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新意網(8008)、明輝國際(3828)


新意網(80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03/GLN20090903042_C.pdf


淨現金約6億,折合約30仙,物業價值約60仙,盈利除物業重估後約獲利1.8億,增20%,每股9仙,派息6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223/GLN20090223000_C.pdf


下年賣物業套現3億,賺9,000萬入帳,加上本業獲利2億,下年每股盈利約14仙。


估值: 24仙 + 60仙 + 14仙 x 6 P/E = 1.68元(扣派息後即1.62元)。


明輝國際(38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3/LTN20090903772_C.pdf


淨現金80仙,今年上半年盈利倒退至7仙,主要是營業額下降,但管理費用增加抵消影響。獲利率有所上升。

首次派中期息3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6/LTN20090716495_C.pdf


 

要扣除7,800萬的投資。


下半年是獲利應和上半年一樣,盈利約8,000萬,即每股13.3仙。


估值: 66 仙+ 13.3仙 x 6 = 1.46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5

中環在線:新意網換班郭炳聯擔大旗 李華華

2010-9-15  AD




 

新地(016) 旗下嘅新意網(8008)啱啱派完靚仔成績表,股東都未開心完又有人事變動!佢哋噚日公佈,大佬郭炳湘同二佬郭炳江會由執董調任非執董,前者明年3月生 效,後者就噚日生效。淨番響2000年科網熱嗰陣,着住樽領衫sell呢檔嘢嘅三佬郭炳聯(圖)繼續做執董,似乎今鋪真係名正言順坐正,揸晒旗話晒事。話 時話,新意網係新地當年趁科網熱嗰陣分拆出嚟嘅科網旗艦,當年招股價都有十個三毛八,之後嘛,講嚟講去都係得嗰點點紅,淨係傳私有化都傳到你悶。至於個股 價嘛,十年之間得番嗰一點點囉!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36

12 Feb 11 - 新意網 (8008)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2-feb-11-800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1

新意網可中長線 楓葉圓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UETSWDTA5R133246&id=493420&catID=&keyword=&searchtype=
2012
年進入倒數階段,針對一些年內獲利豐厚的投資目標,不少投資者正在鎖定帳面利潤;這讓一些強股在年尾出現「腳軟」現象,當中有哪一些值得帶進2013年?今天,我們整理了林少陽近來對新意網(8008)的零碎評論,讓大家自行審視此股的中長線投資價值。

首先,我們先看林氏對其業績的看法。『本欄初步看過新意網截至9月底止季度業績,表現一如所料地好。雖然營業額增速放緩,但毛利率創出新高,推動季度盈利按年上升19%,至8840萬港元,每股盈利報2.19港仙。依此推算,全年每股盈利應在910港仙之間,假如派息率不變,按每股1.7港元計(未除淨),預測息率將在5.35.9%之間。

或者,集團的估值上調已經結束,但在可見的將來,本欄看不到盈利增長動力有顯著放緩的風險。未來即使股價只是跟隨盈利增長動力移動,連同股息再投資,每年19%的增長,回報依然是非常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擁有1315億元現金在手,已足夠未來發展。當然,要看集團未來有沒有重大的資本開支而定,若有,派息是有機會減少,以應付未來的資本開支。集團是有意收購另一個數據中心地皮,作為業務擴張之用,但是內部的回報要求嚴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價錢買地。若地皮價格持續急升,現時的1315億元現金,可能會在未來不夠應用。但是,管理層有的是耐性,樓價不可能只升不跌。如果是逢買必高,市況最好的時候擴張業務,市況差的時候不敢投資,做股東的,可能反為希望管理層不要亂來,乖乖將現金盈利派息好過。 

另外,林少陽亦指出,『股東權益/帳面值有參考價值,但亦不要看得太重,事關每家公司的入帳方式不同,其實不容易直接比較。例如,8008持有的柴灣iAdvantage Tower,是以成本減累積折舊入帳的,每年帳面值都在減少,但實際上,這項物業的市價,卻在每年增值。反觀,其他的REITs,每年都因應市價為所有投資物業重估價值,過去七年,當然是越估越高,然而,這不過是帳面富貴而已,真正能為股東產生自由現金流的業務,才最實際。 發展未來重要,還是收息重要?這要看我們對管理層的眼光及判斷力有多信心。 

至於相對電盈、新世界、九倉等屬下的數據中心,新意網到底有什麼優勢?林少陽認為,『新意網作爲獨立營運的好處,是可以獲得多家ISP供應商的支援,而設立offsite backup數據資料庫的客人,最關心的不是收費,而是數據保存的安全。 投資者亦可將新地系與其他地產商的服務水平比較,不妨參考數碼通與3的服務質素差別,以及新地屬下物業管理公司(啟勝及康業),與長實九倉新世界等有經營電訊業務的對手,作個比較。

事實上,新意網的最大優勢,在於大股東對房地產市場的了解,他們較佳的服務質素,他們對興建數據中心應如何配套,與政府相關部門如何交涉,未必是其他小型或海外數據中心經營商所全面掌握。而本地地產商的相關經營者,則未必有新意網管理人員對科技行業的了解,因為新意網現任CEO及其主要助手,是當年從香港電訊過檔的。

按我對一般生意的理解,新意網目前的成本控制,做得實在非常出色,這亦是其他有份參與電訊科技投資的地產商所不能望其項背的。對股東來說,這是很實在的分別,因為管理層每省回的一分錢,都是股東的額外利潤。有些公司,即使整盤生意很賺錢,到了股東手的時候,已經變成另一回事,更不用說將現金盈利,100%派予股東了。 

談到派息,林氏指出,『好像永安(289)一樣,我就不太明白管理層每年硬要保留接近50%的盈利,但又不作資本投資,究竟用意何在?結果,新意網,領匯以2030倍市盈率買賣,而永安只能以1012倍買賣。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有一天,永安肯派盡盈利做股息,或索性將之私有化,股價將有另一番景象,這是永安現時未盡發揮的潛力。』

最後,我們要在這裡對日前推介的亞洲金融(662)致歉,並作出補充。重點是,亞洲金融持有的5%人保權益,並非快將上市的人保集團(1339),這讓我們預期的事件驅動因素不能成立。林少陽的最新Q&A評論是,『人保上市,亞洲金融持有的,只是其壽險業務,不過,我們認為亞洲金融即使未能在今次上市中套現,亦不影響其業務的長線價值。目前股價較帳面值有頗大的折讓,看來是頗偏低的,只是要有足夠的耐性等待收成。』因此,投機不成,變成長線投資,沒有打算耐性等待收成者,請睇位離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26

地產調控新意思

http://www.eeo.com.cn/2013/0727/247425.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哲 廖傑華 宋慧 紀錄被不斷刷新的,不只是溫度。

7月26日下午3點,備受關注的「前海第一拍」在深圳土地交易中心舉行,本土開發商卓越豪擲123.6億,拿下首批兩幅土地。

就在幾天前,上海市向市場推出一幅底價超過175億元的地塊,意欲打造城市副中心的全新地標,這一當地史上總價最高的賣地計劃,激起無數業內人驚呼。

這些還不是近期土地市場的「精彩」全部。7月初,從來諱言「地王」的房企龍頭萬科,成為上海浦東的新總價地王。中旬,中糧地產以遠高過「面包」的價格買下「麵粉」,成功刷新北京土地單價紀錄。

眼下,滬深多幅超級地塊,已在政府的土儲名單中呼之慾出。

與刷新同樣鼓舞人心的詞是放行。調控最嚴的北京市,近日開始對一些高端樓盤預售價格放行。而在江蘇鹽城,已經持續了三年之久的房價管控政策,乾脆被取消。

放行還體現在銀行對地產商的貸款態度,按照交通銀行近期測算,多增貸款規模中投向房地產的比例達到七成,絕對規模達到1.3萬億。

以上種種,看起來正在讓房地產業重新躁動起來。

一位資深地產界人士認為,到目前為止,新一屆政府對地產調控的表態只有寥寥數語,大多集中於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和城鎮化建設。

記者採訪發現,地方政府推出這些天價地塊的同時,往往會對地塊的用途做出限定,大多指向城鎮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時,賣地收入會傾向於投向棚戶區改造、農村宅基地置換等薄弱環節。

高端地產項目收入補貼民生項目,同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思路,隱現其中。「上層現在允許放出土地,但前提是要調結構、促民生。」一位天津市國有開發商的高管說。

地王季再現

7月3日下午,萬科在上海以48.70億元購地,樓板價21415元/平米,溢價率為88.6% ,一舉刷新上海年內總價地王紀錄。此前幾天,萬科分別在重慶和廣州都奪下地王。

素來堅稱與地王絕緣的地產一哥,近期奪地舉動忽然變得兇猛,令業內震驚。任志強亦公開戲謔,「誰說萬科不地王?」

搶食地王者,萬科並非孤例。7月23日,中糧地產競得孫河鄉地塊,總價23.6億元,除去公租房、醫院和學校,樓面地價超過5萬元/平方米。

6、7月間,保利置業拿下的上海泗涇地塊,創下上海年內最高溢價率132%,中海地產在上海閔行拿地溢價率亦高達115%。眼下,上海又有兩幅准地王呼之慾出。

一幅是上海靜安「東八塊」,起始價34億元,樓面底價超過2.5萬元/平方米。一幅是在市場上沉浮18年的徐家匯中心,起始總價175億元。據信,已有多個國內外大財閥對其虎視眈眈。

滬深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爆的原因,在綠城集團執行總經理王虹斌看來,「一是上半年銷售比較好,開發商要保證生產規模。二是大型開發商明確集中資源,深耕一線城市。第三,京滬市區可供應的預期較好的地塊偏少,只要出稍微好點的土地,就是地王。」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則介紹說:「今年上半年現金流改善,房地產拿到了5萬多億元,投出了3萬億元,出現了2萬億元的現金存量。」

大量超級地塊在京滬湧現,並有標竿型開發商蜂擁而至,這在過去三年的調控中絕無僅有。地方政府推地時,對輿論的忌憚也似乎不再。

以近日上海推出的徐涇會展中心3號地塊為例,去年推出時,初始總價僅為13.68億元,後未經拍出即被政府收回重改規劃,二度面向市場,底價已經升至44.23億元,樓面地價亦高出原來兩倍以上。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說:「為什麼敢拿地王?顯然是有通天的本事,沒有通天的渠道信息,怎有通天的看漲信心!」

「手」去哪兒了

據本報不完全統計,過去十年,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總數達到43次,即平均2~3個月就會出台一次政策。但自今年2月份新國五條出台以來,曾始終按捺不住的調控之手,忽然不知去向。

官方報導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履新以來,很少提及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具體措施。即便有所提及,大多也是隻言片語帶過。

表面的平靜之下暗流洶湧。「今年上半年平均房價漲幅達11.2%,歷史上僅次於2009年達到的21.2%。」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名譽會長聶梅生說。

新「國五條」限制交易量的同時,顯然對抑制價格並沒有太多實質的作用。一些中小房企面對高企的地價開始猶豫,「不拿地,後續生產跟不上;現在拿,一旦政策猛然收緊,自己就站在山頂上了。」

但進入6月份,人們驚訝地發現,調控不僅沒有加碼,除了迅速湧現的地王,另外一些領域也開始出現一些頗耐人尋味的跡象。

6月,龍湖地產位於朝陽區孫河鄉的高端項目雙瓏原著獲得預售許可證,其中3套樓王的單價超過10萬元。7月,鴻坤地產的高端別墅鴻坤林語墅被放行,預售價格為5萬~6萬元/平方米。

兩個高端項目拿到入場券,在京城房地產圈中引來一片歡呼。其獲批價格,為後來的拿地者提供了參考。而更多還沒有拿到預售許可證的項目,也開始憧憬。

「下半年調控應不會大幅加碼」,長期關注市場政策的易居執行總裁丁祖昱樂觀預計,「開發商們可以過一個太平年了。」

解題保與壓

土地市場火爆的背後,是GDP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下滑。「政策對房地產管控不會過於嚴厲,總體走向會是放鬆的狀態。」北京虎傑投資顧問公司首席分析師張寅認為,對中央政府而言,地產還是「保增長」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地方政府也各有訴求。在江蘇鹽城,自2010年初始執行了3年之久的房價備案制度,悄然鬆綁,直到7月下旬,才為當地人所知。鹽城經濟開發區一位官員說,這兩年當地大興開發,城建較多,政府資金緊張。

該官員的邏輯是,「老百姓買漲不買跌,取消房價備案後,鹽城的商品房成交量將會大幅提升,政府的土地會很快出手,一些房地產大鱷也會到鹽城拿地,鹽城的舊城改造項目就可以得以實施,同時會解決就業等一系列問題」。

推出土地吸引開發商購買,以增加財政厚度的訴求,在一線城市同樣存在。北京市今年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據統計五年內投入將達到5000多億元。

錢從哪裡來?北京市副市長陳剛說,需要加大資金投入,落實好中央稅費減免和貸款貼息優惠政策,土地通過協議方式出讓。另要充分利用銀行的棚戶區貸款、城鎮化貸款等,繼續發行保障房私募債,積極推動保險資金、證券市場發債資金投入。

據上海市財政局人士介紹,從去年起,該市世博園區、虹橋商務區主功能區、國際旅遊度假區等特定區域土地出讓收入的繳庫級次發生變化,從原來的繳入市區兩級國庫調整為全部繳入市級國庫,優先用於平衡上述區域前期開發和建設支出。

而上述區域,正是上海實現經濟轉型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載體區域,恰好也是近期地王頻出的板塊。

商業銀行也再次把目光聚焦地產。按照交通銀行近期測算,多增規模中投向房地產的比例達到七成,絕對規模達到1.3萬億。

金地集團財務總監韋傳軍在近日一次小型閉門會議上說,從今年2月開始到6月中旬,資金面超出預期地寬鬆,各類開發商融資成本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據其稱,金地集團目前可以拿到基準利率的銀行貸款。在過去,這對於民企房產公司而言難以想像。

調控新意思

前述天津市國有開發商的高管說,「地方政府已開始為下一步城鎮化和經濟結構調整做準備。」而手裡的地塊,除了貢獻土地出讓金,還承載了更多的含義。

「地王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但一方面你可以去賣地王,同時也要認真調結構。企業拿到地後的用途要符合經濟轉型,帶動就業。把資源配置好,我就給你放開。」

據悉,天津市時隔多年後,近期在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等中心城區,大量推出土地。

天津某區區委書記,過去年年會向市裡遞交區內企業調研報告,「每年的版本相差無幾,今年不一樣了。」這位書記說。上級給出的命題,是新城鎮規劃與發展,書記主動向業內專家請教。

一位觀察人士稱,以往一項重要政策的推行,會先行在地方一線幹部中統一認識,結合天津新批開發區及棚戶區騰地、挪出空間,這都是新城鎮風雨欲來的前兆。

經濟觀察報獲得的即將掛牌出讓的徐家匯中心土地出讓文本中,明確規定,「地塊開發建設須符合現代服務業集聚功能定位。希望具有建設與運營大型商業商務樓宇及高星級酒店經驗、以持有物業為主要運作模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質開發企業參與本次預申請活動。」

對此,一位上海國土部門官員說:「這是與上海繼續加大服務業轉型的戰略緊密貼合的,近期在浦東陸家嘴和張江等地的土地出讓中,也對招商對象有要求,要麼是具有金融、貿易整合資源,要麼是對城市結構調整有顯著的價值貢獻。」

一些「通天」的房地產企業似乎已經嗅到了這種新的政策變化。

就在萬科拿下上海地王后兩週,萬科召開品牌發佈會,宣佈重新定位上海戰略。董事長王石也通過視頻為之「站台」。

萬科宣佈要用5至10年,將上海萬科從一個傳統的住宅開發商,打造成全區域、全品類、綜合性的城市主流開發商。涉及住宅、商業及服務業三領域。

這與公司老總郁亮在西安首提「萬科未來將成為城市綜合配套商」的表態,同出一轍。

無獨有偶。千億級房地產企業綠地也在幾乎同一時間明確了新的生意模式——智慧城市產業鏈整合者。

6月,綠地集團內部進行了關於下一步戰略的頭腦風暴。綠地董事長張玉良說:「智慧城市戰略與過去不同階段公司明確的新城戰略、超高層戰略到產城一體化戰略,處在同一個高度,也是針對新一輪城鎮化的方向。」

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往的地產業發展模式,似乎在新一屆政府的醞釀中:地產業要承擔起中國經濟調結構的推動者和操盤手的角色。未來,房地產將分為高價商業房和低端保障性住房兩部分,並由前者對後者進行補貼,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是這一切,尚有太多未知。

(本報記者 張雅楠、胡芳潔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60

少陽談新意網先苦後甜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553125

早前有位好有心的讀者在sinablog留言,分享對新意網的看法,這反映此股雖然比較沉悶,但還是吸引不少投資者的關注。我們跟隨林少陽持有新意網超過年半,吃盡股價升幅,現在則視之為組合內的收息之選。今天,我們整理近期林氏對新意網的評論,讓大家自行判斷如何處理此股。

『新意網(8008主要透過互聯優勢品牌,在本港持有並經營數據中心。互優勢在柴灣及荃灣擁有總樓面50萬平方呎自置物業,集團同時向母公司新鴻基地產(16)租賃沙田總樓面3.4萬平方呎樓面作為數據中心之用。集團自置及租賃樓面總額約為53.4萬平方呎,為香港中立數據中心市場,其中一個主要營運商。

隨著20124月新增沙田據點樓面後,相關樓面已於去年底投入服務。連同此新增出租樓面,於年結時,互聯優勢之整體租用88%,連續三個季度維持於自上市以來最高水平。為了繼續擴充業務,互聯優勢正計劃於沙田據點,再向母公司新增一層租賃樓面,以滿足客戶新增樓面的需求。

截至6月底止年度,集團全年營業額按年升8.33%,報7.65億元,毛利按年升24.9%,報4.63億元。股東應佔基礎溢4.07億港元,按年升23%,每股基礎盈利10.07港仙,按年同步升23%。與去年派息政策一致,董事會建議將每股基礎盈利全數派息。

年度終結日,集團所持的現及有息證券總值約15.8億元,集團並無任何負債,每股現金大約0.39港元。連同固定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股東資金約32.4億港元,折合每股0.8港元。按截至6月底止每股基礎盈利10.07港仙計算,股本回報率約12.6%。以一家重固定資產投入的公司來說,這個股本回報率非常可觀。

由於近年數據中心供應增加,未來加租潛力或受限制,今年營業額增長可能繼續維持去年度高單位數字增幅。然而,由於毛利率及經營溢利率持續錄得按季改善,預期今年經營溢利及基礎溢利將繼續錄得中雙位數字盈利增長,今年每股盈利或報11.5港仙。按每股股價2.44港元計算,除淨後每股成本約2.34港元,預測未來一年市盈率約20倍,按全數派息計算,預測息率4.9%

109日,新意網集團以4.28億港元,奪得將軍澳工業村數據中心地皮,作價遠低於原先市場預期的711億港元。按最高地積比率興建4.4萬平方米(47.3萬平方呎)樓面計算,每平方呎地價約900港元。按每平方呎建築成本約2,0003,000港元計算,總投資額約1418.5億港元。今次中標將大幅提升新意網的數據中心總樓面超過85%,至102萬平方呎。

 新意網的自由現金流連年高於報表盈利,這主要是因為期內之固定資本折舊(主要為旗下自置數據中心之折舊)。即使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維持派發100%的現金盈利,過去三年的手頭現金仍能累計上升4.8億港元,由20106月底的11.1億港元,逐步上升至20136月底的15.9億港元。因此,按上述進度計算,將軍澳數據中心於三年後落成時,即使維持100%的現金派息比率,在未計算項目開支前,三年後的手頭現金,仍將增至加20億港元以上,足夠支付整個項目開支。

現時,新意網每年從這14.415.8億港元的現金及有息證券投資,獲得大約5,200萬港元的利息及投資收入,佔總稅前現金溢利約11%,預期將於未來幾年逐步減少至零。不過,為了預留更多現金作未來發展之用,加上集團不可能完全沒有手頭營運資金在手,我們(林少陽)不排除今後的派息比率將稍為向下調整。不過,我們認為,以集團強勁的現金流狀況看,除非將軍澳的新數據中心總投資成本遠超本欄預期,否則的話,集團亦可以透過輕度舉債,同時維持目前100%的現金派息比率。

留意新意網今年預測ROE16%,扣除現金ROIC回報高達23%。即使假設近年建築成本上漲,這個將軍澳新項目未來的ROIC低一半,只有11.5%,仍然是目前利息回報的3.4倍!當然,股東是要先苦後甜,因為頭幾年利息收入會減少,盈利增長動力會較低,落成後首一兩年亦可能會拖低整體業務回報;但這個世界,沒有付出,是不可能有收穫的。900港元一呎的地價,在香港確實是很難得的便宜價錢,這個項目未來的回報,長遠肯定會非常可觀。』

 一如我們(本人)的留言回覆,由於新意網現價並不算很便宜,若市場悲觀看減少派息的潛在負面因素,選擇先套現離場,股價(除淨後)或可能須回落到1.8港元至2.1港元水平。然而,到目前為止,股價仍反映新意網的投資者著眼長線多於短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53

高增長的科網硬件商:新意網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1/blog-post_23.html
去年12月 Google 宣佈放棄在香港建立數據中心,指主要是成本問題。而原本計劃投放在港的3億美元,會『移師』至台灣,擴充興建當地的數據中心。

新意網(8008) 是香港其中一家主要的數據中心營運商。去年10月斥資$4.28億投得將軍澳的高端數據中心用地,平均呎價約$903,較市場預計的下限$1,500便宜4成。

到底興建和營運數據中心的成本是否很高?新意網是否值得投資?

看一看健康指數(註1):84分,顯示公司的財務狀況很穩健。

查一查截至去年9月底的季度業績,對比前一年同期

營業額:+13%
毛利:    +24%
淨利:    +24%
毛利率:63% (2012:57%),+6%
淨利率:54% (2012:49%),+5%

季度業績顯示,公司業務有規模效應。營業額增長的同時,利潤率的升幅更大。這除了顯示管理層領導有方,也是數據中心的性質使然吧~  大部分互聯網相關的行業,收入的增長速度都超過成本的增長,所以規模越大利潤越高。儘管新意網並非手游開發商或電子支付系統營運商,但數據中心的需求同樣受惠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

翻查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透過寬頻和公開電話網絡上互聯網的數據使用量,2013年增長超過15% 和20%。


 2013*201220112010
寬頻互聯網使用量(太字節)2,573,1642,232,2561,924,8861,652,942
增長率(%)15.27%15.97%16.45%-

 2013*201220112010
公開電話網絡互聯網使用量(千分鍾)224,995185,062168,163178,677
增長率(%)21.58%10.05%-5.88%-

*2013年12月的數據未公佈,按11月份的數據估算。
[資料來源 -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 http://www.ofca.gov.hk/]

以上統計顯示用戶對數據的需求擴張,新意網處高速成長的行業。公司買地興建數據中心,是合適的擴充策略。而新意網的現金流強勁,持有超過11億元現金,又沒有長短期負債,4.8億元的土地投資以及往後的興建費用,並不會影響其財務健康狀況。

雖然Google 指成本問題令它放棄在香港建立數據中心,但需求統計和營運數據顯示,數據中心是能帶來可觀收入和利潤的業務。

新意網上週五破頂($2.54),近日回落超過11%至~$2.31,市盈率約17倍,如以半年和季度業績估算2013年的市盈率,只是~13-14倍,值得投資。估計短期能有10% 回報,而全年業績公佈後,回報更可能超過30%。

註(1):健康指數根據上市公司的全年和半年業績,分析財務穩健度,再以簡單的分數(100分為滿分)表達,以便快速有效地尋找價值投資對象。健康指數的理念,與關心基本因素的投資者一致。

(此文同見於信報網站[健康選股]專欄。)



1月24日補充說明:

昨日股價創新高以$2.64收市,單日升幅15%。今日稍為回落至$2.5,距離$2.31相差了~8%。是否仍值得買?

翻查數據,新意網去年12月每天的成交量只是數十萬至一百萬左右。1月16日成交異動至1600多萬。1月20日&21日的成交量也達950萬和1700多萬。惟獨撰寫此文當晚(1月22日)的成交量下跌至380多萬,股價也回落至~$2.31。但翌日成交量又異動至1900多萬,股價亦創新高,而且公司宣佈2月6日舉行股東會,公佈截至2013年12月的中期業績。當成交量如斯活躍,大眾又預期業績好,股價大概很難回落至$2.31水平。現價$2.50,Est PE ~14.7倍,仍然值得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15

少陽談沽新意網將後悔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950654

近日有股友問新意網(8008)在現水平的去留問題,我說,連林少陽都有信心講出『任何沽出的決定,事後都將證實為錯。』的說話(我可未聽過他這樣評論過一隻股票),我們還有甚麼懷疑的空間?事實上,我們於2012年跟林少陽在1元樓下買入此股,見證了其數據中心業務如何受惠科技大勢,及投資者如何隨潮流改變對它的看法。而論對新意網了解最透澈的港股股評人,相信肯定是林少陽。今天,我們轉載林少陽對新意網最新業績的評論,希望可以從了解其優勢,幫助大家找到決定此股去留的關鍵。

『新意網截至去年12月底半年,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升21.5%,報2.23億港元,每股盈利按年升幅一致,報5.52港仙。受惠於數據中心業務增長,期內營業額按年升12.5%至4.16億元,在規模經濟效應發揮作用下,毛利率按年升5.1個百分點至63.5%,令毛利按年升幅擴大至22.3%報2.64億元。

期內營運外收入為1,806萬港元,按年微跌0.5%或103萬元,主要是期內支付將軍澳數據中心地皮4.28億元地價以及派發去年股息4.07億元,令淨現金由去年底的15.8億港元,回落至9.7億港元。然而,集團成本控制理想,營運開支只有1,890萬港元,按年微跌1.2%或23萬元,令經營槓桿發揮效力,稅前溢利按年升22%,報2.63億元。有效稅率約15.2%,相對去年同期14.9%微升0.3個百分點。

按業務劃分,上半年數據中心表現仍然一枝獨秀,營業額按年升14.7%,報3.43億元,分部溢利按年升26%至2.24億元。SMATV、CABD、鋪設電纜及保安系統業務營業額按年微升1.9%至4,772萬元,分部溢利按年升8%至980萬元;收租業務收入按年升5.6%,分部溢利按年升9%報2,007萬元。

單計第二季表現,營業額按年升12%,毛利按年升20.5%,其他收入按年跌11%或103萬元,經營開支則微升31萬元至970萬元,稅前溢利按年升19.4%,稅率按年微升0.4個百分點至15.3%,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升18.8%。(林氏在Q&A中補充:次季的增速稍為回落,但意義不是很大,因為他本來是認為今年盈利增長應該回落至15%或稍低,但上半年結果還是維持於20%以上,因此,業績其實稍為好過預期一點。)

至於將軍澳數據中心地皮方面,新意網於2013年10月獲政府批予土地,由於土地用途只限於經營數據中心,在競爭對手不多及土地價值受到限制下,每呎樓面地價不足1,000港元,而相關樓面預期在全面落成後擴大集團現有數據中心樓面達80%。雖然建築期內由於資金開支增加令利息收入回落,而落成初期或因為使用率未達最佳使用效率,而稍為拖低集團盈利,盈利增長或於未來兩三年稍為回落至低雙位數,但考慮到行業的長遠發展,我們認為是項投資將大幅增加股東價值,其中長線回報將遠超現金的利息收入。

按現行的建築技術,新意網可以一面分期蓋數據中心一面招租,不必即時用盡地積比率花費大量的資本開支等租客光臨,其回本期肯定快過當年收購柴灣的iAdvantage Centre,我們甚至懷疑,開業首年亦未必會對集團的經營效率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估值方面,預期截至6月底止全年盈利或報11.5至12港仙,按昨日(2月6日)收市價2.65港元計算,市盈率約22至23倍之間,息率4.3至4.5%。現價看來估值並不便宜,但是考慮到其業績有如不斷長高的大樹,預期2015年6月底止年度市盈率將回落至19.5倍左右,而息率將再見5%以上,任何沽出的決定,事後都將證實為錯。(林氏又在Q&A中補充:美國有一家上市公司叫Equinix,現時市盈率是97倍。實在不知美國的投資者為何會認為Equinix會值那麼高的估值。)』刊於27

在Q&A中,林少陽又補充了新意網的其他優勢。他指出,這包括先來者優勢、新地優越的優質服務與成本效益、母公司興建投資物業幾十年的經驗。事實上,『這個行業資本投入大加上回本周期期長,一旦收購物業及興建固定資產的成本控制失控,回報差異便有天淵之別,一旦行業逆轉,較弱勢的競爭者將被淘汰。如果這個行業真的那麼容易經營,老早已有大批對手加入市場。不信的話,你可以嘗試說服一班財主,問問他們是否樂於付出10數億元本金,收購一個大型的工業用地改裝成數據中心,游說他們說5至10年後將發大達,你估他們會否對此項目有興趣。

請不要忘記,新意網當年的股東,是以每股5.19港元(經一拆一調整),即使扣除多年以來的派息,成本價仍然高達4.43港元,這項長達14年的投資,至今仍未回本,你認為這是否一盤值得引來狂蜂浪蝶般投資者競相加入的市場呢?』

至於市場又重炒轉主板方面,林少陽指出,『集團已發行股本約23.4億股,……目前,市場流通股份只有約6.24億股,市值約16.5億港元,相信大部份由長線投資者持有。機構投資者能否買賣創業板股份,視乎個別基金的招股文件的規定而定,但相信市場是有部份基金因為不得買入創業板股份,而未能將新意網納入可投資類別。』因此,這或多或少有利好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148

自主招生搞搞新意思


2014-07-21  NCW  
 

 

基於高考成績、自主測試、高中學業成績的「綜合評價」模式正在潛移默化,最終成敗將取決於高校治理模式的改革◎ 財新記者 藍方 見習記者 趙晗 薛健聰 實習記者 徐弘毅 文經過將近三個月的焦急等待,7月15日,深圳中學的應屆畢業生李姍,終於拿到了上海紐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這所2013年才開始正式招生的學校,最吸引李姍的,無疑是其全球教育體系。每個學生都有一到三個學期的海外學習機會,連分宿舍都一定要「一中一外」搭配, 「這是真正的全球化平台,是個非常適合我的學校。 」而上海紐約大學要挑中這些真正適合它的學生,也是煞費苦心。它想要的不僅僅是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更期望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與創新精神,熱愛 嘗試新鮮事物,並擁有「世界公民」的素質。而這些品質是以知識考核為中心的高考無法考察的。

與美國的大學同步,上海紐約大學在2013年9月就開放了2014年秋季入學的申請系統。學生們在此提交高中學業成績、個人獲獎資料和三篇「命題作文」 。校方從2000多份中國學生的申請中,篩選出500個學生,邀請他們在2月底參加校園日活動——也就是上海紐約 大學的自主面試。

2月21日,李姍一個人從深圳飛往上海。第一晚的歡迎晚宴上,校方請同學們帶一件最讓自己聯想到「家」的東西,對所有人介紹分享。有人大老遠帶 了餃子,有人帶了鑰匙,李姍則帶了「自己」 ,因為她認為自己的成長髮展都是家庭的烙印。

第二天的模擬課堂,李姍被隨機分到了博弈論的課堂上。一堂課六七人,兩個老師在後面觀察學生們的參與和表達。下午則有一場15分鐘的單人面試,一人詢問李姍的申請動機和未來規劃,另一位老師則與她探討了閱讀的問題。

最後一個環節是小組活動,要求十個人分成兩組,各搭半邊橋,而後將其合起來。有人負責設計,有人負責美化,李姍則負責在兩個小組之間溝通。

今年4月, 「校園活動日」的成績公佈,李姍上了 A 檔——只要她高考上一本線,就可以被上海紐約大學錄取。還有一批學生,則進了 B 檔。對 B 檔學生,學校將進行「綜合評價」 ,結合學生的高考成績、學校面試評價、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擇優錄取。

「基於高考成績、自主考試、高中學業成績的綜合評價,既是國際通用模式,也是我們期望通過改革達到的一種模式。 」曾參與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的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者楊東平介紹,高考成績是一個高校錄取的門檻值,解決基本的考試公平問題;自主測試,則實現高校對學生的多元、自主評價;高中時的學業表現、社會評價也作為錄取參考指標,以打破「一考定終身」的格局。

在2014年的高招錄取中,將三項成績統籌考慮作為招錄標準的「綜合評價」模式,正悄然成風。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在內的40 余所高校,都拿出一定名額和專業,探索「三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

識者看來,此種招生方式正代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改革方向 ;然而在行政錄取的體制下,在高考前進行、並在提前批鎖定生源的「綜合評價」模式,仍然難逃過去「自主招生」掐尖圈地的泥沼。建立起權力分立的高校管理體制,更是實現真正「綜合評價」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

開啟多元評價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這一制度就成為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的重要渠道,甚至成為諸多貧寒學子改變命運的轉折點。

其制度核心在於兩項:一是統一考試,建立起高校選拔的客觀評價體系 ;二是統一招生,高校分省投放錄取指標,按考生的志願和分數擇優提檔。迄今為止,高考都是中國大陸地區公認的最嚴格、公平、公開的高規格考試。

然而,作為考核學術為主的選拔性考試, 「分分必爭」 「一考定終身」帶來 的應試壓力巨大。學生大量時間用於應試訓練,學習被異化,創新性思維被扼殺,基礎教育偏離教學本質。另一方面,高校錄取以高考分數為惟一指標,對所有學生採取一刀切的招錄標準,幾乎不允許偏才、怪才的出現,學校也難以招到符合自己發展特色的人才。

作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配套政策,考試招生制度的方案從2009年起就在醞釀, 「多元錄取」成為既定方向。

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招生考試改革在教育改革項下獨佔一段,且頗為具體地提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 。

問題在於,高考、高中學業成績等指標,如何才能科學地「綜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

2012年,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率先推出了包含了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成績和高校自主能力測試成績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考生高考成績佔總成績的60%、高中學業成績佔10%、學校組織的能力測試成績佔30%。這些分數最終構成考生的綜合成績,並作為錄取的依據,擇優錄取。

事實上,建校之初南科大設定的招生方案中, 三項成績的比例是「4+3+3」 。

但最終高考成績比例被大幅提升,外界也將此解讀為對現有體制的妥協和現行考試模式的回歸。

「6+3+1」的模式最終得到了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門的肯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另外兩所身份特殊的大學,西交利物浦和北京師範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也開始在廣東採用「綜合評價」模式招生。

這兩所學校所代表的,正是被稱作「洋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楊東平介紹,近年來新成立的洋大學,如上海紐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都獲得教育部批准,綜合評價成為其招生的統一模式。

到2014年,已有七所大學在廣東進行「綜合評價」 。和廣東同樣走在改革前沿的,還有浙江。浙江將綜合三項指標的錄取模式稱作「三位一體」 ,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合成綜合成績,具體比例由試點高校根據學校培養目標和學科專業設置情況確定,但高考成績原則上不低於50%。

目前浙江省內參與「三位一體」錄取的高校,已從2012年的兩所增加到了34所,錄取學生數則從260人增至今年的3470人。

一長串的試點名單中,除了南科大、「洋大學」這樣一些身份特殊、帶有改革意味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亦在其中。

在諸多高校看來,高考成績的「門檻」作用非常重要。立校已十年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作為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的「洋大學」 ,2004年便擁有提前單獨招生資格。該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財 新記者,寧波諾丁漢大學曾一度「完全自主招生」 ,但現在卻提出要參考高考成績。他們發現,通過完全自主招生進校的學生往往「兩頭尖」 ,特別好和特別不能適應大學生活的都不在少數。而經過高考「把關」 ,參考高考成績錄取的學生,學習水平和成績都更加穩定。

而高校自行組織的能力測試,則能考查學生綜合素質、體現高校的特色標準。浙江大學一位負責招生的老師介紹,今年的「三位一體」給每個院系高度自由,由各專業自行命題,老師們的參與度、積極性都非常高。如在醫學類專業的面試中,專門提出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如何解決看病難」等話題,以觀察考生的價值取向和語言組織、邏輯思考能力。

至於學生的高中學業成績,有的高校將其作為學生參加自主考試的門檻,有的將其折算進最終的綜合成績。在楊東平看來,對學生高中學業成績、社會評價的重視,也有利於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 。

高考後錄取萌芽

事實上,此種多元評價的嘗試,在中國高考改革的道路上並非第一次。

2003年開始,中國一些「985工程」大學拿出總招生人數的5% 進行自主招生,就是為了打破高考單一考核標準,進行多元錄取。

時至今日,每年春節過後,無數成績領先的學生懷揣各類證書,焦灼地奔波於各個自主招生考場。以北大為首的「北約」11校,以清華為首的「華約」7校,在高考前率先展開優生掐尖角逐。

業界對此種自主招生普遍持批評態 度。 「北約」 「華約」等大學各自組成考試聯盟進行聯考,事實上已形成「小高考」 ,加重了考生負擔。且考試仍以學科測試為主,並未體現「多元化」 。

清華大學一位瞭解招生程序的老師介紹,初試筆試的考題「比高考還難」 ,不乏「偏題、怪題、難題」 ,其核心仍舊看重學科競賽成績。 「新百年計劃」中的「領軍計劃」 ,更是優中選優,不接受個人報名,必須是清華看中的重點高中校長親自推薦。

在自主招生考試中成績優異的學生,而後仍要參加高考,自主招生的意義大打折扣。學生被要求必須填報該 校,才能獲得高校的降分錄取資格。 「其實這些自主招生加分就是給優秀生吃定心丸。他們往往不需要加分也能考上清華。 」上述清華大學的老師說。

改革此種自主招生模式,已是業內共識。楊東平認為,最合理的方案是將自主招生放到高考之後。高考成績作為選拔的基本門檻,成績達標的學生可參加學校組織的自主考試。最終結合學生的高考成績、自主考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成績,三位一體綜合錄取。 「既是國際通用、也是我們期望改革達到的模式。 」事實上,香港高校目前在內地的招生模式正是如此。以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為例,每年3月開放報名,要求學生上傳個人簡歷和基本信息,6月中報名截止。高考放榜後學生需要自行在網站上匯報高考分數。高考成績是港校面試資格的敲門磚。近幾年港校的面試分數線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清華在京理科錄取分數線是682分,而6月初科大理學院在京的面試資格分數線高達680分。

在香港,大部分學生通過聯招方式升讀大學,考核標準主要是文憑考試成績、校內評核及報名時提交的學習概覽、參加過的活動、獲取的獎項、特殊成就、及個人簡介(Personal Profile)等。

「我們不能僅僅依據內地高考成績選擇學生。 」負責科大商學院招生工作的科大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許佳龍教授對財新記者說, 「內地高考未能考察學生的應用、創新、通識、表達等能力。

我們過去的經驗表明,一些高考成績很高的同學,面試表現未必好。 」港校的面試環節通常30分鐘,學生需要全程使用英語。在2014年科大內地招生面試環節,許佳龍提出的問題有「巴西世界盃正在進行,但同時也有很多市民示威,認為政府勞民傷財。你認為政府做得對不對?」 「今年北京嚴格限制非京籍入學,對此你怎麼看?」他對財新記者說 : 「我們很看重學生對社會是否有興趣,是否有著國際視野。而這些素質是高考試卷無法考核的。 」類似港校這種高考後測評的機制,位於湖南的中南大學自2007年起已經開始嘗試。在大多數高校都在考前以自主招生「掐尖」之時,中南大學卻選擇高考出分後才進行自主測試。中南大學曾向媒體介紹,這主要還是因為高考前自主招生報名人數少。自主招生報名門檻較高,高考前考試給學生增加額外負擔,同時在不知道自己高考分數的情況下「自主」 ,考生一般是兩種心態 :分數剛 夠最好,如超得太多,那就另攀高枝了。

中南大學因此採取的「綜合評價錄取」機制,便在高考後劃定門檻,上線的學生參加學校的面試。在面試中,考生要接受公民素質、科學思維、人文素養、創新想像、人際交往、個性特長六個方面的考核。

中南大學從面試到公佈結果的過程非常快,既不影響提前批次錄取,也不耽誤未被錄取的考生填報本科第一志願。其「綜合評價」招生幾年來成績斐然,漸漸在業內和學生中形成良好口碑。

若非考慮「掐尖」因素,高考後模式優勢明顯。西交利物浦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介紹,高考能降低高校自己的篩選成本,確保學生基本的素質質量。然而,今年採取「綜合評價」錄取模式的諸多高校,絕大多數都在高考前,或高考出分前組織自主考試。

如西交利物浦大學,在廣東的自主考試放在高考後,在江蘇卻放在高考前。

其原因,僅是各地填報志願時間不同。

在現行集中錄取的體制下,該老師介紹,高考出分到提檔的時間非常短,如果招生人數少方可應付,一旦省份多了、報名人數多了,學校要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組織報名、考試、公示成績, 「根本來不及」 。

呼喚深層改革

當前,無論是「考前模式」或「考後模式」 ,綜合評價錄取的學校、專業,基本都是在提前批提檔。如採取「考前模式」的學校,會與自主考試中成績優異的學生簽約,要求其在提前批中填報該 校。待高考成績出分後,學校將三項指標進行折算,擇優錄取 ;未被錄取的學生,不影響其一批次錄取。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學者熊丙奇看來,這並未跳開過去自主招生「圈地掐尖」的泥沼。

「核心仍在於限制了學生的選擇 權。 」熊丙奇指出,不管各個學校的面試如何多元、學生參加了多少場自主考試,他最終只能選擇一所學校。而真正的自主招生,應是雙向選擇、多次錄取。

「學生沒有選擇權,受教育者得不到尊重,就無所謂對教育腐敗、教學質量的監督。 」而對能在提前批就提走自己中意學生檔案的學校, 「綜合評價」確實給他們帶來諸多優勢。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在對「三位一體」招生模式進行總結時提到,高校跟蹤調查發現,通過「三位一體」招的學生在活躍度和心理調適能力上明顯高於其他學生; 他們的學習成績、社會活動能力、適應性普遍較好。

中南大學也為通過綜合評價錄取的學生建立了詳細的數據庫,發現這些學生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獎學金、評優情況,也明顯優於「普招生」 。

西交利物浦大學招生辦公室有關負 責人介紹,學校在廣東實行的「綜合評價」 ,首先會將750分的高考總分折算成100分,再乘以60% 以計入總成績,因此學生在高考中的分數差距對總分的影響變得微乎其微。因此在最終錄取的學生名單中,確實會有一些在綜合測試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高考成績實際低於「普招生」 。

「高考考得高的落榜,考得低的反而被錄取。 」楊東平指出, 「綜合評價」的模式自然會帶來這樣的結果, 「但就會有人質疑,這其中是否有貓膩。 」尤其在人大招生辦主任蔡榮生涉嫌貪腐的案例曝光後,如何確保自主考試的公正公平,成為公眾最為關心的議題。

廣東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強調,對於在廣東境內采「綜合評價」錄取的高校,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陽光招生」 。

從學校招生的要求、規則,到最終考試合格名單,都必須對外公示。

香港科技大學方面絲毫不擔心面試中存在舞弊。 「內地招生沒有舞弊空間。 」許佳龍教授介紹,參加面試的學生有著嚴格的分數限制。在面試環節,每位學生都有兩位教授測評,而這兩位教授都是在當天才獲悉自己前往哪個考場對應 哪個學生。負責安排考場的老師不參與面試工作。

西交利物浦大學在招生中也實行嚴格的「學術行政分立」 。負責招生的老師介紹,招生辦公室的老師僅負責組織考試;出題、評判,均由學術委員會主導,各個學院的老師廣泛參與。招錄的學生質量,直接關係著學校的名譽和發展 ;招生環節的任何不端,就將遭到學校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的嚴厲懲戒。

在熊丙奇看來,只有建立這樣的現代高校治理結構,方能確保自主招生公信力。理事會負責決策,公開遴選的校長負責執行,學校內部的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相分離。

楊東平亦認可這樣的模式。招生的重大決策,交給由教授組成的招生委員會,改變國內大學由招生辦公室全盤操作的局面。內部制衡的同時,強化外部的社會監督,包括向家長公開招考過程,錄取環節向媒體、家長開放等。

在學者們看來,綜合評價招生模式的探索,在多元評價邁出第一步後,更需要高校去行政化、招生去行政化的相應配套制度予以保障。高考改革前路仍然任重道遠。

財新實習記者邵希對此文亦有貢獻全國至少40餘所高校,

都拿出一定名額和專

業,探索「三位一體」

的綜合評價

錄取模式

2 0 1 3 年 4月6日,

2013西安交大自主

招生考試複試舉行。

如何把 「天空」和 「鐘

表」聯繫起來?複試

學生展示自己的答

題紙板。

楊東平認為,最合理的方案,是將自主招生放到高考之後。位於湖南的中南大學自2007年起

已經開始嘗試

「三位一體」招錄學生的

活躍度和心理調適能力

明顯高於其他學生 ;學

習成績、社會活動能力、

適應性普遍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11

業績公佈之後:穩步增長的新意網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2.html
上星期點名殼股中播控股(471)。中秋之後停牌有公告,復牌後股價兩日內飆升兩倍。不知讀者有無順勢賺少少錢呢?如果錯過了,請別期望下一次我向來不鼓勵炒殼股,所以不夠膽推介。公司市值~4.4億,但一日的成交額超過2.7億,超過市值的50%。市場何來咁多貨呢?這類炒作無論時機和價格,散戶都難以捉摸。別說沒有內幕消息,就算有可靠消息並八成時間贏錢,但只要一次失誤,可能已難以翻身。散戶面對這類投機,抱著『小賭怡情』的玩樂心態可以若果沉迷其中,會變成賭徒兼難以過正常生活。炒殼股運氣的成分高,自己沒控制權。既然無法掌控運氣,專注有根基的價值投資較實際



新意網(8008) 昨天公佈全年業績。不是超級亮麗,但業務和盈利都穩定增長。最新的VIS 依然超過80分,截至2014年6月30日:
  • 營業額:    8.46億 (2013:7.64億,+10.7%)
  • 毛利:        5.47億 (2013:4.63億,+18.4%)
  • 經營利潤:5.46億 (2013:4.76億,+14.7%)
  • 淨利潤:    5.85億 (2013:5.30億,+10.4%)
  • 毛利率:    64.7% (2013:60.5%,+4.2%)
  • 淨利潤率:68.1% (2013:69.4%,-1.3%)
新意網無論營業額、毛利、經營利潤和淨利潤,都有雙位數增長。雖然只是一成多而不是三成多的高增長,但勝在業務穩定,而且毛利率高。我真的想不到哪些行業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可以達到6成以上。而今年的毛利率較去年提升了4.2%,顯示管理層有效管理。至於淨利潤,因為投資物業的公平值增加不及去年,所以淨利潤的增長較經營利潤的14.7%低。以往曾分析過新意網,雖然是創業板,但公司財務穩健,持有8.85億現金,沒有短期或長期負債,派息率高達70%。若只計基礎盈利,不計算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則派息率達100%。可見公司財務穩健,現金流強勁。

公司的主業是營運數據中心,全年整體租用率達86%。去年10月獲批准在沙田數據中心的剩餘樓面,由工業用途改作數據中心。同月亦投得一幅將軍澳地皮(至今唯一一幅政府指定作高端數據中心用途的地皮,並可作分租用途。)公司將興建數據中心,估計2017年落成。現今世代越來越多人用智能手機和板腦等,而雲端服務越來越普及,加上更多行業運用數據分析,市場對數據中心的需求會不斷增加。營運數據中心是『當頭起』的業務,回報未必一時三刻看到,但市場需求增加是大趨勢,公司應能從中分一杯羹。

新意網現價$2.72,市盈率約18.7倍。相比早前推介的港通控股(32),市盈率只有單位數,似乎貴很多。但新意網的利潤增長和經營利潤率,都遠勝港通,加上市場需求增加的大趨勢明顯,以及公司正在擴張,數據中心一旦落成,增長率將不止一成多。我認為現價屬抵買,兼值得長期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