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四年獲得4.73億裝機量和近1億月活躍用戶數,樂逗遊戲做了什麼?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7/144768.html
陳湘宇比一年前顯得亢奮許多——2014年7月,他的團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申請書。

2013年3月,深圳研祥大廈7層,樂逗遊戲創始人陳湘宇曾接受過《創業家》記者專訪。當晚8點,這家不足200人的公司,辦公室裡燈火通明。

一年後,陳湘宇在深圳科興科學園6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接受了創業家的採訪,並表示這已經是樂逗創業後的第六次喬遷。

2014年5月,樂逗遊戲CTO關嵩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水果忍者》遊戲已在中國大陸擁有超過1.5億玩家,這意味著每十個中國人就有一個玩過「切水果」。另一款同為樂逗代理的遊戲《神廟逃亡》,「玩家每天在這款遊戲中國版本裡所跑的距離可繞地球距離3900圈」。

創業四年,樂逗代理發行的遊戲累計獲得4.73億裝機量和近1億月活躍用戶數。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三條準則

陳湘宇認為,樂逗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他對互聯網「三條準則」和「一個重構」的把握。

在他看來,互聯網企業想要生存,無外乎遵循三個原則:獲取流量、流量變現、流量留存。樂逗遊戲的四年發展史,正是基於發行平台的業務模式,伴隨這三條準則不斷重構自己商業模式的過程。

2010年前後,業內很多公司已經開始涉足遊戲發行業務並獲得VC投資,剛剛成立深圳創夢天地科技公司的陳湘宇還在考慮如何獲取用戶。他說,當時自己的困惑在於2010年移動支付還沒看見苗頭,遊戲變現遙遙無期。

對於2010年初的樂逗而言,沒錢去做推廣、拉用戶,只能鎖定明星遊戲,並以此去打通渠道。陳湘宇事後回想,那幾乎是生死攸關的節點。

拿下《水果忍者》發行權的過程,很長時間裡一直被高煉惇反覆回味。作為樂逗遊戲的聯合創始人,2011年春天,高煉惇用郵件「騷擾」澳洲開發商Halfbrick的創始人Shainiel Deo兩個月,Shainiel Deo才答應和高進行半小時的視頻會議,並強調,這是他給高的最後機會。會議開得比預期時間長,Shainiel Deo最終放棄了中國其他貌似更強大的渠道,決定與樂逗簽約。彼時「一窮二白」的樂逗能夠拿到《水果忍者》的中國獨家發行權,高煉惇的談判能力可見一斑。

陳湘宇和高煉惇都認為,拿到《水果忍者》的發行權,為公司完成了原始流量積累。這款遊戲用了四個月時間突破3000萬下載量,在當年的安卓應用市場已屬奇蹟。

儘管從發行起家,但早期的樂逗對自身的定位並不是發行商,而是品牌管理商。通過《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等明星產品穿透渠道並與其形成利益共同體,同時弱化樂逗自身品牌,是陳湘宇最引以為豪的戰略之一。

「品牌管理商」的定位幫助《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在中國獲得了更多粉絲。按照陳的說法,「《水果忍者》確實幫樂逗撐到了流量變現的那一天。」

2012年移動支付牌照發放,讓遊戲變現成為可能。「我們擁有龐大的付費用戶數,休閒遊戲養成了用戶的付費習慣,用戶慢慢習慣玩一些高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遊戲,這是我們的變現策略。」依靠之前積累的用戶量,樂逗的收入開始急劇增長。2012年,樂逗營收達到1940萬元。

用精品內容獲取流量並完成流量變現的同時,樂逗又拿到《水果忍者》的遊戲源碼,用以調整公司的開發結構。源碼是一款遊戲的核心,也是眾多發行商求之不得的研發機密。但陳湘宇卻強調,開發商與樂逗合作,源碼是合作的基礎。

在中國,渠道、終端、支付的碎片化增加了改進一款海外遊戲的難度。國內的發行商需要對一款遊戲進行性能、計費點、支付等方面的優化,同時伴隨用戶行為分析,這些都需要底層技術支持。而國外的渠道、支付則相對集中,國外開發商對中國市場變化的反應很慢。樂逗對源碼的再修改,大大加快了海外遊戲的本地化進程。憑藉獲取並完善源碼,與開發商建立信任關係,樂逗逐漸成為Halfbrick除App Store、Google Play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營收來源。

拿到Halfbrick、迪斯尼等多家國際知名遊戲公司的源碼後,樂逗在行業內建立起了信任壁壘。「再簽約新遊戲時,這變成了我們的一個必要條件。對,我們必須要拿到源碼。」陳湘宇說。

一個重構

紅點投資副總裁張涵對《創業家》記者坦言,作為投資方,紅點投資曾在2013年對樂逗有過擔憂。「我們怕重度手游衝擊樂逗遊戲原有的商業模式。作為發行商,樂逗在過去的一整年裡並沒有發行類似《我叫MT》這樣的火爆遊戲。在國內,如果重度遊戲是未來趨勢的話,錯過這個非常好的窗口期,今後怎麼辦?」

事實證明,投資方多慮了。張涵說,通過之前休閒遊戲的「滾雪球」階段,樂逗的綜合實力得到提高,等到市場相對成熟的時候,正好開始拼發行能力。「作為好的渠道發行商,樂逗還是能夠拿到一些不錯的遊戲再去發行。它不缺流量和錢,在這個基礎上去做一些嘗試,成本較低。」

張涵所說的嘗試,是樂逗針對不同渠道進行身份定製、提高渠道增長回報率的做法。「傳統發行是產品放在貨架上,催一催渠道,再找個明星吆喝一下就行了,大家都能做到。真正的發行模式是不斷進行兩端重構。」陳湘宇說。

與其它發行公司不同,樂逗首先建立了後台服務體系,謂之技術重構;商業模式重構則體現在與CP(內容供應商)溝通,更深入參與內容的製作;第三種重構則是根據渠道端不同的核心用戶進行身份定製。樂逗已經開始與騰訊合作定製遊戲,將《水果忍者》升級為《全民切水果》,利用騰訊的社交關係鏈,深度改良遊戲。陳湘宇認為,這種不斷針對用戶和發行方的重構意義重大。

對於陳湘宇而言,獲取流量、流量變現、流量留存「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已完成了前兩步,目前最大的挑戰在用戶留存,這也是整個公司未來最大的想像空間所在。創業初期,樂逗便建立了用戶SDK賬號體系,包含帳號、支付、營銷、消息管道四大服務體系。陳湘宇說,樂逗的所有業務都基於這四大服務體系,這是「積木裡面的四塊磚頭」。基於這一體系將SDK嵌入到樂逗發行的所有遊戲中,這樣每一個遊戲的用戶都是互通的。

SDK體系的優勢還在於可以監控到後台服務,流量一旦下滑就可以馬上對遊戲進行更新升級。一種更新來自於遊戲內部。「當我們發現《神廟逃亡》數據開始下滑的時候,馬上請柳岩加入,植入娛樂因素,活躍度又提高了。」另一種更新則是有計劃、不間斷地引進新遊戲,提升用戶量。

陳湘宇對《創業家》記者解釋,這套SDK體系與亞馬遜的後台類似。看上去亞馬遜只是賣書,但它圍繞用戶的閱讀、搜索行為做了推薦系統及龐大的支付體系。亞馬遜基於圖書做的很多後台服務,也正是樂逗未來在遊戲和其他娛樂領域的重要參考。

「我們也在做用戶社區,不斷強化用戶服務。我們做了uu.cc娛樂社區,同時去做一些玩家和玩家之間的溝通,包括正在做的《水果忍者PVP》版,這些都用於增加用戶留存。用戶留存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我們持續要做的事情。」陳湘宇說。

回頭再看自己2010年的融資PPT,陳湘宇很欣慰,認為自己跑對了方向,很多既定目標都在恰當的週期內完成。「我們很幸運,當時以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為前提制定目標,並有龐大的終端紅利做支撐。」

2013年10月,陳湘宇曾帶著公司創始團隊拜訪美國迪斯尼。「我們瞭解了迪斯尼的發展史,看到一個企業如何演變,作為公司的Founder(創始人)如何帶領大家走到下一個台階。」陳湘宇回憶,那次美國之行讓樂逗的幾個創始人堅信,要帶樂逗走向世界。對於有更高目標的企業來說,資本市場是一個通道,不是終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5

退休後上市前,馬雲都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9/145907.html

馬雲在2013年5月退休,阿里在2014年的9月上市,從宣布退休到敲響紐交所上市鐘聲的16個月里,他一點都沒閑著。退休時馬雲曾宣稱,“48歲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今後,生活將是我的工作。”很多人當時沒明白馬雲這句話的含義,中企哥整理出這一年多時間里馬雲和阿里巴巴都做了什麽。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馬雲的工作是工作,生活還是工作。
\.pcb{margin-right:0}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30 08:50 編輯

亂侃水行業:來自一個做了20年水行業的專業人士
作者 格隆匯:花開在眼前

首先申明:我這篇文章沒有投研文章的逼格,完全亂扯,沒有結構性。你能看懂,收獲一定不會小。看不懂,扔在一邊,輕點拍磚。

最近水行業很熱,也有不少寫這方面的文章,不過在我這個業內人士看來,不少文章沒有真正弄懂這個行業。格隆邀我從純實業角度談談對水的認識,我硬著頭皮上吧。

說說我們這個皮包公司(家族企業)的業務:水、鐵路建設(幾乎百度不到我們公司,不喜歡露頭)。最近打算上能源(家族族長的畢生夢想)。自己出國讀書,在金融混了幾年,回家幹實體。幾個哥們都說我具備金融經驗和實體經驗,混不下去繼續幹金融應該沒問題。但是我曾經幾次找HR,人家說我經歷太雜(我曾經想不靠家里,自己打拼的)。

水,我們家族做了大概20年了。首先定性,水是utility行業,所以要了解市政工程行業的本質。市政工程是大投資,長期穩定回報行業(前提是沒人賴賬,收得起錢來,具體細分是不賴帳或者有支付能力),還有就是運行成本。增長性一般(因為中國的城市、社會和經濟階段具備了比較好的增長性,但是這個增長性的現金含量堪憂,我下面會一直強調現金含量),但是是比較優質的防禦性資產。往往在股市不好時,因為避險資金需求,股價會上漲。容易進行債券融資,股本融資較難,可以作為較好的擔保物。

水這個行業,三種人:整體運行方(BOT)、建設方(BT或招投標)、設備或技術提供方(BT、招投標或者中國特色銷售)。算上業主一般是政府(我朝特色)。商業關系就是在這四種機構之間展開。我們就不扯建設分包的那些包工頭了。

為什麽我們只做水?
我們只做必需品。老大經常說,有沒有一種東西,窮人必需的,而且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都需要這種東西,我每天賺每個中國人一分錢就夠了。水絕對是選擇之一了。你再厲害,你得喝水。就像中融信托最喜歡這樣說房地產,這是剛性需求。
廢物無外乎氣體、固體、液體。固體我們是從來不做的,資金、政府關系等門檻太高,就像我們從來不做房地產、金融、煤炭一樣(房地產和金融是高大上的行業,我們這種沒有資源的山里農民做不動,煤炭是土豪特有,我們是窮人,也做不動)。

固體的處理三種
焚燒(美其名曰焚燒發電,其實焚燒發電,其實是煤油發電。就像黑心餐館賣可樂,到底是冰塊還是可樂),我不算社會環保了,運行成本虧死。用微博上流行的話,負分。華新水泥開始上固體廢物拌在石灰過程里弄制水泥。而華新水泥是我們家族企業高鐵工程的供應商,所以贊一個(僅從社會效益角度,經濟效益,沒看見財報,不發表評論)。

另外固體廢物我要說說粉煤灰,粉煤灰是我們水工程和高鐵工程一定要用的東西。粉煤灰就是電廠燃燒的廢物。最初這個東西大家不覺得好。後來歐美(好像每次潮流都是歐美)的專家發現秘魯的水泥質量好,發現水泥原料是火山灰。後來發現,電廠的粉煤灰不就是這個東西嗎?於是出了國標。工程標準越高,混凝土要求越高,粉煤灰用量越大。粉煤灰具體什麽東西,性能,自己去百度。例如高鐵隧道和橋梁的用量和粉煤灰質量大於普通高鐵。還有就是水電站。我們公司馬上建設一段鐵路,我暈死,附近沒有火電廠。至於粉煤灰制環保磚(美其名曰固體廢物回收利用制造環保建築材料,洗洗睡了吧)。

我以前做金融喜歡說殼公司。回家後有次匯報,老大說,殼你***,說找來的公司的就行了。我發現你們這些年輕人錢賺不到,還喜歡說一些流行詞語。

填埋,中國最流行的辦法。造成巨大地下水汙染。初級階段,存在即合理,不評論。

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的第一步是垃圾分類。實際上,回收利用取決於國民素質。所以,搜秀麗日母初級階段,懂的。沒有了分類,後面的處理成本巨大。負分。舉個極端的例子,為什麽回收利用很重要。國內有家上市公司,專門做電子產品垃圾回收貴金屬的(我買過這家公司股票,目前不持有)。因為專門的電子產品垃圾已經成型,所以他處理成本就下來。但是金屬價格下跌。他再怎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藝降低成本,但是金屬價格就擺在那里。股票的故事是增長、債券的故事是穩定。

所以我們不做固廢。所以誰要是扯固體廢物賺錢,呵呵。

有人可能覺得我的觀點偏激,正是因為偏激,我公司走到了現在。寧願不賺錢,也不能踩空,必須百發百中。

氣體。氣體處理技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無外乎,抽取尾氣成分分析,出技術和裝置。無外乎運行成本問題。我們最近上的能源項目和氣體廢物有關。舉個例子,你們就知道氣體廢物了。我們這個項目需大量二氧化碳,但是附近沒有工廠(工業尾氣)。但是有水泥廠,化肥廠和酒廠(多看書,做金融的轉行幹工程師了。我感覺我在第一家第二家金融機構工作培養了我接觸任何一個行業上手很快的本事)。開始我想直接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一看英國一個公司一噸400鎊,而且國內沒有可行技術。開始想不上這套裝置,直接從專門賣二氧化碳的企業買,減少我的前期固定成本,但是核算,發現利潤不夠高,影響我的折舊(固定成本回收),運行成本高的東西,我天生不喜歡。為了降低成本,其次我不喜歡受制於人,決定找酒廠合作回收二氧化碳。詢價,找設計院出裝置方案。找酒廠,談合作。

如果沒有我下遊需求(二氧化碳),酒廠的二氧化碳就排掉,設計院就不會有這單生意。本來我打算上剛剛滿足我需求的二氧化碳回收規模。哈哈,旁邊有個啤酒廠二氧化碳不夠用,我打算去具體看看,多的二氧化碳賣給他們。但是我需要考慮這個酒廠能不能長期活下去。酒廠是賣酒的。如果酒賣不好,產量就不行,我的二氧化碳就有問題,二氧化碳供應會影響我的能源生產。同理,化工廠要經營穩定,尾氣才多。但是看看國內的化工廠經營情況,你懂的。另外呢,有的裝置前期成本大,根本沒有經濟效益。(很多國企立項和半夜炒股節目很喜歡說這套裝置可以回收什麽東西,可以多少產量,可以提高多少EPS)。Btw,可以考慮從做空角度看煤制天然氣公司的。

半夜11點那種炒股節目很喜歡拿國家政策來扯,然後利好。感覺有點只要998,只要998,趕緊拿起你手中電話撥打訂購吧。
蛋糕大,不一定你就吃得到;蛋糕大,不一定就甜;蛋糕大,不一定你就可以獨吞。(我們公司喜歡搞獨吞,不能獨吞的項目,我們不做)。

好了,扯完,說水。
再把水里面一個天坑分支去掉,管道。管道投資巨大,目前國內大部分管道是50年代的規劃,如果要更新意味要把城市掀起來。關鍵是商業模式沒有,誰付出,怎麽回報?

開始說水務。
先舉個例子,水有多賺錢和重要。大家知道其實每一集007都是影射當時的情況。世界銀行投資了玻利維亞一個大城市的水廠,總承包是美國公司(好像和切尼有關,這個玩法和中國一樣),後來漲水價,後來市民不幹了,動槍動炮了。是不是發現007《量子危機》就是講玻利維亞的水。《皇家賭場》是影射911後的恐怖組織金融。

法國有家公司投資了東北一個城市自來水工程(BOT),漲水價,後來中央發改委直接幹涉,高價買回了這份BOT合同。BOT合同估值,這里不具體說,現金流折現法。水是戰略資產。東北前幾天那個最美政協委員不也去私有化一個自來水廠嗎?還漲價。我哥們最近一筆東北並購也是掛掉。

如果你們調查,中國大部分水資源都被法國公司圈完了,而且是好城市的水資源。水資源對著老百姓,老百姓就是羊群。天天免費剪羊毛,那叫一個爽。

汙水處理的玩法是,投資---建設---收治汙費

自來水的玩法是投資—建設—收水費

水費相對治汙費好收,老百姓的錢一般都好收。

以汙水項目為例。如果是運行類項目,政府會提出處理能力要求和排放指標,你提出方案。雙方主要圍繞建設成本,以及因為建設成本導致的運行周期和每噸處理價錢討價還價。運行方可以自行選擇技術和設備。運行類合同利潤比較高,但是回款問題大。

如果是建設類項目,一般是業主委托設計院出方案,建設方按照圖紙施工。要賣設備,需要和業主、設計院關系好,但是用不用你的設備還是總承包說了算。除非業主給總承包壓力,必須使用哪家公司的設備。這種項目是總承包說了算。

所以一些有實力的設備方和技術方都是往總承包和運行方向走。我等下會舉例這種轉型。

某省最好的一體化水回收利用工程(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就是我們做的,政府還欠了我們幾千萬呢。後來政府說,要不然你們再投資個水廠,算上前面欠你們的,給你們BOT算了。但是一看政府財政,哎。還不算契約精神了(強調一下,中國特色契約精神)。

理想的utility項目可以認為是個前期投資回報大,後期就是穩定取款機了,李超人不就狂買歐洲的utility資產嗎?utility資產是防禦性資產,看來李超人和我們看法一樣,冬天馬上來了。But(我說話最喜歡說但是了),收得起錢來。很多時候政府會賴賬(死掉的企業很多)。很多時候是政府代收,然後按月/季節/年份支付給企業(假設是BOT),政府很多時候會挪用這些錢。再一次驗證了銷售利潤現金含量的重要性啊。

欠我們錢那個政府最近一個自來水項目,說要不然這次還是你們做吧,反正多欠少欠都那麽回事了。我們又不好拒絕。後來招投標時,我們故意把標書做了點瑕疵,收了點陪標費,讓一家傻逼民企去中了,那家民企激動得不行了,天天請我去洗澡。

所以你們看到了,運行方風險巨大啊。那誰賺錢呢?設備供應商。但是問題是,這都是很成熟的技術,沒有門檻(不要和我扯誰家水處理技術哪家強,新加坡凱發的反滲透膜技術,2年後就被中國人破解。凱發的天津海水淡化BOT已經爛在那里了,運行成本高,水價不匹配,建設的時候政府把你當小甜甜,建成後就把你當牛夫人。),這是大紅海呀。水會用到閥門,管道,泵,膜。前幾年浙江人坑了批水企業,現在大家一般不買浙江產的閥門。前幾天,越南有個化工項目,圖便宜買了浙江的閥門,結果是這個化工廠停產檢修,一個副部長親自來中國采購。買的中核蘇州工廠的閥門,但是中核蘇閥性價比不行。上海的閥門也還行,但是上海閥門企業圖成本,工廠都搬去浙江了,你懂的。天然氣加水對閥門的需求很旺盛。你對比下中國天然氣管道長度和美國天然氣長度就知道。

管道沒什麽意思。泵,主要是歐系的泵工廠占大頭(我們幾個水項目,業主已經和我們說盡量不買日本和美國設備)。前幾年,各地水企業圖便宜,買民企泵,三天兩頭停機檢修。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化工廠和水廠的泵圖穩定,前期多花點錢無所謂。泵是水廠的核心設備。

我有個供應商,是水消毒企業,深圳一家知名VC投了。我一聽,神經病嗎,投這種企業。這家企業為了一套設備天天纏著我,非要叫我上他們的裝置。最後我們改了圖紙,恰好我們另外一個項目的副產品可以拿來消毒,我們就把這套消毒裝置取消了。這家企業dying。我一好哥們VC看上一個水處理企業,我死活不讓他投。他投了。結果,他有天和我說,哎,鬧心了。

現在你們看到了,水是個不斷增長但務資金保障的大紅海市場。蛋糕確實很大(沒有支付能力支撐的蛋糕)。我們公司現在在手水務訂單是12億人民幣(資金到位)。用老大的話,今年我們公司工資算有著落了。曾經有家上市水務企業和我談合作,用他們手上一個BOT(自己投錢)換我們的一個BT(資金有保證)。羊駝向他們奔去。

所以你看水,要緊盯銷售和合同的支付能力(現金含量)。

極端水務解決方案(個案)

最牛B的中國水務企業。蘇州的上市公司(新加坡上市,CFO常駐新加坡)。這個企業專門拿大型BOT水務訂單。我們知道一份長期穩定且交易對手是政府的訂單可以證券化的。假設一份BOT合同,建設成本10億,運行周期(BOT中的O)是20年,治汙費是0.7元/噸(以前治汙費可以到1.5,甚至2,後來發改委發現太腐敗了,就制定了價格指導區間)的合約,估值是10+億,我們假設18億。馬上證券化假設是14億(現在知道CFO為什麽常駐新加坡了吧)。建設成本是10億(設計院說10億),實際一般6-7億(我們可以做到5億不到)。立馬憑這份BOT合同證券化,拿到14億,建設花掉7億,立馬套現7億。每年運行維護成本不是很多。里面把未來的故事變成現金啊。全中國,我就見過這家企業。所以,在水務行業,如果玩得好,說什麽房地產高大上啊,根本無視你。

投資銀行部那些搞債券的同學是不是心動了,趕緊拿起你手中的電話,撥打各大水務公司吧。

曾經有個省政府建議我們,把我們在當地的所有水務資產打包,去圈錢回來繼續建設。我們當時考慮過,現在依然在考慮當中。曾經有家國企級的上市水務企業做一個BOT水務項目,做爛尾了。後來我們做成了。所以上不上市什麽的,真心不重要。關鍵你如何操作和商業上的創新。就像老大說,農民才會看你坐什麽車,住什麽房子。老大現在還住二手經濟適用房。但是上市是一個平臺,可以做很多事。

常規水務提升解決方案
我以金風科技為例吧。為什麽說金風科技呢,因為我實習的時候參與了金風科技的上市,我時不時喜歡看看這個公司(爸爸讓HR風電上市,兒子投金風科技,不是首富都難啊)。而且金風科技做案例可以形象的講述水務市場(BTW,金風也在進軍水務)。金風科技是賣風力發電設備的公司(你可以把風力發電設備理解為水務設備),怎麽推動設備銷售呢?金風科技自己投資建設風電場。所以我們看到金風科技投資的風電場拉動了金風科技設備銷售量。同時我們發現金風科技的現金流含量在下降,與此同時投資收益(風電場的發電收入是算投資收益的)在增長。現在金風科技已經度過了最艱難時期(最艱難時期香港上市,中金承銷失敗了,高盛成了,頂級投行,望其項背。),且正在從設備供應商轉變為風電場運營方。我看了下,國內幾個水務設備供應商也開始在這樣弄。只要挺過那個現金流枯竭的時間,日子就好過了。

自己運行的項目,肯定用自己的設備。現在水務市場,技術五花八門,其實道理都差不多,可替代性也很強,真的沒有什麽技術優勢。你把天吹破了,最終我還是要看你的財報。如果你把水務市場分支細分,拿各個細分行業的增長率和幾個上市公司的增長率來看,有幾個確實不錯,有幾個則是很差勁的。

現在你們發現了,水務公司一定要有強大的金融支撐和健康的財報,強悍的銷售。我們公司一直奉行零負債,零應收賬款原則,堅決不融資和借錢。某種程度限制了我們的發展,但是我們走得踏實。

水務市場增長性
市政工程是一個跑馬圈地的行業。某幾個城市,汙水是我們做的,自來水是我們做的,擴建是我們做的,升級是我們做的。現在水務行業的增長性來自於國家對水質標準的提高,這就必然導致升級和擴建(全中國只有西藏的日喀則沒有汙水處理廠了)。水漲船高,整個行業應該可以支撐講幾個完美的故事的。

另外就是城鎮化建設。我們知道城市配套其中就含水。一般看一個城市的水配套大概就能推算一個城市人口規模。而一般水務建設是提前於城市擴容的。(建議券商研究員可以從這個角度出一些投研報告)。英國和法國的老牌水務企業都是在19實際中葉,英法大城市崛起期間起家的。

最後就是漲水價,漲水價與水務運行方有關。其實漲水價邏輯上的原因是新的工藝要求新的投資,噸汙水處理成本,噸自來水生產成本。價格/噸水務處理成本和價格/噸自來水生產成本是一個對於水務運行方生死攸關的一個比值。這直接意味著你的賬面毛利率。

如果我是無良研究員(到底是無良還是無知),我就算下國內需要新建、擴建、升級的汙水處理量(多少噸)和自來水供應量(多少噸),因為每噸的建設成本是一個行業值,然後我推算新增的資金需求(其實把資金需求和各地財政狀況對比,就知道這個大蛋糕的資金支撐情況了),然後我就開始狂推股票。

這里閑扯點題外話,我一直說機器人和自動化是民工的敵人。富士康狂上機器人,現在那些民工連跳樓的機會都沒有了。最近富士康罷工是工人嫌工作時間太短。我最近看了幾個水廠圖紙,自動化程度很高。我們馬上做的一個水廠,廠長可以用手機運行整個水廠,工人算門衛,就4個。最近我有空偶爾看看監獄圖紙。我覺得蓋監獄應該會需求旺盛,會有商業機會。

有一類汙水項目質地很優良:工業園區配套汙水。有個油氣管道輸送線,沿線都分布新的石化園區。其中部分配套汙水都是我們做的。這類型的項目,首先進駐的企業必須夠硬,你從他們那里收治汙費就有保障。

現在大幹特幹油氣管道,這一塊衍生的需求很大,閥門、泵、汙水、管道等等。

觀察窗口
我以前做金融都是弄個觀察窗口。我發現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在江浙遍地開花,這個行業洗牌大概就是2年內的事。無錫宜興是做綠色類行業(風,太陽,水)很密集的城市。宜興的水設備作坊幾起幾落了。

誰賺錢?
我實習的第一家機構,我老大說,100個人去挖黃金,只有一個人能挖到。我們的投資風格是去投資那個賣鋤頭的公司。
水務市場起落兩次了,但我發現一個公司一直在賺錢(也許我孤陋寡聞沒看見其他公司,都告訴你人家是山里的農民了),通用電氣。本來西門子也不錯,但是西門子前任CEO很傻逼,現在西門子在國內半死不活。西門子本來一直是我們水務業務供應商。我回家後清理供應鏈,把西門子開了。水廠需要電氣設備、自動化設備、水質監測設備,這些都是西門子的強項,雖然西門子的貴,但是穩定。我說西門子,能不能給我提供一站式服務,但是他們居然弄三個部門的人來找我,累死。一不做二不休,就把西門子開了,分開采購,咦,成本降了一半。頁巖氣,肯定還是挖黃金的故事,但是我發現通用電氣很帶勁。反正你中石油能不能賺錢與我球相關,但是你只要挖頁巖氣,就一定要用我的設備。水務市場設備方,就要學習GE。GE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務。你們看看頁巖氣,他們賣給中石油的東西,整個感覺是中石油給GE在打工。

總結:
水務市場的問題是太散了,太紅海了,好的標的很難找到。我現在知道某省審批中的水項目就有200+個,但是全部卡在資金問題上。前段時間那個我們故意放棄的水項目,居然有20+家企業投標。中國的特色就是任何東西一旦落地,就會遍地開花,然後死掉,剩下的就是強者。作為投資者或者像我們這種弱小的皮包公司,就一定要觀察,找準切入點,實在不行,就等等看。但是看準了(溫州人每次生意都看準,例如他們酷愛的房地產),就要建立思路和配套,大膽的進入。

但是我剛才說了,IBD部門的同學可以考慮市政工程類公司的債券和衍生品。把債券整成理財產品賣呀(政府項目,水項目,國企,上市公司,穩賺,多好忽悠呀。大媽您家用水嗎?用。您看,咱們每天都用水,這城市水項目能虧錢嗎?怎麽賣的詞我都幫銀行櫃臺的想好了)。業績也上來了,當地政府也樂意,銷售業績上來可以和漲停敢死隊配合炒股票。水費收老百姓的,理財產品老百姓買。多爽!(請詳細閱讀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

水務是一個長期積累沈澱的行業,強者都是熬出來的。

如果你身單力薄,金融方案不配套,銷售和合同質量不好,誰要說暴發,井噴,你會死很快。

如果我是券商老總,我肯定去看看各地發改委審批中的水務項目,然後選出好的城市,同時建設軟關系。然後叫手下做一堆市政類項目債券類打包融資方案(關鍵是要賣得出去)。拉上幾個水務公司。把水務公司老總、市委書記叫上,我提一個整體解決方案。我幫你們圈錢來給水務公司,市委書記肯定樂意免費的政績。我收承銷費。你們水務公司和市政府都給我這個券商打工。然後叫研究部門和財經報紙開始造勢,叫旗下子基金提前買入水務公司股票。如果負債比過高,就增發配合買幾個地方政府水資產進來。國內的券商老是只是站在自己角度想問題(被動的當碧池),就不能全局性的看一個行業(當一個主動性的老鴇),主動來整合(讓別人負責,讓別人買單的前提下,自己得名聲和賺錢)。

其實你們讀完,已經發現,水務的機遇在於金融機構,而不是實體企業。不過我估計,就國內金融機構這水平,難。
說說我們的能源項目吧,這個是老大思考了20年的項目,也是我們拿來上市的項目,弟弟美國回來(花了6M去美國讀書,呆了2個月跑回來了,說舍不得國內的小夥伴,我勒個去)天天嚷嚷要做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技術都是成熟的,市場已經有人鋪墊好了(未來20年供不應求且無可替代方案),我們只是商業上的創新。開始我們以為我們是全球首創。居然發現德國有家公司已經開始做了,整合了汙水、能源、汽車、電力。我當初大學苦練M&A為的就是這個項目。現在是收屍體的時候了。設備、產房、固定資產沈澱得很多了,很便宜。有個省(浙江)在這個行業投進去了3800多個億,我詢完價,大概全部就值200+億。我記得09年我短信老大,要不要進這個行業,老大說,等等看,到時候我們去收屍體。

我們的目標是:你喝我們提供的水,你的尿是我們處理的,你來這里坐的高鐵是我們修的,你用的能源是我們提供的,鬧哪樣?
有機會我再和大家分享高鐵,這也是我們主要做的行業之一。以前我做金融,我挺喜歡箱體型操作鐵路股票的。現在回家幹了鐵路工程,才明白,原來不是那麽回事。


“全宇宙最有野心的CEO”過去三年都做了什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6/147754.html

i黑馬:Google 的現任 CEO 拉里·佩奇(Larry Page)當選美國《財富》雜誌的“年度商業人物”。評語是:全宇宙最有野心的 CEO。

\這評價有一定道理,拉里·佩奇在 2011 年上任之後,關於 Google 的新聞就再也不僅是傳統的搜索業務、廣告收入數據,而是眾多“有未來感”的 Google X 科技項目,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幫助貧困地區連接互聯網的氣球計劃、癌癥檢測小藥丸,增強現實眼鏡 Google Glass……如果說上一任 CEO 施密特是幫助 Google 建立和鞏固了美國線上廣告的霸主地位,那麽拉里·佩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尋找 Google 未來 10-100 年的利益增長點,而上述的項目都是他的賭註。

管理者佩奇

不少人忽略的是拉里·佩奇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努力,這些才是 Google 有余力創新的基礎:3 年來他砍掉了不少產品產品線、2 次改變公司的組織架構,由於公司營收情況良好,並且以“吸納頂尖人才”為緣由,創新項目組 Google X 以及 ATAP 等才會發展得如此之快。

在佩奇上任 3 年以來,Google 的股價上漲了 100%,而銷售和利潤繼續增長,最重要的是,Google 公司手上的現金變多了,從原來的 370 億美元增加至 620 億美元,在搜索和廣告方面穩定的增長,這就讓佩奇有更充裕的資金投入到新項目的研發當中去。

兩次公司架構重組,讓 Google 更像初創公司

拉里·佩奇是一個不喜歡層級關系的人,他曾經要把公司的產品經理都解雇,讓工程師直接和副總裁負責。擔任 CEO 之後,他把這種劍拔弩張的氣焰收回了,但調整公司架構的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他在公司組建了一個高層的“L 小隊”,每個高管負責一個產品線,每周開產品會議向他匯報一次進度,但同時,每個產品有自己的獨立運作的權限,只要多註意不同產品之間的互相協作就可以了。

這是 2005 年收購 Android 後佩奇學習到了經驗。當時,他給了 Android 的負責人安迪·魯賓很大的自主權,Android 甚至有自己的辦公樓,普通谷歌員工戴著工作證也無法進入。

今年 10 月,佩奇再次改組,這次將負責 Android、Google Apps 的桑達·皮蔡提升到“二把手”的位置,讓各個產品線向皮蔡匯報,再轉向佩奇,而佩奇則更多負責 CEO 本職的工作,如公司的對外合作和商務運營、新成立的資產和能源部門、物聯網公司 Nest、研究抗衰老的生物技術公司 Calico,以及公司的財務狀況。另外一位創始人布林也會繼續和佩奇一起負責前沿設備研發實驗室 Google X。

而 Google X 內部,也分成不同類別的小項目組,每個項目會跟相關的大學實驗室和教授合作,最短的操作周期是 2 年。

上任後砍了 40 多個產品,精簡產品線

拉里·佩奇這些增減的標準都是圍繞著 Google 服務的核心 Gmail 郵箱和社交網站 Google+ 來,因此砍掉了一部分重複功能的服務,以及不太熱門的服務,簡而言之,對 Google+ 發展沒有太大幫助的,Google 就會考慮將其取消。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2006 年到 2010 年 Google 18 個產品。而在 Larry Page 上臺之後的 3 年,他一共砍掉了 42 個產品,不少產品的用戶數和名氣都不小,例如才上線一年的社交工具 Google Buzz、即時通訊工具 Google Talk、在線協作工具 Google Wave 以及 RSS 閱讀器 Google Reader。由於產品砍得太快,在 2013 年雲端筆記產品 Google Keep 推出之時,用戶就開始吐槽這款產品可能也不能“Keep”(保存)很久。

“賭博”,不一定能贏,例如 Google+

Google 很明白不是每個科研項目都會馬上看到成果,像研究抗衰老技術的 Calico 以及癌癥藥丸的嘗試也有可能會以失敗收場。但拉里·佩奇的策略還是要在這些新興科技領域耕耘,除了想要開發未來的增長點,他還需要通過這些新酷前沿的項目吸引世界上頂尖的人才——相信這也是他說服董事會決策的原因。

不過佩奇也有賭錯的時候。2Google+ 這個社交服務是也是佩奇在任期間極力推進的產品,根據今年的數據,Google+ 的月活躍用戶已經突破 5.4 億,每周上傳的照片達到 15 億張,依然遠遠落後於 Facebook。

“他們有著卡通一樣的野心,”美國數據分析機構 Macquarie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Ben Schachter 這樣說道。


3年漲10倍!復盤雷軍攜手金山軟件做了什麼 福男讀股票牛市史

來源: http://xueqiu.com/6542524458/33111342


本文為新財富雜誌11月號封面文章,作者文芳


      2010年9月,雷軍回歸金山軟件,帶著對移動互聯網極深的感悟,啟動金山軟件改革。由於騰訊火速入股、確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戰略和“3+1”的業務框架、主要子公司相繼MBO,在“雷軍”溢價的不斷催化下,最後以金山軟件股價暴增10倍,以及獵豹移動的分拆上市為完美收官。120%的表現。

  然而,在2013年以移動互聯網戰略為起點的第二階段改革中,體現在金山軟件身上的“雷軍溢價”似乎正在減弱。金山軟件是否已經淪為小米生態鏈的一顆棋子?獵豹移動雖手握海量用戶,但海外市場移動端貨幣化能力面臨考驗。而金山軟件手中現存的西山居、WPS和金山雲三大業務,誰又能成為下一個“獵豹”?
  
  2014年5月8日,金山軟件(03888.HK)分拆獵豹移動(CMCM.NYSE),登陸紐交所,至2014年8月11日,獵豹移動市值高達39.18億美元,標誌其第一階段改革完美落幕。

  在市場對獵豹移動給予認可的同時,卻也開始對第二階段的改革打上問號。獵豹海外市場的貨幣化進程是否順利?分拆了獵豹移動的金山軟件,還有其他增長引擎嗎 ?2014年10月23日,金山軟件發出盈利預警,因營銷、研發、期權費用大增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似乎已經印證了市場的懷疑。

雷軍主政 金山華麗轉身
  2010年9月,雷軍回歸,出任金山軟件董事長。此時的雷軍,涅重生,2007年10月從金山的舞臺淡出、蛻變為天使投資人後,先後投資20多家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社區的公司。2011年7月5日,求伯君退位,雷軍正式接手,開始用自己對移動互聯網的感悟改造金山。同時,火速引入騰訊控股(00700.HK)為金山軟件第一大股東。

奪得控制權
  2011年7 月6日,金山軟件公告,騰訊控股將透過其附屬公司分別從求伯君、張旋龍手中購買約1.11億和0.67億股股份,各占金山總股本的9.80%和5.88%,總收購價格為8.92億港元,相當於5港元/股的價格,求伯君套現5.55億港元,張旋龍套現3.35億港元。收購於7月7日完成,收購完成之後,騰訊持有金山軟件15.68%的股份,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雷軍持有10.3%,超過求伯君的9.54%和張旋龍的3.05%,成為金山軟件第一大個人股東。

  不過,公告出來的前一晚,雷軍、求伯君、張旋龍三人訂立協議:求伯君和張旋龍將投票權委托給雷軍。這樣,雷軍擁有的投票權為22.89%,超過了機構股東騰訊。雷軍由此獲得了對金山軟件的控制權。此後雷軍對金山軟件的控制權不斷加強,直至2014年4月,其擁有的投票權為23.93%,而騰訊為12.61%(表1)。

       雷軍接手後,風馳電掣般地對金山軟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是確立了轉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戰略,組建以張宏江、傅盛等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搭建“3+1”的業務框架,並通過對主要子公司MBO,將管理層和公司利益捆綁合一,推動四大子公司獨立發展、對外融資、分拆上市,最終以獵豹移動的分拆上市,完美收官。

確立移動互聯網戰略和“3+1”業務架構
  在雷軍的主導之下,金山軟件旗下龐雜的業務部門,最終被整合成“3+1”的架構,“3”指金山辦公(WPS)+金山遊戲(西山居)+金山網絡(KIS,現為獵豹移動),“1”為金山雲。2012年7月,金山WPS辦公子公司緊跟金山網絡和西山居,完成MBO,雷軍欣然宣布“3+1”策略,即三個主要現有業務線加一個戰略性新業務線的格局已經成型。與此同時,四大子公司的管理層也敲定,傅盛掌舵金山網絡,張宏江為金山軟件CEO並負責金山雲,鄒濤出任西山居CEO,葛珂負責WPS(表2)。


猛將傅盛率獵豹移動突圍
  跟隨周鴻一路走過3721和360的傅盛,曾是“周教主”麾下最出色的產品經理,對互聯網產品有著敏銳的嗅覺和果斷的執行力,與“教主”決裂後投身經緯中國,而後創辦可牛網絡。2010年10月分拆出來的金山安全,以其18.75%的股份換股合並可牛網絡,成立金山網絡。

  對雷軍而言,金山安全和可牛網絡的合並,最為關鍵的是獲得了傅盛這員猛將。在獵豹的成長中,傅盛抓住機遇,抵禦外敵,起承轉合,精彩紛呈。借助3Q大戰結盟騰訊,而後得到騰訊或明或暗的支持;抓住搜狗與搜搜合並、奇虎(QIHU.NYSE)疲於應對新搜狗的機會,獲得發展的時間窗口;與BAT結盟,關鍵時刻得到巨頭幫襯等。

  事實證明,“降伏”傅盛是雷軍做得最英明的決定,而任君離去則是人稱“周教主”的周鴻最不應該犯的錯誤。合並可牛時,金山網絡(上市後更名為“獵豹移動”,下稱“獵豹移動”)的估值約為5億元。至2014年10月23日,獵豹移動市值24.3億美元,折算匯率後增值30倍。2014年8月11日,獵豹移動市值創下39.18億美元的峰值,這讓其最高增值幅度達到近50倍。

3Q大戰:金山結盟騰訊
  2010年,360的免費戰略把金山的安全軟件打得節節敗退。被迫實行免費策略後,獵豹移動當年收入同比減少3000萬元。10月傅盛入主後,金山的老產品線被砍剩兩個:毒霸和衛士,連用戶達到8000萬、被寄望“唯一有望打敗360”的金山網盾也被砍掉。同年11月,金山毒霸個人簡體中文版全面免費,而此時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建立起來。2011年獵豹移動收入降到冰點,僅1.4億元(圖1)。


2010年10月,360推出QQ保鏢,由此引發3Q大戰,騰訊要求用戶在QQ和360之間“二選一”。而要卸360就需要替代性的安全產品。這時,傅盛趕在3Q大戰前1個月主打的兩款核心產品派上了用場,金山與騰訊一拍即合。

  當時,騰訊的互聯網安全軟件QQ電腦管家在中國網民中的滲透率為12%。加上金山毒霸,二者的滲透率將超過20%,僅次於排名第一的奇虎360。在騰訊提出“二選一”3天後,金山毒霸日活躍用戶從700萬漲到1200萬,衛士的用戶也從200萬漲到1000萬。這一仗,金山死里逃生。後來便有了騰訊的入股,騰訊與金山結成盟軍,騰訊入股金山軟件,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借力GO桌面,清理大師脫穎而出
  3Q大戰非但沒有讓金山毒霸陷入絕境,反而讓傅盛抓住時機站穩腳跟,將獵豹移動發展壯大。2012年9月,金山網絡推出清理大師,主打海外市場,這款為手機清理內存的App,在此後金山網絡的飛速發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至今在獵豹家族中仍居於頭號位置。而在它之後,電池醫生、獵豹瀏覽器和手機毒霸等核心應用陸續登場,不斷豐滿自身羽翼。

  久邦數碼(GOMO.NASDAQ)是清理大師和電池醫生在海外最重要的分發渠道,同時也是 Google Play應用市場上僅次於 Facebook和谷歌的第三大應用開發商,收入絕大部分來自海外市場。久邦數碼旗下Go桌面系列產品2014年4月的用戶總數達到了3.64億,其中70%來自海外。在Go桌面的推廣之下,獵豹移動在海外市場接連攻城拔寨。2013年一季度便奪得5400萬月活躍用戶,然後以每個季度新增3000萬-6000萬用戶的速度增長,2014年二季度增長4倍多至2.843億月活躍用戶,而安裝用戶更是暴增到6.622億次(表3)。



      與此同時,獵豹移動與360的角力還在持續,幫助獵豹移動迅速拓展海外市場的久邦數碼,自然也被360瞄上。早在2013年12月久邦數碼IPO時,360和獵豹移動均是其基石投資者,二者分別出資1500萬美元和500萬美元。

  據悉,久邦數碼與獵豹移動的合作於2014年5月31日到期,趕在獵豹移動即將赴美籌備路演之前,2014年4月24日,360宣布與久邦數碼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360將借助於久邦數碼的安卓移動分發平臺,向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海外市場推廣360的無線安全產品和其他工具類應用,如系統清理和電池管理等。這個排他協議的簽署,意味著今後獵豹移動將失去Go桌面的推廣。

   2014年10月,這場博弈再添變數。久邦數碼CEO張向東辭職, Go桌面4億用戶的去向撲朔迷離。跌破發行價的久邦數碼,具有被收購價值。市場紛紛猜測,久邦數碼的新主人會是獵豹、360,還是阿里(BABA.NYSE)、百度(BIDU.NSDQ)?

搜狗、搜搜合並:搶占發展的時間窗口
  對於清理大師借力Go桌面擴張海外市場,奇虎當然心知肚明,如果奇虎傾其全力,清理大師並不具備快速占據制高點的機會。不過,獵豹移動或者說傅盛的運氣實在不錯。

  2013年9月16日,搜狐(SOHU.NYSE)、搜狗和騰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搜狐旗下將搜搜業務打包註入子公司搜狗,“新搜狗”同時獲得騰訊4.48億美元註資,並保持獨立運作。搜狗月度用戶超4億,2013年二季度收入達5000萬美元。
 
  強強聯合,新的競爭對手要從虎口搶食,這讓奇虎如臨大敵。市場調研機構CNZZ的數據顯示,在PC搜索市場,截至2013年8月,搜狗的市場占有率為10.35%,搜搜為3.62%,合計約14%,與占有18%份額的360分庭抗衡。而隨著“新搜狗”的誕生,未來搜索市場或將重新被瓜分:搜狗與百度、360三分天下。為應戰“新搜狗”,奇虎顯然分身乏術,疏於應對即將一飛沖天的金山網絡。

  在“新搜狗”成立之後的兩個季度,獵豹移動的月活用戶增長開始提速。2013年二、三、四季度分別新增用戶3600萬、4400萬和3400萬,到了2014年一季度,新增量高達近6000萬,2014年二季度繼續加速,新增月活用戶超過6000萬(表1)。

與BAT建立戰略夥伴關系

  金山的成長歷程中,一直不乏巨頭的支持。早在2005年,被微軟擊敗的金山軟件,獲得聯想的“註血”方才活下來。而後,又一路得到BAT、小米的幫扶。獵豹移動招股書顯示,2013年其營收中的25%、19%和14%分別來自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這與四面樹敵的奇虎形成鮮明對比。作為BAT的戰略合作夥伴,獵豹向BAT提供增值服務,如惡意網站過濾或安全軟件模塊,以此換取轉介流量的優惠,從而提高旗下App的曝光率。

  2011年,金山軟件共獲得來自騰訊的營銷收入701萬元,2012年前8個月為3803萬元;2012年9月27日,雙方將2012年營銷費用的上限提高為1.2億元,2013年上限為2億元。根據2013年12月27日騰訊與獵豹金山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騰訊付給獵豹2014年和2015年的推廣費用上限分別為2200萬和3300萬元,這一上限在2014年7月31日的補充協議中得到修改:2014年和2015年的推廣費用上限修訂為1億和1.05億元。

  騰訊先後入股金山軟件和獵豹移動。2013年6月25日,金山軟件公告,與騰訊共同增持獵豹移動,騰訊斥資4698萬美元,金山斥資522萬美元,收購金山網絡B系列優先股,新增股份占收購後總股本的10%,其中金山軟件占1%,騰訊占9%。至此,騰訊持有獵豹移動普通股1.22%,A系列優先股7.77%,B系列優先股9%,總計17.99%。在騰訊投資獵豹移動之前,金山軟件對獵豹移動的持股比例是72.22%,騰訊投資後,金山軟件的持股比例降低到54.9%。此時,獵豹移動估值超過5億美元。

  2014年4月,百度、金山軟件、小米與獵豹移動共同簽署股份認購協議;其中金山軟件將最高認購1000萬美元的股份,百度將最高認購2000萬美元的股份,小米旗下投資公司Xiaomi Ventures將最高認購2000萬美元股份,成為金山旗下獨立分拆的獵豹移動IPO的基石投資者,進一步加強了現有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MBO:奠定未來成長基礎
  2012年5月,WPS部門完成MBO,標誌著金山網絡、西山居、WPS三大核心子公司的重組完成,MBO完成後,四大子公司管理層均獲得20%的股權激勵,而這部分股權激勵所需要的金額,絕大部分由母公司以很低的利率貸款來支付。隨著四大子公司的一系列融資,管理層持股也被稀釋。至2013年11月26日前,管理層通過WPS Holdings持有金山辦公21.05%股份;至2013年8月13日之前,管理層通過KSC持有金山雲17.57%的股權;至2014年2月14日,管理層通過WestGame持有西山居18.8235%股權;而在2013年12月金山網絡提出分拆上市申請之前,留出8.16%的股權作為激勵保留(圖2)。

      MBO的效果立竿見影。2011-2013年,金山軟件的總收入從10億元增長到21.73億元,年化增長率29%(圖3)。尤其是2012年之後,增速更為明顯,2012年同比增長38.28%,2013年同比增長54.01%,2014年中期同比增長49.59%。同時,遊戲之外的其他部門也開始飛速增長,一度貢獻了總收入70%左右的網絡遊戲,至2014年二季度,占比終於下降到42.24%(圖4)。




提升西山居業績利器
  2011年4月8日,西山居完成MBO。根據2011年1月24日訂立的協議,包括金山遊戲CEO鄒濤在內的26名核心員工成立了WestGame,以每股1.1834港元的價格認購新“西山居”1.6億股股份,總價值約1.89億港元(約合1.5億元),獲得新“西山居”20%的股份,金山集團則享有剩余的80%。其中,1.51億港元(1.2億元)由西山居母公司KES Holding墊付貸款撥付,並以貸款首年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1.3%計息。

  MBO帶來的激勵效果立竿見影,網絡遊戲收入劇增,2009-2011年,收入均為6.6億元左右,在MBO之後的第一年即2012年增長23.48%至逾8.5億元,2013年繼續增長28.79%,跨越10億元大關,至10.96億元。2014年中期網絡遊戲收入6億元,幾乎接近於2010年全年的水平(圖5),相當於再造了一個2010年的金山遊戲。


       按季度收入來觀察,結論更加明顯。2013年三季度貢獻網絡遊戲收入高達46%的《劍網3》,2009年9月就已推出,但直到2011年三季度才開始持續發力。關鍵的時間點2011年三季度正好是西山居MBO後的第一個季度。至2014年二季度,西山居運營的《劍網3》實現連續12個季度的環比增長(圖6)。


      無獨有偶,金山下屬另一個子公司大連鯨彩工作室2013年2月MBO,工作室主打遊戲《反恐行動》2013年同比增長43%,年收入接近9000萬元,《反恐行動》2008年1月就推出了,但直到2013年才實現增長。

  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MBO對西山居的估值同樣提升作用顯著。2011年4月8日MBO後,金山遊戲26名核心員工持有西山居1.6億股股份,總價值約1.89344億港元(約合1.50301億元),相當於西山居估值9.45億港元。2011年西山居收入2.0295億元,稅後及非經常項目後的凈利潤為9102萬元,2012年收入2.5043億元,稅後及非經常項目後的凈利潤1.0744億元。2014年2月14日,小米以2000萬美元投資入股金山旗下遊戲研發工作室西山居,獲取約4000萬股股份,占比4.71%,此時西山居的估值約4.25億美元,即26.35億元,不到3年時間增值2.3倍。

WPS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暴增


       2012年5月22日,金山軟件發布公告,旗下辦公軟件業務WPS已完成MBO。金山軟件旗下全資子公司Kingsoft office將以每股0.03美元的價格,向WPS Holdings發行及出售2億股股份,總價600萬美元(3691.7萬元,據此計算,估值為2850萬美元,合1.75億元),而WPS Holdings為100%員工持股。同時,金山軟件與WPS Holdings訂立貸款協議,將按相當於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加1.3%的年利率,向WPS Holdings提供450萬美元貸款用以收購Kingsoft Office股份。MBO後,WPS公司員工持股比例達21.05%。

  不妨以WPS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量來評估金山辦公MBO後的移動化戰略的成效。安卓版WPS於2011年5月推出,積累第一個300萬月活躍用戶花了1年時間。MBO後,WPS在安卓平臺上的推廣立竿見影,用戶數量急劇攀升。至2012年5月,月活躍量增加了1400萬;MBO後的第二年則增加了2800萬。按照這樣的速度,到2015年底,預計月活躍用戶能夠破億(表4)。


正在減弱的“雷軍溢價”
  雷軍在“主席報告書”中寫道:“2013年是金山變革之關鍵年,是我們開始把核心業務轉移至移動業務之首年。”在2014年中期報告中,雷軍如是評述:“2014年上半年,我們於移動互聯網業務錄得重大增長。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我們將繼續增強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擴大我們的手機用戶基礎、堅定我們在移動安全、移動辦公及手機遊戲方面的立場,並加快全球滲透的步伐。”概而言之,移動化和全球化是金山第二階段改革的兩個關鍵詞。

獵豹移動:海外市場移動端貨幣化能力考驗
  對於獵豹移動而言,雖然其在移動端已經攫取6.622億手機安裝用戶和2.843億手機月活躍用戶,活躍用戶中有67%位於海外,並且還在持續增長;然而,擺在獵豹移動面前的任務是,如何將這部分用戶變現。無論是清理大師,還是金山毒霸,抑或電池醫生,都不能直接變現,需要依賴於瀏覽器、網站導航和網絡遊戲來變現。

  2012年6月19日,獵豹瀏覽器推出,用戶開始變現的征途正式開啟,當年四季度開始,獵豹移動的收入明顯提速(表5)。2013年其年報對盈利模式這樣總結:2013年獵豹移動收入7億元,主要由於Duba.com個人起始頁、獵豹瀏覽器流量的快速增長,以及遊戲平臺的巨大增長所支持。2013年底,獵豹移動的遊戲平臺上已有超過400款遊戲。


       不過,雖然2014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獵豹移動收入中約18%來自移動業務,而上年同期的該比例僅為3%。然而,這樣的表述顯然掩蓋了海外市場移動端貨幣化進程的真實情況。

 在確立移動化的首年即2013年,獵豹移動的移動戰略實施得非常順利,用戶數量暴增的同時,移動端收入也猛增,2013年三季度移動業務占比8%,到2013年四季度便增加到11%,2014年一季度,移動端更是貢獻了17%的收入。

  隨著海外市場移動端的推進,到了2014年中期,移動端只帶來18%的收入(表6)。這意味著,與二季度18.83%的移動業務比例相比,增速明顯減慢,一個季度只增加0.83%。由於獵豹移動2/3的移動端在海外,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海外市場貨幣化能力的難度。


       2013年,獵豹移動的海外業務約貢獻了總收入的1.5%,市場估計2014和2015年,這一比例將分別達到11%和 28%,其中60%來自於網絡營銷業務。盡管預期樂觀,但海外業務貨幣化仍處於早期階段,過往也沒有成功先例,獵豹移動的未來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無論是360還是獵豹,PC端的賺錢路線均依賴瀏覽器和網絡遊戲分銷。而獵豹移動的陣地在海外移動端,能否在移動端複制PC端的盈利模式,尚未有定數,或許只能等待時間來解答。如能在海外移動端成功複制,那麽獵豹移動在格局未定的手機瀏覽器領域獲勝,是有可能的。如此,獵豹移動仍然值得期待。傅盛將如何再次帶領獵豹移動突圍呢?拭目以待。
 
金山軟件股價“腰斬”背後
  金山軟件股價創下歷史最高點33.5港元/股,是在2014年4月2日,這一天恰好是獵豹移動第一次公告分拆上市的前一天。2014年10月14日,金山軟件股價下探17.74港元/股,緊接著10月23日其發布盈利預警,股價再下探16.88港元/股。股價腰斬,市場對金山軟件第二輪改革的質疑卷土重來。

  首先,移動化戰略如火如荼,投入期拖累凈利潤率。2011-2013年,金山軟件的凈利潤率均維持在32%以上,而到2014年中期,其凈利潤率下降到26.62%。與此同時,研發費用和營銷費用猛增。尤其是營銷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一路飆升,從2011年的12.33%升至2014年中期的22.69%。研發費用占比一直穩定在將近30%(圖7)。西山居副總鄭可表示,2014年單單在手遊研發上資金投入就將過億元。在10月23日發布的盈利預警中,金山軟件表示,因研發成本、營銷費用、期權費用大幅增加,凈利潤大幅下降。第二天,金山軟件股價下挫11.92%,資本市場總是對EPS降低者用腳投票。


        其次,自然是獵豹移動的分拆上市影響。獵豹移動分拆上市後,金山軟件對獵豹移動仍然有控制權,只是持股比例從54%降到47%,仍然是合並報表。表面上,從收入和利潤來看,金山軟件沒有受到分拆的任何不利影響,反而因此獲得了發展資金並提升了市值。但是從市盈率的角度,或許有不同的解讀。金山軟件將上升勢頭最好的獵豹移動分拆上市,相當於把高PE業務分拆出去,而留下低PE業務,那麽母公司的PE也會拉低。反映在股價上,自然是獵豹移動股價上漲,而金山軟件股價下跌(圖8)。尤為明顯的是,在關於獵豹移動分拆上市的首個公告出來的前一天,即2014年4月2日,金山軟件創下歷史新高33.5港元/股,此後則一路下跌。


       一言以蔽之,報表合並的是獵豹移動的收入和凈利潤,而不是其市盈率。獵豹移動的年增長率超過100%,而網絡遊戲和WPS平穩增長,增長率不到40%,那麽分拆前後,對金山軟件的估值,或許是50倍PE和20倍PE的區別,除非在金山軟件現有部門中,又培育出一個新的“獵豹”脫穎而出,金山的股價才能重拾增長勢頭(表7)。


誰是下一個“獵豹”
  獵豹移動分拆上市之後,金山軟件手中尚有西山居、WPS和金山雲三大業務。被證明有能力出好作品的西山居,擁有小米、獵豹和迅雷三大推廣渠道,然而“12款手遊均告失敗”的擔心揮之不去。WPS依靠政府訂單和免費策略占領移動端,側面撼動微軟壟斷地位,但iOS版上的決策性失誤,導致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期。金山雲剝離金山快盤個人版,專註企業市場,2014年切入的遊戲雲表現耀眼,不過,金山雲仍屬於燒錢階段,未來格局有待觀察。

  最最關鍵的爭議,在於掌舵者。如果說金山軟件的華麗轉身在於雷軍魅力,獵豹移動的突圍則由傅盛色彩推動,而沿著既定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前進的WPS、西山居、金山雲,似乎尚缺乏一位旗幟更加鮮明的領導者。

西山居攬獲三大推廣渠道
  跟隨母公司的移動互聯網戰略,西山居也將重點全面轉向移動業務。2014年二季度,大型端遊《劍網3》貢獻54%的收入,未來仍然有增長潛力。雖然目前的手遊並沒有為金山貢獻收入,公測的4款手遊也未能證明成功,但手遊是西山居未來的發展重點。2014年的ChinaJoy上,西山居攜12款手遊亮相,而端遊系列產品並未展出,西山居副總鄭可向媒體表示,到年底,移動遊戲研發團隊將首次超過端遊,“手遊成為西山居接下來的重點”。“手遊代表未來,市場規模一定會超過PC端遊。我們正在到處找團隊,看新項目,在往前走。”張宏江認為,“今天,端遊市場還是遠遠超過手遊,但端遊用戶數已經比手遊要少。未來遊戲是手遊的天下。”

  手遊格局將會如何演變,西山居能否進入第一梯隊,誰也無法精確預見,甚至很多投資者對鄒濤投了不信任票。但是隨著股權激勵的推進和渠道的布局,西山居成功的概率的確在不斷增強。

  首先是股權激勵。在小米入股西山居之前,西山居26名管理層持股20%,在小米入股後,管理層持股比例稀釋到18.8235%。但這一部分股份的價值,也從1.50301億元水漲船高至4.96億元,這意味著每位管理人員平均獲得的股權激勵從578萬元增加至1908萬元,且由公司貸款支付。而隨著西山居的收入和估值不斷攀升,股權激勵的價值也會不斷提升。如果未來西山居能夠實現分拆上市,類似獵豹移動CEO傅盛的勵誌故事有望在西山居重演。如果西山居收入達到10億元,10倍PE,估值100億元,26名管理層的平均激勵是7240萬元,如西山居收入達到20億元,10倍PE,西山居便能誕生26個億萬富翁。
  
  其次是“雷軍系”的協同作用。在雷軍的布局之下,獵豹移動是其生態系統中的其中一顆重要棋子。2014年二季度,獵豹移動坐擁6.622億手機安裝用戶和2.843億月活躍用戶,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2014年10月15日,金山軟件與獵豹移動訂立遊戲共同經營框架協議。按照協議規定,網絡遊戲用戶支付費用所產生的收入,獵豹移動將按20%-50%的比例向金山軟件支付。此外,獵豹移動還需向金山軟件支付許可費,其將根據遊戲的質量、許可領域方位和許可的移動平臺而制定,約在200萬-1500萬元之間。協議還規定,獵豹在協議截至日期2015年12月31日前,兩個財年的應付款項的上限4200萬元和7800萬元。

  除了獵豹移動,“雷軍系”中更有小米和迅雷。香港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近日公布了2014年2月的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報告,紅米和小米3均進入全球銷量榜前10。小米2014年一季度共售出了1100萬手機,上半年銷量2611萬臺,年度銷售預期從雷軍此前提出的4000萬臺提高到了6000萬臺。截至2014年6月,小米累計銷量5230萬臺,2015年的目標則是突破1億臺,2016年則突破1.5億臺,那麽至2016年小米預計累計銷量將高達3.3619億-4.0619億臺。以1人消費2臺小米/紅米手機保守計算,屆時積累的用戶量至少能上1.68-2億(表8)。2014年3月,迅雷的月獨立訪問用戶達到了1.36億。


        而獵豹移動、小米和迅雷這三者,構成西山居遊戲的三大渠道。2014年二季度,金山的網絡遊戲日均最高同步用戶數不過57.24萬,月平均付費賬戶數225.54萬,賬戶的每月平均收益43元(圖9)。從2006年一季度開始的數據表明,金山的網遊仍然由端遊驅動,在於《劍網3》等主打遊戲的縱深耕耘。



       手遊推廣渠道的強悍,遠超一般的網絡遊戲公司,而未來西山居進入到第一梯隊的概率也在增強。目前金山的網絡遊戲2013年收入11億元,187萬人付費,反映的是收入占比約50%的端遊《劍網3》和其他端遊及頁遊,並沒有兌現脫胎換骨的渠道所能帶來的提升。張宏江表示,盡管《劍網3》用戶數、PCU和收入都達到歷史水平,但金山不再投入資源做任何新的端遊,未來全部精力都放在手遊和頁遊上。而獵豹和小米都是推廣手遊的好渠道。目前獵豹月活躍用戶約3億、小米約7000萬,迅雷約1.4億,加總約5億,未來還能持續增長。

  2014年二季度,騰訊QQ月活躍用戶8.29億,微信和Wechat月活躍用戶4.38億,收費增值服務註冊賬戶8800萬,有10%的轉換效率,手遊收入達到30億元。雖然金山遊戲的渠道不能和騰訊相比,在線時間和使用頻率也不在一個量級,轉換效率也會低很多,但金山遊戲三大渠道的轉換能力只要能達到騰訊的1/10,對於目前的金山遊戲來說,也是巨大的潛力。要知道2002年騰訊收入才2.63億元,2006年騰訊包括網絡遊戲的互聯網增值業務收入18.25億元。然而透過強大的渠道,2013年網遊收入319.66億元,貢獻了騰訊總收入的53%。

  但是,如果“黑天鵝”真的出現,即金山開發的所有手遊全部折戟,《劍網3》也停滯不前,再無新的賣力作出現,那就只能另當別論了。

WPS布局移動端:與微軟來一場豪賭
  2011年,雷軍曾拋出豪言壯語:“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喬布斯一樣的人物,我要用未來十年和微軟來一場豪賭。”而事實是,微軟office在PC端居於絕對壟斷地位,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微軟最大的搖錢樹,其office部門最近3年收入不斷創新高,2012-2014年財年(截至當年6月30日),收入分別為222.99億美元、229.95億美元和243.23億美元,為微軟的總收入貢獻了約3成。

占領移動端,“打碎了巨人壟斷的瓶子”
  憑什麽撼動微軟多年的壟斷地位?金山辦公有兩張牌,政府采購和占領移動端。首先是政府采購。受益於保證安全和打擊盜版的政策,WPS在政府機構辦公市場占有率超過50%,WPS在2013年政府采購中的中標數量是微軟的兩倍,價格僅為微軟的1/3。不過,PC端格局已定,暫時無法撼動。因為政府辦公市場畢竟比企業辦公市場小很多,而後者恰是微軟的大本營。隨著政府推行正版化,WPS從政府辦公市場擴大到央企,再擴大到其他企業的路徑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如果能抓住政策機遇,提升在企業辦公市場的占有率,WPS收入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然而,這需要假以時日。

  其次,WPS比競爭對手微軟率先布局移動端。金山辦公CEO葛珂在2014年5月30日給員工發出的內部郵件中,重申了WPS的移動化戰略。2014年5月,安卓版WPS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約為4200萬,iOS版的WPS月活躍用戶數量約為300萬,移動端產品僅上線3年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PC版WPS的用戶數的2/3(表9)。2014年6月已經擁有5000萬月活躍用戶,截至2014年8月,WPS Office移動版的全球用戶量超過2億,月活躍用戶數超越6000萬。9月18日,金山辦公軟件攜手亞馬遜,為Kindle設備開發定制版WPS,WPS成為Kindle上的唯一辦公軟件商。照這樣的速度,2014年底WPS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預計達到8000萬,2015年預計將達到1.3億。用葛珂的話說,“移動互聯網打碎了巨人壟斷的瓶子”。未來,WPS的首要任務是占據市場,對市場形成壟斷地位後,盈利自然滾滾而來。但是,WPS果真能保持目前的優勢,如願占據移動端嗎?


       雖然安卓版WPS進展迅猛,已經領先微軟office365、谷歌的QuickOffice、Documents to Go和OfficeSuite等競爭對手,然而其在iOS平臺上的推廣卻被人詬病。從推廣效果看,iOS版的WPS花了1年零3個月收獲第一個300萬月活躍用戶,從2013年2月推出至2014年5月,而這還是發生在WPS部門MBO之後,推廣效果比早兩年的安卓版要差很多。

  更為關鍵的是,iOS的推出時間被推遲了近2年,眼睜睜看著競爭對手慢慢崛起。退回2011年,笨象微軟在移動端連影都沒有,WPS白白錯失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周教主”在其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中提到:“無論俞永福做UC,胡澤民做91,還是我在做360,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因為行業的巨頭看不清、看不懂,給了我們三五年成長的時間。如果你做的事情行業巨頭一看立馬就反應過來了,那就算你把三個周鴻綁在一起兒也做不成”;“Netscape本來能做成一個與微軟匹敵的偉大公司的,但它犯了一個致命錯誤,是在Netscape瀏覽器還沒有打下根基的時候就開始於微軟公開叫板,驚醒了沈睡的微軟。微軟利用壟斷地位在操作系統中捆綁IE瀏覽器,就把Netscape趕出了市場。”

  進一步看看2011年5月安卓版推出至2013年2月iOS版推出之間的這段時間,巨頭們做了什麽?2012年6月,谷歌收購Quickoffice後,很快補足了幻燈片的短板,將Quickoffice的很多功能都將整合入三款移動辦公應用Docs、Sheets以及Slides中,全面推出谷歌文檔、表格和幻燈片系列,而且全部免費,Quickoffice的任務由此告一段落。2014年6月,谷歌關閉了Quickoffice業務。而蘋果的辦公軟件iWork早在2009年就已發布,幫助用戶同步和分享Pages、Numbers和Keynote文檔,為和谷歌競爭,已經對普通用戶免費。顯然,谷歌和蘋果都鉚足了勁,企圖占領移動端。

  笨象微軟對移動端反應遲鈍,船大難轉身,不過也放下身段,在2013年6月推出了iOS版,同年7月發布安卓版,2014年3月推出iPad版,並且和 iPhone 版一樣,同為免費下載,但如果用戶想要在上面進行編輯文檔等操作,將需要付費註冊 Office 365 服務。

  蘋果和微軟的優勢都在iOS,從iOS版WPS 的推廣速度看,很難補齊這麽巨大的缺口,這也讓人對WPS的未來多了一點疑慮。
  
全球化:能否複制日本經驗?


  日本金山2005年3月成立,註冊資金1億日元,由金山控股。2007年3月7日引入外部資金,日本金山獲得日本最大VC集富(JAFCO)投資25億日元(約2200萬美元),但仍由金山控股。目前金山軟件持有日本金山51%股權,2014年3月將其中20%以3734.3096萬元(6.1404億日元,折合1.867億元人民幣)轉讓給獵豹移動。

  日本金山業務的開啟以2005年9月金山毒霸正式進入日本市場為標誌,2007年9月以後,“金山毒霸”進入徹底免費時代,收益完全來自網絡廣告。日本金山的重頭戲—第二款產品WPS日文版Kingsoft Office(2007)於2006年9月21日正式入市,試圖從日本20億美元的辦公軟件市場中奪得10%的份額。當時,微軟office占領日本84%的市場份額,日本本土品牌一太郎有13%的市場份額,StarSuite、OpenOffice.org等占有3%的份額。

  通過與當地人合作,並充分利用互聯網直銷,日本金山用低價策略撬開了日本市場的口子。Kingsoft Office定價4980日元,售價不及微軟的1/10(5萬日元),也不及“一太郎”的1/5(2.5萬日元)。日本金山的低價策略,雖然難以撼動微軟的根據地—日本企業,以及一太郎在日本政府機構中的優勢,然而日本市場高達92%的正版率,使得Kingsoft Office對價格敏感型的普通個人用戶具有吸引力。日本金山進入學校和培訓市場,並對PC廠商倒貼錢提供預裝產品,很快占據了日本近九成的二手電腦市場和兩成的網吧電腦。

  2009年,WPS在日本市場打敗本土老大“一太郎”,僅次於微軟office之後位居第二,日本金山也已實現盈利。時任金山軟件高級副總裁的葛珂表示:金山WPS Office在日本的銷售額已與中國的銷售額持平。據報道,截至2012年12月底,Kingsoft Office 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5%左右,成為微軟的強勁對手。2013年來自日本的收入1.12億元,占總收入的5.14%(表10)。


       2013年11月,晨興資本、紀源資本和順為中國互聯網基金聯合向金山辦公投資5000萬元,開拓美國市場,並在加州帕洛阿爾托成立了北美總部,晨興資本和紀源資本將加入該公司董事會,協助其制定全球戰略。金山辦公PC端全球擁有1.2億用戶,而安卓版的註冊用戶數已突破1億。據悉,金山辦公在美國的關註重點是為移動設備提供免費軟件,而在新興市場將同時專註於PC和移動辦公軟件。並對其iOS版進行重大升級,增加類似安卓版軟件的功能。不過蘋果和微軟的本部都在美國,且優勢都在iOS,目前看這一仗勝出的可能性並不高。不過,金山辦公在日本市場的策略倒是有可能複制到新興市場,值得觀察。

金山雲,何去何從?

  2012年1月,金山軟件拆分金山快盤業務,成立獨立子公司金山雲。金山快盤自2010年推出至今己滿3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金山快盤個人版用戶已突破4500萬,日活躍用戶數達到數百萬。此時,金山雲包括兩部分:金山雲存儲平臺和金山快盤。

  在金山內部,金山雲也被當做創業公司,對外融資。2012年11月30日,金山軟件與小米科技達成一項股權出售協議,金山旗下子公司金山雲,將以182萬美元的價格將9.87%的股份出售給小米(以每股0.02美元向小米發行及出售9100萬股股份,2012年估值1843.97萬美元),完成交易後,金山、小米以及金山雲管理層,分別持有金山雲72.56%、9.87%和17.57%的股份。

  2013年8月13日,金山雲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旗下基金領投。米爾納為俄羅斯著名投資人,掌管DST及另外一家基金。其中DST註重晚期投資,曾三次投資Facebook,也投資過小米科技;而後者更關註早期投資,曾投資京東商城,金山雲也是由這家基金投資。不過這家基金的持股比例並沒有被披露,金山雲股權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金山軟件依然保持著金山雲的股權控制。

  目前,金山雲仍處於燒錢階段。2012年前三季度,金山雲凈虧1800萬元左右,2013年虧損6100萬元。2013年初接任金山雲總裁的王育林分析,金山雲存儲平臺是金山雲盈利周期最短的業務,金山快盤企業版次之,而金山快盤個人版需要的盈利時間最長。

  金山快盤個人版的營收來自兩部分:付費用戶和廣告。金山快盤向個人版提供15GB的免費空間,超過這一容量需要購買空間券,10GB一年的費用在40元左右。王育林在2013年初預計,當金山快盤個人版的用戶數達到1億,而付費用戶比例超過1%後就能實現盈利。按照平均每用戶40元的消費,金山快盤個人版營收大概達到4000萬元才能夠抵消投入成本。然而,現在的個人雲動輒100G的存儲空間,金山快盤個人版顯然沒有優勢。2013年8月,金山雲宣布金山快盤個人版推出“100G空間永久免費”計劃。很顯然,王育林先前計算的4000萬元收入的盈虧平衡點也無法達到。

 在重新確定平臺服務基礎提供商的定位後,金山雲開始剝除最難盈利的2C業務。2014年9月,金山快盤個人版以3300萬美元售予迅雷,當時快盤用戶數已超1.2億。

  另一方面,2014年初切入的遊戲雲,表現耀眼。2014年上半年,中國手遊市場規模達117.8 億元,手遊用戶4.48億,預計2014年市場規模在280億到300億元左右;到2017年上半年,手遊市場份額有可能達到1000億元。王育林在2014年10月10日GiTC大會的演講中指出雲架構對遊戲的重要性,他舉例說,一款DAU(日活躍用戶)達到20萬的遊戲,能有一個月上千萬的流水,通常過了15天仍沒看頭就要回爐。但是,為實現這20萬DAU需要自建服務器,投入至少300萬元,而且時間也要至少3個月,而3個月後,遊戲的生命周期都已經過了。而國內目前真正能給遊戲研發團隊提供專業底層雲架構的服務商不超過5家。金山遊戲雲借助於小米和7k7k等“雷軍系”的遊戲分發商,勝算較高。若將快速增長的小米用戶導入雲服務,金山雲也能實現用戶的快速增長,不過,尚未有盈利時間表。除了遊戲雲,WPS快速增長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也能快速導入金山雲。

  小米與金山雲之間頻密的互動往來,令小米加強了對金山雲的控制力,未來也不排除金山雲與小米雲合二為一。2014年8月21日,小米通過Apoletto Limited收購金山雲1.61688億股優先股,收購完成後,小米將持有金山雲約20.76%股權,金山軟件持股63.83%。金山雲公司同意授予金山軟件和小米公司認股權證,允許這兩家公司以0.0742美元/股的行使價分別認購不超過2494.8萬股(總代價約200萬美元)和約1.62億股(總代價1200萬美元)金山雲優先股。認股權證的有效期是自2014年8月21日起的18個月內。

  未來,小米公司有望最多持有金山雲集團30.06%股權,而金山軟件對金山雲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56.34%。而如果雙方都行使認股權,屆時對金山雲公司的持股比例將變成:金山軟件持有57.18%,小米公司持有29.48%。若僅金山軟件行使認股權利,屆時金山軟件的持股比例上升為64.61%,而小米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為20.31%。

【附文】金山軟件會成為雷軍棄子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金山軟件作為雷軍的“四駕馬車”之一,其位置不可撼動。

  其一,金山軟件是雷軍用情最深的地方。1992-2007年,雷軍一直奮戰在金山,由於無法真正施展抱負而選擇“退隱”3年。2010年4月,他帶著對移動互聯網的深刻感悟,創立了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總入口——智能手機,即小米,而後又在求伯君和張旋龍的說服下,回歸金山以移動互聯網的基因改造金山軟件。

  其二,從股權和業務的相互滲透來看,小米和金山軟件的聯系更加緊密。小米已經入股金山軟件旗下子公司金山雲、金山辦公和獵豹移動,未來小米與金山各大主要業務部門的整合將進一步深化。金山個人雲售予小米也入股的迅雷,同樣是雙贏。有“很深的商業考慮”,“周教主”如是評價。

  其三,獵豹移動的清理大師、電池醫生和仍在金山軟件內部的WPS,都有入口的價值。放著已經積累大量用戶的移動端丟棄不用,似乎實在沒有任何理由解釋得通。

@今日話題 @天天靜心課 @沈潛 @linan @方舟88

一張圖看懂成品油消費稅做了哪些調整(附官方解讀)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97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1-29 09:16 編輯

一張圖看懂成品油消費稅做了哪些調整(附官方解讀)



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就調整成品油等消費稅答記者問

1.問:為什麽要調整成品油等部分產品的消費稅政策?請談談此次政策調整的背景?

答: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節能減排工作任務艱巨。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對石油需求不斷增加,由於資源匱乏,我國從1993年由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並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接近60%。尋找石油資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我國石油利用效率低、單耗水平高、浪費現象嚴重。我國單位GDP石油消耗和機動車每百公里油耗都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水平。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耗油量急劇增加,燃油汙染也日益嚴重。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空氣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造成一些地區以臭氧、灰霾汙染為特征的複合型汙染日益突出。我國相當一部分城市受到較大範圍、較長時間的嚴重霧霾天氣困擾,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有效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汙染問題,既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應抓住當前較為寬松的能源供需環境,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推動我國經濟邁向健康可持續的增長模式。適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不僅可以促進大氣汙染治理,減少汙染物排放,合理引導消費需求,促進石油資源節約利用,而且有利於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1994年以來消費稅在籌集財政收入、引導生產和消費、促進節能環保、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消費稅征收範圍偏窄、稅基偏小、稅率結構不盡合理、調節力度不夠充分等問題逐漸顯現。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調整消費稅征收範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汙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征收範圍”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完善消費稅制度,將部分高耗能、高汙染產品、高端消費產品或服務納入征稅範圍,增強消費稅的調控功能;同時,適應生產和消費的變化,將一些不適合繼續征收消費稅的應稅產品從征稅範圍中剔除。通過實施“有增有減”的消費稅政策調整措施,進一步增強消費稅引導生產和消費、促進節能減排、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成品油等部分產品的消費稅政策調整,是我國改革和完善消費稅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

2.問:此次政策調整的內容有哪些?為什麽在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同時,要取消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等消費稅和停征有關基金?

答:此次成品油等部分產品消費稅政策調整,著重調整消費稅範圍和稅率,停征有關基金和將不宜繼續征收消費稅的予以取消,通過實施“有增有減”的政策調整措施,增強消費稅合理引導消費需求、促進節能環保的作用。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適當提高汽、柴油以及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消費稅。自2014年11月29日起,將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在現行單位稅額基礎上提高0.12元/升,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在現行單位稅額基礎上提高0.14元/升。航空煤油繼續暫緩征收。二是取消氣缸容量在250毫升(不含)以下的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酒精的消費稅;取消車用含鉛汽油消費稅,汽油稅目不再劃分二級子目,統一按照無鉛汽油稅率征收消費稅。三是停止征收成品油價格調節基金。

取消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酒精等產品的消費稅,是適應我國生產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將一些不適合繼續征收消費稅的應稅產品予以取消的政策調整措施。主要考慮:一是小排量摩托車已經成為縣以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取消小排量摩托車的消費稅可以有效減輕這部分中低收入群體的負擔。二是汽車輪胎和酒精主要用於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工具,取消征稅可以有效消除重複征稅,降低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三是國家已從2000年禁止生產銷售車用含鉛汽油,其他含鉛汽油產銷量極少,將含鉛汽油與無鉛汽油分別征稅,已無實際意義。因此,統一按無鉛汽油稅率征收消費稅。

3.問: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哪些減稅降費措施?

答: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精準調控,進一步加大了結構性減稅力度,連續出臺了簡並增值稅征收率、增加“營改增”試點行業、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力度、對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減稅、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加大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力度、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對廢礦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費稅、擴大啟運港退稅和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政策試點等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實施普遍性降費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減輕了企業和個人稅費負擔。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相關部門還將按照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出臺實施支持企業改制重組、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等稅收政策。

4.問: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會造成油價上漲嗎?

答:近期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可有所降低。這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額與應降價金額相當,因此,國內油價不會上漲,也不會降低。我國汽、柴油消費稅是價內稅,這次消費稅稅額調整將計入成品油價格;其中,將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在現行單位稅額基礎上提高0.12元/升;將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在現行單位稅額基礎上提高0.14元/升。

5.問:調整前後,我國成品油稅負與國際比較處於什麽水平?

答:一般而言,成品油稅負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轉稅占油品含稅零售價格的比重來衡量的。成品油稅負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是與各國的資源稟賦程度、經濟發展水平及環境保護要求等相適應的。從國際上看,歐盟等發達國家油品的稅負較重,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56%和50%,我國周邊國家中,日本的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42%和30%,韓國的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分別為52%和43%。我國成品油含稅零售價格中包括的流轉稅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水平後,汽油、柴油流轉稅稅負將分別由32%和29%提高至34%和31%,對主要用油行業和居民消費會增加一些稅負,但明顯低於歐盟國家的稅負水平,與周邊一些國家相比也偏低。這一稅負水平是與我國現實經濟狀況和長遠發展戰略相適應的。

6.問:為什麽在提高汽、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的同時,提高其他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

答:此次在提高汽、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的同時,也相應提高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主要考慮:一方面,石腦油、溶劑油等油品同屬於石油制品,從調節資源類產品消費、促進節能減排的角度考慮,應同時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其他成品油,特別是石腦油油品組成成分與汽油相近,經過簡單加工,便可變為汽、柴油,如果不相應提高上述成品油的單位稅額,將會造成較大的稅率差異,可能沖擊正常的油品市場秩序,出現偷稅逃稅等問題。另外,這也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通常做法。

7.問: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是否對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油價補貼?

答:2006年國家建立了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成品油價格補貼機制。2009年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進一步完善了上述補貼機制。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後,國家將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在保障民生的同時,積極發揮價格機制的市場調節作用,繼續落實和完善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政策,支持相關行業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8.問: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後形成的新增收入將主要用於哪些方面?

答: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後形成的新增收入,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安排,主要用於以下方面:一是增加治理環境汙染、應對氣候變化的財政資金,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環境。二是用於促進節約能源,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央財政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保障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需資金。

9.問:為保障此次政策的平穩實施,稅務部門將做好哪些征管與服務工作?

答:由於此次消費稅政策調整臨近納稅申報期,為便於納稅人及時準確辦理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等涉稅事項,稅務總局就此做出了過渡性安排,相應調整了納稅申報表單和征管系統,確保納稅人能順利申報。同時,還將通過門戶網站、12366服務熱線等渠道,廣泛開展政策及征管事項的宣傳解讀工作。

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各地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加強納稅服務。及時了解納稅人需求,回應納稅人關切,並深入開展有針對性的政策輔導和培訓,幫助納稅人熟悉政策規定、掌握操作流程、確保政策實施平穩到位。(來源綜合人民網財經,稅政司官方公布資料)





2014這一年,周鴻祎都做了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6/149185.html

黑馬說:2014年8月,周鴻祎新書《我的互聯網方法論》發布,這本書被譽為互聯網轉型第一書,也是京東眾籌金額超過100萬的第一個項目。自此,老周成為傳統企業爭相與之交流的企業轉型大師,揮金超10萬就為求一頓午餐的交流,老周人氣旺到極致。
 
從此以後,老周經常在公開場合談企業轉型與商業模式。後來,老周去了一趟的美國,回國以後又與《連線》雜誌前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
 
\文/王吉偉

編輯/王吉偉

 

從那時開始,IOT(萬物互聯)成為老周的口頭禪,同時也化為了具體行動。一個月後,360以4億多美元強勢入股了酷派大神成立了新公司,老周以“帶著AK47”的氣勢去了深圳,重新做手機成為其IOT戰略的開始。

 

老周自己也說“像我這樣倔強的人總歸要回來的”,IOT連接的不只有酷派,還有光線傳媒,360與光線傳媒也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經營互聯網視頻。其實,360連接的不只有這些,早在2013年就在矽谷成立了投資公司,至少投資了四家科技產業。可能接下來還會在以色列成立投資公司,將來還會連接更多的公司。

 

其實,但凡是手機相關的軟硬件360都有興趣,但是總要選擇一個或幾個點突破。如果酷派是360硬件的一個點,因為當前的智能硬件仍舊以手機為主,磊科就是360硬件的另一點,用安全路由器突破家庭互聯網安全。同樣,360投資的移動通信終端公司迪信通、生物驗證技術公司EyeVerify等企業都是一個一個的點。甚至,360還與剛剛回歸遊戲市場的第九城市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運營遊戲。未來,360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點都連接起來,做一個大的IOT。

 

在老周向廣大傳統企業傳授企業轉型之道的同時,360也在進行一場轉型的革命。所謂“始於安全,成於安全”,360將來要做“萬物互聯”時代的“安全互聯”。當然,若是硬件成了,360則會成為一個“硬件互聯為主,安全策略為輔”的硬件安全互聯霸主,最終仍要歸於安全。

 

\那麽,周鴻祎帶領的360,在2014年做了些什麽?通過以下360大事時間軸,各位讀者或許能窺到360在經營策略上的一些變化。

 

  • 3月27日,針對Android設備的智能快捷鍵360智鍵正式對外發布。

     

  • 4月15日,安卓清理大師正式上線。

     

  • 5月11日,推出“XP遁甲發布會”,繼續為XP用戶提供漏洞補丁服務。

  • 5月19日,成立中國手機反騷擾反欺詐聯盟,利用360全球移動安全技術與全國權威城市媒體的聯動優勢,攜手5億手機向騷擾電話宣戰,同時正式啟動519手機公益行動。

  • 5月15日,奇虎360宣布,就收購MediaV公司控股股權的交易簽署最終協議。雙方在中國PC和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達成戰略合作。

     

  • 7月8日,360、聯想集團、聯通及TCL聯合投資通訊迪信,其中360投資2000萬美元。迪信通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移動通信終端銷售和服務提供商,采取了直營店和加盟店相結合的連鎖經營模式。

  • 7月16日,承辦的2014SyScan360國際前瞻信息安全會議。

  • 7月31日,第九城市與奇虎360在上海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九城董事長朱駿與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共同宣布,九城與奇虎360簽訂協議,雙方將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九城與奇虎360各擁有該合資公司50%的股份及盈利分享權,同時該合資公司將在中國發行及運營網絡遊戲《Firefall》(火瀑)。

     

  • 8月22日,奇虎360投資舊金山生物驗證技術公司EyeVerify的A輪融資600萬美元。參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還有有富國銀行(Wells Fargo)、Sprint等。

  • 8月25日,360手機助手“中國好App”的蒲公英創業計劃,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真格天使投資基金徐小平、著名演員鄧超、著名導演俞白眉等四位跨界擔任創業導師。

     

  • 9月16日,奇虎360與中國銀聯在北京簽署支付安全業務合作協議,將在風險信息共享、風險事件聯動處置、安全產品研發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 9月24日,360互聯網安全中心主辦的為期2天的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拉開帷幕。360發布了360免費WiFi手機版、360加固保、360加密郵、360天機以及360兒童衛士等5款產品。

     

  • 10 月10日,360數字世界大會上,推出面向傳統企業的新產品“360來店通”。“360來店通”是基於O2O2O模式,用戶以通話的方式即可默認關註商家,來店商家則通過信息服務推送將用戶導入線下店鋪,線上線下的自由服務切換,讓商家和用戶之間直接進行溝通和交互。同時推出的產品還是有360實效平臺、360聚效平臺等營銷產品。

     

  • 11月15日,中信出版社舉辦《2014中信書院前沿論壇》,周鴻祎對話《連線》雜誌前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及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探討互聯網給傳統用戶體驗帶來的沖擊這一話題。

     

  • 12月16日,奇虎360宣布,與酷派結成戰略聯盟,向酷派投資4.0905億美元現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奇虎360將持有該合資公司45%的股權。該合資公司將把酷派在智能手機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以及售後服務方面的豐富經驗,與奇虎360強大的移動應用開發和網絡營銷能力相結合。

  • 12月23日,360與光線傳媒宣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光線傳媒以4800 萬元作為出資,認購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40%。合資公司主要經營以電影為主的互聯網視頻業務,同時可以拓展公司電影盈利模式,增加盈利渠道,有利取得更多收益。

  • 12月27日,相關消息宣布360 公司董事長、知名天使投資人周鴻祎已作為投資人入駐天使匯,成為天使匯平臺認證投資人。主要關註電信及增值、遊戲、IT、移動互聯網及互聯網領域領域創業者。


     

本文作者:王吉偉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或立場。

易綱:是否降息要看經濟走勢 該做的都做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29

20150303yigang

央行副行長易綱3月4日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是否還需要降息等要看經濟走勢。

至於降息等還有多大空間的問題,易綱稱,要看經濟走勢,央行已經做了比較及時準確的反應,“該做的都做了”。

央行分別於去年11月21日和今年2月28日連續兩次降息,並於2月4日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

由於2015年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經濟增長乏力,市場近期對於降準降息的呼聲非常高。春節期間,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疲軟,2月匯豐PMI、地產銷量、電力耗煤增速均表現不佳。

新財富最佳宏觀與債券分析師、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在上周降息後認為,這是降息周期的延續,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貸款實際利率和企業貸款融資成本,也有利於刺激消費,降低經濟失速風險,且後續寬松仍可期待。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也預計,未來貨幣政策依舊寬松,降準降息PSL將輪番上陣。

此外,對於目前是否存在通縮隱憂的問題,易綱說,CPI不會為負,但PPI可能還會有一段時間持續的壓力。他認為有關通縮隱憂的話題可以討論,目前央行也正在研判這一問題。

今年1月,我國通脹指標繼續呈下行趨勢,CPI同比增0.8%,創逾五年多新低。PPI同比降4.3%,已連續35個月下滑,創2009年10月以來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一年了,阿里巴巴和騰訊對中國電影產業到底做了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72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5 10:21 編輯

一年了,阿里巴巴和騰訊對中國電影產業到底做了什麽?
作者:陳昌業

去年6月,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在上海電影節預言,未來電影公司都將為BAT打工,一石激起千層浪,從此輿論將BAT牢牢地打上了顛覆者的標簽,任何有關互聯網勢力入局電影業的消息,都難逃“顛覆”的定論。

在屬於“未來”的這一年里,BAT的陰影黑壓壓地籠罩在傳統電影產業頭上,一方面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勢力在電影產業落下重子無數,另一方面如華誼兄弟、光線影業這些傳統電影企業又頻頻轉身熱情擁抱BAT的入局——大勢不可逆,BAT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幾乎已經可以連接一切的情況下,需要電影無論作為內容還是作為消費場景盡快融入自己的“天羅地網”。

那麽,BAT到底在這一年里做了些什麽?他們能夠為中國電影做些什麽呢?他們真的是顛覆者嗎?

本文僅以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代表做討論,原因在於在電影產業布局方面,百度在各種跡象上都顯示出尚未完全發力。一方面百度去年出師不利,在百度有戲這款類似於娛樂寶的娛樂眾籌產品上摔在了《黃金時代》,隨後偃旗息鼓、養精蓄銳;而收購了糯米後,百度順勢將在線選座直接置入了手機百度內,並在去年年末奮力出擊電影票在線選座,但看上去尚未有顯著的成績,在這個市場後發的手機百度破局並不那麽容易;有消息稱,今年年初百度成立了影業部門,團隊與業務以原糯米為主,但至今該部門的方向和策略均尚不明朗。

過去這一年,阿里和騰訊都做了些什麽?

而阿里與騰訊不僅在各自的戰略邏輯和策略路徑上“春風得意馬蹄疾”,而且還多有交集,不僅有針鋒相對,也還有攜手同行。

阿里自2014年至今,產品層面有娛樂寶、淘寶電影、視覺雲誕生,所提供的服務分別指向了電影產業的融資、營銷、發行和後期制作,其中視覺雲的合作方瑞雲科技在2014年還是騰訊雲的全球合作夥伴,但時隔半年後,前者就在杭州與阿里緊緊牽手了。

在資本動作方面,阿里於去年年中完成了對文化中國的收購,並更名為阿里影業,阿里集團將其定位為“在文化產業布局的戰略旗艦”。值得註意的是,收購前騰訊恰是文化中國的戰略投資者,於2011年10月購入了文化中國8%的股份。在阿里將文化中國收入囊中後,騰訊也只得黯然清場退出。

2014年11月,阿里與騰訊共同參與了華誼兄弟的定增,兩家巨頭分別齊頭並進地以8.08%的持股比例並列成為華誼兄弟的第二大股東。

2014年3月,阿里購入光線傳媒8.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5年4月,阿里影業在集團平臺架構的調整中收獲了娛樂寶和淘寶電影,並以8.3億元的價格購入廣州粵科軟件,在如火如荼的在線選座行業較之其他對手在縱深方向上收獲了一個重要戰略支點。

此外,阿里在去年還入股了優酷土豆、華數傳媒,在視頻和客廳電視領域均埋下伏筆。而阿里文學也在剛剛過去的4月成立,部署在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下,意圖上應是希望其成為IP的策源地,但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對應騰訊的防禦性策略。

與阿里步步為營的策略相比,騰訊戰略性的大動作只有三個:

第一個是2014年2月收購大眾點評20%股權,後者隨後亦加入到了在線選座的血戰里;

第二個是2015年4月末,與萬達、文資華夏等共同向“微影時代”(微信電影票)投資1.05億美元——與阿里持有淘寶電影和貓眼(持股)兩張在線選座牌的布局十分相似;

第三個是2014年9月,騰訊互娛繼遊戲、動漫、文學之後正式成立影視事業部“騰訊電影+”,根據今年3月末騰訊互娛發布的計劃看,《洛克王國》全新大電影將於於今年暑期上映,《QQ炫舞》《屍兄》《QQ飛車》三部大電影將於明年上映,《擇天記》電視劇也將於明年播出——以上IP均源自騰訊互娛平臺。

阿里巴巴和騰訊能夠為中國電影做什麽?

阿里巴巴的電商基因和騰訊的粉絲基因決定了兩者在電影產業謀局的方向。

阿里:電商基因決定其以服務產業為主

對於電商基因,阿里巴巴自己做了最好的描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生意難做的主要是中小企業,對於大企業來說反倒是在中小企業崛起後生意才會難做,電影行業亦是如此。盡管不生產商品,但為商業提供支撐性的服務,從而促進各個環節的交易,最終可以令整個商業流通順暢、便捷,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就有了與大企業同場競技的憑借,而更加充分的競爭當然會是全行業的紅利,最終受益的則必然是用戶。

以此觀察,就不難理解阿里在這一年多來連續落子的意圖,卡位布點的均是傳統電影產業過去薄弱的環節,特別是應以用戶思維為導向的發行、營銷——據悉,於冬對娛樂寶頗為推崇,從其賀歲檔兩部影片《爸爸的假期》和《澳門風雲2》均綁定娛樂寶即可見一斑,該產品一方面將過去的首周末票房預售包裝成了一個理財產品,另一方面以用戶思維為導向,緊緊圍繞這批有強烈嘗鮮動機的用戶進行定向的首周末票房營銷,並輔之以阿里的大數據分析更精準地幫助片方采取合理的營銷、宣傳策略,甚至是制片策略(不是創作策略)。

目前阿里在電影產業的布局應還遠未完成,有一些連點成線的布局已形成,但更豐富、更完備的面狀生態還只是隱約可見——這個生態不只是要能夠托出阿里影業這艘旗艦,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為成百上千的電影作品和電影企業提供全生態的服務——如果一個生態只是內部化的“為我所用”,那不過是上個世紀的壟斷企業們慣常的策略罷了,將外部交易內部化並形成在市場中的支配地位,看起來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最終會導致機構臃腫、管理成本倍增,恐龍級的企業通常都是這麽倒下的。

對於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而言,有相當數量的有理想的中小電影企業在300億的產業規模下仍然舉步維艱,市場缺乏包容性、投資人不專業、發行機制粗糙、盈利模式單一等等,導致當下中國電影市場在產品層面上大量的劣幣驅逐良幣,國產爛片充斥的同時亦給了進口影片更大的市場空間。阿里若能以扶持中小電影企業為己任,以自有電商生態內的各平臺為工具,為這些中小電影企業和獨立電影人們在產業鏈各環節上提供支持——更有活力和理想的中小電影企業與獨立電影人們或許能殺出一條血路,為電影行業帶來新的活力——至少帶來更多的優秀國產電影作品。

從支付寶衍生出的娛樂寶,從淘寶聚劃算(團購)衍生出的淘寶電影,從阿里雲衍生出的視覺雲,下一個從阿里生態內衍生出來的服務電影產業的新產品/工具會是什麽呢?

騰訊:粉絲基因決定其成為明星IP策源地

虎嗅君此前撰文闡釋過騰訊的粉絲基因。社交+遊戲為騰訊沈澱了巨大的用戶數量,2014年全國網民總數是6.49億,而QQ用戶數是8.29億,微信用戶數是5億——騰訊的用戶規模用天量形容並不為過。

此外,騰訊因為其社交平臺的巨大能量,成就了其遊戲平臺成為國內最大的網絡遊戲社區。就娛樂行業的基因來說,騰訊可能是最適配的,娛樂行業的商業模式就是建基於規模化的粉絲之上的。

騰訊的遊戲、動漫、文學三大平臺是一個巨大的IP寶藏,這是阿里和百度完全不具備的,即便阿里移動事業群有文學和遊戲,但都遠不及騰訊的遊戲和文學。騰訊擁有數量可觀的明星IP,或是從網絡文學而來,或是從原創動漫而來,或是從遊戲而來——2014年騰訊電影+成立,立即宣布了7部電影作品計劃,《鬥戰神》、《QQ飛車》、《天天酷跑》、《洛克王國》、《屍兄》、《QQ炫舞》和《藏寶圖》,除了《藏寶圖》莫言的文學原著之外,其他均來自騰訊遊戲和動漫平臺。相形之下,阿里影業盡管簽約了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四位大咖,在未來會有共計20部他們的作品由阿里影業出品,但至今對外正式宣布的影片僅有一部——王家衛監制的《擺渡人》。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騰訊並沒有像阿里那樣出手頻仍,而是更多的在內功修煉上運氣、用功——將騰訊互娛其他平臺上的IP輸送給“騰訊電影+”,並開放IP給專業的制片公司,與之進行合作(新麗傳媒、光線影業都是其電影項目的出品方)。騰訊手握的這些明星IP都是從騰訊的各個平臺上逐漸長成的,而騰訊本身天量用戶的存在,使得它實際上在對外輸出這些IP的同時,也在輸出可觀的足以令任何一個合作方激動的粘附在IP上的粉絲規模——騰訊沒有自以為是地在產業鏈上各個出擊,而是緊緊圍繞自己的優勢資源和工具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把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於騰訊而言難能可貴,於電影行業而言則可因此受益良多。

原著形式為遊戲、動漫或文學的IP,其情節的離奇複雜、人物的豐滿多樣以及內涵意境的深遠宏大,對於90~120分鐘的電影創作來說,都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好萊塢的賣座系列片均取材於此,漫威的超級英雄系列取自漫畫,《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諜影重重》系列取自文學,《古墓麗影》系列、《生化危機》系列取自遊戲。

毋庸置疑,電影一百余年的歷史相比於文學和漫畫的歷史太過稚嫩,而電影在視覺效果和感官刺激上與遊戲相比亦是小巫見大巫,更重要的是電影編劇們無論是在好萊塢還是在中國,都面臨想象力枯竭的尷尬,因此依賴於外部IP的輸入已是兩大電影市場的共識,數百億的市場規模沒有足夠的產量支撐是不可持續的。

更為重要的是,騰訊的平臺已經成為國內最活躍的創作市場,在創作者和作品巨大基數的規模下,充分競爭的創作環境是誕生好作品的基礎,而天量用戶的檢驗更令在如此艱困的競爭氛圍里脫穎而出的作品極富含金量。這也是為什麽目前大量的電影片方不惜重金買下各種網絡文學IP的原因所在。

總結:與其恐慌顛覆,不如謀求合力

阿里和騰訊兩個大玩家都已在電影產業里布局試水,盡管外界都以“顛覆者”去勾勒兩位巨頭,但從目前兩家過去一年多的動作來看,既談不上具備制霸電影產業、端掉傳統電影人飯碗的內功修為,也談不上展現出了重建遊戲規則、主導電影產業的聲勢和主張。

當然,電影人所構建的電影秩序正在經歷“升級”,阿里用電商生態的平臺為傳統電影產業引入了以用戶思維為導向的生產工具,而騰訊則是用其互娛平臺為傳統電影產業前置了一個IP寶藏,並以自有平臺對接外部合作方,提供IP變現/衍生的渠道和工具,騰訊為此還以“勇者大冒險”這個IP為實驗對象企圖對外證明騰訊全平臺這一整套工具的可行性。

阿里和騰訊都遠不足以顛覆電影產業,從制片、發行到放映整個產業的秩序仍然在傳統電影企業過去搭建的框架內——王中軍此前就自信的宣稱“電影業十年後也不會是BAT最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尚不足以收購行業內一線的電影企業亦可印證傳統電影企業仍然是產業的主導力量——但阿里、騰訊對電影行業的改造和助力確實正在發生。

就中國電影而言,一方面在遭遇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勢力的改造,另一方面在2017“大限”來臨的背景下亦愈發凸顯出自己的能力不足。能不能借助互聯網勢力的工具和平臺順勢補強自己,聯合新戰友在本土構建起中國電影的護城河,從而抵禦好萊塢兩年後的大規模入侵呢?

這比恐慌為BAT打工要更有積極意義,也於中國電影更有建設性價值。

來源:虎嗅網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从阿里系的行业改造思路看“互联网+”:阿里巴巴究竟做了什么?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05

作者:第一上海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先锋,早已投身“互联网+”浪潮中

作为BAT三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自港股退市以来历经重重困难,终于整合出全球交易量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于20149月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造就了美股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记录,获得了充足的融资。天猫、淘宝及阿里巴巴拥有了B2CC2CB2B三个电商领域内的最大流量及市场份额,同时支付宝通过承载基于电商平台的交易环节,成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线上支付平台,并衍生出各类极具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形成了当前估值千亿的蚂蚁金服。但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的马云显然没有止步于深耕原有的电商业务。2014年年底至今,阿里巴巴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行业改造之路,马云又一次成为了“互联网+”这场社会化改造运动的弄潮儿。


但阿里系公司基本面缺乏透明度,估值过高,我们可以挖掘与之趋势相关的标的获取投资回报

由 于阿里巴巴及马云的高度影响力和强大资本实力,所投资的行业标的尽管都处于重大转型阶段且估值居高不下。作为二级市场投资,大部分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对原有 业务甚至行业规模的估算来预测这些标的的目标市值,因此也无法评估对这些标的进行投资的风险回报率。但如果我们认同阿里巴巴行业改造的趋势逻辑,除了承受 风险去投资阿里系标的以外,还可以挖掘与之趋势相同的行业标的进行投资。

对于云服务市场的挖掘,从阿里开始,最先由阿里落地

云服务:阿里云是行业领头羊,最先落地

云服务的概念很广,但一直缺乏具有亮点的商业化模式。云服务所针对的对象为数据,产生数据的对象为用户,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用户。他的三个环节包括数据储存、数据流通及数据分析或应用。从目前的结构分布来看,云服务的结构为:IaaS\PaaS\SaaS。当前国内依旧处于云业务的初始发展阶段,IaaS商业模式以IDC机柜租赁+CDN收费模式为主,PaaSSaaS规模偏小但增长迅速。阿里作为投资云服务的领头羊,不仅保证了自身电商交易平台的效率和安全,同时还为政府及第三方企业提供相关的云服务。阿里云的货币化模式已经初步地显示出未来云计算业务的商业化雏形。


云服务市场:腾讯阿里深耕已有行业云服务,金山云具有先发优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神州数码有机会在政府资源及数据上与互联网巨头发生合作

鉴于云服务市场目前的初始发展阶段,领先者阿里云及腾讯(700)可能更加注重整合政务及自身已经深度接入的行业(如游戏、金融及社交延伸出去的本地信息数据),而众多的潜在或已经进入信息化的行业也同样需要专业而且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云计算服务,因此ALLin云服务的金山软件(3888)应该是最有机会攫取这一领域先发优势的服务提供商。从政务云的角度而言,腾讯与阿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政企“互联网+”改造浪潮。但相较于更早耕耘政务信息化领域的神州数码(861)而言,腾讯和阿里可能更注重将政务服务以互联网的形式与用户连接,而神州数码则更有机会在政府资源及数据上进行整合并与互联网巨头合作。

根据中国内需的预期分布进行布局——教育、健康医疗及影视文化

教育、医疗及影视娱乐文化等非物质产品及服务是未来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向

上 文所述,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大规模中产阶级群体将出现,国内的消费需求崛起将会是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而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会改变现有消费内容的供 给和产出模式,而其中非物质的产品和服务消费将有可能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影视娱乐文化、教育以及健康领域早已纳入了阿里行业改造 的体系之中,其投资规模之大已经远超市场的理解。也许我们可以参考阿里之路,寻找在这三方领域最先探索的先行者,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不仅是先行者,而 且还具备着与巨头相互合作的潜在可能性,如网龙的K12教育事业。


改造传统行业,获取流量入口——以存量思维替代增量思维

存量经济市场规模巨大,具有价值挖潜的空间,是行业改造的重要类型

我 们知道,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首先需要了解该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否符合时代变迁方向——正如上文所述,中国经济正从“增量经济模 式”转向了“存量经济模式”。因此,那些能够突围“存量经济”的行业和公司,就有潜力成为真正的成长股。这些涉及“存量经济”的行业其实就在身边——已经 进入供给过剩时期的汽车工业其实完全有机会诞生出一个具有成长性的维修服务市场;已经逐渐失去光环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向社区服务入口转型;经历三年爆发性成 长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及智能手机厂商争夺流量的重要入口。因此阿里会投资魅族手机以及银泰百货,马云当然不会错失改造传统行业夺取流量入口的 重大机遇。

当然,传统行业改造早已是一个已经被充分讨论的投资方向,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与奇虎深度合作的酷派(2369)及率先挖掘社区用户价值的彩生活(1778)了。(来源:第一上海证券)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