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黑戶佛教徒」凌晨四點開始的微型人生

2011-7-25  TWM




曾因過於忙碌而賠掉一段婚姻的郝明義,近八年來讓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凌晨四點就起床,展開三、四小時的晨讀時光。這不僅讓他找回學習樂趣,也得以兼顧家庭、自我與工作……。

撰文‧林讓均

創辦「大塊文化」與Net and Books等出版公司的郝明義,雖然「看書」是他專業的一部分,但忙碌的出版工作卻經常讓他擠不出時間來「讀書」;七、八年前,重新排序人生的他,終於找 出了節奏,那就是讓自己固定在清晨四點就起床,這樣就能好好享受三、四個小時的晨讀時光。

「如果哪一天沒有早起晨讀,就好像游泳沒戴帽子,老是覺得有什麼事情沒準備好,整天都渾身不對勁!」喜歡游泳的郝明義下了一個巧妙的比喻。他認為「時間」 如「金錢」,所以時間當然有「零錢」也有「整款」,而晨起之後的三小時,就是他閱讀的「整款時間」,最適合做「主題式的閱讀」。

「整款」晨讀時光

用來做主題式閱讀、寫作

郝明義將閱讀以四種食物分類:生存需求的閱讀是「主食」,思想需求的閱讀是「美食」,工具需求的閱讀屬於「蔬果」,而休閒需求的閱讀則是「甜點」。在他的 觀念中,讀書可能為了千百種理由,更可能只是為了想讀而讀,因此晨讀時,除了不讀公事上的書籍,他並不限定類別,但每次只挑一種主題。

像最近兩個月,郝明義晨讀的是一本《弘一法師格言別錄》,他用牛皮紙把這本薄巧小書包得整整齊齊,足見他珍愛這本書的程度。每天清晨,郝明義會同步打開這本書與電腦,一邊閱讀一邊在電腦中記下心得,或者上網搜尋俗名李叔同的弘一法師資料。

這本關於人生體悟的小書,在郝明義的歸類中是屬於餘韻悠長、值得細細品味的美食類閱讀。「書中很多格言,可能有人會認為是老生常談,但這一字一句在我讀 來,卻格外能咀嚼出人生況味!」郝明義隨口舉出書中提及的「責善,切戒盡言」,他說這雖是一句老話,但五十五歲的他在晨間重讀此言,卻如當頭棒喝,提醒他 「規過勸善」之時,也要考慮當事人感受。

除了讀書,清晨四點之後的三小時,也是郝明義潛心寫作的最佳時光。曾說自己是「黑戶佛教徒」的郝明義,因為經歷一場多年宿疾不藥而癒的奇事,三十三歲時開 始研究佛學、學習打坐,兩年前他就是利用每天清晨三小時的時間,寫就了一本《一隻牡羊的金剛經筆記》。至今,他仍舊保有晨讀之後,再打坐、讀經一小時的習 慣。

此外,早上九點出發到公司的路上,他會在車上翻閱司機預先準備的三份報紙,這三十分鐘的交通時間,就成了他閱讀的「零錢時間」。

別以為郝明義一直這麼早睡早起,年輕時他也經常夜不歸宿、忙著與客戶應酬到天亮,但這位事業上的「拚命三郎」最後卻因為疏於照顧家庭,而賠上自己的第一段婚姻。

「我那時候以為自己在拚事業,而且有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可以揮霍,但現在想來這些都是假象,實情是當時的人生根本亂了套,完全沒有節奏!」郝明義有感而發地 說,當時他就如同大部分的人一樣,過的是想像中的「線型人生」,以為年輕時卯足幹勁賺錢,等到退休再陪家人就好了;怎知道實際人生原來不是一條線進行,很 可能下個階段永遠不會到來,也可能等你到了下階段,已經來不及和所愛的人相處。

忙碌賠掉婚姻

開始「微型人生」的節奏

於是,十一年前郝明義再婚時,就告訴自己「這次可別搞砸!」他開始調整生活節奏。郝明義一天的時間分配是:九點半上班之後到晚上七點下班之前,都是屬於同 事的公家時段;而下了班回家之後,除了安排一小時運動,其餘時間都留給家人。至於留給自己的獨處時段,當然就是每天早起爭取到的那三、四個鐘頭。

如此的安排下,可以在一天的作息中兼顧到「自我」、「工作」與「家庭」,甚至連「健康」都準備好了;而在周末他則幾乎不碰公事,把時間完整留給家人,生活節奏就如退休一般優閒。

就在他啟動新生活運動之後幾年,才從友人口中聽到「微型人生」一詞,他發現自己早就在過以「一周」,甚至以「一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所謂『微型人生』,就是一年,甚至一天的短時間中,就能兼顧人生中的所有面向!」「想過這樣的平衡生活,就必須要盡早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節奏感!」郝明義 說,人生如同一首曲子,曲譜寫得再美,一旦少了適當的節奏,就只能是七個音符的堆疊了。而早起晨讀的充電時光,則讓郝明義能以更從容的節奏,演奏好每一天 的人生之歌。

郝明義

出生:1956年

現職:大塊文化董事長、Net and Books發行人經歷:時報出版總經理、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學歷:台大商學系

早鳥時間管理法 1.主題式閱讀。2.把時間分「零、整」運用。3.過以「天」為單位的微型人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