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鄧小平愛麪包促成中外合資 李華華

2010-05-20  AD







 

中國改革開放初 期引入外資,率先引入係乜產品?就係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最愛嘅外國食品──法國麪包。

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香港北京航空食品」喺 1980年成立。公司常務董事伍淑清噚日喺一個論壇上,回憶當年佢父親處處碰壁,因為冇一個政府部門知道點樣審批首家中外合資公司,淨係叫阿爸先滙入 200萬美元準備買設備。

最後要鄧小平出馬,鄧伯伯問佢阿爸識唔識做法國麪包,佢話識,就咁全國首個中外合資項目就通過審批。

佢 仲爆咗國家前副總理吳儀嘅小故事,話佢仲係外經貿部部長時,要到美國演講交流,伍淑清建議佢用英文發言三分鐘。結果對英文一啲都唔識嘅吳儀,用一個月死背 講詞搞掂!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0

重建新聞調查報導風氣 weReport十二月上線 資深媒體人慷慨解囊 促成新概念媒體

2011-120-5  TWM




台灣第一個非營利調查報導平台 —— weReport即將正式上線,這個平台的創立,長期關心台灣媒體發展的資深媒體人林照真發揮「臨門一腳」的關鍵力量。weReport要延續的,不僅是 調查報導強調「公眾良心」的精神,更是一位母親對於女兒無盡的愛與思念。

撰文‧張瀞文

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 《華盛頓郵報》兩位記者,揭發當年總統尼克森在競選時派人非法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聽行徑,在美國引起政治大風暴,最後並導致尼克森黯然下台。這是當年轟動一 時的水門事件,也是至今最膾炙人口的調查報導。

近幾年,傳統媒體在營運上均面臨極大衝擊,多數媒體均削減調查報導的人力與經費,這樣的情形 在台灣尤其嚴重。為了重新建構台灣調查報導風氣,成立﹁優質新聞調查報導媒合網站﹂這樣的概念平台,在資深媒體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胡元輝心中構思 已久。

構思重建調查報導風氣

由於這個網站平台開設初期,需要一筆經費支付網站建置費用及前半年的贊助費用,金 額約一八○萬元,胡元輝為了落實這個想法,帶頭先捐出十萬元,並從去年開始逐一拜訪可能的贊助對象。

不過,整個募資過程並沒有想像中容易, 很多原本表達高度參與意願的對象,都在最後關頭縮手,也讓原本以為可以順利推動的平台計畫,陷入停擺。

一直到今年六月,在一次媒體公民會議 上,胡元輝於會中說明這個平台的構想,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林照真突然說:「現在有了十萬元,還缺一七○萬元,我捐那其餘的一七○萬元,這樣平 台就可以啟動了!」林照真過去曾在電視及平面媒體擔任資深記者,在媒體界素有「調查報導先鋒」之稱,並曾撰有《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一書,力倡調查報導的 重要性。雖然大家都知道她對於調查報導相當關心,但這突如其來的提議,仍讓在場人士嚇了一大跳,因為認識林照真的人都知道,她並不是一個隨便說說的人。

一 七○萬元對於大戶來說僅是零頭小錢,但是對於一位記者出身的大學助理教授來說,這一七○萬元並不是小數目。且在這之前,林照真對於整個平台的細節運作並不 清楚,胡元輝趕緊在會後要林照真好好地再想一想,等想清楚了解之後,再來談也不遲。

一七○萬元背後的感人故事但是林照真對於這個決定毫不遲 疑,很快地就把這筆錢匯進去,「我們約了一個時間深談,她說她把原先要給女兒的東西,拿出來支持這一件事情,唯一的要求就是捐款人要寫上女兒的名字|| 賴亦恩。」胡元輝說。

賴亦恩是林照真的心肝寶貝,兩年前即將升高二的她,正興高采烈地準備一場辯論會,不幸在返校途中遭遇車禍,才剛要奏起 的青春樂章,頓時畫下了句點。

林照真的女兒出事,朋友們並不知情,一直到胡元輝打電話與她聯繫才獲悉。第一次,林照真微弱地說「我沒辦法與 人講電話」;第二次再打,電話那頭的林照真,內心再也無法承受悲痛而放聲痛哭。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林照真逐漸走出悲傷陰霾,而調查報導公眾 委製平台||weReport就在她「臨門一腳」的贊助後,開始動了起來。

weReport雛形越來越清楚後,胡元輝多次邀請林照真出任平 台委員,但是她都不肯接受。林照真說,她自己是捐款人,如果擔任委員,擔心大家會有壓力,所以並不適合這個職位。

其實林照真長期關心台灣媒 體環境發展,她自己心中很清楚,這個案子要進行並不是那麼簡單,平台接下來要走的路也不會太平順。不過她仍告訴胡元輝,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是相當值得做 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成功或是失敗,放心去做就對了!

「我要把思念女兒的心變成正向力量,不要再用悲傷來懷念她。」林照真曾經這樣說過。對 於一個母親來說,林照真將她對女兒畢生的關愛,轉化為關心台灣媒體發展環境的大愛,朋友們對於她化小愛為大愛的作法都感到相當心疼與不捨。

現 在「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將在十二月三日正式上線,身兼weReport建置小組召集人的胡元輝說,weReport平台將透過公眾集 資方式,以鼓勵獨立媒體人、公民記者和學生投入調查報導的行列,進一步帶動台灣調查報導風氣。

胡元輝不諱言,這樣的作法在國外已經行之有 年,但在台灣卻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建立這個平台的構想,是來自於美國的﹁Spot.us﹂網站。

﹁Spot.us﹂網站的經營模式,主要 是記者在網站上提出自己的採訪企畫書,再由閱聽人指定捐款給任何一個他想支持的報導,只要捐款額度達到記者列出的採訪所需金額,﹁Spot.us﹂就會將 那筆金額匯給記者,讓記者去執行他的採訪計畫。

胡元輝說,「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秉持的就是這種﹁You support, we report﹂︵您支持、我們報導︶,屬於公眾,服務公眾,但也需要公眾參與及支持的概念。

目前包括因苗栗大埔農 地事件而暴紅的公民記者大暴龍,及因廈門反PS廠、重慶釘子戶事件而聲名鵲起的中國第一位公民記者周曙光,以及專門報導農業相關題材的「上下游市集」等, 都已準備好向平台提案。

因為一個母親對於女兒的思念,促成weReport的成立,接下來,一種「公眾集資、公眾參與」的全新媒體概念也即 將在台灣應運而生。雖然創新、改革甚至調查報導這條路真的不好走,但就如林照真所說「不用擔心成功或是失敗,放心去做就對了!」weReport是這樣,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1

促成交易的五種方式

http://xueyuan.cyzone.cn/yingxiao-sale/233051.html

每個銷售人員都應該精通五種經典的促成交易的方法。

很多銷售人員懼怕詢問潛在客戶是否願意採購。原因很簡單:他們在內心裡很害怕對方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他們為了這個機會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工作都白費了。

畢竟,如果你不捅破這層紙,你就依舊可以享受幻想自己會贏得這筆生意的快樂。結果是,一些銷售人員始終猶豫不決,希望客戶能夠積極主動地說,「這是我的錢,把那個產品給我!」(這幾乎不可能發生。)

因為達成交易是如此重要,每個銷售人員都應該知道下面這五個經典的促成交易的方法,也應該瞭解應該在什麼實用實用它們。下面是這五種方法:

1.假定交易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問這樣的問題,如果客戶回答,就等於含蓄地表明可能採購。

例子:「請幫我弄明白你們的流程以及你們公司如何才會購買這種產品。」

最佳用途:當你並不確定客戶是否被說服的時候。問問這些細節可以幫助你瞭解客戶是否會決定購買或者允許進一步地考慮。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你提問的方式太過笨拙,會讓對方感覺你試圖操縱他/她。

2.排除其他因素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問一個問題,如果對方沒有回答,實際上就是肯定了這筆交易。例子:「如果我們能夠給你這個價格的話,那麼你們是否還會因為其他什麼原因不從我們公司採購嗎?」

最佳用途:如果客戶是喜歡挑刺或者找茬的悲觀主義者的時候。記住,如果對方的答案是「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不打算採購的原因」的時候,你要有一個備份方案。

3.強調時間緊迫的促成方式

觀點:你要把採購同客戶已經明確的時間期限聯繫起來。

例子:「你說你希望這些在[某個特定時間]之前完成;讓我們看看日曆,明確一下我們今天必須要完成什麼。」

最佳用途:當客戶需要在特定時間範圍內達到某一特定目標的時候。這也是有用的中間步驟,為後續的步驟打下了基礎——從而為最後的成交奠定了基礎。

4.直接提出要求

觀點:你總結了雙方的談話(或者一系列的對話),簡單直接地要求對方採購。

例子:「看起來我們已經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向前更進一步了?」

最佳用途:這是一種通用的促成交易的方法,可以用於幾乎所有的銷售場合。它看起來並不意味著操縱對方,也很少會引起反彈。不過,如果對方的回答是「不」,你就要開始和對方對話,弄清楚為什麼客戶還某沒有準備好採購。

5.直接宣佈進入採購階段

觀點:你可以很簡單地通過表示採購即將進行來表明你對這件事的信心。

例子:「讓我們進入採購階段吧。」

最佳用途:在你看到多個「綠燈」信號表明客戶已經準備採購了之後使用這種方法。順便說一句,這種方法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把採購變成雙方的一種默契,而不是一個銷售人員向客戶發出的請求。

上面的內容是根據對PI Worldwide的CEO Nancy Martini的採訪內容鬆散編纂的。我和Nancy Martini合作撰寫了《Scientific Selling》這本書。要明確的是,我稱為假定交易的促成方式,Nancy稱之為流程驅動的交易促成方式——而且她沒有提到排除其他因素的促成方式,我 為了全面,也將其列在上面了。最佳用途則完全是根據我自身的觀察得出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78

獨家揭秘:促成91無線收購的,竟是百度內部的「三大理論」!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532.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盧旭成,吳樹先生

【導讀】「中間頁」、「過河論」和「紅杉樹」在這百度內部三大理論的支撐下,19億美元買91無線實際上對於百度即「貴了」也「對了」。

阿里如狼,百度似虎。

狼者,多餐而少食,興許份額卻現勃勃野心,微博如此,高德亦如此。虎者,少餐而飽腹,謀定後動,如若出手便是豪擲千金鯨吞全部,PPS、91無線便是。

阿里極左,百度偏右。

左者,以概念埋單,右者,重技術、財務數據決策。事實上曾經極右的百度,在經歷了上半年巨頭併購的腥風血雨後,正逐步的向「中間派」靠攏。

百度併購戰略保守,在移動互聯網佈局上無所作為?這種聲音終於徹底消停了,換來的是有點「羨慕嫉妒恨」的各種聲音,「天價」、「買貴了」……

百度投資團隊磨合期已滿

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接連出手,戰略入股新浪微博、高德地圖和UC瀏覽器後,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湯和松的壓力極大。尤其是當阿里巴巴4月29日宣佈以5.86億美元戰略入股新浪微博時,業界都比較疑惑,為何百度不先入手?就連百度內部的人都在交頭接耳:如果百度戰略入股新浪微博,將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與騰訊微信形成雙雄抗衡的局面。

據i黑馬拿到的內線消息,湯和松面對種種壓力,不得不在內網發了一通聲音「百度絕不會單純追逐概念,像撒胡椒粉一樣地投資。從戰略上講,投資目標所處的領域要有make sense的概念,這很重要。但(百度)絕不會只為一個概念埋單。」這番話直指阿里巴巴戰略投資新浪是買概念多於實質,據悉在新浪微博的併購上,「右翼分子」百度是自己主動撤退的。

雖不敢說錯過了微博讓百度「吃一塹長一智」,但經過了91的案例,的確讓外界徹底看清楚了百度這頭併購猛虎的真相,它比較適合「獵殺」比較大的「獵物」,而操控這頭併購猛虎的除了李彥宏外,還有湯和松。作為百度企業發展部總經理,他其實幫李彥宏謀劃了百度虎出擊的方向,最後由李彥宏老大發號施令來實現。

事實上湯和松入職百度已有四年,這四年間,百度也正是在兩三人的核心團隊與Robin的思想碰撞中,逐步從極左向「中間派」遷移。

正如《百度:投資,絕不為單一概念埋單 》所寫,李+湯的組合將決定百度的未來。

過河論」下,錯失UC之橋,豪賭91這艘航母

遇到了移動互聯,百度中間頁戰略還能成立嗎?

相對於互聯網時代「中間頁」,對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湯和松有著自己的一套「過河理論」。

他認為,APP的本質是一種信息和服務的下載。這當年是通過搜索來的,現在通過APP另外一個入口來。從PC互聯網過渡到移動互聯網,要跨過一條河。怎麼渡過這條河?巨頭們有的是坐船過的,船就是不同的應用商店,搭載了很多APP,APP跟著應用商店走到了河的對面,然後供用戶使用,91無線這個安卓市場最大的分發渠道就是搭載APP過河的航空母艦;還有人在河上架座橋過河,比較寬的橋是UC瀏覽器。

221

i黑馬認為,91無線和UC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起到重要的入口功能(而且是兩家最大的第三方入口公司)。百度如果不掌握它們,在無線佈局上將會非常被動,為什麼?第一,在相當長時間內移動互聯網是APP分發問題,不是網頁問題(百度擅長的是網頁而不擅長APP分發)。第二,將來即使網頁(很多人擔憂由於分發的渠道,APP會遷移到網頁)在這個APP中變形長起來,但APP後台百度可以通過搜索直接打通,這是百度的優勢。所以,百度一定要「把兩個入口」,也就是UC這個橋頭堡和91無線這艘航空母艦。這恐怕是百度在移動端最大的戰略。

百度在今年年初曾傳出要買UC,最後因為價格沒談攏而作罷。而據I黑馬拿到的內線消息,UC俞永福已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實現了管理層MBO,百度再想進入幾乎不可能了。

由此,當百度錯失UC這座橋,不能再丟91無線這艘航母。

百度收購91無線的意義在於:第一,91無線的分發能力(約5000萬)跟百度自己的分發能力(百度手機助手,約1500萬)加起來,所佔市場份額超過360。這保證了百度自己的產品能分發下去,否則面對來勢洶洶360所控制1/3分發渠道以及騰訊所控制的部分,百度自身過路的橋都很窄,更不要指望去控制其他的通路了。第二,百度收購91無線對百度整個APP生態系統有很深的影響。百度一直在主推基於HTML5技術的網頁APP體系,但一直推得只開花不結果。原因很簡單,因為百度沒有入口,只有有了入口,網頁APP開發者才會積極主動跟百度結盟。這就是為什麼騰訊微信只要一說要準備開放,所有的開發者都想往上湊的原因,因為微信在移動端有大量的優質用戶,同時意味著滾滾錢流。

其實百度併購91無線還有另外一個很大的利好,那就是加快推動百度在前向收費業務上的探索。如今遊戲是移動互聯網最有變現能力的產品,這是前向收費業務,有別於百度廣告模式的全新模式,相應百度則新成立了前向收費業務群來進行運營。購入91無線後,百度在擁有的新型遊戲平台(91無線旗下的18183手游平台)的同時,再整合自身原有的遊戲平台產品,可以就前向收費模式進行嘗試,其利潤之豐厚好不遜色與搜索——這正是百度此前可遇而不可求的利潤增值點。

忘記財務模型,進入「大買家」估值模式

據I黑馬瞭解,百度併購91無線新聞發出後,百度公關部重點監測的是,有無媒體說,「百度急眼了,花了天價買了91無線。」

確實,很多媒體都認為百度19億美元買91無線,是天價,貴了。理由不外乎,2012年收入約2.8億元的91無線,準備上市的時候市場給它的估值才10億美元,短短半年時間,估值就飆升了近1倍。

的確按照標準的VC的估值方法來算的,將91無線看做一家獨立的公司來計算,以其年利潤乘以一定的PE倍數,合理的市場估值是5~10億美元。

但上文已分析到,91無線是百度勢在必得的「航空母艦」,那麼在百度方的估值,需要根據91無線失手後的損失來衡量,此時VC的財務估值模型失效,需依從「大買家」估值法(註:《大買家》是《創業家》雜誌6月刊封面文章)。

如果我們回顧國際上著名的併購案,比如Google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微軟8年前以150億美元的估值和2.4億美元的投資獲得1.6%FaceBook的股份,以及2012年FaceBook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Instagram,這些經典案例背後,可以看到縱然有財務模型的推算,但它們不可能精準推算到今天巨頭們在這些併購上的收益。

還以91無線為例,在百度無線的大格局中,91無線進入百度的大平台後,會有一個放大效應,進而導致百度的搜索和分發能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在應用商店上對360、騰訊的競爭態勢因此完全改觀。

假設360已買定搜狗,那麼360+搜狗的組合必然會對百度的搜索主業造成競爭壓力,百度顯然是不能容忍360在搜索和無線端對百度造成雙面壓力,必然要借助收購91無線在應用商店這個通路對360和騰訊形成優勢,借此讓百度其他業務都游到移動互聯網。

百度作為一家市值300多億美元的公司,這樁併購只要能影響到百度股價的10%(30多億美元),百度就賺回來了。

創始人們可以這樣想,百度不做91無線這個併購,有可能會導致戰略上的致命失誤,做這個併購有可能因為財務模型不準確而發生戰術上的偏差(多付幾億美元)。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對百度這樣一家三百多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來說,最不可能忍受必然是戰略上的失誤,至於幾億美元的戰術上的誤差並不需要做過多的徘徊。

以上是百度願意給91無線高溢價的根本邏輯,這也是大買家估值法的內核。在這裡,I黑馬要提醒廣大的創始人,一旦你有幸進入《創業家》6月刊上面所列的大買家的「雷達範圍」,恭喜你,這個時候你跟這些大買家談判,就不能按之前你融A輪、B輪乃至C輪的VC估值法來估計自己公司值多少錢,而要放在行業和競爭博弈的大格局下去算自己的價值。

當然,大買家估值法也並非就完全不推算併購過來的標的對財報和股票的貢獻。在91無線這個案子上,百度肯定不會打水漂。據瞭解,91無線現在單月就有上億元收入,且還在隨著中國智能機的普及狂飆中,對接上百度的流量和變現能力資源後,未來收入只會多不會少,這對百度財報是一個利好。

「紅杉樹」下,誰是下一個91無線

從百度內部瞭解到,在「中間頁」和「過河論」之外,湯和松關於百度併購有自己的一套「紅杉樹」理論。湯曾在百度內部不同場合講述過。湯把百度比喻成加州的千年紅杉木。百度這棵千年紅木的主幹是搜索。百度這棵紅木要不斷往上長,必須枝茂葉盛,很多大的樹幹嫁接在上面形成整體生態系統。每一個大的枝,湯把它定義為中間頁,就是各種垂直業務。

紅杉豐滿麼?誠然旅遊、視頻、房產等,這些垂直領域百度已通過戰略控股去哪兒、併購PPS和戰略投資安居客佔據。但在i黑馬看來,百度其實失掉了最大的一根枝幹——電商。而百度在努力投資和控股那些有集中化可能的枝幹。原因很簡單,枝幹有多個入口,入口在分散化,在這些入口,如果百度不掌握,用戶不僅不會通過這些枝幹進入百度的大樹,即便繞了很多彎進來了,體驗不好,慢慢地這個枝幹就會枯萎,樹就不會長大,慢慢會老死。

今年百度僅在PPS和91無線這兩個併購案中就已花費22.7億美元,至於報表中依然流淌著50多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足以吃上幾盤大菜。

在阿里戰略投資新浪微博之後,i黑馬在4月30日的《互聯網第二梯隊或面臨「大清洗」》一文中曾預測,高德地圖、大眾點評、拉手和人人網都有可能被併購,其後不久高德果然被阿里戰略投資。

由此i黑馬在這裡再大膽預測,基於百度在地圖上的強勢,和未來在移動商務(O2O,巨頭們起跑線都差不多)上去補足百度一直短缺的「電子商務」這條腿的強烈動力,百度買或者戰略入股大眾點評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因為大眾點評不但有國內最牛的餐飲點評數據,還有成長很快的大眾點評團團購業務,估值也才10億美元左右,跟91無線比,不算太貴,一旦完成佈局,跟百度地圖結合,至少在理論上可以成為O2O的絕配。

 此外獲得分發渠道後的百度,同樣有理由在移動遊戲上發力,收購一家或幾家優質手游將是不錯的選擇。i黑馬聽說由邢山虎打造的以《我叫MT》為核心的手游公司正尋求賣方,如這家月流水號稱已達5千萬的今年上半年最火的手游公司被百度按比較低的PE值(遊戲公司PE值都不高,即便是1億美元也不貴)收入囊中,也算是不錯的的選擇。

有所為有所不為,與中間頁戰略對應的,百度有一個傳統,那就是自己能做而且做得很好的業務絕不外購,比如百度音樂、新聞、百科和地圖都是非常繁茂的枝幹,我們沒看到百度要試圖收購一家地圖供應商,也沒看到百度在收購一家音樂公司,因此這類標的大可不必為百度企業發展部獻上自己的商業計劃書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77

老無所依,促成21世紀全球性退休危機的三大因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151

全球性的退休危機正在拖垮所有年齡段的上班族。退休危機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就已經開始醞釀,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大加劇了它。這個危機的影響會是深遠達數十年的。很多人不得不在65歲以後繼續工作,有的甚至會延遲到70歲以後。發達國家不得不大幅削減養老福利。在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養老方式遭遇挑戰,但政府尚未建立完整的退休機制來解決養老問題。對於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退休危機已經來臨。 Norman Dreger是一位來自法蘭克福的退休問題專家。他說: 第一波未做準備的工人正進入退休年齡。他們會發現自己因為無錢養老而無法退休。 美聯社認為退休危機主要是下面三個問題促成的。 1.國家在削減退休福利,延遲退休金領取的年齡。歐美發達國家在揮霍了十年後負債累累,金融危機後政府財政赤字巨大。退休人口的壽命的延長和出生率的降低造成了勞動力短缺,這對這些國家來說簡直是災難。 2.公司已經廢除了傳統的養老金制度。傳統的養老金計劃不費雇員一分錢,還能保證他們每月拿到錢。 3.在金融危機前,美國人揮霍無度,存不下錢。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美國的家庭債務5.4萬億美元,從2003年到2008年代中期增長了75%。儲蓄率從1980年代初的近13%下降到2005年的2%。 退休危機正式終結了二戰後發達國家逐步建立的退休體系。按照這種退休體系,在相對富裕的國家里,獲得政府養老金的年齡是62.4歲。此外,公司每月支付退休員工一定數額養老金。 然而,這種高福利的退休體系在21世紀註定是不現實的。經合組織表示,平均退休年齡必須從現在的63歲達到66或67歲,這樣做才能“維護控制養老金成本”。標準普爾說,如果富裕國家不更多的削減養老金成本,到2050年,他們的政府債務將超過年度經濟產出的三倍還多,大多數國家的債務將成為為垃圾債務。歐美國家用下列方式來應對: 在30個經合組織國家里,男性可以領取完整退休金的平均年齡將從2010年的62.9歲延遲到2050年64.6歲。對於女性來說,則是從從61.8延遲到到64.4。意大利從59歲延遲到65歲。匈牙利采取最嚴厲的措施:要求其公民向政府上交他們的私人退休帳戶或放棄他們的政府養老金。波蘭沒收了一部分私人退休帳戶。愛爾蘭對退休賬戶實施了稅收。 中國的情況                                     傳統上,中國人指望養兒防老。但新時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想要獨立生活。他們有可能搬到離家很遠的大城市工作,離開父母。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Jackson 說,中國和韓國等國正處於“尷尬”階段,舊的養老方式正在消失,但新系統還沒有形成。 中國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退休金需要。由於1979年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老齡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和勞動人口的減少,國家養老的負擔越來越重。 世界銀行說,養老金成本最終可能超過中國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超過16萬億美元。 中國正在考慮延遲退休年齡,但遇到阻力。同時,中國嚴格控制投資,對於那些最能產出收益的資產領域有準入限制。 前景展望 全球股市反彈和房價緩慢上升,家庭資產凈值在慢慢恢複。根據城市研究院(Urban Institute)數據,美國的退休帳戶(固定繳費和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的總和)2013年的前三個月達到創紀錄的12.5萬億美元。 政府養老金和退休專家期待的是政府的政策調整和人們的職業生涯變長。政府可能會花更多的錢在最貧窮的老年人身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64

希臘:將竭盡全力促成周一達成救助協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23

希臘政府發言人Gabriel Sakellaridis今日表示,在下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希臘將竭盡全力同歐元區援助方就新的希臘支援項目達成一致。

路透報道援引Sakellaridis接受希臘電視頻道Skai采訪的講話稱:“我們會盡我們所能,(下)周一達成協議。即使當天未能達成一致,我們也認為時間方面始終不是問題。”

本周四,希臘政府同意與債權人商議如何開展國際救助,以免最早下月初希臘耗盡政府運轉的資金。在本周的G20會議期間,歐盟的經濟與金融事務委員Pierre Moscovici表示,本月16日下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將是“決定性”的會議,要看希臘提出什麽方案。

華爾街見聞今日稍早文章援引彭博報道稱,德國和希臘官員的表態都流露了妥協的意向,都尋求在救助協議上達成共識,以繼續救助希臘。德國不會堅持要求希臘滿足當前救助項目中的每項條款,希臘也準備履行預算盈余要求。

而另一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昨日歐盟峰會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會面後公開表示,希臘要麽履行此前協議的所有條件,要麽請求延長2月28日到期的救助項目。默克爾重申對希臘的強硬立場意味著,希臘要在救助協議方面取得歐盟救助國的共識還沒那麽容易。

以下各國所持希臘風險敞口圖表數據來自國際清算銀行(BIS)。

希臘,違約,歐洲債務危機,國債,歐元

下圖展示了各貸款方提供的希臘政府貸款(左)和各持債方持有的希臘政府債券(右),數據來自希臘央行。

希臘,違約,歐洲債務危機,國債,歐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8

菲前總統將訪華 欲促成菲漁民重返黃巖島海域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此前表示願派前總統拉莫斯作為特使訪華,開啟外交對話。《菲律賓星報》4日稱,杜特爾特在回答該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拉莫斯此去中國是見“老朋友”,但並非兩國正式談判的一部分。該報稱,拉莫斯的任務是“打破僵局”。

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

杜特爾特在菲律賓總統府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他不會強加給拉莫斯任何“硬性目標”,就是去對話。杜特爾特說,拉莫斯告訴我,他“就是去打個漁”,“我告訴他,很好,去吧”。他還強調,拉莫斯此行並非針對南海問題開啟兩國官方正式談判,並認為現在還沒有到那個階段。

7月27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時,首次明確表示“今後無論在任何磋商場合,都將基於仲裁結果進行”。菲律賓希望通過與中國進行雙邊磋商解決糾紛,考慮以取得全面勝利的裁決結果作為後盾。

中國外交部此前強調,中方對仲裁案的立場是一貫的,不會承認和接受任何基於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方希望,中菲雙方能夠回歸到以往的共識,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為兩國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共同作出努力。此前,中國還取得了重大外交勝利。東盟外長會結束時發表的聯合聲明沒有提及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歐盟日前發表關於仲裁的聲明,也沒有直接提及北京或堅稱這一裁決是有約束性的。

菲律賓警告漁民避開南海爭議水域

菲律賓媒體稱,拉莫斯此行訪華將會談及菲漁民爭議海域捕魚作業問題。菲律賓外交部3日建議本國漁民避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黃巖島海域漁場,以免受到中方驅趕。菲外交部發言人查爾斯•何塞說,讓菲律賓漁民返回該海域捕魚作業是拉莫斯本次訪華之行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

何塞還表示,在與中方討論之前,為了漁民的自身安全著想,希望菲律賓漁民能夠避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漁場。“有些問題有待解決,為安全起見,所以呼籲漁民們保持克制。”何塞補充道。

針對中方是否允許菲律賓漁民在黃巖島附近捕魚的問題,中國外交部曾表示,所謂仲裁庭發布的所謂裁決,對中國政府在南海相關問題上的政策不可能產生任何影響。

菲南海問題解決態度“暗昧不清”

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曾表現出多次與中國就南海問題進行雙邊和談的意圖。早在杜特爾特上任之前,他就表示如果中國能夠給與菲律賓經濟方面的援助,他願意將南海問題“扔到一邊”。《日本經濟新聞》此前分析,菲律賓可能打算以對其有利的裁決結果為引子,從中國獲得好處。

 

菲律賓現任總統杜特爾特

不過,菲律賓新政府決定如何解決中菲之間的南海爭端,目前來看仍不明朗。據菲律賓 網站InterAksyon4日報道,一則近日公布的菲律賓外長亞賽的演講稿中,他表示菲律賓正準備與南海爭端中的聲索國進行接洽,並表示“我們有信心仲 裁法庭的裁決將有助尋找到解決該爭端的方法”。

另據菲律賓《商報》報道,菲律賓眾議院已成立“西菲律賓海(即中國南海)特別委員 會”,用於處理南海爭議,前眾議院議長貝爾蒙特可能會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有議員透漏,與東南亞國家元首有著私交的貝爾蒙特曾支持菲律賓對中國提起針對南海 問題的訴訟。該議員還表示,特別委員會可能專註於如何促進菲律賓在南海的利益,以及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發展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03

協助破兩岸僵局「傳話者」促成汪辜會談

1 : GS(14)@2015-03-24 08:23:21





李光耀作為一個小國的領袖,但卻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共和台灣兩岸分治、兵戎相見互不往來的時代,新加坡扮演「協調人」或「傳話者」角色,且促成了兩岸隔絕十數年後首度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打破兩岸僵局。一九六五年新加坡建國後,先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共同投身反共陣營,李光耀生前曾多次訪台,與前總統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都見過面且關係密切,前後訪台共二十六次。新加坡自一九七五正式開啟,由台灣代訓步兵與炮兵,故新加坡軍隊的武器制式與台灣相通,雙方合作舉行的「星光演習」,迄今仍持續進行。



曾被罵是「騎牆派」


李光耀與北京、台北同時保持密切友好關係,曾被罵是「騎牆派」;但李光耀反對兩岸分裂,主張中國統一,而且為此親力親為,成為兩岸事務的協調人。一九九三年四月,在李光耀中間協調下,兩岸官方代表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晤,即史稱「汪辜會談」,兩岸由此開始接觸。原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唐樹備回憶稱,一九九二年大陸國家主席楊尚昆訪新加坡時,通過李光耀轉話李登輝,成就了汪辜會談。李光耀承諾給予兩岸在新加坡兩晤時「平等對待」,對「汪辜會談」立下頭功。「汪辜會談」花落新加坡,成為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以來首次雙邊正式會晤。李光耀談到這段歷史曾說,「海峽兩岸以我為通話的渠道,因此很自然地選擇新加坡,成為兩岸首次歷史性會晤地點」。李光耀認為兩岸重新統一「只是時間問題,任何國家無法阻擋」,他認為漸進經濟整合可讓兩岸走在一起,大陸毋須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李光耀還利用兩岸關係和解為新加坡爭取經濟利益,二○一○年兩岸簽署經濟架構協議(ECFA),同年新加坡就宣佈同台灣展開台新經濟夥伴協議正式談判。中新網/台海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38

欲促成和談美試探南韓讓步底線

1 : GS(14)@2016-05-08 14:44:36

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克拉珀(James Clapper圖)上周三低調訪問南韓兩日,據報與南韓國防部、軍方和青瓦台官員舉行閉門會議討論朝鮮半島局勢,席間提及南北韓永久和約,相信是要試探南韓在和約談判中可作讓步的底線。外界預料北韓在七大結束後會推動和談,但美韓一向企硬以北韓無核化為重啟六方會談的前提條件,中國近日則提出同時進行無核化和兩韓和談的建議,而美國在這情況下試探南韓在和談的立場和可作何等程度的讓步,可被視為已開始就中方的提議進行討論的訊號。不過南韓外交部在回應有關報道時指,不會改變以無核化為前提的立場。首爾大學全在晟教授表示,中美都認為有必要進行和談,但如各方外交人士就和談進行討論,就會成正式議題,因此美國才派出非外交人員的克拉珀試探南韓口風。南韓《中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2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55

「六四促成本土意識」

1 : GS(14)@2016-06-06 02:49:31

【本報訊】「如果沒有六四鎮壓,香港人不像現在對中國大陸有那麼痛切的意識;香港年輕人本土意識也許不會那麼厲害。如果沒有六四,根本不存在赤化香港,而是香港用西方自由世界的那套改變中國大陸。」朱杏清認為港獨心態也好,本土思潮也罷,是個結果,不是源頭。1989年5月18日《世界經濟導報》舉行在上海中外記者會,欽本立說:「《導報》事件根本原因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新聞改革滯後。」右手邊是朱,桌上還放着本港亞視咪牌,畫面恍如隔世。居港21年,朱感慨香港社會生態變化很大。「當時對大陸的關切程度遠遠超過現在。但我認為香港青年要切割的並不是『大中華』,否則為何不與台灣切割?他們與之割席的其實是目前的執政黨,掌權者,它作所為乖張,與發展達背道而馳,港人當然無法接受、很厭惡。但它又強大到至少目前難以改變,所以只能選擇不和它同流合污,惹不起躲得起。但大陸人何嘗不厭煩唾棄它呢。」


■朱杏清在港為已故總編欽本立接受美國的新聞獎。受訪者提供圖片

「港重複滬赤化之路」


中共當局掌握資源,財力空前大,操控欲也越來越強,讓部份年輕人覺得無力抵抗。「香港年輕人認為可以一刀兩斷。中國大陸也有很多年輕人認為不必再被歷史糾纏。青年們有時太悲觀,因沒看過曾經一個生氣勃勃的局面。」八十年代共產黨從文革噩夢走出,年輕領導人決心改革開放,那時不光香港,歐美對大陸也高度熱情,對進步高度評價,可惜六四中斷了以較低代價獲取民主自由的可能性。朱認為現在香港正重複幾十年前上海被赤化之路,包括相當多港媒體已不願意也不敢批評中國大陸:「但好的一面是訊息流通現在如此快速廣泛,對真相的了解成本變得很低。但你打開大陸網站,很多留言措詞很激烈認識很尖銳,就在看來控制很緊的輿論環境下產生了。我認為是很大的希望。」這名老報人相信中國大陸並不命中注定只能越走越封閉越專制、中國人不是不配民主進步,選擇依然存在,「當中國看來牢不可破的板塊逐步鬆動,那時我相信即使最強硬最極端的本土主義者港獨分子都會改變。」■記者楊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3/196393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