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權重”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舉足輕重

隨著中國的全球化進程加快,中國企業尤其是制造業越來越受到全球矚目。

第一財經研究院在2018年博鰲論壇期間推出了《中國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報告,以中國為基準點,追蹤和比較本世紀以來全球19個主要經濟體19個制造業分類基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力變化。

這是全球第一份覆蓋主要經濟體和主要細分行業的勞動力成本競爭力報告,全面評估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版圖中的實力崛起和變遷趨勢。

報告將“競爭力”定義為生產單位價值產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資本和勞動力),其成本越低,競爭力就越強。

報告通過測算全球主要制造業國家主要制造業行業生產每個單位實際增加值所需要支付的名義勞動成本,也就是單位勞動力成本(ULC),從而去揭示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格局的變化。

報告顯示,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中國權重”至關重要。

根據一財研究院的測算,中國制造業總產出在2005年超越了德國,隨後在2008年超越日本,2010年超越美國。截至2016年,中國制造業實際增加值達到2000年的7倍,占全球制造業總產出的比重從8.5%提高到了30.9%。

巨大的市場份額不僅意味著規模帶來的獨特競爭優勢,即所謂的“中國權重”,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制造業的任何變化都會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和德國在全球制造業的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28.5%、17.0%和10.1%,下降到19.3%、11.6%和7.0%。

估算“中國權重”2000-2016

 

2000-2008

 

2008-2016

 

 

全球

(%.)

全球

(除中國)

(%)

“中國權重”

(%)

中國權重

占比

全球

(%.)

全球

(除中國)

(%.)

“中國權重”

(%)

中國權重

占比

實際增加值(GDP)

2.7

1.1

1.6

59%

3.3

1.3

2.0

61%

勞動就業數量

1.6

-0.4

2.0

125%

0.5

0.9

-0.4

-80%

勞動生產率

1.0

1.5

-0.4

-40%

2.9

0.4

2.5

86%

勞動報酬總額

4.4

3.3

1.1

25%

2.3

-0.4

2.7

117%

平均勞動成本

2.8

3.7

-1.1

-39%

1.8

-1.4

3.2

178%

單位產出勞動成本

1.7

2.2

-0.5

-29%

-1.0

-1.7

0.6

-60%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CIP/ChinaKLEMS

若以金融危機前後來區分“中國權重”,從2000年到2008年,全球制造業增加值以每年平均2.7%的速度增長,其中60%來自就業增長的貢獻,中國不僅是全球就業增長的唯一源泉,還補償了其他經濟體就業的凈減少。在2000-2008年,中國大規模就業增長將全球制造業的勞動報酬總額推高了三分之一,但也使全球制造業平均勞動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一。

後危機時代,全球制造業增速從危機前的年平均2.7%提高到了3.3%。中國的貢獻大致維持在危機前的水平,動力來源從就業增長切換到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但由於平均勞動成本的上升速度顯著高於勞動力生產率,全球制造業勞動報酬總額及平均勞動成本因中國的加入分別由危機前年平均下降0.4%和1.4%,轉變成危機後年平均上升2.3%和1.8%。

而在“中國權重”的影響方面,報告稱,“中國權重”一方面使得中國制造商在加工制造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勝出,爭得全球範圍內產品市場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的議價權,另一方面,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相輔相成,加快了標準零部件成本下降,進而是組裝和整機成本的下降。這不但鼓勵了最終消費,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處於技術高端領域經濟體的生產和研發成本,因而推動了技術進步。

從制造業的細分行業影響力來看, 引領“中國速度”的是汽車制造業, 在整個2000-2016年期間該部門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5%,緊隨其後的是電子通訊設備制造業。

此外,在6個全球產出規模最大的制造業部門中,中國勞動生產率向世界技術前沿(美國)逼近的速度也是最快的。

 

主要經濟體制造業勞動生產率水平(美元)及分時期年複合增長率(%)

(勞動生產率以2010年美元計算,按照2016年水平排序)

 

2000

2008

2016

2000-08

2008-16

2000-16

美國

108,942

136,430

165,823

2.9

2.5

2.7

德國

124,618

125,902

136,660

0.1

1.0

0.6

日本

83,316

113,435

123,439

3.9

1.1

2.5

法國

76,543

93,033

109,681

2.5

2.1

2.3

西班牙

38,315

68,712

108,884

7.6

5.9

6.7

英國

95,991

92,084

108,545

-0.5

2.1

0.8

韓國

57,562

92,660

102,775

6.1

1.3

3.7

澳大利亞

75,850

96,626

89,634

3.1

-0.9

1.0

意大利

70,977

73,544

79,600

0.4

1.0

0.7

土耳其

34,964

45,224

60,138

3.3

3.6

3.4

墨西哥

43,413

54,558

59,449

2.9

1.1

2.0

中國臺灣

28,747

42,337

57,556

5.0

3.9

4.4

巴西

59,456

56,687

47,439

-0.6

-2.2

-1.4

南非

17,905

23,917

29,278

3.7

2.6

3.1

馬來西亞

12,744

17,850

24,871

4.3

4.2

4.3

中國

5,550

11,090

23,505

9.0

9.8

9.4

俄羅斯

12,862

19,321

22,831

5.2

2.1

3.7

印度尼西亞

9,332

12,663

14,333

3.9

1.6

2.7

印度

2,411

4,087

5,210

6.8

3.1

4.9

全球平均*

27,013

29,258

36,690

1.0

2.9

1.9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研究院、CIP/ChinaKLEMS

對此,一財研究院也提出了相關建議,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因“中國權重”而被強化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速度優勢”,正面對日益上升的成本壓力。

報告稱,在過去的增長模式下,地方政府之間由追求治理政績所激勵的GDP競賽,導致各個地區不遺余力地通過壓低要素成本以及其他各種補貼方式招商引資,環境成本也往往未被計入。在勞動力充分供給的條件下,加上得益於信息技術時代的制造技術條件,“中國權重”將這個效果迅速地不斷地放大,使中國制造業在相當短的時期內實現了超高速度增長。危機後,高投資、高杠桿、低估環境成本的經濟增長模式降低效率的弊端暴露無疑,這種增長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中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圖從供給端全面解決過往增長模式的弊端,雖然初見成效,但依舊任重道遠。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環境和要素的成本被更多直至全額計入,加之勞動力供給短缺等原因導致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如若效率提高不足以彌補這些成本的上升,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將會快速下滑。

推出該報告的第一財經研究院/智庫是第一財經旗下的非營利獨立智庫研究機構,其宗旨為“致力改善經濟政策”,出品年度旗艦報告、全球與中國宏觀/市場分析(季報、月報、周報),以及指數和排名等系列產品。智庫以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基於事實和數據的獨立研究和分析,提供創新的可實施政策方案和建議,以提高中國經濟政策的質量和透明度,並推動有效而公平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06

尹明善:上市就像范进中举

1 : GS(14)@2010-12-26 14:51:51

http://www.iceo.com.cn/ttiao/2010/1128/204506.shtml

11月22日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集团)总部。创始人、董事长尹明善身着深色中山装、围着一条白底花纹围巾推门而入,笑得无比灿烂。他还有一个月就73岁了。
好心情是有原因的:10月15日,力帆集团IPO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11月15日,力帆公告在上海证交所发行2亿股,发行后总股本约9.51亿股,发行价格14.5元,对应市盈率约45.31倍。一大圈程序走下来,挂牌上市已经指日可待。
“力帆上市对我而言就像范进中举。但跟范进不同的是我没疯。”尹明善善于打比方。所有人都笑了。
在中国商业界,恐怕没有一位企业家比尹明善更“大器晚成”。1992年力帆的前身“重庆市轰达(Honda的中文读音)车辆配件研究所”成立时,尹明善已经54岁,身家只有20万元。65岁他又步入政坛,当选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被称为第一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而当2006年他开始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冒险,跻身造车大军的时候,已年近古稀了。
尹明善不只一次讲过这样一则寓言:一只猫走进一间屋子,一阵风吹来,门被关上了。被困住的猫并不急躁,而是一直保持着蹲伏的姿态,等待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我就是那只猫。”内容大同小异,结尾却一定如此。
回顾历史,就能知道这不是尹明善的自夸之辞。上世纪90年代山城重庆摩托车风行,尹明善发现因为发动机供应不足,导致摩托车的供应存在很大缺口。进军摩托车行业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此之前,他是一位知名的书商。《庞中华钢笔字帖》就出自他的运作,发行100万册。
很快尹明善就在摩托车行业复制了成功。成为重庆行业老大以后,又在摩托车出口上独领风骚。接下来,众所周知,尹明善把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视为又一次开门。他又如愿以偿,2006年1月力帆第一款轿车力帆520正式上市。
尹明善看起来极其敏锐的商业判断或许与其成长经历有关:12岁那年,由于出身地主家庭,尹明善和母亲一起被发配到郊区山上居住。20岁时,他又因“右派言论”而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在当了21年“牛鬼蛇神”后,41岁时才获得平反。
但与之前涉足的行业相比,汽车行业的水要深得多,除了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外,自主品牌越来越能感受到跨国公司逼近的杀气。权衡之下,上市或许是一条必然之路,转变力帆家族企业的身份,使尹明善呕心沥血18年打造的力帆走得更远。
当然,凡事总有利弊。从某种程度上,尹明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着。他以前喜欢讲愿景,下面的人也听得热血沸腾。但一旦有了上市公司这个身份,有人跟他说,再讲什么理想啊、愿景啊,就有违规披露重大利好、操纵股市之嫌。这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戴上了“金手铐,金脚镣,还有金口罩”,也算一种甜蜜的负担吧。
当大家也被尹明善略带无奈的兴奋感染,尹明善突然发现自己中山装的风纪扣没系,连呼抱歉。边整理衣领边说:“我是一个很严肃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