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洪堯泰相信3D列印是未來趨勢 燒錢也要做 他自掏千萬 打造無料自造者天堂(084-086)

2013-12-30  TCW
 
 

 

有一個年輕人,放棄原本的工作,決定自己創業,他的夢想不是開咖啡廳,也不是賣雞排,而是要用最新的「自造者」風潮,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撰文‧賴筱凡

有別於四、五年級生的實業家創業,台灣年輕人最常背負的標籤不外乎是草莓族,甚至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不只一次公開評論台灣年輕人沒有鬥志,創業只想開咖啡廳,念到博士也只想賣雞排。

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放棄原先安逸的舒適圈,寧可掏出好不容易累積的上千萬元身家,找場地、買設備,也要在台灣打造一個屬於「自造者」(Makers)的天堂,選擇走上自造者的創業路,到底他在想什麼?

台北略顯溼冷的冬季,就像台灣科技業遇到的轉型寒冬那麼冷,但在標榜「自造者」天堂的Fablab Taipei裡,卻被源源不絕的創新工藝給溫暖著,一手打造這裡的人是他——創辦人洪堯泰。

巴菲特信徒 在股市賺千萬戴著眼鏡、穿著輕鬆,身形略顯瘦弱的洪堯泰,其實是學建築出身,在美國拿到建築學位的他,還在美國做過家具設計師工作。

即使他擁有語言的優勢,成了美國家具公司與中國客戶的溝通橋樑,坐擁高薪,但這些並不能讓他滿足。二○一○年金融海嘯影響仍在,連帶讓他的公司受衝擊,最後他決定回到台灣。

在美國十年攢下的第一桶金,讓洪堯泰並不急著找工作,過著兩年「無業遊民」與做瑜伽的生活。問他在想什麼?他笑了笑,「我在探索自我。」這樣的答案聽起來有些讓人啼笑皆非,卻是洪堯泰真實的人生;但就在第三年,他做了個讓人生大轉彎的決定——創辦一個自造者的工作坊Fablab Taipei。

在國外生活多年的洪堯泰,對「自造者運動」其實不陌生,尤其國外相當盛行Fablab、TechShop這些工作坊,只要繳會費,就能使用所有工作坊裡的3D印表機與雷射切割機等設備;可是洪堯泰打造Fablab Taipei,目前卻不打算收費,而要先做推廣,讓更多人來學會如何做3D列印與雷射切割的技術。

這在外人看來,是相當異於常理的想法,然而洪堯泰卻有他自己的原則。原來,洪堯泰是股神巴菲特的信仰者,他讀遍所有巴菲特相關的書籍,就連巴菲特推薦的書籍,他也全部讀過,淬鍊出來的中心思想:「只要相信是對的趨勢,就去做!」洪堯泰說。

過去十年,洪堯泰看準蘋果公司的創新力,在蘋果股價只有一百多美元時就進場投資,「我扣掉所需的生活費,剩下的薪水就拿去買蘋果股票。」洪堯泰深信巴菲特的長線投資原則,結果蘋果股價最高漲到七百美元,他則在六百美元時全數出脫,讓他大賺新台幣近千萬元。

同樣的,他也長線看好旺旺在中國食品市場的潛力,當旺旺在港股掛牌隔天創下歷史最低價二.五六港幣,洪堯泰進場買進旺旺股票,三年後旺旺股價一度飆到十二.三港幣,大漲近四倍。

吸引各方人才 累積人脈「我投資的哲學很簡單,抱長線、不進出,就像我現在想做Fablab Taipei。我覺得『自造者』的趨勢是對的,現在就要蹲馬步進去做,畢竟每個時期,人手上的籌碼是不一樣的。」靠著投資賺進千萬元身家的洪堯泰,隨著年紀朝四字頭靠攏,他沒想著要用錢滾錢,反而決定要扎根進場動手做。

即使每個月要負擔房租、水電,還掏腰包買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CNC機台,一開門就是燒錢,不支薪也沒關係,洪堯泰樂得打造專屬於台灣「自造者」的天堂。

在洪堯泰看來,他現在投資的標的,叫作人脈。「Fablab Taipei開張之後,我在這裡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有寫軟體的高手,有些則是很懂機械的人,我們一起討論想做的東西,把一個個點子實現。這些是我替別人工作都賺不到的人脈金礦。」洪堯泰的Fablab Taipei成立短短五個月,從無到有都是洪堯泰自己催生,在台灣的「自造者」圈子已經打出名號,就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DOIT創業公域要舉辦大型「自造者」年會,都找來洪堯泰分享他的經驗。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DOIT計畫總監劉沛玉坦言,企業多半是有目的地研發,學校也多以學術為目的,能夠實做的機會不多,Fablab Taipei的存在,就給了年輕人機會。

隨著台灣吹起「自造者」風潮,洪堯泰沒有以此自滿,他要讓更多人成為「自造者」,一起在Fablab Taipei實現夢想。他不甘淪為老一輩實業家口中的草莓族,要用自身的實力,證明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也有創業能力!

洪堯泰

出生:1975年

現職:Fablab Taipei創辦人

經歷:美國家具設計師

學歷:南加州建築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23

45兆美元資金已列為重要投資指標 亞洲競推企業永續 台灣還要加把勁(086-088)

2014-08-18  TWN
 
 

 

「環境保護」、「社會公義」、「公司治理」,這些聽起來八股的企業永續概念,不只是企業該負的責任而已;現在,全球的銀行、保險公司與證交所等大型金融機構,已開始為企業的永續推動打分數,做得好,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

撰文‧鄧 寧

友達、台灣人壽日前先後宣佈,從今年起都將依循聯合國制定的「全球永續性報告第四代指南」(簡稱GRI G4),以此標準編製企業永續報告書,兩公司各為台灣首家採用此國際標準的製造業與金融業者。

如預期的,這些生硬冷門的消息,沒有獲得國內資本市場太多關注,但企業對於「永續」這件事的致力狀況,其實已和外資買盤的強弱有相當程度連動關係,國外的大型金融機構與投資人,普遍開始以企業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投入程度,來決定是否給予貸款、投資或是保險,此概念也被稱為「永續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

與國際接軌 已落後亞洲鄰國「很多企業常誤解企業社會責任只是捐錢做公益,將其窄化為公關活動,但現在早已不是如此而已了。」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王金來指出,新世代的資本市場已將企業永續與商業結合,「國際投資人現在不只看技術與獲利,如果一家企業賺很多錢,但是汙染環境,可能也無法獲得資金挹注。」「尤其現在許多和企業永續有關的『國際原則』,已獲得各國銀行、保險公司與證交所的全面支持,永續和金融的結合趨勢十分明確。」王金來所謂的國際原則,包括歐美國家已發展出的「赤道原則」、「責任投資原則」、「永續保險原則」與「永續發展指數」等評量指標。

其中,由聯合國所推出的「責任投資原則」規模最大,截至二○一四年四月為止,世界上已有一二六六個機構投資人簽署這份投資原則,他們所管理的資金部位,達到四十五兆美元;這代表的是,四十五兆美元的資金,都將以聯合國所制定的標準為投資判斷。

所謂企業永續,大致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義」與「公司治理」等面向,撇開道德層面不說,在「永續」與「金融」相互結合的國際趨勢底下,若一個市場裡的企業永續表現不能與國際接軌,那麼,這個市場受到海外資金的認同度必然也將有所折扣,「可惜,台灣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及格,甚至已遠遠落後亞洲鄰國。」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說。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已經連續七年舉辦「台灣企業永續獎」,今年邁入第七屆;簡又新頗感無奈地提出他這七年來的觀察:「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真的進步太慢了。」大企業帶頭 小企業才能跟進攤開安侯建業(KPMG)的調查數據,台灣前一百大公司中,僅有五十六家已固定出版企業永續報告書,遠不及日本、法國、丹麥等績優國的九十九家,甚至連馬來西亞與印尼,也因政府強制規定,在前一百大公司中各有九十八家和九十五家出版企業永續報告書,「我希望剩下的四十四家公司能加緊腳步。」簡又新說。

企業永續報告書是每家公司可自行選擇要不要發佈的資訊,但也是外部投資人唯一可參考的非財務訊息。台灣人壽總經理林欽淼表示,﹁企業永續報告書還得經過專業的第三方國際認證單位實地評核,而不是閉門造車。﹂事實上,馬來西亞與印尼在三年前連一份永續報告書都交不出來,但在當地政府強制推動之下,去年百大企業幾乎全部乖乖交出報告,「當然,其中可能存在作假的疑慮,但有總比沒有好,而且,大企業起了帶頭作用,小企業也才可能跟進。」簡又新舉中鋼為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非常有心推動企業永續,他們開始編製報告書後,集團相關企業中鋼結構、中鋼鋁業、中龍鋼鐵、中聯資源也就紛紛響應。」從企業永續報告書再上一階,全球的資本市場也已陸續推出永續指數,最知名的當屬美國道瓊永續指數,已授權給超過十五個國家與數十個投資機構,作為篩選投資標的指標。國內去年有七家企業躋身道瓊永續世界指數成分股中,分別是中華電信、中鋼、友達、台達電、台積電、光寶、聯電。從這份名單來看,僅有中鋼算是傳產業者,其餘皆為電子產業,暴露出國內傳統產業對企業永續的觀念仍顯不足,這個結論也符合簡又新的觀察:「電子業多須與國際公司競爭,所以多半能較快趕上企業永續發展潮流。」王金來則建議,國內主管機關應盡快倣傚國外推出永續指數,才能有效督促上市櫃公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目前證交所有『台灣就業九九』與『台灣企業經營一○一』等指數,金管會也推出『公司治理藍圖』,但訴求仍不夠明確。」王金來進一步解釋,目前台灣證交所、金管會推動的方針多偏向公司治理層面,但企業永續還包含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台灣已經跨出第一步了,未來若能再納入環境、社會考量,將更能吸引長期資金投入。」不論是企業永續報告書或永續發展指數,台灣在數量、質量上都還有進步空間,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在諸多層面已遭遇邊緣化困境的台灣,也到了加速迎頭趕上的時候了。

永續與金融結合趨勢明確

——歐美國家關於「永續」的評量準則永續金融指標 內容 規模

赤道原則

(EPs) 2003年花旗銀行、荷蘭銀行等私人銀行,制定了一套企業永續準則來進行專案融資管理。 全球有79個金融機構加入會員。

責任投資原則(PRI) 2006年聯合國所發表,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納入投資決策過程。 截至2014年4月止,全球簽署的投資機構達1266個,總管理資產達45兆美元。

永續保險原則(PSI) 2012年聯合國制定的保險準則,目的為支持企業永續發展。 目前共有42家保險公司簽署。

永續發展指數 全球證券交易所皆有推出與企業永續發展相關的指數。 美國道瓊永續發展指數與倫敦富時指數為代表性永續指數。

資料來源: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208

兩岸半導體駁火 產、官、學怎麼看?三解方 即刻救援台灣半導體業(084-086)

2014-10-13  TWM  
 

 

兩岸半導體業競爭正式進入肉搏戰階段,面對中國業者磨刀霍霍的大動作,台灣半導體產業該如何因應?

產、官、學界無不開始思考,到底台灣半導體該如何走下一步。

撰文‧林宏文.何佩珊

半導體產業占台股市值超過兩成,若說這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絕不為過,如今面對中國政府大力扶植自家半導體產業所帶來的威脅,台灣要擔心的不只是眼前看到對業績的衝擊,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人才持續流失,後座力恐怕還要更驚人。

事實上,趨勢顧問范疇的《與中國無關》一書就曾提及:「中國是一個極其沒有安全感的國家,事實上整個中國的心態,從政府到企業,還停留在『深挖洞、廣積糧』的價值觀中。也就是說,不論任何行業、任何產品,中國都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大型的面板業、電子業如此,小到如洗衣機、冰箱、服裝、日用品也一樣。」

經濟部提解方:

兩岸與其競爭,不如展開合作!

這就是中國的大國思想,即使今日中國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中國,大國思惟使然,才會讓中國對於「缺芯」、每年必須從海外進口超過兩千億美元的晶片深感不滿。只是,選擇與英特爾合作是一時,「中國很有耐心,用二、三十年才吃掉對手或夥伴,是很平常的事。在自力更生這種策略下,不論哪個行業,中國一定會走向產業鏈規模化,而規模化的涵義就是標準化和低價化。」范疇這麼在書中寫。

如此看來,台灣要怎麼正面迎戰?

站在政府主管單位的角度,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吳明機不諱言,對於台灣產、學界對中國政府端出一二○○億元人民幣產業發展基金感到焦慮,他能理解,但吳明機也試圖信心喊話:「中國扶植半導體產業已有好幾年,只是一直無法像台灣形成產業聚落,所以,台灣耕耘三十年的半導體產業,絕不會那麼容易被擊垮。」吳明機直言,在高科技產業,砸錢多未必有用,相較於資金,台灣半導體業者真正缺少的是人才和題目。「過去,大家看兩岸好像是競爭,其實兩岸產業應該是競合並行。」吳明機不否認,在既有的產業項目中,兩岸競爭的成分確實大於合作,但他也舉例,在未來5G與物聯網的標準制定上,兩岸就有合作空間。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IC設計公司董事長也私下表示,「兩岸半導體產業的機會在合作,而非只有敵對關係。」他指出,過去兩岸在半導體與IT產業上下游都有緊密合作,讓雙方一起逐步成長壯大,中國已有許多廠商是世界級的公司與品牌,是互利雙贏的結果,未來若能進行更深的結盟與合作,才能在全球有更高的能見度,也可突破目前半導體產業仍由歐美廠商寡占的局面,在世界級的半導體戰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聯盟和整併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不過交大科管所副教授洪志洋直言,企業合組產業聯盟的想法固然好,在產業技術成熟的市場執行,卻很可能踩到︽反托辣斯法︾這條紅線。但洪志洋認為,若政府能夠跳出來主導整併,則未必不可行。

學者提解方:

政府基金帶頭,台灣半導體業整併求生由民間自行整併,人人寧當雞首不當牛後,最終也難有成果,但如果政府積極表態,一定可以起帶頭作用。他強調,政府不需要涉入營運,只要成立一筆基金,透過策略性投資,就可以達到宣示效果。

二○一二年,全球面板產業都面臨虧損難題時,當時日本政府就透過日本官民共同基金INCJ砸下兩千億日圓,整合索尼、東芝、日立三家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廠,三合一成立「日本顯示器」︵Japan Display)。兩年過去,成功整合資源後,「日本顯示器」不僅在去年繳出獲利三六六億日圓的成績,更穩坐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廠。

像是「日本顯示器」由政府出面整併的例子,就值得台灣做借鏡。洪志洋說,「他(政府)投資你,其他人就會靠過來。」企業也會有較好的購併、擴張實力,進一步帶動產業更新。

在政府帶頭投資下,選定扶植的目標更是關鍵。洪志洋認為,「要鼓勵的對象應該要具有一定實力,並有企圖心的公司。﹂也就是在台積電、聯發科之外,培養出第二個、第三個聯發科。」畢竟一個產業要壯大,本來就不能光靠一根、兩根支柱,而要有第三、四根支柱,才能扎穩根基。

當然,要避免圖利特定廠商或特定產業的輿論壓力,執行上勢必不能躁進,而要有萬全準備。諸如思考各種可能情境,展開研究規畫,採取階段式作法等等,必須要有完整的說帖,來證明政策執行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但也不能拖太久,兩、三年內,一定要產業更新!」洪志洋說。

業者提解方:

留才!分離課稅比「五年緩課」好至於業者最關心的留才問題,不少IC設計公司董事長也紛紛提出恢復員工分紅配股的措施,否則台灣在人才吸引上,已無利基,只能處於挨打的狀況。不過,目前員工分紅費用化是國際會計準則與公司治理原則的方向,業者提倡要回復舊制,勢必有難度,但政府提出的員工分紅五年緩課方案,在業者看來,卻是杯水車薪,效果恐怕不如預期。

為了有務實的作法,一家IC設計公司董事長的業者就提議,將薪資與員工分紅分離課稅,也就是說,薪資仍以綜合所得稅課徵,但員工分紅(包含現金與股票分紅)部分,則以分離課稅的稅率來課徵,稅率可訂在六%至二○%之間,或者另以最低稅負制提供較高的免稅額及較低稅率,例如六百萬元以下免稅,超過則課徵二○%。

業界人士認為,分離課稅的作法有三大好處:一是分離課稅或最低稅負制已運用在許多層面,例如海外所得及短期票券利息,執行難度較低,激勵員工效果強,有利於吸引國際級人才;二是企業會更願意配高薪給員工,並拿出更多盈餘與員工共享;三則是當人才獲得更好的獎勵,企業的競爭力自然提升,產值更增加,政府的稅基會擴大,稅收自然更多。

畢竟在員工分紅制度取消後,台灣一直沒有新配套措施,反而還提高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至四五%(如加計「健保補充費」後更高達四七%)。相比於香港個人稅率只有一七%,這樣的高稅率對台灣產業的人才磁吸效應,非常不利。

IC設計業者認為,政府應該把對人才投資及稅負減免,當成對產業的投資,不要斤斤計較於眼前的每一分稅收,如果只看見眼前短期稅收的影響,只怕人才流失,產業根基也將流失,稅收也將受到更大的影響。

但這樣的說法,要落實到實務執行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郭宗銘直言:「難度很高。」特別是現在財政部以五年緩課的方案為優先,現在提分離課稅,沒那麼容易。

對此,吳明機沒有直接否定,他承認分離課稅是一個方向,但全球沒有先例,而且過去經濟部為了爭取員工分紅五年緩課,就已與財政部有多次來回拉鋸的前例,按照這樣的經驗就可知,財政部恐怕很難同意業者的分離課稅提案。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話說得更直接,「如果業者把稅制當作主要問題,那是走偏鋒。」企業要留才,最重要的還是業者願不願意出高薪,提供好的就業環境,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如果半導體業者把稅制視為留才的首要手段,就吳德豐看來,稅制最多只是加分項目,不應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8

關鍵成績》郭守正一手規畫「台北秋葉原」 顛覆傳統賣場 接班首戰 打造台灣最強3C通路(086-088)

2014-10-27  TWM
 
 

 

歷時逾三年打造的「三創生活園區」,開幕前夕首度對外曝光!

三創數位董事長郭守正說,這個商場有許多創新提案,包括女性專區、台灣最大攝影器材專賣店等,未來台北秋葉原與光華商圈既有商家的關係,是互補而不是競爭。

撰文‧梁任瑋

斥資三十八億元、由鴻海集團關係企業三創數位投資興建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將在今年十二月初試營運,並於聖誕節開幕。這棟3C賣場也是郭守正返回鴻海後,將被郭台銘檢視的第一張成績單。

鴻海集團二○一○年取得台北資訊園區二期開發案五十年BOT經營權,郭守正兩年前正式接手籌備招商,望著即將開幕的商場,他的眼神充滿期待。

「雖然名為『資訊園區』,但我們把它定義為『生活園區』,裡面包括影音、子親、育成等內容。」郭守正走在三創生活園區的戶外廣場,大面積的行人空間搭配節能環保的綠建築設計,他難掩興奮的說,三創生活園區不僅是鴻海由製造業轉型至零售通路業的里程碑,也將成為台灣3C潮流的新亮點。

通路一直是代工業霸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心中的痛,近三年相繼在中國投資萬得城、飛虎樂購、萬馬奔騰,皆因獲利不佳黯然退場,連台灣賽博數碼也悄悄關門。

郭台銘深知通路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最後一哩路」,但始終無法展現成績,相形之下,郭守正親自執掌兵符的三創生活園區這一役,更被外界拿著放大鏡檢視。

有別於光華新天地仍著重電腦DIY組裝市場,三創生活園區打造台北最大、台灣最高檔的3C賣場的企圖心強烈;光是一樓一間三十坪的店面月租金就要六十萬元,換算每坪單價不輸台北東區SOGO商圈。

距離開幕一個多月,記者實際進入三創生活園區一樓,只見工人忙著吊掛空調設備,內部裝潢正緊鑼密鼓趕工;但從已出爐的樓層規畫,仍可看到郭守正在許多角落注入自己鍾愛的電影、文創與親子服務,替冰冷的3C賣場,增添溫暖的感覺。

郭守正說,三創生活園區主攻對流行有自我主張,追逐有品味科技商品的年輕族群、小家庭等,並延伸家庭成員二至十八歲的兒童、青少年,提供大量餐飲空間,吸引原本不買3C用品的消費者。

據了解,三創生活園區一樓為品牌旗鑑店,引進台灣三大電信商與Apple、hTC、索尼等手機品牌;二樓為電腦品牌專賣店;三樓以相機為主題,販賣數位與單眼相機及周邊商品,可望成為台灣最齊全的相機賣場;四樓有數位攝影棚,其中三創特別貼心地規畫女性3C區,企圖以女生聽得懂的語言,吸引對3C冷感的女性消費者。

強調「以智能科技體驗未來生活」的三創生活園區,招商初期卻屢屢碰壁,由於租金設定過高,在毛利率偏低的電子業面臨招商瓶頸;後來調整定位,並廣邀通路代理商進駐設櫃,才逐漸填滿空間。不過,四樓以上就已跳脫3C用品,五樓專賣配件,六到八樓增添大量動漫與親子元素,設有體能遊樂園、室內鐳射漆彈場等。

由於郭守正與妻子黃子容○七年已成立「故事島─學習童樂園」,專門經營○至八歲的親子市場,也將進駐三創七樓的「子親專區」,替商場注入新氣象。

延攬各界人才

請益流通業教父 香奈兒大將操刀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光華商圈一向以「宅男」為主要客層,不過受限於腹地,動漫商品專賣店不多,未來三創生活園區將設立一整層動漫文化館,搶攻電玩展商機。

「目前日本商場最新趨勢除了購物,還必須很『好玩』。」曾替台北一○一購物中心、義大Outlet招商的景華國際總經理王香完表示,從三創生活園區規畫看得出來,郭守正亟欲與光華新天地區隔。

要製造業起家的鴻海立刻轉型為服務業思惟,不是容易的事。郭守正的壓力,來自時間、獲利,還有外界的高度期待。

兩年前他開始參與台北秋葉原規畫案初期,為了拉出國際的高度與視野,也積極邀文創業的重量級大咖當顧問,包括經營華山創意園區ROT的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台灣流通業教父、前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都是他請益的對象,也曾延攬誠品書店前執行副總經理廖美立擔任三創數位董事總經理。香奈兒台灣傳媒前總經理吳世家也加入郭守正團隊,擔任三創品牌中心副總經理,操刀品牌形象。

雖然三創生活園區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歷經人事更迭、工期一再延宕,但對於近年生意大不如前的光華商圈來說,卻是重新凝聚人氣的新地標。

帶動商圈復甦

把逛華山女生、逛光華男生拉進來約會「三創生活園區是串聯華山藝文特區與光華商圈消費力最重要的橋樑。」在光華商圈經營通路逾二十年的蔡家國際總經理蔡若芸,未來也將進駐三創,對於台北秋葉原的營運抱持正面態度。

郭守正也說,「如果我能把喜愛華山藝文特區的女生、逛光華商場的男生拉到三創生活園區約會,這個商場就成功了!」「未來園區還有第三期要開發。」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陳盈蓉表示,緊鄰新生南路與八德路口的希望廣場,周一至周五是停車場,周末假日是農產展銷會;為提高使用價值,將以設定地上權方式開發為商辦大樓,與光華新天地、台北秋葉原成為黃金三角,帶動高群聚效應。

蔡若芸說,三創開幕後,有獨具特色的餐飲店家,也有足夠的停車位,可將華山藝文特區年輕人潮引進三創生活園區,不僅替逐漸衰敗的電子一條街增添新的表情,也替舊商圈翻開新的篇章。

三創生活園區

投資興建:三創數位

位置:台北市金山北路、市民大道三段口

樓層:12F/B6

土地面積:2687坪

樓地板面積:1.88萬坪

開幕日期:2014年底

開發方式:由民間投資BOT興建停車場暨附屬商業設施外觀特色:設有大型戶外螢幕,夜間以燈光塑造情境,呈現影音動態畫面賣3C、搞文創 就要吸引更多客源──三創生活園區樓層介紹

12樓 展演廳

藝文表演空間與會議室,兼具國際會議與動漫表演功能。

10~11樓 辦公室創業育成中心,提供年輕新創公司使用。

9樓 餐廳

大型主題餐廳,引進異國料理。

7~8樓 子親空間

引進兒童遊戲空間,提供父母與小孩互動場所。

1~6樓 商場

陳列最創新的3C產品,依照手機、電腦、相機、配件分別設置樓層。6樓為動漫中心,提供藝廊、展演、體驗功能。

B1 美食街

B2~B6 停車空間汽車位200個、機車位450個,透過停車位顯示地圖,指示空置停車格,取車時輸入車牌號碼或使用QR code,就能快速找到。

「子親」,郭董親身體驗後的創新名詞在三創生活園區裡即將有兩層樓的「子親區」,為什麼叫「子親」?為什麼不是「親子」?原來,這是郭台銘經過「親身體驗」後的創新名詞。

郭守正說,爸爸這幾年,因為妞妞、小虎相繼出生,心境大不相同,對妹妹、弟弟的需求,包括玩具、遊戲等,幾乎沒有招架之力,百依百順。他從自己親身的體驗,發現這些家庭娛樂都是小孩決定的,「user」(使用者)和「pay customer」(付費者)是分開的,「如果使用者都不願意來,怎會有人來付錢?」所以郭董認為小孩子才是主導者,應該擺前面,於是,「子親」這個新名詞,就在郭董拍板下,於焉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