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港營商未受佔中拖累
1 :
GS(14)@2014-10-30 19:16: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30/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雖本港不少政要警告「佔領運動」打擊商界,但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貿易和競爭力局經理Wendy Werner(圖)表示,暫未見運動對整體營商環境及商業客戶造成衝擊,本港於執行商業法例規則、貿易、創業等亦未有變動,認為目前商界仍相信本港法律體系。據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本港在最友好營商環境方面維持全球第三位,港府表示歡迎排名,認為排名充分肯定政府推動方便營商的工作。
友好營商環境仍躋全球三甲
對於不少人指摘「佔領運動」令政府效率減慢,Werner認為,影響須視乎事件維持多久,但強調暫時未見本港貿易活動、創業程序、稅務運作及營商情況等受拖累。
香港在全球189個經濟體的營商便利度中,排名維持第三位,僅次於新加坡與新西蘭,其中得分愈高,代表該地區營商環境效率及法律制度愈好。Wendy Werner認為,香港在保護少數股權投資者與跨境貿方面均全球排名第二,表現出眾,辦理建築許可方面更榮膺第一,建議香港身為領先經濟體,應繼續推行監管改革,進一步改善其世界級投資環境。不過,報告合著者姜南提到,本港在業權轉讓中,平均需時35.5日,較全球平均24日為低,令本港在此細項中排第96位。
此外,世銀亦讚賞本港新推行的《公司條例》,要求董事更詳細披露利益衝突,加強保障小股東與投資者,令本港在保障投資者方面,由去年第三位升至今年第二位。對於港交所(0388)正檢討「同股同權」制度,姜南認為,環球股市均有採用同股同權及股東兩級制,因此兩種制度並無優劣之分,最重要應是上市條例清晰,能充分保障投資者。
2 :
GS(14)@2014-10-30 19:16: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30/news/eb_ebb2.htm
【明報專訊】美國運通訪問過百名香港企業財務要員,58%受訪者認為來年經濟保持平穩,與去年相若,感樂觀者約17%,較去年調查略降,但企業對業務發展仍相當樂觀,32%人表示會積極擴張拓展業務,遠高於去年23%,亦有45%人預料來年業務收入會上升。表示會增聘人手的比例亦由去年僅15%,倍升至30%。
調查在8月4日至9月5日間、即佔中發生前進行,48%受訪者視人力成本上升為最大營商挑戰,中國經濟收縮、美國經濟復蘇步伐不明朗則分別為第二及第三大隱憂,比例各為30%及26%,僅9%人視香港政治環境為挑戰。
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兩年最低
美國運通副總裁兼環球企業支付業務部香港及台灣區總經理施嘉(Jacinta Sheahan)指出,佔中問題在社會討論已有一段時間,商界對此有所預期,相信即使現時再進行調查,人力成本、中美市場仍會是企業最關心問題。
另外,由生產力促進局進行的「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公布第四季調查結果,超過800家中小企對營商前景信心降至兩年來最低,跌3.4點至47.9點,低於50點的分水嶺反映看淡營商前景。渣打香港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表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美國量寬即將結束,市場波動性增加,這些外圍因素令中小企更悲觀。
世銀降中國經濟預測料連續三年難保七 憂2017年僅升6.5%
1 :
GS(14)@2015-10-07 01:21:22【本報訊】市場陸續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世界銀行(World Bank)亦估計中國難以「保七」,全線調低中國今、明、後年經濟增長預測,依次為6.9%、6.7%及6.5%。記者:黃珮琳
中國為第二經濟大國,對鄰國自然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影響。因應最新形勢,世界銀行昨日更新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預測,部份國家經濟增長更被大幅調低,當中泰國經濟前景被指為最黯淡。
下調泰國菲律賓GDP預測
世銀將泰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的3.5%,大幅調低至2.5%,而2016年則削2個百分點至2%,2017年則調低至2.4%。世界銀行解釋,東南亞地區貨幣未來進一步貶值,可能令資產負債表受壓,對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國特別有風險,故世銀將菲律賓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削至5.8%;明年及2017年預測分別為6.4%及6.2%;至於印尼今明兩年增長增長預測,分別降0.5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至4.7%及5.2%,2017年則持平,維持5.5%。越南跑贏其他東南亞國家,獲世界銀行看高一線,將越南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至6.2%,明年預測亦上調0.1個百分點至6.3%。世銀表示,東南亞地區的增長主要受美國及中國限制,包括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回復正常,以及中國異常不穩定。中國經濟增長遜預期,對商品出口商造成壓力,連帶東南亞地區的交易額、外商直接投資及旅遊業均受影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難有起色,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該行預料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僅6.8%及6.3%,並指其他新興市場面對更嚴峻流動性問題,基於本幣貶值,觸發投資者止蝕離場,外國資金逐步流走,導致國內基建投資無以為繼,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拖慢貿易活動。
恒生料港今年GDP增2.5%
恒生銀行(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發表報告指,內地經濟進一步放緩及近期股市調整,為本港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預計今年香港經濟增長為2.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06/19321946
尼日利亞向世銀求助 冀獲緊急貸款
1 :
GS(14)@2016-02-02 15:33:41【明報專訊】油價持續偏軟,繼阿塞拜疆與世銀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商討緊急貸款後,非洲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亦要求世銀和非洲開發銀行緊急貸款共35億美元,以彌補不斷擴大的預算缺口。
受原油價格下跌影響,尼日利亞今年的石油收入佔整體收入比例,將由原本的70%降至三分之一。為刺激經濟,該國正增加公共支出。該國的財赤已由原本預計的110億美元升至150億美元,其相當於GDP的比例亦由2.2%升至3%。
政府稱應付赤字最廉宜方法
財政部打算讓尼日利亞自2013年來首次重返債市,不過借貸成本可能隨預算赤字上升。政府稱今次貸款未算是「緊急」措施,只是用來應付赤字的最廉宜方法。該國向世銀及非洲開發銀行分別提出的25億美元及10億美元貸款申請,須由兩家銀行的董事會批准。尼日利亞央行的外儲已由數年前接近500億美元,降至目前的282億美元。不過IMF稱,尼日利亞暫毋須IMF出手救助。
除尼日利亞,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也在削減政府開支,以應付財政需要。根據CNBC旗下的Big Crunch最新估計,沙特政府最快在2018年初破產。CNBC去年8月以每桶40美元的油價計算,估計沙特將於2018年8月破產,如今油價在30美元水平徘徊,令破產大限進一步逼近。
巴菲特2億美元增持美煉油商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繼1月中大舉購入美國煉油商Phillips 66的股票後,上周又斥近2億美元增持,令持股量增至13.6%, 市值約58億美元。油價下跌有利煉油企業,Phillips 66上季煉油業務的經營溢利達4.75億美元,有助抵消化工等業務的疲弱表現。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2/news/ec_eco1.htm
世銀將內地發行 首隻SDR計價債券
1 :
GS(14)@2016-08-13 12:37:11【明報專訊】人行昨日宣布,世界銀行獲准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特別提款權(SDR)計價債券,總規模為20億SDR,即約27.88億美元(以昨日1美元兌0.72 SDR計),結算貨幣為人民幣,首期特別提款權計價債券將於近期發行。
以人民幣結算 規模達20億SDR
人行稱,世銀於內地發SDR債,是推動SDR金融工具市場化的有益嘗試,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擴大SDR的使用,從而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韌性。
同時,SDR計價債券能夠規避單一貨幣工具的利率和匯率風險,可以令境內投資者以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也有利於豐富中國債券市場交易品種,促進債券市場開放與發展。
這亦是首隻以人民幣結算的SDR債,匯控(0005)將為聯席帳簿管理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很高興能夠與世銀合作,隨着中國向國際投資者開放資本市場,滙控將在相關發展領域發揮作用,並致力引領各項涉及中國的創新型國際金融交易。
內媒:下周起京滬路演 最快本月發行
另據內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世銀會在下周於北京和上海為其計劃發行的SDR債券進行路演,最快本月底發行。繼世銀後,亦有傳中國的國家開發銀行等多間機構也有意發行SDR債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26&issue=20160813
世銀內地發218億SDR債
1 :
GS(14)@2016-08-16 04:52:42【本報訊】適逢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份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世界銀行已獲准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SDR計價債券,規模約28億美元(約218億港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世銀獲准在內地發行SDR計價債券,總規模為20億特別提款權,相當於28億美元,結算貨幣為人民幣。人民銀行指,此舉將有助推動SDR金融工具市場化,可進一步擴大SDR使用,從而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韌性。同時,SDR計價債券能夠規避單一貨幣工具的利率和滙率風險,可令境內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也有利於豐富中國債券市場交易品種,促進債券市場開放與發展。據英國《金融時報》指,世銀本周將於北京和上海為SDR債券進行路演,料最快本月底前正式發行。世銀則表示,每個債券的確切發行時間及條款將根據市場狀況而定。
中國外滙佔款連跌9個月
不過內地走資仍不斷,人行公佈7月底外滙佔款為23.44萬億元人民幣,按月下降約1,900億元人民幣,連續第九個月下滑。人行較早前亦公佈,7月外滙儲備為3.2萬億美元,按月減少41.05億美元;若以SDR計價,外滙儲備則為2.297萬億SDR,較6月底增加60.38億SDR,連續3個月正增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569
世銀前副行長林毅夫: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機會!
1 :
GS(14)@2017-01-07 07:08:05「對蔡英文來說,她應該知道要經濟掛帥,而不是政治掛帥。經濟好了,其他的一切才能好。」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向《蘋果》記者表示。5日上午他與多位中美經濟學專家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就特朗普上任後的中美經濟走向進行探討,談到中美台目前的經濟關係,林毅夫毫不猶豫地說:「中國現在才是台灣最大的機會!」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宜蘭出生的林毅夫今年64歲、於1979年投共,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榮譽教授,他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第一大貿易國,無論哪個國家想要發展,中國都有着「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力。他表示,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後,中國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超過三成的比重。特朗普上台後,不可能不考慮中國市場的潛力。「特朗普的口號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強大),為此他必須致力恢復美國經濟,而中國市場就是美國經濟增長的市場。中國希望自己能夠日益強大,美國也想要恢復霸主地位,要達到這個目的,兩國必須實現動態增長(Dynamic Growth)。」他認為,如果習近平與特朗普能盡快就經濟貿易問題展開討論,搭建兩國共同的交流平台,將會是一個雙贏局面。對於特朗普揚言要加收中國出口商品關稅,林毅夫認為這不太可能實現,一旦實現也將反噬美國經濟:「增加關稅對美國來說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從中國進口,美國的消費者得為多出來的關稅買單;另一種選擇是從其它可能替代的國家進口,但勢必增加成本,最後掏錢的仍然會是美國消費者。這將是特朗普不願意看到的。」和許多其他經濟學家的看法一樣,林毅夫認為特朗普在拿下總統寶座前,在競選中運用了許多花言巧語(Rhetoric),最終成為空話的可能性很大:「只有到特朗普真正上任以後才會認真考慮,甚麼才是最好的選擇。從現在的情況看,對美國好就需要對中國好,對中國好就是對美國好。」而他也認為,作為生意人和創業者,特朗普不會希望貿易戰爆發,因此他的當選對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都將是一個「利多」。對於特朗普一上台就斬釘截鐵地宣佈要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他表示這代表美國與亞太貿易將重新回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談判桌,對於亞太各國也將有益而無害:「對任何一個TPP參與國來說,中國都是其數一數二的貿易夥伴,如果中國沒有位列其中,將會對這些國家的發展不利。」因此,他認為重回WTO是最好的形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7/19889426
世銀憂美經濟政策不明朗
1 :
GS(14)@2017-01-12 08:06:27【本報綜合報道】世界銀行暗批特朗普風險?世銀周二表示,美國經濟政策持續不確定性,可能令投資者在政策更清晰前維持觀望狀態,從而拖累今年全球增長。世銀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全球經濟增長或略為加快,因商品價格反彈,緩和商品出口國壓力,巴西及俄羅斯經濟衰退告終。今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7%,而去年全球GDP增長2.3%,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最低水平。世銀表示,已發展經濟體今年增幅料為1.8%,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將加快至4.2%。世銀預料今年美國經濟增長2.2%,去年則增長1.6%。不過,世銀指美國經濟政策持續不確定性,可能令投資者維持觀望狀態,從而拖累全球增長。世銀又預料,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今年增幅由去年的6.7%降至6.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4222
傳特朗普逼世銀 檢視對華放貸
1 :
GS(14)@2017-10-15 15:23:55【明報專訊】海關總署昨日表示,國際錯綜複雜環境與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是左右內地外貿的主要因素。而中美關係好壞,對進出口的影響尤深。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11月訪華前,中美之間緊張關係正提升。
否則拒絕為世銀增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拒絕為世銀增資,以迫使該行檢視向中國和其他中等收入國家放貸的政策,此舉或令中美之間繼朝鮮問題後,形成另一個新緊張局面。
報道指,世銀行長金墉正積極尋找額外的資金來源,並希望股東們在本周舉行的年度會議上,就增資時間表達成共識。不過,特朗普決定抵制這個計劃,並向世銀施壓,希望先檢查其資產負債表,特別是向中國發放的貸款。
世銀正需增資 美國開出條件
中國目前是世銀最大的借款國,金墉亦為世銀向中國發放的貸款作出回應,表示世銀對中國工作的理由相當明確,不僅幫助中國在發展道路上前進,而且從中國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對世銀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展開工作非常有用。金墉並強調,世銀需要增資,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貸款需求。
而稍早前,美國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表示,在美國考慮為世銀增資前,世行需要對其資產負債表做「大量工作」,該官員指,世銀目前有太高比例的資產負債表,流向了那些已經擁有足夠借款能力的國家和項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11&issue=20171014
特朗普促世銀檢討對中國貸款
1 :
GS(14)@2017-10-15 18:56:57■特朗普向世銀施壓,或令中美關係轉趨緊張。資料圖片
【本報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出招!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向世界銀行施壓,促世銀全面檢討對中國及其他中產收入國家跟世銀的貸款政策,有機會令中美兩國關係轉趨緊張。報道指出,世銀行長金墉一直爭取更多財政資源,順應主要貸款國需求。金墉又期望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銀於美國華盛頓舉行年會期間,獲世銀主要股東同意及制訂時間表。
上月貸款47億改革醫療
不過,特朗普政府向世銀施壓,要求全面檢討世銀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貸款政策,促世銀要求增資前,應先檢視其資產負債表,更點名指要檢討世銀對華貸款。路透又引述美財政部官員消息指,若世銀希望增加資本,「須有多方面工作」要做到,尤其世銀銳意擴大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貸款額,因該行過多資產負債已經流向擁有足夠借款能力的國家與項目。金墉周四回應指世銀與中國貸款關係非常清晰,過去協助中國發展,過程中世銀也吸取教訓,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有很大幫助。上月世銀向中國貸款6億美元(約47億港元),支持中國醫療衞生改革計劃。中國提倡「一帶一路」世紀經濟項目計劃,世銀和亞洲開發銀行跟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關係緊密,並提供融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為世銀主要貸款機構,截至今年6月底,IBRD向中國貸款24.2億美元(約188億港元)。IBRD首10個貸款國分別為:印度、印尼、緬甸、哥倫比亞、阿根廷、埃及、伊拉克、土耳其、烏克蘭及羅馬尼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4/2018290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