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輕多金、最有價值的單身漢、經 常與女星傳出緋聞,這是許多人對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的刻板印象。不過在八卦新聞之外,張綱維其實是近十年來竄起最快的建設公司老闆,也是拿下捷運聯合開 發案(以下簡稱聯開案)最多個案的領導廠商。 此外,他從去年開始,積極奔走主導遠東航空重整案,著墨兩岸市場的企圖心非常明顯,最近又斥 資兩億元,順利借殼上市成功,讓張綱維有機會藉由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壯大集團版圖。 近年來,建設公司流行借殼上市,包括龍巖入主大 漢、昇陽建設入主弘如洋、甲山林集團入主德士通、麗寶機構入主名軒等,現在樺福集團也跟上這股風潮。四月二十二日,樺福以樂祺投資名義,斥資兩億元、一口 氣全部吃下樂士公司的現金增資私募額度,成為樂士最大股東,並迅速在二十三日召開董事會,由樂祺投資的法人代表舒逸豪出任董事長,正式入主樂士。 親 自走一趟樺福集團位於台北市光復南路上的總部,會發現斗大的「樺福集團」金色招牌上,已悄悄掛上樂士、遠東航空兩家公司的名字。張綱維開心的表示,樂士會 在五月底搬過來一起辦公;至於原本外界認為「生機渺茫」的遠東航空,也已在四月十二日的債權人會議中通過返還債權比例,有機會在八月份復飛。 膽 量驚人:貿易出身,比老建商敢衝 從貿易業出身的張綱維,可以說是這幾年房地產業竄起最快的黑馬。二○○○年他剛踏入房地產業,買下樺福建 設時,不但毫無投資興建的相關經驗,更一頭栽入連老牌建商都還很陌生的捷運聯合開發案,加上當時他年紀又輕(僅三十歲),業界不少人認為,樺福建設撐不了 多久,張綱維只是另一個想到房市淘金的投機冒險家。 不過隨著○三年樺福建設在捷運頂溪站推出第一個聯開案「捷韻名人」並且熱銷後,大家才 驚覺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建商似乎是玩真的。緊接著樺福又在公館站推出「戀戀台大」案;○四年在新店線七張站推出「環遊市」大案,更一舉奠定樺福在聯開案的市 場地位;而這個案子也讓張綱維大賺二十億元,成為日後大舉擴張的重要本錢。 市占最多:吃兩成聯開案,領先同業 這些年來, 樺福集團透過樺福建設、漢洋建設、樺富建設、銘漢建設等,陸續拿下十四個聯開案(已開發完成九個),在捷運局聯合開發處已發包的六十九個聯開案中,一舉囊 括了兩成,在個案數上遙遙領先同業(另一家專攻捷運聯開案的日勝生活科技集團,共取得包括京站、美河市等六個大型聯開案,合計總銷金額超過六百億元,若以 金額論超過樺福集團)。 張綱維指出,早期台北市的捷運路網尚未形成,大家還看不出捷運效益的威力,不過他從日本的例子,已清楚看出捷運開 發案的潛力,因為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房地產跟著崩盤,東京的房價狂跌七成,但是捷運站周邊只跌了三成,因此,他認定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下定決心全力投 入捷運聯開案。 此外,張綱維從一開始就體認到政府才是老大,唯有跟著老大走才能無往不利的道理,也因為多了這層體認,讓樺福常可以化阻力 為助力,少走許多冤枉路。 除了在捷運聯開市場稱霸,樺福集團也大力投入BOT(興建、營運、移轉)案,去年起陸續取得台北市廣慈博愛園區、萬華火車站、台北縣新板特區國際觀光旅館 等三大BOT案。 雄心很大:布局遠航,爭取八月復飛 張綱維說:「我把樺福定位在以交通為主軸的房地產開發事業,而不只是 單純的建商」。因為交通點上的房地產具有高度開發價值,因此樺福會跟著交通建設走,但核心事業仍是房地產,其他都只是工具,用來提高房地產的價值。遠東航 空因此成了張綱維布局中重要的一塊拼圖。 他坦承當時介入遠航是被騙進去的,但深入接觸後,他認為遠航仍大有可為。日前債權人會議已同意將 遠航的債務,由一百五十億元以上打折為三十億元,讓遠航獲得寶貴的重生機會,後續就等法院核定通過,遠航接下來就會進行減資、增資動作,並爭取在八月份復 飛。 張綱維指出,許多中國的航空公司,其實是靠周邊附屬事業、尤其是房地產賺進大把鈔票,例如東方航空購併上海航空後,就因此取得許多頗 具價值的土地資產;未來樺福也希望複製這種成功模式,靠著遠航的資源,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取得很好的投資機會。 過去十年,張綱維帶領樺福 集團快速崛起,也引來各種流言;但一路走來,他都在外界的質疑眼光中過關斬將。下一個十年,他能不能持續創造驚奇?可以好好來觀察。 |
提起意大利品牌 Tod's,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想起「豆豆鞋」。它的正式名稱是」 Gimmino 駕駛鞋」,因為鞋底有大約133顆橡膠粒而得名「豆豆」。
這雙鞋自 1986 年誕生以來,它和 Tod's 旗下的芭蕾舞鞋和平底鞋等一眾鞋款已經成為 Tod's 最大的利潤來源-鞋履佔據 Tod's 集團整體銷售額的75% 。但 Tod's CFO Emilio Macellari 近日卻向路透社披露,Tod's 正謀求轉型,希望從一個鞋履生產商變成一個產品更多元化的時裝屋。
在正式宣告之前,其實整個轉型計劃從 2013 年已經悄然開始。Tod's 先在去年 2 月請來 Gucci 的前任創意總監 Alessandra Facchinetti 擔任女裝成衣和配飾的設計師,接著 6 月又任命意大利男設計師 Andrea Incontri 為品牌的創意總監,開發男裝成衣系列。
由 Alessandra Facchinetti 設計的 2014 春夏系列
Tod's 的新策略和鞋子所能帶來的利潤率有直接的聯繫。手袋、錢包等配飾所能帶來的利潤率比鞋子能高上 10% ,加上鞋子有尺碼要求,容易造成較大的庫存壓力。此外,成衣和配飾更容易在櫥窗以及時尚雜誌拍攝的大片中出彩,也就是營銷起來更容易。
財務上的壓力也迫使 Tod's 盡快做出決定。根據 Tod's 集團 2012 年財報顯示,儘管亞洲市場銷售強勁增長了 48.7% ,但對 Tod's 銷售貢獻最大的意大利本土市場卻下降了 14.5% ,整體淨利潤下降了 7.9% 。很顯然,如果鞋子上不能再變出什麼大花樣來,最好的辦法還是提供給顧客們更多的購物選擇,增加他們對 Tod's 的新鮮感。
Tod's 此前並非沒有配飾系列,以英國黛安娜王妃命名的手袋 D-Bag 是該品牌最知名的手袋系列。2013 年,Tod's 又推出了 D-Bag 的立體方形版 D-Cube 。但這些有限的手袋並沒有改變 Tod's 做鞋為主的深入人心的形象。
D-Cube系列手袋
不過,請來知名設計師不代表 Tod's 能成事,鞋履品牌 Tod's 和時裝屋 Tod's 之間隔著千山萬水,這段艱難的轉型之路已經由很多時裝屋證明過了。為了把 Gucci 從一家授權無節制、熱衷於做大 Logo 鞋子和手袋的公司變成一家賺錢的時裝屋,從 1994 年到 1999 年,接掌 Gucci 的設計師 Tom Ford 和管理者 Domenico De Sole 花了 5 年的時間。
只是路透社採訪的分析師們都不是很看好 Tod's 的轉型計劃了,除了認為 Tod's 做鞋子的品牌形象過於牢固之外,和其他時裝屋相比, Alessandra Facchinetti 已經發表的 2014 秋冬和春夏系列女裝成衣也太過乏善可陳,就連手袋其實也很平庸。
範冰冰
演藝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範冰冰,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投資開設影視公司和藝術培訓學校,並購下多處房產用來出租,連續兩年摘得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桂冠。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範冰冰都是個演藝界的奇跡,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財富弄潮兒。
熒幕上的她,光彩奪目。記者近距離看到的她,標準的瓜子臉、大眼睛、挺秀的鼻子,明眸皓齒間盡顯女性嫵媚。
2014年7月28日舉行的電影《白發魔女傳奇》首映記者會上,範冰冰的出現,引起了全場的高呼。暫且不管這部電影的口碑如何,毫無疑問的是,只要有範冰冰參演,這部電影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一寫到範冰冰,記者的筆尖就再也不聽使喚,不由自主的想在文章里,將之統一稱為“範爺”。這個無數男人心目中的美麗偶像,同時也是性格豪爽樂觀的山東姑娘,可當真對得起“爺”這個字眼。她的演藝事業、人氣、地位、甚至是投資理財方面,都足夠“爺”。
走向王座的“星爺”範冰冰:
24歲登上福布斯
“我沒有想嫁入豪門,我自己就是豪門。”——範冰冰
範爺以前認可這個稱謂,挺逗,因為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男性化的人。
範爺什麽時候開始火的?對於這個問題,很難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對於為什麽有那麽多人會喜歡她,答案卻簡單得多:她美麗、優雅、高貴。
1981年9月16日,範冰冰出生於山東青島。父親範濤是海軍航空兵文工團的歌手,母親張傳美是舞蹈演員。從小,範冰冰就受到藝術的熏陶,學習長笛、鋼琴等樂器。雖然家教嚴格,但範冰冰還是養成了豁達、愛打抱不平的“爺”的性格。
1996年,範冰冰到謝晉恒通明星藝術學校(現在的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院)
去讀書,並先後在一些影視劇中飾演角色。兩年後,18歲的範冰冰就因為在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中飾演金鎖這個角色,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飛騰公司看好她的潛質,與她簽下120小時的合約。
2000年,範冰冰與大名鼎鼎的金牌經紀人王京花簽約,同年年底華誼成立經紀公司,王京花任總經理,範冰冰隨王京花簽入華誼經紀公司。她先後出演了《亂世飄萍》、《中關村》、《秦始皇》、《少年包青天II》、《給我一個媽》、《塵埃落定》、《特警飛龍》、《婀娜公主》、《四大名捕》、《聚寶盆》、《萍蹤俠影》、《四號女監》、《福星高照豬八戒》、《天一生水》、《大爆炸》等多部影視劇。2003年,22歲的範爺憑借電影《手機》,成為第2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並憑借該作品走上2006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紅毯,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日漸提升。2007年,她又憑借此片,最終摘得“歐亞國際電影節影後”的桂冠。
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範冰冰的財富迅速增長。僅僅根據公開的數據,就可以看到,2005年,範冰冰就以1200萬元的收入,排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綜合排名第10位;2006年,以1700萬元排名第7;2007年,以1900萬元排名第7;2008年,以1950萬元排名第6;2009年,以2680萬元排名第8;2010年,以3050萬元排名第10;2011年,排名第9;2012年,以1.009億元排名第3;2013年,以1.1億元,綜合排名第1;2014年,以1.22億元繼續蟬聯第1。
然而,如此數額巨大的財富,範冰冰是如何賺來的呢?她又是如何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劉德華、周傑倫、成龍等天王級人物比肩的呢?
“今年1月-9月,在全國出口總額下降1.6%的情況下,我國玩具出口金額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長。”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長梁梅在10月22日的首屆上海玩博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她對未來中國玩具市場的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曾一度讓“中國制造”蒙上質量“陰霾”的中國玩具產業,經過多年蟄伏之後,在全球貿易並不容樂觀的環境下,成功發起一場逆襲。
據海關信息網,2015年1-12月我國玩具出口金額達156.6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8%。這是自2007年以來少有的強勁增長,歐美等傳統玩具市場一片飄紅。
在國內玩具市場方面,廣東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介紹,2015年國內玩具的零售市場規模是650億元人民幣,近年來中國玩具市場增幅大約在10~15%。
梁梅告訴記者,據國際咨詢機構調查,在英國每個孩子每年消費的玩具是590英鎊,在美國每個孩子每年消費500美元左右;而據不完全調查統計,在中國每個每年消費只有40美元左右。參考國外的這一數據,中國玩具市場未來的增長潛力是非常大的。
隨著“80後”一代長大並陸續成家,我國迎來了新一輪的婚育高峰。而“80後”父母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較為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娛樂問題,因此對於玩具的消費意願極高。這些都將為玩具的消費增長提供動力。目前,中國0-14歲的孩子將近2.2億。
“玩具行業的發展跟高新技術的發展是無縫對接的,在這次玩博會上,我們很多企業帶來了很多高新技術產品,包括與互聯網、 AR技術、藍牙技術等相結合的產品。”梁梅告訴記者,國內品牌在近十年發展非常快,產品的創新與創意以及與高科技的結合都在不斷地提升。
談到科技的應用,深圳藍貓均祥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數碼部總經理張慶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寓教於樂的玩具產品與之前很大的一個差別是,已從紙質的學習轉移到APP的方式,比如通過iPad、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的APP就可以直接學習,而他們從服務器終端就可以推送內容,並對內容進行不定期的更新。未來,他們將更加更加註重兒童玩具的生態系統,所有產品都會加上藍貓APP,只要登陸他們的APP,所有的這些玩具都是聯網的,資源都可以互動。
張慶告訴記者,20多年來,像他們這種深圳的企業以前是做OEM(貼牌生產)玩具代工出口,迪斯尼、Hello kitty、巧虎等國外知名品牌都是在這邊加工,所以他們對這些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制作工藝都很熟悉,因而他們的產品在生產制造能力、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像Hello kitty、巧虎這些品牌業對傳統玩具的更新和對科技含量的融合,並沒有我們在深圳這些企業發展得快。前幾年差距確實是大,但這兩年我們迎頭趕上,甚至有超越的趨勢。”
然而,在知名度上,中國的玩具產品還是不如國際品牌。
梁梅告訴記者,這背後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品牌講故事的能力還不夠,在定位和宣傳產品內涵價值方面還需要提升。一個品牌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知名品牌,一定需要時間的沈澱。這其中,首先要做好產品本身;第二宣傳推廣要有一致性和精準性;第三通過體驗和購買,持續地讓消費者認知品牌價值。
張慶認為,國際品牌在中國經營時間久,比較深入人心,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比較難撼動,同時,國際品牌在中國有良好的渠道建設,他們的產品遍布在各大商超,無處不在,而中國老品牌的喚醒需要一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