等」的日子依然能過得很有滋味———硬件升級週期較長,競爭沒那麼激烈,毛利率也高。但現在情況大不一樣,按IDC統計數據,中興手機三季度出貨量為750萬部,同比增長82.9%,但中興通訊整體卻巨虧17億,手機並沒能起到利潤奶牛的作用。

這一切讓nubia的誕生成為情理中事。但是,縱觀中興公佈的新品牌戰略,除了一些定位和口號外,我們並沒能找到特別的亮點來扭轉這一局面。既然如此,nubia究竟有多少勝算?

看看歷史。2000年前後,老一輩國產手機商們就曾動過推新品牌的腦筋,例如波導的多易隨和TCL的蒙寶歐。他們以手寫手機或奢華女性手機作為新品牌立足點,原本是很好的嘗試。但在運作中,人們發現這些子品牌除了價格高外,無論管理思路、營銷手段,還是店面陳列、渠道模式,和主品牌沒有任何差別,經銷商也是同一套班子。在後來國產手機第一次墜入冰窖時,這些新品牌迅速沒落,毫無還手之力。

再來看相對成功的例子,十年來僅有段永平旗下的OPPO。業界普遍認為,OPPO的成功有三大因素:一是幕後老闆段永平行事低調,在運作OPPO時對於步步高隻字不提,以至於到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OPPO是韓國品牌;其二是競爭機制,OPPO和步步高雖屬同宗,但兩者一直有競爭關係,相互促進和發展;第三是高舉高打,OPPO營銷費用之高在手機業內可謂罕見,天價聘請宋慧喬、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等國際級明星代言。

不過即便如此,OPPO在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後,仍未能爬過手機單價3000元的大關。而按照何士友的說法,這正是nubia的目標,坐在HTC身邊,抬頭看三星。

Nubia要想參照同鄉OPPO,第一步得把品牌知名度抬上去,這除了靠砸錢外別無他法。但現在的中興正處於巨虧之中,手機本是其相對小規模的業務,集團能有多大支持,決定了往後的路。當然,nubia還有OPPO所不能及的部分———自主研發能力,讓真正的好產品說話,這也是知名度之後,打造美譽度的關鍵。

反之,如果只是玩票性質,不如趁早洗洗睡。屆時折損的不止是一個新品牌,還有中興作為國際通信龍頭企業的尊嚴和士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31

從失敗經驗中找出解方的理財課 于美人:適合自己的投資術就有勝算

2013-01-14  TWM
 
 

 

沉寂半年,名主持人鄭弘儀再出發,這次他決定重操財經舊業、不談政治,新節目「幸福照過來」由八大電視台與高點電視台合製,好友于美人在第一集就兩肋插刀擔任特別來賓,首次公開談自己的投資經驗。《今周刊》特別與「幸福照過來」合作,將精采內容分享給讀者。

撰文‧鄭淳予

從廣播節目出道,近年走紅於電視螢光幕前,你一定對她的身影不陌生,也絕對聽過她妙語如珠的主持,當過補習班國文老師的于美人,腦筋轉得快、臨場反應好,主持節目時總能丟出幾句話,畫龍點睛地讓節目氣氛生動起來。也因為說話功力一流,又有親和力,不少廠商都指名要她代言旗下的主婦類產品;但,有樣東西于美人肯定絕口不提,那就是談投資。

被同學倒會 換到一袋古玉說起自己的投資觀,于美人不改幽默風格:「我沒有財經專業,未來性也不如年輕人,我只能談自己的經歷。」她刻意加重語氣,是為了談起那好幾段不堪回首的失敗經驗。

「我這一生跟過五次會,其中就被倒了三次。」一邊說著的同時,于美人舉起手邊一大袋沉甸甸的行李袋,裡頭裝滿了一盒盒包裝精美的古玉。原來,這袋古玉都是「會錢」。

那是十多年前,一位同學邀請于美人跟會,但其實也是因為自己急需用錢,後來在起會人沒有繼續經營的狀況下,宣告倒會。于美人算一算,自己大概被倒了一二○萬元,於是同學就給了她那袋「寶貝」,以及一張列出所有古玉抵押價值的清單,大約就是一二○萬元。

回憶及此,于美人說,自己並不會因為要回那一二○萬元而富有,「但閃個身,就能讓同學有條路走。」她從此就將那批古玉束之高閣,也未曾想過要拿去鑑價。「一來是,我沒想過要拿這些東西抵債,二來,我一直當作一個情分留著,希望我同學有一天東山再起,來換回這些東西。」從跟會經驗談起,于美人坦承,早期跟會很流行,往往都是朋友找,重情義的她也很少說不,但跟會風險高,她算一算,自己總共被倒了三百多萬元。

年輕時的倒會經驗讓于美人更意識到,應該要注重理財,也因為自己躋身演藝圈,對於財富更有危機意識。「藝人有一種心態,每當看到又出現一個後起之秀,就會反思自己的機會不多了,所以要趕快投資理財,讓自己快點富有。」然而,只有意識還不能作為致富的保證,尤其是「吃緊弄破碗」的投資,反而讓她愈虧愈多。

吃緊弄破碗 買股亂槍打鳥于美人既自嘲,也感嘆,自己是個非常沒有自制力又不懂得做功課的「情報蒐集站」,「以前還在電台當主持人的時候是聽同事講,後來聽各種專家講,到最後,我甚至在餐廳吃飯,聽到隔壁又隔壁桌談到哪支明牌,我都會去買!」道聽塗說之外,于美人也吃過理專的虧,「曾有理專建議我買一支港股,我七塊錢進場,結果遇到二○○○年網路泡沫化的衝擊,最後跌得只剩七毛。」結果賠了多少?于美人眉頭一緊,揮揮手說別問了。

除了集合各種馬路消息,她甚至還有一套異想天開的選股邏輯。「有一回,我跑了三家大賣場,都買不到愛之味出的一款泡菜火鍋調理包,就這樣很衝動地決定買他們家的股票,後來才發現,自己這樣(亂買)真的不行。」于美人不僅沒有為投資做功課,也沒有停損的概念。「比如說,三三○元進場,跌到三○○元的時候就該賣掉了,但我總是會想,賣掉就損失了三○元,結果常常是腰斬再腰斬。」種種錯誤的投資方法,連年代電視台總經理吳健強都看不下去,對她說:「美人,你可不可以不要再亂投資了,我這些年付給你的主持費好好存起來,也夠你用了。」直到二○○八年,于美人終於遇上自己的投資黃金年。「我那時認清,我對於研究股票真的不在行,所以決定再也不碰。」回顧自己投資股票的慘澹經歷,于美人一共賠了二千多萬元,讓她賺到錢的股票,只有一支兆豐金。於是她向自己的腦袋認賠,痛定思痛把手上僅存的股票清出,結果當金融海嘯來襲時,她反而難得地沒受影響。

改掉大頭症 完全投入創業回顧自己投資失敗的漫漫長路,于美人說,自己最感謝一個朋友及時把她「罵醒」。

「為什麼很多演藝人員投資都會失敗,就是因為進了演藝圈容易得大頭症!」于美人回憶,○八年時,一位久未碰面的朋友指著她說:「你已經完全是藝人性格了,任性又自以為是。」朋友指責她當了藝人之後,總被人捧在天上,但其實什麼都不懂,「你以為你甚麼都會嗎?開公司要懂財務、法務,你去學了沒有?你自己有沒有每個步驟都去做?」于美人娓娓道出朋友當年對她說的每一句話,那天,她甚至是腦袋一片空白地回到家中。

也多虧這位朋友提點,于美人頓悟,世上沒有快速致富的道理,只有腳踏實地付出,才能有相對的回饋和累積。自此,她下定決心,築夢踏實,將過去亂槍打鳥的投資,轉而放在自己身上,扎實地為開經紀公司而努力。一二年,于美人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聯喬娛樂經紀」,旗下已簽約的對象,包括藝人王彩樺、作家苦苓,最近還簽下台北市議員林瑞圖。

「我為什麼創業?因為我以前從來都搞不清楚別人的公司在做什麼,但現在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于美人開心地說,自己努力有成,最初投資三十一萬元創業的股東,在一年後股權改組時,已經可以拿回一百萬元。

檢視自己過去的投資盲點,于美人認為,她的確很容易相信別人,卻不善於危機管理。不過她樂觀地覺得,凡事有一體兩面,雖然常常因為太快相信別人而吃虧,但也從中得到不少機會,唯有在諸多經驗中,慢慢減低自己致命的缺失,才能真正累積財富。

「我現在只有一種理財方法,就是完全投入法。」于美人眼神堅定地說,目前她選擇完全投入工作,然後把收入放在銀行,「這樣我反而心安,而且真正覺得財富累積了。」「年輕的時候,你可以匪類(台語,指浪費)一點,但過了四十歲,還是要掌握分寸。」于美人要告訴我們的一課很簡單,世上沒有必勝的投資,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才能真的穩操勝算。

于美人

本名:于耘婕

出生:1965年

現職:主持人、經紀人

經歷:電台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回歸保守理財

——于美人投資成績單

標會

過程 跟會五次被倒三次,共損失300餘萬元。

回顧 總是基於人情壓力而跟會。

股票

過程 曾投資過的股票超過20支,共損失2000餘萬元。

回顧 任意聽取馬路消息、不懂做功課查證、沒有做出停損規畫。

創業

過程 完全投入法,親自學習財務、法務項目。創始股東投資31萬元,一年後拿回100萬元。

回顧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收入全存銀行,不盲目投資反而更安心踏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91

簡志忠的幸福工作祕訣 年輕人必修 把小事做到位 勝算多一分

2013-08-26  TWM
 
 

 

提早立志 訓練基礎能力Q1.對工作有憧憬的年輕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或態度?

我曾受邀到學校演講,告訴他們在學校就可以開始找工作,但目標必須很明確,不要亂丟履歷。舉例來說,很多人想進航空公司,但卻說不出想進哪個部門,空姐、機師、空廚、修理技師、配件買賣、地勤人員,每個都不一樣!

我建議學子,在大一、大二時,就該弄清楚這個職業需要訓練什麼本事,如果志願沒變,可以趁耶誕節時寫信給該部門主管,告訴他「我讀書時就想進這個部門,我也知道這種職業在做什麼。」隔年再寄,說「我再過一年就能去應徵,希望以後能與你一起共事。」想想看,當你寄第四次卡片時,人家印象會多深刻!

年輕人要早早立志,提前訓練好自己的基礎能力,進入職場後學習做事的方法,當達到要求,大概只有七十五分,不要停下來,思考怎麼讓服務的對象更快樂、更幸福,不斷改善直到九十五分。

實力至上 學歷無用

Q2.你自己是高中畢業,怎麼看學歷這件事?

學歷也許是審核的標準,但圓神出版社從來不看學歷用人,在社會大學裡,實力至上,學歷無用。

有一次,紙風車劇團在國家戲劇院演戲,李永豐在後台說:「我是國立大學畢業的碩士,不像有些人,不過是夜間部會計系的。」此時全部人目光射向吳念真,吳念真一點也不以為意:「我最少也是輔仁大學夜間部畢業,不像簡社長,只讀到高中。」全部人目光又看向我,我就說:「我再怎麼樣也還有高中學歷,不像星雲大師,一天學校也沒有上。」但星雲大師現在辦了五所大學,你怎麼說?

認識自己 修養自己 實踐自己Q3.無論是社會新鮮人,或是已在職場工作一段時間的人,該如何培養或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剛說到年輕人該提早立志,但如果對前途茫然未知,甚至進入職場也找不到方向,就一定要先「認識自己」,才能避免從事不適合自己能力的工作。

一個能騙全世界的人,卻騙不了自己,到底我是有創造力?還是有執行力?甚至要了解自己的黑暗面,很多人描述的自己並不正確,他描述的是希望別人看到的一面。

接下來要「修養自己」,人永遠都有修正的空間,所以我只說做到九十五分,而不是以一○○分為標準,修正之後實力會更好,不足之處再去培養。

最後,不要忘記「實踐自己」,別老是在二十二K打轉,學會做事的方法後,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得到滿足,一家好的公司怎麼會不要你呢?除非老闆真的很不像話,那就可以考慮換個地方。

別把工作當成人生的全部

Q4.圓神是周休三日的幸福企業,一般人如何實踐「幸福工作」?

「幸福工作」到現在其實還沒發生。

聽說圓神是幸福企業而來應徵的人,我會對他說:「希望我們公司會因為你來而更好,這份工作會因為你來做而更幸福。」要知道,幸福工作不應該是別人提供,而是自己努力掙來。

我再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我以前打高爾夫球的球場,有一位清潔歐巴桑,獨生子臥病,我過年都會給她一個紅包。有一年冬天,我從十三洞打完走向小賣店,看見一位女生捧著一束野薑花,在晨霧中等著我,女生就是那位阿桑,這個畫面多美,我到現在都難忘懷。

所以說,生命裡的感受與學歷、職位、外貌都沒有關係,只和你自身夠不夠敏銳、有沒有用心傾聽有關。年輕人不要只在意工作,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要記得去實踐自己的人生,對自己溫柔的人,才懂得對別人溫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64

阿里巴巴IPO考驗監管底線 "合夥人"架構闖關美國 勝算幾何?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9/3009356.html
云的「執著」,正考驗香港與美國的監管底線。

「香港上市的大門已基本關上。」一位跟進阿里巴巴上市的投行人士透露,馬云的桌上已有兩套上市方案,紐約或許樂意批准AB股上市的申請,但是否願意接納馬云剛剛在內部郵件中所描述的大膽的合夥人制度,仍存在較大的未知數。

公開資料顯示,馬云及其管理團隊在上市以前,通過特定的股東協議,利用總計10%左右的股權在董事局卻掌握了至少50.1%的投票權。但這種私下訂立的協議在上市後仍須符合上市地的監管法規,因此,在不放棄控制權的前提下,尋求美國AB股上市或是阿里巴巴最有可能的選擇。

但是,如果馬云仍然堅持要保留「馬氏合夥人」架構,闖關美國IPO,獲批難度可能不亞於香港。

美國也無先例

9月10日,馬云通過公開信的方式首次確認合夥人制度的存在;信中提到,集團早在2010年就開始試運行「合夥人」制度,過去3年已提拔28人。他們「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並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願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正文最後,馬云暗示最終上市地必須支持這種創新的制度。

美國雖允許同股不同權,但對董事提名要求嚴苛,且目前也並無類似先例。

高盛是少數聲稱上市後仍保留合夥人制度的公司。表現突出的管理層可獲得「合夥人」、「資深合夥人」甚至「執行合夥人」(managing partner)地位,可在承諾為公司長時間服務的前提下獲取數額可觀的股權和年金獎勵,但無權提名公司董事,換句話說,高盛的合夥人實際上相當於一種股權激勵計劃,與馬云所描述的合夥人有本質上的不同。

艾迪企業上市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許夏雄接受採訪時坦言,跟香港的公司法相比,在美國的州法和聯邦法的同時制約之下,公司治理和董事會提名權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博弈範疇,馬云所提出的合夥人制度,如果在沒有採用股權雙軌制的支持下,要完全達到阿里管理層對上市後保持控制權的訴求,也會存在不小的困難。

他說:「美國監管原則非常強調董事局與股東之間的獨立性,為了保證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利益,維持公平原則,及為提高企業管治的水平,上市公司會設立獨立的提名委員會,該委員會成員原則上必須要包括獨立董事。對於提名委員會所提名的董事,股東會採取相對多數的投票方式決定,但沒有否決權,最多只能投棄權票。同時持有5%或以上股權的股東也可以有提名權。」

根據去年5月20日阿里巴巴與雅虎達成的股票回購協議,在阿里巴巴未上市前,軟銀和雅虎無論持股多少,具有投票權的股份單獨不超過35%,合計不超過49.9%。只要IPO滿足若干條件,上市後雅虎在董事會內的投票權最高被限定在19.9%,軟銀則最高30%。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同時也不再有任何特殊否決權。

因此,阿里巴巴管理層最遲在去年已擁有50.1%的投票權,即便雅虎和軟銀兩大外資股東同時反對,董事會在上市前也會批准馬云所稱的合夥人制度。

「就算是董事會授權的新制度,也必須通過SEC的審批方可生效。」安永審計服務合夥人賴云峰表示,阿里合夥人制度與美國允許的AB股上市最終所達到的效果類似,但變相壟斷了董事提名權,這種制度常見於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但在上市公司中極為罕見。

截至記者截稿時,美國SEC尚未回應本報關於相關豁免的查詢。

投票權遊戲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馬云私人持股約7.43%,與其餘7名管理層共持有10.38%,但其管理團隊在董事會的投票權卻達到50.1%。

表面來看,由馬云為代表的阿里巴巴管理層對外資已掌握了實際控制權。但法律界人士指出,這種協議在香港同股同權的上市條例下,本身就不成立,所以才需要借助合夥人制度。若換作美國上市,採用AB股雙層結構更為實際。

許夏雄分析,科技公司在美國採取AB股形式保護創始人(同時也是管理層)對公司的治理權的做法較為普遍。具體方式可以是,馬云及其管理團隊(持股10.38%)與軟銀、雅虎等股東達成協議,發行給管理層股東每股具有5份以上投票權的B類普通股,以達到股東會投票權不低於50%的最終目的。

另一種方式則可借鑑Facebook,其創始人扎克伯格持有5.338億B級股,僅佔總股份的28.4%,但卻透過不可撤銷代理(irrevocable proxy)行使持有10.7億B類股份和4200萬A類普通股的權利,最終投票權達到57%。

一位資深律師合夥人質疑,若馬云只想解決表面的股權控制,早就在美國啟動上市了,為什麼要如此折騰?馬云真正目的或許在於「一勞永逸」地杜絕今後任何股東奪權的可能性,但顯然他高估了監管機構的底線。

或者,一個更大膽的猜測是,馬云早已知美國不可能批准他所描述的合夥人架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16

賭客勝算有幾何? 江中月

http://xueqiu.com/9679520109/25962265
賭客贏錢的概率有多高?其實並不樂觀。很多賭場從10%的客戶那裡獲取了約90%的利潤

在美國很多公路的兩側,讓人應接不暇的賭場廣告牌用財富不斷地誘惑著過往的路人。亞利桑那州的一塊廣告牌寫道:「富貴顯榮,盡在賭場。」另一塊廣告牌寫道:「每天710萬美元。我們是慷慨的提款機。」

但是,賭客贏錢的頻率到底有多高呢?在某一天或者從長期來看,賭客贏錢的幾率分別有多大呢?別麻煩賭場來回答這些問題了。儘管賭場出於市場營銷的目的收集了有關客戶的海量信息,其中包括很多賭場常客的輸贏數據,但是賭場卻將這些信息視作了高度機密。

現在,多虧一項史無前例的、追蹤兩年間數千名網絡賭客行為的公共數據的發布,《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可以帶你一探究竟了。

在某一天中,誕生贏家的幾率並不算太低——玩家在30%下注的日子中都能贏錢。但是,繼續賭博並不明智。從長期來看,只有11%的玩家最後能以贏錢收場,並且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獲利金額都不超過150美元。

豪賭客的數據則更加驚人。在賭注前10%高的玩家(即那些兩年中所下賭注總金額最高的玩家)中,有約95%的人都以輸錢收場,一些人的損失甚至數以萬計。在豪賭客中,輸錢金額在5,000美元以上的大額輸家與大額贏家的比例高達驚人的128:1。

上述分析來自一個保存有4,222名網絡玩家的匿名記錄的數據庫,這些網絡玩家參與賭場類遊戲的時間至少有四天,他們參與的遊戲包括二十一點(blackjack)、輪盤(roulette)和老虎機(slots)。數據記錄了在2005年至2007年間,玩家在由歐洲大型網絡賭博公司Bwin.Party Digital Entertainment PLC.運營的網站上賭博的戰績。

Bwin向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專門從事嗜賭研究的研究人員披露了上述數據,哈佛醫學院已將不少數據在網絡上公佈。Bwin表示,自己提供的客戶抽樣數據完全能夠代表最近的趨勢。

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的博彩數學專家羅伯特·漢納姆(Robert Hannum)表示,儘管在某些方面,Bwin的網絡玩家與典型的美國賭場玩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鑑於遊戲的相似性,這兩類玩家的輸贏模式應該大體類似。

為了檢驗這一分析的正確性,《華爾街日報》邀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帕尼特·曼干達(Puneet Manchanda)和康涅狄格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 熹睦(Hee Mok Park, 音)一同對他們能夠獲取的一個私人博彩數據庫進行了分析。這個數據庫記錄了美國西北部一家美國土著人開設賭場的18,000名會員在兩年內的戰績。研究人員發現了相同的輸贏模式:只有13.5%的賭場玩家能夠以贏錢收場,在Bwin的客戶中,這一比例為11%;這兩個數據庫的大額輸家對大額贏家的比例也類似,數值都非常地高。

Bwin的數據還為我們提供了博彩經濟學中通常只有業內人士才能獲知的秘密。數據顯示,博彩行業對少數賭客的依賴程度非常之高。

在4,222名賭場玩家中,2.8%的玩家(也就是119名大額輸家)給賭場帶來了一半的利潤,10.7%的輸家給賭場帶來的利潤為80%。

博彩行業對如此之高的利潤集中度心知肚明,卻一直諱莫如深。不過,Bwin提供的信息也許開創了這方面的先例。

這個話題在博彩行業中頗為敏感,因為業界的批評家經常以利潤集中度作為賭場盤剝嗜賭顧客的論點,而賭場高管往往對此不以為然。

曾經為數十家賭場提供過諮詢服務的營銷專家安德魯·克勒巴諾夫(Andrew Klebanow)表示:「從政治的角度上講,我們並不願意向外界提及博彩行業的利潤集中度高於其他行業的這個話題。」克勒巴諾夫還表示,Bwin的數據與他本人的估算結果相符,據他估算,很多美國賭場從10%的客戶那裡獲取了約90%的利潤。他的計算是建立在賭場機密資料的基礎之上的。(兩名教授發現,就上文提及的土著賭場而言,9.3%的賭客為該賭場創造了80%的利潤。)

吉姆·基爾比(Jim Kilby)曾經是一名教授,撰寫過三本有關賭場管理的書。基爾比表示,Bwin玩家如此之低的贏家比例甚至連他都沒有料到,這應該會令賭客感到警醒。

儘管賭客知道賭場肯定是優勢一方,但他表示,「大眾並沒有算清這道」有關乘數效應的「算術題。賭場遊戲就像步沖打孔機,你玩得越多,輸得就越多」。

Bwin的數據確定無疑地印證了這一點。賭癮最小的玩家(即那些兩年中所下賭注總金額最低的10%的玩家)贏錢的比率也最高。他們中約17%的人最終以盈利收場——儘管這一比例不算高,但仍然好過豪賭客區區5.4%的贏錢比率。

在全部4,222名賭客中,兩年間只有七人的盈利超過了5,000美元,而損失超過5,000美元的卻有217人。這使大額輸家與大額贏家的比例達到了31:1。

編號為1357078的賭客是一位來自瑞士的男士,他在自己56歲時開立了賬戶。這位男士是一位典型的豪賭客。他平均每星期賭博三天,通常每天下注1,000次以上,每次的下注金額平均為九美元。在84%的日子裡,他都以輸錢收場。兩年中,他總計虧損了110,000美元以上。

除了作弊,賭客在這種碰運氣的遊戲中賺錢的唯一機會就是撞個大運,然後金盆洗手。

這也正是編號為1381787的賭客成為最大贏家的方式。這位來自斯洛文尼亞的56歲男士通常每天只下為數不多的幾次小額賭注。隨後,他成功掘到金子,在10天之內連續兩次贏得了超過14,000美元。在小規模受挫後,他停止了在Bwin網站上的賭博遊戲,最終 賺約22,000美元。

另一個Bwin的數據庫涵蓋了撲克牌遊戲。在一定程度上講,撲克牌遊戲是一項技巧遊戲,遊戲結果也反映了這一點。約有三分之一被哈佛的研究人員定位為「最熱衷」的撲克玩家最終都以贏錢收場,在其餘的玩家中,只有10%的人最終盈利。

儘管Bwin提供的數據顯示,賭客贏錢的幾率非常渺茫,但是該公司卻在旗下的一個網站上宣傳「玩傳統賭場遊戲,贏巨額大獎」,還鼓吹:「勝算由你定」。

Bwin的賭博責任經理約阿西姆·霍伊斯勒(Joachim Haeusler)表示,該公司提供的是娛樂服務,人們不應該「抱著致富的心態去賭博,因為他們不會因賭博而變富」。

Mark Maremont / Alexandra Berz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56

互聯網如何改造電影業:三大派系PK戰,阿里勝算多少?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365
於東的話雖然代表的是一個趨勢,但還沒完全說到點子上。目前來看,準備對電影產業進行上下游改造的,BAT只是一個泛指。

  
真正對電影產業染指並準備動刀的有三個流派:一是樂視這樣真刀真槍進來的,從製作、策劃、發行、播出等各個環節佈局較完善,已經有成熟的操作套路和案例了;二是阿里通過收購文化中國、優酷土豆、華數等部分股權,搭了一個雛形,但體繫上還不夠成熟;三就是諸如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試水的,涉及到影視業部分環節,還不能自成體系。三個流派間的內部角力還不明顯,聯合重構影視產業的跡象倒是很明顯。

互聯網搞顛覆憑什麼?
  
談到顛覆和改造,首先要看看過去的影視業的現狀,有三。一直以來,投資電影或影視劇是一個「賭博」成分更大的生意,只有大的影視製作、發行公司,才有話語權,能「綁架」發行和院線,獲得高的票房。所以經常會出現,一部爛片,全國各大院線齊刷刷地上映,結果遭到公眾一片吐槽。而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沒發行和院線的支持,很難獲得對等的收益。這導致市場處於一個畸形狀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並不少見。
  
二是影視劇、電影的鏈條相對並不長,從最原始的劇本、製作、策劃、發行、播出,各個鏈條獨立運作,每個鏈條上都依附著大大小小一票企業,但有實力在規模、收入上做大的寥寥無幾。原因何在?所有鏈條最終分食的都是票房收入,在中國230億元的市場容量裡,得養活一大鏈條的企業和從業者,僧多粥少,帶來的是一個混亂、分散的業態,上游還被下游卡了脖子。
  
三是直到現在,影視產業的鏈條依然是典型的產品驅動模式,甚至各個環節都封閉式運作,彼此不協作和交流,只在最終成品後交到下一個環節。但在過去電影數量、影視娛樂節目「賣方市場」時,尚可有利潤可言,但到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比如互聯網自制劇、微電影、各大衛視真人秀輪番開播、UGC等冒出來後,「閉門造車」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知名導演陸川的《王的盛宴》票房收入不到8000萬元,投資卻是9000萬元,最能說明問題的失敗案例。
  
分析了影視娛樂業的狀態,看下互聯網闖進來後怎麼改造和升級這個產業。過去這個鏈條是串聯的,一環扣一環,互聯網能借助大數據和前期用戶需求挖掘,更準確地捕捉到觀眾的偏好和興趣,來定製和優化影片製作,拍電影就不再像押寶一樣,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了互聯網多屏、多終端、多收入模式的支撐,影視業不再高度依賴票房,保守估計也從230億元基礎上增長一倍。比如一部好電影,傳統模式收入是10億,放在互聯網的體系裡通盤操作,可能就能做到15億元。
  
三個流派間的PK
  
這就解答了上述的疑問。互聯網在影視圈玩生態、搞聯盟,目的是把零散、碎片資源和能力拚接起來。過去從策劃、製作、播出、衍生品等是分散的獨立王國,但互聯網時代要求這些環節協同起來,能找到一條「生產和變現影視內容」最優的流水線模式,各個環節彼此協同發力,實現利益最大化。目前,互聯網玩娛樂影視牌的有幾家,樂視、阿里、愛奇藝、騰訊,雖然套路和階段不同,但大都干的是這個事。
  
既然說到了打法和套路,就對這個場子裡的選手做個實力PK,總體看已經形成了「阿里+華數+優土+華誼+文化中國」VS「樂視網+樂視影業+花兒影視+超級電視+樂視商城」VS「騰訊或愛奇藝或某某的組合」三個派別。

阿里:如果退回到今年年初,說阿里要進軍影視娛樂界,肯定會被認為是謠言,風馬牛不相及啊!但上半年馬云一連串的動作——3月初以總值約為62.4億港元收購文化中國60%的股份,3月底發佈娛樂寶,讓用戶來出錢並決定影片拍攝、情節等,4月初入股華數傳媒20%股權,4月底與云峰基金出資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18.5%的股份。有了這些資產,阿里的影視娛樂版塊浮現了,只不過還只是搭架子,離真正「串起來」還很遠。非控股、非全資,華數還是馬云的個人投資行為,怎麼形成用戶主導,各個環節全貫通,很難實施。
  
樂視:不得不提下樂視的CEO賈躍亭這個掌舵者。最早,樂視囤積視頻版權,到快速地切入到超級電視、盒子和商城,佈局樂視影業,收購花兒影視,再到馬上會推出的手機、路由器等,當初樂視內部很多人甚至高層也不理解,也提出反對意見,現在看,賈躍亭是眼光毒辣的人,看到了互聯網改造影視娛樂產業的趨勢和機會。
  
現在,樂視「內容+應用+終端+平台」的生態形成了,按互聯網玩法炮製影視生意,已經駕輕就熟了。從《小時代》的10億票房,《歸來》10天2億票房,到正與新麗傳媒、陳凱歌打造的年底力作《道士下山》,會在樂視網、超級電視、手機APP、院線等五屏播出。
  
可見,數字不騙人!回過頭來講,要說樂視影業拍的電影多優質、高出同行一截,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剛入行不久,但為什麼還能獲得最大的收益,讓「專業」影業企業都相形見絀,原因就是樂視的「生態」,是一套可複製的影視娛樂「孵化器」,只要接進來,雞犬也能升天,這就是互聯網嫁接娛樂所產生的協同價值和魅力。
  
騰訊、愛奇藝、搜狐視頻等打醬油的一派,基本未形成完善生態,比如騰訊視頻提出了「為虎添翼」計劃,吆喝著要投6部影片,但怎麼做顯然還沒想好;百度一邊靠愛奇藝與影視業跨界合作,還拿理財產品搞電影眾籌,搜狐視頻一邊搞自制劇《匆匆那年》,拿獨播權,還跟小米的電視、手機、盒子等勾勾搭搭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合作鬆散,業務集中在製作、發行、播出等單個鏈條環節上,很難有發酵效應。
  
影視娛樂的結局如何?
  
不管有多少流派,大都做的是一回事。
  
說得更簡單一些,傳統的影視業的玩法效率低、效益低,還有很多跑冒滴漏的現象,互聯網融合進來後,會變成一個更高效鏈條,各個環節協同發力,是一個正向疊加、增益的體系。這也是樂視、阿里、騰訊等一干大佬們要干影視娛樂的目標,傳統的討論很單一、很無趣,互聯網能讓影視業在商業模式、業務收入和營銷、發行、播出、衍生品等各個環節發生「化學反應」,開啟一個更具想像力的窗口。
  
這也是不看好鬆散合作模式的原因,阿里完全靠不控股、不全資的大聯盟形態,短期看難以擰成一股繩,強勢整合又沒有理由和話語權。但如果各個鏈條節點不能並聯、協作在一起的話,互聯網改造影視娛樂界的威力就會大大減弱,退化成了一個渠道角色,這樣玩,也就失去了放大的效應和價值。相信馬云也看到了這一點,只不過當前精力在IPO上,顧不過來。
  
那麼,最後影視娛樂產業的結局會是什麼格局呢?會不會被樂視、阿里、小米、百度、騰訊等互聯網「造反派」們給顛覆了。我看也未必!但絕對是一股主導型力量,BAT+樂視+小米等懂得玩拼圖、平台和生態的遊戲,只要有錢和渠道,大牌的影視製作、金牌導演及演員、各大電視資源等聚攏過來是分分鐘的事。
  
當然,也給傳統的影視娛樂界的大佬們提個建議,坐以待斃不可取,但華誼兄弟6.72億元收購廣州銀漢50.88%股份、光線傳媒收購仙海科技等打出的「遊戲+影視」牌,也不提倡,畢竟這個「跨界」有點不務正業了。一個可參考的「轉型」方式是與阿里、樂視、騰訊等緊密綁定,利用好這個渠道,同時讓自身的業務鏈向互聯網方向優化,抓住機會也可能翻盤。
  
話說回來,不管誰最終能一統江湖,娛樂影視板塊與互聯網融合,必將誕生新的巨頭型企業,真正有機會改變中國電影散、亂、小的局面,形成新的業務和商業模式。想起盛大的陳天橋當年「網上迪斯尼」的戰略構想,歔欷之中感慨這個時代終於到來了。

文章來源:比特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56

羅永浩:手機行業唯一的聰明人死了 我勝算很大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07.html

記者:你認為這場網絡對質的效果如何?

羅永浩:辯論結束之後,支持者還會繼續支持,反對者還會繼續反對,網上能看到的輿情都是這樣的。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其實不是的。更多人看完之後是不會表態的,但他們會用腳投票。即使是當事人,過一段時間後,他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只是會礙於面子不承認。長遠看,我對這件事的結果非常樂觀。

當然,我風度不好,沒什麼好氣。作為個人這沒什麼錯,但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這是我要反省的。

記者:你是一個教英語的老師,怎麼會認為自己有能力做手機呢?

羅永浩:我從開老羅英語培訓第一天就不開心,但得為投資人負責。扛了兩年,有天從財務那兒知道我們賺錢了,我當場就不想幹了。

後來,朋友們勸我可以嘗試點別的行業,就是要感興趣的,可以做下半輩子的。我想了半天,就想了兩個:我喜歡蘋果,如果能做一個蘋果這樣的企業,死而無憾;另外我也喜歡宜家,能做個宜家這樣的企業也挺過癮的。

做宜家這樣的企業我沒有任何優勢和把握。對數碼產品我是很狂熱的,這個行業唯一的聰明人(指喬布斯)又剛好死了,我覺得勝算還是很大的,所以我想做一個蘋果這樣的企業。

記者:你似乎認為喬布斯和蘋果是可學可複製的?

羅永浩:喬布斯其實就是個文藝青年。如果你把他作為企業領袖,你會覺得他很出格。但如果你把他理解為文藝青年,美國那一代文青幾乎都這樣。

他最大的特殊,就是他有興趣並且有能力去運作一個企業,而絕大部分文青是沒有這個能力和興趣的。再就是喬布斯本來做什麼都有可能,他就湊巧做了數碼產品。

別人看蘋果的成功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的,我覺得,如果你具備其中幾個重要元素,蘋果的模式是高度可複製的。

記者:你常說同行缺少創意,你的「創意」是什麼?

羅永浩:我們都在競爭,利潤都只有百分之一點幾,在產品上也沒有什麼想法。然後想轉行已經晚了,於是就是看看別人怎麼做。

在手機行業,從來都不缺有財力和能力的人,但非常缺有想法的人。這個行業的很多成功者,其實開始多是因為某種不確定的原因去做的。因此,在這個軌道上,你指望他們有太多想法和創意是很奢侈的。

我不一樣,我是蔑視這個行業所謂的規則和邏輯的。

記者:你喜歡什麼樣的人跟著你做產品?

羅永浩:做產品主要看天賦,這個要佔到百分之六七十。然後,他做什麼東西都應該有追求極致和完美的性格,我喜歡有強迫症的人。

另外,他必須能自如地切換專家模式和傻瓜模式。比如說,我們在設計人機交互的時候,不僅要他自己弄懂了、舒服了,還要考慮他二姨、三姑這種數碼白痴看到是什麼反應,在沒去測試之前就要知道。

記者:不少人都覺得你像個說相聲的,你怎麼看你的口才?

羅永浩:把道理說得好玩是很重要的。我認識的很多知識分子都諷刺我讀書少,應該加強基本功。我就諷刺他們表達太笨,所以好的思想得不到傳播。他們能寫一篇特別牛的文章,但是讀起來卻乾巴巴的,完全讀不下去,還指望這樣的東西有傳播力。

我也琢磨過,為什麼東北人口才都特別好,不管知識分子或者流氓都是如此。有個學術上的解釋是,滿足兩個條件時,這個地域的人容易口才好:一是冬季特別漫長,二是務農為主。世界上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區或民族,大部分都是嘴皮子比較利索、能扯的。

記者:高中退學的經歷對你有影響嗎?

羅永浩:我比較蔑視規則,尤其是不合理的規則。但是,我也會去承擔違背規則後的責任。

記者:退學之後,你是怎麼繼續學習的?

羅永浩:就是讀書。我年輕時候看書很厲害,兩天一本的速度,一年看個一兩百本沒有問題的。年輕時主要看文學作品,三十歲後主要看非虛構類讀物。創業後就主要看商業類書籍,營銷的、做產品的,只要工作需要我都會看的。但現在看得少了,一個月一本恐怕都看不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7

勝算頗高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8060655

  中國金海(139)的供股權今天最後買賣,一如所料,跌至0.015元收市,以其正股收市價計算,該供股權的理論價應為0.1156元,出現87%的折讓,那是因為那些「炒燶」的炒家急於脫手才會跌至這種田地,也是大部份供股權最後一天買賣的現象。

  今天中國股權成交量是3.71買賣累累成交量是15.5股,如此交,拿來所以,朋友額外申請勝算提高了。

  今天結果投資(913),10為1股,供4股,股價0.16計劃獲32%認購率,可惜沒有額外申請股,否則的話依據統計推測正確。

  以1.33買入(207終於昨天以1.34賣掉,順利免費賺取股權,今天股價突然蠢蠢欲動,見1.37元,要是股價至1.4話,股權理論是0.05估計出現折讓,為0.04元,因為比例股權比較正常,出現折讓,買賣(064股權2952明白了。

  是2供1股,供0.28元,股價今天.31元,股權為0.03元,實際股權今天收0.029元,非常

  看來日後大悅城的供股權應該不會是廢紙吧?所以,我的勝算頗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39

選股心法 摸透操作規律 陳冠升穩操勝算 掌握台股四季脈動 抓住投資報酬的領頭羊

2015-04-20  TWM
 
 

 

儘管從明星操盤手退役,成為一般散戶,陳冠升過去三年來,仍締造出每年二○%至三○%的報酬率,依舊是家庭經濟的最重要支柱。

他認為,只要掌握法人操作的「四季脈動」,看清領頭羊股動向,散戶也能成為績效卓著的投資贏家。

撰文‧謝富旭

台灣工銀證券自營部前副總,並曾經奪下基金操作績效年度冠軍的陳冠升,儘管已經褪下基金操盤人績效冠軍的光環,然而,他對股票投資這檔事,依舊保持在職場時一貫戰戰兢兢的態度。

雖然不必趕著打卡,陳冠升每天早上依然七點半出門,從台北市自宅驅車前往新北市三重自購的房子。離開法人圈後,三重的房子成為他看盤、研究的據點。每天下午,如有公司舉辦法說會、券商舉辦投資說明會,他仍勤於參加。「現在只差沒領薪水而已,一切都要從股市自己賺來花,但行程與工作內容與在職場上幾無不同!」他說道。

穩中求勝 短線可參考自營商邏輯之所以這麼認真,陳冠升坦言,目前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股市投資。二○一二年成為專職投資人以來,陳冠升靠投資收入,不僅得支付全家包括尚未成年子女的所有開銷,以及尚未繳清的房屋貸款。他自嘲地說:「我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自營商』了,但操作的是自己的錢,而不是公司的錢或投資大眾的錢。」就是因為投資的是自己的錢,陳冠升承認,操作上變得保守許多。如何在保守之餘,還能創造出他自我要求的每年至少二○%的報酬率,之前在券商自營部以及投信公司操盤基金所累積的經驗,成為他穩中求勝的關鍵武器。

陳冠升一針見血指出,散戶之所以在台股戰場一路節節敗退,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對三大法人|| 自營商、國內投信以及外資,特別是牽動台股中短期走勢的前兩者的操作節奏一無所知。「你會發現,你周遭投資股票賠錢的親友,買的股票往往是自營商與投信也會買的股票。可以這麼說,喜歡短線操作的散戶,總是跟在自營商以及投信的後面,期望搭順風車。」「問題是,買相同的股票,為何散戶總是被套牢或痛宰,自營商和投信總是獲利出場的機會較高?」「關鍵在於散戶不諳自營商與投信操作短、中線個股的節奏,一開始就錯了,導致接下來一錯再錯。」陳冠升強調說。

第一季別衝動 買在噴出高點就套牢了陳冠升指出,大部分的散戶喜歡在第一季買股票,除了第一季有年終獎金進帳,手頭較寬裕外,散戶所持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季往往有元月行情、紅包行情,而且往往是台股一年四季中,最有表現的一個季節。

問題是,在第一季買股的散戶通常沒什麼好下場。陳冠升分析,「雖然第一季是所謂題材股,尤其是新興高科技漲勢最凌厲的時點,這是因為有天時、地利、人和三條件搭配。」天時,就是第一季是新年伊始,市場氣氛普遍樂觀。地利,就是第一季全球有許多重量級的高科技展覽接力登場,如一月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二月的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訊展,以及三月的漢諾威電腦展。人和,就是散戶把資金捧來了。「在三大條件配合下,第一季通常會展開『作夢行情』,領頭羊股以具題材性、具未來夢想的高科技股擔綱演出。」「問題是,如果散戶在第一季買所謂的『作夢股』,往往是買在股價噴出的高點。」「好夢的話,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醒來的,即使『作夢股』開始作頭下跌,散戶還是不願停損,讓夢醒來,不像自營商會果決地砍出持股。於是一年的開始,散戶就套牢了,為整年操作種下敗因!」第二季撿便宜 找高殖利率傳產與被錯殺電子第二季是投資人最討厭的季節,卻是陳冠升認為有便宜貨可撿的季節。因為第二季通常是電子業淡季,股價隨著月營收不怎樣的數字而下滑。加上五月要報稅,還得準備一筆錢,許多大戶甚至還會做出賣股求現來繳稅的動作,加重股市賣壓。更糟糕的是,第一季作夢行情結束後,隨著第一季財報公布,夢醒下跌行情也跟著同步啟動。

陳冠升指出,就連法人,特別是自營商在第二季操作也會趨於保守。問題是,就是因為股票價格拉回,才會有撿便宜貨的機會。尤其第二季也即將進入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股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他說:「第二季的領頭羊股就是獲利一向穩健,以及殖利率高的股票,以績優傳產與金融較有機會。但也不要忽略股價被錯殺,但第一季獲利卻未如市場預期惡化的電子股。」以今年的情況來說,陳冠升就認為,近來因傳出中國產能大量開出,導致股價急殺的LED股如晶電、面板股如友達與群創,以及DRAM股如華亞科,如果第一季獲利出爐未如市場預期般糟糕,就可能有一波跌深反彈行情。

問題是,可以撿便宜貨的第二季,散戶卻因為第一季股票套在高檔或賠錢,不是沒錢入市,就是沒膽入場,錯失了撿便宜貨以及除權息行情。

第三季找短打 第四季找題材第三季是電子業的傳統旺季,陳冠升認為,該季的領頭羊股就是上半年財報獲利較去年成長,而七、八、九這三個月營收年增率出現二位數成長,最好月增率也有成長的股票,可進行短打。

但是,相較於第三季,第四季才是挑股的重頭戲。陳冠升習慣從兩大方向雙管齊下:首先,前三季稅後純益已經達去年整年獲利八○%以上,但股價仍未達到去年高點的股票。因為,這種股票不僅有獲利基本面支撐,具有抗跌性,俟來年四月整年財報公布,較有機會出現一波漲勢。

其次,第四季反而是布局題材股、作夢股的最好時機。陳冠升總是在這個季節,花費最多時間做產業研究工夫,預先布局相關個股,等明年第一季「作夢行情」啟動,趁股價來到高點進行獲利了結。

二○一四年,陳冠升按照自營商與投信法人的「四季脈動」,在股市歡喜收割。

去年四至五月時,相較於台股第一季凌厲反彈的走勢,獲利一向穩健的主機板股微星與技嘉,走勢相對溫吞許多,其高殖利率不但有醞釀除權息行情機會,加上媒體對筆記型電腦換機潮著墨漸深,讓陳冠升決定鎖定該兩股買進。

一四年第三季,原本是針對業績題材股的短打機會,卻遇到大盤M頭成形,加權股價下修近千點的下跌波,而作壁上觀,並順勢將微星、技嘉與華亞科等股獲利了結。

進入第四季,針對產業來年趨勢研究後,陳冠升鎖定「車聯網」概念股的中磊,以及4G概念股的居易兩股進行投資,直到今年第一季趁作夢行情發酵獲利了結。中磊報酬率三○%,居易報酬率二五%獲利入袋。

第一季通常是陳冠升擇高點賣股時機,在賣股同時,他也對今年以來跌勢最深、最重的個股進行研究。他分享研究後心得指出:「LED股、面板股以及DRAM股重挫,主要原因乃是消息面因素所造成,前兩者是擔心中國產能,華亞科則是韓國新產能,不過,實情如何沒人說得準。俟這些重挫股第一季的財報公布,或第二季的營收發布,如果數字沒有市場預期地糟,第二季發生跌深反彈行情的機率就不低。

另外,陳冠升還分享了他在今年第一季,為何能在八十四元價位買在鴻海低點的竅門。他指出,同樣是蘋果代工股的和碩,其股價在今年三月時最高衝到九十元,超越了鴻海。「和碩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賺六元出頭,鴻海卻賺了八.七元,逼近九元。法人預估,和碩今年大約賺八元,怎麼比,和碩股價都偏貴,鴻海卻相對顯得便宜。按照法人的思惟八成會『空和碩、買鴻海』進行配對交易,所以,八十四元的鴻海當然就值得買!」陳冠升分析道。

從法人圈學到一身功夫,而且洞悉法人圈操作節奏與選股思惟的陳冠升,靠著這一招,即使離開法人圈子,依舊能遨遊於股票市場。散戶從他的四季操作法調整節奏,提早布局、擬定策略,或許可望擺脫賠錢的魯蛇宿命。

善用自營商選股思惟散戶也能穩抓投資節奏

陳冠升

出生:1968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經歷:台灣工銀證券自營部副總、第一金投信資深協理

學歷:中央大學產研所

找賣點-新年伊始,希望無窮。第一季一月有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二月的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訊展,以及三月的德國漢諾威電腦展。科技新品輩出,有利作夢行情發酵。

領頭羊股:具備最夯題材性的高科技股,以今年第一季來說,就是Apple Watch概念股,但往往也是股價噴出階段,反而是賣股好時機。

找買點-產業進入五窮六絕淡季。第一季財報公布,第一季作夢行情的個股如無財報基本面支撐,股價將大幅修正。加上繳稅季來臨,賣壓更加沉重。

領頭羊股:獲利穩定,具除權息行情的高殖利率股,特別是傳產與金融股。但操作心態基本上要以守勢為主,逢低買進。

做短線-電子出貨旺季來臨,如果旺季不旺,小心景氣反轉。上半年年報公布。有生技展,許多高科技公司也喜歡挑在這個季節舉辦新品發表會,搶攻感恩節與耶誕節商機。

領頭羊股:營收表現佳的高科技股。可挑上半年獲利成長,第三季營收年增率出現兩位數成長短線操作。

尋飆股-前三季財報公布,今年獲利輪廓大體出來。市場重心開始轉移到來年的展望以及未來熱門題材。

領頭羊股:具有新題材的高科技股,前三季獲利已達去年總獲利8成以上的股票,以及低本益比股。

洞悉法人布局

陳冠升一年四季是這樣操作的??

夏 2014Q2

買進高殖利率股技嘉與微星,以及K線價量齊揚,股價突破波段新高的華亞科。

秋 2014Q3

大盤出現M頭,反轉向下。技嘉、微星與華亞科獲利了結。

冬 2014Q4

買進4G概念股中磊與居易。

春 2015Q1

趁中磊與居易上漲獲利了結,轉攻鴻海。

夏 2015Q2

考慮逢低買進重挫的晶電、友達與群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73

一个女交易员的自白:如何提高胜算 黄祖斌

http://xueqiu.com/9386038954/43382845
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不轻易想起,虽然知道过去的经历都是可转变成人生的财富的,但也不爱回忆,一方面觉得回忆是退出江湖时要做的事情,一方面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描述这厚厚的生活本身。
  师父常说,要走火入魔,首先必给你点甜头。我的交易也是从诱惑开始的。那时刚开始工作,有了几万元的积蓄,有个朋友据说炒股很厉害,于是我开了个户,委托他帮我操作,那时是通过电话委托的,正好遇到99年的5.19行情,我记得买了两个票,反正是天天涨停,有一个涨了16个涨停板,那时我的工资也就3000元,基本上每天都能赚个月工资。真是太神奇了,那时的日子想起来就是阳光灿烂,正好是荔枝的季节,只有是涨停,我就在午休时候,买上一大堆荔枝请大家吃,反正最后上火了,荔枝吃的太多了。导致尽管荔枝鲜嫩多汁,但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也只能吃几颗了。
  当中,因为收益太好,父母看了我的账面,也拿出了他们的积蓄交给我做股票,我记得那天着急出差,我把钱直接交我朋友,让他帮我存一下,出于信任,也因为需要电话委托,查询不是很方便,我没有去对账。等到了2000年,父母要买房出金时,我通知朋友要取钱,我记得那时超过一定金额是要提前通知证券公司的。朋友在门口等我,交给了我几万元,说是怕我着急,先把我取出来了。当时我诧异,出于基本常识,我开始怀疑。所以在他离开后,我打印了所有的交割清单,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把钱存到我的账户,当然他交给我的钱只是当初钱的50%,剩余的,我也没有再去追问,一方面是面薄,不想撕开脸面。一方面总体上,我还是赚了钱的,而且不少。我想相当于他提走了收益部分的分成。当然,由于他个人的人品问题,我把账户拿回来了,大家也就心照不宣地失去了联系。这也给刚从大学毕业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总以为段数越高,搏击越激烈,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肉搏战才是血淋哒滴的,是人性中各种欲望直面的展现。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当个泼妇,认为能做个泼妇是具有大勇气的。我当时想,最好一辈子也不要继续肉搏战,我实在不法面对这直面的鲜血。但是要经历的,总是要经历的,或迟或早。但是越晚,对人生的危害就越大。当然我如果事先知道我以后的经历,我是绝不要当时的那点甜头的。
  2000年我回到了上海,结束了长期出差的工作,工作的地点在外滩,正好与证券公司很近,一看资金金额,竟然能进大户室了(那个时候我已经有好几百万的存款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里面的电脑部经理,据说能看到坐庄的数据。于是,每周基本上有三天是跟那些大户的朋友到处吃饭,当然围绕的重心就是消息,那个时候也认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投资圈的朋友。当时电视台有个名嘴,基本上在一起天天吃饭,特别是行情好的时候,他喜欢喝酒,喝多了,就对网络经济大谈特谈,“网络改变了世界,现在不是用传统的眼光来评估经济,而是用眼球来评估的,看的人越多,想象力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果然,网络热潮来了。我记得买了个东方明珠,从16涨到60,那些天的晚上,天天是歌舞升平。
  当时营业部的人来问我,要不要融资,一年很低的利息10-12%,资金可1:1配比,营业部做担保,我拒绝了,主要还是觉得利息有点高,但周围有人做了。等跌倒50时,我去问名嘴,他说至少到100,于是我全部买入了。我记得价格微微上升后,就一路大跌,到了30多元,这时名嘴找到我,说让我在一个担保文件上签字,把我的账户跟他的账户捆绑,不让他的账户被清仓。他信心满满地对我说,肯定能起来,我签字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风险。我当时脑袋就有点蒙了,想拒绝,但想想平时那么好的关系,买的票还是他跟我说的。如果拒绝,那以后的消息来源怎么办?于是我说考虑下,我还记得他当时的表情,挺受伤,也挺意外。我找到当时营业部的经理,问了说是否没有法律责任,他的回答是“是你天真还是我天真啊?他的账户配比了资金,已经到了清户的边界线,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我建议你不要做。”
  那时已经是2001年还是02年初,我不记得了,反正后来我再也没有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出现。然后是周围的大户一个个消失,有一个给我打电话,说某某这几天会找我借钱,说他的口袋里可能已拿不出来1000元。果然,他来找我吃饭,我印象特别的深,在衡山路的一家火锅店里,他说了很多过去的经历,包括买国债的事情,赚了点钱,但做了几年的牢。至于借钱的事,他几次想开口,最后也没有说出来,最后的那顿饭,也是他抢着把钱付掉的。我至今也很佩服他的人品,在当时这么艰难的时刻,他保有了一个男人的尊严。他后来去了深圳,在一家上市公司当了个副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从没有核实过他最后1000元的说法。现在说说我的结局,如果我当时进行配比资金了,结局就是倾家荡产。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有10万多港币,买了一个几分钱的垃圾股,票触网了,涨到了几毛钱,涨了10倍多,当时没有走,等几年不到,长线投资,2004年或05年最后拿回来的时候,只有5万多。好在跑的快,没有多久,该公司缩股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香港股市与中国股市有区别的,还有缩股这一说。利润当然是全部还回去了,本金也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很多年与一个共同买了该票的朋友聊天,说当时脑袋是被*打过了,涨了10倍,怎么能够不走??真是人在狂热的时候,人心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
  我想起了裸泳说,这个太形象了。朋友有卖别墅来死挺的,600万元买进的别墅,为了保住股票,只卖了100多万。他的说法很可爱,“我就不走,实在不行,就留给儿子当遗产,这么好的票起来是迟早的事情。”有一天我问他,怎么样了?他的回答是“刚开始是割肉,后来是断臂,再后来是截腿,现在吗,只剩下一条大腿了。”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他,问他那个要当遗产的票呢?他用白痴的眼光看看我,说,早走了。但是当年大部分人(50年代或60年代的)都消失了,据说当年坐庄最牛的某某,也被人沉入了黄浦江。原来庄家也会死。
  当然交易只是我年轻时代的点缀品,在年轻的时候,爱情和事业当然是我生活的重心。虽然亏损了,但对于我日常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随后,我的男友离开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疯狂和想不同。很多年后,我看到网络上那个疯狂的毛毛,我想,这就是当年的我啊,怎么就是想不通呢。但我很感激和感谢前男友,他一直很宽容地对待我的任何无理取闹,没有说过一句过激的话来骂我。这点我比毛毛幸运。当一个人不爱你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放过了他的同时,其实是放过了自己。那个时候我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我从一个大大的办公室里搬到了一个格子间里,当然让我最难受的是周围朋友的变化,我以为我帮了很多忙的朋友,他们一定会关心我的,却对我冷淡。就象浪淘沙一样,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那段岁月里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不夸张的说,最后只剩下了1%。生活回到了最初大学刚毕业的原点,什么都没有了。我问前男友,你找的那个什么都不如我,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他说“是的,她什么都不如你,但我爱她。”这句话促使我出国读书。我想过一段平静的生活,而我曾经以为再也不回去读书的校园,给了我平静,反思和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勇气。我以为这是我人生中的最低谷,我再也不会留那么多的眼泪了,但我错了,我才刚刚开始。很多年后,我爱的人对我说“跟这个人在一起是幸福,跟另一个人在一起,也是幸福,那是两种不一样的幸福,但同样是幸福。”我才真正放下了感情的创伤。
  我将股市基本上都忘记了,读书回国工作,到了05年,结婚生子后,产假无聊,我才想起了当年的股票,也有了勇气来处理当年的股票,反正是将股票都卖掉了,这是很多人的特征,一看不行,就当鸵鸟,账户一关,就当做看不见,在投资上,这绝对是有大害的。拿回来的钱只有当初本金的几分之一了。我去销户拿钱时,当年的人都已不在了,都变成了一张张陌生的年轻人的脸。我重新在家附近开了个户,找了几个相关的朋友吃了几顿饭,很多人都在做其他事情了,专职做的已经很少了。股票怎么起来的,我忘了,反正那点可怜的钱又开始上升了,我05年底卖掉了一套房子,开始看基本面分析+听消息。有题材,有消息就买,反正能涨一点,当时的我也看了一些书,学的都是一些技术的皮毛,以为会几个指标就可以在这个市场生存了。到了07年,股票开始疯狂,于是我又卖掉了一套房子,当时就是想有钱就有利润,当然投入越大产出越大。当然账面资产天天涨,很夸张的是家里的阿姨也开始跟着抄股票了,这个钱真是太好赚了。别人劝她小心,她还得意地告诉家人,我不懂,但有人懂。那个时候热衷重仓抄底,我的名字也几次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里,你可千万不要觉得我是有什么消息,我就是觉得这个票能涨,那就博一把。并且几十万上百万股进场时,对价格也是有一定的触动作用,就如蚂蚁,突然有了做大象的胆气和力量,回想起来挺可笑的,但在当时,我真的就是身在其中,无知者无畏啊。现在回想我小时候读的很多寓言故事,怎么觉得又这么可笑的事情和人,我是怎么也不会去做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就是那个故事中的那个可笑角色。有机会,我挺想讲讲那些故事的,因为身边的人比比皆是。只是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到了08年,还将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在3000点去抄底了。还四处打电话给好朋友,说,这个点位没有问题,肯定能涨,结果是那个好朋友再也不联系我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的一同学,受我影响,交给我8万元,等她拿回自己的账号时,只剩下2万元了。我的股票已经不动了,账号也不打开了,实在看不了里面的数字,实在是触目惊心。家里的两个阿姨也都走了,活要自己开始做了。于是我成了时不时忧伤,又带点渺茫希望的祥林嫂。我很茫然,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抱着希望,能涨,但到了08年底,我其实已经很绝望了。账面浮亏达到了上千万。这时上海的房子开始飞涨,价格已经翻倍,我卖掉的两套市中心的房子成了最大的笑话,如果。。。,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最难受的是过年,要见亲戚要见朋友,我都不知道该对别人说什么。我接近破产的边缘。
  这时,我以前的一个朋友来到了我的身边,给我带来了一本书,范撒普的《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他说你有多少年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不努力就能在另一个行业里成功呢?这个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开始看书。一点也不夸张,我看了三个多月,只看了70页,还不知道此书到底在说什么。他还跟我推荐了一个朋友,名字叫“眼神”,他据说花了几年的时间,通读了中外的将近千本书,得了部分真经。于是通过网络,我们联系上了,在他的推荐下,我读了近百本的书籍,都是关于趋势交易的,他是崇尚道氏交易和形态学,于是开始划线,我老是划不好,那时我认为自己是美学不够。我沉浸在理论的大海洋里,开始仔细研读均线和K线,形态学,量能等。再回看自己过去的经历,发现自己失败是个必然结果。我那时想,如果我当时只知道破趋势线离场,也能逃掉08年的下跌。读了这么多的经典,再谈谈自己交易业绩。我大概读了近两年,期间不可谓不努力,有很多经典的话语都能背了,有的书籍看了几十遍,有的还去看原版,笔记是厚厚的几十大本。我自感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和领悟力是极强的,从小就是个学霸,但结局是十分可笑的。09年开始反弹,我的那些不敢看的股票,在微微涨了点的情况下,开始打开账户开始交易。于是只有破趋势线,我坚决离场了。可惜是个中继,等再涨起来,我的心理开始不舒服了,假设一个10元走掉的票,让你12元再买回来,我接受不了。于是在09年底我盘点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笑的现象,如果按照我以前的没学技术时候的操作思路,我的资金基本上都回来了,但在我学习了新知识后,盈利只到达了之前的三分之一。但是,我沉浸在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喜悦中,觉得稳定盈利是迟早的事情。
  在我着急回本的心态中,我跟着“眼神”开始做强势股,但是他进的快,跑的也快,同样的票,他能赚钱,而我有时亏大钱,原因很简单,他觉得不对劲,就离场。我觉得还没有到我认错的位置呢,我挺一会儿,就这个挺字,让重仓位的我损失惨重。我只看到了表,不能看到他里面的道理,依葫芦画瓢,当然不像。于是我的结论是我的个性不适合此类操作。
  我开始看到图中的经典例子,如形态突破,于是又是重仓位买进,但书中只告诉你买入,没有告诉你买入后怎么办,也没有告诉你如何识别图形的真假,还有如果错了,该如何处理。于是有时候能赚,但大部分又是套牢。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书上的都是成功例子,而实际交易结果却是另外一回事。这时,“眼神”又找到了新的方法,就是系统化交易,我又开始读书,研究机械化交易模型,企图用模型来代替自己能力的不足。眼神和我的那个朋友搞了个办公室,我有时也会过去,讨论各种可行性。具体时间已经记不清楚了,我们几个人财务状况与我们的热情成了反比。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搞了个国外的平台做外盘交易,我开始做起了以前根本看不上眼的无风险低收益投资,认购新股+国债回购+企业债认购。为了支持他们的事业,我也开了外盘账户,开始了晚上的期货和外汇操作,这时才发现了市场原来是互动的,于是,我在国内开始开通了期货账号。可是我自己操作的外汇也没有让我赚钱,我的美元消失的很快,于是“眼神”开始代理我的账户,结果我神奇地发现,他亏的比我还快!朋友跟我的解释是他的婚姻出现了状况,他已无法在进行这一行了。我记得到2010年中旬,随着他们平台被封掉后,那个朋友也离开了这个市场。我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聊天的内容和地点,在一个喝茶楼里,隔壁能传来一阵阵兴高采烈打麻将的声音,我们之间安静极了。他说,就如悟道,道理都明白,真理就在面前,它离我们是如此如此之近,似乎一伸手就能碰到了,但就是跨不过去。我劝他别走,至少再干个一年看看。他说,就如和尚悟道,可能是瞬间的事情,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一辈子。我能明白他所承受的压力,上有老小有小,日常的开销不小,都指望着他。(在我的交易岁月里,我遇到过很多优秀的男士,年龄段的关系,面临生活的压力离开了这个市场,你的家人,不会给你十年磨一剑的时间)。他之前的事业挺成功的,所以妻子因为信任,给了他将近5年多的时间,但是她实在无法明白这么努力的付出,不但没有收获,还是个负数。他卖掉了名下所有的房产,是必须马上要见到钱,才能生活下去了。他说,他还会继续关注这个市场,他还会再回来。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回来。
  我感到了茫然,我曾经的领路人,同行者走了,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很快,“眼神”也出了问题,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到了2010年还不结婚的已经很少了。“眼神”在这个行业里比我们都久,在他交易的早期,如痴如醉读那1000本书时,他的初恋女友在坚守了5年无望的生活后,离开了。“眼神”说,当时他并不觉得,等过了很多年,他明白他的女友能坚持那5年是多么不容易时已后悔晚矣。他结婚没有多久,妻子很现实,我不管你在外面做什么,但必须每月上交1万元的生活费。很快,眼神也离开了这个市场消失了,我们是在一个路边匆匆道别的,他说必须先安抚家人。在他们离开后的日子里,我问自己怎么办,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之前的书又看了一次,根据理论,不赚钱没有道理啊,我选择了坚持。当时我真的相信很快了,稳定获利就在眼前,只有一层纸没有捅破而已。等我真的走过这段路程时,才发现当年的我只是才刚刚起步,离赚钱还差了太多太多。从这点上说,他们的离开是正确的,如果是迟早的事情,那是越早越好。拖的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2010年前后,我重仓投的几只暂停上市的股票都陆陆续续恢复上市了,我的财务状况开始变得好转,这成了我后来重新翻身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奇怪的就是每次在学习一种新技术以后新理论以后,兴奋地尝试,总是大亏损后,我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前面的低收益,让我的收益和支出基本打平。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你能想到的理论,我都研究过,2009年在他们离开后,我开始学习混沌,那三本书来回看,包括视频和国外的论坛,我开始明白我不是针对市场交易的,是交易的是针对市场的看法。如果不改变看法,那就无法改变自己的结果。也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开始每天写日记。在仔细学习混沌一年后,我依然无法从市场中赚到稳定的钱,但是账户基本上能够不亏小赚的情况了,我的交易情况开始好转,我开始相信70%是个人心理问题,要学会如何认识和看清自己。于是我跑一个山谷里去开始近一年的灵修和学习心灵交易。在那个山谷不远的那个城市里,我遇到了真正从市场上赚到钱的人,我叫他“影”。跟他的聊天,我才发现个性可能与你的交易风格有关系,但跟你的赚钱没有关系,赚不到钱,纯粹是你的技术不行,就如跳舞,到最后跳得好坏,跟你的天赋个性有关,但会不会跳舞,是能力问题,人人都会跳。人天生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故事,有人晚上在草地上掉了钥匙,却在灯亮的家里狂找,只因为那里比较明亮。我开始回到了市场本身,那些理论只是用来解释市场的。我开始学会如何寻找美女,何为大机会,何为高胜算。影告诉了我他赚钱的两大模型,真的很简单。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看到好的模型以为都是机会,慢慢才学会了放弃,果然成功率开始提高,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开始稳定赚钱。影让我复盘最牛的走势,他说如果你天天看美女,你就知道美女长什么样,也有能力区别美女和猪。如果你天天看猪,那只能自己也变成了猪。他让我放弃了指标,只看量和K线,就如春夏秋冬,一个完整的上涨波段就是建,拉,洗,离,要注意各种阶段的形态和量,K线的组合和变化。经历了那段稳定期后,因为太简单了,我开始寻找能完美化解决市场的工具。突然之间,以前所学的技术开始融会贯通,市场走势神奇的在你面前变得清晰可辩,如何出手如何离场如何等待都变得不是问题了,身心进入无以伦比的轻松和自在,我知道交易的最后一层纸在历经无数磨难和努力心酸的泪水之后,在不经意间,被捅破了。
  如果就现在,我的能力,要做个交易总结,(但我相信自己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也许走过了摊过了,留下的也是那么几句话。)
  交易是个门槛低,但综合要求特别高的行业,而且是个不平均的世界,赢家通吃。所以没有好的领路人,不要轻易进入这个市场。要知山上路,需问过来人。并且这个过来人必须是你充分信任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期货交易者的聚会,听了80多个人的感想和体会,我神奇地发现,我能很轻松地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大道至简,是的,写在经典书上的大道理都是对的,我曾经能背诵的名言,我现在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但是简单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多细节,而操作却依赖于各种细节。极复杂后至极简单,就如极柔软至极金刚,如果不经历过复杂,又如何处理这些简单呢?
  交易玫瑰写于2014年8月1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