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vipr.html

讲 件开心的事,思捷环球(00330)几个交易日比买入价升了20%,再讲件不开心的事,才买到几千股,是挂单的零头,而且没继续追高。----这是十分郁 闷的操作,反金字塔式投入,跌的股票买入很多(例如合生),而赚钱的时候,仓位很少。这跟人性有关,贪婪的时候大资金投入,恐惧的时候反而小资金投入,这 点难克服,有时也讲运气,我看过太多人的犯这种典型的错误了---不过很多人回避而已,人性也,大部分人都会刻意回避失败的操做而放大成功或运气的操作。 赚不赚钱,自己比谁都清楚,我觉得股市并不是好赚钱的地方。

 

 现代美容(00919)曾经是自己浮盈最多的股票,但一场金融风暴,使其股价最低时暴跌9成,自己也一路减持,剩下不多。最近看了新公布的年报,才决定重新逐步买入。仓位不重,投机性质。先看看两张报表: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看看上面这份报表,2011财年跟07,08年各类数据接近,但她现价只是08年的20%左右。现金加固定 资产(主要为物业)差不多市值。惊喜的是:销售预付美容套票的收益由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491,000,000港元增至约557,700,000港元, 增幅约13.6%,为什么股价那么低残,看损益表:人工及铺位租金成本及管理费用高,这部分是固定支出,当营业额减少时,利润急剧下降,2010财年还亏 损。

加仓现代美容(00919)深圳控股(00604),继续满仓港股
还有现金流量表,不发了,逐步向好中。这种生意要很小心翼翼,门槛低,香港的地产霸权,人工及铺租都很高, 管理层名声甚至不太好,但绝对不是老千。寄望其能继续翻身,股价别说重返08高峰,现价翻一番应该没问题。而且每年派息率都很高(当然,大部分入大股东口 袋)可守。一只叫MUTUAL的陌生美资资金持有其超过9%的股份,大股东也连番增持。今年向大股东发行2.5亿元CB注入的星马业务资产有待追踪,市场 则认为偏高。

 

另外加仓深圳控股(00604),其今年中期现金已达83亿,现在市值50亿。其持有几间联营公司的 股份很值钱的,如深圳天安数码城,路劲基建。今年租金收益应超4亿,给个5倍估值也值20个亿,而且稳定的资产。负债比例较高(房地产行业来说中等),但 一千多万土地储备怎么也抵得上那一百多亿的负债。国有股,派息稳定,现价股息收益率超10%。还会把少量持有华润置地全部换入深控。同是内房股,华置今年 没怎么跌,奇怪。

---又讲了一大堆废话,卖股票给我的博弈的对手也知道这些信息的,合生还在悲剧中!脑子对地产股一根筋!

 

投资有风险,谨记独立思维,个人在港股还有两只赚钱的可代替现金股中移动和中石化H,这双雄今年远跑赢大盘,中石化H股价今年还升了10%,所以敢满仓操作并偏向投机。另外在A股有七成现金。 ----为什么那么高?继续看空A股,另外,我在等。个人股票投资资金绝大部分是投资房产的收益,知道我在等什么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7

我為什麼加倉生豬屠宰加工行業(一)?——對雨潤質疑的思考 (2)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2k3g.html

簡單梳理下邏輯:

 

1、產能擴張、產能利用率問題:

 

   首先,擴張從戰略層面是沒有問題的。屠宰行業、食品行業十二五規劃都清晰的表明國家準備加大屠宰加工行業的進入壁壘、淘汰落後產能,增加行業集中度。在常 住人口500萬城市以後只保留四家屠宰場,地級市保留兩家,縣保留一家。而目前呢?北京還有14家,上海16家,天津26家....全國2010年還有定 點屠宰企業21715家(平均屠宰量僅1萬頭多一些)。這意味著,未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就是行政上形成的壁壘。而與美國不同,中國的上游養殖業極度分 散,一旦這種壁壘形成,對已經佔據位置的企業將構成巨大的競爭優勢。(對生豬收購的定價權極強,而下游即便未形成品牌溢價,也能將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 者)。雙匯在MBO前過於糾結於平穩過渡,因此發展勢頭明顯緩慢。產能和實際屠宰量增速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但目前合併後,預計2015年將會把屠宰量翻 一番,但仍低於雨潤的擴張。

 

   其次,產能利用率問題是很難比較的,對於產能的計算口徑有不同。另外,實際的屠宰場產能利用率並不高。雙匯可能也就 66%左右。由於2009年後雨潤的逆週期擴張比較激進,因此很多屠宰場顯然無法吸引到足夠的生豬供應源,產能利用率的不高並不能推導出,雨潤是為了土地 而進行的無效擴張。(當然,不可否認裡面含有相關的利益)

 

2、固定資產的虛增問題:

 

   有同學按照雙匯未合併前的數據來說明雨潤的固定資產擴張有虛增的情況。我覺得不妥。雙匯合併前上市公司2009年固定資產僅17.39億人民幣,而合併後 為43.58億。2009年合併後的雙匯以43.58億人民幣的固定資產支撐了1148萬頭的屠宰產能(不是產量)。而雨潤以41.12億人民幣支撐了 2550萬頭的屠宰產能。按照簡單計算,雙匯合併後一頭豬產能所需的固定資產為379.6元,而雨潤只要161元。這是否意味著雙匯的固定資產虛增呢?我 覺得這和固定資產的評估、產能的計算方法有關係,兩者可比性不強。2008年至2011年中期,雨潤產能擴張了2.27倍,而固定資產增加了3.77倍, 的確有些超速,但是否考慮了地區的差異?通脹的因素?但不可否認,從大額的資本開支—固定資產超過產能增速—不保守的折舊政策,演繹了虛增利潤的邏輯。這 種風險存在,但可能不如想像的那麼巨大。

 

3、上游屠宰環節毛利率問題:

  

   很多質疑,因為雙匯未合併前,上市公司2010年上游屠宰毛利率才不到5%,而雨潤是10.5%。但根據合併後的盈利預測報告,合併後雙匯2010年的上 游屠宰毛利率實際上達到14.29%的驚人水平。遠遠超過了雨潤、眾品和大眾食品等,更超過了區域性的得利斯、高金食品等。是否屆時我們又開始懷疑雙匯在 毛利率上造假??

 

4、收入造假問題:

 

   的確,農產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加工(上游屠宰環節業務屬於初級農產品加工),毛利率在13%以內應該不需要繳納增值稅,而且也沒有所得稅。在缺乏稅務機 關的比對監管下,收入的造假是容易實現的。這應該是農業股常常出事的原因之一吧?例如遠的藍田股份造假案、近的超大現代、綠大地等造假案。這個問題比較無 解.....但我認為,凡是產品看不見摸不著的、毛利率奇高的非常值得懷疑。例如當年藍田股份超高毛利率的洪湖魚蝦、藕汁飲料等產品,在當地都難以見到。 超大現代超高毛利率的綠色有機蔬菜,也難找到產品在售。而雙匯、雨潤的產品基本上各大城市考察,應該至少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東。

 

5、政府補貼和商譽問題:

 

   其實雙匯也有,合併後大概有1.9億多的政府補貼。因為前幾年擴張太慢,所以沒有拿到太多的政府補貼。因為沒有收購類似虧損的國企,因此也沒有雨潤的負商 譽問題。雨潤這種做法並無可詬病,但至少在利潤上做足了文章,以至於2010年估值極高時便於控股股東減持。這是當年高估值投資的後遺症,與目前低估值投 資的投資者關係不大,反正市場考慮時已將其剔除。

 

6、折舊問題:

 

   其實看看雨潤和雙匯(合併後)的折舊政策,大體上都是類似的,例如房屋建築物(物業)都是30年(20-30年),機器設備都是10-15年。由於雙匯上 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失真,因此很難簡單比較兩者的折舊率。但數據直白的看來,雨潤的會計政策不太保守。(也許是我們患了鎚子綜合症,看著釘子都想鎚下去?)

 

 

7、雨潤集團問題

 

   這是雨潤的最大風險,毫無疑問,雨潤高額的現金和大量的銀行貸款,說明賬上現金的真實度存疑,至少存在體系內挪動的風險。祝老闆野心太大,大的有些讓人發 毛。誰也不清楚這種資金鏈的風險有多大。但目前持有雨潤股權已經降至25.37%,再降的可能性很小。從前期暴跌增持來看,祝老闆的現金流並不寬裕。想來 想去,這麼想應該對了:至少這份資產的價值是很大的,即便大股東最終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雨潤也有極高的收購價值。例如中糧或者雙匯。關鍵是市場目前的估 值已經給予了這種風險的補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5

加倉和調倉 Rathm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56fc2b0102dwki.html
昨天大跌,特別是港股的跌幅超過3%,看了一下港股的跟蹤股票,想買的股票還沒到位。

味千:如果能跌破6元,我會開始建倉,現價剛破8元。我估計今年業績不好,甚至會再次負增長,可能會有機會,保持耐心。
惠理集團:已破4元,但是目前倉位已經較大,按市值計,為第二大倉位;按投入資本計,為第一大倉位,目前已是虧損狀況。今天賣出部分港股民生銀行,加倉惠理。後面至少要跌到3.5元以下,才可以再加倉,因為要控制單個倉位的風險,加倉餘地已經不大了。
惠理就是大盤牛熊的一個放大器,很確定的公司。
雨潤食品:很看好這個行業,公司也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但是財務報表水分較大,不是特別放心,如果能跌破7元,可能會再次入倉。
李寧:體育行業一兩年內還是一場混戰,除非有非常吸引我的價格,或者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否則我不太會再次入倉。
譚木匠:今年還是有些漲幅,目前為第一大倉位,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可以再加倉。

再加倉A股吧,今天主要加倉招商銀行,再小幅加倉中國平安(好不容易剛到手錢又用完了)。
既然銀行業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並且這些問題無法定量。那麼為了儘可能的避開這些問題,又抓住這千載難逢的低估機會,招商銀行可能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招行不是最便宜的,也不是增長最快的銀行。
說說古越龍山,在中國的國粹裡,黃酒是明顯低估的行業,古越龍山是注定會成功的公司,只是時間問題。一直在跟蹤這個公司,行業和公司的復甦還是比較緩慢,另外,價格還是貴了一點,和別的投資一比,就又暫緩了我對他的投資。

 A股倉位
招商銀行20% 
中國平安 20% 
  
H股倉位
譚木匠 26%
 惠理集團 24% 
 民生銀行10%

銀行已經佔了30%的倉位,保險20%,其他50%;
A股已經佔了40%倉位,近幾年的高位。
昨天下跌後,我今年截止到5月16日A股H股平均收益從5月1日的30%下降到20%。短短半個月,利潤吐出了3分之1。不過,我還是希望這兩年,大盤繼續下跌,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3

從價值投資出發,加倉H股減倉A股? 張翼軫

http://xueqiu.com/3559889031/24217826
我不是個價值投資者的實踐者,所以很少會談價值投資。

但是,只有在一個問題上我是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那就是AH股溢價問題。

同一家公司,在上證所或者深交所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份是A股,到港交所發行港元計價的股份則是H股。本著同股同價的原則,理論上兩地股價應該是一樣的——就像匯豐銀行同時在香港、倫敦、紐約三地上市,三地價格幾乎一致。不過很可惜,由於A股和H股之間並不存在類似香港紐約倫敦之間的股份轉換套利可能,所以A股和H股之間即使經過匯率調整,也經常出現折價或者溢價。以6月21日收盤後為例,海螺水泥的A股相對超值,價格相對H股折價18.81%,而浙江世寶的A股相對H股最昂貴,溢價591.30%,想實時瞭解所有AH股溢價情況的,可以查看新浪港股頻道的AH股比較表。

雖然就單一公司而言,往往存在A股相較H股長期溢價的問題,但是就整體而言,則是在A股大幅溢價和小幅折價之間搖擺——搖擺節奏則取決於兩地市場的情緒。

為了反映A股相對H股整體的溢價水平,恆生指數公司發佈了恆生AH股溢價指數,以100代表A股和H股等價,大於100則代表A股溢價,比如指數等於110時,就代表A股整體相對H股溢價10%;反之若小於100則代表A股折價,比如指數等於95時,代表A股相對H股折價5%。

查看原圖
上圖是恆生AH股溢價指數自發佈以來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到價值投資在AH股溢價問題上得到了極好的貫徹。雖然A股溢價不乏出現像2007年那樣超過100%的瘋狂情況,但最終還是要向平價回歸的——平價之後可能再瘋狂,但是瘋狂之後依然要回歸平價。這一點從圖中紅色向右下傾斜的回歸線上得到了證實。

正因此,這就為熱愛大盤藍籌股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輪動機會——如果你真的相信價值投資,那麼在同樣的公司A股整體比H股貴10%甚至15%的時候沒有道理不棄A股轉H股的——反之當A股比H股折價5%的時候,自然要抱緊A股。從恆生AH股溢價指數的長期走勢來看,105也就是A股相比H股溢價5%似乎有點價值中樞的味道,所以我們可以自己草擬一個根據恆生AH股溢價指數調整A股和H股的策略,比如:

恆生AH股溢價指數=105時,50%A股+50%H股

恆生AH股溢價指數=115時,20%A股+80%H股

恆生AH股溢價指數=95時,80%A股+20%H股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置更多的條件,比如110或者100,使倉位比重調整更平滑——但是A股溢價越高,A股比重越低的思想是不變的。

除此以外,其實技術分析用在恆生AH股溢價指數上也是個好選擇,當A股溢價超賣時(比如RSI>75)不妨增持H股,反之則增持H股。下圖是恆生AH股溢價指數的14日RSI走勢,總體來看作為一個參考指標還是不錯的。

查看原圖
當然,這兩者結合就更好了。當且僅當恆生AH股溢價指數超買且A股溢價離譜時減倉A股,同時當且僅當恆生AH股溢價指數超賣且A股顯著折價時大幅增倉A股,這樣的輪動將更好的過濾一些雜訊。

說回當下,目前恆生AH股溢價指數最新為112.59點,即A股溢價12.59%,這一水平並不算低了,再加上恆生AH股溢價指數的14日RSI指標剛剛觸及80點的超賣位,作為一個價值投資者,在這個位置增持H股減持A股似乎是個好選擇。

你或會問,A股投資者怎麼投資H股。其實,去年10月A股市場就有了H股ETF(510900),將其與上證50ETF(510050)搭配,倒是捕捉AH股溢價波動的好工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H股ETF(510900)目前交投並不活躍,每日也就一兩百萬元的成交,資金量大時,還需慢慢買,避免過高的衝擊成本才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70

加倉粵運交通(03399)及華鼎控股(03398) 江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tybw.html

這星期股市暴跌,這幾天港股交易都坐電腦旁,調倉,賣出路勁基建(01098)轉至粵運交通,路勁持股一年多,算上股息收益52%。路勁股價實在太平穩了,簡直是我的港股ATM機---想拿錢換股票從她那取款。粵運加倉價在2.93-2.96.綜合成本價2.21。從2012至今,最近三年都在持續買入。另外減倉部分中國動向加倉華鼎控股。

 

粵運交通(03399)發盈喜後升幅比想像小很多,現在的市值也僅僅反映了其連接虎門大橋的太平立交價值,其他壟斷型的暴利業務(本應該是暴利的)完全未能反映。管理層,就是人,是投資這種公司的關鍵,她要賺錢,賺大錢實在是件比不賺錢難得多的事。----我從實業的角度看粵運是個人能理解的最超值的公司,甚至說,她十我心中的十倍股,如果管理層誠信,正直,有道德的話---而這恰恰是之前這公司最缺失的東西,期待換管理層有所作為。我投資港股的國企股從來沒輸過,從新華文軒,到深控,再到粵運,她們共同的特點是:好命!傻子都能經營並且賺錢。

 

明天是除夕,後天開始旅遊。一般春節後一直到五月,都是個人旅行旺季。今年港股基本定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231

重陽投資陳心:逆向投資加倉優質藍籌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29801932
作者:郝寧

     目前,市場在2000點附近反覆拉鋸測試,不少機構對下半年行情的看法轉為謹慎樂觀。在此前種種壓力下,一些投資者放棄堅守低估值的傳統價值領域,轉向新興成長股。然而,部分私募基金對此一直懷有分歧,私募大佬重陽投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期《紅週刊》、雪球網與手機騰訊網合作的《投資人物專訪》欄目嘉賓陳心:合夥人、首席分析師,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CFA,近20年金融從業經驗。曾先後在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里昂證券等中外金融機構擔任高級證券分析師,2009年加入重陽投資。
悲觀情緒已經接近極致
  《紅週刊》:中國目前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市場悲觀情緒是否已經接近極致?
  陳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市場週期轉換並非在默無聲息中開始,只是大多數投資者在市場底部時被熊市悲觀情緒所控制,因而忽略了市場積極明確的變化。目前,我國經濟遭遇的困難和挑戰早為市場熟知,但近期的諸多利好變化卻不為市場所關注,可見悲觀情緒已經接近極致。
  我們測算的滬深300隱含風險溢價,即用滬深300市盈率倒數減掉10年期國債收益率,顯示出中國A股市場的風險溢價從2009年至今不斷攀升,並達到歷史新高。風險溢價升高的背後是投資者信心的匱乏,但市場始終會回歸中值,風險溢價越接近極致,大盤臨近反轉的概率就越大。
  《紅週刊》:近期市場出現了哪些積極明確的變化?
  陳心:從經濟層面看,整體經濟已經企穩,但更重要的是,年初以來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果開始顯現,一季度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度已經超過製造業,消費的實際增速有所提升,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速也高於經濟增速,這些都是經濟轉型積極向好的因素。
  與此同時,市場的無風險利率卻有較大幅度的下降,這對股市也是個積極的變化。另外,就是在資本市場的制度變革方面,對於IPO重啟證監會的態度鮮明,從6月份到年底共發行約100只股票,資金壓力並不大,這充分體現出政府對於市場的呵護。
  《紅週刊》:不過,A股市場為什麼還是表現得很疲弱呢?
  陳心:這輪熊市如果從2007年算已經將近7年,從2009年反彈結束算下來也有5年,這麼長時間的下跌使市場習慣了熊市思維。從中國股市歷史上來看,熊市越到後期越接近崩潰點,很多投資者心態已經非常脆弱,對於利空信息很敏感,對市場上出現的利好變得麻木,依舊認為市場沒有希望。實際上,這個現象本身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市場悲觀情緒接近頂點,所以說轉機就會越來越近。
  《紅週刊》:IPO重啟、貨幣政策、經濟走勢、市場流動性、房地產走勢、改革和債務風險等,哪些是您認為影響下半年股市更重要的因素?
  陳心:對於下半年的A股市場,我們總體保持積極的看法,其實以上的每一個風險因素在當前低迷的市況下都有了比較充分的體現,而其中不少因素相反已經有向好的趨勢出現。談到風險,往往是市場沒有預期的風險最可怕。2008年的股市那麼差,與次貸危機導致的中國經濟下滑大幅超預期有很大關係。但是從2009年到現在,大家對於風險的關注越來越多,這種對於風險的擔憂甚至是過度擔憂,已經絕大部分反映在股價中了。
只需看清大勢 無需精確點位
  《紅週刊》:上證指數在2000點附近震盪徘徊,歷時已有大半年的時間,那麼2000點是不是A股的「鐵底」呢?
  陳心:我們不是特別在意具體的點位,但站在2000點左右這個水平,對於風險和收益的權衡,我們認為市場整體向下的空間遠遠小於向上的空間,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扭頭向上,可能還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回顧歷史,在中國股市幾次熊市的後期,儘管股指還繼續下跌,但其中很多業績優秀公司的股票早已不跌反漲了。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經營業績能夠不受經濟調整影響脫穎而出的公司非常值得投資。
  《紅週刊》:您對於指數並不是特別的關注,是否意味著屬於「輕大盤、重個股」的投資風格?
  陳心:是的,指數隻是一個平均值的概念,投資者對市場整體風險收益比應該有一個綜合判斷,預測指數具體點位不太現實,意義也不大。當市場整體風險收益比變得合理甚至有吸引力的時候,我們更注重尋找和把握個股的投資機會。比如說,市場向下只有5%~10%的空間,向上有30%以上的空間,那麼很多優質股票實際上向下調整的空間就會很小,而一旦大盤上漲,這些優質股票可能會有超越市場上升的空間。因此,代表整體市場趨勢的指數隻是參考指標,歸根到底還是要精選個股。
以價值為主導的逆向投資
  《紅週刊》:重陽本身奉行的是逆向投資,其中的精髓是什麼?
  陳心:重陽一直崇尚逆向投資,在市場不關注的時候去投資都可以稱之為逆向投資,而其特質往往是公司業績增長確定但估值低,價值顯而易見,但對於多數投資者,這類公司顯得枯燥無趣。從投資理念來講,重陽認為市場長期具有強有效性,而短期的有效性則比較弱。因此,在市場上多數人不喜歡或沒有關注的領域,我們希望發現短期市場失效帶來的投資機會。
  《紅週刊》:我知道您最看好這種存在一定折價的股票,即以價值為主導的逆向投資,那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
  陳心:我們曾經重點投資過的酒類企業和醫藥企業,都是在市場不太看好的時候進行的。我們發現這些企業的業績增長潛力未被市場認識,因此儘管市場認為估值不低,但我們判斷公司仍具有相當的上升潛力。再如一些優質房地產公司,年初時市場的過度悲觀造成明顯低估,這與企業基本面之間形成強烈反差,也預示了後來不錯的修復行情。
  《紅週刊》:您怎麼看待目前市場上人氣高的一些熱門行業?
  陳心:不少現在熱門的行業未來發展空間確實很大,這一點我們是認同的。但如同前面分析的,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關鍵是股價中包含了多少未來成長的預期。如果人人都認為它是一個前景很好的行業,我們找到成長性可以大幅超預期公司的難度就會比較大。但當大多數人都不追捧的時候,如果研究深度到位,找到值得投資的公司就會相對容易些。
最完美的操作
  《紅週刊》:分析個股時,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是兩種研究模式,您更習慣於用哪種方式?
  陳心:重陽投資認為自上而下研究和自下而上研究的結論要在邏輯上匹配,可以相互印證,這樣選出的個股才能納入我們的股票池。在自下而上的研究中,我們關注行業增長空間、行業週期、行業格局、公司在行業裡的競爭地位、公司管理層質量、公司經營歷史、未來前景、未來業績增速、公司財務穩健度以及公司估值等方面。
  在自上而下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關注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等宏觀層面的要素變化對於不同行業和公司的中長期影響。比如,人口結構變化對於消費品、醫藥和房地產需求的影響,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雙向開放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等。
  《紅週刊》:選股後還要對關注的公司不斷跟蹤,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辨別是否「貨真價實」?
  陳心:是的,重陽嚴格遵循投研三部曲,包括嚴謹清晰的邏輯、全面深入的實證、及時有效的跟蹤,其中跟蹤的過程也是不斷反思的過程。比如,我們認為一家公司有投資價值,市場可能也發現它不錯,於是股價開始上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及時有效的基本面跟蹤,不斷思考判斷公司股價是否依然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再如,看好的公司經過一段時間並未在股價上有所反應,我們同樣會反思這家公司的基本面是否與原先的判斷存在差異。所以說,投資某家公司並不是買了之後就可以束之高閣,投研團隊需要進行更加及時密切的研究跟蹤。
  《紅週刊》:究竟什麼樣的操作才能稱之為「最完美的操作」?
  陳心:概括地講,好行業一般處於上升期,整體增速比較快,也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好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競爭地位,銷售和利潤的增速可以超越行業。但好行業和好企業不一定是好的投資標的,好的投資標的還需要好的價格。在投資中,我們希望發現被市場忽略的價值,而市場也會在不久之後認識到這些價值,並使這種認知在標的公司的股價中得到體現。
結構性機會在藍籌
  《紅週刊》:創業板個股現在估值很高,是否代表著未來這些公司具有高成長的潛質?
  陳心:高成長可以支撐高估值,但高估值並不一定意味著高成長。去年成長股表現很好,但我們沒有參與,主要是由於這些股票都比較貴,風險收益比不是特別有吸引力。我們同樣看好很多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也相信其中會出現偉大的企業,但是新興產業股票的高估值對於未來的高成長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體現。而就我們的研究能力來講,在其中找到具有足夠安全邊際股票的難度較高,因此沒有參與創業板的投資。
  《紅週刊》:那麼您關注的投資機會大致分佈在哪些領域?
  陳心:我們選擇經濟轉型和制度變革的贏家,那些具備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都值得關注,包括家電、金融服務、食品飲料、醫藥、能源電力、精細化工、建材、交運設備、機械製造等許多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大體上,只要未來業績增長確定、估值偏低、市場關注度不高,同時企業會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制度變革中受益,我們都有興趣研究。
  我們會重點關注兩類品種,其一是被市場所拋棄、極度悲觀的便宜貨,如地產、銀行等;其二是成長性行業,如消費、醫藥等。尋找估值相對偏低、具有切實的業績增長和可持續性增長的優秀公司,而不是講故事、炒概念的「偽成長股」。
  《紅週刊》:您重點關注的機會我看大多數落在了藍籌股上。
  陳心:中國經濟轉型成功,只靠互聯網或者說文化創意產業肯定不行,中國傳統行業中一定也會產生優秀的企業和龍頭企業,這是需要關注的投資機會。很多藍籌股現在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其中不少公司有很好的分紅回報。目前市場對這類股票非常悲觀,但從中長期來看會有不錯的機會。
  《紅週刊》:每個行業的估值中樞是不一樣的,估值高與低是否應該相對於自身行業來判定?
  陳心:這種說法我不認同,我們投資任何公司的標準都是一致的,就是它的安全邊際,即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差異。市場估值的高與低與投資者對於未來增長的預期相關,對於高估值公司,只有未來實現的增長超越高估值中隱含的增長,投資者才有獲利的機會。同樣對於低估值的公司,如果未來實現的增長超越低估值中隱含的增長,也會有較好的獲利機會。
我最看重自由現金流
  《紅週刊》:選股時有哪些重要的財務指標會起到協助作用?
  陳心:各個行業的財務指標會有差異,但一般來說我們非常重視企業的自由現金流狀況,同時對於銷售增長、利潤增長、毛利率和淨利潤率變化等指標也會關注。此外,資產負債表的健康與穩健,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紅週刊》:為什麼特別看重自由現金流這樣一個指標?
  陳心: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公司價值是未來自由現金流的淨折現值,在這個意義上,自由現金流是公司估值的核心。海外成熟資本市場對於自由現金流非常關注,如果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充沛且穩定,而公司整體市場價值過低的話,就會吸引PE基金進行槓桿收購。另外,自由現金流的狀況也能夠體現這個公司的競爭力,自由現金流好就意味著企業自身造血機能很強,負債也能支撐企業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在資金上自給自足。
  《紅週刊》:我們可以從自由現金流中看出哪些「豐富」的內容?
  陳心:如果企業銷售增長很好,流動資金需求就會越來越大。有些公司相對競爭地位高、話語權強,就可以產生很多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營運資金需求隨著經營規模的增長並不顯著,這實際體現了該公司在這個行業價值鏈中的相對優勢地位。再比如,有的公司業績增長很好,但每年都要投入巨額資金擴充產能,這反映出其資本密集型的特點,長期看股東回報不一定高,商業模式不那麼優秀。
  《紅週刊》:除了現金流以外,還可以通過哪些財務指標很快發現公司「不太對勁」?
  陳心:最直接的財務指標就是銷量的變化,或者價格變化帶來的毛利率下滑。如果企業產品競爭力減弱導致銷售疲軟,而企業又要維持銷售規模或增長,只好付諸於降價或賒銷或渠道壓貨等手段,那麼在毛利率或應收賬款方面就會有所體現,現金流也由此開始惡化。
投資銀行地產宜「中庸」
  《紅週刊》:您在重點看好的兩類品種中淡到了銀行和地產,能具體談談嗎?
  陳心:作為銀行的長期投資者,我們會選擇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經營穩健但又不乏創新的銀行。銀行的本質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穩健的銀行才能長期生存發展,這在海外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中得到充分驗證。但創新又是維持銀行競爭力和活力的必需,所以還要在穩健和創新中找到平衡。
  經濟週期在中國體現得還不是很完整,純粹市場週期導致的信貸週期,其實國內銀行業還沒有真正獨立地經歷過。只有經歷過這樣的週期,才知道當經濟下行時哪些銀行能夠控制好風險、保存住實力,從而在經濟轉好時有能力把握上行的機會。
  《紅週刊》:最近樓市風聲鶴唳,您認為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風險有多大?
  陳心:我覺得泡沫破裂與否以及對經濟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泡沫背後的融資結構。過去10多年來,中國家庭負債率是上升的,但按揭貸款佔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低於50%,這在國際上看不高。而更重要的是,中國家庭購房首付比率預計超過60%甚至70%,這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中國的房價比較高,但另一方面負債率卻較低。所以很可能的結論就是,中國房地產有泡沫,但是個比較堅硬、難破的泡沫。
  《紅週刊》:哪種特質的地產股機會更大?
  陳心:對於經營穩健的全國性開發商,兩三個月前NAV折價都在70%左右,體現了非常悲觀的市場預期,投資價值因此也很明顯。今年以來,儘管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下滑,但優質龍頭公司的銷售依然有不錯的增長,顯示出行業內部的分化。我們相信,這個行業的優勝劣汰已經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64

加倉匯豐(七) 股壇老兵鍾記

http://www.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29.html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4-8-30

過去一過月,我在83港元以下加倉匯豐(5.HK),主要原因在前兩篇博文已論述,不贅。

昨天,瑞銀(UBS)提升匯豐的評級至「買入」,目標價由84港元提升到91.5港元,上升空間約10%!我看了該報告,主要的觀點是公司的資本比率和收入增長兩個方面出現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匯豐的股價過去5年(2010-2014)表現一般,就像一頭沉睡的獅子,明年股價會否藉英美加息周期開始而復蘇?

我在Bloomberg翻查了基金持有匯豐的最新情況,發現大型基金(包括State Street、UBS、BNP Paribas、Franklin Resources、Aberdeen、Credit Suisse、Schroders、Invesco等)最近4個月(5至8月)大部份都在密密增持公司的股票(由1千萬股到1.5億股不等),減持的基金并不多,看來她們都在押注匯豐未來會有不錯的表現。英雄所見略同,我都押下重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03

尋找估值窪地,利用震蕩加倉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37

尋找估值窪地,利用震蕩加倉
來源:興證香港

投資要點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恒指延續上行,個股出現分化

恒指周上漲1.4%至27653點,日均成交量2261億。國企指數和紅籌指數分別上漲3.9%和2.1%。但前兩周漲幅超過30%的股票中有52%下跌,周收益率中位數僅為-0.4%,完全符合上周周報所提示的“指數仍有上升空間,但搶籌快漲之後將個股分化”的判斷。

滬港通北向和南向交易日均使用額度分別為10.3%和16.2%。恒生AH股溢價上升4.5%至128.9。美元指數周下跌1.9%至97.5,港幣兌美元收於7.7518。

增量資金尋找估值窪地,恒指新高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需求。正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說,“現在世界資產中最大一部分還未做全球配臵的就是中國的資本”,而香港是對外投資的橋頭堡和試驗田。從我們近期路演與投資者交流來看,大部分內地投資者對估值窪地的港股充滿興趣,但介於(1)對港股中小盤股不熟悉,缺乏一定的研究覆蓋;

(2)習慣於A股的交易模式而擔心港股的做空風險和無漲跌停的保護機制;

(3)新募基金需要時間,現有基金修改契約有一定難度。因此短期內地機構投資者大規模進入港股市場尚需時日,但隨著投資者教育的普及、研究範圍的擴大,內地資金有望給日趨火爆的港股市場帶來補充彈藥。

與A股最大的不同是港股是開放市場,國際資本進出的彈性更大。在歐日QE及美聯儲加息預期推遲的情況下,國際資本的風險偏好提升,表現在過去一個月全球表現最好十大資產均為權益類資產,且集中於新興市場股指。香港也是連續幾周錄得資金凈流入。鑒於港匯和估值的雙重比較優勢,以及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預期改善,港股在目前全球投資組合中具有較好的配臵價值。

投資策略:利用市場震蕩,積極布局風口上的港股

投資策略:周末內地出臺包括降準和兩融監管等多項政策,但對於港股市場的影響只是短期的情緒以及節奏,不改變趨勢。若下周市場因多空博弈出現調整,將是加倉/建倉的良機。

投資機會:(1)兩地掛牌的高折價H股,尤其是低估值的金融股、資源股;(3)與A股共振的主題投資,精選個股,結合基本面和安全邊際:互聯網+,體育,環保新能源,蘋果產業鏈,生物科技等;(4)市場交易活躍度的提升及港股開戶數的增加,利好港交所以及經營港股業務的券商。

風險提示:(1)美國加息提前;(2)創業板和美股中概股走弱可能拖累香港成長股;(3)個股做空風險。


附:相關圖表資料:






















來源:興證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844

“最強國家隊”日銀加倉ETF:日股卻跳水了

去年中國股市巨震之際,各界都對證金概念股、匯金概念股深表詫異。然而,就全球來看,日本央行才是“最強國家隊”。

7月29日,日本央行按兵不動——宣布維持利率、QQE(量化和質化寬松)規模不變,這令市場大失所望。不過,日本央行宣布將擴大ETF購買規模至6萬億日元。這是一個看似令人振奮,但卻又危險的信號。

消息公布後,日股跌幅再次擴大,日元再次上漲,這一市場走勢顯然與央行的初衷相悖,日本央行的窘境再度凸顯。截至北京時間12:40記者發稿前,日經225指數跌幅約1.3%,報16262點。

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安倍經濟學”框架的主導下,日本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扭曲程度繼續加劇。“龐大的量化寬松規模已經使得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約1/3的日本國債,在ETF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並已經成為日經225指數中的200多家公司的前10大股東。資產價格也由於央行的購買行為被顯著拉升。”

在此前的寬松計劃下,日本央行每年將購買3萬億日元的ETF(可見如今已經翻倍)。據悉,雖然日本央行並沒有揭露其換算之後等同於多少的單一企業持股,但透過央行過去的購買紀錄以及企業和ETF 的報表推算,估計日本央行至少在超過200家日經225企業是前10大股東,其中,料持有迅銷9%的股權、龜甲萬5%的股權,在樂器制造商山葉及建築公司大和建設都是第3大股東。現在日本央行對日本藍籌股的持股,已經超越2大基金貝萊德及先鋒集團。

其實,日本央行對股市的強力支持也無可厚非。貝塔基金創始人、原某海外宏觀對沖基金投研總監郭濤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政府的政策目標在海外投資圈有一個稱號,叫做“頂住股市”。日本央行希望將QQE的財富效應發揮到極致,這也將對刺激消費、提振通脹有一定作用。

QQE的具體政策主要分為四大點:第一,擴大基礎貨幣規模。通過調節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來影響基礎貨幣;第二,擴大國債購買規模、擴展國債剩余期限,鼓勵收益率曲線中利率的進一步下降;第三,擴大ETF和J-REIT的購買規模,以降低資產價格的風險溢價;第四,持續推行QQE,以實現2%的物價穩定目標。最為主要的是,央行希望通過改變實質性預期,從而實現物價上漲2%的目標。

盡管如此,日本經濟至今毫無起色,通脹更是在早前一度滑入零區間。日本央行在債市的過度幹預已為人詬病,負利率政策甚至導致日元不貶反升、銀行利潤承壓,如今再通過加碼ETF來托舉股市,這可能進一步扭曲上市企業的合理估值。

NLI Research Institute 首席股票分析師 Shingo Ide 表示,“希望股價上升的人自然對日本央行持續買進的行為拍手叫好,但這很明顯地將會扭曲股票市場。”更有投資人士表示,日本央行的持股量驚人,儼然成為一只對沖基金。

此外,KVB昆侖國際外匯分析師陳家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披露了一個規模28萬億日元(2650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該計劃將於下周由內閣批複。此舉給日本央行施加了要求其幫助重振經濟和通脹的壓力。

此次,日本央行也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直升機撒錢”的事宜。“直升機撒錢”與普通意義上的QE不同,簡言之,即財政部新發行的國債,由央行直接買走。其實,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近期也表示這一做法不合法。

盡管由於年初的全球市場動蕩,日元的避險地位凸顯,但是當前眾多經濟學家對於日本的前景表示悲觀。“雖然最近一段時期,日本一直是國際資金的避風港,但是在我們看來,日本並不安全。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加劇了日本主要金融市場的扭曲程度,政府債務堆積如山並仍在持續增長,人口因素繼續惡化,並且沒有可以預見的政策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日本可能早已不再是躲避金融風暴的安全港。”宋林對記者表示。

除了加碼ETF,日本央行此次也並未采取其他市場期待的舉措。無獨有偶,在英國脫歐後,在其長期影響還未明了之前,各大央行紛紛選擇觀望——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美聯儲在7月均未調整基準利率,維持原有貨幣政策不變。

面對全球的“流動性陷阱”和長期增速低迷,G20成員國也已經達成共識——貨幣政策已經過度承壓(over-burdened),要要用盡一切工具,結合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51

A股短線回落之勢確定 靜待加倉良機

8月11日,又是一個早盤沖高尾盤回落的交易日,盡管很多投資者可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但股市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就必須順應這樣的規律及時做好準備,才能避免成為“韭菜”的命運。

從8月11日市場的走勢來看,在大體上幾乎是翻版了8月10日的走勢,早盤在金融板塊帶動下股指一度走高,量能不濟使得股指隨後回落,尾盤則跌勢成行,唯一的區別就是周四反彈的力度進一步弱化,上證指數最後險守3002.64點,下跌16.11點,跌幅0.53%,成交1799億元;深成指報收10390.96點,下跌120.20點,跌幅1.14%,成交270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03.40點,下跌33.60點,跌幅1.57%,成交688億元。

指數自8月初反彈以來,成交量持續不能放大,市場存量資金消耗性博弈的局面始終沒有改變。本周以來多方開始啟動藍籌股板塊拉升股指,希望能帶動市場人氣回升,但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一直不夠理想,股指突破前期3100點阻力位的概率大幅下降,再度探底尋求支撐則是必然的走勢。

從周四金融股板塊出現大幅拉升之後市場的走勢來看,依靠存量資金在板塊之間流動來推動股指上行的可能性已經宣告破滅,而前期一些短線獲利盤也開始加速借機撤離,隨著這些最為活躍的資金暫時離場,股指繼續下一個臺階尋底是必然的選擇。

不過投資者也不用過於悲觀。從一個更長的投資周期來看,股指目前要想打破2800點~3100點大箱體震蕩運行區間的概率也並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先去考驗一下2930點附近60天均線支撐的力度,最大的跌幅也就是2800點附近了。只要不出現意外的情況,在目前大類資產配置的格局中,股票的比重應該會不斷加大,而非減少。

不過就算加大對於股市的投資,仍然需要對於投資標的精挑細選。在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全球經濟整體更是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選好行業、精選個股是各個投資者必須要做好的功課,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於下跌市中,而非加速上行之時,敢於人棄我取,需要的不只是勇氣,更是眼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