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iFi競逐廣東樣本:三大運營商的免費邏輯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8/2MMDAwMDIzMjk2MQ.html

2010年因亞運會之機小試牛刀後,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廣東WiFi市場再顯身手。

4月13日,廣東電信對外宣佈,從2011年5月1日到9月30日的深圳大運會期間,廣東電信天翼手機和寬帶用戶使用WiFi免費,而其固話、小靈通、非廣東的天翼用戶,以及其他運營商手機用戶也可每月使用10小時的免費WiFi。

在此之前,廣東移動和廣東聯通也分別推出了免費WiFi上網服務,其中廣東聯通將年初開始的WiFi友好體驗活動從3月31日延長至今年8月31日;廣東移動也宣佈對其全球通八大套餐客戶實行全年WiFi免費政策。

廣東WiFi免費潮

4月初,三大運營商在廣東掀起的免費WiFi大戰,頗有爭先恐後的架勢。

與 其他兩大運營商不同,廣東電信已經開始將WiFi潛在用戶的拓展目標延伸到了移動和聯通的手機用戶中。按照廣東電信市場部WiFi業務主管陳柱的說法, 「這並非是針對競爭對手促銷做出的應對行動,也不是挖牆角,廣東電信只是為了通過免費讓WiFi業務的潛在用戶得到激活。」

然而三大運營商的免費WiFi戰略,卻有著各自的出發點。從廣東省的移動通信市場情況來看,廣東移動的優惠對象是其高端的全球通用戶,與之前推出的送話費一樣,移動是為了穩定全球通高端用戶,以免被聯通「沃3G」、電信「天翼」的3G套餐大規模拉走。

廣東聯通在去年底就推出後付費手機用戶開展WLAN友好體驗活動,原計劃截止2011年3月31日,近日又將此免費WiFi上網體驗延長至2011年8月31日。

然而三大運營商中只有電信WiFi針對的用戶最為寬泛,但是其優惠最多的還是天翼3G手機和寬帶用戶,所以其推免費WiFi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借此來吸引更多人使用天翼3G手機和無線寬帶。

「我們內部制定的就是C+W(CDMA2000+WiFi)的捆綁策略。」陳柱告訴本報記者,「其實之前廣東電信針對天翼用戶就贈送每月30個小時的免費WiFi,而今年5月-9月的大運促銷期間則取消時間限制,活動核心依然是為了帶動3G用戶的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廣東電信第一次將免費WiFi覆蓋的目標瞄準了非廣東的天翼用戶以及其他運營商手機用戶,而且在大運促銷期間贈送的免費時長從此前的2小時延長到10小時。對此,陳柱的解釋是,「這主要是為了盤活電信的WiFi網絡資源。」

截 至目前,廣東電信已經投資過億元建設了1萬多個WiFi熱點,而AP數量則達到了3萬多個,目前在廣東省內依然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但是之前的活躍用戶數 量太少,這導致大量的WiFi網絡資源閒置。而同時3G寬帶資源則比較擁擠,而免費WiFi可以分流部分3G網絡的壓力。

其實廣東電信在去 年亞運期間就曾經面向廣州市民免費開放全城的WiFi網絡,按照陳柱的介紹,當時電信的活躍WiFi用戶(每月使用1次以上)從2萬多戶快速增長到15萬 戶,而在亞運後隨著免費WiFi業務的停止,其活躍用戶下降到6萬戶左右。廣東電信希望通過這次到年底的促銷,讓活躍用戶數量增長到20萬以上。

共建共享摸索

「廣東電信2011年計劃投資近億元新增1萬個AP。」陳柱表示。

除了完全自建的模式外,廣電電信已經開始在探索WiFi社會化共享共建,一方面借助各地市政府提出的無線城市計劃,利用政府資源來減少自身投資的壓力;另一方面探討與一些商業地產的開發商、業主合作合資的方式來建設WiFi熱點。

「比 如麥當勞建設一個WiFi接入點的費用可能只有1萬元,但是依靠這項增值服務很多麥當勞餐廳的顧客大大增加。」陳柱表示,未來電信在WiFi布點時也會考 慮與這些場所以及商業樓宇開發商合作的方式,電信負責提供光纖高帶寬的接入,而樓宇則可以免費提供了入駐的公司和客戶。

他還表示,「這些商業樓宇因為免費WiFi帶來的收益能否分享,這一切大家都可以談,但是對電信來說,在商業樓宇WiFi提前佈局是很必要的,因為誰的熱點和AP更多,今後在WiFi商業化運營中就將佔據有利位置。」

財 力更加雄厚的廣東移動,其WiFi投資力度更大。「移動一方面沒有寬帶用戶,同時其TD網絡上網速度較慢,希望通過建設WiFi網絡來彌補TD網絡的不 足。」一位電信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從2010年開始,移動建設WiFi的速度要快於電信,預計到2011年底,廣東移動WiFi熱點數量將超過電 信。」

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廣東移動就投入超過4000萬元,在省內亞運主辦城市以及珠三角區域綠道,開通了超過1萬個WLAN熱點。進入2011年,廣東移動還將在全省21個市新增2萬個WLAN無線接入點。

免費下一步

從目前三大運營商的促銷內容以及亞運前後的活躍用戶對比來看,免費依然是WiFi用戶增長最為快捷的方式。

其實盈利模式問題一直是外界對WiFi運營將信將疑的關鍵。電信運營商的WiFi業務此前更多是各地政府「無線城市」計劃的跟進角色而已。另外,也有擔心,運營商對於WiFi網絡的投資和免費推廣,可能會對有線寬帶ADSL,以及3G等無線寬帶業務造成衝擊。

「其 實我們WiFi熱點的布點是非常有考究的,我們會考慮外來人口和商務人士集中的機場、酒店、商業樓宇等區域,而對於本地人為主的住宅小區暫時沒有佈局的計 劃。」陳柱表示,這樣一來,WiFi對有線寬帶並沒有什麼影響,而由於目前WiFi主要是局部範圍內提供高速無線上網服務,而3G寬帶則可以提供隨時隨地 上網的需要,所以兩者是互補關係。

他還表示,「其實電信WiFi瞄準的客戶主要是兩類,一是使用智能通訊終端的人群,二是使用上網本、iPad等經常出差的人群,所以不會與有線和無線3G寬帶業務形成人群的衝突。」

當 然,對於電信來說,由於其自身存在大量的有線寬帶和3G無線寬帶用戶,所以其投資WiFi業務的速度近年來相對較慢,廣州移動綜合部有關人士就指出,「對 於電信來說,建設WiFi的積極性遠沒有其發展3G的積極性高,一方面WiFi短期內難以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其對原來寬帶業務的內耗是難以避 免。」

WiFi業務未來是否可以帶來更多的數據業務並實現單獨盈利?對此陳柱表示,「現在電信在很多營業廳和銷售網點已經推出了5種WiFi時長卡(5元5小時、50元100小時等),我們也在考慮製作實體卡,但是對於這一市場的規模增長前景目前還很難預測。」

「我們希望一兩年後實現WiFi收費,比如說在提供一定時長的免費WiFi後,可以收取超出部分時長的費用。」陳柱表示,但考慮到去年亞運免費WiFi大餐結束後很多活躍用戶馬上停止使用的情況,相信對WiFi收費會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30

Android免費快餐終結 彩電商聯手爭奪智能話語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7/wNMDAwMDIzODYwNg.html

「智能電視的出貨量越來越大,但是彩電廠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操作系統領域的免費快餐可能就要吃到頭了!」一家彩電廠商的負責人5月16日如是告訴本報記者。

目前國內的智能電視佔平板電視出貨量的比例還不足5%,但市場調查機構預測,最遲到2014年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將突破9000萬台。這是一個令彩電行業振奮的數字,吸引了很多廠商紛紛殺將進來。

彩電廠商在相互廝殺中猛然發現,上游的操作系統完全被美國的谷歌、微軟和蘋果等廠商控制。隨著Android系統的升級和越來越多彩電廠商投入其懷抱,谷歌和其授權的芯片廠商也在改變策略,其平台部分收費已經出現了苗頭,而彩電廠商的利潤空間在不斷縮小。

彩電廠商決定聯手制定全新的行業標準以對抗上游的壓力。

免費快餐終結

谷歌的Android平台在進入3.0後也開始部分封閉,其中有部分程序已經開始加密收費。而Windows系統每台的授權費用甚至達到100美元

5月6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海信集團副總裁王志浩,以及長虹多媒體產業群董事長林茂祥在深圳彩電節上籤署了建立國內首個智能多媒體技術標準聯盟的協議。5月13日,海信宣佈與樂視網全面戰略合作,將後者開發的TV版樂視網置入其智能電視應用軟件商店中。

5月15日,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北京高調宣佈,公司將進行戰略的全面轉型,提出「未來10年將全面智能化」,為此海信已下定決心,全面啟動智能化戰略,所有相關產業(多媒體、通信、家用電器、智能交通、地產)都將以智能化為戰略目標。

這一連串動作背後,其實,海信、TCL等彩電企業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上都遇到了一些麻煩。

從 2001年開始,TCL就提出「天地一家」的互聯網電視策略。2002年,海信則聯合新浪網、陽光衛視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包括2009年TCL等推 出的互聯網電視。這些電視往往是採取英特爾的芯片、微軟的Windows系統或者Linux的操作系統,但是由於帶寬、軟件等外部因素的缺失,均慘遭失 敗。

而隨著谷歌的Android系統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取得成功後,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三星、海信等國內外彩電廠商紛紛推出基於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

一位彩電廠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廠家推出的智能電視中使用Android系統的佔到90%以上,只有TCL針對Android和Windows系統都推出了產品,而部分彩電廠商還在使用Linux或者自己開發的系統。

記者瞭解到,海信推出了自己的HI-OS系統,其核心平台也是Android,不過也使用了部分Linux的平台技術,彩電巨頭集體靠近谷歌主要是其系統平台的開放性,以及免費的模式。

值 得注意的是,在最初智能電視採取Android2.2或2.3版本系統後,很多彩電廠商將目光瞄準了應用於平板電腦的3.0版本,但谷歌的Android 平台在進入3.0後也開始部分封閉,其中有部分程序已經開始加密收費。而Windows系統每台的授權費用甚至達到100美元,這導致彩電廠商面臨成本上 升。

由於智能電視規模偏小,國內彩電企業在與上游系統商及第三方軟件商的談判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有彩電廠商人士告訴記者,三星2010年的 平板電視出貨量達到了3500萬台,而國內出貨量最多也只有800多萬台,在與開發系統的谷歌、微軟,以及得到谷歌授權的一些中間商談判時往往面臨著不利 的局面。

海信互聯網運營中心總監高雄勇表示,彩電企業如果分散與系統商談判是無法成功的,大家聯合以來以規模來與其博弈效果則更好。

李東生和海信的高管都表示,新的智能多媒體技術聯盟未來不一定採取Android系統,顯然這也是彩電商集體向系統商施壓的做法。

互聯互通、四屏融合

「在智能化的時代,誰封閉就意味著滅亡。」

在周厚健看來,如果這次國內彩電企業繼續各自研發和推出智能電視,而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不能做到互聯互通或四屏融合,那麼彩電行業的這次智能化衝刺依然會遇到麻煩。

高雄勇則表示:「在智能化的時代,誰封閉就意味著滅亡。」

海信、TCL、長虹發起成立的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期望建立起中國企業自己的技術標準。

據介紹,該聯盟將主要開展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商店技術標準;二是智能電視互聯互通應用規範標準;三是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技術規範標準。後續還將逐步制定智能手機、智能平板等各種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標準。

為了獲得更多第三方軟件商的支持,三家彩電企業將推動彼此的智能手機、電視等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記者瞭解到,2010年這三家企業平板電視出貨總量就達到2100萬台,而手機出貨總量更是達到4000萬台,是個龐大的終端陣營。

據悉,目前智能電視的應用程序總數量依然只有幾千種,這與智能手機幾十萬種的應用軟件無法相提並論,其主要原因就是智能電視市場規模依然太小,而且缺乏互聯互通和成熟的商業模式。

高雄勇甚至表示,其實互聯互通除了國內的閃聯標準,以及國外的DLNA等標準外,海信的目標是與所有中外消費電子巨頭的產品都做到互聯互通,「不能做到互聯互通就不是智能多媒體。」

不過,創維、海爾和康佳等三家彩電企業並沒有加入這一聯盟。「這是個好事,但是智能電視還剛剛開始,其具體的定義和技術標準還沒有確定,而工信部也制定類似的標準。」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告訴本報記者:「我們要再看看,如果這個三家企業的技術聯盟確實好我們也會加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39

恃弱行兇 免費搭的士行乞

2011-8-18  NM




領取綜援,原本是弱勢社群的一分 子,但想不到有人竟可「恃弱行兇」。一名早已聞名葵涌安蔭邨的邨霸夏婆婆,動輒以投訴作武器,弄至街坊個個避之則吉。這位婆婆近日又再出招,她不單以狡計 騙取的士司機同情心坐霸王車,更以的士出入到附近人流旺區行乞,聲淚俱下述說自己慘況。不過,她一邊行乞一邊還要打電話向政府部門投訴,投訴那些不肯幫她 的警察和的士司機。的士司機、警察、區議員卒之被玩殘。

上週二早上約十時,一名年約六十的老婦,在葵涌安蔭邨外等車,坐在輪椅上的她,雖然滿頭白髮,但精神飽滿,尤其每當有的士駛近時,她即大力招手,示意要 車,但奇怪是,的士司機一見她招手,個個即像鬼見愁般,寧願空車,也要「響呔」駛離的士站。只有一架外區的士不知就裡,停下開門讓她上車,殊不知麻煩隨即 纏身。

阿婆變的士殺手

這位等車阿婆裝扮相當奇特,她在輪椅旁掛起一個寫有「我要坐車,請前來吧,thanks!」的紙牌;此外,輪椅上還插了一支單車用的閃燈,十分搶眼。

區內街坊陳伯告訴記者,這位輪椅婆婆原來在葵涌區享負盛名,分別有「綜援惡霸」及「的士殺手」的稱號,神憎鬼厭。

據知阿婆姓夏,與一名兒子居於安蔭邨德蔭樓的一個單位,近年開始申領綜援,「自從一年前開始,佢話因工受傷後,要坐輪椅出入去行乞,從此這一帶就多事 啦……」

陳伯邊說邊向周圍打量,怕被夏婆婆聽到他在爆她惡行,「嘩!你千祈唔好講話係我講,邊個得罪佢,一定無好日子過,左鄰右里都怕晒佢,佢最叻四圍去投訴人, 即使最終投訴唔成立,但都俾佢玩一排,好鬼死麻煩……」除了喜歡到處投訴外,夏婆婆還有一個癖好,就是出入要坐的士,而且度出一絕招來坐免費的士。

寫張紙當車資

原來每次坐的士到達目的地後,她便會慢條斯理地拿出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殘疾乘客在限制區上落車證明書」,的士行內則俗稱禁區紙(可自由落客不被抄牌) 給司機看,並煞有介事地寫下欠費資料等,着司機拿她手寫的有關資料單向社署取回車資,說這是社會福利之一。很多經驗淺及不知就裡的司機便因此而上當,社署 當然否認此事;就算有司機當場提出質疑,夏婆婆依然故我,死撐她寫的欠單可以兌現車資,就算司機報警及有警員到場調查,夏婆婆依然沒半點被動搖。事關她早 看穿警方及的士司機拿她沒辦法,最重要是她已到埗,大不了回警署協助調查,調查完畢,警方也要想辦法免費送她回原位,不會讓夏婆婆賴在警署不走。由於受騙 的士司機日增及報過案,也曾向報章及區議員投訴,就連社署也公開回應,社署不會直接為殘疾人士繳付任何交通費;而有關的禁區紙是由運輸署發出,再透過社聯 發給有關殘疾人士,目的是方便他們乘搭交通工具時,在禁區位置上落車,其中絕不涉及任何資助。

耐心等水魚上釣

大部分的士司機被騙後,不會為了百多元的車資而繼續追討,大家也怕麻煩不向警方報案,使她更加無所顧忌,的士行家之間雖互有通報,但始終仍有很多司機不清 楚情況。上週記者連續數日觀察,發覺夏婆婆果然每日不怕日曬雨淋,一直持傘來防曬擋雨,耐心在的士站上呆等,直至有司機上釣,然後再前去行乞。上週二早 上,一名的士司機在她面前停車,並非常好心將夏婆婆的輪椅收在車尾箱,當這輛的士駛離邨口不久,卻又突然掉頭折返,夏婆婆邊下車,邊破口大罵的士司機拒 載。當夏婆婆返回的士站頭後,記者隨即上了該輛的士,趁機探問剛才發生了什麼事。「唉!阿婆話去太古城,但上車無幾耐,我多口話過海都唔平喎,點知佢就話 自己無錢,我見佢坐輪椅咁慘,唯有當捱義氣,叫佢出隧道費算數,唔收佢車資啦,點知佢仲惡過我,話一毫子都無……我咪唔理佢返的士站,搬佢張輪椅落地,佢 雙腳不知幾好力,識得自己推番張輪椅行開,佢點似跛呀?」的士司機猛呻。

平機會常客

上週五早上約十時半,夏婆婆改變策略,到石蔭邨外的街道截車,其間還找到路過的好心途人幫她推輪椅,可能有途人幫助,令的士司機誤會是有親人陪同乘車,卒 之,夏婆婆又再成功上了一輛的士,今趟更直駛太古城,司機這次當然也是白做。夏婆婆坐的士到太古城商業中心,目的為了上平機會投訴的士司機及警察,她一到 平機會的接待處,即放下大疊文件說:「又係我呀!」之後,平機會有職員帶她入內傾談了個多小時,記者雖曾訪問平機會的接待員,但接待員一聽到問有關夏婆 婆,全一律拒訪。從平機會辦公室下樓,夏婆婆到太古城果腹,買牛肉飯吃完,再加錢買餃子吃,付款時亦一貫強悍本色,打尖不排隊。

坐的士去行乞

不需要去平機會和警察總部投訴時,夏婆婆便會搭的士到荃灣千色店行乞,她先到附近食肆吃完早餐後,便到千色店旁的行人天橋「開檔」,擺出一早寫好的大字 報,內容大約是因工傷而弄至身心俱傷等,現還要到政府各部門追討有關賠償,其間雖有好心市民上前慰問及表示願意幫她找區議員協助,但她只一味向途人伸手要 錢,最難得是,行乞期間,她不停用手機致電政府部門,投訴連日來拒載她的的士司機和前來調查的警察。當記者上前訪問她時,她亦一貫態度,只拋下一句「我唔 識你」作回應。之後,記者到她居住的單位拍門,記者雖然聽到屋內有人聲,但卻一直無人應門。葵青區區議員梁子穎承認,夏曾向他求助,投訴社署出錢替她的單 位修葺及添置傢具時,未合她意思,最後社署也沒回應她的訴求。不過夏被人投訴的個案就更多,梁指夏已成為的士界的「殺手」,令的士司機聞風喪膽,「依家我 幫緊一個的士司機入稟小額錢債追夏婆婆所欠車資,嗰次佢借尿遁返去屋企,百幾蚊都要搞咁多嘢,另外,好多街坊向我投訴,搞到佢哋想搭的士都麻煩咗。」梁子 穎說。據梁及街坊表示,夏婆婆為人頗醒目,每當她投訴別人時,其思路相當敏銳,對政府行政和法律知識也甚為了解,而且對答如流。據社署發言人梁小姐表示, 領綜援人士即使行乞的收入也要向社署申報,否則涉嫌詐騙綜援,除要交還多領的綜援金外,甚至還要面對刑事檢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5

免費報紙硬碰硬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0826&sec_id=12187389&art_id=15556523&cat_id=255&coln_id=22

壹傳媒即將會出版免費報紙,叫做爽報,肥佬黎聲稱要派一百萬份,頗為嚇人,開始嘅時候,會唔會派咁多呀?現時每月已有聲稱二百萬份免費報紙流通,下月再加 多一百萬份,真係滿坑滿谷。左丁山第一個想起嘅就係強哥,事關強哥乃現時派報紙大哥大,數吓手指,佢負責發行「蘋果」、「星島」、「信報」、「經濟」,負 責派「頭條新聞」、「 am730」、「晴報」,下個月又派多一份「爽報」,去邊度搵人派報紙呀?香港最新(五至七月)失業率係 3.4%,屬充分就業水平,搵工人都唔知幾艱難,今趟難為強哥咯。
呢日見到施老闆,問佢如何是好?施老闆話:「水來土掩啦。『 am730』已經有錢賺,算係企穩陣腳,依家先至再有人加入戰團,我已經多咗起碼三四年時間準備迎戰,一於冇有怕!」派報紙又如何呢?施老闆話:「我地好 俾心機㗎,為派報員搞 party,有抽獎,母親節就每人送一朵玫瑰花,今時今日,要善待所有夥計吖嘛。」
免費報紙已進入戰國時代,大戰難免,必 有損傷,至於最後仍然站立嘅會係邊個,好難講。生還者要有兩個條件,一有銀紙,二有人才,兩者皆缺嘅就會首先陣亡。據施老闆透露,「 am730」不搶突發新聞(因成本太大),倚賴編輯慎選能吸引讀者嘅新聞,以及有質素嘅專欄及評論喎。咁奇?專欄可以咁吸引?
聽完施老闆之言,即 刻收到消息,肥佬黎要親自睇過「爽報」試刊版嘅專欄,唔,可能英雄所見略同喎。左丁山日日睇免費報紙(因有人送上門),發覺免費報嘅專欄以短見稱,極少超 過五百字(施老闆專欄例外),特色係差唔多每一版有一個專欄,各種類型題材,應有盡有,唔係叫讀者睇晒嘅,自行選擇可也。總之好似自助餐咁,總有一兩款讀 者會鍾意,可以適合迎合一兩百萬位讀者嘅不同興趣,老老嫩嫩,四十後與九十後都要啱睇!既然如此,免費報紙專欄既要搵新鮮人,又要搵一啲已成名人物,幾有 挑戰性,肯在咁嘅環境下冒險打硬仗嘅,全城只有一位肥佬黎有如此魄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90

免費早餐夠爽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0925&sec_id=12187389&art_id=15644373&cat_id=255&coln_id=22

「爽報」在 9月 19日出版,公關 T揸住張「爽報」向左丁山漾幾下,左丁山問佢:「乜晨咁早就攞到份爽報?」公關 T話:「我今早在沙田第一城搭 88R嚟中環,巴士站頭有得派;攞咗上車就免費坐巴士,我梗係醒目去搶番一份啦!」
沙田第一城城巴車站每早都有人企定定等免費報紙,公關 T攞到一份「爽報」啫,就慳番一程車費二十元,何樂而不為,難怪佢話搞到上車都要排長龍,因人人有「爽報」在手也!
肥 佬黎搞推廣,最多噱頭,第二日(九月二十日)竟然送早餐。張老總知道左丁山人在中環,九點幾就打電話嚟:「喂,食早餐呀,爽報送嘅,快啲嚟翠河茶餐廳,陸 羽對面呀!」唉吔,請我食早餐,好心去陸羽啦,竟然去陸羽對面?一落到皇后大道中,就見到攔路英雌猛咁派報紙,「爽報」、「晴報」、「頭條」、「虎報」任 攞唔嬲,既然話「爽報」送早餐,自不然攞份「爽報」,走上士丹利街翠河,張老總已在座。在中環去翠華就去得多,嚟翠河,都係第一次啫,只見全間餐廳滿座, 人人揸住份「爽報」,幾好生意噃,記得有幾次早上行過呢間茶餐廳,好似係幾靜吓嘅,冇呢日咁多人,呢日有「爽報」送早餐吖嘛。
四張免費報紙在街上廝殺,最後鹿死誰手,未可預料,傳統智慧係有領先優勢者佔先機。但傳媒呢行高難度,講到最收尾都係講邊個有更多銀紙去燒嘅啫,有錢就有人有噱頭,可打持久戰,缺錢而不時縮窒縮窒者,最後會成為犧牲品。

 

傳媒如此難做,都唔明點解咁多叻仔叻女要報讀新聞系,讀完出嚟,以傳媒為終身職業者,可能 只係少數。最近有人被盲目吹捧為傳媒良心,點知當事人一去到立法會啫,說話內容就與前不同,原來並非受到上司壓力,只係受到「消息人士」嘅催促而將錯誤新 聞出街!此乃 2011年傳媒大笑話,一位咁有經驗嘅總編輯/總監會頂唔住消息人士「壓力」?簡直係聞所未聞,唔怪得好多記者行家對左丁山講,佢地睇電視直播簡直不相信 如此言論出自資深人士之口,為何如此,只能講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7

電信三雄搶用戶 跟著B咖推免費

2011-10-03  TCW




百貨業週年慶正打得火熱,而電信 業週年慶則是罕見的從今年暑假就一路延燒到現在,而且戰況越來越激烈。過去,網內互打免費是亞太、威寶電信等小型電信業者用來吸客求生的資費戰術;現在, 電信三雄卻破天荒加入。

這一場戰先從暑假開始打起,月租費折扣戰,中華電信祭出五折起優惠、台灣大哥大三三折,遠傳電信更是最低殺到一折起,果然讓六月帶著手機號碼跳槽的人次達 到今年最高峰,近三十四萬人。接著,七月中旬,遠傳又投下超級震撼彈,推出網內互打免費的「哈啦飆網包」促銷方案,成為國內三大電信業者中,率先殺進網內 免費的業者。

「核子彈我們也有!」台灣大哥大總經理賴弦五說。面對遠傳使出語音資費的終極武器,台灣大緊咬對手迅速應戰,內部花了三天時間沙盤推演,就拍板定案,七月 底正式對外宣布推出網內免費的方案,距離遠傳推出的時間不到一個星期。

各擁有逾六百五十萬用戶的遠傳、台灣大先後挺進網內免費的市場,使得八月帶著手機號碼跳槽的人次創下今年次高,達到三十二萬人次。讓擁有九百九十萬用戶的 龍頭老大中華電信,不得不在八月底跟進,也推出網內免費方案。

形式上類似的網內互打費,各家電信廠商打的算盤卻不一樣。

遠傳的網內免費方案,語音月租費三百九十八元起,必須要綁上網吃到飽的費用七百七十五元,同時搭配零元智慧型手機;時機則選在遠傳e書城週年慶宣布,促銷 方案直接取名「飆網包」,擺明就是要搶行動上網用戶,來帶動數據上網和加值服務營收。

算盤一:拉抬行動上網營收占比

業界人士認為,這樣大動作,跟遠傳之前在智慧型手機的行動上網市場布局相對落後有關。去年熱賣的機種像是宏達電HTC Desire HD,是由中華電跟台灣大接連搶下,也促使遠傳必須想出方法追上去。

去年初,遠傳董事長徐旭東在媒體春酒時,已經放話要重新「當(電信業)老二」,去年下半年遠傳換下了任職長達八年的總經理楊麟昇(Jan Nilsson),由財務出身的李彬接掌總座,連番促銷案刺激之下,今年五月起遠傳行動通訊營收和用戶數雙雙超越台灣大,重回二哥地位。

搶回老二的地位後,遠傳下一步要拉抬行動上網用戶的市占率。而且當語音資費已經打折打到快「骨折」時候,遠傳再出手,就「不能只有打折,要有策略,」遠傳 網內免費方案重要推手之一、行銷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何永生說。

因為,數據營收(編按:行動上網、簡訊、加值服務等費用)超越語音營收(編按:電話通話的費用)的時代已經悄悄來臨。全球電信設備大廠易利信 (Ericsson)統計,早在去年三月,全球行動數據流量已首度超越行動語音流量。臨近台灣的日本,當地三大電信業者NTT DoCoMo、KDDI、SoftBank數據營收也超越語音營收,出現黃金交叉。

目前,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的優勢是之前在iPhone、HTC智慧型手機的大戰中已經搶到基本用戶,接下來要做的除了穩固這些高端用戶,如何讓數據營收 占比提高,則是另一個挑戰。

算盤二:搶挖B咖電信公司客戶

而衝數據營收就是遠傳的策略,但是要搶行動上網用戶,智慧型手機機種才是主要關鍵。機種選擇不夠多、靠著網內免費,讓過去兩年營運起死回生的亞太電信,它 手上約三百萬客戶,就成為遠傳最好的挖角目標。

因為屬於CDMA(分碼多址接入的無線通訊技術)系統的亞太電信,與市場主流的GSM(全球行動通訊系統)不相容,可以選擇的手機機種原本就受限,而 iPhone的CDMA機型又尚未引進台灣,遠傳經過市調發現,如果同樣提供網內互打免費方案,又提供數據資費方案,最能吸引亞太電信用戶跳槽。

為了謹慎起見,遠傳還在預付卡市場先試辦了兩個月的促銷方案。因為預付卡市場用戶以外勞為主,他們的價格敏感度最高,新的促銷案一推出後,果然成功讓用戶 琵琶別抱,促成遠傳放手推出網內互打免費方案。

算盤三:迎戰免費通訊應用程式

主動迎戰Skype、WhatsApp的語音替代效應,則是另一個原因。「語音時代結束了,消費者正在改變,」何永生說。簡短的通話可以用 WhatsApp傳訊息代替,手機上網用Skype互打更是完全免費,語音營收下滑已經勢不可擋,搶數據用戶又可以拉抬加值營收,遠傳率先殺進網內免費的 市場,逼著台灣大為了防範客戶變心,不到一週跟進推出類似方案;原本觀望的中華電信也在將近一個半月後,被迫進場。

感受威脅最大的,還是亞太和威寶電信,不斷強調他們除了網內免費,打網外也比電信三雄便宜,亞太電信更趕緊找上宏達電,在九月推出首款CDMA系統智慧型 手機。

而從已經公布的八月營收來看,七月先後推出網內免費的遠傳和台灣大,由於數據營收成長抵消語音營收下滑,八月整體行動營收不降反升,雖然業者認為真正的影 響還看不出來,但如果營收衝擊在業者可接受範圍內,或者根本沒有受傷,網內免費限時促銷方案是否成為常態,造成用戶洗牌效應擴散,都很有可能讓已經是「大 者恆大」的電信業,出現新一波淘汰賽。

【延伸閱讀】遠傳、台灣大爭老二,互相緊咬 ——各電信業者網內免費資費比較

中華電信用戶數:約990萬網內免費資費:月繳1,183元(語音月租費983元+200元)

遠傳電信用戶數:約655萬網內免費資費:月繳1,173元(語音月租費398元+上網吃到飽775元)

台灣大哥大用戶數:約654萬 網內免費資費:月繳1,100元(語音月租費401元+上網費率699元)

亞太電信用戶數:約300萬網內免費資費:語音月租費333元

威寶電信 用戶數:近200萬 網內免費資費:月繳649元(語音月租費150元+上網吃到飽499元)

資料來源:各公司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4

00806惠理集團-免費的槓桿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q7.html

00806惠理集團是一個熱門股,特別是去年股價升破8元時,市場追棒非常熱烈,我時常聽到股友們議論它,但來來回回就沒看到大家說出個所以然,只有一句話我記住了--「亞洲的伯克希爾」。
 
我那時也沒認真去翻806的財報資料,只是瞥了一眼它的PE和PB,806超高的估值把我看財報的心思全嚇沒了。直到最近,「延益」「管我財」「小兵」等博友都在關注並分析它,並且財兄和小兵兄大舉建倉了,兩位高手的行動讓我意識到,我有必要對806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分析。
 
在我簡單瞭解806的業務模式後,我發現了它的價值秘密,這個秘密在我進一步查看它歷年的財報及招股書、網站月報等數據後,它更清晰的展示在我面前。那就是:806惠理的真正價值所在,是它擁有免費的槓桿。
 
炒過輪子的朋友都知道,輪子的誘人之處是它能以小博大,但輪子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它有時間限制,輪子的持有者必須每天支付時間損耗成本,這筆過夜費隨著行權日的臨近會越來越貴,用一句玩笑話來形容,那就是比小姐的過夜費貴得多。
 
優點很明顯的東西,缺點往往也很明顯;收益可能很高的投資,風險可能也很大,事物的兩面性常常讓人又愛又恨。但806似乎是個例外,它確定性很大,或者說風險很小,但收益卻可能很高,這種不對等性使得它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價值投資標的。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是價值投資基金的典範,近50年來跑贏美國市場年復合11個百分點。同為格雷厄姆-多德俱樂部成員的惠理集團成立時間比較晚,其中佔20%左右資產的惠理價值基金自93年成立至今,跑贏恆指年復合也有10個百分點,請看下圖:
00806惠理集团-免费的杠杆

從這個圖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問題:
一是惠理價值基金是2000年以後才開始跑贏恆指的(最近10年跑贏恆指年18個百分點),在此之前的8年它與恆指交替上升,我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這樣,是掌門人謝清海突然煉成了神功嗎?
 
二是惠理價值基金大多數年份都能跑贏恆指,其中恆指下跌的熊市裡,只有1998年它跑輸了指數,這表明惠理價值基金有很好的防守性。我查看了一下806旗 下的幾隻基金,發現目前倉位基本都是滿的,現金只佔1%。我翻了一下惠理價值基金過去5年的年報數據,它持有現金的比例也一直都在10%以下,這說明惠理 的投資要點不在於倉位管理,而是選股和組合(事實上惠理旗下的基金,長倉佔95%)。這一點,惠理似乎與伯爾希爾不一樣,可能更類似林奇的麥哲倫基金。
 
惠理價值基金 恆生指數 盈虧點數 惠理現值 恆指現值 差距
1993 62.9% 115.6% -52.7%    1.63    2.16  -0.53
1994 -12.0% -31.1% 19.1%    1.43    1.49  -0.05
1995 21.3% 23.0% -1.7%    1.74    1.83  -0.09
1996 32.5% 33.6% -1.1%    2.30    2.44  -0.14
1997 -1.4% -19.8% 18.4%    2.27    1.96   0.31
1998 -29.1% -6.5% -22.6%    1.61    1.83  -0.22
1999 38.0% 69.0% -31.0%    2.22    3.09  -0.87
2000 10.3% -11.1% 21.4%    2.45    2.75  -0.30
2001 46.3% -24.5% 70.8%    3.59    2.08   1.51
2002 21.2% -18.2% 39.4%    4.35    1.70   2.65
2003 83.6% 34.9% 48.7%    7.98    2.29   5.69
2004 5.8% 13.2% -7.4%    8.44    2.59   5.85
2005 15.9% 4.5% 11.4%    9.79    2.71   7.08
2006 41.8% 34.2% 7.6%   13.88    3.64  10.24
2007 41.1% 39.3% 1.8%   19.58    5.07  14.51
2008 -47.9% -48.3% 0.4%   10.20    2.62   7.58
2009 82.9% 56.6% 26.3%   18.66    4.10  14.56
2010 20.2% 8.6% 11.6%   22.43    4.45  17.97
2011 1.2% -0.8% 2.0%   22.70    4.42  18.28
 
為什麼我要說806的價值在於免費的槓桿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806惠理集團與伯克希爾等上市的基金公司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伯克希爾是個基金上市公司,它本身是直接進行投資的,它的財務報告即是基金投資的規模 和收益。而806它不是直接投資的基金公司,它是基金中的基金,806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旗下基金的固定管理年費及盈利的提成表現費,至於旗下那些基金本身 的資產規模和盈利情況,並沒有合併在806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裡。說得直接一點,就是806以目前24億港幣的淨資產,卻管理著85億美金的總資產,槓 桿達到28倍,並且這個槓桿並不像銀行股那樣,會因資本充足率或壞賬問題而損傷806的股東權益。
 
我們不妨看看806歷年的ROE和杜邦分析: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中
收入    370    485  1,500  2,540    420    460  1,075     385
利潤    168    237    850  1,420     67    319    653     199
資產    404    687  1,543 2,707 769 1,221 2,792   2,567
權益    315    527    978 1,214 742 1,069 2,418   2,368
平均
淨利率 45% 49% 57% 56% 16% 69% 61% 52% 51%
周轉率   1.17   0.92   1.53   2.09   0.57   0.43   0.44    0.33   0.94
槓桿   1.28   1.30   1.58   2.23   1.04   1.14   1.15    1.08   1.35
ROE 53% 45% 87% 117% 9% 30% 27% 17% 48%
8年平均ROE高達48%,其中06和07年平均100%!試問,沒有槓桿的力量,哪個企業能有如此牛叉的ROE?
 
二、806的槓桿,來源於其收入結構。如果806只是按旗下基金的規模收固定管理費的話(除最初的基金原始投資人收0.75%外,大部分認購人要被收 1.25%的年管理費,並且初次認購還要收不高於5%的認購費),那它就和券商股(比如海通國際、國泰君安等)沒有什麼差別了。
 
百萬美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中
其初資產  1,888  2,322  2,484   4,515   7,297   3,247   5,547   7,933
認購  1,104    609  1,601   2,542   1,410   1,260   2,586   1,810
贖回   -737   -761   -852  -1,860  -2,200  -1,180  -1,320    -910
表現     67    313  1,283   2,100  -3,260   2,220   1,120      50
期末資產  2,322  2,484  4,515   7,297   3,247   5,547   7,933   8,883










管理費    157    164    247     434     331     234     344     251 百萬HKD
表現費    166    305  1,234   2,076       7     220     709     107
其它     47     16     19      30      82       6      22      27









平均
管理費率 0.96% 0.88% 0.90% 0.94% 0.80% 0.68% 0.65% 0.77% 0.82%
表現費率 1.01% 1.63% 4.52% 4.51% 0.02% 0.64% 1.35% 0.33% 1.75%
合計費率 1.97% 2.50% 5.43% 5.45% 0.82% 1.32% 2.00% 2.18% 2.71%
表現提成 31.96% 12.49% 12.33% 12.67% -0.03% 1.27% 8.12% 27.44% 13.28%
上面這個表可以看出幾點:
1、除08年大熊市外,806旗下的基金新認購的金額都是大於贖回的,基金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
2、每年認購的金額平均達到38%,贖回為29%,這兩個比例越大,越有利於它收取表現提成費;
3、管理費率基本穩定在0.8%左右的水平,旱澇保收;
4、表現費率隨牛熊變化波動較大,但它總是正數,不可能出現負數。並且,一旦市場熊轉牛,表現費就成倍、成10倍的放大,並且佔到806總收入的絕大部分;
5、806的大部分基金表現費提成為15%,即(報表期終-上次收表現費日)兩者的正淨值差額的15%。因為806公告的基金只佔50%左右,另外一半基 金是不對外開放的,網上找不到相關資料數據,我電話諮詢公司,對方說絕大部分基金表現費提成都是15%左右。我在網上查到宏利環球-中華威力基金只收 8%,並且規模不小(11.2億美金);
6、除04和11年這種熊市不正常外,806的表現費都沒有達到15%,為什麼呢?一是上邊第5點說的,像中華威力這種基金提成費不到15%,另一個原因就是牛市時的淨值首先要彌補熊市時的淨值損失。
 
三、前文已經用數據表明,806旗下的基金過去18年跑贏恆指年11個百分點,特別是2000年以後差距達到了年18個百分點,這種良好的趨勢目前仍看不 到變壞的跡象。退一步講,就算806未來投資水平下降,只能和大盤隨波逐流,那麼根據前述兩點分析,它的這種熊市時收固定管理費保底不虧損(18年來,只 有1999年虧損了26萬),牛市時大賺特賺的不對稱特徵,使得投資806比直接買恆生指數的ETF更穩健,而收益卻是倍數增長。這種倍數增長,又不同如我們買恆指的Call,因為前邊我講了,輪子雖然可以放大收益,但它有時間限制,香港還沒有哪個輪商,會出無限期的Call,並且還要求它溢價要不大。
 
現在我們對806的生意模式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接下來我用兩種方式對其收益變化做一下敏感性分析:
一、以管理費+表現費方式來估算806的PE變化:
806目前市值70億港幣,管理資產80億美金左右(8月份是85億,9月份的還沒出來,考慮到9月份它下邊的基金大多虧損20%,資產損失很大,但同時因為目前恆指已經走好,未來幾個月它的認購金額和表現會變好)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淨利潤 300 678 1101 1524 1948 2371 2794 3217 3641 4064 4487
PE  23.3  10.3   6.4   4.6   3.6   3.0   2.5   2.2   1.9   1.7   1.6
因為9月份大盤暴跌,所以我估計下半年806是沒有表現費可收的,以目前70億港幣的市值測試,806的動態PE是23.3倍。
 
如果明年恆指能回到24000以上估值中樞水平的話,806旗下基金跑平恆指可以增值30%以上(過去它多數能跑贏),我將申購贖回金額影響與彌補虧損互 相抵銷掉,按表現費12.5%管理費0.8%來估算,淨利率取平均數51%,則恆指回到24000點,806的PE可以從目前的23.3倍直降到4.6 倍,如果到時市場給趨勢向好的806以15PE的話,那麼806要漲226%,對應恆指30%,槓桿7倍多。
 
因為12.5%的表現費未考慮彌補虧損影響,如果我保守一點,按6%的表現費打5折並且假定它只能跑平恆指來估算,則: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淨利潤 300 471 687 904 1120 1337 1553 1769 1986 2202 2419
PE  23.3  14.9  10.2   7.7   6.2   5.2   4.5   4.0   3.5   3.2   2.9
那麼,給806估15倍PE,對應恆指30%,槓桿也有3.2倍。
 
二、以806市值/基金資產總規模(即PA值來測算):
收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A0.10    62    69    75    81    87    94   100   106   112   119   125
PA0.11    76    83    91    98   106   113   121   128   136   143   151
PA0.12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3   162   171   180
PA0.13   105   116   127   137   148   158   169   179   190   200   211
PA0.14   122   135   147   159   171   183   196   208   220   232   245
PA0.15   140   154   168   183   197   211   225   239   253   267   281
PA0.16   160   176   192   208   224   240   256   272   288   304   319
PA0.17   180   198   216   234   252   271   289   307   325   343   361
PA0.18   202   222   243   263   283   303   323   344   364   384   404
PA0.19   225   248   270   293   315   338   360   383   405   428   451
PA0.20   250   275   300   324   349   374   399   424   449   474   499
PA0.21   275   303   330   358   385   413   440   468   495   523   550
PA0.22   302   332   362   393   423   453   483   513   544   574   604
PA0.23   330   363   396   429   462   495   528   561   594   627   660
PA0.24   359   395   431   467   503   539   575   611   647   683   719
PA0.25   390   429   468   507   546   585   624   663   702   741   780
目前806的PA值是0.11多一點,如果恆指上漲30%,PA值回到0.18的中間水平的話,806的市值將達到263億,約為現在的3.76倍,即恆指漲30%,806要漲276%,槓桿9倍多。
 
上邊兩種敏感測試表明,惠理集團旗下基金如果在小牛市跑平恆指,那麼806的股價可能會以3倍的槓桿放大;如果碰到大牛市,或者806旗下基金大幅跑贏恆指,則806的股價可能會以5-10倍的槓桿放大。
 
如果明年市場繼續大熊,806只能收點固定管理費,和今年的形勢差不多話,那麼我們以15倍PE估值,806可能要跌到2.5元。但有一點小小補 充,806本身的資產為26億港幣,其中淨資產24億,僅有2億負債,手持現金12億,負債率僅8%,這12億現金我想不會連個利息錢都收不到吧?所以, 我認為2.5元將是一個保底價。
 
最後提一句,有人說,那我怎麼知道未來恆指是漲是跌?是高估還是低估?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在博文《跑贏指數的意義》《統計表明A股已經進入底部區域》有詳細說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7

智能手機與免費報紙 黎智英

2011-12-15  NM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真正享有隨時隨地使用電訊的自由。這是個重要的發展,它為電訊的未來發展奠下基礎,今後很難想像智能手機不是未來的流動電訊系統的主軸。 有了智能手機,在家裡未看完電視節目而要上路,可以在途中繼續用智能手機看;在家中用Xbox打遊戲到半途要上學或上班,可以繼續用智能手機玩耍。


智能手機的效用又不止於娛樂嬉戲而已。醫生臨床看病人,突然要趕去看急症,他可以在途中用手機一邊繼續與護士或助理診症,一邊翻查急症病人的病歷,預備設施、儀器和藥物。 做傳媒工作的,有了智能手機亦不用再為趕死線而一夥人守在電腦前至深宵,一夥人在不同的地方可以用手機連結在一起繼續朝死線拼搏。 有了智能手機,便毋須要為了赴約而中斷工作或娛樂,甚至毋須為赴會而中斷工作或娛樂,而可以用智能手機的facetime功能或video call作面對面對話。智能手機把我們從時空的局限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可以全天候與世界緊密聯繫。


我 們可以確定智能手機將要成為電訊工具及媒體世界的主軸(平板電腦當然有智能手機同樣的功能,可以看得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是有個融合趨勢,為了方便討論, 我在此只以智能手機為例),它甚至已像我們身體一部分,負起隨時隨地對外溝通互動的器官。它更又讓我們跟別的電子工具和媒體接駁,將我們與世事和人事的活 動漩渦聯繫在一起,智能手機顯然已成為我們隨時隨地的電訊操作中心。要發揮這個功能,智能手機還須進一步和電腦、電視、衞星和感應通訊系統等所有電子工具 作無間斷的「對話」。 例如今後醫生應該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接收和分析其他醫療儀器提供的資料,讓他不管身在何方都可以像置身於醫療中心的電腦和儀器之前那樣。又譬如 WalMart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員,應該可以隨時隨地都像是置身於物流中心的控制室裡那樣。


繫起來,便要不斷發展 出不同的「介面」(interface)的apps和各種不同的「應用科技」(apps)連接起來。現今的apps都各有系統,未能互相連接、互動和溝 通,以致不能普及、形成臨界規模(critical mass),因而不能發揮最高的 效益。 若然不同系統的apps可以連接、互動和溝通,那麼所有apps便都可以投入應用的競技場,那將會創造出個真正的大同世界。例如因為是後來者或系統制式的 局限現時只有很少人使用的apps,一旦有了介面apps可以跟所有其他同類和有關的apps接連,參與使用者眾的平台,形成更大的臨界規模,它們便有機 會普及起來,和使用者眾的apps競爭。那非但會增強智能手機科技的競爭力,更可以大大加快其科技的整體發展,進一步鞏固智能手機在電訊世界中的主軸地 位。


智能手機介面的apps的研發如火如荼,只消到矽谷耽上幾天你便會知道了。不少電訊科技人都體味到將其他電訊 工具和媒體的apps轉化為智能手機的apps,進而將這些apps融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是個極其重要的發展,而這個發展將進一步強化智能手機的優勢,因為 智能手機是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而這些apps的世界便會由介面的apps統領。 主宰這個由apps來統領的世界將是融和各種不同apps的介面,有了這些介面,不管如何小眾的apps亦將有機會走上廣闊的智能手機平台上展示身手。這 種激烈的競爭將迅速提升智能手機的功能,令它成為電訊世界真正的主軸。所有電訊工具和媒體從此將要圍繞着智能手機來發展,以之為核心,讓智能手機成為電訊 世界的king maker。 沒有這些介面apps,未形成批量的apps將沒有機會後來居上,跟早着先鞭的巨無霸競爭。這重障礙將會拖慢智能手機的發展,以致其主軸地位也不牢固,對 電訊世界今後的發展來說,那將是個很大的阻力。


從電腦業過去的發展可以看得到,像Google、facebook 和Microsoft等擁有龐大用家的軟件和平台都發展出強大的自然壟斷勢力。即使手上有張犀利科技王牌的後之來者,要是不能形成臨界規模,亦將無從加入 競爭。可是智能手機apps的開放系統(open system)打破了飲頭啖湯而佔領的臨界規模及其自然壟斷。在開放的apps世界裡,所有大衞都有機會向葛利亞扔出那致命的石塊。 時間和地方是物質的本體,故此智能手機隨時隨地的覆蓋面不是個純虛擬的世界。這就正如精神和肉身組成人的本體,無論人的精神狀態如何飄逸、想像力如何虛 幻,我們還是要雙腳踏在地上生活的。物質世界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生存的基本;無論我們創造出多麼恢宏,而又多姿多彩的虛擬世界,物質世界依然是我們生活 和生命的泉源,純粹虛擬或抽象而沒有物質角度的意識是不存在的。我們的思維可以飄逸到虛無飄渺的世界去,但我們的潛意識和直覺可依然緊扣大自然的脈搏,我 們永遠都是活在大自然的擁抱裡。


潛意識和直覺促使我們在物質世界尋找發掘生活所需,這跟上Google搜尋資料是 兩回事。上網找資料是先有了目標才去搜尋我們需要些什麼。我們是在無意中(潛意識和直覺發揮的作用)看到某些東西,受到啟發繼而尋找發掘我們的所需。是物 質的色相啟發想像力(虛擬),讓我們發掘所需。生活是物質和想像(虛擬)的結合,無論科技有多昌明,想像力有多豐富也逃不過這宿命。故此全天候的智能手機 世界亦不可能是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而必須跟以物質為基礎的世界結合。 我們用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可以看到、聽到印刷文字的影片或廣播的版本,故此QR code是將印刷媒體與其他電子媒體連接上,QR code這個多媒體世界介面apps是個很好的例子。


葉一堅跟我說他跟董橋、張劍虹和林平衡商量過,他們都想辦免 費報紙。聽到他這樣說,我想了沒有多久便跟他說「let's go!」。他提到要辦免費報紙時,智能手機將虛擬世界和物質世界結合的概念突然間令我腦海中的燈泡亮起,令我聯想到可以透過QR code這個介面令免費報紙成為一個多媒體平台。 看報紙而可以隨時隨地用智能手機在QR code上一click,便看到影片或聽到廣播,從災難的新聞影像想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click進保險公司的網頁選購保險;或是看到表演盛事的新 聞,click進售票處購買入場券;又或者為人間慘劇的新聞觸動,click進紅十字會的網頁捐款賑災。


這種以免 費報紙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驗證了潛意識和直覺從看見事物、受到啟發因而尋找繼而發現的功能,這也是智能手機的虛擬世界必須建基於物質本體的自然發展。這 個看到新聞受到啟發馬上購物的商業交易平台,將更能彰顯廣告的效益,因為登上這個商業平台的讀者都是有購物意慾的消費者,因而更能針對性地發揮廣告促銷之 效。 從免費報紙的QR code發展起來的多媒體平台剛好反映出人們立足物質世界,展望未來虛擬世界的本性。我相信這種以物質為基礎的多媒體平台只是個雛形而已,未來多媒體平台 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3

「並非免費」:索爾?伯爾曼談創建收入新模式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31733380/

「並非免費」:索爾?伯爾曼談創建收入新模式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IBM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簡稱GBSIBM戰略和變革諮詢團隊(IBM Strategy & Change Consulting Group)的美國及全球服務負責人索爾·伯爾曼(Saul J. Berman)認為,免費現象phenomenon of free)讓很多企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媒體企業。在並非免費:新世界的收入戰略》(Not for Free: Revenue Strategies for a New World)一書中,伯爾曼為我們呈獻了來自成功整合商業模式創新的企業——其中包括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紅盒子(Redbox)以及視頻網站Hulu——以及失敗企業的經驗和教訓。最近,沃頓知識在線和傑瑞·(伊爾曼)·德(Jerry (Yoram) Wind)與伯爾曼就他的觀點——誰為免費內容付費,以及為什麼新模式對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以下內容為本次訪談的剪輯。

沃頓知識在線:索爾,非常感謝你今天接受我們的訪談。

索爾·伯爾曼:感謝你們的邀請,感謝你們提供的這個機會。

沃頓知識在線:2008年,《連線》(Wired雜誌的總編克裡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寫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其題目是:《免費!商業的未來》(Free: Why $0.00 Is the Future of Business.)。從你剛剛完成的這本書的角度來看,他說得是對是錯呢?

伯爾曼:我想,這要取決於你想怎麼解讀這個問題。他認為,免費的內容將會越來越多,而且免費是比近乎免費好得多的定價策略。我則認為,(之所以免費是因為)有人在其他地方付費了。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免費享用某些內容,但問題在於,這些內容並不是真正免費的,它們是付過費的,付費方可能是一個廣告客戶,可能是一位贊助商,可能是為了其他目的想接近某個群體的人,也可能是將自己提供的其他產品或服務打包在內的人。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這些內容都不是免費的。有人為這些內容付費,有人瀏覽這些內容,而創作內容的人則會繼續創作內容,並從中得到報償。

就音樂產業——遭到免費衝擊的首批行業之一——來說,我們在分析中發現,音樂產品比以前更值錢了。不過這些金錢不再流向音樂製作公司。音樂產品的價值流向了製造能讓你聽音樂的設備的企業,流向了能讓你下載音樂的那些手機的製造公司,流向了音樂會宣傳機構。因為分享音樂的人更多了,所以,人們對藝術家的瞭解也便更多了,在很多情況下,這意味著去聽音樂會的觀眾也會增加。總體而言,音樂產業的收入實際上是增長了,事實上,獲得音樂產品並不是免費的,儘管有時候可能是免費的——或者感覺是免費的,這並不是說,終端消費者獲得這些音樂產品的方式就是合適的、合法的。同樣,這其中始終是有廣告支持的。不直接付錢你就能得到某些東西,這種模式一直存在。

沃頓知識在線:我想再多談些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谷歌(Google)這家公司的情形,該公司為人們免費提供Gmail服務。公司據此構建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公司並不向用戶直接收費,可同時,它能將流量轉變成收益,那就是和電子郵件一起銷售廣告。這種模式有什麼錯誤嗎?

伯爾曼:當你說「錯誤」的時候,我想我們走向了定性、道德判斷或者經濟問題的方向。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在商業界的人總歸是要掙錢的,可有些人是在「賺錢等式」以外掙錢。創作內容的人是要用某種方式賺錢的,否則,他們就無法長期延續其業務。

所以,我們再回到我剛才講的音樂公司的例子。如果音樂公司沒有找到將自己參與製作的內容轉變成金錢的途徑,那麼,他們要麼脫離這個「賺錢等式」,要麼就得參與比現在更多的工作以取得收入流。

我們討論的不只是有多少錢與內容相關,而且還有誰得到了那些錢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是,因為商業模式的改變,金錢流向了其他人。

沃頓知識在線:但是,就谷歌來說,賺錢的依然是谷歌公司,而且不是通過電子郵件,而是通過廣告掙錢的。這就是問題所在。這種方式有什麼問題嗎?

伯爾曼:我認為這種方式沒什麼問題。這是一種商業模式或者說商業主張。我在這本書中列舉了吉列公司(Gillette)剃鬚刀片的例子。以前,吉列公司會免費——或者近乎免費地——送給你剃鬚刀,可你永遠都要購買昂貴的刀片,公司在刀片銷售上大賺其錢。再來看看蘋果公司(Apple),當他們最初創造出我稱為iToy的iPod時,他們也免費為你提供音樂,或者近乎免費——99美分。這些音樂相當于吉列公司的刀片。蘋果公司和音樂公司分成的比例相當不錯——70%或者75%。但是,突然之間,剃鬚刀,還有用來聽音樂的設備,都變得非常昂貴了,而他們把銷售產品的錢都留在了自己手裡。所以說,他們改變了最初的商業主張。圍繞不同獲利機制的創新是能創造機會的,這些機會可能是成為付款人,可能是定價策略,也可能是一種不同的模式。所以說,企業是有機會進行價值轉移的。

沃頓知識在線:傑瑞,你認為有時候感覺是免費的實際上是付費的嗎——不過付出的是信息而不是現金?付出的信息是有價值的嗎?

溫德:這個問題來自內容提供商的觀點。

伯爾曼:是的。

溫德:如果你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想,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認為他們免費得到的產品就是不花錢的,因為他們並不認為收看廣告就是「付費」。從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免費是價值主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認為,索爾談到的關鍵點,也是本書中我非常欣賞的一個觀點是,對商業模式和收入模式的關注是至關重要的,企業還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怎麼才能最終賺錢呢?

谷歌是個經典例證。總體而言,谷歌的價值主張——或者說商業模式——依然非常有效。他們從中大賺其錢。如果他們開始向Gmail收費,或者開始在其他部分收費,他們能掙更多的錢嗎?這是個不同的問題。但是,管理層將注意力專注於收入模式確實是有益的。你怎麼才能掙錢呢?你需要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這個問題。

伯爾曼:正如傑瑞所說的,你必須從更廣闊的背景來考察消費者的體驗。他們的體驗是內容、硬件和軟件的混合體。正是這些成分的整合及其帶來的體驗往往會創造價值。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轉化為收益的不同機制中,誰會掌控這些價值。會是硬件企業嗎?是軟件公司嗎?是內容提供商嗎?還是將這些價值主張組合到一起的第四方?這正是這個挑戰的有趣之處,就像你談到的,根據直接定價模型,掙更多錢的機會可能是對終端消費者免費。或者相反,為了實現收益,可能要有其他人間接付費。

沃頓知識在線:我知道,你在本書中對可行的商業模式給予了很多關注。談到信息產品的商業模式,你認為,在信息產品的連續價格(continuum of prices)中,免費是不是也是一個價格賣點(price point)呢?

伯爾曼:是的。基本服務可以採用對消費者免費的模式,之後,你可以讓每個人轉向克裡斯所說的「免費增值」(Freemium)模式,也就是向額外的服務收取更多的費用。我們來看看汽車的例子,我們在這本書中也討論了這個例證。汽車的增值服務包括傳感器、致動器以及來自它們的智能化信息。

現在,我們可以為車主提供導航服務,可以提供娛樂服務,也可以在汽車裡為車主提供門房服務和餐廳信息服務。就像過去汽車公司會通過向你銷售汽車售後服務賺錢一樣,現在,它們已經提高了汽車產品的質量,所以,我們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他們可能會從這些訂閱的娛樂服務或者其他的門房服務和信息服務上賺更多的錢。這是他們將來大賺其錢的環節。

誰能掙到這些錢還是個懸疑問題。但是,信息傳感器、致動器和聯通器已經得到了廣泛採用,現在,這些設備可以同時控制你家裡的冰箱、洗衣機、暖氣和安保系統。所以,這是一個有著大量機會的世界,可問題在於:當每種產品都變得越來越信息化的時候,盈利模式怎麼有效運作呢?

沃頓知識在線:毫無疑問,出版業是遭受免費內容重創的是一個行業。你們對這一行業的生存戰略有什麼想法呢?

伯爾曼:我想聽聽傑瑞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溫德:首先,讓我們把這個問題與前面談到的單一價格或者連續價格的數字產品或者信息產品的問題聯繫起來。當你考慮產品線的時候,我想,信息產品,一般而言,數字產品也一樣,與常規產品並沒有什麼差異。產品線的產品可以從免費到任何價格。問題的關鍵是索爾在前面談到的,要從產品轉向服務,要將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整合起來,要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還有最重要的,要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有社會商業的價值,因此,都有某個細分人群願意為其付費。

出版業也一樣。人們仍然希望聽到、讀到和探尋新聞。他們只是不想用傳統的方式閱讀而已。當然,也有一個細分群體落在了後面——比如,我所在的這個細分人群。我仍然喜歡閱讀紙質的《紐約時報》(TheNew York Times),仍然喜歡翻閱報紙的感覺,不過,我所在的這個細分群體正在不斷萎縮。你必須認識到的是,市場是多種多樣的。這是我們對市場營銷認知的關鍵一點。因此,你應該以不同的方式提供新聞。此外,你還需要重新定義新聞。報紙是什麼呢?報紙只有新聞嗎?報紙是娛樂品嗎?報紙提供的東西的性質是什麼呢?我想,出版業現在正處於這樣一種情境:他們應該看到徹底改造自己的機會,他們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價值主張是什麼呢?我們想給消費者提供什麼東西呢?我們怎麼才能將新聞和娛樂整合到一起呢?

我從某些數據中瞭解到,年輕人大都是從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那裡獲取新聞的。與喬恩·斯圖爾特式的脫口秀和新聞傳送方式相比。報紙的競爭優勢是什麼呢?這是一個絕好的創新機會——一個重新思考出版到底是什麼,以及我們到底想做什麼的絕好機會。

總的來說,我認為,索爾的著作為公司如何徹底改造自己,以及如何才能提出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很好的啟發。如果你只是固守自己所在行業的舊有邊界之內,那麼,你就無法創新。通過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和收入模式,你就能發現創新的絕好機會。

伯爾曼:我給你舉一個我很喜歡的例證,這個例證同樣也是音樂產業。這個行業一度深受重壓。通常而言,一張專輯在線銷售的價格是9.99美元。直到史蒂夫·喬布斯稍稍提高價格之前,每首歌曲的售價一直是99美分。但是,人們要為一段手機鈴聲——也就是一首99美分歌曲的10秒鐘片段——付出2美元、3美元、4美元甚至5美元。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部分內容的價格超過了整部作品。如果你能使其順暢運作,那麼,這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是一個圖書出版商,或者一個報紙出版行,那麼,你就能取用檔案資料,從而,你就能將其內容轉化為收入,在某些情況下,你獲得的收益會超過你當時購買報紙或者雜誌時的花費,或者一本書中一章的收益就會超過亞馬遜網站上本書的全價。

沃頓知識在線:我很想聽聽你們對另一個領域的想法。如果你們看看中東年輕人最近的情形便會發現,大多數人並不是從報紙、雜誌,甚至也不是從收音機和電視上獲取信息的,而是從Facebook和Twitter上獲取信息,其特殊原因在於政府對互聯網的限制。而這兩個網絡的服務恰好都是免費的。那麼,人們應該如何考慮出版業的創收模式呢?

伯爾曼:首先一點,在我看來,它們並不是完全免費的。Facebook通過廣告賺了很多錢,儘管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廣告就在其中。但是,它們確實在這方面掙了很多錢。所以,這些服務已經貨幣化了。另一點是,隨著你從中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並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們的服務,這些網絡就製造出了明星。利用這些網絡的服務與那些已經成名的人分享內容,就創造出了全新的傳播媒介。這些傳播媒介就會從這些名人身上發現其他掙錢途徑,或者利用他們作為權威信息來源的身份找到其他的獲益途徑。所以說,無論是內容提供商,還是個人,都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掙錢渠道,他們會利用自己的時間發掘其他的獲利途徑。

沃頓知識在線:你們認為,在出版業,所謂的「內容管理者」(content curators)是不是讓內容創作者黯然失色呢?這意味著什麼呢?

伯爾曼: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確實認為內容的管理在增值服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認為,分析研究同樣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彭博(Bloomberg)等公司就一直在圍繞分析業務創造價值。5年前,我就曾告訴過信息出版業的從業人員,他們的工作不能只是提供信息。他們必須利用那些信息給人們提供做其他事情的工具和能力,必須為人們提供分析結果和獨到的見解。

這又回到了我們關於體驗的觀點。貨幣化有很多種不同的途徑,我們在本書中扼要談到了這些途徑。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受眾那裡獲取收益。

沃頓知識在線: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在本書中列舉了Progressive、紅盒子等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的例子。你能給我列舉更多的例子嗎?

伯爾曼:當然。無疑,我們都熟悉音樂產業的某些情況,現在,你可以購買單碟,可以購買手機鈴聲,可以按曲目的菜單購買單曲。但是,後來出現的有些公司,比如說奈飛公司(Netflix),將按次收看付費或者購買媒體體驗的方式轉變成了租用媒體體驗。紅盒子則為人們獲取內容提供了一種服務較少、自己去自動售貨機的低價途徑。我們討論的是可變定價(variable pricing)的理念,也就是說,你可以向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銷售不同的東西。

航空公司在動態定價(dynamic pricing)的方向上走得更遠。他們不但在不同的時間向不同的人銷售不同的東西,而且在不同的日期或者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價格也會改變。所以說,可資利用的不同方式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在很多情況下,你可以將這些方式應用於不同的行業。我們在本書中談到了Zipcar公司。你無需購買或者租賃一輛汽車,因為你完全可以按小時、按天或者按你希望的任何時間段預訂或者租用一輛汽車。你按汽車的使用時間付費,而汽車則可以得到交錯使用,從而,你可以隨時租用。

還有一些廣告業以前從來沒有採用過的方法的例子,比如,在手機業務領域。你不是為信息服務付費,而是通過收聽廣告的方式來免費獲取信息服務。現在,我們甚至可以在製藥行業看到根據療效定價的嘗試。在某些情況下,其藥物還沒有得到保險公司認可的製藥公司,正在以「如果你獲得了療效就給我們付費。」的方式進行嘗試。如果該藥物正處在試驗階段,還沒有得到核准,而你的保險公司也不會為該藥品付費,那麼,你在這種情況下服用該藥物,製藥公司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如果該藥物降低了你的什麼指標、改善了你的健康狀況,那麼,你就要向我們付費。

這些模式中的有些模式,或者說大部分模式,一直都存在於某些地方。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將它們應用於不同的企業。在本書中,我們將這些模式歸為三個類別。

第一類是定價,你可以改變直接價格(direct price),可以改變對終端消費者的價格。這種模式同樣也可以應用於企業之間(B2B)的交易。過去,我們一直在企業中進行資產的投資,一直在構建生產能力,而今天,我們可以將業務外包出去,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向他人付費。雖然我們仍然在付費,但是,我們是在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付費。

第二類是「付款方創新」(payer innovation),也就是由別人而不是由你付費。我們看到了廣告、贊助以及以績效為基礎的更多付費方式,這些都是間接付費,也就是由他人付費。

最後一類是「包裝創新」(package innovation),也就是用其他東西做包裝,或者銷售產品的一部分,就像我們談到的手機鈴聲和出版業的情形那樣。我們認為,大部分公司面臨的真正挑戰在於,面對願意以不同方式付費的不同消費者細分群體,它們必須有獲取收益的多種途徑。有人想的是,事實上,「我想免費得到這些東西,我會以其他方式付費。」有人想直接付費:「我不想要廣告,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我的名字。」即便如此,企業也有不同的方式達到目的。正如我說過的,它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以一種既能在不同的消費者細分群體中行得通,同時又能在企業內部管理好複雜業務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沃頓知識在線:索爾,非常感謝你來和我們座談。

伯爾曼:不要客氣,非常感謝你們提供的這個機會。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請給我發郵件:Saul.Berman@us.ibm.com,你對《並非免費》這本書有什麼看法也請告訴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8

谷歌承諾5年內Android系統免費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20/227206.html

北京時間5月20日早間消息,中國商務部批准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公告顯示,谷歌已同意至少在未來5年內保持Android系統免費,以此換取中國監管部門對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交易的批准。

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監管部門提出這一要求的原因,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外界對於谷歌將在Android系統方面給予摩托羅拉移動特殊待遇的疑慮。而谷歌也不太可能阻止除摩托羅拉移動以外的其他廠商使用Android系統。

從技術上來說,Android並不是谷歌的資產,而是屬於「開放手機聯盟」,谷歌只是該聯盟的成員之一。儘管谷歌對該聯盟的貢獻最大,但如果谷歌希望阻止其他手機廠商使用Android系統,那麼也必將遇到極大的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習慣於對Android系統進行深度訂製,因此這一要求使得這些廠商未來仍可以繼續訂製Android系統。

谷歌一名發言人表示,自谷歌宣佈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以來,該公司的立場並未改變。摩托羅拉移動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很高興交易得到全球各地監管部門的 批准,而這筆交易將於下周初完成。過去幾年中,谷歌開放Android系統的戰略獲得了不錯的成效,因此繼續執行這一戰略並不令人驚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