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黑馬】默聯:掘金醫院裡的刷卡大生意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5/56901.html創業成功的前提:行業積累 從1993年步入大學校園開始,方達遠就和醫藥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大學時就開始搞藥品銷售,一直做到2006年,當時只有十幾個員工,但是每年的銷售額能夠達到六七百萬。這期間他還做過一段時間的醫藥代表,簡單機械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讓方達遠很不滿意。一心想做實業的他嘗試過開辦藥廠,卻不料全部賠了進去。於是方達遠「覺得在湖北待著沒勁」,剛好一個在上海的朋友向他拋出橄欖枝,說想要一起做點事,他便帶著一腔熱血奔赴了魔都。
方達遠是搞醫療的,朋友是搞信息化的,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搞起了醫療信息化。可是創業卻不是想創就能創的,「創業開始的時候你不可能發現市場,創業就是不停地碰、不停地摸,摸著突然發現這個事你可以去做,然後總結一下,拔高一下,就是瞎矇。」方達遠的第一單是給崑山中醫院做了一個分診系統,就是醫院的排隊叫號系統,「現在看著挺簡單,06年還是挺難的,很多東西要集成,技術不太容易。」不容易就只能拼,當時只有兩個半人(第三個人在國外)的團隊用了一個半月做出了第一個產品,賣了72萬。「當時我也沒瞄準需求,就是為了吃飯,為了活下去,就什麼都願意做,我有一個好處是醫院他們說的話我聽得懂,我說的話醫院聽得懂,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體會告訴他們,他們就認同,一來二去覺得行就試一下。當時我就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積累,需要沉澱,然後你要理解,最終一定會有收穫。我當時能夠積累就是以前的那些經歷,當醫生、當醫藥代表。」
面對 大公司進攻:差異化競爭
多年的醫療行業經驗確實是方達遠最大的財富,現在公司的主推產品也是憑藉他當年的經驗研發推廣的。說來是個巧合,2007年有人跟方達遠的同學諮詢能不能做一個掛號處的自助排隊機、取號機。聽到這個消息的方達遠心裡一動,便開始查資料。發現這是個空白的市場的他內心興奮異常,「我在想這個需求一定會到來,像銀行的ATM機,醫院的地方就這麼小,看病的越來越多,它通過什麼擴容?我當時想,這個事情有得一做,就開始研究。」
依然是那兩個半人的團隊,開發了一年多,自己琢磨功能、設備、組件,通過代工把它們實現。第一台機器完全是送給了崑山中醫院,只是剛調試完一週醫院領導就又向方達遠要了六台。「其實很多東西也是一種機緣巧合,也許機會就在漫不經心之中,你願意去嘗試,也適合去嘗試,做著做著就有譜了,然後你就會有更多的理解,就開始從事這一行。」
隨著方達遠產品的慢慢普及,一些專業的上市公司也開始瞄準這一市場,比如湖南長城信息公司,這是方達遠很尊重的一家公司,它佔到了行業內百分之五六十的市場份額,也是最多的。方達遠的默聯則佔了20%,其餘還有四五家企業瓜分剩下的20%。為了應對挑戰,方達遠的產品已經改版了十幾次,並且不斷貼合醫院的需求。「創業的原始積累要靠產品、關係,但是標準化產品出來之後一定會面臨大廠家的跟進,這個就是實戰,肉搏,就得找差異化,他不能做的東西你就做。」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自己對醫療行業的瞭解,將產品適應醫療行業的特點加以改進、應用,從醫院和患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設計產品,幫助醫院解決困難,提供服務,「我的競爭對手都是金融特徵明顯,他已經把我當成對手了,這個時候就很難受,我的方法就是從醫療端研發。更多地具備醫療信息化特徵,只有我一家,醫院喜歡我。」方達遠驕傲地說到。
現在方達遠的毛利能夠達到百分之四五十,去年賣了幾百台,銷售額達到兩千多萬。企業壯大之後,方達遠發現上海有很多門檻,於是他在2009年回到湖北創辦了武漢默聯有限公司。在武漢,方達遠發現他的自助掛號機可以開通銀行卡刷卡服務以方便患者付款,「我就去跟工行的人說,他說行啊你刷我的卡你這個機器我送你用。然後我就問醫院,他說原理上是劃得通的,我發現這個事靠譜」,就開始在銀行和醫院之間反覆跑,做方案,在銀行和間,實現了醫院和銀行的對接。「比較幸運就是剛好湊到武漢自惠醫療的項目裡面去,得到了湖北省的支持。」
業務擴張:試水移動互聯網
實現了銀醫互通的產品更加熱銷,武漢中心醫院後來買了36台,在整個銷售額中,武漢佔了80%。想要將業務拓展到全國的方達遠將銷售中心搬到了北京,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阻力。研發人員的擴張和硬件成本的提高增加了公司的負擔,在全國的服務團隊也不夠強。為了尋找新的發展,方達遠投資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以控制生產週期,節約生產成本。同時,他還將目光放到了移動互聯網領域,想了許多新點子,比如醫院的室內導航,智能化分診台等,最主要的還是「移動銀醫通」。「有醫療場景的支付,這是所有醫療行業想實現一直沒實現的事,二維碼、智能終端出來之後就可以做,把醫院和患者數據溝通就可以,平時所有健康服務都是游離於醫療場景之外的,跟醫院數據無法交互,我有這個條件。我的卡可以掛號,基本信息就有了,你開了什麼藥、做了什麼檢查、看的什麼病,怎麼付費,我把這些數據拿到移動互聯網,幫助醫院做移動互聯網服務平台,我做的不是自己的。」方達遠強調,醫院級客戶的認可、接納很重要,不能搶了醫院的客戶。「健康服務領域醫生最重要,醫療資源最重要。給醫生提供服務就是在幫助患者。這個資源在中國現有的醫療體制裡面是有限制的。必須有平台,就是醫院,只有以醫院為中心的,建設企業級的醫患的互動、溝通,才有可能走得更遠。」方達遠認為,未來兩年,APP會是他的主要盈利點。
現在在北京,方達遠通過組合銷售的方式也已經開拓了自己的市場。兩年的時間他挖遍了自己所有的業內資源,跟北京工商銀行和北京建設銀行建立了合作。醫院方面的聯繫則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多年在醫療行業工作的經歷讓方達遠積累了豐富的人脈,「我搞定了北京協和、北京兒童,即將搞定安貞、同仁,先賣服務平台,再賣設備。」當然,方達遠並不是單靠關係,產品做得好才是決定性因素。方達遠幫助醫院提供諮詢服務,比如如何實現掛號人員的配備、業務流程的整合;同時幫助銀行拓寬客戶渠道,賺流水。現在方達遠的模式是,銀行出錢給醫院提供機器,方達遠賺機器和軟件的錢,銀行賺客戶和流水,醫院更好地服務患者。他預計,明年北京的銷售額會有爆炸式的增長。
北京之外,要擴張就要有資金。方達遠表示,現在有很多投資者在關注自己,但他不做燒錢的事情。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擴張團隊以及做好移動互聯網應用,「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產業背景裡去。」同時,還要把公司做強。「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我現在就是想慢慢往上面走一點。如果只賣設備就會是一個搬運工,我不當。我要推車,然後再買貨車。現在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做得越大,死得越慘。」相信有著醫療信息化特徵和移動互聯網血液的默聯,會做得很強,會走得很遠。
開年刷卡少 1月美國消費信貸增速創一年多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44
由於信用卡消費明顯減少,今年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信貸增長下滑4.18%,增速創逾一年新低。其中信用卡貸款是過去三個月來第二個月增長下降。
1月數據顯示,盡管國內就業增長勢頭強勁,美國消費者今年年初對待開支仍態度謹慎。《華爾街日報》報道評價數據稱,經過去年第四季度的大采購,美國消費者開年在控制支出,他們已展示每次大購物結束後就開始註重還債的趨勢。
個人消費支出貢獻美國約七成的GDP,這類支出增長下滑也反映在GDP增長預期上。昨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遜於預期的美國貿易逆差數據公布後,高盛將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的增速預期由2.6%下調至2.4%。而《華爾街日報》上述報道提到,經濟學家對一季度GDP的整體預期還只有約2%,甚至低於2%。上周公布的美國第四季度GDP修正值為年化環比增長2.2%,上兩個季度為4.6%和5.0%。
昨晚和貿易數據同時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搶眼,新增非農就業者29.5萬人,但平均時薪增長不及預期。彭博報道預計,如果看到薪資增長加快,美國家庭可能會更願意利用低利率貸款。
美聯儲昨日公布:
1月美國個人消費者新增未償信貸額為116億美元,遠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預期中位值148億美元,去年12月新增消費信貸額由148億美元上修至179億美元。
其中屬於循環性貸款的信用卡貸款1月減少11.6億美元,降幅1.57%,去年12月增加62億美元,增幅8.41%,去年11月減少5.37億美元。
車貸和學生貸款這類非循環性貸款1月增加127億美元,去年12月增加117億美元。
下圖紅色柱形代表非循環性貸款月度增長變化,藍色柱形代表循環性貸款增長變化。

下圖可見1月循環性貸款負增長,較去年12月明顯下滑。

雖然信用卡貸款等循環性貸款劇減,但下圖可見1月新增非循環性貸款較上月略有增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發改委、央行聯手下調刷卡手續費 :商戶每年可減少費用74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764.html
發改委、央行聯手下調刷卡手續費 :商戶每年可減少費用74億
一財網 李德尚玉 2016-03-18 17:22:00
3月18日,發改委、央行就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事項發布通知。調整後的刷卡手續費政策將於2016年9月6日起正式實施。
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主要是收單機構收取的收單服務費、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和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本次調整費率水平較大幅度降低,涉及調整政府定價管理範圍、方式,取消商戶行業分類定價,實行借、貸記卡差別計費等多項內容。
據央行提供的數據,截至2015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超過54億張,銀行卡聯網特約商戶超過1600萬戶,POS機具超過2000萬臺。2015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消費業務約290億筆,金額約55萬億元。此次出臺的政策,一個主要特點是從總體上較大幅度下調了費率水平,將直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
商戶每年減少手續費74億
針對本輪刷卡手續費的調整,收單機構表示歡迎,並普遍認為對企業經營利好。
“相比現行的政策,這次費費調整有三大特點:取消了行業分類定價,實行了借貸分離,實行了收單側市場價。”拉卡拉支付高級副總裁唐淩《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此次政策調整,雖然總體上商戶的手續費有所下降,對收單機構的影響不一樣。對於具備一定規模的大型收單機構,是一個重大利好。如拉卡拉不僅提供收單服務,還提供信貸,征信,保理,融資租賃等服務,用戶的粘性更強,服務更好。我們自己內部測算評估,費率調整對於我們的利潤影響不大。"
唐淩稱,這個政策來得越早,對行業的正能量作用越大。在原政策環境下,即使是像拉卡拉這樣十幾年一貫的堅持走正道、嚴格查處各種違規行為的平臺,也依然對種種亂象防不勝防。如果早些年實施了此政策,也許收單行業要比現在的環境好很多。也就不會存在“逼良為娼”,“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開了正門,堵了側門。讓專業機構專註於提升服務品質,通過差異化服務,加強增值服務,以此促進行行業良性循環發展。
“新的價格體系,降低了收單機構的綜合管理成本(舉例而言,我們無需再按三檔費率做商戶的分類、匹配等),使得我們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金融創新之中。這就如同當年上網費率降低之後,互聯網服務變得多樣化,才有了今天豐富的互聯網世界。” 快錢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關國光表示。
關國光稱,同時,商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他們需要的是一整套集成化的綜合服務,而不是單一的收單業務。市場化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創新的速度,為商戶和消費者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
“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大進步更是對企業經營的利好。”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旺pos創始人兼CEO李巖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首先,隨技術進步和商業環境的改變,刷卡手續費的市場化和減免應是大趨勢。分行業定費率原本是不夠科學的,不分行業類別,按風險不同,區分借貸來定價是更加合理的。將來費率能更加市場化、更加靈活才能減輕企業經營負擔,促進交易發展。其次,對於收單機構會形成壓力,原來的利潤空間被擠壓,大量同質競爭帶來的違規套碼交易將會有所收斂。線下收單市場的紅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出逃者,通過電商增值服務、金融增值服務、數據增值服務等方式重新獲得競爭優勢將是整個行業的未來。最後,基於全行業利潤區的偏移,僅能支持線下收單的POS機具和網絡將會面臨淘汰,能支持收單公司開展各種增值業務的互聯網POS將會在3年內快速擴張。
匯付天下高級副總裁穆海潔表示,這是行業和匯付盼望已久的新政,新政中不僅確定了此前熱議的“統一費率、借貸分離”等政策,同時降低了網絡服務費率,封頂和部分商戶優惠等政策都逐一落實,相信新政出臺不僅將使商戶真正受益,也必將有利於行業規範發展。在規範發展的市場和行業面前,穆海潔同時表示,匯付天下在銀行卡收單業務上必將邁上全新發展階段。
據央行初步測算,政策實施後各類商戶合計每年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由於現行不同商戶刷卡手續費實行差別費率,調整後不同行業商戶受益程度也存在一些差別。餐飲等行業商戶貸記卡、借記卡交易的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合計可分別降低53%—63%,百貨等行業商戶可降低23%—39%;超市等商戶通過實行優惠措施將在改革過渡期內保持費率水平總體穩定;非營利性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養老、慈善機構將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全額減免。同時,對競爭較為充分的收單環節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保持費率水平合理穩定,並促進收單機構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銀行卡刷卡手續費不向持卡消費者收取。本次政策調整,從總體上較大幅度降低了費率水平,有利於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改善經營環境,不僅不會增加消費者支出,而且有利於消費者獲得更好的刷卡消費體驗。
大幅度降低費率水平
此次發改委、央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涉及調整政府定價管理的範圍、方式,取消商戶行業分類定價,實行借、貸記卡差別計費等多項內容,從總體上較大幅度降低了費率水平。
一是降低發卡行服務費費率水平。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由現行區分不同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對借記卡、貸記卡(含準貸記卡,下同)執行相同費率,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並對借記卡、貸記卡差別計費。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二是降低網絡服務費費率水平。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由現行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費率水平降低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由發卡、收單機構各承擔50%(即分別向發卡、收單機構計收的費率均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325%)。
三是調整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封頂控制措施。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借記卡交易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13元,貸記卡交易不實行單筆收費封頂控制。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不區分借、貸記卡,單筆交易的收費金額不超過6.5元(即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時,單筆收費金額均不超過3.25元)。
四是對部分商戶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優惠措施。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慈善機構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全額減免;自本次刷卡手續費調整措施正式實施起2年的過渡期內,按照費率水平保持總體穩定的原則,對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優惠。
五是收單環節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收單機構收取的收單服務費由現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收單機構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國家鼓勵收單機構積極開展業務創新,根據商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增值服務,並按照市場化原則,綜合考慮雙方合作需要和業務開展狀況,與商戶協商合理確定服務收費。(本報記者夏心愉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聶偉柱
央行和發改委出大招啦!刷卡手續費降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05.html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對借記卡、貸記卡執行相同費率,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銀行卡清算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內貿流通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4]51號)精神,進一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擴大消費,引導銀行卡經營機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促進我國銀行卡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定價機制的具體措施
(一)降低發卡行服務費費率水平。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由現行區分不同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對借記卡、貸記卡(含準貸記卡,下同)執行相同費率,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並對借記卡、貸記卡差別計費。費率水平降低為借記卡交易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貸記卡交易不超過0.45%。
(二)降低網絡服務費費率水平。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由現行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定價,改為不區分商戶類別,實行政府指導價、上限管理,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費率水平降低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由發卡、收單機構各承擔50%(即分別向發卡、收單機構計收的費率均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325%)。
(三)調整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封頂控制措施。發卡機構收取的發卡行服務費,借記卡交易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13元,貸記卡交易不實行單筆收費封頂控制。銀行卡清算機構收取的網絡服務費不區分借、貸記卡,單筆交易的收費金額不超過6.5元(即分別向收單、發卡機構計收時,單筆收費金額均不超過3.25元)。
(四)對部分商戶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費率優惠措施。對非營利性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慈善機構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全額減免;自本次刷卡手續費調整措施正式實施起2年的過渡期內,按照費率水平保持總體穩定的原則,對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優惠。
(五)收單環節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收單機構收取的收單服務費由現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由收單機構與商戶協商確定具體費率。國家鼓勵收單機構積極開展業務創新,根據商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增值服務,並按照市場化原則,綜合考慮雙方合作需要和業務開展狀況,與商戶協商合理確定服務收費。
調整後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項目和費率上限詳見附表。由銀行卡清算機構在不超過上限標準的範圍內,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確定其品牌銀行卡執行的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具體費率及相關優惠措施操作辦法,並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
二、相關工作要求
此次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政策性強,調整內容多、涉及方面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協同配合,精心組織、依法推進,積極、穩妥做好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完善措施的準備和實施工作。
(一)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負責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有關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負責部署、組織各發卡、收單機構和銀行卡清算機構,做好技術改造、業務調整、應急處理等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政策解讀和宣傳工作。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銀行卡刷卡交易領域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正常價格秩序。
(二)銀行卡清算機構及各發卡、收單機構要按各自業務分工,認真做好各項實施準備工作,並組織內部人員培訓,向持卡人、商戶做好政策宣傳解讀。
銀行卡清算機構負責完成轉接清算系統改造,組織各成員機構制定具體的業務、技術實施方案及應急預案,開展系統聯調測試,確保調整後的系統按照規定時間切換上線並安全運行。
各發卡機構負責發卡、積分、會計、清算對賬等內部系統改造;會同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系統聯調測試和切換上線工作。
各收單機構負責收單、商戶管理、會計、清算對賬等內部系統改造;有序開展商戶協議換簽工作;會同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系統聯調測試和切換上線工作。
(三)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要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宣傳解釋政策,組織協調所屬會員單位做好準備工作,落實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各項措施。
本次調整、完善後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政策,適用於我國境內發卡機構發行的銀行卡在境內銀行卡受理終端發起的消費交易。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制定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有關政策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以本通知規定為準。
銀行卡清算機構應於本通知印發之日起30日內,將其品牌銀行卡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具體費率和優惠措施操作辦法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經審核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後自2016年9月6日起實施。
請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內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外資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各單位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
編輯:姚祥雲 審核:向江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銀行卡刷卡費率新規重切產業蛋糕 74億“利好”背後:誰在進退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在接受電視媒體采訪的時候喜形於色。他說,9月6日開始實施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費率新規(下稱“費率新規”)使餐飲行業承擔的手續費“降低了一半以上”。
馮恩援此言不假。他估算費率新規每年能給餐飲行業降低20億左右的成本。而從發改委和央行對各類商戶的手續費支出測算來看,新規每年能為他們省74億。
這74億不是從天而降。商戶“獲利”的背後,其實是銀行卡產業在“指揮棒”下的“讓利”:發卡銀行能抽取的手續費整體被降;被拋向市場化的收單機構博弈開場、硝煙漸揚。
而被扣多年“壟斷”帽子的清算方中國銀聯,非但要面對清算市場開放、線上清算被搶、國際慣例的品牌授權費暫沒指望,還要在線下被“指導定價”打去一大塊利潤。
市場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張力始終存在,定價的藝術是在其中尋找平衡點。獲得“新蛋糕”一方總是美滋滋,但那背後鋪墊著被切走“蛋糕”一方的失落。
然而攪動之下亦有新活力。拋開勢必會受益於費率新規而貼補更多利潤的餐飲、百貨等行業暫不討論,即使在銀行卡產業里,競爭也在倒逼成長。
“舒適區域”的收縮,或許才是發動新利潤引擎的那一腳油門。

發卡行:棋局鋪向“大零售”
從發改委和央行答記者問的表述來看,發卡行整體面臨刷卡手續費降低。新規費率為:借記卡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5%且單筆封頂13元、信用卡不超過0.45%;發卡行曾經的收入是整體手續費里的7成,而原費率按商戶類別分檔,如:餐飲類1.25%、百貨類0.78%、超市類0.38%、批發民生類單筆封頂等。
以調降最明顯的餐飲類商戶為例,原本信用卡持卡人刷卡100元,餐廳承擔1.25元手續費,發卡行獲得其中0.875元,但新規中發卡行最高獲得0.45元。
“單從刷卡手續費這塊收入來看,對我們這些發卡量大的銀行來說是有挑戰的。”一名銀行卡部們管理層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直言。不過他進而話鋒一轉,稱自從上一次、即2013年的費率調降以來,業內大部分銀行已經接受了手續費進入“微利時代”,並調整收入結構,擴大分期和循環利息收入、取現手續費(計入中間業務收入)和利息收入等的占比。
本報從銀行業內多名卡業務相關人士處獲悉,經過近幾年的調整,多數銀行已成功將發卡+收單的手續費收入占比降至卡中心整體收入的20%以下、甚至更低。由此,即便費率新規造成一定沖擊,但整體來看並不嚴重。
至於發卡行的收入會減損多少,難以做出精準的估算。從整體來看,一名業內觀察人士向本報表示,假設參考發改委測算的74億為總量,則其中銀聯估計得消化“大幾億”,歷來手續費收入7倍於銀聯的發卡行“會吃進大盤子中的很大一部分”;從本報問及的發卡行個體而言,情況懸差較大。
頗有意思的是,某發卡量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者,其一名管理層人士告訴本報,據他們預估,費率新規對該行手續費收入的實際影響有限,甚至“憂中有喜”。原因是新規取消了在批發類商戶信用卡刷卡的手續費封頂機制(僅給部分民生類留了2年優惠費率過渡期),同時抹平了不同種類商戶的分檔定價,由此原來侵蝕著發卡行利潤的信用卡套現和MCC套碼問題得以大幅緩解。
有必要一提的是,原本利用信用卡的授信額度靠批發類商戶POS封頂機套取免息資金的行為,不但占用了銀行卡中心以內部FTP定價花了成本從總行拆來的資金,還隱藏著較高壞賬隱患,除了個別特別需要沖規模的銀行卡中心外,一般銀行視此為一大負擔。而新規在這一點上能為銀行減負。
據稱,過去套現套碼最“猖獗”的期間,一些發卡行的信用卡批發類商戶交易占了一半,直到近兩年才打壓下去,這使得一些發卡行原本平均下來的信用卡刷卡手續費率與新政降低後的費率接近或持平,扣減一些仍有優惠的民生類商戶,合計下來也在0.4%出頭。從費率標準降低角度看,用前述“發卡量大的銀行”卡部門人士的話來說,新政影響“其實還好”,以前批發類刷卡占比高的發卡行或許還會因市場規範加強而“受益”。
某發卡量較小的銀行的人士甚至表示“歡迎這一調整”:一來,反正他們存量不大影響就不大,二來,他表示長遠來看,商戶負擔減輕、支付環境向好,將使選用銀行卡支付商戶增加,也使願用銀行卡消費的持卡人增多,刷卡消費的總盤子大了,亦即供他們借機開發的市場就大了。
而跳出手續費的小格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渺的一段評述與上述大行卡部門人士的視閾接近:即從銀行卡整體業務、大零售乃至銀行整體業務角度去看。
“手續費較高的時候,原來可以粗放耕作,輕松收取手續費;現在手續費不好收了,就要精耕細作,倒逼發卡行進行產品創新與服務創新。”董希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銀行將可以借此提供形式多樣的金融服務,如信用卡分期、代發工資、商戶融資等,對大的商戶還可以開展‘公私聯動’營銷,在刷卡手續費之外獲得更多的‘厚利型收入’,提升大零售業務乃至公司業務的效益。”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則將銀行卡費改與互聯網提速降費做了類比。他稱,互聯網流量成本的大幅下降促進了手機硬件產銷、APP應用、O2O和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活躍度,提升了產業整體創新能力、規模和質量;銀行卡費改降費也是同樣道理,商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需要的是一整套集成化的綜合服務,而不是單一的受理銀行卡業務,市場在倒逼銀行加速創新,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
清算組織:轉接費“割肉”後路在何方?
相比業務模式更多元、營收結構更豐富的商業銀行,作為銀行卡清算組織的銀聯受到費率新政的影響或許會更“痛”。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在2015年新年致辭中曾經透露,銀聯所從事的清算服務,是一個不到20億利潤的“微利行業”。因此不管最終銀聯要從降幅大盤子里領走到底“大幾億”,此次新政都意味著狠狠地“割肉”。
在原刷卡手續費標準中,作為轉接清算方的銀聯可以收取整體手續費里的1成,但新規將此降低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且封頂6.5元,由發卡、收單機構各承擔一半。
仍以調降最明顯的餐飲類商戶為例,原本信用卡持卡人刷卡100元,餐廳承擔1.25元手續費,清算組織獲得其中0.125元,但新規中清算組織最高獲得0.065元。
和銀行卡部門的收入結構已有大幅調整不同的是,轉接清算費收入仍占了銀聯9成以上的份額。對於這一記降費重拳,銀聯、以及未來將要入局線下清算市場的機構,或都將難以避閃。
本報查詢境外主要市場定價機制發現,美國的刷卡手續費率為2%~3%,日本商戶受理信用卡的平均手續費率為2%~3%、借記卡為1.5%~2%,韓國平均水平為2.3%,德國為0.7%~2.6%,波蘭為2%~2.4%。不難發現境內的手續費水平,比“低”,已經走在了最前列。
“今後國際卡組織進入境內開展轉接清算業務,這麽低的費率會導致他們集體‘水土不服’。”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張寬海在一場內部研討會上表示。
一名不願具名的境外卡組織人士則對本報表示,在澳大利亞、美國等地都有對費率的新規,但最後裁決都考慮了銀行和卡組織的必要成本,並非“越低越好”,其中卡組織要提供網絡、主機、數據等基礎設施以及產品創新和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服務,皆有成本。他並稱,銀行卡產業必將是開放共融的,多重主體將在其中完成利益協調。
不過,除了轉接清算收入,境外卡組織還有其它收入來源。本報記者查詢巨頭之一的萬事達卡2015年財報數據發現,在其135億美元的總收入中,交易處理費(基本等同於境內俗稱的轉接清算費)僅為43億美元,而另一個大頭是品牌管理費(授權費)40億美元,此外還有跨境交易費32億美元以及其它收入19億美元。
在上述業內觀察人士看來,多家國際卡組織收入構成均包括了轉接清算費、品牌管理費、增值服務費等,且其中品牌管理費占比與轉接清算費持平或超出,這是比較健康的收入結構。卡組織的核心資產其實是品牌,這也是各大卡品牌搶食知名賽事活動冠名背後的邏輯。但對於銀聯而言,多年來的“特許經營”使其沒法真正作為一個卡組織運作,而更多只是一個轉接清算組織。面對各種準清算平臺不經授權許可即轉接銀聯品牌卡片現狀,常常“有苦難言”。
“外面還在說我們享著‘壟斷’的福,但事實上在很多方面,我們是享不到‘市場化’的福。”曾有銀聯人士如是向本報記者表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對此,市場也開始猜測,在未來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網聯塵埃漸定時,或許境內卡組織的品牌管理費,也會被提上議事日程。畢竟,市場已經開放,中外卡組織同場競技之時,差異化的規則取向會使監管權威受到質疑。
銀聯還可能有什麽投靠?從萬事達卡的收入結構來看,《第一財經日報》采訪其中國區總裁常青獲悉,萬事達還向各合作方提供諸如大數據、商業咨詢等增值服務,也在高科技、數字化方面加大投入和創新力度,以獲得更大服務能力和更多收入來源。
在創新業務方面,銀聯其實已開始行動,除了去年末推動的移動支付平臺“雲閃付”持續發力,其對“銀聯錢包”建成O2O綜合服務平臺的規劃也是動向之一。此外,銀聯國際近年來低調卻快速的發展,也成為中國銀聯的利潤新引擎。
收單機構:博弈在所難免
在競爭已較為充分的收單環節,新規中費率定價也被拋向市場化:由收單機構與商戶自行協商確定具體費率。在各市場主體之間,在規模與利潤之間,一場博弈在所難免。
新規伊始,各收單機構的定價策略如何?對於這一市場機密,各家機構均諱莫如深。個別願意發聲的機構,如快錢等,也只是表示暫時對費率調整還無具體應對措施,並對收單手續費劃出一個寬幅區間。
但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轉而讓這些機構猜測其同業會怎樣應對時,某第三方收單機構人士認為,業內幾家仍在“跑馬圈地”的機構很可能趁機“低價傾銷”。“他們要的就是市場占有,‘平進平出’都不是沒有可能。”
競爭是把雙刃劍。樂觀者看出了它對於客戶體驗的改善,悲觀者則恐於價格戰、及其引發行業洗牌的可能性。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衛國在一場內部研討會上表示,在新的價格形成之後,收單機構之間有競爭,商戶便有了選擇空間,競爭和選擇的博弈結果將會使收單機構趨向於降低費率、提高服務和改善用戶體驗。
但也有第三方收單機構“玩不起”。在盈利挑戰面前,多名收單機構人士向本報表示,盈利挑戰將更為嚴峻,只能想辦法往多元化經營轉型,逐步擺脫對收單服務費的依賴。
一名對接相關機構的卡組織人士曾向本報提及他的觀察,從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來看,行業中的前幾名、有沖擊資本市場野心的,對他們而言,為求行業領頭羊的“光環”,哪怕不賺錢的規模都要先扛著。因為對市場的占有本身通往“大數據”的累積和概念的制造、資本方的青睞,以及通往互聯網金融無限想象空間的可能性。
但這些機構的存在,很可能對同業而言,就是一場類似價格戰的驅逐。
事實上,在費率新規出臺前,收單行業的份額爭奪已趨於“白熱化”,連銀行業收單也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擠壓下被邊緣化。從本報此前獲取的異地在滬持牌信用卡中心去年第三季度的內部數據來看,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單的占比已達50.89%,同比快速上升了13.67個百分點,首次超過了銀行們。
不過,仍在做著收單業務的銀行們,也自有高招。
某家有著傳統信用卡業務特色的股份制銀行卡中心人士告訴本報,對於費率新規實施後的收單環節,他們打算依托品牌和服務優勢走“中高端商戶”路線,那些對於價格敏感的小商戶,將不再是他們的目標客群。
此外,多名收單銀行人士也提及,收單服務從收入而言本已微薄,但這一業務之所以仍有必要,一方面出於服務客戶時的一項業務配套,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通過收單獲取商戶的流水,從而為後續貸款產品(諸如“流水貸”等)提供貸審依據;或是獲得商戶重要數據,為銀行的大數據開發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