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面板业提速投产 上游配套商争相卡位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1/xMMDAwMDIxMzgxMA.html

随着三星、LGD、友达三条“鲶鱼”的进入,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已经持续近一年时间的“二人转”节奏被打破。

在华星光电主动提速宣告主体厂房提前封顶后,另一家国内面板巨头京东方也终于筹齐了北京亦庄8代线所需要的所有280亿元资金。

继今年10月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募集89亿元资金后,京东方11月30日对外宣布,京东方显示与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成的贷款银团签署了等值约105亿人民币的《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银团贷款合同》。

据悉,这次参与的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长安街支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亦庄支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寿寺支行,而贷款额度为人民币51.75亿元以及8亿美元,贷款期限为9年。

与此同时,刚刚拿到批文的三家外资面板巨头中,三星和友达的表现最为积极。三星电子中国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如果2011年1月开工,我们预计实现量产的最早时间是2012年6月,而并非此前预测的2012年底。”

而友达全资收购龙飞光电100%股权的谈判已经基本敲定,而龙飞光电停滞一年多的主体厂房建设也即将重启,显然对于国内的两大面板巨头来说,虽然发改委的审批延后给予其先发优势,但是良品率的爬坡期的考验的确让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被迫提速

“虽然我们希望外资面板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从竞争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他们进入的越晚越好。”华星光电有关人士12月29日如是告诉本报记者。

然 而终于获得批文的外资面板巨头却很快进入了状态。按照三星电子的原计划,2010年初开始动工,2011年第三季度就可以实现苏州7.5代线的量产,然而 在今年初获得韩国政府有条件放行后,中国发改委的审批却整整耗掉8个月的时间,这打乱了三星电子3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在11月中旬获得审批通过后,三星电子就立马开始着手成立独资公司,并且将量产计划提前至2012年6月,如果按照正常建设期18个月和爬坡期6个月来计算,三星电子在苏州的7.5代线量产将比正常速度提前了6个月。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三星显然希望通过提速来找回因为审批浪费掉的时间,除了厂房建设需要加快外,按照三星电子在高世代线的成熟的量产技术,其爬坡期有望缩短至3个月,而京东方、华星光电则至少需要5个月。”

而12月才获得台湾方面正式放行的友达虽然在收购龙飞光电问题上还有一些政策细节需要与大陆及台湾的有关部分协商,但是龙飞光电此前已经完成了7.5代线的环评和土地平整,将很快进入主体厂房建设阶段。

而 且台湾方面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台湾“经济部”经济事务主管官员施颜祥12月28日曾表示,今年初订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的办法时,是以新设工厂作为开放 条件,并未开放参股并购,是因为大陆当时没有可参股的面板厂。如今情况有变化,如果企业有需要,可适当处理,目前正在评估这一决策。

显然这为友达参股龙飞光电开了口子,也为奇美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提供了机会,而LGD与创维、广州凯得的合资公司也即将成立,虽然其速度较慢,但是2012年底实现量产依然是其主要的目标。

值 得注意的是,在“5选2”中暂时被淘汰的南京中电熊猫夏普甚至提出了投资360亿元建设月产能8万片的10代线的计划并且正在进行环评。对此,有业内人士 表示:“夏普在日本的10代线去年10月才投产,现在来中国投资10代线完全不可能,环评谁都可以提交材料,即便通过了也难以落实。”

在外资面板巨头提速的情况下,今年9月已经实现主体厂房封顶的北京京东方8代线也完成了最后的融资,在定向增发融资89亿元后,这次又与多家银行签署了105亿元贷款合同。

不过之前华星光电通过TCL集团A股定向增发以及银团贷款已经解决了所需的245亿元资金,这次京东方将用8代线项目范围内所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厂房等房屋(包括相应的土地使用权)、现有以及将有的机器设备抵押给贷款银团。

显然本土两大面板巨头都在提速,这背后也与液晶面板行业11月以来的回暖有关,按照友达执行副总彭双浪近日表示,面板产业的整体景气明年将会比今年更好。今年11月份台湾大尺寸面板销售量达到创纪录6140万片,而且液晶面板价格趋于稳定。

面板上游的淘金热潮

虽然液晶面板巨头在大陆的投资竞争已经拉开,而且对于本土两大面板巨头来说,技术和量产经验是其最为缺乏,接下来的设备采购和安装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良品率的爬坡将是一大考验,但是这些面板巨头的上游争夺战已经进入中局。

谢勤益表示,“按照目前获批的5条线的投产进度,2012年下半年都将进入量产阶段,而对于上游的玻璃基板等配件生产商来说,中国市场是其最后的一次扩张机会,也是改变各自市场份额的机会。”

京东方公关总监张宇表示,“到目前已经有包括康宁、冠捷等上下游配套企业签署了入驻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的协议,京东方的上游配套产业即将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康宁第一次计划将包括前端熔炉在内的所有玻璃基板生产线搬移到中国,而且在苏州三星7.5代线中凭借与三星多年的合资关系其也必然占据玻璃基板供应商的地位。

而其竞争对手旭硝子也不甘示弱,除了今年5月与昆山市方面签署了投资意向外,其与华星光电签署的合作意向也将落实,在目前已经敲定玻璃基板生产商的三条线中,旭硝子已经占据了两条。

除了玻璃基板领域的竞争外,在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上游材料领域台湾、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也加入竞争,友达旗下的彩色滤光片厂台湾凸版国际彩光(CFI)抢得头彩,将投资1.67亿美元跟随友达赴大陆昆山设厂。

而台湾媒体的报道显示,友达集团相关组件厂包括明基材料、均豪、辅祥、威力盟等业者,均可望因为友达前往大陆设立7.5代厂而受惠,同样受惠的还有LG集团的配套企业。

据悉,广州LGD项目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工,但是由于LGD在广州规划了三期投资计划,除了首期规划的8.5代厂将在2012年完工外,第2期也预计在2015~2016年展开,至于第3期则将于2020年完成。

为了与这三条高世代线配套,LG Display将与LG化学、LG Innotek、LG International等集团子公司以及喜星电子等韩国合作企业一同前进广州。

显 然在配套产业领域韩国和台湾的面板企业依靠多年的合作关系也占据了上风,华星光电等国内厂商的谈判则相对要慢一些,除了与日东签署偏光片供应协议外,彩色 滤光片华星光电也除部分自制外,已经与DNP签署了合作协议,至于化学气体方面,则有空气化工、法液空、林德集团等支应,光阻方面则包括住友化学、东洋油 墨、JSR等。

华星光电CEO贺成明表示:“关键是我们的生产线要投产,如果有了产量相应的上游企业配套会更加积极,包括旭硝子的玻璃基板项目2012年有望动工。”

谢勤益表示,“对于大陆面板企业来说,由于上游配套严重滞后,所以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都需要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等模式快速解决上游短板,这也是中国高世代线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过中国市场的高世代线建设热潮也吸引了这些上游企业来淘金,这也为中国企业弥补短板创造了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6

上游紡織業 – 天虹紡織(2678.hk)和魏橋紡織(2698.hk) – 將面臨虧損?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368

報導一 棉花329级棉花27000/吨,山东河北多数棉纺企业用的棉花为本地棉弱三级25800/吨,四级棉25300/吨。山东一家大型棉纺企业两天下调1500/吨,现在三级棉收购25500/吨,根据现场情况棉花供应商已是慌不择路,大批棉花涌向概企业,收购多少有多少,山东整个市场已被打乱,纱线大幅下跌,特别是纯棉企业亏损累累,有的停产有的减产,有一个十万纱锭的棉纺企业前期库存较大已停产,40支纯棉纱下跌了5000/吨,库存一千多吨,损失惨重,棉纺下一步有被冼牌的可能。织造企业跟随棉线的下跌而下跌,每米22元的棉布已下跌4元左右,织造企业多数库存在一个半月以上,现在定单还没有确定,等待广交会有无起色。纯涤线和涤棉混纺比纯棉纱现在情况较好,纯涤32支纱市场价19500/吨,还有一千多元的利润。

指的是否就是魏橋紡織(“魏橋”)

報導二

下游纱线价格方面,昨日涤短、粘短、KC32SJC40S分别下跌50100400400,跌幅扩大,价格走势堪忧,制约棉价恢复性行情的出现。坯布市场方面,织里坯布城纯棉坯布节日期间成交减少、价格走低,市场整体继续低迷。

天虹紡織(“天虹”)8成做紗線,2成做坯布。
魏橋4成半做紗線,5成做坯布。

報導 上周(425-29日),国内棉花价格跌速加快,现货市场周跌幅近2000/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周末为26927/吨,较前一周下跌1794元,四月份全月共下跌3201元。

我們來看一看CC Index328的圖。

根據天虹2010年報所指,公司於去年十月份與主要棉花供應商簽訂採購合同,以確保今年上半年的供應穩定。現在棉花的價格又與之前所簽訂的差不多了。

公司又說:

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本集團就25,000噸棉花賣出若干期貨合同,以就部分手頭存貨及棉花採購責任對沖棉花價格的波動風險。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於年底棉花價格上漲,本集團就該等期貨合同錄得公平值為人民幣3,320萬元的未實現虧損。

由上圖可見,期貨應該是11月尾“摸頂”簽的,因此年底才出現虧損,現在棉花又跌價,以現價計應該可賺回3千萬,平手到期。

天知觀點:

棉價下跌會導致毛利縮窄,這是必然的事實。這次還是暴跌,對於一般有2個月存貨的紡織企業來說,可以“打個和”已是偷笑。

問題是,天虹和魏橋在2010年年底都屯了不了貨存,以此看來,今年業績有機會“見紅”。

天虹的存貨

魏橋的存貨

後記:
有些公司面對一些外在風險是毫無辦法的,這並非它們的錯。就像德林國際(1126.hk)一樣,它也有兩大外在風險。之前3月29日寫了它
一篇比較負面的文章,當時股價是$1.35,僅一個多月已下跌了至$0.94,跌幅達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0

小肥羊被百勝私有化 創始人志在上游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3/xNMDAwMDIzODIxNg.html

百勝餐飲集團和小肥羊(00968.HK)5月13日日聯合發佈公告,公司計劃出價45.6億港元收購小肥羊,已經向小肥羊董事會提出以每股6.50港元現金收購小肥羊93.2%股權。受此消息影響,小肥羊復牌以6.28港元高開,上漲27%。

該 價格較小肥羊4月21日的收盤價溢價30%。餘下的6.8%股權將由小肥羊創始人張鋼、陳洪凱持有,並繼續參與小肥羊的經營活動,兩人的頭銜分別為創辦主 席和創辦人。收購完成後,預期小肥羊股份將撤銷及終止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實行退市。此收購計劃仍須取得商務部和相關監管機構的同意及批准後,方可作實。

2009年3月隨著小肥羊兩家戰略投資人3i集團和普凱的退出,百勝首次入股小肥羊,當時耗資4.9億港元,換得19.9%股份。2009年10月百勝集團又以約3億港元的價格從小肥羊高管手中收購股份,增持小肥羊約7.3%股份。至此,百勝持有小肥羊27.2%的股權。

有 分析人士稱,由於近幾年火鍋業的競爭過於激烈,小肥羊的利潤壓力也越來越大,加上冷鏈支持一直未能跟上其快速擴充的門店網絡,創始團隊在經營管理上已漸感 力不從心,這些都使得小肥羊創業團隊萌生去意。根據2010年年報,小肥羊全年的營業額同比增長22.6%,達19.25億元,但全年毛利率卻同比下降了 2.7%,這個數字在去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3.8%。

中國經營報此前的報導稱,小肥羊創業團隊現在瞄上了火鍋上游,近兩年一直在低調佈局,準備二次創業。一個鮮為外界知曉的信息是,小肥羊之前已將旗下的小肥羊肉業,低調更名為小肥羊食品,集團內部已經制定將其5年內打造成第二家上市公司的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23

下游擴產廝殺 上游材料前景看漲 全球LED熱 投資聚焦藍寶石「F5」

2011-5-16  TWM




台灣發展LED產業超過二十年,如今才逐漸掌握關鍵藍寶石晶棒及基板材料,在今年未上市一百強調查中,就有五家居國內領先族群的藍寶石材料廠,未來一、兩年內都將陸續掛牌,預料這五家「興櫃藍寶石F5」,將吸引許多投資人的關注。

撰文‧林宏文

五月五日,全球第一大藍寶石長晶廠美商Rubicon,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務數字,結果營收三千八百萬美元,較上月成長二九%,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八美元,也較上季的○.六四美元增加二五%。這個令人驚豔的季報公布後,Rubicon盤後股價也因此大漲六%。

在全球發光二極體(LED)產業持續成長的驅動下,對於上游藍寶石材料的需求也不斷成長,尤其是台灣、南韓及中國客戶不斷擴充產能,讓Rubicon財務 長威廉(William Weissman)在法說會上興奮地說,「我們的業務人員,不斷被客戶追著跑。」也因此,威廉不僅預測第二季業績會再創新高,而過去Rubicon的營收 與獲利,也已呈現連續兩年、六個季度不斷創新高的情況。

在此次未上市一百強調查中,也一樣可以感受到台灣藍寶石產業的狂熱,包括即將於六月初掛牌、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投資的兆遠,還有鴻海、奇美集團投資的鑫晶鑽及兆晶,大同集團旗下的晶美,以及合晶科技投資的合晶光電,都已吸引許多投資人的目光。

這五家公司的規模,目前在國內都居領先族群,例如兆遠、兆晶與晶美是國內前三大藍寶石基板廠,至於鑫晶鑽也是僅次於台聚光電的第二大廠,五家公司都將於未 來一、兩年內陸續掛牌,目前每天在興櫃的成交量也都位居前幾名,若稱這五家公司為「興櫃藍寶石F5」,的確相當貼切。

鑫晶鑽:毛利率達六三%

從產品來區分,藍寶石長晶由於製程難度高,目前全球最大廠為Rubicon,其次為俄羅斯的Monocrystal、日本的京瓷及韓國的STC。至於在台 灣,除了越峰旗下的台聚光電產能與技術最為領先外,緊接其後的就是鑫晶鑽,至於尚志也開始積極投資,中美晶(將分割為藍寶科技)與合晶光電則以自用為主。

在下游藍寶石基板廠部分,目前國內基板廠的營運大致分成兩大模式,合晶光、中美晶是自長晶切片、研磨、拋光至圖案化藍寶石的一貫化垂直整合的廠商;至於兆晶、兆遠和晶美則以切片為主,晶棒則是外購或由策略廠商供應,例如台聚光電、鑫晶鑽與尚志。

在毛利率部分,長晶與基板廠也大不相同,去年晶棒大缺貨造成價格飆高,晶棒大廠Rubicon毛利率都已達五成以上,鑫晶鑽去年底毛利率也在四成以上。如今,Rubicon與鑫晶鑽公布第一季季報,兩家毛利率更進一步飆高到六三%。

至於基板廠部分,由於承受晶棒的高價原料,雖然可部分轉嫁給客戶LED晶粒廠,但仍有部分須自行吸收。以國內前三大基板廠兆遠、兆晶、晶美來看,去年毛利率在二五%至三五%,至於合晶光則低於二○%,都較長晶廠遜色。

兆遠:率先上櫃 聯電撐腰在興櫃藍寶石F5中,即將於六月上櫃交易的兆遠,是F5中的第一炮。兆遠是國內最老牌的藍寶石基板廠,董事長為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公司最大股東則 是股市名人林滄海,至於晶電與聯電都是股東成員。由於聯電在LED產業上下游布局完整,兆遠不僅成為晶電最大的藍寶石基板供應商,也成為聯電集團發展 LED產業關鍵要角之一。

目前,聯電已積極赴中國山東地區投資LED產業,主要合作對象也是晶電,雙方在山東濟寧合資成立元鴻光電材料,去年七月已成功完成第一座藍寶石長晶爐,並拉出一根重達八十九.五公斤的藍寶石晶棒。

兆遠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五.三三元,今年第一季則只有一元,主因是高價晶棒使成本提高,此外,也認列了子公司元鴻光電虧損六百多萬元。不過,公司預估第二季毛利率可望提升,獲利可望比第一季好。

至於兆晶與鑫晶鑽兩家公司,主要大股東是鴻海與奇美集團。在國內LED產業布局中,鴻海與奇美很明顯是後來居上的廠商。除了鴻海轉投資的封裝廠沛鑫,以及 奇美電投資的LED磊晶廠奇力光電、LED封裝廠啟耀外,過去兩年也入股兆晶與鑫晶鑽,讓集團在LED的布局一氣呵成,形成上下游完全整合的形態。

兆晶:營收連十五月創新高兆晶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達八.○六元,比兆遠的獲利還要好,單月營收與兆遠的差距也逐步拉近,且營收已連續十五個月創新高,在產能持續擴充下,加上鴻海集團龐大的下游出海口,預料未來成長空間仍然很大。

至於四月二十五日才在興櫃掛牌的鑫晶鑽,則是另一顆受矚目的新星。由於目前藍寶石晶棒仍然供貨緊俏,鑫晶鑽很早就掌握來自俄羅斯的技術來源,也成為目前少數能夠供貨的國內晶棒業者。

其實,大部分投資人都只知道兆晶與鑫晶鑽是鴻海與奇美電轉投資,但兩家公司董事長謝建福與郭莉莉夫婦,才是實際的大股東與經營者。早在奇美電與鴻海入股前,由於LED產業歷經多年不景氣,兆晶也是虧損累累,兩夫婦就不斷拿出個人資金挹注公司,如此苦撐了好幾年。

謝建福與郭莉莉夫婦早年從事營建、遠洋漁業及銀樓等事業,十多年前開始投資電子業,兆晶就是其中的一家,原本只想當股東,卻因為公司大幅虧損,只好被迫跳下來接手。後來兆晶因為有多次拿不到晶棒材料,為了以後不再受制於人,因此又決定成立以長晶為主的鑫晶鑽。

晶美:大舉擴廠 產能激增郭莉莉說,早年做銀樓時,就知道有藍寶石做的人造鑽石,也知道俄羅斯在此領域有深厚技術,因此鑫晶鑽初期引進俄羅斯的技術團隊,讓生產良率逐步拉 高,如今,鑫晶鑽的技術實力已經建立,可以生產的晶體重量及良率都大幅提高,營收及獲利也跟著跳躍成長。

例如在晶體重量部分,成立於二○○七年三月的鑫晶鑽,當年十月就成功產出第一顆二十五公斤的藍寶石晶體,隔年十月又產出五十二公斤級的產品,去年十一月則進一步產出達八十公斤的藍寶石晶體。

在營收部分,○八年達二五九六萬元,隔年達四五八七萬元,去年則提升至二.九億元並轉虧為盈,全年稅後純益六四一一萬元,EPS一.五二元。今年首季營收 更達一.四億元,毛利從去年四八%躍升至六三%,稅後純益達○.七三億元,以目前股本六.三七億元計算,EPS為一.一六元。

此外,晶美由於股本比兆遠及兆晶小,雖然產能比較少,但去年每股稅後純益達九.六一元,比兆晶及兆遠都要高。由於大同集團也加緊布局藍寶石長晶業務,旗下 的尚志已決定投資七.六億元,大手筆擴張藍寶石長晶設備,預計年底新廠完成後,晶棒產能將大幅增加六成,也讓晶美未來可確保晶棒來源。

合晶光:可生產長晶及基板至於目前產能最少的合晶光電,則是從合晶科技切割出來的公司,目前長晶及基板都做。合晶光電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一.一五元,今年第一季營收為一.八億元,稅前純益為○.二二億元,以股本五.五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四元。

對於藍寶石未來的價格走勢,國內最大的LED廠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說,由於下游LED磊晶廠的MOCVD機台投資量實在太多,對藍寶石的需求依然很大,因此 藍寶石價格欲小不易。目前晶電已與藍寶石基板廠談定一年的供貨合約,七成供應量將以合約價進行,三成則以市價交易,至於合約價部分將逐季調降,但調降幅度 並不高,從年初到年底大約降了一五%。

以目前第一季藍寶石基板在二十八美元計算,即使逐季下降一五%,年底前仍可維持在二十美元以上,比前波低點五美元仍高出許多,只要市價不出現大幅崩跌,今 年對很多藍寶石廠來說仍有高額利潤,預料將是豐收的一年,隨著LED產業的應用日益擴增,從背光再擴大到照明市場,興櫃的藍寶石F5,也將吸引更多投資人 的目光,成為聚焦興櫃投資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族群。

台灣藍寶石「F5」都是高獲利族群!

基板

兆遠

月產能:50萬片

主要股東:

林滄海、聯電、晶電

股價:71.57 元

兆晶

月產能:45萬片

主要股東:

謝建福、奇美電(元奇投資)

股價:69.5 元

晶美

月產能:35~40萬片

主要股東:

何素珠、張謙敏、尚志

股價:82 元

晶棒

鑫晶鑽

月產能:5~10萬毫米

主要股東:

郭莉莉、鴻海、

奇美電(元奇投資)

股價70 元

晶棒及基板

合晶光

月產能:10萬片

主要股東:

合晶科技

股價:44.6 元

註:1. 藍寶石基板月產能以約當2吋計算。

2. 股價為5月6日收盤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0

用塑化劑的廠商 太信任上游?

2011-7-25  TCW




編按:陳其一在惠普公司首創行為經濟學的實驗室,這在企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他對於人類行為極富開創性的研究和實驗,為惠普公司帶來明確實效,證實只需要改變一些條件和狀況,即能讓人的行為大有改變,也讓惠普公司輕輕鬆鬆省下數百萬美元的成本。

在本書中,將告訴你如何以科學的方法,來處理一些實務問題,足供任何規模的企業做為參考,進而為機會和獲利開展出全新領域。

二○○七年八月十一日,五十二歲的香港企業家張樹鴻在他公司的廠房倉庫上吊身亡。過去他主持的利達公司,一直是全球最大玩具廠商美泰兒公司 (Mattel)的供應商,全盛時期,利達公司聘用員工超過五千人,還有三家工廠負責製造生產。但在美泰兒公司發現芝麻街等卡通玩偶的油漆塗料含鉛量超過 標準後,一切就破滅了。這個嚴重的問題牽涉到美泰兒公司的八十三種產品,總共大約有一百萬個玩具流入市面,還有三十萬個已經售出,迫使美泰兒公司在二○○ 七年宣布全面回收這些玩具,十足丟盡了顏面。最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裁定美泰兒公司須罰鍰二百三十萬美元。美泰兒公司除因回收損失三千萬美元外, 其商譽損失更是難以估量。這件事對於美泰兒公司來說可真是不幸,但對張樹鴻而言,才真正是個致命的災難。他的利達公司不但一向只跟美泰兒公司做生意,在中 國政府撤銷他的出口許可之後,這家沒有國內市場的企業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為什麼累積聲譽長達十五年、美泰兒公司最信任的供應商之一,會用有毒的漆料來製造玩具呢?後來發現,那些漆料是張樹鴻向他最要好的朋友開設的公司購買的, 而製造漆料的顏料又是那位好朋友向另一家供應商購進的。那家跟美泰兒公司隔了三層、提供顏料的供應商,正是問題的根源,因他們使用便宜的含鉛溶劑來稀釋。 張樹鴻並不知道上游廠商在搞鬼,他知道的話,這場災難也許會到此為止,不會向下延燒,但他沒想到這個環節會出錯,於是他相信自己的朋友,而美泰兒公司則相 信他。

愛荷華大學的喬伊斯.伯格(Joyce Berg)領銜三位經濟學家,設計一個聰明的遊戲,用於檢驗信任和可信賴度。

誘因,決定說謊的可能

當你來到實驗室後,要選擇扮演兩個角色當中的一種,即投資人(委託人)或受託管理人。不管你選擇扮演哪一個,只要你到了實驗室,便可以得到十美元,而且你還有個機會,可以在另一位玩家的幫助下增加獲利,但你跟另一個搭檔的玩家不能相互交談。

你委託對方一美元,受託管理人可以決定回饋你三美元、二美元、一美元,或者乾脆分文不給。這個實驗要判讀的數據是,你會從十美元中委託多少錢給對方,這是衡量你對那個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受託管理人又決定回饋多少錢給你,這是衡量那個人的可信賴度。

如果你非常相信對方,而對方也絕對值得信賴,在兩相配合之下,你們的錢會從原本的二十美元(每人十美元),增加為四十美元(你的十美元增為三十美元,再加 上對方原本得到的十美元;假設對方決定公平均分,每人可得到二十美元)。如果你不是那麼信任對方,委託的金額較少,那麼不管受託管理人回饋你多少,都不會 跟全然信任一樣多。

這個遊戲巧妙捕捉到信任的基本面向,即在一個經濟交換的關係中,越是信任便能創造越多財富。不過,我們說信任可以帶來繁榮,並不是說盲目的信任也同樣有 效。不管是在實驗室裡、美泰兒公司回收事件、馬多夫詐欺案,或各式各樣所見的背信詐欺中,都能看到,信任只會導向剝削濫用。對於信任要到什麼程度才適當, 同時牽涉到幾個面向,包括意圖和能力等方面。

但是當人們考慮信任的問題時,通常只關心意圖那一面。我們的思考通常是,這個商家是否誠實,會不會欺騙我?

雖然意圖良善與否很重要,但光有良好意圖也才完成一半而已,假如能力不足以發揮,那麼這個良好的意圖也得不到好的結果。

如果特定情境中的能力和意圖會影響可信賴度,那麼任何會影響到能力和意圖的因素,自然也會影響到可信賴度。誘因通常具備強大的力量,但它對「能力」的影響 則很有限,例如給你五百美元,要你單手舉起一噸重的石頭,假若你辦不到,那麼就算給你一百萬美元也照樣沒辦法。事實上,誘因在支配「意圖」上非常有力,不 管是令它為善或為惡。

以美泰兒公司回收事件為例,由於維持低價的壓力很大,整條供應鏈上的各個廠商的利潤都很低,因此抄捷徑、走偏鋒的誘惑便十分吸引人,於是供應商最後選擇了 含鉛的便宜顏料。漆料製造商原本是利達公司老闆的好朋友,雖然他沒幹什麼壞事,但並未對顏料進行查驗,就直接拿來生產漆料;同樣的,生產玩具的利達公司並 未查驗漆料,就塗在玩具上頭;美泰兒公司在將玩具送入市面、賣給消費者之前,也不曾查驗成品。同樣的,這些人如果在不同的經濟情境中,具備比較好的誘因條 件時,也許就不會有人做出同樣的事情。退一步來講,如果在原本的條件下,美泰兒公司或負責生產玩具的利達公司察覺到,這個生產結構中存在著強烈的欺騙誘 因,這兩家公司對於上游廠商便不致過度信任,也就不會疏忽查驗的步驟,從而在造成許多傷害之前便能發現問題。

資訊,影響信任的程度

這個商業情境是如此設計的,假設你經營商店,販售的東西是從一家製造商批來,製造商需要知道你未來三個月的銷量預估,它才能設定產能,並且知道該向自己的 供應商購進多少原料或零件。由於你比製造商更接近末端消費者,因此更適合預估未來的需求。現在,製造商要求你提供需求預估,你會怎麼說呢?

雖然產能設定過高,會讓製造商負擔更多成本,但是對你而言根本毫不相干。事實上,提供一個偏高的預估數字比較符合你的利益,因為未來不管你怎麼下訂單,製造商都有貨品給你。但一個精明的製造商明白你有很強的誘因膨脹需求預估,自然不會完全相信你。

但各位也一定明白,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子,人們常常彼此信任,即使是在賽局專家認為不該相信的情況下亦然。這種偏向於相信的人性,即使是空話,我們也會相信,其實還是有點道理的。

但事情變得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實驗顯示,信任和可信賴度取決於一個不太明顯的因素,即是零售商對於未來需求到底知道多少。當雙方都瞭解需求水準比較穩定 時,製造商會更信任零售商的資訊。比方說,米的需求比電視遊樂器穩定多了,因為米的需求比較穩定,零售商對於需求的判斷自然也會比較精確。結果,實驗發 現,他在提供預估時誇大的成分會比較少。因此,販售米的零售商所提供的數據,自然會比販售電視遊樂品的商家更可信賴。

在這個設定的情境中,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你們兩個的利益並不完全衝突,雖然誇大需求預估時,製造商要負擔成本,而你不必,但是站在製造商的角度來說,他 也希望自己有足夠的存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在這一點上,雙方的要求是一致的。由於這一部分的共同利益,你跟他之間便存在更多相互信任的誘因。

不過,人們都善意的分享正確資訊嗎?我們在進行實驗時,雖然很小心的控制在同一個時間裡只允許一樣變數,但很可能有其他變數在運作,現實世界的情況通常就 是如此。比方說,這個上下游之間的關係可能是競爭的,或是多家零售商在進貨上也可能陷於競爭態勢;或者,相反的,雙方都擁有長期而成果豐碩的歷史,那麼他 們維持聲譽的誘因也會比較大;也或者,雙方簽有正式契約,這也是個誘因。當你要決定該相信到什麼程度時,這些誘因都要考慮進去。 (本文摘錄自第六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2

上游奶農不得利 牛奶漲價難撫乳業鏈傷痛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2/1313109.html

「牛奶漲價了,乳企獲得了更大的利潤空間,而我們奶農卻並沒有跟著受益,日子反而一年比一年難熬,奶農沒有定價權,只能由乳企說了算。」北京郊區一家奶牛養殖中心的負責人楊先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日前,伊利、光明、三元等乳企品牌先後發出漲價通知,包括液態奶、酸牛奶等在內的產品漲幅在10%左右。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由於用工成本和物流費用的增加及部分原輔料價格居高不下等多方面的原因,給公司的經營造成困難,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而伊利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

不過,下游消費市場的漲價並未傳導到上游原料奶上,奶農並未跟著獲益。

讓該奶牛養殖中心的負責人楊先生不解的是,雖然今年液態奶在零售市場上的價格漲了好幾次,但是乳企對其收購價格反而在下降,「去年我們這個地區,相同質量的原奶同期市場價是3.7~3.8元/公斤,今年反倒降至3.4~3.4元/公斤。」楊先生表示。

對楊先生而言,「乳企對奶農的收購價降低手段之一就是不公開計價體系,現在我們奶送到工廠,要等一個半月後才能領錢,什麼級別什麼價格都是乳企說了算,因為他們基本上壟斷了我們周邊收奶站。」

與此同時,奶牛養殖戶與乳業加工企業一樣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難題。在奶牛飼養成本中,飼料和人工是主要兩項,其中飼料成本從去年2200元/噸漲至現在2700元/噸,漲幅在30%以上,人力成本漲幅60%。

楊先生稱,以此計算,每頭奶牛產奶的利潤從去年1500~2000元降到今年的幾百元。如再加上前期租賃土地、搭建牛棚、擠奶車間、飼料儲存加工設備等折舊費用,整個奶牛養殖處於虧損狀態。

一方面對下游零售市場漲價,一方面卻對上游養殖戶壓價,乳企雙重手段擠壓利潤,這讓整個乳業鏈條日漸失衡。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稱,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利潤按照100%來計算,那麼零售環節佔到55%左右,加工企業約佔到35%,養殖環節的利潤分成只佔10%。

利益分佈不均成了乳業產業鏈最大的頑疾。「奶農賣不出好價格,因此不捨得在飼料、管理上投入,而原奶質量也就得不到保證,諸如因飼料黴變引起的黃曲 黴素等原奶問題也將頻發,消費者的信心也會下降,國內奶業市場跟著萎縮,結果就是乳企利潤降低,再向上游奶農壓價,奶農再次受傷,養殖積極性下降,由此形 成奶業惡性循環,導致整個乳業鏈條受傷。」一名業內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2

雀巢25億押寶養殖業 乳業巨頭「爭上游」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201731854343/

 [ 雀巢打算投資25億元,逐步取消散戶養殖,全部改為規模化飼養,徹底改造現有模式 ]

雀巢中國要對它在哈爾濱雙城市延續25年之久的「企業加農戶養殖模式」大動手術了。它打算投資25億元,逐步取消散戶養殖,全部改為規模化飼養,徹底改造現有模式。

要知道,雙城市可是全國第一大奶牛養殖市,也是雀巢在中國最主要的奶源基地,一度曾是雀巢在中國推廣企業加農戶養殖模式的成功標竿。雀巢怎麼了?

25億押寶養殖業

1月11日,雀巢與雙城市政府簽訂了一項合作備忘錄。內容顯示,除投建一個奶牛飼養管理培訓中心和三個不同形態的示範牧場外,25億元的投資將主要用於建設187家規模化奶牛小區,每個小區養殖規模在300頭奶牛以上,大約投資1500萬元。

這些小區將成為雀巢在雙城的主要奶源供應地。

而此前的雙城,超過1.2萬家養殖農戶中,百頭以上的規模化牧場或小區僅80多家。這一鬆散的散戶養殖模式,曾使得雀巢與它們之間的共生關係,因外部環境變化逐漸變質。

早在1987年,當北方奶牛養殖業還不成系統時,雀巢已開始著手創建自己的供應鏈。它通過給當地培育雙城奶牛基地,投入巨資幫助奶農採購奶牛及飼料、提供技術等,建構起與奶農之間的信任,一度帶動當地農民發家致富。

但隨著飼料、人工等養殖成本提升,雀巢與奶農之間圍繞奶價展開了利益衝突,矛盾頻發。其間,雀巢雙城個別員工曾被曝故意減少秤重、壓低奶價,引發奶農不滿。雙方一度出現激化局面:蒙牛、伊利等國內奶企對雀巢在雙城的奶源截流。

「現在奶源總體不足,越區收奶、搶奶現象的確存在。」雙城市一名政府官員表示,即便是雀巢在當地關係最緊密的直供牧場,也常遭到來自其他奶企更優惠的價格競購。

壓力之下,雀巢無奈加大了對上游奶源的控制能力。25億元的投資,或能幫它將其中的小散戶扶持成規模化的養殖基地,形成穩定的供應關係,加強對全產業鏈的監控能力。

中投顧問食品研究員周思然認為,對雀巢而言,建設奶源基地至關重要。首先,雀巢奶源「公司+農戶」模式產生了各種問題,已不適合乳業未來發展,也無法真正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達到消費者的預期;其次,乳業快速發展促使雀巢必須提高自身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取得優勢。

雀巢大中華區總裁狄可為給出的理由是,25年前後的環境已發生變化,公司「必須改變模式」。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認為,規模化養殖小區建成後,雙城養殖業會得到徹底改造,產業鏈競爭優勢會更加加強。

乳業巨頭「爭上游」

事實上,這一動作的背景是安全問題。去年最後一季,除雀巢雙城被曝奶源安全隱憂外,11月,黑龍江飛鶴乳業被曝員工感染布魯氏桿菌病。業界專家爆料,布魯氏桿菌其實在養殖廠100%存在;而近日,蒙牛四川分公司產品被檢出致癌物,蒙牛解釋說因飼料受污染導致原奶含毒,這一解釋則激起更大的浪花。奶源安全一再挑戰公眾底線。

這顯然不是個案。事實上,蒙牛、伊利、恆天然等國內外乳企在中國也都加大了對上游奶源的投入與建設。三聚氰胺事件後,下游發展速度過快,上游供給不足,這被視為中國乳業問題頻發的根本原因之一。此後,奶源建設被各大乳企提上日程。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表示:「我國奶業正處在轉型期,從傳統向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方式轉變。」

此間,規模化養殖佔比逐漸提升。中國奶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0年,規模養殖提升了17%。但與新西蘭、歐美等相比,我國規模化養殖佔比仍然偏小。

截至2010年末,中國奶牛存欄100頭以上的場(小區)佔比僅28.4%。從散戶養殖到規模化,中國乳業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但跟蒙牛、現代牧業等國內激進的投資萬頭牧場模式相比,雀巢、恆天然等外資企業的在中國養殖方式更為謹慎。

萬頭牧場的投建帶來的糞便處理能力、疾病及疫情風險控制能力等被認為是中國乳業下一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之一。

「我們的牧場通常是5000頭以內,並且是分階段逐漸鋪開,目前規模較小,這樣理想的規模會便於應對諸如糞便處理等牧場管理能力的挑戰。」恆天然集團中國區總裁騰斐勵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其他一些乳企,可能會選擇更大規模的牧場,而恆天然也在觀望它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截至目前,恆天然在中國有三座牧場。

雀巢在對雙城的養殖模式進行改造時也帶有謹慎。它並非一步到位,而是按照500頭小型牧場、1000頭中型牧場、3000頭大型牧場這一逐級遞進的模式搭建。

「我們當然需要更多的牛奶,但是建超大型牧場不懂怎麼管理是很危險的事情,大型牧場對管理能力、飼養人才的培訓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累積。」狄可為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0

凡客上游產業鏈探秘:一件T恤是如何做成的(圖)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6/2NNDE4XzQxMDE2Nw.html

在中國的互聯網裡,電子商務B2C行業顯得有些另類,因為涉及到眾多的倉儲、物流、供應鏈,反而更像傳統的企業。對於打造原創品牌的凡客誠品來說更是如此:雖然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及市場營銷,但需要打通設計、原材料、生產各個上游產業鏈。

以為凡客生產服裝的代工廠來說,全國總共有400-500家,其中最大的是申洲集團。

這家位於寧波的申洲集團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主要為知名服裝品牌如NIKE、PUMA、優衣庫等代工,擁有約48000名員工,凡客的明星產品T恤、POLO衫、衛衣等都是在這裡生產。

凡客和申洲溝通的流程是,通過郵件圖片確認款式、材質面料、數量、尺碼、價格以及交貨日期,一般凡客的出貨週期為50天,但也有特例的時候,比如喬布斯紀念T恤,僅僅10天就完成了5萬件的生產。

像凡客這樣的互聯網品牌與NIKE、PUMA生產的差異在哪兒?

以新浪科技參觀的申洲寧波工廠為例,3月份凡客依然在生產夏裝T恤,PUMA等已經在做秋冬衛衣了,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凡客反應更快、決策靈活。當然這也和凡客款式簡單、訂單量更為集中有關。

凡客究竟和優衣庫、PUMA等在質量上有多大差異?申洲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用料會有不同,在工藝標準上,凡客和優衣庫的標準很接近。對消費者而言,凡客的性價比很高。

在過去的一年,申洲為凡客生產了650萬件VT、100萬件POLO以及100多萬件衛衣,佔到去年總銷售額的4%,約為4000-5000萬美元,這個產量已經比前年增加了200%。

雖然凡客並未透露具體的成本價格,但申洲以凡客代表性的29元T恤舉例,為凡客生產這樣一批T恤,申洲是賺錢的,但是凡客為了吸引用戶提升品牌,以29元價格賣出去,就是虧錢的。

凡客在申洲加工的衣服,從成本到售價之間的利潤是30%,但是需要分攤運費、物流、市場推廣成本,也就所剩無幾。

以上是一些很機械化的數字,但背後是數萬名工人的勞動,一件凡客T恤是如何做出來的呢?就和新浪科技一起走近申洲凡客加工廠吧。

1.申洲集團位於寧波的工廠,分為若干個廠區,擁有約36000名工人。

工场全景

工廠全景

2.申洲根據凡客訂單要求,採購各種原料紗,並通過機器將紗織成布。

机器将纱织成布

機器將紗織成布

机器上方布满纱线

機器上方佈滿紗線

3.織好的布送到染色廠房裡染色。

织好的毛坯布送去染色

織好的毛坯布送去染色

工人将布匹放入机器

工人將布匹放入機器

染好色的布被分开放好

染好色的布被分開放好

机器会染好色的布进行蒸干处理

機器會染好色的布進行蒸乾處理

4.布匹染好色後,就會進行裁剪處理。

染好色的布被卷好运送到裁剪车间

染好色的布被捲好運送到裁剪車間

工人通过机器进行松布处理

工人通過機器進行松布處理

机器将布匹按照规定大小裁剪

機器將布匹按照規定大小裁剪

5.T恤上有印花圖案的布料,需要送到印花車間處理。

工人按照花色制版

工人按照花色製版

通过机器完成印花

通過機器完成印花

6.T恤各個部件完成裁剪、印花後,就送到縫製車間「組裝」。在組裝車間裡,工人會進行分揀、剪線頭、縫製、檢驗質量。

裁剪好的布料被送入缝制车间

裁剪好的布料被送入縫製車間

缝制车间流水线

縫製車間流水線

7.縫製好、質量檢查完畢的成品衣服,會被送去熨燙,並且掛上凡客吊牌,隨後進行包裝處理,也就是最終消費者拿到手裡的樣子。為了避免工人縫製時不小心留下金屬物,衣服在裝箱之前還要進行驗針處理。

衣服缝制好后进入整烫环节

衣服縫製好後進入整燙環節

挂上vancl吊牌

掛上vancl吊牌

8.所有工序完成以後,這些衣服被掃瞄入庫,並被裝到印有凡客字樣的紙箱裡,統一發往凡客的倉庫,凡客就可以在網上開始銷售,消費者就能買到凡客的T恤了。

包装好的衣服进行验针

包裝好的衣服進行驗針

扫描入库

掃瞄入庫

工人将衣服打包

工人將衣服打包

整理成箱准备发往vancl仓库

整理成箱準備發往vancl倉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2

下游少利潤,上游多風險 蔬菜上漲成因調查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20505/371144.html
 毛莊的黃瓜、新鄭的豆角、中牟的番茄,這些生長在河南省鄭州市外10公里範圍內的蔬菜,當它們從田間來到鄭州市居民的菜籃子裡時,價格均翻了三倍。面對6元一斤的豆角和4.5元一斤的番茄,讓許多鄭州市民握著錢包感慨蔬菜「吃不起」。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CPI(即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6%,其中僅蔬菜價格就上漲了20.5%。在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呈超預期下滑的同時,蔬菜價格又是從何開始它的上漲之旅的呢?

  從1.5元到4.5元,一斤番茄的漲價之旅

  5月的一天,鄭州市經一路南端的農貿市場,聚集著20多家農貿蔬菜攤販。西19號店舖老闆楊松的攤子上擺放著20多種常見蔬菜,其中番茄少有人問津,楊松將一箱番茄從不足6平方米的店內挪到了店門口,以便讓更多的顧客看到。

  兩天前,這些新鮮的番茄被一位叫老韓(化名)的商販以每斤1.5元的價格從10公里外的鄭州市中牟縣的菜農田中摘來。

   老韓專做販菜生意,與鄭州郊區農村的蔬菜產區菜農都比較熟悉。他將番茄裝車後,直奔中牟縣縣城南部的萬邦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再以大約2元/斤的價格轉 手賣給這裡事先聯繫好的一級蔬菜批發商。這些批發商來自天南海北,既有專門在本市各市場販菜的,也有從其他省份過來收購低價菜的。

  老韓成功獲得了每斤5毛錢的利潤。而批發這些番茄的批發商,有些將四處購來的番茄運往了鄭州市區的陳砦蔬菜批發市場,這是鄭州市區的一個二級蔬菜批發市場,鄭州市裡的眾多蔬菜市場都從這裡進貨。

   24小時之內,這些番茄會被以3元至3.3元/斤的價格批發給鄭州市各個街道的農產品商店,菜市場等,剩下的就在這個蔬菜市場裡零售。一位一級批發商告 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從2元的進價到3元多的批發價,中間1元多利潤差會被運輸費用和蔬菜批發市場的攤費給侵蝕掉一大半。」

  一位專門負責從這個批發市場給市裡各大型超市和農產品市場運輸蔬菜的貨車司機告訴記者,如果按照每車來算,他每運輸一車蔬菜,需要從菜價上賺取每斤0.3元至0.5元的利潤。

 楊松就是這個貨車司機的長期合作夥伴,他通常每兩天收一次蔬菜,每次大概收二三百斤左右。最近的半個月內,他購買的番茄價格是3.3元至3.8元。這個價格之所以有較大差別,通常在於供貨時間的差異,而菜價幾乎每天都會有所變動。

   這次楊松以3.8元的價格購進了100斤番茄,當有顧客來問價格,他綜合成本,攤費,人工及蔬菜損耗,給出4.5元/斤的價格。「都賣這個價,基本上到 我們手裡也就賺個兩三毛錢一斤,」楊松表示。蔬菜流通零售環節被視為蔬菜流通中利潤最大的環節,但楊松卻並不認同這一說法。

  楊松的店舖 僅有6平方米,但月租金卻高達800元,4年前這裡的房租也就500元。在他看來,逐年上漲的房租讓楊松賣菜的壓力倍增,他們一家四口都以賣菜為生,在鄭 州附近租房住,他的妻子做他助手,兩個孩子在上小學——外地人拖家帶口,這也是鄭州市大部分賣菜者的典型特徵。

  菜價的不斷變化也讓這些 菜販子承受著巨大的風險。5月2日,記者遇到了來萬邦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貨的曾廣進,他顯得有些垂頭喪氣。兩天前他以3.3元/斤的進價從廣西拉來一車 豆角,希望以6元/斤的價格拋出。但市場行情變化很快,鄭州市場的豆角近期迅速從6元/斤降至4元/斤左右,為此曾廣進的5萬斤豆角賠了3萬元左右。

  菜價上漲誰之過?

  在蔬菜產業鏈的上游,菜農的日子也不好過。

  中牟縣官渡鎮邱莊的邱興社種了一畝黃瓜、一畝番茄和大蒜。他對今年的菜價比較樂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能夠賺兩三萬元。但他也抱怨,這些年一直上漲的農資侵蝕了菜農大部分利潤。

  「這幾年化肥從80多元漲到了200元一袋,塑料薄膜從幾塊錢漲到幾十塊錢一平方米,柴油價格也忽忽往上漲。」邱興社感嘆種一畝蔬菜每年光投入就得5000元,這還僅僅包括一年一換的草簾子、塑料薄膜和化肥農藥。

   而談到收益,邱興社表示即便趕上菜價行情好,一年也就能賺個兩三萬元,但種菜比種糧要累,這兩三萬元的收入剔除人力投入的話,不見得比外出給人打工掙錢 強。「當初建一座蔬菜大棚的費用在8萬元左右,這些成本也需要從每年的收益中刨掉,」邱興社表示,他的夢想是實現規模化生產,然而資金卻是一個很大的難 題。

 從田間到餐桌,蔬菜流通環節過多,導致蔬菜價格被逐級抬高。楊松認為,近年來攤位費逐漸上漲、大部分土地都被徵用來蓋商品房,農產品市場逐年減少也是菜價高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作為鮮農產品的蔬菜,訂購、種植和交貨週期長,極易產生供需扭曲現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2008年和2009年中牟大蒜市場價格相差上百倍的現實。

  據瞭解,在2008年因為大蒜種植量過大,當年河南省的大蒜價格僅每斤幾分錢。大蒜價賤傷了菜農的心,在2009年又因大蒜種植面積大幅縮水而造成大蒜價格暴漲上百倍。

  對此,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就公開表示:「希望能建立蔬菜國家、地方兩級收儲制度。在價格偏低的情況下,為了保護菜農的利益,國家可以儲備一些。當價格暴漲的時候,國家又可以投放一些來抑制菜價。」

  但菜賤傷農的事情每年都在上演。2011年,鄭州市中牟縣的芹菜僅售5分錢一斤。許多菜農懶得收割,直接用旋風耙犁到地裡。最後中牟縣政府出面,「委託」萬邦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托市收購。

  「公司號召市場上的商販以一毛錢/斤的價格收購芹菜,然後再向商販們每斤補助5分錢,最後從農民那兒收到2000多噸芹菜,」萬邦公司辦公室主任畢學平告訴記者,為此在這場芹菜「收購戰」中萬邦公司倒貼了200多萬元。

   2011年12月30日,財政部下發《關於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在此之前國務院也曾下發《關於建設蔬菜流通政策綠色通道,促蔬菜物 流發展》的文件,文件中提到,將大力提倡農超對接,加快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升級改造一批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同時加強產銷地鐵路專用線建設等。

  然而時至如今,這些政策的落實並不顯著。2011年鄭州市政府表示將用一億元資金建設「蔬菜流通專項補貼資金」,用於建設「農超對接」項目,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菜農對此積極性並不高。

   「超市動輒一兩個月的結賬方式,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這讓許多菜農無法忍受。而通常來說,超市希望能從單個農戶手中批量購買多種常見蔬菜,從蔬菜種類 和總量上而言,一般小菜農也無法滿足,」一位曾與超市合作過的菜販告訴記者,他認為最終真正能和超市開展農超對接的,還是有能力的大型蔬菜批發商。

  由於農超對接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這讓很多菜農望而卻步。對於菜農來說,在超市賣菜意味著需要提供比農貿市場質量更高的蔬菜,以及承擔各種檢驗和管理成本,而超市出於利潤的考慮,也會儘量壓低菜農的蔬菜價格,對很多菜農來說,這點點滴滴彷彿都成了不可承受之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5

電商價格戰煎熬上游供應商:訂單爆棚員工抓狂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18/227133.html

在圖書價格戰中讓出版社頭痛不已的零供渠道之爭在3C家電領域再次出現。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在「史上最猛價格戰」背後,電商企業與 供應商之間也在打著一場暗戰。除了訂單大幅增加外,「渠道促銷、廠家埋單」讓供應商有苦難言。在業內人士看來,電商企業與供應商的關係可能會隨著「價格 戰」不斷惡化。

訂單爆棚 員工抓狂

訂單量從單次一兩百台提升至三四百台、發貨頻率從平均每週一次提升至幾乎每天,某個人電腦生產企業商務部門負責人羅小姐切實體會到「價格戰」帶來的銷量增長。本應每天晚上6點下班的羅小姐,已連續3天加班到晚上8點半左右,她的工作是處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天貓平台商家等客戶的訂單。

其實,以羅小姐所在的公司規模,電商平台促銷帶來的流量增長只是家常便飯。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幾大電商同時在3C數碼和大小家電領域開打價格戰。

「『五一』節前,我們公司所有負責電子商務客戶供應鏈的同事在一起開了一個會佈置工作。現在,負責電商銷售的同事必須在下午3點之前下好單,這樣我們的後續工作才有可能在當天完成。」羅小姐透露,如果下單稍晚,儲運部門在發貨的時候會忙到第二天早晨。

渠道壓價錢難掙

這波「史上最猛價格戰」對生產商的影響遠不止「加班」而已。除了發貨量猛增,越來越狠的「壓價」更讓廠家心疼。「現在各家電商企業都在拼價格,對於 供應商而言,都是透支十分的資源,獲得八分的收益,因此供應商對目前的市場也會相對謹慎。」TCL電子商務公司副總經理劉文武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被 「蒸發」掉的兩分,就是電商企業對渠道「壓榨」的結果。

據某百貨品牌負責人透露,「渠道促銷、廠家埋單」其實是行規。「從整體上看,在企業宣稱的讓利額度中,約有一半金額需要供應商去承擔。但『一半』只 是一個整體上的比例,具體誰承擔多少讓利額度,還要看渠道商和供應商的話語權。」該人士表示,大品牌承擔的差價就會少一些,部分知名品牌甚至完全不需要為 價格戰埋單。而知名度越低、規模越小的品牌,被轉嫁的成本就會越高。「這其實就是渠道商和供應商的博弈。」

零供關係存隱患

在渠道商看來,打價格戰的時候,供應商隨之「虧本賺吆喝」是分內之事。「供應商可以在其他時間掙錢,而且今後還要在平台繼續掙錢,這就足夠了。我們本身就不保證供應商隨時可以盈利。」一位B2C平台高管表示。這種說法也獲得了家電觀察家劉步塵的認同。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價格戰規模空前。劉步塵認為,從本月起,電商企業在3C、家電領域的價格戰已經開始「常態化」,並將一直持續至電商行業大格局形成。這樣一來,供應商的盈利機會將大大減少,零供關係會持續惡化,而這種局面可能要到幾年後才能有所緩解。

劉步塵同時表示,現在零供雙方面臨著雙虧的問題,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局面。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雙方盈利水平的不均衡更需要企業注意。「如果零供雙方一個持續虧損,另一個持續盈利,那就是不健康的零供關係。無論是渠道商還是供應商,現在都應該努力探索出一條雙贏的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