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車牌新年首拍逾22萬人競拍 均價回落仍超8萬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1/1185294.html

_____2018-01-17___100947thumb_head.thumb_head

上海 2018 年首次車牌拍賣 20 日結束,當日共有 226316 人參與競拍,車牌平均成交價為 87936 元(人民幣,下同)。

本月官方共投放滬牌額度 12183 輛,較上月增加 36 輛,與去年相比是投放額度較多的一個月。因此,本場新年首拍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碰碰運氣"。

讓"拍牌大軍"躍躍欲試的另一個原因是上海今年采用了年度警示價(首次出價階段不得高於 86300 元的"警示價")。如此一來,上海車牌的"身價"有望止住去年連續 6 個月突破" 9 萬元大關"的上漲勢頭,趨於穩定。

根據最終拍賣結果顯示,當月車牌的最低成交價為 87900 元,平均成交價為 87936 元,比上月均價 92848 元,減少了 4912 元。

上海 1994 年起實施私車牌照額度拍賣,開始對機動車實施總量控制。作為綜合交通管理手段之一,根據《上海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拍賣管理規定》,上海通過拍賣方式分配中心城區道路通行權,且每年結合交通發展規劃、道路通行狀況、環境承受能力和市民實際需求等因素,確定非營業性客車額度的投放總量。

據悉,2018 年上海將投放非營業性客車額度 13 萬個,以此來滿足民眾的用車需求。然而面對每月動輒超過 20 萬人的競拍者,滬牌依然顯得"僧多粥少"。當月中標率僅為 5.4%,仍處較低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10

陸振球:「曾氏通道」反映樓價仍超買

1 : GS(14)@2016-08-13 12:37:12

【明報專訊】問大家一個問題,樓宇的最重要用途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居住用途。政府日前公布香港今年中的人口總數約為734.67萬人,較去年中730.57萬人僅增加了約4.1萬人(見表),以香港現時平均每戶約有2.9人計算,即只需約1.5萬個新住宅單位落成便可滿足過去一年人口的增長需要。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早前公布數據,未來3至4年香港的私人住宅潛在供應約為9.3萬個單位,若將之除以4年,即未來4年每年平均有約2.3萬個私人宅單位落成,若香港未來數年新增人口維持在每年約4.1萬,那新增住宅單位應可應付新增人口增長有餘,當然這未計期間會有舊樓拆卸重建所「消耗」單位,也要考慮新增的住宅單位有七成屬中小型住宅,未必全部可以供較大的家庭的居住,但亦要知道除私人住宅以外,未來5年會另有約7.22萬個公營住宅單位落成,所以除非人口突然急增,香港應難以出現「冇樓住」的問題。

高價搶樓 投資保值大過自住需要

當然,買樓除自住也有希望改善生活,又或作投資用途。如上所述,至少中期而言新樓供應不足問題和之前相比應會明顯紓緩,但為何近期樓巿又再升溫?有分析指主要人們看到全球多國不斷印銀紙,又不敢加息,一些國家已出現負利率,唯有買「磚頭」保值,就算租金回報率偏低,也勝於零息或負利率,遂將資金投放在房產一類實物資產之上。

可以這樣說,現在人們高價搶樓,極可能是投資保值目的大過自住的需要,而若說到投資,又是否只有買樓一途?曾淵滄教授最近撰文表示,他持有匯控(0005)股票20年來一直不肯增持,原因是當初入貨價極低,之後股價不斷上升,若增持便會將買入平均價大幅拉高,之後股價波動便容易購成心理壓力,但本周終忍不住再買匯控,原因是該公司宣布會以約200億港元回購股票,猶如為股價打了底,而現時匯控股息高達7厘,因此20年來首度增持作收息用途。

匯控股息高 可買入幫補交租

說實在的,匯控股息若能維持7厘左右水平,自然勝於現時一般住宅僅略高於2厘的租金回報率,不要說投資收息,如未夠首期買樓,買匯控收息來幫補交租,也是可以考慮。其實,今年匯控股價由低位已升了兩成多,如能捕捉準確時機,這兩成股價升幅已等同約10年的租金收入。

說開曾淵滄,他近年開班教人投資股巿,分長短線發展了兩套他認為頗有效的技術分析工具。其中短線他認為可利用2天線和19天線的交叉來決定入巿或出巿,選取2天線,是可消除單日升幅的過於波動,而選擇19天線,則一般人都選20天,那19天線就有「偷步」可較其他投資者更快行動。

「曾氏通道」助捕捉股市樓市高低位

至於長線,曾教授創出了以「曾氏通道」來分析恒指。所謂「曾氏通道」,是先計算出恒指長期趨勢線(M),然後向上和向下再以恒指數據再劃出正負的一和兩個標準差,以一般人理解的語言,恒指約65%的時間會處於1個正標準差(+S1)和1個負標準差(-S1)的兩條線所形成的通道之內,若超出便是股巿開始稍為超買或超賣,至於兩個正或負標準差(+S2和-S2)兩條線所形成的通道,代表恒指有約95%的時間應在這個通道內,若恒指升至貼近甚至升穿+S2這條線,代表港股已處於極狂熱狀態,隨時會出現大調整甚至股災,這時便不應入巿甚至要趕快出貨。相反,若恒指跌至接近甚至跌穿-S2這條線,就代表股巿極度超賣,股價極廉宜,可趁人人恐慌時入巿(圖1)。

參考過往數據,「曾氏通道」恍似能捕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的股巿頂位、2003年SARS前後的低位,以及2007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港股的高位,甚至去年大時代後的港股低位,似乎都能建立奇功。

由於曾淵滄有份創立中原樓價指數,筆者突發奇想,可否也可將「曾氏通道」應用於分析樓巿?於是筆者將1994年以來的中原樓價指數繪畫出「曾氏通道」,發覺1997年香港樓巿泡沫爆破前,中原樓價指數確實升破了「曾氏通道」的+S2線不久便出事,去年9月樓價見頂回落時,中原樓價指數也是逼近了這條+S2線,而當回落至接近+S1這條線便暫時回穩並反彈,而其實+S1水平也仍反映香港樓價長期而言仍算處於「超買」水平(圖2)。

未知是否這個原因,長和主席李嘉誠在公司的業績報告這樣寫:「於目前物業市場周期性階段,物色具合理回報之地產投資項目殊不容易,集團在鞏固現有地產業務之同時,將會積極尋求及開拓其他新業務範疇的環球投資機遇……」當中指的「物業巿場周期性階段」,李超人心裏覺得現時樓巿是處於哪個階段?

[陸振球 樓市解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573&issue=20160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72

中國增持 美長債息續跌 10年債孳息率2.15厘 仍超日英德法

1 : GS(14)@2017-06-08 08:00:58

【明報專訊】人民幣匯價去年持續下滑,令資金外流的壓力加劇,促使中國連番減持美國國債。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隨着人民幣匯價近期回升,中國財政部鑑於美國國債仍比其他主權債務吸引,計劃在適當的時機重新增持美國國債。消息刺激美國國債價格向上,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跌至2.14厘以下,創去年11月以來低位,昨回升至2.15厘。這回報率已明顯高於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等相同年期的國債。

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周四下調通脹預測,歐元兌美元昨跌逾0.6%。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明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將達到1000萬桶,創歷史新高,打破1970年的960萬桶日產量紀錄。此外,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出乎意料大增329.5萬桶,令國際油價急跌。紐約期油跌逾4%,跌穿46美元大關。布蘭特期油跌逾3%,在每桶48美元徘徊。兩者價格跌至約1個月低位。標普500能源指數跌約1.3%。美股昨早段微升。

紐油跌逾4% 美股早段靠穩

消息人士沒有向彭博透露中國財政部增持美國國債的具體時機,但表示增持美債的趨勢將會持續。

中國早前動用大量外儲抵禦人民幣的跌勢,使其外儲規模由2014年中近4萬億美元的高位,降至今年5月底的3.05萬億美元。作為中國外儲重要部分的美國國債亦遭到減持。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去年減持美國國債近2000億美元,減持力度創紀錄。

隨着人民幣回穩,中國財政部已改變策略。截至今年3月,中國已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人幣回穩 連續兩月增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於3月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量增加279億美元,至1.09萬億美元(約8.5萬億港元),按月增幅是2015年3月以來最大。被視為中國托管帳戶所在地的比利時,同期所持的美國國債也增加37億美元,增幅是2014年以來最大。

星展銀行分析稱,人民幣回升令中國外匯儲備有機會增加。買入美國國債可增強市場信心,表明市場對人民幣疲軟過分憂慮,政府不希望匯率大幅升值或貶值。

分析:冀抵消縮表影響

中國重新增持美國國債,適逢美國債價反彈,逆轉美國11月大選以來的美債沽壓。部分分析認為,中國增持美國國債或跟「特朗普交易」退潮有關。鑑於特朗普政府遲遲未能推出稅改和刺激經濟措施,令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下調,促使投資者回歸債市。也有分析認為,聯儲局稍後將縮減買債規模,料將令美國國債價格下跌,中國政府增持美債,以抵消部分影響。

法興美國國債交易員Anthony Cronin不認為這是買入美國國債的理由,但認同中國在今年餘下時間可能繼續增持美債。利率期貨數據顯示,聯儲局下周加息的概率達九成以上,令中美息差可望進一步收窄,增加美債的吸引力。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79&issue=20170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